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oweb.715083.com/zuowen/img/top_icon.png)
- 時間:2023-11-11 20:37:17
- 小編:LH雷
- 文件格式 DOC
![](https://seoweb.715083.com/zuowen/img/sbssx.png)
![](http://seoweb.715083.com/zuowen/img/about_i1.png)
![](http://seoweb.715083.com/zuowen/img/about_i2.png)
在大家都紛紛評選年度人物的時候,我想起了總結這個詞。首先,明確總結的目的和主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下面是一些關于掌握社交技巧的實用建議,供大家參考。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一
在動物世界里有許多奇怪的現象,如兔子的眼睛為什么是紅色的?魚睡覺為什么睜眼?許多許多,但我覺得變色龍會變色很神奇,所以我對它進行了研究。
變色龍一般身長25—30厘米,舌頭比身子還長,它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會變色,這樣它就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偽裝起來,就好像穿了一件迷彩服一樣,既可以避免敵人的侵害,又可以迷惑它要捕捉的食物,便于采取突然襲擊。
這是為什么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內有許多不同的色素細胞,有黑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金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受神經和激素控制。當環(huán)境中的光線。溫度。濕度等發(fā)生變化時,或是受到驚嚇時,神經系統(tǒng)立即會做出反應,引起各種色素細胞的收縮或舒張的變化,產生不同的組合,像我們繪畫時用“三原色”可以調出許多種不同顏色一樣,變色龍的身體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變化。
變色龍能隨環(huán)境變化改變體色,長期對自然環(huán)境適應的結果。有不少動物都有這種本領,如海邊的.招潮蟹;有的外形也可以隨環(huán)境變化,如枯枝碟,顏色與形狀與一片枯葉幾乎沒有區(qū)別。動物的這種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成為“擬態(tài)”。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二
現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紙,人人有責,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以下是人見人愛的小編分享的作文科學小論文優(yōu)秀2篇,希望能夠給予您一些參考與幫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科學的影子。只要你用心觀察,仔細尋找,就會發(fā)現科學是令人贊嘆的,科學是奇妙的,科學更是變化莫測的。
科學是一位魔法師,會七十二變。在機械設備上,它變成杠桿、滑輪、輪軸,讓我們用很小的力氣移動大物件。在學習上,它變成了墨囊、橡皮,使我們的學習更輕松便捷。在國防上,它變成了衛(wèi)星、導彈,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人們的生活更加安穩(wěn)。
科學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還記得《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嗎?在古時代,你要說陶罐比鐵罐更經久耐用,肯定會有人笑話你。但科學證明,經過時代的推移,風雨的侵蝕,當時認為堅不可摧的鐵罐竟化成了一灘泥土。而陶罐卻依舊屹立不倒,最后成為現代陶瓷的象征。
鄧小平爺爺曾說過: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我熱愛科學,相信科學。為了讓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我們一定要一起加油。
對于科技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簡單說來,科技就是科學技術。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它是指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的總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如雨后春筍,正在祖國大地迅猛地發(fā)展。環(huán)顧生活,科技是無處不在的,科技就在我身邊!
不難看出:這一切,人們享用的都是科技的成果!
由此可知:科技,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科技,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科技,是全世界人們智慧的結晶!
我們身處科技中,要不斷學習新的科技!
科技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還要大力發(fā)展科技!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三
1、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于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準確。
2、創(chuàng)造性。
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fā)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fā)表過。
3、實踐性。
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fā)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并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后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chuàng)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于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并不直接采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后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yǎng)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fā)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jié)。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于發(fā)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疾烨埃仨毭鞔_考察目的,準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藥品、生活用具等??疾爝^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采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于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tài)度進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zhèn)翁搶?,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lián)系,然后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后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正文: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fā)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準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采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后,還要反復修改??炊温涫欠胥暯幼匀唬Z言是否通順準確等。改好后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后參加各級小論文競賽。
范例一:毛球修剪器。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fā)話了,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了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后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著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了風葉,上面有著四塊豎起來的板,打開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著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這里掉下去,掉進儲物倉,保存在里面。
原來,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接著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了衣服和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電了?那為什么剛才還轉的這么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fā)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后,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來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么大的學問?。?/p>
范例二:仰泳的雞蛋。
相信大家對雞蛋并不陌生吧!但你是否知道?雞蛋還會仰泳呢!一天,我放學回家,正在做飯的爸爸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杯子,說要給我一個驚喜。我仔細一看,呀!一個雞蛋浮在水面上!“這怎么可能?”我瞪著眼睛驚訝地問道。爸爸說:“你想不想試試?”“當然想!”一看到我這興奮勁,爸爸就甘愿當起我的實驗助理來。他先為我準備了一個大約50克的雞蛋,一個盛著一大半水的湯盆,還有食鹽和筷子。接著為我講解了實驗的方法。
實驗開始了,我先拿起雞蛋小心地放進盆里,雞蛋晃晃悠悠地沉入水底,像個沉睡的小娃娃。接著,我在水里放進一小勺鹽,用筷子攪拌了幾下,可是水底的雞蛋居然紋絲不動。我有點心急,就說:“爸爸,你是怎么讓雞蛋仰泳的?我怎么不會呢?”爸爸笑著說:“你別急嘛!再加一小勺鹽試試?!蔽野粗职终f的,又加進一小勺鹽,我一邊用筷子攪拌,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水底的雞蛋。只見水底的雞蛋慢慢動了,一點點,一點點向上升了。我興奮極了。繼續(xù)加了一小勺鹽攪拌著,雞蛋慢慢上升到了水中央了。爸爸說:“看來離成功不遠了!”這下我更是興奮,馬上又往水里加了一小勺鹽。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雞蛋完全浮起來了,漂在水面上,多像一個游泳運動員在水面上仰泳?。】粗鴮嶒灣晒α?,我激動得又叫又跳。
“為什么雞蛋會在鹽水中浮起來了呢?”激動過后,我開始思考起來。為了弄清其中的奧秘,我打開電腦,認真地查起來。原來,清水的比重比雞蛋小,雞蛋在清水中是沉的,在清水中加入鹽就是加大水的比重,水的比重超過雞蛋的比重雞蛋就不會沉在水底了,當水的比重達到一定的程度時,雞蛋就可以“仰泳”了。
多么有趣的科學實驗呀!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四
關于中國哲學研究內容雖然表述不盡相同,但大多偏向認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研究的對象或內容是人,是道德倫理,這個判斷應該說是準確的??茖W認知范式順沿這一思路并引向了深入?;诳茖W認知范式,中國學者發(fā)現中國傳統(tǒng)哲學關注的是道德性命問題,而不是自然界的神奇與奧秘。熊十力說:“吾國先哲,重在向里用功,雖不廢格物,而畢竟以反己為本。如孟子所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又言‘萬物皆備于我’;程子言‘學要鞭辟近里切著己’,此皆承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之精神而來。老莊虛靜之旨,其為用力于內不待言,此皆與西人異趣者。西人遠在希臘時代即猛力向外追求,雖于窮神知化有所未及,而科學上種種發(fā)明,非此無以得之也。今謂中西人生態(tài)度須及時予以調和,始得免于缺憾。中土圣哲反己之學,足以盡性至命,斯道如日月經天,何容輕議?至于物理世界,則格物之學,西人所發(fā)皇者,正吾人今日所當挹取,又何可忽乎?”[1]就是說,中國哲學雖然也講“格物”,但其所謂“格物”是反身向內,是“萬物皆備于我”,是在道德性命上用功。這與西方哲學向外求索、以自然界奧秘和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取向完全不同。牟宗三與熊十力的表述不盡相同,但意旨基本一致。牟宗三說:“中國首先把握生命,西方文化生命的源泉之一的`希臘,則首先把握‘自然’。他們之運用其心靈,表現其心靈之光,是在觀解‘自然’上。自然是外在的客體,其為‘對象’義甚顯,而生命則是內在的,其為對象義甚細微,并不如自然之顯明。所以中國人之運用其心靈是內向的,由內而向上翻;而西方則是外向的,由外而向上翻。即就觀解自然說,其由外而向上翻,即在把握自然宇宙所以形成之理。其所觀解的是自然,而能觀解方面的‘心靈之光’就是‘智’。因為智是表現觀解的最恰當的機能。所以西方文化,我們可以叫它是‘智的系統(tǒng)’,智一面特別凸出?!盷就是說,具有科學特性的西方哲學,其心靈之光照射在“自然”上,是“向外”的學問;而中國哲學的心靈之光照射在“生命”上,是“向內”的學問。所謂“向內”就是修身養(yǎng)性,就是提升道德品質,就是“窮性至命”。牟宗三甚至認為這個特點在儒佛道三家都有表現,他說:“中國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釋道三教,都重主體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體性復加以特殊的規(guī)定,而成為‘內在道德性’,即成為道德的主體性。西方哲學剛剛相反,不重主體性,而重客體性,它大體是以‘知識’為中心而展開的?!盵3]就是說,儒佛道三家雖都重視主體性,只不過儒家的表現更為突出,因為儒家對主體性做了特殊的規(guī)定,這種特殊的規(guī)定就是使“主體性”成為“內在道德性”,從而孕育出深厚而精彩的道德性命之學。方東美提示我們,即便具體到某個哲學家,也能證明中國哲學研究的內容是“道德性命”。他說:“惟朱熹于斯道高標,造詣不深,淺行即止,蓋知識領域,囿于其道德向往,致于客觀自然界之純理知識不能無損。就此層而言,朱熹乃與近代西方人適成一鮮明對照。西方科學家以及深受科學影響之哲學家,其心目中之自然知識觀,皆成于主張倫理中立:倡道德價值須全部漂白,以獲致客觀性之知識云。朱熹及大部分宋儒則與之恰恰相反,皆極重道德睿知,不貴自然知識(尊德性,抑聞見)。朱熹嘗言:古時少年,十六七歲入太學受教,學于窮理致知,藉嫻習忠、信、孝、悌。故窮理之學,必克就倫理文化而為之,所謂義以修身,明辨善惡,是也。窮理之為言,非關事物在客觀自然界之實然狀態(tài),而逕指行儀在人倫關系中之應然理想也。”[4]透過“格物致知”在朱熹思想世界中的內容,可以發(fā)現他的學問中有對自然界奧秘的關注和涉及,但朱熹與大多數宋代儒家學者一樣,所重視所思索的問題仍然是道德性命,而不是自然知識,即便偶爾涉及自然知識也都以道德為限,比如朱熹朝思暮想的是“義以修身,明辨善惡”??梢?,以科學認知范式為坐標和方法,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研究內容上所表現出的特點不能不是“道德性命”。
二、以“天人不分”為主客關系。
中國哲學在主客關系上的態(tài)度究竟是主客兩分?還是主客合一?依科學認知范式的考察,答案只能是“主客合一”。胡適認為,由于中國哲學以倫理、政治等為研究對象,從而導致它的學問方向反身向內,所謂“格物”,所謂“致良知”,都是向內用功,關注人自身的問題,對于人之外的自然界從不用心,也毫無興趣。他說:“儒學已長久失去它的生命力,宋明的新學派用兩種不屬于儒家的邏輯方法去解釋死去很久的儒學,并想以此復興儒學,這兩種方法就是:宋學的格物致知;王x明的致良知。我一方面充分地認識到王x明學派的價值,同時也不得不認為他的邏輯理論是與科學的程序和精神不兩立的。而宋代哲學家對‘格物’的解釋雖然是對的,但是他們的邏輯方法卻是沒有效果的,因為:(1)缺乏實驗的程序,(2)忽視了心在格物中積極的、指導的作用,(3)最不幸的是把‘物’的意義解釋為‘事’?!盵5]就是說,雖然是“格物”,但所“格”的對象是政治、倫理,而且在方法上是反身向內;所謂“致良知”,是在心性上用功,因而不會有實驗的程序,忽視了“心”的指導作用,并通過將“物”換成“事”而取消客觀認識對象,在這里就不再有主客的對立,不再有天人之間的張力。熊十力認為,中國多數哲學家興趣都好反身向內,以盡心至性工夫消解主客的矛盾,進而取消了二者的對峙關系。熊十力說:“中土哲人,其操術皆善反,孔子言反求與默識,孟子言“萬物皆備于我”,則以反身而誠得之。張子曰:‘善反,則天地之性存焉。’莊子云自明自見,亦此旨也?!盵6]就是說,與西方哲學宇宙人生兩分的旨趣比較,中國哲學更傾向于宇宙人生合一的主張,更傾向于以默識的方法理解世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鬃又鲝埛瓷砼c默識,孟子言萬物皆在我心中,張載提倡善反才能回到天地之性,莊子所謂自明自見、內外一體,無不如此。馮友蘭認為,中國哲學中沒有主、客二分觀念,人與自然是渾然相處的。他說:“中國哲學亦未以第一節(jié)所述之知識問題(狹義的)為哲學中之重要問題。其所以,固由于中國哲學家之不喜為知識而求知識,然亦以中國哲學迄未顯著的將個人與宇宙分而為二也。西洋近代史中,一最重要的事,即是‘我’之自覺?!摇炎杂X之后,‘我’之世界即中分為二:‘我’與‘非我’?!摇侵饔^的,‘我’以外之客觀的世界,皆‘非我’也?!摇啊俏摇确郑谑侵饔^客觀之間,乃有不可逾之鴻溝,于是‘我’如何能知‘非我’之問題,乃隨之而生,于是知識論乃成為西洋哲學中之一重要部分。在中國人之思想中,迄未顯著的有‘我’之自覺,故亦未顯著的將‘我’與‘非我’分開,故知識問題(狹義的)未成為中國哲學上之大問題?!边@里說得很清楚,由于中國哲學從未將個人與宇宙分為二,“我”不能獨立出來,不能解放出來,從而也就沒有“非我”,這樣主客之間、天人之間就不能萌發(fā)西方哲學中所發(fā)生的“我”對“非我”的好奇與認識的沖動。換言之,科學發(fā)生的基本模式在中國哲學中都不曾建立,怎么會有進一步的科學學說和原理的需求?馮友蘭說:“正因為中國的理想是取享受而舍力量,所以中國不需要科學,即使依培根所說,科學出力量。我剛才說過,中國哲學家不需要科學的確實性,因為他們希望知道的只是他們自己;同樣地,他們不需要科學的力量,因為他們希望征服的只是他們自己。在他們看來,智慧的內容不是理智的知識,智慧的功能不是增加物質財富。在道家看來,物質財富只能帶來人心的混亂。在儒家看來,它雖然不像道家說的那么壞,可是也絕不是人類幸福中最本質的東西。那么,科學還有什么用呢?”[8]既然天人一體、主客不分,那么科學的確實性與科學的力量對中國人而言純屬是多余。張岱年將中國哲學特點準確地概括為“一天人”,他說:“中國大部分哲學家認為天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自然的規(guī)律,亦即當然的準衡。而天人之間的聯(lián)系者,多數哲學家認為即是性,人受性于天,而人的理想即在于盡性;性即本根,亦即道德原則,而道德原則乃出于本根。此種傾向在宋明道學最甚。邵子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ā队^物外篇》)程明道說:‘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ā墩Z錄》)程伊川說:‘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為天道,在人則為人道?!ā墩Z錄》)天與人,本來一體。天道與人道,只是一道。天人既無二,于是亦不必分別我與非我。我與非我原是一體,不必且不應將我與非我分開。于是內外之對立消弭,而人與自然,融為一片。西洋人研究宇宙,是將宇宙視為外在的而研究之;中國人則不認宇宙為外在的,而認為宇宙本根與心性相通,研究宇宙亦即是研究自己。中國哲人的宇宙論實乃以不分內外物我天人為其根本見地?!盵9]張岱年指出,中國哲學將“天”視為“人”的根本,而把“天”與“人”聯(lián)系起來的是“性”,人受“性”于“天”,因而“人”與“天”的關系通過“性”解決,而“性”又是道德原則,道德原則來自“性”,因而“人盡性”便成為處理天人關系的方式。這種方式即意味著天人一體,“我”與“非我”一體,宇宙在我心中。因此,中國哲學不像西方哲學那樣將宇宙作為一個外在對象來研究,而是作為內在德性來研究,因為研究“心”就是研究宇宙,研究“我”就是研究“非我”??梢?,依照科學認知范式,中國哲學在主客關系上的態(tài)度就是“主客不分”。
三、以“模糊籠統(tǒng)”為思維方式。
以往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維方式也有許多論說,有人認為是抽象思辯,有人認為是直觀類推,也有人認為是歸納演繹,這些觀點因取材不同而有其合理性。不過,基于科學認知范式的判斷,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思維方式上的特點只能定性為模糊、籠統(tǒng)、綜合,而非清晰、明確、分析。嚴復較早接觸西方的自然科學,對科學方法十分崇拜,因而他非常自然地拿西方哲學思維方式與中國哲學思維方式做比較。他說:“蓋西學自希臘亞理斯大德勒以來,常教學人先為界說,故其人非甚不學,尚不至偭規(guī)畔矩而為破壞文字之事也。獨中國不然。其訓詁非界說也,同名互訓,以見古今之異言而已。且科學弗治,則不能盡物之性,用名雖誤,無由自知?!盵10]就是說,中國傳統(tǒng)哲學雖有訓詁,但不是界說。所謂界說,就是對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外延,給予確切、簡要的說明。但中國哲學沒有這個東西,故與邏輯思維相悖;中國哲學不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不能全面地概括事物的特性,所以即便用錯了名詞,也不能自己糾正。這都反映出中國哲學在思維方式上的模糊、籠統(tǒng)與混亂。嚴復舉例說:“有時所用之名之字,有雖欲求其定義,萬萬無從者。即如中國老儒先生之言氣字。問人何以?。吭恍皻鈨惹?。問國家以何衰?曰元氣不復。于賢人之生,則曰間氣。見吾足忽腫,則曰濕氣。他若厲氣、淫氣、正氣、余氣、鬼神二者之氣之良能,幾于隨物可加。今試問先生所云氣者,究竟是一何名物,可舉似乎?吾知彼必茫然不知所對也?!鲅杂米秩绱?,欲使治精深嚴確之科學哲學,庸有當乎?”[11]“氣”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氣”用于指示的意涵過于豐富多彩,什么厲氣、淫氣、正氣、邪氣、陰氣、陽氣等,任何物事都可用“氣”表示與說明,從而導致人們在實際生活中難于分辨“氣”的內涵,一個概念的內涵如比混亂,怎能清晰地表達哲學思想和觀念呢?熊十力認識到,中國哲學對事物的把握并不是建立在清晰的分析上的,而是建立在籠統(tǒng)的判斷上的,他說:“中國的哲學不似西哲注重解析。此個問題甚難置答。據我推測,大概中國人生在世界上最廣漠清幽的大陸地方,他底頭腦深印入了那廣漠清幽的自然,他底神悟直下透徹了自然的底蘊而消釋了他底小我。易言之,他底生命與自然為一。儒家‘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老子底‘返樸’,莊子底‘逍遙游’。這些話都是表示他大澈悟大自在的真實境界。因此他不愿意過計算的生活,不肯把本來渾全的宇宙無端加以解析,不肯把他本來渾一的生命無端分作物我,別了內外。他見到分析是因實際生活方面而起的一種支離破碎的辦法。他并不是故意反知,卻是超出知識猜度的范圍而握住了真理。因此,應該說他是超知識的?!盵12]熊十力以儒家“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老子底“返樸”、莊子底“逍遙游”等來說明中國哲學追求的是大澈悟大自在真實境界,但這種“大澈悟境界”雖然具有超知識性、神秘性,但卻是非分析的、渾然的、猜測的,因而說到底是一種模糊、籠統(tǒng)的思維方式。張岱年則用了更多、更具體的案例說明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思維方式上的模糊性、籠統(tǒng)性。他說:“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很多哲學家推崇直覺。直覺也是一個近代的名詞,在古代稱之為‘玄覽’或‘體’(即“體認”、“體會”之體)。老子云:‘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十章)又說:‘不窺牖,見天道?!ㄋ氖哒拢┧^‘玄覽’,所謂‘見天道’,都是指對于天道的直覺。這直覺是超乎一般感覺經驗。莊子不但要求超越感官經驗,更要求超越理性思維,宣稱‘無思無慮始知道’(《莊子·知北游》)。忘耳目、超思維,這種境界,稱為坐忘?!畨欀w,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ㄍ瑫洞笞趲煛罚┪┯型鼌s自己,與最高的道(“大通”)合而為一,才能達到最高的認識。張載講‘體物’,他說:‘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ā墩伞ご笮摹罚w物即消除了物我的對立,自我,以天地萬物為我,這樣來認識天下之物。朱熹解釋所謂‘體天下之物’的‘體’字說,‘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見其理’(《朱子語類》卷九十八)。所謂‘置心物中’正是近代所謂直覺之義。”[13]在張岱年看來,無論是老子超乎感覺經驗的“滌除玄覽”,還是莊子無思無慮的“坐忘”,無論是張載消除了物我對立的“體物”,還是朱熹以心知天的“置心物中”,都主動地消除了物我區(qū)別,都是模糊不清的直覺,都是缺乏科學理性、科學分析的思維。
四、以“玄談臆想”為議論風格。
哲學在議論天下事象時,是實事求實?還是踩虛踏空?是據實求證?還是玄測臆想?依科學認知范式判斷,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議論風格之特點偏向玄談、臆測。哲學對物事要做評估,對學說要作評論,對結論要做判斷,我們概括為“議論風格”。以自然科學立場看,中國哲學的議事風格表現為玄虛之論、臆造之言比較多些。嚴復浸潤西方思想文化多年,有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認為與西方相比,中國哲學臆造之風較盛。他說:“西學之所以翔實,天函日啟,民智滋開,而一切皆歸于有用者,正以此耳。舊學之所以多無補者,其外籀非不為也,為之又未嘗不如法也,第其所本者大抵心成之說,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姝者以古訓而嚴之,初何嘗取公例而一考其所推者之誠妄乎?此學術之所以多誣,而國計民生之所以病也。無他,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故也?!盵14]就是說,中國古代也有演繹法,但由于這種演繹法的基礎不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因而容易走向玄談,流于空疏之學,于國計民生有害無益。他舉例說:“夫陸王之學,質而言之,則直師心自用而已。自以為不出戶可以知天下,而天下事與其所謂知者,果相合否?不逕庭否?不復問也。自以為閉門造車,出而合轍,而門外之轍與其所造之車,果相合否?”[15]就是說,陸王心學以“心”為法,不問“心”外世界色彩,不問“心”外世界的變化,光憑“心”發(fā)表議論,逞意、必、固、我之氣,唯我獨尊,唯“心”是從。嚴復認為,這種風格是十分可怕的。他說:“不實驗于事物,而師心自用,抑篤信其古人之說者,可懼也夫”[16]熊十力并不認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沒有實證精神,沒有科學觀念,但他不能容忍中國哲學在議論風格上表現出來的玄談、臆想、空疏等缺陷。他說:“凡哲學家立說,以經驗界之知識為依據者,若注重質測之術,以矯空想之弊,則雖不足以深窮萬化之原,而于物理世界必多所發(fā)明,即可由此以發(fā)展科學,西洋哲學大概有此長。中國之學,超物而達于神化,非知識的。若其不務質測而好逞空想,則將本經驗界之見地,而應用到玄學上去,懸空構畫,以組成一套嚴密的理論,而說宇宙人生如是如是?!盵17]就是說,西方哲學以經驗界知識為根據,注重實驗之術,所以于物理世界必多所發(fā)明,但中國哲學不同,中國哲學既不以知識為根據,也不注重實驗,反而好空想、喜玄談,于科學進步、人生豐華都不利。在獲得真知的程序上,張岱年認為中國哲學注重的是神秘的覺悟與缺乏根據的推理,而輕視理論的說明、邏輯的論證。他說:“重了悟而不重論證。中國哲學不注重形式上的細密論證,亦無形式上的條理系統(tǒng)。中國思想家認為經驗上的貫通與實踐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證明。能解釋生活經驗,并在實踐上使人得到一種受用,便已足夠;而不必更作文字上細微的推敲。可以說中國哲學只重生活上的實證,或內心之神秘的冥證,而不注重邏輯的論證。體驗久久,忽有所悟,以前許多疑難渙然消釋,日常的經驗乃得到貫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中國思想家的習慣,即直接將此所悟所得寫出,而不更仔細證明之。所以中國哲學家的文章常是斷片的?!盵18]在張岱年看來,中國哲學既不注重形式上的細密論證,也沒有形式上的條理系統(tǒng),它滿足于生活經驗的解釋,對于經驗無法說明的現象,則訴諸于內心的神秘冥證與沒有任何科學知識根據的推演,所以其議論不能不陷于空疏妄談??傊?,依科學認知范式,中國哲學欠缺科學所要求的實驗、實證,非但欠缺這些“科學元素”,而且被玄談、空疏、臆造等“非科學元素”所擠占,因此說,科學認知范式這面魔鏡,使中國哲學中的“妖”現了原形,只有驅逐這些“妖”,中國哲學才能回到人間。這應該是中國哲學者以科學認知范式認知、理解和評價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初衷之一。
如上即是在科學認知范式下所獲得的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認識,雖然這些判斷有著充分的根椐,但有幾個緊要的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澄明。首先,有助于更加全面認識中國哲學。對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分析、研究與判斷,可以依靠任何可能的坐標和方法,但這個坐標和方法必須有助于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國傳統(tǒng)哲學??茖W認知范式的意義之一就在此。由于按照科學認知范式的主張,哲學研究的對象或內容必須包括自然界及其奧秘,哲學所主張的主客關系必須承認主客兩分,哲學所運用的思維方式必須有理性邏輯思維,哲學議論事象必須是實事求證。因此,如果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表現與此相反,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特點也就基本上可以確定了。而且,在科學認知范式應用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更加具體的、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細節(jié)。其次,有助于更新、豐富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即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意味著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具有動態(tài)中生長、豐滿的特性。漢代哲學對于先秦哲學有了新發(fā)展,隋唐哲學對于漢代哲學又有了新發(fā)展,宋明清哲學對于隋唐哲學又有了新發(fā)展,20世紀哲學對于宋明清哲學又有了新發(fā)展。而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既是不同時代人民實踐智慧的凝集與升華,同時也因為不同時代都程度不同地吸收了新的哲學思想與學說,其中,佛教、西方哲學的影響最為鮮明。從這個意義上說,以科學認知范式為坐標所揭示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同時也是提示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特性上必有需要更新、完善之處。這正是科學認知范式又一意義。最后,科學認知范式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判斷是相對的。雖然科學認知范式對于認識、豐富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有著獨特的價值,但這并不意味著其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結論具有絕對意義,相反,其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的判斷是相對的、有限的,即不能將科學認知范式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判斷視為對其他特點的否定。這是因為,第一,在科學之外,尚有其他坐標與方法可為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tǒng)哲學特點提供服務,而且這種服務的結論同樣是有助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更新與完善的,如人文認知范式的應用,即有此效果;[19]第二,應用科學認知范式分析所獲得的結論也不全然合理,如關于議論風格“玄談臆想”的判斷,并不完全符合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本貌;因此,科學認知范式的效應是需要我們謹慎對待的。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五
我正疑惑時,爸爸發(fā)話了,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拿出說明書,仔細的研究了一下,便開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開關關掉,再把最外層的外刀網旋開,拔出來,然后再把最主要的圓刀拿出來,上面有著極其鋒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見了風葉,上面有著四塊豎起來的板,打開開關就會飛快的轉動,在風葉的最下面,還有著一個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從那里掉下去,掉進儲物倉,保存在里面。
原先,這個修剪器,由一個馬達轉動風葉,風葉連之后圓刀,風葉一高速轉動,圓刀也高速轉動。外面的外刀網隔開了衣服和圓刀,防止直接接觸衣物造成的破損。外刀網上有許多小孔,在接觸衣物時讓毛球伸進外刀網,被圓刀直接割斷。被割斷的毛球從圓刀的旁邊掉入下面的風葉上。風葉上的四塊豎起的板子在高速轉動的狀況下,像打羽毛球一樣,把毛球“打”進儲物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我一把外刀網旋下來,這個修理器就不再轉動。難道是沒電了?那為什么剛才還轉的這么快經過我多次試驗,發(fā)現風葉旁有一個按鈕,就像冰箱上的燈一樣,有個下壓按鈕。外刀網旋緊后,會把這個按鈕往下壓,壓到最底部時,保護功能就會關掉,修剪器就會正常工作。
原先一個毛球修剪器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啊!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科學的影子。只要你用心觀察,仔細尋找,就會發(fā)現科學是令人贊嘆的,科學是奇妙的,科學更是變化莫測的。
科學是一位魔法師,會七十二變。在機械設備上,它變成杠桿、滑輪、輪軸,讓我們用很小的力氣移動大物件。在學習上,它變成了墨囊、橡皮,使我們的學習更輕松便捷。在國防上,它變成了衛(wèi)星、導彈,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人們的生活更加安穩(wěn)。
科學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還記得《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嗎?在古時代,你要說陶罐比鐵罐更經久耐用,肯定會有人笑話你。但科學證明,經過時代的推移,風雨的侵蝕,當時認為堅不可摧的鐵罐竟化成了一灘泥土。而陶罐卻依舊屹立不倒,最后成為現代陶瓷的象征。
鄧小平爺爺曾說過: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我熱愛科學,相信科學。為了讓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我們一定要一起加油。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七
我打開水壺蓋,往著壺內左看看右瞧瞧,百思不得其解,爺爺看著我這樣折騰,不耐煩地說:“水垢啊,從來都是這樣洗的,你省省心吧,還是把時間用在讀書上吧!”爸爸倒回頭插嘴了:“爸,你這老方法麻煩,我好像看到過什么醋能除去水垢的做法?!眿寢寯傞_兩只手,苦笑著說,:“我也習慣了,匯,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嗎?”我滿懷信心地去查閱了書籍,還請教了知識淵博的電腦叔叔,點子可真多,大概有這幾種:
1、在水壺中倒些熱醋,蓋緊蓋子,輕輕搖晃后放置半小時,用清水洗凈。
2、將雞蛋殼打碎在水壺里,再倒幾滴洗滌劑和適量水,加蓋后,上下晃動,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3、用清潔球刮擦干凈。
到底哪個是最有效地的方法呢?我隨即找來了3只積滿水垢的水壺,一些醋,一只雞蛋(鴨蛋),一瓶洗滌劑和一只清潔球。我先在一號壺中倒些熱醋搖晃,放置一邊,再將打碎的雞蛋殼放入二號壺,滴入幾點洗滌劑放入水。最后,拿起一只清潔球開始在三號壺里刮擦起來。
半小時過去了,我也累得腰酸手痛,三號壺擦得也差不多了,我掀開一號壺的蓋子,一號壺果然煥然一新啊,沒有一點水垢,干干凈凈。哇!這個醋可真厲害!二號壺的蛋殼也有些功效,水壺底附著的黃水垢顯得斑斑駁駁,大部分水垢已經褪去了,只留了少數一些?;仡^再看看我擦過的水壺,倒也干凈,但留下了絲絲劃痕,像是扒了一層皮,我想對水壺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覺得第一種用醋的方法除水垢既方便又實用。
水壺為什么會積水垢?醋是怎樣清除水垢的呢?帶著疑問,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這位無聲的老師告訴我:河水、井水、海水等叫硬水,用硬水燒開水,溫度一高,水里的碳酸氧鈣和碳酸氫鎂就相應地分解,生成碳酸鈣和碳素鎂,他們沉淀下來,就形成了水垢。而當水垢中的碳酸鈣遇到酸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一號壺除去水垢的原理就是這樣的。
我一定要讓媽媽用醋除垢,這樣,才能使水壺的里面干干凈凈,看看舒服,又不費勁哦!
科學小論文作文300字篇八
一天,我在一本科學書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隱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起實驗。
我先把糖水調好,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開門大吉”幾個大字,然后把紙門晾干,什么都沒有,我開始懷疑書,最后,我用打火機稍微燒一下,看見一個“開”字呈現淺褐色的,我一見,欣喜若狂馬上對正看電視的婆婆說:“婆婆,快來,我給你表演魔術!”于是,我又重新拿一張白紙,寫上“婆婆”兩個大字,用吹風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沒,我趕忙問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筆,用火能寫出‘婆婆’兩個字來。”婆婆,搖搖頭,顯然是不信。
我找來打火機,烤一會兒,可是烤得有點兒久,把紙不小心給燒,婆婆笑笑,我有點急說:“別得意,你等一等?!蔽矣衷谝粡埌准堅趯懩莾蓚€字,然后晾干,這次我只是稍微烤一會兒,字便顯現出來,我得意地笑著,婆婆趕快從我手中奪去紙翻來覆去地看著,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們,你們明白嗎,不明白,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因為用糖水在紙上寫字后,晾干,字形,圖案,就會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脫水,而呈現淺褐色。
動動腦筋,想一想除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呢?
科學神奇吧!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實踐活動方案設計構思步驟
- 最新青馬班結課心得體會(大全11篇)
- 最新干部作風整改自查報告(模板13篇)
- 2023年紀律作風教育整頓自查報告(優(yōu)質16篇)
- 最新我想對黨說100周年征文(大全9篇)
- 2023年我的入黨故事1500字2021(精選19篇)
- 最新藝術團工作總結(優(yōu)質19篇)
- 最新競選宣傳委員演講稿(大全19篇)
- 藝術團工作總結(優(yōu)秀10篇)
- 櫻花說課稿件(精選5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