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匯總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8:19:10 頁碼:9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匯總10篇)
2023-11-12 18:19:10    小編:ZTFB

報告的內容通常包括對問題的調研、實證數據的分析和結論的提出。撰寫報告時,我們還應該考慮到時間限制和讀者的注意力,以確保報告的精煉和有效傳達?,F在我將為大家分享幾篇值得一讀的報告樣本,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一

本次調研共發(fā)放問卷120份,計回收問卷111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樣本分布結構大一7人、大二43人、大三36人、大四14人,男生比例59%,女生41%。并在問卷的基礎上走訪了兩院的手機店及儋州移動、聯通通信公司,從總體上了解手機市場的相關信息,調研的具體結果大致如下:

針對學校的手機普及情況我們通過電話調研的方式進行了初步的統計,每個班級少的有3-4部,多的則達到10部以上,被調查者中周圍朋友使用手機較多的占27%,一般的則占到了58%。根據本次調研數據樂觀估計我校學生的手機擁有量可能在800-1000部左右,即每7-8個學生中就有1個人擁有手機。手機已從原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開始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為學生所廣泛接受。

隨著手機價格的大幅度下降與入網費的取消,再加上移動、聯通公司通過變相的單相收費、各種打折、免月租、集團卡等優(yōu)惠活動的推出,導致手機的通訊資費進一步降低,使得大多數人都能夠消費得起以往只有大款才消費得起的手機。同時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用也相應提高,除基本的生活支出外可支配費用的增加也促使他們開始考慮手機消費。因此手機擁有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種增加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仍將繼續(xù)下去。

目前我校學生使用的手機主要以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居多,兩者分別占被調查者的28%和27%,其次三星和西門子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支持著,分別占被調查者的15%和9%,而國產手機則主要集中在波導、tcl兩大品牌,但其占有率也仍然不高,分別只有5%、7%,其它的小品牌占有率更低。這樣的品牌結構可歸結為兩句話:大品牌主導市場,小品牌填補市場空隙。

個品牌也保持了較大的優(yōu)勢。這一方面與它們產品自身的質量、功能、科技含量有著密切關系,同時也是兩者巨大的廣告經費投入的結果。而原本處于三強之一的愛立信,雖然有著本身積累起來的長期品牌優(yōu)勢,但隨著其淡出手機生產,新型機推出不多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其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相反三星、西門子等外國公司憑借技術優(yōu)勢,適時推出新產品符合學生使用,因此在學生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場。而國內的手機品牌知名度雖然也有所提高,但終因為質量、款式等的制約而受到限制。

從性別上看,目前的手機現有消費者仍以男性為主,根據問卷顯示數據男女比例為:59s41。

月生活費性別。

%.50%32%5%5%59%41%。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43%36%14%。

從年級上看現有的手機消費改變了以往大四學生占據主要份額的狀況,大。

大三的學生開始后來居上占了較大的份額,其功用也由原來單一的聯系工作開始向多方面轉變,如聯系朋友、戀愛需要等,其中大多數是前者與朋友聯系的需要,約占了調查總數的75%。大一的新生手機擁有數量相對較少,這并不意味著新生的手機消費潛力不大,相反新生在非手機用戶手機消費的潛市場當中占有相當的份額。新生主要是由于地緣、用途及費用方面的考慮而暫時性的沒有購買手機,其購買意向卻仍相當強烈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范文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范文。在我們訪談過程中大多數新生都在尋求手機購買的機會。

從個人月收入上看,月生活費的多少也直接影響我校學生手機消費的變動。我校絕大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都在300-500之間,這一層次的學生手機消費者不在少數,占了本次問卷樣本的50%,但月生活費在500以上的高消費者也占了42%,有10%的人達到了700以上。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貴州大學南區(qū)在校本科生。

我們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員審查修改。在分發(fā)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fā)近二百張調查問卷。并由分發(fā)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周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zhèn)戎乜偨Y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執(zhí)筆完成調查報告。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并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群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首先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準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后,是這一群體不同于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這次問卷共發(fā)放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1.經過問卷調查,有7%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準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占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我預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關于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于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占了前兩位,而選擇用于通訊的支出與用于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并有具體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85%左右仍然是來自家庭父母的供給,當然也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為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部分人是利用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供自己的生活費用。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當代大學生對于消費的認識還是很淺薄的,有很多是消費沖動型,見什么好自己喜歡什么就買什么。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過精打細算只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應該向這些同學學習。

5.在第五題中,關于網絡購物的問題則讓我們對大學生現今的消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發(fā)現,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進行過網絡購物的活動,雖然在具體數額上差距還非常大,但這確實清晰的預示了網絡購物在未來無法阻擋的發(fā)展趨勢。

6.在第六至九題關于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具有以存錢、記賬為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占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于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么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為比較節(jié)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于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guī)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fā)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價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于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愿望;有些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里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guī)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jié)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jié)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jié)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jié)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jié)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yǎng)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guī)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yǎng)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題目雖然說起來很大,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著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著興趣不加節(jié)制的擴大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盡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系。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反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于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于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大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為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為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于大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二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圍也開始擴張,還記得前幾年,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20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里,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接著是中學生,小學生,父母為了跟兒女得到第一時間的聯絡,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有得學生身上還有兩部手機呢,那更不用說手機電話卡了。從以前的“水壺”到現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是一個大飛躍,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而且越來約年輕化。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短信服務的開通和各種手機sim卡的出現,手機不再是一種高身份的象征或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通訊工具。

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購買手機的心態(tài)、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利弊以及校園實現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和影響中學生購買決策的因素等。調查采用問卷形式,在翠園中學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fā)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中發(fā)現,80%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聯系,這既包括自己聯系親人,也包括同學朋友聯系自己。

1、手機的品牌、價格、檔次及考慮因素

調查發(fā)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諾基亞倍受中學生青睞,三者共占調查總數的55%。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如國產王牌tcl、波導,所購者也不多,兩者共占12%,可見中學生在手機品牌上基本傾向于洋品牌。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20xx――3000元之間,約占總數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xx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則無人問津。調查還發(fā)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質量,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資金來源

主要來源于父母的約為71.19%,8.26%的中學生是自己打工掙的錢,11.23%是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9.32%是別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別人借錢或銀行貸款購買手機的現象。

3、忽如一夜春風來――校園里的手機消費情況

調查顯示,選用充值卡在大學生中仍占大多數,這樣可以保證每月的話費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圍內,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間。短信費所占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短信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短信費占話費總額的60%以上。短信息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購機目的及交往對象

學生是追求個性的群體,在手機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學生中意拍照手機,34.0%的學生使用下載的流行音樂作為鈴聲。隨著彩屏和攝像手機的普及率上升,學生也開始更多的使用下載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圖片作為待機圖片。

5、手機的使用情況

(1)更新頻率低

中學生在手機的更新上持比較謹慎的態(tài)度,超過半數的同學在這學期間沒有更換的打算。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購買手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擔,因此父母不允許子女頻繁地更換手機。但是我們從中學生能承受的手機價格中可以發(fā)現,雖然20xx元左右的手機目前仍占在校大學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隨著他們日益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直至參加工作,大多數同學的未來目標更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檔手機,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將成為滿足他們需求的經濟保證,他們也將成為中高檔手機的潛在消費群。昂貴的話費依然是在校學生手機族的最大煩惱(25.42%),其次是擔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時間多占11.23%,怕被人騷擾,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

由于中學生處于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wěn)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特征,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機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分析使用手機不利的影響中,主要體現在影響上課、造成不好的消費習慣、浪費錢,比例分別為28.1%、19.6%、23.1%,而認為沒有壞處的比例為21.5%。這也反映出學生學習與社交活動之間存在矛盾,如何處理好這種矛盾則需要社會正確引導。

另外,專家認為:手機輻射不容忽視

今年4月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fā)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醒人們,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輻射會滲入其大腦50%的區(qū)域;對10歲的孩子來說,輻射則會滲入其大腦30%的區(qū)域。而德國防輻射機構主席沃爾弗拉姆柯尼希也對當地媒體《柏林日報》表示,為健康著想,人們尤其是兒童應該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一般來說,手機通話應盡可能短。父母應使子女盡可能遠離這項高科技?!?/p>

而一位從事職業(yè)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統較成人脆弱,因而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一般來說,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當把手機放在耳邊時,有些游戲的伴音比噴氣式飛機發(fā)動機旁邊的噪音還大,最差的手機噪音達133分貝,大大超過120分貝的痛苦極限。

總結一下學生手機消費群的特點:

1.追逐時尚、注重個性張揚;2.易于接受新事物;3.需要更多的情感溝通與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厭舊”;5.主要任務是學習;6.生理上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7學生基本以集體生活為主,相互間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響。

手機對學習是否有影響?如手機作弊、上課時手機鈴聲影響課堂秩序、手機輻射對身體健康有害,手機還會帶來攀比風,而且一些學生在上課時接聽電話,還會影響老師上課,也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中學生最好還是正確對待手機,有效的運用我們的通信工具,做到不為手機著迷,而不是手機控制我們的思想。

總的來說,本調查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影響中學生手機消費的因素。不過,還不夠深入,尤其是理論支持還不夠。謹以本調查為以后的研究作下鋪墊。

大學生課余活動調查報告08年調查報告旅游調查報告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人力資源調查報告留守兒童調查報告會計學專業(yè)調查報告白領調查報告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三

主觀因素:在調查報告中,手機服務商主要有:移動、聯通、電信。有人說,大學就是動感地帶,這也就決定了很多同學選擇了移動,短信息包月。主觀因素調查報告中,80%的同學選擇移動,其中30%的同學開通gprs,gprs是移動公司推出的一種可以用手機上網的服務,調查顯示,開通gprs的同學主要用于聊天工具或看文章圖片。而相對大多數同學也只是了解有這樣的一個服務!由于大學生無固定收入,購買手機的費用來自于家長的支持。大學生屬于純消費群體的社會特征,決定了他們的手機消費水平。調查顯示,56%的同學每個月手機費用大概在50以上100以內,僅有7%的同學月手機費用超過100元!71%的同學選擇包月送短信套餐服務,6%的同學選擇單向收費,8%的同學選擇免月租。對于手機交友,74%的同學還未試過,對與網上通過手機繳交費用的服務,調查顯示78%的同學認為不好,不安全。的確,不少網址都套了陷阱,以前就有些同學嘗試,結果在無意中多了很多付費的項目,導致換卡換戶。在手機使用調查中,73%的同學使用手機的主要用途是發(fā)短信,21%的同學用于打電話。由于手機更新快,追求時髦的人總會頻頻更換手機。在對我校同學的調查中,多數同學更換手機都在一年以上,只有13%的同學一年換一次。當然,這些都是由我們學生共有的性質決定的,家庭背景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由以上統計可見,當代大學生對科技產品的認識與購買不再是盲從,而是自主的選擇,隨著認識的加深,對于“新潮”的追隨比起改革初期顯得理智、透徹,體現了物質與意識的辨證統一!科技的發(fā)展再次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手機這一科技產品在實踐中得到人們的認可,而品牌上的選擇則是各自需求,品牌的建立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質量與信譽的結合。大學生屬于純消費群體的性質決定了大學生手機的購買與消費。矛盾是發(fā)展的動力,由于人們對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使得生產產家不斷開發(fā)新產品,手機的功能,外觀在不斷的完善。大學生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也相對提高,為適應社會主流,科技不斷向前發(fā)展,手機的使用不再是單單的打電話,90年代的手機已經被人們所遺忘。社會發(fā)展著進步著,實踐證明了手機這一科技產品為人們開發(fā)利用,并將隨著社會進步而前進。

附:

一.選擇題。

1.你在什么時候擁有自己的手機?

a.小學b.初中c.高中d.大學。

2.現在使用哪個牌子的手機?

a.諾基亞b.三星c.摩托羅拉d.索愛。

e.松下f.tclg.lgh.西門子。

i.飛利浦j.波導k.其他品牌。

3.你獲得手機的途徑是?

a.家人購買b.自己購買c.親朋贈送d.其他途徑。

4.你選擇手機著重哪方面?

a.外型b.功能c.價格d.其他方面。

5.您的手機價格:

6.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機應該有以下哪些功能?

a.多和弦鈴聲b.播放mp3c.彩屏d.其他功能。

7.是否開通過gprs,主要用途?

a.是,沒什么聊天而已。b.是,看些文章圖片c.聽過但沒用過d.其他。

8.每個月的手機費用大概是多少?

a.50以下b.50以上100以內c.100以上d.沒留意過。

9.你的手機sim卡是什么公司的?

a.移動b.聯通c.其它。

10.你多久換一次手機?

a.一個月內b.半年c.一年d.一年以上。

11.在手機質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信號靈敏b.實用省電c.功能齊全d.其他。

12.你的手機一般用途是?

a.發(fā)信息b.上網c.打電話d.當時鐘。

13.是否有試過手機交友?

a.有,經常b.有,偶然c.無試過d.不知道有這種服務。

14.喜歡哪種話費優(yōu)惠?

a.包月送短信b.單向收費c.免月租d.其他。

15.你喜歡哪種顏色的手機?

a.銀白色b.紅色c.黑色d.藍色e.其他顏色。

16.你如何看待利用手機繳交網上消費費用?

a.好,很方便b.不好,不安全c.未試過,不清楚。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四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前言:現在的青年學生,是“低頭族”的代表。那么,大學生對手機使用的狀況如何?手機對大學生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對此,我們以**大學為例展開了調查。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校大學生僅有11%是大學以后有的手機,其中只有1%的學生沒有更換過手機,有72%的學生更換至少3部。可見,手機已經是大學生必需用品。

二、大學生的手機主要用于聯絡好友、瀏覽網頁,玩手機游戲和查資料等。其中只有7%的學生多用手機查資料,3%的學生僅用于玩游戲,絕大部分是用手機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訊功能。可見,少數學生仍沉迷在手機游戲中,其中有22%的同學安裝至少3個游戲以上,這對于他們的學習是會帶來影響的。

三、有近66%的學生每天使用在3個小時以上。有32%的學生習慣于使用手機??梢姴糠滞瑢W已經對手機有了依賴性。

四、有13%的學生有時會產生手機震動的錯覺;51%的學生有睡前刷空間、微博和朋友圈的現象,也說明學生對的依賴性程度。

五、74%的同學希望手機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學生希望手機只能打電話,發(fā)信息即可。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給學生的學習帶了負面影響,不僅是依賴手機的問題,還表現在過度沉迷于網絡。

總結:通過調查,學生在手機使用方面存實存一些不良現象,主要表現在:占用日常生活時間較多,對手機有了某種程度的依賴,卻忽視手機的學習功能,沉迷手機游戲更重要的是,一些網聊和游戲會分散學生們的學習精力,希望大學們能夠正確認識,不再依賴手機。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五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了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大學校園里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大學生。

網絡問卷。

網絡問卷的優(yōu)點:

1.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

2.調查對象更具隨機性。由于是在網上答卷,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最后達到了2350人。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1.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制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電子問卷制作完成并通過無錯測試后,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4.調查完成后,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2350人參加并且完成了問卷,來自一所高校,并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并最后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有80%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3%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15%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里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2.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于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六

1、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移動互聯快速發(fā)展,智能手機技術不斷成熟,生產手機的成本不斷降低,手機功能越來越豐富,這就為手機的普及創(chuàng)造了條件。大學生遠離家系鄉(xiāng)求學需要跟家里和朋友聯系,需要一個通信工具,而手機的價格便宜且方便,這就成為大學生的首選電子產品。

2、手機作為一個上個世紀世紀末的新事物,它的發(fā)展初期作為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走到現在成為集通訊,上網,多媒體平臺,既是一個信息的收集者,也是個信息的發(fā)送者,手機的優(yōu)越性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報紙、雜志等信息載體,甚至是pc端?,F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手機作為一個隨身必備的物品。

3、購買手機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且更換手機的頻率也越來越快,因為大學生是對新事物和新潮流反應最快的一個群體,因此,了解他們對手機的各種不同偏好以及他們的消費傾向和各種需求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這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群體,從而了解大學生對手機的偏好選擇,了解手機的市場需求及其發(fā)展方向。本次調研主要在我校,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針對手機普及情況、用戶消費特征、潛在消費趨勢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調查,取得了較為全面的市場信息資料,對我校的學生手機市場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調查目的。

通過對淮南師范學院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局部了解大學生手機消費的市場容量及其結構、質量、價格、品牌等內容以及相關市場情況,為手機生產和經營機構以及學校提供相關的市場信息。

1、了解大學生一般選擇何種價位的手機,選擇什么樣的手機及手機功能使用等基本情況.

2、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與心理,了解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與習慣.

3、手機及其手機的市場現狀與潛力分析.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使用中的結構及其潛在的市場需求.

4、研究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手機所占的比例,了解手機的使用對大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的影響。

5、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市場調查過程中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三、調查準備。

1.對象:淮南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七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貴州大學南區(qū)在校本科生。

我們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員審查修改。在分發(fā)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fā)近二百張調查問卷。并由分發(fā)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周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zhèn)戎乜偨Y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執(zhí)筆完成調查報告。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并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群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首先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準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后,是這一群體不同于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這次問卷共發(fā)放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1.經過問卷調查,有7%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準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占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我預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關于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于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占了前兩位,而選擇用于通訊的支出與用于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并有具體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85%左右仍然是來自家庭父母的供給,當然也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為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部分人是利用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供自己的生活費用。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當代大學生對于消費的認識還是很淺薄的,有很多是消費沖動型,見什么好自己喜歡什么就買什么。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過精打細算只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應該向這些同學學習。

5.在第五題中,關于網絡購物的問題則讓我們對大學生現今的消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發(fā)現,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進行過網絡購物的活動,雖然在具體數額上差距還非常大,但這確實清晰的預示了網絡購物在未來無法阻擋的發(fā)展趨勢。

6.在第六至九題關于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具有以存錢、記賬為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占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于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么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為比較節(jié)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于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guī)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fā)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價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于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愿望;有些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里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guī)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jié)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jié)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jié)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jié)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jié)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yǎng)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guī)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yǎng)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題目雖然說起來很大,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著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著興趣不加節(jié)制的擴大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盡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梢?,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系。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反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于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于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大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為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為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于大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八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逐年升高,使用者的范圍也逐步擴大。現在,高中在校生攜帶手機的越來越多。為全面了解我校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及使用情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與做法,4月21日,校教育處組織了《學生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情況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500份,實收有效答卷3850份,問卷上不要求填寫任何個人信息,確保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調查結束后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分析研究。

在校園內攜帶手機的學生共占52.83%,22.73%的學生一直帶或經常帶手機。在手機的存放問題上,25.12%的學生放在宿舍,20.75%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但上課關機,還有4.13%的學生選擇隨身攜帶上課也開機,即在攜帶手機群體中,隨身攜帶的占近50%。由此看出,我校學生手機持有率較高,使用較頻繁,對部分學生來說,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造成消極影響。

(1)在攜帶手機的作用方面,53.04%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3.82%的學生認為手機只是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36.81%的學生認為非常有用。另外,有6.62%的學生認為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

(2)在對待學生校園內攜帶手機的看法上,25.90%的學生選擇家長支持,選擇家長堅決反對的占21.95%,47.64%的學生選擇家長認為無所謂,還有4.49%的學生認為家長是因為孩子看到同學帶極力要求沒有辦法才為其購買手機。

(3)關于手機的消費問題,價值500元以上的手機占大多數,其中1001元以上的占12.75%。每月的消費金額21以上的占9.06%,即18%左右的攜帶者月消費超過21元。

以上統計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手機并不會對生活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部分學生購買手機僅為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要。而手機對于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來說,算是一種高消費,這樣的購買動機勢必引起同學之間的互相攀比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給家庭經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中學生使用手機用于家庭聯系的占48.49%,用于和校內同學、校外人員聯系占10.61%。有15.9%的同學收發(fā)過無聊x,并有2。99%的學生通過手機接觸淫穢等不健康信息。從這項統計來看,手機的使用對部分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學生主要任務應該是學習,不必要的x、電話,勢必會分散其學習的精力,最終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不健康的信息更是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56.13%的同學認為公用電話太少,不能滿足學生需求;22.51%的學生表示從來不使用校園內的公話。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將適度增加公用電話數量,充分滿足學生需要。

綜合調查結果來看,我校學生在使用手機的動機和用途上均存在一些問題,其危害性主要有:部分學生上課時間開機,違規(guī)使用手機,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也是對老師、同學的不尊重;學生使用手機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高中生正處于性格塑造時期,思想不穩(wěn)定,情緒波動大,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特征,使得他們的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學生使用手機,會造成攀比的心理,不利于良好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更重要的是,學生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必要的x、電話,會分散他們的精力,影響學習成績。

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又能確保學生和家長聯系方便,建議學校在校園內增設公用電話。學生不再攜帶手機進入學校。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九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進大學的校園隨處可見拿著手機聽歌聊天的同學們。目前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數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學生為對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一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了當前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谝郧皩W者的研究———大學生已經患上了“手機依賴癥”的觀點,本文通過自制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時長,以及使用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對學生自身和學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使學生擁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質,更好為社會做出貢獻。

基本概念、手機依賴是指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現象。有研究者認為界定手機成癮的標準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有專家強調“手機成癮者”嚴重時會出現手腳發(fā)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手機幻聽大致表現為擔心手機會響,每半小時看一次手機;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機鈴聲;無論手機放在哪里,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手機來電時特別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現在手機成為通訊的工具,集多種功能與一身。除了方便人們之間的聯系,并且獲取到大量的信息外,還可以通過游戲,音樂等娛樂豐富我們的生活?,F在的大學生們幾乎人手一臺手機,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機,這對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可是這畢竟跟網絡一樣對我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針對現在的大學生使用手機非常頻繁,甚至手機不離手機的情況,做了一個調查,以便分析這種現象的成因并改善。

(一)調查時間:20xx年7月----8月。

(二)地點:大學。

(三)對象:在校的大學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設計問卷,然后將其上傳至“問卷星”專業(yè)的問卷調查網站,并。

將鏈接廣泛發(fā)“問卷星”專業(yè)的問卷調查網站送給各位同學,收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

內容大概為同學們對手機使用的時間,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進行了解。

(一)你的性別?

本次的調查報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

現在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還是以方便聯系為主,但是以上網為目的的占到了13.64%,玩游戲的也有2.27%。一以這些數據看來手機對我們的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它像網絡一樣是一把雙刃劍,看到它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要注意危害。

根據數據體現大學生們使用手機都有一定歷史了,而且使用時間特長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學之前就擁有自己的手機的.使用手機的習慣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覺得手機是否豐富你的課余生活?

(五)你的手機通常放在哪里?

(六)你無聊的時候會不會第一時間找手機?

(七)你一天玩手機的時長?

(八)長時間玩手機你會覺得?

(九)你認為手機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這幾個問題中可以分析得到:手機在同學們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數認為它是必需品,并且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雖然長時間玩手機會覺得無聊。

學生對手機依賴情況調查報告篇十

[摘要]在大學生群體中,手機依賴問題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為深入研究這一問題,選取淮南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實施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研究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分析影響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探究手機依賴給大學生本人和學校帶來的危害,為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提供依據。調查研究表明,家庭經濟情況、年級和性別對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有一定影響,但是家庭所在地、性格偏向和專業(yè)對手機依賴情況的影響不大。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本文受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校級重點學科“中外政治制度”的資助。

[作者簡介]陳健(1993d),男,安徽宿松人,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級在讀本科生;周瑤佳(1994d),女,安徽廣德人,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2012級在讀本科生。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手機已逐漸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F在智能手機的特點在于功能豐富,除了通話、短信等傳統的通信功能外,還具備上網、游戲、音樂、照相等新的功能。我們走進大學校園,隨處可見拿著手機聽歌、聊天的學生。目前大學生擁有手機的人數猛增,人均使用手機的時長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手機的頻繁使用一方面極大地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部分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的問題。這部分學生在無法使用手機或忘記攜帶手機時,表現出煩躁、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等不良情緒,更有甚者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嚴重問題。而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也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各種不良影響。

(二)調查目的。

手機依賴的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而且覆蓋范圍越來越廣,造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這一情況,本小組進行了題為“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研究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分析影響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探究手機依賴給大學生本人和學校帶來的危害,為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與統計。

本研究選取淮南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實施抽樣調查。調查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式,前者樣本容量確定為192人,后者為64人。為減小抽樣誤差,我們采取分層抽樣的方式,將調查對象先后按年級和專業(yè)分層,然后發(fā)放問卷并進行訪談。本次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為100%;訪談64人,訪談成功60人,有效率94%。

(一)問卷調查對象的年級和院系分布。

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和院系分布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二)訪談調查對象的年級和院系分布。

訪談調查的年級和院系分布情況如表3和表4所示。

調查結果和結論。

根據調查,87%的在校大學生都感覺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對手機有依賴,82%的學生上課都會攜帶手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學生占27%,2d6小時的占69%,6小時以上的占4%;經常在上課時或睡覺前使用手機的學生占67%,無固定時間、隨時使用手機的學生占38%;經常用手機接打電話和收發(fā)短信的學生占19%。與此相比,玩qq、msn、微博、飛信、微信、拍照,看電子書,玩游戲,聽音樂,學習,使用鬧鐘、備忘等功能的達到80%,其他的占1%。認為手機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學生占86%,認為手機僅僅是生活用品的占10%,認為手機可有可無的人占4%。犧牲睡覺時間熬夜玩手機的學生也很多,有多次熬夜玩手機經歷的學生占73%。有58%的學生時??词謾C是否有電話或短信,42%的學生偶爾看手機是否電話或短信。當自己忘帶手機時,78%的學生都會想方設法取回手機。不僅如此,根據調查,在那些不去立即取回手機的學生中,空虛感增加或安全感降低的學生占69%,感覺不方便或感覺無所謂的僅占31%。

我們最初假設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會與自身的家庭情況有很大關系。但調查發(fā)現,來自農村的學生中,89%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來自城市的學生中,86%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500以下的學生中,只有21%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500至900的學生中,90%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900以上的學生中,65%的人也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

綜上得出結論:家庭所在地(農村或城市)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很小;但家庭經濟情況對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影響較大,具體表現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較小,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和較為寬裕的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較大。究其原因,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感覺生活壓力比較大,大學期間的時間安排得比較緊,一方面要努力學習,另一方面還會從事一些兼職,而且他們?yōu)榱艘院竽軤幦〉揭粋€好的就業(yè)機會,也都很努力地在社團或學生會等組織里面工作來鍛煉自己的能力。他們的生活都很充實,這使他們對于手機依賴的程度比較低。相反,由于有的學生家庭較為寬裕,他們身上的壓力較小,大學生生活比較散漫,容易感到空虛,這導致他們大部分人會不由自主地通過玩手機來娛樂和打發(fā)時間。

根據我們的調查,在校大學生中24%的學生認為自己性格偏于內向,36%的學生認為自己性格偏于外向,40%的學生認為自己兼具內向和外向的性格。不同性格偏向的人手機依賴情況如表5所示。綜上得出結論:性格偏向會對手機依賴產生影響,但差異不明顯。這打破了以前人們所認為的人越內向,對手機就越依賴的觀點。這表明性格偏向對手機依賴沒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根據我們的調查,工科類專業(yè)的學生中有85%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文科類專業(yè)的學生中有88%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所以對此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專業(yè)對于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影響不大,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根據我們的調查,大一年級的學生中98%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二年級的學生中90%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三年級的學生中83%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四年級的學生中69%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不同年級的學生對手機依賴的情況如表6所示。

根據調查和分析得出結論:年級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比較大。大一學生的手機依賴情況比較嚴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剛進入大學,對新生活還不能適應,經常感到空虛和無聊,從而通過玩手機來排解苦惱、打發(fā)時間。隨著年級升高,有手機依賴的學生比例逐漸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級升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目標逐漸形成,而且學習壓力和工作壓力增大,客觀上來說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主觀上來說他們內心的空虛感減少,所以手機依賴的狀況有所好轉。

根據調查,男生中80%的人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女生中94%的人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對此我們進行了分析。男生和女生的人際交往方式不同。女生偏向一對一的交往和交談,使用手機的社交軟件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的這種需求;男生偏向一對多的人際交往方式,面對面的交往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除此之外,男生更喜歡參加各種戶外活動,這使得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從而減低了手機依賴問題在這個群體中出現的比例。

嚴重的手機依賴可能導致手機依賴癥。手機依賴癥又稱“手機依賴綜合征”“手機綜合征”“手機焦慮癥”“手機癮”,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目前,上述癥狀在大學生中有多方面體現。根據調查,絕大多數學生都感受到過度使用手機給自己的身體和學習帶來的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詳見圖1)。

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造成的危害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心理危害。過分依賴電話和短信,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弱化,不知怎樣面對面地與他人溝通交流,甚至出現社交恐懼癥等心理障礙疾病。過度依賴手機上網、手機電子書、手機詞典等渠道獲取信息和知識,導致大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受到影響。第二,生理危害。長時間使用手機,手機電磁波以及軀體固定、機械、重復的活動,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不適。長期依賴手機,心里過分焦慮緊張,則導致出現手腳發(fā)麻、頭暈、心悸、出汗等不適癥狀。第三,學業(yè)危害。對手機過分依賴,電話、短信不斷,使大學生的學習時間“碎片化”,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

四、反饋與建議。

本次調查旨在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使用手機的習慣,提高大學生素質,實現自我價值。下面是我們就此次調查所反映的問題提出的一些建議。

(一)關于學校。

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嚴重的手機依賴已經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要充分重視其危害性,認識到解決問題的必要性與迫切性,要通過有效手段使大學生認識到手機依賴癥的存在的危害,積極宣傳并大力提倡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機使用觀。具體來說,就是對于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應通過心理咨詢等手段幫學生解決困惑;組織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堅持理想,實現人生價值。

(二)關于學生。

手機依賴癥具有網絡依賴癥類似的特點,根治還需要科學的方法和個人的努力,特別是手機使用者群體共同的改善。所以,大學生必須從自身出發(fā),合理利用手機,拒絕誘惑,提高自律能力。大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把手機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助手,但是應該控制手機費用,不要讓高額的手機費用影響生活水平;將手機作為聯系家人和朋友、上網學習的工具,盡量少上網聊天和玩游戲;盡量不要帶手機進教室,上課時不要玩手機,不要讓手機影響聽課狀態(tài);不要過度依賴手機,應該盡量多和家長、教師、朋友面對面地交流。

參考文獻:

[1]董海軍,楊榮輝.大學生手機依賴與需求的實證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4(4).

[2]郭少卿,陳軍,張喜順.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與人格因素的相關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15).

[3]楊云,張倩,劉賀.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觀察,2014(7).

[4]洪艷萍,肖小琴.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及其與人格特質[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4).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