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yè)知識,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教案的編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能力、興趣、背景知識等因素。這些教案范例展示了教師如何有機地結合教學理論和實際教學,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一
在學習噸這個質量單位前,學生已經對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了1千克=1000克。較輕物體的質量常用可作單位,而一般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測量較重的物體或者是大型物體時常用噸作單位。但是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沒有直觀的認識。也不可能像認識克和千克那樣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一個2分硬幣或者是兩袋鹽的重量來建立感性的認識。所以,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要想建立噸的觀念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節(jié)課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我是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首先課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讓學生感受1噸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們的體重,從數量上體會。
我找了班上體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個同學,這樣學生可以想象大約四十個學生的體重就是1噸。然后告訴孩子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20個老師的體重就是1噸,同時課本上也提供了兩頭牛的體重也大約是1噸。讓學生在對比的數字中感受1噸之大。
但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xiàn);雖讓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由于噸是用來計量較大的物體質量,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少出錯。但實際上學生對于這個單位的掌握還不是很好。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二
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小數的讀寫法;。
(4)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4、考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實施。教學設計。
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小學三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小數,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二、探究新知。
(一)讀小數。
師:小數點在小數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師:這個小數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生:這個小數小數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師:觀察得真仔細,像這樣小數部分只有一個數字的叫一位小數,有兩個數字的叫兩位小數。
師:剛才我們念了一位小數,那么大家會念這些兩位小數么?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二)寫小數。
師:小數我們已經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三)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四)尋找生活中的小數。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鞏固練習。
8.64元=8()6()4()。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五、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三
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什么嗎?比如:一噸有多重?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來計算?噸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等等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會一一找到答案的。
1、噸的認識。
出示課本主題圖,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并簡單說一說表示什么意思。
明確: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認識一噸有多重?
(1)活動一:讓學生提一提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
(2)活動二:讓學生提一提10千克的物品,感受10千克的重量。
(3)活動三:讓學生提一提25千克的物品,感受25千克的重量。
(4)如果一袋大米是100千克,你能拿得起嗎?感覺會不會很重呢?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多少千克?3袋、4袋、5袋、10袋大米呢?
出示:1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也可以說。
1噸=1000千克,噸也可以用字線t表示,(板書)。
過渡:你們覺得一噸重嗎?(重)的確1噸是很重的,又比如我們平時喝的水一桶是10千克,100桶水就是1噸了。
(5)活動四:誰知道自已的。體重?我們三年級的小學生平均體重一般都是25千克左右,要多少個同學才有1噸重呢?(40個)。
請40名同學站起,大家看一看要40個同學的體重加起來才有1噸重。這個1噸重嗎?(很重)。
所以“噸”是一個比千克要大的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我們通常就用“噸”作單位。
3、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幻燈出示)。
(3)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四
含義:
計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噸用符號t表示。
舉例:1袋大米約重10千克,100袋大米約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單位換算:
1噸=1000千克。
2噸=2000千克。
方法分析:
1噸=1000千克,2噸是2個1噸,就是2個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噸=2000千克。
方法歸納:
把較大的質量單位換算成相鄰的較小的質量單位時,就是在所換算數的末尾添上3個0,把較小的質量單位換算成相鄰的較大的質量單位時,就是在所換算數的末尾去掉3個0。
生活中噸的應用:
噸的確是個比千克重的多的單位,那么,在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時,通常用噸作單位?例如“一列貨車每節(jié)車廂的載重量是50噸,一般一輛貨車大約有30—50節(jié)車廂,也就是說可以運送200噸左右的貨物。實際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質量是用噸來作單位的。比如:嫦娥一號起飛重量為2。35噸;空集裝箱本身的重量在2噸—5噸;亞洲象平均重3—4噸,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噸左右等等。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2)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生活中感悟數學、體驗問題沖突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都跑過步吧,那你們知道我們班誰跑的最快嗎?
我們就以50米為例,請5位你認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所用的時間。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時,比速度。
師:你們認為這5位小朋友中,誰跑的最快?
為什么?(生說理由)。
師:可見,在路程相等時,誰用的時間短,誰就跑得快。
(二)時間相同時,比速度。
師:一年級的小a同學看到()號運動員跑的這個成績,他樂壞了,高興得說,我居然和三年級的大哥哥跑的一樣快。
師:說說你的想法。(生說想法)。
師:可見,在時間相同時,誰跑的路程長,誰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比速度。
1、學習速度的單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揭題)誰跑得快。
來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間的pk賽,小丁丁說我3分鐘走了180米,小胖說我5分鐘走了250米,誰跑的快?說說你準備怎么比?(算出每分鐘所行的路程)。
師:請你在1號本上完成(1學生板演、校對)。
師:再來看看摩托賽車與小汽車之間的較量。
師: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第一個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鐘行60米,第二個60米是摩托賽的1秒鐘行了60米)。
師:我們光從數據上看,是一樣的,這樣很難區(qū)分,所以這時候,我們很需要一個能正確表示速度的單位,像小丁丁這樣1分鐘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書),我們把它寫作60米/分。讀作、表示?而摩托賽車的速度則應該是60米/秒。讀作、表示?如果我們把速度單位這樣來寫,我們就能很好地進行區(qū)分了。
師:照著老師的樣子,將自己本子上的單位修改一下吧。
師:思考這道題目,現(xiàn)在,你能嘗試著用剛剛學到的這個本領來完整地解答了嗎?(一學生黑板)。
師:請你來說一說,你所計算的吉普車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讀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其實,除了我們剛才遇到的物體的速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當遇到獅子的追捕時,鴕鳥甚至奔跑的還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實是一種生存的技能;遇到過電閃雷鳴嗎?你能說一說,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呢?你知道為什么嗎?)。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做一個有心人,相信你會了解更多。
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師:看來,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時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4、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的關系。
5、口答:
1)一列火車2小時行駛180千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_____。
2)自行車3分鐘行駛了600米,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_____。
3)一名運動員8秒跑了80米,這名運動員的速度是______。
三、拓展:
四、回顧:
師: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六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教學建議中提到:讓學生擺學具、看課件演示分的過程等活動,充分感知平均分與除法的關系,真正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這部分內容的的教學任務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學的權力交給學生,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用平均分指導操作,讓學生用12個小物品代替竹筍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個。我請他們用上平均分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時,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搶著要上來表現(xiàn)。課堂成了充滿體驗和樂趣的百草園,也許這樣的課堂少了很多正襟危坐的課堂常規(guī),但我卻收獲了孩子們放飛思維的驚喜。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12個小物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結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將數學問題像串冰糖葫蘆一樣圍繞著小熊貓請客串成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動,有熊貓分竹筍、分餅干、分蘋果、分西瓜。這些活動全都是在小熊貓請客中發(fā)生的,給學生一種整體感和親切感,另外,將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加活躍,更容易理解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fā)起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不足之處:
1、教師沒有完全吃透教材,除法算式的寫法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但教師只重視了口述,沒有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算式。
2、除法算式的意義一帶而過就行了,反而教師在此多次重復,還讓學生跟讀,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課堂容量小。
3、教師語言不夠精煉。
4、低年級教學應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應要求學生用完學具及時收起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七
教學目標:
1、能用語言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在合作交流中能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3、體會路線圖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定向運動行走過程中的觀測點在不斷變化。
2、根據觀測點的變化來重新確定方向標觀察物體的位置。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白板出示校園定向運動路線圖。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描述所走的路線。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如何描述整個運動過程?
(1)生獨立思考,根據上面的路線圖,說一說每一賽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2)小組交流想法。小組為單位全班匯報。
通過生生質疑互動,逐步明確怎樣完整準確的描述。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適當點撥引導:
(1號檢查點以什么為參照物確定位置?
書中多少代表50米?
2號檢查點以什么為參照物確定位置?
(以1號檢查點為參照物)。
1號檢查點距離2號檢查點多少米?)。
(在定向運動的作圖過程中,觀測點是在不斷的變化的,要根據觀測點的變化來重新確定方向標觀察物體的位置。)。
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老師應酌情鼓勵。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繪制簡單路線圖。
白板出示做一做(可以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由小組內的一名學生描述自己確定的那條路線,其他學生按這名學生的描述繪制線路圖,然后在組內討論每一個人繪制的路線圖是否清楚,并加以修改和完善)。
2、練習四的第3題。
完成練習。求出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3、練習四的第4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完成。
(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的行走路線進行教學,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拓展延伸:簡單描述上學、放學的行進路線,寫在練習本上。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八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計算兩位數加減法的技巧和能力。在整理與復習部分,發(fā)現(xiàn)學生的估算意識不強,估算能力也很薄弱,所以本課對學生的進一步進行估算訓練。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希望通過這些練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思考:。
加和減要讓孩子數量掌握兩位數加減法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在利用加減及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讓孩子能畫出簡單的線段圖來分析數量關系,同時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課后反思:。
在第一輪復習時,我忽略了估算的復習,因此練習時學生的情況不是很好。所以在今天的復習中,我安排了9題估算,學生已經初步具有估算能力,但是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也有個別學生做到此類體型時干脆把精確答案計算出來,由此可見學生的估算意識還不是很強??淳€段列豎式計算在平時的練習中錯誤率較高,因此今天又練習了4題,學生在思考與比較中,已經能夠讀懂線段圖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加減法中的解決問題不是很難,學生掌握得還可以。
課后反思:
本課第二次重點復習加減法的內容,記得再第一次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計算以及看圖解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率是較高的,可以很明顯的反映出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從中也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通過今天一堂課的再復習、在鞏固發(fā)現(xiàn)學生已能掌握計算的方法和解決類似線段圖形的方法,并能從圖形中尋找條件及問題,發(fā)現(xiàn)其中的關系??梢哉f學生對于這一單元知識又更進一步了。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九
2、填上單位名稱(略)。
3、我是小老師。
光頭強的早晨10月11日星期日陰天。
今天是星期日,光頭強很早就起床了,他吃了兩個100千克的包子就去砍樹了。
光頭強拿起他那2克重的電鋸,5克重的工具箱,開著載重量是6千克的大卡車,向森林出發(fā)了。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有人喊了一聲“光頭強!”,一看,發(fā)現(xiàn)原來是體重有600噸的熊大和熊二。于是光頭強馬上調轉車頭,回家了!
4、說說要幾個這樣的物體才有1噸重。
5、動物過河。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內容: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教學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先播放一個動畫,創(chuàng)設了一個故事情節(jié),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隨著畫面的靜止,馬上讓學生反饋收集到的數學信息,由于難度較低,我主要請學困生回答,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并獲得成功的喜悅。這一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然后引出問題:“誰跑得最快”,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比法,對于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比法。
第二部分學習、交流、探究的教學,我主要分成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通過比較誰跑得快引出速度概念。在學生討論后,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比的',不同學生可能比法也不相同,有的是算出每分鐘跑的路程進行間接比較的,有的是根據條件中的關聯(lián)先直接比較的,這些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并將學生的學法提煉出來,記錄在黑板上,便于學生在學習中有選擇地使用。在課件中我將學生直接比較的過程非常清楚地依次展現(xiàn)出來,能夠讓學生清楚明白地領會:在比較小牛和小象時,我并不是急于讓學生計算,而是引入了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上原本安排在火車練習時才引出線段圖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分析出速度與路程時間的數量關系,我認為不妨放在這里,讓學生一開始就來認識線段圖,有利于他們對速度與路程時間關系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后面完成火車練習并概括數量關系時就容易理解多了。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注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上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猜身高,猜體重,從而引出質量單位,在復習了舊知的基礎上順其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加強了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
(2)教學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我沒有直接出示給學生學習目標,而是問學生:看到課題,你想在這節(jié)課里了解什么?學生說出了如“1噸有多重?”“噸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到噸這個質量單位?”等,正好就導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同時也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
(3)注意學生的體驗活動。由于“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在了解一噸有多重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先讓學生拿一下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體,體驗一下它們的重量,再過渡到100千克的大米能拿得起嗎?10袋大米是多少千克?然后明確1000千克就是一噸。把重量逐漸的加重,體會到1噸的重量,把抽象的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了解了1噸大概的重量后,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學生的體重為例,讓40名同學站起,再次感受1噸的重量。學生對1噸有多重層深入地理解。
(4)選取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本節(jié)課里我采用了大量生活實際的物品,如大象、水、貨車等,讓學生易于接受。
(5)由于時間關系未能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已的意見,很多舉手的同學不能回答。對下層生的關注還不夠。
(6)在鞏固練習第4題里,如何計算出個數講得有點過快,有部分同學可能還不理解。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學生能夠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建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衡器稱物體的質量。
2.學生能夠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增強估計能力。
能用適當的單位表示物體的質量,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質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3.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1、基礎性學習包。
(1)克、千克、噸的認識。
2、開發(fā)性學習包。
(1)實物稱重。
(2)奇妙的動物世界。
(3)82頁你知道嗎?
3、拓展性學習包。
(1)自己尋找生活中質量單位的廣泛應用并做好統(tǒng)計。
(2)豐收園。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僅一個信息窗,由于千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所以將千克的認識放在最前面學習,再者是克的認識,最后是噸的認識。
2、學科間整合:《科學》動物的學習,有關生物知識可以在本單元做鋪墊引入。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體育課上鉛球、壘球等的重量與本單元知識相結合。
4、體驗式活動:在課堂中搞一次以質量做對等交換的“買賣”活動。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3課時。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本節(jié)課教學的特點是,樸實無華、扎實高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學習內容來自生活,來自學生;。
(2)教學過程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
(3)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一)學習內容來自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睂W習內容來自學生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習,可使學習更有效。因為,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知識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識結構,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從生活中的各種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學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讓學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學習用品的面,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利用學生描出的各種平面圖形,比較大小,讓學生明白平面圖形有大小;讓學生用1平方米測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門等面積,引導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二)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面積單位,對于為什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是必須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學中,教師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體驗統(tǒng)一測量標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意義,也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鋪平了道路。例如,讓學生選用一種物體表面來表示胸卡的面積,從表示的結果中可以使學生逐步體會到:用不同物體來測量容易產生誤會,并通過創(chuàng)造矛盾沖突,使學生明確要測量面積的大小必須要有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然后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面積單位的活動之中。面積單位有哪些呢?教師不直接告訴,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表現(xiàn)自我,進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而當學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時,教師更是抓住契機,在肯定學生猜想的同時告訴學生生活中的數學真是無處不在。
(三)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體會),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梢姡w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數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知識和方法,增進對科學的理解,體驗探究的樂趣。學生在說一說、摸一摸、估一估、站一站、量一量的過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積的含義,認識了面積單位。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讓學生先估計,后拿出1平方米紙,估計它的邊長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讓學生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發(fā)展空間觀念,再聯(lián)想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接近這個面積單位,把頭腦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再現(xiàn)面積單位,進而建構出面積單位的概念??梢哉f,整個學習過程都非常關注學生的體驗。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整節(jié)課我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我覺得這節(jié)課突出以下幾點:
1、新課標指出:
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把現(xiàn)代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鋪助教學,發(fā)揮其新穎直觀的優(yōu)勢,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長這一重點,運用電腦演示一周的總長度就是一個圖形的周長。在怎樣了解長方形的周長最優(yōu)化方法時,我也借助電腦直觀演示過程,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2、根據第低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知識特征,在教學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心投入到學習中。
3、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fā)現(xiàn)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育學家波利正指出:學習任何新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新課標指出:合作交流與積極探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識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美國一所大學的墻上寫著:我聽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記得了,我做過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yōu)化公式時,我給學生提供充分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分工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并小組討論計算方法總結,全班交流、匯報后,才得出長方形的周長的最優(yōu)化公式。
4、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把現(xiàn)代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鋪助教學,發(fā)揮其新穎直觀的優(yōu)勢,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長這一重點,運用電腦演示一周的總長度就是一個圖形的周長。在怎樣了解長方形的周長最優(yōu)化方法時,我也借助電腦直觀演示過程,讓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5、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我始終以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談,把自己當作一位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學生處于朋友關系、平等狀態(tài)。由于有這樣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所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學,樂意學。
6、有機地滲透情感教育,經過一系列教與學,我提出:小白兔與烏龜新的長跑比賽結果怎樣呢?讓學生猜一猜,通過猜,讓學生懂得了:驕傲必定失敗,堅持就是勝利,失敗一次并不可怕,關鍵是能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也是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綜觀整節(jié)課,教師和學生都是在一種寬松、平等的氛圍中一起學習,學生樂于學,每個學生都在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現(xiàn)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理念。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1、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猜測、推理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3、使學生真正感知數學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學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1、口算訓練。
2、填一填。
1、曹沖稱象。
2、課件出示一些以“噸”為單位的物體及其相應質量有關資料的介紹。(板書課題)。
教師提問:以噸為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小組合作討論)。
教師指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符號“t”表示。
1、體驗1噸的重量,課件出示課本第31頁主題圖。
一個同學的體重是25千克,背一背什么感覺?40個有多重?(小組合作討論)。
得出1000千克是一個很重的質量,數學上規(guī)定用1噸來表示1000千克,即1噸=1000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即1000千克=1噸。
3、即時訓練(課件示)。
4、小結。
1、填數。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集體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
3、小動物過橋。
4、我會填。
5、判斷。
6、讀一篇日記,再回答提出的問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認識分數》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圖形)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就是在此基礎上,應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但是與上學期學習的分數比較,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要比一個物體(圖形)平均分用分數表示要難得多,因為把一個圖形平均分一共分成的分數與藥表示的份數都清晰可見,而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每份里有時有幾個物體,物體的個數會干擾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物體個數上,不能很好地掌握用分數表示的方法。這也就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能夠突破這樣的難點,我做了如下的構思:首先,從復習近平均分四個蘋果,兩根火腿腸入手,通過舊知的復習,幫助學生回憶平均分的意義,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做了有效的`鋪墊;接著,在教學把一塊餅干平均分成兩份時,首先讓學生通過在卡紙上分一分、折一折,并且通過學生的操作,感受“把一塊餅干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這塊餅的1/2”;然后,讓學生學習1/2的意義,體會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能被平均分;繼而放手讓學生研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四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一?”學生通過同桌共同交流討論,得出“每人分得這蛋糕的1/4?!痹趯W生出現(xiàn)不同結果時放手讓學生去辯論那個答案是正確的。接著讓學生觀察比較,同樣是分東西,為什么一次用1/4表示,一次用1/2表示,從而感受到“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所以表示每份的分數也不想同”。在習題的設計上,先通過具體情景想分數,逐步抽象到看立體圖形想分數,在實物上發(fā)現(xiàn)分數,最后想象生活中的物體說分數。
通過本次的上課,我對教材的分析把握比第一次上課稍好一些,針對學生說話只說一半的情況也采取了應對措施,所以課堂的知識結構還較清晰,只是因為我是初出茅廬的新手所以免不了存在著理論知識不扎實,數學語言不夠規(guī)范的毛病。在各位數學組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這次不斷磨課的研究活動,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以后一定要多聽、多問、多學、多想。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1.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掌握尋找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并用符號表示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養(yǎng)成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2.讓學生經歷從眾多表示組合的方法中,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最優(yōu)化。
3.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
教學過程:
【新課講授】。
2.(屏幕顯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兩條裙子、一條褲子)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小紅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會建議小紅穿哪套衣服呢?(學生自由說,請學生說)。
3.你們提到了這么多的穿法,同學們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話,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學生思考)。
同時思考: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4.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找學生來回答他們的搭配過程)。
(1)先選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種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種不同的穿法,有2個3種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種不同的穿法。
(2)先選下衣,一件下衣分別與兩件上衣搭配,有2種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個2種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種不同穿法。
請同學們回顧剛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數量和下衣的數量與有多少種搭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思考回答)2×3=6(種)。(板書)。
6.同學們真棒,剛才老師還給你們留了一個問題,我們在搭配的時候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學生回答)。
剛才我們通過小組討論,觀察得出來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學具卡片拿出來,現(xiàn)在我們有一張圖,在一幅圖中怎樣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連線)想一想連線時應注意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學生回答完再課件演示)。
7.同學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數學廣角,剛才你們?yōu)樾〖t搭配衣服,就是運用了我們數學廣角的知識——搭配(板書課題)。
剛才同學們?yōu)樾〖t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歡,老師代表小紅謝謝你們,選好了衣服,小紅該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幫她一次嗎?(生答)(課件出示)。
同學們請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飲料和點心?(生答)。
如果飲料和點心各選擇一種,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剛剛學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來。學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教師強調,按一定的順序搭配)謝謝同學們的熱情幫助,為小紅解決了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園里看看吧?。ㄕn件出示)。
請看屏幕,公園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鳥園,數學樂園)。
(1)先自己標一標。
(2)交流匯報。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表現(xiàn)的太優(yōu)秀了,請把你們的另一個學具拿出來,拉一拉,看看還能組成哪些兩位數?記下來,也可以把數字換掉拉一拉。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102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二”第4、6題。
2.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2×3=6(種)。
按一定的順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有個性的自我介紹簽名(匯總18篇)
- 2023年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健康計劃(通用9篇)
- 2023年試用期的個人總結200字(實用19篇)
- 房屋租賃轉讓合同管轄(精選13篇)
- 最新房屋租賃轉讓合同書(匯總11篇)
- 最新個人研修計劃初中語文(精選14篇)
- 高考百日沖刺計劃表(實用17篇)
- 班主任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匯總10篇)
- 最新三八女神節(jié)主題創(chuàng)意活動方案(優(yōu)秀12篇)
- 房屋抵押合同糾紛案例 房屋抵押合同糾紛怎么處理(七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