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 莊周輔助思路(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8 11:05:43 頁碼:12
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 莊周輔助思路(7篇)
2023-01-08 11:05:43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2、德無不容,仁也。 ——莊子《繕性》

3、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莊周《莊子》

4、小人甘以艷。 ——莊周

5、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6、時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于行之美惡?!f子

7、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f周《莊子知北游》

8、同類相比,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

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10、圣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

11、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莊子《大宗師》

12、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莊子《寓言》

13、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f子《天道》

14、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

15、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逍遙游》

16、蓋之如天,容之如地——莊子

17、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f子

18、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莊子天道》

19、至樂無樂,至譽無譽?!f周《莊子》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f子《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

21、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莊子

22、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莊子

23、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f周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莊子《知北游》

25、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莊子

26、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莊子

27、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

28、隨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無拘無束,游于無窮.我又知道什么.——莊子《莊子》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f子《養(yǎng)生主》

30、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f子《齊物論》

31、虛者,心齋也。 ——莊子《人間世》

32、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f子《人間世》

3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34、通于一而萬事畢——莊子

35、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 ——莊子《秋水》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莊周

37、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38、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f子《庚桑楚》

39、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f周

40、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 ——莊子《在宥》

41、一氣之變,所適萬形——莊子

42、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 ——莊周

4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莊子大宗師》

44、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f子

4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f子《人間世》

4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f子《人間世》

47、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

48、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莊子《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

49、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f子《刻意》

50、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莊子《應帝王》

51、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f周

52、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c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莊子內篇大宗師》

53、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后應,迫而后動,不得已而后起——莊子

54、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沮,舉世而非之而不加勸,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莊子《莊子》

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5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f周

57、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莊子《莊子》

58、愛人利物之謂仁——莊子

59、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莊子《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60、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莊子《漁父》

61、天機不可泄露——莊子

62、憂喜更相接,樂極還自悲——莊子

63、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f子《如夢之夢》

6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f周

65、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莊子《逍遙游》

66、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而不虛——莊子

67、其欲深者,其天機淺。 ——莊子《大宗師》

68、莫逆于心,遂相與友?!f周

69、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山木》

70、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兩鞭之。 ——莊子

71、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刹簧餍??——莊子《人間世》

7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 ——莊子《人世間》

73、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莊周《達生》

74、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講橫話——莊子

75、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莊子《莊子》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承德避暑山莊觀光瀏覽。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李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為你們的旅途增添歡樂。讓我跟你們簡介一下承德避暑山莊吧!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中國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的谷地上。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現(xiàn)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山莊及周圍廟宇無論是從建筑學、造園藝術還是政治、經(jīng)濟上都有廣泛的意義,這也是使得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的重要因素。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比較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同時還保留著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發(fā)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__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它的主要景點有:

七十二景

避暑山莊風光(2)避暑山莊是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組,其中康熙以四字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組成36景,這就是山莊著名的72景??滴醭?6景是:

煙波致爽、芝徑云堤、 無暑清涼、延薰山館、 水芳巖秀、萬壑松風 、松鶴清樾、云山勝地、 四面云山、北枕雙峰、 西嶺晨霞、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風泉清聽、 濠濮間想、天宇咸暢、 暖流暄波、泉源石壁、 青楓綠嶼、鶯囀喬木、 香遠益清、金蓮映日、 遠近泉聲、云帆月舫、芳渚臨流、云容水態(tài)、澄泉繞石、澄波疊翠、 石磯觀魚、鏡水云岑 、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麗正門、 勤政殿、松鶴齋、 如意湖、青雀舫、 綺望樓、馴鹿坡、 水心榭、頤志堂、 暢遠臺、靜好堂、 冷香亭、采菱渡 、觀蓮所、清暉亭、 般若相、滄浪嶼、一片云、萍香泮、 萬樹園、試馬埭 、嘉樹軒、樂成閣、 宿云檐、澄觀齋 、翠云巖、罨畫窗、 凌太虛、千尺雪 、寧靜齋、玉琴軒、 臨芳墅、知魚礬 、涌翠巖、素尚齋、永恬居。

松鶴齋

康熙時,皇太后來避暑山莊,居住在西峪的松鶴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宮東面另建一組八進院落的建筑,題名松鶴齋,以供皇太后居住。當年,松鶴齋內常見青松蟠戶外,更欣白鶴舞庭前。庭院中還有馴鹿悠游其間。綏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間,門殿三間,大殿七間名為樂壽堂,后改名為悅性居,是皇太后的寢宮。綏成殿、十五間照房、門殿建筑早已無存。樂壽堂僅剩基址,1998年復建。

正宮

是宮殿區(qū)的主體建筑,正宮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繕,改建,占地1萬平方米。包括九進院落,由麗正門、午門、閱射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十九間照房、煙波致爽殿、云山勝地樓、岫云門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組成。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前朝是皇帝處理軍機政務的辦公區(qū);后寢是皇帝和后妃們日常起居的生活區(qū)。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種隆重的大典也都在這里舉行。

東宮

在松鶴齋的東面,地勢比正宮和松鶴齋低。東宮的前面宮墻上另辟大門,稱德匯門,為重臺城門,形制與麗正門相仿。進入德匯門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有門殿七間、正殿十一間、清音閣、福壽閣、勤政殿、卷阿勝境殿。1945年,日軍入侵承德,為慶祝勝利將東宮燒毀?,F(xiàn)僅存基址。其中清音閣俗稱大戲樓。與現(xiàn)存故宮暢音閣、頤和園中德和園大戲樓形式相近。閣高三層,外觀雄偉。

萬壑松風殿

萬壑松風的主殿??滴醯劢?jīng)常在這里接見官吏,批閱奏章,讀書寫字。1722年,康熙發(fā)現(xiàn)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之第四子弘歷(乾隆帝)聰明伶俐,十分喜愛,于是傳旨,命將弘歷送入宮中。這年的夏天,弘歷由父母帶領,隨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莊??滴鯇⒈苁钌角f的側堂萬壑松風賜給弘歷居住,平時進宴或批閱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誨。弘歷繼位后,將這座殿宇題名為紀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寫《避暑山莊紀恩堂記》,紀念康熙皇帝對他的眷顧養(yǎng)育之恩。

煙波致爽殿

煙波致爽殿:萬歲照房北行過門殿,再北有殿七楹,進深兩間,名煙波致爽,是正宮后寢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莊的寢宮。并列為避暑山莊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外八廟

在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在避暑山莊的東面和北面,武烈河兩岸和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稱為承德外八廟。廟宇按照建筑風格分為藏式寺廟、漢式寺廟和漢藏結合式寺廟三種。這些寺廟融和了漢、藏等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氣勢宏偉,極具皇家風范。這12座建筑風格各異的寺廟,是當時清政府為了團結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利用宗教作為籠絡手段而修建的。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諸蒙古王公為慶賀康熙帝60壽辰,上書奏請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圍建一寺院作慶壽盛會之所??滴醯坌廊欢鳒?,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廢,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間僅存的廟宇,更是珍貴。溥通普,普遍、廣大意,有皇帝深仁厚愛普及天下之意。于是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67年間,康熙、乾隆兩帝在避暑山莊東部和北部外圍陸續(xù)建造了11座大型寺廟,因其中8調有朝廷派駐喇嘛,享有俸銀,且在京師之外,故稱外八廟?,F(xiàn)存7座在避暑山莊正北相隔獅子溝,自東而西有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像一顆顆星星環(huán)避暑山莊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勢,象征著邊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權的關系,表現(xiàn)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鞏固和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布達拉行宮

布達拉行宮景區(qū)坐落于避暑山莊正北獅子嶺南麓,占地25.79萬平方米。景區(qū)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組成,兩座寺廟先后修建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因仿拉薩布達拉宮和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而建,俗稱小布達拉宮和班禪行宮。布達拉行宮景區(qū)為兩座漢藏結合式寺廟,建筑規(guī)模宏大,雄偉莊嚴。

普寧寺

普寧寺景區(qū)坐落于避暑山莊東北部武烈河畔,占地5.78萬平方米。景區(qū)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寧寺和普佑寺組成,兩座寺廟先后修建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取普天之下安寧、保佑天下眾生之意。普寧寺內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普佑寺是喇嘛研習佛教理論典籍的經(jīng)學院。這里僧侶云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

磬錘峰

磬錘峰景區(qū)坐落于避暑山莊東部,武烈河東岸,占地4005萬平方米。景區(qū)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樂寺、安遠廟及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組成。兩座寺廟先后建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磬錘峰形成于大約300萬年前。景區(qū)內普樂寺取普天同樂之意,普樂寺主體建筑旭光閣內供歡喜佛上樂王佛。磬錘峰與普樂寺構成了藏傳佛教中的密宗境界。

你們聽到心動了嗎?還在等什么趕緊行動吧,記得晚上7點原地集中,謝謝大家,祝大家玩得開心。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獨特的風采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中心區(qū)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fā)現(xiàn)承德這片地方地勢良好,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又直達清王朝的發(fā)祥地--北方,是滿清皇帝家鄉(xiāng)的門戶,還可俯視關內,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選定在這里建行宮??滴跛氖?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莊的圍墻。雍正朝代暫停修建。干隆六年(1741年)到干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xù)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形成界墻內約占地564公頃,其規(guī)模壯觀,是別具一格的皇家園林,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古代園林建筑杰作。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

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qū)在宮殿區(qū)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qū)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qū)在湖區(qū)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qū)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平原區(qū)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多樣統(tǒng)一的寺廟建筑風格。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qū)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

山莊宮殿區(qū)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qū)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園內建筑規(guī)模不大,殿宇和圍墻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避暑山莊之外,半環(huán)于山莊的是雄偉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huán)繞山莊,它象徵民族團結和中央集權。

清朝建國初期,就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籠絡中國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為此在營建避暑山莊的同時,在其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普寧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因寺內有木雕大佛,又稱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755~1758年)。此寺仿西-藏三摩耶廟形式而建。按佛教教義關于世界構造的模型布局,中央的大乘閣象徵須彌山,四周的殿宇象徵四大部洲。安遠廟是仿新疆伊犁固爾扎廟修建。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前者信拉薩布達拉宮后者仿扎什倫布寺修建。這些建筑藝術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團結,又起到了民族間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

山莊周圍寺廟,環(huán)山莊半圓建成,呈眾星捧月之勢,政治寓義十分明確。從收效看也確實是“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全寺占地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鐘鼓樓、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大乘閣等。大乘閣高36.75米,外觀六層重檐。閣內置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貼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種木材雕成,是國內現(xiàn)存的最大木雕佛像之一,已經(jīng)被錄入《吉尼斯大全》。佛像兩側有善財、龍女侍立,造型圓潤。閣兩側有妙嚴室和講經(jīng)堂,分別是清帝聽經(jīng)和休憩之所。在清代,每年的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至十五日,普寧寺都要舉辦廟會,外八廟的喇嘛齊集于此,有佛教法舞表演,遠近的鄉(xiāng)民絡繹不絕。普樂寺位于避暑山莊東北,俗稱圓亭子。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前后兩部分。前部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宗印殿;后半部為壇城。在高大的石壇城上,建圓形旭光閣,重檐傘式攢尖黃琉璃瓦頂,閣中置一立體曼陀羅,內供銅歡喜佛。閣頂有圓形斗八藻井,內有二龍戲珠,制作精美,金碧輝煌。北閣與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制類似。普陀宗乘之廟位于避暑山莊正北。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宮的漢譯,故又稱小布達拉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歷經(jīng)4年完工,仿西-藏布達拉宮形制,廟的建筑布局利用山勢,自南而北層層升高。主要建筑有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坊、大紅臺、萬法歸一殿等。大紅臺為主體建筑,臺高42.5米,寬59.7米。萬法師一殿在大紅臺中部,重檐四角攢尖鎏金瓦頂。此廟是外八廟最大的一處,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廟內共有大小建筑約60處,多是平頂白墻。主體建筑大紅臺是一座暗紅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非常搶眼。大紅臺中心的萬法歸一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僅此一項造價即是黃金萬兩,這里是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所。普陀宗乘之廟古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景致殊佳,是外八廟中不可不游的一處。殊像寺位于避暑山莊之北,東臨普陀宗盛之廟,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殊像寺內的喇嘛均為滿族,供奉的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

全寺分前后兩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會乘殿等組成,其中,會乘殿是寺內主殿,殿內供觀世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像前左右置三層楠木佛龕,兩側各一座楠木萬壽塔,內供無量壽佛。后殿主要由寶相閣、清涼樓、香林室和配殿等組成,寶相閣內原有木雕騎獅的文殊菩薩像,閣名是乾隆帝御筆親題。殿閣外還堆砌有別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皓月旅行社的喬興今天我給你們當導游,請多多指教。

今天,我們來介紹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據(jù)北京二百公里,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有二十七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筑一百余處。

承德避暑山莊建于一七零三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歷時八十七年占地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是現(xiàn)存最大古典皇家園林,有八個北海那樣大。

承德避暑山莊又叫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夏天清代皇帝避暑或處理政務用的場所,是清代皇帝實現(xiàn)安撫、團結中國邊疆的一座夏宮。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占地十萬平方米。湖泊區(qū)在宮殿區(qū)北面,占地約四十三平方米【包括八個島】。平原區(qū)在湖區(qū)北面,碧草茵茵,林木茂盛。

在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群。山莊東面、北面武烈河、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有十一座寺院,還有外八廟。

承德避暑山莊美景還有很多,祝你們游覽愉快。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皓月旅行社的喬興今天我給你們當導游,請多多指教。

今天,我們來介紹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據(jù)北京二百公里,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有二十七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筑一百余處。

承德避暑山莊建于一七零三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歷時八十七年占地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是現(xiàn)存最大古典皇家園林,有八個北海那樣大。

承德避暑山莊又叫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夏天清代皇帝避暑或處理政務用的場所,是清代皇帝實現(xiàn)安撫、團結中國邊疆的一座夏宮。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占地十萬平方米。湖泊區(qū)在宮殿區(qū)北面,占地約四十三平方米【包括八個島】。平原區(qū)在湖區(qū)北面,碧草茵茵,林木茂盛。

在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群。山莊東面、北面武烈河、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有十一座寺院,還有外八廟。

承德避暑山莊美景還有很多,祝你們游覽愉快。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六

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獨特的風采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中心區(qū)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fā)現(xiàn)承德這片地方地勢良好,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又直達清王朝的發(fā)祥地--北方,是滿清皇帝家鄉(xiāng)的門戶,還可俯視關內,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選定在這里建行宮。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莊的圍墻。雍正朝代暫停修建。干隆六年(1741年)到干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xù)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形成界墻內約占地564公頃,其規(guī)模壯觀,是別具一格的皇家園林,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古代園林建筑杰作。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

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qū)在宮殿區(qū)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qū)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qū)在湖區(qū)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qū)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平原區(qū)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多樣統(tǒng)一的寺廟建筑風格。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qū)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

山莊宮殿區(qū)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qū)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園內建筑規(guī)模不大,殿宇和圍墻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避暑山莊之外,半環(huán)于山莊的是雄偉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huán)繞山莊,它象徵民族團結和中央集權。

清朝建國初期,就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籠絡中國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為此在營建避暑山莊的同時,在其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普寧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因寺內有木雕大佛,又稱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755~1758年)。此寺仿西-藏三摩耶廟形式而建。按佛教教義關于世界構造的模型布局,中央的大乘閣象徵須彌山,四周的殿宇象徵四大部洲。安遠廟是仿新疆伊犁固爾扎廟修建。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前者信拉薩布達拉宮后者仿扎什倫布寺修建。這些建筑藝術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團結,又起到了民族間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

山莊周圍寺廟,環(huán)山莊半圓建成,呈眾星捧月之勢,政治寓義十分明確。從收效看也確實是“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全寺占地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鐘鼓樓、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大乘閣等。大乘閣高36.75米,外觀六層重檐。閣內置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貼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種木材雕成,是國內現(xiàn)存的最大木雕佛像之一,已經(jīng)被錄入《吉尼斯大全》。佛像兩側有善財、龍女侍立,造型圓潤。閣兩側有妙嚴室和講經(jīng)堂,分別是清帝聽經(jīng)和休憩之所。在清代,每年的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至十五日,普寧寺都要舉辦廟會,外八廟的喇嘛齊集于此,有佛教法舞表演,遠近的鄉(xiāng)民絡繹不絕。普樂寺位于避暑山莊東北,俗稱圓亭子。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前后兩部分。前部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宗印殿;后半部為壇城。在高大的石壇城上,建圓形旭光閣,重檐傘式攢尖黃琉璃瓦頂,閣中置一立體曼陀羅,內供銅歡喜佛。閣頂有圓形斗八藻井,內有二龍戲珠,制作精美,金碧輝煌。北閣與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制類似。普陀宗乘之廟位于避暑山莊正北。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宮的漢譯,故又稱小布達拉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歷經(jīng)4年完工,仿西-藏布達拉宮形制,廟的建筑布局利用山勢,自南而北層層升高。主要建筑有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坊、大紅臺、萬法歸一殿等。大紅臺為主體建筑,臺高42.5米,寬59.7米。萬法師一殿在大紅臺中部,重檐四角攢尖鎏金瓦頂。此廟是外八廟最大的一處,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廟內共有大小建筑約60處,多是平頂白墻。主體建筑大紅臺是一座暗紅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非常搶眼。大紅臺中心的萬法歸一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僅此一項造價即是黃金萬兩,這里是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所。普陀宗乘之廟古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景致殊佳,是外八廟中不可不游的一處。殊像寺位于避暑山莊之北,東臨普陀宗盛之廟,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殊像寺內的喇嘛均為滿族,供奉的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

全寺分前后兩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會乘殿等組成,其中,會乘殿是寺內主殿,殿內供觀世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像前左右置三層楠木佛龕,兩側各一座楠木萬壽塔,內供無量壽佛。后殿主要由寶相閣、清涼樓、香林室和配殿等組成,寶相閣內原有木雕騎獅的文殊菩薩像,閣名是乾隆帝御筆親題。殿閣外還堆砌有別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

對于莊周輔助心得體會和感想七

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獨特的風采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中心區(qū)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20xx年,歷經(jīng)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當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發(fā)現(xiàn)承德這片地方地勢良好,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又直達清王朝的發(fā)祥地--北方,是滿清皇帝家鄉(xiāng)的門戶,還可俯視關內,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選定在這里建行宮??滴跛氖?1720xx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宮,至康熙五十二年(1720xx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莊的圍墻。雍正朝代暫停修建。干隆六年(1741年)到干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xù)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形成界墻內約占地564公頃,其規(guī)模壯觀,是別具一格的皇家園林,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古代園林建筑杰作。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

宮殿區(qū)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qū)在宮殿區(qū)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qū)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qū)在湖區(qū)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qū)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里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平原區(qū)西部綠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風光; 東部古木參天,具有大興安嶺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筑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筑藝術特征,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多樣統(tǒng)一的寺廟建筑風格。 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qū)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

山莊宮殿區(qū)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qū)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 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園內建筑規(guī)模不大,殿宇和圍墻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山莊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 避暑山莊之外,半環(huán)于山莊的是雄偉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huán)繞山莊,它象徵民族團結和中央集權。

清朝建國初期,就奉行扶持喇嘛教的政策,以此籠絡中國的西方和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為此在營建避暑山莊的同時,在其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 普寧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莊之北,因寺內有木雕大佛,又稱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755~1758年)。此寺仿西-藏三摩耶廟形式而建。按佛教教義關于世界構造的模型布局,中央的大乘閣象徵須彌山,四周的殿宇象徵四大部洲。安遠廟是仿新疆伊犁固爾扎廟修建。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前者信拉薩布達拉宮后者仿扎什倫布寺修建。這些建筑藝術形象既反映了民族團結,又起到了民族間建筑文化交流的作用。

山莊周圍寺廟,環(huán)山莊半圓建成,呈眾星捧月之勢,政治寓義十分明確。從收效看也確實是“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全寺占地約2.3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鐘鼓樓、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大乘閣等。大乘閣高36.75米,外觀六層重檐。閣內置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貼金立像,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種木材雕成,是國內現(xiàn)存的最大木雕佛像之一,已經(jīng)被錄入《吉尼斯大全》。佛像兩側有善財、龍女侍立,造型圓潤。閣兩側有妙嚴室和講經(jīng)堂,分別是清帝聽經(jīng)和休憩之所。 在清代,每年的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正月初八至十五日,普寧寺都要舉辦廟會,外八廟的喇嘛齊集于此,有佛教法舞表演,遠近的鄉(xiāng)民絡繹不絕。 普樂寺位于避暑山莊東北,俗稱圓亭子。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布局分前后兩部分。前部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宗印殿;后半部為壇城。在高大的石壇城上,建圓形旭光閣,重檐傘式攢尖黃琉璃瓦頂,閣中置一立體曼陀羅,內供銅歡喜佛。閣頂有圓形斗八藻井,內有二龍戲珠,制作精美,金碧輝煌。北閣與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制類似。 普陀宗乘之廟位于避暑山莊正北。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宮的漢譯,故又稱小布達拉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歷經(jīng)4年完工,仿西-藏布達拉宮形制,廟的建筑布局利用山勢,自南而北層層升高。主要建筑有山門、碑亭、五塔門、琉璃牌坊、大紅臺、萬法歸一殿等。大紅臺為主體建筑,臺高42.5米,寬59.7米。萬法師一殿在大紅臺中部,重檐四角攢尖鎏金瓦頂。此廟是外八廟最大的一處,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廟內共有大小建筑約60處,多是平頂白墻。主體建筑大紅臺是一座暗紅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非常搶眼。大紅臺中心的萬法歸一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僅此一項造價即是黃金萬兩,這里是舉行重大的宗教儀式或清帝接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及王公大臣們的場所。普陀宗乘之廟古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景致殊佳,是外八廟中不可不游的一處。 殊像寺位于避暑山莊之北,東臨普陀宗盛之廟,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仿山西五臺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漢族廟宇建筑為主。殊像寺內的喇嘛均為滿族,供奉的主神為文殊菩薩,當時民間認為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所以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

全寺分前后兩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會乘殿等組成,其中,會乘殿是寺內主殿,殿內供觀世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像前左右置三層楠木佛龕,兩側各一座楠木萬壽塔,內供無量壽佛。后殿主要由寶相閣、清涼樓、香林室和配殿等組成,寶相閣內原有木雕騎獅的文殊菩薩像,閣名是乾隆帝御筆親題。殿閣外還堆砌有別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迂回而上。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