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我們經歷過的事情進行總結和概括的方法。寫心得體會時,要客觀真實地評價自己的表現,不夸大也不貶低。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一
古典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作為一名愛好古典的人,我在與古典文化的接觸中,獲得了很多感悟和體會。古典心得體會,既是對古代文化的思考,也是對生活的領悟和啟示。以下將為大家分享我對古典文化的理解和體驗。
第一段:傳承千年的智慧。
古典文化的精髓在于智慧,這種智慧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寶貴財富。古典文化的代表作品如《論語》、《大學》等充滿了智慧的言辭。通過深入研讀這些古籍,我發(fā)現古人對于人生、道德、禮儀等方面的思考和看法,并不亞于現代的理論。古人對于社會、家庭、個人等課題的深入思考和高度總結,讓我深感古人的智慧之深。
第二段:情感的千古牽絆。
古典文化的魅力不僅在于智慧的思辨,更在于其蘊含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經常以自然景觀、愛情、友情等話題為創(chuàng)作素材,表現出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些古典文化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他們的喜怒哀樂、癡苦思念、對紅顏的追思,都能牽動我心,讓我有了更深的思考。正是這些情感,使得古典文化能夠超越時空,與我們產生共鳴。
第三段:生活的啟示和指引。
古代文化對于生活的啟示和指引也是深遠的。通過研讀古代文化,我們能夠從智慧和情感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和行為。古人對于道德倫理、人際關系、家庭觀念的思考和總結,對于我們解決當今社會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古代文人的為人處事之道、自我修養(yǎng)的意識,也給了我們積極正面的生活觀。
第四段:延續(xù)古典的責任與使命。
作為古典文化的愛好者,我們肩負著延續(xù)古典的責任與使命。古典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需要我們積極投入其中,通過教育推廣、文化講座、研究創(chuàng)作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古典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同時,我們也要承擔起保護古典文化的責任,保護好那些古代文獻和文物,維護古典文化獨有的魅力和瑰寶。
作為一名古典文化愛好者,我的古典心得體會是多方面的。通過與古代文化的接觸,我學會了如何心存敬畏與思考,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與困惑。古典文化為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并校準自身價值觀的機會,使我更加懂得怎樣去愛與尊重他人。同時,古代文化的優(yōu)雅之美也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使我在現代生活中懂得如何保持內心的坦然與優(yōu)雅。這些古典心得體會充實了我的內心世界,也豐富了我的人生旅程。
在與古典文化的接觸中,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智慧和情感,更得到了人生的指引和啟示。通過傳承和發(fā)揚古典文化,我將繼續(xù)努力,為保護和傳承古代智慧和情感的瑰寶貢獻自己的力量。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二
古典舞劍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內涵。作為一名古典舞劍愛好者,我深受其熏陶與啟發(fā)。在長期的學習與實踐中,我逐漸領悟到古典舞劍的獨特魅力與價值。本文將從古典舞劍的歷史背景、培養(yǎng)品格、強化身體素質、提升舞臺表演和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五個方面闡述我對古典舞劍的心得體會。
首先,古典舞劍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凝聚了千百年來的智慧與文明。在古代,劍被視為道德高尚和武藝精湛的象征,因此古典舞劍憑借其華美的動作和富有內涵的故事情節(jié)深受人們的喜愛。通過學習古典舞劍,我了解到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知識,這使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激發(fā)了我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
其次,古典舞劍對于培養(yǎng)個人品格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舞劍過程中,需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儀態(tài)、儀表和修養(yǎng)。這樣的要求使我學會了不斷追求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了我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古典舞劍的修煉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我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品質,使我能夠在困難面前堅持下去,并不斷超越自己。
第三,古典舞劍對于身體素質的強化有著顯著的效果。古典舞劍動作要求高度協調的身體運動能力,需要全身的肌肉群配合并保持正確的姿勢。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和練習,我的身體得到了全面的鍛煉,提高了我的靈敏度和協調能力,使我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并準確地表達出舞劍的美感。
第四,古典舞劍對于舞臺表演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古典舞劍是一種高度藝術化的表演形式,要求舞者在表演中兼具舞蹈和表演的技巧。學習古典舞劍讓我學會了如何通過舞蹈的手段表達情感和傳達思想,提升了我在舞臺上的自信和表演技巧。通過不斷的排練和演出,我學會了如何與觀眾產生默契,將觀眾帶入劇情之中,從而更好地傳達出作品的藝術內涵。
最后,古典舞劍還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在學習古典舞劍的過程中,我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舞劍技巧,還需要根據作品的主題和故事情節(jié)進行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作活動讓我思考劇情的構架和角色的塑造,從而培養(yǎng)了我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通過創(chuàng)作,我可以將自己對舞劍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之中,使每次表演都充滿個人獨特的風格和藝術表達。
綜上所述,古典舞劍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不僅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還能夠對個人品格、身體素質、舞臺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古典舞劍,我不僅在藝術上得到了提升,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修養(yǎng)和品格,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律和優(yōu)雅。我相信,古典舞劍將繼續(xù)走向更廣闊的舞臺,為人們帶來更多的欣賞和感受。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三
舞蹈是一種美妙的藝術形式,通過優(yōu)美而有節(jié)奏的動作,舞蹈可以傳遞出強烈的情感和意義。然而,舞蹈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一種靜默的藝術形式,只依靠身體的動作來表達。然而,在我學習和實踐舞蹈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舞蹈聲韻這一元素對于舞蹈的表達和傳遞是至關重要的。舞蹈聲韻指的是身體在舞蹈過程中發(fā)出的聲音,它可以增強舞蹈的表達力和感染力。通過聲音與動作的結合,舞蹈聲韻為觀眾呈現出一種更加立體且豐富的藝術體驗。
第二段:聲韻對于表達情感的作用(字數:240)。
在舞蹈中,動作是表達情感的主要手段,然而,舞蹈聲韻的存在使表達更為完整和細膩。比如,在舞蹈動作中加入一些裝飾性的手指動作,可以通過觸碰物體或者身體來發(fā)出細微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傳達出舞者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者所要表達的意義。此外,舞蹈聲韻還可以與配樂相結合,通過一些有節(jié)奏或特殊音效的聲音來突出舞蹈的氣氛和情緒。聲音的加入使得舞蹈更為生動、飽滿,并且對于觀眾來說也更容易與舞者產生共鳴。
第三段:聲韻對于節(jié)奏感的烘托(字數:240)。
舞蹈中的節(jié)奏感是舞蹈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聲韻在增強舞蹈的節(jié)奏感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利用身體的發(fā)聲,可以調整舞蹈的節(jié)奏和速度,使整個舞蹈更具有節(jié)奏感和動感。例如,利用腳步聲或者手掌聲來強調舞蹈的節(jié)拍,使觀眾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舞蹈的節(jié)奏。此外,在一些現代舞蹈中,舞者可以利用身體與地面的接觸來發(fā)出聲音,使舞蹈更加有力和動感。聲音的存在使舞蹈具備了更大的表現力,也使觀眾更容易對舞者的動作產生共鳴。
第四段:聲韻對于舞蹈技巧的要求(字數:240)。
舞蹈聲韻的實踐要求舞者具備一定的技巧和訓練。由于發(fā)聲需要控制氣息和身體的力度,舞者需要通過訓練來使身體更加協調靈活,并且掌握發(fā)聲的技巧。此外,舞者還需要對舞蹈的音樂和節(jié)奏有一定的理解,以便在舞蹈中能夠準確地配合聲音的出現。舞者的聲音還需要與舞蹈動作完美地結合,以達到舞蹈聲韻的最佳效果。因此,舞蹈聲韻的實踐不僅對舞者的技巧要求較高,也需要舞者在表演中具備一定的感知和表達能力。
第五段:總結舞蹈聲韻的重要性(字數:180)。
舞蹈聲韻的存在使得舞蹈表達更為豐富、立體,增強了舞蹈的魅力。通過聲音與動作的結合,舞蹈聲韻不僅可以更好地傳達舞者的情感和意義,還可以增強舞蹈表演的節(jié)奏感和動感。然而,舞蹈聲韻的實踐也對舞者的技巧和訓練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在舞者通過訓練和實踐掌握了舞蹈聲韻,才能真正達到舞蹈表演的最佳狀態(tài)。對于觀眾來說,舞蹈聲韻使得觀賞舞蹈成為一種更加全面和豐富的藝術體驗。在舞蹈聲韻的指引下,舞者將聲音融入于舞蹈的過程中,使舞蹈充滿靈動與美感。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四
古典舞劍是一門獨特而精妙的藝術,它結合了古典舞蹈和劍術的技巧,展現了舞者的力量、優(yōu)雅和敏捷。我作為一位熱愛舞蹈的人,一直都對古典舞劍深感興趣。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古典舞劍的培訓班,這給了我更深的理解和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古典舞劍中的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技巧訓練。
在古典舞劍的訓練中,技巧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掌握基本的劍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擊劍姿勢、刺劍和削劍等動作。通過反復的練習,我逐漸掌握了這些基礎技巧。然而,古典舞劍的魅力不僅僅在于技巧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舞者的表現力。我學到了如何通過身體的姿勢和劍的運動來表達情感,這需要舞者有很高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通過不斷地訓練和調整,我的舞姿和劍法逐漸變得更加流暢和自然。
第三段:身體力量與平衡。
古典舞劍需要舞者具備一定的身體力量和平衡能力。劍的運動需要舞者有足夠的力量來掌握劍的方向和力度,而且劍的重量也不容小覷。在訓練中,我通過一系列的力量訓練,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肌肉和肢體力量。此外,平衡也是古典舞劍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劍的運動需要舞者保持穩(wěn)定的平衡,這對腳部和核心的平衡控制要求很高。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平衡訓練,我的平衡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第四段:心境調整與情感表達。
在古典舞劍的表演中,除了技巧和身體的訓練,舞者的心境調整和情感表達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劍術和舞蹈的有機結合,舞者可以通過劍的運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意境。在訓練中,我的導師教導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境,以更好地表達角色的情感。我學到了如何通過把握劍的姿勢、眼神和表情來傳達出角色的內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更深刻地領悟到了藝術的內涵和力量。
第五段:舞臺表演與成長。
作為古典舞劍的最終目標,舞臺表演是我一直向往的。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場舞臺表演,這是我在古典舞劍中邁出的重要一步。在舞臺上,我可以盡情展示我學到的技巧和表達能力,感受到觀眾們的掌聲和鼓勵。此外,舞臺表演也是我成長和提高的一個機會。在舞臺上,我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的舒適區(qū)。通過與其他舞者的互動和合作,我不僅學到了更多的舞技技巧,還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結尾:
古典舞劍給了我深入理解和體會藝術的機會。通過技巧訓練、身體力量與平衡的培養(yǎng)、心境調整與情感表達的學習以及舞臺表演與成長的經歷,我在古典舞劍中受益匪淺。我相信,只有不斷努力和堅持,我才能在古典舞劍這門藝術中不斷進步,以及不斷挑戰(zhàn)自己。我將繼續(xù)探索古典舞劍的美妙世界,用我的舞姿和劍術向觀眾們傳遞無盡的藝術魅力。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五
古典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蘊含著深厚的思想和藝術成果。在我對古典文化的學習與體驗中,我深深感受到古典之美的魅力。古代文人墨客以其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和卓越的思想境界,讓人流連忘返。下面是我在學習古典文化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古典文學的深刻內涵。
古典文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古代文人通過詩、詞、曲、文等形式,表達出自己對生活、自然和社會的獨特見解。他們以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揭示了人性的善惡、生死的真相,展示了人類內心的復雜和豐富。讀古文,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深情與思考,深入人心的句句詞句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段:古代書畫的韻味。
中國古代書畫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獨特的筆墨韻味和藝術風格,讓人陶醉其中。古代書畫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動物花鳥為題材,通過線條的勾勒和筆墨的運用,表達了墨者情懷和文化內涵。中國書畫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完美,而是通過意境的抒發(fā)和筆墨的點睛,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美感。讀古畫,可以感受到筆墨間的靈氣飛揚,領略到古代文人的雅趣和墨韻。
第三段:古代音樂的藝術魅力。
古代音樂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獨特的曲調和動人的旋律,贏得了人們的贊美和喜愛。古代音樂融合了中華民族獨特的音樂表達方式和卓越的音樂才華,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古代音樂以其獨特的節(jié)奏和韻律,表達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演奏古樂,可以感受到古人的風韻和音樂旨趣,享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愉悅和心靈的滋養(yǎng)。
第四段:古箏的音樂韻味。
古箏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瑰寶,它以其獨特的琴音和音樂韻味,深受人們的喜愛。古箏的音色柔和甜美,琴音倩索悠揚,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彈古箏,可以感受到音樂與人的交流,感受到古箏帶給人們的歡愉和舒緩。聽古箏,可以陶冶情操,讓人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體味古人的音樂情懷和審美境界。
第五段:古典文化的綿延。
古典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瑰寶,在中國歷史中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力。古典文化不僅僅是古人的產物,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它貫穿了千年的時間,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不論是詩詞、書畫、音樂還是古典樂器,都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符號,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古典文化通過時間的淬煉,反映出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也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總結:
在探尋古典文化的過程中,我深深被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所感染。身臨其境地欣賞古代文人的作品和藝術,讓我深深體會到古典之美的魅力。古典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正是這份瑰寶,讓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我希望通過認真學習和體驗,保護和傳承古典文化,讓這份瑰寶在我們手中永恒閃耀。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六
古代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其文化產生的影響深遠不可估量,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古典文化是古代文化的精華,是璀璨的文化瑰寶。在這個快節(jié)奏、浮躁的社會,我們不應該忘記古典文化的重要性,應該去頌揚古代文化。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學習,我不禁肅然起敬,深刻認識到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和對于現代社會的意義。
第二段:古典文化的學習。
古典文化的學習不僅匯聚了古代學者的智慧,更是對現代人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審美與思考方式。在學習古典文化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詩詞、書法、音樂、繪畫等各種藝術形式所承載的中國文化底蘊和文化傳承。特別是古典詩詞,它具有優(yōu)美的語言藝術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人們在欣賞古典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和人文情懷的魅力。
第三段:古典文化的影響。
古典文化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穩(wěn)固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在古典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與自然是如此親近,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深厚的情感。傳統(tǒng)文化中的仁義道德、愛情友情等貴重的人文情感,在今日的社會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與弘揚,成為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精神紐帶,為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文關懷。
第四段:古典文化的傳承。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才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支柱和標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古典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應該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和傳承古典文化。我們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傳承和弘揚古典文化,如舉行古典詩詞比賽、古典音樂會、古風服裝展示和古代舞蹈表演等,這些活動能夠讓古典文化煥發(fā)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第五段:結語。
頌古典,古典文化所代表的價值觀和精神理念對我們都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我們也應該讓這種思想、這種理念繼續(xù)傳承下去。古典文化,包含了人類智慧和人類情感的精華,它已經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但也在我們的當代生活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不妨多關注古典文化,去了解,去學習,去頌揚。這是對我們自己,也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一種寶貴的貢獻。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七
——《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感與表達》之八 漢語有一個與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顯著不同的特點,就是使用單音節(jié)字,字與字之間搭配組成詞,由詞再組成句,由句再組成文。因此,對中國文學來說,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要想文章流暢、聲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與字之間的聲律,這在可以歌唱的詩詞中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詩詞的語言要有樂感:誦唱時金聲玉振,聽讀時抑揚悅耳、聲調悠揚,這才是詩詞的佳境。聲律的重要性,首先是陸機在《文賦》中提出的:“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作為文章的外在形式,聲音的高下更迭非常重要,他就像物體外表的色彩一樣,沒有它就會黯然失色。劉宋時期著名的文章家和史學家范曄在給外甥的信中也談到聲律的重要性,他認為論文作詩,首先要“性別宮商,識清濁”,而“觀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處,縱有會此者不必從根本上來”(《獄中與諸甥書》)。到了齊永明年間,詩歌聲律上的要求首先被周颙和沈約提了出來:周颙的《四聲切韻》,沈約的《四聲譜》從理論上皆系統(tǒng)地對此加以闡述,諸如“四聲”、“八病”等。謝朓、王融等名詩人則在創(chuàng)作上加以呼應,產生了對后世影響巨大的“永明體”。“永明體”在題材、用事上雖也有自己的要求,但最大的特點就是音律協調、對仗工整。到了唐代,初唐詩人沈佺期、宋之問又在此基礎上“回忌聲病,約句準篇”,使律詩不僅在音韻對仗、起承轉合方面形式更加縝密整齊、新巧工致,而且符合粘附的規(guī)則,使律詩完全定型。從此以后,律詩作為音韻協調、對仗工整的新體詩逐漸取代古體,成為中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中主要的體裁。
律詩定型后,唐以后的中國古典詩人更加講究聲律之美,杜甫說自己“老來漸于聲律細”,又說自己“新詩改罷自長吟”,所謂“長吟”看看能否朗朗上口應當是其主要方面。王昌齡在《詩格》中強調了對仗的重要,并把詩歌的對仗分為五類:“一曰勢對。二曰疏對。三曰意對。四曰句對。五曰偏對”。宋代的江西派,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沈德潛的格律派對詩歌的格律聲韻從理論到創(chuàng)作實踐則提出更多、更為具體的要求。
至于詩歌格律方面的具體要求,各種談詩歌作法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這里撮其要,講兩個方面:
一、構成詩歌格律的三要素
中國古典詩歌以格律來區(qū)分,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又稱古風或古詩,每首沒有一定的句數,不講對仗,也不拘平仄。雖要求押韻,但并不嚴格。近體詩又稱律詩,是初唐以后才定型的新詩體,它對每首詩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對仗皆有嚴格的要求。
律詩根據句數和字數的不同,大致又可以分為三種:律詩、排律和絕句。律詩八句,如每句五字稱五言律詩,每句七字稱七言律詩。排律又叫長律,至少十句以上,有時達一、二百句。排律一般是五言,很少有七言。絕句又稱截句,即截取律詩的一半,為四句。每句五字稱五絕,每句七字稱七絕。無論是律詩、排律或絕句,都必須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其中平仄最為重要。
1、平仄
這在律詩作法中最為重要。平仄是根據古代漢語的聲調來確定的。古漢語有四個聲調,即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其中平聲屬于“平”,上聲、去聲和入聲皆屬于“仄”。平聲平坦,仄聲短促,有高低變化。所謂“平聲平調莫低昂,上聲高呼猛力強。去聲低回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這樣,平仄交錯,就可以使聲音發(fā)生多樣變化,聽起來波瀾起伏,鏗鏘悅耳。
漢字一字一音,有幾個字就有幾個音節(jié)。但在律詩中一般都是兩個字構成一個節(jié)奏或音組,所以又稱之為雙音節(jié)。由于律詩無論五言還是七言,每句的字數都是奇數,所以又總有一個單音節(jié)。這樣:五言詩每句就有三個節(jié)奏,兩個雙音節(jié)、一個單音節(jié);七言詩就有四個節(jié)奏,三個雙音節(jié),一個單音節(jié)。是“平”是“仄”即按音節(jié)的劃分在一句中交錯使用。另外律詩在結構上每兩句相配,稱為一聯。第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每一聯的上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對句。
律詩的押韻一般只押平聲韻,所以對句的最后一字必須是平聲字,出句的最后一字則可平可仄。一聯之中出句和對句平仄相反的叫“對”,平仄相同的叫“粘”律詩對“粘”和“對”要求很嚴,該“對”不“對”,該“粘”不“粘”,就叫“失對”、“失粘”,是作律詩的大忌(如故意“失對”、“失粘”,叫“拗體”,是律詩另一種作法,在下面的“拗救之美”中專論)。
平仄在律詩中使用的規(guī)律是:在一句之中交錯使用,在一聯的出句和對句中相對,在上下聯之間則相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中上句“好雨知時節(jié)”與下句“當春乃發(fā)生”;上句“隨風潛入夜”與下句“潤物細無聲”;上句“野徑云俱黑”與下句“江船火獨明”;上句“曉看紅濕處”與下句“花重錦官城”之間為“對”?!爱敶耗税l(fā)生”與“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與“曉看紅濕處”之間為“粘”。
律詩的平仄格式是固定的,以第一句句末兩字的平仄來劃分,基本上有四種格式:平平腳、仄平腳、平仄腳、仄仄腳。
七絕的四種格式如下:(下面詩句中的黑體字為可平也可仄)
第一種:平平腳,如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種:仄平腳,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種:平仄腳,如白居易《憶楊柳》:
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種:仄仄腳,如杜牧《念昔游》: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秋山春雨閑吟處,遍倚江南寺寺樓。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種格式中,第二種仄平腳最為常見,第三種平仄腳則少見。七絕的這四種格式是律詩中最基本格式,七律、五律、五絕的四種格式都是在此基礎上加以變化的。其中七律的`第一種格式就是七絕的第一種加第三種,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第二種格式即是七絕的第二種加第四種,如溫庭筠的《題李處士舊居》: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草寂歷拂輕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濃蔭似帳紅薇晚,細雨如煙碧草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隔竹見籠疑有鶴,卷簾看畫靜無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南窗自有忘機友,谷口佳稱鄭子真。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的第三種格式等于七絕的第三種格式兩首相加,七律的第四種格式等于七絕第四種格式兩首相加。這里不再例舉。
五律也有四種格式,和七律的四種格式完全相同,只要把七律的每句開頭兩個字去掉即可。如七律第一種格式平平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去掉每句的前兩個字,就變成五律的第一種類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的第二、三、四種格式也分別是七律的二、三、四種格式去掉每句前兩個字,不再例舉。
五絕也有四種格式,也是將七絕的四種格式每句前面兩個字去掉即是,如七絕第一種平平腳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去掉每句前面兩個字,就變成五絕的第一種類型,如盧綸《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絕的二、三、四種亦是如此,不再例舉。
2、押韻
古典詩詞的格律實際上包括格式和聲律兩個方面,而聲律又包括平仄和押韻。漢字一般來說都是由聲母和韻母兩部分組成,韻母相同的字就叫同韻字,如陳、晨、臣、塵的韻母都是en。律詩的對句即二、四、六、八句最后一個字的必須是同韻字,這就叫押韻。另外,律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允許換韻。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第二句“水面初平云腳低”的“低”,第四句“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泥”,第六句“淺草才能沒馬蹄”的“蹄”,第八句“綠楊陰里白沙堤”的“堤”的韻母皆是i。
中國由于幅員遼闊,特別是南北字的讀音差別很大,所謂南腔北調。既然要押韻,字的讀音就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于是產生了制定標準的“韻書”。中國最早的韻書叫《切韻》,是隋文帝開皇(公元581—600年)年間,經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這八個當時的著名學者在陸法言家討論商定,并由陸法言執(zhí)筆成書?!肚许崱饭?卷,收1.15萬字。分193韻。其中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因陸法言是河北人,顏之推是山東人,所以《切韻》的聲韻系統(tǒng)為北方音系,有人具體考訂為洛陽音系。《切韻》在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所以又稱《唐韻》?!肚许崱吩瓡咽鳎渌从车恼Z音系統(tǒng)因《廣韻》等增訂本而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F存最完整的增訂本有兩個,一為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為北宋陳彭年等編的《大宋重修廣韻》。
《切韻》之后,有人又總結唐代詩人的用韻規(guī)則,編了本新的詩韻,這就是明清以后普遍使用的《平水韻》?!镀剿崱贩稚掀健⑾缕?、上聲、去聲、入聲五大類別,共106個韻部,每個韻部用一個字作代表,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古代詩人作詩或今人作古代律詩,就必須熟讀乃至背誦《平水韻》,這樣才能押韻而不至于乖違。對于寫舊體詩的今人來說,押韻似乎不必如此嚴格,魯迅說:“(寫舊詩)要有韻,但不必依舊詩韻,只要順口就好”。
3、對仗
上面說到詩詞格律實際上包括格式和聲律兩個方面。平仄和押韻屬于聲律,對仗則屬于詩歌格式。所謂對仗,就是在一聯的出句和對句中詞性相同的詞依次對應,如名詞對應名詞,動詞對應動詞等。對仗是律詩必備的條件,無論五律、七律或排律概莫能外。五言或七言律詩的四聯中,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排律除首聯、尾聯外,中間不論多少句都必須對仗。如溫庭筠的《題李處士幽居》: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
濃陰似帳紅薇晚,細雨如煙碧草春。
隔竹見籠疑有鶴,卷簾看畫靜無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稱鄭子真。
其中頷聯“濃蔭似帳紅薇晚,細雨如煙碧草新”中,出句“濃蔭”和對句“細雨”對仗,且均為偏正詞組;出句的“似帳”和對句的“如煙”相對,且皆為介詞狀語;出句的“紅薇”和對句的“碧草”相對,且皆為偏正詞組;出句“晚”和對句的“新”相對,且皆為形容詞。
頸聯“隔竹見籠疑有鶴,卷簾看畫靜無人”中,出句的動賓詞組“隔竹”和對句的偏正詞組“卷簾”相對;出句的動賓詞組“見籠”和對句的動賓詞組“看畫”相對;出句的動詞“疑”和對句的動詞“靜”相對;出句的動賓詞組“有鶴”和對句的動賓詞組“無人”相對。這就叫對仗。
再看一首五律,如王維《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其中頷聯的“草枯鷹眼疾,雪凈馬蹄輕”和頸聯“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均為工整的對仗:頷聯出句的名詞“草”和對句的名詞“雪”相對;出句的不及物動詞“枯”和對句的不及物動詞“盡”相對;出句的主謂詞組“眼疾”和對句的主謂詞組“蹄輕”相對;頸聯出句的偏正詞組詞“忽過”和對句的偏正詞組詞“還歸”相對;出句的地名“新豐市”和對句的地名“細柳營”相對。
以上只是律詩對仗的一般情況。實際上例外的情況很多,就像名人的錯別字叫“假借”一樣,名詩人或名詩中不合平仄叫做“拗”,不合對仗者可以解釋為“流水對”之類,如唐代山水詩人儲光羲的五律《寒夜江口泊舟》:
寒潮信未起,出浦纜孤舟。
一夜苦風浪,自然增旅愁。
吳山遲海月,楚火照江流。
欲有知音者,異鄉(xiāng)誰可求。
詩的頷聯就不對仗,只有頸聯“吳山遲海月,楚火照江流”對仗。
白居易的七律《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其中首聯、頷聯、頸聯三聯俱對仗。王維的七律《既蒙宥罪旋復拜官》除頷聯、頸聯對仗工整外,首聯、尾聯也俱對仗。其中“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聞道百城新佩印,還來雙闕共鳴珂”等聯對仗得還十分工巧。
對仗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對。
這是要求最為嚴格的一種對仗,即不但要同類詞性相對,而且要同類詞中的小類也相對,如名詞就可以分成天文、地理、時令、人名、地名、動物、植物等許多小類。工對則要求他們全部或大部相對。如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南檐納日冬天暖,北戶迎風夏月涼”。其中“南”與“北”是方位對,“檐”與“戶”是宮室對,“納”與“迎”是動詞對,“冬天”與“夏月”是時令對,“暖”與“涼”是形容詞相對。但像杜甫的“星垂原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前四個字對的很工整,最后一字“闊”是形容詞,“流”是動詞,沒有對仗,但也算是工對。
2、寬對。
與工對相反,只要出句與對句間同類詞性相對即可,并不要求小類也相對。如元稹的“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早歸》),其中“馬”和“花”、“魚”和“露”、“水”與“衣”雖皆是名詞但都不屬同一小類。
3、流水對。
工對和寬對都是并行的兩件事物相對,出句和對句甚至可以互換位置而意思不變,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等。但流水對則出句和對句的意思是連貫的,有因果關系,兩者位置不可互換,就像流水一樣不能顛倒,如杜甫“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李益“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過五原胡兒飲馬泉》)等。
對仗的形式自然不止上述三種,還有扇面對(即隔句對)、借對、就句對、錯綜對等,這里不一一列舉。
二、詩歌聲律美的表現
詩歌聲律之美,主要表現在字與字、詞與詞之間的音節(jié)之美;各種句子之美和一個句子內的結構之美;整首詩歌諧律和拗就之美。下面分別加以論述:
1、音節(jié)之美
如上所述,漢字的特點是每個字一個音節(jié)。詩的音節(jié)之美,不外乎同音字組成的重疊之美,異音字之間相續(xù)的錯綜之美以及同韻字相協的呼應美。詩家于此每多下功夫,“新詩改罷自長吟”,錘句鍛律,下字調韻,于抑揚抗墜之間最為講究。清代格律派詩論家沈德潛說:“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讀者靜心按節(jié)、密詠恬吟,覺前人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說詩晬語》)。其中異音字之間相續(xù)的錯綜之美以及同韻字相協的呼應美,前面押韻和對仗已作論述,這里著重講重疊之美。
(1)重疊之美即兩個字之間的雙聲和疊韻。雙聲即兩個字中的聲母相同,如故宮、家居、加緊、蒹葭、皎潔、尶尬、佳境 境界等;疊韻則兩個字的韻母相同,如凄厲、歸位、濟世、詭計、瑰麗、雞啼、體制、詆毀等。雙聲和疊韻在詩歌中有以下五種表現:
第一,雙聲。如宋括云:“幾家村草里,吹唱隔江聞”,其中的“幾家”、“村草”、“吹唱”、“隔江”皆雙聲。李群玉“方穿詰曲崎嶇路,又聽鉤辀格桀聲”,其中的“詰曲”、“崎嶇”是雙聲;李頎《古從軍行》“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中的“琵琶”;白居易《望月有感》:“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的“寥落”等。
第三:疊韻與疊韻相對者,如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湖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句中的“瀲滟”和對句中的“空蒙”;杜甫《古柏行》:“崔巍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中出句的“崔巍”與對句中的“窈窕”;《詠懷古跡之一》:“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中,出句中的“悵望”和對句中的“蕭條”等。
第四:雙聲與疊韻互對,如王維《老將行》:“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出句中的“蒼?!睘榀B韻,對句中的“寥落”為雙聲;杜甫《宿府》:“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出句中的“荏苒”為雙聲,對句中的“蕭條”為疊韻;羅隱《贈友》:“蹉跎歲月心仍切,迢遞江山夢未通”出句中的“蹉跎”為疊韻,對句中的“迢遞”為雙聲;長孫佐輔《別故友》:“淅瀝籬下景,凄清階上琴”,出句中的“淅瀝”為疊韻,對句中的“凄清”為雙聲。
雙聲疊韻的音節(jié)之美首先是使聲調抑揚頓挫、委婉動聽?!段男牡颀?聲律》,篇云:“聲轉于吻,玲玲如振玉;辭靡于耳,累累如貫珠”,以此來形容雙聲疊韻的聲律之美最為精當。李重華《貞一齋詩說》亦云:“疊韻如兩玉相扣,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相聯,取其婉轉”。
當然,雙聲疊韻的美感決不止于委婉動聽,它的摹聲擬物、頓挫抒情,可以渲染氣氛、強化效果,借雙聲疊韻將各種抽象的或具體的情狀捕捉下來,使聲與情、聲與物、聲與事更好地結合,做到聲情并茂,更好地突出主旨和詩人刻意強調之處。我們只要讀一讀《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咽噎泉流冰下難”一段,就可以深知雙聲疊韻在這段出色的音樂描繪,也是《琵琶行》獲得如此聲譽的關鍵段落中的作用:它將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音樂語匯變得形象具體、可視可摸、可聽可感。比喻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雙聲疊韻則使聲與情、聲與物、聲與事更好地結合。正因為如此,如一味玩弄技巧,為雙聲疊韻而雙聲疊韻,就變成毫無價值的文字游戲,即使名詩人也不例外,如唐代武功體的代表作家姚合的《葡萄架詩》:
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
清秋青且垂,冬到凍都凋。
全詩四句全為雙聲疊韻,為了遷就雙聲疊韻,詩意搞得很晦澀,什么叫“引葉漾盈搖”讓人很費解,至于“冬到凍都凋”詩意則很庸俗,看得出完全是為了湊成雙聲疊韻。就是從音韻上來說,像“引葉漾盈搖”、“清秋青且垂”、“冬到凍都凋”等,讀起來也很別扭拗口,沒有絲毫美感。
雙聲疊韻的使用也會促使詩人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中國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謝靈運就是由于大量采用雙聲、疊韻字,從而形成了獨有的繁復、典麗的風格,這也是謝靈運山水詩的顯著特征之一。例如:“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牧旨娢秩?,哀禽相叫嘯?!保ā镀呃餅|》,“側徑既窈窕,環(huán)洲亦玲瓏”(《于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等名句皆使用了雙聲疊韻。李白詩中也大量使用雙聲疊韻,在《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一段中,竟然連用“眷然”、“孤嶼”等近二十個雙聲、疊韻字。
(2)錯綜之美指異音字之間相續(xù)所產生的美感。其中包括平聲字和仄聲字之間參伍成句所形成的平仄錯綜之美,也包括仄聲字中的上聲、去聲和入聲字之間交替使用所產生的美感。關于平仄相間所產生的美感,俞弁在《逸老堂詩話》中稱贊平仄相間抑揚參互所產生的影響時說:“若夫句分平仄,字關抑揚,近體之法備矣”。近體五言、七言詩平仄相間的規(guī)則,前面已列舉了許多,這里不再贅言。即使是古風,也有平仄參伍的規(guī)則。一般說來,一首七言古風如是平韻到底,其出句的第二字多用平聲,第五字多用仄聲;落句第五字必平,第四字必仄,如白居易《長恨歌》前四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其出句第二字“皇”和“家”皆為平聲,第五字“思”、“初”皆為仄聲。落句第四字“年”和“女”為仄聲,第五字“求”和“初”為平聲。如果出句第五字兼用“平”,則第六字多用“仄”,目的在于避免摻雜律句。王漁洋在《古詩平仄論》中指出:七言古詩以第五字為關鍵,五言古詩以第三字為關鍵,可見古詩也要注意平仄的參伍。
仄聲字中的上聲、去聲和入聲字之間交替輪用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為單句的最后一字,上、去、入三聲輪用,如杜甫《送韓十四江東省親》: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其中“衣”為平聲,“妹”為去聲,“轉”為上聲,“力”為入聲。四個出句,四聲皆備,參伍拗折之間,不僅產生錯綜之美,也從聲韻的角度表現了戰(zhàn)亂之中思親而無法尋親的無奈和無家可歸的傷感。
第二種情況是一句之中有三個仄聲字,上、去、入三聲參伍,如杜審言的《和晉寧陸丞早春游望》: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其中“獨有宦游人”、“云霞出海曙”、“忽聞歌古調”三句,每句都有平、上、去、入四聲皆備;“偏驚物候新”、“梅柳渡江春”、“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四句,則上、去、入三聲交替使用,并不重復,以形成錯綜參伍之美。
(3)呼應之美主要指同韻字的互相協律,包括選韻、疊韻、轉韻、逗韻等形式。
選韻所謂選韻,是指詩人用韻時對韻腳的選擇下過一番功夫,讀者在閱讀時可欣賞他們的匠心。清代詩論家袁枚認為選韻應該選擇一些響亮的韻腳,要避免暗啞晦僻,他說:“欲作佳詩,先選好韻,凡其音涉啞滯者、晦僻者,便宜舍棄。葩,花也,但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不響。以此類推,不一而足。宋唐之分,亦從此起。李杜大家,不用僻,非不能用,不屑用也”(《隨園詩話》)。袁枚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字音的響亮,用寬韻,固然有種廊廡闊大、波瀾壯闊之美,但用窄韻,押險韻,可因難見巧、愈險愈奇,未嘗不是一種美,似乎還更能顯出才華。韓愈就是一個“力去陳言”,用窄韻、押險韻的高手,我們只要讀一讀他的《苦寒》、《鄭群贈簟》、《陸渾山火》就可知其一斑,一代大家歐陽修對此就十分佩服,他說:“退之筆力,無施不可。余獨愛其工于用韻也。蓋其得寬韻,則波瀾橫溢;泛入旁韻,乍還乍離,出入回合,殆不可抱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類是也。得韻窄,則不復旁出,而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六一詩話》)。由此可知,選韻并不在于寬窄,而在于“工于用韻”。清代詩論家吳可也認為:“和平常韻,要奇特押之,則不與眾人同;如險韻,為要穩(wěn)順押之,方妙”(《藏海詩話》)。選韻不在平常和奇險,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不同凡響。
疊韻即寫詩疊用韻腳的問題。韻腳除了平常、奇險外,還有個疏和密的問題,何處用疏,何處用密,何處句句用韻,何處隔句用韻,這有個標準,就是為內容服務,由題旨和風格所決定。如岑參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西征》,前面句句疊韻,但到了最后四句“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卻隔句用韻。其原因就在于前面寫出征和戰(zhàn)斗,詩人以逐句用韻來夸張出征的聲威和戰(zhàn)斗氣氛的緊張。后四句是想象戰(zhàn)斗勝利后的功勛,意在渲染“緊張過去,神氣舒馳”,以疏宕之氣,配合頌揚戰(zhàn)勝功成之情節(jié)。一句話,何處疏何處密,是由內容和題旨所決定的。蘇軾的《臘日游孤山訪慧勤惠思二僧》中疊用韻腳與詩意配合更加緊密:
天欲雪,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云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游淡薄歡有余,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詩的開頭寫孤山雪中景色,悠游之前從容不迫,因此疊韻中不用句句押韻的“促起式”,所以第一句的起句“雪“字不入韻,下面的“數”、“許”、“暖”、“合”等也都不入虞魚韻。從第九、十句“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起,疊韻和隔句用韻交錯進行,直至結束。前面似乎是隨心所欲,后面又顯示出整飭和規(guī)律,天地既很寬敞,讓詩人隨意揮灑;押韻又有規(guī)律,可看出詩人可以安排的匠心。清代大學者紀昀對這種忽疊韻、忽隔句韻的押韻方式就非常佩服,他說:“忽疊韻、忽隔句韻,音節(jié)之妙,動合天然”(《閱微草堂筆記》)。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方東樹也稱之為“神妙”。
轉韻轉韻是指在長篇的五古、七古中轉換韻腳。韻腳轉換中輕重快慢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全詩音韻的抑揚頓挫,自然也就會對詩人情感的表達和詩意的彰顯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轉韻13次,而且每每奇句用韻,平仄交替,起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的“國”用逗韻(入聲),與下面句子所押的“得、識、側、色”屬同一韻部,皆為仄聲韻,又為疊韻?!霸~之蕩漾處,多用疊韻”(王國維《人間詞話》),而使詩歌情節(jié)顯示出沉郁色彩。接著描述玄宗對楊妃的寵愛,在聲韻上以平仄交替的方式開始換韻,落“逗韻”于“池、搖、暇、人、土”等韻腳,渲染楊貴妃的美麗和“姐妹弟兄皆列土”的恩寵,唐玄宗得貴妃后的縱欲。
轉韻并無一定的格式,清初格律派詩論家沈德潛說:“轉韻初無定勢,或二語一轉,或四語一轉,或連轉幾韻,或一韻疊下幾語。大約前則舒徐,后則一滾而出,欲急其節(jié)拍以為亂也”(《說詩睟語》)。沈德潛所說的“前則舒徐”是指七古的前半段,可二語一轉或四語一轉不斷換韻,后半段則一韻疊下產生節(jié)拍急促之感。至于五古,葉燮不太贊成轉韻,他說:“五古,漢、魏無轉韻者,至晉以后漸多,唐時五古長篇,大都轉韻矣。惟杜甫五古,終集無轉韻者。畢竟以不轉韻者為得。韓愈亦然。如杜《北征》等篇,若一轉韻,首尾便覺索然無味。且轉韻便似另為一首,而氣不屬矣?!保ā对姟罚V劣谇崉t是以一韻到底為美。王驥德在《曲律》中說:“用韻須一韻到底方妙;屢屢換韻,畢竟才短之故,不得以《琵琶》、《拜月》借口”。
七古的轉韻不能太疏,也不能太密。如果二句一轉,過于急促,但如通篇一韻,也缺少波瀾。何處轉韻,何處不轉,要視詩中的情節(jié)和氛圍而定。一般來說,詩意轉折時配之換韻,詩意一氣貫注時則少換韻或不換韻。葉燮說:“七古轉韻,多寡長短,須行所不得不行,轉所不得不轉,方是匠心經營處”(《原詩》),這可謂不定之中的定則。下面舉杜甫七古《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為例,看看其轉韻是如何與詩意氛圍配合的:
將軍魏武之子孫(元韻起),于今為庶為清門(元)。
英雄割據今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元)。
學書初學衛(wèi)夫人(逗韻),但恨無過王右軍(轉文韻)。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文)。
開元之中常引見(逗韻),承恩數上南熏殿(轉仄聲霰韻)。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線,廣韻與“霰”同)。
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線,廣韻與“霰”同)。
褒公鄂公毛發(fā)動,英姿颯爽來酣戰(zhàn)(線,廣韻與“霰”同)。
先帝天馬玉花驄(逗韻),畫工如山貌不同(轉平聲東韻)。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東韻)。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東韻)。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東韻)。
玉花卻在御榻上(逗韻),榻上庭前屹相向(轉仄聲漾韻)。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漾韻)。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漾韻)。
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宕,廣韻與“漾”同)。
將軍畫善蓋有神(逗韻),必逢佳士亦寫真(轉平聲真韻)。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真韻)。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真韻)。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真韻)。
全詩轉韻五次,平轉為仄,仄轉為平,亦有平轉為平。葉燮在《原詩》中分析了轉韻與詩意氛圍之間的關系:“起手‘將軍魏武之子孫’四句,如天半奇峰,拔地而起;他人于此下便欲接丹青等語用轉韻矣。忽接‘學書’二句,又接‘老至’‘浮云’二句,卻不轉韻,誦之殊覺緩而無謂。然一起奇峰高插,使又連一峰,將如何撒手?故即跌下陂陀,沙礫石確,使人蹇裳委步,無可盤桓。故作畫蛇添足,拖沓迤邐。是遙望中鋒地步,接‘開元’‘引見’二句,方轉入曹將軍正面。他人于此下,又便寫御馬玉花驄矣,接‘凌煙’、‘下筆’二句,蓋將軍丹青是主,先以學書作賓;轉韻畫馬是主,又先以畫功臣作賓。章法經營,極奇而整。此下似宜急轉韻入畫馬,又不轉韻,接‘良相’、‘猛將’四句,賓中之賓,益覺無謂,不知其層次養(yǎng)局,故迂折其途,以漸升極高極峻處令人目前忽劃然天開也。至此方入畫馬正面,一韻八句,連峰互映,萬笏凌霄,是中峰絕頂處。轉韻接‘玉花’、‘御榻’四句,峰勢稍平。蛇鱣游衍出之。忽接‘弟子韓干’四句,他人于此必轉韻,更將韓干作排場,仍不轉韻,以韓干作找足語。然后轉韻詠嘆將軍善畫,包羅收拾,以感慨系之。篇終焉。章法如此,極森嚴,極整暇”。葉燮分析此詩詩意和轉韻的關系是意轉韻不轉,這不同于常人,因而章法奇特為他人所不及。一般來說,隨著詩意的轉換韻腳也隨之轉換,稱為“韻意雙轉”。韻意雙轉雖可以使韻意配合得妥帖,但段落過渡明顯,人為痕跡顯露。而《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韻意雙轉處很少,大都意轉而韻不轉,韻轉而意不轉,有意泯滅雙轉的痕跡。這樣,意雖曲折,韻雖多轉,但仍如一氣呵成。由此看來,轉韻成功之關鍵亦在于創(chuàng)新!
逗韻逗韻是指換韻之前,預作韻腳呼應的一種技巧。這種技巧后來逐漸變成一項規(guī)則,即古詩轉韻的首句,當以入韻為原則,與新轉入的韻預先作前導式的準備,使新轉入的韻像水到渠成一般承接下去。如上面例舉的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從“承恩數上南熏殿”起要轉韻,由前面的“文”韻轉仄聲“霰”韻,為了承接自然,在出句“開元之中常引見”中就預做準備,韻腳為“見”,這就叫逗韻。同樣的,從“畫工如山貌不同”起,由仄聲“霰”韻轉為平聲“東”韻,其出句“先帝天馬玉花驄”的韻腳就已轉為“驄”,做好過渡準備。此詩的五次轉韻皆在其出句逗韻,是極其嚴格的,也是逗韻中最為典型的一例。杜甫說他“老來漸于格律細”,確實如此!
2、句式之美
句式美一是表現在平仄協調,二是上下句之間對仗工整,三是句子的結構。前面兩點上面已論,這里專論句子結構。古代詩歌的句型,唐以后以五、七言最為常見。
五言詩的結構有多種,其中以上二下三最為常見,稱為“常格”;還有上三下二、上二下二、上四下一等句型,稱為“變格”。
上三下二,如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發(fā)——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上二下三,如元稹《酬樂天見憶,兼?zhèn)龠h》:
庾公樓——悵望,巴子國——生涯。
上一下四,如元稹《酬樂天見憶,兼?zhèn)龠h》:
河——任天然曲,江——隨峽勢斜;
孟郊《懷南岳隱士》:
飯——不煮石吃,眉——應似發(fā)長。
上二下二,如王維《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上四下一,如王維《山居即事》: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七言的句型上四下三為常格,上三下四為變格,又叫“折腰格”。另外還有上二下五、上五下二、七字一貫、上六下一等句型,但不多見。
上四下三格,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方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上三下四格,如白居易《日答客問杭州》: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歐陽修《退居述懷寄北京韓侍中二首》:
靜愛竹——時來野寺,獨尋春——偶到溪橋。
盧贊元《雨詩》:
想行客——過溪橋滑,免老農——憂麥壟干。
上二下五格,如杜甫《秋盡》:
雪嶺——獨看西日落,劍門——猶阻北人來。
上五下二格,如杜甫《閣夜》: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七字一貫格,如杜甫《閬山歌》:
松浮欲盡不盡云,江動將崩未崩石。
上六下一格,如陸游:
客從謝事歸時——散,詩到無人愛處——工。
以上談的是五言和七言各種句型,但無論是那種句型,他的美感皆在于結構上形成或舒緩、或緊湊的頓宕之美或飄逸之美,給人一種張弛有序、高下抗墜的音節(jié)上的享受。在詩歌實際創(chuàng)作中,以上各種句型往往會交錯出現,如岑參《嘉州聞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報恩寺》:
聞君尋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云擁回廊。
燃燈松林靜,煮茗柴門香。
勝事不可接,相思幽興長。
首句“聞君尋野寺”為上三下二結構,下句“便宿支公房”則為上二下三結構;頷聯二句皆為上三下二,頸聯二句皆為上二下三。尾聯同頸聯結構,但用字的虛實又不盡相同。這樣參伍變化,誦讀起來自然磊落如貫珠。
3、諧律和拗救之美
音韻的和諧包括雙聲疊韻,異音字之間相續(xù)的錯綜之美,同韻字之間互相協律的呼應之美,這皆在前面已論及,下面著重談談拗救之美。
有正就有奇,有順就有逆,拗救是近體律詩中的一種變格。即在平仄的組合搭配上,打破固定的常規(guī)模式而別創(chuàng)音節(jié),顯示出不同于常體的突兀變化之美。這就叫“拗”,這種詩歌就叫“拗體”。但中國古典詩歌必須平仄交錯并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這樣才能使聲音發(fā)生多樣變化,聽起來波瀾起伏,鏗鏘悅耳。因此在用仄聲字拗折時,一句之中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孤平”是律詩聲韻中的大忌。因此,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設法補救,這就叫做“救”。
詩體的拗救也有一定之規(guī),清代論詩律著作,如王漁洋《詩律定體》、趙秋谷《聲調譜》、翁方綱《五七言詩平仄舉隅》,開列諸種拗救之法。王力的《漢語詩律學》條分更細,將拗救之法搜羅殆盡。拗就之法,分為單傲和雙拗兩大類。所謂單傲,就是出句拗,對句不拗;雙拗就是出、對句皆拗。
拗救形成的拗句往往能增加句子的強度,形成一種勁直之氣,對文氣對聲調都有幫助。宋代的范晞文曾談到拗救對詩歌風格的影響,他說:“五言律詩,固要貼妥,然貼妥太過,必流于衰。茍時能出奇于第三中下一拗字,則妥帖中隱然有勁直之風”(《對床夜語》)。正因為拗句有如此作用,元代方回在編《瀛奎律髓》時專列“拗字類”,并說“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體凡十九出,不止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沒,雖拗字甚多,而骨骼愈峻峭”。
單傲
(1)五言句
五言平起的常格是“平平平仄仄”,出現下面幾種情況就叫“拗”和“就”:
第一種,五言平起的常格“平平平仄仄”,如第一字為仄聲,就是拗句,如許渾《送南陵李少府》:“落帆秋水寺,驅馬夕陽山”,出句第一字“落”為仄聲;許渾《玩殘雪寄江南尹劉大夫》:“艷陽無處避,皎潔不成容”,出句第一字“艷”為仄聲,這就叫“拗”。五言平起的詩如出句第一字為仄聲,那么第三字必須是“平“聲,這就叫“就”。如上面例舉的許渾兩詩,第一首出句第三字“秋”,第二首出句第三字“無”皆為平聲,這就是“就”,合在一起叫“拗就”。
第二種,五言平起的常格“平平平仄仄”,如第三字為仄聲,雖仍算合律,下句可以不就,但第一字必須平,否則就犯了“孤平”(即一句中只有一個平聲字)。如:李商隱《高松》“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第三字“出”拗作仄聲,可以不救,但第一字“高”必須是平聲,否則犯孤平。
(2)七言句
第一種,七言律詩的第一、第三兩字,可以不論平仄,但仄起句的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必須是平聲,否則就會成為孤平。如第三字不好改成平聲,那么第五字本為仄聲者必須改為平聲,以來救轉,如杜牧的《柳》“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巫娥廟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帶風”。對句“宋玉宅前斜帶風”聲韻為“仄仄仄平平仄平”。即第三字不好改成平聲,那么第五字本為仄聲者必須改為平聲“斜”,以免犯孤平。
第二種,七言律詩仄起的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的第五字如拗作仄聲字,仍算合律,可以不救。但第六字如拗作平聲,就必須救,即將第五字拗作仄聲,不然就落調。如李商隱《無題》“直道相思了無益,未防惆悵是清狂”,出句拗作“仄仄平平仄平仄”,第六字“無”當仄用平,改第五字為“了”,當平用仄以相救。
雙拗
(1)五言體。五言體平起出句為單傲,五言仄起出句“仄仄平平仄”才有雙拗。
第三種,五言仄起出句“仄仄平平仄”中,出句第三、四兩字本應平聲,結果皆拗成仄聲,成了“仄仄仄仄仄”或“平仄仄仄仄”,那么,下句第三字必須用平聲救轉。另外,出句如拗成五個仄聲,其中須有入聲調配,這樣音調才美。詩例如孟浩然《廣陵逢薛八》“士有不得志,棲棲吳楚間”。出句第三、四兩字本應平聲,結果皆拗成仄聲“不得”,下句第三字本應仄聲,就必須改成平聲“吳”救轉。
(2)七言體。七言體仄起出句為單拗,平起出句才有雙拗。出句平起的標準格式為“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三種,七言平起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如第六字拗成仄聲,亦是將下句第五字需拗成平聲救轉。詩例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出句第六字拗成仄聲“鶴”字,下句第五字就拗改成平聲“黃”字救轉。
綜上所述,拗救的方法雖多,但原則只有一個,就是避免“孤平”,使聲調動聽。這樣,在拗救之中就出現與常格不一樣的新的音調和節(jié)奏,使長期使用的已顯得板滯的律詩形式發(fā)生變化,使句法變的靈活,筆力顯得生新折拗,調新而韻美??梢妱?chuàng)新是萬物的生命,詩詞格律也不例外。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八
“聲韻啟蒙”是學前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旨在通過音樂、歌唱等方式,開啟孩子的語言學習之門。在我的學前教育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了“聲韻啟蒙”對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并獲得了許多寶貴的體會和心得,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發(fā)現孩子的音樂天賦。
在聲韻啟蒙的實踐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音樂有著天然的感性,他們能夠快速、準確地抓住音樂中的節(jié)奏、旋律,并通過歌唱、舞蹈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因此,在發(fā)現孩子的音樂天賦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聲韻游戲和活動,從而增強其音樂學習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段:激發(fā)孩子對語言的興趣。
在聲韻啟蒙的實踐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語言的學習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欣賞和興趣。通過語言游戲和歌唱等方式,他們能夠快速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技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我們在聲韻啟蒙的實踐中,不僅要注重教授語言知識,還應該注重激發(fā)孩子對語言的興趣。
第四段: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口腔習慣。
在聲韻啟蒙的實踐中,我認識到孩子的口腔習慣對于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性。正確的口腔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正常地發(fā)音和表達,而不良的口腔習慣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我們在聲韻啟蒙的實踐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口腔習慣,例如正確的發(fā)音姿勢、咀嚼食物等。
第五段:結語。
以上僅是我的一些個人心得和體會,當然,在實踐中還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我們注意。通過聲韻啟蒙,我們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我希望每一位學前教育工作者都能夠認真對待聲韻啟蒙工作,真正為孩子打造一個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九
語言是人類的主要交流方式,而聲韻則是語言的基礎。在孩子教育方面,聲韻啟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有幸親身經歷了教育孩子聲韻啟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聲韻的重要性。通過教育孩子聲韻啟蒙,我發(fā)現許多家長、老師和孩子們都存在一些誤區(qū),下面我將就此談談我對于聲韻啟蒙的一些體會、認識和心得。
聲韻在孩子語言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聲韻啟蒙是指從幼兒園開始針對幼兒的音韻教育,通過直觀、感性和活潑的方式來讓孩子對聲音產生興趣,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在聲韻啟蒙中,孩子能夠認識和辨析常見的音韻,了解聲韻對單詞和句子的組織作用,對于孩子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二段:常見的聲韻誤區(qū)。
在聲韻啟蒙中,很多家長和老師存在著一些誤區(qū)。有的家長認為只要讓孩子多讀書就可以了,忽視了聲韻啟蒙的必要性;有的老師只注重針對押韻的唱歌學習,忽視了聲母、韻母和音、調等基礎知識的教授,從而影響了孩子的語言學習;還有一些老師在幼兒園里會讓孩子照著字卡背誦,卻只停留在記憶上,沒有真正把聲韻啟蒙貫穿在整個學習中。這些誤區(qū)都對孩子的聲韻啟蒙教育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第三段:如何正確的進行聲韻啟蒙。
正確的聲韻啟蒙教育應該是寓教于樂、輕松愉快地進行,注重孩子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訓練,可以采用唱歌、快樂說、連連看等互動性強的游戲方式,對于聲母、韻母、音調等基礎知識要循序漸進、分類別完成。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孩子在具體情景中體驗聲韻所表達的情感、信息等,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第四段:聲韻啟蒙對于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聲韻啟蒙不僅對于孩子的語言學習有幫助,還對于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在聲韻啟蒙過程中,孩子須進行聽辨、區(qū)分、串聯、構筑等諸多基本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孩子的感知、記憶、思維、判斷、聯想、表達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發(fā)展,對于孩子的智力、認知、情感、社交、文化素質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五段:總結。
從我對聲韻啟蒙的體驗和認識來看,聲韻啟蒙是孩子學習語文的重要基礎環(huán)節(jié),它不僅關系到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執(zhí)行正確、合理的聲韻啟蒙教育方案,將會使孩子在無形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我們的責任是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聲韻啟蒙教育,為孩子初步拓展豐富的語言世界,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
聲韻啟蒙是每個學漢語的學生都會經歷的基礎階段,就像是建筑物的地基一樣,如果基礎不扎實,整個建筑物都會崩塌。聲韻啟蒙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發(fā)音,更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地表達和溝通。在我學習聲韻啟蒙的過程中,讓我深刻體會到其重要性。
學習聲韻啟蒙需要不斷的重復和模仿,經過反復練習,我才能正確的發(fā)出每個漢字的音節(jié)。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經常會給我們不同的練習,例如說出漢字的音節(jié)、識別拼音等。不僅如此,老師還會讓我們看動畫片、歌曲等,這些都有助于我們獲得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聲韻啟蒙對于漢語學習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漢語中,每個字的發(fā)音和拼音都是固定的,因此,如果我們掌握了聲韻啟蒙的基礎,就能夠輕松地閱讀、寫作,夢想中的漢語也變得更加真實。
第三段:聲韻啟蒙對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學習漢語注重口語表達能力,不僅如此,聲韻啟蒙也強調口語表達。當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發(fā)音時,我們就可以用更加標準的漢語來交流。例如:我們要表達“我去上課了”這一句話時,假如我們發(fā)音不夠標準,有可能被誤解成別的意思,甚至在其他情況中也是類似的。學好聲韻啟蒙,我們就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我們的意思,讓溝通更加順暢。
第四段:聲韻啟蒙對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是理解漢語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也是聲韻啟蒙的重要方面之一。當我們掌握了基本的漢字拼音規(guī)律,就能夠更快地識別出生詞或不熟悉的詞匯。這在閱讀長文本或字數過多的文章時尤為重要,能夠縮短我們的閱讀時間,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第五段:總結。
學習聲韻啟蒙是漢語學習的重要一步,它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地發(fā)音,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表達和溝通。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重復、多模仿,多聽、多練,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在未來的漢語學習生涯中,聲韻啟蒙也會一直對我們產生影響。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一
古典音樂作為西方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韻律與豐富的內涵吸引著無數音樂愛好者的目光。在古典音樂中,聲韻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元素,它以其純粹的美和豐沛的情感讓人們沉浸其中。通過多年的聆聽與體驗,我深深感受到古典聲韻的魅力和無盡的情感表達方式。
首先,古典音樂的聲韻給人一種純凈的感受。與流行音樂相比,古典音樂往往注重典雅和平靜的氛圍,音符的跳動與旋律的鋪陳都展示了這種純凈。每一個音符都是那樣純潔而明亮,如同一顆明珠般晶瑩剔透。它并不復雜,卻讓人感到寧靜和悠遠。古典音樂的聲韻常常通過緩慢的節(jié)奏和輕柔的音質來表達,讓人耳目一新。
其次,古典音樂的聲韻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表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是人類情感和思想的升華。古典音樂以其多變的旋律和豐富的和聲讓人們能夠深入感受到作曲家內心的情感體驗。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中那種悲壯和奮斗的情感,以及莫扎特的《安魂曲》中那種寧靜和悲傷的情感,都讓人們可以通過聲韻的變化與作曲家共鳴,感受到深沉的情感世界。
再次,古典音樂的聲韻是一種思想與意境的交流。在古典音樂中,作曲家常常通過聲韻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哲學或者對自然美的領悟。正是這種音樂與思想之間的交流,讓人們從中汲取智慧與靈感。例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不僅僅是一首美妙的音樂作品,更是對人類團結與和平的追求,使人們感到自己身處于一種美好而高尚的境界之中。通過聆聽古典音樂的聲韻,人們可以獲得新的思想啟迪與感悟,從而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
最后,古典音樂的聲韻是一種跨越時空的藝術陪伴。音樂是無國界的藝術,無論時間與空間如何變幻,古典音樂的聲韻都能穿越時空,打動人的心靈。一首古典音樂作品的動人旋律和精彩演繹,可以使人置身于上世紀的歐洲大教堂,又或者感受到擁擠的現代都市里的孤獨與無助。通過古典音樂的聲韻,人們可以與過去的作曲家和其他聽眾建立起心靈的連接,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
總體來說,古典音樂的聲韻具有純凈、情感表達、思想與意境的交流以及跨越時空的藝術陪伴等特點。通過長期的聆聽和思考,我對古典聲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以及感受美的途徑。當我們靜靜聆聽古典音樂的聲韻時,也在感悟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二
舞蹈聲韻是一種能夠表達情感和傳達信息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僅是動作的組合,更是情感和節(jié)奏的表達。通過舞蹈聲韻,我們可以感受到身體的力量,情感的釋放和精神的放松。以下是我在學習和實踐舞蹈聲韻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舞蹈是一種能夠用身體語言表達情感和創(chuàng)造意境的藝術形式。而聲韻則是舞蹈中的靈魂和核心。通過聲韻的表達,舞者可以將內心的情感和感受轉化為動作和節(jié)奏。在學習舞蹈聲韻的過程中,我逐漸發(fā)現自己有了更多表達的方式和技巧。通過合理運用聲韻,我能夠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圖,使舞蹈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舞蹈是一種有著強烈節(jié)奏感的藝術形式。而聲韻則是舞蹈中的節(jié)奏的靈魂。在學習舞蹈聲韻的過程中,我開始更加注重力量和速度的配合。我發(fā)現,當動作與聲韻完美地結合時,舞蹈的節(jié)奏感會更加明顯,觀眾也會更容易被舞蹈所吸引。通過不斷地練習和調整,我對于舞蹈節(jié)奏的把握也越來越準確,在表演中我也能更好地駕馭舞蹈的韻律。
在學習舞蹈聲韻的過程中,我開始有意識地去體驗和探索自己的身體感覺和呼吸方式。通過深入感受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感覺,我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舞蹈的力量和力度,使舞蹈更有張力和魅力。尤其是在學習柔軟的舞蹈形式時,我更加注重呼吸和身體的協調,使舞蹈充滿了流動和舒展的美感。
舞蹈是一種需要團隊合作的藝術形式。在學習舞蹈聲韻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與他人的配合和協作對于舞蹈的成功非常重要。通過和其他舞者的默契和配合,我們能夠更好地表現出舞蹈的動態(tài)和和諧。而聲韻則是我們進行合作和溝通的重要工具。通過學習舞蹈聲韻,我發(fā)現與他人的配合和合作更加流暢和自然,舞蹈的效果也更加出色。
通過學習和實踐舞蹈聲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舞蹈的藝術魅力。舞蹈聲韻讓我體驗到了身體和靈魂的完美結合。通過舞蹈聲韻的表達,我能夠將內心的感受和情感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聲韻的發(fā)聲表達出來。這種體驗不僅僅讓我感受到了身體的力量和魅力,還給了我一種平衡和寧靜的感覺。舞蹈聲韻無疑是一種讓人心曠神怡、沉浸其中的藝術形式。
總結:
在學習和實踐舞蹈聲韻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舞蹈的表達力和節(jié)奏感。通過不斷地練習和探索,我逐漸在舞蹈中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舞蹈聲韻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和情感的表達。通過舞蹈聲韻,我們可以感受到身體的力量,釋放情感和享受藝術帶來的美妙體驗。舞蹈聲韻的學習和實踐是一種對自己身體和靈魂的探索,也是一種對藝術力量和美學追求的體驗。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三
古典樂器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也是最靈魂深處的藝術形式之一。在現代時代,它們從古老的文字中息息相關。從場合到場景,從文學到社會,從宗教到政治,它們都有自己的地位。對于愛好音樂的人來說,學習古典樂器是一個令人驚奇且可追溯的經歷,因為它能夠開啟一個令人驚喜、深切而充實的音樂世界。本文將分享我對于古典樂器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看待興趣。
我的音樂生涯始于成為古典吉他的愛好者。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了解古典樂器的深度和廣度。不久之后,我又開始學習古典鋼琴和小提琴。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地意識到了興趣的重要性。當我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些樂器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幸福。這使我想到在其他方面也有類似經歷。當我們充分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更豐富多彩。
第三段:刻苦堅持。
但是,音樂教育往往與刻苦捱嗓,長時間的專注和不斷的重復聯系相關。古典樂器的學習也不例外。無論是練習弦樂器還是鍵盤樂器,細節(jié)是最終決定因素。當你感覺無法跨越這一障礙時,繼續(xù)秉持著一個志向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相信自己,也是相信會有一天你會能夠完成它,甚至可能是超越自己想象中的那個目標。在學習古典樂器時,你需要擁抱這些挑戰(zhàn)和困難,并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第四段:群體合作。
盡管古典音樂會聽起來很孤獨和個性化,但文化的底層是可以推動合作。在古典樂器中,這種團隊合作變得尤為重要。樂團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己的貢獻,并在緊密配合的基礎上達到共同的目標。這意味著你必須聽和感受其他人的演奏技巧、音樂風格和意圖,而不是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在這種類型的音樂中,沒有個人的光芒可以獨自散發(fā),而是依靠整個組合中的全部元素協作而成。
第五段:個人表現。
即使你要將所有普通的考試、實驗、練習的基礎打好,但在古典音樂中仍需要通過表現來達到更高的水平。雖然音樂符號和技巧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演奏時,人們還需要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投射到樂曲中。在創(chuàng)造演出的時候,你需要對整個樂曲進行比較、分析、演繹,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無論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還是實現對原作中情感的理解,這些都能使你的演奏出彩。
總結:
在探索古典樂器領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努力學習、推動合作并通過表現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無論是自我成長還是對音樂的欣賞,如此豐富多樣的經歷總是值得一試!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四
古典舞劍,作為一種優(yōu)雅高貴的舞蹈形式,深受眾多舞者的喜愛。在我多年的舞蹈實踐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典舞劍給予我的快樂和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給同樣喜歡古典舞劍的舞者們一些啟示和思考。
古典舞劍的魅力源自于它的獨特性。首先,它融合了古典舞和劍術的元素,既展示了舞者的柔美身姿,又展現了劍術的力量和線條感。對于舞者來說,學習古典舞劍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兩種藝術形式,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水平。我在學習古典舞劍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舞蹈的美感,還深刻體驗到了舞劍所帶來的力量和自信。
其次,古典舞劍的實踐對于身體的鍛煉也具有很大的益處。在學習古典舞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舞蹈動作和劍術動作的訓練,這對于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有著很大的要求。通過不斷地跳躍、旋轉和揮劍動作,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靈活,力量也得到了增強。古典舞劍實踐讓我意識到,通過舞蹈運動可以保持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體態(tài)。
除了身體上的益處,古典舞劍的學習還培養(yǎng)了我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自律性。舞蹈需要不斷地反復練習與修正,而舞劍更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磨礪。在面對復雜而困難的舞蹈動作時,我時常感到疲憊和挫敗。然而,我也體會到了舞蹈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每當我能夠完成一段華麗的劍舞,或是自由自在地展示出柔美的舞步,都會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付出的價值。正是這種對古典舞劍的熱愛和堅持,讓我能夠時刻保持我的動力和激情。
而在古典舞劍的實踐中,我也從中收獲了很多的人生經驗和智慧。首先,舞蹈教給了我如何與他人協作和合作。在古典舞劍的演出過程中,我們需要與舞蹈伙伴默契地配合,互相傾聽和互動。通過多次的排練和表演,我也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共同努力,以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此外,古典舞劍也教會了我如何處理和克服困難。舞蹈中難免會遇到技巧上的挑戰(zhàn)和難題,但是只要我們保持堅持和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并取得更大的進步。
通過多年的古典舞劍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魅力和意義。作為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古典舞劍給予了我自信和自豪,讓我感受到身體和精神的滿足。舞蹈教會了我如何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以及如何處理和克服困難。古典舞劍,就像一位導師,引導我走向更高的舞臺,帶領我探索藝術的邊界。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努力學習和實踐古典舞劍,用舞蹈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五
古典音樂是一門源遠流長的藝術,它以其獨特的韻律與音調征服了無數的聽眾。作為一位愛好古典音樂的人,我深深感受到古典音樂所帶來的啟迪和感動。在長期的欣賞和學習過程中,我對古典聲韻有了一些體會與感悟。本文將從音樂欣賞、音樂解讀、音樂表達、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傳承五個方面展開探討,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古典聲韻的內涵。
首先,古典音樂給我?guī)砹松钌畹男蕾p之感。在古典音樂的旋律和和聲中,每一個音符都猶如一個獨特的聲音畫筆,在無聲的畫布上繪出了豐富多彩的圖景。從巴赫的《C小調賦格》到莫扎特的《多爾匹奈前奏曲》,每一首曲子都展示了作曲家對音樂的獨到見解和表達方式。當我沉浸在這些美妙的音符中時,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和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個完全陶醉于音樂中的世界。
其次,古典音樂使我對音樂的解讀能力有了深刻的提高。古典音樂作品非常注重對音樂形式與結構的構建,每一個音符的安放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通過仔細分析音樂的旋律、和聲以及節(jié)奏等要素,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例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主題,讓我深刻領悟到了作曲家對幸福和團結的向往。古典音樂的解讀使我學會了通過音樂去感知世界的內在邏輯和美好。
再次,古典音樂是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每當我心情低落或興奮時,我會選擇一首適合的古典樂曲來傾訴內心的情緒。音樂的力量能夠讓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抒發(fā),讓我從音樂中找到了一種更高的精神寄托。《舒伯特的《冬之旅》》中的深情,梁祝對人之間的感動,《莫扎特的《D小調弦樂小夜曲》》中的柔和靜謐,每一首古典音樂都給我了情感上的撒嬌和慰藉。
古典音樂還影響著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通過研究古典音樂,我學會了欣賞和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技巧,這為我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提供了靈感和啟發(fā)。我開始嘗試著創(chuàng)作一些古典風格的作品,盡管很難達到大師們的水平,但我依然能夠從中感受到音樂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成就感。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我能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到作曲家在古典音樂作品中所追求的藝術境界和技巧。
最后,我意識到古典音樂的傳承和發(fā)揚是我們每一個愛好者的責任。作為一門藝術,古典音樂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古典音樂的美妙。作為愛好者,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傳播和推廣古典音樂,例如舉辦音樂會、開設音樂課程等。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古典音樂得以傳承和發(fā)展。
總之,古典音樂給我?guī)砹松钌畹男蕾p、解讀、表達、創(chuàng)作和傳承的體會。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和欣賞古典音樂,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將這種美妙的藝術傳遞下去。古典聲韻在今天依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它將延續(xù)下去,陪伴我們的人生旅程。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六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時尚和潮流,追求現代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然而,在這些追求中,很多人卻忽略了傳統(tǒng)文化的存在,忘記了我們的根與魂所在。作為一名年輕人,我認為,頌古典是需要重新被我們重視和探究的,下面,我將分享我對頌古典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古典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古典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在古代,人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豐富多彩的現代文化,于是便有了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彩的形態(tài),比如詩詞、繪畫、書法、音樂、戲曲等等。這些文化不但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且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獨特個性和精神氣質。因此,頌古典也就是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第二段:頌古典可以啟迪人們的情操。
頌古典文化是一種高尚的文化,它可以啟迪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素養(yǎng)。古典文化是通過詩詞、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的,它具有獨特的美感和高雅的氣質,可以讓人們在欣賞中感受到心靈的凈化和升華。同時,頌古典也可以讓人們逐漸培養(yǎng)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從而更加懂得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
第三段:頌古典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包容性。
古典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可以融合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其中發(fā)揚光大。頌古典,可以讓人們更深刻的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到文化的包容性和魅力。同時,在頌古典的過程中,人們也可以更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這也是古典文化所鼓勵的。
第四段:頌古典是一個尋求內心平衡的過程。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內心和精神世界。頌古典,是為了尋找自己內心深處的平衡和慰藉,讓自己更加充滿能量和活力。同時,頌古典也可以讓人們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幫助自己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
第五段:頌古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頌古典,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國是一個五千年的文化古國,我們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歷史沉淀。在現代社會,年輕人往往因為生活的節(jié)奏及文化觀念的轉變而產生隔離。然而,我們應該記住文化的重要性,我們的責任就在于傳承和發(fā)揚好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文化基因。
總之,頌古典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的使命。古典文化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精神文化世界的光芒之一,在現代社會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我們應該本著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傳承的責任,加強對古典文化的學習和理解,共同弘揚和傳承我們的文化精神。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七
舞蹈聲韻是一種將聲音與舞蹈結合的藝術形式。在這種舞蹈中,舞者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表情,將聲音中的情感和意義傳達給觀眾。舞蹈聲韻需要舞者具備良好的音樂感和舞蹈技巧,同時要能夠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表情準確地表達音樂中的情感。近些年來,舞蹈聲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了舞蹈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形式。
我曾有幸親身體驗舞蹈聲韻的美妙。在一場演出中,一位身著白色長裙的舞者翩然起舞。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聲,她的身體舞動起來,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訴說著一個故事。當音樂高亢時,她翻滾著,旋轉著,仿佛在跳動的音符中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而當音樂柔和時,她悄然地走出舞臺,以極其細膩的動作和表情向觀眾傳遞一種深情。
舞蹈聲韻給觀眾的感受,不僅僅是欣賞到了舞者的精湛技藝,更是從舞者身上感受到了一種情感的傳遞。當舞者用自己的動作和表情演繹出音樂所傳遞的憂愁、喜悅等情感時,觀眾也會在心中找到共鳴。當觀眾看到舞者表現出悲傷和痛苦時,他們也會在這份情感中流淚。舞蹈聲韻將觀眾和舞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營造出了共同感受情感的氛圍。
對我個人來說,舞蹈聲韻是一種極大的啟發(fā)。在觀看舞者們的演出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舞蹈是一門需要刻苦訓練、全身心投入的藝術。舞者們需要通過不斷地練習和修煉,才能將自己的情感和技藝融合在一起,將音樂所傳遞的信息準確地傳遞給觀眾。這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告訴我只有不斷地努力和專注才能取得進步。
舞蹈聲韻不僅僅只是一種藝術形式,它也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舞者們的演出,舞蹈聲韻給觀眾帶來了心靈的震撼和啟發(fā)。這不僅能夠增加觀眾對舞蹈的接觸和了解,也能夠帶動更多人參與到舞蹈創(chuàng)作中。舞蹈聲韻也能夠幫助舞者們傳遞信息和表達情感,從而引起社會上一些話題的關注,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總結:舞蹈聲韻是一種將聲音與舞蹈相結合的藝術形式,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感受和情感的傳遞。通過觀看舞者們的演出,我們能夠體驗到舞蹈聲韻對觀眾和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同時,舞蹈聲韻也給了我們自身一種啟發(fā),告訴我們堅持不懈、全身心投入才能取得進步。舞蹈聲韻是一門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欣賞的藝術形式。
古典聲韻心得體會精選篇十八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也不斷地發(fā)生著改變。然而,無論是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還是在文化遺產領域,我們都應該認真領會古代文化的魅力,頌揚它那永恒的精神內涵。本文將從不同角度來探討如何頌古典以及古典文化的價值。
第一段: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傳承中華文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而這也是頌古典的最先要義。中華文化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是獨具特色的。想要有效地傳承中華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于文化創(chuàng)新鼓勵、教育成就與宣傳推廣的有效實施。我們應該讓這個文化擁有自己的聲音,這將有助于我們有效地傳承中華文化,讓它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段:嚴謹的史學風范。
史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鼓勵年輕一代學習古代文獻、研究歷史史料和遺物等,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底蘊,發(fā)掘出更多關于古代文明的細節(jié)。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終將以史為鑒,這也是在頌古典過程中絕不能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史學的嚴謹性,遵守歷史事實、還原歷史真相,做到盡可能地保證歷史真實性,避免歪曲歷史的風險。
第三段:傳承古典文學。
傳承古典文學也是頌古典的重要方面。古典文學代表了中華文化入世之早期的文化精神,從文化上講是表現了一個民族包容與繼承之美。因此,我們需要在古典文學的傳承中為它注入新的力量,例如將一些與周圍環(huán)境相關或者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寫進文章,將古典文學更好地與當前社會聯系起來,使它對于年輕一代有更好的吸引力,同時也讓年輕一代能更好地領會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第四段:推廣傳承中華傳統(tǒng)技藝。
傳統(tǒng)技藝是中華文化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和民間文化,有很多在逐漸消失。推廣傳承中華傳統(tǒng)技藝可以讓古代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鼓勵年輕人去學習更多具有中華特色的傳統(tǒng)技藝,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記錄并傳承它們。
第五段:結語。
通過對頌古典的各個方面的探討,我們可以發(fā)現:傳承中華文化、史學精神、傳承古典文化、傳承中華傳統(tǒng)技藝都是頌古典必備的元素。它們共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奧內涵和廣闊魅力,代表了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精神。當我們認真地去頌揚古代文化時,古代文化的思想、理念、價值觀等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也才能讓古代文化在當代得到更好的發(fā)揚光大,持久綿長。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科普中心得體會如何寫(優(yōu)質16篇)
- 啟發(fā)或心得體會及收獲(模板15篇)
- 參觀航模心得體會簡短(通用20篇)
- 2023年疫情心得體會幼兒簡短(優(yōu)質20篇)
- 最新榮譽意識心得體會怎么寫(匯總9篇)
- 最新輪胎工作心得體會(優(yōu)質8篇)
- 最新描寫情緒溝通心得體會實用(大全8篇)
- 最新無線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匯總18篇)
- 最新爆破工程心得體會范文(匯總15篇)
- 2023年觀摩心得體會實用(優(yōu)秀15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