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20:26:07 頁碼:7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模板20篇)
2023-11-18 20:26:07    小編:ZTFB

總結(jié)是提高自身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在總結(jié)過程中,要注意總結(jié)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潔性,避免冗長和模棱兩可的表述。下面是一些經(jīng)典的總結(jié)案例,希望能給大家在寫作時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一

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驟(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

3.公欣然曰(高興的樣子)。

4.白雪紛紛何所似(何,疑問代詞,什么;似,像)。

5.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大體;擬,相比)。

6.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

7.太丘舍去(丟下(他)而離開)。

8.門外戲(玩耍)。

9.相委而去(委,舍棄;去,離開)。

10.下車引之(拉,牽拉)。

11.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12.學而時習之(按時)。

13.不亦說乎(同“悅”,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慍(生氣,惱怒)。

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檢查、反省)。

1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誠信)。

17.傳不習乎(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18.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

19.學而不思則罔(罔然無所得,即沒有收獲)。

20.思而不學則殆(疑惑)。

21.靜以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22.儉以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

23.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24.非學無以廣才(增長才干)。

25.非志無以成學(達成,成就)。

26.淫慢則不能勵精(放縱懈怠)。

27.意與日去(消失,逝去)。

28.險躁則不能治性(輕薄浮躁)。

29.多不接世(接觸社會)。

30.將復何及(來得及)。

31.一狼徑去(徑直)。

32.屠暴起(突然)。

33.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34.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35.苫蔽成丘(覆蓋、遮蓋)。

36.目似瞑(閉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猾)。

38.眈眈相向(注視的樣子)。

39.一狼仍從(跟從)。

40.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

41.顧野有麥場(看,視)。

42.積薪其中(柴草)。

43.又數(shù)刀斃之(殺死)。

44.一狼洞其中(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裝睡覺)。

47.止有剩骨(僅,只)。

48.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并,一起;故,原來的)。

49.恐前后受其敵(這里指攻擊)。

50.弛擔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憂天地崩墜(倒塌墜落)。

52.天果積氣(果然、果真)。

53.只使墜(縱使,即使)。

54.充塞四虛(四方)。

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56.國人道之(講述)。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二

1.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劃一處)。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一狼仍從。

從:跟從。

(2)并驅(qū)如故。

故:原來。

(3)屠大窘。

窘:處境困迫,為難。

(4)顧野有麥場。

顧:看,視。

(5)積薪其中。

薪:柴草。

(6)苫蔽成丘。

苫蔽:覆蓋、遮蓋。

(7)目似瞑。

瞑:閉上眼睛。

(8)意暇甚。

意: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

(9)蓋以誘敵。

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3.解釋下列各組中的加點詞。

(1)其。

恐前后受其敵(代詞,指代“兩狼”)。

一狼洞其中(代詞,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后也(代詞,指代“屠戶”)。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代詞,代指“一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語氣助詞)。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結(jié)構(gòu)助詞,的)。

(3)敵。

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攻擊)。

蓋以誘敵(名詞,敵人)。

(4)止。

一狼得骨止(停止)。

止增笑耳(只是)。

(5)意。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態(tài)度)。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圖)。

(6)前。

恐前后受其敵(前面)。

狼不敢前(向前)。

(7)以。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連詞,表目的)。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一狼徑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2)屠自后斷其股。

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3)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

今義:數(shù)學中的一門學科。

5.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解釋。

(1)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挖洞)。

(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

(3)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徑直離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轉(zhuǎn)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圖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背后。

(4)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非淡泊無以明志。

淡泊: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確志向。

(2)非寧靜無以致遠。

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3)淫慢則不能勵精。

淫慢:放縱懈怠。

勵精:振奮精神。

(4)險躁則不能治性。

險躁:輕薄浮躁。

治性:修養(yǎng)性情。

(5)年與時馳。

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與日去。

日:日子,歲月。

(7)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8)悲守窮廬。

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靜以修身。

古義:修養(yǎng)身心。

今義:衣服顯示出穿著人的線條。

(2)夫君子之行。

古義:操守,品行。

今義:行走。

(3)意與日去。

古義:日子,歲月。

今義:太陽。

3.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解釋。

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作動詞,增長)。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屏除雜念和干擾來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勤儉節(jié)約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如果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如果意志不堅定就不能學有所成。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消失。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四

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時間等可以譯為“把”、“用”、“拿”、“在”、“從”等,或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譯為“靠”、“憑借”、“根據(jù)”等。

如:

(1)何以戰(zhàn)?//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獞{借。

(2)雖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據(jù)。

2、作連詞。

表原因時,可譯作“由于”、“因為”。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五

認識并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能讓我們把話說得更好,說得更準確、生動、鮮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

2、擬人。擬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nèi)说难孕小⑺枷?、感情等?/p>

3、排比。排比是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4、夸張??鋸埵菍γ鑼懙氖挛镉幸庾R地加以夸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加深印象。

5、設問。設問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

6、反問。反問是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六

文言文本身沒有標點符號,研究者根據(jù)現(xiàn)代的標點規(guī)范為其加上標點,以便于大家學習和研究。有些文言語句的標點出現(xiàn)些許差錯可以理解,但是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篇目應是典范之作,不管從文言句式、篇章結(jié)構(gòu)、辭采修飾還是標點符號哪方面來說,都是學生學習的范本,不應出現(xiàn)差錯。筆者發(fā)現(xiàn)新編語文教材所選文言文中出現(xiàn)兩處標點錯誤,特分析如下:

這句中的“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與“并吞八荒之心”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大并列),而前半句中的“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比齻€動詞短語之間也是并列關(guān)系(小并列),既然大并列之間用逗號表示停頓,那么小并列之間就應該用頓號表示停頓。這樣才符合上下句之間的語法關(guān)系,理解時才更明晰。

2.“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薄缎帕昃`符救趙》。

此句中的“公子賢,多客”表示原因,“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表示結(jié)果,這兩個分句構(gòu)成一個因果復句,上下句之間的停頓用逗號表示。而前一個分句“公子賢”與“多客”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兩者都做了介詞“以”的賓語,從層次上劃分這個介賓短語要比因果復句之間的停頓小而短,因而“公子賢”與“多客”之間應該用頓號而不是逗號。這樣才能與因果復句之間的停頓區(qū)分開來,句意理解上也不會出現(xiàn)分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七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古今異義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今義:數(shù)詞。

2.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6.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shù)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達到,動詞;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到某種程度。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八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于、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歸納文章內(nèi)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6、對文章的內(nèi)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1.文言詩文背誦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寫文言詩文語句,不僅要連貫前后語句,默寫時還應一字不錯。中考默寫一般4句詩、2句文,特別注意背誦篇目中的名句。記住并糾正自己以前默寫中的錯別字。

2.古詩理解鑒賞要重點關(guān)注各冊教材中以講讀篇目出現(xiàn)的古詩詞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學常識的積累,特別是教材中的注釋;要對《篇目點擊》中的賞析指導和練習相當了解,對詩句的理解、詩詞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意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準確。

3.對一些名家名篇,還應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時代和篇名。

4.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6個虛詞的用法。一般為古漢語的特殊用法為:一詞多義、通假、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因此對課文中的這類詞要特別重視,必須理解掌握《篇目點擊》中收入的150個實詞和6個虛詞的用法,特別是初中教材中出現(xiàn)的義項。

5.在句子翻譯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識。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語賓語加上;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被動句、反問句等。在翻譯時要落實關(guān)鍵實詞的含義和虛詞的用法,翻譯句子的語氣句式必須與原句保持一致。

6.在課外文言文的閱讀上,遇見不會的詞或者一下沒想起的詞大可不必緊張,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故事(文章)的情節(jié),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詞帶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記翻譯不可脫離文章。如果選文下有注釋,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釋的提示作用。

7.在課內(nèi)語段閱讀上要注重選文主要內(nèi)容的歸納概括,如果在自己復習掌控的范圍內(nèi),當然可以憑記憶答題;若自己復習不到位或記憶不清,則要仔細閱讀選文收集處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簡要的表述。在課外文言文閱讀上,要注意文章蘊含的道理體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歸納提煉。

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單篇閱讀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與文段、文段與詩詞的比較閱讀或鏈接閱讀。選文采取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jié)合的方法。從近幾年考題看,課內(nèi)文章入選率較高的有《鄒忌諷齊王納諫》《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名篇。

課標對文言文閱讀提出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中考文言文閱讀材料的選取必須是淺易的,對淺易的理解應當是:文中多數(shù)字詞屬于常見的實詞和虛詞,即使有少數(shù)生僻字詞,或選文中出現(xiàn)不常見的典故,也會安排注釋以降低難度,讓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文言散文的考查,常見的考點與題型不外乎字詞解釋、斷句、語句翻譯、文意歸納、寫法分析、人物與作品評價等內(nèi)容。下面就復習和解題方法提幾點建議:

1.準確解釋字詞含義。注意利用注釋,利用平時積累的實詞虛詞知識,利用拓展聯(lián)想和關(guān)聯(lián)組詞,確認字詞在上下文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2.正確、順暢地翻譯句子。翻譯句子,第一,要內(nèi)容正確,符合文意;其次,譯出來的句子要表達準確,得體流暢。

3.概括文意。往往通過填空、回答問題的方式,考查對文章層次、景物特點、內(nèi)容要點(如湖北武漢卷10題:年羹堯善于用兵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吉林卷15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記敘的范仲淹讀書時的軼事)、人物性格特征與感情態(tài)度、作品意義、閱讀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這是除了字詞解釋和語句翻譯之外考查頻率最高的點。解答時務必注意,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善于從細微處著眼,篩選重要信息,歸納概括要點,同時要推敲答案用語的準確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煩,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較閱讀。這是近幾年較為常見的一種題型。常用的是兩段材料比較,材料的相關(guān)點一般在于作品的題材、主題、人物、手法、社會意義等方面。有的以課內(nèi)散文為主,鏈接課外相關(guān)材料(如江蘇常州卷《鄒忌諷齊王納諫》與《成侯鄒忌為齊相》,湖北黃石卷《出師表》與《諸葛亮言家事》);有的兩篇都是寫景的游記(廣西柳州卷《三峽》與《與朱元思書》);有的是同一作者寫不同景點的文章(如湖北潛江卷袁宏道的《滿井游記》與《虎丘記》);有的用相關(guān)主題的兩段材料(如山東濱州卷《魚我所欲也》與《晏子諫景公》,福建廈門卷用兩段賞荷的材料)。

比較閱讀只是一種形式,在兩段或幾段材料之間有一種互補或互襯的關(guān)系,有的從兩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題,有的是各自單獨命題,題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間沒有比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內(nèi)容上或題量上的補充??键c基本與單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遷移。為了做到古為今用,學以致用,命題常考查對散文主題與人物思想感情的評價,要求考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對某些觀點的看法。解答這類題目,要善于從古代史料中讀取人物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從事件中讀取寶貴的人文精神,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其社會意義,同時也要注意到時代的局限性,恰當?shù)厝∩?,合理地揚棄。

6.寫法分析。包括語言品味、修辭賞析、結(jié)構(gòu)分析、文章風格闡釋等等。答題時盡力借助已學過的課文,聯(lián)想已做過的訓練題,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尋求答案。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九

2.議論文三要素:a論點b論據(jù)c論證。

3.比喻三要素:a本體b喻體c喻詞。

5.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lián)(首頷頸尾)b偶尾同韻c中聯(lián)對偶d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b議論c抒情d說明e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a舉例子b列數(shù)字c打比方(喻)d作比較e分類別f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jié)構(gòu):a總分總結(jié)構(gòu)b總分結(jié)構(gòu)c分總結(jié)構(gòu)。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jié)構(gòu):

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jié)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b對比法c喻證法de歸謬法f。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b擬人c排比d夸張e反問f設問g反復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夸,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類型:a并列短語b偏正短語c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

e動補短語f介賓短語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名詞性短語b動詞性短語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

15.六種句子成分: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

16.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b數(shù)量代c副介連d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b倒敘c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b表列舉事項省略c表說話中斷延長。

20.四種引號作用:a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b表諷刺反語c表特定稱謂d表著重強調(diào)。

做任何事情就要講方法,方法得當就做得快,做得好。學習也是一樣。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我們先來談學習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痹谖磥砩鐣铮拔拿げ辉偈遣蛔R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對學生進行有關(guān)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

關(guān)于對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

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運用漢字的構(gòu)造規(guī)律來理解字的方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理解簡單復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diào)整段中語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讓學生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白處,把一些字、詞、句的讀音及所表達的意義記上去,空白不夠就采用卡片式記好了粘貼上去。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種識記知識的優(yōu)越性凸顯在以下方面:

第一,筆記的益處是只要課本丟不了,寫在“筆記”上的知識一輩子丟不了。

第二,省去了重復作業(yè),節(jié)省了時間。尤其在學習多音多義字,近義詞等知識方面,一目了然。

第三,使學生學會了積累知識的方法,日積月累,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便形成了,從而掌握了自學的規(guī)律,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

1.友人慚(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2.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3.吾日三省吾身(名詞作狀語,每天)。

4.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名詞,故,學過的知識;新,新的理解和體會)。

5.傳不習乎(動詞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6.飯疏食(名詞作動詞,吃)。

7.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8.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作動詞,增長)。

9.狼不敢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敵(名詞作動詞,攻擊)。

11.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挖洞)。

12.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名詞作狀語,蓋上)。

15.一屠晚歸(動詞作名詞,屠戶)。

16.一屠晚歸(名詞作狀語,傍晚)。

17.弛擔持刀(形容詞作動詞,解除,卸下)。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一

中考文言文比較閱讀的考點跟單篇課文的考點應該說大體是一致的,主要考查這樣幾項內(nèi)容:能正確劃分朗讀節(jié)奏并斷句,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讀音和意義,理解常見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歸納內(nèi)容要點和寫作特點,對文中的思想觀點或?qū)懽魇址ㄗ鞒鲎约旱脑u判。所不同者,在于后面兩點大多以比較的形式出現(xiàn)而已。

同學們在完成文言文比較閱讀題時,可以分三步進行:一要認真閱讀所給語段,整體把握文言語段的主要內(nèi)容。敘事類語段,要明確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寫景類語段,要品出景物特點、作者感情。二要認真分析題目要求和比較的'內(nèi)容,反復閱讀相關(guān)文字,逐項進行“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三要聯(lián)系全文,按題目要求,將比較閱讀的結(jié)果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答題時盡量用上原文原句。

哪些課外篇目更值得我們關(guān)注?

中考試題中的課外文言文,大多跟課內(nèi)文言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不少是將課內(nèi)與課外進行比較閱讀。我們不妨從以下“關(guān)聯(lián)點”入手:

與課文作者或文中人物相關(guān)聯(lián)。如,考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能聯(lián)系到跟孟子相關(guān)的故事《孟母三遷》;考查《出師表》,就可能聯(lián)系到諸葛亮的《誡子書》;學了《醉翁亭記》,就可能聯(lián)系到“畫荻教子”的故事;學了《岳陽樓記》,就可以聯(lián)系到《范仲淹少年苦學》,這是與課文作者的關(guān)聯(lián)??疾椤赌赜洝罚蜁?lián)系到《晉書·王羲之傳》,這是與課文中人物的關(guān)聯(lián)。

與課文內(nèi)容、主題相關(guān)聯(lián)。如,我們學過《送東陽馬生序》《墨池記》,懂得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并非學有所成的決定因素,懂得了勤學苦練出才能的道理,與此主旨相關(guān)的文言短文很多,如《程門立雪》《鑿壁借光》《學弈》等;學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可以聯(lián)系《史記》中“臥薪嘗膽”的故事,此二者都與憂患意識有關(guān);學了《馬說》,我們可以聯(lián)系《韓非子》中的《和氏》(和氏獻璧),因為兩文都跟人才的被埋沒有關(guān)。

與課文中成語、典故、名句的出處相關(guān)聯(lián)。如,我們學了《捕蛇者說》,就會聯(lián)系到與孔子“苛政猛于虎”之觀點相關(guān)的文言短文《禮記·檀弓下》;學了《魚我所欲也》,就可聯(lián)系“嗟來之食”的典故。

此外,反映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小短文,容易為命題人所青睞,諸如孝心、節(jié)儉、苦讀等。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家無井而出溉汲。

溉:澆灌、灌溉。

(2)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3)國人道之。

道:講述。

(4)聞之于宋君。

聞:使知道。

(5)丁氏對曰。

對:應答,回答。

(6)身亡所寄。

亡:無,沒有。

(7)因往曉之。

曉:告知,開導。

(8)若屈伸呼吸。

若:你。

(9)只使墜。

只使:縱使,即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釋”,解除、消除)。

3.解釋下列各組中的加點詞。

求聞之若此(像)。

不若無聞也(如)。

若屈伸呼吸(你)。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居住在國都中的人講述這件事,被宋國的國君知道了。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像這樣道聽途說,還不如什么都沒聽到的好。

(3)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4)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三

誡:告誡、勸勉。子,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本文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寫給自己八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誨中蘊含著無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

三、字詞理解:

1、一詞多義“以”“成”

2、古今異義“險”“窮”“去”

3、詞類活用。

非淡泊無以明志明: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明確。

非寧靜無以致遠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大目標。

非志無以成學志: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b.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讀停頓。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五、翻譯。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翻譯:君子的行為操守,(應該)用寧靜專一來修善自身,用儉樸來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翻譯:不內(nèi)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專一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3、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翻譯:學習必須寧靜專一,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增長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學業(yè)的成就。

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翻譯: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5、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翻譯: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隨歲月而消失,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的?

論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從這兩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

(無論是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diào)一個‘靜’字,把失敗歸結(jié)為‘躁’字,把靜和躁進行正反對比論證)。

按照議論文的結(jié)構(gòu)理解文章,并找出論點句,治學、修身、惜時句。

a.論點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b.治學(靜):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正)。

c.修身:(躁):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反)。

d.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主題思想:諸葛亮將立志、學習和成才三者聯(lián)系在一起,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勤學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們當做志存高遠的座右銘的句子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全文中心論點是(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表現(xiàn)躁的危害的反面論證的句子是(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八、積累成語、名句:。

淡泊明志儉以養(yǎng)德寧靜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四

古義: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今義:指子女。

2.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文章的義理。

今義:文章的意思。

3.去后乃至。

古義:離開今義:到、往。

4.相委而去。

古義:舍棄今義:委屈、委托。

5.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今義:照顧。

6.與人期行。

古義:約定今義:日期

7.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今義:引用。

8.不亦君子乎。

古義:有才德的人。

今義: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10.飯疏食,飲水。

古義:粗劣今義:疏通、疏散。

11.飯疏食,飲水。

古義:冷水。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12.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義: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今義: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多次今義:數(shù)詞,三。

14.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精力集中今義:安靜、不嘈雜。

15.險躁則不能治性。

古義:輕薄今義:危險、不安全。

16.淫慢則不能勵精。

古義:懈怠今義:速度緩慢。

17.少時。

古義:稍微今義:數(shù)量小。

1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今義:幾何學的簡稱。

19.止增笑耳。

古義:古文言文出現(xiàn)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

今義:耳朵。

20.屠自后斷其股。

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21.身亡所寄。

古義:依附,依托今義:寄托。

22.因往曉之。

古義:告知,開導今義:知道。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五

背誦方法指導:

文言文要求背誦默寫的篇目較多,同學們基本上能夠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顛倒語序、不寫錯別字就沒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對一些語句的理解性記憶了。所以把默寫功夫做到細致準確、一字不差、深刻理解、靈活運用才能達到中考要求。

出聲背誦。在前面大聲誦讀的基礎上,現(xiàn)在可以完全拋開書本,出聲背誦,每篇連續(xù)背誦五遍以上,你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二遍時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時你已相當流利了,到五、六遍時你已完全熟練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會發(fā)生漏字、添字和語序顛倒的情況了,這時候讓你背錯都難了。這兩個步驟中,出聲是關(guān)鍵,因為讀出聲音來是對人的記憶功能的再重復,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雙重功效,而且出聲也使得同學能隨時發(fā)現(xiàn)、檢查自己的錯誤。尤其對一些背誦準確度不高的同學而言,出聲背誦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證字的正確率。這時候,你可以再拿起書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將容易寫錯的字多練幾遍,保證不改字,不寫錯別字,這一步驟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將前功盡棄,所以要認真對待。

勾畫出每一篇古文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揭示主題、中心的關(guān)鍵性語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寫山水環(huán)境的語句(如“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等)和表現(xiàn)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等)。將這些句子重點背誦,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備理解性記憶之需。

大聲誦讀。誦讀確實是背誦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聲誦讀古文古詩,每篇連續(xù)誦讀五遍以上,一方面通過誦讀可以強化你對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隨著誦讀遍數(shù)的增加會逐漸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即自己對文章的感悟、體會,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古人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隨著誦讀的深入,你對每句話的意思也會更明白,有的同學讀完一句古文,這句話的意思也會馬上在他的眼前出現(xiàn),這就是對古文相當熟悉的結(jié)果,這個步驟做得好,也為下面的句子翻譯打下良好的基礎。

做一些理解性背誦的題目,仔細咀嚼題干的要求,抓住關(guān)鍵字來思考該回答哪些內(nèi)容,注意在回答題目時有可能要作一些細微變化。

對于某一篇古文的理解性背誦,理解起來還是較簡單的;而對于在所有學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題干要求的語句,難度就大多了。這只能要求同學多積累,多貫通,如積累一些描寫山水景色、戰(zhàn)爭殘酷、愛好和平、悠閑自得的心境、自然環(huán)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給它們加以歸類,有意識地逐漸擴大你收集的范圍,在答題時可選擇最符合題干要求的句子,保證萬無一失。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六

1、背、抄識字1。

2、aabb:許許多多高高興興進進出出花花綠綠快快樂樂說說笑笑。

3、背、抄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4、寫動詞(背、抄識字2):練書法()()()。

5、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

劉爽是我的好朋友。

—————————————。

6、高興地()仔細地()親切地()。

緊緊地()順利地()興奮地()。

贊許地()沉著地()。

7、動詞:掃地提水搬桌子推車挑土抬木頭捕魚捉蟲抓小雞()()()。

8、除去部首有幾畫:計()實()飯()浪()。

除()刻()枝()爛()。

9、讀讀記記。

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風景優(yōu)美來來往往瓜果飄香十分茁壯高樓大廈。

名勝古跡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科學技術(shù)百花盛開各種各樣金光閃閃。

秀麗神奇四海為家無影無蹤川流不息迫不及待叫苦連天自言自語。

10、連線。

堆雪景飄著銀裝。

打雪人披著雪毯。

看雪仗鋪著雪花。

11、近:美麗—漂亮有名—著名中央—中心。

非?!貏e。

反:進—退買—賣快—慢正—反安全—危險。

12、花壇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來。

北京()啊!我多么想()。

()真()!我()。

13、抄寫、背識字4。

14、否定句改陳述句。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嗎?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15、擴句。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16、寫寫記記。

一本正經(jīng)二話不說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七嘴八舌八仙過海九九歸一十全十美。

17、標點符號的掌握。

18、寫拼音。

()。

一花獨放不是春。

()。

百花齊放春滿園。

19、聞了聞一個比一個好。

瞧了瞧一棵比一棵壯。

()了()一()比一()。

()了()一()比一()。

20、寫句子。

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嗎?

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吧。

21、神奇極了可怕極了()極了。

蕩來蕩去跑來跑去()來()去。

立刻喊起來立刻歡呼起來立刻()。

22、一只()一個()一把()。

一塊()一條()一盤()。

23、抄、背識字6。

24、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

可愛的:()。

科里亞望著窗外高興地笑了。

高興地:()。

25、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給()。

26、寫拼音。

()()()()()。

昨天妹妹學校書包幫助。

()()。

讀書少年兒童。

27、背、默《回鄉(xiāng)偶書》《贈汪倫》。

28、健康的(身體)羨慕的(眼光)寒冷的(北風)。

遙遠的(地方)心愛的(裙子)火紅的(太陽)。

快樂的()機靈的()翠綠的()蓬松的()。

29、組詞。

從()戶()己()。

叢()護()記()。

30、湖水像一面鏡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像()。

31、“把”字句換“被”字句。

太陽會把淺水洼里的水蒸干。

——————————————。

他把小魚扔進大海里。

——————————————。

32、抄、背識字8。

33、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一塊塊()一條條()。

一顆顆()一棵棵()一只只()一頭頭()。

一雙雙()。

34、漂浮飄揚。

云在空中(),碰到冷風就變成小水珠落下來。

彩旗迎風(),廣場顯得更加美麗。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七

(1)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此非曹孟德之詩乎(用“非”表否定判斷)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斷)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漁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遺響于悲風/月出于東山之上

2、賓語前置句

何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

3、定語后置句

凌萬頃之茫然/客有吹洞簫者

(三)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動)

(四)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何”與“也”表疑問語氣)

(2)而今安在哉(語氣詞“哉”,表疑問語氣)

(3)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語氣詞“乎”,表疑問語氣)

(4)此非曹孟德之詩乎(“乎”表反問語氣)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八

1.《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圣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

二、解釋加點詞語。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2.有朋自遠方來(從)。

3.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fā)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7.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過,超過)(規(guī)矩,規(guī)范)。

11.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2.學而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3.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4.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

15.人不堪其憂(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

17.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

18.飯疏食飲水(吃飯)(粗糧)(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

20.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shù)氖侄?。

21.于我如浮云(對于)。

2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泛指多個,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yōu)點)。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邊)。

25.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26.不舍晝夜(舍棄)。

27.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8.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

29.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30.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通悅,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兩位數(shù)的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異義詞語。

1.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天;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shù),今義:數(shù)詞,三)。

3.溫故而知新(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

4.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yōu)點;今義:善良的人。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

5.可以為師矣(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五、一詞多義。

1.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可以為師矣(成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慍(轉(zhuǎn)折連詞,卻)溫故而知新(順承連詞,不譯)。

3.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溫故而知新(得到)。

4.樂:不亦樂乎(愉快,快樂)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

六、成語歸類。

1.不亦樂乎2.溫故知新3.擇善而從。

4.三人行,必有我?guī)?.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奪志。

7.富貴浮云8.簞食瓢飲。

八、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guān)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九、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譯文: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譯文: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十九

一、文學常識:。

《世說新語》由南朝人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問)。

2.古今異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古義:對子侄輩的總稱。今義:指兒子和女兒。)。

(2)太丘舍去(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道別的地方,與“來”相對。)。

(3)相委而去(古義:丟下,舍棄。今義:委托。)。

(4)下車引之(古義:拉。今義:引導,牽引。)。

(5)元方入門不顧(古義:回頭看。今義:照顧。)。

(6)陳太丘與友期行(古義:約定。今義: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詞類活用。

(1)陳太丘與友期行(名詞用作動詞,約定。)。

(2)元芳時年七歲,門外戲。(名詞用作狀語,在門外。)。

(3)友人慚(形容詞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詠雪》。

1.內(nèi)集:家庭聚會。

2.兒女:泛指子侄輩,這里指謝太傅的侄兒侄女。

3.俄而:不久,一會兒。

4.聚:急速。

5.欣然:高興地樣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擬: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憑借。

10.起:飄起。

11.即:就是。

《陳太丘與友期》。

1.期:約定。

2.期行:相約同行。

3.戲:玩耍。

4.舍去:去,離開,舍去,在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時:當時。

7.慚:感到慚愧。

8.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9.不: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相委:委,丟下、舍棄。

13.君: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14.家君:對別人稱自己父親的一種謙詞。

15.日中:正午時分。

16.引:拉。

17.顧:回頭看。

三、翻譯課文。

《詠雪》。

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彼绺绲呐畠旱理y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碧蹈吲d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長兄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正午已過,(友人)仍然沒有到達,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太丘離開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兒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耍??腿藛栐剑骸澳愀赣H在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jīng)離開了?!蹦侨?聽了)便發(fā)起脾氣來,罵道:“不是人哪!跟別人相約同行,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離開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fā),您正午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蹦侨烁械綉M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四、元方與友人各是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

元方:聰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講誠信,沒有禮貌,但知錯能改。

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虛詞總結(jié)范本篇二十

文言作品中有許多詩文堪稱精品,它們大多布局嚴謹,行文簡潔,氣韻生動,文采斐然。多讀這樣的作品,會使人受益匪淺,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十分有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學鑒賞方面,學習文言文還有助于培養(yǎng)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態(tài)、審美趣味。這是人們內(nèi)心深處文極其敏感的一根弦,撥動它就能很自然地激起人們對民族、對故土的依戀。

有人說,掌握了祖國的語言就好比得到了一把打開本國文化的鑰匙。在中學教學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能穿越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收,與歷史上的大師們直接對話,讓他們深刻認識祖先,了解歷史,從而繼承和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學習文言文的關(guān)鍵在于以下幾點。

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基礎,這已是歸納,學生不但掌握詞語的各種含義,而且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一舉兩得。文言虛詞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孟子二章》這篇課文中廣大師生的共識。首先教師在備課時最好對文中出現(xiàn)的實詞作一個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教學時可重點地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在講課時還要注意一些詞語的語境,把在文出現(xiàn)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詞語,或與前面已學過的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該詞詞義進行比較、歸納。如在《愚公移山》,“之”字在文中有不同含義,“告之(代詞代愚公移山這件事)于帝,”“跳往助之(代愚公)”;在《為學》中,“吾欲之(動詞,到)南海,何如?”通過比較,介詞“于”的意思有多種,“所欲有甚于(介詞,表比較,比)生者”,“管夷吾舉于(介詞,表處所,從)士,”,“萬鐘于(介詞,表人物,對)我何加焉”。。掌握文言虛詞對于了解句義的變化,掌握句子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主題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學習文言文時,一定要對其歸納掌握。另外,還要掌握詞類活用的有關(guān)知識,如使動、意動、被動、名詞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動詞等,如“君將哀而生(使——活下去)之乎”,“不恥(以——為恥)下問”,“又安敢毒(怨恨)邪”等。這些知識是正確理解句義的關(guān)鍵,必須予以重視。此外,還要掌握一些文言句式。一是判斷句?,F(xiàn)代漢語中的判斷詞主要有“是”,還有“為”“謂”等,但古代漢語中往往不用“是”,主要通過特定句式來表達判斷的意思,如“劉備,天下梟雄”(《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翻譯成“劉備是天下聞名的英雄豪杰”;有的句尾用語氣詞“也”表判斷,構(gòu)成“——……也”句式,這類句子的主語后面,又常常用“者”表停頓,名詞謂語后面用陳述語氣詞“也”字結(jié)尾,構(gòu)成“……者,……也”的判斷句式,這是古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jié)構(gòu)。如“陳涉者,陽城人也”,翻譯成“陳涉是陽夏人”者也不必翻譯出來。二是被動句。它表示句子的主語是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古漢語常用被動詞有“于”、“乎”、“為見”、“被”和“為……所……”結(jié)構(gòu),還有的被動詞要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來判斷。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被)人?!?《孟子》)),“不為(被)酒困?!?《論語·字罕》,“范雎為須賈所饞。”(《論衡》),“帝感其誠?!?《愚公移山》)。三是省略句。翻譯時,要把省略的成分補上句義才完整。如“(鄭人)至之市,而忘操之。”(《〈鄭人買))四是倒裝句。倒裝的成分所表示的意義往往是句子所強調(diào)的,感情色彩強烈,學習是要留意。翻譯倒裝句時要注意調(diào)整句序。如“甚矣,汝之不惠?!闭>湫驊獮椤叭曛换萆跻印娬{(diào)成分“甚矣”是程度副詞,表現(xiàn)了智叟對愈公嘲笑、輕視和自己目光短淺、愚昧無知。還有一些特殊句式??傊?,這些句式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重點,我們一定牢牢掌握,并能抓住他們的特點,理解他們的作用。

掌握一定的文言詞句,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勤歸納,多記誦,結(jié)合語境正確理解含義,學會遷移運用,提高學生的文言文能力。

1、朗讀,是把原本訴諸視覺的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聽覺的有聲言語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讀者與文本之間以聲音為媒介進行的情感、思想的交流,閱讀主體通過聲音激活文字符號的內(nèi)涵。葉圣陶先生在總結(jié)傳統(tǒng)語文教學時,曾強調(diào)過朗讀的作用,他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朗讀,他說,“今時教古文自亦宜熟讀”,“讀得爛熟,不知不覺之中,就懂得了它的條理”。實際上,古代人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古人說:“熟讀百遍,其義自見”蘇軾在教育子侄讀書時說,:“舊書不厭百回讀,深思熟子自知”,指出了讀的重要性。古人所說讀就是朗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克服了文字障礙后,把握朗讀節(jié)奏,體會文言文的音樂美感悟文章的`思想美??傊?,朗讀可以使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礎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汲取精神營養(yǎng),從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由此可見,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根本途徑,學習文言文必須重視朗讀。

那么,應該怎樣正確朗讀呢?我認為,就是要求學生讀準,讀順,讀出情來。

讀準。就是要求學生把字讀正確,這是最起碼的要求。特別是文中出現(xiàn)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等,要求學生通過查工具書,明確讀音,練習朗讀,直到讀的順口為止,只有這樣,才能把句子讀的流暢。讀順就是要求學生讀的流暢,做到這一點,要求學生把握句讀,注重輕重頓挫、高低起伏,使學生在體會文言文音樂美的同時,因聲入情,體會文章的意境美,進而讀出個人的感悟。

朗讀是學生閱讀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現(xiàn)代白話文基礎之上的、以普通話為標準音的閱讀方式。它汲取了古代誦讀藝術(shù)的營養(yǎng),但不是古人讀文言文的方法,也就是說,朗讀文言文就是要求學生現(xiàn)代人讀現(xiàn)代白話文的方法去讀文言文,這樣,我們解讀文言文所領(lǐng)會到的情感、思想和古代寫作者寓于其中情感、思想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因此,用古代的吟誦藝術(shù)來閱讀文言文有可能會取得更佳效果。那么,什么是吟誦藝術(shù)呢?怎樣運用吟誦藝術(shù)閱讀文言文呢?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1、吟誦藝術(shù)的內(nèi)涵。什么是吟誦藝術(shù)呢?陳少松先生認為,吟,就是拉長聲音像唱歌似地讀;誦,就是用抑揚頓挫地聲調(diào)有節(jié)奏地讀;二者結(jié)合起來,就是吟誦藝術(shù)的含義:泛指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有節(jié)奏地誦讀。吟誦藝術(shù),是傳統(tǒng)的讀詩詞文的方法,是一種獨特的、行之有效的、為歷代文人學士所普遍采用鑒賞手段,是我國一份寶貴而有生命的文化遺產(chǎn)。

古典文學作品久為傳誦,主要是因為用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景交融、引人入勝的美好意境,學會了吟誦可以使我們因聲入境,充分領(lǐng)略作品的意境美,充發(fā)粉感受古典文學作品的情味,這是因為吟誦都依一定的腔調(diào)進行,一種特殊韻味,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習文言文,運用吟誦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葉圣陶和朱自清先生合著的《精讀指導舉隅?!芬粫?,葉先生在“前言”中又一次強調(diào)吟誦對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

因誦的時候,對研究所得的不僅理智的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法理轉(zhuǎn)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2、吟誦藝術(shù)的運用。可簡單歸納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

在教學中,可以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a、心高氣壯、豪情滿懷、燃起希望、情緒激動(大喜、憤怒、振奮、呼號——)時音調(diào)宜高揚、心境寧靜、心曲隱微、悲觀失望、情緒低沉(如憂傷、悲泣、凄苦、頹廢——);時音調(diào)宜低抑。

b、突現(xiàn)奇境和壯闊境界,音調(diào)宜高揚;反之,意向平淡,境界幽小,音調(diào)宜低沉。

c、一般的記敘和陳述時,音調(diào)宜低平;緊要處、精彩處、動情處宜高揚。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逐步理解內(nèi)容,體會文章感情,并根據(jù)內(nèi)容的變化、情感的起伏,科學地運用抑揚的有關(guān)知識吟誦文章,傳達出文章思想、情感的變化。在學習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對描寫寒冷的詩句讀得低些,對“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卡開”這一想像奇特、充滿驚喜之情的句子和“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這一色彩鮮明的、表現(xiàn)雪地美景的讀的高昂些,而對于末句“千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讀得低沉些、抒情些,以傳達出作者對朋友的真摯的感情。

(2)輕重,是指聲音的強弱,是力度問題,“高低”是音調(diào)的問題,二者不同,輕重指吟誦時關(guān)鍵地方,表意強烈的詞句要重讀,反之,則輕讀,如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蓖ㄟ^輕重讀,表現(xiàn)出諸葛亮對后主劉禪的語重心長、殷切希望。3)緩急,是就吟誦的快慢而言,它要求疾徐有致,即語速安排巧妙,聲音富有韻味。吟誦的緩急是由作品所刻畫的形象和所表現(xiàn)情感變化決定的,一般來說,凡表達喜悅、興奮、輕快、氣憤、急躁等感情宜急度,凡表達憂傷、悲哀、沉重、閑適、寧靜等感情宜慢讀,一般敘述宜平緩,情節(jié)緊張或發(fā)展高潮宜急讀。學習文言文要求學生因聲入情,通過語速緩急的變化,感受文章感情的起伏變化,領(lǐng)略文章的意境美。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要求學生這樣吟誦: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边@句描寫奇險場面詞句要讀的高昂、快些以將那種萬嗎轟雷驚心動魄的意境表達出來;而對最后“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兩句要讀的低沉些、緩慢些,以表達壯志難酬、白發(fā)早生的無限感慨、嘆惋的感情。吟誦時一定要處理好緩慢的問題。

吟誦藝術(shù)是我國歷代才子騷人讀詩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流傳了幾千年培育了無數(shù)文人騷客,現(xiàn)在我們繼承這一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把它運用到文言文教學中一定會使學生因聲入情,因情入境體會到文言文的妙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審美教學,是文言文的最高境界。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都具有無窮的魅力。但在文言文教學中,往往得不到重視,為了追求成績,一些教師只關(guān)心學生對必犒內(nèi)容的掌握與否,在不知不覺中,淡化了對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的功用,即本應讓學生從蘊含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領(lǐng)略祖國文化的內(nèi)涵,汲取營養(yǎng),古為重用。但實踐中,卻出現(xiàn)了偏差,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

文言文的美,從篇章布局到文字行文的內(nèi)涵都有體現(xiàn)。所以,在文字的運用上是精之又精,其文字簡練而又內(nèi)涵豐富是今人所不及的,所以,在字詞的教學中,教師應把這種煉詞之美用詞之妙潛移默化地傳給學生。下面主要針對人格美、思想美和教育美等方面闡述一下觀點。

《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發(fā)展個性特長,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睂ξ难晕膭t要求“對文章進行初步的審美與評價。”

首先是感受人格美。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再審美與審丑的過程中,為人物的言行而喜怒哀樂,在共鳴中得到審美愉悅,使靈魂受到洗禮,這是文言文教學應起的作用和魅力所在。這些歌劇特征的人物形象是通過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體現(xiàn)出來的,特別是優(yōu)秀的敘事文學作品。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的剛愎自用,唐雎的巧言善辯——《晏子使楚》中晏子的機智善辯,維護人格、國格,不辱使命——文言文中充滿著濃墨的人文氣息,令人心往神馳,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這些人物的人格美,在潛移默化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其次感受情感美。文言文大都蘊含著情感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與人物同喜,與作者同悲,實現(xiàn)心和心的交換和情感的交流,讓人物的高尚情感去陶冶學生的情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學生人格美的教育。

第三、感受思想美。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載著厚重古老的中華古文明和中華民族的輝煌,文言文作為中華古文化的載體,有著無比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明基因,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就必須學習文言文。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美,引導學生接受傳統(tǒng)思想的光華,使學生受到熏陶,對學生的成長、做人是大有裨益的。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