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通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22:20:05 頁碼:13
2023年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通用8篇)
2023-11-11 22:20:05    小編:zdfb

教案編寫中應該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安排,以便提高教學連貫性。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確保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教案范例不僅可以指導你的教學設計,也是你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成果的展示。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一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學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shù)的立方根.

2.了解立方與開立方互為逆運算,會用立方運算或計算器求某數(shù)的立方根.

3.能用類比平方根的方法學習立方根及開立方運算.

【過程與方法】。

用類比的方法探尋出立方根的運算及表示方法,并能總結出平方根與立方根的異同.

【情感態(tài)度】。

發(fā)展學生的求同存異思維,使他們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明辨是非,并能作出正確的處理.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問題填寫,并探求交流立方值與平方值的不同.

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表述各自總結的結論.

【教學說明】求立方運算時,當?shù)讛?shù)互為相反數(shù),其立方值也互為相反數(shù),這與平方運算不同,平方運算的底數(shù)為相反數(shù)時,平方值相等.故一個正數(shù)的平方根有兩個值,但一個正數(shù)的立方根只有一個值.

引出立方根定義:若x3=a,則x為a的立方根,記為.根據(jù)上述定義,請學生口述下列問題的結果,并推廣到一般規(guī)律.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二

(1)能用代數(shù)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2)理解單項式、單項式的次數(shù),系數(shù)等概念,會指出單項式的次數(shù)和系數(shù).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重點】。

單項式的有關概念。

【教學難點】。

負系數(shù)的確定以及準確確定一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操作課件,展示章前圖案以及字幕,學生觀看并思考下列問題:

1.青藏鐵路線上,在格爾木到拉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凍土地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請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列車在凍土地段行駛時,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3小時呢?t小時呢?

分析:(1)根據(jù)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路程=速度×時間.列車在凍土地段2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3小時行駛的路程為100×3=300(千米),t小時行駛的路程為100×t=100t(千米).

(2)列車通過非凍土地段所需時間為2.1t小時,行駛的路程為120×2.1t(千米);列車通過凍土地段的路程為100t,因此這段鐵路的全長為120×2.1t+100t(千米).

(3)在格里木到拉薩路段,列車通過凍土地段要u小時,那么通過非凍土地段要(u-0.5)小時,凍土地段的路程為100u千米,非凍土地段的路程為120(u-0.5)千米,這段鐵路的全長為[100u+120(u-0.5)]千米,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為[100u-120(u-0.5)]千米.

思路點撥:上述問題(1)可由學生自己完成,問題(2)、(3)先由學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怎樣列式.

上述的3個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我們分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通過本章學習,我們還可以將上述問題(2)、(3)進行加減運算,化簡.

kb2.下面,我們再來看幾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問題.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點.

(1)邊長為a的正方體的表面積為______,體積為_______.

(2)鉛筆的單價是x元,圓珠筆的單價是鉛筆的單價的2.5倍圓珠筆的單價是_______元.

(3)一輛汽車的速度是v千米/時,它t小時行駛的路程為_______千米.

(4)數(shù)n的相反數(shù)是_______.

教師課堂巡視,關注中下程度的學生,及時引導,學生探究交流.

上面各問題的代數(shù)式分別是:6a2,a3,2.5x,vt,-n.

觀察上面各式中運算有什么共同特點?

上面各式中,數(shù)字與字母之間,字母與字母之間都是乘法運算,它們都是數(shù)字與字母的積,例如:6a2表示6×a2,a3表示1×a3,2.5x表示2.5×x,vt表示1×v×t,-n表示-1×n.

像上面這樣,只含有數(shù)與字母的積的式子叫做單項式.單獨的一個數(shù)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如:-2,a,,都是單項式,而,1+x都不是單項.

單項式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shù),例如:6a2的系數(shù)是6,a3的系數(shù)是1,-n的系數(shù)是-1,-的系數(shù)是-.

單項式表示數(shù)字與字母相乘時,通常把數(shù)字寫成前面,當一個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1或-1時通常省略不寫.

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例如,2.5x中字母x的指數(shù)是1,2.5x是一次單項式;vt中字母v與t的指數(shù)和是2,vt是二次單項式,-ab2c中字母a、b、c的指數(shù)和是4,-ab2c是4次單項式.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三

1.通過與溫度計的類比,了解數(shù)軸的概念,會畫數(shù)軸。

2.知道如何在數(shù)軸上表示有理數(shù),能說出數(shù)軸上表示有理數(shù)的點所表示的數(shù),知道任何一個有理數(shù)在數(shù)軸上都有唯一的點與之對應。

過程方法。

1.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shù)軸概念。

2.通過數(shù)軸概念的學習,初步體會對應的思想、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3.會利用數(shù)軸解決有關問題。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對數(shù)軸的學習,體會到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進而初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性。

【教學重點】。

1.數(shù)軸的概念。

2.能將已知數(shù)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說出數(shù)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數(shù)。

【教學難點】。

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shù)軸的概念。

【情景引入】。

1.小明感冒了,醫(yī)生用體溫計測量了他的體溫,并說:“37.8度?!?/p>

提疑:醫(yī)生為什么通過體溫計就可以讀出任意一個人的體溫?

(體溫計上的刻度)。

2.我們再一起去看看12月時祖國各地的自然風光和溫度情況(電腦分別顯示黑龍江、焦作、海南三個城市美麗的自然風光,溫度分別為-10°c,0°c,20°c)。

提疑:那么要測量這種氣溫所需要的溫度計的刻度應該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數(shù)?

(正數(shù)、零、負數(shù))。

3.請嘗試畫出你想像中的溫度計,并和其他同學交流,注意交流時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提問:請找出一支溫度計從外觀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總結出與數(shù)軸相對應的特點,如形狀是直的、0刻度、單位刻度。(電腦動態(tài)演示,將溫度計水平放置,抽象得出數(shù)軸圖形表示有理數(shù)-10,0,20的過程)從而引出課題------數(shù)軸。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四

1.掌握多項式、多項式的項及其次數(shù),常數(shù)項的概念。

2.確定一個多項式的項、項數(shù)和次數(shù)。

3.由單項式與多項式歸納出整式概念。

4.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理解多項式,并與單項式進行比較,運用化歸思想,讓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

重點:掌握整式及多項式的有關概念,掌握多項式的定義、多項式的項和次數(shù),以及常數(shù)項等概念。

難點:多項式的次數(shù)。

學法指導。

從實際問題引入多項式的項,項數(shù)和次數(shù)的概念,通過具體分析所列式子,歸納多項式,注意和單項式的概念進行比較,幫助學生理解。在掌握單項式和多項式相關概念的過程中,體會式子是解決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體會在實際問題情景中運用整式的意義,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符號感。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五

1.理解加減消元法.

2.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過程與方法】。

由具體的簡單的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例子,體驗加減消元法,在此基礎上學習加減消元法的概念,再運用加減消元法解方程組,最后使同學們認識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要先觀察,再選擇合適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情感態(tài)度】。

體驗先觀察,再選擇合適的方法是做數(shù)學題的重要技巧,也是今后解決工作、科學問題的重要技巧.

【教學重點】。

加減消元法.

【教學難點】。

選擇合適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問題3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它們都是通過消元使方程組轉化為________方程,只是消元方法不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應根據(jù)方程組的具體情況選擇更________它的解法.

【教學說明】對問題1,可鼓勵學生獨立作業(yè),但也不反對分組討論.然后交流成果,引導學生歸納加減消元法.在此基礎上可組織學生完成教材p96練習1.

對問題2,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知道本題有兩種方法:(1)用加法消元法消去y.(2)用減法消元法消去x.

對問題3,可指導學生在閱讀教材p97后填空,然后加以正確理解.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思考什么叫做加減消元法?

【歸納結論】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相反或相等時,把這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shù),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六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數(shù)軸上表示簡單不等式的解集.

(二)內容解析。

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關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關系.本節(jié)課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導入常見行程問題的不等關系,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再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深入分析與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幾個概念.前面學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過類比教學、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幾個概念不難理解.但是對于初學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又進行數(shù)形結合,用數(shù)軸來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這樣直觀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對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幫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意義,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確地表示在數(shù)軸上.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意義,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數(shù)軸來表示簡單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標解析。

1.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能正確區(qū)別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數(shù)式.

2.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個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組成的一個集合.

3.達成目標3的標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個過程.

4、達成目標4的標志是: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數(shù)形結合的又一個重要體現(xiàn),也是學習不等式的一種重要工具.操作時,要掌握好“兩定”:一是定界點,一般在數(shù)軸上只標出原點和界點即可,邊界點含于解集中用實心圓點,或者用空心圓點;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節(jié)課實質是一節(jié)概念課,對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過類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類比教學,學生不難理解,但是對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

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以及在數(shù)軸上正確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利用多媒體直觀演示課前引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動畫演示情景激趣。

設計意圖:通過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從“等”過渡到“不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立足實際引出新知。

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然后小組反饋交流結果.

最后,老師將小組反饋意見進行整理(學生沒有討論出來的思路老師進行補充)。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七

知識提要:在數(shù)學中,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shù),這條直線叫做數(shù)軸.數(shù)軸的三要素為: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1.關于數(shù)軸,下列說法最準確的是(d)。

a.一條直線。

b.有原點、正方向的一條直線。

c.有單位長度的一條直線。

d.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教案篇八

(一)通過復習一位數(shù)乘整百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學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

(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的口算過程。

難點:理解并掌握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投影出示口算題:

(用紙板覆蓋,一題一題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師提問:14×2請你說一說口算過程。(學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師追問:那么你能不能說一說140×2又是怎樣口算的呢?(同座位的兩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同學回答(把140看成14個十,先用10個十乘以2是20個十也就是200,4個十乘以2是8個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師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整百整十數(shù))。

(二)學習新課。

出示例1:板書:口算14×3.

想一想14×3的意義是什么?(3個14是多少)。

根據(jù)14×3的意義,用小棒擺出來。

想口算的順序,先拿出表示10×3=30,3個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個4的小棒是12,合起來是42,30+12=42.

板書:14×3=42.

比較14×3與14×2兩道口算的異同:

(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同學互相啟發(fā)進行討論)然后請同學回答:兩道題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再乘以個位上的數(shù),只是14乘以3,個位上的數(shù)相乘,滿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兩位數(shù)。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學在練習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再把這幾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幾個同學直接寫在小黑板上。待同學寫完后集體訂正。

分別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別請同學互相說,集體說,個人說。反復敘述口算過程。

出示例2:板書:口算:140×3=。

請同學想一想應該怎樣做,然后試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一下)做完后,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集中起來說出不同的想法:

因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

把140看成14個十,14個十乘3得42個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數(shù)后面添上一個0.

以上這幾種算法,要給肯定,尤其第三種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寫出結果。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能用幾種方法說出口算過程。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個位上、十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題后,想一想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書上,填完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最后集體訂正。

2、填空練習:(投影出示)。

明確題目要求后,在課本上填括號。

訂正時請同學說出口算過程,左面三道題,被乘數(shù)添一個0,再請同學說出結果,并說明口算過程。

3、找朋友游戲。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題目卡片貼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題一題出示)答案卡片發(fā)到同學手中,當題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敘述題。

投影片出示,同學們在作業(yè)本上做。四個同學寫在小黑板上,訂正時用。

(1)乘數(shù)是7,被乘數(shù)是12,積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作業(yè):看書第1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口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整百整十數(shù)”。首先適量并有針對性的練習一些用一位數(shù)乘的不進位的乘法口算題,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講授新課例1時,抓住滿十進一這一難點,以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突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獲取知識,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真正悟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

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達到能準確、迅速地口算的目的。

板書設計。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