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實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6:55:21 頁碼:13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實用11篇)
2023-11-13 06:55:21    小編:zdfb

通過撰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讀的文字。如何從多個角度分析和總結(jié)這本書的主題和意義?2.下面是一些經(jīng)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你寫作有所啟發(fā)。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一

我認為對于普通人來講閱讀是一件極容易做到的事情。對于人們來講,閱讀只需要把所看到的文字組織在一起,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想象或理解。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就勾起了我的一部分好奇心,雖然在生活中經(jīng)常閱讀資訊、故事、小說、散文、詩等各類內(nèi)容,但是在初次閱讀本書之后我突然有仔細再次閱讀這本書內(nèi)容的沖動,決定重新理解并學習閱讀它。

正如書中所言閱讀是沒有完全的被動的,他是必須要有主動參與的一個過程。人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就是一個有主動組合理解的過程。現(xiàn)在的閱讀相對于以前的僅靠紙張閱讀來的更加便捷,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生活中現(xiàn)在隨處可見人們在各類電子設(shè)備上閱讀。我認為這方便了閱讀的方式,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電子設(shè)備的普及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娛樂性質(zhì)的閱讀,并充斥著各種主觀的直接觀點,影響著閱讀者的主體思考過程。

閱讀是一個個人在對作者的文字主動獲取,組合再理解的過程,這之中不能缺乏閱讀者主動的思考,正如書中的比喻:棒球投手和捕手。作者負責輸出,讀者負責接收,而這之間的內(nèi)容要傳達需要雙方的主動參與,投球手的球是已經(jīng)投出的球,而要讓這個球變成好球,就需要捕球手的主動行動,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投球手能夠較好地讓捕球手較簡單的接到球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投球手能夠較好地讓捕球手較簡單的接到(比如只為娛樂而做的文章)。

根據(jù)目的的不同書中分為兩種:為獲得資訊而讀,為求得理解而讀。我更喜歡書中關(guān)于為求得理解而讀的觀點,本書中的閱讀是更具功利性的,閱讀是為了提升自己而進行的閱讀,正印證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我覺得正是因為閱讀書籍給我們帶來了增長才使得他變得更有意義。在現(xiàn)今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發(fā)達的社會中想要獲得最新資訊是異常簡單的事情,即使對于所不了解的領(lǐng)域知識也是唾手可得,然而對于知識的理解卻也只能停留于表面,而書中所提到的“自我發(fā)現(xiàn)型的學習”正是大部分人所欠缺的學習——在經(jīng)研究、調(diào)查或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自己深思熟慮的一種學習過程。成人的學習更多需要來自于書籍,特別是我們需要繼續(xù)成長與進步,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使用書籍來幫助我們。

書中所提及的.四個閱讀層次,對于大多數(shù)的讀者來講也許并不陌生,其分別是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在我的閱讀過程中也都有過這些行為,我認為其中分析閱讀給予我的幫助與啟發(fā)最多。在分析閱讀的前兩章中,作者較為細致的分析書籍分類、如何概括書籍、把握書籍架構(gòu)、發(fā)現(xiàn)作者意圖講解。并對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進行總結(jié)如下: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的四個規(guī)則。

1、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書籍分類)。

2、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么。(概括書籍)。

3、按照順序與關(guān)系,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后,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書籍架構(gòu))。

4、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作者意圖)。

文中詳細的闡述了所做步驟的的意圖效果,并在方法上多次使用了范例,讓人清晰明了的理解,并使用該方法對自己的本書籍的兩章內(nèi)容進行了綱要總結(jié)。運用以上規(guī)則告訴我一本書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如何將架構(gòu)列成綱要。方法生動有趣。

在以上的基礎(chǔ)上作者提出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我嘗試著對此階段進行了綱要總結(jié):

(1)找出理解段落關(guān)鍵詞,與作者達成共識。

(2)找到作者主旨,詮釋作者意圖。

(3)找出作者論述,進行前后證明,清楚了解作者觀點。

(4)尋找確定作者提出的的問題,存在的問題,解決的問題。

在嘗試綱要總結(jié)并對比文中作者對自己內(nèi)容綱要的總結(jié)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練習過程中我嘗試了不同以往的常規(guī)閱讀,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進行尋找思考總結(jié)精簡,并對作者的觀點進行了印證與練習,相對于以往的做法,能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達成共識,并嘗試加以自主的語言進行描述總結(jié),并進入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

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guī)則。

a.智慧禮節(jié)的一般規(guī)則。

(1)除非你已經(jīng)完成大綱架構(gòu),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

(2)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qū)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b.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1)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2)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3)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4)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以上規(guī)則我在了解過后,不僅對于我參加教研活動的分析給予了極大的啟發(fā)。對于各類書籍的閱讀我似乎有茅塞頓開之感,使得我有種把以往的書重新翻出來再讀一遍的沖動,來印證這些觀點,在實踐中印證,在實踐中學習總結(jié)?,F(xiàn)在的大部分網(wǎng)絡(luò)閱讀本身也許是輕松的、愉悅的,但是專業(yè)書籍的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應該是嚴謹?shù)挠心康牡?,是對我們自身的提升重要手段,在成人的自我學習生涯中是尤為重要的,懂得如何閱讀書籍就如同如何制作食物一樣重要,他使得學習過程更系統(tǒng),知識吸收更有效率,在過程中能自主的對書籍內(nèi)容進行思考評價,增長智慧,而不是在各類思想充斥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我真的要拿起舊時的書,期待著在已經(jīng)翻過的土地中再次挖掘出新的寶藏。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二

最近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豁然開朗;頓覺在專家的醍醐灌頂下,結(jié)合之前看的《娛樂至死》,內(nèi)心頗有所悟。

小時候,讀書資源極其匱乏,于是我把的幾本名著反復閱讀;在一遍一遍閱讀經(jīng)典時,在旁記錄所感,至今看來仍回味無窮。

長大后,面對更多的書,我卻迷茫了。大學4年光陰只是零星的讀了十幾本書,我給自己的理由是學工科,思維方式的不同讓我無暇顧及讀書;現(xiàn)在回想,果真如此?我工科的腦袋不也早已隨著歲月的侵蝕,敏銳不再;而我的心也同這個社會一起浮躁起來,品嘗著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滋味,抬頭望望書架上太多束之高閣的書籍,義無反顧的像吸毒一樣接觸了網(wǎng)絡(luò)。

我慶幸在我童年時看了那么多古典名著,因為如今又能有多少時間讓我能潛心回到五千年前而上下求索;《東周列國志》,曾經(jīng)讀過幾次都半途而廢,因為難以理清眾多人物之關(guān)系,甚至人名、君主都“傻傻分不清楚”,一個莊公你不知是齊國、鄭國亦或秦國,加上眾多的公子牙、公子蕩、公子光、公子小白,齊姜、文姜充斥其中,吐血...但我頑強讀了下來。該書完全可以看成一個一個的春秋戰(zhàn)國小故事,讀罷才覺其間樂趣,其中典故之多,對現(xiàn)今文化也大有影響,結(jié)草之恩、寒食節(jié)、二桃三士,立木取信;最新大片《趙氏孤兒》也是其中經(jīng)典橋段。

但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文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于是安心讀專著的人似乎成為一種異類。消遣或娛樂性的節(jié)目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時的歡愉,但是除了享樂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獲了。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xiàn)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會發(fā)生這個現(xiàn)象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所提到的這些媒體,經(jīng)過太精心的設(shè)計,使得思想形同沒有需要了。......目的都在讓人不需要面對困難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緒。”

最近看了一段話,我也深有感觸:“其實七年前,我沉溺網(wǎng)絡(luò)時,主編就說過:“你干嗎每天看非典又死了幾個人?看這個有什么用?”我說:“難道不需要關(guān)注新聞嗎?”他說:“真正重要的新聞,你不必看報紙不必看網(wǎng),也會有無數(shù)個閑人用各種其他渠道告訴你的?!钡耶敃r被他視作閑人,很不高興,也沒仔細想這句話。于是,我仍然看網(wǎng)、qq、msn、bbs,如是恍然一夢,在網(wǎng)絡(luò)中揮霍了十年。

現(xiàn)在想來,主編說得太對了。我為什么要充當?shù)谝痪€的炮灰,拿自己的時間為別人大浪淘沙,在億萬個轉(zhuǎn)瞬即逝的新聞和帖子中為別人淘出三五件大事?何必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用來與qq上的陌生人喜怒哀樂呢?我身邊明明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人生。”

由此我想到,我不正是把精力都耗在無聊的東西上嗎?一遍一遍玩游戲僅僅為了更完美的通關(guān)、拿更多寶物;逛論壇只是為了看那些一味罵街,而不是出謀劃策的憤青大談國是;不斷在新聞頁用ctrl+f5來獲得自己沒有out的通行證...

結(jié)果趟到床上早已困倦,但仍堅持挑燈夜讀,如此一來疲憊不堪,但又恨不得解脫。我要鼓勵自己逃脫網(wǎng)絡(luò)、電腦的桎梏,回想幾年前還未成為電腦奴隸時,幸福感其實更強。

這里所說的解脫,是指那些不必要使用電腦的時間。因為很多時候工作決定了你不得不對著電磁輻射源,相看兩不厭。

常常想,自己既然無法作一名富翁,那么好吧,我愿意做一名精神上的“財主”;因為“人類的心智有很奇怪的一點,主要是這一點劃分了我們心智與身體的截然不同。我們的身體是有限制的,心智卻沒有限制?!奔词刮矣掴g,心智無法增長,我也愿意陶冶情操;或者在陽臺上種花,或者整理下書柜,或者去游泳鍛煉,或者去做些公益事業(yè),這些才是生活。

再次借用看到的一句很喜歡的話結(jié)束:“你好好睡,我好好讀書。等你醒了我們聊柏拉圖”。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三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作家艾德勒于1940年寫的,距今已有八十一年,這本關(guān)于閱讀的書歷久彌新,堪稱經(jīng)典之作。

最近,我只閱讀了這本書的前兩章———《閱讀的活力與藝術(shù)》以及《閱讀的層次》,書中的金句在耳畔時?;叵?,細細品味,深有感觸。

閱讀,為什么而讀?愛看書,關(guān)注兒童閱讀的我,從書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書中寫到:《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為閱讀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這些話令我醍醐灌頂。如果我們的學生從學校老師讓我讀、家長讓我讀,轉(zhuǎn)變?yōu)槲乙x,閱讀的效果就會大大提高。書中提到:讀者對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書籍,要求的越多,獲得的就越多。結(jié)合我個人的閱讀經(jīng)歷,我深有同感。我喜歡讀書,不是為了提高專業(yè)技能,更不是為了炫耀,就是自己心中有疑惑,需要到書籍的海洋里尋求答案。一開始,可能什么也找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得多了,想得多了,領(lǐng)悟慢慢加深,心中的疑惑自然茅塞頓開了。

其次,閱讀的目標: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在自媒體發(fā)達的時代:手機微信、qq等聊天工具無時不刻不入侵我們的生活,我自己也感覺工作離不開手機,生活離不開手機,有時想閱讀一些文章就隨手到微信訂閱號上刷幾篇,又快又省事。以上這些都是為了獲得資訊而讀。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為獲得資訊而讀,然而要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就必須為求得理解而讀。

書中將“閱讀”這個詞,區(qū)分成兩種不同的意義。

我的閱讀很多時候都停留在為獲得資訊而讀的層次。我也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閱讀要為增強理解力而讀。讀了這本書,我有一種想見恨晚的感覺:要是我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我的閱讀之路就不會走那么多彎路了。所以,我現(xiàn)在總是想去肯一些自己不怎么讀得懂的書,比如艾德勒的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我特別想深入研讀的書之一。想想之前自己帶領(lǐng)班級跟隨百千一起讀的兩本書,不禁覺得汗顏———我自己都還不懂得讀,就膽大妄為地帶領(lǐng)班級的孩子試水讀了兩本,收益可謂少之又少,只不過聊勝于無罷了。

我期待在后面的共讀和自己的閱讀之中,有更多的收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四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20xx年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初識此書,已經(jīng)是六年前的事情了。記得當時我還在義城工作,是一位特別愛讀書的老同事張榮全老師推薦給我的。當時我對此書嗤之以鼻,認為“認識漢字不就會讀書了嗎?還需要這么厚的一本書來概述和引導嗎?”但是,當我真正捧起這本書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才知道,閱讀,原來是這么深刻的一件事。

由于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通過閱讀增進理解力,所以,專業(yè)性的語言和論述比較多,以至于對當時那個自以為會讀書的我來說,是根本看不進去了,這才是一直擱淺了那么多年的真正原因。

六年過去了,我也已經(jīng)由當初那個“自以為是”者成長為“潛心讀書者”。作為一個愛讀書之人,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書,家里的書柜由1個變?yōu)?個,各種類型的書堆滿了書柜。對于我特別喜歡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書,我都是認真地逐字閱讀,并及時抄寫讀書筆記,對于娛樂性質(zhì)的小說,我選擇一目十行地讀,掌握故事梗概便可。當然,如果文筆特別好的,我也會放慢速度,領(lǐng)略文字之美。對于學術(shù)類的書,因其往往晦澀難懂,我經(jīng)常反復的研讀。同樣的方法也用在讀推理類作品上。各種方法不一一例舉。最初,我是抱著“陪孩子讀書”和“完成每月的讀書任務(wù)”的心態(tài)讀這些書的,但是在看過這本書后,我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值得學習和探究的空間還很大。

首先,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讀書一般不看第二遍,當然個別我非常喜愛的書除外。一本書我往往看過一遍便歸入開頭提到的“讀完的書”那一類,并不再會去翻閱。就像在這本書中說的一樣,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該同情”。因此,我在看書時不再給看過的書“判死刑”,而是時不時的拿出以前看過的書來回顧。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個別好書值得一讀,即使是哪些自己曾經(jīng)因為枯燥無味的書,在第二遍讀的時候也能體會到它有趣的一面,真可謂收獲不小呀。

其次,書中所提及的閱讀的4個層次也讓我耳目一新,刷新了我的閱讀觀。這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所謂基礎(chǔ)閱讀是關(guān)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點并不難理解。檢視閱讀則是通過限時地、有目的地快速閱讀找出書中談及的重點、主題的分類、基本組織框架。接著是分析閱讀,即帶著問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該階段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于盡量消化書中的系統(tǒng)性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后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又稱比較閱讀,意思是通過閱讀多本相關(guān)主題的書籍,最終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

這四種層次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只是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A(chǔ)閱讀幾乎每本書都在做著。而分析閱讀和檢視閱讀則多用在做閱讀理解時。主題閱讀則會用于寫讀后感或比較時。但作者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的。除了基礎(chǔ)閱讀,其他幾種我都是在課業(yè)需要或有目的的進行,并不是自發(fā)地以這些方式閱讀。

可以這么說,曾經(jīng),我的讀書方式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而選擇的,并非為了閱讀而閱讀。對于閱讀,我們應當懷著虔誠的心態(tài),去體味,去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重要的是主動閱讀,與作者對話,與書中的主人公對話。一本新書,就像一個陌生的朋友,需要我們用熱情、主動、接納的情懷,用適當?shù)姆绞椒椒私馑?,走進她,真正地和她融為一體。我想,這,大概才是真正讀懂一本書最高的境界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五

不得不承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迫于工作要求,但郝明義的譯序提起了我的好奇心。

讀書,它不就是拿一本書,然后翻開扉頁,或精讀或略讀,把書中所寫都看完而已嗎?難道讀書還有什么特別的規(guī)則?我雖不愛讀書,但是至少也看過幾本。簡單來說就是讀完的和未讀完的。既然喜歡讀書,當然要看看別人是怎樣讀書的,并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這本書關(guān)于閱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電子產(chǎn)業(yè),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于閱讀紙質(zhì)書籍,對于電子書、網(wǎng)絡(luò)資訊的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盡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也許是為了放松或打發(fā)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tài)去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

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閱讀一本好書,對于作者,對于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的不認真。體會領(lǐng)導教誨的苦心,世上沒有什么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

大專英語閱讀教學如何開展論文。

2015“伯鴻書香獎”同一本書主題閱讀活動啟事。

淺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如何藝術(shù)導入論文。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六

盡管在讀書的時候愿意為一本書寫下讀后感的想法是如此強烈,但是我還是在提筆前猶猶豫豫,特別是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后。

在這本書之前,我試圖為《論自由》寫下讀后感,但是因為書的序有太多太多需要一讀再讀的東西,序里引用的原文的很多句子,總是被我品讀多次,內(nèi)心給予最真誠的贊美和認可。在我讀到《如何閱讀一本書》時,之前閱讀的場景一再出現(xiàn),我知道我同意作者,但是仍舊不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甚至用簡單的話概括出來,看來閱讀還是停留在“愚蠢地同意“的層面。

如果這次我仍舊像以前一樣,認為一本書好,就照本宣科地把妙言警句摘抄下來,攢湊成一篇讀后感,這樣的效果如同我沒有讀過《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樣。事實上,我之前的讀后感多是這樣的形式。

我還記得當初把這本書加入書架的所想:讀書嘛,誰不會?況且我自認為喜歡讀書,勤于讀書。待到我在作者的帶領(lǐng)下,一步一步由淺入深理解作者的意圖時,還是深深被作者所應用的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寬容而富于理解的語言,對作者和讀者的邊界界定,對責任措辭的把握而折服。

當然啦,作者在教會讀者讀書同時,是嚴格把自己作為作者的身份扮演好。在書中,他們(是兩個人合著的書)一再強調(diào)讀“一本好書“時采取的正確的閱讀方式。結(jié)構(gòu)嚴謹自不必說,作者介紹了四種閱讀層次,后一種是前一種的囊括和進階。更可貴的是,為了前后呼應,在每個章節(jié)結(jié)束,作者列出了本章所講的概括結(jié)構(gòu),以便讀者在大信息量的情況下抓住核心,同時是自己身體力行閱讀層次的最佳實踐。

使用“閱讀層次“而非”閱讀技巧“,是在我讀完之后由衷佩服作者的地方?!奔记伞耙辉~多多少少帶有急功近利的意思,作者把閱讀作為一種主動的有活力的活動,要有所目標和期望,這樣的理念在書中多次強調(diào):活動,需要活力,才可以閱讀下去。提醒讀者閱讀的主動性,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探索能力越強,收獲越多。

閱讀的四個層次分別為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盡管分析閱讀是在1970年再版時加入的,我認為這部分是本書寫得最好,最優(yōu)秀的部分。基礎(chǔ)閱讀停留在小學階段的閱讀要求;檢視閱讀要求在短時間快速閱讀,抓住文章重點,以便決定是否要進一步閱讀下去;主題閱讀則是高級階段,通常適用于準備就一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往往需要在多本著作之間互相參考,得出自己研究成果和寫出自己著作。

分析閱讀要求讀者全身心投入閱讀,我想,這樣的閱讀方法是閱讀《國富論》或是《資本論》所需要的思想準備和方法,是追求理解力的優(yōu)質(zhì)閱讀。閱讀行為要圍繞一系列的積極行動:比如了解書的主題,列出書的綱要,詮釋書的內(nèi)容,與作者達成共識,抓住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論述,確定作者解決和遺留的問題。單單是上述這個列表清單,就足以讓讀者肅然起敬,而對每一步的深入解析,是要動用積極思考才能得以完成的。

除了類似筆記性質(zhì)的總結(jié)規(guī)則以獲取書本傳達的知識外,因為是優(yōu)質(zhì)閱讀,在讀完書與作者的交互成為必不可少,作者把它描述為讀者的一個應盡義務(wù)。只有獲得了讀者的評價,作者的任務(wù)才可以說是成功完成。書中兩個章節(jié)“公正地評價一本書“和”贊同或反對作者“組織與作者交互所遵循的規(guī)則。在誠實提到”沒有一本書會好到無懈可擊“時,一方面強調(diào)讀者需要把作者觀點化為自己觀點,避免成為思想的奴隸,另一方面則給出在提出評價時所遵循的規(guī)則:”懂了“是要實事求是做出評價的基礎(chǔ),避免了毫無理解便同意的愚蠢以及不理解便反對的無禮。盡管作者鼓勵讀者大膽地評論作者,做出積極回饋,但是除了基本的禮貌問題外,作者特別強調(diào)了”遵守思維禮節(jié)“的重要性,比如”在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極力避免為辯論而辯論的傾向,反倒把從評價中學到知識的初衷忘得一干二凈。

在結(jié)束閱讀層次講解后,列舉了閱讀不同題材書籍的辦法,盡管我們不需要像趙括一樣完全照搬本書給的建議,但是遵循一定的方法仍舊會讓我們的理解力有所提高。書后的書單也是值得感興趣的讀者使用本書介紹的閱讀方法加以實踐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七

"閱讀"長久以來,就是相當令人困擾的一個問題,原因不在于不識字,而在于沒有目的、時間有限、不主動、不思考、不探索、不懂看好書,將閱讀視為畏途?!度绾伍喿x一本書》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應該怎么去讀書。

在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在強調(diào)這樣一個觀點:“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通過主動閱讀,通過在閱讀中投入心思去不斷地思考,這樣的閱讀才會收效越大。閱讀的目標,是為了獲得資訊,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一般人讀書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打發(fā)時間,大多都是看過就忘,就像書中說的一樣,“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該同情”。

“閱讀就是學習”,不但用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還要用來進行自我發(fā)現(xiàn)。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要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還要懂得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閱讀不是在聽作者唱獨角戲,我們更需要把它當作一種與作者的對話,通過對話,更多地挖掘作者的思路與思想,從而獲取一種閱讀之外的東西。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是依次漸進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個層次基礎(chǔ)上的。通過基礎(chǔ)閱讀,獲取一本書的內(nèi)容;通過檢視閱讀,獲取一本書的架構(gòu)和主題;通過分析閱讀,更深層次地咀嚼和消化一本書;通過主題閱讀,對同一主題的數(shù)本書進行整體的分析與研究。

檢視閱讀,是系統(tǒng)的進行略讀,粗淺的明白書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閱讀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應該依照讀物的性質(zhì)和復雜程度,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盡可能地避免在閱讀中出現(xiàn)停留或倒退?!按譁\的閱讀,是閱讀者想要了解全書內(nèi)容的第一個必要步驟”。在閱讀的過程中,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提問。

分析閱讀,是閱讀的第三階段,也是閱讀單獨一本書的最高階段。在這個階段的閱讀中,首先要對我們所閱讀的書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分類。在這一階段中,我們不僅要滿足知道作者在講什么,還要能夠?qū)⒆髡咚磉_的內(nèi)容清楚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通過這一過程,我們能夠更好地更透徹地理解這本書。

通過閱讀和分析,我們認識到正像作者看待的那樣,每本書都像一個人,美麗的封面之下有著一套自己的骨架,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肌肉,盛裝而來。作為讀者,需要有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看到盛裝下的骨架。這是了解一本書、掌握其內(nèi)涵的基礎(chǔ)。

如果說每本書都是一條幽黑的通道,通向一個神奇的地方,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便是尋寶指南,使你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時刻提醒人們,要做一個主動的讀者。就像棒球比賽中的捕手,盡可能接住投手投來的任何球,捕捉作者傳遞過來的每一個訊息。至此,讀書才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智力游戲,成為與作者的心靈交流。這是本工具書,在指導人們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亦貫穿著作者關(guān)于讀書的理念。

閱讀不只是消遣、獲取信息,而是挑戰(zhàn)自己,讓心靈豐富、成長的過程。近年來,國民閱讀率連年走低,已不是新聞。閱讀作為一種休閑方式正在登場,作為提升自我的方式卻在退場。淺閱讀覆蓋深閱讀,有人甚至試圖以聲、光、電等新媒體取代文字閱讀。因為"沒時間""沒用處"等原因,我們開始不懂得該看什么樣的書、如何看書。應當說這種現(xiàn)象是人類的一種悲哀,這種行為從一定程度上讓人變得被動而懶惰。人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這樣,人們將會擁有一個充實的精神世界。

但是,話又說回來,從來沒有一種方法,是包治百病的良方,這本書亦如是。讀書是一種實踐活動,本書的確給出了不少方法,然而大可不必拘泥于書中介紹的種種技巧。

在全書的最后一章,作者談到了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和認識。在他看來,我們需要不斷地閱讀,但不是任何書或文章都要讀,我們要讀那些能夠提升我們閱讀能力的書,“閱讀超越你頭腦的書”,通過這樣的閱讀,才能夠增進閱讀的技巧,從而不斷提高自己。

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結(jié):“一本好書能叫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會”。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八

“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yè)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卑吕?范多倫所著《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最后一句話激起了我的共鳴。

和很多同事一樣,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主動閱讀意識,以至于幾天不閱讀,會有腦中空空的感覺,或許這就是我們的心智失去了活力吧。

我曾經(jīng)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次快樂的寫作。那就是4000多字的“我的閱讀史”。我的閱讀始于6歲,主要看小人書、童話故事書,到如今工作2載,囫圇吞棗地看過不少的文學書、哲學書、歷史書、科學書,卻從沒有認真思考過“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命題。自己慣常的做法,多是率性閱讀,讀《曹雪芹傳》、《山楂樹之戀》、《你往何處去》、《兄弟》、《思維的樂趣》、《古爐》、《人生》,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對于相對專業(yè)的教育、心理、哲學書,就會拿根鉛筆,描描畫畫,抄寫幾句自認為有感悟的話,甚至寫幾句偶感“想起了……”,有時還會畫個笑臉或哭臉。如果要尋找持續(xù)的強烈的讀書興趣點,至少在0年內(nèi),我最鐘情的是兒童文學,尤其青睞童話和兒童小說,對這類充滿想象力和童趣的文字照單全收,這應該影響我當前兒童觀的最肥沃的土壤。

20xx年前后,我曾被自卑的情緒困擾,聽身邊的老師、同學談到經(jīng)典的教育或哲學書籍和作者,如數(shù)家珍啊,而我如墜霧里云中。除了蘇霍姆林斯基、劉默耕、路培琦(后兩位是小學科學教育專家),我哪里讀過杜威、盧梭、洛克、杜魯姆、范梅南、蒙臺梭利,只有多買,多讀,完全是惡補狀態(tài),那一段時期,瀏覽的書是前些年的n倍。

當時也經(jīng)?!皾撊搿苯逃龑W院的教室里,旁聽京內(nèi)外的校長論壇、研究生沙龍、教授授課,特別是聽肖川、朱旭東等教授們點評學校發(fā)展中的問題時,我真像是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邊聽邊記邊思考。喜歡看石中英先生的《教育哲學》和《知識轉(zhuǎn)型與教育改革》,不僅僅是書中的內(nèi)容,更是因為石中英先生的幾年小學教師經(jīng)歷,他的書序中認為那是一筆無價的財富,而我不正擁有這這份財富嗎?把讀書和現(xiàn)實適當?shù)慕Y(jié)合起來,我的自卑情緒開始緩解。不過,仍舊佩服那些接受過研究方法培訓的學生們,他們的研究態(tài)度極其嚴謹,我也養(yǎng)成了引用別人的話一定要注明出處的習慣。

對照這本暢銷的閱讀指南書,我最佩服兩點。

一個是作者提到的閱讀層次。尤其是對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的闡釋。曾經(jīng),我為了寫論文的文獻綜述,大量閱讀關(guān)于班主任專業(yè)成長的書、文章,后來縮小范圍,針對角色認同的文章和書。其間,確立過讀關(guān)于兒童觀的書,樹立了一個觀點,“為人師,樹立科學的學生觀是教育觀的核心”。后來,讀管理類書籍,喜歡上了德魯克的摻雜著部分教育理論思想的實用書。比方說讀班級管理方面的書,既要看理論性的,也要看實用性的,像班華、王曉春、李鎮(zhèn)西、魏書生、鄭立平等老師的書,兩者兼而有之。更多的是親身體驗型的班主任書籍如《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翻看,偶有所感。

另一個是主動閱讀的基礎(chǔ),要提出四個基本問題。分別是,“就整體來說,這本書談些什么?”說的是什么樣的主題,“細部上,這本書談些什么,怎么說的?”意思是要我們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

“此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說的是你要主動評價書中觀點,“此書和你的關(guān)系?”這就是讓你嘗試應用此書了,你會如何把書中觀點和自己觀點建立關(guān)聯(lián),你會如何試用書中的實用方法,你會如何把此書介紹給他人。

這四個問題,也是新華社鹿永建先生推介的讀書小組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用這樣的態(tài)度和方法讀書,相信沒有吃不透的書。

當然,也贊同書中一個觀點,“有許多書只能當作娛樂消遣或接收資訊用。事實上,你根本用不著對這些書做分析閱讀。掃描一下便夠了”,多選擇經(jīng)典去閱讀,多讀原著,而不是什么都照單全收,畢竟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一起閱讀一本經(jīng)典,主講人會辛苦一些,也當之無愧地是最大的受益者。新一輪工作室的讀書活動在崔平川以《跟孔子學做老師》交流中開啟,8月8日晚上曹團團老師以個人獨特的風格演繹著對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解,接下來,鄭偉、王曉璇...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九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早就看到圈里有朋友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那天無意中去城市之光書店,又偶遇此書,直接入手一本,回家細看。昨天大概看了不到20頁,感覺挺受啟發(fā)。

書中對閱讀藝術(shù)下了個定義:"這是一個憑借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剛開始看書前面的文字,還不是特別有感覺,但是看到這句話,腦子里靈光一現(xiàn),仿佛自己的經(jīng)驗和作者的文字不謀而合,在某處不期而遇。

幾年前自己初走上閱讀之路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腦海里。那時自己剛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想著利用閑暇時間多讀些書,充實自己??墒钱敃r根本不知道讀什么書,全憑感覺,有時讀些暢銷的,有時讀些名氣大的,有時讀些別人推薦的,并無局限。那時候,對于心理學也很有興趣,讀過畢淑敏的《女心理師》、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岳曉東的《登天的感覺》等。那時的理解能力有限,讀書主要是讀心理學普及性的書,或者是心靈修煉方面的書。

后來,受我們單位一同事的影響,開始接觸傳統(tǒng)文化、國學、量子力學和佛學等方面的書。記得當時工作之余,他經(jīng)常給我們幾個"講課"、討論,都看了什么書,有什么收獲等。當時他一推薦書,我就找來看,或者找視頻看。記得當時看過浙江大學董平教授講的《傳奇王陽明》,對陽明先生創(chuàng)立的"心學"很是佩服,更是將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立為自己行動的標桿;還看了曾仕強教授講《易經(jīng)的智慧》,受益良多。當時,那位同事還推薦了《瑜伽師地論》,這本書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也是玄奘法師西行所取的重要經(jīng)典,我雖然已經(jīng)入手,但至今沒有勇氣打開看,因為對于里面的內(nèi)容實在是無法理解,只能先放著,期待哪天假如開大智慧了再去看(貌似這一天相當相當遙遠)。感覺這個時期讀的書比之前有深度、也有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不是那么盲目了。

20xx年讀的書,有了點"跨界"的感覺--一個朋友開始推薦企業(yè)管理和思維提升方面的書。這個時期,讀書的速度降下來了(貌似一直以來讀書的速度就沒上升過,一直都很慢),但是開始寫讀后感,做讀書筆記。印象深刻的書有《小強升職記》,這是一本時間管理方面的書,當時讀完寫了一篇幾千字的讀后感;還有《金字塔原理》,主要內(nèi)容是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讀完之后按照書的內(nèi)容做了一個ppt.由于有了之前的積累和思考,這時候?qū)τ跁膬?nèi)容已經(jīng)理解的更加深刻了,而且也考慮將書中所看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自己的.思維能夠真正地提升。同時,我也受其他朋友和老師的推薦,看一些專業(yè)的心理學書籍、小說、寫作方面的書等等。這個階段,真真是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更加注重書的品質(zhì),也注重自己讀書的"品味".

總結(jié)近十年的讀書感悟,我很認同作者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的觀點,"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當一個人主動去讀一本書,他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很用心,對于有啟發(fā)的地方還會拿筆畫出來,讀完之后還會思考書中的內(nèi)容,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真正吸收了書里的內(nèi)容。我一直認為,單純?yōu)榱?獲得資訊而閱讀",并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只有我們將讀書目標鎖定在"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時,去讀一些"燒腦"的書,理解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當自己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下,憑著內(nèi)心的力量,玩味著書中的文字,書中的概念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時,就像是一只破繭而出的蝴蝶,又像是一粒破土而出的種子,那種生命力突然迸發(fā)的感覺,讓人有無比的喜悅感--這種喜悅感,唯有在用心讀書時才能獲得。

初雪,管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教育工作者,"鄭亞楠心靈工作坊"創(chuàng)始人。喜歡讀書寫作,熱心傳播美文;主張"以一片純真之心發(fā)現(xiàn)美,傳遞善";愿意傾聽你的故事,幫你解決心理困擾。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十

蘇軾曾說:"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種應當一生去追求,去秉持的習慣。然而讀書不是認字,不是圖個熱鬧,懂得如何去讀書當是養(yǎng)成這個習慣最重要的事情。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看來好笑,可能大多數(shù)人看到都會覺得它近乎廢紙,心中想著"我連讀書都不會嗎?"其實不然,讀懂一本書還真的沒那么就簡單。

書中說有許多人看書僅僅是打發(fā)時間,甚至看完就忘,"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當同情"。這話看似冷酷,其實正是對讀書而不得其法的我們最深刻的詮釋。

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這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上一層次包括下一層次方法。第一層次基礎(chǔ)閱讀,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對句子的理解,只要識字即可,對讀者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時所收獲到東東西也是最少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便是要求讀者將眼光從句子放到全書的格局上,這樣讀者所獲得的便不僅僅是單句的知識,而是全書所寫的內(nèi)容,這便高出了一個層次;第三層次是分析閱讀,如果僅僅是追求消遣或者娛樂就不需要用到這一層次了。這一層次就要求我們在對書中表面的內(nèi)容了解后,對作者想表達的深層的思想進行咀嚼和消化,著重于理解和提升;第四層次便是主題閱讀了,這一層次對讀者的要求很高,此時讀者的眼光就不再局限于一本書之上了,而是要從多門數(shù)中尋找相同的觀點,進行總結(jié)、磨合以及升華,我想這應該是最頂級的讀書方法了。

以前資源有限,古人看書尚需"手自筆錄",前輩看書也許四處淘選,而如今我們想要看書幾乎是隨手可得?,F(xiàn)在不會有人再去以讀書作為消遣,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與別人的思想碰撞摩擦,所以依我看來,讀書的前提條件就是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所以,我在看完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后覺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就是這一點。我們總是被一些所謂"暢銷書"的噱頭所吸引,而并未檢視它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由此看來,對于早已熟練基礎(chǔ)閱讀的我們而言,檢視閱讀是我們在挑選書籍時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

其次,現(xiàn)代人最需要的就是使自己浮躁的內(nèi)心平靜下來,而連續(xù)的思考不失為靜心的一個極佳途徑。主動地去翻閱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在檢視后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它的脈絡(luò),將全書連貫起來,這使得你會沉浸在自己的腦海中,不僅僅收起了平時的浮躁,更能幫助你解開在分散閱讀時的疑惑,同時這種新的視角將會帶給你一些原先意想不到的新的感悟,這也正是分析閱讀的價值所在。

最后,所謂的主題閱讀,按我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上才能做到。換句話說,這個層次教我們的是在閱讀了很多書而又理不清他們之間關(guān)系的時候,如何去系統(tǒng)的理解,辯證的分析,最終學以致用。在做主題閱讀時,要在腦中同時思考多本書中類似的內(nèi)容,無論觀點是相同的還是矛盾的,都要用自己的判斷力和價值觀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我認為,這一層次才是將書本上的東西或用起來的關(guān)鍵。

我算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是總感覺讀書時有著虧欠:讀到好書時感覺自己的閱讀不求甚解虧欠了作者;讀一般的書時又感覺在虧欠自己的時間。然而看了這本書后,我的這個困難便迎刃而解了。我現(xiàn)在正在讀一本叫做《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的書。里面的內(nèi)容雖然是用很淺顯的語言寫出來的,但思想?yún)s著實很有深度。我在讀這本書時,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一句話或是一本書中,而是把閱讀當成是一個和自己以往閱讀過的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對照和聯(lián)想的過程。在看完后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我不僅僅對這本書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對以往讀到的那些名人傳記、社會學著作當中的內(nèi)容也有了屬于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梢哉f,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總體來說,還是要感謝作者,因為這套方法是我無論對國內(nèi)的著作亦或是國外的著作都在此產(chǎn)生了興趣,并且有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預期,因為我知道這樣有方法有條理的閱讀一定會比以前盲目的閱讀擁有更多的活力,迸發(fā)出新的火花。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后感3000字篇十一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報紙上香港大學推薦的書單中,畢業(yè)后的那個暑假,閑來無事,就在網(wǎng)上下載了其中幾本書的電子版來讀,其中之一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初讀此書,感覺講得非常好,至于好在哪里,也說不大清楚,只是書里面涉及到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以往從來都是被忽視的閱讀指導原則,讓我如獲至寶,并在以后的閱讀中有意識地去這樣做,如拿到一本書,先瀏覽書名,前言,目錄,后記,粗略的從整體把握本書的構(gòu)架,知道講了什么,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分析閱讀。

第二次拿到本書,是在雙11網(wǎng)上購書的快遞里。因為好書是值得收藏和反復閱讀的,所以有不少書都是我之前在網(wǎng)上閱讀或借閱之后,再次買來讀的。為了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對于本書的閱讀又提上了日程,并且此次閱讀我也做了筆記,但這一筆記不成體系,比較零碎,只是涉及到相關(guān)感興趣的語句記錄了下來。所以閱讀了幾章后覺得還是沒有掌握本書,讀后收獲的還是第一次閱讀的體驗,再加上比較忙沒讀完,此書便被再次擱置。(而通過這些年閱讀經(jīng)驗的積累,我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

1、很多書讀第一遍的時候,印象是最深的,以后每次再讀,當時會感覺形成了對本書的更細致的認識,可沒過多久,便又忘得一干二凈,體驗仍舊是最初的,讓人很困擾。

2、對于一本需要認真閱讀思考的書,一個是用時非常長,再一個就是一定要有規(guī)律的持續(xù)不斷的閱讀,如每天一章,否則一旦擱置,便前功盡棄,再拿起時,對前面的理解也忘的差不多了,很難再形成前后知識的整體的把握,所以就得重新從頭來過。)。

第三次拿到新書閱讀,便是學校的同讀一本書活動指定下發(fā)的閱讀書目。這樣一來既有外在的壓力,又有了自己想要重新閱讀的內(nèi)在動力。于是認真閱讀每一個部分,結(jié)合自身的閱讀體驗來做好理解與批注,并且在閱讀過程中一邊閱讀一邊運用書中介紹的方法。如注意每一句話的意思,分析整個段落的主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并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與概括。進而形成對整個章節(jié)知識點的把握,在分析閱讀完本章后,列出本章的知識框架。這一過程讓我覺得本書成為了我自己,我獲得了比初讀本書時更多且更加透徹的體驗。除此之外,也因分析思考獲得了一些具體技巧,如在讀一本水平高于自己的書時,不要邊查字典邊閱讀,這樣不利于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是否抓住主旨的檢驗辦法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這一點對于分析歷史試題尤為重要;逗留與倒退的不良習慣極大地降低了閱讀速度等等。

正如翻譯者所言讀完這本書的兩種強烈的感覺,先是羞恥,開始懷疑自己第一遍讀時是否確定把書讀完,如果讀完的話,為什么后邊的那么多細節(jié)沒一點印象呢,雖然早早就讀過本書,但并未讓本書真正為自己所用。其次是何其有幸,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幫我就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許多印證和總結(jié)。如在講歷史習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理解力非常差,常常抓不住主旨,選擇與材料主旨無關(guān)的選項,是因為中學生閱讀水平到達基礎(chǔ)閱讀階段后便停滯不前,理解力跟不上,而這一能力并不是背會歷史就能提升的。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國內(nèi)沒有相關(guān)課程來進行基礎(chǔ)閱讀之上的閱讀層次的訓練,而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讓我們看到了提升孩子成績的希望。感謝本書的存在,讓我的閱讀更加有效。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