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0:12:16 頁碼:12
最新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實用12篇)
2023-11-23 10:12:16    小編:ZTFB

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找到提升自我的關鍵點。總結(jié)要注意邏輯性,內(nèi)容之間要有明確的關聯(lián)。下面是我為大家準備的一些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一

各朝科舉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唐朝科舉科目有秀才、明經(jīng)、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等等。宋朝王安石變法將科舉改為只設進士一科。元、明、清時期的科舉也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制(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等。

科舉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經(jīng),進士科考的內(nèi)容主要是儒家經(jīng)典??荚囋诟鱾€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時務策(策問)、墨義、口試、貼經(jīng)、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jīng)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jīng)義一門了。

1、墨義。

墨義即筆答,考官根據(jù)經(jīng)文出題,考生筆答該句經(jīng)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時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稱為口義。

2、帖經(jīng)。

帖經(jīng),就是考官任取經(jīng)典中某一段,用紙條貼蓋其中數(shù)字或數(shù)句,令考生背出來,類似現(xiàn)代填空考試的辦法。

3、策問(時務策)。

考官就當前時務提出策問,考生書面作答。唐科舉各項中,明經(jīng)科取士最多。但最榮耀尊貴的,卻是進士科。唐朝初期的進士科考試為“時務策”五條。時務策涉及國家現(xiàn)實問題,使讀書人從故紙堆中爬起來,面向社會,觀察、思考問題,設計解決辦法。

4、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進士科加試帖經(jīng)若干條和雜文二首,至此,進士科形成了雜文、帖經(jīng)、策問三場考試制。雜文泛指詩、賦、箴、銘、表、贊之類,測試文學才華。唐玄宗開元年間,雜文二首便明確定為詩、賦各一首。

詩賦考試要求人有相當?shù)臍v史文化知識,還要求人具有生動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經(jīng)墨義之類要清新活潑而富于靈氣。詩賦考試還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語言文字的能力水平,這是為官從政的基本條件,便于在考試中區(qū)分優(yōu)劣。因此詩賦取士較之后世將考生思想束縛于孔孟之道的“經(jīng)義”,地區(qū)具有相當?shù)暮侠硇浴?/p>

5、雜文。

雜文泛指詩、賦、箴、銘、表、贊之類,測試應試者的文學才華。自魏晉以來,社會上崇尚文學之風日盛。唐玄宗開元年間,雜文二首明確定為詩、賦各一首。詩賦考試要求考生有相當?shù)臍v史文化知識,還要求考生具有生動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比帖經(jīng)墨義之類要清新活潑而富于靈氣。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二

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唐朝承襲隋制。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并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用高官主考,以后成為定制??婆e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北宋時期,對科舉制度本身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和調(diào)整,嚴格了科舉考試的程序;分鄉(xiāng)試、省試、殿試三級,殿試成為定制;減少考試科目,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改進考試方法,實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不斷增加科舉錄取名額;王安石變法時,對科舉制度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宋朝科學制度比唐朝時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婆e考試內(nèi)容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jīng)中命題,不許發(fā)揮個人見解;嚴格規(guī)定答卷的文體,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清朝基本上是承襲明制,改變不大。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三

科舉制度在不同時期規(guī)定不盡相同。舉明、清兩代為例讀書人先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后稱為“生員”,又名“序生”,俗稱“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fā)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可參加正式科舉。

正式科舉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鄉(xiāng)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取中者稱“舉人”,其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會試則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則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土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會稱“三狀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

狀元的產(chǎn)生,我國的科舉制始于隋朝,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各代,是歷代封建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從童生到狀元,一般須經(jīng)五個階段。

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

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此二者只是預選形式,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秀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可稱老爺。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亞元。

鄉(xiāng)試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參加,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合格后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tǒng)稱進士,但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并非學位。

在我國古代是個官名,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代。秦始皇時,博士只作政府顧問。漢代以后,博士開始在學官,擔任教學工作,博士除授予學官,還授予一些有專門技藝、專門學問的職官。如魏晉以后的太醫(yī)博士、天文博士、歷學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會上對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也俗稱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在我國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學多識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見,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職稱。古代常用與碩士含義相似的“碩老”、“項儒”稱呼那些博學之士。

最早出現(xiàn)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學校讀書的貴族子弟,后來逐漸變成官名,指有學問的人以及久入學者的泛稱。魏晉以后,學士才正式成為以久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學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參與朝政。其中的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是皇帝親信的顧問和秘書官,因而常被稱作“內(nèi)相”。到了宋朝,一經(jīng)授翰林學士,即有當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學士地位顯赫,官階為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生員,凡已考選升人國子監(jiān)肆業(yè)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四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科舉制度,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稄埡鈧鳌罚骸坝涝?,舉孝廉不行?!薄蛾惽楸怼罚骸扒疤爻煎?,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稄埡鈧鳌罚骸斑B辟公府,不就?!薄鞍驳垩怕労馍菩g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干三百多年?!对娫挾t·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nèi)容基本是儒家經(jīng)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蹲笾乙愎菔隆贰凹霸?,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洞倏棥贰耙赜谐擅?,操童子業(yè)”,“操童子業(yè)”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己蟀l(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荚囉啥Y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都烂梦摹罚骸按蟾耪f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薄暗强啤笔羌暗诘膭e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白x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必暿繀⒓拥钤囦洖槿锥冀羞M士。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shù)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贾羞M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婆e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jīng)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余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xiāng)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xiāng)試,第一名稱解元,其余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xiāng)試”條。參加鄉(xiāng)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后,張鄉(xiāng)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興得發(fā)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后便可升官發(fā)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guī)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guī)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shù)、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捌祁}”規(guī)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的內(nèi)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jīng)》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fā)揮。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肯拇鷮W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shù)的場所。

【庠xiang】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p>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睹献印る墓罚骸霸O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惫湃顺R遭孕蚍Q地方學校,或泛指學?;蚪逃聵I(yè)。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xiāng)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nèi)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為主,小學尤以書、數(shù)為主。

【鄉(xiāng)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宮】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zhàn)、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gòu)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jiān)),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

【國子監(jiān)jian】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jiān),從此國子監(jiān)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gòu)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jiān)”,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xiàn)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gòu),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yǎng)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quán)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tǒng)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zhàn)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jiān)祭酒。

【司業(yè)】學官名。為國子監(jiān)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校長,協(xié)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洞倏棥罚骸坝謬趯W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蹲笾乙愎菔隆罚骸班l(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敝缸蠊舛啡尉┏堑貐^(qū)的學政。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yè),后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學官,協(xié)助國子祭酒

【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jiān)生資格?!蹲8!分械摹八氖濉本褪恰耙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jiān)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

【諸生】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tǒng)稱諸生?!端蜄|陽馬生序》“今諸生學于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jiān)學習的各類監(jiān)生。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五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fā)展歷程科舉制度始于哪個朝代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tǒng)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制度,讓讀書人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yōu)則仕的一種制度.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quán)貴的子弟中選拔.權(quán)貴子弟無論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也是現(xiàn)代選拔公務員的一種制度,改名為“國考”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祿”制度,后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wěn)定的制度開始崩潰,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quán)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采用的是察舉制與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zhèn)涞娜瞬?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后期逐漸出現(xiàn)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xiàn)象.征辟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魏文帝時,陳群創(chuàng)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quán),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后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xiàn)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quán)力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統(tǒng)一全國后,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jīng)濟和政治關系的發(fā)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參與政權(quán)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quán),于是把選拔官吏的權(quán)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jù)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zhí)憲不饒”“學業(yè)優(yōu)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大業(yè)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yè)該通,才藝優(yōu)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大業(yè)年間,隋煬帝還設置明經(jīng),進士二科,并以“試策”取士,這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chuàng)時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jié)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quán)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隋朝滅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坪椭瓶苾深?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频目颇坑行悴?、明經(jīng)、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jīng)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來漸廢.所以,明經(jīng)、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jīng)考時務策與經(jīng)義;前者難,后者易).唐高宗以后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频目忌袃蓚€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xiāng)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jīng)州縣考試,及第后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xiāng)貢.由鄉(xiāng)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明經(jīng)、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nèi)容為經(jīng)義或時務.后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jīng)重帖經(jīng)、墨義.所謂帖經(jīng),就是將經(jīng)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zhí)w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jīng)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jīng)與墨義,只要熟讀經(jīng)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瓶荚囎畛跤衫舨靠脊T外郎主持,后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quán)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频堑诤?還要經(jīng)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后,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jié)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后,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jié)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他即位后,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于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并沒有形成制度.在唐代還產(chǎn)生了武舉.武舉開始于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于鄉(xiāng)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后成為定制.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后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shù)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于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于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后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于封建統(tǒng)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后,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并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后,不須再經(jīng)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后,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并賜宴于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tǒng)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jù)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后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jù)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確產(chǎn)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宋代科舉在考試內(nèi)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jīng)、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jīng)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后,對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jīng)、墨義,專以經(jīng)義、論、策取士.所謂經(jīng)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經(jīng)書中的語句作題目,并用經(jīng)書中的意思去發(fā)揮.王安石對考試內(nèi)容的改革,在于通經(jīng)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jīng)、墨義取士,頒發(fā)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和論、策取士.并把《易官義》《詩經(jīng)》《書經(jīng)》《周禮》《禮記》稱為大經(jīng),《論語》《孟子》稱為兼經(jīng),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guī)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jīng),二場考兼經(jīng),三場考論,最后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后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jīng)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jīng)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nèi)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并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后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后,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并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于宮內(nèi)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jīng)吏部選試.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上一篇:養(yǎng)豬場防疫管理制度下一篇:沒有了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六

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為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為孝廉。

: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剌吏、郡稱為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后科舉考試及第一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

古代向朝延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經(jīng)鄉(xiāng)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xiāng)試考中者)經(jīng)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jīng)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xiāng)貢人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xiāng)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fā)解”、“發(fā)達”、簡稱“發(fā)”。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別稱“茂才”。本系優(yōu)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后,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后采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shù)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為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后,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p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控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負于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后,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人試,故相沿稱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明、清府、州、縣學的科舉稱謂知識。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七

隋唐時期,重新建立了統(tǒng)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需要自上而下地全面整頓吏治。同時,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下去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擴大統(tǒng)治基礎,需要從社會中下層網(wǎng)羅人才,科舉制度應運而生??婆e制度是一種適應當時新形勢需要的選官制度,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八

1、科舉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一,根據(jù)政治、軍事、學術研究等方面所需要的人才類型,朝廷分別設立科目,通過考試進行選拔,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實效性。第二,允許士人(讀書人)向所在州縣官府報名應考,無名額限制,體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第三,通過逐級考試的方法,篩選人才。在人才選拔上,基本上體現(xiàn)了公開、公平的原則。

2、科舉制度的進行作用:以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在世界上為首創(chuàng)。它的創(chuàng)立是我國古代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

在歷史上曾經(jīng)起過的積極作用主要有:第一,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quán)力,從世家大族手里收歸朝廷,起到了抑制門閥勢力的作用,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第二,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各階層的讀書人進入仕途、參與政權(quán)開辟了道路,從而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第三,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zhì)。第四,不斷更新封建政府中官吏的結(jié)構(gòu)成分,主動調(diào)整部分吏治,有利于封建政權(quán)的鞏固和政局的穩(wěn)定。第五,根據(jù)考試成績,選拔官吏有了一個知識才能的客觀標準。有利于調(diào)動整個地主階級,尤其是中小地主階層子弟的學習積極性。第六,調(diào)動了社會辦學的積極性,促進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3、科舉制度的消極影響:明朝中葉以后,日益走向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者為維護其統(tǒng)治,所需要的是孝子、順民、忠臣。因而有意識地利用科舉考試中的缺陷,以“八股取士”,達到統(tǒng)治士人思想的目的。這樣,科舉制度就逐漸從選拔人才的工具蛻變?yōu)榇輾瞬诺淖飷菏侄巍?/p>

其消極影響集中表現(xiàn)在:第一,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把知識分子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學之內(nèi),廢棄了對經(jīng)、史及其他各種技術知識的學習,使他們陷入愚昧的深淵,成為順從皇帝的奴仆,最終成為封建制度的殉葬品。第二,導致官風和文風日下。政治上的腐敗導致科mm場上的派別斗爭,營私舞弊;讀書人為了做官,拼命誦讀四書五經(jīng),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嚴重傷害了人才的選拔和成長。第三,科舉指揮學校,使學校失去了培養(yǎng)人才的意義,并成了科舉的附庸。明朝以后實質(zhì)上就是八股文章指揮學校教學,一代復一代地制造愚民和庸才。當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走上歷史舞臺時,理所當然地就要“廢科舉,興學?!绷恕?/p>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九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以考試為主要方式的一種選拔官員的基本制度,是我國古代國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淵源于漢朝,創(chuàng)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歷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周年。

科舉制度從它誕生之初,就預示著它的必然衰亡。

封建統(tǒng)治者采用科舉制度,目的是為了籠絡知識分子,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狹隘的階級利益,使這一制度從一開始就有消極因素。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進士在榜前列隊走過時,就非常高興地對侍臣說:“天下英雄在吾彀矣!”(入彀就是入圈套)可見科舉制度是封建統(tǒng)治者使英雄就范的手段。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科舉制度本身的弊病日益顯露。特別是到了明清兩朝,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嚴格限制在四書五經(jīng)中,考試問文體必須用八股文,考八股文時,必須以四書五經(jīng)來命題。這就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將他們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學之內(nèi)。他們只能“代圣賢之言”,依照題意,揣摩古人語氣去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阻礙了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更不能聯(lián)系實際。而到了近代,隨著國外先進思想的不斷傳入,西方的各種政治制度先后被介紹到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新思潮,這種死板的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壽終正寢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結(jié)果。

科舉制度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逐漸喪失,是其衰亡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隋朝以前,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主要包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世襲制”,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征辟制”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上述無論哪一種選官制度,大多以門第為主要依據(jù),一般人根本沒有做官的希望。而科舉制從其誕生之初,就一改以前選官重門第的做法,它將選拔官員和學校教育、考試制度相結(jié)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選拔官員中的長官主觀意志,為一般士人和平民提供了走上仕途的'機會,確實使一些出身貧寒,但有真才實學的士人得到任用,因而科舉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它得到了普通讀書人的歡迎,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和走進上流階層的橋梁。

到了近代,外敵的入侵、領土的割讓、賠款的支付,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紛紛從中自省,認識到,四書五經(jīng)固然重要,但是,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和近代技術,使國家早日強大,則更加重要。加之,西方民主思想的廣泛傳入,許多接受民主思想的學生們,感受到民族危難的刺激,逐漸走上朝廷的對立面,這樣,科舉制度所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就進一步地受到削弱,并最終喪失。社會基礎的喪失之時,就成了科舉制度的衰亡之時。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十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fā)展歷程科舉制度始于哪個朝代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是中國古代封建統(tǒng)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制度,讓讀書人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學而優(yōu)則仕的一種制度.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quán)貴的子弟中選拔.權(quán)貴子弟無論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也是現(xiàn)代選拔公務員的一種制度,改名為“國考”

科舉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祿”制度,后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周禮之下,社會階級分明.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穩(wěn)定的制度開始崩潰,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到了漢朝,分封制度逐漸被廢,皇帝中央集權(quán)得以加強.皇帝為管理國家,需要提拔民間人材.當時采用的是察舉制與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zhèn)涞娜瞬?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會征辟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察舉制缺乏客觀的評選準則,雖有連坐制度,但后期逐漸出現(xiàn)地方官員徇私,所薦者不實的現(xiàn)象.征辟制也存在著種種弊端.魏文帝時,陳群創(chuàng)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之權(quán),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這制度始終是由地方官選拔人才.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后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xiàn)象.不但堵塞了民間人材,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響皇帝的權(quán)力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統(tǒng)一全國后,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jīng)濟和政治關系的發(fā)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參與政權(quán)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quán),于是把選拔官吏的權(quán)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他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據(jù)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zhí)憲不饒”“學業(yè)優(yōu)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大業(yè)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yè)該通,才藝優(yōu)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大業(yè)年間,隋煬帝還設置明經(jīng),進士二科,并以“試策”取士,這標志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進士一詞初見于《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chuàng)時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jié)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quán)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隋朝滅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频目颇坑行悴拧⒚鹘?jīng)、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jīng)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來漸廢.所以,明經(jīng)、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频闹饕颇?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jīng)考時務策與經(jīng)義;前者難,后者易).唐高宗以后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xiāng)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jīng)州縣考試,及第后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xiāng)貢.由鄉(xiāng)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明經(jīng)、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nèi)容為經(jīng)義或時務.后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jīng)重帖經(jīng)、墨義.所謂帖經(jīng),就是將經(jīng)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zhí)w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jīng)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jīng)與墨義,只要熟讀經(jīng)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瓶荚囎畛跤衫舨靠脊T外郎主持,后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quán)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频堑诤?還要經(jīng)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后,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jié)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后,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jié)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他即位后,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于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并沒有形成制度.在唐代還產(chǎn)生了武舉.武舉開始于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于鄉(xiāng)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后成為定制.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后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shù)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于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于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后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于封建統(tǒng)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后,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并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后,不須再經(jīng)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后,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并賜宴于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tǒng)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jù)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后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jù)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確產(chǎn)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宋代科舉在考試內(nèi)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jīng)、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jīng)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后,對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jīng)、墨義,專以經(jīng)義、論、策取士.所謂經(jīng)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經(jīng)書中的語句作題目,并用經(jīng)書中的意思去發(fā)揮.王安石對考試內(nèi)容的改革,在于通經(jīng)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jīng)、墨義取士,頒發(fā)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和論、策取士.并把《易官義》《詩經(jīng)》《書經(jīng)》《周禮》《禮記》稱為大經(jīng),《論語》《孟子》稱為兼經(jīng),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guī)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jīng),二場考兼經(jīng),三場考論,最后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后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jīng)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jīng)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nèi)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并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后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后,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并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于宮內(nèi)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jīng)吏部選試.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上一篇:養(yǎng)豬場防疫管理制度下一篇:沒有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十一

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guī)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guī)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shù)、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guī)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的內(nèi)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jīng)》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fā)揮。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贾羞M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

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p>

【校】。

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shù)的場所。

【庠xiang】。

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睹献?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p>

【序】。

周代學校的名稱?!睹献?滕文公》:“設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惫湃顺R遭孕蚍Q地方學校,或泛指學?;蚪逃聵I(yè)。

【國學】。

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xiāng)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nèi)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為主,小學尤以書、數(shù)為主。

【鄉(xiāng)學】。

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宮】。

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zhàn)、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太學】。

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gòu)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jiān)),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稄埡鈧鳌罚骸耙蛉刖煟^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國子監(jiān)jian】。

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jiān),從此國子監(jiān)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gòu)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jiān)”,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書院】。

唐宋至明清出現(xiàn)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gòu),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yǎng)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quán)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學官】。

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tǒng)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

古代主管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zhàn)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jiān)祭酒。

【博士】。

古為官名,現(xiàn)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三國志?呂蒙傳》:“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p>

【司業(yè)】。

學官名。為國子監(jiān)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xiàn)在的副校長,協(xié)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

學官名?!疤岫綄W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左忠毅公逸事》:“鄉(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敝缸蠊舛啡尉┏堑貐^(qū)的學政。

【教授】。

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yè),后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

學官名。是國子監(jiān)或太學的學官,協(xié)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監(jiān)生】。

國子監(jiān)的學生?;蛴蓪W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jiān)生資格?!蹲8!分械摹八氖濉本褪恰耙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jiān)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

【諸生】。

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tǒng)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于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jiān)學習的各類監(jiān)生。

【察舉】。

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薄蛾惽楸怼罚骸扒疤爻煎樱斐夹⒘?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征辟】。

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稄埡鈧鳌罚骸斑B辟公府,不就?!薄鞍驳垩怕労馍菩g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孝廉】。

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p>

【科舉】。

【童生試】。

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洞倏棥贰耙赜谐擅?,操童子業(yè)”,“操童子業(yè)”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xiāng)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

【及第】。

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都烂梦摹罚骸坝馊?,予披宮錦還家?!惫艜r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薄暗强啤笔羌暗诘膭e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

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白x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shù)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贾羞M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

【狀元】。

參見“殿試”條??婆e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jīng)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

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余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

參見“鄉(xiāng)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xiāng)試,第一名稱解元,其余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

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

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

參見“鄉(xiāng)試”條。參加鄉(xiāng)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后,張鄉(xiāng)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興得發(fā)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后便可升官發(fā)財。

【生員】。

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古代科舉制度的文學常識篇十二

1、古代要進入府,州,縣學習,必須要通過童試。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鄉(xiāng)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資格。稱為秀才??荚嚨谝幻邪甘住?/p>

2、鄉(xiāng)試在明清兩代時,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應多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會發(fā)布正副榜揭曉名次,稱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例如:《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正是參加了鄉(xiāng)試。京報連登黃甲:科舉時寫在喜報上表示祝賀的恭維話。意思是以后還會有會試,殿試連續(xù)的捷報。

3、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考試稱為會試。因為在春季舉行,故又稱為春闈??荚囉啥Y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者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己蠼視悦蔚牟几妫蔀樾影?。

4、科舉制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稱為殿試?;实墼诘钔⑸蠈囦浫〉呢暿坑H自考核,以定甲第。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二、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統(tǒng)稱進士,考試后會發(fā)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則稱落第。

5、科舉考試制度在明清時規(guī)定的文章格式為八股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數(shù),句型都有嚴格限定。文章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內(nèi)容也不得超出這個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不能自由發(fā)揮。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