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匯總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2:59:03 頁碼:11
2023年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匯總12篇)
2023-11-12 12:59:03    小編:zxfb

科技是驅(qū)動社會進步和改變?nèi)祟惿畹闹匾α俊Wプ∈挛锏谋举|(zhì)和關鍵點,有重點地進行總結,避免泛泛而談。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一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兒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畢竟年紀小,涉及社會面窄,應該以正確的價值觀去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關注教與學的方法。所以筆者認為《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應注意幾點:

一、教學流程找準回歸生活的切入點。

《品德與生活》以兒童現(xiàn)實生活為重要題材,擴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生活的所有空間。鑒于此,教師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閮和顒拥闹笇д摺⒅С终吆秃献髡?。在教學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生活情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各項規(guī)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找準生活中切入點?!镀返屡c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單元組“我上學了”,由《我背上了新書包》、《我們的校園》、《新朋友、新伙伴》、《校園鈴聲》、《平安回家》五課組成。孩子們告別了幼兒園生活,走進學校大門。他們的生活和上學前不一樣,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老師會喜歡我嗎?”“同學愿意和我一塊兒玩嗎?”“我能找到老師的辦公室嗎?”“上課鈴響后,我應該怎么做”?“下課鈴響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學了,我能與不認識的人一起走嗎?怎樣過馬路?”這些都是學校日常生活中學生自己面臨的問題。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校生活實際,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如:引導學生并關注學生的交往、合作,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消除不安心理;帶領學生參觀校園,讓學生親自找一找校園的每一處地方,熟悉校園環(huán)境;結合學校一日常規(guī)教育要求,指導學生做好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件事;模擬交通規(guī)則情景,做交通安全標志識別的游戲;放學組織路隊回家時,告訴他們怎樣過馬路平安回家等。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了解環(huán)境與人的生存關系,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愛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積極地生活。

二、凸現(xiàn)活動引領體驗感悟的鏈接點。

品德與生活課程所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所以在教學中,唯有凸現(xiàn)活動,引領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在兒童喜愛的、樂于參與的活動中自我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去自主建構新的意義世界,才能鏈接使道德認知在多層面的體驗活動中無痕地內(nèi)化為道德行為。如在教學《秋天在哪里》一課時,要求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感受秋天的美麗。而秋天的變化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呈現(xiàn)出來的,更不是孩子們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觀察體驗到的。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了解到秋天的變化,都能參與到探秘秋天的活動中去,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把觀察、活動的場地擴展到了校園、田野、市場、商店、公園、花木園林之中,讓他們在動物、植物、人類生活等大千世界的點滴變化中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去獲取。他們在秋風中奔跑,和落葉低語,在草地中尋覓小生靈的足跡……在這片廣闊的開放天地中,秋天毫無保留地向孩子們敝開了胸懷,綻放了它的美麗,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們訴說了自己的秘密。在與秋天的親密接觸中,孩子們對秋天的認識,對自然的熱愛不斷地積累、延伸。這種超越了時空的形式讓孩子們忘我地投入到了發(fā)現(xiàn)的快樂中,獲得的快樂中,參與的快樂中,體驗的快樂中。此時此地,已經(jīng)不是活動激勵了他們,而是他們轉(zhuǎn)動了這塊最廣闊的生活舞臺。

三、挖掘資源提升品德教育的著力點。

在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教學活動在內(nèi)容上既依據(jù)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及時地把社會中的新信息、兒童生活中的新問題和新現(xiàn)象吸收到課程內(nèi)容中來,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更適宜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發(fā)展,價值判斷力得到初步的培養(yǎng),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義的資源內(nèi)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nèi)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例如,在教學《秋天的收獲》一課前,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提議要舉辦一個“豐收展”的活動,由于學生都是農(nóng)村的孩子,所以當老師提出讓同學們從家里帶些秋天的果實到班上來展覽時,同學們都很高興。在上課時,我用卡片標出“水果類”“糧食類”“蔬菜類”“干果類”等各種類農(nóng)作物,讓學生先想想自己帶的東西屬于那類,然后放在相應的位置上,接著讓同學們看看、摸摸、聞聞,感知各種果實的形狀、顏色、氣味等,讓學生學會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最后讓學生說說這些豐富的果實是怎樣得來的,說說父母的勞動情形,體會勞動的艱辛,感受勞動果實的來之不易,從而讓學生懂得應該珍惜勞動果實,尊敬勞動者。

四、拓展延伸踐行品德形成的落腳點。

品德課教學的落腳點是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為習慣、熱愛生活、健康成長,但僅靠在課堂上去完成學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延伸擴展到課外,教師應該開發(fā)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開展觀察、體驗、操作、交流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從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為以及情感態(tài)度不斷得到升華,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是品德課教學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學生踐行品德形成的基石。如教學《我自己會整理》一課,在開展“我能做好”的活動后,可以讓學生把會整理的事兒做個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準備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書包、整理書桌和抽屜,整理玩具、用過的東西放回遇原處等,并留出給家長寫評價意見的地方。這樣,拓展到課外去,既鍛煉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時又養(yǎng)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二

21世紀是一個社會發(fā)展多元化、學習化、信息化的時代,教育資源、教學時空無限擴展,這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物質(zhì)條件。社會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新開設的一門綜合課,是極富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的新課程。怎樣通過上好這門課,培養(yǎng)學生正確觀察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生活的初步能力,促進學生社會化過程的良性發(fā)展,是每個社會學科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社會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我市的小學社會學科教育改革和其他學科一樣,正經(jīng)歷著“知識—能力—素養(yǎng)”的發(fā)展階段,但教育觀念滯后的現(xiàn)象卻時有發(fā)生,如:牽著學生走的多,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少;具體指導和規(guī)定的多,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科學探究活動少……這樣做最直接、最嚴重的后果,就是把學生束縛在被動學習、被動思考的軌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學什么,考什么就學什么的呆板局面。這可能是造成學生不會學習,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的主要原因,這與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的要求相去甚遠。

如何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呢?本人認為在社會教學中應恰當?shù)亍霸觥迸c“減”,才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社會課教學的“增與減”

1.增加直觀感知,減少空洞說教。

社會教材中的部分歷史、地理及民俗知識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抽象空洞的說教難以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性為主,直觀形象的事物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因此,教學中我重視圖片、實物、錄像、錄音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縮短時空跨度,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學習《中日甲午戰(zhàn)爭》這一內(nèi)容時,先引導學生自學書上內(nèi)容,然后通過閉路電視把相關內(nèi)容的歷史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吹綈蹏鴮㈩I鄧世昌英勇善戰(zhàn),最后以身殉國喚起國人的覺醒,孩子們的心里充滿了對愛國將領的敬佩之情,“勇哉壯節(jié)首捐軀,無愧同袍夸膽識”海疆衛(wèi)士鄧世昌,永遠活在祖國人民的心里,他的光輝形象,永遠屹立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當問及他們的內(nèi)心感受時,“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振興中華”成為孩子們的一致呼聲,這樣教學的效果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社會歷史,同時激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感染的力量直達學生的心靈深處。

2.增加社會實踐,減少教師灌輸。

常規(guī)的社會課作業(yè)多以書面練習為主,忽視了社會課與社會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對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沒有益處。正所謂“課堂是小社會,而社會才是大課堂”。因此,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調(diào)查。采用參觀、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社會和適應社會的初步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在進行調(diào)查前,教師可事先準備好調(diào)查提綱。如學習《家庭與社區(qū)服務》一課時,可以從自己家庭與社區(qū)的關系開始,準備兩個調(diào)查提綱:1、你家附近開展了哪些社區(qū)服務?這些活動給你家解決了哪些困難?2、如果沒有社區(qū)服務,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怎樣?這樣,以家庭調(diào)查為基礎,繼而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家庭與社會的關系。如學完《家庭與社會》后,讓學生通過調(diào)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了解各行各業(yè)的工作情況,再來說一說為什么每個家庭生活得幸福,有利于社會的安定繁榮?等等。采用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參加,獲得第一手資料,大家感興趣,富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三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識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進行識字”。如何在識字量較大的情況下,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體現(xiàn)新課標的會認,會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在昆侖路小學聽了張麗娜、姚二琴、田麗娜三位老師的課,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游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后,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可采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這一點我認為姚二琴老師做的就很好,她為了鞏固孩子對生字的記憶,設計了“摘果子”的游戲,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棵掛滿鮮紅蘋果的蘋果樹,讓孩子去采摘(讀出生字的讀音),如果讀對了,其他小朋友就跟讀。學生爭搶著去采摘,學習興趣倍增,記憶較深刻。

二、由表及里,讓學生在象形中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后再識記,就輕松多了。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姚老師在教學“筆”字時,出示了一支毛筆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制作的材料,學生輕而易舉的回答說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這時老師就說竹字頭下面加毛字就是“筆”字,筆字的識記就水到渠成了。

三、圖文并茂,讓學生在實物中識字。

―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學生也非常喜歡,利用它們進行識字教學,能幫助識記。如在學習《在家里》這一課,沙發(fā)、茶幾、電視、電話、臺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梁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四、挖掘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識字。

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钴S,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其次:開發(fā)班級內(nèi)在資源班里學生的名字,學生不能認全,是各班的一個通病,反過來想是壞事,也是好事。不是嗎?學生不能認全的原因是什么?是字太多了,這么多的字,都認識了,記住了,學生一下識了多少字呀,不是一件大好事嗎,肯定是的。所以,讓學生提前識字,班級的這塊內(nèi)在的資源應該開發(fā)起來,同時也是很容易開發(fā)的。學生之間相熟悉是很快的,能相互叫出名字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需在學生能叫出別人的名字的時候,能讓學生人名對照。建立一一對應關系,這樣識字就快捷多了。怎樣讓學生建立這種聯(lián)系,我想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梢圆捎枚嚅_展活動的方式,老師讓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小紙片上,做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圖形,貼在課桌角。鼓勵同學課間休息時,互相認識,互相當小老師,教其他同學認識自己的姓名。當小老師,其樂融融。接著進行了“我認識的同學名字多”的比賽,教師給每位學生發(fā)放一張全班同學名單,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檢查同學的認讀情況,統(tǒng)計認識的名字數(shù)量,給優(yōu)勝者頒獎。讓學生盡快熟悉身邊的人,認識他們的名字。提倡多認識這些名字里的字,然后認識和這些字相關的字。如:我班有一個叫“張倩”的學生,在學生認識了“倩”后,又出示了“情、請、清、晴、精、睛”這些字,學生也很快認識了。當然,識寫不要求同步,寫從要求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把其它簡單一些的字也寫好。

五、有意觀察,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識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讓學生有意識找一找上面自己認識的字,孩子的興趣很濃,會從中學到很多漢字。平時孩子們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多交流,并布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等等??傊?,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學習漢字,擴大識字量。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四

轉(zhuǎn)眼一個學期過去了,本學期,我承擔了一年級兩個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現(xiàn)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在這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中,我能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zhì)量分析。每節(jié)課課前修改教案,課后反思小結。

并且,我在教學中論題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jīng)驗,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能采用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以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為基礎。

我在教學時,做到了關注學生的接受性,尊重兒童的年齡特征,挖掘生活對兒童品德形成具有價值的資源,體現(xiàn)出兒童個體與其周圍自然、社會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社會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二)設計豐富多彩、易為兒童接受的教學活動。

結合本學期品德組的課題——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體驗性活動來實現(xiàn)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來設計教學活動。對于品德與生活課堂,要考慮到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不能僅僅局限于講解教科書,學生也不是依靠聽講來學習,而是要通過觀察、調(diào)查、實驗、探索、服務、制作、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等活動,實際地去感受、體驗、領悟、發(fā)現(xiàn)。

根據(jù)一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需要,教學時將教學活動的設計放在重要的位置。通過講故事、念兒歌、朗讀小詩、畫畫、動手制作、親身體驗等活動,為學生自主探究、參與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搭建平臺。

(三)講求教學的實效性。

設計出好的教學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那么就能有效地達到預想的目標。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多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收獲。

教學活動的選擇首先考慮的不是活動的形式和數(shù)量,而應該是活動的有效性,活動本身是否有意義,是否有必要。無意義的活動,進行得再多也不過是“演戲”,對兒童的發(fā)展并無幫助。

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去感受、體驗,以親身感知來接受知識。

(四)關注學生。

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的關注十分重要,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興趣以及自我評價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興趣一旦激發(fā)出來,就可能產(chǎn)生一些新的疑問,對于學生的生成性問題,我在寫教案時做了預設并有課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應該激發(fā)、保護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應表揚兒童敢于提問、敢于質(zhì)疑、敢于表達的勇氣,尊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研究,并嘗試解決。

以上,是我對自己本學期教學的回顧與總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學習教學理論,進一步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2、創(chuàng)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做好課后反思,及時針對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辦法。

雖然這學期我在教學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通過教學總結,我仍發(fā)現(xiàn)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傊瑸榱嗽诮窈蟮慕虒W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將繼續(xù)求索,不斷創(chuàng)新。

1.小學思品教學教育工作總結。

4.小學一年級語文工作總結大全。

5.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6.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7.一年級下冊語文工作總結。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五

學生能在一定的語境中認識或猜認生字,但識字量大了以后,單獨出示某個生字學生有時就拿不準了,有的混淆,如形近字、音近字等,有的搞亂次序,如葡萄,單獨出示時把“葡”當成“萄”或把“萄”當成“葡”。因此,讓學生精確分清字形,特別是字形的細微之處,正確建立起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是這一階段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可以采取的策略是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記生字。

如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活動中鞏固識字;課堂上把生字編成一段文字,讓學生認讀,如學了《識字7》后,有位老師自編了這樣一段話:孔嬉是錦州市靈鷹小學的學生。這學期他參加了“紅領巾護鳥小分隊”。一天,他正在樹底下聽黃鸝和百靈唱歌。一位小弟弟走來了他撿起一顆石子往樹上扔去,嚇得小鳥們急忙往叢林深處飛去。這段話中蘊涵了8個生字,學生在語境中進一步認識了這些生字。

當然,我們還可以提倡課外閱讀,在課外書中生字不斷復現(xiàn),得以鞏固??傊?,孤零零地記生字容易造成生字的回生,我們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語言環(huán)境,幫助他們記生字。另外,本冊教材后面只有生字表沒有詞語表,但我覺得把生字放在詞語中識記效果更好,詞語的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應該及時補充或借助文本劃一些詞語讓學生掌握。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六

3.什么東西越熱越愛出來?答案:汗。

4.在香港生活的人,是不是可以埋葬在廣州呢答案:活人是不能埋葬的。

5.象皮、老虎皮、獅子皮,哪一個比較差?答案:象皮(橡皮擦)。

6.什么人最喜歡日光浴?答案:植物人(光合作用)。

7.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不能玩什么游戲?答案:不能玩猜拳(兩小無猜)。

9.怎么使麻雀安靜下來?答案:壓它一下(啞雀無聲)。

10.圣誕夜,圣誕老公公放進襪子的第一件東西是什么?答案:腳。

12.一架空調(diào)器從樓掉下來會變成啥器?答案:殺人兇器(砸到人了);空調(diào)器(無論摔壞還是空調(diào)器)。

13.考試時應注意什么?答案:監(jiān)考老師。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七

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本學期我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采取各種有效的途徑,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下面,我談談這學期我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1、根據(jù)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想一定要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如在教《他、她》時,我通過讓兩名學生(一個女生,一個男生),到講臺前,讓孩子們看,并用說句子的方法區(qū)別這兩個字,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祖國文字奧秘的欲望,對學習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xiàn)。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zhuǎn)轉(zhuǎn)……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給字配“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痹谧R字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八

2、論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

3、論賞識教育的意義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

5、小學語文教育中鄉(xiāng)土文化缺失研究。

6、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研究。

7、《教育雜志》與民國時期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

8、小學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

9、小學語文教育中古代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策略研究。

10、小學語文教育實施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研究。

1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2、環(huán)境教育視野下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分析。

13、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實踐性知識研究。

14、學前與小學語文教育銜接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5、中國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育的探索者-吳研因。

16、呼喚和諧的兒童本位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

17、“右腦開發(fā)理論”觀照下的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

18、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技術應用研究。

19、吳研因小學語文教育思想研究。

20、小學語文教學中視覺素養(yǎng)教育研究。

21、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22、試論小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23、試論小學生的合作學習。

24、試論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25、試論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

26、試論小學生自然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7、試論小學生綜合性學習。

28、試論學生中獨生子女愛他人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29、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研究。

30、特級教師成長歷程研究。

31、現(xiàn)代教師教育智慧形成的相關研究。

32、現(xiàn)代教師人格特征形成方式的探究。

33、現(xiàn)代教師職業(yè)觀內(nèi)涵構成的思考。

34、現(xiàn)代教師職業(yè)角色內(nèi)涵的探究。

35、鄉(xiāng)村教師與城鎮(zhèn)教師發(fā)展內(nèi)涵異同的相關研究。

36、鄉(xiāng)村教師與城鎮(zhèn)教師發(fā)展形態(tài)異同的相關研究。

37、小學“活動導學”的研究與實驗。

38、小學班級管理的研究。

39、小學德育的方法研究。

40、小學德育的過程研究。

41、小學德育的模式研究。

42、城區(qū)學生與農(nóng)村學生的對比研究。

43、傳統(tǒng)教師評價的負面影響。

44、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誤區(qū)研究。

45、詞匯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6、大學生選擇教育類專業(yè)的心理相關研究。

47、大眾媒體對小學生的影響分析。

48、當代兒童對兒童文學的期待與要求。

49、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開發(fā)與管理研究。

50、東西方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yǎng)研究。

51、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52、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53、兒童課外文學閱讀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

54、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義。

55、改革開放以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多元現(xiàn)象研究。

56、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57、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58、關于文學欣賞的'研究。

59、合格教師基本標準的探究。

60、緩解教師心理問題的措施、途徑的研究。

6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62、家庭對于小學生的才藝與興趣活動的支出調(diào)查研究。

63、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個性養(yǎng)成與心理成熟的影響。

64、家庭教育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影響。

65、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配合問題的研究。

66、教師的教學能力研究。

67、教師的科研能力研究。

68、教師的素質(zhì)研究。

69、教師的學歷水平研究。

70、教師發(fā)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71、教師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因探究。

72、教師發(fā)展對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相關研究。

73、教師發(fā)展對于提升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相關研究。

74、教師發(fā)展對于學校課程改革的促進研究。

75、教師發(fā)展過程中可用資源的梳理與歸納研究。

76、教師發(fā)展進程中內(nèi)在障礙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77、教師發(fā)展進程中外在困難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78、教師發(fā)展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作用。

79、教師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關系研究。

80、教師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關系研究。

81、教師發(fā)展在專業(yè)化進程中的價值探索。

82、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與改革研究。

83、教師能力發(fā)展內(nèi)涵與途徑的思考教師期望在小學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84、教師人格發(fā)展內(nèi)涵與策略的研究。

85、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職業(yè)生活研究。

86、教師使用新教材出現(xiàn)問題的研究。

87、教師思想發(fā)展內(nèi)涵與途徑的思考。

88、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研究。

89、教師知識發(fā)展內(nèi)涵與途徑的思考。

90、教師職業(yè)發(fā)展階段界定與標志的思考。

91、教師職業(yè)生活規(guī)律的相關研究。

92、教師智慧發(fā)展內(nèi)涵與策略的思考。

93、教師自我教育的途徑與策略探究。

94、教學組織形式:小班化教學研究。

95、教育類專業(yè)學生就職前的知識儲備研究。

96、教育類專業(yè)學生就職前的專業(yè)思想形成研究。

97、教育類專業(yè)學生就職前角色轉(zhuǎn)變過渡的相關研究。

98、教育實習后的專業(yè)認同變化研究。

99、課程改革與小學語文學科課程關系的研究。

100、課改背景下的“好課”標準的研究。

101、課改背景下的學生作業(yè)的研究。

102、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程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研究。

103、課堂教學改革困境的研究。

104、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105、課堂教學新境界的研究。

106、課堂教學中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

107、口語交際與小學語文教學。

108、論活動課程評價的理論與實施。

109、論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的藝術。

110、論小學生愛家鄉(xiāng)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111、論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112、論小學生作業(yè)批改的藝術。

113、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語文素質(zhì)培養(yǎng)。

114、論優(yōu)秀班風的建設。

115、某一位兒童作家或某一類兒童文學作品的研究。

116、農(nóng)村教師發(fā)展動因與城市教師發(fā)展動因的比較研究。

117、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118、拼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和地位研究。

119、貧困地區(qū)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思路、辦學模式的研究。

120、貧困地區(qū)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難點及對策的研究。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九

這堂課是在多媒體的呈現(xiàn)下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學生在這樣鮮活、廣闊的課堂上盡情馳騁,非常興奮。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學生自己體會來學習,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發(fā)揮。整堂課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十

我們一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材非常貼近生活,有著很強的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還特別注重兒童的主體性,本學期我根據(jù)學期初《品德與生活》制訂的.教學工作計劃,依照教學內(nèi)容和結合班的實際進行授課,著重讓學生學會以下幾點: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過教材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讓學生較快熟悉新環(huán)境,適應小學生活,情緒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有關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以各種學生喜歡的活動和游戲來激發(fā)他們對學校生活的愉快、積極體驗,讓他們逐步熟悉、了解學校,認識和熟悉新朋友,進而意識到并能按照一個小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通過學習,學生都能體驗學校生活的樂趣,順利地過錯成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二、愉快、積極地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教學內(nèi)容和班的實際情況,教育學生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和同學多合作,讓他們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有作為小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樂于與老師、同學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單元里,我讓學生們互相合作,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秋天,讓他們自己通過合作制作標本和風車等活動和游戲,培養(yǎng)他們合作的能力。

三、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在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作為一個小學生應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和自己的學習任務,團結友愛,愛親尊長。通過學習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跡,讓學生從小學會為人民服務的概念,從而從情感上真正去熱愛國家,做一個關心他人、能為人民服務的好學生。

四、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

在教學中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課文生動有趣,而且沒有固定的內(nèi)容,所以在課堂上,我通常讓學生自己說,讓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通過學習,他們都對新環(huán)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辦法進行自己的游戲和活動。

本學期的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學生的進步總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進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實,今年已經(jīng)是我第二年接受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按說應該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了??墒桥c去年相比,自我感覺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學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數(shù),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的素質(zhì)較上一屆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剛?cè)雽W的學生,課堂行為習慣以及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學期,我的其他工作較多,也沒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教學,沒能研究好學生,調(diào)整或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使教學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今后的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總之,都是我的收獲。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了一些提高。我決心不斷的探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相信在今后,我對新課程的理解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經(jīng)過一個學期學習,同學們的行為習慣都有很好的轉(zhuǎn)變,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

章制度,幫助別人,拾到東西上交學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僅能自己認識到該如何做,當別人出現(xiàn)錯誤時,也能及時糾正別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斷出現(xiàn)。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蜻、蜓”等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會寫“螞、蟻”二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兒歌、背誦兒歌。

3、學習“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學寫詩歌創(chuàng)新。

4、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有觀察小動物、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熟讀兒歌。

教學過程:

一、識字復習。

1、出示圖片認動物。

2、拼音加圖個別朗讀。(指導后鼻音、翹舌音。)。

3、去掉拼音和圖片朗讀。

4、圖片與生字做朋友。(終極考驗: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誰真正認識了這些動物朋友的名字。老師請出一個小動物,請你有卡片的同學將動物的名牌拿到它的身邊,好!大家都通過了考驗成為了小動物們的朋友,大家再一起向老師介紹一下他們?。?。

二、激情朗讀。

師:看你們介紹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多開心呀,在美麗的夏天里,這些小動物們在忙碌些什么呢?請大家翻開書本第57頁,四人圍成小組讀讀這首兒歌。你們可以用一起讀或一人一句等方式把兒歌讀通、讀順!

個別朗讀,小組接力讀。

1、男女問讀。(老師來問你們來答,師示范:蜻蜓哪里展翅飛?“蜻蜓半空展翅飛?!蹦猩鷨柵稹#?。

2、大組問讀。

3、看黑板背誦。

4、小朋友表演接力讀。

5、全班做動作背。

三、觀察動物,引導創(chuàng)新。

青蛙、知了、小鳥、松鼠……(學生邊說邊記錄)。

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們寫的小詩。

在我們的叢書第108頁,也有一首寫夏天的小詩《夏天到》,趕快打開,自己快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里講了幾種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呀?(知了、小鳥、小狗)。

小朋友們,夏天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我們身邊,快快用你們的火眼金睛再把我們身邊的夏姑娘找出來吧!

四、寫字。(動物朋友覺得你們寫詩讀詩都很棒,也想考考大家寫字。我們一起來。

觀察一下怎樣寫好這兩個字?老師范寫,邊寫邊指導。

學生寫。

評價學生作品。

五、總結。同學們在自然界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快樂的生活著,夏天到了,趕快趁著周末和爸爸媽媽到自然去認識他們、觀察他們吧!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下課!

附文。

夏天到。

夏天到,知了叫。

小鳥躲在樹枝上。

小狗呼呼睡大覺。

灑水車,嘟嘟叫。

來給大街洗個澡。

一年級品德教學論文題目篇十二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想像畫面、觀察畫面來領悟文中所體現(xiàn)的美麗景色。但文中的四處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使得學生的想像具有局限性,說得不夠到位,在這一點上教師還缺乏指導。如能“以講促說”可能比看畫面效果要好些。

課間游戲我設計了一項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不僅達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對數(shù)量詞的鞏固,在鞏固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選擇了學生最喜歡的“寵物小精靈”卡通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認為我對學生的組織還不夠,不能收放自如,在關注學生方面還需大大加強,真正走近學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師生平等關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