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7:31:19 頁碼:14
最新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模板10篇)
2023-11-19 07:31:19    小編:ZTFB

電影是一種生動形象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它可以給觀眾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寫總結時,我們應該注重用詞準確,不偏離主題,表達清晰。了解他人的總結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自我總結。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一

論文摘要:采用華東師范大學桑標編制的《社區(qū)青少年心理現(xiàn)狀調查問卷》,抽樣調查南昌市社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有17.59%的人存在人格特征與人格發(fā)展障礙,21.47%的人承認自己有情緒方面的問題,26.36%的人有行為適應問題,48.62%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面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方面也多數(shù)持肯定或積極的態(tài)度。結果表明南昌市社區(q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比預期情況好,但是仍存在一定問題,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教育。

論文關鍵詞:社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

社區(qū)青少年是指16歲到25歲之間,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沒有進一步就學的青少年。社區(qū)青少年群體具有青年群體的普遍特征,但他們由于家庭教育的失當,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教育出現(xiàn)盲區(qū)以及社區(qū)組織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們不參加全日制學校的學習,沒有固定工作和穩(wěn)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級組織的管理,游離于學校和工作單位之外。

現(xiàn)階段我國社區(qū)工作與管理體系還未建立、完善,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狀況還只是停留在主觀意識的判斷上,很少有過專門針對社區(q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嚴格的調查統(tǒng)計,而有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得到解決,將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本課題基于對社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關心,及時準確把握青少年心理動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了此次的調查研究。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二)方法。

調查過程中采用的是華東師范大學的桑標編制的《社區(qū)青少年心理現(xiàn)狀調查問卷》。問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緒和行為發(fā)展,認知發(fā)展,與人交往和行為表現(xiàn)五個部分,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題目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客觀題有單項選擇和不定項選擇。主觀題需要自行填寫。

(三)統(tǒng)計方法。

采用epidata302雙份輸入、糾錯、建立數(shù)據庫,進行spss160統(tǒng)計分析。

二、結果。

(一)人格特征與人格障礙方面。

社區(qū)青少年所處的環(huán)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穩(wěn)定,其人格特征較一般青少年來說更容易偏離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圍,形成不良的個人傾向和行為反應模式。據上海市一項社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社區(qū)青少年在敵意,妄想,焦慮,強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嚴重,人格問題較為普遍。

從數(shù)據看出社區(qū)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2、依賴性人格障礙:有7859%的人承認自己仍靠家人供養(yǎng),沒有獨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們雖然渴望能夠獨立出來,但是認為自己沒有自立的能力,還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滿意現(xiàn)在的情況,不愿意參加工作,承擔責任。

(二)情緒和行為發(fā)展特征方面。

與同齡人相比,情緒困擾從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無助,自卑感,壓抑憂郁,自負,焦慮不安,敵對怨恨和悲觀絕望。

1、自卑:有3541%的人報告自己存在著自卑情緒,尤其為女生。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面臨急劇轉變的關鍵時期,極易產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極端。

2、孤獨:有477%的社區(qū)青少年表示通過網絡交友排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孤獨,他們感覺生活無聊,需要與別人溝通,但是又由于網絡使青少年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更加加深了他們的孤獨感。

3、焦慮:有30%的人報告自己因升學,就業(yè)感到壓力很大,人際交往,生理方面等問題也是焦慮感的來源。

4、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感是指個體在不斷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數(shù)據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習得性無助的感覺。

5、壓抑苦悶:有2340%的人是壓抑苦悶的。對于社區(qū)青少年來說,周圍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對處于弱勢,父母不太關注其情緒狀況,對社區(qū)青少年的理解和幫助不足,導致社區(qū)青少年的壓抑失去最安全的釋放口。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困擾他們最大的情緒問題主要是挫折無助,但男生與女生困擾不同的地方是,男生為自負情緒所困擾,而女生較多的是自卑情緒,檢出率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317,p=0028)。而隨著學歷的升高,他們在就業(yè),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學歷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壓力也越大,越容易產生挫折感。

(三)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對于青少年來說,父母是他們人際交往的重要對象。報告說有6749%的人認為自己與父親的關系好,8756%的人認為自己與母親的關系好。較之于家庭關系,同伴關系,社區(qū)工作者和青少年的關系更類似于服務與被服務,指導與被指導之間的.關系。2536%的人表示與他們的關系好。

網絡人際交往關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對于社區(qū)青少年的成長既有正面效應也有一定的負面效應。社區(qū)青少年作為一個閑散于社會的未成年人群體,為了減輕心理壓力,需要尋找友誼,尋找心理支持。

(四)行為特征與行為適應問題。

在各種壓力源下,青少年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行為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就是網絡成癮問題,絕大部分的青少年報告自己曾經去過網吧,有5840%的人報告自己在網吧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

社區(qū)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監(jiān)控力弱等特點。另外,由于社區(qū)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狀態(tài),極其容易用上網來發(fā)放時間,填補空虛的生活。3240%的人說靠玩電子游戲以打發(fā)時間,逃避壓力源帶來的壓力。

(五)認知特征與認知偏差。

認知方面主要有對自己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社區(qū)青少年對自己的評價是正性的,他們在用三個詞來描述自己時,發(fā)現(xiàn)使用比較多的有積極,樂觀,自信的人,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憂郁等負性評價。

出現(xiàn)這種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歸因偏差。有5551%的認為是事情的成功與否在與運氣,在韋伯的三維度歸因理論中,運氣歸結為不穩(wěn)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維度,當個體將成功歸因于運氣時,他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著運氣的到來。

三、討論。

總體來看,南昌市社區(qū)青少年雖然存在不少有關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心理問題,但是比預期情況要好,而且在與桑標研究的上海市社區(qū)青少年心理現(xiàn)狀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南昌市社區(qū)青少年的狀況普遍要好。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南昌的經濟發(fā)展并不是很發(fā)達,所受到的生活壓力較??;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社會上對社區(qū)青少年的關注越來越多,無論是從家庭教育方面還是社區(qū)工作者方面都社區(qū)青少年的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二

論文摘要:由于年齡逐漸增長,高中女生的心理特點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在高中綜合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眾多。權衡考慮來說,主要有主、客兩方面因素。同時,主、客觀因素相輔相成,集中在主觀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通過女生的心里活動特點表現(xiàn)出來。

1.深刻而穩(wěn)定的女生動機。

針對高中所學的知識逐步增加,認識辨別能力的不斷提高,女生對體育活動的意義、作用的認識漸趨于正確化,更為深層次的對社會性體育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對此,針對那些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彼此關聯(lián)較為密切的間接動機,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女生對學習的直接動機。他們上體育課或參加體育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動機,既是一種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種學習的理智態(tài)度,又渴望獲得現(xiàn)實中種種滿足與認可。

2.增加興趣全方面的選擇度。

高中階段,女生對體育的興趣及其態(tài)度分化將更進一步加深。男生側重于熱愛競賽性活動,與初中生相比,有過之而不及。女生則側重于喜愛動作優(yōu)美、運動力度與強度都相對適中的體育項目。與此同時,部分女生對體育欠缺正確性認識,或體育基礎不牢的女生,則對開設的體育課及體育鍛煉產生了厭倦消極的態(tài)度。特別是女生,因為自身性特征的明顯變化,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對要求技巧性較強的活動產生顧慮,由此而產生的惰性在體育活動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

在教育的正確引導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確自身畢業(yè)之后,不管是繼續(xù)走求學之路還是走就業(yè)之路,都需要具備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強硬的能力,而且必須具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適應學習或參加社會建設的需要。他們逐步地明確了身體的健康與個人生活、學習、工作及其未來事業(yè)發(fā)展的利害關系。由此,她們不僅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需求,而且開始注重體育實用價值的講究,側重于探究體育與人生相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

4.全面提高女生的綜合能力。

綜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識的獲得、技能的熟練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來說,主要通過女生完成某項活動的具體狀況來評測能力的高低。比如體育老師的熟練講解、示范以及組織教學技能,并結合女生自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備怎樣的能力,對自身的認識度與實踐所能達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項活動的可能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各種興趣和能力是在體育活動中通過老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而形成的。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對培養(yǎng)興趣和能力,意義很大,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與女生的主動積極性相結合,只有當女生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時,興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強化女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意志是指一個人自覺確定目的,根據目的去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并不斷地去克服各種困難,從而達到預定目的心理過程。同時,氣質是人的情感和神經活動過程的強度、速度以及平衡性、靈活性等動態(tài)心理特征,它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外部表現(xiàn)。氣質類型的不同特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多血質的女生反應迅速、靈活、精力充沛、熱情,但易見異思遷,堅持性不夠。對這樣的女生教學內容應多樣化,練習中要有一定間歇。粘液質女生細心、沉著,但不夠靈活,缺乏激情,反應慢,很能堅持學習,成績和情緒也較穩(wěn)定。抑郁質的女生缺乏戰(zhàn)斗精神,技術差。所以任何一種氣質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這要求老師采用適當?shù)慕逃侄?因材施教,揚長避短,使各種氣質的女生都能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在運動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預定目的,必須克服種種困難,如練習時的肌肉疲勞感覺,中長距離跑時出現(xiàn)的極點現(xiàn)象;以及在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下練習。如天氣變化、上坡跑等,可見克服困難是運動過程的客觀要求。為了克服困難,必須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這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堅強的意志品質表現(xiàn)為:自覺性、果斷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紀律性等。

體育教學中對女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是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通過體育教學的各個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結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的:

(1)需要強化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協(xié)助女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教育女生嚴格遵守體育課堂紀律,遵守各項運動規(guī)則,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作風。

(3)根據女生的具體狀況,體育授課的特點,巧妙地使得具有計劃性的教育與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確的結合起來。比如,對女生在運動時出現(xiàn)疲勞感時,要使用生動靈活的教法使女生的興奮和抑制及時轉穩(wěn);對個別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險時,老師需要耐心認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確的教學要求,及時實施有效地安全措施,進行保護。

(4)老師要善于根據不同女生的運動水平和項目特點,對教學難度、運動負荷量、女生心理品質等方面提出恰當?shù)囊?使女生能順利地掌握運動技術,增強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1.適當?shù)剡M行教材教法改革創(chuàng)新。

在開展的體育教學全過程中,需要適當?shù)貙ε到y(tǒng)化的講解一些體育衛(wèi)生、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等各方面的理論知識,使其明確掌握體育科學鍛煉的理論與方法。另一個關注點,可以有針對性地詳細講解技術方面的`問題,語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簡潔化,并能準確地運用體育名詞術語。在嚴格按照體育教學大綱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深入實際生活中,因人而異,對女生講解一些適合我國民族傳統(tǒng)的、簡潔易懂的,并能長久堅持鍛煉的項目內容與鍛煉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乃至工作中,處處收益。

2.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與女生之間的傳教、女生與女生之間的交流,都是人際交往的特殊表現(xiàn)之一,它不僅對體育教學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對女生個性的豐富發(fā)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心理特點的角度來考慮,高中女生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自尊性較強,渴望老師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愛老師的基礎上,同樣得到老師的尊重。師生關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愛戴老師,同時,老師尊重女生、愛護女生,增強女生對教學內容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師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共同參與到體育的教與學活動中。在此基礎上,女生才能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極大樂趣,并轉變思想,真正懂得體育運動帶來好處。

3.因勢利導,發(fā)揮女生的個性優(yōu)勢。

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教育,相對于其他教學比較容易些。一樣的女生,個性卻相差千里。不僅重視紀律方面的教學,還要注意技術技巧方面的個性教育,因勢利導。由于性別、年齡、體育基礎、健康狀況、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別較大。老師在組織教學方面,既要保證全面地指導課程順利進展,更需要針對每位女生的實際,著重于個別教育。在準備授課前,老師需要明確每位女生的實際情況,盡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個女生的心理特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更好地因勢利導,取得教學的預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與此同時,性格是一個人在對待現(xiàn)實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比較穩(wěn)定而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當我們明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預見他在某種情況下將會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養(yǎng)他的性格。經常從事體育活動對女生形成優(yōu)良性格產生巨大的影響。如表現(xiàn)出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果斷性、頑強性、勇敢、機智、靈活、自制力、必勝的信念、積極、樂觀、團結、友愛等。

參考文獻:

[1]尹承貴.如何開發(fā)體育與健康課課程資源.[j]基礎教育參考..10。

[2]劉曄,趙鑫.體育教學中應注意點幾種心理效應.[j]現(xiàn)代教育科學,04。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三

廣義上的道德教育是一種通過知識傳授、觀念養(yǎng)成、性格培養(yǎng)等途徑來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觀念、政治意識、行為規(guī)范、心理調適等方面素質的教育活動,也就是說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四個方面組成的,這些教育活動是一個有機體,統(tǒng)一地存在于廣義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養(yǎng)政治素質,它解決與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有關的問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思想素質,它解決與思想認識和思想工作方法有關的問題;倫理道德教育培養(yǎng)倫理道德素質,它解決與社會倫理和個人道德有關的問題。當前所說的道德教育的內涵就是這三種教育的總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以社會為本的德育活動,即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對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影響,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一定社會或階級需要的人。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內涵有本質的不同,它是一種培養(yǎng)個人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話動。具體而言,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方法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使其心理過程正常、健康發(fā)展,從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良好的個性,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減少和預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動,它解決的是心理素質上的問題。心理教育的這一概念,概括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以及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治療和普及性的心理知識教育等。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教育只關注傳統(tǒng)意義上的德育,忽視了與學生身心發(fā)展更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差異。

第一,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產生的淵源不同。自古就有以德治國的說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道德教育源遠流長。道德教育的產生與發(fā)展的過程,也正是人類社會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心理學相對于德育而言,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當人們分析各類社會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無法從既定的道德標準中找到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釋時,便開始關注個體的心理現(xiàn)象,從而開始了對個體心理的研究,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筆者認為,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二,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內容不同。道德教育要解決的是思想、政治領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惡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的問題;而心理教育要解決的是提高心理素質、發(fā)揮心理潛能以及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道德教育針對的是政治方向、思想傾向和道德價值觀念的問題,解決人的社會傾向問題;而心理教育主要是幫助受教育者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系,發(fā)展?jié)撃?,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適應學校、家庭和社會。相對來說,心理教育解決的是育人任務中基礎層次的問題。

第三,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同。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道德教育已經形成了完善的行為準則和標準的道德規(guī)范。所以,道德教育常用灌輸和樹立榜樣的方式開展教育工作。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動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個體沒有任何自由發(fā)揮和自主判斷的空間。榜樣式的教育方法通常通過榜樣的事跡促發(fā)人們深藏在內心的道德情感,從而促使人們以榜樣的行為規(guī)范來約束自身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覺悟得到提高。榜樣式的教育方法比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更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且教育效果更為明顯。進行道德教育的這兩種方法,屬于被動式教育。而心理教育常通常采用傾聽、討論、鼓勵、輔導等方法開展教育工作。這些方法都屬于互動的、主動式的教育方式。心理問題源于個體的內心,表現(xiàn)于個體的語言、行為,要做好心理教育,首先必須了解和掌握個體的心理,只有通過傾聽、討論、觀察,才能對個體的心理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通過討論、鼓勵、輔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對個體進行心理教育。由于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方法存在主動式與被動式的差異,因此筆者認為,在教育過程中,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面對群體集中教育的方式,而對于心理教育則更適合采用面對個體單獨教育的方式。

第四,推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動力不同。從上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方法上的主動式與被動式的差異中不難看出,推進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動力是不同的'。道德教育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外部,它是一些道德規(guī)范和要求,往往要求被了解、被接受;而心理教育的動力則是來自于內部的、自身的需求,它是主動的、積極的。第五,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對個體發(fā)展階段性要求的程度不同。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雖然也需要針對個體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內容的道德教育,但不同階段的道德教育內容并沒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在心理教育過程中,必須針對個體心理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開展不同內容的心理教育,這樣心理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梢哉f,心理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階段性要求程度高于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聯(lián)系。

第一,道德教育離不開心理教育。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質之上的。沒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受教育者沒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道德教育工作就無法正常開展或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心理教育到位了,道德教育才會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受教育者才能在紛繁復雜的是非面前辨清方向,明確目標,經受考驗,從而使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說,道德教育離不開心理教育。

第二,道德教育為心理教育明確了教育方向。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發(fā)展階段的道德教育的內容是有差異的。道德教育的內容必須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心理教育也必須同不同時期的道德教育相適應。在不同時期道德教育過程中凸顯的心理問題,也正是心理教育需要首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脫離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是沒有目的和意義的。所以說,道德教育離不開心理教育,同時,道德教育又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三,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必須有機結合。從道德教育的視角看,心理教育給日益受到嚴峻挑戰(zhàn)的德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心理教育對人生發(fā)展的作用使其成為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強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聯(lián)系,使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融為一體,是現(xiàn)代德育的發(fā)展方向。從心理教育的角度看,在主體性發(fā)展、整體性發(fā)展、現(xiàn)代素質發(fā)展、道德心理能力發(fā)展、人格發(fā)展等方面,心理教育發(fā)展觀與道德教育發(fā)展觀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二者的結合點是促進道德人格發(fā)展。這種共同的發(fā)展觀使心理教育成為現(xiàn)代德育的基礎。

道德教育方法以被動式灌輸為主,心理教育的方法以主動式引導為主。在教育過程中,首先從道德教育的內容出發(fā),在灌輸?shù)赖乱?guī)范和準則的同時,積極同受教育者進行主動溝通和交流,讓他們暢所欲言地談出在接受道德教育過程中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掌握和了解他們的心理,然后有針對性地通過心理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從內心接受必須遵循的規(guī)范和準則。將道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之中,同時使心理教育服務于道德教育。在個體的一切素質中,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其他一切素質的基礎,也是人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其才干的必要條件。只有清楚地認識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差異與聯(lián)系,將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把心理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計劃,在心理教育過程中灌輸?shù)掠闹R和理念,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四

摘要:中學階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中學生的情緒、交往、性格等等都會發(fā)生微妙的或是急劇的變化。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分析、仔細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的不斷變化,中學生的情緒特點、交往活動、耐挫心理都存在一定的動態(tài)性,只有掌握其特點,才能正確把握教育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

1、情緒的豐富性。

從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來看,中學生出現(xiàn)較多的自我體驗,自我尊重的需要強烈,易產生自卑、自負等情緒體驗;從社交方面來看,中學生的交往范圍日益擴大,與同學、朋友、師長之間的交往更細膩、更復雜,對“友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有的中學生還開始體驗一種更突出的感情活動――戀愛,而戀愛活動往往又伴隨著深刻的情感體驗,這種特殊的體驗對中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從社會實踐活動來看,中學生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社會,學習社會道德規(guī)范,對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價值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部分確立了道德感、正義感,同時理智感、美感、集體榮譽感等高級情感也有所發(fā)展。

2、情緒的強烈性。

心理學家霍爾認為青年期處于“蒙昧時代”向“文明時代”演化的過渡期,其特點是動搖的、起伏的,出現(xiàn)了相互對立的沖突,他把這一時期稱為“狂風暴雨”時期。青年時期的情緒體驗特別強烈,富于激情,而他們意志能力的發(fā)展又不夠完善,理智駕馭不了情感。情緒一旦爆發(fā)就難以控制。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

3、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

由于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定型,認知能力還待提高,他們的情緒活動往往強烈而不能持久。情緒活動隨著其認知標準的改變而改變,情緒易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狀態(tài)。今天情緒高漲、精神振奮,明天可能情緒低落、萎靡不振;今天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明天可能恨之入骨,容易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

1、自卑。

自卑是自我情緒體驗的一種形式,在心理學上又稱為“自我否定”。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由于學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部分中學生很可能由某一時期學習的“佼佼者”變成某一時期學習的“普通一員”。這種“地位”的改變是造成部分學生自卑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有自卑感的學生由于自我評價過低。導致行為畏縮、瞻前顧后、多愁善感,自卑心極強,過于敏感,嚴重影響了各方面的正常發(fā)展。

2、焦慮。

焦慮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消極情緒現(xiàn)象,是人們對即將發(fā)生的某種事件或情境感到擔憂和不安,又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解決時產生的情緒體驗。過分的焦慮使人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總是擔心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辦事效率低下。引起中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有:入學適應困難、學習問題等,如:考試焦慮、人際交往、社會恐怖引起的焦慮、高考升學等。

3、抑郁。

抑郁也是極為復雜的`情緒障礙,是正常人以溫和方式體驗到的、已經作為日常生活一部分、持久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當個體感到無法應付外界壓力時常常會產生這種消極情緒。一部分中學生由于不喜歡所學某一科目,產生偏科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考試成績,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導致情緒抑郁,他們的主要表現(xiàn)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郁郁寡歡、悶悶不樂、興趣喪失,體驗不到生活、學習快樂,并伴有食欲減退、失眠等。

4、易怒。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情緒反應都是由大腦皮層決定的。但是美國紐約大學的萊克杜斯通過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情緒的發(fā)生都要經過大腦皮層的整合與評估,他認為“情感通道之外,另有一小絡神經元直接自丘腦連接到杏仁核,通過這些狹小通道,杏仁核可直接在大腦皮層尚未作出評估之前搶先作出反應,導致有機體的一時沖動”。處于青年期的中學生內分泌系統(tǒng)處于空前活躍時期,易怒是中學生常見的一種消極激情,有的中學生因一件小事或一句話就激動得暴跳如雷,或出口傷人,或粗暴相向。

人際交往是社會關系的動態(tài)形式,它是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條件,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中學生不愿意再依賴家長、教師。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社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結交朋友有時難免造成人際交往障礙。

1、自我為中心。

人際交往是雙方的,在交往過程中雙方都獲得一定的滿足,才有可能繼續(xù)維持和發(fā)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從交往中獲得好處,而不顧及對方的意愿和利益,這種交往必定要失敗。以自我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現(xiàn)為:強調評價標準和自我性,注重自己目的的實現(xiàn)。

2、心理不相容。

心理不相容是在人際交往中,當他人不能與自己觀點一致或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認同時,而產生苦惱焦慮,導致與社會和他人相隔離,自我封閉。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礙的人,總是將自我束縛在一個狹小的交往范圍之內,對他人的一些個性特點往往“看不慣”,因而懶得交往;還有的是由于性格內向,平時不善社會交往,上了中學接觸的人多了起來,為了擺脫與人交往的尷尬,自動與他人和社會隔離?,F(xiàn)在許多中學生癡迷網絡,就是為了生活在那個虛擬的世界里,遠離社會人群,所以,心理不相容是中學生交往中一種極為有害的心理障礙。

3、羞怯。

中學生普遍具有一種強烈的交往意識,但在實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中學生無勇氣。原因有二,一是害羞,一是膽怯。羞怯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

(3)挫折性羞怯。有兩種表現(xiàn):一種是反射性羞怯,如在大庭廣眾前受到冷遇,以后遇到類似情況就有羞怯感;另一種是演化性羞怯,如和陌生人交往中碰到過尷尬情況,而后與所有陌生人打交道時就會出現(xiàn)緊張。

4、角色困惑。

有些中學生在交往中沒有正確認識自我角色,不能根據所處環(huán)境和場合不斷調節(jié)、變換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身份以及沒有根據不同的角色去學習相應的與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因此在與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致失敗。

1、個體的生理因素也是產生挫折的原因。

產生挫折的生理因素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身體、容貌、健康狀況、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質所帶來的限制。例如,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難以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人際交往等社會活動中可能因其貌不揚而處于劣勢,往往無法在社會場合中瀟灑自如、談笑風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使自己陷入孤寂境界等等,都可能給中學生帶來挫折感。

2、自我估計不恰當易引起挫折。

中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往往容易過高估計自己,好高騖遠,因達不到目標而引起挫折。一位中學生剛入學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名列前茅,爭當三好學生。主觀盲目地給自己制定了過高的目標,其結果當然是實現(xiàn)不了。而這對這位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當然一個人自我估計過低,畏縮不前,就會錯過成功在望的目標,也會造成挫折。

3、動機沖突是引起挫折的重要原因。

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會同時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機。如果這些同時并存的動機不能同時獲得滿足,并且在性質上又出現(xiàn)彼此相互排斥的情況時,就會產生動機沖突的心理現(xiàn)象。當個體有兩個動機同時存在,并且其強度相當,而這兩個動機相互排斥只能滿足其中一個動機時,另一動機無疑受到了挫折。例如,中學生想多參加社會活動。鍛煉和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同時又擔心占用時間太多,影響學習等等。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五

閱讀實質上是一個心理過程,包括閱讀需求、閱讀動機、閱讀興趣、閱讀記憶、閱讀情感、閱讀后產生的各種心態(tài)和效應。青少年群體由于身心的成長變化而表現(xiàn)出特殊的閱讀現(xiàn)象。青少年在高中階段生理上不斷成熟,性別意識突出;在心理上也不斷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知覺觀察水平顯著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逐步發(fā)展,追求自我的個性以及情感的控制。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經歷著如此顯著變化的時期,面對繁重的課業(yè)和升學的壓力,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關心和理解,他們也需要一種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釋放自己心理壓力的途徑。而傳統(tǒng)的語文課本或語文課外讀物、名著對他們來說顯得枯燥無味,不能滿足這種閱讀需求。在網絡科技和電子產品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青少年就自然而然會想到在網絡上尋找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于是,他們把眼光轉向網絡文學,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作品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高中生身心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我們就可以得知他們的閱讀需求,從而探求他們的閱讀動機及閱讀興趣。

網絡的普及為青少年閱讀網絡小說提供了便捷的途徑。目前,國內點擊率比較大的網絡站包括起點中文網、晉江原創(chuàng)網、紅袖添香、瀟湘書院、榕樹下,新浪、搜狐等站上也有相應的讀書頻道。但是在選擇類型上,男生和女生有著明顯不同的傾向,各個網站也針對不同的閱讀群體進行了閱讀方向的分類。如在起點中文網首頁的分類中把男生比較喜歡的玄幻、仙俠等和女生網作為不同的類別區(qū)分了開來,而瀟湘書院則以言情小說作為主打內容,自稱“女性免費小說網站”。所以,我們可以從性別角度分析青少年在選擇網絡小說時的閱讀心理。

從傳統(tǒng)的性格特征上來看,男生在交往中比較主動,擅長邏輯思維。而且在性別差異研究中,有一個得到一致支持的說法,即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擊傾向,并且男生一般更具冒險精神和競爭心理,因此在選擇網絡讀物時更偏向于玄幻仙俠類和盜墓類的小說。

1.玄幻仙俠小說的幻想性與逃避現(xiàn)實心理的滿足其實,到現(xiàn)在為止,文學界還沒有一個對玄幻小說的精準定義。一般認為玄幻小說是建立在思維想象的基礎之上,敘述具有特異能力的人物與實踐的幻想類小說,多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為母體,揉和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主要代表作品有《飄邈之旅》《小兵傳奇》。同樣屬于幻想類小說的仙俠小說是指“運用修仙之法突破天人之境飛升虛空的作品”[5]81。它與玄幻小說主要的區(qū)別點在于以“仙”為內核,作者往往會設置一系列仙術、仙藥和修仙等級。主要代表作品有《誅仙》《凡人修仙傳》。在主角的設置和情節(jié)的展開上,這兩類小說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模式化。小說中的主人公充滿青春氣息,具有堅強、率真、勇敢等美好品質,在個人奮斗和成長的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并最終成為英雄或至尊。主人公身上的美好品質雖然吸引了眾多年輕美貌的女子但他卻能專一深情。玄幻小說和仙俠小說最鮮明的特征就在于“文本虛擬性”和“幻想性”,在構造方面極大地超脫了現(xiàn)實,展現(xiàn)出奇幻、荒誕、神秘莫測的幻想世界,情節(jié)上也是極富傳奇性。從玄幻仙俠小說的精神特質上我們可以找到與青少年心理需求相契合的方面。青少年群體處于人生中特殊的成長階段,通常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尤其是高中階段的男生因處在叛逆期而表現(xiàn)出敏感的'狀態(tài),也常常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世界。當他們想要塑造一個完整的幻想世界時,閱讀的需要和動機也就產生了。在玄幻小說中,他們可以體會到主人公冒險打斗的樂趣,在仙俠小說中他們可以領略主人公超凡升仙的本領,在眾多女性角色對主角的溫柔追求中他們可以享受被崇拜的滿足感。在充滿壓力與無奈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小說中的神仙鬼怪和夢幻場景都幫讀者完善了自己的虛幻世界,從而滿足了青少年逃避現(xiàn)實的心理。由于創(chuàng)作玄幻仙俠小說的作者大多數(shù)也都是男性,所以很多情節(jié)的設計都體現(xiàn)了男性的視角,比如主人公有好幾個“紅顏知己”,男生們自然更加喜歡閱讀。

2.盜墓小說的懸疑性與追求刺激心理的滿足盜墓小說一般指以盜墓故事為背景的恐怖懸疑小說,常常以詭異刺激的故事和場景、親戚的懸念設置吸引讀者的眼球。主要代表作品有《鬼吹燈》《盜墓筆記》。盜墓小說的情節(jié)主要圍繞著各種冒險展開,涉及一些神鬼志怪的靈異故事,也常常出現(xiàn)一些文物、考古方面的專業(yè)名詞和盜墓術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在情節(jié)的推動中被塑造得鮮明豐滿,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也漸漸濃厚。處于高中階段的青年學生們思維更加活躍,邏輯推理能力進一步增強,但是三點一線的日常生活和升學的壓力卻常常使他們產生枯燥、焦慮的疲勞感??梢哉f盜墓小說中的冒險情節(jié)和懸念設置正符合了這個時期青少年的閱讀需要。緊張刺激是盜墓小說給讀者帶來的最大感受,這樣的感受正能用來調節(jié)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疲倦與壓力,填補空虛的內心。讀者往往可以將自己帶入故事之中,體驗那番不同尋常的經歷。當然,小說中人物之間的團隊合作和深厚友情也同樣感染青春期中情感豐富的讀者們。

相比男生而言,女生的心思敏感細膩,易動感情,更加注重與同伴之間的交往關系。由于生理上的成熟,女生對異性的認識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言情類小說一貫是女生課外閱讀量最多的類型,近些年流行起來的穿越小說也逐步在女生群體中走紅。

1.言情小說的浪漫性與渴望愛情心理的滿足從上世紀臺灣女作家瓊瑤、席絹的經典言情小說到今天的網絡言情小說,都是主要以愛情為核心,表現(xiàn)為沖破重重障礙追求愛情為主題的小說形式。一般來說言情小說的特征在于描寫男女主人公浪漫愛情的成分超過了故事中其它的元素。今天,青少年讀者們,尤其是在高中女生群體中比較流行的言情小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描寫高中、大學校園內男女生愛情故事的校園愛情小說,代表作品有《何以笙簫默》《泡沫之夏》;另外一種是涉及現(xiàn)代都市女性職場、婚戀生活的都市愛情小說,代表作有《佳期如夢》《海上繁花》。這些言情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是“灰姑娘式”的人物,單純善良,情感專一,很多情況下雖然其貌不揚卻受到男主人公們的青睞與寵愛。而不管是在校園還是都市,男主人公們總是英俊瀟灑、氣度不凡。雖然男女主人公在戀愛過程中經歷了許多誤解與磨難,但最后都能團圓美滿,幸福一生。青春期的性成熟讓青少年的性別意識逐漸增強,對異性的好奇與對愛情的向往也隨之而來。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性教育的缺失,學校和家長對性和愛情的話題的回避,導致青少年們,尤其是女生對男女兩性關系的好奇只能通過閱讀言情小說求解。而言情小說建構的完美愛情世界就滿足了女生們對于浪漫愛情的渴望。在閱讀言情小說的過程中,讀者很容易把自己帶入書中那個單純可愛的女主人公角色,體會愛情帶來的美好感受和被帥氣多金的男主寵愛的氛圍。在校園言情小說中校園場景的描寫拉近了讀者與小說的距離,純愛的主題和溫馨直白的文字也緩解了學業(yè)上的壓力;而都市言情小說中對職場、政界、高干家族的描繪和對愛情與權利交織的復雜描寫滿足了青少年對現(xiàn)代都市社會的幻想。

2.穿越小說的交錯性與自我實現(xiàn)心理的滿足穿越小說是描寫主人公由于某種原因從其原本生活的時代離開,穿越時空,到了另一個時代,并由此展開一系列活動的小說。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主人公主要還是從現(xiàn)代穿越到中國某個朝代,或者是架空的古代。主要代表作品有《步步驚心》《末世朱顏》。穿越小說敘述的關鍵在于主人公在兩種不同時空下雙重生活經歷的交叉體驗以及沖突的描寫。穿越前的女主人公接受的是現(xiàn)代民主思想和高等教育,雖然平凡普通但有一技之長。穿越后因自己原先在現(xiàn)代社會中養(yǎng)成的特立獨行的性格受到各種男性角色的欽慕,更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在古代社會中大展拳腳。最后在現(xiàn)代愛情觀念的原則下與男主人公終成眷屬。雖然穿越小說中也有一些對于愛情的描寫,但實質上它是以對時空的獨特化處理來刺激讀者的閱讀興趣的。古今語言的對比和不同時空文化觀念的碰撞讓穿越小說比言情小說更多了一種新鮮感,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期望。穿越到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環(huán)境中之后,獨具現(xiàn)代意識的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不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青少年女生對突破原有心理空間的訴求,也體現(xiàn)了她們對實現(xiàn)自我的渴望?,F(xiàn)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也逐漸形成自己的理想,但在學業(yè)與生活的壓力下倍感無奈,往往感覺找不到出路,而穿越小說文本則滿足了青少年們實現(xiàn)自我的愿望。

(三)閱讀過程中的代入感閱讀的過程。

本質上是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在讀者通過視覺獲取文字符號進入大腦的過程中,讀者的心理活動會根據大腦對文字的解碼產生不斷變化,思維活動更加頻繁。青少年群體由于生理上的成熟,大腦思維靈活,心理活動更加豐富,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的感知和思考更加細膩。網絡小說受到青少年讀者的歡迎,最大的原因在于很好地投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即對現(xiàn)實的逃避,對未知的向往,對原有生活空間的突破。當讀者以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姿態(tài)閱讀網絡小說時,更容易隨小說中的文字描述展開想象。一些優(yōu)秀的網絡小說作者通過對幻想場景的細致描繪和對人物細膩描寫使讀者快速進入故事情境,使讀者產生“我仿佛就在這里”和“我仿佛就是這個人”的代入感,得到了感情上的共鳴,尋求到了精神上的寄托。他們在小說世界里可以完成一些虛幻的夢想,從而達到對現(xiàn)實生活暫時逃避的目的。

三、正確認識,積極引導。

雖然網絡小說整體的寫作質量不高,但它確實在青少年繁重的學習生活中充當了一定的調劑作用。家長和老師首先要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給予更多的理解,對他們不成熟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包容。其次,很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讀名著而是選擇一些語言俗化、結構松散的低質量網絡小說,很大程度上是缺少教師的閱讀指導。所以,教師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觀念?,F(xiàn)在網絡上也不乏一些文筆細膩、情節(jié)緊湊的優(yōu)秀小說,教師可以在篩選的基礎上推薦一些評價較好的作品,鼓勵學生寫下閱讀感想,或者與中外名著進行對比閱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鑒賞能力。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網絡小說的作用,正確認識青少年閱讀網絡小說的閱讀心理,在此基礎上積極地做出應對。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六

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出現(xiàn)并發(fā)展已近十年,其所具有的網絡特質讓人耳目一新。由于其價格低廉、消費方便,在今天已經成為部分人群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也顯露出許多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將影響這一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一、網絡原創(chuàng)文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20世紀80年代,源于西方一種多人紙上角色扮演游戲的西方奇幻文學大量出現(xiàn)。到了90年代,隨著諸多翻譯作品如《龍槍》、《黑暗精靈三部曲》、《冰風谷》等在國內的傳播,引起了一股奇幻文學的熱潮。在閱讀之余,一些創(chuàng)作者進行模仿和本土化,加入了中國的歷史、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形成了“玄幻小說”。真正把玄幻小說的招牌打響的還是香港通俗小說家黃易,也有人說“黃易發(fā)明了一種‘玄幻小說’”[1]。

在這個時期,黃易創(chuàng)作了《尋秦記》、《大唐雙龍傳》等許多受歡迎的作品。由于在內地小說傳播主要依靠租書店來進行,書籍傳播速度嚴重受到限制,很多讀者或難以租借到小說,或無法忍受每月一卷的出版速度,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方式進行閱讀。在20世紀90年代末,網絡上出現(xiàn)了一些利用免費空間建立的個人網站。這些網站通過上傳黃易作品的最新章節(jié)及其他作家的吸引讀者,著名的有黃金書屋、臥虎居、文學城等。網站上的小說多以為主,其作品并沒有改編作品中,其佼佼者《鬼吹燈》的各種權都無法保證。

(三)分級問題。

無論電影、電視還是傳統(tǒng)出版業(yè),中國目前并沒有實行任何分級制度,而是統(tǒng)一采取一刀切的處理方式。而在都市、軍事歷史類的小說中難免有一些感情、血腥暴力內容的描寫。每當面臨網絡掃黃和整治低俗文學的時候,這些作品就會處境尷尬,部分章節(jié)只好被刪除修改,而作為以成年人為閱讀主體的讀者被迫和小朋友們共同分享這些作品。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七

[摘要]通過分析影響證券投資者投資心理誤區(qū)的幾種表現(xiàn)形式,提出了克服證券投資者投資心理誤區(qū)的關鍵是對投資者進行調適與塑造,使投資者做到克服貪婪和狂熱,勇于承認錯誤,樹立信心,培養(yǎng)獨立判斷的能力,培養(yǎng)堅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家庭、個人、社會緊密配合,努力促進投資者健康心理形成。

[關鍵詞]證券投資者投資心理誤區(qū)治理。

投資是一種有意識的經濟行為,投資行為受人們心理意識的調節(jié)控制,諸如,投資決策動機、投資收益與預期、投資風險規(guī)避等問題,其實質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在投資中的具體表現(xiàn)。在證券投資市場,資金的時間價值表現(xiàn)為對于投資時機的判斷和選擇,投資具有風險性,投資期越長,投資市場中的不確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證券個體投資者,必須具備足夠的投資知識、風險意識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投資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質。

1、證券投資者投資心理誤區(qū)的集中表現(xiàn)――認識偏差。

證券投資者的判斷與決策過程不由自主地受認知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以至陷入認知陷阱。如跟莊、推崇股評、高換手率、市場非有效性等,投資者的認知與行為偏差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1過度自信的認知偏差。

人們往往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機會,把成功歸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運氣和機會在其中的作用,這種認知偏差稱為“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過度自信是投資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過度自信在牛市的頂峰達到它的最高點,而在熊市的底端達到最低點,過度自信的投資者會過度依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輕視公司會計報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強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視傷害自信的信息,在證券市場中的過度自信是危險的,例如,很多證券投資者不愿意賣出已經發(fā)生虧損的股票。賣出等于承認自己決策失誤,并傷害自己的自信心。他們每天總是給別人講解股票的各種“知識”指導別人買賣操作,在大盤趨勢向好的時候,每天總是眉飛色舞,講解技術指標應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勢,講解大盤會上升到多少多少點位;在大盤趨勢向下跌,沒有進入底部區(qū)域之前,他們總是很樂觀,總是認為經過適當?shù)恼{整,大盤還會上漲;在大盤進入了真正的底部區(qū)域時,由于受到市場的心理暗示,就不斷地解釋下跌的理由,極其看好后勢,會告訴周圍的人大盤會下跌到某個點位,如果他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他會講他如何買了那只股票,現(xiàn)在如何盈利。實際上這類人對股票的感覺和判斷完全是市場心理策劃的場效應對他作用的結果,這類人的股票投資往往是失敗的。

1.2信息反應的認知偏差。

有些投資者對信息存在“過度反應”(over-reaction)和“反應不足”(under-reaction)兩種現(xiàn)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轉變,投資者會錯誤地相信公司是處于均值回歸狀態(tài),并且會對近期的消息反應不足。如果投資者得到收益增長的信息,會認為公司正趨于一種增長狀態(tài),并且過度地導致過度反應的推理趨勢。這些投資者在市場上開始變得過于樂觀而在市場下降時變得過于悲觀。自我歸因低估股票價值的公開信息偏差,對個人的信息過度反映和對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會導致股票回報的短期持續(xù)性和長期反轉,他們心理模型的特點是有時恐懼、有時興奮、有時覺得自己很專家。他們的思維和行為主要是被市場的策劃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場的頭部區(qū)域進場,進行頻繁買賣操作,或買入后持股不動。在市場完成從頭部進入底部的下跌趨勢中,總是期待反彈隨時開始,或持股不動,或在市場沒有真正進入底部時誤認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資金提前用光,在市場進入真正的底部區(qū)域,他們作出賣出股票賠錢的離場操作,或想做買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經沒有了資金,這種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場策劃者最需要的。

1.3損失厭惡的認知偏差。

人們在面對收益和損失的決策時表現(xiàn)出不對稱性。人們并非厭惡風險,而是厭惡損失。損失厭惡(lossaversion)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shù)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感到損失令他們產生更大的情緒影響,損失比盈利顯得更讓人難以忍受,很多投資者偏愛維持原狀。在股票投資中,長期收益可能會周期性地被短期損失所打斷。短期的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同賭場,過分強調潛在的短期損失。在做出錯誤的決策時常感到后悔,而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性行為。比如死守賠錢的股票,以拖延面對自己的錯誤,不愿把損失兌現(xiàn)。害怕兌現(xiàn)損失就持有虧損股過長的時間。實際上,股票市場隨著策劃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場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場效應而涌動,有時很平靜,有時洶涌澎湃,當大多數(shù)的被動投資者心態(tài)都變成了興奮型的時候,市場就已經進入了頭部區(qū)域,反過來當他們的心態(tài)都變成了恐懼型的時候,市場已經到了底部區(qū)域。巨大和強烈的股市心里場效應迷漫著整個股票市場。策劃者就是通過調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場效應強度來控制和操縱被動投資者的思維和行為,就像電磁場一樣,場里面一個電荷的運動只能由場來決定。

1.4羊群行為的認知偏差。

證券市場中的“羊群行為”(herdbehavior)是一種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huán)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輿論,而不考慮自己信息的行為。由于羊群行為及各個投資主體的相關性行為,對于市場的穩(wěn)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也與金融危機有密切關系,由于市場上存在羊群行為,許多機構投資者將在同一時間買賣相同股票,買賣壓力將超過市場所能提供的流動性,從而導致報價的不連續(xù)性和大幅度波動,破壞市場的穩(wěn)定運行。股票指數(shù)的波動或股票的漲跌以及市場消息構成股票市場的一種氛圍。股市策劃者通過調節(jié)這種心理暗示場來達到股市策劃者想要的被動投資者心態(tài),而且一定能辦到,這種氛圍籠罩著整個股票市場,走進市場也就走進了這種氛圍里,股市策劃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調整這種氛圍使被動投資者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反應。

由此可見,投資過程反映了投資者的心理過程,由于認知偏差,情緒偏差最終會導致不同資產的定價偏差,這一偏差反過來影響投資者對這種資產的認識與判斷。這一過程就是“反饋機制”,這種反饋環(huán)是形成整個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證券投資者心理誤區(qū)克服的關鍵――調適、塑造。

在投資市場上,真正的敵人是自己。要戰(zhàn)勝自己,就必須不斷地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獨立的判斷力,磨練自己的耐心,具備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練起市,性格堅毅,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對待投資成功與失敗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冷靜分析、總結經驗,恰如其分地歸因,以利再戰(zhàn)。

2.1克服貪婪和狂熱。

投資者一旦被過度的貪婪所控制,手里有錢,就要買,他們不但是自己買,還總是勸別人也買,買股票的消息來源,看報紙、聽股評、聽周圍的人推薦股票,或自己根據類比法選股票。這類人在大市趨勢向上的時候,是贏利的,隨著行情的進展,他們的贏利越來越少。如果遇到股票頭部模型是橫向振蕩,這樣的股票一旦策劃者出凈手中的籌碼,幾根長陰線,這類人將出現(xiàn)虧損。在大盤趨勢向下的時候,這類人只要有錢就還是買賣。由于市場是由投資者組成的,情緒比理性更為強烈,貪婪和懼怕常使股價在公司的實質價值附近震蕩起伏,購買股票時,不僅需要具備某些會計上和數(shù)學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資者控制自己的情緒波動,以理智來衡量一切,并支配行為,獨立思考,不受干擾,對國家宏觀經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善于捕捉各種細微的動態(tài)變化和各種信息,克服投資的貪婪和狂熱。投資應具有客觀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點,在股票投資中絕對不能感情用事,投資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資的知識和經驗,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多地受各種信息的影響,應在對各種資料、行情走勢的客觀認識的基礎上,經過細心比較、研究,再決定投資對象并且入市操作。這樣既可避開許多不必要的風險,少做一些錯誤決策,又能增加投資獲利機會。

2.2勇于承認錯誤,樹立信心。

投資者不可能每一個預測和決策都很正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承認,市場中總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都是謙虛、勇于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信心是投資成功的一個起碼的條件,投資的自信來自于他的學識,而不是主觀期望。作為證券投資者,必須潛心研究投資理論,不斷擴展自己的學識,把別人的經驗借來,加以創(chuàng)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為自己的投資失誤辯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誤記錄下來,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資者盤算股票之前,應該對股市做出某些決策性的判斷。判斷是穩(wěn)定股票投資的信心,如果猶豫不決,缺乏信心,必將成為股市的犧牲品。投資者投身于股市,要樹立信心還需要耐心,如無耐心,后悔、失望、沮喪、沖動等不良情緒就會產生,這樣失敗的機會非常高。投資者必須考慮投資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長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資者自身的財經需求和其它情況來定,由于成長性與風險相連,投資者還必須考慮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與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與自己的人格特征沖突。投資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煉出來的,也是理性判斷和實踐經驗的結果。

2.3培養(yǎng)獨立的判斷力、自制力。

對于理性投資,精神態(tài)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資者的潛意識和性格里,存在著一種投機的沖動,而投資者必須具備耐心和自我決斷力,不應盲從他人建議,而應有自己的判斷力。約翰特里思在《金錢的主人》一書中,反復強調“在市場中獲得成功沒有什么秘決,對于成功的投資者來說有個顯著的投資態(tài)度也就是說在關鍵時刻會相當仔細地進行研究,甚至可以說是在顯微鏡底下進行研究”。反對將成功投資者的成功歸因于運氣的做法。在證券市場,投資是一項高度技巧性的行為,投資者不要被周圍環(huán)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與判斷,決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投資一定要自己判斷、研究行情,不要因為未證實的流言而改變決心,可買時買,須止時止。投資者的自信應建立在一定的投資交易經驗和個人能力基礎之上。否則,投資者沒有根據的作出判斷、決策、并且固執(zhí)己見,那么意味著蠻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現(xiàn)。投資者必須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夠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和言語的意志品質,自制力體現(xiàn)著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恐懼、懶惰、害羞等消極情緒和沖動言行。

2.4培養(yǎng)堅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為成功的投資者,除了要知道投資既能讓人賺錢也能讓人蝕本的道理,還要明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從事投資這一行當,一個成功的投資家,需要取決于他是否有足夠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術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備堅強的性格,投資者在投資時一定要執(zhí)著專一、堅守自己的準則,將自己正在進行的投資活動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實際控制,包括制定投資計劃的能力、實際控制的能力、檢查結果的能力、合理歸因的能力、采取補救措施的能力。切實認識到股票不是儲蓄,不僅需要財力,還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風險,高收益與高風險成正比,如何趨利避害、順勢而為是一門科學,投資者應該克服追漲時只聽利多,趕跌時只聽利空的偏執(zhí)心理,增強對經濟環(huán)境、股市行情的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培養(yǎng)堅毅的性格,消除緊張、穩(wěn)定情緒。能對股市進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體走勢,認清當前的股市形勢,預測可能產生的不良因素,對具體情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這樣的一個既符合股市規(guī)律又有利于投資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價位不斷確立,以確保預測準確,投資成功。

參考文獻。

1俞文釗.當代經濟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塑造[m].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

3樂國安.中國社會心理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八

第一,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滲透心理教育。當然,中學語文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教育課程的教育要區(qū)別開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態(tài)度不要太嚴肅,也不要只是單純枯燥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當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現(xiàn)在的語文課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既學到了語文知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們的心理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心理也就會越來越健康。

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心理教育的重視程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重視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僅要完成語文教學的教學任務,還需要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和設施,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們的心理越來越健康。

第三,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心理的教育要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當然,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這樣或那樣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同學之間言語說重傷自尊了、成績逐步下滑了、被個別同學或老師誤會了等。此時教師就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用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每天的學習。

第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持之以恒。在現(xiàn)階段,中學語文教師務必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面對中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不要怕麻煩,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伴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增加,相應的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也要及時跟進。其實,通過語文教學來達到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并不是剛剛興起的教學方式。目前很多有條件的學校已經開設了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程,學校也設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但是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好面子,往往因為面子問題而不敢走進心理咨詢的大門。所以,語文心理教育就顯得更為突出和迫切。語文教師務必要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獲得健康的心理,這在語文教學中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了。

第五,以人為本,重視中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在中學語文心理教育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及其內涵和人文精神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要有意識、有目的、有感情地通過語文教學,來樹立中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達到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的目的。

第六,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人格。新課改也明確指出,我們的教學過程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人格。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將語文教材中大量的人格因素統(tǒng)一起來,通過優(yōu)秀人格及人物的魅力來感染中學生,并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引導,促使他們朝著完善的`人格發(fā)展。

第七,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幫助學生克服消極心理。通過教學反饋,語文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是否處于消極狀態(tài),同時通過教學反饋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不健康心理。有了這些信息,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克服自己的消極心理,使他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看待人生和自己周圍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這樣可以培養(yǎng)他們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定式。

二、對中學生心理教育應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教育理念。設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此作為教學的靈魂和核心,這也是所有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側重知識的傳授,但這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在新課改教學的今天,教師一定要擺脫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束縛,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方位的發(fā)展做足努力。另外,教學目標要具體落實到一篇課文或者一節(jié)課當中。對于眾多的教學目標,我們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如何把握其中的重點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中學語文心理教育一定要允許差異的存在,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好各個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從而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提高。

第二,注重創(chuàng)新,變革心理教育方法。根據心理學的“羅森塔爾效應”,我們都渴望學生能夠早日形成自信、自愛、自強與自尊的健康心理,這也有利于學生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教師應該看見學生的長處,對于那些微小的進步也必須給予鼓勵。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思維方向發(fā)展,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九

從學習動力、人際溝通、自我意識、生活調適和應對方式5個方面測查了來自湖北、河北、浙江、北京8所學校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結果發(fā)現(xiàn):高中生在前述5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少,三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差于一、二年級學生(p0.001)。進一步分析有關資料,可以清晰地呈現(xiàn)若干問題:

在學習動力方面。

33%的人缺乏合理的學習計劃,70%的人把上大學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45%的人學習很少感到快樂,69%的人認為“考不好無顏見父母”,75%的人遇到考試過分緊張,29%的人覺得考試壓力可怕,20%的人認為“成績好主要靠運氣”,78%的人認為“考試失敗是因老師出難題”。

在人際溝通方面。

14%的人認為自己不受他人歡迎,73%的人很少主動與人交往,26%的人不能與父母坦誠交流,74%的人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78%的人“難以寬容老師的錯誤”,70%的人不希望老師太關心自己。

在自我意識方面。

82%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缺點,78%的人認為“青春年華是痛苦的”,71%的人不善于自我表現(xiàn),37%的人自卑,80%的人從不會獎勵自己,74%的人不能控制自己情緒。

在生活調適方面。

14%的人不適應現(xiàn)在的校園生活,76%的人常因做夢而失眠,78%的人難有好心情,79%的人覺得生活灰暗,75%的人穿衣喜歡趕時髦做追星族;78%的人迷戀網絡中的虛擬社會。

在應對方式方面。

18%的人不能采取直接行動解決困難,43%的人不習慣制定一個行為計劃,32%的人不能阻止自己太匆忙處理問題,14%的人在受挫后不能汲取經驗教訓,40%的人有情感沖突不會向人傾訴,8%的人受挫時借煙酒消愁,11%的人常求神拜佛。

研究發(fā)現(xiàn)高中生心理健康5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值得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關注。這些問題均非醫(yī)學上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而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理疑惑和精神煩惱,可以通過各種心理應對方法和教育措施得以預防和消除。

研究提出,對高三學生要特別關注,宜從高中一年級,開始系列化的心理輔導或心理素質教育,幫助他們適當緩解高考壓力,指導他們進行正常的人際溝通,學會正確看待自己以及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努力培養(yǎng)他們學習興趣,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傊?,從考生的學習動力、人際溝通、自我意識、生活調適和應對方式5個方面入手,完善其心理結構,創(chuàng)設內外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優(yōu)化學?!彝ァ鐣系男睦碣Y源,將是幫助考生應對高考的治本舉措。

孩子們有心事。

近年在心理門診就診的中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1.由學業(yè)帶來的心理壓力大。2.偏執(zhí)、敵對。認為他人不可信,自以為是,偏于固執(zhí)。3.人際關系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現(xiàn)出對學業(yè)、前途、未來沒有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5.焦慮、心里煩躁不安。6.適應能力差。對新的環(huán)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7.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wěn)定。8.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后,總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感,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導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因素在哪里。

應試教育加大了學生的精神壓力。這是當前導致我國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個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因課業(yè)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有一位學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教學方法、競爭對手發(fā)生了變化,她感到很難適應,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從初中時的全年級前幾名落至百名之后。還有一位男生也說,自己平常成績不錯,有時還可以指導同學,但總是臨近考試就開始緊張,怕考不好,越是考試臨近就越會感到頭痛,甚至還會發(fā)燒,要么被迫中斷考試,要么就是成績不好,后來竟到了一聽見考試二字就恐懼的地步。

還有些中學生表現(xiàn)為厭學。目前中學生中不僅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不愿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有位重點學校的學生說:每當看到或聽說有人考試作弊,卻取得好成績時,自己心理就很不平衡。覺得認真學習不如投機取巧,況且學習好的同學威信也不一定高,而那些成績平平的同學卻人緣挺好,常常受到青睞。值得注意的是,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并不在少數(shù)。

系。不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并造成心理問題。當外部要求過強,以苛刻的外部行為做標準時,焦慮和壓力會迫使青少年產生強迫行為,以緩解焦慮。社會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產生影響,就說社會存在貧富差距、一些官員腐敗這些社會熱點問題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陰影,從而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他們的內心沖動、壓抑、突發(fā)傷人、自傷等負面情緒和行為,與嬰兒時期形成的焦慮有關。如果孩子依戀和被關注的感覺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變得懷疑和不信任,包括對自己的不信任。

重視心理教育,為孩子減壓。

中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殺或傷人的案例很多,但卻很少有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心理問題,更不知道該怎么辦。如果每個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努力培養(yǎng)引導,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梢姡改感袨榈牟涣?,帶給子女的不僅僅是厭惡、鄙視,而是更深的內心創(chuàng)傷。

要減輕中學生的這種壓力感,首先應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為當前中學教育的一項專門課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來看待,充分認識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緒和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思想品德加以區(qū)別,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解決學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擾。

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和家庭民主權。做父母的應該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發(fā)展,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遵守紀律和規(guī)則,積極鼓勵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準則強加給孩子。若必須行使父母權利時,也應向孩子說明為什么必須這樣做的理由。這一點對青少年非常重要。

現(xiàn)代醫(yī)學越來越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時期是精神疾病的多發(fā)時期,更是不健康行為的孕育期。由于中學生心理活動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認知結構的不完備;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對社會和家庭的高度依賴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會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若暫時性的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很可能影響以后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甚至會釀成日后難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許多心理學者認為,中學階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溫床期。

青少年心理特點分析論文2匯總篇十

曾聽過這樣一則笑話:有一個主婦,不小心打破了一只雞蛋。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這個主婦卻想:一只雞蛋孵化后會變成一只小雞,小雞長大后變成母雞,而母雞又能夠下很多的蛋……“天??!”主婦痛苦地叫喊起來,“我失去了一個養(yǎng)雞場?!敝鲖D開始郁郁寡歡,最后竟一病不起。

別以為這只是個笑話,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著與這個主婦類似的心理。朋友小倩因工作上的問題與經理發(fā)生爭吵。事后小倩非常后悔,她想,這次爭吵一定會讓經理對自己產生不良印象,以后說不定會在工作中找自己的麻煩。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每次見到經理,小倩的心里總是忐忑不安。一次,偶然從經理身邊路過,她發(fā)現(xiàn)經理陰沉著臉冷冷地看了自己一眼,心里難過極了,以至于再見到經理感到非常不自然,嚴重影響了工作。

可是,一次同事偶然聊起了小倩與經理爭吵的`這件事,沒想到從同事那里小倩才知道經理不僅沒有忌恨小倩,并且還很開心地表示,道理總是越辯越明的。原來只是小倩把這件事情放大了,才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和小倩一樣,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拿著放大鏡對人看事,特別是傾向于將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不如意的事肆意夸大,使它成為自己思想中壓倒一切的東西,以致嚴重影響了工作與生活。

要想克服這種心理首先要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生活。只有這樣,人的心胸才能開闊,思路才能寬廣,才不至于將某些并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上升到不恰當?shù)奈恢枚詫馈?/p>

面對已經過去的事情,無論成功與失敗,重要的是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為過去的事情追悔,必然會喪失體驗現(xiàn)在美好生活的機會。

當然,這種心理“放大鏡”并不一定只對我們產生不良的影響,相反,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也能成為提高生活質量的好幫手。比如,當我們感到自卑時,可以仔細想想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一條一條地將它們寫在紙上,放在經常可以看到的地方,每天看幾遍,增加對自己優(yōu)點的關注,不知不覺中,優(yōu)點被強化,缺點被淡化,無形中會提高自己的自信。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