手機閱讀

最新贈汪倫設計教案(模板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0:04:23 頁碼:7
最新贈汪倫設計教案(模板9篇)
2023-11-11 10:04:23    小編:ZTFB

教案能夠梳理教學內容,提供了教學的藍圖和框架。教案中的教學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同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層次分明。學習好教案的編寫方法,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積極的意義。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一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么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系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么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唐·高適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千里黃云白日曛,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北風吹雁雪紛紛??蜕崆嗲嗔?。

孤帆遠影碧空盡,莫愁前路無知己,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天下誰人不識君!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么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二

教材說明:

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包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顿浲魝悺贰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都是送別詩,一首描繪的是詩人告別朋友的情景,一首描繪的是詩人送別朋友的情景,體現了朋友之間深厚的情意。

古詩語言凝練、準確而形神兼?zhèn)?。課文中的每一首詩都描繪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浸潤著詩人真摯的情感?!顿浲魝悺芬辉娬故境鲆环x別的畫面:詩人乘船正要離開桃花潭的時候,好朋友汪倫深情地長著歌來送行,他踏地為節(jié)奏,邊走邊唱邊揮手。這幕送別的情景出乎詩人的意料,使詩人感動不已?!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勾勒的是另一幅送別的畫面:柳絮如煙,繁華似錦,黃鶴樓下,長江之畔,詩人目送友人的行舟,久久不愿離去。孤帆漸漸消失于天邊,長江之水依然浩浩蕩蕩滾滾東去。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孟、帆、唯”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贈汪倫》。

3、了解古詩大意,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大意,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激趣導入:學生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句,喜歡的學生可以跟背。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積累古詩的興趣,并導入新課。

二、授新:

1、出示《贈汪倫》,指讀,初步感知詩的內容。

2、自己練讀,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讀、反饋。全班齊讀。

4、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交流詩意。(學生先回憶歸納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結合課文注釋、查字典、結合插圖、查閱背景資料等。)。

5、大組匯報詩意,其他人補充糾正。師相機點撥引導,理解詩意;并貫穿朗讀指導,結合自身體驗想象人物心情。

6、練習有感情朗讀,感受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7、指讀反饋。

8、指導、練習背誦;默寫。

9、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用剛才的學法,小組內自學。師巡視指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自主性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10、大組匯報。

三、拓展:交流積累此類表達友誼的古詩,如《別董大》,拓展學生的知識積累。

板書設計: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三

1.解題:理解“偶”和“書”的意思。

2.簡介作者及背景。

賀知章,證圣元年進士,時年三十六歲,直到天寶三年回到久別的家鄉(xiāng),當時已是八十四歲的人了。久別歸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眷戀之情,噴涌而出,隨手寫下了這不朽之作。

3.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首詩講的是什么事?

4.學生讀熟古詩,借助課文注釋和自學詩句。

5.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

6.當“小老師”,上臺講自己對詩句的理解。臺下同學可以對“小老師”發(fā)問,“小老師”答不上或答不對的,可由臺下同學回答或補充、更正。無人答對的由教師引導、幫助。

7.教師小結: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雖鄉(xiāng)音未改,但兩鬢早已如霜,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情懷。

8.指導感情朗讀并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熟讀三首古詩并背誦。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借助課文中的注釋和查工具書理解詩句。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扮演小老師上臺講自己對詩句的理解,臺下同學對小老師發(fā)問。教師通過介紹背景、賞析語言、觀看畫面、反復吟誦等方法,引導學生讀懂古詩,進入意境,體會感情。

探究活動。

課后組織學生根據古詩內容,自己編故事、演故事。從而進一步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四

學情分析:我擔任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學生基礎差,識字量少,沒有主動認字的積極性。學生手中沒有閱讀材料,知識面窄,如果發(fā)給他們一本新書,沒有一名學生會主動翻看,只有老師說:“打開書讀一讀”。他們才會翻開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沒有閱讀興趣。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只要感興趣,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采取多種學習方式。下面我講講自己在《贈汪倫》這首詩的教學中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藝寶庫中的瑰寶,大家都已經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那么,你們愿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嗎?(通過這樣的導入,既是對以前所學古詩的復習,又能讓學生在感受學習成果的歡快心情中去學下一首古詩)。

二、交流資料。

師: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古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送別詩——《贈汪倫》。(交流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取長補短)。

三、學習古詩。

1、自由朗讀古詩,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記號。

2、指名朗讀。

3、同桌互讀。

4、在小組內朗讀,選一名組員參賽讀,評選第一名(通過選第一名,激發(fā)朗讀興趣)。

5、在小組內說一說古詩的意思,然后匯報。(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

6、提出問題:桃花潭里的水深與汪倫送作者的情誼到底有什么關系?這首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古詩)。

7、指導背誦,采取自由背誦、同桌互相背誦、指名背誦、比賽背誦等多種方法來背誦,以達到背誦良好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人間最美的是真情,因為真情才使得這些送別的詩膾炙人口,流傳千古,下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些送別詩,建議下次班會時,搞一個詩歌朗誦會。

五、板書。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敘事???????。

整體體現水深、情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抒情。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五

著眼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體味古詩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嘗試寫詩。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和空間。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

2、理解“欲”、“聞”、“不及”的意思。

3、背誦、默寫本詩,并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古詩都有其鮮明的節(jié)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學習古詩要懂得作者怎樣抓事物的特點,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師出示古詩,學生跟著教師抄寫。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意書寫時的正確、美觀,寫后同桌互評。)。

三、理解詩題,作者簡介。

《贈汪倫》一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游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

四、輕聲讀二至三遍,教師指導讀準字音。

五、邊讀邊想象,要在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學生個別讀,自由讀。

七、教師范讀,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釋詞譯句。

讓學生邊讀邊將詞語的意思串聯起來。(讀通)。

對感悟詩句有困難的,教師予以點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剛剛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齊著腳步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九、解讀詩意。

1、詩主要寫送別,汪倫送李白方式有何獨特性?

2、課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辭方法?這兩句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十、朗誦想象。

要求學生邊吟誦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十一、同學試背,請二位同學上來默寫。

十二、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讀:理解題目,了解字詞;。

二讀:連詞譯句,連句譯全詩;。

三讀:入景入情,熟讀成誦。

十三、創(chuàng)作。

創(chuàng)造性寫一個和同學或親人送別的篇段,能寫成詩歌形式的,就寫成詩歌形式,不能寫的。仿照譯句寫一個片斷。教師朗讀上一學年一學生模仿《贈汪倫》寫的一首詩:

贈外婆。

吳岑岑。

岑岑乘車將欲行,

忽聞窗邊叮嚀聲。

秋時朝陽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學生開始作業(yè)。

教學總結:

古詩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但是無論怎么教都要在學生理解原詩的基礎上進行。古詩先要誦讀,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古詩情感,編寫故事。還可以吟唱古詩,打著節(jié)拍唱誦古詩,詩配畫,詩配樂這些學習古詩的形式都可以讓我們很好的學習古詩,讓孩子們喜歡古詩。我在講這一課時就想;要讓學生更加走近古詩,古詩跟我們并不遙遠,不是那么艱澀難懂,遙不可及的。就像這首古詩意思簡潔容易理解,表現詩人和好朋友汪倫的深情厚誼,如果按部就班的朗讀,講解,背誦。學生沒有那么大的興趣,但是加入了古詩新編的內容,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就調動起來了。這樣要學會編新詩必須先掌握古詩的結構,意思。所以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古詩詩意,相信孩子們一定理解了詩意,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學做古詩。教無定法,只要學生接受,只要完成了學習任務,只要孩子們能夠學完之后有所收獲,這就是一節(jié)好課。我現在也終于知道古詩怎么講了,一般要經歷四個步驟:導入、初步感知古詩意思、細讀古詩,想像意境、拓展延伸。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教學《贈汪倫》理解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解釋有關詞語和詩句,背誦,默寫這兩首詩。

教學過程:

1、揭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詩,了解了不少詩人,誰能說說你知道的著名詩人(陸游,李白等)。

師:李白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唐代)板書:

我們學過李白的那些詩?指名和集體背誦,師略加敘述詩表現的意境。

師: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又一首詩《贈汪倫》。

汪倫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學,但不愿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知道李白喜歡喝酒,于是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釀成酒,長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聽說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于是想出了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自缏犝f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應往訪。見面后,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蓖魝愋Φ溃骸啊一ā?,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贝藭r李白方知“受騙上當”,但卻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倫每日一每酒佳肴相待,兩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師:看課題,誰贈什么給誰?(李白贈詩給汪倫)。

師:什么叫七言絕句?七言絕句是一種舊詩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師: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這首詩——生齊讀《贈汪倫》。

二、解詩。

教師范讀,指名學生試讀,齊讀。

逐詞逐句解釋。

生:乘舟——坐船;“欲”——打算,這句詩的意思是:李白我乘坐上船剛剛要走。

生:忽——忽然;聞——聽到;踏歌——用腳步打節(jié)拍,邊走邊唱。

師:什么叫“踏歌”,歌唱時從腳踏地作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就叫做“踏歌”,至于汪倫當時踏歌是怎樣的節(jié)拍與聲調,等會作討論。

生:這句詩的意思—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合著腳步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是汪倫邊走邊唱前來送行。

生:不及——比不上;情——情誼,感情。

連詞解句意整句詩的意思: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自己說說詩的意思,指名說。

三、了解詩的意思。

師:汪倫對李白情誼僅僅表現在“送別”上嗎?

生:表現在汪倫寫信熱情邀請李白來桃花潭作客……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師:可以想象,當時李白聽到汪倫帶領男女老少踏歌前來送別時,心情何等激動,因而當即賦詩贈送,那么汪倫“踏歌”時是什么樣的節(jié)拍?又是什么樣的歌聲?我們來討論一下。

生:汪倫可能用一種較緩慢的腳步,較凄涼的聲音。因為和好朋友李白就要分別了,

生:……急促……高亢……,因為約定的時間快到了。

生:……較快……宏亮……,雖是送別,還會有相逢機會。

師:我傾向于用較快的節(jié)拍,宏亮的聲音。這種推想,因為李白的贈詩中沒有傷感的情緒,而且插圖上李白的表情也沒有傷感的表現,可以證明這種推想是正確的,本詩雖寫的是與友人分別,卻感情奔放,形成了本詩特有的風格。

齊讀本詩。

生:用上“哪怕……也”解釋,意思: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生:用上“就算……也”解釋:就算……也……。

生:用上“縱使……也”解釋:縱使……也……。

生:感嘆句解釋: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呢?

生;用反問句……那里比得上……呢?

……怎么比得上……呢?

生:還可用設問句……桃花潭有千尺深,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嗎?不,遠遠比不上。

四、了解本詩的寫作方法。

師:桃花水有千尺深嗎?(沒有)。

師: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張。

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整句又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七

師:剛才這堂課因為詩歌的情感比較沉重,杜甫的詩的最大特點,有人說是沉郁頓挫,是不是?杜甫他是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所以同學們剛才學得也比較凝重,學得非常沉重。下面幾首詩我們要比較活潑一點。

師:我們來看看古代詩人,他們在送別朋友的時候,(板書:送別)他們是怎么表達他們的情感的。(補充板書:送別組詩)今天這堂課呢,孫老師要帶大家學習第一組詩,所以我們就把它稱為(師生齊讀)送別組詩。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先學第一首(屏幕出現《贈汪倫》并配樂),一起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讀得很好,這首詩是誰寫的?

生:(齊答)李白。

師:李白寫給誰的?

生:(齊答)汪倫。

師:誰知道汪倫是什么人?你說。

生:汪倫是個鄉(xiāng)下人,他也非常地喜歡寫詩,可是他自己不會寫。

生:(齊聲大聲答)李白。

生:他是寫了一封信給李白,上面寫著他那邊有十里桃花,還有萬家酒店,李白很喜歡喝酒,所有就來了。

生:(齊答)沒有。

師:他就欣然住在汪倫家里,和汪倫飲酒談詩,成了非常好的知己朋友,這首詩就是李白離開汪倫的時候,寫給汪倫的。再把它吟誦一遍。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這首詩比較好理解的,詩的意思你們會解釋嗎?

生:(齊答)會。

師:誰來說說看?這首詩比較好懂的,我請沒有發(fā)過言的,你來試一試。

生:李白乘舟將要離開了,忽然聽到岸上有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深千尺,不過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

師:你叫什么名字?

生:馮超。

師:馮超同學基本解釋的準確,90%,老師不講能夠理解90%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好,如果你能把嘴巴張大一點,聲音響亮一點,自信一點,就更棒了!我們掌聲給他好不好?相信馮超下面的發(fā)言會更精彩,請坐。

生:(齊答)好?。ㄕ坡曧懫穑?。

師:誰再來解釋一下《贈汪倫》?你來。

生:李白乘舟將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一陣陣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師:你叫什么名字?

生:趙婷婷。

師:趙婷婷回答的非常好,已經達到98%了,我們掌聲獻給她。

(掌聲再次響起。)。

(生小組討論。)。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為什么比不上汪倫給我的情意?

生:既然李白舍不得離開汪倫,他為什么要離開汪倫呢?

生:我的問題是汪倫把李白騙過去,為什么他們還能成為好朋友?

生:為什么要在李白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別呢?

生:(齊答)不會。

師:你肯定在家里就要這樣送了,是不是。為什么早不送,遲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時候才來送呢?你們這時候就做做汪倫,猜想猜想,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幾種可能呢?為什么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幾個人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教師在其中一組學生中小聲提出問題。)。

生:因為這里有汪倫和李白的美好回憶。

師:什么回憶?為什么汪倫早不送、遲不送,偏偏要等到李白坐到船上才去送呢?

生:可能因為他們在這里相遇。

生:馮松。

師:這是馮家的觀點,了不起,在哪里接我也要在哪里送,給李白留下難忘的印象。馮家的觀點。

生:有可能是李白沒有告訴汪倫,而后來汪倫知道就急匆匆地趕到桃花潭送他。

師:說明李白是不辭而別,汪倫知道這個情況后匆忙來送。你叫什么名字?

生:徐暢。

師:徐暢,這是徐家的觀點。不同的,我就喜歡聽到不同,看你們的小腦袋瓜聰明不聰明。你說。

生:我的觀點是:我們一般送親人是在家里送,汪倫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別安排走的時候送,這樣給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讓他記住汪倫這個朋友。

師: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殷濤杰。

師:殷濤杰,殷家的觀點是什么觀點。你們聽聽看,故意在家不送,讓李白到桃花潭,突然趕來還要踏歌相送,給李白終身難忘的印象,給李白一個驚喜。

師:殷濤杰,真是大腦袋,大腦發(fā)達,這個想象超出一般。你說說看。

生:可能是因為李白喜歡喝酒,而汪倫又是釀酒的,他在家里特地為李白釀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釀好,急急忙忙地給李白送了過去。

生:張。

師:張,這是張家的觀點,又是一種奇特的觀點。你說。

生:我認為是他們一起到酒店去,然后汪倫給他準備了一桌宴席給他送行,然后李白走的時候,就在那個里面給他送行了。

師:已經在酒店送過行了?

生:對,然后就在那邊拍打唱歌。

生:莜玲瑩。

師:莜玲瑩,給莜玲瑩掌聲,(掌聲響起)莜家人就是聰明。還有不同的觀點?不得了,真是天下第一,來,這個天下第一的人再說一個。

生: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李白的名氣很大,所以汪倫想組織一個很大活動來告別李白。

生:(齊聲答)坐不住。

生:(齊聲答)好!

(生有感情地朗誦。)。

師: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縱有千尺深,也深不過汪倫對我的感情啊。在家送一下感情就深了嗎?送過了再送,不是我一個人送,把一個村的人都組織起來送,抬著美酒,踏歌相送,這才能感動李白。起立,一起搖頭晃腦地吟誦一下。

(全體起立,配上音樂,全體動情地吟誦。)。

師:我只看到一個搖頭晃腦的晃起來了,你們太拘謹一點,還可以放開一點嗎?看我這里,能不能背下來。不看屏幕上的,看著我這,《贈汪倫》你們可以動起來,要做動作的可以做動作。

(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有感情地背誦。)。

師:請坐,這首詩是誰送誰呀?

生:(大聲答)汪倫送李白。

師:汪倫用什么形式來送李白的?

生:(齊聲答)踏歌相送。

師:汪倫是以踏歌相送的形式。(板書:以歌相送)這是汪倫以歌,踏歌的方式來送李白的。古代詩人送別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用歌聲來送別,還有什么送別的方式呢?我們來看看李白他是用什么方式來送別他的朋友的?(屏幕出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師聲情地朗誦)。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配上音樂,生齊聲朗讀。)。

師:你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嗎?

生:(齊聲答)詩人。

生:(齊聲答)孟浩然。

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笔裁匆馑迹拷忉?,你來。

生:(一女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斷斷續(xù)續(xù)答)老朋友向西辭別黃鶴樓,在春天的時候要去揚州。

師:在什么時候?在煙花三月,在繁花似錦的時候,在這么好的季節(jié)要乘船到揚州去。請坐?!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什么意思?你來。

生:朋友的小舟離我越來越遠,我只看見那長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邊流去。

師:孤零零的一只帆船越駛越遠,最后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長江水浩浩蕩蕩流向天邊,它流去的水嗎?還流去了什么?帶去了我對孟浩然的思念,帶去了朋友的友情,這種思念啊,就像滾滾的長江水一樣永不停息。你說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看著詩人孟浩然離去,看了多長時間?你說說看。

生:看到天色已暗了下來。

師:你說天色暗了,什么地方寫天色暗了?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什么地方寫天色暗了?要根據詩來想象,不能離開詩。你說。

生:我根據“孤帆遠影碧空盡”這句話知道了,李白是直到帆船沒有了影子之后才離開的。

生:可能接近半個鐘頭。

師:半個鐘頭,有不同的嗎?你說。

生:我認為他看了半天。

師:看了半天,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他看了半天多。

師:半天多,那個船消失之后,李白是不是掉過頭就走了呢?

生:(齊聲答)不是。

師:他還在那里看,他看到什么——“唯見長江天際流。”他還在那里看那長江水滾滾流向天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指名)你這樣送過客人嗎?實話實說。

生:我沒有。

師:你這樣送過客人嗎?

生:沒有。

師:你這樣送過客人嗎?

生:沒有。

師:我也沒有??纯蠢畎缀兔虾迫坏母星樯畹绞裁闯潭攘??讀。

(生齊聲朗讀。)。

師:非常整齊,非常響亮,但是不像李白的情感。誰來像李白那樣吟誦一下?莜同學,剛才發(fā)言最漂亮的莜同學。

(莜同學高聲地朗讀)。

師:掌聲給莜同學。(掌聲響起)你的嗓音非常好聽,讀得也非常響亮,如果你能讀得適當再含蓄一點,(教師示范前兩句)我相信你能讀好,我們掌聲給她。(掌聲又響起)。

(莜同學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教師示意語速減慢。)。

師:進步了,掌聲給她。

(掌聲再次響起)。

師:(教師范讀最后兩句)是不是更有味道一點?你來有味道一下?坐在位子上吟誦一下。

(生紛紛坐在座位上搖頭晃腦地吟誦。)。

師:(指名)你的頭搖得最好,我們給掌聲他。(掌聲響起)但是幅度不能太大,一大話筒就跟不上了。(全體學生笑起來)。

生:(搖頭晃腦地)有感情地朗讀。

生:(齊聲答)不是。

師:他是用什么方式來送別他的?你說。

生:是用目送。

師: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的。(板書:目)就在那里看啊,看啊,這場面是多么的感人啊。古人就是不唱歌就這么看著也能把感情表達出來呢。我們再看看古代詩人還有什么樣的送別方式?第三首《別董大》(屏幕出現《別董大》)。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師:想不想讀?

生:(齊聲答)想。

師:大聲讀,齊讀。

(配上音樂,生齊聲朗讀)。

師:高適是唐朝著名的什么詩人?知道嗎?邊塞詩人。他一個好朋友著名的琴師叫什么人?董大,千里迢迢去看望高適,朋友聚會終有一別,那一天,董大要離開高適了,是在什么樣的天氣呢?“千里黃云白日曛”

烏云滾滾遮天閉日大雪紛飛。“北風吹雁雪紛紛”

生:心里感到沉悶。

生:悲哀。

生:心里感到十分地難過。

生:傷心。

生:(齊聲答)不會。

師:作為好朋友能這樣讓他走嗎?

生:(齊聲答)不能。

師:于是好朋友說了句什么話?讀。

(生齊讀三、四句)。

師:什么意思?

生:不要擔心路上沒有知音,因為天下很多人都認識你。

師:(指名問)你說說看這句話什么意思?“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生:不要擔心前面的路程里,沒有一個知己,天下人都認識你。

生:他的心情從黑暗一下子轉到喜悅。

生:他的心情可能有點放松。

師:放松,你說。

生:他的心情可能變得開朗起來了。

師:變得開朗起來了。對呀,這樣的千里黃云、這樣的白雪皚皚,對于董大來說都變成美好的景色。于是他歡快地、喜悅地、開朗地踏上他的漫漫長程。高適是用什么來送別他的朋友的?是目送嗎?是歌送嗎?是用什么來送他的?你說。

生:語言。

師:是用暖人的話語來送別朋友的。(板書:話)鼓舞人心的,暖人的話語,人聽了之后就像一陣熱浪涌上心頭。讀《別董大》。

(生齊讀)。

師:好!拿起第四首詩,發(fā)給你們的講義《渭城曲》,自己把這首詩讀一讀,放開聲讀。

(生自由地讀)。

師:誰來把這首詩讀一讀,你來。

生:大聲地朗讀。

師:你把這首詩的解釋再讀一讀。

生:(看著講義)大聲地朗讀解釋。

師:請坐,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朗誦一遍。《渭城曲》齊。

(生齊讀)。

師:這首詩中王維是用什么方式來送別他的朋友的?

生:(低聲)酒。

師:大聲說。

生:(大聲)酒。

生:真情。

生:(齊聲大聲說)喜歡。

師:請你選擇一首讀給我聽,或者背給我聽,自己選一首。

(生自由的朗誦)。

師:誰來?勇敢的孩子?(面帶微笑地說)誰沒有發(fā)過言的,把手舉高一點,把手搖一搖。告訴我你沒有發(fā)過言,好多人都發(fā)過言的,你還再搖嘛!(指名說)你沒有發(fā)過言的,你來背一首。

師:好,誰還要來吟誦一首。(指名說)你來吟誦一下。

生:有感情地背誦《渭城曲》。

師:好。我們這樣來連誦一下,把書放下,我誦上句,你們誦下句,你們說好不好?

生:(齊大聲地說)好!

(師生互動,吟誦了《渭城曲》和《贈汪倫》這兩首詩)。

(生竊竊私語)。

師:誰來送送我?你用什么方式來送我?(向一位男同學走去)(舉起大拇指,笑著說)重情意,夠朋友。你來。

生:孫老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你走了,我們會想念你,相信有一天我們還是會再見面的。

師:相信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握個手,(師生握手)請坐。

師:(指名問)你怎么送別我?又遇到一位朋友、知己。

生:孫老師,你不僅是我們的老師,還是我們的知己,我們會永遠記著你。

師:謝謝,謝謝,稱我是他的知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請坐。朋友,握個手。(師生握手)。

師:(指名問)你準備怎樣送別孫老師。

生:孫老師,緊緊地握一下手,(師生握手)。

師:用握手的方式來送別。握了又握,握了又握,久久地不肯散去。

(全體學生大笑。)。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教材簡介】。

《贈汪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三冊第六組課文中的一首古詩,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這首詩主要敘述李白離開桃花潭時,他的好友汪倫來送別的情景,體現了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全詩語言自然質樸,明白如話,感情真摯,詩意極濃。

學習本課的目的,除了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感受友情的珍貴,懂得珍惜友情之外,還想通過其他幾首送別詩的展示讓學生再次領略這種詩體的風格,希望做到精讀一首《贈汪倫》,拓展延伸一組送別詩,豐富學生文化底蘊。

【教學理念】。

《新課標》對第一學段詩詞的教學要求“誦讀兒歌、童謠、或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币虼耍业慕虒W以“理解詩句,想象詩境,體會詩情”為主導思想,所以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主,初讀古詩,感知友情;再讀課文,感受告別之情;三讀詩文,體驗深情厚意。

【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活潑好動,注意的持久性較差,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占優(yōu)勢,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響比較大。

2、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閱讀資料進行簡單分析,能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3、學生對送別詩的認識還不多,對深刻的朋友體驗不深,希望通過層層引導激發(fā)對友情的深入感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贈、汪、舟、欲、踏、潭”等六個生字,會寫“舟、乘、汪”三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初步感知送別詩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三次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的感悟也層層遞進,真正讀懂古詩,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友情的珍貴,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點】。

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三個字。

2、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懂得友情的珍貴。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懂得友情的珍貴。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環(huán)境。

資源準備: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理解詩題。

1、學生齊朗讀。

2、簡單介紹李白。

3、解題。

二、初讀古詩,感知友情。

1、提讀書要求,學生自由讀詩。

2、請個別同學朗讀。

3、齊讀。

4、認識生字。

贈汪倫設計教案篇九

李白游涇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系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于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天寶十三載(754年)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

另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天寶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涇縣,李白問汪倫桃園酒家在什么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無桃花。萬家是店主人姓萬,并沒有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