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佛教導游詞500(精選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02:57:13 頁碼:11
最新佛教導游詞500(精選8篇)
2023-11-21 02:57:13    小編:zdfb

總結(jié)能夠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一個完美的總結(jié)應該具備客觀性、準確性和邏輯性,能夠真實地反映個人的成長和收獲。這些總結(jié)范文凝練了大量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要點。

佛教導游詞500篇一

2018年導游資格考試快開始啦!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導游資格考試基礎知識考點以供考生學習,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編的及時更新哦。

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從山門(寺院正門)起沿一條南北向中軸線,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離布置一座殿堂,周圍用廊屋或樓閣把它圍繞起來。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經(jīng)樓(閣)或毗盧閣、觀音殿。大雄寶殿前,左右配殿有枷藍殿、祖師堂(或觀音殿、藥師殿等)相對。寺院的主要生活區(qū)常集中在主軸線東側(cè),包括僧房(居室)、香積廚(廚房)、齋堂(飯?zhí)?、職事堂(庫房)、榮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來者的客房特設在中軸線西側(cè)。

山門。

佛寺的大門稱為“山門”。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處,所以得名。山門一般有三個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中間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nèi)塑兩大金剛力士像,如同兩個門衛(wèi)護持寺院。

天王殿。

進了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兩側(cè)有鐘樓和鼓樓。天王殿中間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彌勒佛。東西兩旁分塑四大天王像,彌勒佛背后神龕內(nèi)供韋馱菩薩像。

大殿。

天王再往北是“大雄寶殿”,俗稱“大殿”,為寺廟的主殿、正殿。“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漢譯,是對佛祖釋跡牟尼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常見的供奉釋迦牟尼佛有三種姿勢:一種稱“成道像”,結(jié)跏趺坐(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成道前,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這一切唯有大地能夠證明。再一種為“說法像”,結(jié)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huán)形,名為“說法印”。還有一種立像,左手下垂,名“與愿印”,表示能滿足眾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

還有的是“三佛同殿”。一種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種佛身。中尊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指體現(xiàn)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指經(jīng)過修習而獲得佛果之身。右尊為“應身佛”,即是釋迦牟尼佛,指佛為度脫世間眾生需要而現(xiàn)之身,特指釋迦的生身。

又一種為供“橫三世佛”。這里的“世”指三個空間世界,以其同時存在,所以叫“橫三世”。正中為本尊釋迦牟尼佛;左側(cè)為左手持缽(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藥丸的藥師佛;右側(cè)為阿彌陀佛。

另一種為供“豎三世佛”。這里的“世”、指因果輪回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三世指過去(前世、前生)、現(xiàn)生(現(xiàn)世、現(xiàn)生)、未來(來世、來生)三世。在佛像中的位置是:正中為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cè)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jīng)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得名。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cè)為未來佛,即彌勒佛。彌勒是釋迦之后將為佛。佛經(jīng)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

佛殿兩側(cè)各九尊羅漢。佛壇背后是觀音菩薩手持楊枝凈瓶,立于普陀洛枷山海之間。

配殿。

大殿的東西兩側(cè)配殿是枷藍殿與祖師殿。

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簡稱。是“僧園”之意。這里的伽藍特指“祗樹給孤獨園”,是釋伽在舍衛(wèi)國居住說法的場所。

伽藍殿供波斯匿王和他的太子祗陀,還有給孤獨長者。相傳“祗樹給孤獨園”是給孤獨長者用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祗陀的花園,建筑了“祗園精舍”,釋迦說法的道場。除了這三位護持佛法建立枷藍的善士外,殿內(nèi)兩側(cè)還有供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位枷藍神的,他們是寺院的守護神。

法堂。

大殿的后面為法堂,也叫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它是佛寺中僅次于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設法座。法座亦稱獅子座,堂中設高臺,中置坐椅,供法師演說佛法之用。法座后掛象征釋迦說法傳道的圖像。法座前置講臺,臺上供小佛像。下設香案,供置香花,兩側(cè)列置聽法席位。

藏經(jīng)閣。

法堂之后是藏經(jīng)閣,藏大量書籍,一般不對外開放。

導游資格證考試欄目推薦:

導游資格證考試動態(tài)。

導游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

導游資格證考試時間。

導游資格證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佛教導游詞500篇二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隋唐時代達到鼎盛,其間,大體經(jīng)歷了佛教經(jīng)典在中國大量傳播、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國化的佛教宗派這樣幾個發(fā)展階段。在這幾個階段,都顯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歷史貢獻,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顯、慧遠、曇鸞等幾位高僧。

法顯是東晉時杰出的佛經(jīng)翻譯家和旅行家。俗姓龔,平陽武陽(今臨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歲時就送他到佛寺當了沙彌(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難。法顯從小對佛很虔誠,20歲時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堅定,行為更加嚴謹,眾僧稱譽他“志行明敏,儀軌整肅”(《高僧傳·法顯傳》)。

法顯生于南北分裂、社會動蕩的東晉十六國時代,佛教在北方廣泛流行。當時,北方地區(qū)先后建立起眾多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他們與漢民族隔閡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漢族信奉儒家教義,認為“佛,外國之神,非諸華所應祠奉”;他們則主張“佛是戎神,所應兼奉”(見《晉書·佛圖澄傳》),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為了從思想上統(tǒng)治漢族廣大民眾,他們大力宣揚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發(fā)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趙國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圖澄的宣傳下,“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相競出家”(見《晉書·佛圖澄傳》)。但是,佛教的迅速發(fā)展也帶來不少混亂。主要是僧人受統(tǒng)治者支持享有特權(quán),于是“真?zhèn)位煜?,多生愆過”(見《晉書·佛圖澄傳》),出現(xiàn)大量不法行為,引起民眾不滿,嚴重削弱了佛教;同時,佛教自身的規(guī)章制度,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當時雖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譯的佛經(jīng)在中國流傳,但很不系統(tǒng),且多是口授相傳,輾轉(zhuǎn)流行,不免訛誤增損,而戒律的翻譯又極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權(quán)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亂。

這種狀況,對于正直篤信的法顯來說,是不能容忍的。為了保衛(wèi)佛教的純潔性,以利于佛教的發(fā)展,他決心西行印度,到佛教發(fā)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維持僧眾團體及僧眾個人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佛教團體和個人的行為準則。于是,東晉隆安三年(399),法顯與同學數(shù)人從長安出發(fā),“至天竺尋求戒律”(法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經(jīng)的征途。

法顯從長安出發(fā)時已是65歲高齡,他們一行數(shù)人,西經(jīng)戈壁,越蔥嶺,周游天竺,后經(jīng)印度洋到山東半島登陸,最后回到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歷時20xx年,歷經(jīng)30多個國家,包括今日我國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以及我國南海、東南沿海等地,歸來時已是80歲老人。他是當時中國走得最遠的人,“漢之張騫、甘英皆不至此”(《佛國記》)。

法顯在印度刻苦勤學掌握了梵文梵語,把大量口傳佛典記錄下來帶回中國,歸來后,又親自譯成漢文,從此,中國內(nèi)地佛經(jīng)結(jié)束了西域的中轉(zhuǎn),直接溝通了東方的兩個文明發(fā)源地,中國佛教更系統(tǒng)地發(fā)展起來了。同時,法顯撰寫的《佛國記》不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也是我國最早記錄中亞、印度、南洋各國歷史、地理、科學、藝術(shù)和文化的偉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義凈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創(chuàng)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路?!?轉(zhuǎn)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顯》,第19頁)就是說,法顯是我國西天取經(jīng)的開山大師,唐代玄奘進一步開拓了取經(jīng)道路;而且,法顯的《佛國記》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相與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遠,在使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歷史貢獻。

慧遠也是東晉時高僧,本姓賈,雁門樓煩(今寧武縣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澳晔?,隨舅令狐氏游學許、洛,故少為諸生,博綜六經(jīng),尤善老莊”(《高僧傳·慧遠傳》)。說明慧遠少年時代主要學習儒家經(jīng)典,對當時流行的道家老、莊思想也很精通,但還未形成確定的志向。東晉永和十年(354),慧遠21歲,深慕江東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東”,拜師從學,因北方戰(zhàn)亂,道路不通,未能如愿。這時,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縣北)立寺傳教,“聲甚著聞”,他又與其弟“遂往歸之”。聽了道安講經(jīng)說法后,十分敬佩,驚嘆說:“真吾師也!”認為以前十分喜愛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與其弟削發(fā)出家于道安門下。“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精思諷持,以夜繼晝”,深為道安賞識,24歲便開講佛經(jīng)(見《高僧傳·慧遠傳》)。從此,終生皈依佛門,堅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東晉太元六年(381),48歲的慧遠來到廬山,深感“廬峰清靜,足以息心”,便在這幽靜秀麗的廬山定居下來,開始了他富有特色的傳教生涯,從此足不出山,直至83歲逝世(見《出三藏記集·慧遠傳》)。慧遠在廬山的活動主要分三個方面:

一是著書立說,闡釋佛理,宣揚佛法。他一生“所著論、序、銘、贊、詩、書,集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傳·慧遠傳》),絕大多數(shù)作于廬山。通過著書立說,形成了他的以佛教義理為核心,又廣泛吸收儒、道各家學說的中國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確主張“內(nèi)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門不敬王者論》),儒、釋、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體。在東晉,一再發(fā)生過關(guān)于沙門(佛門)該不該禮敬帝王的爭論,其實質(zhì)也就是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關(guān)系或者說佛教在中國是否合法的爭論。為此,他寫下了《答桓大尉書》、《沙門不敬王者論》等名篇,一方面主張在家信徒(居士)必須遵從世俗,禮敬君親,盡忠盡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須保持佛門的獨立性,不禮敬君親,無所謂忠孝。他指出,從表面看,沙門不敬君親是“內(nèi)乖天底之情”,“外闕奉主之恭”,違反了封建禮教,但這樣可以使沙門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樣影響民眾,從根本上維護了統(tǒng)治者的最高利益。總之,“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fā)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沙門不敬王者論》)。佛教信仰與封建禮教不過是殊途同歸,終極目的是一致的。這樣,慧遠通過融合儒、釋、道思想,從理論上闡明了佛教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決了關(guān)于沙門是否禮敬王者的爭論,而且也保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合法地位,從而在佛教中國化的道路上邁開了決定性的第一步。

慧遠在廬山的又一主要活動是建立僧團,壯大佛教勢力。他培養(yǎng)組織了一個聲名遠播的廬山僧團及居士群,從而使廬山成為當時中國佛教的兩大中心之一。另一個中心是印度僧人鳩摩羅什所在的長安,是主要的譯經(jīng)中心;慧遠在廬山除譯經(jīng)傳法之外,則努力使佛教中國化。同時,僧團周圍還有以上層社會名流為主體的居士群,它是慧遠與世俗世界聯(lián)系的紐帶,既能溝通上層統(tǒng)治階級,又避免了僧侶奔走官府而引起人們的厭惡心理,也有效地壯大了佛教的勢力。

慧遠的另一主要活動是廣泛接觸社會,擴大佛教影響。他居于廬山30余年,雖然“影不出山,跡不入俗”(《高僧傳·慧遠傳》),但并沒有絕離塵世,而是不分華夷南北,朝野順逆,皆與交往,對誰也不親不疏。從地方官員到朝廷重臣,從著名文學家、道土到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舉凡來訪者,無不廣泛結(jié)交。而且,居于統(tǒng)治階層的上層人物,大多數(shù)是主動與慧遠結(jié)交的?;圻h以其超然出世的態(tài)度,周旋于復雜的政治斗爭之間,并贏得雙方的尊重,這樣不但擴大了佛教對社會的影響,而且通過廣泛接觸上層人物,也使佛教進一步獲得了統(tǒng)治者的支持。

與此同時,慧遠還從理論上結(jié)合道家“以無為本”的出世主義,宣揚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并把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命運主宰權(quán)從天、上帝、鬼神手中奪回,交給每個人的“心’,引導人們從主體自身內(nèi)部加強修養(yǎng),積德行善,提倡通過念佛投生西方凈土,從而對中國佛教凈土宗思想的產(chǎn)生起了先導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凈土宗僧人尊奉慧遠為中國凈土宗初祖。

繼法顯、慧遠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曇鸞,他對中國凈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進作用,可以說是凈土宗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氨狈酱蠛陜敉聊罘鹬畼I(yè)者,實為北魏之曇鸞,故常推為凈土教之初祖”(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冊)。

曇鸞是北魏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他“家近五臺山,聞其神跡靈怪,幼即往尋之,便出家”(《續(xù)高僧傳·曇鸞傳》),可見他是在幼年時代懷著對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為僧的。出家之后,“廣讀經(jīng)籍,尤研四論與佛性”(《續(xù)高僧傳·曇鸞傳》)。一方面廣讀博覽佛教經(jīng)書和儒道典籍,同時更深入鉆研鳩摩羅什所譯的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四種基本著作《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和有關(guān)佛性的學說。

曇鸞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來到建康(今南京市),曾與梁武帝談論佛性,很受梁武帝贊許。后又拜見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經(jīng)》十卷,他便準備攜經(jīng)返回北魏故地,從事修行;但在途經(jīng)洛陽時遇到印度名僧菩提流支,便問:“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jīng)者乎?”意思是佛經(jīng)中有沒有勝過道教的長生不老之法。菩提流支很不高興地“唾地相斥”回答他:道教哪配與佛教相比?靠道教的《仙經(jīng)》是不能擺脫生死輪回,達到長生不老的。隨之即把佛教的《觀無量壽經(jīng)》授予他,說:“此大仙方,依之修行,當?shù)媒饷撋??!闭f明長生不如解脫的道理,引導他信仰凈土(見《續(xù)高僧傳·曇鸞傳》),這使曇鸞深受教益,當場把《仙經(jīng)》燒掉,此后他便主要傳播凈土信仰了。

曇鸞回到故地后,大力弘揚凈土念佛,民眾紛紛皈依,名聲大振。北魏分裂后,東魏開國君主孝靜帝對他十分崇敬,尊稱他為“神曇”,并下敕令要他住持并州大寺。他后來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屬交城縣),在這里講經(jīng)授徒。從此,玄中寺成為傳播凈土信仰的重要中心。到唐代,曇鸞的再傳弟子、山西文水人道綽繼續(xù)在玄中寺傳道;后來,道綽的弟子善導來到長安,建立起了完備的凈土宗派,使凈土宗的發(fā)展,達到了一個極盛時期。

凈土宗在印度佛教中也沒有形成宗派,卻在中國得到發(fā)展并連綿不絕地流傳了下來,主要是因為它的教義和修行方法簡便易行,得到平民大眾的信奉,所以如同禪宗一樣,稱得上是真正中國化了的佛教。凈土宗的發(fā)展,與山西地區(qū)和由山西出家的高僧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guān)系。它是由慧遠開創(chuàng)、曇鸞奠基、道綽與善導完成的,主要是在山西大地上形成發(fā)展起來的,曇鸞在凈土宗的發(fā)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凈土宗在唐代正式形成后,進而傳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依據(jù)善導一師開創(chuàng)凈土宗”(日·村上專精:《日本佛教史綱》),使凈土教在日本得到廣泛流傳,成為日本眾多佛教宗派中的一個重要宗派,也因此,日本的凈土宗一直尊奉曇鸞、道綽、善導為凈土三祖師,尊奉玄中寺為凈土宗開山祖庭。歷代日本凈土名僧,多來玄中寺朝拜,視為“圣地”,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橋梁作用。

以上,從法顯、慧遠到曇鸞使我們看到,由山西出家的佛教高僧大多集中在十六國北朝時期,這個現(xiàn)象很值得重視。十六國北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分裂、大動蕩時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個高峰期,在這個時期,山西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而再度成為多民族活動的大舞臺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爐;這個時期,也正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一個繁榮期,山西在這個時期一直處于北方民族統(tǒng)治之下,這些民族的統(tǒng)治者為了有效地統(tǒng)治漢族人民,在不斷學習吸取漢民族文化的同時,又大力宣揚和扶持佛教文化發(fā)展,這就為山西出現(xiàn)為數(shù)眾多的佛教高僧,以及佛教文化能夠在山西獲得比較高度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特定的和相當有利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歷史文化氛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山西佛教文化之所以格外光輝奪目的基本原因了。

同時,山西地區(qū)不僅佛教思想比較活躍,在傳播和發(fā)展中國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藝術(shù)的寶庫,是全國佛教遺產(chǎn)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如五臺山位居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玄中寺為中日凈土宗搖籃;云岡石窟文化可與敦煌媲美;廣勝寺稀世罕見的金版藏經(jīng)《趙城金藏》為當今整理出版《大藏經(jīng)》的主要底本;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斕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繪畫等等。這些說明,山西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佛教導游詞500篇三

來到佛家勝地,我就要和大家廣泛地說及佛教,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佛?用幽默一點的說法,是從字的結(jié)構(gòu)方面闡述:佛是一張弓,兩把利劍豎當中,旁人問我是誰,我是和尚老祖宗!這種說法雖然幽默、詼諧,但它至少說明了佛在社會的地位是非常霸氣,非常有征服力。

其實用通俗的語言說的簡單明白一點,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但是如來不是單指一個佛,而是佛的總稱,比如說:釋迦牟尼如來佛,阿彌陀佛如來佛,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

佛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也就是說佛明白了整個世界和天地間的一切生死奧妙,成為了宇宙的主宰,所謂:天地之間,唯佛獨尊。也就是這個道理。

信佛可以使你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無苦無悲,可以令你心胸開朗、心如明鏡、心歸凈土。既然佛的作用如此浩瀚無邊,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蝗バ欧?、學佛呢?也許大家是多么的想去信佛、學佛,只不過不知道怎樣去信,如何去學,下面我將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方法。

佛教崇尚一種美妙的預言,提倡世人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你每念一遍阿彌陀佛,屬于你自己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蓮花,你念的越多,蓮花就會長的越多。等到你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那你就可以登臨仙境,早日成佛。

學佛之人必須心存善良,用心慈悲,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善良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有一句話說的好:千年修書只為卷,讓他三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惶惶天朝,萬千氣象,江山坐在百姓心上。熱天熱地熱太陽,熱的是一飯一粥一件衣裳。大江南北,四野蒼茫,只有星星不見朝陽。敬天敬地敬爹娘,敬的是僅有頻臨絕種的善良。

我們學佛切忌不可吃葷,更不能殺生,佛教有云:蕓蕓眾生,皆有佛性。他所說的眾生,并不是專指人類,還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動物,比如說:貓、狗、牛、羊……它們和我們?nèi)祟愐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性,共處一個美麗的大自然,如果我們傷害了它們,又于心何忍呢?有一首詩寫的特別好:千百年來碗里耕,怨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夜半聲、夜半聲,怨深如海恨難平。欲消世上刀兵劫,莫把蒼生作肉羹!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學佛之人,除了不可殺生之外,還有幾點忌諱:不可偷盜、不可邪淫、不可妄語、不可飲酒,這也就是佛規(guī)中的“五戒”,但是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又產(chǎn)生了第六戒:不可吸煙。因為吸煙的人口中有污濁的味道,這樣去學佛,念佛是?對佛的不恭敬,何況煙草中含有尼古丁毒素,對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學佛之人還有一點最為重要:要不斷的培養(yǎng)自己的悟性。至于什么是悟性,我給大家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南岳的懷讓禪師有一個弟子叫馬祖,一次,懷讓禪師看見馬祖整天坐禪思定,不思茶米,就問馬祖在想什么,馬祖說:我想和釋迦牟尼一樣成佛。懷讓禪師說道:鐵棒可以磨成針,那么磚頭可以磨成鏡子嗎?馬祖聽后恍然大悟。還有一個例子:牛拉車,車不走,人是打車,還是打牛??菩薩是指自覺、覺他者,也就是說,不但講求自我的修行,還會幫助別人,它的地位僅次于佛,常見的五大菩薩有: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王、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居于五大菩薩之首,在婦女信徒中的地位和影響是非常的廣泛。“觀世音”這個名稱的由來:是說塵世間的蕓蕓眾生,在受苦受難的時候,只需要念誦自己的名字,菩薩就會“觀”這個音,并會立刻前去解救。所以稱之為“觀世音”,簡單的說,也就是觀世間的悲苦聲音。

到了唐代,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就簡稱為“觀音”。在唐代以前,觀世音原為男身像,唐代以后,為了方便閨房小姐的供養(yǎng),才生出了女身觀音佛像。常見的觀音有南海觀音以及千手千眼觀音。

南海觀音又稱海島觀音、渡海觀音,也就是左手持凈瓶,右手拿柳枝。她的`左邊侍從是善財童子,右邊侍從是侍香龍女,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金童玉女。

千手千眼觀世音,是身后有1000只手,每一只手上有一只眼睛,所以稱之為千手千眼觀音。

地位僅次于菩薩的是羅漢,羅漢是指自覺者,也就是說只講求自我的修行,并不會去救苦救難、普渡眾生。有2羅漢、6羅漢、18羅漢、500羅漢之說,關(guān)于羅漢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一:佛祖逝世后,以迦葉為首的500弟子在王舍城集結(jié),把佛祖生前宣講的佛學,回憶整理成佛經(jīng)總集《三藏》,由此獲得羅漢的果位;二:五百羅漢原是500個強盜,在佛祖感召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遂為五百羅漢;三:五百羅漢生前是500只蝙蝠,棲于南海之濱的枯樹洞內(nèi),有諸商侶棲息樹下,生火御寒,口誦佛經(jīng),眾蝙蝠戀聽佛經(jīng),當枯樹被燃,為火所困仍不忍離去,以致在火中喪生,后轉(zhuǎn)人世,出家奉佛,成為五百羅漢。摩訶迦葉——在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被稱為“頭陀第一”,“頭陀”是古印度一種宗教修行方式,修行者必須行腳、乞食、露宿,不能穿好衣服,吃好東西,總之,嚴格限制物質(zhì)欲望,頭陀行者一般被稱為苦行僧。摩訶迦葉以嚴格遵守頭陀行而著名,據(jù)說釋迦曾勸他年紀大了,不必再堅持苦行,但他婉言謝絕了釋迦的相勸,因此釋迦對他也十分敬重。阿難——因要侍奉釋迦的飲食起居,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宗教修行,故釋迦只世時他會經(jīng)常聽聞佛法,卻未能證得阿羅漢果位(聲聞弟子的最高修行境界),釋迦去世后,弟子門相聚,商量舉行會誦,誦出佛陀所說之法,當時主持其事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以阿難未得羅漢果為理由,拒絕他參加這一聚會,這使阿難非常傷心,受到很大刺激,他下決心奮力修行,終于在聚會前一天晚上臨睡時,在頭碰上枕頭的一瞬間忽然大悟,證得阿羅漢果,從而獲得參加聚會的資格。

佛教導游詞500篇四

說到了這個“佛教”,相信大多數(shù)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是和尚,觀音,大佛這些吧,那么,中國也有一部分人是信佛教的,大家對于佛教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跟百分網(wǎng)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佛教。

佛教在其發(fā)樣地印度的發(fā)展.從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2世紀,大約有1800年的歷史,大致可分四個時期、三個600年。初600年為原始佛教時期及部派佛教時期;中600年為大乘佛教時期;后600年為密乘佛教時期。

(一) 原始佛教時期及部派佛教時期(公元前6世紀一公元1世紀中葉)

(二)大乘佛教時期(公元1世紀中葉—7世紀)

(三)密乘佛教時期(7世紀—12世紀)

(一)佛教在世界的傳播

1、北傳佛教

從古印度向北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以大乘佛教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經(jīng)典主要屬于漢語,亦稱漢語系佛教。

2、南傳佛教

從古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云南傣族等少數(shù)民勝地區(qū)。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為主。其經(jīng)典主要屬巴利語,亦稱巴利語系佛教。

3、藏傳佛教

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與藏區(qū)苯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流傳于中園的藏、蒙、裕固、納西等民族地區(qū)以及不丹、錫金、尼泊爾、蒙古和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國家和地區(qū)。近年來,在歐美地區(qū)也流傳很廣。它的經(jīng)典屬于藏語,故亦稱藏語系佛教。

(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佛教包有了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體系,全面繼承了印度三個時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國,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經(jīng)典也都在中國??梢哉f,佛教誕生在印度,發(fā)展在中國。

1、漢族地區(qū)佛教

2、云南上座部佛教

3、藏傳佛教

“四諦”(亦稱“四圣諦”,即苦、集、滅、道)是佛教各派共同屈認的基礎教義。所謂“諦”即“真理”的'怠思。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經(jīng)典.包括經(jīng)藏(釋迦牟尼說法的言論匯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規(guī)章制度的匯集)、論藏(釋迦牟尼后來大弟子對其理論、思想的闡述匯集).故稱三藏經(jīng),或稱。大藏經(jīng)”。藏傳佛教大藏經(jīng)稱為《甘珠爾》和《丹珠爾》。《甘珠爾》意為佛語部;《丹珠爾》意為論部。

拂教的旗織成佛像的胸間.往往有右旋“ ”或左旋“ ”的標記,表示吉祥萬德。

佛教的標志也往往以****表示。因為佛之法論如車輪輾轉(zhuǎn)可摧破眾生煩惱。

(一)佛

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華嚴三圣;

(二)菩薩

文書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

(三)羅漢

(四)護法天神

四大天王;韋馱;二王尊;伽藍神關(guān)羽;

1、一般“四眾弟子”、“出家四眾”、“七眾”;

2、水平較高的僧人——法師、經(jīng)師、論師;

3、職務:主持、監(jiān)院;

合掌;繞佛;五體投地;

水陸法會;眾姓道場;增福延壽道場;焰口施食;懺法;

(一)佛教四大名山

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二)著名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

(三)漢地佛教八宗祖庭

(四)漢地佛教其他重要名寺

法門寺、白馬寺;

(五)著名藏傳佛教寺院

1、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拉卜楞寺、塔爾寺;

2、五當召

3、雍和宮

(六)云南上座部佛教著名寺塔

曼飛龍佛塔、景真八角亭、廣允緬寺。

?

佛教導游詞500篇五

從內(nèi)蒙回來,順道去了山西,多少減少了點沒能看到真正大草原的遺憾。

山西,因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有一首歌可以為證,《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至于又稱“三晉大地”,我曾自以為是地曲解為:分為晉北、晉中、晉南三大塊,所以稱“三晉”,看了書本才知道,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因是晉國的中心而簡稱“晉”,又因被趙、魏、韓三國瓜分,史稱“三晉”。

未到山西,頭兒就一直念叨,山西是一個歷史厚重的省份。知道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創(chuàng)造出許多古老文化,演繹出諸多神話傳奇,但是至于具體的東西,到了山西才真的大開眼界,才理解為什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所以,我把六天的山西之行定位為“歷史之旅”、“文化之旅”。

至于山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萬年前,傳說中的華夏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在這里劈山治水,培育谷物,堯、舜、禹亦曾先后在晉南建都,即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城(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陽);秦、漢、魏、晉時代,山西一直是屏蔽就城的戰(zhàn)略要塞;隋唐五代時期,太原又是唐朝的北都,后唐、后晉、后漢、北漢亦都是從山西開基立業(yè)的。北宋時,山西是宋遼爭奪的主要地區(qū),著名的楊家將就是在這里為國效勞,留下名垂青史的佳話;明初,明王朝數(shù)次組織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使山西人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向全國,到了清代,晉商又以規(guī)模雄厚的資本,把山西票號開遍全國各地,開創(chuàng)了中國銀行業(yè)之先河,名震華夏。

無數(shù)歷史凝結(jié)在山西的“奇跡”令人折服驚嘆。先說說晉北的佛教文化,體現(xiàn)在大同的云崗石窟、懸空寺,最著名的當屬佛教圣地五臺山。

云崗石窟開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約用了70年的時間,到520xx年結(jié)束,據(jù)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云崗石窟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依山開窟,窟內(nèi)鑿像,現(xiàn)存各類造型各異、大小不同的佛雕5100余尊,其雕刻技藝之精湛、造型內(nèi)容之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后半葉我國佛教雕刻藝術(shù)的博物館。

位于大同市約80公里外的渾源縣境內(nèi)的懸空寺,當?shù)厝擞谩皯铱账?,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來形容它的險峻,被稱為“天下一絕”的懸空寺懸掛在半山腰已晃晃悠悠了1400多年,至今完好。

懸空寺遠看玲瓏袖珍,走進才知內(nèi)里乾坤。十幾口碗口粗的木棍支撐的寺廟,呈一院兩樓布局,殿宇樓閣40間,南北兩座宏偉的三檐歇山頂高樓仿佛凌空對峙,懸掛在刀削斧劈般的絕崖之上,三面環(huán)廊圍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迂回曲折。懸空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寺內(nèi)各種塑像頗多,既有佛教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又有道教呂洞賓、老子神像,還有儒教先祖孔子,這在宗教史上也屬罕見。導游講,這是由于歷史上皇室信仰不同的宗教,為了不使自己的信仰被后人毀掉,而選擇的一種兼容包納的做法。這其實也反映了我們中國人“中庸”、“有容乃大”的思想。

佛教導游詞500篇六

嶗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青島市區(qū)以東的黃海之濱,面積為446平方公里,“三圍大海,背負平川”,山海相連,雄偉壯觀。最高峰叫“巨峰”,俗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萬里海岸線上的第一峰,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

嶗山的山體由巖漿巖構(gòu)成,屬于花崗巖地貌景觀,山勢峭拔雄偉,奇峰、怪石、象形石隨處可見,可謂是“天然雕塑公園”。

嶗山年平均氣溫為12.6℃,夏季平均氣溫為24℃,冬季平均氣溫為-2℃,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宜人,是旅游、療養(yǎng)、度假的理想之地。

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嶗山最高的名泉是“天乙泉”,又名“原泉”,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極為罕見。嶗山泉水清澈豐富,水質(zhì)優(yōu)良,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經(jīng)常飲用,延年益壽。歷代嶗山道士中,年逾百歲的多有記載。聞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就是用嶗山泉水釀制而成。

嶗山植物品種繁多,古樹名木蔥郁蒼勁,更令人稱奇的是南北花木盤根共存。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嶗山有各種植物1600余種,其中不少亞熱帶植物長勢良好,數(shù)百年的耐冬和一二千年的銀杏、柏樹、黃楊、赤松等枝繁葉茂,挺拔蒼翠,為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

嶗山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是道家方士修仙煉丹的風水寶地,鼎盛時期曾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為嶗山平添了深邃神秘的色彩。著名道士如唐代的李哲玄,宋代的劉若拙,元代的丘處機、劉處玄、劉志堅,明代的張三豐、徐復陽、孫玄清、齊本守等都曾受到過帝王的敕封。嶗山的佛教也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著名的廟殿古剎有法海寺、潮海院、華嚴寺等,法顯、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此弘揚佛法。為世界佛教所推崇的那羅延窟坐落在嶗山東麓棋盤石游覽區(qū),《華嚴經(jīng)》記載:“震旦國有一住處,名那羅延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那羅延窟被佛教界稱為“世界第二大窟”。嶗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綺麗無比,尤其以“明霞散綺”、“棋盤仙弈”、“巖瀑潮音”、“蔚竹鳴泉”、“太清水月”、“海嶠仙墩”、“龍?zhí)秶娪辍?、“華樓疊石”、“巨峰旭照”、“獅嶺橫云”、“那羅延窟”等嶗山著名景點為最。

改革開放以來,嶗山的旅游業(yè)獲得了很快發(fā)展。嶗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1989年起,嶗山風景區(qū)開始全面規(guī)劃和開發(fā),經(jīng)過多年不懈努力,景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改善,景觀品味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榮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綜合整治優(yōu)秀單位”、“最佳資源保護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qū)”、“中國風景名勝區(qū)顧客十大滿意品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等榮譽稱號。

嶗山風景名勝區(qū)共分7個風景游覽區(qū),分別是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盤石、北九水、華樓風景游覽區(qū)。進入嶗山共有4條線路,即南線、北線、中線和一條海上觀光游覽線。南線:可分兩條線游覽。一條從嶗山游客服務中心,經(jīng)盤山公路到巨峰山門,乘索道至自然碑,沿巨峰游覽線路環(huán)游巨峰;另一條是自嶗山游客服務中心出發(fā),經(jīng)流清河至太清游覽區(qū)。游完太清游覽區(qū),可乘索道前往上清游覽區(qū)。也可乘車前行至棋盤石游覽區(qū),華嚴寺、那羅延窟座落于此。繼續(xù)北行,可至仰口游覽區(qū)。

北線:從仰口景區(qū)南行便是棋盤石游覽區(qū)、太清游覽區(qū)。

中線:沿濱海大道經(jīng)北宅街道辦事處,直達華樓游覽區(qū)和北九水游覽區(qū)。游覽結(jié)束后可返回濱海大道,繼續(xù)北行到達仰口游覽區(qū)。

海上線路:起點為青島奧帆中心,終點為嶗山太清灣碼頭,途經(jīng)小麥島、石老人雕塑園、栲栳島、老公島等島嶼,整個航程約1個小時。在太清灣碼頭還可乘船至嶗山頭,欣賞八仙墩。海上看嶗山,為游客提供了新的觀光視角,帶來全新的旅游感受。

佛教導游詞500篇七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的天氣非常晴朗,站在黃花梁上就可以看到應縣木塔。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遠處那個小黑點就是應縣木塔,它是雁北大地上最醒目的地標建筑,所以在40里之外都可以看得到。

其實,塔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是標志性的建筑,比如北京的白塔、杭州的六和塔、蘇州的虎丘塔、太原的雙塔等等,但是它的作用大家卻不一定清楚。塔的起源在印度,最初是用來安葬佛祖的遺骨,因為佛教徒把佛祖和高僧的遺骨都稱作舍利,所以早期的佛塔統(tǒng)稱為舍利塔。據(jù)說,大千世界共有8萬4千座佛祖的舍利塔,而中國有19座,我們今天將要參觀的應縣木塔就是其中之一,1966年,我們就在木塔中發(fā)現(xiàn)了兩枚珍貴的佛牙舍利。塔的作用也不僅僅限于藏放舍利,中國的大地上還有風水塔、文峰塔、標志塔、瞭望塔,可見塔的功能是多樣的。而建塔的材料更是富于變化。

據(jù)歷史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塔都是木塔,但是木塔有著致命的弱點——怕火。因此,三國以后,人們開始用防火性能較好的磚、石、銅、鐵、琉璃乃至金、銀等各種材料來建塔。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樣化,中國古塔在類型上也進行了許多創(chuàng)新,除了印度佛塔固有的覆缽式,還發(fā)明了樓閣式、密檐式、金剛寶座式、過街塔、造像塔、花塔等10多種類型。華夏大地上,至今仍保存著3000多座古塔,而山西就有280座之多,其中應縣木塔和洪洞廣勝寺飛虹塔是樓閣式塔的代表作,靈丘覺山寺塔是密檐式塔的杰出代表,五臺山大白塔是中國最高的覆缽式塔,五臺山園照寺室利沙舍利塔是中國最高的金剛寶座式塔,堪稱是中國古塔藝術(shù)的博物館。

塔作為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類型,其意義早已超出了建筑本身,而應縣木塔無疑就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大家看,我們離大木塔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它那拔地擎天的形象被古人譽為“天柱地軸”。

文檔為doc格式。

佛教導游詞500篇八

在中國宗教文化園地里;山西地區(qū)格外光輝奪目。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山西佛教講解。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來到佛家勝地,我就要和大家廣泛地說及佛教,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是佛?用幽默一點的說法,是從字的結(jié)構(gòu)方面闡述:

佛是一張弓。

兩把利劍豎當中。

旁人問我是誰。

我是和尚老祖宗。

這種說法雖然幽默、詼諧,但它至少說明了佛在社會的地位是非常霸氣,非常有征服力。其實用通俗的語言說的簡單明白一點,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但是如來不是單指一個佛,而是佛的總稱,比如說:釋迦牟尼如來佛,阿彌陀佛如來佛,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

佛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也就是說佛明白了整個世界和天地間的一切生死奧妙,成為了宇宙的主宰,所謂:天地之間,唯佛獨尊。也就是這個道理。信佛可以使你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無苦無悲,可以令你心胸開朗、心如明鏡、心歸凈土。既然佛的作用如此浩瀚無邊,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蝗バ欧稹W佛呢?也許大家是多么的想去信佛、學佛,只不過不知道怎樣去信,如何去學,下面我將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方法。

佛教崇尚一種美妙的預言,提倡世人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你每念一遍阿彌陀佛,屬于你自己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蓮花,你念的越多,蓮花就會長的越多。等到你生命終結(jié)的時候,那你就可以登臨仙境,早日成佛。

學佛之人必須心存善良,用心慈悲,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善良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有一句話說的好:

千年修書只為卷,讓他三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惶惶天朝,萬千氣象,江山坐在百姓心上。熱天熱地熱太陽,熱的是一飯一粥一件衣裳大江南北,四野蒼茫,只有星星不見朝陽。敬天敬地敬爹娘,敬的是僅有頻臨絕種的善良。

我們學佛切忌不可吃葷,更不能殺生,佛教有云:蕓蕓眾生,皆有佛性。他所說的眾生,并不是專指人類,還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動物,比如說:貓、狗、牛、羊……它們和我們?nèi)祟愐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性,共處一個美麗的大自然,如果我們傷害了它們,又于心何忍呢?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學佛之人,除了不可殺生之外,還有幾點忌諱:不可偷盜、不可邪淫、不可妄語、不可飲酒,這也就是佛規(guī)中的“五戒”,但是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又產(chǎn)生了第六戒:不可吸煙。因為吸煙的人口中有污濁的味道,這樣去學佛,念佛是對佛的不恭敬,何況煙草中含有尼古丁毒素,對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菩薩是指自覺、覺他者,也就是說,不但講求自我的修行,還會幫助別人,它的地位僅次于佛,常見的五大菩薩有: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王、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居于五大菩薩之首,在婦女信徒中的地位和影響是非常的廣泛?!坝^世音”這個名稱的由來:是說塵世間的蕓蕓眾生,在受苦受難的時候,只需要念誦自己的名字,菩薩就會“觀”這個音,并會立刻前去解救。所以稱之為“觀世音”,簡單的說,也就是觀世間的悲苦聲音。

到了唐代,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就簡稱為“觀音”。在唐代以前,觀世音原為男身像,唐代以后,為了方便閨房小姐的供養(yǎng),才生出了女身觀音佛像。常見的觀音有南海觀音以及千手千眼觀音。

南海觀音又稱海島觀音、渡海觀音,也就是左手持凈瓶,右手拿柳枝。她的左邊侍從是善財童子,右邊侍從是侍香龍女,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金童玉女。

千手千眼觀世音,是身后有1000只手,每一只手上有一只眼睛,所以稱之為千手千眼觀音。

地位僅次于菩薩的是羅漢,羅漢是指自覺者,也就是說只講求自我的修行,并不會去救苦救難、普渡眾生。有2羅漢、6羅漢、18羅漢、500羅漢之說,關(guān)于羅漢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

一:佛祖逝世后,以迦葉為首的500弟子在王舍城集結(jié),把佛祖生前宣講的佛學,回憶整理成佛經(jīng)總集《三藏》,由此獲得羅漢的果位;二:五百羅漢原是500個強盜,在佛祖感召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遂為五百羅漢;三:五百羅漢生前是500只蝙蝠,棲于南海之濱的枯樹洞內(nèi),有諸商侶棲息樹下,生火御寒,口誦佛經(jīng),眾蝙蝠戀聽佛經(jīng),當枯樹被燃,為火所困仍不忍離去,以致在火中喪生,后轉(zhuǎn)人世,出家奉佛,成為五百羅漢。摩訶迦葉——在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被稱為“頭陀第一”,“頭陀”是古印度一種宗教修行方式,修行者必須行腳、乞食、露宿,不能穿好衣服,吃好東西,總之,嚴格限制物質(zhì)欲望,頭陀行者一般被稱為苦行僧。摩訶迦葉以嚴格遵守頭陀行而著名,據(jù)說釋迦曾勸他年紀大了,不必再堅持苦行,但他婉言謝絕了釋迦的相勸,因此釋迦對他也十分敬重。阿難——因要侍奉釋迦的飲食起居,沒有太多時間進行宗教修行,故釋迦只世時他會經(jīng)常聽聞佛法,卻未能證得阿羅漢果位(聲聞弟子的最高修行境界),釋迦去世后,弟子門相聚,商量舉行會誦,誦出佛陀所說之法,當時主持其事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以阿難未得羅漢果為理由,拒絕他參加這一聚會,這使阿難非常傷心,受到很大刺激,他下決心奮力修行,終于在聚會前一天晚上臨睡時,在頭碰上枕頭的一瞬間忽然大悟,證得阿羅漢果,從而獲得參加聚會的資格。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隋唐時代達到鼎盛,其間,大體經(jīng)歷了佛教經(jīng)典在中國大量傳播、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逐步融合以及建立中國化的佛教宗派這樣幾個發(fā)展階段。在這幾個階段,都顯示出由山西出家的著名高僧的歷史貢獻,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顯、慧遠、曇鸞等幾位高僧。

法顯是東晉時杰出的佛經(jīng)翻譯家和旅行家。俗姓龔,平陽武陽(今臨汾市西南)人,平民出身。他的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折,父母唯恐他不能成人,在三歲時就送他到佛寺當了沙彌(小和尚),希冀依靠“神佛”的保拓,免除夭折之難。法顯從小對佛很虔誠,20歲時受了“大戒”,信仰更加堅定,行為更加嚴謹,眾僧稱譽他“志行明敏,儀軌整肅”(《高僧傳·法顯傳》)。

法顯生于南北分裂、社會動蕩的東晉十六國時代,佛教在北方廣泛流行。當時,北方地區(qū)先后建立起眾多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他們與漢民族隔閡很深,尤其是在思想信仰上,漢族信奉儒家教義,認為“佛,外國之神,非諸華所應祠奉”;他們則主張“佛是戎神,所應兼奉”(見《晉書·佛圖澄傳》),把佛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宗教。因此,為了從思想上統(tǒng)治漢族廣大民眾,他們大力宣揚佛教,政治上扶植佛教發(fā)展。如石勒建立的后趙國百姓,在印度高僧佛圖澄的宣傳下,“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相競出家”(見《晉書·佛圖澄傳》)。但是,佛教的迅速發(fā)展也帶來不少混亂。主要是僧人受統(tǒng)治者支持享有特權(quán),于是“真?zhèn)位煜嗌┻^”(見《晉書·佛圖澄傳》),出現(xiàn)大量不法行為,引起民眾不滿,嚴重削弱了佛教;同時,佛教自身的。

規(guī)章制度。

尤其是戒律也很不健全當時雖有不少西域僧人翻譯的佛經(jīng)在中國流傳但很不系統(tǒng)且多是口授相傳輾轉(zhuǎn)流行不免訛誤增損而戒律的翻譯又極為缺乏。戒律的松弛和僧人特權(quán)的加大更造成佛教界的混亂。

這種狀況,對于正直篤信的法顯來說,是不能容忍的。為了保衛(wèi)佛教的純潔性,以利于佛教的發(fā)展,他決心西行印度,到佛教發(fā)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維持僧眾團體及僧眾個人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佛教團體和個人的行為準則。于是,東晉隆安三年(399),法顯與同學數(shù)人從長安出發(fā),“至天竺尋求戒律”(法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登上了西向印度取經(jīng)的征途。

法顯從長安出發(fā)時已是65歲高齡,他們一行數(shù)人,西經(jīng)戈壁,越蔥嶺,周游天竺,后經(jīng)印度洋到山東半島登陸,最后回到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在外歷時20xx年,歷經(jīng)30多個國家,包括今日我國的西北和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以及我國南海、東南沿海等地,歸來時已是80歲老人。他是當時中國走得最遠的人,“漢之張騫、甘英皆不至此”(《佛國記》)。

法顯在印度刻苦勤學掌握了梵文梵語,把大量口傳佛典記錄下來帶回中國,歸來后,又親自譯成漢文,從此,中國內(nèi)地佛經(jīng)結(jié)束了西域的中轉(zhuǎn),直接溝通了東方的兩個文明發(fā)源地,中國佛教更系統(tǒng)地發(fā)展起來了。同時,法顯撰寫的《佛國記》不僅是一部佛教典籍,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也是我國最早記錄中亞、印度、南洋各國歷史、地理、科學、藝術(shù)和文化的偉大旅游撰著。唐代高僧義凈指出:“自古神州大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創(chuàng)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路?!?轉(zhuǎn)引自靳生禾:《旅行家法顯》,第19頁)就是說,法顯是我國西天取經(jīng)的開山大師,唐代玄奘進一步開拓了取經(jīng)道路;而且,法顯的《佛國記》也可以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相與媲美。

由山西出家的另一位著名高僧慧遠,在使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歷史貢獻。

慧遠也是東晉時高僧,本姓賈,雁門樓煩(今寧武縣附近)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年十三,隨舅令狐氏游學許、洛,故少為諸生,博綜六經(jīng),尤善老莊”(《高僧傳·慧遠傳》)。說明慧遠少年時代主要學習儒家經(jīng)典,對當時流行的道家老、莊思想也很精通,但還未形成確定的志向。東晉永和十年(354),慧遠21歲,深慕江東范宣子,便偕同其弟一道“欲渡江東”,拜師從學,因北方戰(zhàn)亂,道路不通,未能如愿。這時,正值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今河北省阜平縣北)立寺傳教,“聲甚著聞”,他又與其弟“遂往歸之”。聽了道安講經(jīng)說法后,十分敬佩,驚嘆說:“真吾師也!”認為以前十分喜愛的“儒道九流,皆糠比耳”,毅然與其弟削發(fā)出家于道安門下。“常欲總攝綱維,以大法為己任,精思諷持,以夜繼晝”,深為道安賞識,24歲便開講佛經(jīng)(見《高僧傳·慧遠傳》)。從此,終生皈依佛門,堅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東晉太元六年(381),48歲的慧遠來到廬山,深感“廬峰清靜,足以息心”,便在這幽靜秀麗的廬山定居下來,開始了他富有特色的傳教生涯,從此足不出山,直至83歲逝世(見《出三藏記集·慧遠傳》)?;圻h在廬山的活動主要分三個方面:

一是著書立說,闡釋佛理,宣揚佛法。他一生“所著論、序、銘、贊、詩、書,集為十卷,五十余篇”(《高僧傳·慧遠傳》),絕大多數(shù)作于廬山。通過著書立說,形成了他的以佛教義理為核心,又廣泛吸收儒、道各家學說的中國化的佛教思想。他明確主張“內(nèi)外之道,可合而明”(《沙門不敬王者論》),儒、釋、道三教思想可以融合一體。在東晉,一再發(fā)生過關(guān)于沙門(佛門)該不該禮敬帝王的爭論,其實質(zhì)也就是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關(guān)系或者說佛教在中國是否合法的爭論。為此,他寫下了《答桓大尉書》、《沙門不敬王者論》等名篇,一方面主張在家信徒(居士)必須遵從世俗,禮敬君親,盡忠盡孝;另一方面,出家僧人又必須保持佛門的獨立性,不禮敬君親,無所謂忠孝。他指出,從表面看,沙門不敬君親是“內(nèi)乖天底之情”,“外闕奉主之恭”,違反了封建禮教,但這樣可以使沙門以其高尚其志的榜樣影響民眾,從根本上維護了統(tǒng)治者的最高利益。總之,“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fā)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沙門不敬王者論》)。佛教信仰與封建禮教不過是殊途同歸,終極目的是一致的。這樣,慧遠通過融合儒、釋、道思想,從理論上闡明了佛教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一致性,不但成功地解決了關(guān)于沙門是否禮敬王者的爭論,而且也保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合法地位,從而在佛教中國化的道路上邁開了決定性的第一步。

慧遠在廬山的又一主要活動是建立僧團,壯大佛教勢力。他培養(yǎng)組織了一個聲名遠播的廬山僧團及居士群,從而使廬山成為當時中國佛教的兩大中心之一。另一個中心是印度僧人鳩摩羅什所在的長安,是主要的譯經(jīng)中心;慧遠在廬山除譯經(jīng)傳法之外,則努力使佛教中國化。同時,僧團周圍還有以上層社會名流為主體的居士群,它是慧遠與世俗世界聯(lián)系的紐帶,既能溝通上層統(tǒng)治階級,又避免了僧侶奔走官府而引起人們的厭惡心理,也有效地壯大了佛教的勢力。

慧遠的另一主要活動是廣泛接觸社會,擴大佛教影響。他居于廬山30余年,雖然“影不出山,跡不入俗”(《高僧傳·慧遠傳》),但并沒有絕離塵世,而是不分華夷南北,朝野順逆,皆與交往,對誰也不親不疏。從地方官員到朝廷重臣,從著名文學家、道土到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舉凡來訪者,無不廣泛結(jié)交。而且,居于統(tǒng)治階層的上層人物,大多數(shù)是主動與慧遠結(jié)交的?;圻h以其超然出世的態(tài)度,周旋于復雜的政治斗爭之間,并贏得雙方的尊重,這樣不但擴大了佛教對社會的影響,而且通過廣泛接觸上層人物,也使佛教進一步獲得了統(tǒng)治者的支持。

與此同時,慧遠還從理論上結(jié)合道家“以無為本”的出世主義,宣揚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并把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命運主宰權(quán)從天、上帝、鬼神手中奪回,交給每個人的“心’,引導人們從主體自身內(nèi)部加強修養(yǎng),積德行善,提倡通過念佛投生西方凈土,從而對中國佛教凈土宗思想的產(chǎn)生起了先導作用,也因此,唐宋以后的一些凈土宗僧人尊奉慧遠為中國凈土宗初祖。

繼法顯、慧遠之后,由山西出家的又一位著名高僧是曇鸞,他對中國凈土宗的形成起了直接促進作用,可以說是凈土宗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北方大宏凈土念佛之業(yè)者,實為北魏之曇鸞,故常推為凈土教之初祖”(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冊)。

曇鸞是北魏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他“家近五臺山,聞其神跡靈怪,幼即往尋之,便出家”(《續(xù)高僧傳·曇鸞傳》),可見他是在幼年時代懷著對佛教的神奇向往而出家為僧的。出家之后,“廣讀經(jīng)籍,尤研四論與佛性”(《續(xù)高僧傳·曇鸞傳》)。一方面廣讀博覽佛教經(jīng)書和儒道典籍,同時更深入鉆研鳩摩羅什所譯的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四種基本著作《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和有關(guān)佛性的學說。

曇鸞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來到建康(今南京市),曾與梁武帝談論佛性,很受梁武帝贊許。后又拜見著名道土陶弘景,陶弘景授予他《仙經(jīng)》十卷,他便準備攜經(jīng)返回北魏故地,從事修行;但在途經(jīng)洛陽時遇到印度名僧菩提流支,便問:“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jīng)者乎?”意思是佛經(jīng)中有沒有勝過道教的長生不老之法。菩提流支很不高興地“唾地相斥”回答他:道教哪配與佛教相比?靠道教的《仙經(jīng)》是不能擺脫生死輪回,達到長生不老的。隨之即把佛教的《觀無量壽經(jīng)》授予他,說:“此大仙方,依之修行,當?shù)媒饷撋??!闭f明長生不如解脫的道理,引導他信仰凈土(見《續(xù)高僧傳·曇鸞傳》),這使曇鸞深受教益,當場把《仙經(jīng)》燒掉,此后他便主要傳播凈土信仰了。

曇鸞回到故地后,大力弘揚凈土念佛,民眾紛紛皈依,名聲大振。北魏分裂后,東魏開國君主孝靜帝對他十分崇敬,尊稱他為“神曇”,并下敕令要他住持并州大寺。他后來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屬交城縣),在這里講經(jīng)授徒。從此,玄中寺成為傳播凈土信仰的重要中心。到唐代,曇鸞的再傳弟子、山西文水人道綽繼續(xù)在玄中寺傳道;后來,道綽的弟子善導來到長安,建立起了完備的凈土宗派,使凈土宗的發(fā)展,達到了一個極盛時期。

凈土宗在印度佛教中也沒有形成宗派,卻在中國得到發(fā)展并連綿不絕地流傳了下來,主要是因為它的教義和修行方法簡便易行,得到平民大眾的信奉,所以如同禪宗一樣,稱得上是真正中國化了的佛教。凈土宗的發(fā)展,與山西地區(qū)和由山西出家的高僧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guān)系。它是由慧遠開創(chuàng)、曇鸞奠基、道綽與善導完成的,主要是在山西大地上形成發(fā)展起來的,曇鸞在凈土宗的發(fā)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凈土宗在唐代正式形成后,進而傳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依據(jù)善導一師開創(chuàng)凈土宗”(日·村上專精:《日本佛教史綱》),使凈土教在日本得到廣泛流傳,成為日本眾多佛教宗派中的一個重要宗派,也因此,日本的凈土宗一直尊奉曇鸞、道綽、善導為凈土三祖師,尊奉玄中寺為凈土宗開山祖庭。歷代日本凈土名僧,多來玄中寺朝拜,視為“圣地”,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橋梁作用。

以上,從法顯、慧遠到曇鸞使我們看到,由山西出家的佛教高僧大多集中在十六國北朝時期,這個現(xiàn)象很值得重視。十六國北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分裂、大動蕩時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個高峰期,在這個時期,山西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而再度成為多民族活動的大舞臺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爐;這個時期,也正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一個繁榮期,山西在這個時期一直處于北方民族統(tǒng)治之下,這些民族的統(tǒng)治者為了有效地統(tǒng)治漢族人民,在不斷學習吸取漢民族文化的同時,又大力宣揚和扶持佛教文化發(fā)展,這就為山西出現(xiàn)為數(shù)眾多的佛教高僧,以及佛教文化能夠在山西獲得比較高度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特定的和相當有利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歷史文化氛圍。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山西佛教文化之所以格外光輝奪目的基本原因了。

同時,山西地區(qū)不僅佛教思想比較活躍,在傳播和發(fā)展中國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藝術(shù)的寶庫,是全國佛教遺產(chǎn)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如五臺山位居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玄中寺為中日凈土宗搖籃;云岡石窟文化可與敦煌媲美;廣勝寺稀世罕見的金版藏經(jīng)《趙城金藏》為當今整理出版《大藏經(jīng)》的主要底本;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斕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繪畫等等。這些說明,山西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內(nèi)蒙回來,順道去了山西,多少減少了點沒能看到真正大草原的遺憾。

山西,因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有一首歌可以為證,《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至于又稱“三晉大地”,我曾自以為是地曲解為:分為晉北、晉中、晉南三大塊,所以稱“三晉”,看了書本才知道,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因是晉國的中心而簡稱“晉”,又因被趙、魏、韓三國瓜分,史稱“三晉”。

未到山西,頭兒就一直念叨,山西是一個歷史厚重的省份。知道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創(chuàng)造出許多古老文化,演繹出諸多神話傳奇,但是至于具體的東西,到了山西才真的大開眼界,才理解為什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所以,我把六天的山西之行定位為“歷史之旅”、“文化之旅”。

至于山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萬年前,傳說中的華夏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在這里劈山治水,培育谷物,堯、舜、禹亦曾先后在晉南建都,即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城(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陽);秦、漢、魏、晉時代,山西一直是屏蔽就城的戰(zhàn)略要塞;隋唐五代時期,太原又是唐朝的北都,后唐、后晉、后漢、北漢亦都是從山西開基立業(yè)的。北宋時,山西是宋遼爭奪的主要地區(qū),著名的楊家將就是在這里為國效勞,留下名垂青史的佳話;明初,明王朝數(shù)次組織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使山西人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向全國,到了清代,晉商又以規(guī)模雄厚的資本,把山西票號開遍全國各地,開創(chuàng)了中國銀行業(yè)之先河,名震華夏。

無數(shù)歷史凝結(jié)在山西的“奇跡”令人折服驚嘆。先說說晉北的佛教文化,體現(xiàn)在大同的云崗石窟、懸空寺,最著名的當屬佛教圣地五臺山。

云崗石窟開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約用了70年的時間,到520xx年結(jié)束,據(jù)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云崗石窟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依山開窟,窟內(nèi)鑿像,現(xiàn)存各類造型各異、大小不同的佛雕5100余尊,其雕刻技藝之精湛、造型內(nèi)容之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后半葉我國佛教雕刻藝術(shù)的博物館。

位于大同市約80公里外的渾源縣境內(nèi)的懸空寺,當?shù)厝擞谩皯铱账?,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來形容它的險峻,被稱為“天下一絕”的懸空寺懸掛在半山腰已晃晃悠悠了1400多年,至今完好。

懸空寺遠看玲瓏袖珍,走進才知內(nèi)里乾坤。十幾口碗口粗的木棍支撐的寺廟,呈一院兩樓布局,殿宇樓閣40間,南北兩座宏偉的三檐歇山頂高樓仿佛凌空對峙,懸掛在刀削斧劈般的絕崖之上,三面環(huán)廊圍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迂回曲折。懸空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寺內(nèi)各種塑像頗多,既有佛教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又有道教呂洞賓、老子神像,還有儒教先祖孔子,這在宗教史上也屬罕見。導游講,這是由于歷史上皇室信仰不同的宗教,為了不使自己的信仰被后人毀掉,而選擇的一種兼容包納的做法。這其實也反映了我們中國人“中庸”、“有容乃大”的思想。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