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精選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21:11:04 頁碼:14
最新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精選13篇)
2023-11-10 21:11:04    小編:ZTFB

方案是在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時所采取的計劃或步驟,它可以對事情的進行提供指導。對于一項任務或項目,一個好的方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安排時間和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毋庸置疑,制定一個合理的方案對于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以達成我們的目標。方案的制定應充分考慮不同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和意見。這是一份針對特定問題定制的方案,希望能夠解決您的困擾。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處。

2、進一步學習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訓練初步賞析人物的能力。

3、認識戰(zhàn)爭的殘酷性,從而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操。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意義深刻的語句。學習結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想:本文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但文章卻是什么的感人,教學中可以抓住蠟燭這一條線索。結合環(huán)境背景,讓學生感受到南斯拉夫老婦人的形象。同時也領略燭光的象征意義,啟發(fā)學生熱愛和平憎惡戰(zhàn)爭的思想。教學中對于二戰(zhàn)中納粹的暴行可以有適當?shù)慕榻B,當有助于學生的認識。

課前準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是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貝爾格萊()德、(f)()曉、瓦(l)()、地(jio)()、(pf)()、衰()老、()()頭、屏()障、顫(wiwi)()、(j)()躬、贊(y)()、綢(dun)()、(flng)()、驚(hi)、()、晨(x)()。

2、辨析下列多音字:

(1)散:散()文;散()步。

(2)削:削()去;剝削()。

(3)間:間()距;間()歇。

(4)迫:迫()擊炮;急迫()。

(5)晃:晃()眼;搖晃()。

(6)堡:堡()壘;十里堡()。

(7)揣:揣()在懷里;揣()測;。

掙揣()。

3、辨析形似字:

(1)瓦礫();閃爍();眾口鑠()金。

(2)契()約;挈()帶;鍥()而不舍。

(3)地窖();窯()洞;窟()窿。

(4)枝柯();孟軻();坎坷();。

苛()刻;百舸爭流()。

(5)揣()測;踹()開;喘()氣;。

湍()急;祥瑞()。

4、詞語積累。

(1)燒灼:燒、燙,使受傷(2)珍藏:認為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過;穿過。(4)目睹:親眼看到。(5)拂曉:天快亮的時候。(6)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7)地窖: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竭,盡。(10)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11)聳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溫和而不強烈。(13)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14)肅立:恭敬莊嚴地站著。(15)顫巍?。憾秳訐u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16)肅穆:嚴肅安靜。(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業(yè)、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垂,流傳。朽,腐爛。

5、作者簡介。

西蒙諾夫,蘇聯(lián)俄羅斯作家。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yè)于高爾基文學院。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后一直從事戰(zhàn)爭題材的創(chuàng)作。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志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lián)作協(xié)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主要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俄羅斯問題》,詩集《友與敵》,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等。1949年訪問中國,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寫中國人民進行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斗的中國》一書。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二

教學目的:

1.誦讀全文,體會作者情感。

2.按照游覽順序,分析課文內容。

3.掌握情隨景生,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重點:

1.背誦全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想:

本課內容較多,教參建議兩課時學完,我設想利用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能調動起學生借助多種感官接受知識的特點,特擬定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進程:。

一、導課:

以“黔驢技窮”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驢》導入寫景散文《小石潭記》的學習。(課件展示:“驢不勝怒,蹄之……”的畫面)。

二、預習情況檢測:

1.解釋(課件展示)。

潭中魚可百許頭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洌以其境過清。

2.理解(課件展示)。

全石以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課件展示:朗讀錄音)。

四、分析課文內容:(朗讀――思考―討論――分析――點撥相結合)。

(課件展示:思考: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2.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點?)。

五、分析寫景順序:(課件展示)。

小結:景色特點:

石奇樹美水清魚樂。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寫景順序:

按照游覽的順序,即:游蹤。

發(fā)現(xiàn)――近觀――遠望――感受。

六、體會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寫法:

思考:(課件展示)。

2、瀏覽重疊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

3、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

小結: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fā)現(xiàn)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便會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學生自讀、齊讀,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及作者情感。

八、檢查學習效果:(課件展示)。

背誦向導。

九、小結全文:

本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表現(xiàn)了作者杰出的寫作技巧。

十、知識遷移(課件展示:景物圖片)。

要求學生先認真觀察,再嘗試用語言描繪,注意學習作者的寫法。

十一、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景美情凄。

情景交融。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三

有一位詩人,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刮起的第一次風暴,席卷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禮物”。他就是紀伯倫。在他筆下,萬物皆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紀伯倫的《組歌》中的第一首-----《浪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導入】檢查預習。

給下列加劃線字注音。

熾熱()禱詞()執(zhí)拗()。

俊俏()衷情()饋贈()。

憔悴()真諦()天穹()。

璀璨()鑲嵌()。

翱翔()長吁短嘆()。

千山萬壑()。

【講授】走進作者。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和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督M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這里選的是其中兩首。另三首是《花之歌》、《美之歌》、《幸福之歌》,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曾在詩《朦朧中的祖國》中,謳歌畢生苦戀的祖國:“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動的心臟?!彼f:“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部人類都是我的鄉(xiāng)親。

【活動】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詩朗誦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而聽美好的散文詩更是能讓人陶醉。請同學們閉上眼,美美地聽讀課文一遍,邊聽邊想象其展現(xiàn)的畫面,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并做填空:

————的浪如:一往情深的浪(如:熱情洋溢\一往情深\無比忠誠\多情浪漫\溫柔善良\癡情\纏綿\任性)。

【練習】朗讀訓練。

1、美讀課文。

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2、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xiàn)散文詩的抒情性。

海浪唱出了怎樣的歌?

1—4節(jié):海岸的情人,唱出難舍難分的熾熱戀歌;。

5—7節(jié):人世間的守護神,唱出寬廣博大的情歌。

【活動】討論研析。

(1)、詩中的海浪形象是極為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海浪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具體體現(xiàn)在:

a、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愿;。

b、傍晚,她為愛情唱著祈禱的詩篇。

c、漲潮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

d、退潮了,她難舍難分,依戀地撲到情人的腳下。

(2)、面對海浪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怎樣表現(xiàn)的?

明確:海岸是異常感激的。把海浪緊緊地抱在懷中,親吻她,還容忍她的任性。

明確:我與礁石同席對飲,我同它嘻嘻哈哈。

(5)、礁石也愛屋及烏嗎?它又是如何回報浪的?

明確:它竟紋絲不動,它竟面無笑容。

(6)、對于礁石的這種態(tài)度,浪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它退縮了嗎?

明確:對礁石的這種態(tài)度,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是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了海浪對愛情的無限忠誠。

(8)、再次聽老師簡介作者經歷,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紀伯倫簡介:紀伯倫雖然出生于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統(tǒng),但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他1883年出生,當時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統(tǒng)治,12歲隨母親去美國謀生,在波士頓唐人街過著清貧的生活,15歲被送回故國學習阿拉伯古典文學,同時進修繪畫,18歲因思想激進、創(chuàng)辦呼吁民間疾苦、被認為帶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驅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國家中。返美后僅一年多的時間,病魔先后奪去了他母親、哥哥、小妹三位親人。他以寫文賣畫為生,與為人剪裁縫衣的妹妹一起掙扎在金元帝國的底層。25歲得到貴人相助,為他申請到赴巴黎深造的獎學金,學習繪畫,并得到羅丹等藝術大師的親授與指點,3年后再次返美,并長期客居紐約,從事文學與繪畫,直到48歲英年早逝。他一生在黎巴嫩待過15年,在法國2年,在美國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國------處于封建主義、殖民主義統(tǒng)治下的黎巴嫩------給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這種因貧窮和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而造成的與故土的別離,不僅沒有淡化他對祖國的思戀,冷卻他熾熱的赤子深情。相反,他愛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將海外流離的阿拉伯作家組織起來,共同為祖國獨立和自由民主而抗爭呼號,還常常在自己的詩作里,對祖國寄寓深厚的戀情。

明確:對山崖的這種態(tài)度,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是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了海浪對愛情的無限忠誠。

這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在這首散文詩中,作者借助海浪與海岸這對熱戀形象,曲折表達了她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

【練習】拓展延伸。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四

課文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宋代畫家張擇端創(chuàng)作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的說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紹這幅畫作的時候并沒有從繪畫技巧的角度作過多的介紹,而是扣住這幅畫作所描繪的現(xiàn)實內容,將畫作所表現(xiàn)的北宋時期汴梁都城的“繁華”盡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寫作構思,可以幫助非美術專業(yè)的一般讀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容及畫作的深層意義。

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引出本文要說明的對象。第二段介紹了畫作的作者張擇端及其創(chuàng)作動機,強調了這幅畫作所要表現(xiàn)的是“夢回繁華”的主題,從而確定了本文介紹畫作內容的重點:“繁華”。第三到五段,是對《清明上河圖》的具體介紹。第三段介紹畫作材質、著色和尺幅,并概括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第四段分三層介紹了畫作的主體內容,三層均扣住“繁華”來介紹,語言典雅,富有文氣;第五段總結了《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全文使用了邏輯順序,對《清明上河圖》的介紹按照“內涵—內容—價值”的思路來展開,著重體現(xiàn)了畫作的主題“夢回繁華”。

學情分析:

通過第五單元前面兩篇教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這些學習重點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自讀課文《蟬》屬于文藝筆調的說明文,又使學生對說明文的多樣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時學習該類自讀課文課時已經指導了學生借助旁批和閱讀提示的助讀系統(tǒng),運用快速閱讀法的自讀策略。不同的是,本課沒有設置旁批,學生正好根據(jù)老師提出的任務,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寫成旁批,養(yǎng)成隨手寫批注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圈點勾畫批注的習慣。

2.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3.通過學習說明方法及作用,體會準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采用瀏覽和細讀相結合的方法,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2.指導學生細讀課文,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體會準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恰當使用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以及說明方法對于語言特色的影響。

教學創(chuàng)意:

1.學生自己討論學習目標和方法,確定學習方案。

2.反復使用瀏覽加細讀的方法,隨時進行勾畫批注。

3.通過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會說明語言的特色。

教學流程:

一、欣賞圖畫,選擇畫作局部,口頭說明內容。

(一)教師展示圖畫,介紹經歷。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是我國繪畫的無價之寶。在它問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無數(shù)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也是后世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飄零,歷經劫難,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演繹出了許多傳奇故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宋代社會,體會一下《清明上河圖》展現(xiàn)的宋代生活。

(二)學生選擇局部,口頭說明。

現(xiàn)在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幅圖上有什么?選擇一個局部,用自己的話對你看到的景象做出說明。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用圖片將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試圖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畫作內容,可以和后面學習本文語言特點的時候作比較,讓學生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準確典雅,條理清楚。)。

二、閱讀“提示”,討論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法。

(一)學生瀏覽課文,明確說明對象特征,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用跳讀法在文中篩選出主要信息。

(二)結合“閱讀提示”和前面三課的學習經驗,分組討論,確定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

明確:1.學習目標:弄清本文說明順序,注意到說明方法的使用,注意作者的遣詞造句即說明語言的特點;2.學習方法:瀏覽全文和細讀課文;抓關鍵語句。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快速瀏覽和勾畫關鍵詞句的方法,對說明對象有了整體把握,隨后教師不必急著進入學習,建議首先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回憶過去三篇課文的學習,自己來確定學習目標和方法,這樣有利于形成說明文成熟的閱讀策略。)。

三、瀏覽課文,明確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

(一)學生用瀏覽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進而理清說明順序。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2:作者介紹了這幅畫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畫批注: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學生勾畫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后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出本文說明對象。第二段介紹了作者張擇端及其創(chuàng)作動機,強調了畫作“夢回繁華”的主題。第三到五段,具體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內容、藝術特點和社會價值。

(二)學生判定全文說明順序,并細讀第四段,判斷局部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全文采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各方面的情況,第四段采用空間順序介紹畫作的主要內容。條理清楚,結構嚴謹。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瀏覽全文和勾畫中心句的方法,對課文內容有了全局印象就能夠理清說明順序。由于第四段說明順序的特殊性,學生對課文重點也有了關注意識,為下面提出細讀任務作鋪墊。)。

四、細讀課文,學習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

(一)瀏覽全文,勾連文題,理解本文中心,確定閱讀重點。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3:哪些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作者是根據(jù)什么確定說明的重點的?讀題,在文中勾畫批注,找出與題目相呼應的句子。

學生明確:畫面的內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即第四段?!皦艋胤比A”的意思是指這幅畫表現(xiàn)了作者夢回故土,懷念繁華生活的心情,“繁華”即是這幅畫的內容所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本文說明畫作的重點和靈魂。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教師繼續(xù)提出任務,學生采用瀏覽課文和勾畫關鍵句的方法,理解題目含義,明確課文重點,為下面的細讀課文做準備。)。

(二)細讀課文第四段,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4:在書上批注第四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學生明確: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著力描摹畫面的整體和細節(jié),再現(xiàn)了它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使說明更形象更清楚。

學生明確:1.在說明盧溝橋的時候,也用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通過描摹盧溝橋欄桿上千態(tài)萬狀的獅子,說明中國石拱橋“造型優(yōu)美”的特點。2.恰當使用說明方法才會使說明更準確更清楚。無論是中國石拱橋造型的優(yōu)美,還是《清明上河圖》畫面的繁華,用摹狀貌才能使說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說明方法的選擇是由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的。3.摹狀貌的方法給說明語言增添了生動性。

(三)瀏覽全文,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學生明確:課文還用到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shù)字使說明穩(wěn)妥準確,給讀者以明確的印象;引用使說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說明更通俗更形象。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同時為體味說明語言的生動性作鋪墊。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方法,讓學生結合具體句子進行練習不是難事。)。

(四)瀏覽全文,細讀第四段,體會本文語言風格的不同,總結語言特色。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6:查看自己在書上關于說明方法的勾畫批注,思考不同。

的說明方法使語言呈現(xiàn)出怎樣不同的特色。

學生明確:本文語言既平實準確又生動典雅。例如列數(shù)據(jù)使說明更準確穩(wěn)妥,使語言顯得更準確、平實;打比方、引用和摹狀貌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引用更使文章語言有底蘊有文氣。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7:重點品讀第四段,勾畫:哪些詞句讓你體會到了內容的“繁華”和語言的典雅?對照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介紹畫面內容的語言體會。

學生明確:1.本文語言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即準確平實。例如用列數(shù)據(jù)舉等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具體;2、本文語言也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如生動典雅。這主要體現(xiàn)在摹狀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引用古典文獻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第四段為了說明畫作內容表現(xiàn)的“繁華”,大量使用四字詞語描摹畫面內容,再現(xiàn)北宋時代的繁榮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語言生動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而我們自己的語言一是缺乏條理,二是缺乏文氣。

教師點撥:對于一幅中外聞名的古名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語言不僅增強了文章生動性,更是與說明對象相契合。

(設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對學生來說,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結合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味語言的不同特點,學生學習語言就是由表及里,既直觀又深刻的。既從表面上結合具體句子看到語言特色的不同,也從內在體會到為什么語言會呈現(xiàn)出這種不同,避免學生機械地記憶語言特點,不能學以致用。)。

五、課堂小結,布置閱讀任務,進行課外拓展。

最后和學生一起總結本課所得:

1.本文扣住“繁華”,采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內涵、整體情況和畫面內容、藝術手法及文化價值。重點在于運用生動形象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說明語言為我們再現(xiàn)這幅畫所表現(xiàn)的北宋時期空前繁榮的城市生活。

3.隨時勾畫批注,養(yǎng)成習慣。特別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批注在書上相應位置,以供日后檢索,常讀常新。

《清明上河圖》還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建議學生課外閱讀關于《清明上河圖》的更多其它作品,如《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解讀清明上河圖》《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等書,進一步了解這幅名畫。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通過小結反復強化說明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說明文閱讀策略。課外閱讀拓展既是對課的內容進行拓展,也可以對課的方法進行檢驗。)。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順暢朗讀,準確翻譯,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蘊涵的深刻寓意,正確認識客觀事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蘊涵的深刻寓意。

難點:順暢朗讀,準確翻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朗讀課文,正音。

二、解釋重點字詞。

三、個別學生朗讀、翻譯,邊明確。

四、學生討論這則寓言的寓意。

這句話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氣體,即使墜落,也不會擊中甚至打傷人。這句話揭示了杞人的無根據(jù)的瞎擔心。

2、討論:從這則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jù)地瞎擔心,后比喻沒有根據(jù)或不必要的憂慮。

3、討論: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

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

第二課時。

一、全班齊讀,正音。

二、解釋重點詞語。

三、串講課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會是這樣的。剛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著出去,黑著回來,你難道會不覺得奇怪嗎?這句話揭示了一種現(xiàn)象:現(xiàn)實社會中有很多人,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結果往往出錯。

所以,《楊布打狗》這則故事批評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結果往往出錯。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六

哎!恐怕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候就是吃飯了。

隨著媽媽一聲:“吃飯啦!”我就低垂著腦袋,無精打采地坐在飯桌前,用失去光澤的眼睛望起飯桌,漫不經心地用手住腮,可沒想到飯桌不但不同情我,還吡牙咧嘴地沖我壞笑:“嘿,看你今天怎么出丑!“我一下子就來了勁,一巴掌向飯桌拍上去,飯桌疼得哇哇直叫,乖乖閉嘴。我正想罵上兩句飯桌,便看見媽媽手里端著我最不喜歡吃的韭菜和胡蘿卜大軍上來了,準備和我開展大戰(zhàn),我心里暗暗叫苦,要是青菜和土豆來就好了。我正想向媽媽抱怨,可韭菜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嘲笑我:“哈,今天看我們怎么折騰你!”我氣極了,拿起勺子挖了一勺飯,往飯桌上狠狠一扣,飯?!肮鈽s負傷”這下可苦了飯桌和白米飯,飯桌說:“那么粘糊糊的東西竟弄到我干凈的臉上,真不像話!”米飯聽了很生氣,和飯桌吵開了?!昂?!看你還敢嘲笑我!”我得意極了,來了個“殺雞嚇猴”,出盡了威風。隨后,我把“魔爪”伸向韭菜和胡蘿卜,冷笑著夾了一筷子菜,一下子按到飯碗里,使勁得攪啊,攪啊……直到它們“粉身碎骨”、“光榮犧牲”。這下其他菜怕了,都皺著眉頭等待下一個“受害者”。突然,媽媽說:“我的女兒呀,你快吃啊,十分鐘都過去了,我們都快吃好了,你第一個吃,總是吃到最后一個,快!快!……”在她的催促下,我硬著頭皮吞下一大口飯菜,忽然,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地叫起來:“好香呀!”但爸爸卻說:“不吃完飯,不許喝你媽媽為你燉的雞湯。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七

教學目的: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兩個古詩文小段。

2、靈活運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閱讀課文。

3、學習鄧稼先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

教學重點:

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閱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第一部分寫百年屈辱史的用意;。

2、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作比較的好處。

教具準備:

《祖國》錄音帶、小黑板(寫六種方式、《祖國》歌詞)。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激情入景:

二(4)班的同學們給老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首屆藝術節(jié)中,我班榮獲了第一名……這節(jié)課,希望同學們有好的表現(xiàn)。

2、材料分析:

(1)1842年8月,中英代表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其中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2)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大肆搶劫并燒毀了稱作“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3)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

(4)20__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楊利偉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

學生發(fā)言:中國,有著屈辱的歷史,但如今,它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祖國能在國際上有著顯赫的地位,是離不開一些為祖國作出貢獻的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在國防事業(yè)上為祖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鄧稼先。

二、初步理解課文。

1、簡要介紹鄧稼先及作者。

華僑、華裔的含義。

2、朗讀課文,簡要說說各個小標題部分分別講述了有關鄧稼先的什么內容。

三、速讀課文,深入內容。

你想提出一個什么有價值的問題。

集中討論:。

舉例:

1、第一部分,為什么要概述中國一百年屈辱的歷史:

既交待了鄧稼先的成長背景,又突出他對民族復興的貢獻。

2、為什么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對照起來寫?

突出了鄧稼先的人格魅力。

3、文言文的語段的意思是什么?

4、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八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用真實體驗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縮短學生與作者的時空距離,使學生受到感染,體會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導語。中國受長期的農耕文化的影響,尤其注重親情。千百年來,抒寫親情成了文學的母題,這種題材的作品不勝枚舉,你能列舉出幾篇嗎?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表現(xiàn)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簡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蘇省揚州市人?,F(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1916年19歲時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華大學任國文系教授,當時只有28歲。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朱自清隨清華大學遷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主任。在艱難和貧困的生活中,他在認真努力地進行中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的同時,很關心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繼續(xù)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并參加爭取民主的運動,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當時,美帝國主義一面用槍炮支持國民黨反動政府打內戰(zhàn),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資美國面粉運往中國,作為救濟糧來籠絡人心。朱自清為了反對美蔣_罪惡行徑,在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了名,并且在臨終前還囑咐家人“不要買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偉大的革命領袖毛澤東贊他“有骨氣”,“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3?寫作背景。關于寫作背景,主要指出課文記敘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煙酒公賣局長的作者的父親朱鴻鈞也被解除了職務。朱鴻鈞沒有積蓄,兩手空空,還欠下五百元的外債。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讀書,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從北京趕到徐州,同父親一道奔喪回家。到了揚州,父親將金銀首飾都拿出來,又當了一件狐皮袍,才還上欠債。又借錢辦了喪事。辦完喪事,作者回北京念書,朱鴻鈞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車站依依惜別?!侗秤啊匪鶎懙木褪沁@一段史實。為了講解方便,出示一幅北京——徐州——揚州——南京——浦口的簡圖。這樣,課文涉及到的作者的家境和作者的行蹤就都清楚了。

(二)聽錄音朗讀,教師給以朗讀指導。?

(三)學生自行查字典解決疑難字詞。?

(四)整體感知課文。?

問: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動。

(鼓勵學生踴躍回答,簡要說明原因)?

(五)仔細研讀重點段落。?

1、研讀第一、二、三段。(學生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全班交流)。

(2)變賣典質、借錢辦喪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內容和“背影”有什么關系。

2、研讀第四段。(指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自由回答。)?

(第一,他“事忙”,急于謀事;第二,有熟識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車;第三,“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對茶房“再三囑咐,甚是仔細”,“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躊躇了一會”,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的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盡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緊要。

“他們去不好”,是對兒子而言的,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帖。

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2)進站上車,父親是怎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兒子的呢。

(兩個“忙著”說明父親全然不顧自己,只想著為兒子勞神費力。一個“囑我”,一個“囑托”,說明父親像慈母一樣對“我”關心體貼。即使是找一個座位,他也要認真地“揀定”進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細致入微,用心良苦。)。

4、研讀第六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組討論下列問題,全班進行交流。)?

(2)第一次寫看見父親的背影,作者是怎么描寫的。

(主要寫了父親的穿戴和一系列動作。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著具體描寫父親是怎樣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的?!佰橎堑刈摺薄ⅰ奥缴怼?,顯示了父親行動的不便;手攀、腳縮、身子傾,形象地寫出了吃力的樣子,看到父親不辭辛苦為自己買橘子,“我”怎能無動于衷。因此,“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寫第一次被父親的背影感動得流淚。)。

(這段時間父親的心情并不輕松,穿過鐵道,爬上爬下,也確實比較艱難,但是為了消除兒子可能產生的不安,便故意裝出輕松的樣子來安慰兒子。但也表明他為兒子勞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5)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6)最后一句寫第二次看見背影和第二次流淚,說說這時候“我”的心情。?

(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子,使“我”感動不已,現(xiàn)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車廂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涌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兩次寫流淚,體現(xiàn)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六)引導學生弄清情節(jié)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1、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這幾處寫“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點?(找出寫背影的地方,分析特點。)。

本文在四處寫到“背影”。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站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結尾,淚光中再現(xiàn)背影。?

(1)可以表現(xiàn)父親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用“背影”來表現(xiàn),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3)藝術視角的創(chuàng)新。?

2、結合第三題,說說油畫《父親》的感人之處。?

3、結合第四題,用幾句形象化的語言來描寫一下養(yǎng)育你的親人。?

(八)教師小結。?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是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表達的真情。老老實實,樸素自然,毫不矯揉造作,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特征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產,父親老境凄涼,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將各奔東西,為生活去奔波,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九)結束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我們的父母就在我們的身邊,把我們的目光悄悄移向他們,你將是一個善良的人,飽含愛心的人。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九

1、理解課文,懂得不能說謊話,要做誠實的孩子。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打算、周圍、注意、麻煩。結結巴巴、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p>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橫)。吞(上面不是“天”)拿(會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從瓦尼亞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讓學生明白瓦尼亞的錯誤。

理解瓦尼亞開始為什么臉紅了,后來又臉色發(fā)白。用“一會兒……一會兒……”造句。

李子一只、課文錄音、抄有比較句子和練習題的小黑板、課本掛圖。

 :3課時。

第1課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周圍”“打算”等詞的詞意。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習課文第1段。

1.聯(lián)系實際,揭示課題。

(2)出示課題,齊讀。學習“核”。這個字和哪個字很像?(指導學生用“該、孩”等字換偏旁的方法記字形。)。

2.聽課文錄音,略知大意。

邊聽邊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討論后教師歸納,指出提得好的問題。大家?guī)е@些問題自己來讀懂課文。

3.自由讀課文,自學字詞。

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字形,把生字組成的詞劃下來,想想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課文有幾段,每段告訴我們些什么?

4、檢查自學,初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最好。

(2)正音:“一會兒”兒化“塞”是平舌音?!敖Y結巴巴””中的“結”念“輕聲”。

(3)交流記生字的方法。剛才在自學中,你是怎么記住主字的,把你的好辦法說出來給大家聽聽。(生說一種方法,師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字。)。

5、學習第1段。

(1)媽媽買來李子準備晚飯后分給大家。指名讀第1段。

(2)哪個詞是“準備”的意思?(打算)“孩子們”是指誰?(瓦尼亞和他的兄弟姐妹們)。

(3)齊讀第1段。

6、寫字指導。

塞:上中下結枕…年間是三橫。

吞:第一筆是橫,不要寫作撇。

7、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2、3題。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2至5段,理解詞意,知道瓦尼亞開始為什么臉紅了,后來為什么又臉色發(fā)白。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抽認生字、組詞。

2.學習課文第2至5段。

(1)指名讀第2段。

a、瓦尼亞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為他從來沒吃過李子,非常想吃。)。

b、從哪里看出瓦尼亞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會兒聞聞,一會兒摸摸,很想馬上吃一只”。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他”是誰?”“聞聞”是聞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氣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覺一下外表。)他先聞聞再摸摸,這兩個動作課文里用什么詞來連接的?表示事物在較短時間內先后的變化可用“一會兒……一會兒……”。他問了李子的氣味,感覺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從這些詞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馬上)。

c、他是這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看圖說說,找出句子談談。

比較句子:“他看看周圍沒人。

“他看看周圍沒人注意?!?/p>

兩個句子一樣嗎?

“塞”在這兒換成“放”行嗎?為什么?

d、讀讀第2段,說說這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找出寫第2幅圖的課文,指名讀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媽媽發(fā)現(xiàn)李子少了一只?!?。

在這兒為什么用“發(fā)現(xiàn)”不用“看見”呢?

(因為媽媽根本沒有想到李子會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發(fā)現(xiàn)”。

b、自己輕聲讀課文,對照圖畫,思考:圖中畫的哪位是瓦尼亞?

聽了媽媽的問話后瓦尼亞的表現(xiàn)與別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討論思考題。

出示句子:

瓦尼亞臉紅了。

瓦尼亞臉紅得像大紅蝦一樣。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這句話把什么比作大紅蝦?為什么這么比?

瓦尼亞為什么臉紅得像大紅蝦一樣?

看插圖,說說當時瓦尼亞的樣子,想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他說的話。

d、這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3)瓦尼亞的臉紅了,后來為什么又變白了呢?齊讀第4。5段。指名回答?!跋胂朐撘栽鯓拥恼Z氣讀好媽媽的話?為什么?(媽媽的話和句未的感嘆號表達了擔心、關切的語氣。)練讀媽媽的話。

“嚇”是什么意思?瓦尼亞為什么害怕?從哪里看出瓦尼亞心里十分害怕?(臉色發(fā)白。結結巴巴)“結結巴巴”是指什么?以結結巴巴的語氣讀讀瓦尼亞的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小結課文內容。

4、課堂練習:

完成課堂作業(yè)第4、5、6題。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十

教學創(chuàng)意:趣學文言故事。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謂、博士、但、涉獵、吳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重點:

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品析。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

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方法:自由放聲朗讀,自己譯讀,同座譯讀,質疑解難。

二、積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發(fā)關注并需要積累的詞。

方法:自己圈出,落實意義和用法,教師點撥強調。

(以自行整理或統(tǒng)一練習的方式積累)。

以下詞需要強調:

實詞:謂當涂涉獵見就過。

虛詞:以豈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稱:卿孤孰。

古今異義:博士往事。

語氣詞:邪耳乎。

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尋文中獨特的“三”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師示例,學生獨立尋找,教師巡視點撥,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組合有以下一些內容:

1.三個段落示結構。

根據(jù)情節(jié)把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這就是事件的三個階段,即: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這三個段落是:

初……/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2.三個人物證蒙學。

穿插人物介紹:孫權、呂蒙、魯肅。

簡析三個人物(孫權、魯肅、蒙母)對呂蒙學習并成功的證明作用。

3.三句話語見形象。

要求: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感受說話人的心理。

方法:以讀促析,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簡析: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4.三次態(tài)度現(xiàn)性格:

(1)蒙辭以軍中多務。

用軍務繁重來推脫,這里折射出呂蒙之前不讀書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長經歷。

(2)蒙乃始就學。

在孫權的教育和指點之后,呂蒙無可推辭并知錯能改,這是他實現(xiàn)自我轉變的重要一環(huán)。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小結:

呂蒙的三次態(tài)度的作用:

5.三個留白顯詳略。

要求:根據(jù)文字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揣摩作者這樣安排情節(jié)和詳略的意圖。

方法:說讀結合、討論交流。

簡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會以怎樣的說來“辭”?扣緊文意想象、表達。

(2)蒙乃始就學……。

為什么不寫他如何勤學?

(3)肅遂拜蒙母……。

為什么要交代這個環(huán)節(jié)?刪去了會怎樣?魯肅會對蒙母說些什么呢?

前兩個留白是略寫,而最后一個則是擴充出來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嗎?

除了以上的“三”,還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視如:

三個稱呼表親密:

三種語氣傳態(tài)度。

人物語言,尤其是語言中流露出的語氣語調能夠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四、誦讀。

要求:讀熟、讀美。

能夠生動地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讀成誦。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讀;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讀;全班背誦。

五、總結。

1.文言文章學習的角度:積累詞匯。

2.文學作品學習的角度:品析寫人記事的妙法。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一

牟瓊,女,1996年1月21日出生,屬小豬。因胖得可愛而于1997年入選《環(huán)球童真集》一書。

1998年——20xx年就讀于濰坊市奎文區(qū)直機關幼兒園;20xx年9月進入濰坊市日向友好學校;現(xiàn)任一年級五班中隊長。

牟瓊生性活潑善良,待人寬容大度,喜愛書法、乒乓球、英語、溜冰、畫畫。五歲開始學習毛筆書法,獲得過多種獎勵:

3、20xx年6月獲得全國“素質杯”少兒書法大賽三等獎;

4、同年12月獲得全國少年兒童書法繪畫大賽金獎。

另外,牟瓊在一年級上學期被評為“禮儀明星”、“三好學生”。

牟瓊,女,1996年1月21日出生,屬小豬。因胖得可愛而于1997年入選《環(huán)球童真集》一書。

1998年——20xx年就讀于濰坊市奎文區(qū)直機關幼兒園;20xx年9月進入濰坊市日向友好學校;現(xiàn)任一年級五班中隊長。

牟瓊生性活潑善良,待人寬容大度,喜愛書法、乒乓球、英語、溜冰、畫畫。五歲開始學習毛筆書法,獲得過多種獎勵:

3、20xx年6月獲得全國“素質杯”少兒書法大賽三等獎;

4、同年12月獲得全國少年兒童書法繪畫大賽金獎。

另外,牟瓊在一年級上學期被評為“禮儀明星”、“三好學生”。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二

我有一個妹妹,今年9歲了,她住在上海,平時很少回來,但她的長相和脾氣,我是一清二楚。先來談談她的長相吧!告訴你一個人秘密,她的長相可用一個字“小”來形容。眼睛小,嘴巴小,鼻子小,耳朵小。她戴著一副眼鏡,生氣時,常常會低下頭,鏡框架在鼻梁上,用兇狠的目光瞪著你。她的脾氣,肯定讓你受不了。俗話說得好,孩子的臉像七八月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哭,一會笑。今年寒假我們又相遇了,在那期間,我們又因某件小事發(fā)生了爭執(zhí)。

那天,我們去外婆家吃飯,吃完了,我們玩起了樂高積木。一開始,我們還很愉快,可是妹妹的公主脾氣沒過一會兒就發(fā)作了,災難又降臨到了我的頭上。因為在看拼裝圖紙時妹妹非要說這拼裝圖紙中間有一條直線,但我明明就覺得沒有,我們便開始辯論不休。我實在沒辦法,只好讓大家當裁判,她也仰起臉大聲地答應了。先問我媽媽,媽媽果斷地說:“沒有!”她氣得直跺腳,火冒三丈地說:“有!就是有!”我又問她媽媽:“阿姨,這幅圖里面有線嗎?”阿姨毫不猶豫地說:“沒有!”我更有自信了,對她說:“看到了吧,邊*媽也說‘沒有’!”可她卻氣得頭也不回地跑出了門外。這時我想:本來就是你的錯,真是指鹿為馬,還要發(fā)公主脾氣,真是太不可理喻了!所以我也沒關心她,繼續(xù)拼起了積木。

過了一會兒,我便擔心她了,便出去找她,沒想到她竟然正和隔壁小男孩在玩鞭炮,而且還玩得不亦樂乎,。她看到我,還主動邀請我一起玩,好像早已把剛才爭吵的事甩到了九霄云外了。我還為她擔憂,真是讓我欲哭無淚啊!

這就是我們家那個“變臉”藝術高超,天真無邪的小寶貝。

高二語文教案設計方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2.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義。

4.積累有關日月的詩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位文章詩化的語言。

2.難點:理解“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義;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度铡泛汀对隆肥莾墒缀苡懈星榈纳⑽脑?,散發(fā)著作者憂郁而熱情的青春氣息。文章誦讀起來很有一種音韻的美感。教學中引導學生誦讀,理解課文的主旨,培養(yǎng)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討論點撥法。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點撥文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討論環(huán)境,誘發(fā)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預習,備課。

五、教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設計:

(一)1.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1.導入設計:同學們,對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我們耳熟能詳。在當代作家巴金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詩《日》和《月》中,則賦予了它們別樣的深意。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兩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靈的無限風光。(板書文題、作者)。

2.明確目標(略)。

(二)自主學習(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并思考下列問題:

(1)《日》一文中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帶給作者最突出的感覺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詞句表現(xiàn)了這點。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簡介作者及歷史背景。(略)。

2.再次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日》文中寫“飛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這是什么寫法?

(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據(jù)文意回答。

討論交流明確:(1)寫“飛蛾”、“夸父”的目的是為了寫人,寫那些為著追求光和熱,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的人。這是托物言志(借物寫人)的寫法。

(2)《日》和《月》都是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完成的,當時抗戰(zhàn)正進入一個比較艱苦的階段,中華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殺浸淫。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生存,千千萬萬不甘做亡國奴的人們,拿起武器,走上戰(zhàn)場,不怕犧牲。作者以飛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熱,象征志士仁人為祖國轟轟烈烈的獻身,贊美那些為了追求光和熱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人。

(3)作者在前面已經用了很多語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這里才會說出這句話,他表達了作者對光和熱的一種向往和渴求。

(4)目的是想改變這個冰冷的星球,改變那冰冷的月光。

(5)兩者是相通的。冷和熱是一種極強烈的對比,而事物在對比之下,特征才會更加明顯突出,這就是為什么作者會在不同的兩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樣的東西,正因為對光和熱的向往和追求,對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遠離寒冷和冰冷,遠離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別有深意地這樣寫。將兩篇文章貫通起來,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這樣一個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熱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四)自主學習(二)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

(五)質疑問難,鞏固拓展。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