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 面積與周長教案(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8 04:26:36 頁碼:13
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 面積與周長教案(9篇)
2023-01-08 04:26:36    小編:ZTFB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一

圓的面積是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征、學會計算圓的周長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以前所學圖形的面積計算都是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而像圓這樣的曲邊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教學關鍵之處在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計算驗證,自主探索、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靈活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緊緊圍繞“轉化”思想,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學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中分析、研究、歸納,從而完成對新知的建構過程,建立數(shù)學模型,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小學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很大程度屬于直觀幾何的學習階段,而幾何本身比較抽象的。本節(jié)內容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fā)展到認識曲線圖形,又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角度看,五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shù)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shù)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并具有了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所以在教學應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注重知識發(fā)現(xiàn)和探索過程,使學生感悟轉化、極限等數(shù)學思想,從中獲得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感受數(shù)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構建數(shù)學模型。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感悟極限思想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用數(shù)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極限思想(化曲為直)的理解。

教具:多媒體課件、面積轉化教具。

學具:書、計算器、16等份教具、作業(yè)紙。

1、師:大家看,一匹馬被拴在木樁上,它吃草的時候繃緊繩子繞了一圈。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復習圓的相關特征)

師:那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呢?

師:圓所圍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圓的面積。(揭示課題)

2、師:你想研究它的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疑問)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的伊始就用這個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來導入新課的學習,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為后面圓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更可以讓學生從課堂上涉獵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p>

1、實驗驗證

(1)師:猜一猜,圓的面積可能會和它的什么有關系?

師:你覺得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的幾倍?

(2)師:對我們的估計需要進行?

生:驗證。

師:用什么方法驗證呢?

師:下面請大家先數(shù)數(shù)圓的面積是多少。

師:數(shù)起來感覺怎么樣?有沒有更簡潔一點的方法?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先數(shù)出 個圓的方格數(shù),再乘4就是圓的面積)

(讓學生在圖1中數(shù)一數(shù),用計算器算一算,填寫表格里的第1行。)

圓的半徑

(cm)

圓的面積

(cm2)

圓的面積

(cm2)

正方形的面積

(cm2)

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3)師:只用一個圓,還不足以驗證猜想,作業(yè)紙上老師還準備了兩個圓,同桌合作,分別用同樣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寫在表格中。(課件出示圖2和圖3)

(學生完成后交流匯報。)

師:仔細觀察表中的數(shù)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這三個圓的半徑雖然不同,但是圓的面積都是它對應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

3、師:正方形面積可以用r2表示,那圓的面積和它半徑平方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結:我們經過猜測——數(shù)方格——驗證,最終發(fā)現(xiàn)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也就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數(shù)方格開始學習圓面積的計算,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學習,有利于充分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和經驗,從而為進一步探索圓的面積公式作好準備。由數(shù)方格獲得的初步結論對接下來的轉化推導相互印證,使學生充分感受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p>

1、感受轉化,滲透方法

(課件再次出示馬吃草圖)

師: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準確算出這匹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積的草了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還不清楚,需要繼續(xù)研究能準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2、師:大家還記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分別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

(學生回憶后匯報,教師演示,激活轉化思路)

3、第一輪探究——明確思路,體會轉化

師:想想看,圓能不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是否可以化曲為直呢?

生:剪圓。

師:怎么剪呢?沿著什么剪?

生:沿著直徑或半徑剪開。

(分別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邊越來越直,剪拼的圖形越來越平行四邊形)

4、第二輪探究——明確方法,體驗極限

師:剛才我們將圓分別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圖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圓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那還能更像嗎?

生:可以將圓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導學生把16、32等份的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上臺展示)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這兩幅圖更接平行四邊形了?

生:邊更直了。

師:是什么方法使得邊越來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

(引導學生體驗把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

師:如果我們平均分的份數(shù)足夠多,就化曲為直,最后拼成的圖形——就成長方形了。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轉化,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做好知識的準備。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shù)愈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平行四邊形。在想象的過程中蘊含了另一個重要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極限思想?!?/p>

(2)師:我們把圓轉化成了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形狀變了,面積大小沒有變。

師:這樣就把圓的面積轉化成了?

生:長方形的面積。

師:要求圓的面積,只要求出?

生:長方形的面積。

5、第3輪探究——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師:仔細觀察剪拼成的長方形,看看它與原來的圓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將發(fā)現(xiàn)填寫在作業(yè)紙第2題中,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寬等于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

師:長方形的寬和圓的半徑相等,這里的寬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長方形的長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長:c÷2=2πr÷2=πr)

(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引出圓的面積計算方法)

師: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準確地說是它半徑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師:有了這樣的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生:半徑。

5、做“練一練”

完成作業(yè)紙第3題,交流反饋。

6、(課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xiàn)在會求了嗎?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觀察、思考、交流。運用已有的經驗去探索新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p>

1、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例9)

分析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書本第105頁例9。

(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2、完成作業(yè)紙第4題

師:接著看,默讀題目,完成作業(yè)紙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師:你們對于圓面積的疑問現(xiàn)在解開了嗎?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fā)現(xiàn)是我們在數(shù)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xiàn),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p>

圓的面積

轉化

新的圖形學過的圖形

演示圖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sπr×r

πr2

(1)3.14×22(2)8÷2=4(cm)

=3.14×43.14×42

=12.56(cm2)=3.14×16

=50.24(cm2)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二

房屋套內使用面積銷售協(xié)議

鑒于目前房地產市場中諸多糾紛源于面積數(shù)據,為減少房屋交付使用時因面積問題產生的爭議、保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出賣人和買受人愿意以套內使用面積作為房屋價款結算的依據;本著誠實信用、平等自愿的原則,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現(xiàn)就房屋套內使用面積條款約定如下:

一、面積定義:套內使用面積等于套內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之和,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等于各功能空間墻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所謂功能使用空間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壁柜等(不包括陽臺部分)。

二、面積種類:本協(xié)議中所指的暫測面積是指在房屋未交付前,根據出賣人提供的圖紙測量得出的面積。本協(xié)議所指的實測面積是指在房屋工程竣工后,由相關測量機構根據有關規(guī)定,對實際存在的房屋進行測量后得出的面積數(shù)據。

三、面積約定:出賣人和買受人根據雙方簽訂的編號為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買受人所購房屋套內使用面積為平方米,暫測套內使用面積結果以出賣人提供的平面圖紙為測量依據。

面積誤差率=|暫測套內使用面積-實測套內使用面積|÷暫測套內使用面積100%

四、誤差處理一:買受人所購房屋套內使用面積經過實際測量后,若實測套內使用面積與暫測套內使用面積出現(xiàn)誤差時,當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大于暫測套內使用面積時,買受人無須支付多余價款。

五、誤差處理二:如果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小于暫測套內使用面積,且面積誤差率絕對值在3%(含3%)以內的,則出賣人應當在向買受人出具該商品房的實測面積數(shù)據后30日內,向買受人退還房屋差價款,

房屋差價款=[(暫測套內使用面積-實測套內使用面積)÷暫測套內使用面積]100%房屋總價款。

六、誤差處理三:如果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小于暫測套內使用面積,面積誤差率絕對值超過3%的,則買受人在出賣人向買受人出具該商品房的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報告后30日內有權退房。如買受人在該期限內未書面提出退房要求,視為買受人接受該房屋的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在向買受人出具該商品房的實測面積報告后30日內,對面積誤差率超過3%以上的部分,向買受人雙倍退還該部分的房屋差價款;面積誤差率絕對值在3%以內的部分仍然根據前條(誤差處理二)的規(guī)定退還買受人。

七、面積數(shù)值:《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三條中所述房屋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共部位與公用房屋分攤建筑面積及本協(xié)議中所述套內使用面積均為暫測面積;其中該套房屋的實測建筑面積,仍作為出賣人或其他相關機構(如物業(yè)公司、房屋權屬登記機構)辦理權屬登記、繳納稅費和物業(yè)管理等費用的結算依據。

八、測量機構:對面積數(shù)據進行測量時,聘請的測量機構應當具有政府相關部門許可的商品房測量資質。

九、面積實例:為有利于本協(xié)議的理解與適用,現(xiàn)舉例說明如下:

1、暫測套內使用面積:有一正方形居室,共計售價100萬元人民幣。四面墻長度相等,站在室內以兩墻交接點為起點和終點,測量任意一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距離均為10米,則內墻周長410=40米,墻厚30厘米,門寬100厘米,因此套內使用面積暫測數(shù)據為1010=100平方米。

2、實測面積增加:若房屋竣工后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大于100平方米,則買受人僅支付100萬元即可,無須另行結算。

3、實測面積減少一:當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小于100平方米但大于97平方米(包括97平方米),例如實測面積為98平方米,則出賣人向買受人退還該小于部分的房屋差價款,差價款的具體數(shù)額[(100-98)/100]100%100萬=2萬元。

4、實測面積減少二:當實測套內使用面積小于97平方米時,例如是95平方米,則買受人可以選擇解除或者不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當不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情況下,由出賣人向買受人支付面積差價款,

差價款數(shù)額為[(97-95)/100]100%100萬2+[(100-97)/100]100%100萬=4萬元+3萬元=7萬元。

十、其他條款:本協(xié)議與《商品房買賣合同》同時簽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本協(xié)議與《商品房買賣合同》有不一致之處,以本協(xié)議為準;本協(xié)議由中文書寫,任何譯本僅作參考,其他文字文本之條款或意思表示與中文文本不一致的,均以中文文本為準;本協(xié)議一式肆份,出賣人貳份,買受人壹份,房屋買賣合同備案登記機構壹份,各份有同等法律效力。

出賣人:

買受人:

日期: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三

說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課本第十一冊"圓的面積"。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直觀、演示,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圓的面積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圓柱體,圓錐體等知識的基矗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學生操作、觀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數(shù)學思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觀察操作總結圓面積公式。難點是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關健是弄清圓與轉化后的近似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本課教學,采用直觀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等方法,充分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由圓轉化為近似的長方形,總結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課件演示:(牛吃草)看到這個畫面,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積是多少你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教學中,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未知轉化為已知,不僅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梢詭椭鷮W生理解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鑒于此,新授部分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公式的推導

1.準備題請同學們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轉化成哪一種圖形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本課就用這種轉化的方法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推導圓面積公式

第一層次教授轉化的方法。讓學生看屏幕上的圓,老師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開,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的近似圖形?為什么說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呢?讓學生繼續(xù)觀察,我們將其中左邊的一個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將一小份移到右邊拼起來,現(xiàn)在拼成的圖形近似什么圖形?由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

第二層次運用轉化方法讓學生進行操作,再通過演示滲透極限思想。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16等份的圓,利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剪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觀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長方形與屏幕上8等份的比較一下,哪個更接近于長方形,為什么?如果我們把一個圓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屏幕上演示)這時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剛才是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繼續(xù)分下去,分的份數(shù)更多,拼成的圖形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由此可得:把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盡管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但面積是不變的,也就是說,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

第三層次推導公式讓學生再注意觀察屏幕上顯示的由圓轉化為長方形的過程,思考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相當圓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歸納得到圓的面積。(公式略)回顧學習過程:將圓平均分成8份,進行拼圖,目的是教給學生由圓轉化為近似長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圓的形狀變了,但面積并沒有變。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將圓平均分成16份拼圖,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

此時,經過學生的空間想象,他們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由圓轉化成長方形的圖像,這時在計算機上再顯示將圓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像,會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證實,他們的思維結果是正確的:將圓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但面積始終是不變的。運用計算機顯示由圓到近似長方形的圖像的變換過程,揭示出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的科學美,并充分體現(xiàn)構圖美和動態(tài)美的特點,它能刺激學生,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探求知識奧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學生視聽疲勞,提高學習效率。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3.小結

讓學生回憶一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要求圓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階段性練習

a.看標有半徑的圓,求面積。

b.已知半徑求面積。(練習時交待運算順序。)

(二)學習例1要求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注意書寫格式和運算順序。

對于鞏固練習,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正確地掌握公式,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第一層次的練習是以文字題的形式給出直徑求圓的面積。第二層次的練習給出半徑和直徑求圓的周長和面積。第三層次的練習是在兩個圓(一個標有圓心,一個沒標圓心)中量出所需條件求圓的面積。然后,對全課進行總結,質疑問難。

好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到這里,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xiàn)怎么樣?你覺得同學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覺得老師表現(xiàn)怎么樣?課堂上你高興嗎?這么高興的一堂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啊?

本節(jié)課可采用由計算機設計的三維動畫,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直觀的認識,富于啟發(fā)地清晰揭示了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再加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和老師的點撥解說、提問,使教學過程有機組合,充分顯示了電化教學的優(yōu)勢,較之其它教學手段和方法更易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四

小學數(shù)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86~87頁的例1、例2、例3。

1、結合事物或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一些物體表面及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認識周長的意義。

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教師:多媒體課件、測量周長記錄單

學生:直尺、軟尺、線、紙杯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件播放螞蟻沿樹葉邊線爬行一周的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螞蟻爬行的起點和終點在同一個點上,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問題:在數(shù)學上,螞蟻爬過的這一周的長度叫做什么呢?

教師順勢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利用視覺,感知周長

教學例1。

1、視覺感知桌布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左圖)。

提問:想給桌邊鑲花邊,你知道應該鑲在什么地方嗎?

指名上臺指出:花邊應鑲在桌布邊沿。

出示模擬桌布并演示鑲花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花邊圍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長度是桌布的周長。

2、視覺感知樹樁面的周長

出示情景圖(例1右圖),指導學生觀察,從中獲取信息。

提問:圖中這兩位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樹樁面周長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長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閃現(xiàn)樹樁面的邊線,并指出:樹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樹樁的周長。

三、觸摸感知,聯(lián)想周長

教學例2。

1、觸摸感知,認識課本封面的周長

讓學生觀察課本封面,指一指課本封面的一周。

2、啟發(fā)聯(lián)想

讓學生找找身邊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如課桌面一周的長度是課桌面的周長、鉛筆盒面一周的長度是鉛筆盒面的周長……)

3、深化概念,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及六邊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并描一描它們的一周。

4、總結歸納

引導學生認識: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5、鞏固練習

運用周長的概念判斷哪條繩子的長度是獎狀框的周長。

四、動手測量,認識周長

教學例3。

1、小組內測量周長

先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各是哪一部分的長,再討論三角形、紙杯杯口的周長的測量方法,最后小組測量周長。

2、全班交流

指名匯報測量方法及結果。

3、小結

五、全課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

2、在我們的生活中,智慧的人們利用周長來解決了不少問題,如:知道了自己的腰圍,就可以買到合適的褲子……同學們,請用你們敏銳的觀察力,在生活中找一找能用周長來解決的問題,想想解決方法,找找問題答案吧!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五

教科書第134頁.練習二十的第l10題。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并能根據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語進行概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基礎,正方形的有關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最基礎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shù)據,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shù)據,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看學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有沒有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六

圓的周長這部分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jié)課上完后感覺有以下幾點自我滿意的地方:

1.我搜集的很形象,我又經過了精心的修改,效果很好。

2.高年級的學生好像有時在課堂上不容易受老師設計的有趣環(huán)節(jié)的“蠱惑”,但是這節(jié)課,我還是決定把圓的周長引入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成兩只小狗跑步,一只在正方形跑道里跑,一只在圓形跑道里跑,讓學生初步認識了圓的周長。接著我又拿出來一個學生都玩過的鐵環(huán),讓一個學生指它的周長,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了圓的周長。

3.我以前也教過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但是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好像不記得設計過,就是學生練習完繞繩法和滾動法后,讓他們說一說兩種方法的相同特點,揭示出“化曲為直”的理念。這節(jié)課想起來揭示這個理念,源于今年暑假我給外甥輔導數(shù)學題,有一道題是這樣的:我們推導圓的周長計算方法時,用的是( )方法,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時,用的是( )方法,我當時看完后不知道這兩個空怎么填,后來翻閱教學參考書,才知道應該填(化曲為直)和(化圓為方), 在課堂上教學公式推導時,沒有總結、升華過,我當時感慨很多,暗暗把這個知識點記在了心里,我想,等我再教這節(jié)課時,一定要把這兩個理念明確化,讓學生真正體會。今天孔艷華老師聽課,也提到說這一點設計的很好。

這節(jié)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1.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推導圓的周長公式是怎么得來的,也就是研究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好,我沒有在上寫清楚要求,只是說了要求,學生把精力放在了測量上,忘記了老師還要他們根據測量和計算的結果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和孔老師研究,如果這樣設計應該很好:學生課前剪圓形紙片時,讓他們在圓里標出直徑并寫出長度,這樣就省去了在課堂上量直徑的時間,在課的開始用繞繩法和滾動法量自己的圓的周長時,直接讓他們把數(shù)據寫在書上,不用在操作環(huán)節(jié)再量一次周長,這樣就給學生省去了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把精力重點放在在小組內比較、研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上。

2.在課前,我們教師要考慮周全,包括小細節(jié)。今天我和孔老師都發(fā)現(xiàn),學生用毛線繞圓一周時,因為毛線太軟,不好操作,誤差很大,有的學生帶來了硬硬的、寬寬的鞋帶、松緊皮,把它橫著放好后往圓上繞,效果很好,誤差很小,二班的孫涵聰帶來了皮尺,效果也很好。所以,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考慮周全,預設到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提前做好準備。

3.半圓形的周長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在練習中涉及到了這道題,學生理解的不好,因此,要配上形象的半圓形圖片,再加強這種練習。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七

1、學習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正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舊知復習

1、圓柱有幾個面?分別是xx、xx和xx。

2、底面是xx形,它的面積=xx 。

3、側面是一個曲面,沿著它的高剪開,展開后得到一個 xx形。它的長等于圓柱的xx,寬等于圓柱的xx。

4、一個圓形水池,直徑是5米,沿著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為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指的是什么?

(2)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 xx,所以圓柱的側面積= 。

(3)側面積的練習

求下面各圓柱的側面積。

①底面周長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徑是3.2dm,高5dm。

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的 xx和xx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2、圓柱的表面積

(1)圓柱的表面是由和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圓柱的表面積=

(3)圓柱的表面積練習題

一頂圓柱形廚師帽,高28cm,帽頂直徑是20cm,做這樣一頂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數(shù)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題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需要注意的是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個底面。

列式計算:

①帽子的側面積=

②帽頂?shù)拿娣e=

③這頂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結: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囪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2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3、鞏固練習

一個圓柱底面半徑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積。

4、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什么知識?

圓柱的側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

布置學生課下復習本節(jié)課內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的《圓柱的體積》,我教此內容時,不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對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學生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

學生通過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得到的知識是“活”的,這樣的知識對學生自身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師告訴的,而是、學生在自己艱苦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并從學生的口里說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具有個人意義,理解更深刻。

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方法。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強調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學生動手實踐、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

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教學只關注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記憶、模仿,往往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維根本得不到發(fā)展。而這里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經歷了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過程,發(fā)現(xiàn)了教學問題的存在,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了數(shù)學基本知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本節(jié)課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是:由于學生自由討論、實踐和思考的時間較多,練習的時間較少。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八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感知周長,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周。

2.在圍一圍、量一量、算一算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了解一定的測量方法,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從“一圈”抽象到“一周”

師:小胖要減肥,爸爸制定了一個鍛煉計劃,讓他每天圍著操場跑一圈,我們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課件演示)

師:他跑對了嗎?

生:不對,他跑到里面去了。

師:應該沿著操場的哪里跑?

生:應該沿著最外面的黑線跑。

師:這條黑黑的線也就是操場的邊線。

師: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會對小胖說些什么?

生:小胖,不能再偷懶了,要沿著操場的邊線跑。

(課件演示)

師:說的真好!第二天,小胖又開始出發(fā)了。

師:這回跑完一圈了嗎?

生:沒有,還沒有跑到。

師:應該跑到哪里?

生:最后要回到起點,這才是操場的一圈。

師:第三天讓我們陪著小胖一起跑,好嗎?拿出小手,一起出發(fā)、一起喊停,預備出發(fā)!

學生結合課件演示手勢比劃,齊聲喊“停!”。

教師指出,圍著操場跑一圈也可以說成圍著操場跑一周。板書:一周

2.累加長度,明晰操場的周長

師:這個操場的一周到底有多長呢?為此小胖的爸爸進行了測量,我們一起去看看。

課件依次呈現(xiàn)數(shù)據:直道90米----彎道110米---直道90米---彎道110米。

生:400米。

師:你是怎么算的?

生:可以這樣算:90 110 90 110=400米。師:400米表示哪里的長度?

生:操場一周的長度。

師:對,400米是操場一周的長度,也可以說操場的周長是400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周長。

1.辨析一周,物化為形呈現(xiàn)實物

師:現(xiàn)在老師帶來了三角板和圓形標志,想一想它們的表面有沒有一周?

生:有。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練習紙,用水彩筆把一周畫出來。

學生描畫一周后,呈現(xiàn)交通標志中間線涂色作品,予以辨析。

生1:不對,這條線是在中間的,不屬于它的一周。

生2:一周是最外面的邊線,這條不算。

師:想象一下,這個交通標志只留下一周的邊線會是什么圖形?

生:圓形。

教師演示,從交通標志實物中剝離出一條圓形的邊線(保持圓形形狀)。

師:想象 白話文…一下,這個三角板只留下一周的邊線會是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教師演示,從三角板實物中剝離出三角形的邊線(保持三角形形狀)。

2.操作演示,體會“長”的本質

師:要想知道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怎么辦?

生:可以用尺測量。

課件:12厘米、16厘米、20厘米。

師:三角形周長到底是12厘米,還是16厘米,還是——?

生:應該把3條都加起來。12+16+20=48厘米。

師:48厘米指的是什么呢?

生1: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和。

生2:三角形一周的長度。

師:也可以說三角形的周長是48厘米。

師:下面我來測量圓形的周長。我用直尺這樣量——?(教師動作比劃)

生:不行,圓形的線是彎的,尺子是直的!

師:那怎么辦?

生1:半圓角尺量。

師:你們覺得怎樣?

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測量長度。

師:是的,你的數(shù)學知識真豐富。

生3:用軟尺繞著量。

師:好辦法,可軟尺我沒帶,我只帶了一條線。

生4:可以用線繞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

教師演示,把線繞圓一周然后緩慢打開,拉成一條線段。

師:用毛線繞可以把曲的邊線變成直的線段,真是個好辦法。

組織學生測量這條線段,測得長度為63厘米。

師:這63厘米表示的是——

生1:圓形的周長。

生2:圓一周的長度。

3.質疑辨析、概括概念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先研究了一周,這是操場、三角板表面、交通標志表面的一周,接著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操場一周的長度是(400米)、三角形一周長度是48厘米、圓形一周長度是63厘米,每個圖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長度,我們把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它的周長。

課件依次呈現(xiàn)矩形、五角星、半圓形、角等圖形,組織辨析。

師:這些圖形都有周長嗎?

生:角沒有。

師:它跟上面的圖形區(qū)別在哪里?

生:沒連起來,有缺口。

師:這種沒連起來,有缺口的圖形我們叫做不封閉圖形,那上面這些圖形叫——

生:封閉圖形。

師:如果這里加一條曲線,現(xiàn)在有周長了嗎?

生:有。

板書完善概念,學生齊讀: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1.生活舉例,辨析解釋

師: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表面也有周長?

生1:黑板。

生2:課桌的面。

師:我們一起看看,黑板、課桌表面其實是什么圖形?

生:都是長方形。

師:是呀,因為它們是長方形,所以它們有周長。生3:我的臉

師:我們一起看看,臉表面其實是一個封閉圖形,所以它也有周長。

媒體呈現(xiàn):

誰測量的是周長呢?

生:量腰圍是量周長,量身高不是。

師:腰圍量的是哪兒?你比劃比劃!

結合學生的比劃,課件隨機在圖像腰部呈現(xiàn)一周。

師:那么量身高量的是什么呢?

結合學生比劃,課件動畫抽象出線段。

生:量的是一條線段的長度,沒有一周,不是周長。

師:是的,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2.增加干擾,強化一周

媒體呈現(xiàn)長方形,給出長2米的數(shù)據,組織學生選擇合適的周長數(shù)據。 a.2米

b 。4米

c.6米

師:只有一個數(shù)據,能選出周長嗎?

生:可以,第一個肯定不對,2米只是1條長邊的長度,4米是2條長邊的長度,而周長應該是4條邊長度的和,肯定大于4厘米。

師:講的真好?周長真的是6米,那么這條寬的長度肯定是——

生:1米??梢赃@樣算2 2 1 1=6米,寬就是1米。

師:是的。小朋友注意看圖形開始變了(媒體演示長方形中間增加一條線),長方形的周長變了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變了,中間一條長1米,周長是6 1=7米。

生2:沒變,周長是一周的長度,中間這條線不屬于一周,不能加。

師:是嗎,請同學們用手描描一周,想想周長變了嗎?

學生手勢比劃,齊答:不變。

師:如果里面再增加一些線,周長會變嗎?

生:不會,因為里面的線跟周長沒有關系。

3.拼組圖形,弱化“面”的干擾

師:這里有一個正方形,一條邊長度是1厘米,那么周長是——

生:4厘米,4個1厘米就是4厘米。

師:是的,如果再出現(xiàn)一個同樣的正方形,把它們拼成長方形,周長會是多少?

生:8厘米,2個4厘米就是8厘米。

師:真的嗎?不著急,同學們自己在練習上描一描、算一算。

生匯報:周長不是8厘米,應該是6厘米。算式2 2 1 1=6厘米。

師:剛才都認為是8厘米,現(xiàn)在都確定是6厘米?那2厘米到哪里去了呢?

生:2條邊到里面去了,那就不用算了!

師:哦,圖形一拼,周長并不是簡單的加一加。一起看,(媒體動態(tài)演示圖3與圖4拼的過程)想一想它們的周長相比會是怎樣的結果?

(1)圖形3長

(2)圖形4長

(3)一樣長生1:圖形3周長長。

生2:不對,應該是一樣長。(生到臺前展示)圖形3周長是2 2 2 2=8厘米,圖形4周長是2 2 1 1 1 1=8厘米,所以一樣長。

師:生1,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1:同意。

師:剛才為什么這么做出判斷呢?

生1:這是4個拼成的,這才3個拼的,我就認為圖形3的周長長了。

師:看來,周長我們要關注的是它的一周邊線,不要被它里面的線、它拼的個數(shù)干擾。

推薦周長面積心得體會如何寫九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重點,先用數(shù)方格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過割補實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明確圖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從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明確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和來源。

雖說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也已經有了“利用數(shù)方格推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這一活動經驗。但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三年級的時候學的,四年級沒有涉及到圖形面積的計算,只是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如果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引入新課教學,學生很難想到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去求面積。所以學生已經淡忘了“數(shù)方格求面積”的這種方法。再加上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這都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造成一定的困難。

為了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讓學生在“復習舊知---大膽猜想---推理判斷---動手實踐---直觀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啟發(fā)學生用“轉化”的思想,動手操作,推導歸納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具教學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從而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終體會到知識的由來,引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布盧姆認為,在影響信息的所有變量中,認知前提占百分之五十。長方形面積計算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生長點,是認知的前提。為架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回憶長方形面積是怎么求的。想一想我們三年級的時候是怎么推導出公式來的。然后直接出示平行四邊形的圖形,讓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怎么求,并由此導入新課。

自主探究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 它難在學生在探究之前對結果一無所知,必須先進行猜想,然后才能實驗驗證。

1、大膽猜想,展示自己觀點。直接向學生呈現(xiàn)問題:展開你的想象猜一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并以此作為展開教學的依據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開展下面的探索活動。

2、推理判斷,展示真實思維。我采用了先證偽,再證真的過程。(30+20)×2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大部分學生能夠判斷出這樣算出的是平行四邊形的周長,而不是面積。那么30×20也就是底邊乘鄰邊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平行四邊形一拉變成長方形,認為30×20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通過演示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觀察發(fā)現(xiàn)拉成的長方形面積變大了,30×20是拉成的長方形面積,而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接著追問:你從哪里看到面積變了,請你上來畫一畫,指一指。第二種猜想也被排除了。那30×12也就是底乘高可以嗎?為什么?這時學生看出了把右邊的三角形剪下來補在左邊,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底乘高對了。為了突破難點,這時我設計了一個疑問:剛才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底乘鄰邊算出的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F(xiàn)在也是變成長方形,底乘高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為什么就對了呢?至此錯誤得以澄清,正確算法得以掌握,割補轉化意識已形成。下面把平行四邊形割補轉化成長方形已順理成章了。

3、動手實踐,推導面積公式。 由于前面推理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完全放手于學生。學生四人一組分工合作,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了突破第二個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三個思考引導:(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大了嗎?(2)、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3)、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接著學生匯報,形成板書,最后介紹字母公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驗了圖形的平移,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促使空間觀念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概括能力。

4、湊數(shù)方格,直觀驗證結論。我尊重教材編寫意圖:讓學生經歷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湊數(shù)的過程。在得到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之后,我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通過方格直觀驗證,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底×高。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也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為了能讓學生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新知,練習設計由基本練習、判斷選擇、變式練習、拓展練習、動手實踐組成。

1、基本練習,計算不同形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通過練習,鞏固新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2、判斷選擇提升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3、變式練習 ,出示一塊近似平行四邊形的菜地,讓學生求出它的面積,學生首先必須把它想象成平行四邊形,然后提出要量出它的底和高,這時我就提供給他們兩組數(shù)據(底和高不對應)以引起學生的爭議,讓他們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最后形成共識: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底和高相乘。

4、拓展練習, 設計同底等高的多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判斷它們的面積是否相等。通過猜測、討論、交流、驗證得出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不管它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它們的面積總是相等的。

5、動手實踐,讓學生測量自帶的平行四邊形并求出其面積。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計算公式的理解, 同時數(shù)學知識也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我們所學的數(shù)學是身邊的數(shù)學,是有趣、有用的數(shù)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整個習題設計,雖然題量不大,但涵蓋了本節(jié)課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zhàn)充滿信心,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引發(fā)了學生思考、發(fā)展了學生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只有學會不斷的反思,才能夠不斷的進步,在課末我組織學生暢談在這節(jié)課中學到了什么?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體會?本節(jié)課的問題解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還有別的方法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最后我還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回去后嘗試著去探究三角形或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總之,本節(jié)課立足 “基本”,注重“過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努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條件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成為一個不斷感受、體驗、探索、交流和應用數(shù)學的過程。始終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目的。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