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張愛玲的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9:19:53 頁碼:11
2023年張愛玲的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3篇)
2023-11-09 19:19:53    小編:zdfb

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需要改進(jìn)的地方,為未來提供更好的指導(dǎo)。清晰的思路和邏輯框架是寫好總結(jié)的關(guān)鍵,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思維導(dǎo)圖或提綱進(jìn)行引導(dǎo)。通過閱讀這些總結(jié)范文,我們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努力的價值。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一

前些時候,在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張愛玲的《天才夢》,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位很獨特的作家。之后,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張愛玲傳》,想了解一下張愛玲。

我看完《張愛玲傳》,知道了一些她的生活背景。張愛玲,本名張瑛,河北豐潤人,生于上海。她的祖父張佩綸是清末清流派名臣,有這顯赫的家庭背景。而她的童年并不快樂。她的父母離婚之后,父親一度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里,母親不久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xué),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zhàn)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xué),要畢業(yè)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最后只得遠(yuǎn)走他鄉(xiāng)。1939年,年僅18歲得張愛玲《西風(fēng)》月刊上發(fā)表第一篇作品《天才夢》。因此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她的代表做有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也許是因為她性格中的矛盾,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韻味,又具有現(xiàn)實的氣息。她是一個善于將藝術(shù)生活化,生活藝術(shù)化的享樂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后,貴族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蕓蕓眾生:“可笑”背后的“可憐”,但實際生活卻縣得冷漠寡情;她通達(dá)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biāo)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nèi)心;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然而幾十年后,她在美國又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并且在喧鬧與極度中孤寂?!?/p>

張愛玲的作品在香港很受歡迎,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說,她有許多的粉絲。但因其涉及對大陸社會狀態(tài)描寫而被視為反動作品。直到二十世紀(jì)后期,她的作品才在大陸得到了流傳和熱愛。她現(xiàn)在仍是讀者心中最有感染力的現(xiàn)代作家之一??梢哉f張愛玲是一個傳奇。在過去的'日子里她引起了三輪熱潮,一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港臺文化初入內(nèi)地,張愛玲和沈從文一起被發(fā)現(xiàn)的“出土文物”;二、1995年她在美國去世,文壇開始回顧和討論她的作品和人生,她的書熱賣;三、21世紀(jì)初,張愛玲以小資鼻祖的身份再次成為熱門詞匯。

在張愛玲的散文中,我最喜歡的是《天才夢》。她使我大吃一驚,18歲的人,盡寫出如此滄桑,如此悲涼的內(nèi)容。大多是因為她生活的環(huán)境吧!因為有顯赫的家庭,她什么家務(wù)都不用做而在她離家出走,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時,她發(fā)現(xiàn)她有太多的東西不會。她是一個天才,但她在生活上卻是低能者。她三歲能背唐詩,七歲寫一部小說,但18歲得她卻無法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在這篇散文中我最為喜歡的一句話是“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張愛玲是一個蘭心惠質(zhì),感覺敏銳,心理細(xì)膩的人,所以,她認(rèn)識到了更加美麗的生命,把生命比作華美的袍,但同時有因為他敏銳的感覺,使得她是以個孤獨的人,不善于交際,也使她認(rèn)識到世界的丑陋和生活的艱辛。所以熱愛生命就要正確和經(jīng)歷那些艱辛和苦惱。

在讀她寫的內(nèi)容時,心中不由得有些傷感,不由得想到了她的一生。只有她哪樣的人,才可以細(xì)膩而又傷感的文字。也許在當(dāng)今作家輩出的日子里大家都已不在怎么關(guān)心張愛玲,但她的作品,她的靈魂永遠(yuǎn)流傳下來,影響著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希望大家有時間也閱讀一些張愛玲的作品,定有所感悟、認(rèn)知。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二

至少現(xiàn)在提到張愛玲,我們不必像十幾年前那樣,從最起碼的abc的介紹開始了。那時一般的讀者固然不知張愛玲何許人也,即使研究現(xiàn)代文學(xué)的人,對這位作家也多半是知其名,而未見其書。如今說張愛玲在祖國大陸家喻戶曉,肯定是夸張,但若說她在今天的讀者中是最有號召力的現(xiàn)代作家之一,則不算過分。知名度可以來自學(xué)術(shù)界的肯定,更可來自傳媒的作用,張愛玲于二者都沾點邊,同時沾光沾得都不算大:與許多新文學(xué)作家相比,她在文學(xué)史上被給予的地位不算高,得到評價介紹的機會也不算多。此外,她的作品甚少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之類,即或有改作,也影響甚微。所以她的名聲日高,靠的還是一種“原始積累”——她的小說散文漸漸俘虜越來越多的讀者,多半還是仗著三五人的談?wù)?,口口相傳的推薦、介紹。也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的名聲比起傳媒造成的轟動效應(yīng)是更靠得住的。

喜歡張愛玲的讀者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即能給他們莫大的快感。樂趣還可以來自其他,是關(guān)于張愛玲的一切,那就是非同一般地喜歡,可以為這“不同一般地喜歡”作證的是,由港臺那邊傳過來的“張迷”一詞,在祖國大陸是越來越有市場了。怎么個“迷”法?尋覓她的書是一端,市面上換了各種名目出版的張氏作品多相重復(fù),只要有一篇未見過,必要不避多數(shù)地重復(fù)買了來;搜羅有關(guān)張愛玲其人的種種又是一端,張愛玲的一言一動,不管是現(xiàn)在的還是過去的,再擴大一點,但凡與張有關(guān)系的人的情形,都想知道,知道并不滿足,還要各就自己對張的判斷,說長道短一番。而大多數(shù)人此類舉動,并無功利的目的,既無當(dāng)作家的宏愿,也無做研究的打算,這就是“迷”的境界了。祖國大陸的“張迷”資歷尚淺,還可看看海峽的那一邊。幾年前臺灣《聯(lián)合文學(xué)》曾舉辦過一個活動——“誰最像張愛玲?”一是看長相,參加者將自己的照片寄了去;一是看文章,誰人所作最像出自張的手筆。此舉是有組織的“迷張”,由一家純文學(xué)雜志搞這樣的活動,極是少見,從中也可看出張在港臺的號召力,足以使她被當(dāng)做——至少是在一個不算小的'圈子里——一個明星式的公眾人物來對待。

近年來張愛玲風(fēng)靡祖國大陸的原委,可以有多種解釋?,F(xiàn)代文學(xué)史得到修正,一些一度不見“經(jīng)傳”,未云禁毀而形同禁毀的作家——如周作人、錢鐘書、張愛玲、林語堂、梁實秋等人,其作品重新得到與祖國大陸讀者見面的機緣,一讀之下喜出望外,這是其一;意識形態(tài)的喧囂平息下來,張愛玲入世近俗的態(tài)度,她執(zhí)著于飲食男女、吃穿用度、身邊瑣事等人生之常的內(nèi)容令讀者油然生出返樸歸真的親切感,這是其二。此外更有屬于她而別的作家沒有的獨特韻味,等等。不管怎么說,在祖國大陸,“張迷”的隊伍是日漸壯大了。

然則許多人崇拜魯迅,并不稱做“魯迷”;不少人服膺周作人,并不稱做“周迷”,何以嗜張的人稱做“張迷”?以文學(xué)而論,我們知道有“金庸迷”、“瓊瑤迷”,卻很少聽說有人以之稱呼喜歡嚴(yán)肅作家的人。張愛玲的作品恰好有通俗的一面。有一類作家,為人為文極富英雄氣概和悲劇的崇高感,在讀者心中激起的,更多是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像魯迅;有一類作家,學(xué)識淵博,所作出經(jīng)入史,旁征博引,普通讀者難入堂奧,知者亦唯有嘆服,像周作人、錢鐘書;有些作家所寫雖是身邊事,然而游戲三昧,生活被過于經(jīng)意地“藝術(shù)”化,如林語堂、梁實秋,也還是雅人深致。不論為斗士,為隱士,為名士,為飽學(xué)之士,有一共同點——那不是常人或曰“俗人”的境界。張愛玲之“通”俗,不僅在于她寫過《十八春》這樣的通俗小說,亦不僅在于她的某些小說的可讀性、趣味性,更在于她對人生的關(guān)懷是近于常人的,由此而在閱讀中無形產(chǎn)生的親近感無疑是眾多讀者可以對其人其書入“迷”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解釋是,張愛玲是個女作家。盡管她對將女作家“特別分作一欄加以評論”心有不甘,可是一般讀者對女作家另眼相看,更懷有普遍的好奇心,看來卻是不可免的事實。而且,閱讀女作家的作品,讀者更容易做人、文合一之觀,迅速越過其作品而尋求對作者本人的了解,甚至往往對本人的興趣超過了作品,這也是“迷”之為“迷”的一端。翻翻現(xiàn)代文學(xué)史,女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個人生活顯然要比男作家更能挑起普通讀者張看的欲望,也更容易被涂染上傳奇色彩。有的作家,像白薇,其作品時過境遷,不大有人讀了,其傳記倒不乏讀者,即如丁玲、蕭紅,讀者對其傳記的興趣也絕不在其作品之下。

對于讀者大眾,女作家似乎天生就帶著神秘感和傳奇性。張愛玲其人在“張迷”眼中是更帶傳奇色彩的。她的幾篇自傳性散文道出了她早年生活中的不幸與她內(nèi)心的孤獨,她與汪偽政府高官、長她十五歲的胡蘭成的一段沒有結(jié)果的婚戀更是一段不尋常的經(jīng)歷。假如說她的生平與蕭紅、丁玲、白薇諸人的經(jīng)歷相比尚不夠浪漫或富于戲劇性的話,那她奇特的出身背景,她的衡之以常理常情可稱冷漠怪僻的性情,對讀者的好“奇”心是一種大大的補償。她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于將藝術(shù)生活化、生活藝術(shù)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人生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后,貴府千金,卻驕傲地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蕓蕓眾生“可笑”后面的“可憐”,但在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dá)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來卻是從衣著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獨標(biāo)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讀者套近乎、拉家常,但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nèi)心;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風(fēng)頭出盡,幾乎得到電影明星般的風(fēng)光,然而幾十年后,她在美國又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致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及極度的孤寂?!狈泊朔N種,均使張愛玲成為一個謎一樣的人物,而謎,往往更使人入“迷”。

然而,如果要在傳奇上做文章,我們最好還是去尋思張愛玲作為一個作家的傳奇——她的有異于眾的創(chuàng)作歷程。張愛玲名作《傳奇》、《流言》中的全部作品均寫于二十五歲以前,那時她對人性已有獨到的、穩(wěn)定的把握,技巧已相當(dāng)圓熟,文字則更臻于化境,這樣的早熟早慧,求諸現(xiàn)代文學(xué)史,再無第二人;現(xiàn)代女作家中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fā)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jìn)入又保持超脫的,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節(jié)稱賞,《十八春》、《不了情》則能讓讀者大眾如醉如癡,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兩;她的中學(xué)、大學(xué)教育均在西式學(xué)堂里完成,但她卻鐘情于中國的小說藝術(shù),在創(chuàng)作中自覺地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tǒng),新文學(xué)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歸根結(jié)底,張愛玲是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為一個怪人、異人而存在的。也許她將不僅僅屬于現(xiàn)代文學(xué)史。遙想幾十年、幾百年后,她會像她欣賞的李清照一樣,在整個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一個穩(wěn)定的位置也說不定,而我們知道,那時候今天為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現(xiàn)代作家肯定都將被忽略不計了。還可以肯定的是,那時候的人們?nèi)绫粡埼?,重要的將不是她的傳奇?jīng)歷,而是她的作品散發(fā)的獨特的芬芳。假如張愛玲真像她在《天才夢》中戲稱的那樣,“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缺點”,那我們不必如此認(rèn)真地對待她,雖然仔細(xì)想來,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作為個案都有分析的必要,但也只是“必要”,不大可能。另一方面,即使是一個天才,他的怪僻、逸聞之類,也只配充當(dāng)茶余飯后的談資,單純的稱奇足以造謎而無助于解惑。如果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理解,是對張愛玲的完整的認(rèn)識,那么我們對待這位作家,最好還是采取她本人看人看世的態(tài)度:“在傳奇中尋找普通人”——將“傳奇”歸于不奇,傾聽她所樂道的“通常的人生的回響”。

張愛玲這位作家的內(nèi)心世界和常人太不一樣了,顯赫家世她有,寫作奇才她有,亂世情緣她有,但在這背后卻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父母離異,遭父虐待出走,香港大學(xué)求學(xué),深愛著的丈夫背叛,出走大陸到香港,最后美國定居的人生經(jīng)歷。她追尋單純的愛情,可以完全不顧世俗,胡蘭成有家有室,但她愛也就全然不顧世俗的眼光了,投入的徹底,卻也因為受到背叛決絕的徹底。這樣的女性生在20世紀(jì)40年代的上海只能說是那個年代的產(chǎn)物,有這樣的經(jīng)歷、背景、無所畏懼的性格造就了這樣一位讓人感慨其人生、贊嘆其才情的女性。

胭脂紅,美人淚。曠世奇才,才藝傾天下。生花妙筆真性情,臨水自憐,誰解其中意?

情已了,淚難收。夢回千里,惆悵還依舊。多情女子空牽掛,輕嘆紅塵,誤落凡世花。

上個世紀(jì)的舊上海,撩撥起一段段往事,拂去了歲月的塵埃,翻閱那一段泛黃的歷史,一個身影伴著熠熠的光芒漸漸清晰,帶著些歷盡滄桑的落寞,帶著些照花自憐的孤傲,穿過那一片搖曳的,絢麗的旗袍,經(jīng)過那一段動蕩時局下的流光溢彩,跨越了歲月的間隔,徐徐走出。張愛玲,一個擁有著曠世之才的奇女子,一個擁有過銘心之戀的癡女子,一個歷經(jīng)磨難而又隱退于現(xiàn)實之中的不平凡的女子,一朵誤謫凡塵的花。

舊上海的洋房里,華麗的裝飾蒙上了陳舊的色彩,像是歲月雕刻過的痕跡,出生在這樣一個落魄的家族,她沒有趕上這個家族的熱鬧,她來的太晚了,家族的顯赫繁華已成為過去,她只看到一個灰暗的,巨大而又虛浮的王朝的背影,帶著沒落貴族的陳腐味。父母激烈的爭吵,經(jīng)濟的壓力,母親遠(yuǎn)赴法國的離去,父親不由分說的打罵,繼母刻薄狠毒的惡言惡語,使她過早的體會到了心靈的創(chuàng)痛,積累了最初的人生悲劇意識,也正是這些經(jīng)歷使她在日后的作品中,以“入世挑剔者”的眼光無情剖析著人情世事的陰暗丑惡。

才華橫溢,這是張愛玲不幸中的萬幸。家族的沒落,動蕩社會的沉落,沒能摧毀她的前程,卻成就了一個奇才的誕生,圓了一個亂世天才之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三

“夜深聞私語,月落如金盆”。這個時候,關(guān)了燈,躺在床上,和一部手機吐露出來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心腹話了吧。那這篇讀書筆記就記錄自己絮絮叨叨的心里話。

《流言》是張愛玲的散文集之一。不知道為什么,特別喜歡張愛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中班級有一個叫做張玲的女孩,讓我聽張愛玲這個名字就覺得親近。我喜歡張愛玲三個字讀起來響亮。張愛玲原名張瑛,母親送她上學(xué)第一天,填名字錄,覺得自己的名字讀起來暗調(diào)調(diào)的,遂由英文名改成愛玲。通俗得越讀越喜歡,也就不再換了。

第一次接觸張愛玲(我文中所有出現(xiàn)的張愛玲,意思是有關(guān)寫張愛玲的書籍或者是她寫得書)是在母校所在地——淮南,畢業(yè)半年正值冬天,因為孤身一人,漂泊了竟然想回到母校的懷抱,求她收留我,終究還是離開了。我在等火車之寄,百無聊賴,走進(jìn)新華書店,不經(jīng)意拿了一本書,講得就是張愛玲的身世。

因為自己當(dāng)時孤獨無依的處境,看到張愛玲凄慘的身世,不免覺得我同她一樣。可惜要乘車,只讀到3/4的樣子,她去香港求學(xué)就戛然而止了。終究沒看到她與她愛的人之間的故事,很是遺憾??墒?,那本書的名字,封面是什么樣,全然不記得了。記憶中冷冰冰的下午,一個書架,一排排書,一個女孩子窩在書架的腳下看同她一樣可憐的人的身世,女孩的內(nèi)心彷徨無助,臉上的神情卻是同情張愛玲,也是在同情自己。這個畫面輕飄飄,霧蒙蒙的不清楚,可是卻怎么也散不去,深深地停留在心中某個角落。

后來見到張愛玲一句極其經(jīng)典的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成了飯桌上的一顆飯黏子,紅的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

寫婚姻中愛情的逝去,幾個比喻,就將愛情敗給了時間,現(xiàn)實,瑣碎,幻想說得是多么的通徹。然而她得有多愛胡蘭成,才能寫得痛徹心扉,是有多才情,才能有如此妙語。

直到現(xiàn)在,決定認(rèn)認(rèn)真真博覽群書,才下了決心,買了一套張愛玲,誓必要弄清楚張愛玲,尤其是她與胡蘭成的愛情。

保留著對張愛玲愛情故事的好奇心,《流言》里收集的散文,無一篇與此相關(guān)。不搞清楚不罷休的心態(tài),竟然想接著一本一本地讀。

看《流言》時無時無刻不感嘆張愛玲的想象與細(xì)膩。最后一篇《太太萬歲題記》里,切開的青椒,成為耳朵的樣式。主婦們清理每一瓣里面的籽和絲絲縷縷的棉毛,是在給孩子掏耳朵。還有“頭發(fā)落下,披披拂拂”這樣的疊詞,我真是極愛極愛得。

張愛玲看戲,看畫,讀詩,品他們出來的語言卻又一種按她的喜好,雞蛋里挑骨頭的嫌棄。她也說過,相對于同齡人,他瞧不上得。所以我讀得時候不免會想,既然你看不上,還看它干什么?心生厭惡之情??墒菂拹毫?,還要去看,是真愛了吧。

我還極佩服張愛玲創(chuàng)作的素材都是身邊之事,比如《被窩》,《說胡蘿卜》,《雨傘下》。《說胡蘿卜》行文二百字不到,就是說的一種用胡蘿卜做得湯,沒了。《雨傘下》更短,描寫了下雨,沒傘的人往撐傘的人身邊躲,反而被傘邊的雨簾子淋得更濕。窮人巴結(jié)富人,下場終究是不好的。冬日睡晚了,窩在《被窩》里睡不著的所思所想,中國人的,日本人的,歐美人的被子,床單之間的區(qū)別。這些都是一個人生活的情趣吧,看到覺得有意思的`事,用有意思的語言寫出來,回頭再讀,又覺得有意思,那么生活就是有意思了。

《流言》中看得最傷心的一篇是《私語》,讀了兩遍,每遍都會抹眼淚。張愛玲自敘身世,凄凄慘慘戚戚,說她姑姑家無它本身是完整的,她是個外來人,所以才會經(jīng)常打壞東西。她想念自己在天津的家。我想念很多人,為什么想念,就是因為見不到呀!我現(xiàn)在在上海如一場夢似的,不知是醒著還是睡著。就算和爸媽生活在一起,也覺得這兒于我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借住一段時間,借我爸媽一段時間。從小到大,跟著奶奶,暑假寄居在舅舅,姑媽家,從來沒有覺得我有個家庭。所以我是極渴望有個家的,然后就是越渴望越?jīng)]有?,F(xiàn)在和爸媽一起時間漸漸長了,家庭的嬉笑怒罵也算體驗到了,煩人但也甚是喜歡。

《流言》中讓我最驚嘆的是《中國人的宗教》?!氨砻嫔现袊耸菦]有宗教可言的。中國知識階級許多年來一直是無神論者。佛教對于中國哲學(xué)的影響又是一個問題??墒欠鸾淘谄胀ㄈ说慕逃纤坪趿粝潞苌俚暮圹E。就因為對一切都懷疑,中國文學(xué)里彌漫著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質(zhì)的細(xì)節(jié)上,它得到歡悅——因此《金瓶梅》,《紅樓夢》仔仔細(xì)細(xì)開出整桌的菜單,毫無倦意,不知為什么,就因為喜歡——細(xì)節(jié)往往是和美暢快,引人入勝的,而主題永遠(yuǎn)悲觀。一切對于人生的籠統(tǒng)觀察都指向虛無。

世界各國的人都有類似感覺,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這“虛無的空虛,一切都是虛空”的感覺總像個新發(fā)現(xiàn),并且就停留在這階段。一個一個中國人看見花落水流,于是臨風(fēng)灑淚,對月長吁,感到生命之暫,但是他們就到這里為止,不往前想了。滅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們并不因此就灰心,絕望,放浪,貪嘴,荒淫——對于歐洲人,那似乎是合邏輯的反應(yīng)。像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歐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后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樂而且作惡,鬧得天翻地覆?!?/p>

其他有關(guān)寫作的《天才夢》,《寫什么》,《詩與胡說》也給了我看書,寫作上的指點。我學(xué)習(xí)寫作的方式是看別人的文章,并且一點兒都不學(xué)習(xí)寫作的章法,因為我怕拘泥了我的想象,所以總覺得我是野路子,寫出來的東西不夠正常,高潮,鋪墊,留白……胡亂排序。所以也沒那個自信向別人炫耀我寫了一篇文章,你看看唄。更像日記,但是魯迅不也是寫日記出身的么,或許我這個也有可讀之處吧。

昨晚把《流言》放回到書架上,因為經(jīng)常摩挲,封面邊角泛白,我又想到我現(xiàn)在學(xué)得攝影,線條的藝術(shù),只是又不太懂,只是覺得好看,有意思。用了“點兵點將”的方式挑到了張愛玲的《傾城傾戀》,取下可以活動的封面,想讓她永久保留干凈如新的樣子。內(nèi)頁第一張的顏色是石灰泥色,一個字也沒有。再看封面,一大群水墨藍(lán),像花,其他的也看不出來了。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四

扣了張愛玲和讀書筆記兩個高帽子,惶恐自己承受不住自己對下文的期待,竟不知怎么寫下去了。

“夜深聞私語,月落如金盆”。這個時候,關(guān)了燈,躺在床上,和一部手機吐露出來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心腹話了吧。

那這篇讀書筆記就記錄自己絮絮叨叨的心里話。

《流言》是張愛玲的散文集之一。不知道為什么,特別喜歡張愛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中班級有一個叫做張玲的女孩,讓我聽張愛玲這個名字就覺得親近。我喜歡張愛玲三個字讀起來響亮。張愛玲原名張瑛,母親送她上學(xué)第一天,填名字錄,覺得自己的名字讀起來暗調(diào)調(diào)的,遂由英文名改成愛玲。通俗得越讀越喜歡,也就不再換了。

第一次接觸張愛玲(我文中所有出現(xiàn)的張愛玲,意思是有關(guān)寫張愛玲的書籍或者是她寫得書)是在母校所在地——淮南,畢業(yè)半年正值冬天,因為孤身一人,漂泊了竟然想回到母校的懷抱,求她收留我,終究還是離開了。我在等火車之寄,百無聊賴,走進(jìn)新華書店,不經(jīng)意拿了一本書,講得就是張愛玲的身世。

因為自己當(dāng)時孤獨無依的處境,看到張愛玲凄慘的身世,不免覺得我同她一樣。可惜要乘車,只讀到3/4的樣子,她去香港求學(xué)就戛然而止了。終究沒看到她與她愛的人之間的故事,很是遺憾??墒牵潜緯拿?,封面是什么樣,全然不記得了。記憶中冷冰冰的下午,一個書架,一排排書,一個女孩子窩在書架的腳下看同她一樣可憐的人的身世,女孩的內(nèi)心彷徨無助,臉上的神情卻是同情張愛玲,也是在同情自己。這個畫面輕飄飄,霧蒙蒙的不清楚,可是卻怎么也散不去,深深地停留在心中某個角落。

后來見到張愛玲一句極其經(jīng)典的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成了飯桌上的一顆飯黏子,紅的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

寫婚姻中愛情的逝去,幾個比喻,就將愛情敗給了時間,現(xiàn)實,瑣碎,幻想說得是多么的通徹。然而她得有多愛胡蘭成,才能寫得痛徹心扉,是有多才情,才能有如此妙語。

直到現(xiàn)在,決定認(rèn)認(rèn)真真博覽群書,才下了決心,買了一套張愛玲,誓必要弄清楚張愛玲,尤其是她與胡蘭成的愛情。

保留著對張愛玲愛情故事的好奇心,《流言》里收集的散文,無一篇與此相關(guān)。不搞清楚不罷休的心態(tài),竟然想接著一本一本地讀。

看《流言》時無時無刻不感嘆張愛玲的想象與細(xì)膩。最后一篇《太太萬歲題記》里,切開的青椒,成為耳朵的樣式。主婦們清理每一瓣里面的籽和絲絲縷縷的棉毛,是在給孩子掏耳朵。還有“頭發(fā)落下,披披拂拂”這樣的疊詞,我真是極愛極愛得。

張愛玲看戲,看畫,讀詩,品他們出來的語言卻又一種按她的喜好,雞蛋里挑骨頭的.嫌棄。她也說過,相對于同齡人,他瞧不上得。所以我讀得時候不免會想,既然你看不上,還看它干什么?心生厭惡之情??墒菂拹毫?,還要去看,是真愛了吧。

我還極佩服張愛玲創(chuàng)作的素材都是身邊之事,比如《被窩》,《說胡蘿卜》,《雨傘下》?!墩f胡蘿卜》行文二百字不到,就是說的一種用胡蘿卜做得湯,沒了?!队陚阆隆犯?,描寫了下雨,沒傘的人往撐傘的人身邊躲,反而被傘邊的雨簾子淋得更濕。窮人巴結(jié)富人,下場終究是不好的。冬日睡晚了,窩在《被窩》里睡不著的所思所想,中國人的,日本人的,歐美人的被子,床單之間的區(qū)別。這些都是一個人生活的情趣吧,看到覺得有意思的事,用有意思的語言寫出來,回頭再讀,又覺得有意思,那么生活就是有意思了。

《流言》中看得最傷心的一篇是《私語》,讀了兩遍,每遍都會抹眼淚。張愛玲自敘身世,凄凄慘慘戚戚,說她姑姑家無它本身是完整的,她是個外來人,所以才會經(jīng)常打壞東西。她想念自己在天津的家。我想念很多人,為什么想念,就是因為見不到呀!我現(xiàn)在在上海如一場夢似的,不知是醒著還是睡著。就算和爸媽生活在一起,也覺得這兒于我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借住一段時間,借我爸媽一段時間。讀書筆記從小到大,跟著奶奶,暑假寄居在舅舅,姑媽家,從來沒有覺得我有個家庭。所以我是極渴望有個家的,然后就是越渴望越?jīng)]有?,F(xiàn)在和爸媽一起時間漸漸長了,家庭的嬉笑怒罵也算體驗到了,煩人但也甚是喜歡。

《流言》中讓我最驚嘆的是《中國人的宗教》。“表面上中國人是沒有宗教可言的。中國知識階級許多年來一直是無神論者。佛教對于中國哲學(xué)的影響又是一個問題??墒欠鸾淘谄胀ㄈ说慕逃纤坪趿粝潞苌俚暮圹E。就因為對一切都懷疑,感覺中國文學(xué)里彌漫著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質(zhì)的細(xì)節(jié)上,它得到歡悅——因此《金瓶梅》,《紅樓夢》仔仔細(xì)細(xì)開出整桌的菜單,毫無倦意,不知為什么,就因為喜歡——細(xì)節(jié)往往是和美暢快,引人入勝的,而主題永遠(yuǎn)悲觀。一切對于人生的籠統(tǒng)觀察都指向虛無。

世界各國的人都有類似感覺,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這“虛無的空虛,一切都是虛空”的感覺總像個新發(fā)現(xiàn),并且就停留在這階段。一個一個中國人看見花落水流,于是臨風(fēng)灑淚,對月長吁,感到生命之暫,但是他們就到這里為止,不往前想了。滅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們并不因此就灰心,絕望,放浪,貪嘴——對于歐洲人,那似乎是合邏輯的反應(yīng)。像文藝復(fù)興時代的歐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后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樂而且作惡,鬧得天翻地覆?!?/p>

其他有關(guān)寫作的《天才夢》,《寫什么》,《詩與胡說》也給了我看書,寫作上的指點。我學(xué)習(xí)寫作的方式是看別人的文章,并且一點兒都不學(xué)習(xí)寫作的章法,因為我怕拘泥了我的想象,所以總覺得我是野路子,寫出來的東西不夠正常,高潮,鋪墊,留白……胡亂排序。所以也沒那個自信向別人炫耀我寫了一篇文章,你看看唄。更像日記,但是魯迅不也是寫日記出身的么,或許我這個也有可讀之處吧。

昨晚把《流言》放回到書架上,因為經(jīng)常摩挲,封面邊角泛白,我又想到我現(xiàn)在學(xué)得攝影,線條的藝術(shù),只是又不太懂,只是覺得好看,有意思。用了“點兵點將”的方式挑到了張愛玲的《傾城傾戀》,取下可以活動的封面,想讓她永久保留干凈如新的樣子。內(nèi)頁第一張的顏色是石灰泥色,一個字也沒有。再看封面,一大群水墨藍(lán),像花,其他的也看不出來了。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五

終于讀完了手頭的這本《張愛玲傳》。說終于是因為斷斷續(xù)續(xù)讀了有一段時間了,每天下午休息的時候會讀幾頁,但是其實讀得很認(rèn)真,因為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機會看她的生平,而不只是她創(chuàng)作盛年時的作品和人們眼中她的作派。

我算不上她多么鐵桿的迷,因為性格里淺薄的一面讓我本能地不太愿意看悱惻凄迷的故事,如果是故事,我更喜歡喜劇的結(jié)局,如果是散文,那另當(dāng)別論。最近可以看一點情節(jié)曲折復(fù)雜或者一些從開始注定結(jié)局無奈的故事了,但也只是淺嘗輒止,以前是更加囫圇吞棗地匆匆略過很多不愿意看到的關(guān)于人性惡的細(xì)節(jié)的。但是我對她有些好奇,可能是因為不太了解她去國離家之后的境遇,以前所有看到的都是關(guān)于她在上海出名出得輝煌燦爛以及這些年再次卷起的熱潮,可我知道,那短暫的幾年肯定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一生。

我不太喜歡斬釘截鐵地評價一本書或者一個人,因為覺得自己可能不完全了解背后的故事。從這本書我得到我想要的信息,這大概就夠了。作者體會得比較細(xì)膩,對張愛玲的描述多引自張愛玲自己的散文集子里的原話,這大概是因為,對張愛玲這樣一個人生平的描述得到第一手的資料有一定的難度。有一點惱人的是,偶爾有錯別字,還有就是有些大約是比較經(jīng)典的話在不同段落里重復(fù)很多次的引用,使整個文章的氣息也跟著壓抑起來,也可能是因為在寫張愛玲的緣故,而她的很多故事是那樣一種調(diào)調(diào)。不過,我還是很勇敢地把它給看完了。關(guān)于她在美國三十多年的生活只占整本書的很小的一部分,想來一是因為資料有限,二則她最出名的作品都是在上海的日子里寫就的,但這一小部分我仍然看得仔細(xì),因為覺得,人生被隱去的大部分的歲月其實是平淡和掙扎。

看的過程里,時常會停下來,想一想,總覺得是有很多話要說的??赐旰?,又在心里沉淀了幾天,卻突然覺得,說什么好像也都是花架子,再重復(fù)或者引用原文也沒有意義。只感嘆,人生,是一件很真實的事。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六

有人說:“她要的就是沒有一朵花,沒有一瓣眼淚送她退場,一個世紀(jì)的喧囂華麗風(fēng)流云散的寓言”。

張愛玲出身貴族,才華非凡,性情怪僻,兩次成功的出走,兩次無論如何都算不得成功的婚姻,一個傳奇的女人,無數(shù)的人甚至說不清是為她的文字所折服,還是為她的'傳奇所吸引。

我想正是因為她這一生的蒼涼傳奇,才寫出了如此苦的《茉莉香片》,正如一壺茉莉香片,太苦了。

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香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以至到最后傳慶有了要丹朱死的念頭,。當(dāng)我讀到“他用一只手臂緊扶住她的雙肩,另一只手工勞動和就將她的頭拼命地向地按,似乎要她的頭縮回到腔子里去”。我感受到當(dāng)時傳慶多年的怨恨發(fā)了。身世的卑微,命運的坎坷,生活的不如。一下子全涌出了這個未曾了解世事的少年的心,他內(nèi)心的惡恨終于在這一時刻徹底釋放。他忽視了那夜?jié)M天眨眼的星星,看不到他眼前那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心中濃烈的怨氣讓他透不過氣,忽視了一切只知道報仇。他把怨氣全部出在了言丹朱身上,言丹朱成為這一切悲劇的替罪羔羊,悲哀!

塵世有多么繁華熱鬧,張愛玲隨手輕輕一揭,卻讓我們看見繁華似錦的幕布后哀涼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覺里,蒼涼就應(yīng)該是灰蒙蒙的那種,有些恍惚;有些謎離;而她的蒼涼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溫暖的,舒適的,但后來總歸讓你沉下去,沉下去,成了朵云軒信箋上的一滴淚珠。成了朵云軒箋軒上的一滴淚球也不要緊,好歹仍是一個紅黃的濕暈。

張愛玲筆下的蒼涼總是濕潤的,才分外的動人。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七

《郁金香》張愛玲著載于《上海文學(xué)》2005年第十期塵封58年的張愛玲佚文《郁金香》近日出土。初讀之下感覺故事比較平淡,不及《傾城之戀》的華麗蒼涼,也不及《金鎖記》的撼人心魄。但語言還是十足的張愛玲味,比如這樣的描寫:“一枝花的黑影斜貫一輪明月。一明,一暗;一明,一暗”。還有結(jié)尾處寶初“站在窗戶跟前,背燈立著,背后那里女人的笑語啁啾一時都顯得朦朧了,倒是街上過路的一個盲人的磬聲,一聲一聲,聽得非常清楚。聽著,仿佛這夜是更黑,也更深了”,都是典型的張派風(fēng)格。

《郁金香》的故事并不復(fù)雜,一如張愛玲過去的作品,在新舊雜糅掩映之中,展開舊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兩個少爺寶初、寶余與丫頭金香之間的或明或暗,或輕薄或深婉的關(guān)系。情節(jié)看似單純,但是結(jié)構(gòu)非常講究。作品以金香推門亮相始,以寶初的凄然回憶終,金香仿佛迎面而來,轉(zhuǎn)身遠(yuǎn)去。在人物關(guān)系的發(fā)展中,可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作品開頭寫寶余狂追金香,使人誤以為是要寫金香與寶余之間的糾葛,并引出寶初與閻小姐之間的戀愛,然而山重水復(fù)之后才發(fā)覺金香愛的是寶初,而寶余最終與閻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節(jié)奏緩慢,極力鋪陳舊家庭中兩三天間的日常生活情態(tài),交待錯綜的人物關(guān)系。后半部分節(jié)奏驟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這種節(jié)奏類似于《金鎖記》。后半部寶初漸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畫面之外,成為側(cè)寫的對象。結(jié)尾處,寶初與金香之間本有重逢的機會,然而在擁擠的電梯里,只聽到別人喊她的名字,卻無法分辨她的身影,兩人擦身而過但卻并未謀面。這與《紅玫瑰與白玫瑰》結(jié)尾寫振保與嬌蕊在公共汽車上相遇的情景大異其趣。作品故事雖然簡練,但是線索明暗交錯,起伏有致,充分顯示了張愛玲結(jié)構(gòu)小說的才華。

作品中三個最主要的人物寶初、寶余兄弟和金香之間的三角戀關(guān)系,從框架上看多少有點《邊城》的味道,然而內(nèi)涵是迥然不同的。寶余是張愛玲筆下最擅長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種既輕佻又世俗的角色。寶初和寶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異母。由于母親早逝,寶初由寶余的母親養(yǎng)大,并一起寄居在寶余的親姐姐阮太太家里。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養(yǎng)成了寶初沉靜、憂郁的性格。與寶余對金香的輕浮舉止不同,寶初是認(rèn)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愛護她,但他的愛是有限的,也是軟弱的。

對浪漫愛的拆解,尤其是對男x的懷疑一直是張愛玲早期小說的主題。只有到了《多少恨》《小艾》以及《十八春》(后改寫為《半生緣》)里,張愛玲才漸漸露出溫情的面目。而這篇寫于1947年的《郁金香》,通過寶初對金香的感情描寫,透露出剛剛經(jīng)歷感情創(chuàng)痛的張愛玲對愛情的懷疑。作品寫寶初出門的時候,金香將一個精心縫制的小禮物悄悄裝到他的口袋里:一個白緞子糊的小夾子,緞子的夾層下還生出短短一截黃紙絆帶,是裝市民證和防疫證用的`。金香設(shè)想得非常精細(xì),大約她認(rèn)為給男人隨身攜帶的東西沒有比這更為大方得體的了,然而寶初并未珍惜,反而心里有點鄙夷、輕蔑,覺得這東西看上去實在有一點寒酸可笑,也不大合用。而且每“一看見,心里就是一陣凄慘”。可是“怎么著也不忍心丟掉它”,于是故意夾到書本里,讓人家去摔掉它罷。這個看起來溫文穩(wěn)重、誠摯內(nèi)向的寶初對金香的愛不過如此!陳子善先生說寶初的身上有《半生緣》里沈世鈞的影子,我覺得從沉靜、平和的性格來看自然相像,然而在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上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張愛玲前期作品的愛情描寫,多的是現(xiàn)實利益的斤斤計較,少的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詩意,然而卻不能說她是個愛的虛無主義者。她筆下的女人多少都帶點怨女的氣質(zhì)。在男女愛情的“兩個人的戰(zhàn)爭”中,女人往往是失敗者。她們付出的感情總比男人多,對愛情的期待總比男人高,如葛薇龍之于喬琪喬,曹七巧之于姜季澤,王嬌蕊之于佟振保,而金香之于寶初也不例外。從老太太的嘴里,我們得以約略了解金香后來凄苦悲慘的生活:嫁人,生孩子,男人待她不好,還不給她錢,她只能出來找事情做,養(yǎng)活兩個孩子。讀到這里,一個身份卑微的女子在艱難的生活中辛苦輾轉(zhuǎn)的身影閃現(xiàn)在畫面之中,一種郁郁蒼蒼的身世之感漫上心頭,留給我們無限的嘆息和惆悵。這時候,我們才真正領(lǐng)略到這篇小說題目的深長意味:“郁金香”原來是要把郁和金香拆開來讀的。金香帶著青春活潑的氣息撲面而來,卻連一個匆忙落寞的身影都未及留下。張愛玲又一次將她的“荒涼”拋灑在我們對“郁金香”的華麗想象之中。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八

交上了卷子,如同領(lǐng)回了離婚證。早知道是過不了的,也得把最后一絲幻想用2b鉛筆涂黑才行。人事盡到,天命知足,后面的傷心和前面的耽心總歸是不一樣的。誰說生活中沒個目標(biāo)就有不能承受的輕……松?放縱不用學(xué),還得控制。昨晚看完莎朗·斯通介紹《蟻哥正傳》,本來該睡了,又覺得有必要對前些天的精心和規(guī)矩反動一下,隨手抓到張愛玲的《對照記》,一百頁出頭的小冊子,不留神就翻完了。

張愛玲在大陸又紅起來的那陣子,老光還勉強算是年輕,為著討好一個姑娘,買了一套海南出版社(?)的《張愛玲文集》。自己留下最后一本考證紅樓的,其他都打了水漂。先是還記得姑娘,后來連張愛玲也忘了。大約是去年,譚子自掏腰包推薦花城新版的《傾城之戀》。其實也是一套里一本。隨后也就陸續(xù)又買了《第一爐香》和《張看》。不愿意一套都買回來的原因,一是心疼錢,想到?jīng)]買的還有機會碰到些特價打折之類;一是心疼書,總覺得自己那幾個紙箱就像是深宮,鎖了進(jìn)去,只有蟑螂還苦心惦記著。

這本《對照記》是今年七月份買的,回來隨手就扔下了。現(xiàn)在拉來看算是早的。說是《對照記》,其中還收了《羅闌觀感》、《被窩》、《關(guān)于〈傾城之戀〉的老實話》、《“嗄?”?》、《草爐餅》、《笑紋》等六篇文章,大致五分之一的篇幅。

最近這種“對照”的形式非常流行。據(jù)我的記憶,好象是源于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的熱銷?,F(xiàn)在坊間架上“鏡頭”、“照片”滿眼都是,大有方興未艾的勁頭。我買的`《老照片》就已經(jīng)出到了第七輯,一印就有六萬冊,看來銷路確實不錯。

前些年劉心武曾經(jīng)在《收獲》上開了一個“私人照相簿”的專欄。印象很好,但當(dāng)時影響似乎并不太大,也許主要是“私人”的緣故。就是幾張合影、單人照,又面生,恐怕一般也提不起十足的興趣。不象現(xiàn)在,私人公眾當(dāng)朝在野一起撲面而來,擺出“總有一款適合你”的陣勢,躲都躲不及。另一個方向上,“私人”也就“私”得徹底,別人的“私事”你無所謂,“私語”呢?“隱私”?或者“非常隱私”?可見劉心武開了好頭,卻不會發(fā)揚,難怪暢銷不了。都說現(xiàn)在小說難寫,其實也有小說家自己的問題。人家柯云路及時改了行,賣些絕傳秘方什么的,也混得挺好啊。五十多歲的人了,為萬民的生計四處奔波,精神得跟李向南似的。

“對照”的形式,劉心武的專欄當(dāng)然不是首創(chuàng),張愛玲的集子也未必就是最早。這一節(jié)我不太清楚,不過單從時間來看,也真是算不得很早。里面的最后一張照片是1968年的,但書中有“1984年我在洛杉磯”如何如何的句子,想來也應(yīng)該是比較晚的了。

在引子里,張愛玲寫道:“‘三搬當(dāng)一燒’,我搬家的次數(shù)太多,平時也就‘丟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渙散,越是怕丟的東西越是要丟。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內(nèi),藉此保存?!笔杖氲墓灿形迨膹?,大約有三分之一是親戚家人的,對照的文章也有很大篇幅是祖輩的,她說:“祖父母的姻緣色彩鮮明,給了我很大的滿足”。相反,父母的關(guān)系卻不好,后來竟至離婚,繼母女間也不融洽,父親還是個煙鬼。從家里出來,張愛玲用了“逃”字。

張愛玲不漂亮,身材瘦長,臉型窄長,五官有向外的趨勢,特別是眼睛,有點突出來。在中國人里,張的側(cè)面像是比較有型的。但她的下巴比較尖,該算缺陷。在我看來,張愛玲最好的兩張照片都不是正面的。一是圖四十三,她在旗袍外披了一件碎花浴衣,側(cè)身,頭輕轉(zhuǎn)回來,低眉順眼,嘴邊滲出微笑,頭發(fā)半長、蓬松,漫不經(jīng)心地稍微遮住了臉,人顯得有點含羞。這張照片,花城版的整套作品集都用了作封面,很好看。

另一張是圖四十九,張愛玲穿高領(lǐng)短袖大襟衫,衣服好象是緞子作的,閃著亮,人也半昂著頭,眼睛朝側(cè)上方看,短發(fā),朝后,整個人利落,很精神。當(dāng)時是54年,她從上海到了香港。對照的文字有:“1984年我在洛杉磯搬家理行李,看到這張照片上蘭心照相館的署名與日期,剛巧整三十年,不禁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边@里的感慨自然露出晚年凄涼的感受,但就是在當(dāng)時,也未必不會有“一灑淚”的沖動??纯凑掌椭?,張愛玲的神情,無論如何是有些落寞在里面的。

對照的另一半是文字。張愛玲的文字不用多說了??催@本書時,我倒有一個感覺,仿佛她的語氣,總是“呵,出名要趁早呀!”那個年紀(jì)的,不論她老到什么時候,也不見得會更羅嗦?;蛘吒领o穩(wěn)重。她極有把握,會在寫得過于順暢流利,神采飛揚時,流露一點怯怯的表情。

張愛玲的小說49年后在大陸的遭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阿城在新出的《閑話閑說》里提到:“記得是八四年底,忽然有一天翻上海的《收獲》雜志,見到《傾城之戀》,讀后納悶了好幾天,心想上海真是藏龍臥虎之地,這‘張愛玲’不知是躲在哪個里弄工廠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就如此驚人。心下慚愧自己當(dāng)年剛發(fā)了一篇,這張愛玲不知如何冷笑呢?!卑⒊菍φZ言的敏感有他自己的小說為證,相投的是文字的底蘊。而漢語文學(xué)史則在這冷笑中顯得有些尷尬。

據(jù)說張愛玲晚年在美國,鄰居都不知道這個瘦瘦的東方老太太的來歷。這是很無可奈何的事情。她的英文也好,但畢竟母語才是風(fēng)格所在。希望不懂漢語的人了解愛惜張愛玲的文字,也真是太難了。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九

本文目錄。

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個傳奇,她寫盡了大上海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她書寫的每個故事都令我感慨萬千。而最愛的便是那讀了千百遍的《金鎖記》。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寫了一個大的封建家族中一個只有名份但卻出身低微、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害人者。主人公的名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兒,之所以能夠嫁到姜公館這樣的公侯之家,是因為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錢。但嫁到姜家之后,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乃至自已的丫環(huán)的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她心里喜歡小叔子姜季澤,但季澤卻是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于是本來要強、潑辣的她就愈發(fā)口無遮攔,瘋瘋顛顛,別人也就愈瞧不起她。只有她的哥哥嫂子讓著她,是因為向她要東西。十年后成了寡婦的她分到了自已的公館,有了家產(chǎn),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住錢財上,為自已帶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鎖。為了錢,她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病態(tài)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制造矛盾?!叭陙硭髦S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p>

“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洪荒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

她是一個被罪惡欺騙的少女,被一個封建的舊家庭和一個殘廢的男人無辜的奪去了一個女人最寶貴的的青春,可她仍得不到甚至是一個丫鬟的正視。于是,活潑動人的天性在絕望中窒息成一種乖戾,演變成一種粗魯與潑辣。她在一個紙醉金迷奢靡華麗的舊家庭,亦是一個舊社會中的夾縫中艱難生存,憤怒到無力。分家是她最后的一點點希望,可命運仍不罷手。

走出大家庭,她終于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對于她早已動了情弦的季澤,她仍惴惴不安的擔(dān)心著他的意圖。人心的惡在她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自已亦是被命運的黃金網(wǎng)絲纏的無從掙脫。她強悍的罵跑了季澤,內(nèi)心卻確是那般空虛無助;于是,她越發(fā)瘋癲了起來,可又有誰知道,她只是在掩飾內(nèi)心最無力的脆弱?!八笾约旱哪_,想起了想她錢的一個男人;卻又冷笑了起來……”

她自將墮落,卻把命運的恐怖夢魘又帶給了她的女兒;她本是一個善良而又膽怯的女人,可在宏大的宗法倫理構(gòu)架中儲存著惡,見習(xí)著惡,只等時間一到便向著更年輕一代的女孩潑灑。她的女兒便是悲劇的延續(xù)。面對心愛的世舫,長安是渴望幸福的,可她卻無力把握幸福,亦沒有勇氣去承受這份幸福;她向母親屈服了,向這個丑陋的社會屈服了,只是將自己的愛情與青春,又托付給了曹七巧式的命運。在她的臆想中,也許七巧會因為她的自我犧牲這個“美麗蒼涼的手勢”而覺得感動、快樂,于是她便在這空虛的假想中獲得了一種凄楚的甜味。

人的心靈就像是一面鏡子,扭曲的心靈只會映照出一個扭曲的世界。

七巧的心靈就是一面被混亂的社會扭曲的鏡子,映照出當(dāng)時中國最時新的東西卻也是舊社會最腐朽僵化的渣滓。金錢所帶給她的抽象的、虛假的滿足從未讓她真正快樂,反而更深刻地讓她感覺到可怕的空虛。這時金錢唯一能暫時地緩解她內(nèi)心痛苦的作用,便是成為她奴役折磨別人亦是自己的工具?!捌咔伤扑撬瘷M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p>

七巧人性的扭曲與黑暗早已被時代風(fēng)云變幻的浪潮掩埋,可又是時代鑄就了這一切。時代在發(fā)展,然而人性這本善亦是惡的書還未讀完——完不了。

返回目錄。

是夜,窗外小雨淅瀝,十分安靜。一向熱鬧甚至有些浮躁的心頓時沉寂了下來,外在的紛擾一下被排空了。也許都是如此,人潮擁擠,我們忙著看熱鬧;形單影只,才開始寫心情。只有在空曠寂靜之時,我們才會去真正地傾聽自己的呼吸、心跳,才會認(rèn)真地去梳理雜亂的萬千心緒。

找出《傾城之戀》,再讀。

一直覺得張愛玲是個清冷的女子,用一雙冷寂眼神看世間所有繁華熱鬧,寫感情總是毫不留情地剝?nèi)シN種溫情的外表,直接暴露出人的本然,沒有任何修飾。讓人看了頓生悲涼?!栋酌倒迮c紅玫瑰》中那段最為經(jīng)典的話語“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就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短短幾十,就揭示一切男子真情下所有的本質(zhì)。這個女子就是這樣,將殘忍的真話隱在自己淡淡的哀愁里不經(jīng)意地說出來,讓人分明感覺到悲哀卻又拿她毫無辦法?!缎慕?jīng)》里父女之間的畸戀,《金鎖記》中無愛的曹七巧,扭曲的人性,瘋狂的報復(fù),一切讓人感覺的都是冰冷的,人與人之間最為溫暖的感情,也只不過是一種利益的表達(dá),這種種,只是人的一種絕望的掙扎。

而《傾城之戀》應(yīng)該是張愛玲冰冷的筆下,唯一溫暖而瑣碎的愛情??墒沁@段情感的圓滿又非常不幸地以一個大悲慘為前題為背景。那便是一個城市在戰(zhàn)爭中的陷落。其中生、死、離、別,都只在毫厘之間,只有片刻之差,所有的一切都拳在命運手里,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只是命運手中牽串拉扯的玩偶,比起外界的力量,他們的力量只是渺小,根本做不了主,他們能做的只是相愛,剩下的事,交給命運,而這一次,命運通過一場戰(zhàn)爭成全了他們。

柳原看著白流蘇道:“這堵墻,不知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么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流蘇,如果我那時候再在這墻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卑琢魈K和范柳原這一對現(xiàn)實庸俗的男女,在戰(zhàn)爭的兵荒馬亂之中被命運擲骰子般地擲到了一起,于“一剎那”體會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之間的“一點真心”……看到范柳原在電話里對白流蘇說“生死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時,不可抑制得哭了。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卻有別于時下的愛情故事,它沒有那么強烈的肉欲,沒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語,它有的,更多的,是一種帶著淡淡哀傷的壓抑的與時代與命運相系的感情。

小說中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也是常常被人引用的,“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但終,一對自私的男女成就了一段俗世的真實的愛情。

也是,這也是張愛玲內(nèi)心所期許所向往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的?!币苍S愛情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做平凡的夫妻?!霸甘箽q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正如她也曾經(jīng)這樣許愿。但終成空,只是鏡花水月。

她那樣清高孤傲的女子,寫盡人間風(fēng)月把世情看得玲瓏剔透,也逃不過情的劫難。有一種人本質(zhì)上冷而清冽,如張愛玲。不輕易付出,一旦投入,就凝聚所有光華,燒得炙熱璀燦,愛得千回百轉(zhuǎn)。為了胡蘭成,她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為了他,她原諒了他跟另一個女人一起,甚至生活費卻仍然是她給的。于胡蘭成的種種自私、劣跡,種種遭常人譴責(zé)處,而張愛玲僅僅一句說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就將所有言語化為煙灰。為了愛情,她這樣一個孤高的女子,也變得卑微,將自己低到塵埃里,只求一段平凡的愛情,但,她全身心的付出也終只換回滿心神傷和黯然憔悴。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但這個曾經(jīng)懂她的人,終讓這朵開在塵埃里的花萎謝了。

返回目錄。

平時不怎么關(guān)注文學(xué)作品的我因為老師留作業(yè)的原因讀了一些張愛玲的作品,起初對張愛玲的了解僅限于一些影視作品和戲劇作品,當(dāng)拿到張愛玲作品集開始閱讀時,每每覺得她的作品卻有獨特之處,這么一個身世離奇的女人寫的作品讀起來完全能夠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

據(jù)我了解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在中國文學(xué)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chuàng)作,包括《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半生緣》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她的文章,猶如會上癮的毒品,不去碰它,甚麼事都沒有,一碰就欲罷不能。

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感。

張愛玲的文章中,之前幾乎沒看過,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傾城之戀》,尤其是它的結(jié)尾。不僅僅是一個較美好的結(jié)局,四嫂離婚,想學(xué)流蘇嫁給一個更好的人。這樣的念頭,不禁使人發(fā)笑。

傾城之戀雖然也是有人的猜忌,也依然毫不留情的顯露在筆下,但一場戰(zhàn)爭,炸毀了幾座城市、多少人的命,卻彷佛也炸毀了每個人的面具,還有那些偽裝,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想,應(yīng)該就是指向這樣的情況吧!似乎突然意識到,愛的人可能會再下一秒就消失不見,而放下那些無味的計算、猜疑,讓他們最后在一起。

其實不只他們怕受傷害,每個人都是,經(jīng)不起一再的失望,所以為了保護自己,而在別人面前筑起一到厚厚高高的墻;為了不讓自己吃虧,而斤斤計較的處處盤算。但在同時,是否也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像是真誠的情感,那些最早、最原始的心。把自己弄得像一只虛偽的刺猬,這樣真的好嗎?我不禁這樣問自己。

我認(rèn)為,令她的小說能夠讓大眾喜愛的原因,除了典雅的詞句,最重要的,還是她本人曾經(jīng)親身體驗過再加上世事的千錘百煉后,所寫下的事,融入了許多感情,才得以傳于后世。

20世紀(jì)的前幾十年,中國文壇受益于國家動蕩的激勵,思想自由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成效,產(chǎn)生了一大批愛國憂民的人文、科學(xué)和藝術(shù)大家,就文學(xué)而言,魯迅以其思想解剖的嫻熟,藝術(shù)表達(dá)的活躍和簡約,近乎于漫畫表達(dá)的突擊力而受到文學(xué)史的尊崇。與魯迅的戰(zhàn)斗性和火藥味截然不同的是上海灘的一位女作家,以上海灘的瑣屑生活寫作而備受當(dāng)時和后代讀者驚愛的張愛玲。

只是大陸讀者略微有些不幸,因為政治氣候的變異,幾十年功夫里,幾代讀者都沒有讀到張的作品,直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文藝氣候的好轉(zhuǎn),這位被塵封了很多年的女作家和作品迅速飄紅大陸,帶給很多人閱讀趣味。

其實“張熱”是久遠(yuǎn)的事情,當(dāng)年傅雷先生就十分鐘愛張愛玲的作品,還以長篇累牘的熱情詮釋張愛玲的藝術(shù)特色,好在大陸文藝和政治氣候是暫時掩蓋了作品,并沒有改變作品自身的魅力和歷史公正。

《重訪邊城》是愛玲一些筆記整理而成的集子,里面談到的艾默生的生平和著作,評論十分讓人喜愛:“他的書像珊瑚一樣,在海底緩慢形成,他自己的進(jìn)展也非常遲緩,經(jīng)過許多年的暗中摸索。”從這句話來看,愛玲對艾默生五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性寫作的驚人毅力是十分敬仰的。

梭羅和艾默生關(guān)系密切的,霍桑也生在康考特,這個地方真特殊,出了三個世界知名的作家,霍桑寫了一部《紅》,里面講述了一個女人因為愛情和勇敢被世俗摧殘的故事,其中人性的剝離,令人嘆惋。

愛玲對梭羅的評價很高,她說:……他雖然天資甚高,而且終日手不釋卷,可是在這著名學(xué)府中他并不見得如何出人頭地,也許那時因為他只是潛心鉆研自己心愛的讀物,對校中課程和分?jǐn)?shù)成績卻漠不關(guān)心的緣故。愛玲寫的是梭羅在學(xué)校讀書的狀況,看來梭羅有偏科和獨自探索的習(xí)慣吧。好在是美國,要是在高考盛行的中國,大概也該去街頭修皮鞋了。

《重訪邊城》里面還收藏了很多序跋之類的小文章,也有一些長篇累牘的讀書筆記,但梭羅,艾默生和霍桑都是我喜愛的美國作家,就在我的筆記里略微寫了幾句。

返回目錄。

對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墒菍τ谀昵嗳耍晡遢d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rèn)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里面卻經(jīng)過這么許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jīng)歷到了。

他所愛的人也愛他,想必也是極普通的事情,但是對于身當(dāng)其境的人,卻好象是千載難逢的巧合。

他們在沉默中聽著那蒼老的呼聲漸漸遠(yuǎn)去。這一天的光陰也跟著那呼聲一同消逝了。

他終于微笑著向她微微一點頭。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再也找不出一句話來,腦子里空得像洗過了一樣,兩人默默相對,只覺得那似水流年在那里滔滔地流著。

中年以后的人常有這種寂寞之感,覺得睜開眼來,全是倚靠他的人,而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倚靠的,連一個可以商量商量的人都沒有。

走出這家店鋪,在馬路上茫然地走著,淡淡的斜陽照在地上,他覺得世界之大,他竟沒有一個地方可去似的。

曼楨看著她那孩子的傻相,不由得要笑,但是一面笑著,眼眶里的淚水已經(jīng)滴下來了。

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yuǎn)等著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時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樣一個人。

要是真的自殺,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fā)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dāng)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他們很久很久沒有說話。這許多年來使他們覺得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現(xiàn)在終于知道了內(nèi)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現(xiàn)在這時候,知道與不知道也沒有多大分別了。--不過--對于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分別,至少她現(xiàn)在知道,他那時候是一心一意愛著她的,他也知道她對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種凄涼的滿足。

——《十八春》by張愛玲。

張愛玲是我接觸較早也較為全面的女作家,非常奇妙也是我唯一完全沒有感情色彩的作家。不偏不倚,無喜無惡,平靜至極,連半分微微的感情傾向都沒有。如我這般感覺用事的人,這種情況是少見的。

讀書是看緣份的。同一作家的作品,同一時代讀到的作品,卻會有天壤之別的感受差異。

張愛玲的四部長篇《十八春》、《怨女》、《連環(huán)套》和《小艾》。有的很喜歡,有的完全沒感覺。

最先接觸的是《十八春》和《怨女》。高中時候。某巨蟹女生借我的合訂本?!妒舜骸肺乙灰娙绻??!对古穭t看了兩三遍只記得開頭結(jié)尾處有人拍門叫大姑娘,中間好像有人在吸鴉片煙。。。其余的完全沒了印象。

《連環(huán)套》也是不錯的。寫過讀書筆記。不贅述?!缎“穭t又沒多大印象,連好句子都沒有記,好像是個可憐生生的女子的故事,后期是解放以后的事,張愛玲努力想寫出她解放翻身以后的幸福生活,但是無奈她骨子里對就缺乏深刻的認(rèn)識和信任,因而顯得造作而懷疑,狗尾續(xù)貂。

《十八春》,又名《半生緣》,典型的文藝小說。平淡卻惆悵的口吻,像河水一般緩緩流淌。含蓄的主角,鮮明的人物,悲情的故事,無奈的錯過,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是第一部打開我認(rèn)識張愛玲世界窗口的書。也是迄今為止我感情最深的她的作品。

《十八春》有這樣一段話:“曼楨有這么個脾氣,一樣?xùn)|西一旦屬于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碑?dāng)年借給我書的女生用筆劃出來,旁邊做了筆記,大意說很少見很奇怪的思維。不過我卻非常非常認(rèn)同,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不愛我的我不愛,不是我的我不要,只有真正屬于我的,我才想去認(rèn)真。敝帚自珍,阿q到家。所以當(dāng)時,我對曼楨這個角色就平添了許多許多好感。

97年許鞍華導(dǎo)演攜黎明、吳倩蓮把這部作品搬上大銀幕。很經(jīng)典的片子。黎明的玉面很符合沈世鈞斯文儒雅的氣質(zhì),而吳倩蓮也映合了我心中的曼楨——我喜愛的女性形象,雖然樸素不驚艷,但是堅強、溫柔、重感情。葛優(yōu)扮演的祝鴻才,也真的是“不笑像老鼠,笑起來像貓。”

電影里多加了一個鏡頭,我記憶猶新。曼楨被囚禁在閣樓的時候,握著世鈞的手套思念愛人;她背后的窗戶里,世均從一層大門走出,遭到曼璐欺騙以為曼楨嫁作他人,寥落孤寂的背影。就這樣錯過了。這一段原著沒有。但真算神來之筆。也只有女導(dǎo)演才能拍出如此婉轉(zhuǎn)細(xì)膩的感覺。

后期《半生緣》的電視劇,林心如扮相的曼楨太漂亮了,缺少了曼楨敦厚粗糙的氣質(zhì)。蔣勤勤扮演的曼璐倒是很出彩,艷麗又精明;電影中這角色是由梅艷芳扮演,扮相略老,塑造其無奈、艱辛和悲苦的一面,側(cè)重點不同。

不過兩個版本的結(jié)局我都不喜歡。就像《神雕俠侶》里,兩人十六年后的重逢,沒有一個版本讓我滿意。這么多年的再見,絕對不該是狂喜或者狂悲的,只是平靜,麻木,茫然,一絲絲隱約的傷痛,無際的悵惘。我更不喜歡《半生緣》中世鈞問是否可以重新開始的情節(jié)。那一定不是世鈞。有些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盁o緣”二,把什么都解釋得很圓滿,人類能做到的,只是“認(rèn)命”。

這是相當(dāng)惆悵的故事。張愛玲把她荒涼冷漠的文風(fēng)發(fā)展到極致,以至于出現(xiàn)過溫暖幸福片斷,都如此恍惚不真實。她的惆悵不濃烈,淡淡的,卻揉碎在里行間。如果說悲虐成性的文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張愛玲的文就是一聲嘆息??斩?。孤寂。渺茫。

如此含蓄斯文的愛情固然美麗,但是會無端釀造一生遺恨。兩人最終還是對彼此信任不夠堅定。所以看完這本書以后,我就發(fā)誓,以后的每段關(guān)系,分分合合都要當(dāng)面說清楚,千萬不要拖泥帶水,不要胡思亂想,不要遺留容易造成誤會的空間。

人世滄桑。世事無常。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十

前幾天看剛從省圖(山東省圖書館)借的張愛玲文集這本書,其中有《傾城之戀》這部,經(jīng)過幾天的斗爭終于看完這本書,書中的女主角是流蘇,男主角柳原。流蘇是一位白家六小姐,結(jié)過婚有了一個小女孩,之后一點小事,離了婚,在那個時代,離婚是不光彩的事?,F(xiàn)如今帶著回娘家避難,自己平時也賺了點錢,錢當(dāng)初三年那他的錢炒股輸了,家里人三嫂說流蘇是掃把星,老公得了病,把娘家吃窮了。

現(xiàn)在流蘇要錢沒錢,離家也離不開,在家受氣還看不下去。正巧徐太太給白家七小姐說們,介紹一家大戶人家,說出國留學(xué)生,家里好多財產(chǎn),白家條件這么好,那我們家七小姐配不上,然而之后有些四太太和別人說;"男的看不上七小姐的話,也帶著她的兩個女兒,別人說他的兩個女兒小,比男的小二十,不行,四太太說,男人喜歡嫩的。"可同時剛好七小姐在旁邊聽到了這話生氣的回了房間。

可是別人又說:“以前有好多闊家太太紛紛把自己女兒許配給他,他都沒看上,從那他就把女人放在腳下踩?!敝罄咸鸭依锏闹靛X的寶貝都給七小姐帶,還有好的布料拿去做衣服,就這樣讓七小姐和那男的見面。終于到見面的時間了,司機開車,然而只有一輛,只能坐五人,七小姐和六小姐都坐在了前面,后面有一位徐太太,此時四太太沒急著上車,說;“等兩個女兒,七小姐聽了很生氣,六小姐小下車,七小姐不讓下,之后他們趕緊催著要走,實在是坐不下,只好那兩個女兒沒去成?!?/p>

七小姐相親回來了。此時的她不高興,急忙把首飾摘下,太太們問怎么了。太太們就問去的人,之后聽說是看電影她在那等的妝都掉了,然而又說跳舞,七小姐明明不會跳舞,就這樣流舒和那個男的跳起了舞。太太們在流舒的房間附近出特意讓流舒聽到:“說流舒跟她老公學(xué)會了這招,會勾引男,說的話處處傷人?!焙荛L時間徐太太都沒有來白家。

要不我們?nèi)ハ愀?,六小姐也去,順便照顧我的孩子,路費我出,此時徐太太等六小姐的回話,六小姐之后就答應(yīng)了?!彼麄兪帐傲诵欣?,就這樣坐上了輪船,抵達(dá)了香港,流舒不知道柳原在香港等她。靠了岸,下了船,流舒看見海邊的風(fēng)景,男男女女……,之后顧不上看風(fēng)景,急忙回到旅館,此時柳原在旅館等他們到來,徐太太一家把行李拖到房間,隨后流舒和柳原說話,你怎么沒去新加坡,柳原笑里長刀回答道:“我在這等你?!绷魇鏇]再說什么。

就這樣柳原帶著流舒去了好多地方玩,有舞場、海邊,大家都認(rèn)為流舒和柳原是一對,然而柳原卻不明說,也不告訴流舒,說愛她這些。自我感覺,男的好折磨人(自我小感慨)。然而流舒很明顯的愛柳原。徐太太說:“柳原不對六小姐說明,發(fā)生事后不用承擔(dān)責(zé)任,反正沒確認(rèn)關(guān)系。”當(dāng)時聽到這話我很生氣,男的就這得行(還是我的小感慨哦)。流舒的房間隔壁分別是徐太太的房子和柳原的房子,然而柳原半夜給流舒打電話說:“我愛你”之后就掛了,嚇得流舒沒緩過身來,柳原之后又打過去問:“你愛不愛我”流舒沒說什么,又掛了。

柳原只是帶著流舒玩,在別人看來,他們倆早發(fā)生過什么,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只有柳原說國,之后把流舒安排好住處,還請了保姆,自柳原走后,流舒感到孤獨,房子大,很凄涼,沒有人和她在這房子里生活,感覺又回到了從前,孤苦伶仃。(感受:房子再大,經(jīng)濟物質(zhì)再好,沒有和親人在一起也是不幸福的。)然而此時外面炮聲連連,突然把流舒住的房子和炮親密接觸了一下,房子壞了,保姆看這情況就想跑出去躲,流舒不讓,覺得外面更危,流舒和保姆還有孩子抱在一起。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十一

那是最濃烈也最甘醇的美酒,歲月的蹉跎亦不曾泯滅其原始的野性分毫。爐中的沉香屑燃得正旺,通過酒盅邊精致的孔環(huán),你迷離了醉眼,向我問道:“世間有沒有一座城市的陷落只為成全一段傾城的戀情?”我無言以對,才發(fā)現(xiàn),是淚水浸得書卷沉甸甸。

三十年代,上海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云朵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整座城市在霓虹與陋巷交錯間暈染,點點的光像半空中漂浮著的繭,包裹著不同的情緒。

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多情的女子呵,泠泠的白露,莫非是積蓄的淚水,為何不能暢流?千百度的回首,燈火闌珊處依舊一片寂寥。年年歲歲花相似,孰知歲歲年年人已不同。等得累了,也倦了,收起流不盡的相思紅淚掩進(jìn)一隅,靜觀人間百態(tài),世事滄桑,只微牽嘴角,冷笑不發(fā)一言。

你用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拈起了筆。

殘缺如你,《傾城之戀》并不是一個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是一場男挑女逗欲擒故縱費盡心機的把戲和交易。面臨生存的焦灼和無奈,白流蘇用殘存的青春下一次最后的賭注。在新舊生活和中西文化相悖相纏下滋生的范柳原,游戲人生,周旋于女人之中。彼此都把對方看得通透。而城市的突然陷落,使兩個人最終走到了一起。當(dāng)世界復(fù)歸于平靜以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不是又會成為一個夢幻。

傾城的戀情在蒼涼的二胡聲中展開的“中國情調(diào)”,又在二胡聲中結(jié)束,像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

或許,月亮也曾是歡愉的,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著點凄涼。

你的筆,觸及著人性深處所有隱秘的角落,書寫著對脆弱人性的深邃洞察,對人性趨惡的敏感透視。人性,在你的筆下,從來就是另一番景象。

《金鎖記》是文集中文化內(nèi)蘊最為豐富的作品。門第森嚴(yán)的“家”對曹七巧來說是一座布滿陷阱的叢林,由于情感的空缺,人性中的陰暗潛滋暗長,強烈的占有欲和瘋狂的報復(fù)欲,使她由金錢的犧牲品淪為金錢的奴隸,成了一個幽靈禁錮在精神的煉獄里的瘋子。

金錢,它如鎖鏈一樣鎖住了年輕的心,鎖住了美麗的夢,更鎖住了靈魂。

人性的力量可以如此驚心動魄,讓人不寒而栗。好像一個洞悟人生而又難以接近的眼睛,正陰郁而又刻薄地注視著靈魂深處。

寫于針尖上,刀尖上,舌尖上的犀利、細(xì)碎、冷漠,在蒼涼的鋪敘中,彈性而觸動心靈。

“也許每個男子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p>

《紅玫瑰與白玫瑰》,愛情的詩意被消解殆盡。有著“柳下惠”的美名,留學(xué)而歸的佟振保與友人之妻姘居,極盡歡情。但當(dāng)王嬌蕊禁不住當(dāng)了真時,他卻逃之夭夭,抽身而退。距離,或許會給彼此裹上一層柔光加一重幻彩??僧?dāng)兩個人真要沖破時光的沙灘,淌過空間的湍流,不顧一切飛奔向?qū)Ψ降臅r候,結(jié)果往往是事與愿違的。終是娶了性情保守言行遲緩的女人做妻子。

多年后的偶遇,嬌蕊對振保說,“是從你起,我才學(xué)會了,怎樣愛,認(rèn)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后還是要愛的,所以……”

佟振保,這個一向自詡頑硬的男人,竟猛地涌起了令人詫異莫名的淚水,滾淌著,同時裹雜著難堪的妒忌。

“軟弱的凡人”最難戰(zhàn)勝的是自己心中的魔障,便在雙重人格中搖擺掙扎一生。

愛情的本質(zhì),或純粹,或復(fù)雜,也許本就缺少詩意。

紅塵里浮浮沉沉的夢,捉不住,只能嘆息著時光太匆匆。十八春,半生緣,像風(fēng)來了又走,讓心滿了又空。小茶館內(nèi),嘴唇在顫抖,聲音也在顫抖:“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币苍S,住在心里的那個人,注定要藏在淚中。我想起多年前的那封信: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yuǎn)等著你的。不管是什么時候,不管是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

愛情應(yīng)該是世俗的、現(xiàn)實的、生活的、纏綿的、瑣碎的。所以我們看得到,曼楨與世鈞的愛情,發(fā)生于小飯館,發(fā)生于吃飯的時候。表達(dá)愛意的舉動,是在夜色中,冒雨雪到郊外,去為曼楨尋找丟失的一只手套。可是,愛情也是充滿遺憾的。

《十八春》,是一段漫長的不了情。

你站在街角,吹著風(fēng),看著車馬吹成了流云,看著人群吹成了飛鳥,看著過往吹成了回憶。也許每個女人都有過這樣一段綺麗的經(jīng)歷,外表平靜似水,內(nèi)心卻敏感得如絲綿蘊著胭脂,輕易就洇得一塌糊涂。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你所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你只輕輕地問了句:“噢,你也在這里嗎?”那個人,曾經(jīng)讓你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心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愛》,這樣一個故事,凄美而感人。潛在的情感穿越各種迷離,一生永不褪色。“噢,你也在這里嗎?”輕輕的,話語簡潔得連一個字也容不下去。無聲的美讓人感到缺憾,以至于歷盡種。種苦難之后,這種美變成生命唯以回味的愛戀,現(xiàn)實的無奈同時讓這份愛戀倍受時間無情的煎熬。

寂寞開在純凈里的詩意,唇齒生香。

《傳奇》,憂郁、敏感、見棱見角?!读餮浴罚瑯酚^、好奇、見情見趣。集大雅大俗于一身。散文中,我們看到一個穿梭于市井中的地地道道的女人,隨意坦率,有滋有味地展現(xiàn)著,律動而鮮活。不畏之嫌,也可童言無忌?!端秸Z》中,“我要比林語堂還出風(fēng)頭,我要穿最別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過干脆利落的生活?!弊掷镄虚g跳躍著市井氣息,可嘗、可聞、可看、可觸、可感。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薄短觳艍簟防锏木渥映錆M滄桑感,卻如此深刻。《有女同車》,“女人……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yuǎn)永遠(yuǎn)。”又是多么高明,極具況味。

你說:“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p>

封面上的你著一襲華美的旗袍,流光溢彩,是濃得化不開的綠。細(xì)細(xì)長長淡娥眉,斜飛入鬢,靈靈清清碧水眼,欲說還休。

張愛玲,有一剎那,我看到了你極愛的那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十二

1.他(ralphwaldoemerson)有強烈的愛憎,對于現(xiàn)社會的罪惡感到極度憤怒,但是他相信過去是未來的母親,是未來的基礎(chǔ);要改造必須先了解。而他身心改造應(yīng)當(dāng)從個人著手。

2.他并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并非領(lǐng)導(dǎo)人們走向他,二十領(lǐng)導(dǎo)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他們自己。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的,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dāng)自己思想。他不信任團體,因為在團體中,思想是一致的。如果他抱有任何主義的話,那是一種健康的個人主義,以此為基礎(chǔ),更進(jìn)一層向上發(fā)展。

3.因為五四運動是對內(nèi)的,對外只限于輸入。我覺得不但我們這一代與上一代,就連大陸上的下一代,盡管反胡適的時候許多青年已經(jīng)不知道在反些什么,我想只要有心理學(xué)家榮(jung)所謂民族回憶這樣?xùn)|西,像“五四”這樣的經(jīng)驗是忘不了的,無論湮沒多久也還是在思想背景里。榮與弗洛伊德齊名。不免聯(lián)想到弗洛伊德研究出來的,摩西是被以色列人殺死的。事后他們自己諱言,年代久了又倒過來仍舊信奉他。

4.西方剛發(fā)現(xiàn)夏威夷等群島的時候,單憑島人的生活情調(diào)與性的解放,瘋魔了十八世紀(jì)歐洲,也是因為狀貌風(fēng)度正符合盧騷“高貴的野蠻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賞,舉國若狂。

5.不幸被人笑,我們心里盡管罵他們少見多怪,也治好付之一笑。便宜了他們,大笑一場將來大限已到的時候可以茍延性命若干天。我們譬如慈善家施藥,即使不是“樂捐”。

6.也許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都沒見過衛(wèi)生紙流行以前的草紙,粗糙的草黃色大張厚紙上還看得見壓扁的草葉梗,裁成約八寸見方,堆得高高的一疊備用。

7.我覺得大殺風(fēng)景,但是也可以想像我祖母孀居后坐吃山空的恐懼。就沒想到不等到坐吃山空。命運就是這樣防不勝防,她的防御又這樣微弱可憐。

8.好的文藝?yán)铮欠呛诎撞皇菦]有,而是包含在整個的效果內(nèi),不可分的。讀者的感受中就有判斷。題材也有是很普通的事,而能道人所未道,看了使人想著:“是這樣的?!痹俨蝗皇呛苌僖姷氖?,而使人看過之后會悄然說:“是有這樣的。”我覺得文藝溝通心靈的作用不外這兩種。二者都是在人類經(jīng)驗的邊疆上開發(fā)探索,邊疆上有它自己的法律。

9.一旦批準(zhǔn)出境,馬上和顏悅色起來,因為已經(jīng)是外人了,地位僅次于國際友人。像年底送灶一樣,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代為宣揚中共政府待人民的親切體貼。

10.紀(jì)昀是太平盛世的高官顯宦,自然沒有《聊齋》的社會意識,有時候有意無意輕描談寫兩句,反而收到含蓄的功效,更使異代的讀者感到震動。

11.好容易剖開了(俄國黑面包),里面有一根五六寸長的淡黃色直頭發(fā),顯然是一名青壯年斯拉夫男子手制,驗明正身無誤,不過已經(jīng)橘逾淮而為枳了。

12.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shù)。如插花與室內(nèi)裝修,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相形之下又都是小事?!懊褚允碁樘臁?,但看大餅油條的精致,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飽肚子就算了。燒餅是唐朝自西域傳入,但是南宋才有油條,因為當(dāng)時對奸相秦檜的民憤,叫“油炸檜”,至少江南還有這名稱。

13.美國現(xiàn)在流行素食,固然是膽固醇恐慌引起的“恐肉癥”,認(rèn)為吃素比肉食健康,一方面也是許多青年對禪宗有興趣,佛教戒殺生,所以他們也對“吃動物的尸體”感到憎怖。中國人常常嘲笑我們的吃素人念念不忘葷腥;素雞、素鵝、素鴨、素蛋、素火腿層出不窮,不但求形似,還求味似,也是靠材料豐富,有多樣性,光是干燥的豆腐就有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百葉,大小油豆腐——小球與較松軟吸水的三角形大喇叭管——質(zhì)地性能各各不同。在豆制品上,中國是唯一的先進(jìn)國。只要有興趣,一定是中國人第一個發(fā)明味道可以亂真的素漢堡。

14.西方童話里超自然的成分,除了女巫與能言的動物,竟全部是小型人,根據(jù)小黑人創(chuàng)造的。美妙的童話起源于一個種族的淪亡——這具有事實特有的一種酸甜苦辣說不出的滋味。

15.路易斯也是社會人種學(xué)家,首創(chuàng)“貧民文化”(cultureofpoverty)這名詞,認(rèn)為世代的貧窮造成許多特殊的心理與習(xí)俗,如只同居不結(jié)婚,不積錢,愛買不必要的東西,如小擺設(shè)等。這下層文化不分國界,非洲有些部落社會除外。

張愛玲的讀書筆記篇十三

我給您沏的這一壺茉莉香片,也許是太苦了一點。我將要說給您聽的一段香港傳奇,恐怕也是一樣的苦——香港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您先倒上一杯茶——當(dāng)心燙!您尖著嘴輕輕吹著它。在茶煙繚繞中,您可以看見香港的公共汽車順著柏油出道徐徐地馳下山來。開車的身后站了一個人,抱著一大捆杜鵑花。人倚在窗口,那枝枝丫丫的杜鵑花便伸到后面的一個玻璃窗外,紅成一片。后面那一個座位上坐著聶傳慶,一個二十上下的男孩子。說他是二十歲,眉梢嘴角卻又有點老態(tài)。同時他那窄窄的肩膀和細(xì)長的脖子又似乎是十六七歲發(fā)育未完全的樣子。他穿了一件藍(lán)綢子夾袍,捧著一疊書,側(cè)著身子坐著,頭抵在玻璃窗上,蒙古型的鵝蛋臉,淡眉毛,吊梢眼,襯著后面粉霞緞一般的花光,很有幾分女性美。惟有他的鼻子卻是過分地高了一點,與那纖柔的臉龐犯了沖。他嘴里銜著一張?zhí)壹t色的車票,人仿佛是盹著了。

車子突然停住了。他睜開眼一看,上來了一個同學(xué),言教授的女兒言丹朱。他皺了一皺眉毛。他頂恨在公共汽車上碰見熟人,因為車子轟隆轟隆開著,他實在沒法聽見他們說話。

他的耳朵有點聾,是給他父親打的。

言丹朱大約是剛洗了頭發(fā),還沒干,正中挑了一條路子,電燙的發(fā)梢不很鬈了,直直地披了下來,像美國漫畫里的紅印度小孩。滾圓的臉,曬成了赤金色。眉眼濃秀,個子不高,可是很豐滿。她一上車就向他笑著點了個頭,向這邊走了過來,在他身旁坐下,問道:“回家去么?”傳慶湊到她跟前,方才聽清楚了,答道:“噯?!?/p>

賣票的過來要錢,傳慶把手伸到袍子里去掏皮夾子,丹朱道:“我是月季票?!庇值溃骸澳氵@學(xué)期選了什么課?”傳慶道:“跟從前差不多,沒有多大變動。”丹朱笑道:“我爸爸教的文學(xué)史,你還念嗎?”傳慶點點頭。丹朱笑道:“你知道么?我也選了這一課。”傳慶詫異道:“你打算做你爸爸的學(xué)生?”丹朱撲嗤一笑道:“可不是!起先他不肯呢!他弄不慣有個女兒在那里隨班聽講,他怕他會覺得窘。還有一層,他在家里跟我們玩笑慣了的,上了堂,也許我倚仗著是自己家里人,照常的問長問短,跟他嘮叨。他又板不起臉來!結(jié)果我向他賭神罰咒說:上他的課,我無論有什么疑難的地方,絕對不開口。他這才答應(yīng)了。”

傳慶微微地嘆了一口氣道:“言教授……人是好的!”丹朱笑道:“怎么?他做先生,不好么?你不喜歡上他的課?”傳慶道:“你看看我的分?jǐn)?shù)單子,就知道他不喜歡我。”丹朱道:“哪兒來的話?他對你特別嚴(yán),因為你是上海來的,國文程度比香港的學(xué)生高。他常??淠銇碇f你就是有點懶。”

傳慶掉過頭去不言語,把臉貼在玻璃上。他不能老是湊在她跟前,用全副精神聽她說話。讓人瞧見了,準(zhǔn)得產(chǎn)生某種誤會。說閑話的人已經(jīng)不少了,就是因為言丹朱總是找著他。在學(xué)校里,誰都不理他。他自己覺得不得人心,越發(fā)的避著人,可是他躲不了丹朱。

丹朱——他不懂她的存心。她并不短少朋友。雖然她才在華南大學(xué)讀了半年書,已經(jīng)在校花隊里有了相當(dāng)?shù)牡匚?。憑什么她愿意和他接近?他斜著眼向她一瞟。一件白絨線緊身背心把她的厚實的胸脯子和小小的腰塑成了石膏像。他重新別過頭去,把額角在玻璃窗上揉擦著。他不愛看見女孩子,尤其是健全美麗的女孩子,因為她們對于自己分外的感到不滿意。

丹朱又說話了。他擺著盾毛勉強笑道:“對不起,沒聽見?!彼岣吡寺曇粲终f了一遍,說了一半,他又聽不仔細(xì)了。幸而他是沉默慣了的,她得不到他的答復(fù),也就恬然不以為怪。

我知道你們有個網(wǎng)球場。“傳慶笑道:”我們的網(wǎng)球場,很少有機會騰出來打網(wǎng)球。多半是晾滿了衣裳,天暖的時候,他們在那里煮鴉片煙?!暗ぶ祛D住了口,說不下去了。

傳慶回過頭去向著窗外。那公共汽車猛地轉(zhuǎn)了一個彎,人手里的杜鵑花受了震,簌簌亂飛。傳慶再看丹朱時,不禁咦了一聲道:“你哭了!”丹朱道:“我哭做什么?我從來不哭的!”然而她終于凄哽地質(zhì)問道:“你……你老是使我覺得我犯了法……仿佛我沒有權(quán)利這么快樂!其實,我快樂,又不礙著你什么!”傳慶取過她手里的書,把上面的水漬子擦了一擦,道:“這是言教授新編的講義么?我還沒有買呢。你想可笑么,我跟他念了半年書,還不知道他的名字?!钡ぶ斓溃骸拔蚁矚g他的名字。我常常告訴他,他的名字比人漂亮?!眰鲬c在書面上找到了,讀出來道:“言子夜……”他把書擱了下來,偏著頭想了一想,又拿起來念了一遍道:“言子夜……”這一次,他有點猶疑,仿佛不大認(rèn)識這幾個字。丹朱道:“這名字取得不好么?”傳慶笑道:“好!怎么不好!知道你有個好爸爸!什么都好,就是把你慣壞了!”丹朱輕輕地啐了一聲,站起身來道:“我該下去了。再見罷!”

她走了,傳慶把頭靠在玻璃窗上,又仿佛盹著了似的。前面站著的抱著杜鵑花的人也下去了,窗外少了杜鵑花,只剩下灰色的街。他的臉,換了一副背景,也似乎是黃了,暗了。

車再轉(zhuǎn)了個彎。棕櫚樹沙沙地擦著窗戶,他跳起身來,拉了拉鈴,車停了,他就下了車。

他家是一座大宅。他們初從上海搬來的時候,滿院子的花木。沒兩三年的工夫,枯的枯,死的死,砍掉的砍掉,太陽光曬著,滿眼的荒涼。一個打雜的,在草地上拖翻了一張?zhí)僖巫?,把一壺滾水澆了上去,殺臭蟲。

屋子里面,黑沉沉的穿堂,只看見那朱漆樓梯的扶手上,一線流光,回環(huán)曲折,遠(yuǎn)遠(yuǎn)的上去了。傳慶躡手躡腳上了樓,覷人不見,一溜煙向他的臥室里奔去。不料那陳舊的地板吱吱格格一陣響,讓劉媽聽見了,迎面攔住道:“少爺回來了!見過了老太太沒有?”傳慶道:“待會兒吃飯的時候總要見到的,忙什么?”劉媽一把揪住他的袖子道:“又來了!你別是又做了什么虧心事?鬼鬼祟祟地躲著人!趁早去罷,打個照面就完事了。不去,又是一場氣!”傳慶忽然年紀(jì)小了七八歲,咬緊了牙,抵死不肯去。劉媽越是推推搡搡,他越是挨挨蹭蹭。劉媽是他母親當(dāng)初陪嫁的女傭。在家里,他憎厭劉媽,正如同在學(xué)校里他憎厭言丹朱一般。寒天里,人凍得木木的,倒也罷了。一點點的微溫,更使他覺得冷的徹骨酸心。

他終于因為憎惡劉媽的緣故,只求脫身,答應(yīng)去見他父親與后母。他父親聶介臣,汗衫外面罩著一件油漬斑斑的雪青軟緞小背心,他后母蓬著頭,一身黑,面對面躺在煙鋪上。他上前呼了“爸爸,媽!”兩人都似理非理地哼了一聲。傳慶心里一塊石頭方才落了地,猜著今天大約沒有事犯到他們手里。他父親問道:“學(xué)費付了?”傳慶在煙榻旁邊一張沙發(fā)椅上坐下,答道:“付了?!彼赣H道:“選了幾樣什么?”傳慶道:“英文歷史,十九世紀(jì)英文散文——”他父親道:“你那個英文——算了罷!蹺腳驢子跟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他后母笑道:“人家是少爺脾氣。大不了,家里請個補課先生,隨時給他做槍手?!?/p>

他父親道:“我可沒那個閑錢給他請家庭教師。還選了什么?”傳慶道:“中國文學(xué)史。”

他父親道:“那可便宜了你!唐詩,宋詞,你早讀過了?!彼竽傅溃骸皠e的本事沒有,就會偷懶!”

傳慶把頭低了又低,差一點垂到地上去。身子向前傴僂著,一只手握著鞋帶的尖端的小鐵管,在皮鞋上輕輕刮著。他父親在煙炕上翻過身來,捏著一卷報紙,在他頸子上刷地敲了一下,喝道:“一雙手,閑著沒事干,就會糟蹋東西!”他后母道:“去,去,去罷!到那邊去燒幾個煙泡?!?/p>

總有一天罷,錢是他的,他可以任意地在支票簿上簽字。他從十二三歲起就那么盼望著,并且他曾經(jīng)提早練習(xí)過了,將他的名字歪歪斜斜,急如風(fēng)雨地寫在一張作廢的支票上,左一個,右一個,“聶傳慶,聶傳慶,聶傳慶”,英俊地,雄糾糾地,“聶傳慶,聶傳慶。”可是他爸爸重重地打了他一個嘴巴子,劈手將支票奪了過來搓成團,向他臉上拋去。

他隨手拖過一本教科書來,頭枕在袖子上,看了幾頁。他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不大識字的年齡,一個字一個字吃力地認(rèn),也不知道念的是什么。忽見劉媽走了進(jìn)來道:“少爺,讓開點。”她取下肩上搭著的桌布,鋪在桌上,桌腳上縛了帶。傳慶道:“怎么?要打牌?”

劉媽道:“三缺一,打了電話去請舅老爺去了。”說著,又見打雜的進(jìn)來換上一只一百支光的電燈泡子。傳慶只得收拾了課本,依舊回到樓上來。

他的臥室的角落里堆著一只大藤箱,里面全是破爛的書。他記得有一疊《早潮》雜志在那兒。藤箱上面橫縛著一根皮帶,他太懶了,也不去脫掉它,就把箱子蓋的一頭撬了起來,把手伸進(jìn)去,一陣亂掀亂翻。突然,他想了起來,《早潮》雜志在他們搬家的時候早已散失了,一本也不剩。

他就讓兩只手夾在箱子里,被箱子蓋緊緊壓著。頭垂著,頸骨仿佛折斷了似的。藍(lán)夾袍的領(lǐng)子直豎著,太陽光暖烘烘地從領(lǐng)圈里一直曬進(jìn)去,曬到頸窩里,可是他有一種奇異的感覺,好像天快黑了——已經(jīng)黑了。他一個人守在窗子跟前,他心里的天也跟著黑下去。說不出來的昏暗的哀愁……像夢里面似的,那守在窗子前面的人,先是他自己,一剎那間,他看清楚了,那是他母親。她的前劉海長長地垂著,俯著頭,臉龐的尖尖的下半部只是一點白影子,至于那青郁郁的眼與眉,那只是影子里面的影子。然而他肯定地知道那是他死去的母親馮碧落。他四歲上就沒有了母親,但是他認(rèn)識她,從她的照片上。她婚前的照片只有一張,她穿著古式的摹本緞襖,有著小小的蝙蝠的暗花。現(xiàn)在,窗子前面的人像漸漸明晰,他可以看見她的秋香色摹本緞襖上的蝙蝠。她在那里等候一個人,一個消息。她明知道消息是不會來的。她心里的天,遲遲地黑了下去?!瓊鲬c的身子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他不知道那究竟是他母親還是他自己。至于那無名的磨人的憂郁,他現(xiàn)在明白了,那就是愛——二十多年前的,絕望的愛。二十多年后,刀子生了銹了,然而還是刀。在他母親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絞動了。

傳慶費了大勁,方始抬起頭來。一切的幻像迅速地消滅了。剛才那一會兒,他仿佛是一個舊式的攝影師,鉆在黑布里為人拍照片,在攝影機的鏡子里瞥見了他母親。他從箱子蓋底下抽出他的手,把嘴湊上去,怔怔地吮著手背上的紅痕。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