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優(yōu)質(zhì)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6-25 04:21:42 頁碼:12
最新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優(yōu)質(zhì)14篇)
2024-06-25 04:21:42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一份對自己付出的回報,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鼓勵。寫心得體會的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和見解,使自己的心得更加豐富和深入。以下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閱讀,希望能夠激發(fā)你們寫作的靈感和想法。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一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常見的話題。從詩歌歌賦中可以看出,春江花月夜是一種充滿詩情畫意、韻味悠長的意境。其中,最為代表性的歌曲當屬《春江花月夜》。歌曲以懷舊、悠遠的旋律,配上曠遠深沉的詞語,營造出一片清麗悅耳的世界。通過欣賞《春江花月夜》歌曲,我對其背后所蘊含的意境和情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歌曲《春江花月夜》樂曲動人,旋律婉轉(zhuǎn),帶來強烈的感染力。一方面,它采用了傳統(tǒng)民樂的唯美藝術審美特征。這種特征具有強烈的本土性,給人一種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春江花月夜》歌曲特別注重彈撥樂器和鼓,讓音樂在節(jié)奏感和活力感方面都有一定的突出表現(xiàn)。這種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音樂的相輔相成,讓這首歌曲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同時,更加時尚與前衛(wèi)。

其次,歌曲《春江花月夜》的詞句妙不可言。詩句中對春江、花月、幽篁、竹林等文人雅士所鐘愛的景物加以精練化的描寫和運用,構成了一幅幅道不盡的畫卷。其中,充滿詩情畫意的詞句間,流露出作者對“情”與“理”的深刻悟思,顯出其濃郁的情感色彩。比如,“江月何年初照我,竹如亂鬟天作迷”這句詞,更多的是透露出詩人對于世間的情感柔情和熱烈,讓人感受到一種靈魂深處的共鳴。

再次,《春江花月夜》歌曲所營造的情境也是其精彩之處之一。聽到這首歌曲,仿佛可以感受到詞句中所描繪的美好。歌曲提醒我們要通過心靈的洗禮去尋找那些被理性禁錮的美好,展現(xiàn)出詩意綿長、幽靜雋美、境外情深的意境。歌曲將人無限地想象到美好的異鄉(xiāng),恍若夢境。

最后,由于《春江花月夜》歌曲的多重透視因素,其美妙和優(yōu)美并不僅僅局限于表面上那些旋律和詞句。它更是一種審美情趣、藝術修養(yǎng)、對人生的感悟和領悟。這種復雜的韻味,得來不易,需要我們認真品味,努力感悟。正如文學大師蘇洵所說,“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時,也需要我們通過社交渠道、多角度交流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提升品位。

總之,《春江花月夜》歌曲所包涵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內(nèi)涵是非常豐富和有深度的,聽一遍需要全神貫注、深入領會。它不僅可以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情感的宣泄,也可以通過娛樂與消遣的角度感受到美好的境界,擁有更加豐富而立體的人文內(nèi)涵。它不僅是一首很好很美的歌曲,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使它成為了舉世聞名、無與倫比的杰作,值得所有的音樂之愛,感受其魅力。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二

揚州瘦西湖《春江花月夜》是揚州精心創(chuàng)作的全國首部江南園林實景巨著。數(shù)百名觀眾在長達一小時的演出中,領略了跨越“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的唯美視聽之旅。

基本信息。

《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坐落于風景如畫的瘦西湖畔,依托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原汁原味地再現(xiàn)江南園林風情,展現(xiàn)揚州美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魅力。演出場地設在瘦西湖萬花園內(nèi),以瘦西湖水和園林景觀為天然舞臺,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中心舞臺占地面積平方米,同時擁有可容納近1500人的階梯式觀眾坐席。

《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反映了隋、唐、宋、明、清、今六個時代的揚州風貌和歷史故事。從隋煬帝開挖大運河的壯觀景象到“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詩中意境,從杜十娘的凄美愛情到史可法的英雄戰(zhàn)魂,從茉莉花的`悠揚歌聲到全場煙花的滿滿祝福,整場演出幕幕相扣,撩人心弦。演出借助國內(nèi)最先進的聲、光、電及多媒體技術,以及細膩的環(huán)境藝術燈光,傾心營造如詩如幻的舞臺效果。節(jié)日的喜慶、戰(zhàn)亂的驚駭,時代的變遷,生動地展現(xiàn)在觀者面前,極具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100多位揚州美女組成的專業(yè)演員陣容,一幕幕至臻至美的舞臺場景,令觀者嘆為觀止。

劇情梗概。

【隋—隋煬帝,開運河】。

晨光破曉,遙遠的東方射來第一縷光亮,一通喧鬧喜慶,鼓樂聲聲,一方偉業(yè)“京杭大運河”終于開通。隋煬帝乘船南下?lián)P州,三千宮人拉纖行船,好不壯觀?;茨瞎?jié)度使府張燈結彩,宮廷舞樂、民間戲耍輪番上陣,噴泉、噴綢交相輝映,恭迎帝王大駕。

【唐—十年覺,揚州夢】。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揚州美女齊齊奏響《春江花月夜》,中央舞臺緩緩升起,兩位雜技演員正展現(xiàn)“力與美”的完美結合。那邊廂,初到揚州的杜牧正傾慕一位絕色歌女,詩作“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才子佳人”的幻境一時間在舞臺上飄灑開來。

【宋—聚四相,齊簪花】。

宋朝王珪、王安石、陳升之三位朝廷官員在揚州太守韓琦的官邸欣賞金帶圍花,與花仙子們隨歌起舞,30位花神幻出,伴著炫彩的燈光,從觀眾席翩然走來,在四位官帽上各戴一朵金帶圍花,此后這四人竟先后成了宰相。隨即,金帶圍花在舞臺浮現(xiàn),扇形水幕映出《四相簪花圖》,瞬間將觀眾帶回如畫如詩般的境地。

【明—杜十娘,沉寶箱】。

富春包子、戴春林香粉、揚八怪、三把刀……揚州東關街的熱鬧景象鋪陳開來,熱戀中的杜十娘甜蜜欣喜。可一切的一切終如夢境,一道嗩吶驚魂,花轎如約而至,瘦西湖水蒼茫一片,月光映著白雪飛舞,癡心女子竟狠心將百寶箱沉入江底,風雪陣陣,亦在祭奠這逝去的愛情。

【清—史可法,抗清廷】。

“城亡我亡,我意已決!”伴隨聲聲吶喊,戰(zhàn)火紛飛,爆炸聲,水潮聲……轉(zhuǎn)瞬間,硝煙彌漫,湖面被炸起巨大的水浪,百姓流離失所,揚州“十日屠城”頃刻爆發(fā),一幕幕英勇決然的戰(zhàn)斗正在上演,掀起歷史那悲壯的一頁。

【今—茉莉花香煙火盛放】。

揚州民歌《茉莉花》響起,江南水墨丹青的印象在巨幅投影上變幻施展,淡淡的茉莉花香在觀眾席飄散開來,舞臺上幾十位位身著旗袍的姑娘撐著油紙傘緩緩走來……精致?lián)P州風韻盡情展現(xiàn)。滿月下,朵朵煙花在空中絢麗綻放,一場全情演出優(yōu)美劃上句號。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三

中國樂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精美,古色古香;且品種繁多,中國各民族的樂器約有近五百種。每件樂器都能發(fā)出美妙的東方民族的樂音,令世人為之矚目、神往。

我們把由多種樂器演奏,不論是齊奏型織體還是多聲部型織體的演奏,稱為合奏。民樂合奏實用性強,絕大部分和人民群眾風俗生活結合在一起。如過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迎神賽會等等活動,都有民樂合奏的存在。合奏樂的種類有如下幾種:宮懸樂、絲竹樂、吹打樂和民族管弦樂。其中宮懸樂按中國古代的樂器懸掛制度而得名,包括編鐘編磬,代表作有編鐘樂《楚商》等。

“絲”和“竹”是周朝的八音樂器分類法中的兩個種類,絲指的是彈弦樂器,如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揚琴、秦琴等;竹則指的是竹制吹奏樂器,如笛、簫、笙等。絲竹樂值得是用竹制吹管樂器與弦樂器的合奏,演奏風格細致、多表現(xiàn)優(yōu)美抒情、輕快活潑的.情趣。絲竹樂合奏具有“柔、細、輕”的音樂特征,其包括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和福建南音等。江南絲竹樂指江蘇南部、浙江西部一帶的民間絲竹合奏樂,其中以流傳于上海一帶的樂曲為主。絲竹音樂將絲弦與竹管樂器相結合來演奏,有時加上一點輕打樂器,起點綴作用,是一種傳統(tǒng)的“細樂”演奏形式。江南絲竹是民間風俗音樂,多與民間的婚喪喜慶及廟會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其音樂風格清新活潑,細致秀雅;曲調(diào)優(yōu)美流暢,柔和婉轉(zhuǎn)?!吨谢濉?、《慢六板》、《三六》、《慢三六》、《行街》、《歡樂歌》、《云慶》和《四合如意》是其八大名曲。

吹打樂合奏是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其包括蘇南吹打、浙東吹打和山東鼓吹等;而民族管弦樂是由吹、拉、彈、打四類樂器結合而成的大型合奏形式。其中吹管樂器有梆笛、曲笛、笙、簫、嗩吶等;拉弦樂器有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低音革胡等;彈撥樂器有柳琴、琵琶、阮、揚琴等;打擊樂器包括各種鼓、鑼、鈸等。代表作有《將軍令》等。中國民樂合奏曲目繁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月兒高》等等。在之前的中學音樂課上就曾經(jīng)欣賞過《春江花月夜》。尤其是在高中學習了張若虛的詩歌《春江花月夜》后,光是見到這個標題就能感受到一種別樣的美感。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昨夜閑譚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逞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譚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全詩共三十六句,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chuàng)造性地在線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城畫卷,同時寄寓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將真事兒生命體驗融入優(yōu)美的形象之中,營造出了一個空明純美的詩歌意境,堪稱千古絕唱。而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編自琵琶曲《夕陽簫鼓》,原意表達一位江上思婦的哀怨離愁,改變后的樂曲主題有所改變,成了描繪夕陽西下、云破月來、漁舟唱晚的山水樂曲。樂曲用二胡、琵琶、古箏、洞簫、鐘、鼓等樂器演奏。全曲中沒有一件樂器是從頭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氣呵成,并無斷線之感。

《春江花月夜》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帶有小標題,符合我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tǒng),這十段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棹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不論從總標題,還是從前九個小標題,抑或從樂曲演奏、音樂本身,都充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味。意境悠遠、鐫滿詩情、極富畫面感、音韻充滿想象的張力、詩畫樂一體,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照點。而這一切,也都鮮明地體現(xiàn)在了《春江花月夜》這首民族性的樂曲中。

其中,第八段橈鳴遠瀨和第九段誒乃歸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這兩段旋律基本相同,主要以兩小節(jié)一為單位的音型加以遞升、遞降式的模進,音樂從輕、慢開始,漸漸加快速度、力度,形成一種具有推動力的起伏,情緒也越來越歡快、熱烈,最后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形象地描繪出在月移星稀、夜色深沉之時,江中游舟紛紛盡興而歸,櫓聲、水聲混成一片的此起彼伏的生動情景。高潮以后,這一樂段也以合尾樂句結束。

第十段尾聲,歸舟遠去,萬籟俱寂,由琵琶、二胡、大胡和簫奏出十分優(yōu)美的旋律,這也是合尾樂句的變化。夜深了,歡樂喧鬧的春江現(xiàn)在變得那樣地寧靜和美麗,惟有那銀色的月亮俯視著這青山綠水,隨著低音大鑼的輕輕一擊,樂曲余音裊裊地結束在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之中欣賞完整首樂曲,感受頗深,不禁為之震顫,為之動容。《春江花月夜》整首樂曲情景交融,描寫、敘述、抒情、寫意井然有序。在推動月思發(fā)展時,樂曲多用轉(zhuǎn)折,十段音樂,每段即為一轉(zhuǎn),每一轉(zhuǎn)均能轉(zhuǎn)出新的意境。從夜月初生到夜深月斜,鏡頭頻頻轉(zhuǎn)換,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江月夜的宜人景致:時而是微風拂面,明月清澄;時而是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時而是清波蕩漾,天水一色;時而是激浪拍岸,潮水涌動;時而是鐘鼓聲聲,漁歌悠悠直至夜闌人靜,留下一縷簫聲似斷似續(xù)地在夜空中縈繞。

全曲風格婉約嫵媚,清秀細膩,各種樂器搭配得體,進退有序,互相攙扶牽引,前后照應,渾然一體。樂曲用二胡、琵琶、古箏、洞簫、鐘、鼓等樂器演奏。全曲中沒有一件樂器是從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氣呵成,并無斷線之感。其中琵琶著重用于模擬江樓鐘鼓、急浪拍岸之聲;二胡著重表現(xiàn)綿邈的思緒與曲終人不見的淡遠之情;古箏著重模擬跳蕩的或舒緩的流波之聲;洞簫表現(xiàn)舟子唱漁歌時的悠揚聲音;鐘聲傳出靜謐的氣氛;鼓音又增加了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氣勢。諸種樂器在演奏樂曲時或簡或繁,或?;蚶m(xù),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短或長,或合或分,有機組合,變化紛呈,既各盡其能、千姿百態(tài),又表現(xiàn)著同一主題,使樂曲美妙動聽。

從上世紀50年代民族樂隊建制以來,中國的民樂合奏作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題材從單一到豐富多樣,產(chǎn)生了大量不同體裁和形式的民樂合奏作品,雖然已經(jīng)從起初的蕭條發(fā)展到了繁榮。但時至今日,再看民族樂團的發(fā)展卻令人堪憂,現(xiàn)代各種音樂的沖擊和當前各種文化的影響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民樂的發(fā)展,除了讓更多孩子了解民樂、欣賞民樂、學習演奏民族樂器之外,我們也應該探索新的途徑,如將流行音樂元素融入民樂合奏作品創(chuàng)作中去,在保留經(jīng)典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造出與時俱進的作品。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四

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民族樂曲中的瑰麗奇葩,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搖曳的迷人景色,展現(xiàn)在聽眾面前。它藉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榮華。水光云影奇詭變幻。這一情狀宣之于樂,深刻描述了月夜江上動人美景,給聽眾以無比的藝術享受。

《春江花月夜》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帶有小標題,符合我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tǒng),這十段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棹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不論從總標題,還是從前九個小標題,抑或從樂曲演奏、音樂本身,都充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味。意境悠遠、鐫滿詩情、極富畫面感、音韻充滿想象的張力、詩畫樂一體,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照點。而這一切,也都鮮明地體現(xiàn)在了《春江花月夜》這首民族性的樂曲中。

第一段江樓鐘鼓,由琵琶靜靜地奏出擊鼓的節(jié)奏,由慢漸快,模仿鼓聲。緊接著,幽雅的簫聲也加入進來,一時簫鼓齊鳴,飄蕩在夕陽殘照的平靜江面上,古箏奏出流暢的琶音。描繪出夕陽映照江面,熏風拂水漣漣的良辰美景。這一小段起著全曲引子作用的簫鼓之聲,仿佛在召喚著人們駕起小舟,來遨游這美麗的春江。樂隊齊奏出具有江南風格的音樂主題,靜謐、低回、婉轉(zhuǎn)如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和。

第二段月上東山和第三段風回曲水把第一段所呈示的主題作了變化發(fā)展,在絲竹奏出的典雅旋律中不時透出領奏樂器琵琶以推、拉指法彈奏出的華麗流暢而搖曳起伏的曲調(diào),猶如微波蕩漾,分外多姿。月上東山將第一段主題音樂升高四度,并且做自由模進。由自由模進模擬出徐徐上升的動感,描繪出明月由東山升起,在云影中時隱時現(xiàn)、游移出沒的場景。這段曲調(diào)優(yōu)美如歌,旋律線呈現(xiàn)波浪進行。琵琶、二胡、古箏、洞簫齊奏音色和諧。末尾由洞簫吹奏的旋律如泣如訴,令人情思悠遠、浮想聯(lián)翩。風回曲水可視為變奏之二,只有六小節(jié)長度,卻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旋律引入了新的音樂元素,在層層下旋之后呈上升之勢,在上五度自由模進,旋律線起伏增大,極富推動力,恰似江風拂動水面,水波瀲滟,徐徐擴散的動感。

第四段花影層疊。在這一段中,琵琶領奏以突然加快的十六分音符進行與二分音符的長音,組合成先緊后松、逐級向下模進的四個樂句,打破了樂曲的平穩(wěn)進行,表現(xiàn)出兩岸花影搖曳,倒映水中,突然一陣清風拂起微波,弄亂了水中的花影,層層疊起。隨后又回到原來的速度,以合尾結束。這一平中出奇的處理,使樂曲顯得生機盎然,充滿情趣。月夜春江,花木倒影映于江面,忽然一陣風來,水中倒影隨波搖曳,紛亂層疊,此段即是刻畫了這樣一幅場景。

第五段水云深際。主題旋律基礎上的第四變奏,頭尾與主題基本相同,音樂在主題的核心材料上展開。首先由阮、大胡等低音樂器在中低音區(qū)運行,音色厚重低沉,如同水墨畫中的重彩描繪出江面濁浪起伏,江水滾滾的景色。忽而琵琶清越的泛音出現(xiàn),如同明月?lián)茉企E然一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如同江浪退去,月懸中天。此時,樂隊齊奏,古箏以快速的撥弦模仿流水,由洞簫演奏的在一系列后半拍上打音的旋律則好像水鳥在云際飛翔,時而在浪花上飛掠。此景江天一色,動靜相宜,幽深壯闊。樂段中間,透出了琵琶清澈的泛音,余音裊裊,使這一段的意境更為深遠。

第六段漁歌唱晚。琵琶與簫領奏出如歌一般的旋律,樂隊在句尾加以應和,并在強拍休止時加上木魚的輕輕一擊,使音樂十分生動有趣,猶如白帆片片,漁子晚歸,一唱眾和,歌聲四起的`生動情景。這一主題樂句不斷向下模進,造成了有規(guī)律的動感,也使人聯(lián)想起漁民們搖櫓時的節(jié)奏和神態(tài)。后半段變換了節(jié)奏和速度,同前面形成對比,顯得十分豐富,尤其是生動靈活的休止時木魚敲出的清脆聲音,使樂曲大為生色,漁民們怡然自得的情緒,躍然弦中。

第七段洄瀾拍岸。先由琵琶領奏以掃輪的技法由慢漸快、由弱漸強地奏出一串八分音符,頓挫有力,情緒層層推上,生動地表現(xiàn)了風涌波起時輕濤拍岸,水石相擊之聲。緊接著,樂隊樂隊全體進入,猶如群舟爭先恐后歸來以較強的力度和較快的速度承接琵琶,氣勢宏大開闊,形成了一個小高潮,造成小高潮后情緒回落仍由琵琶獨自彈奏,慢彈輕挑,漁舟競過,水面歸于平靜。為后面的全曲高潮作了一個鋪墊。

第八段橈鳴遠瀨和第九段誒乃歸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這兩段旋律基本相同,主要以兩小節(jié)一為單位的音型加以遞升、遞降式的模進,音樂從輕、慢開始,漸漸加快速度、力度,形成一種具有推動力的起伏,情緒也越來越歡快、熱烈,最后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形象地描繪出在月移星稀、夜色深沉之時,江中游舟紛紛盡興而歸,櫓聲、水聲混成一片的此起彼伏的生動情景。高潮以后,這一樂段也以合尾樂句結束。

第十段尾聲,歸舟遠去,萬籟俱寂,由琵琶、二胡、大胡和簫奏出十分優(yōu)美的旋律,這也是合尾樂句的變化。夜深了,歡樂喧鬧的春江現(xiàn)在變得那樣地寧靜和美麗,惟有那銀色的月亮俯視著這青山綠水,隨著低音大鑼的輕輕一擊,樂曲余音裊裊地結束在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之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五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這是一首典雅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zhì)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jié)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

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此曲擴展為10段,分別為:一、夕陽簫鼓;二、花蕊散回風;三、關山臨卻月;四、臨水斜陽;五、楓荻秋聲;六、巫峽千尋;七、簫聲紅樹里;八、臨江晚眺;九、漁舟唱晚;十、夕陽影里一歸舟。各分段標題是:回風、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

《春江花月夜》意境優(yōu)美,樂曲結構嚴密,旋律古樸、典雅,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xiàn)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此曲音樂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采用同一樂句出現(xiàn).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漢族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洞航ㄔ乱埂窐嬎挤浅G擅睿S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實現(xiàn)了大自然景色的變幻無窮。

《春江花月夜》是我最喜愛的音樂之一,它是一支典雅優(yōu)美的民族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一首詞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詩章。在舒緩明快的旋律中,把我們帶入春天夜晚那個靜謐甜美天地。

那是一個多么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從東山冉冉升起,小舟一葉靜靜地在江面蕩漾著,和風微微吹拂,隨風的楊柳輕飏著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搖曳著溫馨,萬物浸潤在裊裊的芬芳綺旎氣息中。讓大自然將其迷人的艷麗、勃勃的生機、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春江花月夜》最早叫《潯陽簫鼓》。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種民族樂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該曲名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琵琶行》中“潯陽江頭夜送客”。盡管此曲與白詩無內(nèi)在聯(lián)系,但曲中的“皎皎空中孤月輪”等不少情景,卻使人生發(fā)出詩意的聯(lián)想。后人依據(jù)樂曲的風格內(nèi)容,更是直接借用了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作《春江花月夜》為該曲命名??梢姶饲_實富有詩情畫意、典雅精致。

《春江花月夜》詩的作者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他留給后人的作品雖然不多,《全唐詩》中僅存二首,正是這首《春江花月夜》,讓它號稱以“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學史的不朽地位。詩人首先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寫起,“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色中,煙波浩淼,江天一色.而透明純凈的春江遠景,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詩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睍r空無限,生命無限,俯仰古今,感慨宇宙,表現(xiàn)出一種遼闊深沉的宇宙意識,面對流水似的一去不復返之光陰,詩人此時又陷入了無限的感傷和迷惘,從而發(fā)出睿智曠遠的人生感嘆。接下來詩人又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落筆,敘寫人間游子、思婦的.離愁別緒,幽獨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詩人淡淡的哀傷。這種憂傷隨著月光、流水的流淌也在靜靜的流淌.

全詩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作結,思想蘊涵,深情緬邈,筆勢回折,跌宕多姿。令讀者陷入了對宇宙、人生深層矛盾的沉思之中?!洞航ㄔ乱埂愤@首詩語言優(yōu)美明快、含蓄爽朗、生動形象;哲理意趣濃郁、審美情趣高雅。它以神來之筆,將真實的生命體驗融入優(yōu)美的意象中,在淋漓盡致的飛灑里,營造出了一個空靈純美的詩歌意境。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更是哲辨之思,超然之想。讓人沉吟再三,教人蕩氣回腸。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春江花月夜》此曲調(diào)創(chuàng)始于陳后主,被列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類。代,上海的新式音樂社團將它改編成一首民樂合奏曲,并根據(jù)此樂曲詩情畫意的內(nèi)容,給它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樸和諧、雍容典雅、節(jié)奏平穩(wěn)、音韻舒展,用含蓄多姿的現(xiàn)實與浪漫相結合手法,表現(xiàn)了深遠恢弘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與唯美的感染力?!洞航ㄔ乱埂返囊魳窐嬎挤浅G擅罹拢S著音樂主題的搖曳變化和起伏發(fā)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恬淡,時而熱烈奔放,將大自然更換不已勝景,變幻無窮的色彩一一呈現(xiàn)。

春江花月夜》音樂意境優(yōu)美,韻律諧婉流暢,樂曲結構嚴密。它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都采用一種叫“換頭合尾”的民間音樂表現(xiàn)手法,都有同一樂句出現(xiàn)的結尾.聽起來十分和諧。能從各各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內(nèi)容。

全曲有10段,分別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唉乃歸舟和尾聲。

《春江花月夜》作為十大中國古典名曲之一,是民族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人音樂。它融入了一些哲學、美學的范疇,其對民族音樂有深遠的影響,它所追求的如:“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意韻美: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希求“天人合一”、返樸歸真的自然美等等,被廣泛的融合和傳承。

《春江花月夜》這首作品,絕不僅僅是作者流連山水、玩撫風月花草而已。透過樂曲精美的情景描繪和樂理表現(xiàn),能讓我們感悟到作者面對遼闊江天,那“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自然景物所發(fā)出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無限深沉的感嘆?!洞航ㄔ乱埂吠ㄟ^澄江、明月、偏舟、春花的描繪,它既贊美了祖國大好山河的秀麗景色,又流露出詩人那一絲淡淡的傷感。這首長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作品達到了觀照宇宙、風物與人生這樣一個哲學高度,達到了人情與風情、生命與自然的親密交流,合二為一的審美化境。

《春江花月夜》讓我們陶醉于音樂的氛圍之中,樂曲的情感是那樣豐富、那樣真切,給人以整個心智都呈現(xiàn)出的一種敞亮的狀態(tài),讓人非常主動、生動、自然地感悟,捕捉到音樂的妙機與蘊藏,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從而在深層次里揭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意義。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六

《春江花月夜》源于一首名為《夕陽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公元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園將此曲更名為《潯陽琵琶》,收入他所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并立了十個小標題:“夕陽簫鼓、花蕊散風、關山臨卻月、臨山斜陽、楓荻秋聲、巫峽千尋、簫聲紅樹里、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里一歸舟”。樂曲這樣注釋以后,便與白居易的《琵琶行》聯(lián)系起來了,“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蘆花秋瑟瑟”的意境隱含其中,所以又有人稱它作《潯陽夜月》、《潯陽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根據(jù)汪昱庭的傳譜《潯陽夜月》為藍本改編成絲竹合奏曲,并借用古樂府詩題改名為《春江花月夜》。改編后也有十個小標題: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舟唱晚、洄瀾拍岸、棹鳴遠瀨、唉乃歸舟、尾聲。這時樂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離愁別緒。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淪落人飄零天涯的落寞與失意,而將曲意專注在“春、江、花、月、夜”這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改編以后樂曲有很多種版本,但大同小異,是同一樂曲衍生而來。

全曲十段,用自由變奏的方法使主題循環(huán)衍展來闡述樂意。樂曲第一段為主題旋律的呈示,然后是該旋律的九次變奏,每一次變奏都將曲意向前推進,雖然是基于同一旋律,但毫無單調(diào)之感。同時,還采用了我們非常熟悉的“換頭合尾”的手法(這在民間傳統(tǒng)器樂曲中是很常見的),使長短不一、變奏方法各異的十個段落涇渭分明,都落在同一淡定優(yōu)雅的曲調(diào)片段上。

原曲《夕陽簫鼓》因用音色清脆明亮的琵琶演奏,表現(xiàn)力很強,聲音很具穿透力,是一首著名的文曲。但是琵琶的演奏指法熟練掌握的人很少,后來經(jīng)改編的絲竹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不僅更富有表現(xiàn)力,而且去除了原琵琶曲中表達江上思婦的哀怨離愁的主題。

民樂合奏的《春江花月夜》既發(fā)揚古典音韻優(yōu)雅的格調(diào),又使音樂充滿內(nèi)在的激情,頗具情韻,富有生氣,主題表達也更細膩。樂曲用二胡、琵琶、古箏、洞簫、鐘、鼓等樂器演奏,通過委婉質(zhì)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jié)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贊頌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風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很成功的描出了夕陽西下、云破月來、漁舟唱晚等迷人的江南風韻。樂器在演奏樂曲時或簡或繁,或?;蚶m(xù),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短或長,或合或分,有機組合,變化紛呈,既各盡其能、千姿百態(tài),又表現(xiàn)著同一主題,使樂曲美妙動聽。

三、全曲解析。

1、江樓鐘鼓第一段,曲子保持了琵琶獨奏曲的風格,以琵琶模擬鐘鼓聲開場。樂曲中表現(xiàn)的是江樓暮鼓,鼓聲醇和而溫馨,琵琶鼓聲表現(xiàn)出了江南暮色的柔和之美。隨后用簫和琵琶合奏,如江上輕波,吟唱出主題旋律,優(yōu)美而流暢的旋律展現(xiàn)出一幅暮色江南,夕陽晚照,簫鼓和鳴的安詳景色。隨后,樂隊齊奏優(yōu)美如歌,委婉平靜,古箏和笙的微微奏鳴,協(xié)和完美的表現(xiàn)出了江南暮色的平靜。

2、月上東山第二段,民樂齊奏主題旋律上移,通過上升的旋律,描繪出了夕陽西下,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的情景,展現(xiàn)了一幅東山明月,江水映著滟瀲波光傾泄東流,江上月影浮動的秀麗畫面。仿佛江上泛舟,晚風拂面,瀏覽江南暮色,曉月東升的景色。

3、風回曲水第三段,曲子的旋律又漸漸下旋,而后又逐漸上升,若江風習習,曲水徘徊轉(zhuǎn)繞芳甸的景色。意境中,風的輕柔與水的'婉轉(zhuǎn)都在絲竹的韻律中了。

4、花影層疊在曲子的后半部分出現(xiàn)四個快疾繁節(jié)的旋律,與前面的恬靜對比,顯示出了花影自憐之姿,江水婉轉(zhuǎn)的芳甸中花的那一種繁華之美,簇簇鮮花,倒映在平靜的江中,相映生輝。而成春江上的“花影重疊”的美景。

5、水云深際曲子用琵琶、二胡和中胡在低音區(qū)齊奏,醇厚深沉,再以不同的演奏技法表現(xiàn)出了水和云的和諧美景,因月色的柔美和明亮,而使得水的流動和云的悠閑表現(xiàn)了出來,在民樂中似乎感受到了水流深遠,云游天際的飄逸空靈的意境。

6、漁舟唱晚簫和琵琶的歌唱性旋律,描繪出漁翁搖船歸家,悠然自得地歌唱著漁歌,很溫馨的江南生活韻味,在其它樂器隨和伴奏,在純凈的簫音中雜以間斷的木魚聲,顯得純樸而真實,漁翁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娓娓動聽的歌聲,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頓時一種江南的漁舟晚歸的景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7、回瀾拍岸進入了全曲的高潮。琵琶用“掃輪”技法奏出強烈的樂聲之后,民樂齊奏,描繪了群舟競歸、浪花飛濺的情景。民樂中各種音色齊響,表現(xiàn)出江面上波瀾起伏的景象,拍打江岸的聲音宛若在耳旁,潑墨重彩的點睛之筆。并以生氣勃勃的音樂不斷模進,將質(zhì)樸的喜悅精彩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

8、棹鳴遠瀨曲子音樂呈反復式遞升,古箏的聲音,如江水的流動,又如歸舟的槳棹劃動水的聲音,古箏的聲音也曲慢而快,表現(xiàn)了波浪層涌和櫓聲由遠漸近的意境。如在月下歸舟搖棹,盡攬月下江色。

9、唉乃歸舟全曲再一次達到高潮。在古箏和琵琶音的襯托下的樂隊合奏,旋律由慢漸快,由弱漸強,表現(xiàn)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陣陣,由遠而近的意境。

10、尾聲簫抒情優(yōu)美的旋律,吹到最后兩小節(jié),速度漸慢,表現(xiàn)出夜闌人靜,余音裊裊,使人們沉醉于整個樂曲的意境之中。畫面又由近而遠,由局部而全景,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樂隊以零星的箏音,來勾畫江水卷起的余波旋洑,舟遠人聲稀。似乎萬物歸于月夜下的平靜。

全曲是一氣呵成,在演奏中,用琵琶形象的模擬江樓鐘鼓、急浪拍岸之聲;用二胡表現(xiàn)綿邈的思緒與曲終人不見的淡遠之情;用古箏著重模擬流波之聲;用洞簫表現(xiàn)舟子唱漁歌時的悠揚聲音;鐘聲傳出靜謐的氣氛;鼓音又增加了暮色江上的氣勢。諸種樂器表現(xiàn)著同一主題,使樂曲美妙動聽。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七

歌曲《春江花月夜》白楊是根據(jù)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春江花月夜》改編的流行歌曲。歌詞保留了原詩的三十六句,分為上下兩部。

歌詞內(nèi)容。

春江潮水連海平///白云一片去悠悠。

海上明月共潮生///青楓浦上不勝愁。

滟滟隨波千萬里///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春江無月明///何處相思明月樓。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可憐樓上月徘徊。

月照花林皆似霰///應照離人妝鏡臺。

空里流霜不覺飛///玉戶簾中卷不去卷不去。

汀上白沙看不見///搗衣砧上拂還來。

江天一色無纖塵///此時相望不相聞。

皎皎空中孤月輪///愿逐月華流照君。

江畔何人初見月///鴻雁鴻雁鴻雁長飛光不度。

江月何年初照人///魚龍潛躍水成文。

人生代代無窮已///昨夜閑潭夢落花。

江月年年只相似///可憐春半不還家。

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水流春去欲盡。

但見長江送流水///江潭落月復西斜。

白云一片去悠悠///斜月沉沉藏海霧。

青楓浦上不勝愁///碣石瀟湘無限路。

誰家今夜扁舟子///不知乘月幾人歸。

何處相思明月樓///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何處相思明月樓///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作詞:著名古詩人--張若虛。

作曲:白楊編曲:白楊。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江潮水連海平。

青楓浦上不勝愁///海上明月共潮生。

誰家今夜扁舟子///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相思明月樓///何處春江無月明。

可憐樓上月徘徊///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

應照離人妝鏡臺///月照花林皆似霰。

玉戶簾中卷不去卷不去///空里流霜不覺飛。

搗衣砧上拂還來///汀上白沙看不見。

此時相望不相聞///江天一色無纖塵。

愿逐月華流照君///皎皎空中孤月輪。

鴻雁鴻雁鴻雁長飛光不度///江畔何人初見月。

魚龍潛躍水成文///江月何年初照人。

昨夜閑潭夢落花///人生代代無窮已。

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水流春去欲盡///不知江月待何人。

江潭落月復西斜///但見長江送流水。

斜月沉沉藏海霧///白云一片去悠悠。

碣石瀟湘無限路///青楓浦上不勝愁。

不知乘月幾人歸///誰家今夜扁舟子。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何處相思明月樓。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何處相思明月樓。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八

當古曲《春江花月夜》優(yōu)美的旋律響起,已將心靈帶入了江南春江月夜那旖旎的風光之中。隨著樂曲在耳畔翩躚,我的眼前不覺浮現(xiàn)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春,柔曼清麗;江,流連婉轉(zhuǎn);花,艷麗迷朦;月,空明高遠;夜,靜謐憂郁。

夕陽西下,春風吹拂的一江春水,漁舟清蕩。晚霞未退,已是皓月當空。

仿佛等了千年,這如水的音樂飄然而至,浸漫著唐詩風韻。

有江、有月,花枝顫動,衣袂飄搖。流淌的姿態(tài),漫過歲月,漫過心海。一段紫竹,幾聲琵琶,手指輕靈,音韻裊娜而出,激起層層漣漪。

層疊,一個是盼歸的人兒在明月樓上凝眸遠眺,一個是搖櫓的人兒在茫茫煙波中乃歸舟。江畔柳絲在夜風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風的撫摸下含笑點頭,木漿攪碎了江中漁船的倒影,水波托著那蕩漾的輕舟。

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民族樂曲中的瑰麗奇葩,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搖曳的迷人景色,展現(xiàn)在聽眾面前。它藉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榮華。水光云影奇詭變幻。這一情狀宣之于樂,深刻描述了月夜江上動人美景,給聽眾以無比的藝術享受。

《春江花月夜》最早并不是民樂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此曲名最早見于清朝姚燮(1805-1864)晚期著作《今樂考證》一書,被列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類。樂譜最早見于鞠士林(約1736-1820)的傳抄琵琶譜以及1875年吳莞卿的手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首次將其改編為民族管弦樂,并根據(jù)此曲如詩如畫的意境,命名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經(jīng)多人整理修改,更臻完美。

《春江花月夜》全曲共分十段,每段都帶有小標題,符合我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tǒng),這十段分別為: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棹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不論從總標題,還是從前九個小標題,抑或從樂曲演奏、音樂本身,都充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味。意境悠遠、鐫滿詩情、極富畫面感、音韻充滿想象的張力、詩畫樂一體,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照點。而這一切,也都鮮明地體現(xiàn)在了《春江花月夜》這首民族性的樂曲中。

第一段江樓鐘鼓,由琵琶靜靜地奏出擊鼓的節(jié)奏,由慢漸快,模仿鼓聲。緊接著,幽雅的簫聲也加入進來,一時簫鼓齊鳴,飄蕩在夕陽殘照的平靜江面上,古箏奏出流暢的琶音。描繪出夕陽映照江面,熏風拂水漣漣的良辰美景。這一小段起著全曲引子作用的簫鼓之聲,仿佛在召喚著人們駕起小舟,來遨游這美麗的春江。樂隊齊奏出具有江南風格的音樂主題,靜謐、低回、婉轉(zhuǎn)如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和。

第二段月上東山和第三段風回曲水把第一段所呈示的主題作了變化發(fā)展,在絲竹奏出的典雅旋律中不時透出領奏樂器琵琶以推、拉指法彈奏出的華麗流暢而搖曳起伏的曲調(diào),猶如微波蕩漾,分外多姿。月上東山將第一段主題音樂升高四度,并且做自由模進。由自由模進模擬出徐徐上升的動感,描繪出明月由東山升起,在云影中時隱時現(xiàn)、游移出沒的場景。這段曲調(diào)優(yōu)美如歌,旋律線呈現(xiàn)波浪進行。琵琶、二胡、古箏、洞簫齊奏音色和諧。末尾由洞簫吹奏的旋律如泣如訴,令人情思悠遠、浮想聯(lián)翩。風回曲水可視為變奏之二,只有六小節(jié)長度,卻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旋律引入了新的音樂元素,在層層下旋之后呈上升之勢,在上五度自由模進,旋律線起伏增大,極富推動力,恰似江風拂動水面,水波瀲滟,徐徐擴散的動感。

第四段花影層疊。在這一段中,琵琶領奏以突然加快的十六分音符進行與二分音符的長音,組合成先緊后松、逐級向下模進的'四個樂句,打破了樂曲的平穩(wěn)進行,表現(xiàn)出兩岸花影搖曳,倒映水中,突然一陣清風拂起微波,弄亂了水中的花影,層層疊起。隨后又回到原來的速度,以合尾結束。這一平中出奇的處理,使樂曲顯得生機盎然,充滿情趣。月夜春江,花木倒影映于江面,忽然一陣風來,水中倒影隨波搖曳,紛亂層疊,此段即是刻畫了這樣一幅場景。

第五段水云深際。主題旋律基礎上的第四變奏,頭尾與主題基本相同,音樂在主題的核心材料上展開。首先由阮、大胡等低音樂器在中低音區(qū)運行,音色厚重低沉,如同水墨畫中的重彩描繪出江面濁浪起伏,江水滾滾的景色。忽而琵琶清越的泛音出現(xiàn),如同明月?lián)茉企E然一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如同江浪退去,月懸中天。此時,樂隊齊奏,古箏以快速的撥弦模仿流水,由洞簫演奏的在一系列后半拍上打音的旋律則好像水鳥在云際飛翔,時而在浪花上飛掠。此景江天一色,動靜相宜,幽深壯闊。樂段中間,透出了琵琶清澈的泛音,余音裊裊,使這一段的意境更為深遠。

第六段漁歌唱晚。琵琶與簫領奏出如歌一般的旋律,樂隊在句尾加以應和,并在強拍休止時加上木魚的輕輕一擊,使音樂十分生動有趣,猶如白帆片片,漁子晚歸,一唱眾和,歌聲四起的生動情景。這一主題樂句不斷向下模進,造成了有規(guī)律的動感,也使人聯(lián)想起漁民們搖櫓時的節(jié)奏和神態(tài)。后半段變換了節(jié)奏和速度,同前面形成對比,顯得十分豐富,尤其是生動靈活的休止時木魚敲出的清脆聲音,使樂曲大為生色,漁民們怡然自得的情緒,躍然弦中。

第七段洄瀾拍岸。先由琵琶領奏以掃輪的技法由慢漸快、由弱漸強地奏出一串八分音符,頓挫有力,情緒層層推上,生動地表現(xiàn)了風涌波起時輕濤拍岸,水石相擊之聲。緊接著,樂隊樂隊全體進入,猶如群舟爭先恐后歸來以較強的力度和較快的速度承接琵琶,氣勢宏大開闊,形成了一個小高潮,造成小高潮后情緒回落仍由琵琶獨自彈奏,慢彈輕挑,漁舟競過,水面歸于平靜。為后面的全曲高潮作了一個鋪墊。

第八段橈鳴遠瀨和第九段誒乃歸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這兩段旋律基本相同,主要以兩小節(jié)一為單位的音型加以遞升、遞降式的模進,音樂從輕、慢開始,漸漸加快速度、力度,形成一種具有推動力的起伏,情緒也越來越歡快、熱烈,最后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形象地描繪出在月移星稀、夜色深沉之時,江中游舟紛紛盡興而歸,櫓聲、水聲混成一片的此起彼伏的生動情景。高潮以后,這一樂段也以合尾樂句結束。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九

春江花月夜,作為清代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構圖,展現(xiàn)了自然景觀中的和諧美。我有幸欣賞到這幅千古名畫,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深意,讓我對大自然和人類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景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首先,從整幅畫面來看,春江花月夜凸顯了以自然美為核心的審美追求。畫面中的江河彎曲婉轉(zhuǎn),將山水融為一體,給人以舒展開闊之感。花草樹木在畫面中錯落有致地分布,猶如舞動的花蕊和綠葉,生動地詮釋了四季流轉(zhuǎn)中的生命力。夜空月亮明亮圓滿,星斗閃爍,給人以寧靜而祥和的感受。整個畫面以淡雅的色調(diào)勾勒,不夸張,不浮夸,讓觀者在靜謐的氛圍中享受自然之美。

其次,春江花月夜將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和諧關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畫中的人物或?qū)?,或垂釣,或品茶,或賞月,個個身姿自然,氣質(zhì)高雅,與自然環(huán)境完美融合。他們不是獨立于自然之外的存在,而是與自然互為依存的一部分,與自然產(chǎn)生了一種深度的情感共鳴。畫面中的人物雖然表情平淡,但通過微小的細節(jié),使人感受到他們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敬畏之情。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感覺令人陶醉,也激發(fā)著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進一步,春江花月夜也呈現(xiàn)了一種寧靜與安詳?shù)男木场U嬅鏇]有明顯的沖突與矛盾,一切都是那么和諧平衡。山脈的起伏與江河的蜿蜒形成了畫面的節(jié)奏感,給人以自然而舒緩的感受。悠然的云霧繚繞在山腳之間,給人以逍遙自在、超然物外的感覺。畫面中沒有喧囂和催促,只有寧靜和靜謐。觀者在這樣的畫面中仿佛與世隔絕,心境漸漸安靜下來,獲得了精神上的放松與享受。

此外,春江花月夜也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和諧相處的理念。畫面中的人物雖然各自獨立,但彼此之間并沒有冷漠和疏離。無論是對弈、垂釣,還是品茶、賞月,他們都能在自己的休閑和興趣中找到共通之處,互相陪伴和關照,形成了一種友朋之情。這種友朋之情也可以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家庭、朋友還是社會,只有相互關心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才能形成一片和諧的社會風景。

總之,春江花月夜這幅千古名畫,通過繪畫形式將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在一起,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它以寧靜的畫面給人以寧靜的心境,以淡雅的色調(diào)給人以淡雅的情感,激發(fā)著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和諧社會的向往之情。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應當向春江花月夜中所傳遞的和諧與美好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他人友善相待,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十

全詩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結情。其中“春”“江”“花”“月”“夜”運用了“發(fā)生法”使其出現(xiàn),又用“消歸法”使其消失。月光是一條貫穿性的線索,有它將哲理性思索,將思婦,游子緊緊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了一個情,景,理有機統(tǒng)一的完整境界。在這個境界中,情是升華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在開篇詩人用神來之筆給人描繪了一幅奇麗的圖畫后,(全詩以月、水為經(jīng)緯,以春為質(zhì)地,以花為圖案,以夜為底色,織就了一幅光彩斑斕的春江月照圖。)轉(zhuǎn)入了對永恒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1、詩人在空靈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恒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問中,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識,表現(xiàn)了對有限,無限,頃刻,永恒的這些奧秘的興趣。同時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述說中,又表現(xiàn)了對人生的執(zhí)著和贊美。詩人在有限,無限,頃刻,永恒的相遇中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2、詩人把對人生意義的滿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戀的情愛上。詩中“白云”“清風浦”分別象征行蹤不定的男子和男女分別的所在。詩文以深情的筆觸贊頌了純潔的經(jīng)過升華的男女情愛,創(chuàng)造了神秘,美妙,動人的情,景,理的有機融合境界。

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長篇抒情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結構精妙嚴謹而又自然天成,韻律圓美流轉(zhuǎn)而又富于變化,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盡管作者留詩只有二首,但僅憑這首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朦朧的月光,如清溪之流水。如薄薄之纖紗,籠住靜靜的春江、春花、春夜。還有在月樓上盼君歸來的多情思婦。迷蒙的情懷,隱約的物象。情景交融,景中流情,情中寓景,渾然一體不可拆分。這一切皆如柔柔的小夜曲,浮于春江之上,如雅雅荷香飄于流水之間。含蓄婉轉(zhuǎn)而不拘泥;輕潤細膩如思婦之心,心欲靜而思不止。富于清幽恬雅,雋永和諧的意境。

全詩以月光為神魂。月色賦予春夜靈氣,使所有的意象,物象,情態(tài)連為一體。成為詩中詩,畫中畫,頂峰上的頂峰,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唱。

春江中孤月下,帆影漂泊,江邊閨樓中思婦憑闌瘦。鴛鴦成紋已作枕,淚濕燭邊春衫袖。月光入簾,卷不開,拂不去。濃濃相思難以排遣,揮之不去,拂之不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春光隨水漸東去。君之歸途呀!茫茫千萬里。盼眼望斷流云,君,胡不歸?“不知乘月幾人回”,君呀!乘月歸來吧!婦已望盡天涯路。殘月、冷輝滿江樹;江風移,枝依依,堤上影離離。銀河浩瀚,牛郎織女能相望,可我與你相隔千里,飛鴻難連??创饲椋司吃跄懿唤倘肆鳒I。

本詩沒有露骨的相思之句,未著粉黛,自有腴恣,月光神魂統(tǒng)領幽思。纏綿蘊藉,一意縈紆,調(diào)法多變,可謂神來之筆。

月下流著憧憬與悲傷,一種少年初識愁滋味的憧憬與悲傷,“獨上高樓,樓上有人愁”而非為賦新詞強愁。

盡管憂思通篇,但全詩仍舊輕盈如山澗之流水;雖有嘆息,但總淡淡如江邊之月色。意境漠漠如花林薄靄,隱現(xiàn)輪廓盡是朦朧之美。哀而不傷,更有無聲勝有聲之功效。半遮半掩,輕云蔽日,蘊味無窮,給人想象的空間,給讀者心靈馳騁的天地。然后方知,飾嬌容,看影碎,酒如愁腸化作相思淚。

江月澹無情,落落不想人,花意亦孤行,水光為之吸。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笔翘撝?。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云”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鞍自啤薄ⅰ扒鄺髌帧蓖形镌⑶?。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扒鄺髌帧睘榈孛皸鳌薄捌帧痹谠娭杏殖S脼楦袆e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nèi)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tǒng)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霸隆笔窃娭星榫凹嫒谥?,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diào)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xiàn)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jié)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蕩,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nèi)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回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后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zhuǎn)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后應,既回環(huán)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jié)奏感強烈而優(yōu)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zhuǎn)諧美。

文檔為doc格式。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十一

《春江花月夜》是明代文學家張若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描繪了春江的美麗景色和月夜的寧靜宜人。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宇宙的壯麗。在閱讀《春江花月夜》時,我深受其感染,對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將結合詩中的描寫,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詩中對春江的描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若虛在詩中以“春江潮水連海平”一句開頭,將春江的遼闊和壯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盡的江水像潮水般一浪接一浪,勾勒出恢弘的畫面。而后他又寫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將海與月的景象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既壯麗又寧靜的感覺。這讓我想起了人生的無常和宇宙的偉大,每個人都猶如春江一樣在人生的大海中,而美麗的月亮則給我們指引方向,給我們帶來希望和夢想。

其次,詩中對花月夜的描繪也給我?guī)砹撕艽蟮挠|動。詩中寫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升明月”,描繪了夜晚江中水波粼粼的情景。而后他又寫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用飲和影的比喻,更加生動地描繪了美麗的月夜。每當夜晚,凝望著明亮的月亮,看著月光灑在大地上,我不禁感嘆自然的偉大和美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真是無窮無盡。

再次,詩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描寫也引起了我深思。詩中寫道:“月照花林皆似霰,羅衣翻雪落紛紛?!彼鸦ò瓯扔鞒裳┗娂姄P揚,這讓我再次聯(lián)想到了人生的短暫和命運的變幻。人生就像這片花瓣,最終都會飄落,而月亮則猶如我們心中的追求和夢想,永遠都會伴隨著我們。這讓我更加珍惜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保持內(nèi)心的堅定和熱情。

再者,詩中的用詞和語言的運用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張若虛將花與雪、江與海、月與影相互比較,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感。他的用詞簡練而有力,每個字都恰到好處。詩中還融入了音韻的變化和押韻的手法,給全詩增添了一種韻律感。讀著這樣的詩句,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動靜和萬物的生靈。

最后,通過閱讀《春江花月夜》,我對大自然的壯麗和人生的意義有了深刻的體會。在這個忙碌和紛擾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周圍美麗的事物,而這首詩則讓我重新審視了生活的本質(zhì)和價值。我們在長江旁邊生活,卻很少能夠品味到春江的美。我們在大自然中穿行,卻很少能夠感受到月夜的寧靜。當我們能夠用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去品味大自然的美和深思人生的意義時,我們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夢想的意義。

總之,閱讀《春江花月夜》使我對大自然的壯麗和生活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通過詩人嫻熟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我對春江的遼闊和壯美,對花月夜的寧靜和美麗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了解。這首詩使我不再忽視身邊的美好,珍惜每一個瞬間。同時,這首詩也讓我思考人生的意義,追求自己的夢想,并從中得到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想更加用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品味大自然的美,享受生活的真諦。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十二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這是一首典雅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zhì)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jié)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

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此曲擴展為10段,分別為:一、夕陽簫鼓;二、花蕊散回風;三、關山臨卻月;四、臨水斜陽;五、楓荻秋聲;六、巫峽千尋;七、簫聲紅樹里;八、臨江晚眺;九、漁舟唱晚;十、夕陽影里一歸舟。各分段標題是:回風、卻月、臨水、登山、嘯嚷、晚眺、歸舟?!洞航ㄔ乱埂芬饩硟?yōu)美,樂曲結構嚴密,旋律古樸、典雅,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xiàn)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此曲音樂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采用同一樂句出現(xiàn).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漢族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洞航ㄔ乱埂窐嬎挤浅G擅?,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實現(xiàn)了大自然景色的變幻無窮。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熏風拂漣漪的景色。然后,樂隊齊奏出優(yōu)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第二、三段,表現(xiàn)了“月上東山”和“風回曲水”的意境。接著如見江風習習,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進入第五段“水深云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tài)。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歸舟”,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表現(xiàn)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欸乃”,由遠而近的意境,達到了情緒的頂峰。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十三

《春江花月夜》源于樂府詩《清商曲?吳聲歌》舊題,初唐詩人張若虛以此為題擯棄濃艷空洞的宮體詩,以春、江、花、月、夜展開詩意抒寫,融入自己視覺感受和美學經(jīng)驗,滲透了對人生、對宇宙的感悟,開創(chuàng)了魏晉以來田園山水詩的新境界。

樂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雅清越、悠游淡遠、恬靜淡泊、旋律優(yōu)美的文曲,既飽含江南水鄉(xiāng)的色彩與風調(diào),又成功地將新詩格律、小組轉(zhuǎn)韻技巧完美的糅合在一起,文辭優(yōu)雅、意境綿遠。《春江花月夜》樂曲結構嚴密,除去前面的引子和尾聲,共分九個段落,盡管主題旋律豐富多變,但每段樂曲結尾都采用了相同的樂句,這種“換頭合尾”的樂曲創(chuàng)作手法不僅使樂曲顯得整齊和諧,而且還深化了音樂表現(xiàn)內(nèi)容,揭示了樂曲的意境。從結構上來看,《春江花月夜》可以分為三部分,從引子到第五段是樂曲主題呈現(xiàn)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礎上過度而成的第六段是樂曲的第二部分,剩余部分為樂曲的第三部分,各部分層層遞進、相互映襯既表現(xiàn)了春江的靜謐恬靜,月的朦朧,又從不同角度營造了一個幽深曠遠、恬靜淡泊的意境。

1、主題呈現(xiàn)(引子到第五段)。樂曲開頭是一段節(jié)奏相對自由的散板,其中用彈挑、輪指等手法由慢而快模擬遠江上低沉的鼓聲,營造出一種清鼓徹夜的空靈之感,而蕭與古箏奏出的波音猶如遠處回蕩的鐘聲和搖擼擊水的聲音,各種樂器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夕陽西下,微風吹拂湖面的晚江美景?!督瓨晴姽摹肥菢非牡谝欢危彩侨傻幕A,此后的樂曲節(jié)段都是在此旋律的基礎進行換頭合尾演變而成的。這段樂曲多用同音演奏,主導音型的使用不僅增強了樂段的柔和感,而且將日落前江面恬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地細膩深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蕭和古箏的加入更是讓人徜徉在江鼓悠揚、清風拂水、花影、明月、漁歌的美景中,宛若一幅清幽的山水畫,雋永低回,呈現(xiàn)了“春江月夜美如畫”的效果?!对律蠔|山》一節(jié)出現(xiàn)了全曲的主旋律,主題音調(diào)移高四度,旋律向上引發(fā),琵琶、古箏、二胡等樂器齊奏,音色和諧典雅,以自由模進來模擬月出東山,展現(xiàn)出月亮在云中游移出沒、若隱若現(xiàn)、緩緩上升的意境,這段膾炙人口的曲調(diào)開頭與結尾都使用了同度音貫穿連接,聲音柔緩、靜穆如風,曲調(diào)柔美和諧、輕盈平穩(wěn),而末尾由如泣如訴的洞簫吹奏的旋律則使樂調(diào)轉(zhuǎn)入綿遨情思,令人凝神屏息,慨嘆不已?!讹L回曲水》主要通過音樂層層下旋后又緊接著回升,在上五度自由模進來演繹水波瀲滟、波浪微涌的動態(tài)美,極具推動力的樂調(diào)讓人想象著江風拂水、水送波濤的景觀。與前面相對安靜優(yōu)雅恬靜的音樂相比,《花影層疊》通過琵琶演繹四組先緊后寬的旋律來彰顯明麗動態(tài)之感,使曲調(diào)起伏中承接合尾,表現(xiàn)了江中花影搖曳、月影婆娑的優(yōu)美意境。

2、承上啟下(第六段)。第六段《水云深際》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過渡而成的,渾厚的中低音儼然江濤漸呈濁涌之勢,古箏、洞簫與琵琶回旋齊奏后的`八度跳躍不僅運用顫音、泛音等使樂曲呈清越靈空之韻,而且還刻畫出天水共長、江水一望無際、江面豁然清亮、飛鳥飛掠江面的意境,樂曲由緩而急、由急而緩、動靜相宜。

3、韻味悠長(第七到尾聲)?!稘O歌唱晚》的音樂極具特色,洞簫單奏、木魚伴奏營構出幽靜閑適的畫面感,休止半拍起板的運用使樂曲顯得風趣生動,琵琶領奏極像晚歸漁夫在唱歌搖擼,其他樂器的配合則極像歡樂盡興夜游的其他漁夫的和聲。全曲的第一次高潮在《回瀾拍岸》,輪指掃弦等技法演奏的琵琶、由慢轉(zhuǎn)快進行的強烈的音型模進以及各種樂器的加入描繪了一幅群舟競歸、爭先恐后、浪花飛濺的夜?jié)O舟急歸圖。《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兩段都是對劃船聲的描寫和模仿,音樂彈奏的反復遞升和古箏劃奏音效的結合,營造出波濤陣陣、漁舟競歸、擼聲欸乃的場面。《尾聲》處,漁舟已歸,一切歸于寂靜,縹緲悠長的音樂使人感受到春江夜空的幽靜和安詳,而縹緲遠逸的鼓聲則將人們從沉醉中喚醒,樂曲結束。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集多種演奏技法于一體的傳統(tǒng)管弦樂曲,不管從標題的命名,還是從樂曲的演奏來看,《春江花月夜》都散發(fā)著讓人流連忘返的意境魅力,此曲將春、江、花、月、夜等自然景象完美地融為一體,意境悠遠,音韻充滿想象的張力,因而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1、意境靜謐寧遠?!洞航ㄔ乱埂芬詼喨谧匀?、靜謐寧遠為基調(diào)來展現(xiàn)江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游人泛舟的迷人景色,從《江樓鐘鼓》到《尾聲》,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疏密相間的節(jié)奏、柔和清新淡雅的色彩生動地描繪了月生東山、微波蕩漾、花林婆娑的春江花月夜美景,猶如一幅幅美妙絕倫的風景畫將人們帶入奇妙神秘世界的美好意境中。如《月上東山》中輕盈平穩(wěn)的音調(diào)將明月在云層中出沒的動態(tài)之美演繹的惟妙惟肖,《水深云際》中渾厚低沉、縹緲悠長的音色將天水共長、江面濁浪推涌的景象刻畫的生動形象,《欸乃歸舟》中極富動感的樂器齊奏將詩意的自然之景刻畫地如癡如醉。樂曲結尾處一聲輕鑼將人們從悠揚的音韻中喚醒,這正是我國古典音樂追求審美意境的生動體現(xiàn)。

2、民族特色鮮明。作為一首著名的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的曲調(diào)和演奏樂器都極富民族特色,傳統(tǒng)音樂只有與古典樂器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相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民族特色鮮明的音樂作品?!洞航ㄔ乱埂吩谘葑噙^程中使用的樂曲主要有琵琶、洞簫、二胡、古箏等,這些樂器都是古典音樂中常用的民族樂器。琵琶雖然聲調(diào)清柔但可以根據(jù)演奏需求的不同標下不同的音色,演奏強勁時,音色沉穩(wěn)充滿氣勢,演奏較弱時音色清晰明凈。在《春江花月夜》中,琵琶不僅能以泛音助奏描繪云散月出的靜態(tài)美,而且還能以輪掃等技法來表現(xiàn)百舟競歸的動態(tài)之美。音色極具穿透力的洞簫可以表達悠長縹緲哀怨之情,能帶給人如訴如泣之感,畫面極富人文色彩。

3、情、景、真、善、美的統(tǒng)一?!洞航ㄔ乱埂吠ㄟ^運用洞簫、琵琶、鼓等多種樂器模擬多種自然之聲,描繪了一幅融春江花月夜在內(nèi)的、令人心馳神往的美景,而樂曲的各段標題也都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這一詩情畫意?!洞航ㄔ乱埂芳仁菢非?,也是詩歌,樂曲場景與詩歌的巧妙結合實現(xiàn)了畫面、視聽和意境的完美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和情景交融,虛靜淡遠就是這一追求的至高境界。虛,是指虛空,但不是虛無,虛空追求的空靈之感的營造;靜,指的是淡泊清雅、寧靜致遠,是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生命體悟,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人們多采用悠遠、清幽的旋律、節(jié)奏和富有詩意的標題來營造空靈、淡雅、虛靜的境界。如《欸乃歸舟》一節(jié)通過多種樂器的交叉配合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小舟向歸途劃去時的歡樂聲響,整個樂曲有緩有急、有張有弛,猶如一幅生動形象地水墨畫,帶給人們無盡的想象空間。同時,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天人合一”、“中庸”的文化思想,在山水中尋求和展現(xiàn)自我精神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追求的境界。音樂是贊美祖國錦繡河山、大自然景色的,可以說《春江花月夜》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真實描摹,而且還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善”的體現(xiàn),而“真”與“善”的統(tǒng)一生成了社會性與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韻味,表達了“妙合無限”的美學境界。

1、質(zhì)樸流暢的音樂語言。樂曲《春江花月夜》主要通過通俗易懂的音樂語言來展現(xiàn)濃郁的抒情色彩和水鄉(xiāng)風格。旋律是我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春江花月夜》以級進為主的曲調(diào)來創(chuàng)造近乎完美的意境。琵琶音色清新柔緩極富彈性,洞簫低沉哀怨具有極強的音樂穿透力,這兩種極富民族特色的樂器在樂曲中使用得最多,承擔著多種角色?!督瓨晴姽摹?、《月上東山》、《花影層疊》、《回瀾拍岸》等樂段中都使用琵琶來描繪和刻畫多種形象,《引子》、《水深云際》、《漁歌唱晚》等樂段則使用洞簫來營造幽怨悠長、如訴如泣的音樂氛圍。同時,《春江花月夜》還大量使用五聲和六聲音節(jié)、“魚咬尾”、“宮內(nèi)轉(zhuǎn)移主音”等多種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來體現(xiàn)旋律多變與變奏“形變而神不變”的特點。

2、寫意性與寫實性的有機結合?!洞航ㄔ乱埂吠ㄟ^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傍晚時分水濱的一派優(yōu)美景色,搖曳的花影、游移的明月、徘徊低飛的小鳥、滿載而歸的漁舟……讓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實現(xiàn)了抒情寫意性與寫實描繪性的有機與完美結合。樂曲中充滿濃重抒情意味的循環(huán)往復的主旋律貫穿始終,為實現(xiàn)情景與音樂完全融為一體,樂曲中的每個樂段都有典型的音樂形象與主旋律相互對應,體現(xiàn)出鮮明的寫意性與寫實性,實現(xiàn)了借景生情、寄情于景、情與景、意與實的有機結合。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經(jīng)典作品,作品以音樂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理解,樂聲恬靜淡遠、意境幽婉深邃、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厚,猶如一幅清幽淡雅的中國水墨畫。就藝術表現(xiàn)力和審美效果而言,《春江花月夜》是一部難得的曠世佳作,堪稱中國古典音樂之冠。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篇十四

原來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解放后,又經(jīng)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nèi)外聽眾珍愛。樂曲通過委婉質(zhì)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jié)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全曲就象一幅工筆精細、色彩柔和、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

第一段“江樓鐘鼓”描繪出夕陽映江面,熏風拂漣漪的景色。然后,樂隊齊奏出優(yōu)美如歌的主題,樂句間同音相連,委婉平靜;大鼓輕聲滾奏,意境深遠(片段1)。第二、三段,表現(xiàn)了“月上東山”(片段2)和“風回曲水”的意境。接著如見江風習習,花草搖曳,水中倒影,層迭恍惚。進入第五段“水深云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色油然而生。樂隊齊奏,速度加快,猶如白帆點點,遙聞漁歌,由遠而近,逐歌四起的畫面。第七段,琵琶用掃輪彈奏,恰似漁舟破水,掀起波濤拍岸的動態(tài)。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歸舟”,表現(xiàn)歸舟破水,浪花飛濺,櫓聲“唉乃”,由遠而近的意境。歸舟遠去,萬籟皆寂,春江顯得更加寧靜,全曲在悠揚徐緩的旋律中結束,使人回味無窮。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