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1:34:36 頁碼:7
2023年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大全10篇)
2023-11-11 11:34:36    小編:ZTFB

好的方案應該清晰明確、可操作、具有可行性和適應性。一個好的方案應該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并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是經過專家評審和實踐驗證的一些成功方案案例。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一

????教師、教學、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每周的教研活動,使我校老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步調一致、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仍存在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問題,制約了優(yōu)秀生提高、學困生進步,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阻礙。在縣教育局、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加大課堂改革的力度,經過認真學習和周密準備,決定進行翻轉課堂實驗。為使實驗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1、以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為目標,解決學生消極厭學,效率低下的學困問題,讓學生能力強起來,成績好起來,課堂效率真正的高起來。

2、使學生、教師的成長與學校發(fā)展同步實現,與時俱進。

3、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為重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翻轉課堂實驗充分考慮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實際,實施在中、高年級進行,每個年級段抽出一個班作為實驗班,以三、四、五年級為主,六年級可參與。每個年級段另抽出兩名骨干教師輔助實驗班教師做好準備工作,鼓勵其他老師嘗試參與。

2、實驗班老師要建立班級qq群或微信平臺,并教會學生收發(fā)電子郵件,做好基于網絡的信息交流及日常輔導工作,讓家長看到網絡學習的優(yōu)勢,為全面開展“翻轉課堂”的做準備。

3、參與“翻轉”實踐的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與教學進度時間安排,做好知識的整合和重組,并定期提供一份翻轉課堂的完整資料傳到學校q群文件中,以便大家共享。

4、統計班級有電腦的學生,沒有電腦的學生到微機教室完成作業(yè),各實驗班老師提前協商,調配好微機室的使用時間。

5、可借鑒昌樂一中的翻轉經驗,在制作學前的《自主質疑階段學案》時,包括“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和“在線測學”等方面的內容;《訓練展示階段學案》時包括“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和“總結反思”等內容。

6、遵循求真務實原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認識到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者自主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轉、假合作、假互動。

7、嘗試實施翻轉課堂有一定難度,將定期召開翻轉課堂經驗交流會,集思廣益,發(fā)現問題及時反饋,共同解決。邊實驗邊完善,整合資源,發(fā)展創(chuàng)新,找到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翻轉教學”模式,以及付諸實踐的“翻轉教學”方案。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二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價值引領、能力達成、知識傳授的總體要求,深化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發(fā)揮各類課程育人作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yǎng)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充分發(fā)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fā)揮德育功能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yè)課程。

自2018年起,啟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示范課堂和課程思政授課比賽等系列活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促使學校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人才培養(yǎng)能力。

堅持頂層設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認識,提高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實現紅專并進。

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為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要求,注重統籌思政理論課、通識教育課、素質拓展課和專業(yè)課的育人作用。明確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內容和方法,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工作。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然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yè)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擔當。人文藝術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fā)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2.發(fā)揮專業(yè)課程育人作用。

在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重點培育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yōu)秀品質,使學生成長為心系社會并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yǎng)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3.開發(fā)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優(yōu)勢,組織知名教授、教學骨干、科研骨干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系列講座,宣傳我國現代工業(yè)體系建設、科學技術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工程規(guī)劃和建設以及對外承建的項目等方面成果,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教師教育與培訓。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為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科先鋒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yǎng)。有關部門、各學院要充分運用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yè)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2.發(fā)揮思政教學團隊和骨干教師示范帶頭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質資源,發(fā)揮4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0個十九大精神示范課堂和2個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學名師、骨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在集體備課、專業(yè)系(教研室)工作例會等方面開展聯誼活動,發(fā)揮在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fā)揮作為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jiān)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huán)節(jié)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范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1.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每年度各學院遴選1-2門課程完成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每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組成員不少于2人。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驗收主要標準如下:

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并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制作新課件(新教案)。根據新教學大綱制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提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體現改革成效材料。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視頻、照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本課程學生反饋與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結合學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修訂原則意見,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校2019版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聽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為“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專業(yè)系(教研室)為單位全面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活動,著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fā)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堂聽課活動。

每年度各教學單位負責建設1-2個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開展1次以上單位教師參加的示范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后須及時填寫聽課記錄表,提交各教學單位匯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

5.開展課程思政授課比賽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比賽,進行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

加強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處(工作部)、團委等相關部門和各教學單位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

(四)提供經費支持。

學校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穩(wěn)步推進。通過項目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并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tài)管理,確保專項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對于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學單位給予獎勵。鼓勵各教學單位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工作推進有力。

六、本實施方案自頒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三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繼續(xù)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認識課程改革的背景,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確立現代課程意識,更新教學觀念,建立各學科課程改革研究小組,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1、幫助教師樹立現代課程意識,充分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能;

2、優(yōu)化課程的實施過程,進一步落實“七步走教學法”新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廣。

3、改革評價機制,探索發(fā)展性評價,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4、加強課程管理和教師培訓,改革教師評價機制,培養(yǎng)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多能型的現代教師隊伍,把我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1、強化師資培訓。

(1)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課程培訓、課改研討會。

(2)與其他學校多進行橫向聯系,有計劃地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活動,互助互學,共同提高。

(3)學校多組織老師對新課程標準解讀學習,使他們逐步掌握課改的真諦,把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課堂。

2、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編輯可修改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新課程、新教材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同時又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校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備課方式,加強鉆研教材、了解學情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強調師生交往、積極互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構建這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我們準備從一下方面著手。

(1)拓寬課程資源。

(2)改變教學行為。

(3)改變學習方式。

(4)開展課堂比武的活動。

3、完善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制度。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標準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恰當的評價將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課堂教育評價從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師的基本素質三個方面進行科學的、發(fā)展的評價。

4、認真做好新課程的宣傳工作。

以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板報、主題班會、講座等進行校園宣傳。通過召開家長會,加大對家長的宣傳。

5、落實管理制度。

(1)每學期各科任教師人人參與示范課、公開課、評課活動一節(jié)以上,并寫出一篇以上的教學設計、論文或經驗總結。

(2)明確教研時間,保證教研實施。為了確保教研活動落到實處,學校從周一到周五,明確各教研組的活動時間,活動形式是聽課、評課,專題討論等。

6、完善獎勵機制。

為了激勵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每學期對獲獎的優(yōu)質課案例、論文、競賽輔導等方面,嚴格按學校制定的獎懲規(guī)定兌現。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四

福建師范大學以獲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契機,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特區(qū)”優(yōu)先建設和重點建設,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實施思政課建設“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的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黨委常委會會議、校長辦公會定期研究思政課建設;打破機制壁壘,形成黨委全面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具體實施,宣傳、學工、團委、人事各部門聯動,在機制、政策、資源和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校領導堅持主動聯系思政課教師、不定期推門聽思政課、每學期上講臺給學生講思政課、開展與學生面對面早餐會等活動;出臺工作方案,突出黨委政治統領和領導核心作用,堅持推動新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研究制定《福建師范大學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從規(guī)范思政課課程設置、建設立體化教學資源等方面系統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此外,學校黨委還將思政課建設作為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黨建考核、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辦學質量考核等。

打造思政課程群組,下好課程體系建設一盤棋。

按照“全面融入、全體覆蓋、分級實施、有效銜接”的總體建設思路,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yōu)勢,統籌規(guī)劃,堅持將黨的新理論成果全面融入各門思政課程,形成思政課學習4年全覆蓋、有特色、有梯度、不斷線,積極打造“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示范微課堂”四位一體的思政課程群。

聚焦理論主課堂。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門思政課建設標準安排教學計劃,保證學分和學時,并統一使用中央“馬工程”新的統編教材。

創(chuàng)新實踐大課堂。將社會實踐列入本科思政公共課必修學分,依托福建紅色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福建紅色文化的尋訪、研究、傳播,通過不斷摸索,逐步打造出以“八閩紅印,筑夢青春”為主題,由理論研讀、課內實踐、基地研學、宣傳推廣等各環(huán)節(jié)構成的立體多層的福建紅色文化實踐課程模式。

打磨網絡新課堂。積極推進新技術與思政課深度融合,在已立項的3門思政在線精品課程基礎上,全面推行思政課程線上線下翻轉課堂和混合教學。學校自建省級線上精品慕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疫情防控期間已提供福建省內外20多所高校使用,選課人數達到5964人,頁面瀏覽量已達到148萬以上。

建設示范微課堂。依托福建省思政教改項目,先后開設3門“中國正在說”系列思政微課,8門福建省首批“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精品課程,12門福建省“講好中國故事,上好思政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精品課程。疫情防控期間,開設“愛國主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能量與價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zhàn)爭著力點”等思政抗疫小課堂,作為思政課程群體系化建設的重要補充,微課堂產生大效果。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思政課內涵發(fā)展新路徑。

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模式,在長期實踐積累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聚焦思政活力課堂為核心,以“主體激活、教材鮮活、教法靈活、空間盤活”為特色的四維創(chuàng)優(yōu)教學改革模式,以系統集成、深度融合的方式重構教學生態(tài),示范效應凸顯。

激活師生教學雙主體。即以“互動對話式”和“過程性評價”激活學生主體,積極開展“同齡人講思政課”“青馬易戰(zhàn)”app在線答題、任務驅動小組學習、對話學習等方式,激活學生學習內生動力;以多元化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科研促進教學等方式激活教師隊伍活力,打造以思政課學習共同體為目標的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雙主體。

建設生動鮮活的教材體系。形成“一主多輔”,即以國家教育部門統編“馬工程”教材為主導,教師自主研究設計教案、課件、教輔、線上習題庫為補充,同時編纂多種教學輔助讀物,將地域特色融入教學文本等立體鮮活的教學資源。梳理地域文化,將“福建紅色文化”等融入思政教材,相繼出版《四下基層與群眾路線》《擺脫貧困與全面小康》和《福建紅色文化實踐指南》等系列教輔書,實現了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深度轉化。

采用多元靈活的教學方法。針對思政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采用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通過實施對話式、專題式、辯論式、案例式、探究式、線上線下混合式等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fā)課堂活力,同時以高水平教改成果支撐教改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改項目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累計獲得省部級教改項目、教學榮譽90余項。

盤活固態(tài)單一的教學空間。深度融合智慧教育“互聯網+”新技術,通過實踐教學、情境教學、虛擬仿真教學等重構教學空間,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拓展“大學生講思政課”“混合在線課堂”“情景沉浸式課堂”等活力線下課堂空間,累計開設10余場“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觀摩示范課;利用“互聯網+教育”,打造集多媒體教室、慕課教學、超星學習通等空間于一體的智慧網絡課堂;近年來,已帶領學生到福建省內和廣東、江西、浙江等省份開展了10余次“行走課堂”現場授課,學生累計遞交了6萬多份實踐報告,并擇優(yōu)匯編《大學生實踐報告集》10多本。

加強教師隊伍協同,發(fā)揮教師立德樹人向心力。

牢牢抓住思政課教師隊伍這一關鍵,以建設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為目標,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yōu)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配齊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通過內育外引、招錄補充、校內轉崗、兼職特聘等方式,配齊配強配優(yōu)思政課教師隊伍。2017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引進教授、優(yōu)秀博士13人,通過校內招聘的方式新增專職思政課教師23人,專任教師總數已達90人,學校思政課師生比在全省率先達到1∶350的要求。

優(yōu)化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形成以專任教師為主,以優(yōu)秀政工干部為輔,以社科名家和黨政領導、行業(yè)優(yōu)秀代表為特色的多元師資體系。2017年起,舉辦“形勢大講堂”活動,每學期邀請社科理論界專家、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yè)單位管理專家、各行業(yè)先進模范以及黨委書記校長、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上講臺、進課堂,為大學生講授思政課,已累計舉辦40余場。

加強思政課教師培訓。實施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繼續(xù)打好思政課教學質量攻堅戰(zhàn),形成涵蓋“理論學習、專題研修、集體備課、實踐考察、技能提升、教學競賽”為一體的系統質量提升工程,形成國家、省級、校級三級培訓全覆蓋,常規(guī)培訓與日常學習相結合的全員培訓模式。近5年,共選派10余人次參加國家教育部門骨干教師培訓計劃,30余人次參加福建省高教機構骨干教師培訓計劃,150余人次參加上海浦東新區(qū)、西柏坡、井岡山、延安、遵義、紅旗渠、蘭考等地實踐研修。

搭建“三全育人”平臺,共繪鑄魂育人同心圓。

打造課程思政協同平臺。在全省率先成立“福建師范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出臺《福建師范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意見》,圍繞建構專業(yè)教學與思政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體系,開展校級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立項,深入挖掘和運用各類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fā)揮全部課堂育人主渠道和所有教師育人主體作用。

發(fā)揮各類高端學科教學平臺優(yōu)勢。以建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家級別一流本科專業(yè)為契機,依托國家和福建省科研、教學、培訓方面的高端平臺,把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黨的新理論成果研究闡釋,把思政課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轉化為科研的主攻方向,以科研成果提升思政課理論深度和育人廣度。

搭建線上紅色文化育人平臺。自主研發(fā)“青馬易戰(zhàn)”線上學習應用app,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黨章黨規(guī)等知識融入“青馬易戰(zhàn)”線上學習特色應用,為思政課線上教學提供了網絡云課堂協同平臺,有效推進紅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實。借助“紅傳航道”國家級別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融媒體傳播品牌,傳承福建紅色文化基因,通過線上融媒體矩陣推送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以更具時代感、更具親和力的方式,共同構建線上紅色文化育人平臺。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五

??隨著教育局新一輪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各學校在實施變革課堂上都在為尋找一條符合自己的課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顯神通。我校不斷嘗試變更教學方法與策略,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靜為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體現以生為本,讓學生感受成功的辦學宗旨,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氣氛“活”起來。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設計上,要側重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的結果如何?教師如何指導?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fā)展空間留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fā)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近年來,我校以市級課題“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引領,不斷在全校開展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尋找教育教學理論與農村小學自主學習培養(yǎng)的最佳契合點,從理論上進一步豐富農村小學自主學習教學理論,從而在實踐上更好地指導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

總概括起來:一個轉變,兩個變革,三大原則。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1、開展課改總動員。

通過觀看生本課例,大量購買變革課堂的有關書籍,讓全體老師形成一種課改勢在必行的氛圍,意識到是時候要變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了。

2、做教師思想工作。

思想引領行動。要想真正變革課堂,首先就要轉變領導及教師的思想觀念。我校通過多次組織教師開會,分析當前學生不學、厭學等因素,統一達成共識:除了改革,我們別無選擇!

3、通過學習改變認識、提升教學水平。

(1)專家指引,開拓視野。

我校邀請一些骨干教師進行學習培訓,有效地調動了老師們課改的積極性。同時,我校通過往兄弟學校外出參觀學習活動,大大開拓了教師們的學識視野,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

(2)組織教師上網學習,并積極撰寫學習心得體會。

我校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教師的學習和撰寫學習體會。今年,我校先后組織教師網上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老師們獲取知識來源。同時讓教師對教學問題以及個人學習心得及時反饋和分享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

(二)教學方式的變革。

為了讓全體老師都動員起來,一起齊參到課堂變革中,我校通過拉桌子,成立小組合作來營造氛圍,促使我們的教師尋求更多的教育教學方法,也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和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

(三)課堂教學的變革。

教師盡量少說,多給機會學生說,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我。教師也要不站或少站講臺,多到學生中間來與學生交談、探討問題,要體現師生之間尊重、互信的新型師生關系,徹底改變以往教師高高在上的授課模式。

(四)“穩(wěn)步推進”原則。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

為了讓教師能順利邁出課堂變革的第一步,我校組織了教研組長制定并印發(fā)“課改指引”,讓教師們有章可循,幫助教師更快進入課改角色,盡量讓大家少走彎路。同時,我校還對班里的小組長實行三級培訓:校級、年級和班級培訓,讓小組長盡快適應上崗,構建小組后每月還對優(yōu)秀組員和小組長給予表揚獎勵,鼓勵優(yōu)秀激勵后進。

另外,教師們可以通過網上論壇進行交流與學習,網絡上既是教,又是學。集思廣益,教學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與實踐,有時提出的一個問題也會有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教師的視野從此開闊了,教改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不斷地高漲,教師為了讓自己成功的方法能與他人多分享,平時遇到問題就會更主動更積極去思考。

(五)實行“實踐—研究—再實踐”原則。

1、加大教研學習力度。

我校定好各學科的教研活動,6位行政領導分3組或6組參與教研活動,各學科做好考勤與活動記錄,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困域。

2、定時制定好課改教學流程指引。

每經過一段時間的課改后,教導處就分別組織語數綜合三科教研組長制定出各科教學流程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并進行收集歸類后組織大家一起研討學習,對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起到指引作用,幫助更多的教師少走彎路。

3、上好課改示范課。

讓在課改變革后表現較優(yōu)秀的教師給大家上示范課,凡同科的教師都要參加,在研討課后及時說課與點評。行政帶頭上好示范課,在學校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極大地鼓舞了教師隊伍的士氣,更加堅定了課改的信念。

4、推門聽課,促進成效。

課改一段時間后,領導將不定時往各班推門聽課,課后對教師暴露的問題或修改建議及時給予講評與交流,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走回頭路。

5、做好課改檢查課。

在課改過程中,我校將定時進行全校性的課改檢查課,由領導及教師組成檢查小組,對全校的教師在課改后進行課堂教學進行一次診斷檢查,發(fā)現沒有體現課改要求的教師,幫助他們重新學習課改精神,然后再進行第二次檢查,直至達標。

(一)加強領導,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1、成立新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課改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親自擔任,副組長由教導處正、副主任擔任,組員由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學校骨干教師組成,具體開展此項工作。

2、加強宣傳推廣工作,要在全校師生中積極營造實施新課程的氛圍,召開家長會,爭取家長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形成全社會支持新課程改革的良好環(huán)境。

(二)學習理論、轉變觀念,走進新課程。

1、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有關課改方面的文件及論著,要求教師都要按照課改的總體目標、主體任務,確定課改的理念和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觀念。

2、進行師資培訓,讓教師能把握新課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派骨干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課程改革培訓班學習,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三)把握新課程方案,積極主動做好工作。

1、根據新的課程計劃,設置本學年的課程,根據要求開齊國家規(guī)定的所有科目。

2、組織教師學習領悟學科課程標準的改革思路,熟悉課程標準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變化。所有教師都要圍繞素質教育培養(yǎng)目標,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改革教學,要廣泛開展教研活動,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優(yōu)化課程實施水平。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對新課改的宣傳,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課程標準的解讀,學校進行新課程實施前的各項準備。

第二階段:摸索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逐步實踐課堂教學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

第三階段:發(fā)展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認真總結一輪課實驗的經驗,對實驗進行全面回顧總結,實行“實踐——研究——再實踐”的原則,繼續(xù)深化推廣。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六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要求,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按照“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門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課堂教學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通過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挖掘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優(yōu)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在知識傳授中強調價值引領,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

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重點優(yōu)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確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課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把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課程內容,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從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個人誠信意識等多個層面,加強社會公德、法治理念、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三)中華優(yōu)秀文化教育。

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教學,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使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等與課程中的相關內容相契合,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四)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

把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同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圍繞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倫理等方面,弘揚和培育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yǎng)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公道辦事、開拓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品格和行為習慣,使課程教學的過程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和養(yǎng)成品行的過程。

(一)完善教學大綱(質量標準)與教學內容。

強化課程建設管理,修訂教學大綱(質量標準),在課程目標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標,設計相應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任務中,體現在學習評價方案中。

深入梳理專業(yè)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及時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進展、實踐發(fā)展新經驗、社會需求新變化納入課程教學,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自然科學類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yè)課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明確人類共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擔當和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工程技術類課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務實、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培養(yǎng)學生踏實嚴謹、耐心專注、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yōu)秀品質。

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要重視價值引導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提升審美素養(yǎng),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活力。

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奮斗有我的信念,激發(fā)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

結合課程思政教學工作需要和各門課程特點,統籌建設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大力推進混合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項目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改革,把課程思政滲透于專業(yè)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讓知識傳授更有溫度,讓價值引領更有力度。要通過多樣化教學模式,加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深化課程考核評價改革。

結合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課程考核模式與考核內容的改革。改革過程性考核,將學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養(yǎng)、道德情懷、工程意識等方面考核納入教學過程考核中,強化學生的價值判斷、思維能力、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改革課程考核,合理設計考核題目,融入思政元素,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社會責任、安全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四)提升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能力。

加強教師的培訓培養(yǎng),把課程思政要求納入教師教學培訓、教學競賽和教研活動中,轉變教師輕價值引領的觀念,增強教師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養(yǎng)成主動研究、持續(xù)改進課程思政的自覺意識。發(fā)揮教學名師、專業(yè)負責人的示范帶頭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作開展課程思政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

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jiān)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在課程評估標準中體現課程思政要求,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觀測點,督促任課教師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設置“價值引領”指標點,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聽課、教學督導、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的作用,對課程思政的內容、形式、效果加強引導和指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黨委書記、院長為組長,分管校領導為副組長,教務處、宣傳部等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部)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推進二級學院(部)推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教學管理、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建設和改革,并對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咨詢和指導。二級學院(部)要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作用,在組織開展專業(yè)與課程建設、教師教育培訓、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監(jiān)控等工作中,明確課程思政的目標、要求和責任,扎實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

(二)強化激勵機制。

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納入學校教學改革項目,設立課程思政教改專項,通過項目的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為課程思政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保障。對于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突出的教學改革項目,評選校級教學成果獎給予獎勵。鼓勵各學院設立專項經費,為課程思政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保障。

(三)加強示范引領。

立項建設一批充滿思政元素、發(fā)揮思政功能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培養(yǎng)和選樹一批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提煉一系列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七

為貫徹落實全國和廣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關于強化課程思政建設一流課程的實施意見》,切實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建立黨委領導下齊抓共管的思政工作大格局,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建立以通識課、專業(yè)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的全課程育人體系,打造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三位一體的“育人聯動共同體”,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建立分工協作育人聯動保障機制。黨政齊抓共管,協同合作,建立共同服務于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育人聯動保障機制,扎實推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

(二)課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師能夠主動有效地開展課程思政工作,將德育元素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每一位導師、輔導員在人才培養(yǎng)的各環(huán)節(jié)承擔起育人職責。

(三)形成課程育人功能的改革經驗。通過設立試點、樹立典型,將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模式推廣至全校,形成具有特色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經驗。

把握適度、恰當、自然滲透的原則,避免單向灌輸和強貼標簽,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找準學術突破口,系統整理和分析德育滲透點,結合課程特點適時融入家國情懷、社會責任、道德規(guī)范、法治意識、歷史文化、思維品質、科學精神等德育元素,將價值引領貫穿課程教學之中。

(一)推進實施階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成立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領導及工作機構;開展課程思政專題培訓;遴選1個課程思政試點學院、10個試點專業(yè)、40門試點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單位制定課程思政推進方案,在試點學院、專業(yè)、課程中先行推進;建立考核機制。

(二)深化推進階段(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將試點逐步推進到每門課程的至少一個課堂;遴選第一批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2個、課程(教學團隊)12門;組織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檢查及教學督察。

(三)全面總結階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遴選第二批課程思政示范專業(yè)3個、課程(教學團隊)13門;全面總結經驗、展示成果。

成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副組長,負責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整體規(guī)劃和重要事項的決策,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示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具體落實開展課程思政各項工作,統籌安排實施經費。

(一)黨委教師工作部。

黨委教師工作部組織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先進人物評選、師德典型宣傳等工作,發(fā)揮黨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牽頭組織開展學校層面的課程思政專題學習活動。

(二)黨委宣傳部。

1.充分挖掘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以榜樣故事賦予改革參與者創(chuàng)新進取的源動力。

2.針對相關教學典范,充分發(fā)揮好校內外傳統媒體、校園網、微博、微信、校報等多種媒體的宣傳平臺作用,營造良好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輿論氛圍。

(三)黨委組織部。

指導各黨總支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將課程思政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主體責任清單,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將課程思政建設舉措、成效納入黨建述職的重要考核內容;把課程思政的工作要求納入到干部培訓和黨員學習中。

(四)教務處。

2.指導各教學單位具體落實課程思政推進工作。

3.組織啟動“課程思政”改革試點項目遴選,指導項目建設工作。

4.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學督察重點項目,加大對課程思政試點課程、試點課堂及相關教學資料的教學專項檢查。

6.組織“課程思政”試點轉示范的評選工作。

7.將課程思政建設舉措、成效納入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考核內容。

(五)人力資源處。

1.制定并實施課程思政改革教師培訓專項計劃,并將課程思政內容納入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以及青年教師培養(yǎng)工作。

2.舉辦課程思政改革的教師提升計劃。組織開展教學比賽、優(yōu)秀教師評選、設立名師工作室等活動。

3.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情況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審、職務聘任、評優(yōu)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標準;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納入教學單位學年度考核和領導干部年終述職的內容,列為評價和衡量教學單位領導班子工作業(yè)績主要內容。

(六)學生工作處。

1.提高輔導員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2.提高輔導員參與課程思政改革的積極性,發(fā)揮輔導員在學生與專業(yè)教師中的思政工作橋梁作用。

3.組織輔導員參與課程思政教研會議,與專業(yè)教師一起共同發(fā)掘專業(yè)課程講授過程中的德育元素。

(七)校團委。

1.抓好美育實踐工作,將藝術實踐過程與共青團思想引領相結合,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2.做好“第二課堂”的內容把控,引導學生活動開展方向以優(yōu)秀傳統文化、主流價值導向為主線。

(八)馬克思主義學院。

1.提高思政課程教學效果。

2.實行思政課教師聯系專業(yè)學院“結對子”制度,在試點課程的教案設計、教學資料、授課內容上給予指導和幫助。

(九)通識教育中心。

挖掘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加強德育教育,進一步拓展美育類課程,在通識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方面起先行示范引領作用。

(十)試點學院。

1.全員全專業(yè)全課程整體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為學?!罢n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提供先行先試經驗。

2.總結優(yōu)秀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組織開展示范教學觀摩課,為學校其他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提供可復制經驗。

(十一)其他各專業(yè)學院、教學單位。

1.組建課程思政改革領導小組(本單位黨組織書記必須參加),負責推進本單位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把握方向,遴選試點,對試點專業(yè)、課程、課堂的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進行審核把關。

3.做好課程思政試點項目遴選及建設工作。

4.組織開展專業(yè)課“課程思政”研討及教學沙龍等活動。

5.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每學期組織至少一次有關課程思政的政治學習,對任課教師、輔導員進行思想教育與宣傳。各教學單位基層教學組織(教研室)每學期組織至少一次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會議,提高專業(yè)課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6.對試點課程組織教師集體備課,研討“課程思政”方案,編好教學日歷、教學大綱,設計教學內容、組織好課下輔導、發(fā)掘思政元素、交流教學經驗。

7.對試點專業(yè)、課程、課堂的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進行審核把關。

8.院級教學督導監(jiān)督檢查課程思政試點課程、課堂的效果。

9.充分調動、發(fā)揮教師黨員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10.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對課程思政改革過程中的課程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等情況進行監(jiān)督跟蹤,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學校設立專項經費,共計350萬元,用于思政課程群建設,以及推進實施課程思政“四個一”試點及示范工作。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八

副校長xxx在開幕式上致辭。她希望在延安精神的激勵下,積極打造一支理論聯系實際、持續(xù)探索和實踐課程思政教學新舉措、兼具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的專業(yè)課教師隊伍。同時也希望與會教師能在教學工作中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成為最優(yōu)秀的“課程思政”踐行者。我校教務處處長黃婕以《立德樹人、守正創(chuàng)新—華東理工大學課程思政的建設與實踐》為題,詳細介紹了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整體思路、重點舉措、以及取得的育人實效。

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xxx、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偉平做了《卓越育人視角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和《基于obe理念的專業(yè)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為例》的大會報告,分別從學校視角和專業(yè)視角分享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方法與舉措。

不同類型的課程有著不同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與設計方法。會議邀請到3位入選教育部首批課程思示范課的負責人與會分享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延安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郭小良以《走進紅色新聞歷史現場》為題,深入講解了公共基礎類課程思政的設計要點;上海外國語大學許宏教授分享了《俄語實踐語法》課程建設情況,闡釋了文科課程如何將課程思政建設與專業(yè)教育深度融合;我校《數字信號處理》課程負責人萬永菁老師闡述了課程思政建設思路與思政案例的設計方法,展現了工科課程的育人溫度。

國家級一流課程《環(huán)境問題觀察》主講人、華東師范大學張勇教授介紹了實踐類課程思政建設的成功經驗。在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工作坊環(huán)節(jié),有著豐富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的我?!队袡C化學》課程主講教師沙風生動分享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心得體會;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曹殿波在工作坊活動中組織老師們復盤會議報告,開展實戰(zhàn)演練;老師們分組選題設計、現場實踐實施,積極參與活動并熱烈討論,將研討會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會議期間,特別舉行了我校課程思政云平臺的啟動儀式。華東理工大學課程思政云平臺集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成果展示、教學培訓與研討互動、政策文件學習等功能于一體,為推廣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引領帶動廣大教師積極投身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研究助力。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九

該方案從目的、要求、方法、方法、進度等方面都是一個具體、周密、可操作性強的方案。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價值引領、能力達成、知識傳授的總體要求,深化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發(fā)揮各類課程育人作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yǎng)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充分發(fā)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fā)揮德育功能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yè)課程。

自2018年起,啟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示范課堂和課程思政授課比賽等系列活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促使學校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升學校人才培養(yǎng)能力。

堅持頂層設計。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認識,提高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實現紅專并進。

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類課程教學,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為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協同性要求,注重統籌思政理論課、通識教育課、素質拓展課和專業(yè)課的育人作用。明確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內容和方法,分類分步有序推進工作。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然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yè)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擔當。人文藝術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fā)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2.發(fā)揮專業(yè)課程育人作用。

在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重點培育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yōu)秀品質,使學生成長為心系社會并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yǎng)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3.開發(fā)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優(yōu)勢,組織知名教授、教學骨干、科研骨干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系列講座,宣傳我國現代工業(yè)體系建設、科學技術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工程規(guī)劃和建設以及對外承建的項目等方面成果,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教師教育與培訓。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為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科先鋒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yǎng)。有關部門、各學院要充分運用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yè)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2.發(fā)揮思政教學團隊和骨干教師示范帶頭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質資源,發(fā)揮4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0個十九大精神示范課堂和2個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學名師、骨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在集體備課、專業(yè)系(教研室)工作例會等方面開展聯誼活動,發(fā)揮在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fā)揮作為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jiān)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huán)節(jié)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范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1.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每年度各學院遴選1-2門課程完成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每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組成員不少于2人。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驗收主要標準如下:

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并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制作新課件(新教案)。根據新教學大綱制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提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體現改革成效材料。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視頻、照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本課程學生反饋與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結合學校2019版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修訂原則意見,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校2019版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聽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為“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專業(yè)系(教研室)為單位全面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活動,著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fā)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堂聽課活動。

每年度各教學單位負責建設1-2個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開展1次以上單位教師參加的示范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后須及時填寫聽課記錄表,提交各教學單位匯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

5.開展課程思政授課比賽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比賽,進行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

加強教務處、宣傳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學生處(工作部)、團委等相關部門和各教學單位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評價。

(四)提供經費支持。

學校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穩(wěn)步推進。通過項目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并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實施動態(tài)管理,確保專項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對于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學單位給予獎勵。鼓勵各教學單位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工作推進有力。

六、本實施方案自頒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作為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制定出臺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在學校已有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目標和工作舉措,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方案》強調,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健全具有農科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提高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方案》指出,要通過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使課程思政理念形成廣泛共識,課程思政建設覆蓋所有學科專業(yè),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

《方案》明確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舉措。要準確把握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深化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深入開展“偉大抗疫精神”主題宣傳教育。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完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要求,將課程思政全面融入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yè)論文各環(huán)節(jié)。根據不同課程類型、不同專業(yè)類型,實施分類建設,優(yōu)選、建設通識類課程,打造特色體育、美育類課程,有機融入專業(yè)課程,建設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要建立健全課程思政研究體系。開展校、院兩級課程思政建設與研究,依托基層教學組織廣泛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培育可復制可推廣的課程思政研究成果,組織各級各類教學名師、師德標兵、模范教師、一流課程負責人等帶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要選遴選推廣課程思政優(yōu)秀成果。分類梳理各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選編課程思政優(yōu)秀案例,打造具有學校專業(yè)特色的“課程思政案例庫”,遴選培育課程思政示范優(yōu)質課程,打造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輻射和帶動其他課程思政建設。要大力提升教師思政育人能力。結合教師黨支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教職工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形成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營造良好的課程思政育人氛圍,增強教師思政育人意識。舉辦課程思政專題培訓,鼓勵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學實踐研修,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要加快建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在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教師考核、成果表彰等設置課程思政相關指標,建立多維度課程思政建設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激發(fā)學院和教師投入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要求,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按照“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門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課堂教學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通過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挖掘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優(yōu)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在知識傳授中強調價值引領,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

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重點優(yōu)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確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課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把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課程內容,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從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個人誠信意識等多個層面,加強社會公德、法治理念、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三)中華優(yōu)秀文化教育。

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教學,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使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等與課程中的相關內容相契合,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四)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

把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同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圍繞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倫理等方面,弘揚和培育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yǎng)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公道辦事、開拓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品格和行為習慣,使課程教學的過程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和養(yǎng)成品行的過程。

(一)完善教學大綱(質量標準)與教學內容。

強化課程建設管理,修訂教學大綱(質量標準),在課程目標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標,設計相應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任務中,體現在學習評價方案中。

深入梳理專業(yè)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及時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進展、實踐發(fā)展新經驗、社會需求新變化納入課程教學,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自然科學類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yè)課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明確人類共同發(fā)展進步的歷史擔當和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工程技術類課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務實、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培養(yǎng)學生踏實嚴謹、耐心專注、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yōu)秀品質。

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要重視價值引導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提升審美素養(yǎng),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活力。

體育類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奮斗有我的信念,激發(fā)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

(二)推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結合課程思政教學工作需要和各門課程特點,統籌建設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大力推進混合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項目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改革,把課程思政滲透于專業(yè)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讓知識傳授更有溫度,讓價值引領更有力度。要通過多樣化教學模式,加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深化課程考核評價改革。

結合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課程考核模式與考核內容的改革。改革過程性考核,將學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養(yǎng)、道德情懷、工程意識等方面考核納入教學過程考核中,強化學生的價值判斷、思維能力、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改革課程考核,合理設計考核題目,融入思政元素,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社會責任、安全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四)提升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能力。

加強教師的培訓培養(yǎng),把課程思政要求納入教師教學培訓、教學競賽和教研活動中,轉變教師輕價值引領的觀念,增強教師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養(yǎng)成主動研究、持續(xù)改進課程思政的自覺意識。發(fā)揮教學名師、專業(yè)負責人的示范帶頭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作開展課程思政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

(五)健全課程思政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

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監(jiān)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在課程評估標準中體現課程思政要求,將價值引領作為一個重要觀測點,督促任課教師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設置“價值引領”指標點,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聽課、教學督導、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的作用,對課程思政的內容、形式、效果加強引導和指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黨委書記、院長為組長,分管校領導為副組長,教務處、宣傳部等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部)負責人為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推進二級學院(部)推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教學管理、質量保障等方面的建設和改革,并對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咨詢和指導。二級學院(部)要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體作用,在組織開展專業(yè)與課程建設、教師教育培訓、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監(jiān)控等工作中,明確課程思政的目標、要求和責任,扎實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

(二)強化激勵機制。

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納入學校教學改革項目,設立課程思政教改專項,通過項目的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為課程思政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保障。對于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突出的教學改革項目,評選校級教學成果獎給予獎勵。鼓勵各學院設立專項經費,為課程思政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保障。

(三)加強示范引領。

立項建設一批充滿思政元素、發(fā)揮思政功能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培養(yǎng)和選樹一批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提煉一系列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

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范文匯總篇十

黨課教育是黨員管理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是增強廣大黨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凝聚黨員力量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抓好農村黨員教育,對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的推進大有裨益。近日,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白海子鎮(zhèn)黨委著力推動“流動課堂”黨員培訓模式,組織黨員干部流動講、培訓地點流動定、學習內容流動選,創(chuàng)新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方式方法,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鄉(xiāng)村振興結實架起精神之橋。4月21日,白海子鎮(zhèn)黨委“流動課堂”走進富貴村,開始在全鎮(zhèn)范圍內流動開展。

流動培訓隊伍,營造教育好氛圍。

黨員培訓課堂要用好本土“接地氣”的隊伍,鎮(zhèn)黨委堅持用好“本土講師”,由領導干部講、支部書記講、優(yōu)秀黨員講、黨務“特長生”講,讓黨員干部“流動”上黨課,在講理論、學黨務、明思想的同時,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拉近干群距離,在農村黨員中擴大受眾群體,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在富貴村,3位經歷豐富、有基層經驗的老黨員就各自工作中的“拿手活”向村民和20余名在村黨員進行了分享,受到黨員和群眾的一致歡迎。接下來,鎮(zhèn)黨委將組織更多政治素質高、善用農民語言的老黨員,推動全鎮(zhèn)黨員回顧黨的歷史,不忘初心,讓教育氛圍活起來。

流動培訓陣地,保障教育零距離。

“流動培訓”最重要的是要流動好“陣地課堂”,鎮(zhèn)黨委組織人員深入各村,首先要用好支部的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采取集中培訓、典型宣講等方式常態(tài)化開展;其次用好北疆先鋒黨建直通車,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的組織優(yōu)勢;此外,結合黨日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教育活動,將黨員教育與志愿服務、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提高黨課吸引力,保障培訓零距離、聽課不跑腿,打通“最后一公里”。

春忙將近,為繼續(xù)方便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鎮(zhèn)黨委將進一步擴大流動模式,以“流動”為特點在田間、地頭、村中小廣場,搬板凳“拉家?!保岦h員在茶余飯間就能聽黨課,讓教育方式活起來。

流動培訓內容,解決教育沒興趣。

“流動課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自治區(qū)、市、區(qū)最新全會精神為重點,把好大方向;以農村黨員關心的熱點事、身邊事組編“培訓教材”,努力做到一村一套教材,民眾有關心、黨課有解答,切好小角度。在幫助黨員更好地理解黨政方針、精神內涵外,大家關心的村務鎮(zhèn)務也走進培訓課堂,解決好培訓枯燥、講課刻板的老問題。在富貴村,針對村民關心的村集體經濟購買大型農機具增收的問題,“流動課堂”為黨員們深入簡出地介紹了“四議兩公開”的作用,針對支部黨組織薄弱的問題,為大家解讀領學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實施辦法,有效促進了基層黨支部的建設。

為有效地開展教育培訓,鎮(zhèn)黨委還將針對不同村落、不同層次黨員差異化需求,鎖定學習教育主體,差異化采取視頻短片、黨員宣講、案例解說多種內容,聚焦產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環(huán)境治理等多種題材,讓教育內容活起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