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一
1、知識目標:
⑴能讀會寫“碣、澹、竦峙、蕭瑟”等生字詞。
⑵理解、積累“澹澹、竦峙、蕭瑟、聽取、別枝、若、次、以、見”等文言詞匯。
⑶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五首表達的思想感情。
⑷準確朗讀并默寫。
2、能力目標:
⑴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yǎng)。
⑵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3、德育目標:
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
1、朗讀法:
本課所選的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極富藝術感染力。有的氣勢充沛,景象宏闊;有的烘托點染,形象傳神;有的以景寓情,蘊含理趣。指導學生注意節(jié)奏和韻律反復朗讀,帶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詩的內(nèi)涵,品出詩的情味。
2、聯(lián)想、想像法:
這五首詩語言優(yōu)美、精練,內(nèi)涵豐富,留有極大的想像空間,鼓勵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從形神入手,領會感情。
3、討論、點撥法:
教師藝術地設問,點撥最能體現(xiàn)意境的語句或詩歌的特點。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帶、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觀滄?!罚惺茉娭醒笠缰娘枬M激,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王灣《次北固山下》敘事寫景的哲理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從了解燦爛文學入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fā)展得最有成就?(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jīng)》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指導學習《觀滄?!?/p>
1、解題: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善詩歌,以慷慨悲壯見稱。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竭后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會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沒有聯(lián)系。
2、誦讀:
⑴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投影: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蕭瑟(sè)提示: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⑵教師聲情并茂配樂范讀,通過富有魅力的節(jié)奏、韻律直觀地再現(xiàn)詩的音韻美。學生輕聲跟讀。
⑶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3、研習詩歌:
⑴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
投影:
1、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以觀滄海:以,表目的連詞。
山島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幸甚至哉:幸,慶幸。至,極點。慶幸得很,好極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滄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古詩文中“互文見義”。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應理解為“鵲驚蟬鳴都出現(xiàn)于半夜明月清風的境界之中”。
⑵品評探究,領會詩的意境美:
①教師講解: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東臨碣石,以觀滄?!遍_篇點題,交待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坝^”字統(tǒng)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觀海所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展現(xiàn)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面對迷人的海上風光,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何等氣魄!
②學生合作探究:哪些語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詩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繪制大海形象的?
教師點撥: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叭赵轮小彼木鋵懘蠛#锰搶?,卻表現(xiàn)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jīng)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tǒng)一中國解除了后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小結:“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fā)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實景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虛景以其新奇激發(fā)讀者的想像,詩人以滄海自比,表現(xiàn)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4、學生自由誦讀并背誦全詩。
三、研讀《次北固山下》
1、解題: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xiāng)愁的,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lián)聞名。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次,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誦讀:
⑴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⑵教師領讀兩篇,學生自由誦讀。
3、研習詩歌:
⑴疏解詩句:
客路,指旅途。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行舟”相對應。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書,故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⑵整體把握:
問:
①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么要特別提到“潮平”?
③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①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潮平”一語,為下句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③由于新年來到,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食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給他傳遞家書。
⑶名句賞析: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作用,也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叭丈鷼堃埂薄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跟“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顯得開朗一些。
4、學生練習背誦全詩。
四、課堂練習
投影:
1、文學常識填空:
⑴《觀滄海》一詩選自,作者,字,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見稱。他與其子、合稱為“三曹”。
⑵《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次”意為,該詩作者為唐代詩人。
2、根據(jù)課文填空: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⑵,江春入舊年。
⑶,風正一帆懸。
3、下面的譯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a、日月的運轉,就像從海中升起;星漢的明亮就像從海底照耀。
b、日月好像在海中運行,星漢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都好像出于滄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假如都能出于滄海之中。
〖參考答案〗
1、⑴《樂府詩集》曹操孟德東漢末年慷慨悲壯曹丕曹植
⑵停泊王灣
2、⑴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⑵海日生殘夜
⑶潮平兩岸闊
3、c
五、布置作業(yè)
1、默寫詩歌《觀滄?!泛汀洞伪惫躺较隆贰?/p>
2、誦讀其余三首詩歌,結合注釋疏通詩意。
3、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題(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飽覽西湖早春景色,學習辛棄疾《西江月》,體會側面點染的烘托美;學習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藝術匠心。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題(二)中三組詩句的出處: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風吹”句寫仲春之景)
2、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保ā傲只ā本鋵懩捍褐埃?/p>
3、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保ā盁o意”句寫初春)
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指名學生適當點評詩歌。
二、研究《錢塘湖春行》
1、解題:
(多媒體顯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錢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寫的。錢塘湖,即杭州西湖。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誦讀:
⑴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準字音、節(jié)奏,體會語言的緩急。
提示:七言詩句的節(jié)拍有××/××/××/×,××/××/×/××。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誦讀時,每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作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
⑵學生自由朗讀。依據(jù)注釋疏通詩意,整體感知。
教師點撥:全詩分兩部分,前者寫到湖邊,后者專寫湖東,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描寫的景物渾然一體,構成完整的形象。
3、講講問問,探究詩的意境。
問:
⑴統(tǒng)讀全詩,從中歸結出詩人的游蹤。
⑵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⑶“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⑷“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為什么“爭暖樹”?燕子啄泥銜草、營建新巢,從中能見出什么?
⑸第五、六句寫了什么?為什么說“亂花迷眼”?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淺草有什么用意?
⑹最后兩句是怎樣結住全詩的?詩人最喜愛的是什么?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⑴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即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⑵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⑶“水面初平云腳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的景象?!霸颇_低”指白云重疊,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腳,有下垂義。
⑷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還是初春季節(jié)。這里的“早”和“新”在意義上互相生發(fā),把鶯和燕聯(lián)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
⑸第五、六句寫了花草。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行”字。草初生,故“淺”,也是早生景象;“沒蹄”,也是暗切“行”字。
⑹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保且驗榭床蛔?,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結: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至。開頭寫“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4、學生練習背誦。
三、研習《西江月》
1、解題:(多媒體顯示)
詞按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種,58字以內(nèi)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diào)。其實并無根據(jù),但習慣如此。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diào)。讀雙調(diào)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闕、下闕)之間的聯(lián)系。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fā)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后隱居上饒帶湖期間寫的。
2、教師領讀,學生體會輕松活潑的情調(diào)。
3、品析探究詞作的情趣。
問:
⑴從什么地方能看出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這時是什么季節(jié)?“說豐年”的是誰?用自己的話敘述上片的。
⑵下片一開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兩三點雨山前”對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嗎?詞作中表現(xiàn)出的詞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展開豐富的想像,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下片。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⑴天氣有變化:開始有清風、明月,后來烏云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
從蟬鳴可見,從“說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
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納涼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
⑵這意味著天空已布滿烏云,僅天邊尚余幾顆星。從“舊時”二字可知詞人對這條路是熟悉的。因為找到避雨的地方,表現(xiàn)詞人的驚喜心情。
下片寫的是后半夜的景象:驟雨將至,詞人急忙轉過溪頭看到曾經(jīng)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邊。
小結:凡雙調(diào)的詞,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輕松、喜悅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詞中“忽見”二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是“煉字”的匠心所在。
4、《西江月》為了平仄的協(xié)調(diào)、押韻的方便、對偶的工整和突出某些詞語,篇中某些句子的詞序有所調(diào)動;同時,為了語句的凝練,中間也有所省略,請把它補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半夜,明月(照射)別枝,烏鵲驚(棲)(不定),清風(吹送)蟬鳴(聲)。稻花香里,(陣陣)蛙聲(連成)一片,(有如)(預)說豐年。七八顆星(掛于)天外,兩三點雨(落在)山前。(趕)路轉(到)溪頭,忽見社林邊舊時茅店。
5、背誦詞作。
四、指導自讀《天凈沙秋思》
1、解題:(多媒體顯示)
1、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散曲家。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所作雜劇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黃粱夢》等15種。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2、《天凈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天凈沙,是曲牌名。
2、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并補充解釋。
補充解釋:
⑴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⑵斷腸人,指長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學生默讀,根據(jù)課文展開想像,寫一般描述性文字,不要增刪,順序可調(diào)整,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小組間交流,教師可選一、二篇當堂進行集體評議。也可拿參考例文讓學生評議。
例文: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4、探究: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什么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層次作簡要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并歸納: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diào)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第二層次(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時間。“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系為此作鋪墊。
5、背誦這首小令。熟背讀歌五首,依學習小組進行競賽。(提示:可從熟練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語氣節(jié)奏等方面評議優(yōu)勝組)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文學常識填空:
⑴《錢塘湖春行》一詩選自,作者,字,晚號,唐代詩人。
⑵《西江月》一詞選自,作者,字,號,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與并稱為“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⑶《天凈沙秋思》體裁為,作者,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⑷我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常常衍生一種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文學體裁,請寫出不同朝代的此種文學體裁。
漢代唐代宋代。
元代明清。
2、下列朗讀節(jié)奏不正確的是()
a、幾處/早鶯/爭暖/樹
b、稻花香里/說/豐年
c、斷腸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殘夜
3、按原文默寫:
⑴《觀滄海》中表現(xiàn)詩人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⑵《天凈沙秋思》中勾勒整個畫面背景的句子是。
⑶《錢塘湖春行》中構成對仗的詩句是。
4、五首詩歌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請簡要說出理由。
〖參考答案〗
1、⑴《白氏長慶集》白居易樂天香山居士
⑵《稼軒長短句》辛棄疾幼安稼軒蘇軾
⑶小令馬致遠
⑷賦詩詞曲小說
2、a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⑵夕陽西下
⑶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略
六、課常小結
隨著二十世紀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國人開起寶馬,穿起皮爾卡丹,用起摩托羅拉……西方國家的意識已從消費滲透到我們文化中,“酷”“帥”成了我們青少年的口頭語,但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卻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無比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血液中的特質(zhì)。經(jīng)常讀讀這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美詩篇,它會帶給我們無比美妙的愉悅,會激發(fā)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業(yè)
1、閱讀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回答文后問題:
⑴填空:
《西江月》從體裁上看是一首詞,詞因句子長短不齊又叫。這首詞用空行分為兩段,這兩段分別叫做、。詞中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時的氣象的句子是。
⑵一、二兩句中“別枝”作什么解釋?“驚”和“鳴”是否分別專寫“鵲”和“蟬”?
⑶為“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劃出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并翻譯。
⑷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時天氣有什么變化?《西江月》所表達的是一種愉悅的心境,當時作者正罷職閑居,是什么使作者產(chǎn)生了這種心境?
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在藝術上沒有虛詞,沒有關聯(lián)詞語,卻用了一連串的意象,疊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畫。比較閱讀白樸的《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闭埬銖脑~類使用、意象、創(chuàng)設的意境幾個角度,寫出兩首曲子的相同點。
〖參考答案〗
1、⑴長短句上闕(片)下闕(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⑵另一個樹枝;不是專寫,而是說“鵲”“蟬”都是既“驚”又“鳴”的。
⑶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翻譯略。
⑷起初月明天晴,后來烏云驟起,陣雨將至。是清新、歡躍、生機勃勃的農(nóng)村風光和稻花飄香、令人喜悅的豐收景象,使辛棄疾產(chǎn)生了愉悅的心境。
2、兩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詞,通過名詞疊加,把豐富的想像材料切換成一幅幅畫面,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幅美麗的山水人物畫。(抓關鍵詞,抓大意即可)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1、召開一次詩歌賞析會:
詩歌以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藝術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所以對詩歌的探究是無止境的,同學們可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次上,說出自己對某首詩的最深刻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賞析能力。
2、舉辦一次配樂詩朗誦活動,讓學生自選音樂,配樂朗誦這幾首詩,師生共同對所選音樂及朗誦水平做出評價。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二
我,
是一名少先隊員,
在偉大的黨95華誕到來之際,
獻上我深深的祝福!
放眼望去,
火紅的旗幟迎風招展,
呼啦啦地告訴我們:
是鐮刀斧頭點燃了星星火炬,
是光榮的黨引領我們向前進!
黨啊,
您是蔥郁的大樹,
我們是依偎綠蔭的幼苗,
汲取您豐碩的養(yǎng)分茁壯成長!
黨啊,
您是廣袤的天空,
我們是羽翼未豐的雛鷹,
依靠您堅實的臂膀展翅翱翔!
黨啊,
您用善良與才華,
譜寫了一篇又一篇精美絕倫的文章,
讓我們在昏暗中望見光亮。
黨啊,
您用勤勞與智慧,
鋪就了一條又一條五彩繽紛的大道,
讓我們在希望中勇敢前進。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是我們永遠的歌謠。
“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
是我們永遠的信念。
在黨的關照下,我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在黨的庇護下,我們?nèi)f眾一心,昂首挺胸!
親愛的黨,
您永遠年輕而富有朝氣!
讓我們共同右手滑過頭頂,
面向鐮刀斧頭的旗幟,
表達自己的心聲,
“敬禮!”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三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點燃青春夢,鑄就中國夢》。
“實現(xiàn)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苯詠?,無數(shù)有志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點燃了自己的青春夢,用滿腔的熱血和激情鑄就著偉大的中國夢。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民生改善,國力不斷增強。
當今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國夢。但要實現(xiàn)復興,仍需我們不斷奮斗。
心懷偉大夢想,所以我們更應該走好腳下之路。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榮而艱巨,需要中華兒女艱苦奮斗,求真務實和不懈努力。發(fā)展建設的同時,就會凸顯出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問題。
必須以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解決好這一問題,這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生態(tài)和諧是中國夢的重要一環(huán)。
我們要國富民強,也要留給子孫青山綠水。
青年作為國家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我們在各個角落散發(fā)著自己的光和熱。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志愿付出無悔的青春,作為一個環(huán)保社團,綠聯(lián)在為實現(xiàn)美麗中國夢不斷進取。
在武科大的校園里,這些熱愛環(huán)保的青年在這里點燃了自己的青春夢,立志建設綠色校園,宣傳環(huán)保。綠聯(lián)社立足校園,在綠色文化周,地球一小時,全國城市節(jié)水周,百校護湖等等活動中,你們能看到綠聯(lián)人為環(huán)保做出不懈努力。
我們一直腳踏實地,懷抱理想前行。
我們也把環(huán)保帶出了校園,十年來我們作為濕地使者在濕地的農(nóng)田、荷塘、漁場、工廠開展生態(tài)調(diào)查學習。
近幾年我們還把環(huán)保帶到小學,深入開展小學生環(huán)保教育,并于去年將環(huán)教定為社團每月的例行活動。
綠聯(lián)堅持“單獨的我們做的很少,聯(lián)合起來可以拯救地球!”這一理念,一路走來,我們一直在行動。
我們用成績激勵自己加倍努力前行,我們用行動把夢想支撐的更高。我們把環(huán)保理念銘刻于心,一刻也不敢忘記。牢記那個起點,我們相聚在一起,只為一個共同的理想,我們在綠聯(lián)點燃了青春夢。
要讓這夢想的火焰在綠聯(lián)、在武科大的校園一屆一屆地傳承,讓環(huán)保的火炬永不熄滅。
在中國,我們青年人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在這片熱土上,我們點燃了我們五彩的青春夢,用他們鑄就復興華夏的偉大中國夢。
我們響應時代的號召,樹立正確理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從身邊從點滴做起。大家一起建設綠色校園,建設美麗中國,共同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四
祖國山水美如畫,錦繡大地多壯麗。
滾滾長江不盡流,滔滔黃河奔騰急。
長城蜿蜒數(shù)萬里,青藏高原稱屋脊。
地下寶藏無窮盡,石油花開香千里。
北疆牛羊肥且壯,瓊地椰子甜如蜜。
各個民族步調(diào)齊,團結友愛勝兄弟。
五星紅旗高飄揚,中國臺灣一定能統(tǒng)一。
天下興亡應有責,祖國和諧是真理。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五
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其核心應指原則性的思想和一種特殊的精神,即人類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成果和載體,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時代的需要。挖掘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使命。在“文化大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古代文學工作需要進行理念轉換、回歸元典、強化基礎等,才能真正解決現(xiàn)代人教育經(jīng)歷的缺陷和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性價值的相悖,服務于當代文化的重塑。
中國文化 價值認同 古代文學
當下中國,文化是傳播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識不斷升溫的同時,文化概念的內(nèi)涵卻顯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又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正期盼著現(xiàn)代人去重新認識。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詞最早見于《周易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陰陽二氣的交錯氤氳,反映的是季候變化;人文與天文相對應,是天道運化在人身上的顯現(xiàn),也是人依照天道進行教化的社會規(guī)則,即禮樂制度。在《周易》中,文明與文化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指的是“文”所顯現(xiàn)的內(nèi)容或變化的結果,既包括精神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和器物層面。
嚴格來說,文化與文明是有區(qū)別的。在西方語境中,文化一詞最初由“培養(yǎng),自然的成長”類推為人類訓練的過程。這種含義與中國《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業(yè)革命興起,文化的意蘊發(fā)生了變化。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與社會》中將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語言、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而文明則往往指物質(zhì)成就,諸如科學技術成果、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制度以及各種物質(zhì)建設。中國當代學者張汝倫先生將文化解釋為“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精神的產(chǎn)品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標準的重要載體,學習、鑒賞古代文學作品,就是接近、探尋古代文化的過程。因而,古代文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文學特性的分析,更要透過文學本身,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經(jīng)有位學者說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文學性,我們將不會找到民族詩性的生產(chǎn)軌跡,而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緣,它就不會再有未來的出路?!比欢?,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當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發(fā)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教學中也已顯得尷尬和悖論。
古代文學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與中國文化的命運息息相關。古代文學在當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機的表征?,F(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diào)以“學”為中心,注重激發(fā)受體的興趣。然而,興趣的培養(yǎng)不能只靠“戲說”形式的鋪染,而是要建立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F(xiàn)代中國的年輕人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缺少的正是這種價值認同。中國文化經(jīng)歷了漫長歷史長河的積淀,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來文化常常被消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內(nèi)化為禪宗。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認為中國最終的出路在于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復制。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下,西方近現(xiàn)代的的文化價值全面取代了中國原有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再加上改革開放后一次次商業(yè)文化的侵蝕和沖擊,中國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當代年輕人,基本是在現(xiàn)代性的文化條件下長大,天然地容易傾向現(xiàn)代性的邏輯,會覺得與傳統(tǒng)中國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國人心的社會進化論的集體無意識,人們很容易用現(xiàn)代性的邏輯去改造和包裝中國文化。于是“反英雄主義”的思潮興起,顛覆權威、褻瀆神圣的“軾父”情結猖獗。同時,大眾文化又為這種潮流推波助瀾,顛覆快感與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樂主義相映成趣。經(jīng)典被解構,圣賢被搞笑,真理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任意與狂放。古代文學作品的解讀,似乎成了“對牛彈琴”,或者說是一種不求深刻、只講形式的嘩眾取寵。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包括高校學生在內(nèi)的大眾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培養(yǎng)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談。
張汝倫先生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命運》一文中,稱當下復興中國文化是天命。人類需要中國文化,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普適價值,張汝倫先生說這種普適性在“德性”,在“克己復禮的人生態(tài)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圖景”。這種“德性”便是責任,要擔當起這份責任,需要立足當代重新解讀和建構傳統(tǒng)文化的專家學者,也需要借助新型媒介再造傳統(tǒng)文化的開發(fā)和傳播人才,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古代文學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學服務于當代文化重塑,必須從學習到傳播再到服務運用走出困境,進行標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興趣到意志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diào):學習者要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和課本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因此,學習者的興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興趣關聯(lián)娛樂,而意志指向勤奮。目前的教育理念強調(diào)興趣,為引起觀眾、聽眾、讀者、學生的興趣,不惜花大力氣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主旨內(nèi)容。在實際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學生在內(nèi)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養(yǎng)仍至關重要。從價值角度告知他們所學習、傳播內(nèi)容的重要性,然后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應該是當下教育理念調(diào)整的方向。古代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共存共榮,價值比興趣更重要。
2、精選學習內(nèi)容:回歸元典 傳統(tǒng)文化中,對社會和人類具有普適意義的精華部分,需要繼承,對由于時代變遷變得腐朽的部分,必須摒棄。只有這樣,社會和人類才能不斷完善。立足當代對精華和糟粕進行甄別,重塑中國文化的形象,是增強中國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當下信息泛濫,魚目混珠,網(wǎng)絡、影視,甚至主流媒體,歪曲元典思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重塑傳統(tǒng),挖掘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必須回歸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中強調(diào)的那樣:“文學史著就應立足于文學本身……文學創(chuàng)作才是文學史的根本,文學理論、文學鑒賞,批評是文學史的輔助方面,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輔助面。文學本位就是指強調(diào)文學創(chuàng)作的中心位置和緊抓另外輔助的兩個方面?!币晕膶W為本位,就要以經(jīng)典作品為本位。借助網(wǎng)絡資源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查閱元典,是正確解讀傳統(tǒng)文化的良方。
3、立足傳播基礎:注重語言分析 針對由于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閱讀、傳播困難的情況,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應該把漢語語言學與文學鑒賞相結合,增加語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掃清閱讀障礙,另一方面又使文學風格、情感意蘊找到依托。例如,駢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過句式和語音來表現(xiàn);《左傳》描寫戰(zhàn)爭前的游說所體現(xiàn)的禮樂思想;用典對詩文典雅、簡約之風的作用;詩歌意象間的意脈邏輯與哲理及詩風的關聯(lián),等等。相對枯燥的語言與相對空泛的文學、文化互相補充,相長相生。另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古訓是萬萬不可廢的,配合元典閱讀,強化背誦名篇、名段,加強寫作訓練,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綜合水平,促使當代中國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視服務實踐:加速成果轉化 在古代文學服務于當代文化重塑中,現(xiàn)代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地運用,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價值。首先,要堅持把影視、網(wǎng)絡、多媒體作為傳播的輔助設施的原則,切不可拋開主旨內(nèi)容而片面強調(diào)形式,造成喧賓奪主。其次,針對不同的接受對象要區(qū)別對待。對社會大眾,在娛樂過程中要正確解讀歷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戲說”或講“野史”。在高校中,對理工學科可充分借助多媒體文學進行素質(zhì)教育;對中文、新聞等人文學科來說,應強化分析、讀寫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必要時輔以多媒體;對理論性較強的人文學科,鼓勵將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及時創(chuàng)作出各種形式的文化產(chǎn)品,適應社會需要,這也是人文學科服務社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我們要充分利用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促進其在大眾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中國當代文化的重塑。
[1] 張汝倫。中國文化的命運[n]。上海:文匯報,2010-08-28.
[2] 高方。雙重文化視閾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帥澤兵。論“80后”文學的當代資源與精神傳統(tǒng)[j]。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3-4.省略
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山西最美文化遺產(chǎn)范本六
乘風破浪南極考
第一馳援外國船
不懼逆流冰山阻
往返撞到百重關
寰球和平同大道
總把華夏愛奉獻
雪龍代表中國心
開足馬力迎春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壽宴短信請柬范文如何寫 壽宴短信請柬范文如何寫內(nèi)容(4篇)
- 最新新學期個人學習計劃安排簡短(實用13篇)
- 女朋友吵架道歉信十(通用9篇)
- 最新公司申請函格式范文(實用20篇)
- 媽媽講故事文字版媽媽給孩子講的故事文字版(匯總8篇)
- 2023年有關轉業(yè)軍人入黨申請書范文(模板18篇)
- 信守承諾的高中如何寫 信守承諾的高中如何寫作文(三篇)
- 2023年新時代好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心得體會范本(優(yōu)秀13篇)
- 消防演習鑒定如何寫 消防演練怎樣寫(7篇)
- 中西茶文化的解讀簡短 中西茶文化的解讀簡短總結(八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