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孟子的讀后感(精選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19:46:15 頁碼:7
最新孟子的讀后感(精選16篇)
2023-11-21 19:46:15    小編:字海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孟子的讀后感篇一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保@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p>

試論孟子和楊朱的分歧。

淺析孟子“仁義”倫理思想略論。

從孟子的“王道”思想看民本政治。

仁者無敵:孟子的人生哲學。

孟子的性善論:養(yǎng)氣養(yǎng)德論文。

淺論康德與孟子倫理思想之比較。

孟子“性善論”影響下的現(xiàn)代德育反思。

先秦孟子的傳播思想與傳播方式探析。

論孟子性善論與孩子品德教育論文。

孟子的讀后感篇二

孟子見了梁惠王時的說詞。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已矣。”

孟子曾言:“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薄拔┝x所在”,這就是孟子義利之辯的最后結果。由此可見,董仲舒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程頤所謂:“人皆知趨利而避害,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不當為”,皆與孟子的“惟義所在”觀點合若符契,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顯然,在孟子看來,仁義乃人之為人的本性,“居仁由義”的目的非為別的.,只為實現(xiàn)其人之為人的本性。

不過,朱熹《孟子集注》說得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么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唯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圣賢之心也。

對于我們今天來說,可用圣人孔子的“見利思義”來調節(jié)。

孟子的讀后感篇三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jīng)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shù)的篇章就是講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xiàn)“仁政”。當然,還有關于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書中并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于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亡。”、“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薄ⅰ叭收邜廴?,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薄ⅰ暗锰煜掠械溃旱闷涿?,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歷代統(tǒng)治者奉為經(jīng)典,并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于思想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

孟子的讀后感篇四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

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于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

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

這本書主要寫了戰(zhàn)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后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chǎn)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里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這個故事里講的是仁義,這個經(jīng)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后生根發(fā)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獲。

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獲,那和雜草沒什么區(qū)別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曾說“求觀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曾說“三十歲后,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

孟子被譽為亞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將孔子的思想發(fā)揚光大,構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體系,提出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chuàng)見。

孟子主張“仁政、兼愛、非攻,和平,反對戰(zhàn)爭,人性向善”。

個人感覺《孟子》比《論語》更為豐厚可讀,是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也是現(xiàn)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yǎng)。

今天,我坐下來靜靜的攤開這本書,再次讓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這幾篇文章我反復誦讀,頗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認為:王道和仁政是立國的根本。

為政者應該施行王道,反對霸道,實行仁政,反對暴政。

仁義的準則應該是為政者處理國家政事的根本立腳點。

仁義的思想應該貫徹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

“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

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這句話說的是,如果在經(jīng)濟上能使大家安居樂業(yè),社會自然就安定,政權自然就鞏固了。

而在思想上,要樹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樹立起仁愛的觀念。

在關心民眾疾苦,要為解除民眾的疾苦而盡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

在這篇《梁惠王上下》中,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安定繁榮和發(fā)展,需要做到優(yōu)則與民同憂,樂則與民同樂。

在《公孫丑上下》中,孟子倡導仁義,主張施行仁政。

他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

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強調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氣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節(jié)操;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在我認為,孟子是懷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負的。

在《離婁上下》中,講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在我看來,修、齊、治、平,從本質上說,就是施行仁義之道。

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

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為己任的。

在《萬章上下》中,通過對歷史的闡述,宣揚“君權神授”的思想,在《孟子·盡心上下》中“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

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

在生活和事業(yè)的征途上,我們經(jīng)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fā)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

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fā)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

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yè)的“大?!?,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tài),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感觸最深的是《告子上下》這篇,在闡述行善論的學說。

第一,人性本是善。

孟子說:“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有無不下。

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屬性。

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識。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正因為人們存在著內在的鮮艷的道德意識,所以人性是善的。

第三,人們的行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環(huán)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邊不善。

第四,對于這種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須著意的加以培養(yǎng)。

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在于專心致志的存心養(yǎng)性。

作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幾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為人處世,思想道德。

其思想精華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窺豹摘錄下自己淺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厲害之處在于不管是闡述怎樣施行仁政治國平天下,還是做人處事,他都能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總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次誦讀都會使人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可以平和我們煩躁的內心,可以讓我以圣人的精神為指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的讀后感篇五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使后世將其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孟子大家讀過多少?來看下面小編整理的孟子 讀后感1000: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使后世將其與孔子并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圣”.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后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

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并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

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tài),即“仁愛之心”.

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

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jié)的規(guī)矩,即“禮儀之規(guī)”.

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

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處身于戰(zhàn)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tǒng)一天下.

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tǒng)治者所接受.

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 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布于天下,以此來影響并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關于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fā)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據(jù)了有利形式,但最后還是會失敗.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

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

在生活和事業(yè)的征途上,我們經(jīng)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fā)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

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fā)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

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yè)的“大?!?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tài),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么放棄什么.

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

然后才能有所作為.

在這個社會里,有些人做著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軻的文字,已經(jīng)是論點論據(jù)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jīng)》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

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說:“不會.

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又如“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物皆然,心為甚.

譯:稱一稱,然后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長短.

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

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

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么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

這個思想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xiàn).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yǎng)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yǎng)活.

這句知看似現(xiàn)在的社會分工關系.

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讓人不敬佩嗎?

孟子的讀后感篇六

利用業(yè)余時間,我仔細閱讀了《孟子的智慧》一書,感受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p>

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為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于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彼J為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jù)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獲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云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眱蓚€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于其智力差異,而是由于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鄙介g小道經(jīng)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p>

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于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tài)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奔词故亲钊菀咨L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復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恒,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教師的作用在于積極引導,啟發(fā)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庇终f:“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fā)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家里實在是沒有什么書了,只能讀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譯文和注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著讀著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后,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注釋,最后才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閱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后原文,再注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孟軻的文字,已經(jīng)是論點論據(jù)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jīng)》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睹献印纷钗业牡胤骄褪窍葟囊话闶挛镎f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的讀后感篇七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tǒng)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通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愿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后必有災?!备嬲]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tǒng)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恒產(chǎn)而有恒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fā)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yè),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xiàn)在發(fā)展經(jīng)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安煌跣摹辈粌H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的讀后感篇八

于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jīng)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梢姟墩撜Z》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最欣賞的,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母體文化。中華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為母親,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主體,以平和敦厚為特征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不管多少歲月的風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變遷,都沒有改變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兩千年的農耕文明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

座右銘。

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愛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會感到一切都變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憂患生命是茶道與儒家的共同主題。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煙一塌擁書眠”,道心文趣兼?zhèn)?。過去儒士不能一日無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為喻,我感悟到,這種閑適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孔子并以此來影響著他的弟子。”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溫暖的,快樂的生活?我理解為:平和。

茶是個和氣的性子,與誰都合得來。柴門也進得,侯門也進得,不卑不亢,不做寵物狀。所以,和柴米油鹽醬醋過日子的時候,也能與琴棋書畫詩酒共發(fā)雅性,且在那個浪漫天地里,還擔任著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個藝術天賦極高的人一樣,絢爛之后歸于平淡,自己不評說,只待旁人去品味罷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倒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來,會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悅,愉快之意。在茶道講求的要讓身心“怡”的過程中,就又與《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教授語)不謀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安粖Z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后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后來,通過網(wǎng)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wǎng)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jīng)典選讀》這門課,于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边@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名言。

意義至大?!叭诵斜赜形?guī)熝伞!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R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孟子的讀后感篇九

孟子讀后感2000字,孟子是我國古代的儒學經(jīng)典,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孟子讀后感,歡迎閱讀!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jīng)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shù)的篇章就是講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xiàn)“仁政”。當然,還有關于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書中并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于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亡?!薄ⅰ白鹳t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

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闭f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歷代統(tǒng)治者奉為經(jīng)典,并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于思想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

但是,為什么“仁政”說并未能讓歷代統(tǒng)治者真正去實現(xiàn)“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xiàn)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

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著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

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干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tǒng)治,殺人如麻,哪里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里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

并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衛(wèi)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后了。)其后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制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tǒng)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里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軻的文字,已經(jīng)是論點論據(jù)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jīng)》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睹献印纷钗业牡胤骄褪窍葟囊话闶挛镎f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泵献诱f:“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p>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怎么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xiàn)。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弊g: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yǎng)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yǎng)活。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

看完《論語》、《莊子》和《孟子》后,就想看一看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時的其他“子”,因為《孟子》倡導人之初性本善,后來因為環(huán)境等影響,有的人變惡了,人的性善就像水從高處往低處流一樣;而《荀子》則認為人之初性本惡,需要教師的教導,以禮儀約束,使之向善,所以,就在網(wǎng)上買了《荀子》,以便跟《孟子》對比著學習。網(wǎng)上根據(jù)我的閱讀習慣向我推薦了《墨子》和《韓非子》,我也一并買下。讀了《荀子》和《墨子》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原來從內心我是更認同《荀子》的.,但荀子的文章太長、滔滔不絕,可能是認為性本惡的原因,自己也充滿了涙氣,將墨子和孟子批得一無是處,其過分強調“禮”的重要與我的認識也有偏差,我更趨同孟子的“仁”更重要。反而不看好的《墨子》,讀了之后發(fā)現(xiàn)其文風簡捷,說理深刻,其崇尚節(jié)儉也不像荀子批評的那么過分,節(jié)葬等主要思想與我的觀點也相同,其注重工科科技的實踐也是我喜愛的,所以,變成了《墨子》的支持和擁護者,難怪《呂氏春秋》中記載,當時儒家的弟子和墨家的弟子幾乎一樣多,盛極一時,也是曾經(jīng)輝煌過的,可惜后來工科不被重視,黑暗了20xx多年,現(xiàn)在又重新迎來光明了。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一

戰(zhàn)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仁政”的創(chuàng)立者和倡導者,有“亞圣”之稱。

課余時間我閱讀了孟子一文。

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最后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學堂附近,從而使心地善良,接受事物能力很強的孟軻開始喜愛讀書學習了。

人們常說: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chuàng)造的。

這話一點不假。

孟子正是得益于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走上了求學之路。

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內涵。

作為為人子的我,切身感到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太多了。

他們整日整年的四處奔波,掙錢,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攢下錢來給我們用,把好的衣服讓給我們穿,把好的食物讓給我們吃。

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呢?

讀到這里,我也為孟子的懂事而感動。

孟子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他。

他深知母親的不易。

擔心母親孤獨,為了減輕母親的痛苦,不再找別的孩子玩耍,而是守在母親的身邊。

他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在求學的道路上,小孟軻刻苦好學,不厭其煩地練字,讀書。

只因為他的刻苦,努力,最后終于成為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我要向孟子學習,學習他對母親的孝順,學習他在學習上的刻苦。

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給我的父母,不能讓父母的血汗白流。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二

孔子之后,儒家的思想產(chǎn)生了分化,其中主要有思孟學派和荀子學派。孟子提出的“性本善”,主張士的內在道德修養(yǎng),即“內圣”。荀子一系則更注重事功?!睹献印返乃枷氤墒鞓酥局康挠X醒,對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產(chǎn)生了長遠的影響。他提出的那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與豐富了儒家思想的內容!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憂樂為自己的憂樂,百姓也會以國王的憂樂為自己的憂樂,和普天下人同憂同樂,就可以達到圣王的境界。我從這一句話中,看出了孟子繼承了孔子,孟子他提出了“憂患”一概念。他認為人生命的存在,事業(yè)興敗,都與是否有憂患意識相關聯(lián)。

不僅如此,孟子還揮發(fā)了樂道精神,“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講應怎樣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原則,不被服富貴、貧賤、威武所迷惑、搖動、屈服,因而放棄自己的信念與原則。孟子,他不否認人可以從感官欲望和自然生理本能的'滿足中獲得快樂。但又反對“縱欲”“晏樂”的滿足和愉快。有人會產(chǎn)生疑問孟子不是把“理義之悅我心……”并提將“理義”的道德愉快和道德美感與感性愉悅和生理美感并重嗎?但實際上,孟子更加重視前者!理義的愉悅,樂道精神的體現(xiàn),亦樂道精神的內涵——如事親從兄的仁義之樂,知此節(jié)此的智禮之樂。孟子認為達到誠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而“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身而誠”的大樂,就是孟子貴最高境界的愉悅體驗。是的,把誠提高到天道的位置,便是一種天人合一境界的內外融合而產(chǎn)生的愉悅!

閱讀《孟子》我不僅僅學到了語言,啟迪智慧,似乎還擔當了一個重要的使命——通過我的閱讀,我的血液里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種子,無論身處何地,一定都可以詩意的棲居,無論遭到什么困難,一定都可以仰望星空!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三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于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斷地培養(yǎng)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愿地去幫助它生長。

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

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于耕耘。

不愿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

就像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guī)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guī)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fā)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

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于求成而顯得過于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fā)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chǎn)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fā)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被成功的喜悅麻痹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于過于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沖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chǎn)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四

孟軻的文字,已經(jīng)是論點論據(jù)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jīng)》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

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氣;勇氣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暫時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變的,除非有了信仰。

我們努力于物質遺存的碎片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人類精神和智慧的交集。

信仰使我們能在變化多端的時代,以淡然自若的瀟灑決勝于千里之外;以游刃有余的技能突出于茫茫人海;以泰然自若的倜儻抒寫生命的美好;在時代的競爭中,成為坦然面對的真正英雄。

《孟子》所教給我的正是一種信仰,一種生生不息、獨立自強的精神。

讀《孟子》,讀出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義”字貫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觀,如果“仁”是愛人的話,那么“義”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愛的話,那么“義”就是廣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話,那么“義”就是豪舉,在孟子的“義”里,凝聚著心中裝有集體的高尚道德情操。

因此,在我心中,孟子不僅是戰(zhàn)國時代的美男子,更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化身!他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當仁不讓、反對戰(zhàn)爭、蔑視強權,都源于他高尚的人格操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導我們要堅守做人起碼的道德底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激勵我們要培養(yǎng)堅貞不屈的大丈夫精神。

讀《孟子》,讀出的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就告訴我們磨難是成功必經(jīng)之路。

《孟子》告訴我們:苦難和挫折是人生的標桿,往往更能測出一個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美麗之處,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蕩,而是水到斷崖處,那奮不顧身的向前飛躍。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不經(jīng)歷挫折、泥濘,不通過在困難中鍛煉自我,又怎么到達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只有正確面對挫折,厚積薄發(fā),才能擁抱成功,享受幸福

讀《孟子》一書,學孟子精神,就是要學習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學習孟子的“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就是要學習孟子的正義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回報社會。

《孟子》告訴我,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走在生命的大河兩旁,修身,正心,不怕風吹雨打、堅持信仰,使其中穿枝撫葉的行人踏著荊不覺得苦,有淚可落但沒有悲涼!

孟軻的文字,已經(jīng)是論點論據(jù)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jīng)》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

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說:“不會。

”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著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并且對于當今這個時代來說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

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環(huán)境可以說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

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jīng)據(jù)典,把《詩》《書》靈活應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huán)環(huán)設問,最后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托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于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fā)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tài)。

在這個物欲橫流,進退失據(jù)的環(huán)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

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zhàn),但是,究竟是什么在變化?變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國家。

現(xiàn)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

只會跟著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五

毀于虛榮心的男女,比毀于愛情的還要多更多。

有人認為,物質的社會,就要用物質來衡量和判斷一個人,直觀又準確。

一些女孩子為了虛榮,寧愿自己吃兩三個月的泡面,也要買名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殊不知她認為的名牌,在真正有錢人面前只是正常消費。

也有些男孩子,通過請客吃飯,打腫充胖子,寧愿自己花的山窮水盡,在所謂的哥們面前也不能丟了面子,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人為什么會有虛榮心?

我聽到過一個最真實的答案:虛榮心來源于貪心。人們總是喜歡站在最高處看身邊,可有時候,自己沒有能力站在最高處時,為了僅存的自尊心,用虛假的方式來保護自尊心的心態(tài),這就是虛榮心。

“虛榮如殺手,有朝一日會敗露行跡”。

所以,別讓虛榮蒙蔽了雙眼;別把別人的眼光當成自己的標準;別把別人的寒暄贊美,當成對自己的最高獎賞;別讓自己迷失在世俗的迷宮中,無法走出。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往往是因為放不下可憐的面子,來做真實的人。因為虛榮心,我們總是被精神上的東西綁架的無法動彈,而小心翼翼地生活。

當你覺得虛榮很累時,不妨讓自己“素面朝天”,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是如此純真,如此輕松。

孟子的讀后感篇十六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孫丑(下)》篇里的一句話。其意是說君上總喜歡任用聽話的人(接受自己的教導),而不喜歡以能教導自己的人為臣子。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人們往往喜歡聽奉承的話、諂媚的話,一般的臣子總想討君上的喜歡,一味的趨奉迎合,上邊說的一切的是對的,而君上也往往喜歡聽話不違逆自己意圖的下級,上下結合,形成了所謂的“和諧”君臣關系。但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敢擔當,有責任的臣子往往有忤逆君上的行為,堅持“仁”的道義與主張,對君王勸導、規(guī)誡,披肝瀝膽,為了國家社稷可謂大公無私,不計個人榮辱得失,導致得罪了上級與許多同僚或小人,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與抱負。這種現(xiàn)象,歷史上屢見不鮮。因此,敢給領導“上課”,敢于得罪人,有思想,有見地,有棱角的干部不應被疏遠、被遺忘,而應加以培養(yǎng)使用,使其更有作為,更有擔當。一句話,太平官太多太好當,但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太少也太難當,惟其如此,孟子的“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才顯得猶有警示作用。

“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的一句話。是孟子同滕文公對話講仁道時所論述的一個觀點。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卑傩盏幕厩闆r是,有固定職業(yè)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沒有固定職業(yè)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蕩不羈,胡作非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再去懲罰他們,這是陷害百姓,哪里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愛賢明的君主一定要謹慎從事,節(jié)省開支,尊重百姓,對社會取之有度,不能貪財。陽虎說過:‘要財富就不能仁愛,要仁愛就發(fā)不了財‘?!?/p>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百姓,二是針對君王及統(tǒng)治階層。針對百姓是講要有自己的事業(yè),有固定的收入,愛崗敬業(yè),生財有道。如果沒有固定的職業(yè)與收入,則形同市井游民,無業(yè)盲流的無道德、無操守、無底線之人,邪惡異端之事往往發(fā)生在這類人身上,這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統(tǒng)治者的無能。僅僅懲罰而不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不是賢明的君王所為,也不是有道的王國;針對君王及統(tǒng)治階層而言,是告誡他們要體諒民生,體察民情,鼓勵有恒產(chǎn)者置業(yè)生產(chǎn),服務社會,引導無恒產(chǎn)者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要好逸惡勞,要勤勞致富,安居樂業(yè)。同時統(tǒng)治者不要對民眾索取無度,要多聽取老百姓意見,傾聽民間疾苦,做一個廉潔清明的人。魯國大夫陽虎曾說過:’想發(fā)財就不能有仁愛,想仁愛就不要想發(fā)財‘。類似今天我們說的當干部別想發(fā)財,想發(fā)財別來當干部。這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于我們當下很有借鑒意義。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tǒng)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為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通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愿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力而為之,后必有災?!备嬲]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tǒng)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為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也即沒有恒產(chǎn)而有恒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fā)達,民眾就會安居樂業(yè),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xiàn)在發(fā)展經(jīng)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為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安煌跣摹辈粌H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傊?,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為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