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優(yōu)質(zhì)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0 13:18:04 頁碼:7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優(yōu)質(zhì)14篇)
2023-11-20 13:18:04    小編:GZ才子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qū)懞靡黄x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一

作者,我們權(quán)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樣忙碌于工作的縫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電視采訪,嘉賓是他的大學老師,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畢業(yè)時曾與老師有約相見。而此時的莫里已經(jīng)患了肌萎縮癥(ais),一種不治之癥,莫名的沖動驅(qū)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師。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會應老師的要求來上課。十四周后,課程學完了,老師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來的卻是一本200頁的暢銷書,名字叫—“相約星期二”。

我們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當中的,上學、就業(yè)、升職、結(jié)婚、生子、創(chuàng)業(yè)、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shù)人至死都好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教授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說:“擁有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yè)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地對別人這么說——別人又反復地對我們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shù)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簡單來說,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謂我們的需要,卻經(jīng)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的圈套?千辛萬苦送孩子出國,是你的需要還是西方世界的誘惑?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松別人,也是放飛自己。

生活是很艱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對它們,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教授給出他的答案:世間病與痛,盡付笑談中。

“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边@就是教授死亡前設(shè)想被火化時的話語。最后一堂課,他希望學生有空時能去去墓地,還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愛徒說:“我會去,但到時候聽不見你的說話了。”恩師說:“到時候,你說,我聽。說說你遇到的一切麻煩問題,我已作過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尋找,這是課外作業(yè)……”

聽一聽這幽默的對話吧,死亡也可以這樣的詩意。

假設(shè)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該如何度過?莫里是這樣設(shè)想的:“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p>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許這就是所謂幸福的本質(zhì)吧!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奮斗,來滿足我們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來撫平我們焦慮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態(tài)卻是金黃色的,他說:“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xiàn)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p>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二

最近在看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還一知半解又有點震撼?沒有一種統(tǒng)治能如思想統(tǒng)治這般強大從恐懼、茫然、自我懷疑到現(xiàn)在的慢慢釋然,只有你想明白死的問題以后,才能好好地活,我們都害怕死亡,究其原因,是害怕自己還沒有愛夠,怕自己還沒來得及去愛,來不及去道歉,來不及償還,來不及看看未來。相信沒有人會說是因為我還沒來得及去賺錢和玩手機吧。

很顯然,我們曾想破腦袋的生命價值,其實就在于和愛的人建立聯(lián)系,共同生活。物質(zhì)名利是基礎(chǔ)和保障,也是一個虛榮心,甚至是一個逃避責任的借口罷了。當死亡來臨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那么可笑。

這本書十天前看完的,一直沒寫書評,現(xiàn)在是時候了,我想,最好的直面死亡的辦法,是做好現(xiàn)在該做的事,無愧你可能會說,就這么簡單?這算什么答案。就這么簡單,也很難。無愧于自己,意味著克制自律又要取悅自己,讓自己保持快樂積極健康的生命狀態(tài)。無愧于別人,意味著對所有人坦蕩,時刻尊重溫柔相待,從不敷衍。對自己很好很好,每天都會有感恩;對愛的人很好很好,每天都坦坦蕩蕩;哪怕有一天,有些人要離開,也不會太遺憾。人生就是一班觀光車,到了某個地方,一些人就下車了,不舍但無悔,就足夠了。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他們從此一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

最好的直面死的方法,是今日無悔,這也是最好的直面活的方法。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三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

它的內(nèi)容涉及到了死亡、恐懼、衰老、婚姻、社會等等,幾乎人生所有的命題。每一章都閃爍著莫里這個可愛老人的個人魅力和人生哲學。

讀完的時候覺得這是一本關(guān)于人生哲學的書,可是大綱卻把它歸結(jié)為管理類。當然這肯定是有理由的?;蛟S編者是希望讀者不僅僅感嘆里面博大的人生哲學,更希望它能帶來一些改變,就像莫里對米奇的影響一樣。莫里告訴我們該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管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莫里在里面是一個言傳身教的老人,他的話像一湖清水流淌過心我里,讓人體會到了他的那份難得的醒豁和超脫。

其實我們生活中總遇到一些困惑。有時我們也會這樣問自己,我們到底想要什么,為什么總感覺生活無聊空虛,為什么周圍的人都不懂我......

有時我們分不清楚自己需要的和想要的東西之間的區(qū)別,我們不知道這是別人想要我做的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金錢、名利、地位等等,它在我們的心里蒙上了一層煙霧。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需要,可它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愛護的關(guān)系,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所以看不清心底最需要的東西。也就是愛。莫里說愛是唯一理性的行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

莫里在談論完美的一天時說出了他心中完美一天的樣子,他說,我想想??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雖然這樣的一天很普通,但很豐富。有家庭的幸福,朋友的陪伴,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然界的美妙??此坪唵危瑢崉t幸福。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生活。

只是這份平靜的生活總是難以得到,就像莫里說的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墒峭谖覀冋J清的時候,我們或許剩下的只有了遺憾。

在莫里生病期間,不停有人來探訪他,同事、朋友、甚至是以前的學生。從這里就能看出他的個人魅力。連他的學生,本書的作者米奇也說,但我還是對他有那么多的朋友而感到驚訝,甚至還有些忌妒。我回想起大學時那些圍著我轉(zhuǎn)的“哥們”,他們?nèi)缃裨谀睦锬兀克自捳f的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不可或缺的,那種可以無拘無束,坦誠相待、相伴一生的朋友更是重要。所以莫里有那么多這樣的朋友引來米奇的嫉妒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是是何魅力引來他有這么多朋友的不離不棄?米奇說,他一看見我就會用含混、尖細的聲音招呼我。

莫里說,人與人的關(guān)系是沒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雙方用愛心去促成,給予雙方以空間,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這句雖然是用在婚姻雙方的身上,但是用在朋友之間也未嘗不可。

這本書實在有太多的精彩之處值得深究。

我相信莫里會像那首詩——。

“我親愛的表哥。

你那顆永不顯老的心。

隨著時光的流逝,將變成一棵。

稚嫩的紅杉”。

所說的在每一個讀者心中變成一顆紅杉,陪伴我們整個人生。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四

這里講的是一個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一年以后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門陪伴著老師,聆聽他最后的教導,并在他死后將老師的教導匯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說《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對于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jīng)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震撼著作者,也憑借著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nèi)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yè)的奇跡。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里也斗爭了很久。畢竟因為書的封套上那么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余秋雨推薦”,于是,很怕這本書會像余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jīng),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guān)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nèi)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癥纏綿病榻的老教授,面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么?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并不是那種與死神抗爭的斗士,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個,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應該盡情體會個中滋味,細細品嘗后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脫……也許這些并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可是讀完整本書后,你才會理解,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準,而我們?nèi)匀辉谶@樣的標準下,渾渾噩噩地斗志昂揚地生活著。作者米奇一直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nèi)心,也思索著自己的生活,所以,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間沒打電話聯(lián)絡(luò)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瞇一瞇眼睛,想離開現(xiàn)在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過,合上書,就像關(guān)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說“當你學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活?!?/p>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nèi)松^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五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封面上的一句話。這句話言簡意賅,是畫龍點睛之筆。而我覺得,這不僅僅是屬于莫里與米奇的人生課,更是我們應必修的一門課。

若在你生命中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怎么做?這是米奇在莫里臨終前幾天提到的問題。對于我們,可能要回答:“當然是玩,痛痛快快的玩上一天,或睡上一天懶覺。”而莫里的回答讓人們無法料到:“我想想……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論他們的問題,談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顏色,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的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個好覺?!爆F(xiàn)在我明白了,莫里為什么能在最后的日子中仍保持一種健康向上,樂觀的心態(tài),通過他的回答,我已明了。

而我們,能否向莫里學習。不要對自己的得失那么關(guān)心,不要對金錢那么在意,當我們?nèi)猿聊缬谧穳舻幕孟胫袝r,多少時光偷偷的從我們身旁溜走,而我們卻渾然不知。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寫的那樣:“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是否能夠仔細地思考一下現(xiàn)在,努力把握現(xiàn)在,只有現(xiàn)在,才是成功的關(guān)鍵。只有把握住現(xiàn)在,才有可能把握住未來。

而莫里與米奇談論的,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更多的人生話題需我們仔細思考……。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六

這是一本關(guān)于死亡旅程的書籍。

這是一本叩問人類內(nèi)心的書籍。

在經(jīng)濟學中,將貨物的出售,稱為“最驚心動魄的跳躍”。因為商品中凝聚著生產(chǎn)者的勞動價值。這一價值是否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則必須通過其出售成功來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學中的認識,其實也回答了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永遠都需要社會對他付出的認可。

每一個人都需要獲得他人的贊賞。

在今天高度物質(zhì)化的世界中,人們逐漸將自己的付出簡單地歸結(jié)為物質(zhì)化的生產(chǎn)。將成功簡單地定義為工作中取得令人嘆為觀止的業(yè)績。而莫里通過他的言行,告訴我們:工作并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也完全沒有必要將自己擱置在無謂的瑣事之中。我們的生活,有著更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們?nèi)チ粢狻覀兊募胰恕⑴笥岩约罢J識或者不認識的身邊人。

人不僅是物質(zhì)的人,同時也是精神的人。當在完成衣食之需后,每一個人都需要獲得感情的體驗,并且這種體現(xiàn)相較與工作的成就感而言,是更為長久的。工作會離我們而去,但是家人、朋友、關(guān)心我們的人卻難以割舍。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七

之前已經(jīng)看過《相約星期二》的同名電影,書和電影的內(nèi)容和講述方式都相差不大。個人認為領(lǐng)悟能力夠的話,選其中一種看就行了。

本書選材是相當?shù)暮门c難得,難怪余秋雨也會愿意為書寫序。簡單地說,故事寫的是一位臨終老人為一位迷茫青年上了14堂人生課,直到去世,課程在每個周二上,內(nèi)容包括家庭、愛情、死亡等人生主題,每個話題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構(gòu)成。略為可惜的是,老人病得嚴重,他們每次談話的時間都不長,話題很大,所以也只能點到即止了,不過也是,十分鐘把死亡話題講透談何容易?!對人生話題有興趣的,可以將這本書/影片作為一個引子,如果要深入探討,恐怕要找更多的學習素材。

從目錄來看,整本書經(jīng)過了精心的編排像極了課堂大綱,有課程框架、有老師、有學生、有教室地點,以及課程安排每個星期二上課。這種編輯方式還是頗適合本書內(nèi)容的。

說回正題,關(guān)于人生話題。里面提到有幾個觀點對我頗有啟發(fā)。

關(guān)于自憐。

不得不說,本書寫到的莫里老教授的心態(tài)實在太健康了!死到臨頭,他還能拿生命開玩笑,還很幽默,很坦然,這是非常難得的。作為一個得了重病的人,他沒有抱怨,而是想著怎么能為這個社會再做點貢獻,自己都顧不得,他還想著遠方正在受難的陌生人他還每天看新聞,看到一些災難之類,會為陌生人流淚,這種情懷、胸懷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沒有絕望,雖然病得很重,依然安于天命,沒有羨慕他人,而是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他知道自己曾經(jīng)也年輕過,沒必要羨慕他人,而且老也有老的好處,那些經(jīng)驗和智慧不是未經(jīng)風雨的年輕人可以得到的。之前我還擔心自己老了怎么辦,其實也沒怎么辦,我還可以很好,因為我會好好生活,我會有自己的獨特經(jīng)歷,我會把我的經(jīng)驗傳給下一代人,我到時依然會有能力為社會做貢獻。前不久看電視節(jié)目有看到,一位退休老人,自己有拍攝愛好,退休后,他自己制作影片,組織老人院里的老人觀看,豐富他們的生活。這不也是一種貢獻嗎?我也會錄像,也有這方面天賦,現(xiàn)在及以后退休了,我也可以做類似的事情,用自己的眼光去記錄世界。我相信人生由頭到尾,每個階段都可以很精彩!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現(xiàn)在社會很多元,媒體給我們灌輸了很多不同觀念,這就意味著我們一定要學會篩選,不是所有人都需要lv愛瑪仕、需要享受跟總統(tǒng)共餐,當然總統(tǒng)的老婆除外,至于對于我們這些大部分的普通人,這些物質(zhì)與榮譽其實意義不大。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庸庸,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按照世俗標準生活,很容易讓自己迷失自我,像余秋雨在序言里所是我們還是得審視一下自己:難得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嗎?然后建立的文化。

接受愛。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前半句很好理解,后半句我也是看著故事才似懂非懂了?;蛟S接受他人的愛,有時會讓我們覺得難為情,像欠著別人似的,但在處于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像莫里自己不能自理生活,那么享受別人的幫助(并懂得感恩),那是一種雙贏的事。愛,應該是一種普遍存在,不要讓愛變成負擔和壓力,施愛和受愛同樣讓人享受。我就很樂意去幫助人,雖然我的境界不高,只要對手能心存感恩,不用其他回報,我依然很樂意去幫助他人,如果對方還是個幽默體貼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對幫助他/她充滿期待。先接受,再超脫。用心完完全全地投入感情,然后再走出來。

最后,我要摘錄一段莫里老人的話:

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一種愛的關(guān)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給予他們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八

曾聽說,有一本叫做《相約星期二》的書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我慕名看了這本書。沒想到,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其實很簡單,作者米奇,像許許多多有事業(yè)心的人一樣,努力工作,拼命賺錢,逐漸在對金錢的欲望中迷失了自己,直到他遇見了大學里的教師,已身患絕癥的莫里,兩人相約于星期二,共同繼續(xù)從前的課程。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的感受,我只是覺得在看多了江湖中的恩愛情仇,催淚彈似的偶像書籍后,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我開始明白了這本書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因為現(xiàn)實社會有時候太浮躁了,人們都在忙碌、彷徨,為功名利祿而奔波,忽略了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感受,所以內(nèi)心空虛卻又不知道為什么,而莫里的生活恰巧填補了他內(nèi)心的空擋,所以莫里與他的人生觀,就開始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了。

而且,莫里也給我們帶來了對生命的反思,真正的智者不僅僅勇往直前,還要不時停下腳步,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反思一下從前的生活。莫里也說,很多人在忙著工作,他們有了錢、房子、車,可是他們在精神上卻一貧如洗。

書的高潮以莫里的去世而結(jié)束,人雖然已去,而話語猶存,這本書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中尋找快樂,讓我知道如何在繽紛的世界里永遠保持一顆純潔而寧靜的心。

莫里已去,但我知道他的生命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我想,我會用自己的一生去學習、去感受。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九

平??偛辉鯓诱務摰疥P(guān)于死亡啊人生啊什么的,認為這些似乎離年少輕狂的我們太過于遙遠。這次,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了人生的這本書《相約星期二》。有著很個性的名字,一次很個性的人生之課。

或許此刻的我們還太小,關(guān)于人生只是一個開始。莫里把我們帶入了人生的旅途,在我們還未經(jīng)歷過那么多的時候,告訴我們以后的道路就應怎樣走。他不僅僅僅是在為他的學生上課,同時,也在為所有的讀者上課,讓大家受益終身。

茫茫宇宙之中,我們每個人只是那么渺小的一點,由于某種特定的原因,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也但是幾十年的人生罷了。漸漸地,我們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所有,完美的,丑惡的。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走在自己的那一條道路上。也許偶爾會迷茫,也許會害怕,但是要堅持地走下去,總有一天會看到光明,那個時候,就是讀懂人生的時候。

有時候也會問自己:我活著是為了什么?

我就是這樣存在在這個世界,每一天過好每一天的生活。余秋雨在序言里說道“——與生活講和?!笔堑模覀儫o法去要求生活給予我們什么,那就少一些抱怨,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生吧。漸漸地學會享受,享受所有的喜怒哀樂。

提前學習了人生的課,在享受人生之前,享受了莫里老人的一生,死前最后的一課。(把人生遭遇的一切都當做享受,需要勇氣、智慧、達觀!)。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十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他和朋友散步,去華盛頓廣場的教堂跳舞自娛。他還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為貧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群書為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nèi)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yè)的學生保持聯(lián)系,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愿花時間去享享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周末電影上。他建立了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這一模式充實著他的生活。這個人就是《相約星期二》里面的莫里。

在《相約星期二》里面,我最喜歡莫里的人生觀,他將自己的人生過得簡單又充實,平凡而偉大。這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健康生活狀態(tài)。

我非常認可莫里的生活方式,細細想來,我一直所追求的生活,就是能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美景;享受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享受家庭帶給我的溫暖;享受朋友帶給我的歡笑;享受知識帶給我的內(nèi)涵;享受寧靜帶給我的心靈凈化;而這所有,都希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交錯出現(xiàn),那我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愜意??!

莫里還說:“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逼鋵嵨乙惨呀?jīng)無法再把他的語言放大或解釋或闡述一遍了,因為我覺得莫里他講得已經(jīng)夠透徹,夠清晰明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這么去做吧!去愛身邊的人和物。

莫里還如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比绾问塾谌宋揖筒欢嗾f,重點想說下接受愛,其實學會接受愛也是一種美德。學會接受他人,接受他人的關(guān)心,接受他人的贊美,接受他人的幫助。然后將你接受的關(guān)心、贊美、幫助等等轉(zhuǎn)贈給更多的人,于是我們說,只有學會接受別人的愛,才會懂得如何愛別人。那么,請給你的心開一扇窗吧!

書中莫里問了一連串的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該去關(guān)心他人還是關(guān)心自己的心靈世界?該恢復傳統(tǒng)的價值觀還是擯棄傳統(tǒng)?該追求成功還是追求淡泊?該說不還是該去做?這此問題因各價值觀不同而各異,我個人認為怎么樣都好,關(guān)鍵是你在這條路上,是否收獲幸福。讓我們也帶著這些問題,去追求我們的幸福人生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十一

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我,還是幸福的。奶奶健在,八十多歲;外婆健在,身份證上顯示一百零二歲,身體硬朗,行動自如;雖然爺爺中風五次,無法自理,但能勉強站立,用肢體表達情緒。小的時候雖然經(jīng)歷了外公去世,很清晰記得當時的場景,我知道死亡離我們其實很近,但卻未曾想過自然死亡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我會如何去接受。經(jīng)歷過死亡的人也無法述說,而瀕臨死亡的人,或恐懼,或孤獨,或病痛纏身,或無法言語,沒有多少人能夠給我們講述走向死亡的感覺?!断嗉s星期二》,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課。

本書以一位患了als(霍金教授也患此病,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的大學教授莫里給記者學生米奇布置作業(yè)為開端,以老師的書房為教室,以老師的身體狀況為時間軸,每周二約訪,最終以葬禮為畢業(yè)典禮,開設(shè)了十三節(jié)哲學課,談論的話題包括: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諒,以及完美的一天。

“你總是要死的。這不取決于你對自己怎么說?!弊兝希悄壳叭祟悷o法避免的自然現(xiàn)象。但從古代中國的煉丹修仙,到現(xiàn)在采取各種青春常駐的手段,人們都想違背或減緩這一過程,不愿接受它?!拔覙酚诮邮芾?。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會更加豐富。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

一旦你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體驗六十五歲的那份經(jīng)歷。如果你一直不愿意變老,那你就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苯邮芎吞谷?,使得我們的時間反而變得更有價值。地球村使得我們已經(jīng)沒有了白天和黑夜,貌似只有“你死我活”。在分秒必爭的互聯(lián)網(wǎng)“風口”時代,慢下來就好像等于死亡。在這個機會稍縱即逝的時代,我們能否把握住自己內(nèi)心的那點從容,自己控制住節(jié)奏?每每重新翻閱這本書,都會讓我的心和時光瞬間慢下來。

“如果給你最后健康的二十四小時可,你會想去做什么?”要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我們“假如有十個億,你會怎么用?”與“假如只剩六百塊,你會怎么用?”往往只有在場景真實到我們思想可以量化的后者,我們才會仔細斟酌每一塊錢的價值一樣,擁有幾十萬個小時的我們從未曾置身于真實的最后二十四小時,我們很難想象。假如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作為我們交易的貨幣,我們很多想法會不會改變?時間是上帝賜予最公平的禮物,每天都有且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我們卻更愿意為金錢而努力,去透支未來的時間存儲,直到失去健康甚至死亡。控制欲望,在紛繁復雜燈紅酒綠、市場創(chuàng)造欲望的當下尤為重要。

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雞湯,但花一個小時讀完這本書,我從時間的奴隸,回到人生的主人。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十二

這個暑假沒什么事做,就打算像老師說的開始來沉淀自己。起初,拿到《相約星期二》,應該在必然之中吧,因為它在網(wǎng)上被評為教師必讀的書籍之一。

我特意選了星期二來讀這本書,早上看了五頁就困得要死,于是睡覺了。直到下午,周圍安靜下來,我又毫無睡意就又拿起這本書來讀。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本講述人生的書.作者米奇.阿爾博姆在畢業(yè)以后忘記了曾經(jīng)的夢想,也忘了自己在畢業(yè)典禮后曾答應莫里教授要保持聯(lián)絡(luò)的諾言。在畢業(yè)后的十幾年里不斷地工作,不斷地做兼職。直到有一天,在廣播里聽到曾經(jīng)熟悉的名字,知道莫里教授的時日不多了。于是前往莫里教授家里探望,兩人相約在莫里教授活著的每個星期二,兩人見一次面,由莫里教授親自授課,學生是米奇,課的內(nèi)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

他們一共度過了十四個星期二,但并不是每個星期二談論的內(nèi)容我都有感觸,可能是我的經(jīng)歷還不夠,未能貼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莫里教授對死亡的態(tài)度真的很讓我敬佩。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想到如果我在這美好年紀要怎樣面對死亡。如果我離去,沒有愛人,沒有朋友知道我離開,沒有過孩子,沒有過努力,甚至可以說我還沒有見識到社會就已經(jīng)離去,是會有遺憾的,因為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一點的體會。而書中講到的最后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然后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我還在羊皮卷里讀到過相似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這些智者都選擇過最平凡的生活。最平凡的生活,正是很多人都忘了的生活,人們總是在追求著一些東西,覺得如果沒有了追求生活就回歸于平淡,就是一種躲避,于是我們沒有問問自己這是我們想追求的嗎?還是人云亦云?在盲目的追求過程中漸漸地忘記了更重要的東西。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繁華褪盡,回歸真我,原來平凡的生活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十三

也許是人到中年的緣故吧,最近一來我總是問自己:“人為什么要活著?”、“人生的意義在哪里”,這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到了四十歲,人大多已經(jīng)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讓我黯然神傷。這千古之問,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卻并不解決我們平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通過他的學生,向我們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書《相約星期二》封面的話,當時買這本書時,并不是因為寫著余秋雨的推薦做序,而是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到中年,更渴望珍惜人生。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米奇把他對人生的話題拉了個目錄,每周二飛到老莫里身邊,聽他講述,其實不能叫講述,叫兩個友人之間談心更為恰當,直到老莫里離開。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堂關(guān)于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著米奇,影響著周邊的人,我想還有讀了這本書的人。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jīng)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癥--靈魂將眼睜睜地看著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著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生,已經(jīng)成為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意義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后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xù)了14個星期。米奇眼看著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說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著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他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他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為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并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著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生。談到死后火化,他對家人說:“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闭劦侥沟兀瑢W生說:“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說話了?!蹦镄α耍骸暗綍r候,你說,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后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美好。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節(jié),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柙約星期二》。

附: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篇十四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相約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精簡但卻有內(nèi)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直到老莫里離開?!罢n堂上不需要書本,不打分數(shù),也沒有成績,但討論的題目很多,涉及的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敬佩不已。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么?這是學生在教授臨終前幾天提的一個問題。教授想來想去,最滿意的安排竟然是這樣的:“早晨起床,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蹦镒詈蟮脑竿?,在我們看來是很容易實現(xiàn)的,我們每天過的不正這樣平凡的一天嗎?而對莫里來說就是這么平凡的一天卻是最完美、最美好的一天。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每天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huán)游,或許是功成名就……就在我們每天在忙于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jīng)悄然從身邊溜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么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jié)論。他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傆X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彼^續(xù)說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quán)力。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xiàn)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杯h(huán)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huán)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jīng)在不遠處等著你,就算病痛已經(jīng)纏上了你,你都有權(quán)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余生。

在莫里最后的歲月里, 他幾乎是逼視著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jīng)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莫里就是這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著人生。這本書讀第一次時因為好奇,讀第二次是因為敬佩和感動。即使讀了二次,我知道我還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