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人的教育讀后感(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1:51:48 頁碼:13
最新人的教育讀后感(大全10篇)
2023-11-11 11:51:48    小編:ZTFB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后,對所讀內容的感受和思考的總結。寫讀后感時要注重結構的合理安排,逐層深入地進行分析和闡述,使文章條理清晰、有層次。通過閱讀這篇讀后感,或許能夠對作品的主題和思想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一

福祿培爾,德國教育家,幼兒園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其教育理論以德國古典哲學和早期進化思想為主要根據(jù),以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主張為教育思想的主要淵源,福祿培爾的一生的貢獻主要在學前教育方面。他曾經詳細地研究了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并在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理論體系。他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建立了一套幼兒園教育體系,并組織幼兒園教師進行訓練,大力倡導幼兒園運動,在教育史上開創(chuàng)了幼兒教育的新紀元,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1826年寫了《人的教育》一書。

《人的教育》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作者福祿培爾關于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度说慕逃肪褪且徊糠赫搩和瘯r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書中,作者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fā)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fā)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fā)展階段教育的連續(xù)性等。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總論”;第二章是“幼兒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學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體的概觀和結論”。

(一)第一章是“總論”,闡述了作者教育的基本理論。

關于人的發(fā)展階段,福祿培爾把人的發(fā)展劃分為3個階段。

一是幼兒期;。

二是少年期;。

三是學生期。

論教育的兩個原則:

1、“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原則。

在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在他看來,教育適應自然的發(fā)展,在于反對違反自然的人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樣按照其本性發(fā)展。

2、“自動發(fā)展”原則。

福祿培爾關于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人的“自動”發(fā)展的原則。福祿培爾認為,這種“自動”發(fā)展是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通過內部表現(xiàn)于外部和外部表現(xiàn)于內部的兩個階段實現(xiàn)的。福祿培爾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動”發(fā)展的教育原則,還在于反對舊教育對兒童的束縛。

但福祿培爾并沒有因此使兒童的發(fā)展絕對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對兒童發(fā)展的作用。

總之,在他看來,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兒童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同的。福祿培爾認為,學校作為一種教育機構,應當把外部世界以及作為外部世界處于密切聯(lián)系的學生自己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覺的內在聯(lián)系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二)第二章是“幼兒期的人”。

幼兒期任務:智育—情感的激發(fā)、自制習慣的養(yǎng)成、由觀察事物引向圖畫和對數(shù)目的認識。途徑:游戲和說話,“游戲是人在這一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同時是人的整個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內部隱藏著的自然生活的樣品和復制品。所以,游戲給人以快樂、自由、滿足,內部和外部的平靜,同周圍世界的和平相處。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來自于它、產生于它。”

(三)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

少年期任務:學習(使外部的東西稱為內部的東西)。途徑:實例、語言、游戲、家庭生活?!斑@個階段兒童的游戲總是帶有獨特的、與兒童的內心生活相適應的性質”,“在這些游戲游戲中得到充分滋養(yǎng)的絕不僅僅是身體的,或者說肉體的力量,也在不斷增長地、肯定地、可靠地顯示出精神和道德的力量?!?/p>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的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發(fā)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fā)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地發(fā)展。

(四)第四章是“學生期的人”。

1、各門教學科目。

(1)宗教。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是人的心靈的反映,宗教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宗教信仰,使之認識人與上帝的關系,永遠信賴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宗教應當在學校教育中處于優(yōu)先地位。

(2)自然常識與數(shù)學。

福祿培爾認為,“凡宗教說到和表達的東西,自然都會顯示和表現(xiàn)出來?!弊匀唤缡巧系垡庵镜捏w現(xiàn);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認識自然,才能研究自然。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的;應當把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應當讓兒童在觀察和接觸自然的過程中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掌握基本的自然常識。

數(shù)學在自然教學中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既屬于人又屬于自然,是人與自然、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思維與感覺之間的媒介;它是思維的產物,同時又反映了自然界的統(tǒng)一性,其數(shù)、形、量三方面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因此,福祿培爾認為,沒有數(shù)學的教育是站不住腳的、不完全的。

(3)語言。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和自然分別屬于內部與外部兩個不同的世界,而把這兩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語言。三者組成了一個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其共同的目的是把內在的本質揭示出來,而語言的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語言和數(shù)學一樣也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又具有一定的自然屬性,如文字、語音等。福祿培爾進一步指出,書寫和閱讀練習在語言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學習書寫和閱讀,人才會成為具有人格的人,兒童才會成為真正的學生,學校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校。因此,兒童必須在閱讀和書寫上花費一定的功夫。

(4)藝術。

福祿培爾指出,人除了追求宗教和自然以外,還要追求人的自我表現(xiàn),即表現(xiàn)人的內心生活,這便是藝術。藝術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發(fā)展。按照藝術表現(xiàn)的材料和方式的不同,福祿培爾將藝術劃分為音樂、繪畫、雕塑三種。他指出,兒童在幼小的時候便表現(xiàn)出了藝術才能的萌芽,如通過顏色和繪畫等表現(xiàn)自己的要求,因此,藝術教育應從小進行,作為學校的正式科目。

2、關于學校和家庭的問題。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認為二者的協(xié)調一致是學校教育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條件。學校與家庭兩者所擁有的共同生活分為10個方面:宗教意識喚醒和養(yǎng)成;身體的鍛煉;自然及外界的觀察;詩歌的掌握;語言的練習;由簡到繁的手工練習;線條練習;各種顏色的辨別和著色練習;游戲;講述故事、寓言、童話等。

福祿培爾指出,上述所有活動分散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之中,分散在人類的一般生活中。為此,應當讓兒童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安排他們從事相應的家務勞動。福祿培爾把勞動稱為“勞作浴”,認為學生經過勞動的洗浴之后,不僅身體得到鍛煉,而且精神活動得到加強。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二

當在同事那里看到這本書時,名字很吸引我。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和在別人眼里嚴肅的職業(yè)“教育”,聯(lián)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么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動了。心靈雞湯不過如此吧!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著?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著一絲芬芳,和著風和雨,我卻執(zhí)著地孕育著,盛開著,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p>

除了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之外,這本書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寫了作者的教學隨感反思并就學生和自己身上引發(fā)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與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后”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見聞,并對中國和日本教育的進行了對比而產生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群書的讀后感。

書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滿陽光》,文章里的每個字都能觸動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寫到讀書筆記中永遠保留著。開頭是這樣的,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變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的系列讓人不滿的現(xiàn)象,面對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滾燙于心,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如新課程改革在給我們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隨之會伴隨著許多問題的出現(xiàn),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出現(xiàn)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所有的探索者手牽手,朝前走?!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懂得關懷,獲得朋友;懂得開心,獲得輕松;懂得遺忘,獲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滿陽光。愿你我的心中都如竇老師所寫,在彼此的心中盛滿陽光。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三

作者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是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創(chuàng)立了一種對當時來說是新型的學前教育機構,并以“幼兒園”這個獨特的名稱命名,可以說是首倡者。

書的第一篇是總論,作者寫的很抽象。靜下心來,細細的品讀,才能夠有所理解,并且真的受益匪淺。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質在他的身上得到發(fā)展和表現(xiàn),成為覺悟,并使這種覺悟在人的生活中發(fā)揮作用。人的本質具體是指什么呢?它是“構成自然本質并永久地顯現(xiàn)在自然中的東西”。本質是自然的?!笆チ松系酆妥匀唬覀儽仨毲笾谌祟惖闹腔酆筒胖?,我們只能建立空中樓閣?!睂τ谟變簛碚f,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兒童本質的體現(xiàn)。因此,學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讓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與發(fā)展。兒童從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起,人們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本質去理解和正確對待他,讓他自由地、全面地運用他的能力?,F(xiàn)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別人不會的東西,各種興趣班,暑期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為了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這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fā)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采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fā)展、穩(wěn)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弊鳛榻逃撸绻肋h以領導者自居,對學生進行命令和干預,讓教育和教學起著毀滅的、阻礙的作用,反過來是害了孩子。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床上或搖籃里,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臥床從早期起不應過于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yǎng)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盡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fā)展為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拐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讀后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于兒童過分的保護,并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shù)姆攀?,讓幼兒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于他們身體的發(fā)展,又有利于他們心理的鍛煉讓他們成為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時期分為兩個階段:幼兒期和少年期,幼兒期又分為一般嬰兒期和幼兒期,少年期有分為少年期和學生期。在幼兒期,幼兒把他以前內化的東西重新外化,在這一階段,感官發(fā)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東西成為內部的東西,即學習的過程。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他們學習的動力所在。作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生活的榜樣,會對他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擔任學生期的人的教學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在這一節(jié)里,福祿貝爾對學校的性質、任務、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學校教育問題作了論述。

“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活動玩具,為了讓兒童開展游戲和其他活動,因為他十分重視游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他認為游戲是兒童發(fā)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fā)展最高階段。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盡情的享受快樂。但可惜的是,作為成人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種快樂。對于兒童的游戲,他們不僅不積極的參與,還采取各種行為進行阻止。認為玩泥巴太臟,玩水衣服會濕……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游戲。而往往只有這些兒童自發(fā)選擇的這些游戲才能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世界。一個游戲著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于游戲中的兒童是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xiàn)。此外他還主張為兒童創(chuàng)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里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制作等。我想,現(xiàn)在幼兒園里設立的植物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對以后生活的預習。所以,每一個大人都應該重視這個時期的游戲,給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為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有很多地方并沒有真正的讀懂,我想,以后我還是應該再仔細的讀。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四

福祿培爾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xiāng)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于教區(qū)事務,繼母對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祿培爾的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動他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并構筑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由此開創(chuàng)了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由于受到德國絕對唯心論代表人物(謝林、費希特等)的影響,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帶有非常強烈的神學色彩;又由于受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和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人的影響,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并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為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認為,人作為一種理智的生物,與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服從于同一條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統(tǒng)一于上帝的,人性也應統(tǒng)一于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fā)展的可能性?;谶@種性善論的觀點,福祿培爾認為教育應該是容忍的、順應的,教育要盡量順應兒童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要為兒童的發(fā)展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采取任何的干預措施。

福祿培爾還運用比喻來論證“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他在《人的教育》第10頁上寫道:“為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彼褜θ说慕逃蛯ψ匀晃锏脑耘噙M行類比后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松的環(huán)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盡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為此,福祿培爾呼吁,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guī)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回到我們的中學教育,如果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不是一臺考試的機器,而是一個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活潑的有生命力的人,那么我們在辦學時也應該要遵循“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盧梭曾經提出“教育即生長”的觀點,這意味著生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長之外并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說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yè)等等。當然,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yè)不是不重要,但它們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健康地生長,生長好了,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實現(xiàn)。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教育即生長”的觀點看,學校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yè)的好老師。以葡萄藤的生長為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陽光雨露,教師就像專業(yè)的園丁。

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么,教育就要為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本身就是從“閑暇”(shule)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著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閑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所以,學校在安排功課時不應太密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順應他們的本性并發(fā)展他們的稟賦。

適宜的環(huán)境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專業(yè)的好老師。其實,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影響,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老師,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老師當然要傳道、授業(yè)、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形成一個場,通過這個場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什么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長,凝聚了—批德才兼?zhèn)涞暮美蠋?,影響出了一批德才兼?zhèn)涞暮脤W生。

總之,教育要適應自然,就要以學生的生長為終極目的,要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陽光雨露(自由的時間)和配備專業(yè)的園丁(專業(yè)的好老師)。如果這些方面都具備了,也就掌握了學校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五

暑假這兩天在家讀了德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福祿培爾所著的《人的教育》一書?!度说慕逃愤@本教育名著蘊涵了福祿培爾的許多重要思想,在教育上有很大影響。他非常值得我們去研讀。

全書共分為五章,在第一章“總論”中,作者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fā),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fā)展,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fā)展。對此我感受很深,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們不妨看看我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的孩子才多大,就不管孩子有沒有音樂的天賦,就送去彈鋼琴、彈古箏、拉二胡等。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每天竟要聽一小時的《圣經》,難道你不覺得荒唐嗎?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而不是像趕集似的穿梭于各種培訓班!

在《人的教育》中,福祿培爾還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托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對于這一點也是我很欣賞的,我覺得為人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了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本教育巨著讀來受益匪淺,但書中提到的有兩個觀點,我并不贊成。第一是他的唯心主義思想,作者將一切都歸結為上帝這個統(tǒng)一體。第二是作者在書中強調“培養(yǎng)精明能干的母親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其實我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的眼中不能與母親同等重要,那么,這個家庭一定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不單是母親要精明能干,父親也應如此。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既使是好孩子也會養(yǎng)成不良習慣甚至于學壞的。

總之,這本書中提到的教育思想,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啟發(fā)意義。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六

暑假這兩天在家讀了德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福祿培爾所著的《人的教育》一書。《人的教育》這本教育名著蘊涵了福祿培爾的許多重要思想,在教育上有很大影響。他非常值得我們去研讀。

全書共分為五章,在第一章“總論”中,作者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fā),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fā)展,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fā)展。對此我感受很深,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們不妨看看我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的孩子才多大,就不管孩子有沒有音樂的天賦,就送去彈鋼琴、彈古箏、拉二胡等。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每天竟要聽一小時的《圣經》,難道你不覺得荒唐嗎?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而不是像趕集似的穿梭于各種培訓班!

在《人的教育》中,福祿培爾還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托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對于這一點也是我很欣賞的,我覺得為人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了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本教育巨著讀來受益匪淺,但書中提到的有兩個觀點,我并不贊成。第一是他的唯心主義思想,作者將一切都歸結為上帝這個統(tǒng)一體。第二是作者在書中強調“培養(yǎng)精明能干的母親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其實我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的眼中不能與母親同等重要,那么,這個家庭一定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不單是母親要精明能干,父親也應如此。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既使是好孩子也會養(yǎng)成不良習慣甚至于學壞的。

總之,這本書中提到的教育思想,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啟發(fā)意義。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七

福祿培爾,德國教育家,幼兒園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其教育理論以德國古典哲學和早期進化思想為主要根據(jù),以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主張為教育思想的主要淵源,福祿培爾的一生的貢獻主要在學前教育方面。他曾經詳細地研究了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并在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理論體系。他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建立了一套幼兒園教育體系,并組織幼兒園教師進行訓練,大力倡導幼兒園運動,在教育史上開創(chuàng)了幼兒教育的新紀元,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1826年寫了《人的教育》一書。

《人的教育》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作者福祿培爾關于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度说慕逃肪褪且徊糠赫搩和瘯r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書中,作者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fā)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fā)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fā)展階段教育的連續(xù)性等。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總論”;第二章是“幼兒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學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體的概觀和結論”。

關于人的發(fā)展階段,福祿培爾把人的發(fā)展劃分為3個階段。

一是幼兒期;

二是少年期;

三是學生期。

1、“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原則。

在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適應自然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在他看來,教育適應自然的發(fā)展,在于反對違反自然的人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樣按照其本性發(fā)展。

2、“自動發(fā)展”原則。

福祿培爾關于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人的“自動”發(fā)展的原則。福祿培爾認為,這種“自動”發(fā)展是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通過內部表現(xiàn)于外部和外部表現(xiàn)于內部的兩個階段實現(xiàn)的。福祿培爾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動”發(fā)展的教育原則,還在于反對舊教育對兒童的束縛。

但福祿培爾并沒有因此使兒童的發(fā)展絕對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對兒童發(fā)展的作用。

總之,在他看來,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兒童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同的。福祿培爾認為,學校作為一種教育機構,應當把外部世界以及作為外部世界處于密切聯(lián)系的學生自己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覺的內在聯(lián)系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知識。

幼兒期任務:智育—情感的激發(fā)、自制習慣的養(yǎng)成、由觀察事物引向圖畫和對數(shù)目的認識。途徑:游戲和說話,“游戲是人在這一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同時是人的整個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內部隱藏著的自然生活的樣品和復制品。所以,游戲給人以快樂、自由、滿足,內部和外部的平靜,同周圍世界的和平相處。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來自于它、產生于它?!?/p>

少年期任務:學習(使外部的東西稱為內部的東西)。途徑:實例、語言、游戲、家庭生活。“這個階段兒童的游戲總是帶有獨特的、與兒童的內心生活相適應的性質”,“在這些游戲游戲中得到充分滋養(yǎng)的絕不僅僅是身體的,或者說肉體的力量,也在不斷增長地、肯定地、可靠地顯示出精神和道德的力量?!?/p>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的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發(fā)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fā)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地發(fā)展。

1、各門教學科目。

(1)宗教。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是人的心靈的反映,宗教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宗教信仰,使之認識人與上帝的關系,永遠信賴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宗教應當在學校教育中處于優(yōu)先地位。

(2)自然常識與數(shù)學。

福祿培爾認為,“凡宗教說到和表達的東西,自然都會顯示和表現(xiàn)出來。”自然界是上帝意志的體現(xiàn);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認識自然;只有基督教徒,才能研究自然。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的;應當把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應當讓兒童在觀察和接觸自然的過程中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掌握基本的自然常識。

數(shù)學在自然教學中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既屬于人又屬于自然,是人與自然、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思維與感覺之間的媒介;它是思維的產物,同時又反映了自然界的統(tǒng)一性,其數(shù)、形、量三方面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因此,福祿培爾認為,沒有數(shù)學的教育是站不住腳的、不完全的。

(3)語言。

福祿培爾認為,宗教和自然分別屬于內部與外部兩個不同的世界,而把這兩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語言。三者組成了一個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其共同的目的是把內在的本質揭示出來,而語言的這種作用更為明顯。語言和數(shù)學一樣也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又具有一定的自然屬性,如文字、語音等。福祿培爾進一步指出,書寫和閱讀練習在語言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學習書寫和閱讀,人才會成為具有人格的人,兒童才會成為真正的學生,學校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校。因此,兒童必須在閱讀和書寫上花費一定的功夫。

(4)藝術。

福祿培爾指出,人除了追求宗教和自然以外,還要追求人的自我表現(xiàn),即表現(xiàn)人的內心生活,這便是藝術。藝術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藝術家,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發(fā)展。按照藝術表現(xiàn)的材料和方式的不同,福祿培爾將藝術劃分為音樂、繪畫、雕塑三種。他指出,兒童在幼小的時候便表現(xiàn)出了藝術才能的萌芽,如通過顏色和繪畫等表現(xiàn)自己的要求,因此,藝術教育應從小進行,作為學校的正式科目。

2、關于學校和家庭的問題。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認為二者的協(xié)調一致是學校教育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條件。學校與家庭兩者所擁有的共同生活分為10個方面:宗教意識喚醒和養(yǎng)成;身體的鍛煉;自然及外界的觀察;詩歌的掌握;語言的練習;由簡到繁的手工練習;線條練習;各種顏色的辨別和著色練習;游戲;講述故事、寓言、童話等。

福祿培爾指出,上述所有活動分散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之中,分散在人類的一般生活中。為此,應當讓兒童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安排他們從事相應的家務勞動。福祿培爾把勞動稱為“勞作浴”,認為學生經過勞動的洗浴之后,不僅身體得到鍛煉,而且精神活動得到加強。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迸囵B(yǎng)一個好孩子,就像栽種一顆小樹,從幼苗到參天大樹,需要的是用心、勤快的澆水,適時的修剪、打理,它一定不負眾望,成為出色的人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孫京媛說過:“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成功的品質,獨立解決困難,自信面對挑戰(zhàn),遠離惡習,主動承擔責任,熱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這樣為孩子鋪下一條成功的路,贏在起跑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生活中成長,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每一個點滴事例,都可以是學習的對象。有愛心、有孝心,善意地對待周圍的人。這樣,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才會更好的認識與理解,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與事物。

我國諺語也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的狀況;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為她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她們有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興趣是一種動力,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比較感興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終生成就的源泉。興趣是兒童對某種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會從內心的深處去研究喜歡的事物,才會樂此不疲。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和信念,有了動力和信念,學生在學習中才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讓孩子嘗到甜頭。還要對孩子多鼓勵,對于孩子的好表現(xiàn)和好成績,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八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yǎng)存在著一種線性關系,人格決定了人的發(fā)展發(fā)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yǎng)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為: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嗎?能在以自學為主的大學校園里取得更大的收獲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才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zhèn)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yǎng)習慣,用習慣收獲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說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說:“養(yǎng)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p>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養(yǎng)成習慣,如此而已。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九

暑假這兩天在家讀了德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福祿培爾所著的《人的教育》一書?!度说慕逃愤@本教育名著蘊涵了福祿培爾的許多重要思想,在教育上有很大影響。他非常值得我們去研讀。

全書共分為五章,在第一章“總論”中,作者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fā),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fā)展,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fā)展。對此我感受很深,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們不妨看看我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的孩子才多大,就不管孩子有沒有音樂的天賦,就送去彈鋼琴、彈古箏、拉二胡等。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每天竟要聽一小時的《圣經》,難道你不覺得荒唐嗎?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而不是像趕集似的穿梭于各種培訓班!

在《人的教育》中,福祿培爾還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托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對于這一點也是我很欣賞的,我覺得為人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了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本教育巨著讀來受益匪淺,但書中提到的有兩個觀點,我并不贊成。第一是他的唯心主義思想,作者將一切都歸結為上帝這個統(tǒng)一體。第二是作者在書中強調“培養(yǎng)精明能干的母親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其實我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的眼中不能與母親同等重要,那么,這個家庭一定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不單是母親要精明能干,父親也應如此。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既使是好孩子也會養(yǎng)成不良習慣甚至于學壞的。

總之,這本書中提到的教育思想,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啟發(fā)意義。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后感篇十

剛開學時經同事介紹我在學校圖書室借了一本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培爾的著作《人的教育》。有關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幾年前就學習了許多,今晚再一看,感覺也沒什么可讀之處,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去讀。因為我認為只要是書,它都有讀的價值,既借之,則讀之。

因此,我認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配合我們學校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材。否則,就是一種缺陷的、不完整的教育。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