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質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5:33:06 頁碼:7
2023年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優(yōu)質8篇)
2023-11-09 15:33:06    小編:文鋒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通過總結和反思,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一、實施課改,首先要改變教學觀念。

1、學生觀。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和主動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

1

特長,教師要不斷了解、分析學生的差異情況,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fā)展,每個學生都是生動、活潑、有求知欲、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熱情,使學生主動自覺地接受教育。

2、質量觀。不把以前的考試分數(shù)、平時課堂答問題的正確與否,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要把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綜合起來評價學生。只要有進步,就是好學生。

3、教學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重視多維素質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強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注重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使每個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4、師生觀。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依賴于和諧互助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充分信任學生,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發(fā)展的潛能,都有進步愿望,都有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本質。

二、語文教改感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非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語文學習中用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

2.“語文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這里的“平等”絕不是師生在任何事務上都是絕對平起平坐,更不是說教師與學生具有平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尊重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又是高于學生的,他們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廣泛且更有深度的語文知識。如果教師不加鑒別地肯定學生所有的言論,而不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拔高,學生是很難獲得進步的。

2

因此,教師應在堅持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學生。

3.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們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實現(xiàn)該教學目標,而是憑借語文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內容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佳教學境界。

4.很多教師認為,新課標的最終目標應是“學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下,達到大家都動起來的最終目的。其實不然,語文學習中的調動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學生在調動的外表下內部的思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tài),這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不管課堂上采取哪些調動方式,只有那些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學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相反,如果學生在熱鬧的形式下內部的思考一直處于停滯狀態(tài),這樣的“動”也無益。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更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情思,這才是真正的“動”。

三、課堂教學注意問題

1.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yè)完成,會更有收獲。

3

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語文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3.師生關系。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四、課堂教學避免誤區(qū)

1、不能讓語文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tǒng)之,了解大意即可。

2、不能將語文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

以上是我在語文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課改教師。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思考,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通過多年的實踐和嘗試,我逐漸形成了一套適合高中生的語文教學模式。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對高中生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認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成功教學的關鍵。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興趣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會通過講解有趣的故事、展示精美的詩歌作品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此外,我會利用多媒體設備,如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高中生正處在思想和人生觀念的重要時期,他們希望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因此,我會鼓勵學生討論、互動,在班級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此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我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高中生不僅需要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更需要能夠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會通過課堂上的寫作訓練、閱讀理解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運用能力。例如,我會引導學生閱讀各種文體的作品,通過分析、理解和寫作,提高他們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此外,我還會開設一些實際應用的語文課程,如新聞寫作、辯論賽等,讓學生直接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

另外,我認為與學生的良好溝通是有效教學的前提。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常常發(fā)生變化,為了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我會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例如,在每次課后,我會安排一些小組活動,讓學生交流彼此的學習體會和困惑;同時,我會定期與學生進行個別或班級的交流會議,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需求,并根據(jù)這些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最后,我始終堅信,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需要持續(xù)的學習和進修。語文知識是廣泛而深邃的,僅僅依靠自己的學歷和經(jīng)驗是不夠的。因此,我會經(jīng)常參加語文教育研討會、培訓課程等,在交流學術觀點的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教學方法。此外,我還會密切關注最新的語文教育研究成果和教材改革動態(tài),為我自己的教學提供更好的參考和借鑒。

總之,高中生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需要始終關注學生的需求,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知識平臺。同時,我們也需要保持自己的學習和進修,持續(xù)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高中生。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一是改變教學內容。我并不是說要舍棄我們的語文課本,而去迎合社會上媚俗甚至庸俗的文化風氣,而是在如何使經(jīng)典藝術作品離我們近些下功夫。例如魯迅作品,因時過境遷,學生對大師的作品產(chǎn)生隔膜在所難免,但其作品中映射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社會的責任感,卻永不過時,更何況,其針砭時弊的藝術手法于當今又有幾人能超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改變語文教學“技術化”的問題,找回曾經(jīng)精神失落的真正的人文性閱讀。

我們曾經(jīng)以課文代作品,用習題代閱讀,拿能力訓練代心靈感受,從根本上動搖了閱讀的本質,造成了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閱讀場的缺失。沒了靈魂的閱讀,只剩下知識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而“思想是把火,閱讀就是傳承的火把;思想是聲雷,閱讀讓雷蕩滌靈魂;思想是把劍,閱讀就是把血脈切開”。當我們與學生共同走進魯迅的那個時代,共同追溯大師的思想歷程,我們就不得不因大師的個性而熱血噴張,我們的靈魂也將在碰撞中被蕩滌、被洗刷。

改“技術”為“藝術”,改“知識”為“文化”,重精神底蘊,在閱讀中尋找“心靈世界”,從中體驗自己的人生,獲得的不僅是“共鳴”,也是一份人生的“傳奇”。

二是改變教學方式。試想,如果一個在學校度過9年或者12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于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之中,對于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們怎么指望他能夠愛上學習,并通過學習獲得快樂?我們怎么指望他能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高素質的人才?學生的生命靈動與新奇天性被不斷銷蝕,主動性、被動性的學習方式最終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傀儡”,好的作品也會因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而變得讓人生厭。

但要謹防我們成為“牧羊人”,我們要關注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與保持,我們要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科學與有效,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

我總認為,課改的基礎就在這兩個“改變”,有了這兩個改變,語文將“殺出重圍”,就如磚塊下的小草,亦如石縫間的杜鵑,迎來生命的春天。

挑戰(zhàn)意味著機遇。當我們走上課改的道路,當我們困惑在路上,當我們掙扎在路上,我們就將課改變成生活,我們就將語文溶于生命,我們必將笑在路上當新課改的一切沉淀為我們語文課的信仰與信念時,我們,語文老師,將幸福在我們的語文中如泉水般自然展現(xiàn)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獲。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yōu)生"發(fā)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挖掘,啟發(fā)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tǒng)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jié)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jù)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fā)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全面充分地發(fā)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jù)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后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并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特別在創(chuàng)設情景這方面。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chuàng)造力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夫子說:"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fā)現(xiàn)、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fā)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系。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于過程的"到位"與"優(yōu)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使過程"到位",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還要選擇適當?shù)姆绞胶头椒ǎ⒆龅礁鞣N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jīng)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yōu)閭戎卦u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一、轉變觀念仍是關鍵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臺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二就是文體不限的高考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二、語文是終身學習,教師也不例外。

新大綱、新教材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適應教材和時代的要求。廣博的知識、較高的語言水平和誦讀能力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師所必備的,"終身學習"不再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更是時代對每位教師的要求。

三、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四、運用"拿來主義",大膽取舍。

對于新教材我們也應像 魯迅 先生所說的那樣"運用腦髓,自己拿來",大膽取舍。課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講,讀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講。另外,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參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參考資料,面對那些紛繁的資料,我們也必須采用"拿來主義"。

五、要善于總結和回顧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云,沒有積累下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jīng)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

有人說"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的確,不學習不進步實際上就是一種退步。成為一名教師已經(jīng)一年了,經(jīng)驗增長了一些,但銳氣與進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時甚至覺得浸在一堆堆的作業(yè)、備課本中都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還有頑劣的學生用他的懶惰和不上進觸動敏感的神經(jīng)。直到我參加了江蘇省高中語文教師網(wǎng)絡培訓,為我提高自己打開了一扇窗。

從學習的內容來說,每一個專題的講座都和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關,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課后的交流也讓我深受啟發(fā),覺得有這么多的同行參與進來,發(fā)現(xiàn)自己困惑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終于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寂寞和孤軍奮戰(zhàn)的事。

從學習的效果來說,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也能在教學中迅速地應用起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比如,作文專題那一講,老師講了一堂如何打開學生思路的課,當時我就想這樣的方法對指導學生的寫作真的有用嗎?沒過幾天,講解單元練習里的一個作文題時,我就大膽地嘗試了一下這個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文題是"記住這一天",我指導學生先從"記"字入手討論,再采用老師用過的方法,讓學生大膽聯(lián)想,看他們能想到什么,平時不怎么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敢于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當時我就覺得這種打開思路的方法是值得嘗試的,后來看學生的習作,雖然優(yōu)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學生知道了應該從哪個角度寫,可以寫什么,我想這就是學習的收獲吧。

其實這次的學習還給了我另一個體會,就是慚愧。當看到別的老師旁征博引,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論積累是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或做散文或詩情澎湃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筆生澀得很;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慚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無論采用哪種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我都認識到學習是終身的職業(yè)。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習慣的有無、閱讀視野的寬窄和閱讀積淀的厚薄。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舞好兩柄"利劍",相信就能"雙劍合璧,威力劇增。"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更要重視我們自身的寫作教學。有人統(tǒng)計,目前有90﹪以上的語文老師有閱讀習慣,但是閱讀的內容多為教學參考書籍。所以老師要帶頭讀書,而且讀好書多讀書。其次,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重視作文講評,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學有所得。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在語文教學觀念上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學生的學習不是單靠老師講會的,更重要的是靠他們自己學會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識可以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們的實踐來培養(yǎng)。但是老師的講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師要講的是學生不會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講重點、難點、疑點。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更要發(fā)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與拓展、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能力。

另外我也想談談,這次培訓以后我以后在教學方面的目標:其次我談談我以后的目標:

1、針對教學經(jīng)驗不足,我決定在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的同時,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jīng)驗,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他們學習。

2、重視作文教學。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多寫多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并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可以限時作文,45分鐘寫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時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寫評語時少批評多激勵,并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3、及時充電,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工作注入新鮮血液,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

4、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教師讓學生結合個人愛好,選擇一些相接近的名著閱讀,還要邊讀邊做讀書筆記,記下優(yōu)美文段,記下心得體會。

專家們的精辟講座為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指明了一條寬敞的教學之路,讓我們在教學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據(jù),成為我們教改之路上的又一面旗幟,從而確定了教學研究的大方向。通過觀看聆聽專家們的理論見解,我再一次體會到語文教學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賞性,讓我再次對研究語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說實在的,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至今,我常常感到越教越不會教了,也曾困惑地問自己:"我們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站在課堂上?"面對著日復一日的繁忙瑣碎,我常常在感到疲憊不堪之余,更多的是過于熟悉之后的厭煩。我不愿在繁重低效地知識重復、課文反復學習中消耗自己,于是我也曾努力地尋覓更高效、學生更喜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我不斷地嘗試著、探索著,積累了更多的教訓和經(jīng)驗,但大多是個人化的、不成體系的感受。

正是高中語文網(wǎng)絡培訓從理念的高度給我指出了一個更自由,更廣闊的空間。這次遠程培訓共有四個模塊,共22講。這些專題涉及的問題,都是目前教學中最重要的熱點問題,也是我們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困惑最多、最難以把握和操控的問題,專家們針對這些問題做了細致入微的討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通過具體的課例選取教學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來分析、探討,無論從教學理念上、教學方式方法上,都給了我們多方面的啟示,給我們指明了今后語文教學的方向。教師培訓的形式應該很多,譬如:專家講座、網(wǎng)絡示范課、同行的交流......網(wǎng)絡培訓打破時空限制,以其豐富、全面、精準的培訓內容和快速、立體、多樣的培訓形式,成為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快速航班"。

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教師走出課堂,聆聽專家學者高屋建瓴的生動講解,俯視課堂,反思教學,這應是提升專業(yè)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通過這段時間的新課程改革培訓,認識到教育不應該是空中樓閣,它應該是立足于生活的。高中語文新課程的目標再也不是向大學輸送分數(shù)高的學生,而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作為一名基層語文老師,我感到此次培訓收獲頗豐,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十分期待。談談此次培訓中的一些感悟:

一、轉變觀念仍是關鍵。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臺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編排體例新教材新,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在此理念的指導和支撐下,課堂學習的形式實行開放式、自由式和多層次的形式。不再把課本當作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發(fā)現(xiàn)新思路的過程,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huán)境構成的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

二,新課程需要營造一年自由開放式的課堂。

實行自由、開放式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和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想象和表現(xiàn)的欲望和愿望,讓學生的思維、心理狀態(tài)處于開放狀態(tài),為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一個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為學生展現(xiàn)自我、獲取成功帶來機遇。比如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師根據(jù)參考書的答案講出來,那學生只能得到一種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師把自己根據(jù)教參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學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剝地機械記憶,而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或能力從而活學活用。若能由同學之間討論,師生共同交流,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那么學生的理解觸類旁通,集思廣益,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學生也在發(fā)自內在地、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對于老師在教學當中要善于捕捉課程資源,不拘于教材和教案,不僅僅是課本,可以自由開放地把你身邊的一切都可以當作是傳授知識的載體。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通過學生反饋的各種信息,不斷調整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fā)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的知識基礎、不同知識層次、不同欣賞口味與不同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在學習的過程中嘗到探求知識、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yōu)生"發(fā)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挖掘,啟發(fā)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tǒng)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jié)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jù)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fā)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全面充分地發(fā)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jù)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后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并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

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四、要變"用一本教科書教"為"用多本教科書教"。

我以前不管是讀書還是教書,總是認為老師是教課本,學生是學課本,老師是通過教課本教給學生知識,學生是通過學課本掌握所學知識。課本是"經(jīng)",老師和學生都是課本忠實的追隨者,這就導致上語文課對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教師都是不厭其煩的,詳詳細細、認認真真、方方面面的講解。做到以本為本、以綱為綱,但脫離生活實際,學生沒有興趣。

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jīng)驗,是活動。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huán)境構成的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

比如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師根據(jù)參考書的答案講出,那學生只能得到一種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學之間討論,師生共同交流,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那么學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所以老師在教學當中要善于捕捉課程資源,不僅僅是課本,其實你身邊的一切都可以是傳授知識的載體。

五、要變"課前備課"為"終身備課"。

現(xiàn)在,我認為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教師的文學知識要豐富,語文素養(yǎng)要豐厚——這就要靠終身的學習和積累,需要教師的終身備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知識在系統(tǒng)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導向作用,但對具體的問題教師無需作細致的準備。這樣,既能保證上課中教師"導"的作用,又能使得師生面對同一問題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利于師生共同參與交流,利于學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課前細致備課為終身備課。

六、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學。

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難得有這樣一個較長的時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為自己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想,也許在今后的教學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我至少不會再繼續(xù)迷茫。

高中語文網(wǎng)絡遠程培訓即將結束,我將滿載而歸。滿載的是前沿的理念,是專家的囑托,是同行的期許,是學生渴盼的雙眼。感謝這趟"快速航班",因為它讓我始終銘記,語文課堂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一份濃濃的人文情懷,在充滿人文關懷的語文世界里,學生一定會張揚生命的活力;感謝這趟"快速航班",因為它教會我用智慧、憐憫、同情、善良鑄就"大愛",讓一個個靈動、鮮活的身影快樂地活躍在學習的廣闊舞臺上;感謝此次高中語文網(wǎng)絡遠程培訓,因為讓我的教學生活更加豐富而充實,專業(yè)成長的幸福體驗讓前方的道路更加寬敞、明亮!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獲。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yōu)生“發(fā)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挖掘,啟發(fā)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tǒng)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jié)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jù)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fā)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全面充分地發(fā)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jù)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后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并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特別在創(chuàng)設情景這方面。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皩W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chuàng)造力是從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白x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夫子說:“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fā)現(xiàn)、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爸匾晫W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耙虿氖┙獭币阎v了兩千多年,“啟發(fā)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系。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于過程的“到位”與“優(yōu)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使過程“到位”,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還要選擇適當?shù)姆绞胶头椒?,并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jīng)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yōu)閭戎卦u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一、轉變觀念仍是關鍵

新大綱、新教材的出臺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讀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課本是點,讀本是面,我們須下大力氣備課本、備讀本,把讀本分門別類的和課本相對應,做到課本、讀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閱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寫作要遵循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采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tǒng)的記敘文、議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階梯的在作文之路上成長,而不是在高一、二就是文體不限的高考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二、語文是終身學習,教師也不例外。

新大綱、新教材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體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適應教材和時代的要求。廣博的知識、較高的語言水平和誦讀能力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師所必備的,“終身學習”不再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更是時代對每位教師的要求。

三、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四、運用“拿來主義”,大膽取舍。

對于新教材我們也應像 魯迅 先生所說的那樣“運用腦髓,自己拿來”,大膽取舍。課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講,讀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講。另外,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參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參考資料,面對那些紛繁的資料,我們也必須采用“拿來主義”。

五、要善于總結和回顧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云,沒有積累下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jīng)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

有人說“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的確,不學習不進步實際上就是一種退步。成為一名教師已經(jīng)一年了,經(jīng)驗增長了一些,但銳氣與進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時甚至覺得浸在一堆堆的作業(yè)、備課本中都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還有頑劣的學生用他的懶惰和不上進觸動敏感的神經(jīng)。直到我參加了江蘇省高中語文教師網(wǎng)絡培訓,為我提高自己打開了一扇窗。

從學習的內容來說,每一個專題的講座都和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關,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課后的交流也讓我深受啟發(fā),覺得有這么多的同行參與進來,發(fā)現(xiàn)自己困惑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終于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寂寞和孤軍奮戰(zhàn)的事。

從學習的效果來說,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也能在教學中迅速地應用起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比如,作文專題那一講,老師講了一堂如何打開學生思路的課,當時我就想這樣的方法對指導學生的寫作真的有用嗎?沒過幾天,講解單元練習里的一個作文題時,我就大膽地嘗試了一下這個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文題是“記住這一天”,我指導學生先從“記”字入手討論,再采用老師用過的方法,讓學生大膽聯(lián)想,看他們能想到什么,平時不怎么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敢于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當時我就覺得這種打開思路的方法是值得嘗試的,后來看學生的習作,雖然優(yōu)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學生知道了應該從哪個角度寫,可以寫什么,我想這就是學習的收獲吧。

其實這次的學習還給了我另一個體會,就是慚愧。當看到別的老師旁征博引,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論積累是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或做散文或詩情澎湃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筆生澀得很;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慚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無論采用哪種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我都認識到學習是終身的職業(yè)。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習慣的有無、閱讀視野的寬窄和閱讀積淀的厚薄。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舞好兩柄“利劍”,相信就能“雙劍合璧,威力劇增?!币虼俗鳛檎Z文老師,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更要重視我們自身的寫作教學。有人統(tǒng)計,目前有90﹪以上的語文老師有閱讀習慣,但是閱讀的內容多為教學參考書籍。所以老師要帶頭讀書,而且讀好書多讀書。其次,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重視作文講評,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學有所得。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在語文教學觀念上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學生的學習不是單靠老師講會的,更重要的是靠他們自己學會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識可以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們的實踐來培養(yǎng)。但是老師的講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師要講的是學生不會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講重點、難點、疑點。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更要發(fā)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與拓展、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能力。

另外我也想談談,這次培訓以后我以后在教學方面的目標:其次我談談我以后的目標:

1、針對教學經(jīng)驗不足,我決定在認真鉆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的同時,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jīng)驗,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他們學習。

2、重視作文教學。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多寫多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并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梢韵迺r作文,45分鐘寫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時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寫評語時少批評多激勵,并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3、及時充電,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工作注入新鮮血液,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

4、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教師讓學生結合個人愛好,選擇一些相接近的名著閱讀,還要邊讀邊做讀書筆記,記下優(yōu)美文段,記下心得體會。

專家們的精辟講座為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指明了一條寬敞的教學之路,讓我們在教學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據(jù),成為我們教改之路上的又一面旗幟,從而確定了教學研究的大方向。通過觀看聆聽專家們的理論見解,我再一次體會到語文教學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賞性,讓我再次對研究語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一)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xiàn)出種種消極心理。

如一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shù)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shù)也低不到哪兒去。一部分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空洞”,產(chǎn)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高三時候,還有一些學生在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jīng)》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xiàn)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鑒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關于談詩歌鑒賞技巧的小論文。經(jīng)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鑒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并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確鑒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二)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卑选靶纬蓚鹘y(tǒng)文化底蘊”確定為學習文言文的價值追求。同時要求“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化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边@一點也對古詩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文言文離我們時代久遠,且語言簡約、精深,學生讀起來難以理解,因而產(chǎn)生厭惡文言文的情緒,甚至會談“古”色變。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實踐新課標精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加強預習

教給學生閱讀、翻譯、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翻譯時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學生掌握了方法后,每次講課前,可以要求他們書面翻譯出所要學習的篇目或段落,先行理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分小組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再求助于教師。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使教師及時、真實地了解到了學情,講課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熟讀成誦

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彼纬祆湟舱f:“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睘榱伺囵B(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應該充分重視文言文課堂的誦讀,讓學生在讀中疑,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誦。針對學生的特點,在課堂討論解疑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幾個步驟去讀。首先,讓學生對照著注釋把文章從頭到尾邊讀邊譯,老師巡視指導,讓學生把自己還沒有弄懂的地方圈出來,同時整理到筆記本上,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直到真正弄懂為止。其次,讓學生試著不看注釋誦讀文章,在還不能記住意義的地方作出標記,然后將這些難記的知識反復地記憶。在這樣的自主學習中,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指導工作,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進入學習。同時要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明白誦讀對學習文言文的意義。所謂根基扎得深,果實才芬芳,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愉悅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激活知識

文言文學習不是以讀懂一篇課文為目的,而是以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為基礎,在教學中首先要激活先前知識,建立文言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這一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對詞義的理解、語法使用方面,也體現(xiàn)在對情感的感悟上。比如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見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還有常見的固定格式,在新課文中可先激活先前相關知識再聯(lián)系新課,這樣能夠有效地促進理解和保持。通過這種方式,使已有的知識在多次重復中得到逐步的強化。

四、重視積累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學生要“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近年來,高考語文試卷也加大了對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因此,背誦并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名句名篇,既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自身文化品位,適應高考的需要。

總之,文言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

(三)

雖然新課程已經(jīng)實施有多個年頭了,但是好多教師仍是一頭霧水,而且經(jīng)常能夠聽到老教師這樣說:"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實,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還沒有徹底地去改變自己頭腦中的老觀念,以至覺得無從下手。下面談談自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兩點體會。

一、從課堂活動入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活動是新課程實施的主渠道,學生學習過程中,要使教學的內容更易于學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過他們自己參與教學過程獲得。而課堂活動則是最好的實施辦法。高中新課程計劃在實施中強調著眼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態(tài)度、能力、知識諸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強調加強對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組織,大量增加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等課堂學習活動,并把綜合實踐活動列為必修課,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課堂活動入手,加強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把課堂變成學生探索知識,提高認識事物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的舞臺。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fā)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當然,課堂活動過程中,由于學生素質、紀律觀念、教學條件等原因,活動操作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課堂混亂,冷場,答非所問,時間不夠用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精心準備、合理組織,研究教材,研究學情,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式。

二、從改善師生關系如手,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氣氛

在傳統(tǒng)觀念下,教師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只要求學生尊重老師,所謂師道尊嚴,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割裂了師生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學生只有被動的服從,缺乏必要的溝通。而這樣做的結果必然導致師生關系緊張,有些逆反心理強的學生甚至暗中和老師對抗,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新課程中,旗幟鮮明地提出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即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實施者、探索者。

教學是一種過程,是一種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機會,而不僅僅是教師教給學生東西。獲得知識、參與活動、增加體驗都是教學的結果。因此,教師要轉變以往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觀,樹立知識學習與智能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教學觀。這就要求我們倡導教學民主,建立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這是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使每一個學生自覺、主動地活動,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使教師的教在對學生的學的誘發(fā)、組織、輔導、調節(jié)、反饋等方面而發(fā)揮作用,而不只見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和結論。這樣,使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合力。在教學過程中,要使那些比較單調的認知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為樂學。便接受為探究,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使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課堂氣氛相統(tǒng)一。還要注重知識的升華和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有所得。

總而言之,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新課程的行家里手。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學生其他素養(yǎng)的發(fā)展必須通過理解和運用語言來實現(xiàn),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修養(yǎng),堅守屬于自己的那塊領地。讓我們一起共勉。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六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精練、實用、高效,教師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環(huán)境的舒適等外因,最終只有通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活動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我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加以靈活的處理,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課前精心設計與課堂中的恰當引導,構建一個流暢自然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和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而又緊湊地參與學習與思考,較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傊?,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七

一、備課情況。

二、上課情況。

三、課外輔導情況。

四、改進存在問題的對策

1、狠抓古詩文背誦默寫,尤其要在落實默寫上下功夫,確保學生不禁能背誦,而且能準確無誤的默寫,提高古詩文默寫的得分率,以反復抓、抓反復為工作重點,強化訓練與檢查,盡全力讓每個學生在默寫上不失分。

2、進一步加強基礎訓練,了解學生在小學期間語文基礎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計劃、分階段的進行指導并加強訓練。

3、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落實閱讀教學,注重解題指導,加強閱讀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語文各種能力點及各種文體的學習要求與解題方法,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講練結合,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做到有講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與閱讀水平。

4、以真情關注學困生,感化學困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幫他們查漏補缺,不讓他們放棄語文學習,不讓他們掉隊。

5、關注學有余力的學生的需求,在提升能力方面多給與指導,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優(yōu)秀率。

本學期,我們初三語文備課組五位老師,面對素質教育,對一群基礎差、能力弱、無心學習的學生不言棄,努力工作,負重攀登,把集體備課、有效教學、設計作業(yè)與測試、復習、開展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等工作落實到實處,積極參與教科研,做法如下:

1、利用周二集體備課時間認真搞好集體備課,集體教研;優(yōu)化教法、學法,突出教學重難點。

2、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fā)揮學案的作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4、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分層設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監(jiān)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qū)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5、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煉能力,提高興趣.

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7、充分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利用多媒體教學,為語文課堂輸入新的血液,讓語文的理念、網(wǎng)絡的豐富資源為語文教學服務。

在新的一學期里,我們會繼續(x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真正做到有效教學,教學有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為推動我校的語文教學、提高全鎮(zhèn)的語文成績而努力。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wǎng)然后站內搜索高中語文教學反思心得體會。

高中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總結篇八

語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xiàn)出種種消極心理。

如一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shù)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shù)也低不到哪兒去。一部分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還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優(yōu)化心態(tài)。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空洞”,產(chǎn)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生高二時搞過一個試驗,讓學生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每個班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冊課本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書里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資料,并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后,班上組織交流。最后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生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獲。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高三時候,還有一些學生在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姡瑦酆煤团d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古典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時,《詩經(jīng)》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xiàn)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學:了解詩歌的常識——鑒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關于談詩歌鑒賞技巧的小論文。經(jīng)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詩歌鑒賞也就這么回事情嘛,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xiàn)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鑒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并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確鑒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通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