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匯總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8:48:46 頁碼:10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匯總8篇)
2023-11-13 08:48:46    小編:ZTFB

讀后感是對所讀內(nèi)容的個人理解和感受的總結(jié)和表達,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書籍或文章中的主題和意義。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可以從作品的基本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寫作手法等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和解讀。其次,我們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談?wù)剬ψ髌返恼J同、贊賞或者質(zhì)疑和批評。最后,我們可以對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一

今天,我讀了有關(guān)動物故事的書——《和烏鴉做鄰居》。書中寫了鷹、天鵝、相思鳥,寫了鳥兒們的愛情故事、友誼故事。沈石溪爺爺真不愧是動物小說大王,書里面的所有動物都栩栩如生、一個個躍然紙上,所有故事都引人入勝、感人至深,但最讓我有感觸的是第一篇——《雄鷹金閃子》。

雄鷹金閃子有一片廣袤的領(lǐng)地——納壺河谷。在它為捍衛(wèi)領(lǐng)地對入侵者白羽臀使殺手锏的瞬間,攻擊目標轉(zhuǎn)向了殺害自己妻兒的仇敵銀環(huán)蛇。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白羽臀沒有坐視漁翁得利,而是出手相救,使金閃子轉(zhuǎn)危為安并報仇雪恨,隨后它們共同分享了一頓美味的蛇肉大餐。在此后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jié)里,它們團結(jié)合作以捕獵幼豺為食,共度難關(guān)。即使在非死即傷的爭偶決斗中,它們也采取空博的和平競爭方式。

這個故事讀了一遍又一遍,我掩卷沉思,從中得到了許多啟迪。

從金閃子身上,我讀出了自強的精神。只有金閃子自己強大了,它才趕走了一個又一個覬覦這片肥沃土地的野心家,捍衛(wèi)了自己神圣的領(lǐng)地,從而擁有一片食源豐富方圓百里的廣袤領(lǐng)地、擁有嬌媚的妻子。自強是一種困難壓不倒、厄運不低頭、危險無所懼的亮麗操守。我們?nèi)祟惛切枰詮姷木??!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睆埡5厦銊顨埣才笥炎粤⒆詮?牛頓是班級中成績最差的學生,因為自強終于使他成為了“科學巨人”。

從金閃子的身上,我讀出了知恩圖報、敢于標新立異的精神。一山不容二虎、同性相斥這鷹類中的至理名言,為什么被金閃子土崩瓦解了呢?我想金閃子是被白羽臀的救命之恩感化了,變成了一只懂得知恩圖報的雄鷹。它不再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它敢于突破世俗的觀念、敢于標新立異,它的思維轉(zhuǎn)變了。就像田忌賽馬,田忌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和策略,最后贏了齊威王。

退一步海闊天空。金閃子從此贏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一種同生死共患難的友誼,贏得了一位忠誠的朋友。所以在后來食物匱乏鬧饑荒的季節(jié),它們團結(jié)合作、互幫互助,戰(zhàn)勝了饑餓和困難。此時的金閃子真正明白:一只雄鷹加另一只雄鷹,等于所向披靡;兩只雄鷹在一起不一定要搏斗,團結(jié)合作可以共度難關(guān)。

從金閃子與白羽臀的爭偶決斗中,我讀出了它們對友誼的珍惜。它們采用了表現(xiàn)各自搏殺技巧與決斗風范的表演式的和平競爭,這種友好的競爭方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競爭,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攻擊、誹謗對方,我們也要用友好的方式去面對。就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口號。

故事中的鳥禽都懂得那么多,我們?nèi)烁鼞?yīng)如此。首先要自強,然后懂得知恩圖報、珍惜友誼、團結(jié)合作、互幫互助,同時還要改變世俗的觀念。自己活,讓別人也活,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二

《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描寫了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況,表現(xiàn)了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表達了我們隊周總理的敬愛之情。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我感觸頗深,從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使我們更加深深地崇敬這位新中國的總理,我為我們新中國有這樣的總理感到驕傲自豪。

當我讀到“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nèi)陳設(shè)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zhuǎn)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睍r,我想到周總理的生活是多么簡樸呀!和我們現(xiàn)在比起來簡直差遠了。雖然總理辦公室設(shè)備簡單,但是這間簡陋的房子見證了總理認真工作的一個個不眠之夜。想想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條件,和周總理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現(xiàn)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高科技的教學資源,有辛勤澆灌我們祖國花朵的老師在培育我們,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發(fā)奮讀書,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效祖國。

當我讀到“他指著桌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說“我今晚要審閱這批文件”時,我心里有點過意不去,一尺來高的文件,那該有多少頁,該有多少本啊!這么多文件,看一遍也夠累了,何況還要動腦筋一遍一遍地審閱呢!周總理啊!你對工作多么認真啊,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你做出了多大的犧牲,你真是日理萬機啊!

當我讀到“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shù)的清顆數(shù),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钡臅r候,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總理辛勤工作了一夜,吃的卻是如此簡單??吹贸隹偫硎且粋€很節(jié)約的人。

老師還常常給我們講:總理在病中,還念念不忘國事,晚上只睡一點點時間,還帶病審閱稿件……想到這一幕幕動人的情景,我們中國人不禁會流下熱淚。

我們擁有這樣一個好總理,應(yīng)該感到驕傲!我們要以周總理為榜樣,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三

我這人歷來對讀中國的歷史發(fā)怵。記得上中學時學中國古代史,一朝朝的年歷,一代代的皇帝,一起起的農(nóng)民起義,真是讓我頭腦發(fā)脹。即使當年如此的不喜歡學歷史,我也知道李鴻章其名。自然,當年的電影《甲午海戰(zhàn)》加深了我對這位歷史上的賣國賊的記憶。去年,從朋友那借來電視劇《走向共和》。劇中的李鴻章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不僅因為老演員王冰演技精湛,把個一百多年前的李鴻章演得活人一般,更重要的是此劇給了我一個和我的記憶里,和世人所言的賣國賊截然不同的李鴻章??催^此劇,很是震驚。

我這一輩子真是沒少上當受騙,害得自己這些年沒少痛心疾首?,F(xiàn)在,又是一個要弄明白的事:此劇是涂改了歷史,還是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李鴻章呢?這個問題趨使著我停不下來的思索。上網(wǎng)一通查詢,得知此劇作者是在讀了不少歷史書籍之后而作,書單中有一本就是梁啟超的《李鴻章傳》。于是,決定拋棄對李老先生的前嫌,也不以《走向共和》為據(jù),做點研究,讀此書為第一步。一來是我文言文的底子有限,二來大概就是我的歷史知識的底子不厚了,讀這本一百五十三頁的小書,竟費去了我兩個星期的時間。今天,總算讀完了。

書中簡明地述說了李鴻章自咸豐八年,三十五歲投于曾國藩開始他的兵家生涯,到光緒二十七年,七十八歲,薨于北京賢良司的經(jīng)歷。雖然名為“傳”,其實讀起來更像“論”。書中對李鴻章的所述所論,即不是如我過去所聞的罪惡滔天的賣國賊,也不是《走向共和》中那個忍辱負重,嘔心瀝血的愛國忠臣。而是居于其間,但據(jù)理而言,據(jù)史而論,自覺其言更可信。我想,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原本是學術(shù)上的事情,各家有各自的論識,“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求的是還歷史一個本來的真實面目。因此,無論是賣國賊論,還是愛國人說,還是梁啟超先生的觀點,都可以在學術(shù)上有一席之地。

讀了此書,對李鴻章其人有了一個比以前深刻多的了解。然而,讓我想得很多的是先人梁啟超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他在此書的“序”中說:“合肥(指李鴻章)之負謗與中國甚矣。著者與彼,與政治上為公敵,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非有心為之作冤詞也。故書中多為解免之言,頗有與俗論異同者,蓋作史必當以公平之心行之?!蔽蚁耄@正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以“公平之心”評說“政治上的公敵”,是如此的大家之氣。這需要的是一種實事求是的品質(zhì),一種尊重歷史的胸懷。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起近日看的一出話劇《thegeneralfromamerica(來自美國的將軍)》。它講的是美國早期歷史上曾經(jīng)是個英雄的將軍,benedictarnold。他的左腿因為負傷而廢掉了。以后,投降與英國軍隊,成了美國歷史上有名的背叛者。美國人甚至用他的名字比喻背叛者。這個話劇展示給觀眾的首先是一個血肉感情個性的人類,并且告訴了人們他之所以叛變的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原因。當觀眾走出劇院的時候,盡管各有評說,卻誰也沒有忘記他是個叛變者。這個話劇的作者雖然在美國話劇界名不見經(jīng)傳,卻和我們的先人梁先生有著共同的尊史之優(yōu)點。歷史上的人物,就是生活在他們那個時代的一個大活人,不是神,也不是鬼,評價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用,離不開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離不開他們個人的經(jīng)歷和個性。

對歷史的研究,要的是一個實事求是,求得是一個不以歷史為政治所脅,所改,所用。即不該把歷史人物一棒子打死,也不應(yīng)該把歷史人物捧做神仙一般。我們國家?guī)资陙淼倪\動,尤其中,把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歷史史實作為攻擊當代政治人物的工具,把個大中華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搞得面目全非,搞得我們這些中華子孫對自己的歷史無所適從。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劇。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四

梁啟超: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開篇即給全書定下基調(diào)。及甲午之后七年,國事飄零,料想時人毀李鴻章必不為少,而梁啟超此語,給了只以成敗評論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鴻章在近代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所謂今中國俗論家,往往以平發(fā)平捻為李鴻章功,以數(shù)次議和為李鴻章罪。李鴻章早年師從曾國藩,平太平天國中,始嶄露其軍事天賦,及至平捻軍,已經(jīng)接替了曾國藩的地位,實為漢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務(wù),盡力數(shù)十載,建立了近代的工業(yè)和軍事體系,而甲午一戰(zhàn),其苦心經(jīng)營海路諸軍毀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務(wù)的失敗,從此而來的是中國地位的徹底淪落。之后李鴻章以年過七旬之身體,奔走于各列強之間,盡力維持,而為世人所詬病最多的,也是在這最后的七年。

梁啟超從李鴻章未達以前即其時的中國之形勢,兵家之李鴻章,洋務(wù)時代之李鴻章,中日戰(zhàn)爭時代之李鴻章,外交家之李鴻章要等幾個主要階段和方面對李鴻章進行解讀。每一事提及成敗,必以李鴻章當時所處的實境,分析他的'行為決策,而不以簡單成敗論,力求客觀公正,不無理智與智慧。及至甲午戰(zhàn)敗,是為李鴻章個人名譽之轉(zhuǎn)折點:當中日戰(zhàn)事之際,李鴻章以一身為萬矢之的,幾身無完膚,人皆欲殺。而梁啟超頗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蒼者天,此前所以寵此人著何以如是其憂,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筆至此,不禁費書而嘆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啟超寫李鴻章,可謂實至名歸。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梁啟超和李鴻章所處時代相距不過幾年,甲午戰(zhàn)爭敗,則維新變法興。梁啟超和李鴻章同為救國于水火奔走,國勢之衰微,實為共見。然梁啟超惜李鴻章之視野狹窄,只知西人所謂堅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绷簡⒊±铠櫿碌慕逃?,從變法入手,尋求救國之路。梁啟超寫李鴻章,也是寫出了自己變法的勇氣與決心。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梁啟超本人也是毀譽極多,支持過變法,也與孫中山有接觸,支持過袁世凱,又鼓勵學生蔡鍔反對袁世凱,又一手促成五四運動。詬病者認為梁啟超善變立場不堅定,投機。而我認為梁啟超變得背后,只是在不斷尋求救國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選擇,都是真切而認真的。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是一句驚醒,讓我們不要盲目以成敗論是非功過,也讓我們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氣和判斷。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五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工作之余偶爾讀讀史書,也是件愜意的事兒。如果問我喜歡讀哪個朝代,我無法給你答案;但是我可以非??隙ǖ母嬖V你,我最不喜歡讀的是1840年后的清史,充滿了屈辱。

讀《李鴻章傳》極其偶然,這個想法來自于讀《曾國藩家書》,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書中記載了二人的書信往來。眾所周知,毛和蔣介石都是非常欣賞和敬佩曾國藩的。想必,作為得意弟子的李鴻章也差不到哪兒去,故想對李鴻章多一些了解,這才讀了《李鴻章傳》,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我從不敢輕易提筆對歷史人物做評述,因為我可能無法準確的捕捉當時的歷史背景,任何人物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和時代交融在一起的,脫離開時代背景的評述本身就具有歷史局限的,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但是,讀完《李鴻章傳》,內(nèi)心一直有一種想對其做評述的沖動,可能是我們又處在了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里,國雖大,但列強環(huán)顧,亡我中華之心不死!

自開始寫《李鴻章傳》讀后感,腦子里總會閃現(xiàn)出一些零星的片段:既有其少不得志的彷徨,又于其中年的意氣風發(fā);既有其晚年的心力憔悴,又有其臨終前的壯志未酬。

李鴻章無論生前還是死后,都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該傳記中不乏古今中外、社會名流對其一生的評價,褒貶不一。其長處與不足也都加以闡述,但整體來說對其一生之貢獻,以及才能予以肯定。

眾多評價之中,我尤為推崇梁啟超先生對其一生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不學無術(shù)、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李鴻章最大的功勞,我認為是在甲午戰(zhàn)爭處于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盡力維護了中國的國體基本完整,使中國沒有像南亞各國那樣徹底的淪為殖民地,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復興保留了一份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積極開展洋務(wù)運動,努力發(fā)展中華民族工業(yè),為今后的國家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工業(yè)基礎(chǔ)。

客觀來說,李鴻章的一生是輝煌的,也是屈辱的。為了挽救大清,他力挽狂瀾,強勢鎮(zhèn)壓太平軍,捻軍,從而維護了大清朝的相對安定。他效法西洋,出訪歐美各國,開展洋務(wù)運動,辦學堂,造船廠,志在強大中國。他與眾列強唇槍舌戰(zhàn),以一人之力周旋于列強之間,雖簽眾多不平等條約,實則力不從心,無奈之舉。我甚至認為,李鴻章無絲毫利己之心,處處以江山社稷為重,其一生矜矜業(yè)業(yè),不辭辛苦,至死不渝。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六

對于李鴻章,無人不曉,誰都知道他是那個簽了一系列晚清屈辱條約的人,不少人好因此給他冠上了了賣國賊的稱號。學習近代史可謂讓每個學生難受的了極點。從古代史那引領(lǐng)世界好幾千年,到近代落后挨打一百年,巨大的落差,感情上是難以接受。如果我有阿寬的超能力,我相信我回去修正歷史的。于是,所有的憤怒發(fā)泄到李的身上。簽了那么多條約,果然賣國賊無疑。

上學期無意去旁聽了一個法律專業(yè)同學的商法課。碰巧那老師講到晚清時期民商法律問題,其中他講了一些對于李的看法。說他是晚清第一能人,大清帝國的裱糊匠。詫異呀,與我所知大有出入(不要笑我孤陋寡聞哦),他能牛在哪呢。之后很留意他向我們推薦的的一本書——梁啟超的《李鴻章傳》。說來慚愧呀,暑假借來竟沒有讀,原封不動的還給圖書館。終于,在這一星期下定決心,讀完了。

李和梁分屬不同的政治派系,對其所說,還是比較可信的。也可見梁對其還是相當敬重的?;蛟S,維新派和洋務(wù)派還是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呢。讀完這本書,對李鴻章可謂大有改觀。

書中說李鴻章是時勢所造之英雄,而非造勢時之英雄,我深表贊同。正像梁所說,吾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具體原因我也不講述,未免有照搬之嫌。我只說說幾點我所轉(zhuǎn)變的看法。

看完此書后,不禁為李扼腕嘆息。從鎮(zhèn)壓太平天國發(fā)家,之后又平了北方的捻亂,卓越的軍功足以光耀門楣,就像郭子儀一樣挽救了大唐。開辦洋務(wù),風云中外政壇四十余年,風光無限啊。到1895年,七十好幾了,我倒情愿他死了,這樣就不用背負國人的詬罵了,相反,絕對是十九世紀的偉人。但如果這樣就不是李鴻章了。

他的由盛而衰猶如大清的命運,李的衰亡史即為大清的衰亡史。他不如曾國藩,他的老師急流勇退,保住了一生的好名節(jié)。試想,李鴻章也功成名退了,當時中國還有誰可以頂替他的位置。我們詬罵他,可我們?nèi)绻谀莻€位置上,能保證做得比他好嗎。人才匱乏,出了一個李鴻章,我們就應(yīng)該謝天謝地了。沒有他,還指不定會是什么樣子呢。

大清的裱糊匠,縫縫補補而已,那時的人們不都是這么做的嗎,他只是其中一個。興辦洋務(wù),他比誰都渴望國家強大。簽署屈辱條約,沒有誰比他更撕心裂肺。書中有一情節(jié)讓我不禁落淚。十年前,李鴻章在天津傲慢的接見了伊藤博文,根本不放在眼里。十年后卻在日本低聲下氣的與其簽訂了馬關(guān)條約。國內(nèi)叫罵聲一片時,誰又能理會李當時的苦楚。

在國內(nèi)無一人之時,李鴻章站起來,獨自承擔了這一切(雖然他辦的不那么好,可誰又保證辦的比他好呢),他應(yīng)該受到尊敬,他是個英雄,至少他是內(nèi)心強大,敢于承擔責任的人。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羅列式的`史實,很容易誤導我們在心里將李鴻章一棍子打死,對此我向好幾年對其的誤解表示“懺悔”。你怎么樣呢?是這樣寫的:

史家評霍光曰不學無術(shù)。吾評李鴻章亦曰不無術(shù)。(人家李鴻章24歲就考上了進士,他還這樣批評人家,我們這些人豈不跟目不識丁差不多了!)。

李鴻章謹守范圍之人也,非能因于時勢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舉動者也。其一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語霍光?(志向不能跟人家比啊!)雖然,其于普通學問,或稍過之(竟然比霍光還強。這位梁同志對學問的要求實在是高。)。

當然了,上面括號里的現(xiàn)代語就不是原文了。

第二,和諸葛亮比。

李在用人、用兵、廉潔奉公方面遠不如諸葛亮。但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鞠躬盡瘁、赤膽忠心方面,二者還是有共同之處的。

第三,和王安石比。

都實行變法革新,見識超過常人。但在規(guī)劃和眼光方面,李比不上王安石。

第四,和秦檜比。

這一段很精典:“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者最多焉……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哈哈哈,梁同志極富正義感和公正性。

第五,和曾國藩比。

“猶管仲之鮑叔,韓信之蕭何也?!痹撬亩鲙煱?無論是學業(yè)還是事業(yè),他都靠曾的一手提攜才得以成就。世人也有定論,他們兩人比,李是不如曾的。他們兩個的區(qū)別是:曾是儒者,常有急流勇退之心。而李則堅韌不拔,毫不畏難。這也是他的一大優(yōu)點。

還比了十幾個人,個個精辟,因?qū)δ切┤瞬皇翘貏e有興趣,就不記了。

梁啟超對李鴻章作了這樣的總結(jié):“要而論之,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之人也,有閱歷而無血性之人也?!彪m然這樣,但梁還是認為當時舉朝上下五十歲以上的大員,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因此,梁啟超甚為國家前途憂,在著作的最后用了下面這首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看過這本傳記之后,我感慨良多。一感慨有人能把文章寫得如此精妙,而且他還勤奮得很,人家李鴻章九月底才剛死,他梁啟超十一月中旬就把這部傳記寫出來了;二感慨成為一代偉人得需要多么高的道業(yè)和造化,即便象李鴻章那樣一生勤奮不綴,也仍然無法突破先天不足帶給他的局限性;三感慨自己的渺小和無知,本來就天份有限,還不知進取,且沉溺于小小情調(diào),甚至于低級趣味,實在另人汗顏。

愿作此記之后,我的人生態(tài)度從此會有所不同??隙〞兴煌?。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七

讀此書前,我只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創(chuàng)辦洋務(wù)運動,建立北洋水師。另者,其簽訂了《馬關(guān)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致被國人痛斥為“賣國賊”。但讀此書后,我對李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晚清風雨飄搖的境況有了初步的認識。對于梁啟超先生所說的“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我深以為是。

李鴻章,出生于1823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還有2019年,距離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還有30年。而他卒于192019年,距離中日甲午這戰(zhàn)爭已有6年,距離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長,卻見證了大清王朝的窮途末路,見證了中華泱泱大國飽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卻經(jīng)歷了政治風波中的大起大落,經(jīng)歷了至高的榮譽和至極的唾罵。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漸甫,號少荃,謚文忠。李氏其時是合肥東縣東鄉(xiāng)名門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是同榜進士。也因此,李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和所有讀書人一樣,李也希望將來金榜題名,實現(xiàn)凌云之志,開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實也確如此,李二十多歲便高中,躋身翰林,并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這般雄渾的詩句。而李少懷奇志,才華出眾于此亦可見一斑。

盡管一舉高中,李的仕途并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風順,他只是數(shù)不清的翰林中的一個而已。但隨著道光帝的逝去,咸豐帝的年幼,晚清社會矛盾的加劇,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亂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鴻章就是亂世所造就的英雄,這是他的運氣,也是他一生悲劇的源頭。因為他只是時勢造的英雄,而非造時勢的英雄。而后李師從曾國藩,居幕僚之位,雖然有點屈才,但這段時間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尤其在對如何做官這方面長生了極大影響。再至李奉命組建淮軍,費盡心血,招募并訓練出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李這時才真稱得上有一展抱負的籌碼?;窜娺M入上海時,竟被嘲笑為乞丐軍,而李絲毫不氣惱。因為他自信淮軍的戰(zhàn)斗力會讓人們驚嘆。果不其然,李帶著他的淮軍勇敢地抗擊太平軍,接著經(jīng)過數(shù)年努力又打敗了連他的老師曾國藩都打不敗的捻軍。循著人生軌跡,李不斷加官進爵,一步步走向權(quán)力的巔峰。

李的一生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佩三眼花翎,西方報端喻其為東方俾斯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國已爭長短之人,這是李的獨到和令人敬佩之處。李的一生,訪問過西方列國,也意識到中西方國力之懸殊,武器之強弱,所以他至始至終都煞費苦心地經(jīng)營著洋務(wù)運動。他最引以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軍,為創(chuàng)建北洋海軍,李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至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李不可謂不對日軍痛心疾首。但是若說北洋海軍一點作用也沒起到,那卻是大大的錯了。它起碼對日產(chǎn)生了威懾作用,為清政府迎來了幾十年海域的安寧。而訓練數(shù)十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之責究竟在誰,我以為李必須承擔部分責任。要不是他堅持認為不可戰(zhàn),想通過外交手段停止戰(zhàn)爭以致耽誤戰(zhàn)機,北洋海軍不會那么快潰敗。此外,清政府之責任當不可推卸,試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軍如何能勝日本傾全國之力發(fā)動的蓄謀已久的戰(zhàn)爭。李一生的悲劇也始于此。他被迫派去和談,簽訂馬關(guān)條約。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賣國的惡名,這是一種多么不堪的境地。書中所錄的“趕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話說回來,李秉著“笑罵由他,好官自為”的宗旨,倒也不那么心如死灰。這充分證明了曾國藩說他一心做官的正確性。

李的一生,經(jīng)歷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輩子的裱糊匠,終究還是沒能修補好清王朝這搖搖欲墜的破樓房。但是他似乎盡力了,身處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難也?!袄卫诬囻R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閑看”,這是李的絕筆詩,其中,飽含著他對清朝的忠心,對國土淪喪的傷懷,對國民歷盡苦難的不忍,對自己即將西去再也不能效勞的無奈,還有,對祖國未來的擔憂。我覺得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就這樣被定格于歷史之中。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鴻章傳讀后感簡短篇八

最近重讀了梁啟超先生之《李鴻章傳》,作者仿照西方人物傳記題材,對李鴻章這一歷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評價:不學無術(shù),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這本傳記對于我們后來人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了解那個時代,近距離感知歷史人物頗有益處,傳記的獨特視角也有助于我們逐步接近歷史的真相。

進入21世紀,社會更加多元化,歷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臉譜化,逐步變得有血有肉,枝葉繁茂起來。不知從何時起,由史學界到文藝界,不知不覺間掀起了歷史人物的“翻案風”。一部電視大戲《走向共和》,讓人們對李鴻章等歷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雖然電視劇不代表正史,文藝創(chuàng)作的精彩不能替代歷史之事實,但畢竟在眾人的心頭蕩起了一絲絲漣漪,人們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這一波浪潮持續(xù)至今,影響頗為深遠,加上如今不少的戲說歷史、架空歷史等等文藝作品的影響,還有些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錯誤引領(lǐng),當代人特別是青少年如果沒有嚴肅閱讀、深度閱讀、廣泛閱讀的習慣,要想觸摸一點歷史的真相,也是難!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學貫中西的大學者,以他的視角觀李鴻章行事,評李鴻章才識,定李鴻章功過,自然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然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認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處的時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謂的“上帝視角”。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讀書求學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還得博覽群書、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高度吧!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