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0:29:05 頁碼:12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4篇)
2023-11-12 00:29:05    小編:zdfb

教案的不斷完善和更新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教案應該具備一定的靈活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教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而且可以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物體在中心點的哪個方位和偏角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游戲:找找我在哪?

游戲說明:在全班同學的座位上,編好行和列,根據老師指定同學的位置,說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獲勝。

師:請根據老師指的同學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幾行和第幾列。請根據老師報的行和列快速確定同學,并說出他的名字。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用游戲的形式,以小組競爭的方式復習根據行、列兩個條件確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小結。

師:怎樣才能快速地確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訴你們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確定的位置嗎?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創(chuàng)設。

這就是小王演習的炮兵陣地。(出示地圖)。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來找一找他的訓練目標……(出示目標1)。

讓小王先開幾炮咱們看看。(開炮4下不準)。

(畫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幫幫我,告訴我目標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發(fā)百中的?!?/p>

看得出來,小王真的挺苦惱,那咱們同學愿意幫助他嗎?

那就請同學們來當小王的陣地觀察員怎么樣?

(二)角度確定方向。

誰能告訴小王目標1的位置在哪里?

(學生可能會說出在東面,在北面,或者在東和北中間等等。)。

你是根據什么說出目標1的位置的?(引導學生復習看地圖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剛才同學們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們所說的方向開炮,能擊中目標嗎?

軍事上對目標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學們可要準確地向王叔叔匯報呀!

你認為我還要提供什么?

(引導說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東偏北方向,或北偏東方向,并說出偏多少度。(板書:方向)。

兩種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們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呢?

(強調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個方向.)。

(三)距離確定位置。

可以了嗎?現(xiàn)在可以告訴小王了嗎?開不開炮?

a.開(打不準,或遠或近)。

b.不開,那你還要告訴他什么?

(引導說出距離)。

怎樣確定目標1的距離呢?

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了秘密?

(觀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這樣的幾段)(板書:距離)。

那么目標1到大炮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四)總結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現(xiàn)在我們把勘察的數據報告給小王。

誰來報告?

既然是在訓練陣地,我們就要像部隊軍人一樣,提出報告形式。

(報告,目標1在大炮的北偏東40度方向,1200米處。)。

還可以怎么報告。(角度的另外一種)。

準備開炮,你們認為小王能打中嗎?

下面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這小王還真有兩下子。當然這也和咱們同學報告的準確數據是分不開的。

像這樣,把一個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來,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離,觀測點)。

小結:我們具備了觀測點,同時利用角度來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離表示它所處的位置,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一個物體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來。

三、鞏固練習。

還想不想再試試?(出示目標2、3、4)。

1、先觀察目標2。(有準確的角度和明確的距離)。

(說到角度時做偏離動作)。

向王叔叔匯報目標2的準確位置。

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2、再觀察目標3,缺距離。

依照前面的報告形式,向王叔叔匯報目標3的位置。

為什么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然后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1題。

目標3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打目標3(課件演示)。

3、最后觀察目標4(缺角度)。

這次能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2題。

目標4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正確答案是42度,教育學生量角度時要認真,不能單純地依賴感覺。

4、打目標4(課件)。

匯報完成后,然后打目標4,(打不到位置,出示對話,“對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請考慮移炮到目標2?!?。

我們該怎么走,誰能給我們描述一下路線?

現(xiàn)在大炮移到了目標2,請問我們現(xiàn)在開炮,可以嗎?

(學生提出質疑,重新勘測方向)。

得出結論:觀測點發(fā)生變化,需要重新勘測數據。

在小卷上完成第3題,測出目標4在目標2的方向。

匯報,開炮。

四、總結提高。

1、課件演示:空炮,提示:沒有炮彈了,請去彈藥庫取炮彈。(出示有關彈藥庫位置的數據)。

你們能告訴王叔叔去彈藥庫怎么走嗎?

誰能告訴他該怎么樣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與方向呢?

3、再次強調先確定觀測點,再根據角度確定方向,最后根據距離確定位置。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二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網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師給營造一個寬松、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悅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老師作好參謀,當好后勤,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lián)系。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的課外延伸,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正歸一和反歸一等應用題時,結合生活實例,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內驅力。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于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臵不同的作業(yè),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即下要保義務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導興趣濃厚,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把共同要求和發(fā)展個性結合起來。

(3)、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yè)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5、結合多媒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教學;改革課堂問答方式,實施參與性教學。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三

(一)教學內容包括: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觀察物體(二),三角形,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條形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和綜合與實踐等。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fā)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數,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其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tǒng)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5.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7.進一步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會畫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

(四)教學難點:圖形的運動,三角形是本冊的難點。

三、教材的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4.加強統(tǒng)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tǒng)計知識和統(tǒng)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說明:這一單元是這冊書中一個重點單元。本單元主要教學并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旌线\算前面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并且知道括號的作用,這里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對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整理。其主要內容有:整理同級運算的順序,教學并整理含兩級運算的順序及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有關0的運算。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四)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五)教學建議:

本單元中一個新的亮點就是整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目標中學生既要掌握運算順序,又要理解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和步驟。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運算基礎,因此建議:

1、以應用題型為經,以運算順序為緯。視學生情況,各有側重。

2、加強基礎運算,保證計算的正確率。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嘗試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經歷創(chuàng)造的過程,從中體會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和小括號的意義。在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自主的,學生的選擇是開放的,學生的表述也是多樣的。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四

《觀潮》是山水游記的佳作,南宋文學家周密用精妙純熟的語言,形象逼真的描寫,將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課文節(jié)選自《武林舊事》,編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這個單元所選用的篇目都是以描寫自然山水為主題的古代詩文,單元要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復的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痹谄吣昙壚?,學生已學習了近十篇文言文,還閱讀了一些課外文言短文,學生對文言知識和文言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

根據以上內容,我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2、賞析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3、了解錢塘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品析課文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告訴我們教學方法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為此,在這堂課里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趣導入法。

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較大,學生較難讀懂,這是他們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堂課里,我利用小學四年級的一篇同名課文,通過現(xiàn)代文方便理解的特點,讓學生對文章描寫的情景有初步的了解,并通過古人與今人對觀潮的熱情和看法導入課題。

2、小組競賽法。

據研究表明,大腦處于競賽狀態(tài)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為此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了難易結合的朗讀、譯讀、賞析和表演競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通過競賽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競賽中主動的獲取了知識。

3、實踐鞏固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展現(xiàn)才能的活動?!痹谶@節(jié)課里,我安排了一個“學做主持人”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模仿主持人來介紹錢塘潮的盛景、水上的表演以及觀眾的反映。這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學語文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多媒體輔助法。

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fā)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就越容易理解和鞏固。錢塘江大潮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借助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為優(yōu)美壯觀的畫境,它能帶給學生在聽覺、視覺等感官上極大的享受。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也能更好地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散文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三、說學法。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這篇課文,我要求學生使用以下學習方法逐步地掌握課文內容:

1、借助文下注釋、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

文言文言簡意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閱讀時也很難一目了然,中學生養(yǎng)成閱讀注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不僅能夠初步達到“了解內容”的要求,還可以為課外閱讀開拓廣闊的天地。

2、反復誦讀,積累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

在文言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讀通課文,理解文意,必須讓學生反復誦讀。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自然而然就能積累語言材料,提高朗讀能力,形成一定的語感。

3、用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閱讀課文。

即不動筆墨不讀書。好的閱讀方法,能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自行閱讀、自己注解、自我圈點、自我評注,直接在閱讀材料上畫上思索的軌跡,打上認知的烙印。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習慣,還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講激趣、導語引入。

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小學課文《觀潮》,讓學生欣賞。這篇現(xiàn)代文會將學生與文言文的《觀潮》拉近距離,同時,也會引發(fā)他們的好奇心:相隔幾個世紀的錢塘江大潮有多大變化呢?古人和今人觀潮的熱情是不是一樣呢?然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回顧了小學課文《觀潮》,現(xiàn)在我們要學習南宋文學家周密的一篇散文,題目也是《觀潮》。這兩篇文章作者不同,寫作的時間更不同,但他們所描繪的都是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讓我們來看看古人和今人眼中的錢塘江大潮有何異同。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過渡到對新課的學習。

(二)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朗讀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學生試讀,這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一個檢測;其次是教師范讀,這是對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最后是學生仿讀,這也是一個學習與改進的過程。通過反復地朗讀,學生可以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對課文內容也會有一個大概印象。緊接著我給出一道思考題:這篇課文描繪了哪幾幅畫面?經過分析可以看出課文中的四個自然段,剛好描繪了四幅畫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歸納成: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這樣,學生對于文章內容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三)小組合作,分析課文。

我把全班分為四個小組,一個組分配一個自然段,即一幅畫面。要求四小組以競賽的方式完成兩項任務:1、找出本段的重點字詞,能夠用自己的話翻譯句子。2、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試做簡要的賞析。這兩項任務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依據他們答題的情況、小組參與面與課堂上的表現(xiàn)計團體得分。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這堂課的主體部分,教學的重難點都在這里得到解決。采用小組競賽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團體榮譽感和好勝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找出文中的重點字詞和翻譯句子是一項非常簡單的任務,學生借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就能較好完成,而賞析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則是一項略有難度的任務,可以提示學生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品析,這樣就可以降低這道題的難度系數。文中可圈可點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海潮圖中對潮水的描寫,運用了不少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像“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就將潮水形、色、聲、勢幾方面的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再比如觀潮圖中,描寫觀潮人群的密集,實際上是從側面襯托江潮之勢和水上表演之精彩,這些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都值得學生去揣摩和品析。為了收到良好效果,我安排了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要求他們并運用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為答題作好準備。只要學生說得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到認可。

這種競賽活動不光可以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也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作為教師的我,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我覺得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四)能力延伸,拓展訓練。

當兩輪緊張激烈的競賽結束,同學們極有可能意猶未盡,可以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給出一道創(chuàng)新題:七百多年過去了,人事已非,而錢塘海潮盛景依舊。如果你是觀潮盛景的直播現(xiàn)場主持,請根據學完本課后印象,用自己的語言向觀眾介紹最打動你、最吸引你的一幅畫。(這道題其實也是對課文內容的鞏固,但并不是單純的翻譯課文,而是要求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同是也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臨場發(fā)揮能力的訓練。)。

為了讓學生盡快地進入角色,我在屏幕上展示錢塘潮的圖片,配上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來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直觀形象的畫面,加上學生精彩的解說,一定會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到這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

最后對以上的比賽作小結,計算出總成績,評出優(yōu)勝組給予鼓勵,也要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加以表揚。但我想,這個時候勝敗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只要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全心地投入、收獲了知識,那么他們都是勝利者。到這里,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五)復習鞏固、布置作業(yè)。

我再次和學生一起回顧課堂內容,梳理知識要點。之后布置作業(yè):比較兩篇《觀潮》在內容上和語言上有何異同?我設計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學習其寫作技巧。由于時間的關系,這道題可以在課后完成。

五、說板書設計。

[觀潮說課稿(人教實驗版四年級下冊)]。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線、垂線。

2、通過討論交流,和諧發(fā)展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精神。

3、在比較、分析、綜合的觀察與思維中滲透分類的思想方法。

4、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線與垂線。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1)我們曾經一起學習過有關數的產生,知道了數字和數都是人們在生產勞動、日常生活中逐漸發(fā)明和發(fā)展的。不但是數字,我們已經學習過的、正在學習的、以及以后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都是從人們的生活、勞動中來的,而且學習這些知識又能更好地為生活、生產服務。所以學好數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在生活生產中都會用到,同時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生活中有很多蘊含數學知識的事例。不信,請注意:

2)故事:課間,同學們安靜有序地休息。(課件1)。

朱呂浩在經過吳炫陶的座位邊時,不小心把吳炫陶的文具盒弄到了地板上,這時候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課件2)。

(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適當進行思想教育)。

3)朱呂浩也像同學們說的和期望的一樣,馬上向吳炫陶表示誠摯的歉意后,迅速將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鉛筆、圓珠筆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結束了。不過,在收拾文具時,他卻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散落在地面上的文具,聚焦在兩支鉛筆上)。

4)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我們在對他積極思考問題的好習慣表示欽佩的同時,不妨來看看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兩支鉛筆落在地面上,可能會形成哪些圖形呢?

2、探索比較。

1)每位同學先獨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把可能出現(xiàn)的圖形用兩支筆代替擺一擺,擺了一種圖形后,再把這種圖形畫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2)擺完后,小組內先相互交流,討論一下,最后形成小組意見,每小組做好發(fā)言準備。(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我們請一個小組來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后,還有要補充的嗎?

4)我們將這些形成的圖形整理一下(課件顯示)。

學生對圖形分類,并說出分類的依據。

小結:同樣是這些圖形,我們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5)我們選取其中一組分類的情況繼續(xù)研究下去。(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分類)。

3、深入研究。

1)我們將落在同一地面上的兩支鉛筆形成的圖形分成了“相交”和“不相交”兩類。像這樣落在同一地面上在數學上可以表述為“同一平面”。如果一支在地面一支在桌面則是不在同一平面了。(課件顯示)。

3)小組內討論,引導:直線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

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分類。(課件顯示)。

真是了不起,剛剛湯老師和聽課的老師們一起領略了同學們的風采,你們真是好樣的,學習就應該這樣,敢想、敢說、敢問,還要會動手、動口和動腦!

4、歸納特征。

1)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探索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關系有兩種不同的情況:相交和不相交。

2)那么在數學中對這兩種情況又是如何介紹和描述的呢?

(課件出示)。

(對相交的情況又是如何介紹和描述的呢?相交——垂直)。

5、強化特征。

1)下列幾組直線,請剛剛學習的知識判斷一下。

2)出示一個長方體形狀的盒子,畫在不同面上的兩條直線,質疑同一平面。

3)判斷下列哪些直線是互相平行,哪些是互相垂直。

指出:平行線和垂線都是相互的,不能單獨說哪一條直線是平行線或垂線。

引導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也可以說,這條直線是那條直線的平行線、垂線。

6、靈活運用。

(學生說或組內相互說說)。

2)出示校園圖,找一找平行與垂直。

7、拓展鞏固。

2)動手折折,可以折出垂線與平行線嗎?動手試試吧。

3)學生動手折紙,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展示學生的作品。

5)同學們真不簡單,竟然能在這樣的一張紙上通過自己動手折折平行線和垂線!

請把這些紙收拾起來,吃課間餐時還有它的用途呢?我們連一張紙也不要浪費。

8、全課小結。

你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怎么樣?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認為自己很棒的話,請給自己一點掌聲。

有關平行和垂直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后我們會繼續(xù)去學習和發(fā)現(xiàn)這有趣的數學的!

設計思路:

1、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學習更貼近學生;。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3、努力創(chuàng)設新型的師生關系,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4、注重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性作用,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6、充分利用課件,素材采集結合生活,讓課件更好地為教學教育服務。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除法法則、估算及驗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過程,鞏固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算和認真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教具圖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七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從而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yǎng)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八

1、認知目標: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3)會用列表嘗試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能力目標:

1)滲透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思想。

2)通過嘗試求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細致,認真的學習習慣。

2)在積極的教學評價中,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九

教學目的:

1.通過激趣,2.引導學生自己去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3.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4.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5.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學習方法的教學,7.發(fā)揮學生的性,8.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打基礎。9.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結構: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結構進行教學。

教學設想:通過激趣,誘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突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和發(fā)展性,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教學理念。

教具:長方形、紅旗、課件等。

學具:學習紙、直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新居結構圖,質疑:

2、出示4dm×2dm的正方形,用哪個面積比較合適?用1平方分米小正方形怎樣去量?比較兩種擺法。

4、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歸納: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是什么?課件提示。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這個問題進行學習,希望大家自己動腦,小組使用,共同來解決。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一)提供材料,啟發(fā)學生大膽去猜想。

1、課件出示長2厘米、寬1厘米長方形。

2、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通過課件進行圖形變化得到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變化。

3、質疑:如果把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斷地變化,可以得到多少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4、猜一猜:通過這個長方形的變化,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呢?

(二)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

1.師點撥: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與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可以做個小的實驗。

2、布置實驗要求:用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擺任意長方形找出你們所擺長方形的長和寬以及面積并記錄下來。

3、課件出示實驗報告單,各組實驗,記錄實驗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測量結果后,現(xiàn)場在課件中輸入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各小組帶領組員認真觀察表格并對思考題開展積極討論。(觀察實驗報告單)。

思考: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數和長方形的什么有關系?它們有什么關系?

5、各組匯報討論結果,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

6、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方法(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激情鼓勵。

(三)分類驗證,確認計算方法。

1.引導質疑:這個發(fā)現(xiàn)是否準確無誤呢?這個方法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fā)現(xiàn)進行驗證。

2.布置驗證要求,討論驗證方法。學生自主驗證,交流驗證結果。

三、整理歸納,提示學習方法。

2、歸納: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滲透學習科學方法的教育。

四、應用深知、鞏固深化。

1.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應用公式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同學們想測量一下藏在我們身邊的一些長方形的面積嗎?同桌兩個同學合作,找到長方形的面,進行測量。一邊測量一邊把結果記錄在紙上。

播放音樂讓學生測量,然后各組交流測量的情況。

(1)回到導入題。課件出示新居的結構圖,給出數據,請學生計算新居各部分的面積。

(2)課件出示破鏡子的畫面,給出數據,讓學生計算出長度。

五、深化拓展。

學習了這個方法你有什么打算?

六、開放題:課件出示一幅設計圖,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請你來當設計師為我們關山小學設計一幅新校規(guī)劃圖。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十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討論、發(fā)現(xiàn)的教學方法,先引導學生回憶毫米、厘米、分米與米的關系,并用分數表示,再把分數化成小數,從而了解小數的意義。

2.通過觀察、分析、討論、類推、遷移等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十一

style="color:#125b86">

教學目標:

3、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嘗試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等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凝煉,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這一規(guī)律。

1、從生活中了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

2、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4、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教學學法:

1、學會通過觀察、測量、歸納,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匯報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5.1”假期情景,使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買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錢?

2、老師買了一本書,同學們猜一猜要多少元?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歸納出不能用整元數表示的這種數,要用小數表示。引入課題。

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引發(fā)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明確目標探索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小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學們想了解小數的什么?

我預設學生的提問(預設)。

1、小數是怎么來的。(怎么產生的)。

2、什么叫小數?(小數的意義)。

3、小數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師生分析問題。

1、師生小結小數的意義。

(1)象“0.1、0.3、0.9”這些小數叫1位小數。(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1位小數。1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象“0.01、0.04、0.18”這些小數叫2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2位小數。2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象“0.001、0.015、0.219”這些小數叫3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3位小數。3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學習小數的寫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考考你”;(練一練)第1題。

2、用米做單位測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場買菜統(tǒng)計表。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小結。

1、了解小數的歷史。(小資料)。

【了解小數的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俊?/p>

2、學了小數這節(jié)課,能談談你知道了些什么嗎?

五、作業(yè)布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作業(yè)本》。

布置實踐性的作業(yè),使學生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十二

生2:如果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轉到這個位置:學具演示這還是角嗎?

師:這兩個問題很有價值,那么它們到底是不是角?先討論第1個問題,請大家談談己的觀點。

生1:我認為不是角,因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2: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好是一條直線。

生3:我反駁他們的意見,請問兩位同學,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2: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就形成不同的角。

生3:那么這個圖形不是這樣旋轉而成的?那怎么就不是角了呢?

師:你們?yōu)開的發(fā)言好不好?

生:好!

師:你們說好,不具體,好在那里?

生4:他能夠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尤其是運用數學概念來分析、判斷遇到的問。

師: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就是好!

生5:我還有理由說明它是角,我們剛剛學過量角器,我認為這個角是180度,大家請看,量角器上這個180度的角就是這樣的。

師:你也朝這方面努力了,還有沒有其他意見?(生搖頭)對呀!面對“新生事物”,我們應該仔細分析,小心別,不要因為人家長得比較特殊就拒之門外。

那么,是角嗎?認為是角的請舉手。(大多數同學舉手)認為不是角的請舉手(有四五個人舉手)好,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形成的,而且是旋轉了一周,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從定義出發(fā)判斷是對的,但還是有點疑問,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里只有一條射線,怎么是角呢?(生1撓頭思考)。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很多學生點頭)。

生2:喔,我明白了!

(教師肯定同學們的意見,并將這兩個角貼到黑板上。)。

師:看著這么多的角,(生在下面竊竊私語)們在下面議論點什么?

生1:我們是在議論這么多各種各樣的角,看著有點眼花。

師:很亂?你現(xiàn)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生1:我最想把它們進行分類。

生2:我還想知道每個角的名、度數。

師:今天我們就通過角的分類來進一步解這些角。(教師板書課題:角的分類)觀察一下,怎么分類?(學生陷入沉思)。

師:我們每個人的信封中都有像這樣的9個角,大家動手,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教師觀察分類情況。

b:(部分學生分成5類)將三個特殊角分為三類,再將銳角放一類,鈍角放一類;。

c:個別生將角從小到大排列,不知如何分類。

師:請a種分類的同學板演,并說明分類想法。

生1:我認為這幾個角比較特殊,放在一起,還有的這些角比直角小,歸一類,比90度大的也歸一類。

師:剛才老師觀察了一下大家的分類情況,發(fā)現(xiàn)大家都對這幾個特殊角特感興趣,這樣吧,我們先來研究這幾個特殊角吧。教師把三個特殊角移至黑板上方:

師:對這幾個特殊角,你已經有了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他的名稱:直角、平角、周角,我還知道直角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同時教師板書)。

板書:直角平角周角。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師:知道的還真不少呢,誰還有補充?

生2:我還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平角是直角的兩倍,周角是平角的兩倍。

生響亮地回答:直角、平角、周角。

生1:兩個直角加等于一個平角的度數,兩個平角相加等于一個周角的度數。

生2:平角的度數是直角的兩倍,周角的度數是平角的兩倍。

生3:周角的一半是平角,平角的一半是直角。

師:哎呀!你們的語言真豐富啊!剩下來的這些角你準備怎樣分?放在這個方框中哪個位置比較合適?為什么?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交流情況反饋:

學生1上臺演示:將銳角放在直角下面,將鈍角放在平角下面。

師:(指著直角銳角一列)這些角叫什么?

生1:(撓頭)錯了,這些角不是90度,不能放在一起。(思考)。

生2:將銳角放在直角左邊,鈍角放在直角右邊。這些(指銳角)比直角小,放在左面,這些角(指鈍角)比直角大,放在右面。

師:他分得好嗎?

生:好!

生3:我知道他好在哪里了,他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很講究次序。

生4:(一個迫不及待的聲音)老師我還知道,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角大的角叫鈍角。(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關于鈍角、銳角還有什么補充嗎?

生3:我有補充,鈍角還要比180度小。

師:(指著上表格)通過同們的介紹和我的觀察,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直角、平角、周角每種角只有一個,而銳角、鈍角每種角只有三個。

(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地馬上點頭,大部分同學沉思片刻后叫起來:“不對、不對,不止三個?!?。

生異口同聲:比直角小。

生1:(一個興奮的聲音叫起來)銳角一共有89個!

生2:對呀!從1度數到89度,正好是89個。

(看表情,全班學都同意這個觀點。此時,教師一聲不吭,保持著沉默。課堂一下子沉下來。同學們反而認真思起來,過了一會兒---)。

生1:我認為有無數個,我是這樣想的,厘米下面可以分成毫米,毫米下面還可以分成微米,微米下面還可以分成納米。所以我認為1度還可以分,如0.1度、0.2度……(生點頭同意)。

生2:老師,也可以把一度的角對半分,(師借助畫圖演示將一度角平均分成兩份)再把一半對分。

:再可以分一半的一半,一半的一半,這樣分下去看不清了,怎么辦?

生3:可以用放大鏡,放大鏡不行了,用顯微鏡,顯微不行了用電子顯微鏡……。

生:老師會讓我們先擺一個鈍角,再擺一個盡可能小的鈍角,但是最小要比直角大,再擺一個盡可能大的鈍角,但是,要比平角小,我認為鈍角也有無數個。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1:銳角、鈍角有無數個。

生2:剛開始看到黑板下面那么多各種各樣的角,都暈了,現(xiàn)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師:這要感謝誰呀?

生分類!

師:角的分類上完了,你還有問題嗎?

生2:比角還小的角有嗎?

生3:比周角大的角還有嗎?

師:你們的問題給老師一個啟發(fā),既然比銳角小的角,比周角大的角都是一個未知領域,我們就應秉著科學的態(tài)度,不能給它框死。(擦去上面表格中左右邊線)知識無限延伸,像大海,我們所學的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真是學無止境。

師:同學們這種敢于質疑的態(tài)度真讓我感動,關于角的學問多著呢!若感興趣,下課還可以討論,也可上網收集有關資料。

(同學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以往相比,我作了“三個改變”、“一個突出”。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原課題為“角的和差”??紤]到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和銳角、鈍角的度數范圍,能識別這角。通過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故改名為“角的分類”。同時也考慮到分類這一現(xiàn)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驗基礎上,讓數學帶上生活味,能讓學生有事可想,有話可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又滲透了一種分類的思想。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教學與以往相比,我作了“三個改變”、“一個突出”。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容,原課題為“角的和差”。考慮到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和銳角、鈍角的度數范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故改名為“角的分類”。同時也考慮到分類這一現(xiàn)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驗基礎上,讓數學帶上活味,能讓學生有事可想,有話可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又滲透了一種分類的思想。

“角的分類”一課改變了書本上角的認識順序(先認識周角,再介紹平角、直角)。本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原有對角認識基礎上,呈現(xiàn)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等圖形。在分類思想的指導下,三個特殊角同時出現(xiàn),形成了一個知識模塊,通過模糊的一問:你們對這些角已經有了哪些了解?又形成了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這一模塊中如魚得水,充分展示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角的分類”一改傳統(tǒng)課中學生沒帶問題走進課堂,不帶問題走出課堂的狀況。如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始學習: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轉和位成一直線時,旋轉一周時,是否是角?課的最后利用空白藝術,勾起學生提問的欲望,增強問題意識。學生經過學習討論得出了角的分類表,在這張表中兩邊都空著,在周角與平角之間也空著,空白之處最能引起人的遐想,而且能夠強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問題。這時學生都按捺不住好奇提出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角的分類”一課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讓學生在思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學生已經認識了角,也認識了動態(tài)的角但平角、周角的出現(xiàn)還是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相沖突的。又如:認識銳角、鈍角的個數是無數個又與學生現(xiàn)的知識(數的學習局限在整數范圍)相沖突。教師緊緊抓住這些“沖突”要素,使學生的思維形成相互碰撞,使整個過程成為認真思辨、積極探究和自我建構的過程,成為情感體驗的過程。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十三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小節(jié),第99到100頁的內容,課題是《統(tǒng)計》。本課是在小學數學第3學段統(tǒng)計與概率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將為今后學習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作準備。

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jié)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了解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fā)現(xiàn)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把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整合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過程,進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數據的能力,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以及合作意識。

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

1.認識和了解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2.能依據給定的條件畫出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3.能根據統(tǒng)計圖發(fā)現(xiàn)信息并進行簡單分析。

4.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是:

1.正確畫出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2能根據統(tǒng)計圖發(fā)現(xiàn)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中所要用到的鉛筆、尺子、橡皮擦以及多媒體課件是本節(jié)的教具和學具。

根據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設疑誘導法以及直觀演示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本節(jié)課,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為了讓學生主動與我同行,我準備從學生身邊尋找數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我們班中各小組分別有多少人的問題情境,然后組織學生根據收集的數據畫出條形統(tǒng)計圖,并借助投影儀展示學生畫出的統(tǒng)計圖,讓學生根據統(tǒng)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為了讓學生體會學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我準備設計一個矛盾沖突,告訴學生這樣的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不能直觀地看出各小組的男女生人數怎么辦?從而引出課題。(這樣的設計,不但復習了舊知識,檢查了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作了良好的準備。)。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十四

談話:今天,我們再來做一只勤勞的小蜜蜂,用昨天學過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熱心幫助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2)。

(2)講解做法:要想解決問題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計的?又是怎么計算的?

(3)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2、問題高手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4)。

(2)講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3)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成員輪流出題,大家同做。

(4)全班匯報:根據每個小組提出問題數量的多少,評選出“問題高手小蜜蜂”

3、實踐體驗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2(6)。

(2)解決問題一: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想法。

(3)實踐體驗:找?guī)捉M同學實際做,教師記錄每組的數據,其他學生根據數據獨立解決問題,交流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課本到生活的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