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實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1:32:03 頁碼:10
最新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實用11篇)
2023-11-12 01:32:03    小編:zdfb

教案能夠引導教師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可以借鑒其中的優(yōu)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男薷暮蛣?chuàng)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記住,教案的編寫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準備工作,只有做好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祝愿大家教案編寫順利,教學工作順利!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一

1、學習詩人用評議的彩筆向讀者展現(xiàn)了康橋秀麗的風光,創(chuàng)造空靈、飄逸意境的寫法。

2、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1、怎樣理解這首詩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構思?

分析:首先,詩人避開了一般別離詩的告別對象。一般別離詩告別的是人,這首詩告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執(zhí)手相看淚眼”或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其次,詩人為離別創(chuàng)造了一種特殊的氣氛。一般離別,或執(zhí)手叮嚀,或牽手頓足,其中總帶點“傷離別”的味道。而這首詩只著色繪景而不摹聲,以“輕輕”“悄悄”“沉默”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huán)境,排除了離別中國“傷別”而產(chǎn)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飄逸的成分。

第三,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照一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當有送行的人,詩人的眼中也會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耳中也會聽到機械的轟鳴。但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攝入鏡頭,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輝”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獨特的構思,來自詩人對個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五四”以來的時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張人類接近自然,回歸自然,融合自然。他發(fā)現(xiàn)的“康橋世界”是人類心靈共同的“自然保護區(qū)”。在詩中,他與大自然似乎有一種本能的感應和認同,與大自然達成和諧,如“我”與“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覺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題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條水草”的體驗等。

2、怎樣理解全詩的“畫面美”?

分析:八節(jié)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給人視覺上美的享受。畫面表現(xiàn)之一是,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為絢麗的詞語,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等。畫面美表現(xiàn)之二是,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

一、吟誦詩作。

1、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師生明確:

這首詩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shù)基本上是6、7字(間有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追求音節(jié)的波動和旋律感。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的第一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2、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全詩意境鮮明,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教師可播放藍天浮云、岸邊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錄像或幻燈,伴以輕柔的有歐洲田園風情的樂曲,以感受個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營造的別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體感知。

1、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詩作,神秘、膘朧、感傷、頹廢的傾向明顯,但也不乏語言清新、比喻貼切,具有輕柔明麗風格的佳作。選自《猛虎集》的《再別康橋》就以音節(jié)和諧、意境優(yōu)美,備受讀者們的青睞。

遇大霧,飛機觸山著火,不幸遇難。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再別康橋》中的詩句竟成了他的讖語。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時年僅36歲。

一般認為此詩是詩人1928年秋第三次歐游歸途中所作。

2、了解詩中內(nèi)容大意:

師生明確:

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第1節(jié),連用三個“輕輕的”,實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并且以輕微跳躍的節(jié)奏,襯托了緩步飄然而去的形象,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diào)。

第2節(jié),寫岸邊柳樹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第3節(jié),寫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戀情。

第4節(jié),寫榆樹下的青潭。詩人融情人景,將留戀全都融入康橋的風光中。

第5節(jié),詩人感情達到了高潮。他幻想著撐一桿長篙,泛舟到青草更青處尋他“彩虹似的夢”,“向星輝斑斕里”放聲高歌。

第6節(jié),詩人由幻想回到現(xiàn)實。悄悄吹奏別離的簽蕭,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于寂然。

第7節(jié),跟開頭呼應?!霸撇省北緛硎遣荒軒ё叩?,然而詩人卻說“不帶走一片云彩”。這種夸張手法,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這里,節(jié)奏相同,但以詞句的變換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至此,詩人把對康橋的“濃得化不開”的感情,于“沉默”、“輕輕”、“悄悄”中表現(xiàn)了出來。

三、課后練習。

1、完成練習。

2、談談你對徐志摩詩的認識,將所獲寫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再別康橋。

緩步飄然離戀戀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悵不得不離去。

為詩句燃斷想象長須的徐志摩。

徐志摩寫作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他在《輪盤》自序里說:“我敢說我確是有愿心想把文章當文章寫的一個?!痹凇睹突⒓返淖孕蚶锼终f:“但為了一些破爛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經(jīng)燃斷了多少根想象的長須。”所以一些極普通的字眼,一經(jīng)從他筆下流出就標出了自己的分量。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二

和大多數(shù)的追星族不同,徐志摩不僅用自己的名字來表達“志在摩詰”的崇敬,而且他更諳熟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一點,可以從詩人的《再別康橋》中得到具體的印證。

《再別康橋》寫于1928年7月,重返英國再回康橋,詩人禁不住思緒飛揚1920年,他遠渡重洋到英國研究文學,在劍橋大學度過了一年真正悠閑自在的生活。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詩人深情地稱康橋是“我難得的知己”“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而今重返母校,詩“再撿起詩針詩線,繡我理想生命的鮮花”。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夕陽西下,落日把它的余暉幻成滿天的彩霞,織著思戀,綴著夢幻,久別瞬聚的詩人帶著無限的眷念幽思,帶著深深的愁思,拖著沉重的雙腿一步三回頭地向母校告別。三個“輕輕地”寫出了詩人躡手躡腳,不忍驚動,不愿驚動母校的心理??此瓢察o,實則沉重。既有難舍難離的真情實感,又有淡淡的無奈與感傷。按照常理,作別的本應是人,卻換作了云彩,孤獨與失落隱含其中。這幅落日告別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眷眷學子對母校的無限深情?!芭e手長勞勞,我心更依依”。那“縵爛的云紋霞彩”,不正反映我的思想情感,反映此時“撒向天空的眷意詩心”么。

青青的河畔,依依的楊柳,舒動著她那柔柔的纖臂,牽著詩人那多情的目光,更牽著詩人那不安的思緒。沐著夕陽的金輝,攏著霓虹的彩紗,那婀娜的金柳不正是那“不勝嬌羞”的新娘么?那樣地秀美端莊,那樣地典雅高貴。透著無限的歡喜與眷戀,萬分的美好與心愛。至此,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岛樱e淀著我的愛戀與愁思,康河“通我血液,浹我心臟”。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樣既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又可以緊緊偎在康河的臂彎里,感受她那“如慈母之于睡兒,緩抱輕吻”。因為“我的眼是康橋叫我睜開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她給我胚胎的”。康河,你是我生命之河,養(yǎng)育著綠油油的'青荇,也養(yǎng)育著我青荇般的夢。

那靜靜的榆陰之下,不是我朝思暮想的拜倫潭么,閃著細碎的鱗光,蕩著綺麗的漣漪,仿佛那斑斕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翻潑一海純金,蕩漾一潭夢幻。而今夢雖破,而那彩虹般斑斕的碎片依舊那么絢麗多姿,依舊那樣地如花美艷。夢沉淀在康河里,我的心也沉淀在康河里。

夜幕徐徐而下,星光點點如燭,獨撐一支長篙,滿載一船月華。在青青的碧草間泛舟。尋遍我每一處的春陽艷照,夜雨闌珊;尋遍每一株鵝黃橘綠,木茂花鮮。那星輝的斑斕,不正是我那被揉碎的彩虹般的夢么?所以詩人不禁要放歌??墒侨f語千言又無從說起:“可愛的,我將怎樣比擬你呢?我怎能比擬得出呢?”于是作者將這寄托給簫聲。深沉舒緩的笙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夢已碎,心如昨,站在這夢的胚芽潛滋暗長的康河,詩人怎能不感慨良多“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就讓那份美好,永遠積淀在康河,永遠塵封在記憶的畫冊。不要去驚擾,更無須去打破。哪怕是康河上漫爛的晚霞云朵。至此詩人再次放慢離別的腳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一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面對康河,詩人寂然凝慮,“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我甜蜜的憂愁”。就這樣詩人滿含著無限的眷戀與期待,輕輕揮手,悄悄而去,留下的是那情真意切的依依深情。

縱觀全詩,情由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天成。詩人把無限的眷戀與淡淡的悲傷都注入了康橋的一草一木,星輝云彩。為我們精心描繪了一幅依依惜別圖??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

這是心靈深處的歡暢。

這是情緒境界的壯曠。

憑天堂沉淪,

任地獄開放。

毀不了我內(nèi)府的寶藏。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三

a,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b,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教學重點。

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对賱e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yōu)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及飽含的深情。

五,整體鑒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啟發(fā):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

明確: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shù)囊庀筮x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jié)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xiàn)。

b,音節(jié)和諧,節(jié)奏感強。

c,回環(huán)復沓。首節(jié)和末節(jié),語意相似,節(jié)奏相同,構成回環(huán)呼應的結構形式。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師總結。)。

六、小結本文。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xiàn)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兩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七,知識點訓練。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d.最末一節(jié),以兩個“悄悄”緊承上一節(jié)的“悄悄”和“沉默”,而且與首節(jié)遙相呼應,但詩人的情緒已由淡淡的憂郁變得更加惆悵與傷感了。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3,識記訓練:背誦本詩。

八,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寫一篇賞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四

1,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語文教案-再別康橋。

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a,通過教師的指導朗讀學會欣賞詩歌的音樂美。

b,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多媒體教學。

:一課時。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对賱e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yōu)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再別康橋》??禈?,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禈虻囊磺?,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啟發(fā):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提問:

a,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的心頭蕩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仿佛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shù)囊庀筮x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jié)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xiàn)。

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音節(jié)和諧,節(jié)奏感強。

c,回環(huán)復沓。首節(jié)和末節(jié),語意相似,節(jié)奏相同,構成回環(huán)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筑美,是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jié),每節(jié)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shù)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筑美。

4、學生指名用一段話來描繪:你的面前浮現(xiàn)出怎么樣的一幅圖畫?

師述: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xiàn)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筑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xiàn)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閱讀鑒賞:《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欣賞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離別詩,并與《再別康橋》作簡單的比較。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1、學生朗讀全詩。

2、學生獨立欣賞全詩。

3、教師點評:

明確:這首精致的小詩,描摹了日本女郎那種溫柔而禮貌的神態(tài)。詩的第一行描寫了日本女郎同客人道別時鞠躬的神態(tài),突出其溫柔。接著用嬌羞的水蓮形容女郎的美麗與溫柔也流露出詩人對其由衷的贊美。“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依依惜的神情宛在面前,詩人從女郎的道別聲中聽出了”密甜的憂愁”,這正是詩人此時此地的內(nèi)心感受.而這一切是剎那間襲來的情思.。

詩在外在形式上也是著意追求的,注意詩的音樂美。五行中有四行是字數(shù)不一的長句,第三行是兩個短句重復,形成了起伏緩慢的節(jié)湊和柔和的旋律,采用的韻腳是“柔、羞、愁”。美的內(nèi)容和美的形式高度統(tǒng)一。

課外讀徐志摩詩。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五

課程標準: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shù)乇磉_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

2、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xiàn)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3、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

解讀:

對于現(xiàn)代詩歌,我們應加強誦讀涵泳訓練,激發(fā)學生誦讀詩歌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在誦讀涵泳中通過想象,引導學生學會從意境和意象、語言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恰當?shù)馁p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使學生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二、教材分析:

《再別康橋》選自魯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山水神韻”。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蟲魚鳥獸總是撥弄著著文人或喜或悲的心弦。《再別康橋》就是一首景與情完美融合的絕唱。它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此詩以其優(yōu)美的意象和韻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全詩描述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美好回憶,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xiàn)得真摯、雋永。學習這首詩歌,可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賞析意象,豐富詩歌內(nèi)涵,深刻理解詩歌的情感,陶冶性情,感受美的事物,增強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

三、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對現(xiàn)代詩歌的誦讀和鑒賞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對現(xiàn)代詩歌接觸甚少。讀著這樣一首詩歌,他們覺得很美,卻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詩意美,無法準確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所以,我們上課的重點放在“誦讀涵泳,讀出美感”和“賞析意象,體會情感”上,在誦讀中引導學生感受《再別康橋》的語言美、韻律美。通過賞析意象,體會由這些獨特意象營造的美妙意境,理解作者哀而不傷的別情,感受《再別康橋》的意象美、情感美。

四、評價設計。

1、品味語言美(教師評價)。

2、賞析意象美(生生評價、教師評價)。

3、體味情感美(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4、我愛朗誦(師生評價)。

5、課后作業(yè)(自我評價)。

五、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了解作者徐志摩、劍橋大學及《再別康橋》的寫作背景;了解“新月詩派”、代表人物、及其提出的“三美主張”。

2、通過誦讀涵泳和教師的指導,學會運用語調(diào)、停頓、重音等朗誦技巧,感受詩歌的韻律美、語言美。

3、能夠準確找出意象,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對意象的理解,感知意象的特點和傳達的情感。

4、能夠借助有感情地誦讀文本,體味作者蘊于詩中哀而不傷的別樣離情。

5、能夠熟練背誦詩歌。

(二)預習目標:

1、通過自學材料了解作者徐志摩、劍橋大學及《再別康橋》的寫作背景。

2、了解“新月詩派”、代表人物及其提出的“三美主張”。

3、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簡練的語言寫出每一詩節(jié)所表達的感情。

4、自查工具書,讀準字音;朗誦詩歌,把握節(jié)奏。

5、通過反復誦讀,有能力的學生背誦詩歌。

(三)課時目標:

1、通過誦讀涵泳和教師的指導,學會運用語調(diào)、停頓、重音等朗誦技巧,感受詩歌的韻律美、語言美、情感美。

2、能夠準確找出意象,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對意象的理解,感知意象的特點和傳達的情感。

六、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投影顯示)。

1、通過誦讀涵泳和教師的指導,學會運用語調(diào)、停頓、重音等朗誦技巧,感受詩歌的韻律美、語言美、情感美。

2、能夠準確找出意象,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對意象的理解,感知意象的特點和傳達的情感。

二、學習過程。

(一)導入(1分鐘)。

“有這樣一座橋,風景秀麗,聞名遐邇;有這樣一個人,風流倜儻,才華橫溢;有這樣一首詩,清新空靈,含蓄雋永?!蹦阆胄蕾p這座橋,走近這個人,感受這首詩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詩人徐志摩的腳步,再別康橋,感受那份難舍的離情別意。

(二)一讀文本(6分鐘)。

(投影顯示:讀準字音、體會文本韻律)。

(三)二讀文本(11分鐘)。

(投影顯示:有感情地誦讀并思考)。

提問:詩歌表達了作者對康橋怎樣的情感?

明確:全詩蘊涵了對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

提問:詩人寓于每一詩節(jié)的情感分別是怎樣的?

明確:難舍難分——摯愛、依戀——羨慕、眷戀——陶醉忘情——快樂至極——悲傷——淡淡哀愁。

(投影顯示語調(diào):舒緩、低沉節(jié)奏:輕柔、和諧)。

教師有選擇地范讀詩節(jié)后學生自由朗誦。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六

1、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2、感知《再別康橋》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3、通過教師的分析賞析,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誦讀感受詩歌三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詩歌意象蘊含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2、《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教學難點。

賞析現(xiàn)代詩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語:

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二、讀詩。

大家知道,詩歌是用最簡潔的語言傳達最豐富的情感,學習詩歌時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明確:讀。

明確:輕柔、舒緩。

是什么內(nèi)容決定了要這么讀?叫學生說他獨處的內(nèi)容。

明確:別離詩。

請同學們帶著作者依依不舍之情再讀這首詩。

師生齊讀,正音正字。

三、講詩。

1、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1)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2)學生討論:選擇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jié)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xiàn)。

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七

教學目的:

1、學習詩人用評議的彩筆向讀者展現(xiàn)了康橋秀麗的風光,創(chuàng)造空靈、飄逸意境的寫法;。

2、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重點、難點:

1、怎樣理解這首詩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構思?

2、怎樣理解全詩的“畫面美”?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及時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詩作,神秘、膘朧、感傷、頹廢的傾向明顯,但也不乏語言清新、比喻貼切,具有輕柔明麗風格的佳作。選自《猛虎集》的《再別康橋》就以音節(jié)和諧、意境優(yōu)美,備受讀者們的青睞。

為詩句燃斷想象長須的徐志摩。

志摩寫作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他在《輪盤》自序里說:“我敢說我確是有愿心想把文章當文章寫的一個?!痹凇睹突⒓返淖孕蚶锼终f:“但為了一些破爛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經(jīng)燃斷了多少根想象的長須?!彼砸恍O普通的字眼,一經(jīng)從他筆下流出就標出了自己的分量。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濟南號”飛機從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曠神怡,他是喜歡飛的。在空中飛行,人常常覺得自己脫離了肉體凡胎,跟藍夜里彗星一樣,在天際遨游。他曾在散文《想飛》中寫過:“飛上天空去浮著,看地球這彈丸在太空里滾著,從陸地看到海,從海再回看陸地。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待?!?/p>

此刻,他覺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風飛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在距濟南50里的黨家莊,忽遇大霧,飛機觸山著火,不幸遇難?!对賱e康橋》中的詩句竟成了他的讖語。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時年僅35歲。

茅盾說他既是中國的布爾喬亞的“開山”詩人又是“末代詩人”,他以后的繼起者未見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紳士詩人,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人稱詩哲、詩圣有能與之并駕齊驅的。他的新詩可堪千古絕唱,他的行為與品格也同樣受到同人、朋友、學生的贊賞與愛戴,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雖為文壇風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難怪這位英年早逝的詩壇巨星的噩耗傳來,震驚了海內(nèi)外,胡適連呼:“天才橫死,損失的是中國文學!”在他的許多朋友中,包括師輩的梁啟超、同輩的郁達夫、陳西瀅、劉海粟等,亦包括晚輩的陳夢家、沈從文等,沒有一個不贊賞佩服他的才華和品行的,正如沈從文所言:“他那種瀟灑與寬容,不拘迂,不俗氣,不小氣,不勢利,以及對于普遍人生方匯百物的熱情,人格方面美麗放光處,他既然有許多朋友愛他崇敬他,這些人一定會把那種美麗人格移植到本人行為上來?!弊阋娝娜烁聍攘λ?。作為新月社的靈魂人物,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就當奉為本世紀文學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風格也是一有風格,陳西瀅、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稱贊他的文章華采之美,他的學生們更是推崇備至,趙景深認為像徐志摩那樣“文彩華麗,連吐一長串珠璣的散文作者,在現(xiàn)代還找不到第二個。”甚至有人認為他的散文的獨特風格則“是詩的一種形式。”無論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獨特之韻味的。胡適說徐志摩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的確是一語中的。作為一個資產(chǎn)階級的充滿著詩人氣質的作家,徐志摩短暫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現(xiàn)出這位曠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時亦流露出這位生活在烏托邦之國中的理想主義者的幼稚和可笑。當然若是論徐志摩的散文深義,它恐怕既無魯迅之深刻尖銳及宏闊感,郁達夫之練達及滄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則是任何一位現(xiàn)代散文家不可比擬的,它的散文始終充溢著飽滿的激情,哪怕是頹廢,讀來亦痛快淋漓,決無纏綿有泥淖之感。

他愛做夢,夢是唯美的,又是飄搖的,如鄉(xiāng)間小溪汩汩流動,她會很跳躍,如美麗的天使與你玩捉迷藏,會時不時俯下微笑著的臉膛,與你耳語,然后又迅即飄飛離去,卻留下一絹幽幽靈動的輕紗。

志摩就是個尋夢、追夢的孩子,他在重逢林徽因時曾傷感的說:一生中有太多的夢從指縫中溜走了,也許就只能用詩來網(wǎng)住夢的殘影。

不可能錯過的三個女人,愛或者不愛,快樂或者痛苦,相守或者別離。他仍習慣于那樣的全身心的沉浸在夢里。

作為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真是無可挑剔了,賢良淑德,相夫教子,孝順父母。但志摩愛過她嗎?從未。有的恐怕也僅僅是感激之情,他不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嗇自己的愛,而是他無法左右,夢中他們擦身而過,相遇卻不曾相識。

幼儀為志摩付出了一切,他需要她時,她留下來照顧他,他要離開她時,她不給他絲毫的羈畔。志摩的《笑解煩惱結》是給她的,這笑的背后蘊涵了幼儀多少的淚和苦痛,而這僅僅源自一個理由,沒有理由的理由——志摩不愛她。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癡心和執(zhí)著著“摩”時,回看當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無情而殘酷的。由于是包辦婚姻,從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樣鄙棄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xiāng)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她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愿望罷了。

在英國倫敦、沙士頓,以及后來在德國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對待張幼儀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慘酷。兩人在沙士頓住下后,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此時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無暇顧及張幼儀,一聽便說:“把孩子打掉?!蹦悄暝麓蛱ナ俏kU的,張幼儀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耶?!毙熘灸浔卣f:“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徐志摩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張幼儀一人撇在沙士頓。產(chǎn)期臨近,無奈之際,張幼儀給二哥張君勵寫信求救,來到巴黎,后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沒有理睬。只是在要辦理離婚手續(xù)的時候,才找到柏林,逼著她簽下了離婚協(xié)議。

林徽因是志摩的摯愛,卻始終沒能和志摩在一起。

林徽音,一個出名的才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緒己丑科進士,父親林長民,堂叔林覺民。培華女子中學畢業(yè)后赴英國留學,1924年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1925年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于溫哥華結婚。

與此同時,她和徐志摩之間的那段情,卻仍然藕斷絲連。連徐志摩最終發(fā)生的意外,也是為了要趕赴北京聽一場林徽音的演講而搭機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與徐志摩的這段走了一生卻未完的感情,也成為後世一直不解的懸謎。連她的丈夫梁思成對她感情的了解及緘默也成為另一個謎:梁思成親自撿了一塊志摩墜機的殘骸,帶回北京讓徽音一直擺在案頭直到她病逝。數(shù)年後她還繼續(xù)發(fā)表給徐志摩的情詩。在她臨終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見到了張幼儀,卻什么話依然沒說出過。張幼儀卻明白了她對徐志摩的愛。

遇見陸小曼,志摩看到希望的晨光,雖然那光亮遙遠微弱得像遠空的寒星,虛幻縹緲若海市蜃樓,但他們共同努力著。志摩為愛所苦,遠走英國;小曼為情所困,心臟病復發(fā);志摩恩師梁啟超公開批評他們。這么多的困難阻撓,他們一同走過,企盼著完整的一份愛,終于他們的苦心撼動了上帝,通向婚紗之路的大門開啟了,一切都變得美好。但生活畢竟是現(xiàn)實的,小曼留戀于交際圈,宴游,打牌、應酬,不但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浪費了自己的天賦,也在生活上給徐志摩帶來了許多困難,甚至染上了煙癮,一擲千金,為了維持生計,志摩不得不身兼數(shù)職。最終徐志摩要去北平了,小曼卻離不開上海的浮華生活,于是志摩只能上海、北平兩地跑,他的心底滲著一片冰涼。在這來來去去中,不知是第多少回,他搭乘免費的郵政專機遭遇了空難(為了去北平聽林徽因的一次演講),剎那間從這世界消失,沒有告別,沒有遺囑,什么也沒有,除了他的詩留了下來,使我們這些拜讀他的詩的人不得不為詩中那種浪漫,超乎現(xiàn)實的浪漫所感動和流淚。

徐志摩:為愛為美為詩歌而生活的人。

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禈驎r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jīng)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后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煙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后收入《猛虎集》??梢哉f,“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吟誦詩作。

1.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這首詩章法整齊、韻律優(yōu)美的藝術特點。

師生明確:

這首詩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節(jié),每一節(jié)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shù)基本上是6.7字(間有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jié)押韻,逐節(jié)換韻,追求音節(jié)的波動和旋律感。此外,“輕輕”“悄悄”等疊字的反復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jié)奏。詩的第一旋律上帶著細微的彈跳性,仿佛是詩人用腳尖著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jié)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詩的尾節(jié)與首節(jié)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2.讓學生在吟誦中體會全詩意境鮮明,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教師可播放藍天浮云、岸邊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錄像或幻燈,伴以輕柔的有歐洲田園風情的樂曲,以感受個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營造的別具一格的意境。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八

感情:惆悵,惜別。

重讀:【】輕讀:()。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做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條水草。)。

(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只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離別的笙蕭;)。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九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及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本文的三維教學目標。

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和熱情;掌握背誦技巧。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感受詩歌涌動著的激情,把握主題,理解意象的意義和象征的作用。

說教法。

說學法。

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指導學,為了學,服務于學”的指導思想,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步驟來達到教學目的:

1.導入新課。

2.詩意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3.激發(fā)想象,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4.比較閱讀,體會建筑美。

5.整體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格調(diào)。

6.遷移應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詩派是新詩極為重視形式美的一個流派通過學習《再別康橋》,可以從中體會到新詩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和建筑美,也使學生對詩詞格律的認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為了拓展學生的藝術靈感,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再用多媒體展示徐志摩的另外兩首詩《偶然》和《沙揚娜拉》,感受新詩的特點和“三美”,并留課下作業(yè):根據(jù)對《再別康橋》三美的分析,試分析這兩首詩中的“三美”

說板書設計。

一篇優(yōu)美的板書設計有“微型教案”之稱,一篇好的板書設計能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重點、難點,也易于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我采用圖示式的板書設計,兼以簡潔的文字說明,體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并利于學生背誦理解根據(jù)求實、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則,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客觀物象)(主觀情意)=意象金柳云彩。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十

教學重點。

1、詩人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nèi)心。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中學與郁達夫同班。19考入北京大學,并于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赴美留學,19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于婚外愛戀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jīng)常發(fā)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并相戀,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在此期間,徐志摩為了生計,往返于北平與上海之間疲于奔命,然而仍舊難以滿足陸小曼,只是礙于舊情與面子,不好再次離異。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

他的不少詩作,神秘、膘朧、感傷、頹廢的傾向明顯,但也不乏語言清新、比喻貼切,具有輕柔明麗風格的佳作。選自《猛虎集》的《再別康橋》就以音節(jié)和諧、意境優(yōu)美,備受讀者們的青睞。1931年11月19日,他搭“濟南號”飛機從南京到北京,在距濟南50里的黨家莊,忽遇大霧,飛機觸山著火,不幸遇難?!扒那牡奈易吡?,/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薄对賱e康橋》竟然一詩成讖。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時年僅36歲。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禈?,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三、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及飽含的深情。

四、整體鑒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一)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啟發(fā):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1、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2、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串講詩句)。

第五節(jié):照應開頭第六節(jié):暗喻、擬人、移情第八節(jié):重疊復唱。

中國新詩是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文學進入了光輝的現(xiàn)代時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詩歌視為中國詩歌的一個獨立階段和特殊部分,稱之為新詩,不僅因為它在時間上屬于現(xiàn)代,更因為它反映了中國詩歌現(xiàn)代化的進程,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詩歌,這也就是新詩之所以新的所在。

就其主流而言,新詩的特征主要為:

詩中的意象有哪些;包含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詩中如何體現(xiàn)新月派的三美主張的。

比較《雨巷》一詩,看看兩者在結構、語言、意象上有什么異同。

中職語文再別康橋教案篇十一

2、了解徐志摩的經(jīng)歷和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

3、以本詩教學為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詩的興趣,走進徐志摩;。

4、品讀詩歌意象,理解情感,感悟詩歌的美。

2、重在誦讀和感悟,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意象,結合徐志摩的經(jīng)歷和時代背景,理解詩情。

3、品讀鑒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一課時。

導入:

播放英國劍橋大學的照片,配以輕音樂,了解康橋。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寧硤石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jīng)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jīng)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重點信息: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寫作背景:《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寫于他第二次歐游歸來之時,實是回憶之作?!翱禈颉保裢ㄗg劍橋,是英國學術、文化中心,風景勝地,在倫敦北面八十公里左右,靠近康河(劍河),以劍橋大學馳名于世。1920年9月徐志摩因景仰羅素,放棄了他在美國即將獲得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前往英國,想成為羅素的弟子,但羅素因在歐戰(zhàn)時力倡和平而被康橋的三一學院解聘,離開康橋。徐志摩只好當一名沒有學籍的選修生,在康橋度過了一年(1921——1922),攻讀經(jīng)濟學學位。本詩作于1928年秋再次訪問母校后的歸途中。

三、誦讀體悟,整體感知。

1、聽朗讀錄音;。

2、學生分角色朗讀,情感重現(xiàn);。

3、討論:這首詩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詩人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請結合詩歌意象具體分析。

明確:

這首詩寫的是離別康橋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

全詩共七節(jié):

第一節(jié):以“作別”開頭,營造了一種別離氛圍,無限依戀。

第二、三、四節(jié):“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榆陰下的一潭”等意象,分別寫出康橋的美麗、慈愛和浪漫,并逐步推進,將“我”對康橋的依戀、難忘等復雜的感情具體化、形象化。

第五、六節(jié):詩人對康橋的情感在“尋夢”中達到高潮!詩人多想“放歌”,但此時此境,離愁別緒,只能是“悄悄”與“沉默”。

第七節(ji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迸c開頭呼應,節(jié)奏一致卻又富有變化,回環(huán)往復??此茷t灑的離去,卻有著逝者如斯的無奈。云彩雖然帶不走,但康橋在詩人心中永遠定格,那是一種情結、一種永久的懷念。

點撥:徐志摩在《吸煙與文化》中寫道,“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蜜甜的機會了。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么。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笨禈虻膶W習經(jīng)歷對于徐志摩來說,是意義非凡的,讓他的思想和意識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作者對康橋這一具體的環(huán)境,有一種依戀,一種情結。

四、再讀詩歌,感悟提升。

點撥:詩歌的美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這種美感是豐富而多樣的,語言、意境、意象、韻律等等,請大家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明確:新月詩派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三美”——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一)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yōu)美的節(jié)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二)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jié),每節(jié)4行,組成兩個平行臺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xiàn)代化的建筑美。(三)繪畫美即是辭藻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tài)感和柔美感。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五、拓展延伸,走進志摩。

再別康橋。

徐志摩。

意象: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

情感:悄悄輕輕沉默——無限依戀之情。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