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實用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20:44:16 頁碼:14
最新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實用9篇)
2023-11-10 20:44:16    小編:ZTFB

教案是一種對教學過程進行規(guī)劃和安排的書面材料,它幫助教師有效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和組織,使學生在有序的教學環(huán)境中獲得充分的學習體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備課工作有所幫助。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一

一、填空:

1、晴朗的夜空,有時會看到一種移動的星星,它們就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它是按一定軌道環(huán)繞地球運行的(無人航天器)。

1、衛(wèi)星分為(科學衛(wèi)星)、(技術試驗衛(wèi)星)和(應用衛(wèi)星)之類。

2、(科學衛(wèi)星)是、使用各種探測儀器,探測空間環(huán)境和觀測天體的衛(wèi)星;(技術實驗衛(wèi)星)適進行新技術試驗或為應用衛(wèi)星進行試驗的衛(wèi)星;(應用衛(wèi)星)是直接為人類服務的衛(wèi)星。

3、應用衛(wèi)星的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偵察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測地衛(wèi)星)、(地球資源衛(wèi)星)、(截擊衛(wèi)星)等等。

4、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是(“東方紅”一號),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是(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fā)射的(“斯普特尼克”一號)。

5、(載人宇宙飛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壯舉。它大大(擴展)了人類的活動范圍,實現了人類(飛天)的夢想。

6、宇宙飛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作(天地往返運輸器),可以空間和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員)和(物資)。

7、宇宙飛船上有許多特別設置的系統(tǒng),以滿足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種需要。如(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報話通訊系統(tǒng))、(儀表照明系統(tǒng))、(逃逸救生系統(tǒng))等等。

二、問題。

我國的人造衛(wèi)星發(fā)展狀況怎樣?

答: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發(fā)射了多種類型的衛(wèi)星,初步形成了幾大衛(wèi)星系列,即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wèi)星系列(廣泛用于通訊,電視轉播等);“風云”氣象衛(wèi)星系列(應用于氣象觀測,為農業(yè)生產,防災減災發(fā)揮作重要作用。);“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衛(wèi)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wèi)星系列;“北斗”導航定位衛(wèi)星系列由基本形成。

第八課運載火箭。

一、填空:

1、當水、空氣從一種物體中向某個方向快速噴出時,這種物體會向相反方向運動起來,這種現象叫做(反沖)。

2、人造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都是靠(運載火箭)送上太空的。

3、運載火箭是由(多級火箭)組成的航天運輸工具。

4、火箭是靠(反沖作用)的力量飛上天空的。

5、中國的(“長二捆”)火箭和法國的(“阿麗亞娜”)號火箭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火箭。

二、問答。

根據實驗研究,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飛上天空的?

答:實驗證明,物體間存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造成反沖運動現象?;鸺w行時間噴出燃氣形成反沖作用使火箭升空。

第九課無限宇宙。

一、填空:

1、宇宙是一個廣闊無邊、無始無終的世界,天文學家測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作單位的。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

2、銀河系的總質量相當于(1400億)個太陽的質量。

3、哈勃望遠鏡是一種(太空)望遠鏡,全長(12.8)米,鏡筒直徑(4.27)米,重(11)噸。從哈勃望遠鏡中看到許多類似銀河系的星云,它們是(河外星系)。

4、銀河系和所有觀察到的數以百億計的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總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銀河系也只是一顆小(“沙?!?。

二、問答。

1、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樣的?

答:宇宙的時間無始無終;宇宙的空間無邊無際;宇宙的物質無窮無盡。

2、人類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化與探測工具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有什么關系?舉例說明。

答:隨著探測工具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類觀測到的宇宙空間俞深遠,觀察到的宇宙物質更多。例如:古時候,人們只能用肉眼看宇宙,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16世紀,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看到了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看到了木星和它的衛(wèi)星;當電磁波發(fā)現之后,人們有發(fā)明了射電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可以看到100億光年的星體。20世紀90年代美國把哈勃空間望遠鏡裝上了航天飛機,使人類觀察星空的視線越來越深遠。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二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后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為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于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

科學概念: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后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預測;用適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分析觀察到的現象獲得結論;使用工具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解剖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現象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花開花落的過程。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為每組準備一朵鳳仙花,一株鳳仙花,鑷子、一張白紙。(學生準備)用于交流觀察的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任務。

1.師:我們種下的鳳仙花開花了。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三

一、填表:

1、太陽照射溫度的變化可使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與太陽有關系的物質變化主要有三種:巖石風化、水的循環(huán)、風的形成。

2、歸納太陽與地球上眾多物質變化現象的關系,把這種關系表示在方框里。

太陽。

二、簡答:

1、如果沒有太陽,現有的各種自然現象會有怎樣的變化?(列舉巖石的風化、水的循環(huán)、風的形成等變化與太陽的關系。)。

答:1、沒有太陽就沒有熱量,沒有熱量巖石就不會發(fā)生熱脹冷縮的風化作用。沒有巖石的物理變化,就很難進行巖石的化學風化,沒有巖石的化學風化就很難轉化為生長植物的土壤。

2、沒有太陽就沒有熱量,沒有熱量就沒有自然界水的蒸發(fā),沒有水的蒸發(fā)就沒有水的循環(huán),沒有水的循環(huán)就沒有降水的發(fā)生??。

3、沒有太陽就沒有熱量,沒有熱量空氣就不會受熱膨脹,空氣不受熱膨脹就不會比周圍的空氣輕,各個地方的空氣都一樣重,空氣就不會流動,空氣不流動就不會形成風。

第二課太陽與人類。

一、填空:

1、太陽以光和熱的形式向地球傳遞能量,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風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人們直接對太陽能應用的是太陽的光和熱,如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水器等。

3、大多數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陽能通過(能量轉換)而來,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遠古時期的生物儲存了太陽能形成的,風能、水能是太陽的光和熱促進自然界中空氣的流動與水的循環(huán)而形成。

4、太陽對人類的各種影響是以(能量轉換)的形式實現的。

5、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以外,其它各種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陽)。

二、問答:

1、太陽對人類的活動,生存和發(fā)展有哪些影響?

答:人們平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與太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太陽的光和熱而形成的各種能源正被人們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地球上的風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來源于太陽,及時地球上正在被人們廣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也都是來源于遠古時期儲存下來的太陽能,太陽輻射產生的光能和熱能,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種能源其實都來源于太陽,正是人類擁有并利用了這些能源,所以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動和發(fā)展。

2、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人類會怎樣?

答:如果沒有太陽,植物不會生長,動物也無法生存,人類將無法獲得食物,沒有太陽的光和熱促進水的循環(huán)與空氣的流動,人類將沒有水和風發(fā)電,無法使用電器??總之離開太陽人類將無法生存。

3、把太陽與人類活動的復雜關系用箭頭及適當的文字說明表示出來。(見課本)。

第三課太陽能熱水器。

一、填空:

1、在生產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陽能,如(太陽能發(fā)電站)、(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太陽灶做飯)、(太陽能電池)、(白天看書)、晾曬衣物)、陽光下進行生產生活等等。

2、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有(集熱器)、(不銹鋼蓄熱保溫水箱)、(定熱熱水箱)、(水位自控裝置)、(熱水自動供應裝置)、(上下循環(huán)管)等幾部分組成。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由(集熱器)、(保溫水箱)、(支架)三部分組成。

3、熱水器中的水熱得快主要與(選擇的材料)、(顏色)和(擺放的方向)有關。要想熱水器中的水熱得快就應考慮選擇(導熱性能好)的金屬作材料、材料的顏色以(黑色)為主、熱水器的擺放以(正對太陽)為佳。另外還可以考慮集熱管的(受熱面積)要盡可能大。

二、問答:

1、太陽能與水能、風能等其他能量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點?

答: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再生能源,它資源豐富,即可以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huán)境無任何污染。

2、說說太陽能熱水器是怎樣利用太陽能的?

答:太陽能熱水器將吸收的太陽光線轉換成熱能,利用冷水的比重大,熱水的比重小的特點,在熱水器內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熱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環(huán),是整個水的溫度逐漸升高,達到一定的溫度。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指導什么是電磁鐵,能夠做一個電磁鐵,能夠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電磁鐵與永久磁鐵的異同點。

2、能夠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相關因素,知道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池的數量、線圈的圈數有關。

3、知道電磁鐵的磁極是可以變化的,能夠設計實驗探究電磁鐵的磁極的變化。

4、了解電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到電磁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教學難點與重點:

1、重點:認識電磁鐵的基本性質。

2、難點:制作電磁鐵,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和磁極變化的因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演示磁鐵吸大頭針。

2、提問:鐵釘能吸鐵么?

3、演示電磁鐵裝置,并做吸大頭針實驗。

二、制作電磁鐵。

1、指導制作電磁鐵。

2、學生制作并玩電磁鐵。

3、給裝置起名(板書:電磁鐵)。

4、提問:你能夠比較磁鐵和電磁鐵的異同么?

三、分辨電磁鐵的兩極。

1、談話:你對電磁鐵有感興趣的問題要研究么?(學生提出研究問題)。

2、指導設計實驗方案(討論制訂實驗方案)。

3、引導學生用指南針檢驗。

4、學生驗證假設(教師指導實驗)。

5、學生討論匯報,對不同的答案進行分析。

四、歸納小結。

談話:在本課的學習中,你們有哪些收獲和體會么?

五、擴展探究:。

如果電磁鐵針帽是北極,那么,改變纏繞方向和電池的正負極以后,電磁鐵的針帽是什么極?(學生假設,學生實驗,學生匯報)。

電磁鐵的原理。

1.圓形線圈通往電流形成的磁場。

(1)線圈中心處的磁場方向可將線圈上某一小段導線視為直線,由安培右手定則判定之。

(2)通有電流的圓形線圈上每一小段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在線圈內都指向同一方向,故線圈內的磁場較直導線電流產生的磁場強度大。

(3)圓形導線通入電流時,線圈外的磁場因各小段電流產生磁場的方向不一致,因此產生的合成磁場較圈內磁場弱。

(4)圓形線圈的電流愈大,半徑愈小,則線圈中心處的磁場強度即愈大。

(5)圓形線圈和圓盤形薄磁鐵的磁力線形狀相似。

2.螺線形線圈電流的磁場。

(1)用一條長導線繞成螺線形的長線圈,相當于由很多個圓形線圈所串聯而成,每一圓形導線在中心處所建立的磁場均為同向,可以增強效應,故線圈中心處的磁場較單匝圓形線圈為強。

(2)線圈內部磁力線形成方向相同的直線,在線圈約兩端磁力線則漸彎曲向外。

(3)螺線形線圈的磁力線特性與棒形磁鐵的磁力線相似,線圈內的磁力線與線圈外方向恰相反。

(4)線圈內磁場的強度與線圈上的電流及單位長度內線圈的圈數成正比。

3.螺線形線圈電流內磁場方向的右手螺旋定則(安培定理):以右手掌握住線圈,四指指向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為線圈內磁力線方向。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五

1、(16)加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對著月球后,人類就開始了對月球的科學探測。

2、(1961年)蘇聯發(fā)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并于1961年吧宇航員(加加林)送上近地軌道,人類便闖入太空開始對月球進行探測。

3、到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共向月球發(fā)射了(32)枚探測器,美國向月球發(fā)射了(21枚)探測裝置。

4、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始于(1961年),(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夢想。

5、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共進行了(5次)“阿波羅”飛行,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對月球表面進行了廣泛考察。6、我國已經啟動了一個以(“嫦娥”)探月計劃為起點的慶大的月球探測計劃。

7、(10月24日)我國第一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發(fā)射成功。(10月1日18時)嫦娥二號順利發(fā)射,(12月2日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8、206月11日成功發(fā)射神舟十號飛船。有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名宇航員同時升空,任務時間15天。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

二、問答:

宇航員登月球前要做哪些準備?

答:乘著宇宙飛船,帶上氧氣、水、食品(特制的)、穿上既散熱又保暖、能防輻射的宇航服,配備通信,科學考察所需要的各類儀器等。

第八課太陽。

一、填空:

1、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徑是地球的109倍(約139萬千米),體積為(141億億)立方千米,約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

2、光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太陽離地球大約1.5億千米。太陽光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

3、太陽是個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大火球),全部由(氣體)構成。其中主要為(氫)和(氦).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有攝氏(5500)度,中心溫度高達攝氏(1500萬)度。

4、為了保護眼睛,在觀察太陽之前,要準備觀察用的(器材),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觀察太陽),否則會(灼傷眼球)。

5、(太陽黑子)、(日珥)、(太陽風)、(耀斑)等通稱太陽活動,太陽活動對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動影響很大。

二、簡答:

1、什么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怎樣產生的?

答:在太陽表面,常常會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人們叫它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巨大的漩渦氣流產生的,由于氣流的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正常溫度低,所以看起來是黑的。

2、什么是日珥?日珥有什么特點?

答:日珥是一種極為壯觀美麗的氣柱噴射現象。有的日珥向巨大的噴泉,有的像拱橋和怪石。

3、什么是“日冕”?

答:發(fā)生日全食時,太陽被月球遮住了外圍形成的美麗光芒叫做“日冕”。

第九課太陽與動植物。

一、1、太陽提供了生命的能量,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存。植物通過陽光獲取能量進行光合作用,獲得養(yǎng)料得以生存,動物主要靠吃植物或其它動物來獲取能量維持生命,由此可見一切生物的能量都來自于太陽。

2、植物的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等生命活動都是依靠太陽來完成,沒有太陽地球上的溫度會降低,那么植物就永遠處于休眠狀態(tài)。

3、地球上有日照長短和溫度的周期性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動物的生活、生長發(fā)育、遷徙、洄游、休眠等各種生命活動。

4、生物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大多數動物依靠植物得以生存,植物依靠陽光獲取能量來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上就不會具有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二、簡答。

1、在植物的一生中生命活動中,太陽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太陽的能量主要有二種形式:光(光照)和熱(溫度),適宜的溫度使種子發(fā)芽長葉,溫度的高低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促使根吸收水份,同時植物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發(fā)育節(jié)律(春季發(fā)芽,夏季開花,秋季結果,冬季休眠。光照使植物不斷進行光合作用,自制生長所需的養(yǎng)料和氧氣。

2、如果沒有太陽,植物能完成這些生命活動嗎?為什么?

答:植物在沒有光照的條件下,就不能自己制造養(yǎng)料,并且不能產生氧氣,那么植物會不斷消耗氧氣,直到氧氣用完為此,最后植物只能走向滅絕。沒有太陽,地球上的溫度將會降低,那么植物將永遠處于休眠狀態(tài)。

3、太陽對動物的生命活動又有哪些影響?

答:因為地球上有日照長短和溫度的周期性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動物的生活和生長發(fā)育、遷徙、洄游、休眠等各種生命活動。如:鳥、獸、蟲、魚等的繁殖,以及鳥、魚的遷徙、回游活動都受到日照長短的影響。

4、有人說,因為有太陽,地球上才有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認為對嗎?為什么?答:對。因為沒有太陽就沒有光照,沒有光照植物無法生長,草食動物找不到食物無法生存,肉食動物沒有草食動物作食物也無法生存,人類也不可能存在,因此,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也就不可能存在。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了解給大自然記日記的好處。

2、知道如何給大自然記日記。

3、培養(yǎng)學生長期觀察、記錄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識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

有關竺可楨的資料、日記本、筆、氣溫變化曲線圖、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格。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談話:上次上課的時候,布置同學們搜集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資料。請同學們交流一下竺可楨爺爺的故事,講一講竺可楨爺爺是怎樣給大自然記日記的?以及給大自然記日記的好處。

2.學生交流。

二、記日記的方法。

2.學生討論、匯報。

3.教師提問:我們怎樣才能給大自然記好日記呢?

4.學生閱讀課本第70頁的“自然日記”,討論怎樣記日記?記哪些方面的內容?

5.學生匯報記日記的方法。

.教師提問:給大自然記日記還需要準備什么?

三、布置日記任務。

談話:竺可楨爺爺從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共計38年零37天,從未間斷。每天記錄天氣陰晴、風力級別、氣溫高低,以及相應的物候現象。他的自然日記有40多本,有近千萬字。從這里我們知道,給大自然記日記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同學們在給大自然記日記的過程中會不會像竺可楨爺爺那樣堅持不懈,從不間斷呢?今天,同學們準備好日記本,明天,就讓我們像竺可楨爺爺那樣,每天都給大自然記日記。一個季節(jié)完了,我們再來整理我們的自然日記,看看從我們的日記中能有什么收獲!

四、整理自然日記。

1.教師提問:在自然日記中記錄了哪些內容?有什么發(fā)現?誰能一下子說明白?

3.教師提問:怎樣整理自然日記呢?學生討論、匯報整理日記的內容和方法,教師板書。

4.學生整理自然日記。并討論:經過對自然日記的整理,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5.學生匯報整理日記的情況和新發(fā)現的情況。

五、推測。

2.學生討論。

3.我們的推測正確嗎?怎么驗證?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七

ppt課件下載地址:http:///1.了解人類在航天技術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2.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3.了解多級火箭的發(fā)射過程。

4.通過實驗探究和制作,了解火箭發(fā)射的原理。5.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了解人類對太空的探索。6.體會航天事業(yè)對人類所產生的影響。7.意識到太空探索是一項光榮而危險的任務。8.能讓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1.發(fā)射火箭的錄像或圖片。

氣球、噴氣車,可旋轉的大塑料瓶、水、打氣筒。

第一課時情景創(chuàng)設。

1.播放視頻——2016年10月12日9點整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fā)射的精彩瞬間。

2.學生描述發(fā)射瞬間火箭運動狀態(tài)。

3.觀看一些火箭圖像。使學生知道飛向太空是人類千年的夢想,要進入太空就必須有足夠的速度,目前采用的推進工具是火箭。教師提出問題。

火箭能升空,大家認為它的力量從哪里來?

三、學生進行假設,教師對大家的假設做整理。

四、驗證假設。

我們做實驗時要注意觀察那些現象?

5.學生討論并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提出問題:

如:向筒內倒水后有什么現象?水從噴口向哪個方向噴出?筒朝哪個方向轉動?

五、制作、實驗,搜集證據并作記錄。

六、交流觀察現象,并作解釋。

學生描述,并上臺畫示意圖,也可以.畫箭頭并說明意思。

七、對反沖現象進行小結。

3.教師小結:當水、空氣從一種物體中向某個方向快速噴出時,這種物體會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起來,這種現象叫做反沖。

4.師生解釋、交流:火箭飛離大氣層,它的飛行與反沖作用有關。

八、拓展應用。

除了火箭,生活中你還知道那些反沖現象?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揭示任務。

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反沖現象,今天我們來做模擬火箭。

二、制作火箭,了解火箭升空的道理。

1.觀察“火箭”的結構,明確模擬火箭的制作材料。小組觀察并討論,并作記錄:“火箭”有哪些部分組成?制作“火箭”需要哪些材料?“火箭”起飛的動力從哪里來?2.分小組制定做火箭的方案教師要求:

記錄時力求文字簡練,提倡圖文并茂。提倡記錄預測結果。

3.小組交流方案,并相互質疑。教師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先要明確學生的意圖,針對核心問題進行質疑。對不能達成共識的方面可做記錄。4.小組按設計方案做火箭。5.分小組放飛火箭教師要求:

裝水,打入氣體,增大封閉氣體的壓強,在水火箭尾部加接一根輕繩,便于實驗安全和回收方便。

請仔細觀察“水火箭”起飛后的現象,作好實驗現象和結果的記錄。

按照設計方法反復做幾次,如果需要可以修改設計方法。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交流準備。

6.小組交流放飛火箭中的現象,提出更好的改進方法。

7.解釋火箭飛行的道理。

火箭飛離大氣層,必須自帶氧化劑,火箭的飛行主要靠向后噴出燃氣的反沖作用。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莖在不同生長階段外部形態(tài)不同,不同時期的莖生長速度不同;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學生準備)三周前鳳仙花生長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

1.(活動引入)我們已經知道:植物的根能從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綠色植物的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那么,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在鳳仙花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莖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二、植物莖的作用。

1.師:植物的莖總是把根和葉連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莖內是什么樣的,能承擔這樣一些功能呢?將你的想法記錄下來。

得出結論(莖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

3.學生觀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

4.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三、提醒學生注意。

1.提醒學生繼續(xù)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2.引導學生關注鳳仙花開花前的征兆。

【作業(yè)布置】:

家庭作業(yè):繼續(xù)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

冀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慘烈程度,歸納地震災害的特點:暴發(fā)突然,猝不及防,預測預報困難,成災廣泛,后果嚴重。

2.能明白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害,推測地震的成因。

3、能用模擬實驗感受地震產生的原因。驗證推測的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綜合概括、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了解我國古代對地震的探究,了解科學家在地震技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侯風地動儀的接受,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5、地震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既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的觀點對待事物的能力。、通過唐山地區(qū)的重建,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

教學準備。

1、反映唐山地震及其它地震破壞情景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視頻資料等。

2、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和現代地震儀的資料。

3、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資料,演習教具。教學過程:

一: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

1.講述:今年號在四川的汶川發(fā)生了特大地震,關于地震你知道一些什么?

2.讓學生討論,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讓學生閱讀課文中的小資料。

唐山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震的級別,地震給唐山造成了什么樣的災害?

1.實驗;用一疊紙、木片等物品地表巖層進行模擬實驗。注意安全。

b.用薄木片進行上面的實驗,直到木片折斷,觀察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2.問:實驗說明了什么?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