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實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2:44:05 頁碼:13
2023年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實用18篇)
2023-11-11 02:44:05    小編:QYN齊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之后,對所讀內容進行感性和理性的總結和思考。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圖,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拓寬我們的思維和見識。讀后感是一種表達讀者對所讀內容感受和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種對自己進行反思和審視的機會。寫讀后感時應注重對書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描述和評價。小編為大家篩選了一些精華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激發(fā)大家寫作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一

《韓非子》就是一種悲觀哲學。

任何一種思想,都能解釋身邊的世界。

《韓非子》就是一種悲觀哲學。

單純的人看這本書,自然大搖其頭,罵道這真是畜生寫的書。

可是,單純是一種惡,是比邪惡還要嚴重的惡。

自己選擇邪惡,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能解釋的通;而單純人做下了事情,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就比如十字軍里面單純的騎士們。

人性本惡。

所以要提放身邊的大臣、妻妾、兒女。

“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蔽也皇窍嘈拍愕闹倚?,而是相信你不敢背叛我。

孤獨的王,冷酷的王,憂傷的王,強大的王。

這就是韓非子所假想的王。

韓非不相信人。

不相信有幸福存在。

韓非只相信人是弱肉強食。

韓非對人的認識是,人是一種趨炎附勢的動物,人為了自己什么都可以出賣。

人是什么,《商君書》中有言,“民固服于勢,寡懷于義?!崩习傩罩皇欠臋鄤荩桓卸魅柿x。

《韓非子》中舉了很多例子,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魯國國君的園林失火,士兵都去搶財物。

國君說,我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誰救火我就賞誰?旁邊的人說,不能賞賜他們,要下命令說,誰不救火我殺誰。

命令下達,果然火被救了下來。

考慮到現(xiàn)實,我不得不說,韓非子說的對。

人就是這樣的吧。

只會考慮為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會想到報恩。

韓非子想,既然如此,請允許我以天下人為芻狗。

信任在韓非子這里,是沒有市場的。

孔子講“忠恕”,而在韓非子看來,全是不干正事的吃閑飯的人。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人與人之間,就是血淋淋的利益。

我有難,你只會趁火打劫。

讀完《韓非子》,我覺得他說的很對。

我還準備找《商君書》、《戰(zhàn)國策》、《左傳》、《資治通鑒》等書來看一遍。

可是我和朋友聊了一次天,我動搖了。

我很崇拜武則天,我就說,現(xiàn)在窮人家的女孩子,尤其這些女大學生,我的女同學們,不要再和窮小子花前月下了,趕緊嫁入豪門才是正事,嫁入豪門就要開始積蓄力量,準備奪權。

就像武則天一樣。

可是朋友說,人生應該是和妻子感情深厚,朋友你來我往,孩子健康成長,武則天是很可憐的人。

朋友認為這才是正常的人生。

他認為我想的東西太偏離“現(xiàn)實”了。

而我認為他想的東西太理想化了。

我們都認為我們看到的是現(xiàn)實,對方的是“幻覺”。

我疑惑了。

人生到底該怎樣?幸福為何那么遠?我也開始心慈手軟了。

我不再那么冷酷不愛笑了。

我也開始不再一個人讀《韓非子》了。

我的觀點受到了朋友的影響。

我也開始想信任人了。

這樣下去,我做不了事業(yè)。

記憶中,很久前的我,也是愛笑,愛交朋友,愛玩,愛睡覺,愛起哄的人。

我說不清是對是錯。

我該相信什么?我該相信“真情”嗎?我該懷疑嗎?

我懷疑很多東西的存在。

道德,愛情,親情,友情,事業(yè),幸福。

我一一否定了這些。

我看到弱肉強食中強者就是道德,“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愛情,貪婪的父母和痛苦的子女構成了所謂的親情,用過就扔的朋友,邪惡中誕生的事業(yè),一只heroin就可以解決的幸福。

是我太單純,還是什么原因?古人說,“明哲保身”,明白道理,是為了保全自己的。

自己最重要吧。

如果信仰受到他人的侮辱,我會用自己的生命來祭奠。

如果信仰受到自己的懷疑,我真的堅持不下去。

我該相信什么呢?

世界中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殺戮,還是仁慈?

每一個通讀過《韓非子》的人,都會深深地被其中閃爍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浩瀚的思想史星空里,韓非子的思想始終耀眼,雖不如儒家思想那樣被統(tǒng)治者奉為正統(tǒng),道家思想那樣被文人志士推崇,但卻真真正正推進了歷史的進程,加速了社會的進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今日仍未磨滅。

作為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子總結了前輩法家人物的思想,把商鞅的發(fā)“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三者結合在一起,明確闡述了法、術、勢三者結合的法家思想體系。

所謂“法”,是指國家的法律、法令、規(guī)章制度。

法必須編著成文,設置在官府里,公布與老百姓中,讓所有人都知道、都遵守。

難能可貴的是,韓非子明確提出了“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等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觸摸到了法治的核心思想――公平、平等。

“術”是指君主考察、舉拔、控制群臣的一整套方法,其中包括一些具體的考核、檢驗下級工作的程序,也包括一些藏于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心術。

“勢”是指君主的權勢。

他對

于君主來說,這三者缺一不可。

直到今天,這些思想仍然發(fā)揮著作用。

同時韓非子站在新興階級的立場上,看到了“亂世”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形成了一種發(fā)展的歷史觀。

認為歷史是不斷發(fā)展進化的,不是循環(huán)往復,更不是今不如昔,因此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

他甚至還曾從人類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方面分析歷史發(fā)展的軌跡,接近了唯物史觀的邊緣。

他把以往的歷史發(fā)展分為上古、中古、近古和當今四個階段,認為“上古競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時代不同,治國方法也應不同,所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他嘲笑主張復古守舊,不知變通的人是“守株待兔”,他清楚地意識到新興階級代表著當時歷史前進的方向。

這些在當時可謂驚世之言的思想,在今天來看幾乎已經是大家所共認的基本常識,由此可見韓非子的智慧。

韓非子人性思想的核心是“性本利”,他認為人人皆有好利惡害之心,一方面君主應利用人的這一特性,做到賞罰分明,另一方面更要時刻警惕大臣,不要輕信他人,尤其是枕邊之人。

在《八奸》之中,“同床”位列第一,其次為“在旁”,而在《備內》中,更是明確提出了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要嚴加提防。

這些觀念,雖然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認,即使在當今他們仍然是導致違法犯罪、貪腐的原因。

同時韓非子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此類現(xiàn)象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兩條就是嚴刑峻法和建立牽制考核制度。

他在《有度》中明確提出執(zhí)法者有力,國家才能強大,決不能允許他人在法律制度之外耍小聰明。

同時也在《八經》、《揚權》、《用人》等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要運用多種手段對群臣進行考核,如設置監(jiān)察機構,公開宣傳等。

也提出在防止大臣大權獨攬的同時,更不要出現(xiàn)“胳膊粗過大腿”的`現(xiàn)象。

這些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發(fā)人深省。

韓非子的思想中也留下了許多維護加強君主集權的理論,具有明顯的獨裁、專制、反民主的色彩,成為后世封建專制主義的開端,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這些思想是有存在的理由的,事實證明也是有效的,這些思想為秦朝統(tǒng)一的封建帝國奠定了理論基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實行的正是韓非子的一套法制理論。

不得不承認,在封建社會初期,韓非子的思想起到了強化國家政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

從總體上看,韓非子的思想屬于務實派,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偏激的地方。

比如輕視工商階級,在《五蠹》明確提出了工商之民是危害社會的五蠹之一;否定“仁義”在治國之中的作用,認為“仁義”靠不住,批判儒、墨兩家的學說。

在《有度》中,將廉、忠、仁、義、智闡述為亂世的產物,更在《顯學》中,明確指出,儒墨兩家不是白癡就是騙子,與算命先生一樣不可信;忽視民眾的主觀能動性,認為民眾本來就傾向于服從權勢,須靠韁繩和馬鞭來統(tǒng)治,而民眾的見識猶如嬰兒哭鬧,不足采納。

韓非子的思想之所以未湮沒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是因為他思想的精髓就是對侵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的今人來說,仍然振聾發(fā)聵,受益匪淺。

它像刻薄的解剖刀,把官場政壇的血腥真實剖開;它像無情的顯微鏡,將人情世故丑陋本質放大,這正是《韓非子》的難得之處。

因此,可以相信無論社會如何發(fā)展,韓非子的思想仍會發(fā)揮出它耀眼的光芒,指引人們前進,閃耀在中國思想史的星空中。

先秦諸子中,最另類的當屬法家學派。

儒、墨、道三家至多是創(chuàng)立學說或是躬身實踐,法家則不然,法家的思想學說是要拿生命作交換的,用流血的方式來奠基。

流血犧牲的不僅僅是平民或貴族,其中還有法家的人物。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商鞅與韓非。

商鞅之死,簡而言之是因為其得罪了太子贏駟這個未來的國君。

韓非則不一樣,司馬太史說韓非死得很冤,入秦沒多久就被下獄致死。

連自己的主張和抱負都來不及實現(xiàn),就被李斯、姚賈陷害,死在了云陽大獄里。

從表面上看,韓非之死是因為李、姚二人的陷害。

然究其本因,韓非是死在自己的學說上的,是死在自己手里的。

作為韓國的王族子弟卻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

于是韓非閉門著書,在此期間寫下了《說難》一文。

所謂“說難”即游說國君之難。

而且,只要你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

但是,作為專制主義代表的法家一旦離開宣傳、游說人主,便一無所用其技。

所以即便知道游說之難,也要義無反顧地去游說君王。

其實從韓非入秦到韓非死于云陽大獄這一過程可以清楚的知曉,韓非只能算是一個偉大的理論家與陰謀學家,而非一個合格的實踐者。

這就是為什么韓非會斗不過同樣是陰謀家的李斯。

韓非自己在《說難》中坦言:“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比欢n非卻給秦王寫了一道書,大談存韓之益處。

韓非自稱韓國早已“與郡縣無異”,并稱秦國應該攻打的應該是趙國,因為趙國“聚士卒,養(yǎng)從徒,欲贅天下之兵,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趙國才是秦國的首要敵人,而韓國早已形同秦國的郡縣了,不具有威脅秦國的能力。

秦國若是攻打韓國,只會讓“天下明趙氏之計”,對秦國沒什么好處。

此外,韓非還當著秦王的面指責姚賈“以王之權、國之寶外自交于諸侯”。

還因為姚賈的“前科”要秦王注意。

就這樣,韓非與姚賈結下了梁子。

不過,韓非也許不知道,他的一篇存韓書,同時也和秦王結下了梁子,讓嬴政對韓非的好感度與狂熱度驟然下降。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二

《韓非子》的認識論繼承了先秦哲學中唯物主義的思想理論。當然本書著作初為研究帝王之術,進而輔佐弼王富國強兵而一統(tǒng)天下。讀國學要古為今用、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韓非將法、術、勢結為一體,推行法治以使秦國統(tǒng)一六國,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亦可使當今的我們反觀自醒、日日精進。

在黨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戰(zhàn)略方針之下,韓非子的法治思想仍然值得借鑒?!耙苑楹诵?,法、術、勢相結合”的思想改造了傳統(tǒng)法律文化,對現(xiàn)代中國法治建設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指導意義。此外,改革圖治,變法圖強,是韓非思想中的大重要內容。韓非用進化的歷史觀點分析了人類歷史,他看到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并用這種發(fā)展的思想去分析人類社會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其中《八奸》一章對于人主的自查之見鞭辟入里,“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雍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人人都有喜好的事物,但如果喜好被他人利用,將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古代君主因聲色犬馬而國破家亡,當今多少干部利令智昏而貪腐…。

《有度》中寫道“國無常強,奉法者強則國強”,其中之法就是一套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且從上到下執(zhí)行,君主公證明察,大臣依法辦公。此強國之法。

治國和自制畢竟不同。治國重罰而輕賞,以人的趨利之心不若避害之心,懲罰的效力要大于獎賞。自制的對象是自己,罰則生厭,生厭則難行,所以要以賞為主,以罰為輔,賞罰明確而又有信用,對自己的法治就能夠成為現(xiàn)實。自制是意志與潛意識的斗爭,斗爭都是長期和殘酷的,要講究技巧,講究應變。人生是漫長的競爭,終日行健不移的來適應環(huán)境,人必定會有所成就。以法自制的效力,從長遠看來必然是最佳的,而“法”的精髓就是我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本書多以歷史上的失敗經驗為例,其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⒀怨适?,深入淺出但發(fā)人深醒,讀書時反向自己或曾如其中之人,鞭策之力令讀者深思。

面對誘惑我們往往不能及時覺察,知過能改亦是一種進步,讀韓非可以讓我們有一種自我危機意識,進而不斷反思自己,嚴格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界限,我們每個人都遵紀守法、正直為人,這對于我們的社會和國家都是一種人文素質的提升。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秩序失衡,人心秩序也失去依托。在戰(zhàn)亂紛爭的時代,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奔走于各國之間,推行自己的理想。韓非子,作為韓國諸公子之一,看到韓國在戰(zhàn)爭中屢次敗北,面臨被秦亡國的危險,多次上書韓王變法圖強,但均未被采納,因而只有退而著書述志。

在《韓非子》中,他作《孤憤》、《說難》等五十五篇,洋洋灑灑十萬余言,表明了他依法治國,重視耕戰(zhàn)的主張,闡述了變法的重要性和其治國理論閱讀《韓非子》一書,給我最主觀的感受是其中的“陰冷”。似乎朝野中的一切都是針鋒相對,不爭個你死我活決不罷休:先看君主,雖然手握大權,身居高位,可因為擔心身邊的人謀權篡位,只得把自己的一切好惡都深藏起來,終日戴著“面具”示人,惶惶不得安寧。這樣的君主看似風光無限,可實則怎一個“累”字了得。再論人臣,似乎都是亂臣賊子,心懷鬼胎,對權力地位虎視眈眈,處心積慮想鉆君主的空子以圖私利。

人臣之間自然更加“玄妙”,充斥著政治陰謀、離間術,人人自危,仿佛一不小心就會遭奸人陷害,蒙冤而死。這些閱讀文本后直接的感受,與韓非子把其政治學理論建立在“人性好利論”前提上關系甚密。韓非曾說:“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惡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祿而惡刑罰。

上掌好以馭民力,事實不宜失矣?!?《韓非子。制分》)雖然師承荀子,但在“人性惡”上,韓非子的觀點明顯更進老師一籌?!败髯又^人之性惡而可以為善”,而韓非子“認定人之性惡而無為善之可能”在他看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僅在君臣間是一種赤裸裸的利害交易關系,即使在父子、夫妻間也存在著算計之心,利益之慮。

如他說:“父母之于子女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故父母之于子女也,猶用計算之心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四

所謂“利民萌便眾庶之道”,就是韓非的政治主張,也是現(xiàn)代耳熟能詳?shù)囊粋€詞語——法治。《韓非子》一書,就像是韓非在封建社會的大框架下,以“法、術、勢”為核心的一本“政法大綱”。

以我,一個初中生的思想來看,韓非的政治主張與其他類似于儒家的思想最大差異在于“法治”和“禮治”兩個概念。

韓非本人從他選取的故事來看,是想要證偽儒家在《論語》中記載的關于仁義治國的觀點。比如《難一》里講到的歷山的農民與舜,韓非通過一系列關于堯,舜兩個圣人的辯證,揭示了他們兩人都被儒家稱為圣人的話是自相矛盾的,最后引申到一個治理天下的人“釋庸主之所易,道堯舜之所難是”不能成功的。

第二點,如果一個國家的君主像中山國國君那樣(也像儒家提倡的那樣)“好巖穴之士”的話,那么《經四》里說的“中牟之異棄田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的事就一定不可能避免。而這個觀點在書中被反復提到過,像“齊王好衣紫”和“鄒君服長纓”這些故事就讓孔子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顯得黯淡無光,更加襯托出了韓非對于理想的中央集權社會中君主的定義:“人主者,守法責成以立功者也?!?/p>

第三點,這本書里最重要的部分:法、術、勢和包括《定法》,《有度》,《八經》,《用人》等十四篇的建國綱要。法,在書中的意思就是法律。術,據(jù)書中觀點是君王心中必須要掌握的用人知道。勢,就是自己的權勢。這三者在建國,強國的過程中缺一不可。我把這些轉換成通俗語言,就是依法治國,善用人才,群眾路線。法,在本書中正好有一句概括性的介紹,就是:“賞莫如厚,使民利之;譽莫如美,使民榮之;誅莫如重,使民畏之;毀莫如惡,使民恥之?!边@句話的意思是獎賞不用太豐厚,讓人民有追隨利益的感覺就行了,名譽不用太高上,讓民眾有榮譽就行了,聲討不用太激烈,讓民眾害怕就行了,處罰不用太惡劣,讓民眾有恥辱就行了。這是韓非運用人們的心理習慣總結出的立法原則。而法在文中的解釋在現(xiàn)在看來是很簡單的:君主給臣民們的規(guī)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術就是現(xiàn)代的用人法則一樣的規(guī)定,主要體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好的人才后,要先讓他在基層鍛煉,并考核他的能力。這一點,韓非能這么早想到,是極為可貴的,也正是儒家學說提倡的“直接任用賢人”的錯誤理念影響了后世幾千年的官僚體系。而勢的定義,給大家舉個書中的簡單例子:如果桀紂生來就在君位上,而堯舜則生來是賤民,那么桀紂在統(tǒng)治時,天下有十個堯舜也不能安定國家;而如果反之,堯舜生來在君位上,而桀紂生來是賤民,那么有是個桀紂也不能擾亂國家的秩序。

《韓非子》在文學上的意義主要在于《內、外儲說》的寓言故事。在法律界的件數(shù)則是真正法治意義的提出者。韓非本人也是一個敢于實踐的人。新世紀,許多古代的學說,例如儒家和道家,都已被重新發(fā)揚,我們希望對于同樣在諸子百家里有重要地位的法家,也有這樣經過去其糟粕,取之精華之后的重新復生,“古今異俗,新舊具備”!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五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蛄钊孀討彦X挈壺甕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p>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宋國有個賣酒的,賣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態(tài)度很恭敬,釀造的酒很香醇,(店鋪門前)酒旗懸掛得很高。積貯很多酒卻沒有人來買,(時間一久,)酒都變酸了。(賣酒的)感到奇怪,不解其中緣故。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這事的老人楊倩打探。楊倩說:“你養(yǎng)的狗兇惡嗎?”賣酒的說:“狗兇惡,那么酒為什么就賣不出去呢?”楊倩說:“人們是都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發(fā)自己的小孩,揣上錢,拿著壺,前往打酒。但你的狗竄出來咬人,(誰還敢來買酒呢?)這就是你的酒賣不掉最終變酸的原因。國家也有這樣的惡狗。有才能的人懷著治國的本領想要稟陳(大國的君王),使大國的君王能夠明曉(治國的方略)。那些大臣像惡狗一樣竄出來咬人,這就使國君受到蒙蔽和挾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六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每個人的誕生也就鑄就了不同的我們,但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必定有長處與短處之分,如何以長續(xù)短,就成了我們人生中的必修課。

《韓非子》觀行篇很好地詮釋了這則道理。為了取長補短,余補不足,西門豹佩韋以緩之性急;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不同的偉人在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后都及時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來以長續(xù)短,最終成為一代豪杰,也給人留下深遠的啟示。

但仍有許多人因只看到自己不足于人的一面而沒有看到自己的長處,所以長久地沉溺于自卑的心理中不能自拔。觀行篇的后半部分就能消除這種憂慮,它開篇就說:天下有信數(shù);一日智有所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舉,三日強有所不能勝。意為:天下有三種道理:一是智慧,總有不能辦成的事,二是力氣,總有舉不起來的東西,三是實力再強,也有不能戰(zhàn)勝的對手。一個人的才智,力量都是有局限性的,是一種客觀的必然,這正如宇宙萬物有虛和實,利和害,生和死兩個方面一樣,是不能憑借主觀愿望而改變的。我們應該為自己擁有的天賦、才能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和別人攀比誰的才能更多,不要摻入利益的因素。文章后面也有提到: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烏獲之勁不得人助,不能自舉;有噴、育之強而無法術,不得長勝。所以形勢總有不能具備的,事情總有不能辦到的。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是重中之重。當然人們也各俱欠缺,自己做不到的是不要強加于人,更不能強人所難,只要盡力了,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就足夠了,可以把辦不到的事給有這方面才能的人做,我們可以根據(jù)能成功的形勢,找出容易成功的法則,這樣就能輕松許多。

“以長續(xù)短”是韓非在執(zhí)“法”時所推崇的,其他篇目中也有提到執(zhí)“法”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之道,總而言之,韓非提到的許多觀點也被后人納用,有很強的邏輯性。此外,他的文章觀點鮮明,筆鋒犀利,分析精辟,文風峻刻而且富有文學色彩,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欣賞。

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度過的,只有在短暫的一生中將長處用到及至才能使人生綻放出最美麗的火花;若一味地苛求一應俱全,到頭來便只能一事無成,消磨了大好光陰,終將貧苦一生。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七

近來,我們學習了有關韓非的幾篇文章。在我看來,韓非闡述觀點的方法很特別,不像孔子的循循善誘,不像孟子的比喻,而是用寓言故事。在這么多的寓言故事中,使我最為有感的是那秦穆公使自己的兒子在晉國、楚國做官的事。這一則所揭示的道理很明確,那是“遠親不如近鄰”。正如之中所講:遠水救不了近火,遠水解不了近渴。怎么來看“遠親不如近鄰”呢?舉個例子,如果你家著火了,你是尋求你周圍的人幫你救火,還是跑到很遠請“遠親”來解救呢?答案很明了,你會選擇離你最近的周圍的人幫助你。

那么,縱眼當今世界,不看別的,來分析一下南海局勢。南海海域蘊藏有大量的能源,所以引發(fā)了中國同周圍國家的主權問題。放下日本和越南先不說,把目光投向菲律賓這個島國身上。眾所周知,目前中菲在黃巖島對峙了一個月之久,原因是什么?是因為菲海軍抓捕我漁民,首先引起爭端,而我國的海監(jiān)船及時趕到進行施救。放下這些不說,先了解一下菲律賓。菲律賓一個很貧窮的國家,一個空軍沒有現(xiàn)役戰(zhàn)斗機,海軍沒有導彈的國家,他怎敢侵犯我們至高無上的主權?不是說我們的國家強大,就不允許別國與我們進行爭議,而是因為某些國家想要重返亞太地區(qū),組織第一、第二島鏈來牽制中國的快速增長。因為中國的迅速崛起,讓有些超級大國感到不安了,層出不窮、變化多異的“威脅論”滿世界都聽得到。菲律賓就是找到了這么一個強大靠山才敢“狗仗人勢”的與中國抗衡,這無疑體現(xiàn)了菲律賓的狂妄和無知,他們想攀高枝,得到利益、軍援,可是他們的如意算盤是打空了?,F(xiàn)在的中國和那些超級大國間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合作領域越來越寬泛,交流也逐漸增強,而菲律賓呢?他們有什么值得讓那些大國感興趣的地方嗎?難不成是香蕉嗎?那些大國是想阻礙中國經濟發(fā)展,從而保護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不是和中國玩真格的,因為他們不敢對中國動手,那樣只會兩敗俱傷??墒?,菲律賓領導人把那些大國的“意思”理解錯誤,從而像條瘋狗一樣亂咬人,還揚言將中國告向聯(lián)合國,那么,我告訴你,中國可以陪你們打官司,我們耗得起,就算是陪你們玩火也可以!不像你們,漁政船還得借!最先進還是美國二手的服役了幾十年的一艘巡邏艦。

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菲律賓顧及長遠利益,同中國一起開發(fā)南海,共享資源,那最后受益的是誰?,F(xiàn)在美菲“肩并肩”軍演,你感覺你的地位提升了,別作夢了!你們只是美國手中的一顆棋子,用完就扔掉了,有誰會傻到幫助一個毫無利益可得的國家,而損失自身利益?在這里,美國就是“遠親”,而中國就是你的“近鄰”。所以,我奉勸一句,不要仗著你的“遠親”來騷擾你的“近鄰”,否則當你家著火時,“近鄰”是不會幫你的。你的既得利益也就眼前這一點。說到底,你不如加強同你的近鄰的聯(lián)系,找一個可以得到長遠利益的伙伴,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不要再給大鼻子當狗了,搖尾巴還不討好。

以上就是我對“遠親不如近鄰”的深刻理解。我從韓非子那里學到了,現(xiàn)在再把這句話放在南海,我覺得,依然適用。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八

《韓非子》是一部傳遞法家思想的歷史名著?,F(xiàn)在我用最淳樸的語言來向你介紹《韓非子》中的四則寓言故事。

一: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這篇短小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呢?經韓非子所說,又經歷考證,韓非子是為了告誡君主:“現(xiàn)在社會上的言論,都說一些漂亮動聽的言語,君主往往只看到了它們表面的文采而忘記了它們是否有用”

二: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這篇幽默的小短文,在我看來,這是韓非子要告誡人們若要靈活干事,不能像鄭人一樣固執(zhí),在生活里,不能受某樣東西約束自己,那么你最后必定會鬧出一個像鄭人一樣的大笑話,更深層的意思是讓我們不要注重尺碼這樣物體的表面。

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此故事短小精悍,一語道破,告訴了人們要做一塊真材實料,不可以像南郭處士一樣,渾水摸魚,濫竽充數(shù),另外,此文章還從側面批評了當時君王的昏庸無能,為了一個處士,在民間搜刮幾百人的糧食供處士享用。

四:韓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誠不。

《韓非子》雖然非儒家文化,但其反應的道理本質未改,對做人很有幫助,希望更多的人去體驗一把法家文化。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九

這幾天,我閱讀了《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里面《曾子殺彘》的內容令我印象最深。

《曾子殺彘》講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出門買東西,兒子纏著也要去,于是妻子騙他說,他不跟著去,回來就給殺豬給他吃。兒子就留在家里。曾子回來聽說了此事,就要去殺豬,妻子攔住了他說只是騙兒子的。但曾子還是把豬給殺了。

曾子做到了講誠信。

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買豆腐。我來到賣豆腐的阿姨攤前,說:“要兩塊豆腐!”阿姨一聽,頓時就來了精神,裝了兩塊豆腐給我,還找了我一元一角。我看到那一角錢,心想一角錢算什么?能買到什么?于是就不屑地說:“阿姨,這一角錢就給你了吧,我不要了!”阿姨聽了,對我說:“干我們這行的,哪能多貪圖你的錢呢?做人要講誠信?!蔽衣犃耍t著臉低下了頭,拿了錢,腳踩西瓜皮似的溜走了。

這時,門口傳來了幾聲敲門聲,我走過去打開門。一看是阿姨,正愁一肚子氣沒處撒,剛想破口大罵,阿姨氣喘吁吁地說:“你這孩子,怎么讓你拿一角錢你就不拿一塊錢呢?!蔽业暮韲迪癖皇裁炊伦×怂频模f不出話來。阿姨把一塊錢塞在我手里,轉身就走了。等到阿姨的身影消失在轉角的地方,我才回過神來,有些結巴得說了句:“謝……謝謝阿姨。”

原來是我錯怪阿姨了。

我想:阿姨不就是“曾子”嗎?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我們帶著誠信,與誠信同行。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這一時期,白舸爭流,百家爭鳴,學術思想空前繁榮。據(jù)《漢書·藝文志》,先秦學說有十家,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司馬遷的這篇文章就是關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他把老子,莊子,申子,韓非子合為一傳,是后人研究先秦道家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春秋戰(zhàn)國早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直接對本文所傳的其他三人有較大影響,被太史公列在文章之首。文章中記載了老子的生平軼事及其后代的狀況。

老子哲學的根本觀點是“天道”,“道”是天地萬物之先,是本源?!暗馈睕]有意識的作用,只是自然如此,即萬物皆生于自然,萬物的生滅有其自然的道理?!暗馈本褪怯钪娴淖罡咴怼摹翱鬃訂柖Y于老子”一事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學態(tài)度,他認為人貴能知道宇宙間的不變的通則,物極必反,所以才以“去且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無益于子之身”來規(guī)勸孔子。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誠如太史公所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p>

莊子是老子之后到家學派的最主要代表。司馬遷認為“其學無所不窺,然要其本歸于老子之言”。莊子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對道家哲學作了進一步發(fā)展,建立了一個更為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認為莊子善于行文措辭,但空設語言,還喜歡攻擊當時的其他的學者,只是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一些解釋。事實上,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有較大的不同。老子從“道”悟出“?!?,莊子卻悟出“變”。他認為天地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是天道的運行,自然的演變。所以莊子主張人應當超脫一切欲望的束縛和情感的糾纏,達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在政治上,莊子主張極端無為,社會上的各種制度都是給人的天性帶來痛苦。楚威王想讓莊子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子的回答“子及去,無污我”,“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觀念。

法家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個學派。因為他們在與舊勢力斗爭的過程中,主張變法,實行“法治”,所以被稱為法家。

法家有勢,術,法三派,申不害是法家術派的代表。他的思想學說本源于黃老,講究循名責實,名實相合。他出為韓相,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與國情想結合,取得了很大成效?!敖K申子之身,國治兵疆,無侵韓者?!?/p>

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法家重勢,重術,重法三派中,韓非可謂集三家之說,而能成一家之言者。司馬遷認為他“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于黃老”。在韓非子的書中有《解老》、《喻老》等諸篇,其思想中的“因自然,圖難于易,適應時變”都直接源于黃老思想。他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并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加以改造,賦予了新的內容。

韓非看到自己的國家漸漸衰弱,想用自己的政治思想來治理國家,屢次上書卻不得重用。后淪落秦國,被李斯等誣陷,死于秦國?!叭豁n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于秦,不能自脫”,太史公深為之嘆,并在此傳中記載《說難》全文。

太史公把屬于不同思想學派的四人置于一傳,可以說是以其獨到的眼光看到了他們內在的強大的聯(lián)系,氣勢恢弘。

從歷史上來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急劇過渡的大變革時代。在生產力發(fā)展和奴隸起義、奴隸斗爭的推動下,新興地主階級向沒落奴隸主階級展開斗爭。斗爭的中心問題是建立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解放生產力,還是維護和挽救腐朽沒落的奴隸制。階級斗爭所帶來的尖銳問題擺在每個階層面前,迫使他們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提出自己的主張和看法。于是出現(xiàn)了紛繁的、對立的思潮和流派,展開激烈的論戰(zhàn),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道家是這其中反映沒落奴隸主階級儀式形態(tài)的一個唯心主義學派。以老、莊為代表的舊奴隸主階層選擇了消極應對,發(fā)展唯心主義思想,幻想回到過去。這種與生產力進步,社會歷史發(fā)展相違背的愿望當然不可能得到實現(xiàn)。但是道家在中國思想史上影響久遠,后來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多少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有的還進行了積極的改造,對整個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都很大。

法家是這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一個學派,是在新興地主階級反對沒落奴隸主階級的長期斗爭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申不害在韓國,慎到在齊國,商鞅在秦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為法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韓非順應歷史潮流,進一步較系統(tǒng)全面地總結了變法經驗,把“法”,“術”,“勢”結合起來,為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提供了較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后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雖說戰(zhàn)火頻繁,但各國為了取得勝利而努力增強國力,生產力迅猛發(fā)展。農業(yè)科技的進步帶來意識形態(tài)的進步,他們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思想,可是說是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也實際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樸素唯物主義的時代。

再從司馬遷寫這篇文章的歷史時期來看,漢武帝時期,漢朝剛步入中期。

漢初,因為承春秋戰(zhàn)國以來四百多年混亂,社會殘破,民生凋敝,人民的財產及精力早已消耗殆盡,舉國上下都需要喘息的機會。漢朝國家初定,深感秦因暴政而失國,所以力求清靜無為。老莊思想的“無為而治”恰好適合當時情勢的需要,于是漢初統(tǒng)治者實行“予民休息”的政策,文、景兩帝都提倡黃老精神,一直到武帝時的名臣汲黯,都是黃老的信徒。在當時的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曾對恢復和發(fā)展封建經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武帝以后,漸崇儒家,但由于統(tǒng)治者追求長生不老,重視養(yǎng)性修身,道家思想中的返本歸真又受到重視。

司馬遷生活在黃老盛行的環(huán)境中,當然也受到了很好的黃老思想的教育,對他完成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道家和法家作為兩個立場完全對立的學派,他們的代表人物被太史公合為一傳,表現(xiàn)了他非凡的歷史功底,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家之一。

但是從今天的研究成果來看,太史公之言也有寫偏頗之處。

莊子雖然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對老子思想的發(fā)展。他發(fā)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束縛,宣告了一系列曾被認為是永恒真理的東西不過是相對的、處于變化之中的東西。這對于中國哲學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莊子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等合理因素多為歷史上的進步思想家所吸收,也曾成為后來一些進步社會力量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主的思想來源之一。

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治國思想在當時有積極的作用。但他始終還是一個維護剝削階級和鞏固封建專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家。對于勞動人民,他主張“嚴刑重罰”,過分強調暴力、斗爭和對立,為了統(tǒng)治而極端殘酷地對待百姓。他的思想給中國這么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下的人民帶去了多少痛苦。

不管怎么說,在當時,司馬遷能比較精要地紀錄到家和法家的思想,看到他們中間存在的聯(lián)系,點出其思想本源,并且為后人留下了如此珍貴的研究資料,現(xiàn)在看來都是很了不起的。這篇文章行文流暢,氣勢滂沱,也可以說是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當之無愧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

韓非子。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一

如果要說一部代表先秦法家思想的著作,我認為非《韓非子》莫屬了?!俄n非子》是一部提倡法治權謀,宣揚君主專制的法家思想代表作。構思精巧,描述非常生動,善于用樸實且幽默的語言闡述深刻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君無術則弊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此不可以一無,皆帝王之具也”,這就是韓非主要思想高度概括,一個國家要安定繁榮,君王就得遵循法治、權術和權勢的法治思想。韓非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刑不避大夫,賞不遺匹夫”的主張,在《韓非子》中的《定法》、《難勢》等篇幅中都有體現(xiàn)。這就是告訴我們,法治制度下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也就是常常聽到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概念,這是能使國家安定的基本政策。這個主張對于后世歷朝歷代法治制度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治國之道的人的條件,韓非在《孤憤》中也給與了論述,“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同時他還對所謂“重臣”給與了解釋并且論述了當他們掌握大權后產生的嚴重后果,這一論也受到了歷史無數(shù)事實的論證。

韓非的哲學思想遵從老子的思想,是早期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他“道理相應”的唯物主義思想,在《解老》和《喻老》通過“矛盾”的論證。就是我們很熟悉的矛與盾的寓言故事就是出自《韓非子》,這個有趣的小故事生動形象的闡述了事物的兩面性的辯證思維。韓非的有些政治方面的主張是與儒家、墨家相悖的,所以他批判孔孟和墨子。他主張依法治國,而且要用重典,他認為罪行不管輕重,只有重刑罰才能減少犯罪。很顯然是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這是要鞏固國家的權威,但是他沒有想過這樣做卻得不到民心,有違“得民心者得天下”。韓非這些政治主張在《顯學》、《六反》中都有集中體現(xiàn)。

我們有很多非常熟悉的成語典故都出自《韓非子》,如之前列舉的“自相矛盾”,還有“守株待兔”、“濫竽充數(shù)”等,都是富含深刻寓意的成語故事。

這么看來,我們從小在無形中就受到了法家的哲學思想的熏陶了。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二

司馬遷以老子、韓非二人為題目,實際卻記述了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四人。揣測司馬遷的意圖,似有排除儒學,其余學說為一家的傾向;因為,儒學教化繁瑣,操心費力,社會效果并不見得好,堯舜、文武周王帶有人們寄托回憶美化的成分,現(xiàn)實中本難實現(xiàn);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立竿見影當屬申不害、韓非的刑、法、勢、術之策略,君王駕馭自如,省心少力,百姓遵守,社會穩(wěn)定安康。老子、莊子道學無為,看似無策,實無策乃是最大的計策;莊子崇尚自然,以寓言概述,而老子深遠矣,連孔子都感嘆:“其猶龍邪!”;所以,四人學說乃一脈相承,只是深淺、表里不同而已。

列傳介紹四人生平、學說后,以韓非《說難》占用了較大篇幅,通讀《說難》,表面看是臣子進言的把握,實為君臣之間心理學大典,君王用勢,臣下用術,否則,臣子無術危險,君王無勢霸業(yè)無成;此理論與西方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同出一轍,但早于千年,韓非應是太祖師爺輩分的了。

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此乃歷史上諸多理論家的命運;韓非研究的如此精透,卻深受之禍,本國君王沒有欣賞,在秦國卻受囹圄,最終命喪黃泉,進言的巧妙藥方在自身上貽笑大方,可悲!可嘆!司馬遷感同身受,因為自己為李陵事件辯護,遭到武帝宮刑懲處,進言的《說難》別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理解之。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于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p>

老子與韓非子,這兩位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都是一個時代的偉人,在諸子百家的時代大放光華,身為一個時代的領袖級人物,身先士卒,帶領著那個時代的人們走向輝煌。

韓非子的《說難》,表面看是臣子進言的把握,實為君臣之間心理學大典,君王用勢,臣下用術,否則,臣子無術危險,君王無勢霸業(yè)無成;此理論與西方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同出一轍,但早于千年,韓非應是太祖師爺輩分的了。

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此乃歷史上諸多理論家的命運;韓非子研究的如此精透,卻深受之禍,本國君王沒有欣賞,在秦國卻受囹圄,最終命喪黃泉,進言的巧妙藥方在自身上貽笑大方,可悲!可嘆!司馬遷感同身受,因為自己為李陵事件辯護,遭到武帝宮刑懲處,進言的《說難》別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后面,實在是不幸呀!

今天值班,在做完各種瑣事后,坐下來看了一篇:列傳第三篇—老子韓非列傳。

這一篇寫了老子李耳、莊子莊周、申子申不害和韓非子。屬于老子學派。都是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除了申不害不大熟悉外。

老子不用說了,著名的虛無飄渺的道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有著名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古往今來有無數(shù)人想要理解他,或者自以為理解了他,但是他從不出來作出權威解釋,所以大概至今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他到底想要說的是什么。不過他的很多。

名言。

成為人們處世的指南。剛才把《道德經》調出來快速瀏覽了一遍,有的看懂了,有的看不懂,感覺很玄,充滿思辯的味道。

莊子最有名的故事是莊周夢蝶,因為小時候經常寫。

作文。

寫某人睡著了就寫夢周公了,好象說的就是莊周。好吧,我又去看看莊周夢蝶的故事吧:大意就是,有一天莊周睡著了,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感到十分快樂,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仍是莊周,心生疑惑,不知道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這個,也很玄,不過透出一種悲哀,說明他還未參透老子的玄妙的道家學說,未達到老子那樣超脫的境界啊。不過史記這一篇里倒沒寫這個小故事,主要寫了莊周著的書啊,拒絕做官啊等等。

申不害比較入世,曾在韓昭侯時期在韓國為相,令韓國當時“國治兵強,無侵韓者?!?/p>

韓非是韓國王子,有口吃,不善言談,但特別能寫。他寫的《說難》寫盡了游說的難處,全面實用具操作性,涉及很多心理分析。只是,可悲的是,正如作者所說:“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四

《韓非子》誕生于中國歷史上最動蕩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本表達作者治國思想和主張的一本書,其中,也包含著很多深刻的道理。

以前我并不太了解這本書,這次,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終于能夠完整讀完。一讀才知道,原來“濫竽充數(shù)”的故事正是來自此書中,而這個故事,曾對我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說到“濫竽充數(sh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喜歡聽人吹竽,而又特別講究排場的齊宣公,必須要300人一起吹給他聽。這給了南郭先生這樣的角色以瞞天過海的良機,他冒充樂手混身其中,還領著很高的薪水。直至齊湣王上臺,要求樂手單獨演奏,才導致事情敗露,南郭先生只好偷偷溜走了。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很滑稽,卻特別引人深思。

這篇文章最直接的寓意,是諷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內行的人中間,冒充有本領的人,以次充好。以前閱讀的時候,爸媽曾教育我: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有真才實學,學習也一樣,是沒有捷徑可走的,絕不能弄虛作假。我們現(xiàn)在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領,是自己用汗水和勞動換來的。做人,也跟學習一樣,也一定要誠實,不能投機取巧。俗話說:“躲的過一時,躲不過一世”,這句話用來形容南郭先生再貼切不過了。

生活中,像這一類的反面教材特別多。以次充好、偷梁換柱、渾水摸魚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比如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個新聞:某地一座很重要的橋梁,竟然被發(fā)現(xiàn)橋墩下部用了非常多劣等材質,如同“草包”。干旱的時候,連鋼筋都露出來了。這樣的橋梁將影響多少人的安全?由此可見,濫竽充數(shù)的行為,可能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

濫竽充數(shù)、缺乏誠信,輕則會失去他人的信任;重則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和安全,后果不堪想象。所以,在我眼中,誠實無法用價值衡量。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五

談起《韓非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這次,我閱讀了《外儲說左上》中說二的第四篇,令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這篇文章很長,印象最深的是虞慶與匠人的對話。

虞慶建造房子,說屋頂太陡。匠人說泥是濕的,椽木沒干透,但虞慶卻反對這個觀點,他認為濕泥重,沒干的椽木是彎曲的,這樣屋頂應當建得低,又說泥干了會輕,樹木干了會直,這樣房頂會日漸變陡。匠人照他說的去造房子,結果房子壞了。

另一種說法是,虞慶準備做房子,匠人認為用彎曲的木材承受很重的泥巴,過久了一定會壞。而虞慶說木材干了會直,泥巴干了會輕,即使時間久,也一定不會壞。但匠人照他說的去做,房子卻壞了。

從這兩篇短文中的第一個說法可以看出,虞慶是個無知的人,而自己卻裝做什么都懂的樣子,話也說的非常好聽,可結果卻達不到目的,違反了實際情況。如果把他所說的木材和泥土比作成人或其他事物呢?他可能會認為有些人一定會改過自新,久而久之,便會對國家做出貢獻。而結果卻可能沒有那么美好,那些人說不定會謀反,不去管理他們,也許會招來亡國之禍。由此得出,虞慶把事情看得太簡單,而把自己看得太有智慧了,不是什么東西自己都懂的,專業(yè)的匠人說的話也不聽,房子肯定建造不成了。如果是粗糙地認為一些人有用,一些人無用,也是另人厭惡,自己的臉面丟盡,沒有尊嚴。這樣,也當不成一個“上卿”了。

而在生活中,有些人也是這樣。一些同學見別的同學在進一些高深的知識,認為自己都懂了,便開始瞎說一氣,讓其他同學感到反感,使他在別人眼里是個無知的人。還有些人可能在工作方面比較好,可到了其他時刻,自己弱的方面,便開始不懂裝懂,蒙騙經理,可最后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行不通時,他有“智慧”的一面也破滅了,同事們會漸漸認識到他的無知。如果他再這樣下去,就不可能好好與別人相處了。

從第二個說法中也是這樣,匠人認為會壞的房子到虞慶口中就變好了。他說的好像頭頭是道,可結尾還是沒變,房子壞了。

有些時候,一些人希望事情的發(fā)展會好一些,說得讓別人都相信了,但結果終究是不會變的,他沒有改變任何東西。

這篇文章警示了我們不要不懂裝懂,違反實際情況,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專業(yè)人士的教導,自己能夠得到很好的吸收,并獲得成就,這樣才能受到尊敬。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六

每一個通讀過《韓非子》的人,都會深深地被其中閃爍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長河中,浩瀚的思想史星空里,韓非子的思想始終耀眼,雖不如儒家思想那樣被統(tǒng)治者奉為正統(tǒng),道家思想那樣被文人志士推崇,但卻真真正正推進了歷史的進程,加速了社會的進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今日仍未磨滅。

作為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子總結了前輩法家人物的思想,把商鞅的發(fā)“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三者結合在一起,明確闡述了法、術、勢三者結合的法家思想體系。所謂“法”,是指國家的法律、法令、規(guī)章制度。法必須編著成文,設置在官府里,公布與老百姓中,讓所有人都知道、都遵守。難能可貴的是,韓非子明確提出了“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等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觸摸到了法治的核心思想――公平、平等?!靶g”是指君主考察、舉拔、控制群臣的一整套方法,其中包括一些具體的考核、檢驗下級工作的程序,也包括一些藏于心中、不可告人的秘密心術?!皠荨笔侵妇鞯臋鄤?。他對于君主來說,這三者缺一不可。直到今天,這些思想仍然發(fā)揮著作用。

同時韓非子站在新興階級的立場上,看到了“亂世”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形成了一種發(fā)展的歷史觀。認為歷史是不斷發(fā)展進化的,不是循環(huán)往復,更不是今不如昔,因此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他甚至還曾從人類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方面分析歷史發(fā)展的軌跡,接近了唯物史觀的邊緣。他把以往的歷史發(fā)展分為上古、中古、近古和當今四個階段,認為“上古競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時代不同,治國方法也應不同,所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他嘲笑主張復古守舊,不知變通的人是“守株待兔”,他清楚地意識到新興階級代表著當時歷史前進的方向。這些在當時可謂驚世之言的思想,在今天來看幾乎已經是大家所共認的基本常識,由此可見韓非子的智慧。

韓非子人性思想的核心是“性本利”,他認為人人皆有好利惡害之心,一方面君主應利用人的這一特性,做到賞罰分明,另一方面更要時刻警惕大臣,不要輕信他人,尤其是枕邊之人。在《八奸》之中,“同床”位列第一,其次為“在旁”,而在《備內》中,更是明確提出了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要嚴加提防。這些觀念,雖然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認,即使在當今他們仍然是導致違法犯罪的原因。同時韓非子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此類現(xiàn)象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兩條就是嚴刑峻法和建立牽制考核制度。他在《有度》中明確提出執(zhí)法者有力,國家才能強大,決不能允許他人在法律制度之外耍小聰明。同時也在《八經》、《揚權》、《用人》等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要運用多種手段對群臣進行考核,如設置監(jiān)察機構,公開宣傳等。也提出在防止大臣大權獨攬的同時,更不要出現(xiàn)“胳膊粗過大腿”的現(xiàn)象。這些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發(fā)人深省。

韓非子的思想中也留下了許多維護加強君主集權的理論,具有明顯的獨裁、專制、反民主的色彩,成為后世封建專制主義的開端,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這些思想是有存在的理由的,事實證明也是有效的,這些思想為秦朝統(tǒng)一的封建帝國奠定了理論基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實行的正是韓非子的一套法制理論。不得不承認,在封建社會初期,韓非子的思想起到了強化國家政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

從總體上看,韓非子的思想屬于務實派,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偏激的地方。比如輕視工商階級,在《五蠹》明確提出了工商之民是危害社會的五蠹之一;否定“仁義”在治國之中的作用,認為“仁義”靠不住,批判儒、墨兩家的學說。在《有度》中,將廉、忠、仁、義、智闡述為亂世的產物,更在《顯學》中,明確指出,儒墨兩家不是白癡就是騙子,與算命先生一樣不可信;忽視民眾的主觀能動性,認為民眾本來就傾向于服從權勢,須靠韁繩和馬鞭來統(tǒng)治,而民眾的見識猶如嬰兒哭鬧,不足采納。

韓非子的思想之所以未湮沒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是因為他思想的精髓就是對侵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的今人來說,仍然振聾發(fā)聵,受益匪淺。它像刻薄的解剖刀,把官場政壇的血腥真實剖開;它像無情的顯微鏡,將人情世故丑陋本質放大,這正是《韓非子》的難得之處。因此,可以相信無論社會如何發(fā)展,韓非子的思想仍會發(fā)揮出它耀眼的光芒,指引人們前進,閃耀在中國思想史的星空中。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七

統(tǒng)一之后的路該怎么走,韓非并沒有給出答案。通讀《韓非子》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韓非所有治國主張的前提,是這個國家處于敵國威脅的外部環(huán)境下。然而秦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之后,威脅就徹底消失了、如何在天下太平下治國,韓非似乎沒有想到。也許他想到了,可還沒來得及寫出,就死在了秦國的大獄里。

那今后怎么辦?這個問題擺在了秦始皇君臣的面前。

于是我們在《史記》的《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看到了李斯與淳于越的爭論。很多人都認為這場辯論代表了法家(李斯)與儒家(淳于越)思想的碰撞。最終李斯贏得了勝利代表了法家的勝利,隨后的焚書坑儒更標志著儒家在秦朝的徹底失敗。于是秦朝繼續(xù)奉行法家的治國路線,結果搞得不得人心,最后在歷經數(shù)百年才統(tǒng)一的大帝國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就灰飛煙滅了。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賈誼說是。他在給漢文帝的奏疏就明確的表示,正因為商鞅在秦朝走法家的路線,使人們個個不講仁義禮儀,風俗敗壞,人心大亂,才會落得“身死國滅,為天下笑”的下場。

那我們就來看看秦朝,準確的說統(tǒng)一之后的秦國到底有沒有完全遵循韓非的主張呢?

答案是否定的。

《韓非子》很明確的表示,國家的強大是建立在耕戰(zhàn)之上的,那么我們就來看看統(tǒng)一之后秦始皇有沒有注重這兩項呢。顯然他更只重視了“戰(zhàn)”:他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從匈奴手里奪取了河套地區(qū),并征伐大量的民夫修筑長城,還修建直道方便軍隊的調動和糧食的運輸。應該說統(tǒng)一后秦始皇在武功方面下的功夫不比統(tǒng)一之前要小。可在保障農耕的舉措,在《史記》當中卻十分罕見,這跟漢初歷代皇帝頻頻發(fā)布詔書恢復農業(y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征匈奴、修長城、建阿房宮,以及無休止的巡游,不僅嚴重的破壞了農業(yè)生產,還任性的放縱自己窮奢極欲,這其實跟韓非的主張完全背道而馳。

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君主實行威權政治才能行的通。而秦始皇卻只顧獨斷專行,卻忘記了來獨斷專行的資本是什么?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及至后面的二世,更是張口韓非閉口韓非,可偏偏沒有領會到韓非的精髓或者說核心,結果樹威樹得越狠,秦朝完蛋得越快。所以我認為,秦朝“成也法家、敗也法家”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實質上,從戰(zhàn)國到秦朝,社會是處于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轉型。那么在戰(zhàn)國時期產生的思想,也面臨著轉型的問題。如何讓法家的思想成功轉型,從統(tǒng)一的法寶變成治國的法寶,顯然秦始皇沒能向歷史交出滿意的答卷,這才是秦國從強盛迅速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韓非子讀后感范文800字精選篇十八

七種安術,前三種講賞罰、禍福、死生各自依據(jù)的標準,第四和第五種講賢不肖和愚智在君主擇臣時的重要性,第六種說明君主一切行事都須遵從規(guī)矩,第七種說明君主施政要注重誠信。六種危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必須依法行事,不可破壞法制;。

第二、行政應順應人情的自然,不可肆意妄為。

在韓非子看來,國家安危的關鍵在于君主能否以法治國。危害國家和社會的因素,首先在于統(tǒng)治者破壞法制。一個社會的法制被破壞了,為政者隨意妄為,必然使整個國家走向危亡。所以,七種安術,前三種和第六種主要強調治國行政應當有法度規(guī)矩,任何情況下不能憑借一己的主觀情感和臆斷。

用人方面,韓非所強調的同樣是“有尺寸而無意度”。韓非認為,賢能和不賢能是需要通過辦理具體事務的檢驗加以判定的,絕不可以憑借君主喜愛還是厭惡。

第七種安術講誠信,這也是韓非反復強調的。因為法無信不立,君主言出必行,才能在全社會建立起信賞必罰的牢固信念,而賞罰是法令的核心內容。誠信和法令都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手段。君主倘若靠欺騙愚弄百姓來行政,也就意味著摧毀了君主和法令的權威,可以得逞于一時,但需要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和政治成本,而且一定不可能長久。

韓非討論安危之道時,著重分析了法治與人心之間的關系,提出:一個好的社會,應當是安定有序的,這符合人情人心,因為人們更喜歡在安定有序的社會中生活。法律是達到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因此,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是:“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臨之而治,去之而思?!?英明君主的治國之道忠于法律,他制訂的法律忠于民眾的心愿,所以用它來治國,國家就能治理得好,去掉了它,民眾就會思念。)。

如此說來,“利人之所害”云云,其實都是指君主做事顛倒是非,無法無天,導致社會混亂。人們朝不保夕,自然“不樂生”“不重死”。一個民不樂生、民不重死的國家,其安危也就不言而喻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