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一
進入喬家院大門是一條長80米筆直的石鋪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甬道兩側靠墻有護坡。西盡頭處是喬家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護院??v觀全院,從外面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進院里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顯示了我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調(diào)。整個大院,布局嚴謹,建筑考究,規(guī)范而有變化,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頂上的 140余個煙囪也都各有特異。全院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堆金立粉,完全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藝術水平,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兩次擴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擴建約在清同治年間,由喬致庸主持,第二次擴建為光緒中、晚期,由喬景儀、喬最儼經(jīng)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國十年后,由喬映霞、喬映奎分別完成。從始建到最后建成現(xiàn)在的格局,中間經(jīng)過近兩個世紀。雖然時間跨度很大,但后來的擴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構思進行,使整個大院風格一致,渾然一體。
喬家大院依照傳統(tǒng)的叫法,北面三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為東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個大院的稱謂,表現(xiàn)了喬家大院中各個院落的建筑順序。
清乾隆年間,現(xiàn)喬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喬家堡村的大街與小巷交叉的十字口。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后,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構,有窗欞而無門戶,在室內(nèi)筑樓梯上樓。特點是墻壁厚,窗戶小,堅實牢固,為里五外三院。主樓的東面是原先的宅院,也進行了翻修,作為偏院。還把偏院中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傳說偏院外原來有個五道祠,祠前有兩株槐樹,長的奇離古怪,人們稱為“神樹”。喬家取得這塊地皮的使用權后,原打算移廟不移樹。后來喬全美在夜間做了一夢,夢見金甲神告他說:“樹移活,祠移富,若要兩相宜,祠樹一齊移。往東四五步,便是樹活處。如果移祠不移樹,樹死人不富……?!睕]有多久,此樹便奄奄一息。喬全美恐怕得罪了神靈,便照夢中指示的地方,把樹移了過去,樹真的復活了,而且枝葉繁茂如初。這好象是“真神顯靈”,真有其神,于是又在側院前修了個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時主院與側院間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銜靈芝的鹿等。土地祠額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柄如意,隱喻“四時如意”。祠壁上還有梧桐和松樹,六對鹿雙雙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順”。
喬致庸當家后,為光大門庭,繼續(xù)大興土木。他在老院西側隔小巷置買了一大片宅基地,又蓋了一座樓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兩樓對峙,主樓為懸山頂露明柱結構。通天欞門,門樓的卡口是南極星騎鹿和百子圖木雕。上有陽臺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磚雕扶欄,正中為葡萄百子圖,往東是奎龍和喜鵲兒登海;西面為鷺絲戲蓮花和麻雀戲菊花,最上面為木雕,刻有奎龍博古圖。站在陽臺上可觀全院。由于兩樓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樓翹起,故叫做“雙元寶”式。
明樓竣工后,喬致庸又在與兩樓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兩個橫五豎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來連成一體的格局。
光緒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穩(wěn),喬家的景儀、景儼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危,費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銀兩,買下了當時街巷的占用權。喬家取得占用權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側院;東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門;西面建了祠堂;北面兩樓院外又擴建成兩個外跨院,新建兩個蕪廊大門。跨院間有柵欄通過,并以拱形大門頂為過橋,把南北院互相連接起來,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國初年,喬家人口增多,住房顯得不足,因而又購買地皮,向西擴張延伸。民國十年后,喬映霞、喬映奎又在緊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東南院相似。但窗戶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裝飾,朱光效果也很好,顯然在式樣上有了改觀。就是院內(nèi)迎門掩壁雕刻也十分細致。與此同時,西北院也由喬映霞設計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連同原來的灶房,改建為客廳。還在客廳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廁”,增添了異國風情。
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分家后,喬健打算建內(nèi)花園,從太谷縣一個破落大戶家買回了全套假山。正待興建時,“七七事變”爆發(fā),日軍侵華,工程停止。日軍侵占時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處,只留部分家人看護。延續(xù)至今,喬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喬家大院大門座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瑯環(huán)”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huán),并鑲嵌著銅底板對聯(lián)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間透露著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喬在中堂經(jīng)過連續(xù)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后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喬家大院既是建筑藝術的寶庫,也是民俗學的殿堂。步入其間,既會得到美的享受,又會使人增長許多知識。因此,來祁縣民俗博物館一游,從藝術、科學、文化、趣味每個方面,都會使您感到獲益非淺,不虛此行。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二
女土們、先生們:
周末閑暇時,您是否常與家人、朋友到公園游玩呢?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別具特色的森林公園去一游,相信您一定會體驗到以前所未曾體驗到的樂趣。
老頂山森林公園位于長治市東北部,距城中心約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該園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8公里,森林覆蓋率為68%,公園內(nèi)有五峰,俗稱五頂,由北向南依次為老頂、梳妝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五頂之中,老頂海拔最高,為1378米,由此冠稱“老頂山”。這里屬暖溫帶氣候,自然資源豐富,辟有老頂山風景旅游區(qū),神農(nóng)峰名勝旅游區(qū),林業(yè)科研考察區(qū)和動物養(yǎng)殖觀賞區(qū)四大景區(qū)。有的景區(qū)正處于開發(fā)建設之中。1983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省級森林公園,1993年又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無論四季與朝夕,這里都各具氣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紛飛青山素裹,秋夏千林盡染百草崢嶸。一會兒,我將帶大家一同走進美麗的森林公園,去領略它的絢麗壯觀,它的雄奇多姿。
進入園區(qū),青松翠柏,果樹連片,山花爛漫。森林中植物種類繁多,藥用、經(jīng)濟、油料植物應有盡有。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屬國家保護鳥類有游隼、蒼鷹、紅腹角雉等,這些小生靈,為公園增添了許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氣,但愿我們能多碰到些可愛的小動物。
各位朋友,我們首先要登500米長的臺階到新頂半山腰的南崖宮參觀一下。南崖宮依山而建,其門為閣樓式,栩栩如生的彩龍盤旋于四根丹柱上,雙層斗拱四挑,施琉璃脊獸。請大家隨我走入這一天然巖洞中,它寬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呂祖像,兩側為羅漢眾神像。沿著洞旁的臺階,我們可以走上一座二層六角秀美玲瓏的亭子,小超一下。再往上走至新頂之巔,是風雨樓,俗稱觀景樓,青石座臺,共3層,上下有石階相通,二、三層樓上前后各有大紅明柱八根,周圍砌有石欄,整個建筑雕梁畫棟,氣勢宏大。風起云涌,松濤怒吼時,站在這里,你會真切地體會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界。再看四周這石刻天成的黑虎臥崗以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峰峰嶺嶺,你會覺得平日的憂郁煩惱及塵世紛爭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透心的清爽和舒暢,仿佛所有的意念剎那問全都融入了眼前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之中,融入這大自然毫無雕飾的溫馨之中了。
在碧霞峰以西的山場,建有滴谷寺,也稱神農(nóng)廟,始建于東晉,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寺周圍原有5座寺院,后被毀,院內(nèi)散存宋、明、清柱基、經(jīng)幢等。今天,這里已成為老頂山林場辦公之所。在辦公樓西墻下,有一景點為古寒泉。石砌券洞護住泉眼,額嵌楷書“古寒泉”三字,泉水從雕刻的石龍嘴中流出,下有圓形石鑿小井。相傳,在建造寺院時,石龍嘴里晝夜不停地往外滴谷,更為奇妙的是,龍嘴里流出的谷子隨寺院人員的增減而增減。在快要竣工時,每天在龍嘴旁接谷的小和尚,嫌谷子的流速太慢,就拿起木棒在龍嘴里捅了幾下,誰知這一捅捅出了麻煩,龍嘴里鉆出一對白鴿向遠方飛去,龍嘴里也不再滴谷,而流成泉水了。這泉水富含礦物質(zhì),清涼甘醇,舒肺爽口,您不想嘗嘗嗎?
最后,我們到百谷山的主峰玉皇頂參觀炎帝銅像。相傳,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神農(nóng)氏曾在這里“嘗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種”,首先在這里完成了人類由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nóng)耕的重大變革。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說及炎帝活動的遺跡很多,以炎帝為中心的開發(fā),使者頂山成為始祖之山,其文化源遠流長,吸引了海外僑胞前來尋根祭祖,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為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
請看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攜刻著關于炎帝在此創(chuàng)立光輝業(yè)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臺用漢白玉欄桿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址謨纱蟛糠郑谝徊糠譃槿龑?,每層高2米,表面為白色花崗巖貼面,有臺階相通;第二部分為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巖貼面,正面鑲著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您知道為什么要刻牛頭嗎?因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為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里也隱含著炎帝馴養(yǎng)家畜,開創(chuàng)農(nóng)業(yè)的不朽貢獻?;系难椎坫~像為全身站立像,披發(fā)、赤臂,上身著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著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態(tài)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xiàn)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著長治市區(qū)的方向,仿佛我們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著他的子孫后代。
我們由基座后的臺階進入展廳。這里以圖片、文字說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chuàng)人類古代農(nóng)業(yè)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谷穗處,這里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臺,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nóng)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各位朋友,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看我們的祖先——炎帝一眼,讓我們這些有著相同血緣的炎黃子孫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母親裝扮得更加美麗。歡迎您再來游覽!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參觀游覽五臺山以及它的建造年代最早的寺廟之一顯通寺。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五臺山的基本概況。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西南距五臺縣城70公里、忻州市140公里、太原市240公里,北距大同210公里??偯娣e約為2837平方公里,以臺懷鎮(zhèn)為中心的景區(qū)面積376平方公里。五臺山是華北地區(qū)最高的山地,以歲積堅冰、曾無炎暑、夏仍飛雪故曰清涼,又因五峰聳出、頂無林木、猶如壘土之臺名曰五臺,是中國佛教著名的活動場所。以臺懷鎮(zhèn)為中心分別為,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五臺山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不僅風景秀麗也是古代建筑藝術的寶庫,我國抗日革命根據(jù)地。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顯通寺,顯通寺占地面積43700平方米,共有400間房屋,65間殿堂。始建于東漢永平11年,距今已有近20__年歷史,因菩薩頂那座山峰與佛經(jīng)上記載的印度靈鷲峰極為相似,因此建成后依山得名靈鷲寺,后來漢明帝為了表示自己信佛,在靈鷲寺前加了”大孚“兩字,因而寺院全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期再建,因前有花園,又叫花園寺。后唐太宗重建,武則天以新譯華嚴經(jīng)藏在此處將其改名大華嚴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賜額——大顯通寺。整個顯通寺共分為七個大殿,由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七處九會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后高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同游覽顯通寺。
站在顯通寺的門口大家會覺得這里的布局有些奇特,當?shù)厝苏f顯通寺有四大怪:鐘樓建在外,山門斜著開,經(jīng)閣前后蓋,殿殿文殊在。大家可以看到鐘樓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建筑布局建在寺廟之內(nèi),而是建在了山門之外。鐘樓為兩層三檐結構,樓內(nèi)梁上懸有五臺山最大的一口銅鐘,叫長鳴鐘,也叫幽冥鐘,是明萬歷年間鑄造,重達9999.5斤。
大家可能還注意到顯通寺沒有天王殿。顯通寺有著名的“三有三無”——有門無佛,有碑無字,有殿無梁。這就是其中的有門無佛,門前只有兩通石碑,分別為龍虎二碑,寓意有龍虎把門就不用勞駕四大天王了。
走進院落第一座殿堂是觀音殿,門頂這幅“霞表天城”的金子匾額是乾隆皇帝御筆。殿內(nèi)供奉三尊菩薩,中間為觀音菩薩,兩側分別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所以又稱三大士殿,由于兩側擺滿經(jīng)書,故也稱藏經(jīng)殿。
繞過大文殊殿,我們來到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又稱大佛殿是顯通寺的主要建筑。里面供奉橫三世佛,殿堂采用以木結構為主,尚未四阿頂,下位四出廊的建筑形式修建,108根木柱支撐整個大殿,墻壁只起到擋風寒的作用,此殿占地一畝二分,是五臺山最大的大雄寶殿也是顯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結構。
大雄寶殿之后的是無梁殿,這就是三有三無中的有殿無梁,因其通體沒有一根梁柱所以叫做無梁殿,同時象征佛法無邊無量,也稱為無量殿。外觀上看似歐式建筑,并且涂成白色,象征佛教凈土與無限光明。整個大殿外觀7間實為3間,外觀2層實為1層,這是顯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磚結構建筑。無梁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取釋迦牟尼曾在7處9次講經(jīng)說法之意。
千缽文殊殿內(nèi)供奉的是千缽千手千釋迦文殊,象征文殊菩薩的無量智慧。
繞過銅殿我們來到后高殿,也叫藏經(jīng)閣。里面供奉甘露文殊和講經(jīng)說法八大論師。
好!游客朋友們五臺山顯通寺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請大家自行游覽。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四
閻錫山舊居始建于1931年前后,陸陸續(xù)續(xù),時建時停,一直到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才建成現(xiàn)在這樣的規(guī)模(因抗戰(zhàn)爆發(fā),一些工程尚未完全峻工)。在此期間,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又名昌春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以及子明慈幼院,大小共二十七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xiàn)存七百余間),總占地面積33000多平方米。
這里最為恢弘的是東西花園。從石溝街往南一拐彎兒,一條九米寬五十米長的大巷里,有一座頗為闊綽的東門廳,就是東花園。這個門廳當年曾懸掛著一塊巨大的門匾,上書“文沱草廬”四個遒勁的顏體大字。所謂“文沱”,即文山沱水。
進了大門,是東花園的一院。這是閻居里最大的一個院子,四面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假山、噴水池已毀,與在原假山處建一影壁,正面鐫刻有當年孫中山先生書贈閻錫山的“博愛”二字手跡),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漫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huán)行便道。在這個院子的東北角,還有一個噴水池,直徑丈余,全部用青石雕砌而成,四周圍欄上均刻有花卉、人物,欄桿頂部蹲有姿態(tài)各異的小石獅。自來水通過中間一根高達四米的盤龍石柱(整塊巨石雕成),讓頂部蓮花座上一只維妙維肖的頑皮小石猴尿出來,與建在院子中心的噴水池、假山相映成趣。可惜這些石雕在中亦遭到不同程度損壞。(這個院子據(jù)說為閻錫山的副官、衛(wèi)兵等人居住辦公的地方)。
穿過一院東廳中間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二院。這個院子比一院面積要小一些,但建筑上豪華莊重得多。栩栩如生的石雕、磚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飛檐、斗拱,層層疊疊、刻刻縷縷,均為典型的晚清宮殿式的建筑風格(據(jù)傳,此院建好后,閻父書堂,繼母陳秀卿即在此院正廳小住)。
閻錫山舊居的建筑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是以東為上,每個院子的東房都高出其他方位的房屋。這主要是因為有河邊鎮(zhèn)東那座不大不小的文山,它既是鎮(zhèn)上的風水與象征,又是鄉(xiāng)民們的倚靠與榮耀,所謂“背靠文山,而對沱河”或者叫“文山鐘秀,沱水環(huán)流”,均寄托著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表達了他們的一種滿足與自得。
了解了當?shù)剡@種建筑上的習俗,就不難理解二院東大廳為何會建得那么巍峨壯觀了,這座大廳分上下兩層,正面大廳是當年閻氏家族議事和接待賓客、舉行宴會的場所。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七日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病逝,靈堂就設在這里,整整一個月的祭奠活動,滿院金人銀馬、雪山素海,終日香火燎繞,笙管長鳴,十分排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代表、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的代表、軍政部長何應欽都來此致祭盡哀。我們從現(xiàn)在遺存的一些歷史照片和大量的文獻資料上,可以看到閻府當年的赫赫威勢。通過東大廳一側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三院了。它比起前兩個院要小得多。但就建筑藝術而言,卻更是精雕細鏤,格外的考究。不說其它,單說四面廳堂的底基,均由青石雕縷成蓮花狀石基(即須彌座),可見其是多么地不惜錢財工本,經(jīng)求至善至美。在正廳門楣處,現(xiàn)在還依稀能辯出“當仁堂”三個磚雕大字,這大概是取天降大任于斯人,吾當仁不讓之意,主人躊躇滿志之態(tài)溢于言表。
在東花園三院正廳的后面,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偏小院,也是閻錫山經(jīng)常居信辦公的地方。據(jù)說,他每次乘車從外面回來,不需要經(jīng)過外面的大院,即可將汽車停在后面的車道上,人可以從旁門進來,直接進入這個小院的正房歇息。如果有人求見,他亦無需繞到外面,而是沿著小院流金溢彩的迥廊轉到前面正廳(即當仁堂),便可會客辦公。他父親治喪期間,他就住在這個院子里。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講的是馮玉祥在馮閻倒蔣之前,也就是一九二九年十月至一九三○年二月被閻錫山軟禁在五臺建安村(閻錫山岳父村)期間,曾來這個小院住過,經(jīng)初步考證,可能是傳說。
在三吉院的偏東南方向,現(xiàn)在聳立著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窯洞和一條通樓上的石通道,上面兩層由青磚砌成。樓頂方磚平鋪,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近山遠水,一覽無余。但從這座樓的用材、風格來看卻有點不倫不類。經(jīng)考證,這座樓的樓頂過去跟周圍的建筑物一樣,也是插飛挑檐、通瓦板結構,人是上不到樓頂?shù)?。當年閻錫山也曾在上面住過。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略者進犯山西,兩個月后太原淪陷,河邊閻錫山舊居也駐扎了一批日本軍隊,使這座大樓遭到了嚴重破壞?,F(xiàn)存樓房的上兩層,是解放后由設在這里的忻州地區(qū)療養(yǎng)院重建的。據(jù)當?shù)乩习傩罩v,過去這樓叫“紅樓”,又叫“七星樓”。
在東花園的對面,是西花園。比起東花園,西花園的規(guī)模要小得多,破壞也較為嚴重。據(jù)說,這里原本是閻錫山的二公子閻志寬(20歲夭亡,其妻趙繡錦、子樹楹、又樹榕現(xiàn)均僑居美國)結婚用的?,F(xiàn)存建筑除南窯和建在西側的雙層電影放映廳還算保存完整外,其余均已逐年毀了。其中較為有價值的西花園門廳和東廳竟然毀于一九八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正式頒布的前幾個月,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惜。
游客來到東花園南窯外壁,三院大樓外壁,每每駐足忘返。原來這些地方依然完好保存著十八幅閻府家訓石刻,其內(nèi)容或談交友持家,或言善德治學,均為閻錫山言論。人們奇怪這些遺跡為何能躲過十年浩劫而保留至今天?原來這些石刻在前就有人用泥灰抹平了,中上面寫滿了領袖語錄,自然無人敢造次了。就這樣,這些石刻就奇跡般地留存下來了。
縱觀閻錫山舊居這組氣勢恢宏堂皇,格局變幻譎奇的近代建筑群,它不僅是研究閻氏家族繁衍興衰的珍貴實物,也是閻錫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歷史遺跡。同時它又以鮮明的民間民俗色彩和中西結合的建筑藝術風格顯示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價值,其中尢以一組組精湛絕倫的石雕、磚雕、木雕而使中外游人流連忘返。遍布各主要建筑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又將這座舊居罩上了一塊神奇詭秘的面紗。1988年秋,山西省有關部門在這里籌建民俗博物館,陸續(xù)建起了民間刺繡、剪紙、雕刻、編結、競技、繪畫、紡織、造紙、飲食、服飾、民居、信仰以及元宵民俗一條街等90余個展室,生動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獨特豐厚的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另外,這里還特邀享譽天下的天津“泥人張”雕塑研究所的工藝師們精心雕刻了朱德、蔣介石、宋美齡、馮玉祥、閻錫山、邵力子、閻慧卿(五姑娘)等一批歷史名人的蠟像,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當年在這座樓高院深、洞奇徑幽的古宅里所發(fā)生的一幕幕歷史話劇。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五
女土們、先生們:
周末閑暇時,您是否常與家人、朋友到公園游玩呢?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別具特色的森林公園去一游,相信您一定會體驗到以前所未曾體驗到的樂趣。
老頂山森林公園位于長治市東北部,距城中心約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該園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8公里,森林覆蓋率為68%,公園內(nèi)有五峰,俗稱五頂,由北向南依次為老頂、梳妝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五頂之中,老頂海拔最高,為1378米,由此冠稱“老頂山”。這里屬暖溫帶氣候,自然資源豐富,辟有老頂山風景旅游區(qū),神農(nóng)峰名勝旅游區(qū),林業(yè)科研考察區(qū)和動物養(yǎng)殖觀賞區(qū)四大景區(qū)。有的景區(qū)正處于開發(fā)建設之中。1983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省級森林公園,1993年又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無論四季與朝夕,這里都各具氣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紛飛青山素裹,秋夏千林盡染百草崢嶸。一會兒,我將帶大家一同走進美麗的森林公園,去領略它的絢麗壯觀,它的雄奇多姿。
進入園區(qū),青松翠柏,果樹連片,山花爛漫。森林中植物種類繁多,藥用、經(jīng)濟、油料植物應有盡有。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屬國家保護鳥類有游隼、蒼鷹、紅腹角雉等,這些小生靈,為公園增添了許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氣,但愿我們能多碰到些可愛的小動物。
各位朋友,我們首先要登500米長的臺階到新頂半山腰的南崖宮參觀一下。南崖宮依山而建,其門為閣樓式,栩栩如生的彩龍盤旋于四根丹柱上,雙層斗拱四挑,施琉璃脊獸。請大家隨我走入這一天然巖洞中,它寬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呂祖像,兩側為羅漢眾神像。沿著洞旁的臺階,我們可以走上一座二層六角秀美玲瓏的亭子,小超一下。再往上走至新頂之巔,是風雨樓,俗稱觀景樓,青石座臺,共3層,上下有石階相通,二、三層樓上前后各有大紅明柱八根,周圍砌有石欄,整個建筑雕梁畫棟,氣勢宏大。風起云涌,松濤怒吼時,站在這里,你會真切地體會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界。再看四周這石刻天成的黑虎臥崗以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峰峰嶺嶺,你會覺得平日的憂郁煩惱及塵世紛爭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透心的清爽和舒暢,仿佛所有的意念剎那問全都融入了眼前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之中,融入這大自然毫無雕飾的溫馨之中了。
在碧霞峰以西的山場,建有滴谷寺,也稱神農(nóng)廟,始建于東晉,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寺周圍原有5座寺院,后被毀,院內(nèi)散存宋、明、清柱基、經(jīng)幢等。今天,這里已成為老頂山林場辦公之所。在辦公樓西墻下,有一景點為古寒泉。石砌券洞護住泉眼,額嵌楷書“古寒泉”三字,泉水從雕刻的石龍嘴中流出,下有圓形石鑿小井。相傳,在建造寺院時,石龍嘴里晝夜不停地往外滴谷,更為奇妙的是,龍嘴里流出的谷子隨寺院人員的增減而增減。在快要竣工時,每天在龍嘴旁接谷的小和尚,嫌谷子的流速太慢,就拿起木棒在龍嘴里捅了幾下,誰知這一捅捅出了麻煩,龍嘴里鉆出一對白鴿向遠方飛去,龍嘴里也不再滴谷,而流成泉水了。這泉水富含礦物質(zhì),清涼甘醇,舒肺爽口,您不想嘗嘗嗎?
最后,我們到百谷山的主峰玉皇頂參觀炎帝銅像。相傳,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神農(nóng)氏曾在這里“嘗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種”,首先在這里完成了人類由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nóng)耕的重大變革。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說及炎帝活動的遺跡很多,以炎帝為中心的開發(fā),使者頂山成為始祖之山,其文化源遠流長,吸引了海外僑胞前來尋根祭祖,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為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
請看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攜刻著關于炎帝在此創(chuàng)立光輝業(yè)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臺用漢白玉欄桿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址謨纱蟛糠?,第一部分為三層,每層高2米,表面為白色花崗巖貼面,有臺階相通;第二部分為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巖貼面,正面鑲著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您知道為什么要刻牛頭嗎?因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為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里也隱含著炎帝馴養(yǎng)家畜,開創(chuàng)農(nóng)業(yè)的不朽貢獻?;系难椎坫~像為全身站立像,披發(fā)、赤臂,上身著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著一捆谷穗,其面部神態(tài)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xiàn)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著長治市區(qū)的方向,仿佛我們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著他的子孫后代。
我們由基座后的臺階進入展廳。這里以圖片、文字說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chuàng)人類古代農(nóng)業(yè)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谷穗處,這里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臺,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nóng)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各位朋友,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看我們的祖先——炎帝一眼,讓我們這些有著相同血緣的炎黃子孫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母親裝扮得更加美麗。歡迎您再來游覽!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六
大家好!歡迎光臨北岳恒山旅游、觀光!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齊名天下。既是我國重要的文物古跡薈萃地,又是著名的道教發(fā)祥地和北方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現(xiàn)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恒諱,一度改稱為“常山”。據(jù)《尚書》載:舜帝北巡時,曾遙祭北岳,遂封北岳為萬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時有“河之北屬恒山”的記載;先后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為王、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為神,可見歷史之悠久。
恒山山脈祖于內(nèi)蒙陰山,西銜雁門、東跨河北、南屏三晉、北臨燕云,奔騰起伏,綿延五百里,號稱108峰。主峰天峰嶺坐落于渾源城南,海拔20xx米,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自古以來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兩山對峙,渾水從中奔騰而瀉,幽峽深谷,藍天一線,形成一道絕塞天險。唐代著名詩人賈島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的詩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對恒山的雄渾險峻,驚嘆不已,在其游記中寫道:“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擬也!”正因為恒山具有扼關帶水,地險山雄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特殊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受到歷代軍事專家所倚重,后人集歷史經(jīng)驗總結的“代國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趙憑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爭天下,晉慕容據(jù)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證實了恒山的軍事價值。
恒山漢代建廟,到清初僅恒山主峰周邊就建有各種寺廟六十余處,有三寺四祠七亭閣,七宮八洞十五廟之說,形成蔚為壯觀龐大的古建筑群,和濃郁的道教文化氛圍,顯示出北岳恒山無窮的魅力。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國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們風雨蒼桑的足跡。遠在春秋太上老君相傳在北岳恒山千佛嶺結爐煉丹,燃燈道人演兵斗法;西漢初昌蓉往來于恒山;西漢景帝、宣帝年間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煉神仙之術,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為天師的寇謙之在北岳宣揚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從嵩岳投奔恒山修煉香火盛極一時;唐朝時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恒山修煉,名道人管革結爐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場香火名揚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屬全真教龍門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雙修一應俱全。
恒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而恒山的風光美景更是錦繡中華壯麗山河的杰出代表。出渾源城南不遠,雄偉的恒山拔地而起,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峰,渾水從深峽窄谷中奔騰而瀉,注入桑干河,這段深谷長峽就是“金龍峽”。相傳公元前220xx年(即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祭祀恒山,穿行此處時,面對飛舞的巨龍,奪口而瀉的飛瀑,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巨龍吐瀑”圖,使這位中國的始皇驚嘆不已:“乃為神龍也”,后人在山崖上鐫刻了“金龍口”三個字。
走出金龍口便是恒山山門。恒山山門高10米,寬16米,明清風格,為四柱七樓,三開門格式,混凝土澆注,純白大理石圍基,斗拱鋪作,黃琉璃瓦覆頂,正面正中匾額“北岳恒山”為原新華社長、當代大手筆穆青題寫,后面匾額“絕塞勝境”系當代書法名家夏桐郁所書,整個山門莊嚴雄渾。
穿過山門沿山路盤行十里便到了停旨嶺村。因過去皇帝祭祀北岳,此處為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并建真武大廟,立“停旨”石碑一通。近幾年,隨著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停旨嶺新架客運索道一條,新修全國最大的山岳型停車場14000平方米,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中外游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站在停車場向東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簾,峭壁上“恒宗”兩個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張升手筆,兩字總高十三米,寬六米,字體雄渾,遒勁剛健,橫直如棟梁,點捺大如牛。恒山作為道教名山留下數(shù)以千計的石刻銘文,但“恒宗”二字最具恒山特色。
連接“恒宗”與“恒宗殿”的這段路叫“步云路”。過去,恒山林茂樹密,除少有的晴天朗日外,大多為煙云繚繞,當您踏上步云路,猶如在濃云密霧中穿行,所以又有“云路春曉”之說,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在這云霧彌漫中,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亭亭不同,松松各異,有詩贊曰:“鳥道橫斜一線天,誰知高上最翩翩,青來兩眼千山翠,白曳又鳧萬壑煙,抱樸古松陰道左,避人元鶴午云邊,扶藜待叩元通跡,踏遍靈崖采石蓮”。
沿步云路上行至一華里,便是著名的“虎風口”。不遠處屹立著一株參天古松曰“懸根松”,所以此處又稱“虎口懸松”,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處風口,恒山又山高風大,登臨此處,風聲樹聲交織在一起,如猛虎咆哮,聲震幽谷。穿過懸根松,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光滑的巖石路面上有許多蹄形的小圓坑,淺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恒山修道,經(jīng)常騎一白驢出入恒山,天長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蹤,至今仙驢蹄跡依稀可見,后世人習慣地稱這段路為“果老嶺”,也稱“果老仙跡”,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果老嶺東側是一處聳入云天的萬仞絕壁,危崖欲傾,古松摩云,大有恒山壓頂,懸崖欲摧之勢。每當夕陽西下,殘陽輝映山壁,便會出現(xiàn)“余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入畫中”的奇光異景,名曰“夕陽返照”為恒山一大奇觀。穿越林蔭道,走出果老嶺,正陶醉于峰回路轉之時,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書“人天北柱”四個大字,過牌坊,穿馬殿,在接官廳旁是一座四柱木結構方亭,名曰玄井亭,這便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內(nèi)并列兩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質(zhì)大相徑庭。一口如甘似露,清涼爽口,一口奇苦渾濁,難以下咽。明代詩人曾留下這樣的詩名:
山腰雙涌碧瑤泉,甘苦平分別有天。
聞說應龍頻灑澤,為霖濟旱別有天。
因恒山苦甜井有“潛龍泉”之說,大唐玄宗皇帝親下御書,賜額“龍泉觀”。后來,苦井被填沒,現(xiàn)僅存甜井一眼。
離開“龍泉觀”沿著林蔭曲徑繼續(xù)向東南攀越,峰南高處有一大石窟,名曰:“飛石窟”。恒山自古有“靈石東飛”之說,相傳,舜帝北巡,祭祀北岳,時值隆冬,大雪封山。將舜帝阻于河北界內(nèi),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陽遙祭。正當祭典之時,突有一塊巨石從恒山飛落帝前,便將此石封為“安王石”,并建廟宇在曲陽祭之,這便是“恒山下廟”。靈石飛去,形成一處大的幽窟,名曰“飛石窟”。之后此處建“北岳廟”,為“恒山上廟”,后毀于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明王朝為進一步擴建恒山,將飛石窟舊岳廟改為“北岳寢宮”,在天峰嶺的半崖間興建新岳廟,即今天的“恒宗殿”。
飛石窟內(nèi),布滿了歷代名士墨客的題刻和詩碑,在眾多的題刻中,以明御史王獻臣題寫的“千巖竟秀,萬壑爭流”和雁門使者鄭洛題寫的“聳翠流丹”最為上乘。不但書體流暢,字跡佳麗,同時也是對恒山奇峰怪石贊嘆的絕筆。透過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筆,高懸于飛石窟南崖的“一德峰”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機。從道家來講一者萬物之本也,道于一,造化天地,化成萬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認為須彌山大海中,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凈、六不臭、七不損喉、八不傷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萬能,有機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飛石窟西側是一道草木叢叢,曲折出奇的深溝,溝內(nèi)山桃花遍峪盛開,灌木林遮天蔽日,這里生長著幾十種名貴中藥材,在眾多的中藥材中,尤以恒山紫芝最為名貴。據(jù)《恒山志》記載,恒山靈芝仙草為鎮(zhèn)山之寶,狀如紫色云錦,服之可延年益壽,起死回生,當?shù)厝藗儌髡f:每一株靈芝草,便有一條雙頭毒蛇看護,又說恒山靈芝平時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禱北岳大帝,靈芝才會現(xiàn)形放光。神奇的恒山靈芝仙草飛飛揚揚傳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員,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十二本(株)。留下了《采取玄芝記》的石碑一通。
紫芝峪的東北是一道十分險峻的崗嶺,名棧云崗,上有一石洞,洞口的大小、深淺、通向,向來無人知曉,因崗上經(jīng)常凝云聚霧,不時有云霧進出,當?shù)厝朔Q為“出云洞”,又稱“白云靈穴”。為恒山十八景之中的奇觀。詩曰:
玉洞空明秘寶藏,白龍蟠引氣舒揚。
誰知變化須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過了紫芝峪就舒模宏大的“恒宗殿”。恒宗殿,亦名貞元殿,又名元靈宮,俗稱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都御史劉宇奉孝宗皇帝御旨興建。大殿位于天峰嶺半崖峭壁間,這組建筑群包括藏經(jīng)樓、更衣樓、鐘鼓樓、青龍殿、白虎殿、崇靈門、二郎廟,總占地面積為1215.23平方米。恒宗殿是一座單檐雙下昂五鋪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進深三間,面寬五間,殿身崇高,用材碩大。大殿內(nèi)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頭戴天冠,身披朱綾,目光微啟,端莊沉靜,一派帝王氣概。兩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將,高達丈余,置身朝殿,如赴金鑾,令人誠惶誠恐。神座上方懸掛清康熙皇帝御匾“化垂悠久”題額。
恒宗殿殿西側,置一塊狀如古磬的青石,以石擊之,聲震幽谷,酷似雄雞鳴叫,稱為“金雞石”,為恒山又一奇觀。從朝殿向東遠望,在翠壁丹崖處,有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動下猶如綿羊吃草,別有情趣,稱為“玉羊游云”。與“金雞石”并稱“金雞玉羊”,為恒山十八景之一。有詩云:
東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
南衡龍書蛇篆,北恒金雞玉羊。
恒宗殿西北上方,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會仙府”古建筑群。整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主殿會仙府坐北向南,面寬三間11.5米,進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內(nèi)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祿壽三星,兩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會仙府又名“集仙閣”,自古為仙人煉丹之處,《廣仙列傳》中記載漢武帝元光五年以后,先后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煉,東漢明帝永平20xx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與佛教徒焚經(jīng)斗法,參加頭號斗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于此。北魏天師寇謙之在恒山講經(jīng)說法后,將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煉,唐代管革,恒山遇張果老,果老見他道骨不凡,收為弟子,在這里修煉成仙。
會仙府四周懸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題刻?!疤斓卮笥^”、“壁立萬仞”、“昆侖首派”等歷朝歷代各種書體應有盡有,筆劃如椽,字大過丈,為書法佳品,體現(xiàn)了恒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在會仙府東建有“玉皇閣”、“御碑亭”?!坝ぁ笔且惶幇嗣娉隼?,四面有門窗的八角單檐尖頂建筑,亭中豎高三米,寬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個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親筆御書。
沿會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迸裂,裂石中有一條半米寬的巖縫,沿巖縫攀上陡壁高處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巖石,臺平如砥,臺上殘棋一局,臺巖上刻“琴棋臺”三個大字。臺西側為“通元谷”,是當年張果老修練之處,因昔日果老與仙人撫琴、對奕,故留下此景。金庸老先生筆下的《笑傲江湖》,恒山掌門令狐沖征服魔教后,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說的就是此處。琴棋臺除留有歷代文人題詩外,臺畔峭壁上還刻有“悟道仙蹤”,“一局爛柯”,“斗北一柱”,“仙山顯岳”,“石壁凌云”等題刻。
順“通元谷”沿階而上,便登上了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嶺”。天峰嶺海拔20xx米,在五岳中海拔高度僅次于西岳華山,排行第二。登臨此處,良辰美景盡收眼底,您可以盡情地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受。
“通元谷”下線,是恒山“九天宮”,又稱“娘娘廟”。正殿兩旁建有配殿和鐘鼓樓,整體結構對稱,規(guī)模僅次于恒宗殿,可見九天宮的特殊地位。明萬歷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賜給北岳道徑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種,派遣御馬監(jiān)白忠專程從北京護送到恒山,神宗勒渝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親筆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宮內(nèi)。九天宮內(nèi)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諸神象。九天玄女亦稱“元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一九八五年中國臺灣“九天玄女”道教團,回國尋根,確認恒山九天宮為“九天玄女祖廟”。
于九天宮平行修建的還有“純陽宮”。此宮面寬三間,進深一間,三面有廊,插木入山為基,上鋪龍骨作面,下用長短不等的木材支撐,總建筑面積37.2平方米,內(nèi)塑呂洞賓,柳仙等神像。呂洞賓,唐末進士,號重陽子,山西永樂縣人,六十四歲進士及第,游長安遇漢鐘離“授以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廟秘文”,百余歲而童顏,步履輕疾,系八洞神仙之一,全真教奉為北五祖之一。他的理論道德以慈悲度世為成道之路徑,對中國道教的發(fā)展和釋道儒三者的通融有著極大的影響。
純陽宮東南不遠是“十王殿”,殿內(nèi)正中塑漢化的地藏王菩薩,左右分開塑十殿閆君神像,主管人世間生死輪回。
各位朋友!恒山的主要景點和美麗傳說還有很多,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它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處景觀都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漫山游遍,意猶未盡。它不僅景觀奇特,植被同樣豐富多樣。每當春夏之交,滿山遍野的山桃花,紅如朱點,粉似女頰,含嬌滴露,爛若云霞。恒山桃花美麗嬌艷,不知陶醉了多少風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話形象,傳說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恒山修練得道的。另外,恒山豹榆,是恒山獨特的樹種,為全國所稀有。因樹干酷似金錢豹斑剝陸離的花紋而得名,生長于恒宗殿四周,質(zhì)地堅實而又頑韌,逝代將士制作弓箭的上等原料。傳說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恒山豹榆材質(zhì)。
恒山的游歷,會使您靈魂得到凈化,人格得以升華,剎那間您將會從浮衍走向現(xiàn)實,從平庸走向高尚。當您感受千峰競秀,萬山勝境時,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北岳山川秀,風光在險峰。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七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懸空寺。懸空寺位于中國第九大古都、中國歷史名城、中國雕塑之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大同市東南約65公里處,從酒店出發(fā)需要大約1小時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懸空寺。
懸空寺,位于恒山腳下,在大同市渾源縣城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nèi)西巖峭壁上。自古以來,這里一直被列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觀。新加坡電視連續(xù)劇《蓮花爭霸》曾在這里取景。
懸空寺,懸掛在北岳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始建于北魏太和20xx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xiàn)僅剩58米。1957年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全寺為木質(zhì)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lián)。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有大小房屋40間。懸空寺的總體布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間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樓的分布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lián)絡,曲折回環(huán),虛實相生,小巧玲瓏,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小中見大,不覺為彈丸之地,布局緊湊,錯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軸突出,左右對稱,也不同于山地宮觀依山勢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審形度勢,順其自然,凌空而構,看上去,層疊錯落,變化微妙,使形體的組合和空間對比達到了井然有序的藝術效果。遠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鉆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jīng)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視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宮闕,猶如騰云皈夢。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筑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結構、平頂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傮w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園林建筑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格局。
懸空寺內(nèi)現(xiàn)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向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贊嘆:"飛閣丹崖上,白云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jīng)]云中"。公元735年,詩仙李白游覽后,在巖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大字。明崇禎六年,徐霞客游歷到此,稱之為"天下巨觀"。李鐵映同志1989年來恒山視察時,揮毫寫下了"偉哉神工"四個大字,當人們感概之余,不競要問,建懸空寺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歷經(jīng)1500多年,能夠保存完好?
懸空寺由于科學的選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兩邊突出的山崖緩解了風勢,東邊天峰嶺遮擋了太陽,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小時,風侵,雨蝕、日曬都對其損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換句話來說,就是讓人們上了這處寺院,感到與天上的神仙共語,而將人世間煩惱拋掉。從天師仙逝到始建的43年間,他的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乃至寺廟宗教內(nèi)容的構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將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確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體現(xiàn)在一處空中寺院內(nèi),并將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處,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們神態(tài)各異。殿內(nèi)正中端坐佛主釋迦牟尼,慈和安祥,左邊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謙恭,右邊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達,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對話,三教殿內(nèi)的宗教內(nèi)容,佛、道、儒的和平共處,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和為貴"、"仁者愛仁"、"智者見智"以及道家的"無量度人","禮度為先"和佛教"普渡眾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華的展示,為指點世人化解矛盾紛爭作出了榜樣。因此,懸空寺始建至今,地處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恒山,不但沒有遭到破壞,而且歷代都加以維修、完善,(懸空寺的現(xiàn)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xx年修繕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說明天下渴望和平的無窮力量。
懸空寺原名"玄空閣",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樓閣而得名,后稱懸空寺,是因“懸”與“玄”的諧音,以及寺院象懸掛在半崖之上,習慣地稱作懸空寺。
總之,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筑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nèi)涵,堪稱世界一絕。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國寶,也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正如,聯(lián)邦德國的一位建筑專家說: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英國的一位建筑學家寫道:"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游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意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杰出體現(xiàn),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
有關山西道法培訓心得體會實用八
黃河壺口瀑布位于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陜峽谷黃河河床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
壺口瀑布,是由于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nèi)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團團水霧煙云,景色分外奇麗。站在河邊觀瀑,游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壺口瀑布的寬度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通常情況是,寬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擴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之間。
瀑布下方,在連接山西、陜西的七郎窩大橋,瀑布與大橋相映,形成一道誘人景觀。近年來,壺口瀑布已成為中華壯士“飛黃”的圣地,繼柯受良駕汽車飛黃成功后,朱朝暉又成功地駕駛摩托車在這里飛越黃河。
關于壺口瀑布,民間有眾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禹鑿孟門。相傳堯舜時期,黃河水流到壺口,因受孟門山堵阻,平陽一帶常遭嚴重水災。堯派鯀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細了解了壺口至龍門的地形,決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來治理洪水。孟門山在龍門之北,治水便從孟門山開始。
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請大家注意安全,現(xiàn)在又我想大家介紹幾項安全事項
1、不要跨過警戒線!
2、參觀游覽請注意安全,小心突漲水或凌汛。
3、請您在計劃的安全區(qū)域內(nèi)參觀游覽,聽從安全人員的指揮。一個小時后就在這里集合,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玩手機勞動心得體會和方法(精選8篇)
- 最新學習基層減負工作心得體會范本(優(yōu)質(zhì)12篇)
- 最新黨史教育心得體會10遍范文(通用15篇)
- 探索心理的奧秘心得體會及收獲 探索心理學奧秘的收獲(四篇)
- 2023年行動教育前置管理心得體會及感悟(精選13篇)
- 最新民警應急管理民警心得體會范文(模板10篇)
- 走出舒適圈培訓心得體會和方法 走出舒適圈培訓心得體會和方法感悟(5篇)
- 最新書法文化的心得體會和感想(大全13篇)
- 部隊冬奧會心得體會如何寫(優(yōu)秀14篇)
- 經(jīng)營表格落地心得體會如何寫 經(jīng)營表格落地心得體會如何寫簡歷(4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