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7:02:00 頁碼:10
最新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通用12篇)
2023-11-12 17:02:00    小編:ZTFB

總結(jié)是對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等方面的一個及時概括。4.總結(jié)需要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評估實際情況希望以下的總結(jié)范文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參考方向。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一

春秋時代,魯國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卻十分儉樸。他的全家老小都不著綢緞,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騾馬不喂粟米,而飼以青草。有人譏之為“吝嗇”,季文子答道:“我何嘗不愿穿綢著緞、乘車騎馬呢?可眼看著黎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為國家贏得榮譽,沒聽說用自己的美妻良馬能給國家?guī)砉鈽s的?!边@樣,原來譏笑季文子吝嗇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做法。當(dāng)時,因為受季文子的影響,魯國上下崇儉戒奢,蔚然成風(fēng)。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二

唐代白居易不僅是一位著名詩人,還是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也許是唯一通過自己的詩歌作品自覺向社會申報個人收入與財產(chǎn)的古代官吏。從壯年到老年,他總是以慚愧的心情將自己在擔(dān)任不同職務(wù)時所得俸祿的多寡,悉數(shù)寫進詩中向社會公布。

在擔(dān)任左拾遺時,他寫到:“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在擔(dān)任蘇州刺史時,他寫到:“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食祿敢言貧?”

在擔(dān)任太子少傅時,他寫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p>

在他的人生就要畫上句號時,他寫到:“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后兼賣所居宅,彷佛獲緡二三千。.。.。.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p>

白居易敢于將個人收入和個人財產(chǎn)狀況向朝廷及全社會公布,充分說明了他清廉自守的高尚情操。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三

戰(zhàn)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愛吃魚,有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公儀休不收。

問其原因,他說:“正因為喜歡吃魚,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為國相,能夠用自我俸祿買魚吃,如果此刻收了魚而丟了官,誰又會送給我魚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p>

公儀休“好魚而不貪魚”,實乃其深知“貪贓、枉法、丟官、受懲罰”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愿每位領(lǐng)導(dǎo)干部任前任中都時刻不忘認真算一算政治帳、經(jīng)濟帳、家庭帳。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四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dān)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執(zhí)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xiāng)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制止,并囑咐家人不準(zhǔn)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奔胰寺犃T,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p>

家人聽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guān)。但愿大人??到。跒榘傩粘E官?!奔胰税言妼懺诩埳希衅腿税言娝徒o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xué)月月紅?!?/p>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五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一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dāng)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后,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面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見他極力贊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殿,對姚崇說:“你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干,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姚崇坦然地說:“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p>

唐玄宗見姚崇能秉公處事,十分高興地說:“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了你對他的教導(dǎo),我也不能原諒他??磥碇挥辛T了他的官以正朝綱?!币Τ鐝?fù)奏道:“我教子不嚴,罪該受罰。如果陛下因此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說他是當(dāng)了我的替罪羊了?!?/p>

唐玄宗聽后十分贊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個性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六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nèi)噬钪牧?xí)慣和家規(guī)。因此,結(jié)婚前夕,范純?nèi)蕦槎Y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后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于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說得過去。于是,范純?nèi)蕦⒂媱澷徶玫囊路谐銮鍐?,壯著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范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說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jié)儉有什么矛盾?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父親的一番話說得范純?nèi)蕽M面羞愧,他鼓足勇氣對父親說:“范家節(jié)儉的家風(fēng),孩兒自幼熟知,購置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墒侨鐚嵎A報父親大人。新人想以羅綺做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范家家風(fēng),故不敢答應(yīng),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于他們的情面就沒敢再堅持下去?!?/p>

范仲淹聽后勃然大怒:“你知錯認改,我不再追究。但是范家?guī)资陙?,以?jié)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家風(fēng)?情面事小,家風(fēng)事大,你可以告訴,如若堅持以羅綺做幔帳,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燒掉!”

由于范仲淹的堅持,范純?nèi)实幕槎Y辦得十分儉樸,既沒有購置貴重奢侈的物品,也沒有舉得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fēng)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七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zhì)、胡威父子倆皆以清廉著稱于世。

胡威受父親胡質(zhì)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志繼承和發(fā)揚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dāng)刺史的父親。在荊州小住幾天后,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zhì)很想拿點什么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胡質(zhì)總算從家里翻出了一匹絹。胡質(zhì)望著臨行的兒子,深有感觸地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為父給你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lǐng)情,反而責(zé)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占,不知道此絹從何而來?”胡質(zhì)先是一愣,然后解釋道:“這是我節(jié)余下來的,用來給你作盤纏。”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晉武帝司馬炎聞知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美名后即召見胡威,對他父子二人的廉潔奉公大為贊賞,并隨口問道:“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睍x武帝又問:“為什么?”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愿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八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zhì)、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于世。

在曹操當(dāng)政時,胡質(zhì)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zhì)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nóng)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zhì)病逝時,“家無余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并“賜其家錢谷”。

胡威受父親胡質(zhì)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fā)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dāng)刺史的父親。由于胡質(zhì)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仆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著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zhì)之子后,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后,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zhì)很想拿點什么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里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笨蓻]想到胡威不但不領(lǐng)情,反而責(zé)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占,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zhì)先是一愣,然后解釋道:“這是我節(jié)余下來的?!焙@才放下心來。

后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跡后,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贊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睍x武帝又問:“為什么?”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愿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九

早在元朝文學(xué)家魏初的《送楊季?!芬辉娭芯鸵殉霈F(xiàn)了“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fēng)一束詩”。魏初,字太初,號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書省掾吏、監(jiān)察御史、南臺御史中丞等官職,品性清廉,頗有政聲。

此外,元朝陳基在《次韻吳江道中》一詩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兩袖清風(fēng)身欲飄,仗藜隨月步長橋?!敝徊贿^當(dāng)時這一詞語還沒有與為官清廉這一意思聯(lián)系在一起。到了明朝吳應(yīng)箕的筆下,“兩袖清風(fēng)”這一成語就已被用來表達清貧之意了:“入計時,止于兩袖清風(fēng),欲送其老母歸楚,至不能治裝以去?!睆拇艘院?,“兩袖清風(fēng)”(亦作“清風(fēng)兩袖”)才逐漸演變成為官清廉的意思。如明朝另一位清官況鐘(1383—1443年)在出任蘇州知府任滿赴京考績時,為拒收群眾送的禮物,就曾作詩云:“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p>

明朝正統(tǒng)年間,宦官王振以權(quán)謀私,在于謙為官的時期,在外地做官或京官奉差外出,便趁機搜刮一些民財和土特產(chǎn),獻給皇上和朝中權(quán)貴,以便為自己的升官創(chuàng)造條件。輪到于謙進京了,他把自己管區(qū)內(nèi)百姓的疾苦、要求寫下來,并附上自己的治理方案,便準(zhǔn)備動身。手下人攔住他說:“大人,您什么東西都不帶,怎么行呢?”

于謙裝作不懂,說:“我應(yīng)該帶的都帶齊了,還帶什么呀?”

手下人說:“您進京不送禮,什么事情也辦不成??!”

于謙說:“你看,我一年只有這些俸祿,家里還有父母妻兒,哪里有金銀去巴結(jié)上司??!”

“沒有金銀,可以帶些地方特產(chǎn)呢!”手下人著急地說。

“地方特產(chǎn)?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討好上司?”于謙提起兩只袍袖,對手下人說,“你看,這就是我要帶的東西?!?/p>

手下人弓著身子仔細看了看,不解地問:“您帶的是什么?”

“兩袖清風(fēng)!”于謙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代宗生了一場大病,朝中大臣徐有貞、石亨跟宦官勾結(jié),帶兵闖進皇宮,迎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fù)位。歷把這件事稱為“奪門之變”。不久,明代宗去世。

明英宗復(fù)位后,因為于謙在他被俘流亡的時候幫他弟弟即位稱帝,心里本來就有氣,再加上徐有貞、石亨一伙在他面前說了不少誣陷的話,竟下了狠心,給于謙加上“謀反”的罪名,將其殺害。

于謙生前曾寫有一首七絕《入京》:“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閶閻話短長?!焙髞?,人們根據(jù)他的品格,從中概括出“兩袖清風(fēng)”的成語。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十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xù),他憎惡當(dāng)時官僚權(quán)貴的貪污,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釘?shù)谋蛔樱俗惠v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xù)關(guān)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說羊續(xù)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xù)。焦儉怕羊續(xù)拒收,就笑著說:“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dāng)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wù)請筆納!”羊續(xù)見焦儉這么說,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于是笑著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p>

等焦儉走后,羊續(xù)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xù)不會要。到羊續(xù)府上,焦儉剛說明來意。羊續(xù)便指著那條枯干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里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嘆口氣,帶著活魚走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十一

陸績,字公紀,三國吳縣(今蘇州)人,官至郁林(今廣西)太守。三國時,郁林轄境廣闊。當(dāng)時的郁林太守,離任時都寶物充斥,滿載而歸。但陸績?yōu)楣偾辶?,不義之財,一毫不取。任期屆滿,動身歸鄉(xiāng)之時,行李蕭然,全部家當(dāng)裝到船上,也占不了多少空間。艄公一看貨物太輕,便說:“就這樣開船,出了亂子怎么辦?”陸績問:“怕出什么亂子?”艄公說:“船裝的太輕,遇到狂風(fēng)大浪,就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帶的東西還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輕,得想辦法增加重量才行?!?/p>

陸績與艄公和家人商量,買了兩大甕咸菜和一擔(dān)筍干搬上船。但船還是吃水很淺,不敢開行。再買貨物吧,陸績身上的銀子已經(jīng)所剩無幾。怎么辦?情急之中,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塊大石頭,足有七八百斤重。陸績打聽到這是一塊沒有主人的石頭,便請人把它搬上船壓船。用巨石壓船還鄉(xiāng)的事成為美談。幾個士人把陸績運回的那塊大石頭收藏起來,取名“廉石”,今留蘇州文廟碑刻博物館,永為世人懷念、瞻仰。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篇十二

我國現(xiàn)代著名經(jīng)濟學(xué)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dān)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dāng)縣長的人托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后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guān)節(jié),真的當(dāng)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dāng)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