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汪曾祺的散文摘抄(優(yōu)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9:36:09 頁碼:11
2023年汪曾祺的散文摘抄(優(yōu)秀14篇)
2023-11-11 09:36:09    小編:ZTFB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在總結(jié)中,重點突出自己的成就和進步,同時要客觀地分析存在的不足。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xué)習(xí)。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一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毕旅媸峭粼魃⑽暮迷~好句,請參考!

好詞。

消瘦細挑富態(tài)富相。

臃腫干癟麗質(zhì)標致。

精悍短小粗實粗獷。

笨重黑瘦彪壯強健。

剛健單薄憔悴纖弱。

秀麗巍峨高聳陡峭。

聰慧大方俏麗俊秀。

帥氣瀟灑迷人魅力。

美麗可愛陶醉吟誦。

風(fēng)鈴悅耳清脆動聽。

萬象更新、抱頭鼠竄、雞鳴狗盜。

千軍萬馬、亡羊補牢、杯弓蛇影、鶴立雞群、

對牛彈琴、如魚得水、鳥語花香。

為虎作倀、黔驢技窮、畫龍點睛、鼠目寸光、

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鶴發(fā)童顏。

狗急跳墻、盲人摸象、畫蛇添足。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zé)o點墨。

頭重腳輕、手足情深、口是心非。

耳聞目睹、頭破血流、眉清目秀。

袖手傍觀、口出不遜、手疾眼快。

好句。

1、家是什么?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縷和暖的陽光。

2、朋友的眼睛是最美的。朋友的眼睛會笑,會為你帶來歡樂;朋友的眼睛也會憂郁,它們需要你的關(guān)懷。當你痛苦、難過時,朋友的眼睛會讓你感到一陣暖流流過,因為它們真摯、沒有絲毫的做作,朋友的眼睛會讓你在友情的滋潤下,更加順利地登上頂峰。請細細品味朋友的眼睛,告訴自己:我需要友情!

4、秋風(fēng)掃過,樹葉紛紛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黃鶯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盈地旋轉(zhuǎn)。

5、著自己包的餛飩覺得這滋味真是從來沒有吃到過那么好,我吃一碗又一碗,吃得我的肚子都快要撐破。

6、一碗香氣撲鼻的餛飩,上面飄著綠綠的菠菜,紅紅的蘿卜絲,黃黃的蛋絲,還有黒黒的紫菜。讓人垂涎欲滴。

7、瞧,那楓樹葉火紅火紅,紅得發(fā)光,紅得鮮亮,在秋風(fēng)吹拂下一個勁兒地飄舞,在夕陽照耀下一個勁地笑,在人們的稱贊中一個勁兒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資。望著火紅的楓樹,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

8、家是夕陽西下時可供飛倦的鳥兒歇息的地方,是風(fēng)雨狂泄時可供憐弱的魚兒躲避的地方,是海外游子日思夜夢、有母親溫柔笑容的地方。

9、站在樹木之間,我靜靜地聽,落葉墜地,隱約響起薄如蟬翼的窸窣聲。那一刻,我想象著秋天的原野有著莫奈筆下的金黃,那樣地絢爛。我擬想暮色漸濃的窗外,秋林的深處,有一座尖塔頂?shù)拇笄f園,輪廓模糊、溫情脈脈地靜默著。習(xí)習(xí)涼爽的秋風(fēng)吹過,不時有金黃的葉子在我面前緩緩飄下,那般溫柔,那般安靜,那般輕盈,仿佛在守護一個易碎的夢。

10、父母的眼睛很漂亮,大而明。他們的眼睛好似一陣溫暖的親風(fēng),把我拂在他鼓舞的話語中;他們的眼睛是我人生之船,伴我駛到成功的彼岸,他們用自己那明亮的眼睛為我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用他們那雪亮的眼睛為我看清世界的角落,這就是我父母的眼睛。

11、母愛如一杯濃濃的香茶,饑渴時給我們帶來芳香,母愛如一加光十色的彩虹,失落時給我們帶來希望,母愛如一輪火紅的太陽,寒冷時給我們帶來溫暖,母愛如一盞明亮的路燈,迷失時給我們指明方向。

12、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餛飩,感覺真好吃。外婆也說從來沒有吃到過這么美味的餛飩呢!

13、家是什么?是一方溫馨的港灣,是一把育樹的黃土,是一點柔和的熒光,是一把慈愛的花傘,是天邊一抹最美麗的云彩。

14、孩子的眼睛,象電視里的那個鏡頭一般,永恒的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我想以后不論以一種什么姿勢行走在路上,我都必須換上孩子一般清澈,透明而又充滿希望的眼睛。看自己,看別人,看世界。

16、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fēng),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17、家是什么?家,是人生的驛站,迷茫時得知路燈。在一生中,總會有累或迷失方向的時候。生活的瑣事,學(xué)習(xí)的煩惱,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金錢的誘惑,對物質(zhì)過高要求會讓你迷失方向,這時的家就像一位長者,讓你迷途知返。

18、每當夜晚,自己孤獨傷神時??傆幸浑p明亮的眼睛,慈愛的眼睛在我內(nèi)心的深處一眨一眨的如同兩顆閃耀的明星,為我指引前進的道路。這是母親的關(guān)心,這是母親的擔(dān)心,這是母親的愛。

19、薄薄的皮,滿滿的餡,再加上鮮美的醬油湯,真是美味!

20、眼睛,曾教會我用心靈去思考;因為那眼瞼中的兩顆寶石,是心靈的窗戶。人類的眼睛,是一雙洞察世界的眼睛;大自然的眼睛,是清山,是綠水,是驕陽,是月牙。大自然的眼睛,是雨后彩虹,更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泉!

21、嗯,餛飩太好吃,滿口余香呢。

22、落葉匆匆走過。但我無法想象生命盡頭最后的門檻,它的后面究竟有什么。但我想每一棵臨近它的生命之樹,都將最后一刻飄飛最后的一片葉子。

23、黃瓜,沒有長成時吃起來有點澀,味微苦。當它成熟時,就變得甜滋滋,連它的“小尾巴”都發(fā)甜。那些深綠色的黃瓜對人來說是老點,不好吃,可這樣的黃瓜卻成我的“上等品”。我切開這樣的黃瓜,用手摳出瓜籽,放進嘴里一嚼,滿口噴香,一股甜味油然而生,再加上水分多,我特別愛吃。

24、蘿卜圓圓的,表面的皮白而帶青,幾片青綠青綠的葉子都向上豎長著,葉子下的蘿卜便“躲”在土里,仿佛一位害羞的胖娃娃似的。

25、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26、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人類的指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照亮世界。在我的七彩生活中有五雙熟悉而溫暖的眼睛,望著那一雙雙明亮而澄清的眼睛,我笑,因為它們?yōu)槲业纳顜斫k麗的色彩。

27、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zhuǎn)悠揚,輕吟淺唱。

28、家是心靈的港灣,人生的驛站;是感情的歸宿,靈魂的延續(xù)。

30、瞧,餛飩們就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挨挨擠擠的躺在它們的床--一次性快餐盒里。再把目光轉(zhuǎn)向調(diào)料袋吧。看,金黃的蛋絲,嫩綠的菠菜,土黃的榨菜,鮮紅的辣椒……讓人一看就胃口大增。

31、林間小道之中,金黃的落葉散一地,踩著一路秋葉,我因為不明的詩意感動著,甚至有一份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渴望奇遇的幻想。

32、芥菜開滿白花,白菜簇生著黃花,椰菜在卷心,韭菜碧綠生青,一派盎然生氣。

33、家,是一個最溫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隨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在社會上碰什么不順利,就會發(fā)現(xiàn)--家,才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34、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

35、家是什么?家,是一個避風(fēng)的港灣。家的和諧,家的靜謐,家的愜意……家啊,是一個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圣潔寬容接納和諧。

36、當我看著鍋里的餛飩一只只浮上來的'時候,有的像沙發(fā),有的像椅子……想到馬上就可以吃,我很高興。

37、清晨,我來到公園。發(fā)現(xiàn)公園里的樹木沒有往日那樣蒼翠茂盛,樹葉落一地。一陣秋風(fēng)吹過,地上的落葉便迎風(fēng)起舞,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葉,有的已經(jīng)枯萎;有的是剛落下的,還隱隱透著一絲綠意;還有的是幾天前就已經(jīng)落下的,被蟲蛀好幾個洞。

38、靠南墻根種半圈南瓜,一棵棵像綠色的龍蛇,蔓兒自在地順著木棍爬到墻上,向墻外伸頭探腦。

39、家,似船只停泊的港灣,似樹木踏著的土地,似鳥兒停歇的巢兒,那是無論何時都會依靠的肩膀。它似花、似玉,清新淡雅,溫暖四方。即使是《n次方》的,依然如故。幸福,便是心靈的家。

40、家,不僅僅是一間四四方方的房間,不僅僅是美麗豪華的布置。組成家的最重要的元素是我們的情,我們用心靈去經(jīng)營的情,因為這種關(guān)愛的情,所以感到溫暖,讓我們感到放松。因為情,所以牽掛,因為情,所以眷念。

41、從我出生開始,我就用眼睛去觀察這個陌生的世界。我用我的眼睛看到藍天、白云、鮮花綠樹,身邊的一切都令我新奇。上學(xué),我用我的眼睛讀書、寫字、學(xué)習(xí)知識,我用我的眼睛和別人交流,傳遞著溫情。

42、為肉香四溢,味道鮮美。我越吃越愛吃,竟然吃三碗,不是奶奶限止不讓我吃,我還要吃三碗呢!

43、樹上的葉子漸漸黃,飄落的樹葉像一只只金黃的小鳥,上下翻飛。

44、家是什么?家,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長而精彩的人生插曲。他承受著我們的一切。當我們內(nèi)心受到創(chuàng)傷的時候,我們不必傷心,因為家成我們一生的伙伴,我們的知己。

45、也許在生活中,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眼睛,不管是善良還邪惡,是純潔還是混沌,但請你珍惜它,因為它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是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風(fēng)景線,人們所需要的一份色彩,愛惜每個人的眼睛吧!讓明亮的眼睛使你每一天不尋常。

46、母愛,是天上的云,總讓烈日,先從她的身驅(qū)穿過,給大地呼風(fēng)換雨降祥和。母愛,是雨后的霞,總讓清洗過的大地,不棄的躺在懷里,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母愛是醉人的春風(fēng),是潤物的細雨,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語,是你飄泊天涯的縷縷思念。

47、翠綠的香蔥,整齊地栽在土里,蔥的尖上是黃色的,仿佛是給它們頭上戴一頂黃色的小帽似的。

48、葉落如歌,落葉一點點地走完自己的旅程,但它最終還是要化為泥土,而我也會努力記住那瞬間的永恒。

49、辣椒青翠欲滴,茄子紫得發(fā)亮,韭菜鮮靈靈的,還帶著水珠,各種顏色的青菜擺放在一起,赤橙黃綠,格外悅目。

50、家是什么?家,是難舍的親情,是溫馨的集體,是充滿愛的世界,是一個永遠溫馨而動人的話題---在這里,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一方晴空,兒女用孝順的心給父母奉上一杯香茶;在這里,洋溢著濃濃的師生之情、伙伴之誼,甚至在神奇的動物世界中,也演繹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51、我無法忘記那雙眼睛,那是一個一歲孩童的眼睛,那雙眼睛一直在我心上閃爍,就象掛在蒼穹的一顆星,折射著一種純凈的光輝。那么直接的表露出一種渴望,一種需求,找不到丁點做作的痕跡,就象他那還不懂人間憂郁的小心靈一樣,我仿佛可以窺見他的靈魂在純凈中舞蹈。雖然帶著淚,卻是明朗的,不帶絲毫瑕疵。

52、落葉,有的像只船正乘風(fēng)行駛,有的像雜技演員翻著跟頭落下,有的像滑翔機平平地兜著圈子盤旋而下。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二

“雪花、冰花、臘梅花……”我的小孫女這一陣老是唱這首兒歌。其實她沒有見過真的臘梅花,只是從我畫的畫上見過。

周紫芝《竹坡詩話》云:“東南之有臘梅,蓋自近時始。余為兒童時,猶未之見。元祐間,魯直諸公方有詩,前此未嘗有賦此詩者。政和間,李端叔在姑溪,元夕見之僧舍中,嘗作兩絕,其后篇云:‘程氏園當尺五天,千金爭賞憑朱欄。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尋常兩等看?!^端叔此詩,可以知前日之未嘗有也?!笨此囊馑?,臘梅是從北方傳到南方去的。但是據(jù)我的印象,現(xiàn)在倒是南方多,北方少見,尤其難見到長成大樹的。我在頤和園藻鑒堂見過一棵,種在大花盆里,放在樓梯拐角處。因為不是開花的時候,綠葉披紛,沒有人注意。和我一起住在藻鑒堂的幾個搞劇本的同志,都不認識這是什么。

我的家鄉(xiāng)有臘梅花的人家不少。我家的后園有四棵很大的臘梅。這四棵臘梅,從我記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那樣大了。很可能是我的曾祖父在世的時候種的。這樣大的臘梅,我以后在別處沒有見過。主干有湯碗口粗細,并排種在一個磚砌的花臺上。這四棵臘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按說這是名種,即所謂“檀心磬口”。臘梅有兩種,一種是檀心的,一種是白心的。我的家鄉(xiāng)偏重白心的,美其名曰“冰心臘梅”,而將檀心的貶為“狗心臘梅”。臘梅和狗有什么關(guān)系呢?真是毫無道理!因為它是狗心的,我們也就不大看得起它。

不過憑良心說,臘梅是很好看的。其特點是花極多,——這也是我們不太珍惜它的原因。物稀則貴,這樣多的花,就沒有什么稀罕了。每個枝條上都是花,無一空枝。而且長得很密,一朵挨著一朵,擠成了一串。這樣大的四棵大臘梅,滿樹繁花,黃燦燦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樣地?zé)釤狒[鬧,而又那樣地安安靜靜,實在是一個不尋常的境界。不過我們已經(jīng)司空見慣,每年都有一回。

每年臘月,我們都要折臘梅花。上樹是我的事。臘梅木質(zhì)疏松,枝條脆弱,上樹是有點危險的。不過臘梅多枝杈,便于登踏,而且我年幼身輕,正是“一日上樹能千回”的時候,從來也沒有掉下來過。我的姐姐在下面指點著:“這枝,這枝!——哎,對了,對了!”我們要的是橫斜旁出的幾枝,這樣的不蠢;要的是幾朵半開,多數(shù)是骨朵的,這樣可以在瓷瓶里養(yǎng)好幾天——如果是全開的,幾天就謝了。

下雪了,過年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來,到后園選摘幾枝全是骨朵的臘梅,把骨朵都剝下來,用極細的銅絲——這種銅絲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絲”,把這些骨朵穿成插鬢的花。我們縣北門的城門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鋪子,我放學(xué)回家路過,總要鉆進去看幾個女工怎樣穿珠花,我就用她們的辦法穿成各式各樣的臘梅珠花。我在這些臘梅珠子花當中嵌了幾粒天竺果,——我家后園的一角有一棵天竺。黃臘梅、紅天竺,我到現(xiàn)在還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這些臘梅珠花送給我的祖母,送給大伯母,送給我的繼母。她們梳了頭,就插戴起來。然后,互相拜年。我應(yīng)該當一個工藝美術(shù)師的,寫什么屁小說!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三

5.憑窗而看,河里船行,岸上人走,一切在逐漸深濃起來的煙霧中活動,脈脈含情,極其新鮮;又似曾相似,十分親切。水草氣味,淤泥氣味,燒飯的豆秸煙微帶憂郁的焦香,窗下幾束新竹,給人一種雨意,人“遠”了起來。我這樣望了許久,直到在場上捉迷藏的孩子都回了家,田里的苜宿(有個草字頭)消失了紫色,野火在遠遠的山頭晶明的游動起來,我才回過身來。

6.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7.小英子的家像一個小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條小路通到孛薺庵。獨門獨戶,島上只有這一家。島上有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jié)大桑葚,三棵結(jié)白的餓,三棵結(jié)紫的;一個菜園子,瓜豆蔬菜,四時不缺。院墻下半截是磚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門是桐油油過的,貼著一副萬年紅的春聯(lián):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門里是一個很寬的院子。院子里一邊是牛屋、礁棚;一邊是豬圈、雞窠,還有個關(guān)鴨子的柵欄。露天地放著一具石磨。正背面是住房,也是磚基土筑,上面蓋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還露著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薩的畫像上貼的金還沒有發(fā)黑。兩邊是臥房。隔扇窗上各嵚了一塊一尺見方的玻璃,明亮亮的,—這在鄉(xiāng)下是不多見的。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充鼻子。

9.這里的顏色、聲音、氣味和街里不一樣。這里的人也不一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習(xí)俗,他們的是非標準、倫理道德觀念和街里的穿長衣念過的“子曰”的人完全不同。媳婦,多是自己跑來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

10.像一只饑餓的鳥,到處飛,想給兒女們找回一口食?;貋頃r總帶著滿身的草屑灰塵。

11.茶擔(dān)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細瓷茶杯,桶內(nèi)和杯內(nèi)都裝了香茶。

花擔(dān)子。鮮花裝飾的擔(dān)子。

挑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的扁擔(dān)都極軟,一步一顫。腳步要勻,三進一退,各依節(jié)拍,不得錯步。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雖無很難的技巧,但幾十副擔(dān)子同時進退,整整齊齊,亦頗婀娜有致。

12.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fēng)滿面生。

13.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14.越冬的麥粒在松軟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15.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喝一毛三的是一個層次,喝二鍋頭的是一個層次,喝紅粱大曲、華燈大曲的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個層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層次,喝茅臺的是最高層次。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四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暗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是陸放翁的詩,與他廣為人知的表達報國雪恥之志的詩歌不同,這首詩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閑適的心情有一種不被塵世所染的脫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愛這首詩的,不如說是他喜愛這種心情,這種心情是具有生活氣息的,他想展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他的帶著心情的生活。

他對生活的感覺,似乎略有逃學(xué)孩子的清閑,世界也就這么大:嘴里叼著的微甜的草根、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嬌嗔柔和的“賣楊梅——”聲、在窗臺上悄悄“吸著水”的繡球花,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藝術(shù),他真實地、切身地享受這種藝術(shù)。

他是個別樣的作家,他與當今坐在家里或辦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神經(jīng)幾近被絡(luò)繹不絕的電話摧毀的作家不一樣。他的文章、他的書像是被他本人撫摩過千萬遍的,字里行間散發(fā)出的是木頭鉛筆的味道,而不是機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個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鉛筆,面帶淡定從容的微笑,他細膩動情的筆觸時不時地給自己和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小小的感動,為了一小盤帶著雨珠的潔白的緬桂花,抑或是為了一條從湖心突然一躍而起的大魚,還是堂倌頗具京腔的一聲“收茶錢——”,它們以滋潤人心的方式詮釋了“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東方古訓(xùn)。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一種境界、一種認識,大多數(shù)人為了擺脫平庸而奮斗,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經(jīng)歷了暴風(fēng)雨也見過了彩虹后,往往不再好高騖遠,而是理解平淡、用這種平淡的心境熱愛著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實從他的文章里得以體現(xiàn)的閑適之美正是他經(jīng)歷了人事浮沉后所潛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但是他給我們看到的是那種能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可惜現(xiàn)在人們大多沒有精力和心情去關(guān)注這些看似瑣碎的美,他們大多腳步匆匆,厚重的鏡片竟把人們的心與社會、與自然隔離,太多的金屬制品竟把人們的心層層包裹,作者在極力讓我們感受美的同時,我分明聽到一個慈祥的聲音在對忙著趕路的世人們說:“孩子們,慢點走,你們看這朵海棠的顏色,像是哪個大家閨秀的胭脂水不小心從指尖滑落,浸進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這說明,吃東西和喜歡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類永恒的主題之一。

古往今來,關(guān)于描寫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獨喜汪曾祺先生的風(fēng)格。究其根本,在于其文字中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贊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

在《故鄉(xiāng)的食物》里,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不過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于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溫暖著彼此的身體與心靈!

《豆汁兒》描寫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制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咸菜是不算錢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結(jié)尾處:有保定老鄉(xiāng)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跋滩四??”“咸菜不要錢?!薄澳墙o我來一碟咸菜?!绷攘葦?shù)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汪曾祺的書,用文學(xué)少女的話說,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女兒節(jié)的茶巾壽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噴噴的白芝麻,栗子。加入這么多配料的醋飯,用稍帶甜味的薄薄蛋餅仔細的包裹著。雖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卻非常親切、可愛、緊緊揪住胸口,可是讀著讀著,醋的味道也不斷變濃,直到最后變成深切的無常觀充塞胸中。

我覺得汪曾祺的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濃。尤其是飲食文化,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了。不能不讓人想起《射雕英雄傳》中黃蓉?zé)私o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語言,都是半摻著文言的,讀起來反而讓人有一種順化流暢的感覺。羽毛般又輕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著期待包在里頭的松軟康吉鰻、碎栗子的出現(xiàn)。就像是這樣的感覺!

古往今來,上至九龍?zhí)熳?,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向往著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鶴子,隱逸孤山做個隱士。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塵世帶給人的快樂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峰》中寫道:“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長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欽佩,然而對酒當歌,尋山問水,觥籌交錯卻有著那些所謂的神仙隱士們體會不到的一番樂趣與風(fēng)情。

汪曾祺的書,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個道理。他寫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見的小人物,他寫的食也是路邊小攤上的并不怎么高級的地方小吃,他寫的事也是一些常見的雞毛蒜皮??扇藗兛蓮乃强此破降瓱o味的語言中品出人與人之間的美麗情感。命運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時會偶爾留下一絲溫暖慰藉的余溫,讓人對這塵世難舍難棄,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隨便出現(xiàn)的,全看你心智夠不夠來領(lǐng)悟天意。

兒子與父親間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樣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間流出的美妙湯汁!

融化在嘴里的康吉鰻!

成塊的醋飯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絕妙的搭配!

就連纏著蛋皮的葫蘆乾也是充滿彈性非常好吃吶!

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美妙之處。想到書中人事那些美麗的誤會與牽絆,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終會露出一抹微笑。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五

1、有的小說,是寫農(nóng)村的。對話是農(nóng)民的語言,敘述卻是知識分子的語言,敘述和對話脫節(jié)。

2、小說的語言是浸透了內(nèi)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們有時看一小說,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為語言太粗糙。語言的粗糙就是內(nèi)容的粗糙。

3、語言,是內(nèi)在地運行著的。缺乏內(nèi)在的運動,這樣的語言就會沒有生氣,就會呆板。

4、好的語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說得出來的語言--只是他沒有說出來。

5、往往有這樣的說法:這小說寫得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6、我最近看了一個青年作家寫的小說,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才人小學(xué)的孩子,寫的是“我”的一個同桌的女同學(xué),這未嘗不可。但是這個“我”對他的小同學(xué)的印象卻是:“她長得很纖秀?!边@是不可能的。小學(xué)生的語言里不可能有這個詞。

7、人人心中所有,筆下所無。“紅杏枝頭春意鬧”,“滿宮明月梨花白”都是這樣?!棒[”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經(jīng)人道。

8、我想任何人的語言都是這樣,每句話都是警句,那是會叫人受不了的。

9、不單是對話,就是敘述描寫的語言,也要和所寫的人物”靠”。

10、一個人精神好的時候往往會才華橫溢,妙語如珠;倦疲的時候往往詞不達意。

11、我的習(xí)慣是,打好腹稿。我寫京劇劇本,一段唱詞,二十來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來,才落筆的。

12、我們不能說這首曲子不錯,就是旋律和節(jié)奏差一點;這張畫畫得不錯,就是色彩和線條差一點。我們也不能說:這小說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附加的,可有可無的。

13、語言的奧秘,說穿了不過是長句與短句的搭配。

14、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15、他(聞一多、在很年輕的時候,寫過一《莊子》,說他的文字(即語言、已經(jīng)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認為這是說得很對的。

16、一個作家要養(yǎng)成一種習(xí)慣,時時觀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寫下來也可以。不寫下來,就記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記的、。記憶里保存了這種常用語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寫作時就會從筆端流出,不覺吃力。

17、我認為一小說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者寫了,讀者讀了,創(chuàng)作過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寫盡了。要留出余地,讓讀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補充。

18、我們的語言都是繼承了前人,在前人語言的基礎(chǔ)上演變脫化出來的。很難找到一種語言,是前人完全沒有講過的。那樣就會成為一種很奇怪的,別人無法懂得的語言。

20、如果平日留心,積學(xué)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語言是要磨練,要學(xué)的。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六

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講究大吃大喝。杜甫的《麗人行》里列敘了一些珍饈,但多系夸張想象之辭。五代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過八品,四個高足的淺碗,四個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圓球形的東西,有點像外面滾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顏色是鮮紅的,很惹眼,用放大鏡細看,不過是幾個帶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是什么。蘇東坡是個有名的饞人,但他愛吃的好像只是豬肉。他稱贊“黃州好豬肉”,但還是“富者不解吃,貧者不解煮”。他愛吃豬頭,也不過是煮得稀爛,最后澆一勺杏酪?!永蚁氡厥撬崂锕緡\的,可以解膩。有人“忽出新意”以山羊肉為玉糝羹,他覺得好吃得不得了。這是一種什么東西?大概只是山羊肉加碎米煮成的糊糊罷了。當然,想象起來也不難吃。

宋朝人的吃喝好像比較簡單而清淡。連有皇帝參加的御宴也并不豐盛。御宴有定制,每一盞酒都要有歌舞雜技,似乎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載《宰執(zhí)親王宗室百官入內(nèi)上壽》,使臣諸卿只是“每分列環(huán)餅、油餅、棗塔為看盤,次列果子。惟大遼加之豬羊雞鵝兔連骨熟肉為看盤,皆以小繩束之。又生蔥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列漿水一桶,立杓數(shù)枚”?!翱幢P”只是擺樣子的,不能吃的。“凡御宴至第三盞,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雙下鴕峰角子?!钡谒谋K下酒是子骨頭、索粉、白肉胡餅;第五盞是群仙、天花餅、太平畢羅、干飯、縷肉羹、蓮花肉餅;第六盞假圓魚、密浮酥捺花;第七盞排炊羊、胡餅、炙金腸;第八盞假沙魚、獨下饅頭、肚羹;第九盞水飯、簇下飯。如此而已。

宋朝市面上的吃食似乎很便宜?!稏|京夢華錄》云:“吾輩入店,則用一等玻璃淺碗,謂之‘碧碗’,亦謂之‘造羹’,菜蔬精細,謂之‘造’,每碗十文?!薄稌蓸恰窏l載:“止兩人對坐飲酒……即銀近百兩矣。”初看嚇人一跳。細看,這是指餐具的價值——宋人餐具多用銀。

幾乎所有記兩宋風(fēng)俗的書無不記“市食”。錢塘吳自牧《夢粱錄》《分茶酒店》最為詳備。宋朝的肴饌好像多是“快餐”,是現(xiàn)成的。中國古代人流行吃羹。“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不說是洗手炒肉絲?!端疂G傳》林沖的徒弟說自己“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汁水”也就是羹?!稏|京夢華錄》云“舊只用匙今皆用筋矣”,可見本都是可喝的湯水。其次是各種菜,雞、鴨、鵝。再次是半干的肉脯和全干的肉。幾本書里都提到“影戲”,我覺得這就是四川的燈影牛肉一類的東西。炒菜也有,如炒蟹,但極少。

宋朝人飲酒和后來有些不同的',是總要有些鮮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銀杏,以及萵苣、“姜油多”之類的菜蔬和瑪瑙餳、澤州餳之類的糖稀?!端疂G傳》所謂“鋪下果子按酒”,即指此類東西。

宋朝的面食品類甚多。我們現(xiàn)在叫做主食,宋人卻叫“從食”。面食主要是餅?!端疂G》動輒說“回些面來打餅”。餅有門油、菊花、寬焦、側(cè)厚、油鍋、新樣滿麻……《東京夢華錄》載武成王廟海州張家、皇建院前鄭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爐。五十幾個爐子一起烙餅,真是好家伙!

遍檢《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武林舊事》,都沒有發(fā)現(xiàn)宋朝人吃海參、魚翅、燕窩的記載。吃這種滋補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大概從明朝才開始。這大概和明朝人的縱欲有關(guān)系,記得魯迅好像曾經(jīng)說過。

宋朝人好像實行的是“分食制”?!稏|京夢華錄》云“用一等玻璃淺碗……每碗十文”,可證?!俄n熙載夜宴圖》上畫的也是各人一份,不像后來大家合坐一桌,大盤大碗,筷子勺子一起來。這一點是頗合衛(wèi)生的,因不易傳染肝炎。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七

汪曾祺散文給人印象第一深刻的就是他的語言、文字。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語言風(fēng)格是受到了歸有光的極大影響。后來我了解到,歸有光的散文最大特點,就是白描,近乎于通篇的白描寫作。汪曾祺受其影響,語言中,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話。有人評價汪曾祺的語言說是“把白話白到了家”。然而,讀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帶有的那種文人雅氣。二者得到了某種平衡和協(xié)調(diào)之后,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就像在《花園》中,他說“沒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最深沉的”,“當然我嘴里是含著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無的水紅色是一種自然的巧合”,整篇文章讀下來,卻使人忍俊不禁,內(nèi)心平和,恬淡而又不乏感動,如最后他說“有一年夏天,我已經(jīng)像個大人了,天氣郁悶,心上另外又有一點小事使我睡不著,半夜到園里去。一進門,我就停住了。我看見一個火星。咳嗽一聲,招我前去,原來是我的父親。他也正因為睡不著覺在園中徘徊。他讓我抽一支煙(我剛會抽煙),我搬了一張?zhí)僖巫?,我們一直沒有說話。那一次,我感覺我跟父親靠得近極了?!?/p>

汪曾祺曾說,他所追求不是深刻,而是和諧?!拔曳浅V匾曊Z言,也許我把語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極致。我認為語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內(nèi)容”,他的語言,平淡中出于絢爛,人人看了都能明白,都能看懂。我想。這一點,他跟他的老師沈從文真是像極了。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xué)修辭,文學(xué)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的本領(lǐng),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

第二個特點,則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于從小處寫起,以小見大。他似乎特別擅長于從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達真摯的感情。正如小時候?qū)W過的那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里,“父親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是畫家,會刻圖章,畫寫意花卉。圖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漢印。他會擺弄各種樂器,彈琵琶,拉胡琴,笙簫管笛,無一不通。”而在“母親”去世后,“父親”“親手給她做了幾箱子冥衣――我們那里有燒冥衣的風(fēng)俗。按照母親生前的喜好,選購了各種花素色紙做衣料,單夾皮棉,四時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麥穗、羊羔,灰鼠、狐肷。”于是,“父親”對“母親”的深沉的眷戀,和感情清晰地展露在我們眼前,讓人讀了深深為之感動。而“父親”在一旁給十七歲的“我”瞎出主意寫情書的場景,則更是讓“父親”隨和,溫暖的形象深入人心。這些都是一些細瑣的小事,但由汪曾祺這么一寫出來,便顯得感情真摯,動人。整篇文章中都是從身邊小事寫起。雖然平淡,卻從點點滴滴中流露出對孩子們的親近、理解、包容和友善,從父親愿意放低身段,與兒子稱兄道弟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愿意讓自己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真正的融入到孩子們的世界,并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們的人。他總是用自己智慧靈巧的雙手和熱切呵護的愛心,為孩子們營造出神異快樂的童話世界,他給孩子們帶來的永遠是水晶一樣靈動明凈的琉璃世界。

代表作有《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汪曾祺曾經(jīng)小說下過一個定義:“跟一個可以談的來的朋友親切地談一點你所知道的生活?!庇谑?,我們閱讀他的小說,仿佛感覺到是一個歲月老人在夕陽下講述些有意思的往事,清淡、飄逸、耐品味,那些濃烈的、激動的、過于悲傷的東西都在他的娓娓敘述中變得淡而又淡。人情世故,舒緩有致,自有一番坐看云起的淡定。

回憶是一種遠距離的凝望和選擇,時間過濾掉外在的塵囂與浮躁,沉淀下那些醇美的、在生命中留下印跡的東西。驀然回首中,記憶里的往事點點滴滴疊印起來,形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shù)世界。

汪曾祺本人的個性和氣質(zhì)是傾向于和諧歡娛的,文如其人,其小說也具有相同的風(fēng)格。40年代的汪曾祺由于年輕氣盛,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浮躁凌厲”之氣,老年以后汪曾祺參透了許多人世的紛爭,越來越達觀,他不習(xí)慣于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嚴格的拷問,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于是,我們只在他的'少數(shù)作品里看到些許鋒芒和嘲弄,比如《講用》。而他的大部分作品表達的都是愛與美、溫情與風(fēng)俗,氤氳著世俗人生的歡娛。

汪曾祺的小說營造了一片沒有權(quán)力浸染純?nèi)欢鴮庫o的鄉(xiāng)土,一片近乎童年記憶般和諧溫馨的所在。作者把筆觸投向“故鄉(xiāng)”高郵的村鎮(zhèn),這里沒有宗法的約束,沒有現(xiàn)代文明的擠壓與喧擾,有的是一派自然與隨和,有的是任性率真的人情與人性?!妒芙洹防锏拿骱Ec小英子,《大淖記事》里的巧云和是十一子莫不洋溢著健康與活潑的光輝。大淖周圍的人對于男女之事的以兩情相悅為原則的隨意,荸薺庵和尚們打牌、殺豬、吃肉、談戀愛、找媳婦,雖然有違宗法制度和佛教清規(guī),卻是真真正正的人性的舒展和生命的歡娛。

汪曾祺小說的散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小說結(jié)構(gòu)上。他的小說情節(jié)因素很弱,較少邏輯的、因果的關(guān)系,也較少矛盾沖突所帶來的戲劇性。他更多關(guān)注的是生活,他寫人寫事,浮在上面的卻是生活。所以,他結(jié)構(gòu)小說時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維流動來“建構(gòu)”,先描寫環(huán)境背景、地理風(fēng)貌,然后出現(xiàn)人,中間碰到什么可能就會繞進去寫幾筆,就如同一條流動的小河,兩岸的草、花、云、影都倒影在里面,它不停地流著,碰到石頭、游魚、細沙都要低回不已,一唱三嘆,就這樣形成了一條豐富活潑的小河。

汪曾祺對自己的小說文體的散文化是有著充分的自覺的,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著清醒意識的文體家。在他看來,故事性太強的小說很不真實,他在小說序言里聲稱:“我的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散,這倒是有意為之的。我不喜歡布局嚴謹?shù)男≌f,主張信馬由韁,為文無法?!彼f這種處理方法受過大蘇寫作理論的影響:“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边@種行云流水般自然處理材料的藝術(shù)方法,與他本人的氣質(zhì)有關(guān)。他書畫兼長,學(xué)養(yǎng)豐富,尤喜古代筆記,“喜歡宋人筆記勝于唐人傳奇”,畫則寫意勝于工筆。他對生活審美化的處理中,只是一個平平靜靜的敘述者,性情溫和與隨意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敘述風(fēng)度和敘述文體。

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八

我們像一個個音符走進譜子里。

2.我的年齡亮在我的眼睛里。

3.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及他。有朝一日狂風(fēng)起,只見青松不見他。

4.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5.憑窗而看,河里船行,岸上人走,一切在逐漸深濃起來的煙霧中活動,脈脈含情,極其新鮮;又似曾相似,十分親切。水草氣味,淤泥氣味,燒飯的豆秸煙微帶憂郁的焦香,窗下幾束新竹,給人一種雨意,人“遠”了起來。我這樣望了許久,直到在場上捉迷藏的孩子都回了家,田里的苜宿(有個草字頭)消失了紫色,野火在遠遠的山頭晶明的游動起來,我才回過身來。

6.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7.小英子的家像一個小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條小路通到孛薺庵。獨門獨戶,島上只有這一家。島上有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jié)大桑葚,三棵結(jié)白的餓,三棵結(jié)紫的;一個菜園子,瓜豆蔬菜,四時不缺。院墻下半截是磚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門是桐油油過的,貼著一副萬年紅的春聯(lián):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門里是一個很寬的院子。院子里一邊是牛屋、礁棚;一邊是豬圈、雞窠,還有個關(guān)鴨子的柵欄。露天地放著一具石磨。正背面是住房,也是磚基土筑,上面蓋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還露著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薩的畫像上貼的金還沒有發(fā)黑。兩邊是臥房。隔扇窗上各嵚了一塊一尺見方的玻璃,明亮亮的,—這在鄉(xiāng)下是不多見的。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充鼻子。

9.這里的顏色、聲音、氣味和街里不一樣。這里的人也不一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習(xí)俗,他們的是非標準、倫理道德觀念和街里的穿長衣念過的“子曰”的人完全不同。媳婦,多是自己跑來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

10.像一只饑餓的鳥,到處飛,想給兒女們找回一口食?;貋頃r總帶著滿身的草屑灰塵。

11.茶擔(dān)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細瓷茶杯,桶內(nèi)和杯內(nèi)都裝了香茶。

花擔(dān)子。鮮花裝飾的擔(dān)子。

挑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的扁擔(dān)都極軟,一步一顫。腳步要勻,三進一退,各依節(jié)拍,不得錯步。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雖無很難的技巧,但幾十副擔(dān)子同時進退,整整齊齊,亦頗婀娜有致。

12.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fēng)滿面生。

13.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14.越冬的麥粒在松軟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15.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喝一毛三的是一個層次,喝二鍋頭的是一個層次,喝紅粱大曲、華燈大曲的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個層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層次,喝茅臺的是最高層次。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九

1、我初學(xué)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2、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3、我以為語言具有內(nèi)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zhì)、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yǎng)。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guān)。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nèi)部汁液流轉(zhuǎn),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4、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5、她問了我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為什么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

6、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nèi)サ迷缌?,他還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fā)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7、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nèi)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梢哉f,是郭沫若的這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xué)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8、國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fā)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jīng)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fā)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xué)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nèi)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10、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yǎng)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么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11、國子監(jiān),就是從前的大學(xué)。

12、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13、人間存一角,聊放側(cè)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受戒》。

28、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汪曾祺《受戒》。

29、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30、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31、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32、現(xiàn)在,場子里又空了,又是一個新的場子,還是那棵小棗樹,挺立著,搖動著枝條。

33、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4、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35、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36、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37、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38、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39、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zāi)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40、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41、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yīng)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yīng)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42、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43、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44、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fēng)中。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45、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十

29.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30.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31.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32.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33.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4.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35.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36.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37.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38.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39.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zāi)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40.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41.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yīng)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yīng)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42.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43.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44.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fēng)中。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45.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我們像一個個音符走進譜子里。

2.我的年齡亮在我的眼睛里。

3.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及他。有朝一日狂風(fēng)起,只見青松不見他。

4.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十一

汪曾祺是一位來自高郵的作家,他筆下的美食被描寫的十分生動,富有特色。每次讀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仿佛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與美食相結(jié)合,令人欲罷不能,愛不釋手。

品嘗這些美食時,應(yīng)該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時光。無論是家鄉(xiāng)的鴨蛋,還是每年必做的炒米;無論是充滿了感情的慈姑,還是鮮嫩爽口的咸菜,都使汪先生回味無窮。讀著這些質(zhì)樸的文字,我卻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世間和汪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幸福時光。比如每次年夜飯奶奶都要做的饅頭丸子。過去的生活條件不好,做丸子總要摻上許多手工的細碎饅頭。所以說是丸子,其實肉少饅頭多,吃起來像是肉丸子。即使是這樣,這也是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的好菜。隨著現(xiàn)在生活越來越好,饅頭丸子里肉占了大部分,有時家里的長輩還會調(diào)侃說肉太多,不是當年的味兒,與記憶中的那個美味總是差了一絲。

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卻在家里人心中是再好不過的。原因很簡單——傳承與回憶。這是太奶奶曾經(jīng)的拿手菜,教給了奶奶把美味傳遞下去,這就是傳承。如今,太奶奶已經(jīng)過世,吃到這個菜也會讓全家人想起曾經(jīng)那些美好和值得紀念的回憶。

汪先生文章里的每一道美食都不僅是簡單的食物,背后更有一個個故事。這一道饅頭丸子更是這樣,承載了我家?guī)状说幕貞洠约皩ο热说乃寄睢?/p>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十二

汪曾祺是一位來自高郵的作家,他筆下的美食被描寫的十分生動,富有特色。每次讀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仿佛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與美食相結(jié)合,令人欲罷不能,愛不釋手。

品嘗這些美食時,應(yīng)該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時光。無論是家鄉(xiāng)的鴨蛋,還是每年必做的炒米;無論是充滿了感情的慈姑,還是鮮嫩爽口的咸菜,都使汪先生回味無窮。讀著這些質(zhì)樸的文字,我卻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世間和汪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幸福時光。比如每次年夜飯奶奶都要做的饅頭丸子。過去的生活條件不好,做丸子總要摻上許多手工的細碎饅頭。所以說是丸子,其實肉少饅頭多,吃起來像是肉丸子。即使是這樣,這也是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的好菜。隨著現(xiàn)在生活越來越好,饅頭丸子里肉占了大部分,有時家里的長輩還會調(diào)侃說肉太多,不是當年的味兒,與記憶中的那個美味總是差了一絲。

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卻在家里人心中是再好不過的。原因很簡單——傳承與回憶。這是太奶奶曾經(jīng)的拿手菜,教給了奶奶把美味傳遞下去,這就是傳承。如今,太奶奶已經(jīng)過世,吃到這個菜也會讓全家人想起曾經(jīng)那些美好和值得紀念的回憶。

汪先生文章里的每一道美食都不僅是簡單的食物,背后更有一個個故事。這一道饅頭丸子更是這樣,承載了我家?guī)状说幕貞?,以及對先人的思念?/p>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十三

1、我初學(xué)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p>

2、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xiàn)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

3、我以為語言具有內(nèi)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zhì)、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tài)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yǎng)。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guān)。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nèi)部汁液流轉(zhuǎn),一枝搖,百枝搖。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4、我每天醒在鳥聲里。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6、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我們?nèi)サ迷缌?,他還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fā)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厦娲蟾庞袀€滑車。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

7、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撰稿人為黨內(nèi)外的理論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先生是致命的一擊??梢哉f,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xué)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p>

8、國子監(jiān),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fā)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jīng)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fā)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xué)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nèi)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9、新校舍大門東邊的圍墻是“民主墻”。墻上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壁報,左、中、右都有。有時也有激烈的論戰(zhàn)。有一次三青團辦的壁報有一篇宣傳gd黨觀點的文章,另一張群社編的壁報上很快就貼出一篇反駁的文章,批評三青團壁報上的文章是“咬著尾巴兜圈子”。這批評很尖刻,也很形象。“咬著尾巴兜圈子”是狗。

10、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yǎng)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么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11、國子監(jiān),就是從前的大學(xué)。

12、坐在亭子里,覺山色皆來相就。

13、人間存一角,聊放側(cè)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汪曾祺《受戒》。

28、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汪曾祺《受戒》。

29、睡著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曇花開了。――汪曾祺《受戒》。

30、墓草凄凄,落照黃昏,歌聲猶在,斯人遠矣。――汪曾祺《受戒》。

31、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32、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33、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4、人到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這種比悲號更為沉痛的滑稽感。

35、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36、西瓜以繩絡(luò)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37、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38、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39、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zāi)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40、賞花賞到氣息,氛圍,情懷。隔江看花,隔窗聽雨,隔著人世中一層一層占有的標簽,輕啟那古舊又明潤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兩肩花瓣,踏一回輕雪,活著,走著,看著,欣喜著,卻沒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41、我覺得一個現(xiàn)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兒女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xiàn)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yīng)由他們自己來設(shè)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yīng)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42、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后再說。逝者如斯。

43、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么說什么,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

44、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只記花開不記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風(fēng)中。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45、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46、茶擔(dān)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細瓷茶杯,桶內(nèi)和杯內(nèi)都裝了香茶。

花擔(dān)子。鮮花裝飾的擔(dān)子。

挑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的扁擔(dān)都極軟,一步一顫。腳步要勻,三進一退,各依節(jié)拍,不得錯步。茶擔(dān)子、花擔(dān)子雖無很難的技巧,但幾十副擔(dān)子同時進退,整整齊齊,亦頗婀娜有致。

47、不教白發(fā)催人老,更喜春風(fēng)滿面生。

48、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

49、越冬的麥粒在松軟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50、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喝一毛三的是一個層次,喝二鍋頭的是一個層次,喝紅粱大曲、華燈大曲的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個層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層次,喝茅臺的是最高層次。

汪曾祺的散文摘抄篇十四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以風(fēng)趣的筆法戲謔的語言記敘了當年西南聯(lián)大里的一個重要的日常生活組成部分——跑警報。

文章背景是抗戰(zhàn)時期的昆明,由于華北地區(qū)的淪陷,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并而成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就在昆明繼續(xù)進行教學(xué)和科研工作。但日本的軍事力量已經(jīng)深入到西南重鎮(zhèn)——昆明,經(jīng)常派出飛機對昆明進行轟炸,所以空襲警報在昆明城來說已經(jīng)是習(xí)以為常的聲音。為了躲避轟炸,每當拉響警報的時候,昆明全城的人就往城外轉(zhuǎn)移,學(xué)生們也不例外,大家把這稱作“跑警報”

在作者的筆下,原本緊張的躲避空襲成了一件很平常甚至還帶有一些樂趣的事情——跑警報。作者以仔細的觀察,細膩的筆法去描述每一件發(fā)生在身邊的趣事,并把他們放大,反映了中國人民樂觀的態(tài)度。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