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北京魯迅博物館心得體會及收獲一
香山公園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早在1186年就出現(xiàn)了人文景觀。香山寺曾為京西寺廟之冠。
在遼代,這里是私人宅邸。當時有個中丞名阿勒彌者,見這里山青水秀,遂建宅舍。金世宗完顏雍大定二十六年(1186),始在此山建大永安寺,亦叫甘露寺,即現(xiàn)在香山寺之前身。金章宗時,又在此建會景樓和祭星臺建筑,從此皇家苑囿的規(guī)模初步形成。清乾隆十年(1745),動用了大批人力、物力、財力,對香山進行了大規(guī)模建設,形成了盛清時期京西“三山五園”之一,即"靜宜園"。此時園內(nèi)景物非凡,建筑多樣,各式的亭臺樓閣、廊軒館榭、牌坊、廟宇等分布在山巒坡坎之上,掩映在茂林綠蔭之中。
香山四季美景不斷。如果把北京西郊比作北京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后花園"。那么,歷史悠久的香山公園便以"春天山花爛漫,夏日清爽宜人,深秋紅葉飄丹,冬林銀妝素裹"的自然景觀,成為北京西郊的綠谷"氧吧"。公園內(nèi)樹木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6%,僅古樹名木就有5800余株,占北京城區(qū)的四分之一,公園具有獨特的"山川、名泉、古樹、紅葉"資源。香山紅葉馳名中外,1986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為首都秋季最靚麗的一道景觀,每到深秋時節(jié),數(shù)以萬計的中外游客齊聚香山,共賞秋色。
也許各位會問,香山問什么叫做香山呢?大家不妨猜猜看。
(可能是五花八門的答案,也可能,是有人知道的)
其實,香山的得名原因有三種說法,其一是: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頂有一塊巨大的乳峰石,形狀像香爐,晨昏之際,云霧繚繞,遠遠望去,猶如爐中香煙裊裊上升,故名香爐山,簡稱香山。
圓靈應現(xiàn)殿兩側(cè)各設罩子門一座。殿后高臺之上,是“眼界寬”廠廳一座三間。正間外檐向東掛“眼界寬”匾一面,粉油藍字,乾隆寶。眼界寬南北接出游廊,又似環(huán)爬山廊,曲折而上,與“青霞寄逸”樓相連。
青霞寄逸為兩層歇山頂,上下各三間的樓一座。下層前檐向東掛“青霞寄逸”匾一面,青地金字,乾隆寶。第二層,樓外檐向東掛“鷲峰云涌”匾一面,青地金字,乾隆寶。]j_2psjg
青霞寄逸樓下,靠壁建有“水月空明”殿一座三間。正殿外檐向東掛“水月空明”匾一面,綠地藍字,乾隆寶。
水月空明殿前建有“詹卜香林”六方亭式樓一座三間。第一層,亭外前檐向東掛“詹卜香林”匾一面,粉油藍字,乾隆寶。第二層,亭外前檐向東掛“無住法.輪”匾一面,粉油藍字,乾隆寶。第三層,內(nèi)隔斷上掛“能仁妙覺”匾對一分,乾隆寶。亭外前檐向東掛“光明蓮界”匾一面,粉油藍字,乾隆寶。
雙清泉
雙清泉位于古老的香山寺腳下,為香山南山之水。根據(jù)《天府廣記》記載:“丹砂井在香山下,相傳為葛稚川丹井。二井,一泉水上涌,一泉水橫流,味及甘甜?!鼻』实墼谙闵届o宜園休息時,品嘗泉水,覺得清涼甘甜,連聲叫好,賜名為“雙清”,御筆題名命人刻在石壁上。雙清泉從雙清下流知樂濠、過瓔珞巖、流入帶水屏山(靜翠湖),流入園外。
佳日亭
佳日亭是香山公園內(nèi)結構最復雜的仿唐式亭臺建筑,它位于位于眼鏡湖南側(cè),最初是拍攝電視劇《唐明皇》的時候搭建的一個道具,因其與周圍景致極為協(xié)調(diào),許多游人在此爭先合影留念,而后改建為“佳日亭”。
見心齋
見心齋位于公園內(nèi)北門內(nèi)西側(cè),是園中之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頗具江南特色的園林庭院,清嘉慶年間續(xù)建。傳說是皇帝鑒證大臣是否對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見心齋。院內(nèi)半圓形水池三面環(huán)以圍廊彩畫,正殿見心齋正對知魚亭,齋后為正凝堂,魚池內(nèi)1000多尾紅鯽錦鯉暢游,使這別致的小院充滿了生機。
昭廟
宗鏡大昭之廟,又稱“昭廟”,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它是為迎接班禪六世來京向乾隆皇帝祝賀七十大大壽而建的,故世稱之為班禪行宮。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宗鏡大昭之廟開光。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于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日來到香山靜宜園,在其行宮內(nèi)游覽休息。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班禪額爾德尼由于身染痘癥,系毒火太盛,于戌時圓寂于西黃寺內(nèi)。
雙清別墅
香山雙清別墅位于香山公園南麓的半山腰,環(huán)境幽雅,以其蒼翠的竹林、遮天蔽日的銀杏、挺拔的松柏、古樸的建筑引人前往。然而真正使這個地方聞名天下的并不是她的秀麗風光,而是因為這里曾是毛主席住過的地方,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揮中心,曾發(fā)生過扭轉(zhuǎn)中國命運決定中國前途的大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勝利閉幕后,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為戰(zhàn)略思想的毛澤東,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提出要大踏步地前進,到北平去!毛澤東主席風趣地說:“走啦,咱們這是進京趕考!”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入香山雙清。在雙清別墅,毛澤東主席指揮了渡江戰(zhàn)役,在這里籌備了新政協(xié),籌建了新中國,在這里寫下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1994年,雙清別墅被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這里有毛澤東當年生活工作過的原狀陳列;有毛澤東與愛子親切交談的地方----六角紅亭。有記錄一代偉人的《毛澤東在雙清活動展覽》……?!睹珴蓶|在雙清活動展覽》由《從西柏坡到北平香山》、《毛澤東在雙清》、《領袖生活在香山》三部分組成,集中反映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才能,反映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革.命歷程。
雙清別墅是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校外課堂,是企事業(yè)單位、學校組織過主題黨日、團日、隊日活動的好場所。香山公園也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通過“我為雙清站一崗”、“愛北京,愛博物館”征文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公園在雙清別墅設立了有關毛澤東的圖書和紀念品專柜,增加播放“毛澤東在雙清”專題片和相關史料宣傳片。
碧云寺
碧云寺創(chuàng)建于1331年,至今已有近720_年的歷史,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碧云寺原為元代開國元勛耶律楚材舍宅修建,原名碧云庵,據(jù)說當初在修建時,正值碧空如洗,白云出岫,可謂“碧色凈如云”,于是命名。后經(jīng)明清兩代多次修繕擴建才形成今天的規(guī)模,并于明正德年間改名為“碧云寺”。1920_年,孫中山先生在京病逝,靈柩在碧云寺停放,直到1920_年才移至南京的中山陵,為了永久緬懷一代偉人,寺內(nèi)設有孫中山紀念堂和孫中山先生衣冠冢。
碧云寺整組建筑以排列在中軸線上的六進院落為主體,南北各配一組院落,層層殿堂依山勢迭起,由山門至金剛寶座塔,高度相差100余米,總體布局采用迥旋串連引人入勝的建造形式,每進院落各具特色,給人以層出不窮之感,院內(nèi)香氣彌漫,鐘磬聲悠,幡幢微蕩。
據(jù)史料記載,1748年,乾隆皇帝對碧云寺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礎上,修建了金剛寶座塔、羅漢堂和水泉院,由于原有建筑無較大變動,因此碧云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風格。乾隆皇帝曾經(jīng)在游歷碧云寺時題寫了“西山佛寺累百,惟碧云以宏麗著稱……”的詩句(摘自《乾隆御制碧云寺碑文》),由此可知,碧云寺在京西寺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孫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紀念堂座落在香山碧云寺內(nèi),自1977年10月1日正式對游人開放以來,成千上萬的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瞻仰參觀,是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紀念堂內(nèi)正中安放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暨全國各地中山學校敬獻的中山先生漢白玉全身塑像,左右墻壁上鑲嵌著用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先生所寫的《致蘇聯(lián)遺書》,正廳西北隅陳列著1920_年3月30日蘇聯(lián)人民送來的玻璃蓋鋼棺,堂內(nèi)還陳列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墨、遺著。
正廳兩側(cè)的中山先生紀念堂展覽室集中反映了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為人們更好地了解中山先生的生平、生活暨革.命業(yè)績提供了珍貴、豐富的教材。第一展室內(nèi)容分為六個部分:求學立志、致力革.命、推翻帝制、創(chuàng)建民國、討袁護法、偉大轉(zhuǎn)折。概括了中山先生為了追求真理,振興中華,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大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帝制,開創(chuàng)了中國乃至亞洲民主共和的新紀元,將中國革.命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第二展室分五個部分:抱病北上、病逝北京、暫厝香山、移靈南下、緬懷偉人。介紹了中山先生為了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毅然抱病北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偉大的愛國者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深受世界炎黃子孫崇敬和愛戴,黨的_大稱頌他是“中國百年巨變的第一位偉人?!泵珴蓶|曾說:“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孫中山先生為了祖國的和平和統(tǒng)一,四處奔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癌魔纏身,不顧自己的安危,累死在北京、暫厝香山的過程就是集中的體現(xiàn)。1920_年10月,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電邀孫中山先生北上共謀國是。為了國家能和平統(tǒng)一,中山先生發(fā)表了《北上宣言》,召開國民會議重申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廢除不平等條約。11月13日,中山先生毅然抱病由廣州北上。由于長途勞累,他的肝病發(fā)作,到達北京時,病情急劇惡化已是生命垂危。臨終之前,他立下了《國事》、《家事》、《致蘇聯(lián)政府》三個遺囑;彌留之際,他仍支撐精神掙扎著留下“和平……奮斗……救中國 ”的遺言。
1920_年3月12日上午9時10分,孫中山先生在北京與世長辭。19日中山先生的靈櫬停放在中央公園(現(xiàn)中山公園),社會各界隆重公祭后,于4月2日靈櫬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剛寶座塔石券門內(nèi)暫厝。1920_年5月,南京中山陵落成。5月22日,宋慶齡及親屬、醫(yī)、衛(wèi),在這里為中山先生斂服,復大斂于待奉移之銅棺,將更換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放回原斂之楠木棺中,封入金剛寶座塔石塔內(nèi)。在碧云寺普明妙覺殿(現(xiàn)紀念堂)設靈堂,舉行了莊重的靈櫬奉移典禮。5月26日移靈南下,6月1日,中山先生的遺體于南京中山陵奉安禮成。為紀念中山先生遺體暫厝之地,時“國民政府”在普明妙覺殿立“總理紀念堂”,在金剛寶座塔石券門石塔立“總理衣冠冢”。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修碧云寺后復命名為“孫中山紀念堂”(宋慶齡題寫)和“孫中山先生衣冠?!?,以為后人瞻仰。
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人永遠會活在人們的心中;而一切逆歷史潮流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正如中山先生題詞的那樣“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們希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慰籍中山先生的赤膽忠心!
卓錫泉
碧云寺卓錫泉是香山北源之水。卓錫泉在明代就很有名了。《長安客話》載:“水自寺后,石巖出,噴薄入小渠,人以卓錫明之?!弊垮a泉得名傳說是一得道高僧,口渴至極,用帶錫制小環(huán)的禪杖,一卓(卓即點擊的意思)底下的石頭,石頭間涌出清泉,故名。有詩“跟深連地脈,溜曲繞珠寺”真切地描述了泉水折流寺院的情景。卓錫泉水點綴了“天水一色”,流入“能仁寂照”金魚池,出碧云寺至眼鏡湖西坡上,小部分流如眼鏡湖,主流到見心齋,經(jīng)昭廟方河,繞土山到勤政殿遺址后到月牙河,流入園外。
關于北京魯迅博物館心得體會及收獲二
從八達嶺長城往南,沿著名的“關溝”直下約5公里的中間地帶,就是明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居庸關。居庸關自古就是今北京地區(qū)西北的屏障。
如果說八達嶺是西北進入北京的第一道門戶的話,這里就是第二道門戶。居庸關兩側(cè)高山聳立,翠峰重迭,峭壁陡不可攀。中間一徑相通,地勢十分險要。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記載。
居庸關在漫長的歲月中,雖始終是兵防重鎮(zhèn),卻屢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時又先稱“薊門關”,后改為“軍都關”,由遼以后經(jīng)金、元、明、清至今,一直稱謂“居庸關”。秦時,雖然秦始皇所修長城不經(jīng)過這里,但此地已是秦軍都縣和居庸縣的關口。到北魏時期的公元446年,這里才開始有了長城。公元555年,北齊政權所修長城也曾經(jīng)過這里。此時,居庸關才真正成為長城線上的一個重要隘口。明朝建立之初,就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派開國元勛徐達修筑了居庸關關城。關城兩側(cè)的長城城墻,緊接關城向兩翼山上延伸,其形如大鵬展翅。城墻隨山勢地形而筑,在山巔平緩處的垛口為“凹”字形,墻筑在陡峭山坡,垛口為臺階式,呈鋸齒狀。關城設南北二門,街長二里余,南門筑有甕城。垛口、射洞齊備,咽喉通道穿入南北門。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它與明長城的倒馬關和紫荊關合稱為“內(nèi)三關”。
居庸關云臺位于居庸關城的中心,為一過街塔基座,用漢白玉砌成。建于元至元五年(公元1345年)。臺上原矗立三座石制-塔,俗稱“過街塔”。塔在元末明初時先后被毀。明正統(tǒng)四年(公元1439年),在臺上重建寺院,名泰安寺。寺又于清代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20_年)被焚毀?,F(xiàn)存塔基高9.5米,下基東西長26.84米,南北長17.57米。臺頂四周安設有雕刻精美的石護欄及排水龍頭。臺座正中間南北各開一券門,券洞為八邊折角式拱券,這是我國僅存的宋、元以前城關門洞的建筑形式。券面及券洞內(nèi)雕有迦樓羅(金翅鳥)、大龍神、卷葉花等。券洞內(nèi)左右兩壁,刻有屬于-教內(nèi)容的佛教圖像,如四大天王像,以大鵬、鯨魚等六種形象組成的法相飾“六〓具”等。四大天王之間,布滿了用梵、藏、八思巴、維吾爾、漢、西夏西夏六種文字刻寫的佛經(jīng),以及用漢文刻寫的《造塔功德記》。券洞頂部雕刻有10尊坐佛和若干小佛像,還雕刻有各種花草圖案。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陘"之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并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nèi)三關。
庸關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nèi),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里清流縈繞,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關的中心有一個“過街塔”基座,名“云臺”,取其“遠望如在云端”之意。云臺創(chuàng)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漢白玉石筑成的,臺高9.5米,上頂東西寬25.21米,南北長12.9米;下基東西寬26.84米。南北長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臺頂四周的石欄桿、望柱、欄板、滴水龍頭等建筑,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臺基中央有一個門洞,門道可通行人、車、馬。云臺可謂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藝術精品。云臺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毀于元末明初。此后在臺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_年),寺遭火焚,僅存云臺?,F(xiàn)在臺頂上的柱礎,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遺物。
居庸關附近,還有“仙枕石”、“五郎廟”、“六郎寨”、“彈琴峽”、“望京石”、“天險”、“穆桂英點將臺”、“詹天佑銅像”等景點,增添了這座雄關的風采。1992年昌平區(qū)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為保護文物,對關城建筑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xiàn)了昔日的雄姿。關城附近自然景觀十分壯美,早在金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5年)“居庸疊翠”之名已列入“燕山八景”。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qū)50余公里外的昌平縣境內(nèi)。相傳秦始皇修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漢代沿稱,此后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八達嶺”。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里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郁茂、山鳥爭鳴,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關長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時稱“居庸塞”。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guī)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筑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后歷唐、遼、金、元數(shù)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居庸關長城在北京昌平縣境內(nèi),距北京市區(qū)60公里,是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形勢險要。然而,這個漢代關始設立的開口,歷盡滄桑,殘損嚴重,漸漸失
居庸關長城(4張)去公眾的關注。歷時4年、耗資上億元的居庸關長城修復工程已竣工,居庸關長城已于1998年3月正式對游人開放。
游覽居庸關主要是觀賞那高六雄偉的關城和連錦起伏的垛口,以及云臺精美石雕。
關城:明代居庸關有南北雨個外圍關口,南邊的叫南口,北邊的為八達嶺口(北口),關城就設在南口北邊的峽谷(關淆)中。城設南北門,南門筑有甕城,一條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門。關城兩旁高山聳立,重因疊蟑,林木蔥郁,早在800多年前的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
云臺:在關城的中心,有一座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石臺,名為「云臺」,建於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 345年),原是建筑物的臺基,臺上先后建有過街塔、泰安寺,現(xiàn)僅存星座。云臺的雕刻集中在券門和券洞內(nèi)。券門雨側(cè)到有金剛杵及各種獸類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鳥王;券洞內(nèi)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漢、藏、回、蒙、梵、西夏6種文字所到的《陀羅尼經(jīng)咒》和《造塔功德記》。券頂布滿曼陀羅花及小佛像,雕刻極為精致。
建筑特點
1.呈圓周封閉形建筑形式;
2.寬窄、高低變化大,最寬16.7米,最窄1.2米。東山長城比河 居庸關長城
套長城高出370米左右。墻體內(nèi)側(cè)低,外側(cè)高,外側(cè)叫垛口墻,內(nèi)側(cè)叫女墻或宇墻,可以有效地抗擊敵人;
3.建筑結構形式多樣,是整個長城建筑的精華,在清理基址時發(fā)現(xiàn)有花崗巖條石壘成的,有碎石塊砌成的,有磚砌的,說明它的建筑年代不同;
4.軍事防御范圍廣,周圍面積50多公頃,南北券城相距約850米左右,東山頂至西山頂直線距離1150米,防御設施有南、北券城、城樓、水門、水閘、敵樓、鋪房、烽隧、角樓、炮臺等。長城上的敵樓、烽燧、鋪房,是古代打仗時作為掩體和士兵居住的地方,共修復了25座,這些按明代規(guī)制燒的城磚,都是靠人工、牲畜往上運送材料。高大雄偉的城樓,南北各有一座,樓為三重檐歇山式綠琉璃瓦翦邊,高21米,下面城臺高10米。城樓是指揮作戰(zhàn)的中心,所以建造高大。站在樓上,可以一目了然,有利于觀敵情。城臺下面有券門通甕城。甕城即大城門外的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御力量。
景點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cè)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墻有垛口,內(nèi)側(cè)墻低矮無垛口。作戰(zhàn)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鱉”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cè),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zhèn)守大神真武廟,廟內(nèi)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古炮
資料圖片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墻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厘米?!爸窆?jié)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厘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厘米?!爸窆?jié)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厘米和8厘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制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fā)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后,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制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wèi)戎,長城關口要沖,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yè)逐于精良,制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余,重三千斤。發(fā)之洞裂石城,聲震數(shù)十里。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于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fā)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厘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厘米。
云臺石刻
云臺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nèi)兩側(cè)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jīng)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jù)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征。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并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zhèn)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jù)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游,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
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jīng)》經(jīng)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chuàng)制于公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chuàng)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于藏文,采用拼音的方式書寫,并于公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居庸關
居庸關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xiàn),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
券頂兩側(cè)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tǒng)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zhèn)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jiān)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cè)部共有刻像1060尊。
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于云臺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云臺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真武廟(1996年修復)
明洪熙元年(1420_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凈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游,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jīng)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zhèn)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zhèn)天真武靈應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zhèn)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岳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nèi)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nèi)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城隍廟
這組廟宇規(guī)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jù)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后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兇、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zhuǎn)晴,以保五谷豐登,百姓安泰。
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后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xù)福佑鄉(xiāng)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xiāng)。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guī)模宏大的城隍廟,并頒布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并按照級別,配制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后,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里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tǒng)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里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nèi)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水門
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cè)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nèi)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nèi)外水量。洪水季節(jié)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jié),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于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學習防極端化心得體會學生報告(精選13篇)
- 2023年河南煤與瓦斯突出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11篇)
- 大學生把握未來心得體會總結(模板15篇)
- 工作心得體會經(jīng)驗與教訓及收獲 工作經(jīng)驗收獲及感悟(九篇)
- 最新公安視頻巡控培訓心得體會和方法(大全9篇)
- 鐵路職工清雪心得體會及感悟 鐵路職工清雪心得體會及感悟范文(7篇)
- 個人觀看政治監(jiān)督心得體會范文 政治監(jiān)督和日常監(jiān)督工作體會(8篇)
- 疫情初中學生心得體會報告 初中生對疫情的感想(7篇)
- 學校老是要學生寫心得體會簡短 學校要求寫心得體會(5篇)
- 你眼中的中國心得體會及收獲 我眼中的中國感悟(8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