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9 07:08:05 頁碼:10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六篇)
2022-12-19 07:08:05    小編:ZT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一

正當小猴子們玩得開心的時候,忽然老猴看到了河對岸上有一棵繁茂的桃樹。老猴子對小猴們喊了一聲:“孩子們,你們看呀,對岸有一棵大桃樹?!毙『飩兿驅Π锻?,果真有一棵桃樹,樹上的桃子又紅又大又水靈。小猴們饞得口水都流了下來,恨不得立刻去河對岸吃桃子去。

于是,小猴們爭先恐后地沖向只能容一只猴子經(jīng)過的獨木橋。小猴淘淘和皮皮都想先過橋,結果,它們打了起來。淘淘趁皮皮不注重,“嗵”地踢了皮皮一腳,結果皮皮險些掉進河里。在這危機時刻,小猴胖胖一把抓住了皮皮的尾巴,皮皮才沒掉進河里。

老猴子目睹了這一切,連忙擺了擺手說:

“不行,不行,這樣做太危險了!”

“那可怎樣辦呀?”小猴們急切地說。

“假如像皮皮和淘淘那樣爭,沒有秩序地過橋,大家都可能掉到河里,不如咱們有秩序地走過橋去。”老猴子說。

“好,就聽你的?!毙『飩儺惪谕暤卣f。

于是,小猴兒們按老猴子說的那樣,自動站成一排,一個接一個地走過了獨木橋,來到了對岸。

一上岸,小猴們飛快地爬上了桃樹,摘下了可口的桃子,興奮地吃著。老猴子也來到了對岸,看到了小猴子們的歡樂勁兒,欣慰地笑了。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二

【教學內容】

《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認生字詞,在教學中通過做動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本課的動詞,并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又( )又( )形式的詞語并進行拓展。

2、通過個別生讀、男女賽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認生字詞,在教學中通過做動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本課的動詞,并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又( )又( )形式的詞語并進行拓展。

2、通過個別生讀、男女賽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生字詞卡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過程】

1、課前游戲互動:

2、導入:

看,(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猴子圖片)有一只小動物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呢,大家歡迎嗎?(生:歡迎)今天我們就和小猴子一起來學習《小猴子下山》。

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注意:“猴” 左右結構“犭”旁)

齊讀課題

3、復習字詞:

(1)這只勤學的小猴子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詞語寶寶呢,大家一起來看看還認識嗎?

(2)自讀課文,說一說:小猴子下山都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貼圖片:“玉米地”、“桃樹下”“瓜地里”、“樹林里”

(3)哇……你看,這只可愛的小猴子經(jīng)過了這么多的地方??!誰能用小猴子先來到哪里,再來到哪里,接著來到哪里,最后來到哪里說一說。

4.學習課文

(1)過渡語:小猴子一路來到了這么多地方,那它都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小猴子下山》。

(2)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生評價。評價后再齊讀。

其他生思考問題:

小猴子來到了哪里?(用“———”劃出來)

看到了什么? (用“﹏﹏﹏”劃出來)

心情怎么樣?

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圓圈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指生回答:

理解“又大又多”不僅僅玉米的個頭大,而且這樣大的玉米到處都是,非常多。

談話: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理解“非常高興”(特別高興),你能不能帶著這種特別高興的心情讀一讀。

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有“掰”“扛”這樣的動作,(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這兩個動詞)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好第一段。

(3)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生根據(jù)以下四個問題合作學習二、三、四段。

小猴子來到了哪里?(用“———”劃出來)

看到了什么? (用“﹏﹏﹏”劃出來)

心情怎么樣?

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圓圈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引導生各種形式朗讀:

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看見了桃子就喜歡桃子,扔了玉米;看見西瓜,扔了桃子;看見小兔子,就扔了西瓜。結合圖畫,體會當時小猴子的心情。(讀出小猴子的心情)

(5)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

(6)小猴子為什么最后空著手回家去呢?

抓住“只好”一詞,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什么也沒得到的原因。(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7)整體回歸

借助插圖,復述課文(讓孩子帶著頭飾體會著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演一演也可以)

5.拓展閱讀

《小猴子下山》兒歌

6.課堂小結。

7.課外作業(yè)或實踐活動。

讀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三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做事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重點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簡筆畫猜課題。

2.生讀課題回答問題(讀懂什么?還想懂什么?)。

1.音樂起,師朗誦第一,第二自然段,接著問:小猴子扛著玉米會去哪?會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勢提示學生讀課文。

2.問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師根據(jù)生的回答貼出掛圖)

1.讀課文。

2.品“又大又多”。

3.品“非常”。

4.品“掰”字。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剛才我們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時候,我們先是通讀課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著想象小猴子見到的玉米是怎樣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動作和表情,體會它當時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法:通讀—想象—模仿—朗讀)

請同學們用剛才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跟小猴子繼續(xù)往前走,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學余下的課文。自學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讀的形式或講故事的形式來匯報學習情況。

小猴子這次下山一無所獲,空著手回家啦!你知道它為什么只能空著手回家嗎?

學生根據(jù)這一課的內容演課本劇。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會去哪,會怎樣做?(同桌討論,再指名說)

2.請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發(fā)生的事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

3.指名讀自己寫的小故事。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四

課前準備:放大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講故事、學生字,初讀課文。

第二課時:表情朗讀課文,復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一個故事,題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學:猴。提示:猴是野獸,所以是“”。注意“侯”少了一豎。例如“喉”也是沒有一豎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請看看圖,自己拼讀生字。學生自學后,結合學生回答,教學下列圖旁出現(xiàn)的生字。

一塊(kuài)玉米地里一棵桃(táo)樹下

結著又大又圓(yuán)的西瓜地里樹林子

△教學:塊。

學生看圖識字,引導引用數(shù)量詞。

“一塊糖”,“一塊餅干”。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一塊黑板”、“一塊玻璃”.

△教學:棵。

一棵樹,還有什么也說“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點: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教學:圓(kē)。

“圓”,西瓜圓的。注意前鼻音發(fā)準。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太陽”、“圓圓的大汽球”。

不僅圓還大,就說“又圓又大”。引導記住“圓”的字形。

△教學:林。

許多樹長成一片,就是樹林。這“林”叫“雙木林”。

三、初讀課文。

學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著來到“桃樹下”,而后又來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樹林邊”。

還有生字沒教,你們一邊讀,一邊自己學。

四、檢查自學效果。

結合引導學生弄清課文主要內容。

小猴子下山拿過哪些東西?

利用前面圖旁的板書:

△教學桃(táo)。

桃子是結在樹上的,是“木”字旁。指點“兆”的筆劃筆順,可復習“跳”。并指點“瓜”的里面是“l(fā)”。

最后又去追什么?(小兔子)

小猴子下山結果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得到。)

五、再教生字(出示小黑板)

△掰(bāi);用手把東西分開叫“掰”。(動作演示)

△扛:用手把東西放在肩上叫“扛”。(動作演示)

△捧(pěn):用兩手把東西放在胸前叫“捧”。(動作演示

△扔(rēng):玉米它不要了,西瓜也不要了,東西不要了,把它丟掉叫“扔”。

(教學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動作演示,以幫助理解字義。)

扛、捧、扔都是表示手的動作,都是“”,重點指導寫“棒”的右下“豐”?!叭印钡挠野脒?,“乃”筆劃為橫折折折鉤。

復習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五

《小猴子下山》是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四課。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見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義以外,教材還注意到了本文的構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當作這篇課文的生字來進行學習,讓識字規(guī)律可循。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識“猴、結、掰、扛、滿、扔、摘7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非、?!?個漢字。

3、 了解故事內容。

4、 理解并運用本課中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識字寫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理解文中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加強學生對動詞的準確使用。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貼畫。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7個生字,正確書寫“非、常”。

3、 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過程

一、 出示謎語,激趣導入

1、 師出示一則謎語:“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樹是能手,擅長模仿人動作,家里沒有山中有”。生自主閱讀并猜出謎底是猴子。(師出示猴子的圖片和“猴子”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 和小猴子打招呼?。▽W生打招呼)

3、 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猴子?(可愛的、機靈的、調皮的……)把“小猴子”三個字讀的可愛一點,誰來試試?

(指名讀“小猴子”,讀的機靈可愛)“子”要讀成輕聲,誰能讀好輕聲?

4、 學習“猴”字,(出示卡片“猴”)誰有好辦法能記住這個字呢?

預設1:“反犬旁”+“侯”(小結:“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動物有關)。識字方法:加一加。

預設2:形聲字。

5、 師激趣:這只小猴子呀,它天天待在山上,都待得不耐煩了。這一天,它準備下山去玩,會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發(fā)生呢?這個故事就藏在書本里,趕快打開書本找到它。(師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課題。)

二、 初讀故事,借助故事圖了解故事內容。

1、 (1)生自主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來到了哪些地方,請用“_____”劃出。

2、 讀后交流:

(1) 玉米地

(2) 桃樹下

(3) 瓜地里

(4) 往回走回家的路上

3、 擺放路線圖。

故事還藏在這些圖畫中,誰能把小猴子來到哪些地方按照順序排一排。(聽錄音讀)

4、 師生看路線圖一起梳理故事內容: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一塊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樹下,接著來到一片瓜地里,最后往回走時,看見了一只兔子。

三、 精讀,學習1、2自然段。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要求:(1)同桌共讀第一自然段。

(2)用“波浪線”畫出,小猴子看見了什么?是怎么樣的?

2、指名學生交流,明確小猴子來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3、師出示玉米地和玉米棒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又大又多”的意思。交流( )又( )又( )。師小結:前后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特點。(翻開作業(yè)本p63,第三題)

4、正音“結”,懂意義,記生字。

5、(1)用“ 小三角 ”把小猴子的心情標出來。

(2)用“o”把小猴子的動作圈出來。

6、引導學生抓住“非常高興”來體會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當小猴子看到這一片玉米地時會想些什么,在此過程中,師對于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勵。。

7、交流“掰”和“扛”,出示圖片,并結合動作示范來理解“掰”和“扛”的意思。師小結識字方法,掰=手+分+手(加一加);扛,紅,江(換一換)

8、我會說。用“小猴子走到……看見……做了……”的句式對第一自然段再次認知。

9、朗讀。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1)在第2自然段中, 用“小猴子走到......看見...... 做了......”的句式找一找。

(2)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學生交流,師適當小結:小猴子來到了一顆桃樹下,看到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師出示“滿樹又大又紅桃子”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又大又紅”的意思,引導學生想象當小猴子看到桃子時會想些什么。

4、師出示“滿”,滿桌,滿樹,滿星,理解“滿”。(組詞)

5、出示圖片、結合動作演示理解“扔”和“摘”的動作。師小結識字方法,“扔”和“奶”偏旁不同(換一換);“摘”,摘蘋果,摘桃子,摘花(組詞)

6、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

7、比較“掰”,“扛”,“摘”,“扔”,都是和手有關的。動作。(翻開作業(yè)本p63,第四題)

四、指導書寫“非”“?!?/p>

1、學生觀察,指導書寫。

“非”:獨體字,兩根旗桿六面旗,中間拉開小距離。第二豎比第一豎長,注意同樣的筆畫在同一個字里也有變化,在寫橫時,注意間距均等。

“?!保杭由蟽筛g棒,一看就很清楚,“小字頭”和“巾字底”寬度一樣。“禿寶蓋”要舒展,口字形體小又扁。

2、書空,范寫,練寫。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那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猴子來到玉米地和桃樹下的場景,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七、板書設計

關于猴子爬樹童話故事通用六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猴、結、掰”等生字,會寫“塊、非、?!钡壬帧?/p>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結合插圖講述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給下列漢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

三、學習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來了,他首先來到玉米地里。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書:玉米地)

課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2.理解“掰、扛”兩個動詞。

(1)指名上臺做“掰、扛”的動作。

(2)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用“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導表情朗讀。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猶豫地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甭提有多高興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戴上小猴子的頭飾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有表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2)指名上臺表演讀。2.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小猴子來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興?!胺浅!币辉~可以用來替換。(填序號)

a.時常

b.十分

c.經(jīng)常四、回顧所學,小結學法

1.剛剛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師板書: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出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來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動作。

(3)有表情地朗讀課文。4.照樣子,說一說。

(又大又多的)玉米

()蘋果

()葡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課文第1~4自然段結構類似,下面,四人小組選擇第2~4自然段中你們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嘗試用老師剛才使用的方法進行學習。

二、利用學法學習第2~4自然段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選擇一段學習。

多媒體出示小組合作學習向導:

①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爭取讀明白。

②想一想: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小猴子是怎樣做的?

③議一議: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動作的詞,學著做一做。

④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讀并表演。

2.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板書。

3.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小猴子后來去了和。摘到了和。桃樹下(扔摘捧)

西瓜地里(扔摘抱)

回家路上(扔追)

三、學習第5自然段

同學們,小猴子下山來,它掰到過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過又大又紅的桃子,摘到過又大又圓的西瓜,追過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這次下山來看到了那么多的好東西,最后卻空著手回家。這是為什么呢?

1.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出示:喜新厭舊)

喜新厭舊導致的結果是什么?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一無所獲)

2.聯(lián)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說說自己有沒有做過像小猴子一樣的事情呢。如果有,今后你準備怎樣做?6.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

四、復習生字、學習詞語

1.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2.學習量詞。

(1)出示課件,讓學生找出課本中的量詞填入括號里。

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著走過一()西瓜地,最后看見了一()小兔子。

(2)指名學生讀句子,學習量詞的使用。

3.積累并學會運用“又()又()”的詞語。

(1)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2)出示圖片,讓學生將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三個詞語貼在對應的圖片處。

(3)拓展運用。

①讓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知道的“又()又()”的詞語。

②老師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來連接的。

③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又()”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4.說話練習。用今天所學的動詞說一句話。

5.在括號里填入恰當?shù)牧吭~。

一()玉米地

一()玉米

一()桃樹

一()瓜地

一()小兔子

6.選擇幾個詞各說一句話。

掰扛扔摘捧抱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紅——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圓——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著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強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圖,形象生動,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執(zhí)教這一課時,我首先示范講解一個自然段,教學生總結學法,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支配課堂,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很高。

在學生自主學習,讀懂課文后,我抓住文本特點,讓學生自主積累課本中的好詞,然后引導學生運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詞教學上不但要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還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從識記到運用的落實。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