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兒童文學論文(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5:26:57 頁碼:9
兒童文學論文(通用18篇)
2023-11-13 05:26:57    小編:ZTFB

筆記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總結筆記有助于加深學習的印象。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職場人,提升自己的職業(yè)能力呢?這是一篇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兒童文學論文篇一

隨著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為現代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語文這門學科,與我們的母語漢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語文學科的學習顯得極為重要。在許多人看來,語文就等同于漢語,雖然這樣的說法不夠科學與全面,但仍然道出了語文這門學科與母語之間關系密切,所以,語文學科的學習極為重要。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文學因其具備的特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兒童文學是教師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重要幫手。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的學習特點,主要有:好奇心較強、好動、好玩及理解能力較弱,而語文作為一門富含文化底蘊的學科,學科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更好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成為小學教學工作者的研究熱點。對小學生而言,對于圖畫的喜愛要超過文字,所以大多數的小學生不喜歡全是文字的書籍,而更加喜歡看連環(huán)畫。在小學生的世界里,較為簡單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更加為他們理解與接受。兒童文學的設計與制作,主要就是根據小學生所處年齡段的性格、學習能力等特點來完成,極大的符合了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幫助教師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兒童文學的存在,是教師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重要幫手。

3.兒童文學是小學生的重要陪伴者。

小學階段的學習與成長是現代人一定會經歷的一段道路。小學生在參與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過程中,兒童文學是重要的陪伴者,一直陪伴在小學生學習拼音、認字、讀文章的路上。當小學生接觸拼音時,兒童讀物中豐富的插圖加上拼音注釋,在豐富學生文化世界的同時,教會了學生拼音;當學生跟隨自己喜好,走進兒童文學營造的世界中,了解了一個個美麗文化故事,學習了優(yōu)美的漢字。在語文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兒童文學憑借著對小學生心理認知的了解,按照年齡、喜好的不同推出各式各樣的讀物,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了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在不經意間學習了相應的語文知識。

二、兒童文學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發(fā)揮的作用。

1.兒童文學的存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現階段,因為先進的互聯(lián)網技術及智能設備的普及,小學生接觸、了解這個社會的途徑越來越寬泛,這也從側面說明,小學生被誤導的幾率將大幅上升。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學目標不僅是希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是期望在整個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兒童文學的存在,促成了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有效的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市場上能夠得以流通的兒童文學,它營造的世界及宣揚的思想都是更加側重正能量的,以及能夠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發(fā)展道路的,因此,在學生身心成長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借助于兒童文學,學生能夠逐漸對這個社會的各類事物有了正確的認知。

2.兒童文學的存在,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3.兒童文學的存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往往精力極為旺盛,具備極強的好奇心,這個世界上存在的許多事物,對學生而言都是極為新奇的,所以,一般而言,小學生喜歡提問,而且經常腦洞大開,對于這個世界存在許久的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猜想,這就是小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的體現。在現階段的兒童文學讀物中,蘊含著一個豐富的世界,創(chuàng)造者在創(chuàng)造文學讀物的過程中,往往是以現實生活為參照,將有關于我們生活著的世界通過另一種講述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學生在學習、感知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極大的擴寬了自身認知的視野,事物了解認知的增多,也導致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得到了極大的平臺。因此,兒童文學的存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結語。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極為重要,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兒童文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兒童文學,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幫手,同時,又是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過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它的存在,對于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兒童文學論文篇二

摘要:我國兒童文學作品起步晚,由于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很長一段時期內,兒童文學作品都同我國政治命脈密切相關,具有十分濃重的時代特色,因而這也導致我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藝術發(fā)展緩慢。

但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zhí)煲硭岢龅摹罢鎸嵓从哪崩砟畹挠绊懼?,我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開始賦予作品更多的幽默藝術與教育意義。

本文從兒童文學作品出發(fā),解讀了其中所蘊涵的幽默藝術,并就其所具有的深刻教育價值進行了探析。

幽默可以定義在美學范圍內,它是文學作品應當兼具的美學品質之一。

兒童文學屬于中國文學的有機構成部分之一,其中不可缺乏幽默的審美價值觀。

真實是幽默最寶貴的品格,典型代表作有張?zhí)煲淼男≌f和童話,它們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樣本,幽默之中夾帶苦澀與諷刺。

相對其他文學作品而言,兒童文學作品的幽默基礎為現實的兒童校園生活,幽默依據為兒童特有的生命感受和真實的內心世界。

既保證了兒童快樂成長的幽默,又滿足了兒童最基本的欲求,同時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幽默內涵,即作者對兒童教育的思索與探究,充分體現了教育家的深遠智慧。

真正具有高級幽默的兒童文學作品,就形式而言,必須是不虛偽、不造作的幽默,是無修飾、不刻意的幽默。

“能夠使你在一段中,指不出究竟哪句惹你發(fā)笑,只是繼續(xù)讀下去,啟發(fā)心靈,抒發(fā)胸懷而已”,這才是一種渾然天成的幽默。

之所以借助于文本向孩子們傳達此種幽默,作家的本意在于展現自我幽默的氣質與未泯的童心,樹立其兒童觀及其文學觀,同時,發(fā)揮作品應用的幽默藝術與教育價值。

兒童文學論文篇三

[摘要]名著電影輔助英美文學教學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英美文學論文范文。它可充分利用電影“圖文聲像并存”的特點吸引學生,給他們打開一扇學習英美文學的窗口,從而引導學生從趣味性走向探索嚴肅文學之路。同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并建立一個系統(tǒng)而有效的英美文學與名著電影的教學資源網站,可以有效延伸教學平臺,緩解教學內容龐雜與課時有限的矛盾。

[關鍵詞]名著電影;英美文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科振興專項計劃(blrw200954)[作者簡介]呂麗塔(1974-),女,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電影文學。

呂麗塔張葳龍鶯(北京林業(yè)大學外語學院,北京,100083)。

英美文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文化修養(yǎng)的一門重要素質教育課程。對此課程的本質目的,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郭英劍教授總結了四個層次:“學其語言”、“學其文學”、“學其文化”和最高層次的“學習人類之文明”。

自從20世紀初英美文學進入大學課堂以來,已經走過了百年歷史。遺憾的是,它一直沒有面向大多數的學生。長期以來,它只是各高校英語專業(yè)的高年級學生的必修或選修課,是為培養(yǎng)高素質外語人才所設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一般是無從接觸到這門課的,但事實上,隨著學生和教師對英語重視程度的加深,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提高,他們中有不少人的英語水平甚至高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且愛好文學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總人數超過了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此外,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不斷增強,國家和社會在要求大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同時,也要求他們提高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的認知,要求他們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社會文化論文《英美文學論文范文》。因此,有必要也向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英美文學”這門重要的素質教育課。

·“英語影視教學”是一門融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課程。它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營造半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甚至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坝⒄Z影視教學”進入各高校課堂的歷史遠不及英美文學課悠久,但它并不像文學課一樣一再被邊緣化而是大受歡迎。吸引學生的是電影的娛樂與消遣功能,以及期待能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和激發(fā)學習興趣的良好愿望。

英語影視片源的選擇和加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既需要有對影視資源信息收集和鑒賞的能力,又需要有專業(yè)英語的知識,還需要掌握多媒體設備操作的技能。此外,英語影視課堂對教師的組織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杜絕了教師省時省力地把英語影視當成一門電影放映課的現象,避免了使這門課只成為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載體。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并努力組織學生進行各項活動,使英語影視教學成了一門有效的聽說課或語言文化課。此外,英語專業(yè)教師偶爾也會選擇一些英文原版電影來活躍課堂氣氛或輔助英美文學教學。但筆者認為,英語影視應該可以和英美文學教學相結合,成為可面向包括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內的廣大學生的一門知識性和素質培養(yǎng)的課程。

·(一)現實意義。

·一些外語專家學者曾高度評價電影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金衡山指出,在一個影像閱讀逐步替代文字閱讀、娛樂已經滲透到腦神經、權威話語權分崩離析而眾聲喧嘩的時代,也許電影可以讓文學經典繼續(xù)延續(xù)輝煌的夢想。集美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王予霞認為通過導入影視,可以把大部頭的作品以鮮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fā)了學生們課后閱讀名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海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師許苗強調在電影與英美文學作品的教學互動中,必須做好前期準備,選擇忠實于原著的作品,并把電影節(jié)選和文本選讀相結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

選用忠實于原著的名著電影來輔助英美文學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它可利用電影“圖文聲像并存”的特點吸引學生,又利用忠于原著的電影能反映原作的特點給學生打開一扇學習英美文學的窗口??措娪?,主要是為了學文學。大多數學生對電影有著極大的興趣。對他們而言,電影是一門直觀易懂的視聽語言課,它就是娛樂、就是消遣,不像文學語言那樣需要他們費勁地去進行抽象思維和理解。但看了電影、聽了教師的講解之后,一定有部分學生會對原著、對作家感興趣,從而會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和解讀文本。

名著電影輔助英美文學教學將電影和文學結合了起來,其較理想的模式是以英美文學簡史為縱軸,以每個文學分期中主要作家的名著電影為橫軸,利用電影輔助教師進行英美文學教學。在每個文學時期內,通過縱軸英美文學簡史的學習,學生將了解到這個文學時期的主要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及其創(chuàng)作特點等,并將選讀已存在相應名著電影的一些文學作品,通過橫軸名著電影,學生將賞析到選讀文本的相應影視片段或半小時內的已加工但保持了故事完整性的電影剪輯。以下是英國文學和電影的教學內容的示例。

兒童文學論文篇四

死亡,包含了黑暗、消極的色彩。但是死亡又和我們息息相關,不可避免。兒童文學作家用他們的作品對兒童進行了死亡觀的教育。既避免了直接地說教給兒童帶來的煩躁,也符合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一、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死亡話題的處理彰顯了人文關懷。

由于兒童的接受事物的特殊性,決定了作家在對死亡話題的處理上,必須要契合兒童的心理接受能力。他們通過符合兒童認知發(fā)展順序的敘述層次特點、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和作品表現出的美好希望來說明死亡。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給兒童關懷。

(一)由“疑惑”“悲傷”到逐步“接受”的敘述層次特點教給兒童積極的生死觀。

在閱讀中,兒童經歷書中主人公的故事,他們隨著主人公一道疑惑、悲傷、接受、理解。在不知不覺中,完善對死亡的認知。例如蘇珊華萊的《獾的禮物》。最初的“疑惑”階段:年老的獾老死在家中,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很傷心。“狐貍帶來了傷心的消息。獾死了。狐貍把獾的信念給大家聽。信上說:‘我到長隧道的另外一頭去了,再見。獾上?!瘍和x到這兒,都會產生疑問。獾去哪里了呢?文中只說去了長長隧道的另一端。“長長的隧道另一端”是哪里呢?“獾吃完晚飯以后,坐在書桌前寫信。寫完以后,它把搖椅搬到爐火前。它靜靜地搖,靜靜地搖,最后,便沉沉地睡著了。”作者用“睡著了”代替“死亡”。作者用他們的智慧向兒童說明,死亡并不是件很可怕的事?!氨瘋彪A段的敘述:那天晚上,土撥鼠躺在床上,一直在想獾。淚水流經它的鼻尖,最后,把毯子都弄濕了。每一個小讀者讀到這兒,都會傷心。這也是兒童習得悲傷情緒的一種途徑。他們體會到書中小動物最初的那種悲痛。書中并未向兒童描述死亡的狀態(tài),也大大降低了兒童對于死亡的恐懼。“接受死亡”的敘述:獾死了,其他小動物的生活還得繼續(xù)?!爱斞┩耆诨瘯r,動物們的憂傷也慢慢褪了。每一次提到獾,大家都會一邊談一邊會心的微笑?!睍r間可以治愈傷痛。死亡是如此的自然。死后,朋友會懷念它。作者用他們的智慧將沖突一一化解,用文字給兒童建構一個意義的世界。這些作品教給兒童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死亡。以死亡為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的這種敘述層次結構,契合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這也是作者們對于兒童的人文關懷。

(二)作品中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降低兒童對死亡的恐懼。

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死亡世界的描述并不是灰暗的,優(yōu)美的景物的描寫使人感到心情舒暢,在這種溫暖的文字中,兒童遠不會感受到寒冷。這種對比同樣可以降低兒童對死亡的恐懼。例如《天藍色彼岸》,文中是這樣描述死亡后的世界的:“到處是晚霞的顏色,黃色、紅色和金色交織在一起,還有一道長長的夕陽背影,就像是夏天和秋天一起跑到春天里來了!”沉重的話題與鮮明的色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兒童讀到這兒,就會發(fā)現原來另外的世界和現實生活中的世界沒什么區(qū)別,還可能更美。又如作家曹文軒的《草房子》就含有這樣的景物描寫。在敘述秦大的死亡時,也有一段優(yōu)美的早春風光,“沒過幾天,就不見土壤了,只剩下汪汪的一片綠。站在草房門口,就像站在一片泛著微波的水面上”。這樣的景色描寫實在讓人無法想到死亡的凄涼。這些兒童文學作品為兒童提供了一種借鑒,告訴兒童死亡后的世界并不可怕。兒童文學作品中對死亡話題的處理可以很好地避免兒童認知的沖突,這既適應了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也有助于他們健康的心理發(fā)展。

(三)兒童文學作品在死亡話題中都表達了美好的理想。

例如在《獾的禮物》中更是以大家回憶獾曾經給予他們的快樂說明生命的意義在于給予。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生命形式的開始。在《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的最后,布魯諾認為“爺爺現在過得很幸福,那么他也要過得幸福一點”。米琪阿姨還生了小寶寶,大伙兒都覺得爺爺又回到了大家的身邊,這暗示著逝者已逝,活著的人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在有關死亡話題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作者表達了對人類精神的`一種關懷。雖然科學告訴我們死亡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生活不僅僅需要的是事實,同樣也需要理想。

二、兒童通過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收獲。

首先,閱讀文學作品,兒童接觸到了作者淺顯易懂的語言,這對兒童書面語言的發(fā)展是很有好處的。心理學認為,閱讀是一種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從看到的言語向說出的言語過渡。在這個過渡中,不是簡單地復述原文,而是要通過內部言語,用自己的話語說出來,這其中有自己的理解。要實現這個過程,不僅有對文字的理解,還要通過自己原有的認知經驗。其次,兒童通過閱讀這類文學作品,能夠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在關于死亡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作者們都向兒童傳達的是積極健康的生命觀。淺顯的心理決定了他們很容易對第一印象留下深刻的注意。因此,我們首先要給予兒童積極的生命觀,這有利于他們看到積極的人生。即使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難,也能夠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兒童文學作品應該有正確溫暖的死亡觀,并且把握好表現死亡的恰當方式。這不僅僅是兒童需要的,我們現實社會同樣需要。

參考文獻。

[1]蘇珊華萊.獾的禮物[m].北京:明天出版社,.

[2]艾利克斯希爾.天藍色彼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3]曹文軒.草房子[m].北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兒童文學論文篇五

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學上說,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統(tǒng)所有的本來的維持其存在(存活)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

有時候,筆直地躺在床上,聽著安靜的音樂,在想,這會不會是未來的某一天與世長辭的我?安詳地離開,安靜的離開。為我打開的酷狗音樂能否別關,我竟是如此的害怕一個人,以至于除了睡覺都是在播放的音樂,因為聽到了聲音,才不會覺得我是此時的一個人,我還可以邊由著自己的愛好對音樂評頭論足,邊忙著手頭的活。

我在幾天前的看見又一個明星沒了性命的新聞,突然就有種想寫遺書的沖動,真是讓人感嘆,相繼幾個年輕的明星就這樣去了另外一個天堂。我不理解選擇自殺的人,可能他活的很痛苦,但就我個人而言,當你有此想法的時候,你不妨去醫(yī)院或者其他地方先看看,看看多少人在自我堅強著,看看多少人是想活著卻被疾病纏身,真的,你死都不怕了,你還怕活著嗎?當然,死者為大,我在這里不是指責任何一位選擇輕生的人,因為我自然不是當事人,不能感同身受,只是世界需要更多的正確的“三觀”,選擇死容易,選擇再活,就恐怕是下輩子的事了。

我不是覺得我命不久矣,而是真的有一天就害怕接到牛頭馬面的通知,我突然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在提心吊膽地活著,害怕死亡,隨時怕聽到親人、友人已不再的消息,我們的這顆心是懸著的,那時候的沒消息便真的是好消息。又或許,人類真的對于“死亡”這個話題很敏感,曾經我也是很忌諱這個話題,現在覺得,其實這真的沒什么,避而不談現實,只不過證明我們不夠勇敢罷了。我們總是和太多人沒有機會好好說一次再見,可能那人已經不再了,可能我們就這樣再也不熟悉了。我們沒有勇氣對一個將死之人好好告一次別,而是安慰他,沒事,會好起來的!但可能,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可能他也想和你好好告別,只是為了配合你的“演”、你的“不忍心”而已。當我參加鄉(xiāng)下的葬禮,當親人披麻戴孝,圍著棺木再最后一次見見親人的樣子的時候,親人就那樣安詳地躺著,我突然覺得生命果真脆弱,眼睛一閉,不睜,真的,這輩子就過去了。

我自認為我還是很想讓人生少點遺憾的人。所以我喜歡誰,我要向他告白,他拒絕我沒關系,至少我曾經爭取過,所以我總是很顯卑微地和朋友相處著,并不是因為這是我的天性,相反,我的骨子里是一個“小混混”的形象,也不是因為那個人有多優(yōu)秀,而是我不想因為逞強因為倔強而錯過友誼,但偏偏,還是因為過錯錯過太多,這點,值得我去反思自己??赡芪沂悄莻€紙上談兵的人,不高興的時候又拿傷人的.話去轟炸那個我在乎的人,直到失去,才去追悔莫及,后來總算沒那么沖動,什么好聽難聽的話都盡量不說,也開始追求平淡、細水長流。

一輩子太短,也別相信什么下輩子了,就讓我們這輩子狠狠地愛我們覺得值得的人吧!少些遺憾,多些美好難忘。

從生物或者醫(yī)學角度解釋,人為什么會死?

人的壽命有限由兩方面決定:單個細胞壽命有限,細胞分裂次數有限。

1.單個細胞壽命是有限的。

單個細胞在其生命過程中,其遺傳物質即dna會在各種外界刺激下會受到損傷,損傷慢慢積累到后來就會使細胞正常功能受損(除此外代謝過程中的廢物毒物也會積累),這時候為了防止細胞發(fā)生癌變危及整個生命體,一種名為“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程序性死亡就會被引發(fā)。所以,人體的單個細胞是不能永生的。

2.細胞分裂次數是有限的。

人體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是染色體,這是一種線性的dna結構,其兩端的部分被稱為“端粒telomere”,每次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就一分為二,但是因為dna合成酶自身的局限,端粒都會丟失一部分,分裂很多次后端粒會變得很短甚至完全沒有,這個時候細胞凋亡也會被引發(fā),所以細胞分裂的次數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人體的每個器官都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壽命都是有限的,而且也不能一直產生新的細胞補充已死的細胞,所以每個器官都終有衰竭的一天,一旦一個重要器官衰竭了,影響到了人體生理活動(呼吸消化代謝等等),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就死去了。

補充說明一下壽命無限的癌細胞:如果細胞從凋亡中逃逸了,即發(fā)生了癌變,單個細胞雖然永生化并且可以無限分裂(由于端粒酶激活導致分裂次數不受端粒限制),但是這個細胞正常功能卻喪失了,它的快速分裂導致越來越多的癌細胞取代正常細胞,同樣造成所在器官功能的喪失和衰竭,導致整個人體的死亡。

既然各位談到了種群層面和進化,我就說一下我對個體死亡在種群意義的理解:

我基本贊成hillman說的,正是因為個體會死亡,所以才會有繁殖后代,才會有個體差異,在環(huán)境改變的時候才會總有一些個體能夠適應;相反如果個體永生,那么種群內個體之間也會趨于沒有差異(因為只有對環(huán)境最大程度適應的才能活下來,如果時間足夠長,第一名會無限繁殖到占據所有資源,其他個體被徹底淘汰),那么一旦環(huán)境改變,種群中沒有適應性的個體,也就只能滅絕了??偨Y說來,死亡的存在導致了種群內部動態(tài)的多樣性,增加了種群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蛘哒f,不死的物種,不如能死的物種更能適應環(huán)境。

如果有永生的個體人,那他一定不能算是人類了。

人類細胞分裂一定次數后就會衰老,失去分裂能力,只有兩種細胞例外,一種是生殖細胞,還有是癌細胞。

癌細胞就是所謂永生細胞,可以無限分裂,但人類的身體養(yǎng)不起這類細胞,他們無限增長,會擠占其他細胞生長所需的空間和養(yǎng)分,最終破壞體內平衡,摧毀整體。

另外,所有的人類都來自受精卵,受精卵發(fā)育成個體分裂出新的精子或卵子,生殖細胞的分裂次數也是沒有限制的,所以我們能不斷產生后代,從這點來說人類就是永生的。好像有人把人類比喻為地球的癌細胞,因為孕育的人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已經無力限制人類擴張了,就像人類失去了對癌細胞增殖的控制能力。

我們可以假設出現了一個永生生物(就是排除外力,他不會自然死亡),那無論他是什么形態(tài)為了維持自己都必需做一件事,從環(huán)境攝入自己可利用的物質能量,同時排出不能利用的。

由于他是永生的這個過程永遠持續(xù),他就會將環(huán)境中有利于自己的因素都消耗光,最后死亡,如果他有繁殖能力,不是個體而是種群,那這個過程會指數加快。

非永生生物解決上面問題的辦法是變異,新老交替,得到新基因,接受新的營養(yǎng)攝入渠道,永生生物因為永生反而沒有這個能力,成熟個體不會像蜘蛛俠一樣,整體基因重構,身體結構也重構。

現有生物的進化策略是,以個體死亡換取種群相對更長的生命周期,但不是永生。

兒童文學論文篇六

1.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兒童文學理念。

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全新的文學理念,需要跟目前的兒童教育以及兒童的觀念相結合。教師需要掌握跟兒童教育以及兒童的觀念相匹配的兒童精神需求以及兒童審美的實際需要,并且以此為基礎,充分分析兒童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齡條件下的內心世界。例如可以舉行一系列活動,將學生們的具體表現詳細地記錄下來。教師可以設計多元的美術活動方案,讓兒童在實際活動中感受美、表現美以及掌握美。例如:組織班級學生開展美術活動“臉譜變變變”,教師在活動開展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要準備相應的京劇臉譜圖片,其次是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去掌握和收集京劇的傳說、人文故事、音樂、歷史傳承及流派變化等,通過多種經驗的積累和相互補充,使自己的文化知識得以豐富。兒童年齡較小,接觸范圍不廣,其基礎知識準備不足,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跟兒童一起參與圖片、故事、音樂的收集等,讓幼兒對京劇臉譜有初步的知識積累,借此讓兒童在實際活動中感受美、表現美以及掌握美。

2.教師需要不斷增加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

教師需要不斷增加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提升自己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進一步改善兒童文學教學水平。想要實現兒童文學的語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就需要不斷閱讀國內外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不斷將自己的知識面和閱讀視野擴寬,提升感悟能力以及審美鑒賞能力。例如:選取20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的《童話大王》《皮皮魯》等。又或者是選取當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再見了,我的星星》等。

(二)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充分分析。

兒童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兒童的情趣。掌握兒童的情趣方向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兒童的思維角度為基礎,不斷發(fā)掘兒童文學作品中存在的情趣點。以這個情趣點為依托,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撈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貍賣空氣》的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抓住教學的趣味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使小學生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到課文誦讀的樂趣。

二、總結。

總之,兒童文學作品是一種適宜性非常強的語文素材,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需要重視兒童文學作品的價值,在這個前提下,找到正確的方法,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不斷提升學生們的文學素養(yǎng)。

兒童文學論文篇七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普遍存在教師無法把握兒童文學的文學及美學特征、兒童文學素養(yǎng)不高的問題。新教學目標和教材,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把握兒童文學課文的文體特點及美學特質,不斷完善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本文基于我國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

現狀;

對策。

自推行《語文課程標準》后,小學語文教學和兒童文學這兩個話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課程改革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滿意的成效[1]。但就我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狀況來看,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還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從兒童文學在語文課堂教學、小學教師教學現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1.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沒有把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

在童話題材文章中應用的修辭方式只是做了簡單的闡述,學生不能從其中認識到夸張、幻想手法都是寫作表現方式,彼此相互映襯才能凸顯童話題材課文的涵義[2]。教師不能站在整體角度進行全局性分析,就會影響童話體裁文章的虛幻色彩,使之更加真實化,對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阻礙。

兒童文學論文篇八

兒童文學既然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群,便必然要懷著一顆熱愛兒童的心,鉆進兒童的群中去,在思想情感上他們打成一片,知道他們的愿望,熟悉他們的語言,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仔細地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物、一切環(huán)境,從實際生活中提煉出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有思想的故事來。這樣的作品,必定是有濃厚清新的兒童生活氣息的。。因此,兒童文學與兒童生活極其貼近,兒童在閱讀時,能夠與自身生活經驗發(fā)生碰撞,引起情感共鳴。

冰心在其作品集《兒童文學選》中,收錄了大量同學校生活有關的文章。如《小茶碗變成大臉盆》描述沒有恒心、見異思遷和懶惰淘氣的孩子,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改正缺點;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看電視》一課,寫的是一家人看電視時互相謙讓的關愛之情。這是一篇充滿“情”和“趣”的兒童詩,表現了我們一家人對不同電視節(jié)目的態(tài)度,通過充滿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的詩句,把謙讓關愛之情傳達,這些與學生生活極其貼近的場景,自然可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加上語言的節(jié)奏明快、平易近人,使他們更加了解學校生活,更加融入集體生活。

2、兒童文學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

兒童文學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為了講述一個新鮮有趣的故事,更多的是將道理融于故事,使小讀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涉及道德品質時,如果直接采用直接講道理的方式,讀者接受的真實程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講故事的方式,間接投射出道德要求,更易使讀者――尤其是孩童――接受。以《民國時期小學語文課文選粹》為例,筆者在閱讀后發(fā)現,收錄的諸多作品,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

3、兒童文學對學生視野的開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對于處于人生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講,無法行萬里路時,文學作品成為他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橋梁。冰心的諸多兒童作品,都以向小讀者們介紹豐富多彩的世界為目標。其作品集《冰心兒童散文選》,收錄了《走進人民大會堂》《再寄小讀者》等作品,它們?yōu)槲茨苡袡C會邁出家門的小讀者們,展示了北京、意大利、埃及等多國風貌,如埃及,“尼羅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右臂斜倚著人面獅身像,側臥在地上,旁邊對著一垛高高的麥穗和葡萄”;意大利是南歐一個富有文化而又美麗的國家。在人教版教材中,除了安排了許多介紹中外名勝、各地特有風俗的兒童詩、童話故事外,也安排了對多具有科普性的故事。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借助于此,可以進一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闊他們的視野。但是,正如冰心所說:“為兒童準備精神食糧的人們,必須精心烹調,做到端出來的飯菜,在色、香、味上無一不佳。使他們以看見就會引起食欲,欣然舉箸,點滴不遺?!碑攦和膶W家們?yōu)槲覀儨蕚浜昧耸巢?,作為烹調師的教師,如何將這些食材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哺育孩童們的身心成長,是值得我們每位教師認真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兒童文學論文篇九

與取得的成績相比,兒童文學出版工作中的問題不容忽視,對于其中的弊端和危機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兒童文學出版的問題主要是作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個別出版社一味求多、求快,忽視了圖書內在的品質要求,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速度和數量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最終的結果是“質量與數量的嚴重失衡,導致當下閱讀的作品很多,具有長久魅力的作品寥寥,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家作品日漸減少。”[4]再如,我國的一些小學生題材兒童文學小說作品中出現了雷同化甚至是庸俗化的傾向,這種傾向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極為不利,對出版工作更是如此。此外,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和出版逐漸呈現出浮躁的趨勢,歸根結底是創(chuàng)作者和出版者自身浮躁的結果,如果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潛心創(chuàng)作而不受外界影響,何來浮躁?如果出版者堅守自身的底限,浮躁之風何愁不散?作家自身的問題也是兒童文學出版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在我國,兒童作家與出版社往往難以達成長期合作的默契。如果雙方達成默契,一方面,出版社可以有計劃、有節(jié)奏地投入,不必為簽約優(yōu)秀作家而犯愁,可以按照某一優(yōu)秀兒童作家進行詳細規(guī)劃,其中包括針對該作家作品的市場調研以及圖書投放市場的力度和節(jié)奏。另一方面,作家也可潛心、不浮躁、從容地進行創(chuàng)作,不愁作品找不到“娘家”。這樣,出版社和作家的工作都會有條不紊地進行。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無論是出版社還是作家都難以達到上述理想境界。

出版社為了發(fā)展,開出各種條件來吸引優(yōu)秀作家的注意力,如高昂的版稅、高頻的曝光率以及數量巨大的印數。我們的部分優(yōu)秀兒童作家因此而逐漸浮躁起來,徘徊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間,緊盯市場、待價而沽,有時甚至唯利是圖,如此不顧長期發(fā)展的想法和做法很難使他們靜下心來創(chuàng)作。再有,隨著出版市場的不斷擴大,圖書的銷量不斷攀升,但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資源相當有限,難免會出現無序競爭甚至惡性競爭的情況。這樣的結果令人心痛,由于作家的作品數量有限,他們不得不在不同的出版社重復授權,有的作品稍加改動便重復出版。版稅逐漸增多,合同期也越來越短,但作品的質量卻得不到保證。因此,無論是出版社還是作家,他們只有實現長期合作才能使兒童文學出版獲得健康的發(fā)展。兒童文學出版的外在問題主要是市場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首先,由于市場混亂,造成出版成本攀升,導致出版風險增大,而非專業(yè)少兒出版社也試圖從兒童文學圖書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這就使專業(yè)少兒出版社的壓力倍增。其次,某些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并未堅守文學格調并形成一己特色,而是出于純粹的商業(yè)考慮,瞎編亂造,損壞兒童文學的名譽。

首先要強化兒童文學作家的定位。作家是兒童文學的主題因素,更是兒童文學出版的源頭,離開作家的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出版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這層意義上說,作家是兒童文學出版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作家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版社才有可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離開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版社的操作流程再規(guī)范、宣傳策略再得當也無濟于事,可能會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但從長遠看,勢必難以逃脫失敗的命運。因此,作家需要明確的定位,把自己定位為兒童文學出版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爭取把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奉獻給讀者并贏得他們的信賴。優(yōu)秀的作品是兒童文學出版社在市場上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因此,作家最主要的精力應放在優(yōu)秀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在與出版社和編輯的溝通中,作家應牢記自己在兒童文學出版中的地位和使命。力爭在自己的環(huán)節(jié)內把兒童文學的工作做到極致,創(chuàng)作出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擴大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作家隊伍是解決問題的另一重要舉措。當前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隊伍相對較小,導致部分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成為出版社的競爭對象,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

隨著原創(chuàng)作家隊伍的不斷壯大和大批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的涌現,市場上優(yōu)秀作家短缺的狀況將會得到緩解,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將會出現在讀者面前。這樣有利于作家之間的良性競爭,彼此之間相互促進,避免市場上出現一家獨霸或幾家壟斷的情況。當然,優(yōu)秀兒童原創(chuàng)作家隊伍的壯大離不開各方關注。社會各界應為有潛力的優(yōu)秀青年兒童文學作家提供發(fā)展平臺,采取有效措施保護他們的成長,如在專業(yè)文學雜志上開辟專欄發(fā)表他們的作品等。只有作家隊伍得到壯大,才可能出現更多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作家之間才能競相潛心創(chuàng)作適合兒童口味的文學作品,出版社也會在選擇上擁有更大的空間。對作家和出版社而言,讀者至上的原則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法寶。

兒童文學作家的根本任務是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只有得到讀者廣泛認可的作品才是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檢驗兒童文學作品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首先考慮的應是作品目標受眾群體的特殊性。讀者至上的觀念是創(chuàng)作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基礎。進入21世紀后,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名字在青少年中間廣為流傳,楊紅櫻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一面旗幟。究其原因,她的作品針對性非常強,能寫進兒童讀者的心理去,也就是說,楊紅櫻老師的寫作的目標性很強。對出版社而言,更需將讀者放在第一位,出版圖書除了育人這一目的外,還需維系出版社的正常運轉和賺取必要的利潤,這也是出版社作為商業(yè)單位的基本特征。推向市場的圖書如能受讀者青睞,銷量自然不成問題;讀者不買賬,再漂亮的宣傳也會付之東流。因此,讀者至上是一條金科玉律,也是解決兒童文學出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出版社要遵循出版規(guī)律。出版社是作家和讀者之間的一座橋梁,在與作家合作的同時又要面對讀者,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出版社和作家合作的目是將優(yōu)秀的作品推向市場,最終實現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目的。這兩重目的既是作者的追求,更是出版社的追求。作家通過創(chuàng)作去影響別人,讓讀者體會作品中的文化內涵,這是高尚的精神追求;獲取必要的版稅,這是必要物質追求。他們只有精誠合作才能給讀者提供好的文學作品,得到讀者認可。作家、出版社、市場和讀者之間任何環(huán)節(jié)都需通暢,哪一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不會達到各自的預期目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青少年時期是他們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的重要階段。兒童文學作家和出版社對青少年的引導和關愛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兒童文學出版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問題也非常突出,作品、作家、出版社和市場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兒童文學出版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推進兒童文學出版的快速發(fā)展,作家必須在出版社、讀者和市場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創(chuàng)作適合時代發(fā)展、適應市場需求和適合青少年讀者口味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原創(chuàng)作家隊伍的擴大不僅能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也為市場的有序運行提供了保障。

加強兒童文學出版工作,關注青少年讀者的健康成長,需要各方的共同關懷、監(jiān)督與配合,只有這樣,兒童文學出版工作才能有序地向前推進,才能涌現出更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廣大青少年才能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

語文教育很大一部分是依托兒童文學來進行的,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要將二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小學生能夠在文字的海洋里,感受文學的魅力,進而不斷增加知識儲備,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素材。

眾所周知,兒童文學是專門根據兒童的特點創(chuàng)作的,不僅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而且也比較貼近兒童的學習需求,很受兒童的歡迎。仔細研究小學語文教材,不難發(fā)現,其中許多的課文和閱讀材料都來自兒童文學,更有一些是出自名家的作品,而且占據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可以看出,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小學語文教學的有力助手。

兒童文學側重于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去思考問題,兒童文學和其他的文學作品比起來,更加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發(fā)展特點。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仔細研讀這些文學作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使語文教學更加貼合于小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由于教師和小學生在年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教師可能在很多時候無法理解小學生的行為,導致教學中出現障礙。兒童文學對小學生心理和行為的剖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找回童心,重燃對童年的熱愛。

3、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好伙伴。

兒童文學除了能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外,更能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另外,由于小學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量很大,而兒童文學可以滿足小學生的這些需求,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小學生在閱讀中發(fā)展各項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1、認知作用。

兒童所處的年齡正是對社會的認識比較模糊的階段,兒童文學對世界、社會和人的描寫,能夠幫助小學生初步認識社會,為小學生認識事物、分析問題提供了一個模式和范本。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他在童年時代閱讀的大量的文學作品,對他今后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學創(chuàng)作,迎合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程度,站在兒童的角度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激發(fā)他們對世界的熱愛。

2、教育作用。

兒童文學重視對色彩繽紛的世界進行描述,使小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過在不同的作品中塑造不同的藝術形象來潛移默化地對兒童產生影響。它不僅在知識積累上影響兒童,還在感情上激勵兒童,使兒童能夠自覺地接受教育。例如:蘇聯(lián)有一篇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題為《鐵木兒和他的伙伴》。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先進少年鐵木兒,這篇小說問世不久之后,成千上萬的少年以鐵木兒為榜樣,在蘇聯(lián)掀起了轟動一時的“鐵木兒運動”。由此可見,兒童文學對兒童的性格、理想、意志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審美作用。

在進行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作者尤其要重視對美的詮釋和歌頌,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要有內容,更要有形式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小學生的閱讀指導,使小學生感受到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美,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水平。例如:在閱讀安徒生童話中的《野天鵝》這篇作品時,主人翁艾麗莎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她在解救她哥哥時,經歷了各種考驗和磨難,但是她一直都忍辱負重,一直把她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艾麗莎的這種勇于犧牲、堅定勇敢的精神,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兒童讀者,影響著他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善于借助兒童文學作品的力量來展開教學,不斷地影響小學生的審美和價值追求,使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一

摘要:《兒童文學》,即為未從事基礎教育的學習者學習文學的基礎課程。對于這一課程,教育學者和專家都抱有極大的重視,一方面,《兒童文學》教學課程的設置為小學教育方向的學生了解相關兒童文學理論提供了基本的條件。而另一方面,《兒童文學》是小學教育方向的學生在文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承載,《兒童文學》的學習方向和特點就注定了兒童文學普及的重要性。然而,我國現有的《兒童文學》教育卻存在有各種弊端,這些問題來源于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后,價值觀的缺乏以及專業(yè)課程設置不當等。因此根據目前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和個人經驗對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課程教學改革;

思考。

作為語文素質培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兒童文學一直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這也使得兒童文學教學在教學課程中的設置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具體體現外界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中小學教師對兒童文學專業(yè)知識缺乏等現象,而這些情況的出現與高等院?!秲和膶W》專業(yè)課程的設置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要想改變現有兒童文學發(fā)展受困的局面,對《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顯得尤為必要。

一、我國《兒童文學》教學課程面臨的困境。

1、思想觀念的落后。

我國小學基礎性教育教學歷經百年,但是思想觀念卻還停留在封建時期的觀念中,很多人以為兒童教育只是代替家長對學生進行陪伴。家長認為小學生教學不在于知識的培養(yǎng),那些文化知識都會在日后的較高級教育中教授,對于文學教育更是淡化,這樣觀念的形成導致大量的中小學教師缺乏對學生文學素質的整體培養(yǎng)以及語文素質的教育,使得《兒童文學》沒有起到對日后素質形成鋪墊式的作用。這樣的局面對于兒童文學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障礙性,不利于實現素質教學的推進。

2、價值觀的不正確。

隨著各種“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之類口號的提出,很多家長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中很下功夫,但是大多都流于藝術形式,各種舞蹈、音樂、興趣班,不僅給了兒童很大的壓力,同時也使得文化知識變成可有可無的事情,然而這些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很必要卻不應該淡化原有的文化知識教育,而文學素質的培養(yǎng)更是需要在學生剛開始接觸系統(tǒng)學習的時候加以引導。然而幾乎沒有家長會注意到學生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就給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院校傳遞了錯誤的價值導向,不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

3、專業(yè)知識的缺乏。

在基礎教育中,中學教師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小學教師往往只重視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而缺少對兒童文學的引導,而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更低,即使教育部一再要求幼兒和小學教育教師的學歷必須在本科及以上,但是,我國幼兒教師的特點依舊是學歷低層化,無論是人格魅力還是素質教育都很不完善,甚至很多教師自身就心智還不成熟,更加不可能為初學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模范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偏遠農村教師視野狹窄,閱讀量不大,圖書資源匱乏,甚至很多孩子只是單純地學習拼音,學習課本上的內容,對于課外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避之不及。這些教師能夠帶給學生兒童文學上拓寬的程度可想而知。

4、課程設置的不合理。

據調查,高校師范類中文系開通了專業(yè)兒童文學課程的學校屈指可數,即使有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等專業(yè)開設了兒童文學課程,課時也是大大縮減,而致力于兒童文學研究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對這樣的情況還聽之任之的話,在不久后很可能出現高校中文系再無兒童文學課程的局面,學校本身對于兒童文學的忽視使得社會普遍對于兒童文學的認識存在誤區(qū),這樣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必將會對兒童文學的日趨消亡產生重要的消極影響。要想實現教育素質的全面提升,課程設置的改革必須要得到大家的重視。

二、《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1、《兒童文學》教學與兒童道德素質萌芽。

作為小學教育專業(yè)中文方向學生的專業(yè)選修課,《兒童文學》完全按照我國教師的現代化教學環(huán)境的選擇和要求,充分體現了兒童教育低齡化的特點,旨在全方位地幫助基礎教育者掌握所學文學知識與理論,使其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一方面,它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很好地了解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加大學生知識面的發(fā)散與拓寬,認識到兒童文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過對《兒童文學》的教學,可以加深基礎教育者對于常見的文學文體和寫法的了解,從而培養(yǎng)兒童對于文學作品的接受與欣賞的能力,對以后學生學習文學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為兒童文學最契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過兒歌、童話故事或者寓言故事讓兒童明辨是非,認識真假善惡,形成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者掌握兒童文學的這些特征,能為以后的道德思想教育提供前期的理論鋪墊,更好地為日后的教學打下基礎。依據此我們不難發(fā)現《兒童文學》對于兒童的知識啟蒙和道德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貼近于兒童的生理狀態(tài)和成長軌跡,具有很強的操作意義和啟蒙價值,值得重視的是《兒童文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兒童的道德素質初期萌芽。

2、《兒童文學》與基礎教育者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

另一方面則是要上升到個人的思想境界、人文修養(yǎng)、審美標準等,而這些都是與《兒童文學》的培養(yǎng)離不開的,因此,我們不難發(fā)現,《兒童文學》是兒童在文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承載,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者對于初學者的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三、《兒童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探討。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新設置課程結構。

另一方面,要積極地根據現代教學模式對于課程設計進行適度的修改,把新興的技術以及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改革中來,使得《兒童文學》更具有時代性與應用性。內容選擇上要包括兒童文學的基本特點、文學理論、創(chuàng)作過程等對于兒童語文素質啟蒙有重要聯(lián)系的內容。除此之外,《兒童文學》的學習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程設計內容要具有時代性與歷史性,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都要有所涉及,要具有傳統(tǒng)性和創(chuàng)新性,既要有原著的原汁原味,又要有改編的大膽創(chuàng)新。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適時的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分配課外搜集的任務,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對于課堂中保留下來的問題要讓學生去搜集材料,并進行相關材料的整理,進而對已有的問題交流與分析,這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擴寬了知識面的掌握。

2、培養(yǎng)師范生的文學能力,加強自身文學體系的構建。

另一方面,為他們日后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近些年來,生本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學習的主體留給兒童,由單純的教師教授兒童被動接受向兒童自主學習轉移。將兒童詩、寓言童話、兒童故事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戲劇電影等不同的兒童文學依據其自身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四、小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教育界對于兒童的基礎性教學也日漸重視,尤其是《兒童文學》也因為其重要性的特點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兒童文學》與其自身基本學習特點,《兒童文學》教學與兒童道德素質萌芽的關系也使得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同時,家長思想觀念落后,教師自身知識薄弱,課程設計結構不合理使得幼兒教學面臨很大的問題。為此,我們教育界要對《兒童文學》課程改革加以重視,調整教學評估方式,加強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實施基礎與實踐并重,加強學生與老師交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重新設置課程結構,最終實現課程改革的全面轉型。

參考文獻:

[1]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類型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

[6]林正范,徐麗華。對教師研究的認識[j]。教師教育研究,2006。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二

蘊涵東西方文化精神。人類在世界上有著共同的生存經驗,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和歷史經驗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精神體系。而這些文化精神潛在于兒童故事中,滲透在各國兒童文學的深層。所以東西方文化蘊涵在兒童文學中。兒童文學中各種不同的文學元素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各個國家不同的社會生活現實的特殊性,顯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價值。如德國的格林童話,像白雪公主、小紅帽、灰姑娘等不同的童話形象,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德國的社會環(huán)境、民族觀念、社會歷史、價值觀及文學傳統(tǒng)等。中國兒童文學也顯示出中國特有的民族風貌。中國早期的兒童文學更多呈現出中國作為農業(yè)大國的農耕文化色彩,與西方兒童文學中呈現的狩獵文化迥異,如《格林童話》發(fā)生的地點大多是在狩獵的森林或者冒險的遠方,表現出西方狩獵文化的冒險精神和勇往直前;中國作家葉圣陶、張?zhí)煲硗捴泄适掳l(fā)生地點一般在離家不遠處,主人公是農民和道教的神仙形象,表現出中國深厚的農耕文化和民眾的農民意識。

滿足多元化的兒童審美需求。審美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文學的第一屬性。兒童文學作為文學的重要分支,具有審美的重要特質。兒童文學只有回歸兒童讀者視野,其審美價值才能得到實現。雖然兒童的生活閱歷不如成年人,但是其審美情感的敏銳度不遜于成年人,并由其引發(fā)兒童審美需求。首先,兒童對審美對象的偏愛。兒童的審美經驗多半帶有主觀性,兒童的喜好完全是個人愛好的表現。兒童審美總是從個人感性情感出發(fā),熟悉和美好的事物總是他們所喜愛的對象。其次,兒童的審美具有感性特征。具有豐富情感的作品都是兒童審美的優(yōu)先選擇對象。情感是兒童審美活動的基礎,作品的情感是否豐富是審美活動有效進行的關鍵。兒童文學作品感情基調溫柔細膩就能引起兒童的審美情感觸發(fā)。再次,兒童審美情感的發(fā)展性決定了兒童文學作品的培育作用。兒童是不斷發(fā)展成長的個體,審美情感體驗獲取途徑也是多元化的。

兒童在成長階段的開放心理決定了其審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多層次感知,不斷積累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探索未知的世界,搜尋自身所需要的主觀情感資源,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因此,兒童文學能夠滿足兒童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在兒童教育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帶動課程文化的多元化?!安煌赜虍a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從而造就了文化的多樣性?!蔽幕鄻有酝艿缴鐣h(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多樣選擇也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涉及到教育領域則體現為文化多元化的對接詮釋。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就應當充分考慮到多元文化的詮釋問題,要讓兒童認識和接受文化的差異性,帶動課程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課程文化多元化必須輔之以相應的載體,而“兒童文學正是建立在在尊重不同文化,推動多元文化互動,文化平等對話的平臺之上的文學形式”,能夠培養(yǎng)兒童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他國文化,能使兒童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精髓,而又保持本民族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課程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促進兒童教育的發(fā)展。兒童文學多元化是實現其教育功能多級化的前提和基礎。兒童文學多元化交流是促進兒童教育發(fā)展的基本動力。不同文化的兒童文學在兒童教育領域的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創(chuàng)新,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取長補短。單一的兒童文學會喪失活力和動力。兒童教育領域的文學元素越多,文化多元性就越豐富,兒童文學的選擇范圍就越廣,就越能引發(fā)兒童主體的創(chuàng)造性,兒童自身的發(fā)展可能性就越大,兒童文學也就具有了廣泛的生命力。二者相輔相成。兒童文學教育功能的發(fā)揮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兒童文學為載體的多元文化教育與一般授課式教育有很大區(qū)別。一般課程教育與學生個體意識存在一定差距,而以兒童文學為載體的教育則是另辟蹊徑。不是文化的生吞活剝,而是將教育與兒童所喜愛的文學形式融為一體。兒童文學為教育改進提供發(fā)展動力和支持基礎,教育過程又促進了兒童文學的傳播和發(fā)展。兒童文學以多元化的人文魅力激活我國兒童的文化情懷,促進兒童形成健全心智。

承載多元文化的兒童文學融匯教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漸入融合,是一種關聯(lián)性教育,可以避免不同民族國家差異影響到教育的狹隘和誤解,構建起發(fā)展和通達的`人文教育。培養(yǎng)兒童審美情趣。兒童文學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養(yǎng)分,兒童文學的多元化會讓兒童終身受益。多元化的兒童文學讓兒童在感動、理解狀態(tài)下達成與世界的溝通,培育兒童審美情趣,與兒童成長相伴。首先,文學多元化有助于實現其愉悅功能。兒童文學提供給兒童讀者樂趣和快樂。兒童在閱讀中產生愉悅感,體驗快樂的同時提升了審美情趣,無形中實現了作品的教育意義?!案郀柣f過,‘西方的兒童文學,兩三百年磨練,很成熟地確信,把一個故事、一樣東西放在孩子面前,有趣在前,含義在后;覺得好玩了,才會跟了往意思里走,去觸摸寫作人的主題目標’?!?/p>

西方兒童文學在幽默和快樂中達到對兒童的啟示,東方兒童文學將社會現實教育意義放在首位。鄭春華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就明確了每節(jié)故事的教育意義,東西方兒童文學交互融合有助于兒童的精神成長。其次,兒童文學多元化有助于兒童自己意識和情感的培養(yǎng)。兒童在閱讀欣賞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對社會生活、生命意識、人生價值、道德標準有初步接融,多元化兒童文學能讓兒童多層面了解社會,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正面價值和行為的贊嘆,對兒童形成積極的引導。多元化兒童文學向兒童開啟了通向未來旅程的多扇窗戶。作品帶給他們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帶來審美情感的激發(fā),兒童從中汲取成長的養(yǎng)分和智慧,這種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是任何其他藝術形式都無法代替的。發(fā)展兒童跨文化適應能力。世界各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本質是通過長期教育逐步發(fā)展兒童的跨文化適應能力,為兒童能夠從其他文化視角審視自己民族的文化提供條件?!陡窳滞挕分型踝优c公主的故事家喻戶曉,這種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式來源于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傳奇,贊美的是騎士的犧牲精神?!陡窳滞挕吩谖覈牧鱾魇刮覈鴥和私鈿W洲中世紀的文化,認識了悠久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不同的觀念、文化精神在兒童文學世界集結,兒童會跨越國界的藩籬,達到對異國文化的認知,并形成多元文化的適應能力。美國作家弗蘭克鮑姆《奧茲國的魔術師》是一個優(yōu)秀的幻想故事,女主人公多蘿西被龍卷風刮到神奇的奧茲國。為了找到回家的路,小女孩開始了冒險歷程。故事表現了美國多民族遷徙和文化融合的態(tài)度,處處印證了好奇和冒險的美國民族精神。兒童文學作為文化教育的橋梁,實際上是一種開放的文化姿態(tài),通過文學教育的方式塑造兒童思維,將直接影響跨文化的適應力。兒童文學能夠幫助兒童發(fā)展完整的多元文化觀,培養(yǎng)開闊的世界觀,從而達到一種對自己的的認同,樹立堅定的民族自信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文化相互溝通成為兒童教育的難點。[5]借助兒童文學,使兒童學會了解、認知不同的文化。在復雜的文化生態(tài)背景之中,兒童教育重點在于選擇文化價值,并保持文化多元與文化本體之間的必要適度距離。以兒童文學的多元文化價值為載體實現對兒童的開放教育,以便培育我們民族下一代的優(yōu)秀品質。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三

毫無疑問,一部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富有兒童情趣的。《西游記》雖非為兒童而作,但通篇小說卻洋溢著濃郁的兒童情趣,主要體現在孫悟空和豬八戒這兩個形象身上。這兩個童話形象雖然沒有年齡特征,但卻都能在孩子們心中喚起一種親近感。因為他們身上有許多孩子氣。孫悟空像孩子一樣活潑、機靈、純真,富有朝氣,充滿活力,孩子們從他身上能看到自己頑皮、淘氣的影子。取經路上,孫悟空從不安生,三天不打妖精手就發(fā)癢;和妖怪開戰(zhàn)時還要開開玩笑,還愛搞點惡作劇,捉弄捉弄八戒。豬八戒的某些性格特征很像那些有點小缺點、好犯錯誤、控制不住自己的少年兒童。豬八戒自私、懶惰、饞嘴、撒謊,這些討厭的缺點孩子們也會有的,他象鏡子一樣照出了叫小讀者臉紅的不光彩的思想和行為。但是,豬八戒又純樸、憨厚、爽直,往往顯出孩子般的天真。這樣,少年兒童就很自然把孫悟空和豬八戒當作孩子般的人物,仿佛他們是自己的小伙伴?!案挥泻⒆託狻边@個性格特點,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思想感情能夠與兒童相通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使《西游記》產生兒童情趣的一個重要方面。

喜愛新奇和冒險是少年兒童的共同心理。他們不愛看平淡無奇的東西?!段饔斡洝肪哂猩?、奇、險的色彩,對少年兒童產生的吸引力是相當強烈的?!段饔斡洝返纳?、奇、險是有機的統(tǒng)一,首先體現在它所展示的幻想世界中。吳承恩以巨大的幻想能力把神的世界、妖的世界,人的世界交融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神奇和險惡的事物、景物的幻想世界。在這個幻想世界中,天庭、龍宮、地府、人間、山水洞窟、仙境福地,交替出現,變幻莫測,引人入勝。吳承恩用幻想的彩筆繪出的環(huán)境,有的美如畫,象征著自由、美好的理想;有的惡如鬼,象征著困難、災禍。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水簾洞,生長人參果樹的萬壽山五莊觀,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島……吳承恩以這樣的幻想世界為背景,為上西天取經鋪設了九九八十一難,展開了奇游歷險的故事情節(jié)。

唐僧師徒一行在取經路上所遇之險,所游之奇,并不亞于愛麗絲在地下世界的漫游、匹諾曹的死里逃生,也不亞于多蘿茜在巫仙統(tǒng)治的國土上的奇遇、尼爾斯的全瑞典旅行。而且,吳承恩所構思的八十一難,其變化之多端,情節(jié)之離奇曲折,又是獨樹一幟的。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走去,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驚險和奇特的事情,這就引得小讀者們無法釋手,非一口氣看個究竟不可。可以說,《西游記》的環(huán)境、人物、故事都具有神、奇、險的特點,它們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有機的吻合??傊浀涿段饔斡洝肪哂忻黠@的兒童文學特征。環(huán)境、人物、故事這三者的協(xié)調問題是今天童話創(chuàng)作中的難題,這個難題在《西游記》中卻得到了完滿地解決。我們要重視《西游記》的藝術價值,使其成為少年兒童成長的“好伙伴”。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四

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無可避免的要使用到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教學。但是實際上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作品的教學質量還有待提高,一些問題的存在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會產生消極的阻礙作用。廣大教師要結合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好好思考如何真正做好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工作。

一、當前兒童文學作品教學有待提高的地方。

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但是受到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質量還有待提升,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廣大教師仔細檢討自身的教學模式,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積極的保障。

(一)課堂教學忽視美學教學。

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發(fā)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兒童和成人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因此對兒童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兒童文學作品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因為教師本身的美學素養(yǎng)也有待提升,因此利用兒童作品教學促進學生美學能力發(fā)展的目的一直沒有得到比較好的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將兒童文學作品和其他內容的教學同等看待。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不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關注學生的識字程度,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進行識字教學。而識字教學只要使用一般的課文即能夠達到目的,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更多的應該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不少教師同樣將兒童文學作品當做是識字教學的素材。這樣一來就將作品本身的美感打碎了。同時當前不少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是和成人作品的教學一樣的。不少教師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兒童的思維和成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學生理解不了教師的目的,也沒有辦法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學習質量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二、如何做好兒童文學作品教學。

(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揮兒童文學作品真正的價值。

兒童文學作品有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兒童文學作品真正的價值。第一,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文學作品有其獨特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其和成人作品教學區(qū)分開。兒童文學作品的想象力更加的豐富,其思維更加的活躍和開放,也更加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特點,作品中的童趣是兒童文學作品最大的價值。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努力發(fā)揮兒童文學作品的這些優(yōu)點,將其和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舉個例子來講,在教學《撈月亮》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將其中童趣的價值真正的挖掘出來,而不是簡單的將其當做是識字教學的素材。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排演話劇、課文續(xù)寫等,這些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理解課文,真正抓住課文的核心和重點。

(二)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

兒童時期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人格的形成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就對教師的素養(yǎng)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需要教師有比較高的相關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能夠精確的把握兒童文學作品的特點,熟悉其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將兒童文學作品的價值發(fā)揮出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應該正確的認識兒童文學作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通過不斷的閱讀積累相關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認識和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我國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外國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及其作者都是教師學習和了解的重點。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需要進行換位思考,多用學生的思維方式思考和解決問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多讓學生思考,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課程改革對我們的要求。如何做好兒童文學作品教學意義重大,小學語文教師們一定要仔細思考積極嘗試,相信通過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2]楊細丹.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3).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五

圍繞“閱讀與欣賞”這一教學重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知人論世”所謂“知人論世”,是要讓學生關注作者與作品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個性、經歷、創(chuàng)作動機和創(chuàng)作風格,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這是常見的作品閱讀導入策略,在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占用時間不長,如何用好有限的時間拉近作家和學生的距離呢?對此,教師在課前應該做足“功課”,閱讀作家的背景資料,深入挖掘其中的精華,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講好“寫作故事”,而不是四平八穩(wěn)地展現“作家簡歷”。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中的《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作品,該文以不動聲色的寫法,把鳥兒對諾言的遵守與執(zhí)著很好地表現出來,使這個悲傷的故事增添了濃濃的愛的溫暖。新美南吉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淡淡的敘述,悲傷的基調,美和愛的內核,這與他的性格和人生經歷有關。課前,筆者閱讀了兒童文學作家徐魯的《家鄉(xiāng)的月夜啊,誰在吹笛?》一文。這篇文章用講故事的形式,將新美南吉的一生娓娓道來,也表達了新美南吉的創(chuàng)作初衷與追求。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全部讀給學生聽,筆者設計了“作家聊天室”的形式,將文章的精華語句抽出,改寫成徐魯與新美南吉的對話,將新美南吉作為“美的尋求者、發(fā)現者和愛的頌揚者”的形象和作品中“為世界送去光明、友善、歡樂和信心”的努力,以平易近人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課后,筆者還將徐魯的這篇文章打印出來與學生分享。這些做法,為學生提供了一把走進新美南吉創(chuàng)作世界的鑰匙。

(三)重視學生的體驗與領悟文學閱讀特別注重體驗和領悟,作者的匠心和作品的亮點,不能單純依靠教師“分析”,必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心領神會。如,意大利兒童文學作家羅大里創(chuàng)作了很多頗具童趣且意境優(yōu)美的兒童詩,常常讓人產生“出乎意料”的閱讀感受。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家介紹”中點明這一創(chuàng)作特點。那么,如何將“出乎意料”的趣味性和美感放大,讓學生印象深刻呢?課堂實錄2:羅大里的兒童詩《需要什么》做一張桌子,需要木頭;木頭從哪里來?需要大樹;大樹從哪里來?需要種子;種子從哪里來?需要果實;果實從哪里來?需要花朵;做一張桌子,需要花一朵。乍一看,這首詩非常簡單,但認真分析,這首詩頗具童趣,最后的結論很接近兒童天馬行空的思維,而且充滿審美張力。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學思路,一開始就把全詩呈現出來,讓學生照著文字吟誦,那么這首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問答以及最后出乎意料的結論,就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課堂呈現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展現“做一張桌子,需要木頭;木頭從哪里來?需要大樹”這幾句,然后,以“你(學生)問,我(教師)答”的形式,將這首詩逐漸“創(chuàng)作”完整,等“果實從哪里來?需要花朵”完成后,學生很自然地就會繼續(xù)提問,教師及時收住,以俏皮的口吻,將最后一句表現出來,這個結論“出乎意料”的趣味,學生一下子就能領會了。隨后,教師啟發(fā)學生循著這樣的結論展開想象:“一張桌子是一朵花,這一大一小的對比充滿了張力,讓人過目不忘。我們教室里有這么多桌子,不就相當于我們身在鮮花叢中了嗎?”這是一種讓學生參與創(chuàng)作“現場”、填補創(chuàng)作“空白”的教學設計。通過這種方式,羅大里兒童詩“不按常理出牌”的巨大沖擊力和“簡約而不簡單”的審美張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注重多部作品的關聯(lián)與比較課堂上可以就一部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縱向分析,也可以鏈接多部作品,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如,展示同一位作者的其他作品,幫助學生深化對作者寫作風格和語言特色的理解;展現與作品主題相近的其他作品,讓學生明了同一主題可以有不同的取材角度、敘述手段等。筆者曾借鑒“主題教學”的理論思路,設計了一堂以“陪伴:親子之間”為主題的作品閱讀課?!芭惆椤?);是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筆者將反映這一主題的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串聯(lián)起來,如兒童詩《流螢》、圖畫故事書《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和長篇童話《火鞋與風鞋》選段?!读魑灐菲鹆藢氲淖饔茫@首詩非常細膩地將親子之間置身大自然、共同發(fā)現、共同游戲的歡樂和溫暖表現出來,營造了其樂融融的氛圍;《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講述爸爸為了幫助孩子解決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而一次次“變身”成鳥的故事;《火鞋與風鞋》選段敘述的是爸爸媽媽傾聽孩子心聲,和孩子一同解決心理煩惱的故事。這三部作品層層遞進,展現了“陪伴”的不同層次,使學生對“陪伴”形成立體化的感悟與理解,引發(fā)學生心靈深處的感動。

(五)用其他藝術手段深化作品閱讀分角色朗讀,將作品改編成課本劇,鼓勵學生拿起畫筆畫出作品中的想象世界、選擇適當的音樂來傳達作品中的情緒,讓學生觀看由作品改編的電影片段等,這些都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例如,情節(jié)沖突明顯、角色個性鮮明的故事類作品,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讀和微型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方式。在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逐字逐句揣摩和理解角色的個性、情緒和思想,這有助于他們感受作品的語言藝術魅力。

二、運用兒童文學資源實現“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有機整合。

三、結語。

早在民國時期,葉圣陶先生就明確提出“國文教材普遍的標準,當為兒童所曾接觸的事物,而表達的方法,又能引起兒童的感情的……文學趣味本是兒童的夙好呢,教師當然要教他們以富有文學趣味的教材了?!苯處熞⒅刈陨韮和膶W素養(yǎng)的提升,形成正確的兒童文學教學理念,設計靈活多變的兒童文學教學活動,讓充滿童真童趣、以善為美的兒童文學作品切實地點亮語文課堂。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六

暑假期間,爸爸又為我選擇了一套雜刊――《兒童文學》。

當然一開始,我對她并不感興趣,僅僅想欣賞里面的好作文,可是當我閱讀她的首卷語時,卻讓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她的題目是《開掘自己的金礦》,首先,她提到了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是否容易被面對和了解,還著重說了了解自己的長處比了解自己的短處更重要,因為了解自己的短處只能讓你知道你不應該干什么,而了解自己的長處卻可以讓你知道你可以做什么。隨后,她要開始引導你開掘自己的金礦,讓你堅信自己擁有人生金礦,讓你用思考發(fā)現自己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與財富。待你找到了金礦,還要你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來開采金礦。最后,她要告訴你:開掘自己的金礦吧,趁著年輕。

看完一文后,我明白如何開掘屬于自己的金礦,一個人生道理。當我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觸到著本書的益處:這本書大部分文章會告訴你一些道理,讓你了解人生故事,叫你如何面對困難又如何戰(zhàn)勝困難。輕松的接受一些知識,漸漸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我有著一本書做我的良師益友,相信我的作文水平會進一步的提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七

兒童文學通俗易懂,又蘊含一定道理,對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具有積極作用。探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尤其在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和審美情操方面的重要性。

兒童文學,顧名思義,是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群的文學創(chuàng)作,對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具有積極作用。正如周作人在其演講《兒童的文學》中所認為的那樣,兒童文學幾乎就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同義詞,故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兒童文學,具體出現時間已不可考,在古代老子、莊子的作品中,就有諸多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傳達一定道理的例子,如著名的魚與熊掌之喻?!度纸洝芬云涿骺斓恼Z調、易懂的內容、淺顯的道理,為古代孩童初級啟蒙讀物。

兒童文學內容豐富,廣義上來講,主要包括生活故事、自然故事、童話、傳說、日記等。

1.兒童文學與學生生活極其貼近。

兒童文學既然以兒童為主要讀者群,便必然要懷著一顆熱愛兒童的心,鉆進兒童的群中去,在思想情感上他們打成一片,知道他們的愿望,熟悉他們的語言,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仔細地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物、一切環(huán)境,從實際生活中提煉出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有思想的故事來。這樣的作品,必定是有濃厚清新的兒童生活氣息的。因此,兒童文學與兒童生活極其貼近,兒童在閱讀時,能夠與自身生活經驗發(fā)生碰撞,引起情感共鳴。

冰心在其作品集《兒童文學選》中,收錄了大量同學校生活有關的文章。如《小茶碗變成大臉盆》描述沒有恒心、見異思遷和懶惰淘氣的孩子,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改正缺點;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看電視》一課,寫的是一家人看電視時互相謙讓的關愛之情。這是一篇充滿“情”和“趣”的兒童詩,表現了我們一家人對不同電視節(jié)目的態(tài)度,通過充滿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的詩句,把謙讓關愛之情傳達,這些與學生生活極其貼近的場景,自然可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加上語言的節(jié)奏明快、平易近人,使他們更加了解學校生活,更加融入集體生活。

2.兒童文學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yǎng)。

兒童文學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為了講述一個新鮮有趣的故事,更多的是將道理融于故事,使小讀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涉及道德品質時,如果直接采用直接講道理的方式,讀者接受的真實程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講故事的方式,間接投射出道德要求,更易使讀者――尤其是孩童――接受。以《民國時期小學語文課文選粹》為例,筆者在閱讀后發(fā)現,收錄的諸多作品,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對于處于人生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講,無法行萬里路時,文學作品成為他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橋梁。冰心的諸多兒童作品,都以向小讀者們介紹豐富多彩的世界為目標。其作品集《冰心兒童散文選》,收錄了《走進人民大會堂》《再寄小讀者》等作品,它們?yōu)槲茨苡袡C會邁出家門的小讀者們,展示了北京、意大利、埃及等多國風貌,如埃及,“尼羅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右臂斜倚著人面獅身像,側臥在地上,旁邊對著一垛高高的麥穗和葡萄”;意大利是南歐一個富有文化而又美麗的國家。在人教版教材中,除了安排了許多介紹中外名勝、各地特有風俗的兒童詩、童話故事外,也安排了對多具有科普性的故事。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借助于此,可以進一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闊他們的視野。但是,正如冰心所說:“為兒童準備精神食糧的人們,必須精心烹調,做到端出來的飯菜,在色、香、味上無一不佳。使他們以看見就會引起食欲,欣然舉箸,點滴不遺。”當兒童文學家們?yōu)槲覀儨蕚浜昧耸巢模鳛榕胝{師的教師,如何將這些食材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哺育孩童們的身心成長,是值得我們每位教師認真思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冰心。兒童文學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兒童文學論文篇十八

人生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在對生命狀態(tài)和生命過程中進行思考,并在不斷反省和調整中,最終形成的對人生價值的態(tài)度與看法。

兒童文學中彰顯出的人生價值觀豐茂多彩。

因此,探討兒童文學中的人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兒童文學中以世俗成功證明自我價值。

世俗成功是指符合社會大眾的評價標準,為社會大眾接受與認可的成功,主要傾向于金錢、地位和名聲等表象方面的成功。

這類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是肯定個體在艱難困苦中體現出的堅韌意志與進取精神,讓人們相信只要堅持奮斗,對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終會克服一切阻礙獲得成功。

駱茜茜是母親被父親用強后生下來的,父親因此住進監(jiān)獄,母親對其冷漠冰冷,家庭中缺少溫暖。

駱茜茜受母親影響,性格沉默寡言,曾自殺未遂,成為自閉冰冷和離家出走的問題少女。

最終,鄧先子的夢想實現,清華畢業(yè)后留學南加州,并在完成博士學業(yè)后留校任教,而駱茜茜在成年后生有一子,自己童年的陰影傳給了兒子,使得其性格向駱茜茜童年一樣麻木和冷漠。

最終作者借“我”之口給出了自己的價值評判:“像你這樣一個女孩,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擁有無限寬廣的世界。

”作品從對主人公命運的安排上,倡導對生活需要采取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成功。

個體在生活中和人生中始終保持獨立性,不因外界變化或者他人評論而改變初衷,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如果個體失去了獨立性,便“背叛”了原來的自己,而自我價值自然無從談起。

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中正是以“堅持初心”來彰顯自我價值,向社會傳遞敢于做最真實自己的價值觀。

例如在兒童文學作品《藏在名畫里的貓》中,猶咪因為沒有在名畫中看到自己而憤憤不平,并讓主人公菲莉西瑪在名畫中加入貓,既讓菲莉西瑪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又滿足了貓咪的自尊心。

但是主人公菲莉西瑪最終發(fā)現自己迷失了自我,認識到從前的簡單舒適生活才是自己的追求,并向貓咪表明了自己對自由和價值的看法:不是畫家忘記畫貓,而是貓咪們生性自由,不愿意在畫上,因為“貓就是貓”。

最終主人公菲莉西瑪重新回歸到平凡的生活中作畫,內心平靜恬淡。

作品描繪了主人公從默默無聞到身負盛名,最后回歸平凡的生活歷程,向人們傳遞了只有堅持自我本色,不在繁華生活中迷失自己,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和快樂,實現自我價值。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