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邊城瑞麗散文(精選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17:42:03 頁碼:11
最新邊城瑞麗散文(精選15篇)
2023-11-18 17:42:03    小編:ZTFB

考慮到各種限制因素,我們需要尋找一種更靈活的解決方案。在愛情中,如何建立健康和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共同經(jīng)營美滿的婚姻和家庭?"以下是一些總結(jié)的參考文獻,可以為你的寫作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dǎo)。"

邊城瑞麗散文篇一

像我一樣鐘情于秋天的人,我想應(yīng)該不會多,而像我一樣喜歡秋天的憂傷的人,恐怕就更微乎其微了。是的,我喜歡秋天,這是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當(dāng)然我并不喜歡秋天的一切,因為秋天并不是我全部的鐘愛。

在一個秋天的卻并沒有冷氣的早晨,下了一陣細雨,失落是想哭卻又不能哭的情緒糾結(jié)。幾十分鐘后,情況就驟然改變了,刷啦啦的一陣密密麻麻的大雨,從明亮的天空灑落下來,噴涌而出的不是怒火,而是委屈,涓涓愁緒傷心到極致便會流淌。

這雨撕心裂肺的叫喊著,可是我們什么聲音也聽不到,因為她早已經(jīng)哭啞了喉嚨??墒撬质菫槭裁炊鴤穆錅I呢?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是她身處在傷感的秋天,也需要用眼淚來映襯這個失落的時節(jié)吧。有時候,我們哭泣并不是自己有什么傷心的事情,有時候我們也為別人而難過,就像樹上的梧桐樹的葉子枯黃了,然后不情愿的落地,這也許是秋風(fēng)被秋天荒涼了雙眼,吹亂了別人的頭發(fā),吹落了枯萎的心,也吹來秋雨的濕潤。

一條大約四五米寬的柏油馬路,我無意間路過其間。路面還是濕漉漉的,地上隨處可見散落的梧桐樹葉,稍微留心觀看一下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隨意躺著的梧桐葉子,有些是干焦枯黃的死葉,有些是明亮亮油乎乎的黃葉,有些依然綠的發(fā)綠,我一直靜默的心,此時有一點情愫在生波紋。

我緩步的行走在梧桐樹之下,雙手插在褲子的口袋里,故意裝作很酷,好像我并不在乎眼前的凄涼一樣,可是你是否知道,正是因為無可奈何的原因,我才選擇袖手旁觀的.啊。這些樹應(yīng)該都有幾十年的歲月年輪了,早已茁壯大樹高,風(fēng)只能吹碎那些卑微的夢,比如秋風(fēng)可以卷下一葉又一葉的垂暮之葉,卻吹不倒曾經(jīng)幼小的樹苗,更吹不動現(xiàn)在的參天大樹,而這一切僅僅用了幾十年的功夫,不過這僅僅是幾十年的光陰,有時候也是久遠的奢望了,這些樹葉還活不到一年的時光,這雨也只能是一陣,而這風(fēng)只是一瞬??v使匆匆忙碌一輩子,有時候還沒有看清這個世界,卻已經(jīng)到了告別的時候。

我撿起一片落葉,是那片早已枯黃,卻顯得很唯美的梧桐的落葉,盡管附近還有其他的樹,當(dāng)然也有一些別的落葉,但我只鐘情于梧桐樹葉,也許是我的直觀感受讓我覺得它們更美麗一些,更能打動我的心扉,就像我最喜歡的是秋天,而不是春天、夏天,更不會是冬天,這是都是因為我的感覺而得出的結(jié)論,或許有我說不出來的深層次的一些理由吧,也許這些只可以心領(lǐng)神會,道不明,道不明啊。我擦干凈了葉子,對著手里的梧桐葉吹了一口熱氣,讓它知道被人喜歡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溫度,也暫時的延續(xù)一下它短暫的一生。

也許這片梧桐葉并不是最美的落葉,但我還是把它放在一本我最喜歡的書籍里面夾著,書本有知識的味道,落葉有歲月的味道?,F(xiàn)在的我,并沒有開心的感覺,也并不會難過,因為我知道秋天每一年都會大致如期到來,樹葉也擺脫不了凋落的使命。但傷感的情緒還是會有一點的,或者說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一絲的感傷,不然秋天也許就會不解的低著頭沉默,而獨自飽嘗它自己制造出來的憂傷。為什么要讓秋天憂傷呢?我們自己憂傷多一點不是更劃算一些嗎?你憂傷只是惆悵了你一個人,秋天多一份憂傷,卻會迷惘了所有的人。

誰也做不到時時刻刻的幸??鞓?,快樂倒可以是一種一直樂觀的心態(tài),或者可以說是雖然不能一直得到快樂,而它卻是我們永遠追求的宗旨。在容易傷感的季節(jié),也許我們才會知道快樂也沒那么重要,因為快樂并不是一切,而也正因為我們品嘗了傷心的滋味,才漸漸學(xué)會了珍惜幸福的每一個瞬間。

邊城瑞麗散文篇二

這個星月皎皎的水邊城有一條碧綠的江水叫沱江,那女人一般妖嬈的風(fēng)姿不僅點亮了湘西土苗漢子的眼睛,也養(yǎng)育了讓她值得驕傲的兒女,沈從文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dāng)年他溯江水而上,走出了山外,走到了外面世界的大江大河甚至大海,一輩子載沉載浮,經(jīng)歷了許多的風(fēng)雨,卻始終沒有脫掉眼前這個小城鳳凰“鄉(xiāng)下人”的脾性,對事業(yè)和愛情一樣地絕對癡情和愚忠。他耗盡一生心血,著作等身,卻與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一樣,因國運多舛,對自己熱愛的文學(xué)、文物事業(yè),總有“時不我予,壯志未酬”的滿腔積郁。

86年的得與失,86年的成與就,都是過眼煙云。這個老先生在人生畫上了一個圓圈,從19他仗劍挾酒少年行,到1988年在北京家中病戧,1992年魂歸故里,整整74年啊。這70多年的人生艱辛跋涉,其中的滋味有誰能體味?不管如何,他的回歸契合了“一個士兵要不戰(zhàn)死的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的名句了。之后他生命中無發(fā)法舍去的“黑黑的三三”張兆和,用了整整的時間為他主編了全集,底,他的三三終于出版了32卷本的《沈從文全集》,也許是耗盡了生命最后的.火燭,他那個叫他一想起來就溫暖和流淚的三三離開了人世。在他回到家鄉(xiāng)后的,三三終于來到了這個水邊城,與丈夫守侯在一起了。在鳳凰小城那清凈而幽雅的聽濤山下,他們躺在那塊天然的五彩石下,說著那比沱江還要綿長的情話,永永遠遠。

每一次來到水邊城,來到聽濤山下,我的靈魂無端地出竅,仿佛都在經(jīng)歷著一場人生最美的遇見。我會遇見先生的文字,更會看到她心愛的三三在他身邊長相廝守的姿態(tài),那么地真情和無怨,讓人憑生許多的感慨!

每一次,我都會在山下的“聽濤山書社”買幾本沈先生新版的文集,然后在小店里買上幾枝黃菊,順著那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心里嗵嗵嗵地擂響了苗鼓,瘋狂地跳著鼓舞來迎接那一場美麗的遇見。

沒成想今年的清明前幾天這里如此安靜,我一個人獻上幾朵美麗的黃菊后,就坐在他們身邊的木凳上翻看止戈寫的關(guān)于這一對伉儷的愛情世界的文字。陽光正溫暖,我的心里如同這陽光一樣溫暖,沐浴在“鄉(xiāng)下人”和“三三”愛情的暖陽里。

沒想到,就在兩分鐘后,我邂逅了這水邊城另一場美麗的遇見。

一位拄著棍子的老漢靜靜地走過來,他看上去70多歲了,眼睛有些渾濁,背有些佝僂,腳下一雙軍綠色的大棉鞋不甚合腳,走起路來有點拖沓遲緩。他悄悄地坐在五彩石前的一塊大石頭上,久久不肯離去。好奇和職業(yè)習(xí)慣讓我走過去對他開口詢問:老人家是來祭奠沈先生的嗎?老人牙齒不關(guān)風(fēng)了,講話自然不利落,我陪同的朋友怎么也聽不懂老人這齒不關(guān)風(fēng)的苗語,退到一邊靜靜地拍下了我和老人說話的身影。

所幸我早年在湘西求過幾年學(xué),能聽懂鳳凰話,苗語也能蒙個大半。原來老人是這鳳凰苗族的大姓廖,跟沈老先生家沒有一點血緣和親戚瓜葛。他年輕的時候在家里一直做農(nóng)活,家境也不寬余。不知道是經(jīng)濟拮據(jù)還是命運蹉跎,廖老漢一輩子沒有婚娶,一個人走到了孤獨的70多歲。70多歲的廖老漢看上去還可以想見當(dāng)年的英俊,問他年輕的時候是否有過相好,老漢露出豁牙,羞澀地搖搖頭否定,然后就望著遠方的河流沉默了。我分明看到了他眼里一閃而過的憧憬,我想,難道這條河流養(yǎng)育的男人都那么癡情,要為自己心愛的人堅守到生命的最后時刻?這沱江水灌溉出來的情之花是開不敗的,無論時間和年齡,就如眼前的這一對夫婦,在石頭里也要開出燦爛的情之花來。

廖老漢說山下的書社就是他年輕時住的地方,書社的主人是他的侄兒夫婦,他就跟著這對夫婦一起生活。他說這么多年都是沈從文的書養(yǎng)活了他們:他的書好賣啊,人家從大老遠的地方來都要賣好幾本提著走,我想這些書不就是那些大地方出的嘛,人家怎么要到這里來買呢?還不是因為沈從文在這里,是他老人家用他的心血文字保佑了我們啊。我老了,只吃飯不做活不中用了,我就從他回來那年起給他老人家守墓了,我給他周圍栽上樹,讓春天有花開,夏天祭奠他的人可以歇蔭。閑下來的時候我就把墓周圍清掃清掃,老人家是個愛干凈的人啦,讓他過得干凈點。

廖老漢指著幕碑上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rèn)識人?!睂ξ艺f:“照我思索,能理解我。這一輩子有幾個人理解了他老人家哦?他要早回來鳳凰就好了,回到這里我們都認(rèn)得他,家鄉(xiāng)的人不會欺負他,我們不會誤會他,他思想好過了,就沒有那半世的郁悶。照我思索,可認(rèn)識人。這句話是實在話,我不認(rèn)得幾個字,也常常聽侄兒媳婦給我講書里的意思,老人家寫的我們家鄉(xiāng)的女人男人的事,是教我們愛人做人呢。”

這一番話讓我頓時眼睛濕潤了。我們常常讀先生的文字,被其中湘西人文風(fēng)情,淳樸人格所吸引,被文字里的癡純的愛情所傾倒,我們沒有深思過先生是想要引導(dǎo)我們怎么為情做人啊,對于先生的理解,我們這些所謂文人還不及他一個鄉(xiāng)下沒有文化的伙計啊。這仍然是淳樸的鳳凰人文精神,從人本出發(fā),不要矯情只要真情,自然可以理解認(rèn)識一個人。

回程的時間快到了,我對廖老漢多了幾分不舍,從心底感激他這么多年一個人默默無悔無償?shù)厥卦谏蛳壬驄D身邊,在清風(fēng)和松濤里陪他們一起賞遍了春花秋月,度過了那么多個燦爛晨昏。先生是我們共同的先生,卻是廖老漢一個人替我們陪伴,我們只能偶爾從大老遠來祭奠一番,然后匆匆走向滾滾紅塵。我們在那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我們忘記了先生的囑托,這無奈的紅塵,讓我們常常內(nèi)心充滿對先生愧疚!

我給廖老漢正了正歪戴了的棉帽說:謝謝你這么多年的守侯,我們一起跟沈先生夫婦合個影吧。廖老漢下意識地理了理不伸展的衣褲,我們在朋友的鏡頭定格了這一次美麗的遇見。

邊城瑞麗散文篇三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翻開文學(xué)大師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以上的一段話首先映入眼簾,出生在風(fēng)凰古城的沈從文先生從小就生活這樣一個氛圍里,才能把邊城寫得細致入微,詳盡銘心。打開《邊城》其實是打開了一種心情,一種向往,一種夢幻,每當(dāng)從書頁中收回目光,思緒總會變得純靜婉轉(zhuǎn)、柔腸百結(jié),夢想有朝一日能踏上那幽靜的土地,領(lǐng)略有酒更醉人的邊城,體驗湘西動人的風(fēng)光和迷人的風(fēng)情。這個愿望終于在秋未時分實現(xiàn)了。

從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洲首府吉首市向南,沿209國道大約80公里就到了湘西著名的縣城風(fēng)凰,說是國道其實并不好走,沿途山連山嶺連嶺,路隨山轉(zhuǎn),溪水輕流,綠樹俺映,大概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到達古城。風(fēng)凰古城苗族、土家族、漢族雜居,完好地保留著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風(fēng)格,是中國最好的古城之一,一幅秀麗的民族風(fēng)情畫卷,鋪展在這片神密的山腳之下碧水之濱。等到了風(fēng)凰,水邊那白色的小塔依然高高聳立、清澈的河水依舊緩緩徑流,只是那孤寂的渡船和純樸羞澀的女孩翠翠已無處可覓,早已如過眼云煙一般飄忽去遠。心里不由得輕輕地呼喚那善良而勤勞的翠翠,還有那樂善好施的老船工,但這一切都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去不復(fù)返了。沉靜的沱江雖然因游人的增多,少了一份遠離塵世的和諧,但卻為游人增添了一份淡淡的痛楚和甜美的回憶,她的美充滿著柔情和蜜意,不由你不為她的美麗而心顫,為她的古老而驚異,為她的迷幻而留連忘返。

古城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正如《邊城》里老船工每時每刻都離不開酒一樣,臨水而立的吊角樓就如美人醉酒一樣嬌態(tài)可掬。吊腳樓怯伶伶的吊腳,古色的木墻,飛檐的屋角,檐下排排紅紅的燈籠數(shù)不勝數(shù)美不勝收。層層疊疊的吊角樓家家相連,戶戶相依;清漪的沱江穿城而過,三三兩兩的浣紗女點綴河岸兩邊,紅紅綠綠的花色衣裙映水成趣,綠水輕流依舊但濤聲已然遙遠,成為沱江又一處美妙的風(fēng)景。清麗脫俗的沱江如一位青春活波的少女又如一位多情婉轉(zhuǎn)的少婦,深身散發(fā)著迷人的氣息,既風(fēng)情萬種又柔態(tài)百結(jié)。抑或習(xí)慣了游人的驚感與欣賞,那早應(yīng)羞紅的臉頰卻染成一色的碧綠如洗,春風(fēng)拂柳煙靄籠,微雨潤澤物象新,如嗔如怨如嘻如笑,俱都蘊藏在內(nèi)心深處,平平緩緩淡然宜人。四周青山呈半月形將古城環(huán)抱,狹窄的古城老街暗灰幽長,吊腳樓不臨水的另一面,對著老街。老街很小,人卻很多。染坊、酒坊、食鋪,銀鋪,蠟染鋪,姜糖鋪和小酒吧都和諧地擠在窄窄的街道兩邊。老街上游人如織,多情湘女不時的婆娑而過,來往穿梭在店鋪之中,給古城帶來了生機。店鋪里店主大多淡定從容做著自己的生意,舉手投足皆是日常的生活,真羨慕他們的那種淡定那份從容,那份從里向外露出的邊城山人的純樸性情。小城與自然和諧共生,構(gòu)成了一幅湘西特色的市井之圖。山城美、自然美、淳樸美融為一體,讓人感受到特色水鄉(xiāng)的韻味與悠閑。

獨特的地理位置,濃郁的民族風(fēng)情,秀麗的山水秀色,使這里風(fēng)景如畫,人杰地靈。彈丸之地走出了民國第一總理熊稀齡、文學(xué)巨匠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等一批文人墨客、能工巨匠。熊稀齡的故居坐落在繁花的古城正中,一座四合院建筑內(nèi)有一個天井,全部用本地產(chǎn)的紅砂石鋪就而成,兩側(cè)置有花壇,房屋雖然矮小但精致異常,各式花窗美觀大方,富有濃郁的苗族情調(diào)。對面就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成殿又叫文廟,正殿內(nèi)文圣孔子的畫像栩栩如生,殿前植有金銀雙桂,時至金秋清悠四溢暗香誘人;出大成殿直走200米就是沈從文的故居,典型的四合院內(nèi)天井,有正房、廂房、前室10余間,雖無雕龍畫風(fēng),但做工精細,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清靜典雅。

湘西特色的小吃諸如糯軟清香的桐葉粑粑、風(fēng)味別致的風(fēng)凰社飯、濃香撲鼻的隔年熏臘肉、又酸又甜的腌蘿卜都會引誘得你饞涎欲滴,胃口大開,最值得一提的是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姜糖。它是古城久傳有名的一種美味小吃,姜香濃郁、回味酥脆、甘甜可口、辣味純正,走在古城的的街道上,到處充溢著濃濃的姜糖香,這是鳳凰的姜糖作坊里在制作姜糖了。姜糖是鳳凰的特產(chǎn),用本地高寒山區(qū)的優(yōu)質(zhì)生姜配以白糖、泉水,芝麻、山茶油、紅片糖、核桃等為原料熬制到極為濃稠,如面團狀,往作坊門口的一個大鐵鉤上一掛,迅速拉長至大拇指粗細的條狀并用剪刀剪成小段。剪姜糖動作要快,因為溫軟的姜糖一冷卻就會變硬。鳳凰街上姜糖作坊極多,家家開始做姜糖的時候,空氣里飄蕩的便都是糖香,耳邊響起的也是一片“喀嚓”、“喀嚓”的剪刀聲。其制作工藝起源于清朝中期,歲月流逝,不老的工藝使風(fēng)凰古城的特產(chǎn)姜糖深受廣大游人的喜愛和贊譽。

南方長城也叫湘西邊墻或苗疆邊墻,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南方長城,明、清政府為鎮(zhèn)壓苗族而興建的一個防御邊墻。初建于明朝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中間經(jīng)過多次毀壞重修和擴建,于清嘉慶二年形成了完整的邊墻體系。起點在鳳凰縣黃合鄉(xiāng)的亭子關(guān),呈南北走向,頂寬3尺,底寬5尺,高8尺。至今吉首的喜鵲營止,邊墻大部分位于鳳凰縣境內(nèi),風(fēng)凰是明清時期整個湘西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邊墻由城堡、屯堡、哨卡、碉堡、營訊組成,由土、石、或土石混合修建而成。根據(jù)地形一字、品字、或梅花形排列。在南、北走向的基礎(chǔ)上,又向西南、西北方向發(fā)展,對苗族形成了一個大的包圍圈,禁止苗漢貿(mào)易和文化交往,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城上炮臺現(xiàn)存有兩尊威嚴(yán)的大炮,已經(jīng)誘跡斑斑的大刀長矛顯示了當(dāng)時兵器的落后,也讓人看到明、清政府對苗族的延續(xù)封鎖和血腥?!懊绮怀鼍?,漢不入峒”政策又佐證了官府對苗民的嚴(yán)酷與鎮(zhèn)壓。畢競這些早已作古,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各民族能夠象現(xiàn)在一樣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是很值得慶興與欣慰的。登城而眺,古色古香的河岸建筑延綿不絕,極目難收,巍峨的南華山橫亙在古城的南面,似一道綠色的屏障,含煙籠沙,石徑輕斜,清泉洌洌,溪橋夜月人獨往,梵閣回濤徑徘徊,好一派南國邊城風(fēng)光。

鳳凰的靈性全在一條江上,沱江泛舟是風(fēng)凰最有情調(diào)的事情,我不知道這船是在水中游還是在草上行,沒有見過一條江里有這么多水草的,纖長如發(fā)絲的水草順著下游的'方向輕舞飛揚,密密地布滿沱江的角角落落,還有一種橘紅色花朵狀的浮萍摻雜其中,遠觀清澈的沱江近看竟如浸滿水而開花的草地,不知是江水太清淺而映襯出更清的水草,亦或是清清的水草染綠了整條沱江??傊乔宄嚎∫?,仿佛褪盡塵埃的意境,體現(xiàn)出陀江的神韻。一條美麗幽靜的小河,兩岸的吊腳樓書寫著它的古老氣息。劃行在清波的江面上,河水大多平緩清澈,也時有激流。風(fēng)雨橋、萬名塔交相輝映,象一位智者站在不遠處靜看這人間萬象,世事變遷,冷眼旁觀著這蕓蕓眾生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而一言不發(fā)。江邊時見學(xué)畫的學(xué)生對著沱江自顧自地作畫,心無旁騖,那份靜心平和、那份悠然自得讓人感概,心生羨慕。年輕漂亮的苗家少女,站在不遠處的花船上和南來北往的客人對歌,婉若黃鸝的歌喉,溫情大方的清音,惹人遐思的韻調(diào),似夜蔦啾鳴散落在沱江的水面和上空。聽著苗家阿哥阿妹那濃情的對歌,你會驚艷于那純凈、質(zhì)樸、原始的美。心底的純凈洗禮,使人暫時忘記所有塵世的紛繁和愁怨,放松心情于一山一水一舟之中。此時此景不由得觸景生情,多情應(yīng)笑我,笑就讓他們笑吧,畢竟快樂是屬于自已的。正行之間一座石橋橫貫水面,這就是有名的臥虹橋,建于清康熙九年,因建橋所用巖石均為朱紅砂石,建成后彷若彩虹臥江故名,也簡稱虹橋。與烏蓬船一同從虹橋的洞中穿過,半圓橋孔在水中的倒影形成一個圓圓的滿月,水光迷離幽雅,船體輕搖淺蕩。搖起那烏蓬船,順?biāo)猪橈L(fēng),真想搖到月宮上,接寂寞的嫦娥姑娘來古城共渡這良辰美景。登船上岸在彩虹橋歇歇腳,看看行人聽聽歌,喝杯茶水品品風(fēng)凰,這是對風(fēng)凰的回味,也是對風(fēng)凰的消化,沒有這一步只顧急著游來游去,是體會不到風(fēng)凰的精華之所在的。

行色匆匆的游人,難免浮光掠影逛花了眼,欣賞古城最好是找一家臨水的吊角樓旅館,小住幾日。到白日來臨晨光初照,寧靜的鳳凰在乳色的霧靄中蘇醒過來,沿著江邊信步前行,溫暖的陽光穿透云層,為早晨的鳳凰涂上一抹金彩。樸素的土家族和苗族姑娘在沱江邊洗她們美麗的衣衫,洗衣棒敲擊出一片此起彼伏清脆的聲音,這大約也是沱江的晨曲吧。幾個好友把酒言歡,賞賞風(fēng)景,聊聊心事,放松心情,白日放歌需縱酒,游山玩水盡逍遙,讓生活來一次與別處不同的體驗。黃昏的沱江,有著迷人的景致。遠樹凝寂,泛著秋黃,和著夕陽,“密稠稠,三分鵝黃,七分桔綠,那妙意只可去秋夢邊緣捕捉……”,從兩岸人家中飄出的炊煙如絲如霧,似紗似縷,在江面上縈繞,纏綿,升騰,漸漸的交融,漸漸的不見,朦朧了垂柳,朦朧了白塔,朦朧了吊腳樓和??恐男〈?。跳巖兩岸總有一些賣河燈的女孩,河燈是用紅紙折好的蓮花形,中心點著一截紅燭。在當(dāng)?shù)?,放河燈是一種吉利的說法,燭光會照亮天上神靈回家的路,可以幫你實現(xiàn)美好的心愿。放著河燈想著心愿,,明明滅滅的燭光,一路搖曳,把美好的心愿托付流水捎得很遠很遠;或幾個好友租一小舟,在明月暉照的沱江里揮篙,在燈光燭影的江面上劃游。在近似靜謐的夜里,兩岸盞盞火紅的燈籠婉延如縷,映紅了水面也映紅了夜空。江面霽霧裊裊,仿若仙境,聽河水潺潺激越,感舟輯緩緩而行,吊角樓的倒影斜映在碧水里,物在水中,水在夢里,景隨物移,情由景生。滿目美景看不盡,燈影輕舟弄簫聲,疑是仙境逍遙夜,回思仿若不老翁,如夢如幻似醉似醒,在不眠里感悟心靈。此時的人早已物我兩忘,樓臺燈影若夢境,醉意留連憶秦淮,仿佛自已化作了這里的一座樓、一盞燈、一滴水、一塊青石。手捧一卷《邊城》,在夜深人靜時邊讀邊讓思緒隨意飛翔。品讀這塊土地上的古老和悠久,尋找厚重的歷史和人文故事,象青燈古佛般永遠禪臥在古城的秋波里,一醉就不愿醒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確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吟詠著韓文公的小詩,回味風(fēng)凰的幽雅與恬靜,此情此景與詩意融為一體,和諧共生。離開風(fēng)凰古城好久了,時至今日才慢慢感悟到她蘊藏的魅力,對它的認(rèn)知在時光的流逝里逐漸清晰起來。那山那水那民俗風(fēng)情,還有那迷人的吊角樓和湘西苗寨,象一個躲在深閨的少女,默默無聞地散發(fā)著自身的美麗與馨香。經(jīng)歷細心漫長的品味,終于感知到那深藏難言的溫情。總是那么淡淡的期盼,靜心地等待你的到來,一往情深的注視著你卻從不對你明言,總會適時地給你一份城市里久違的古樸寧靜,與游時興奮的心情不同,心中充滿如沱江上的風(fēng)一樣清冷的惦記,對鳳凰古城的思念,開始如雨滴般悄然地飄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從此將對鳳凰的掛牽釘在了心上。

邊城瑞麗散文篇四

邊城異夢終了期,繁花幾度使人迷。

初來群峰萬里月,一入滄海末微魚。

霧重歸遲思近水,云深別早望遠堤。

但效沈園成名錯,不見斯人續(xù)舊題。

《邊城》——這一生的瓜葛難割與水的情份。

沈從文先生是公認(rèn)地將湘西世界揉入文字以此來展現(xiàn)現(xiàn)代“世外桃源”的第一人。而“水”孕育了湘西文化,因此“水”的描寫亦是鑄成沈從文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水與人性,水與情誼以及水與生命的意象在《邊城》中主要人物情感上的.表達,故事的脈絡(luò)以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被顯現(xiàn)地淋漓盡致。1.水與人性...

夏蟲只飲水不語冰。

讀沈從文邊城。

沈從文先生是公認(rèn)地將湘西世界揉入文字以此來展現(xiàn)現(xiàn)代“世外桃源”的第一人。而“水”孕育了湘西文化,因此“水”的描寫亦是鑄成沈從文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水與人性,水與情誼以及水與生命的意象在《邊城》中主要人物情感上的表達,故事的脈絡(luò)以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被顯現(xiàn)地淋漓盡致。1.水與人性...

y于兮x。

佰壹出行問卷調(diào)查,有獎等你。

某小區(qū)住宅,燈火通明,沒有電視機和音箱的嘈雜、沒有夫妻的爭吵、小孩的哭鬧。寂靜的明亮下,有的只是鼠標(biāo)、鍵盤嗒嗒的聲音。樓下傳達室的王大爺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點了根煙,無聲思索良久。最終堅定地關(guān)掉了小區(qū)的總電閘。這個決定,成功的為小區(qū)業(yè)主挽回了數(shù)百上千萬的損失。那一天是,...

佰壹出行。

旅狂人。

魚囂。

android修改調(diào)試證書。

1.將你的打包用證書放到工程的app文件夾下2.在gradle中寫入如下代碼:storefilefile--你放入到app文件夾中的證書名storepassword---證書密碼keyalias----別名keypassword--密碼3.注意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做完了...

天天星期天。

邊城瑞麗散文篇五

一葉知秋,默默沁涼。風(fēng)過,夜在無眠的枕邊,相思過往。四季分明,或熱或冷,或喧囂或安靜。在心靈的一隅獨放寂寞,安撫年華流淌的傷痕。生活是一本書,只有慢慢翻看,才會更精彩,急了,品不出書的精華;緩了,會讓故事頹廢。生命在時光里一點點耗盡,直至富饒了人生,充實了歲月的過往。

回不去的過去,想不到的未來,在歲月和年輪的罅隙里,吊念時光。人,如若沒有情感,就不會有煩惱萬千,就不會為情所困,就不會為愛迷茫;人如若沒有思想,就不會因失敗而詛喪,就不會因成功而自滿,就不會妄自菲薄,放棄追逐的方向。在時間這條河流里,每個人最初都被波浪打過,都被渾水嗆過,也有發(fā)揮聰明才智,自由自在的游上岸的,也有溺水身亡的。所以,人生因豐富而多彩,因多彩而有意義。一帆風(fēng)順的人生不叫人生,只有經(jīng)歷了,體驗了,懂得了,收獲了,才會讓內(nèi)心更加的強大,才會越加珍惜人生的價值。

淺秋,晨露,匍匐于花草的葉片上,晶瑩剔透。輕沾一些于掌心,看見世界的模樣,天空中的云朵,大地上的樹木,歷歷在目,與心咫尺。世俗的煩惱,由心而生,碎碎念,不忘曾經(jīng)。把心境打開,敞開心扉,邀一米陽光,捕三縷清風(fēng),喚醒萬千精靈,把空谷幽蘭的馨香,撒于心田。那些生命中過往的嘆息,那些生命中的片段,都是浮光掠影,記得一些感動,記得一些思念,尚好。

夜晚,燈光旖旎,沸騰的街市,匆匆的行色,擦肩而過的人,彼此都是過客,沒有熟悉的眼神,只要保持嘴角上揚的模樣,帶給人的都是溫馨一幕。街角昏暗的燈光下,酒杯交錯,歡歌影舞,你可以想起誰,也可忘記誰,那些抱住麥克風(fēng)瘋狂的嚎叫,在這物欲的世界里,是一聲聲無奈的、竭盡斯力的對愛的控訴……行走在這街市,總是置身喧囂之外,把靈魂隱于安靜的風(fēng)中。一半埋在幻想的云朵之上,一半隱于鬧市的嘈雜中。帶上耳麥,帶上微笑,聽著劉若英的《一個人的孤單》那種心靈的愜意,和對美好的過往緬懷,讓淡淡的思緒隨晚風(fēng)潛入深深的燈火中,化作想念,裊裊入夢。

花有夢,繁華了妖嬈的四季;樹有夢,綠化了大地的胸襟;云有夢,開出天空的斑斕;人有夢,書寫了生命的.真諦。我們不要忽略一棵草的夢想,我們不要小看一只蟬的鳴叫,世間萬物都有存在的原因,總是生命不息,遞進生長。你若有夢,即使萬水千山,只管去追,失敗、挫折,是夢想的驅(qū)動力,是成功路上的伴奏,更是生生不息命運的交響?!耙盎馃槐M,春風(fēng)吹又生”,萬物皆如此矣。

蛐蛐知道秋的心思,在每一個夜晚深情的鳴唱,它是秋最忠實的玩伴,不離不棄,直至死而無憾。云朵是秋最美的衣裳,天高海闊,任風(fēng)裁剪出素雅的變幻。生命,是上帝賜予世界最珍貴的禮物,來之不易,所以,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己,寬容一些,慈愛一些,讓愛充盈內(nèi)心,學(xué)會珍惜。懂得,是世間最美的語言,無需解釋,無需溝通,一份默契來自心底,一份心甘來自無畏的愛戀,一個無奈的轉(zhuǎn)身,不需萬語千言。

行走于秋上,一陣秋風(fēng),一場秋雨,一枚落葉,一滴秋露凝霜,深深打動柔軟的內(nèi)心。在阡陌的文字路上,踏歌而行,讓千千心結(jié),開出最美的秋花,詩意前行的腳步。

邊城瑞麗散文篇六

——寫在前面。

旅途中,云煙浸染西湖楊柳的清麗,朝霞催開蘇堤桃花的瀲滟,形色匆匆的過往路人,穿行在青苔石板之上,他們抖落這一身的煙塵,將恍惚的時光寄存在這短暫的雨季。西湖之畔,走走停停,那一襲素色青衫、儒雅俊逸的身影,是否還依舊是當(dāng)年越月色傾城的蘇子,憶往昔,懷想當(dāng)年,還記得,他與朝云泛舟西湖,清樽對月、新詞嬌羞,落得不盡纏綿。奈何歲月如水流逝,人影匆匆,如今的那人那景,早已物是人非,歲月飄零,佳人已杳,空余蘇子漂萍行蹤,織一段故事,傷情縛夢。

古往今來風(fēng)流事,多少癡心兒女情。千古繞愁之事,唯獨情字。西湖的曾經(jīng),曠達豪邁的蘇東坡,縱然才高可笑王侯,倘若不期朝云,那么此生便更無知音,又怎么會那般的俊采風(fēng)流。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也許,那些發(fā)生在曾經(jīng)的點點滴滴,他所懷念的還是舊時的明月,那彎如鉤的新月,一半是聚合,一半是別離。我想:多情的人,終究還是那望月之人吧。

雨后的午后,夢若青蓮,在西湖的波心徐徐地舒展。岸邊的人,有的在悠然地漫步,有的在靜坐品茗。他們借著西湖清涼的景致,消磨著閑逸的時光。那悠悠碧波,映照著城市高樓的背影,杭州這座被風(fēng)雨浸潤了千年的古城,生長著無盡的柔情與詩意。

清澈的眼光,柔柔地傾瀉在湖面,如蓮盛開的水紋,撩撥著路人心底最柔情的心事。一葉小舟,停泊在蓮花深處,靜靜地坐看月圓花開,世海浮沉。此時此刻,時光在這一刻停留,而歲月擱淺的,是她遺忘的曾經(jīng)故事;時光寂寞的,是匆匆行人如萍漂泊的人生。

那蓮葉深處的晶瑩露珠,定是那蘇小小多情的'眼淚。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鬃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坡下。遙想當(dāng)年柔情似水的一幕,蘇小小與阮郁哪一件傾心的愛情,西湖仿佛又因此而平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

繁華如夢,如夢佳期。多少燈花挑盡不成眠,多少次高樓眺望斷人不見。她最終還是嘗盡了相思之苦,錯過了生命中花好月圓的芬芳。

“生于西冷,死于西冷,埋骨于西冷,庶不負我蘇小小之癖”,也許,是西湖的山水,滋養(yǎng)著蘇小小的靈性,這個女子,書寫過太多多情的詩句,采折過太多離別的楊柳,也流淌了數(shù)不清的眼淚。在庭院深深的江南,月光為她鋪就了暖心的溫床,那無處可寄的鐘靈魂魄,便完完全全地融入西湖的青山碧水,也許,只有這樣,才可以撫慰她入世的情懷,才不負她一生的依戀。

山寺月中尋桂樹,郡庭枕上聽潮落,他日故重游。涼風(fēng)驚醒明月,紅葉染透青山,飄渺空遠的鐘聲在山寺中,悠悠回蕩,桂花香影飄落在青苔石徑,黃昏掩映著山水畫廊,給西湖留下了一軸無法言語的背景。

那些夕陽西下、臨風(fēng)賞景的老者,身旁別一壺桂花佳釀,悠閑淡定,安靜從容,他們追尋的是一種空山空水的意境,那些在月夜霜天泛舟湖上的游人,手中都會捧著驛站西湖龍井,優(yōu)雅自在,我想:他們所品味不是龍井的清香怡人,而更多的該是一杯意味深長的人生吧。

湖中映照著城市燈紅酒綠的街燈,那一片流彩的天空,裝點的是今年對曾經(jīng)的懷想。西湖上明月遙掛,波光隱隱,流淌在故事中的人物依舊如此清晰。

欲將此意憑回道,報與西湖風(fēng)月知?;蛟S,在西湖的江南煙雨之間,總是有那么一個人,那一襲清瘦的身影,因生命中的種種而落魄西湖,也許,是因為看淡了名利,寄意于山川水色之間,留情在煙波畫影之中,做了個尋風(fēng)釣月、縱跡白云的雅客,或許,只有西湖才能將他們的半世風(fēng)霜解讀。

西湖,一處安心的城。清涼的季節(jié),語言失去了色彩,寂寥的歲月,山水遺忘了諾言,在傾瀉千里,風(fēng)起云涌的歷史人物面前,西湖的秋月,選擇了沉默不語。也曾描繪,輕盈的雪花落在如鏡的湖心,那冰肌玉骨,瞬間在水中消融,消融為西子湖清透的寒水,點染著詩人靈動的思緒,久久不能散去,正因如此,成就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花魂詩境。

湖邊處,桃花庵,風(fēng)景如昨,楊柳依。湖邊晶瑩的湖光、璀璨如星珠點綴蒼穹的倒影。在水天晴光的交匯里,那一瓣瓣臨湖綻放的素蕊,用清香彈奏一曲千古詞韻。

也許,風(fēng)也會有影,它走過西湖的春秋,在寂寞孤獨的黃昏里,帶上彩霞的叮嚀。薄冷的梅花,枕著月光的孤獨,那曲醉人千回的笛吟,拂開冬夜的寂靜,流溢著疏梅的暗香,放鶴亭中,還會有一位清瘦的詩人,在梅妻鶴子的安然閑逸里,靜守這段心靈的寧靜。就如同月色守候著西湖,千百年來,沉靜若水,卻流轉(zhuǎn)著亙古不變的碧波清音。

西湖之意之中,那雪堤柳岸之畔,是誰枕著詩風(fēng)詞韻,舒展著今時的靈感,在古意盎然的西湖里,尋尋覓覓,又在繁花似錦的都市里,走走停停。

桃紅柳綠西湖岸,歸人眷景有三千;書文盡而心未決絕,冰弦斷而遺有音。昨天,已隨彩霞點畫的湖波,沉睡了一朵披著月光輕舞的睡蓮,今日,碧波漣漣的西湖,如長笛吹一曲被陳沉淀了千年的舊韻。許多古老的記憶已經(jīng)無法拾起,垂柳下的那一葉漂浮的小舟,劃過了明鏡淡泊的人生。

遠去的還會走近,等待的不再漫長,徜徉在西湖四季婉轉(zhuǎn)的舊夢里,夢里,還會有著那抹不去、老不盡的江南。

詩意的江南,一座石橋,一把油紙傘,一位丁香花樣的姑娘,便可將舊夢打動。煙雨的痕跡里,撐一支長篙,尋夢。尋夢,在這細雨朦朧的江南雨巷。。。

邊城瑞麗散文篇七

早就聽說,過度的商業(yè)開發(fā)已經(jīng)毀掉了鳳凰古城,然而,我還是執(zhí)拗地要去,要去尋找我心中的邊城,不為沈從文,也不為天保大老,不為翠翠,不為儺送,我要尋找我心中的邊城,尋找我心中早已深植的那一份淳樸、寧靜。

一,客棧就在沱江邊上,匆匆吃罷晚飯,順著一個店鋪接著一個店鋪,一個攤位連著一個攤位的小街下行,也就百米有余。小雨淅瀝,濕漉漉的石板路映閃著霓虹燈的光輝,將人流一直送到江邊,送到熱鬧的河街上,送到滿世界的霓虹閃爍之中,送到滿眼的人頭攢動之中,送到滿耳朵的嘈雜音響之中。

沱江似一條陰溝,默默流瀉,沒有水聲,不見顏色;兩岸如兩條泄河,交錯往復(fù),人聲鼎沸。熟悉的河街,要比當(dāng)年端午時節(jié)賽龍船、抓鴨子的場面,不知道熱鬧多少倍。

風(fēng)橋、雨橋、霧橋、虹橋讓各色燈光映射得金碧輝煌,吊腳樓樓上、樓下被各種招牌裝扮得五彩繽紛,古老的城墻,斑駁的河街,悠遠的沱江,都一律淹沒在燈光、音樂與嘈雜的人聲匯成的海洋里。

古老的鳳凰,猶如夜上海十里洋場一般極盡繁華。我不需要這樣的繁華,這不是我的邊城,我在人聲鼎沸中睡去,等待那個靜悄悄的黎明。

凌晨5時許,一切都在睡夢中,連客棧的大門都沒開,我悄悄打開門,出去。

晨光熹微,關(guān)了店鋪,撤了攤點,熄了霓虹,沒了游人,河街一下子開闊了許多,沱江也展露出她闊達敞亮的胸襟。江水湯湯,悠悠流淌,尚在多雨季節(jié),潦水未盡,雖略顯渾濁,但江水接納了遠山的深青,近樹的碧綠,也趁著清晨裊裊的青霧,氤氳出一派濃郁的.翡翠色彩。江水并不深,油油的水草隨著流水在江面上招搖;河街異常靜,潤濕的石板路迎著晨光從峭拔的吊腳樓下向遠處蜿蜒;風(fēng)橋、雨橋、霧橋、虹橋在水汽中靜默,江水盡頭的山巒,在白練般的霧靄里若隱若現(xiàn)。

河畔洗衣的少婦來了。她端著木盆,提著塑料水桶,徑直走下江岸的石階,在靠近江面的石板上,撩起裙擺,赤腳踏進江水里,俯下身去,將各色衣物在江水中浸泡以后,拎到石板上,揮動木杵,怕啪啪啪,送來陣陣搗衣聲。

橋上過江的阿媽來了。老阿媽身背竹簍,頭戴斗笠,左手提兜,右手挎籃,由江的對岸,從容地走過窄窄的木板橋,古老的水車就在身邊,宏偉的大橋就在頭頂,潺潺的水聲就在腳下,她居然都沒有去多看一眼。是去趕場,還是給城里的姑娘送去坐月子的雞蛋?藍底白花的衣衫,在清幽的江水上,分外顯眼。

河里撈蝦的奶奶來了。老奶奶估計年逾花甲,站在沒過膝蓋的江水里,侍弄早就放好的蝦筐。昨晚餌料投放充足,后半夜又有小雨落下,氣候清涼適宜,提起的密網(wǎng)里,滿是活蹦亂跳的小蝦子。這會子撈起來,洗凈了,中午遠方客人的餐桌上,就會擺上一盤油炸小河蝦,金黃的蝦子配上青綠的小韭菜,脆香合口,新鮮無比。

河街挑擔(dān)的菜農(nóng)來了。一條竹板扁擔(dān)挑起兩個籮筐,一頭是綠油油的西瓜,一頭是黃橙橙的柑橘,顫顫悠悠,你還沒有留意,他已經(jīng)走到石橋的盡頭去了。輕快的腳步和昂首挺胸的姿態(tài),一定不會遮掩斗笠下飛揚著的笑臉。

橋頭駕騾的漢子來了。一頭棕色馴騾,馱著裝滿石塊樹根的兩個大口袋,嗒嗒踏過河街的石板路,埋首踏上新整的小石橋。赤裸脊背的漢子,手攥韁繩,吆喝著行人,喊著號子,那堅毅的眼神里充滿陽剛之氣,晨光為他涂上一抹輝煌的金色。

早起的游人來了。不必再去回避攢動的人頭,不必再去順從涌動的人流,沱江處處都是美景,盡情擺出各種姿態(tài),享受著邊城清靜的晨風(fēng)。用心的導(dǎo)游帶領(lǐng)自己的團隊來到江邊,面對一尊騰躍而起的雕像,娓娓講述一位為救兒童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的故事。

游人逐漸多起來,趕早的船工劃動翹尖的小船,從吊腳樓下,從萬民塔邊,從風(fēng)雨橋頭,緩緩而來。江面平整明亮如鏡,倒映著遠山的青黛,近樹的翠綠,還有小船上燈籠的艷紅,不遠處石塔的青灰。船過江心,沒有槳聲,不起波瀾,似北國冰上雪橇劃過冰面。

一切都那么嫻靜,祥和,這才是我要尋找的邊城。

二,從鳳凰古鎮(zhèn)出來,再向南120余公里,來到懷化洪江黔陽古城。這是貴州好友力薦的一座古鎮(zhèn)。

古鎮(zhèn)不大,游人稀少,大街小巷雖然也是店鋪相連,但并不見那些閃爍的燈光、醒目的招牌以及刺耳的樂音,也沒有大呼小叫的叫賣聲,更不見滔滔不絕兜售商品的賣家。走在青石砌成的街道上,兩旁幾乎是一色的杉木小屋,一層的小瓦房,小巧低矮,有的伸手可及晾曬在灰瓦上竹扁籮里的紅紅的辣椒。木屋當(dāng)街開門,隨你走進哪一家,都能見土特產(chǎn)品隨意擺放,稀稀拉拉的幾種,沒人與給你打招呼、給你介紹,甚至連主人都不見。穿過小屋可見小院,屋舍儼然。幾乎家家小院里都植花種草,闊葉的芋頭和玫紅的三角梅最多。有一家種了龍蝦花,沒見過,長穗花朵,鱗片一樣的花瓣,紅黃漸變,與龍蝦神似。

家家門前也種花,也是三角梅居多,燈籠花也有。這種被喚作燈籠的金鈴花,木本灌木,我原先只在花市上見過,這里卻隨處可見。小花用一根長長細細的花柄挑起,花瓣橙黃,清晰可見殷紅的脈絡(luò),像極了皺褶紙扎的小燈籠。

青石的街巷稍寬闊處,就有人家晾曬的紅紅的辣椒。有盛在圓的、方的竹扁籮里的,有晾在藍的、白的土布上的,有的干脆就晾在青石板上,與兩旁翠綠的樹木相映襯,自成一道靚麗風(fēng)景,而生活的氣息也就此濃郁起來?!@哪里是景區(qū),分明就是生活著的民居。

說景點,有的,除了一色的明清古建筑以外,還有一處大名鼎鼎的去處——芙蓉樓。如果你不記得《芙蓉樓送辛漸》,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一定不會不知曉。據(jù)說,這里,就是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邊塞大詩人、那位“七絕圣手”王昌齡被貶謫的地方,這里就是古時的龍標(biāo)。清晰地記得,大詩人李白在揚州聽說好友被貶,援筆而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那也是耳熟能詳:“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五溪我不敢猜測,但這黔陽古城西門外,就是沅江與潕溪的匯合處,卻也證據(jù)確鑿??汕傻氖牵髞砝畎滓脖毁H夜郎,只是中途遇赦,沒有去成,不然怕真要跟王昌齡做了天涯比鄰。

彼時的古城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zhèn),是”滇黔門戶“、”湘西第一古鎮(zhèn)",多做貶官流放之所,真正的荒涼所在,好事之徒是絕對難耐那份寂寞的。而如今,歷盡喧囂,卻難得一份清靜,即使是不遠千里的尋覓,也最終落得悵然若失,如昨夜的鳳凰。而這黔陽古城,卻遠離喧囂與奢華,獨得一份清凈與安寧,不得不說,我在這里找到了真正的邊城。

鳳凰、黔陽同在湘西,相距120公里,據(jù)說,黔陽古城比鳳凰還要早出9。沒有燈光,沒有人流,沒有喧囂,沒有商業(yè)化,要有的便是淳樸的民風(fēng),在黔陽,我找到了那個“沒有被現(xiàn)代文明污染的地方”,我內(nèi)心真正的邊城。

邊城瑞麗散文篇八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創(chuàng)作于上個世紀(jì)五、六十年代。上個世紀(jì)五、六十年代,軍旅作家楊非來到邊陲瑞麗的景頗山寨,眺望邊城瑞麗。瑞麗江從高黎貢山而來,江寬水闊,銀沙燦爛,上游瑞麗江,下游伊洛瓦底江,行程千里,匯入印度洋。遙看云水悠悠,一葉竹筏蕩舟漂搖,碧水翠微,挑起一番纏纏綿綿的情意。遠山近樹,林蔭染黛,傣家竹樓,掩映在一片婆婆娑娑的鳳尾竹中,徐徐展現(xiàn)出優(yōu)雅的傣家風(fēng)情萬種;大青樹,白鷺成群,依傍著竹林掩映的美景;第七十一號界碑將傣寨銀井分成兩地,家的這邊是中國,家的那邊是緬甸。熱帶雨林,景頗山寨的粗曠,阡陌縱橫,傣寨竹樓的柔美,點染出一幅世界大同的畫卷。旭日抹去靄靄的晨霧,江的那邊是異邦緬甸木姐市,江的這邊是中國瑞麗市,一衣帶,胞波情誼。

俯瞰瑞麗江畔,良田萬頃,稻谷飄香,菠蘿、香蕉、芒果,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清香;甘蔗,橡膠樹,成林成片,打點富饒美麗的天地。江山如畫,激起軍旅作家楊非的創(chuàng)作欲望。于是乎《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在腦海中一氣呵成,為電影《勐龍沙》所親睞,優(yōu)美動聽,成為經(jīng)典。因為《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首歌,邊陲瑞麗從此走進大江南北的視野。

五十年前,我也插隊在瑞麗江畔的景頗山寨,景頗人教會我農(nóng)活,我教會景頗人識字說漢話?!吧仙较锣l(xiāng)”,一個特別的時代,給了我們這代人一段特別的經(jīng)歷;一代人的青春磨厲,一代人的悲哀與喜悅,一代人的.沖動與激情,一代人的失落與思索,一代人的堅定與沉著,經(jīng)過五十年的沉淀與過濾,釀成了一代人怎么也說不清,道不白的青春歲月。

五十年后,我重返邊城瑞麗,瑞麗從一個當(dāng)年據(jù)說僅五千人口的邊陲小縣發(fā)展成為于今人口近30萬的云南最大國家級口岸城市和享譽中外的翡翠市場,遠山近樹,還是那清新翠綠,令人陶醉。

重返景頗山寨,我來到來到當(dāng)年軍旅作家楊非創(chuàng)作《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的的方,回首邊城瑞麗,瑞麗江依然那么的美而壯闊,邊城的霧依然如作天那般在不經(jīng)意間便悄然間抹去中緬邊界,凝集云海,勾勒出一派風(fēng)和日麗的湖光山色。

瑞麗江傣語古稱南卯江,即霧水河,邊陲瑞麗,古稱“勐卯”,傣語“勐卯”,即為“大霧彌漫”的地方。瑞麗因霧出名。霧是邊城瑞麗最美的封面。春天,大霧朦朧,孕育出生命的初始;夏天,雨霧重重,揮灑著熱帶雨林的激情;秋天,輕紗薄霧,是游子千里之外放不下的那一縷鄉(xiāng)愁;冬天,濃的化不開的霧,只為那些為生活奔波縱橫交錯的腳步,在瑞麗江畔尋找歸途。霧之瑞麗,濃時,化不開,云海茫茫,為陽光的明媚到來之前把大地充足地滋潤。期待在旭日東升的那一刻,克盡職守的演繹出海市蜃樓的萬千氣象;淡時,輕描淡寫,山水入畫,雖是水墨丹青的點染,卻仍然不會忘記牽掛原始森林的那一縷暮色。

霧中最美的一頁,當(dāng)數(shù)傣家少女(卜哨)的俏麗。記得在瑞麗的日子里,趕擺(趕街)的路上,傣家卜哨(少女),一個個花枝招展的娓娓的從霧中走來,以沉魚落雁的容貌,繪出邊陲瑞麗最性感的畫卷。腰瘦臀肥的傣族(卜哨)少女帶著鳥語花香的韻味,成為邊陲瑞麗一道最美的風(fēng)景線。

黎明,霧朦朧,水朦朧。我踱步江邊渡口,聞陣陣歡聲笑語,伴著輕快的劃漿水聲在霧幔里回蕩傳來,不見其人,只聞起聲。千呼萬喚,一葉輕舟竹筏始從蘆葦叢中的混沌悄然劃來,一行俏麗的傣家卜哨(少女)帶著優(yōu)雅的驚喜從霧的朦朧中走來,仿拂一群頃國頃色的仙女從天而降,其實不過是從一衣帶水的彼岸緬甸木姐市而來。

傣族世居云南,逐水而居,篤信小乘佛教,說話輕聲細語,常顯溫文爾雅之態(tài)。傣家少女(卜哨)天生的花容月貌,個個肢體纖纖、窈窕秀麗,邊城瑞麗的鄉(xiāng)間小路,經(jīng)?;厥幹齻兊纳碛?。田間地頭,娓娓而行,一色的緊身小褂剛好露出肚臍;鮮麗的筒裙長及腳裸,長年腳屐產(chǎn)自緬甸的十字橡膠拖鞋,露出豆蔻染紅的腳指,好生的嬌嫩;發(fā)髻上鵝黃色清香怡人的緬桂,配上挽的高高的發(fā)髻,顯出亭亭玉立的美態(tài),著實讓從都市而來的時尚妒忌;一付嬌好身材,配上一付編織精巧的傣家竹籮,嬌柔造作地扭動著細細軟軟地腰肢搖曳穿行在朦朦朧朧的霧中,于虛幻的飄渺與人生的真實交融在一起,給世間平添美倫美奐的性感。

晨時,霧從瑞麗江彼岸的緬甸木姐悠悠而來,遠山近樹,盡在霧中。潮起潮落。咋看一片茫茫的大海;云卷云舒,細看溫柔的朦朦細雨。霧從隴川河彼岸的緬甸洋人街那方撲面而來,悄然抹去中緬邊街的國境,一樣的漾溢著纏纏綿綿的胞波情誼。

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情懷。原始森林的枝葉上掛著晶瑩體透的露珠。化做晶瑩剔透滋潤著我的臉龐,觸摸著柔情似水地親昵。

陽光普照,邊城瑞麗江重歸銀沙燦爛;江寬水闊,竹筏輕漾碧波,一番纏纏綿綿的情意,漾溢起亙古不移的胞波情誼。傣家竹樓,掩映在一片婆婆娑娑的鳳尾竹下,白鷺如雪,在如傘如蓋的大榕樹冠上優(yōu)雅的梳妝著自己的羽毛,仿佛是青山翠綠中盛開的潔白牡丹,富麗唐璜的裝點著邊陲的和風(fēng)日麗。

走進原始森林,熱帶雨林,郁郁蔥蔥,依然是那樣的熱情;水桶一般粗的龍竹挺拔在山鄉(xiāng)小路,還是那般風(fēng)姿約的姿態(tài)。山路彎彎還如昨日那般多情。蒙蒙細語,或許是因為我的到來,化作一滴滴盈眶熱淚,撫慰著我和妻子臉龐上透出的滄桑歲月。重返景頗山寨,景頗山寨依然隱秘于原始森林的最深處,還和五十年前那樣的純厚質(zhì)樸。欄攔壩的自然和人文生態(tài)依稀如舊,只不過年輕人早已走出原始森林,走進都市生活的節(jié)奏,只留下和我年紀(jì)相仿的父老鄉(xiāng)親依然殘守著往昔那種近乎遺世的獨立與祥和,在四季炎熱的熱帶雨林深處孤獨的回味著大山的純粹。

朦朧褪去,現(xiàn)出風(fēng)何日麗的邊城瑞麗。昔日的姐高,不過是江那邊與緬甸相鄰的一片孤地,今日是云南最重要的邊境自由貿(mào)易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將邊城瑞麗打扮的愈加美麗。

三年的“知青歲月”,邊城瑞麗留下了我一輩子的記憶。

重返邊陲瑞麗,我突然發(fā)現(xiàn):那是一種美好的情緒,只要記住用心靈去閱讀她的美麗,也就記住了邊城瑞麗。

邊城瑞麗散文篇九

這篇高考記敘文寫作技巧,主要講述了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如何寫好一篇記敘文。

高考記敘文寫作技巧:將記敘文散文化。

記敘文在高考作文中越來越受到青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對于議論文來說,記敘文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因為考生受思維能力和閱歷的限制,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寫出有真知灼見的文章的;而記敘文則不同,只要把事情說清楚或者把人寫“活”就可以了。

雖然任何一種文體本身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是相對于特定年齡階段的高中生來說,散文是最好寫的,因為現(xiàn)在高考的文體不限,導(dǎo)致很多學(xué)生不分文體,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記敘、議論、抒情、說明和描寫等于一體的。并且散文題材廣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均可入題。因此,我們認(rèn)為,記敘文寫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fēng)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

在記敘文寫作時,應(yīng)防止犯以下的錯誤:

一、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賬”。

很多學(xué)生在寫記敘文時不能把握好哪里該詳寫哪里該略寫,哪里需要濃墨重潑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沒有輕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又因為受字?jǐn)?shù)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沒有細節(jié)描寫的意識,所以寫出的記敘文往往只有“結(jié)果”而無“過程”。

二、記敘文容易犯敘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閱歷的限制,學(xué)生一寫作文就“無話可說”,在抓耳撓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時代或小學(xué)生活。當(dāng)然不是不可以寫童年或小學(xué),而是需要注意敘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學(xué)在敘述的時候完全變成了一個“七八歲”或“十幾歲”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記住,有些事情以兒童的眼光來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銘心的,但現(xiàn)在所寫的文章是給成年人來看的(閱卷老師),因此此類文章得分很低。

三、記敘文一旦追求“寫出波瀾”容易走上不合理虛構(gòu)的歧途。

現(xiàn)實生活很平淡,少有驚天動地的事情可寫。而作為考場作文,平鋪直敘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的;而學(xué)生為了敘述的“引人入勝”,為了結(jié)果的“出人意料”,往往會無中生有,編造故事。由于生活閱歷的缺乏,生活常識的匱乏,所編的故事常常破綻百出、捉襟見肘。因此記敘文寫作就陷入兩難的地步:不虛構(gòu)吧,情節(jié)平淡,不能引人入勝;虛構(gòu)吧,生活經(jīng)驗不足,細節(jié)不真實,也難以引人入勝。

記敘文散文化的優(yōu)點:

一、散文表達方式的多樣化,不至于寫出被人貶為文體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由于話題作文的不限制文體,導(dǎo)致了很多學(xué)生文體不分。在寫作時沒有問題意識,寫出的文章就“四不像”。而散文則不同,她可以記敘,可以抒情,可以議論,可以描寫,可以說明。如果以敘事為主,就是敘事散文;如果以抒情為主,就是抒情散文;如果以說理為主,就是說理散文。不至于被閱卷人評為“記敘文不像記敘文,議論文不像議論文”而得分不高。

二、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記敘文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方便考場構(gòu)思。

考場時間有限,環(huán)境特殊,一般很難進行縝密的思維,更不用說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文章了。但是散文可以憑借文體自身的優(yōu)勢,進行發(fā)散思維,只要事物有那么一點聯(lián)系都可以被寫進文章,只要適當(dāng)?shù)狞c一下題,就不會被人貶為“跑題”。并且,如果思維能夠全方位發(fā)散,說不定還被認(rèn)為是有創(chuàng)造、有新意的一類文呢。

三、在記事、抒情和議論中,可以闡發(fā)一點小感悟和小哲理,容易寫出自我獨特感受。

文章關(guān)鍵是寫出個性。如果寫記敘文,學(xué)生年齡相仿、閱歷相當(dāng),所經(jīng)歷的事情相似,很難寫出新意來;如果寫議論文,高中生分析能力受認(rèn)識水平、生活閱歷限制,往往是觀點加材料,羅列事例,缺少分析,尤其缺少辯證分析,這樣的議論文平淡無奇,很容易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厭煩感。因此,散文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所思所感,寫出一點小感想,抒發(fā)一點小哲理,個性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寫出個性,寫出新意。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記敘文散文化的佳作:

我曾站在故鄉(xiāng)坍圮了半壁的城墻上,望著披著裊裊晨霧的日出,聽著黛綠色樹影中呼嘯而過的火車聲響,獨自彷徨,忽然看見稻田里那綽綽彎曲的背影,想起不遠處耕種的爹娘,手心的汗浸透了這薄薄卻很沉重的幾張素宣,心中悄悄旋起一股小小的龍卷風(fēng)。無論我所向往的地方,是絕域蕭條的山川大江,還是細雨潺潺夢境跌落的山岡,是鐵血班駁的斷章還是沉默的寂亡,是逶迤的一馬平川還是彎曲踞蹐的千溝萬壑,是波濤洶涌驚濤駭浪,還是像我以前那樣徒增馬齒一如既往的憑依欄桿,一任階前點滴到天亮。

無論怎樣,我都不想再對未來的天堂多做幻想,我也想許下亙古不變的諾言,我也想拋開一切荒蕪與蒼涼,我也想象驚寒的大雁一樣擺個大大的人字,兀傲的讓眼皮下庸碌的萬物抬頭仰望??墒钦l來告訴我,誰能?誰允許?連時間都會不屑的譏諷我,休想。嘴角蜷縮著一絲蒼涼的苦笑,我何嘗不是那些昂著頭仰望的庸碌中的一顆沙礫。突然想起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對范柳原說的一段話,“你們外歸的人好,初次瞧見這里的人事,再壞些,再臟些,是你外面的人,外面的東西。你若是混在那里頭長大了,你怎么分的清,哪一部分是他們,哪一部分是你。”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

滇南屏邊的冬季,天空灰朦朦的,籠罩著一片寂靜。地平線上,除了建筑物和路,所有的山還有山谷全都是黛青色的了。街道上匆匆地有幾個人影,很精壯。偶爾有車輛馳過,噪音很大,久久地還能聽到。

到了傍晚,濃霧頓時從四周涌出來,漸漸地什么也看不見了。天真的黑了,霧遮蓋了天空和大地。人家屋里幾團桔紅的燈光亮了起來,不刺眼,不閃爍,倒象畫中的點綴渲染。

你走在街上,在濃霧中偶爾會毫無防備的碰上一兩個人,相互看一眼,仍各自走各自的路。在這紅土地上生活了這么多年,屏邊的濃霧也就變得平常了。乍一想還真不明白這霧是從那兒來的呢?是山吐出來的嗎?自打掉出娘胎,就見到了霧,一定是與生俱來的了。

入夜以后人們都睡了,不知發(fā)生過什么,大約也不會發(fā)生什么的。只是每天早晨天空就綿綿地下起細雨,這細雨淋不濕衣服的,但總有人喜歡打著把花傘,很富詩意的。卻不知什么時候,又沒了細雨。這時天空亮亮的,以為太陽出來了,抬眼望望,并沒太陽,只是這般亮亮的一片天空。

在屏邊,所有看得見的山皆呈深淺不同的綠色,或黛青,或蒼翠,或嫩綠,叫你難以想象山的光禿。山都很美,路都崎嶇蜿蜒。

休閑時去山中玩,乘同伙在山坡草地上野炊,我獨自溜進山林。一會就見不到了陽光,聽不到了人聲。周圍全是無盡的樹和盤串于樹間的筋藤,沒有路,也許也無人來過,就往高處爬。手抓住樹干或藤條,腳下全都是松軟的腐爛的落葉,潮濕的空氣移動著,到處可聞樹梢上鳥的叫聲和飛動聲。

這好象都沒有什么奇怪的,唯驚嘆竟有如此厚軟的落葉,象山的被子,又是樹的養(yǎng)料。冬季樹枝上的綠葉仍很茂盛,卻不斷有枯黃的葉子飄落下來,絮絮嗦嗦周而復(fù)始。此景此情,我才真正悟到新陳代謝的力量,和自然界的永恒,生命無始無終。

待爬到一處平地,陽光從樹頂斜射下來,才知到了山頂。選一棵粗壯的樹,爬上樹頂朝前看,那邊還是山峰,比這兒高。我于是納悶起來,上山的時候,本是選好最高峰的。

連續(xù)的陰郁天氣,連續(xù)的霏霏淫雨。今晨,路已涼干,天空驀然開朗。

一會,就證實了人們的意料:天晴了。赤黃的太陽躍出山巒,幾日不見,若羞澀般顫微微的。陽光溫和清新,稍感刺眼。東方的山梁披掛著褐色的云彩,蒼蒼茫茫。遠處群山青黛,由遠移近漸漸地由黛變青,由青轉(zhuǎn)翠,由翠換綠。路旁的草及樹枝皆濕淋淋的,茂盛擁擠,在晨曦下爭相泛起金色的草綠,神韻豐潤。

鳥兒頓時歡愉起來,悅耳的歌唱,讓這綠色山群中所有的生靈都感到心曠神怡。高山峻嶺,巍峨雄峙,橫亙連綿,重巒疊蟑,展現(xiàn)出衰牢山系的氣魄和風(fēng)格。而這些,都是時時可見的。

瞧這會所有的縱橫溝谷,都填滿了云愛云逮的白云。溝中的如河帶,谷里的似玉湖,露出座座山巔象海中礁島,晨靄是迷離的裙紗,輕盈飄撫歡欣的臉。見過黃山云海的人,就知道這也叫云海;不知道黃山云海的人,也明白這是云的最佳美麗。于是有人會去考證屏邊“白云鄉(xiāng)”的名稱來歷了,于是還會有人去考證苗族“踩花山”的意韻。他們踩的是如野花一樣美麗動情的山,而非普通的山。

太陽緩緩地升高,云層漸漸地散離,待不到正午,已是完完全全的好晴天。這時候,山全是翠綠,除了山的翠綠,世界就只有另一種顏色,即天的瓦藍。

【守望山脈】。

再沒有什么,比山脈更讓我熟悉和執(zhí)著的了。我的祖先們扎根在紅土高原的山脈上,年復(fù)年代傳代地耕耘山脈放牧山脈,把子孫和民族鑄成黝黑的山民,祖祖輩輩無休無止地守望著腳下和眼前的山脈,延續(xù)如山的人生。

山脈從亙古的地平線上奮力隆起,眺望著山腳下碧綠的平原和蔚藍的海洋,孤傲地繁衍森林、野獸和山民。山脈讓自己的生命神秘得令平原畏懼,堅強得叫海洋咆哮,卻給弱小而執(zhí)著的山民帶來厚實的溫暖與沉醉。我于是如山鷹一樣為山脈感到震撼和驕傲,縱有離開山脈的短暫盤旋,也還是要將如樹的命運扎進山脈中,靜靜地呼吸吹過山崗的風(fēng)兒。

我的村莊和我所走過的很多村莊都在山里,山民的一生就在山脈上勞作,爬過這坡翻過那巖,兩條青筋暴起的細腿永遠被移動著釘在山上。對于咱們山里人,人生的路只有兩條,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無論上坡跌倒還是下坡摔倒,你都得爬起來前行,因為你面對山脈只有山脈別無選擇。山里人生下來就把自己整個兒交給了山脈,從祖先的基因里即學(xué)會了摯愛山脈與山共舞。直至死后,也還要找一塊風(fēng)水好的山坡安葬,陪其他活著和死去的山里人一起守望神圣的山脈。

山脈因有山民而不寂寞,山民因有山脈而不饑餓。山脈愛跟山民和牛羊說說話,比較晝夜的長短和莊稼的好壞,甚至也說到上次腹瀉而拉下的泥石流,這時暴雨卻躲在烏云屁股后偷偷奸笑。山脈還愛咀嚼山民成行的腳印和成滴的汗珠,吃飽了就讓山民播下的那些種籽在名叫田地的皮膚上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長出些金燦燦的稻谷、包谷、蕎麥和高梁,還有一些豐滿羞澀的瓜果豆菜,以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笑容掛滿田野和山村。

在那些真實如笑容的莊稼地里,我看到父母及鄉(xiāng)親頂日躬耕,把一座座山脈梳理成季節(jié)的作品,不斷重復(fù)和翻新。山脈還是那些山脈,田地還是那些田地,父母和鄉(xiāng)親卻越來越蒼老了。而下一代年輕的山民又沿著祖輩的足跡繼續(xù)用腳印和汗珠喂養(yǎng)山脈,一如喂養(yǎng)自己,在群山中周而復(fù)始不斷輪回。在慣了的山坡不嫌陡,所有的山民都會對自己的山脈產(chǎn)生執(zhí)著的依戀,虔誠地用單薄的人生擁抱厚實的山脈。誰也不會抱怨不會挎問自己該不該走出山脈,只知如森林一樣在山脈中生長。倘若沒有山民守望山脈,我想那連綿的山脈定會孤獨得象烈日下的石頭一樣難受。

山里人沒見過多少平地,家在山上,田地在山上,牛羊馬騾和豬雞貓狗全在山上。山脈就是我們的人生、事業(yè)、愛情和幸福,離開山脈我們一無所有。不同的山脈造就了共同的山民,無論是哪種民族的山里人,他們都老實巴交吃苦耐勞,堅韌不拔頑強生存,打落牙齒往肚里咽,鑄就了一樣的山魂,演繹著同樣的悲歡疾苦和醉人山歌。其實山脈不但養(yǎng)育了我們山里人,養(yǎng)育了居住在群山中的眾多少數(shù)民族,還影響著山外的世界??纯脆l(xiāng)土文學(xué)、山水國畫描寫的無不是山脈的故事和風(fēng)采,哲學(xué)、美學(xué)、歷史、軍事、經(jīng)濟無不受山脈的至深影響,宗教更是以山脈為最佳場所,以至有了山鬼、山神、山都、山精等無數(shù)神話傳說,使山脈充滿了強悍的生命力和濃厚的文化色彩。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跟著父母鄉(xiāng)親爬山勞作。山民總是挑著肥料挑著種籽上山,然后又挑著糧食挑著收獲下山,活計多得遍山都是,總也無法停息。山脈和太陽讓我們山里人有了流不盡的汗水,常常曬出滿身的鹽粒簌簌直落。粗茶淡飯讓我們山里人有了使不完的力氣,常常累倒了睡一覺起來又力壯如牛。離開山村到城里工作后,我也經(jīng)常下鄉(xiāng)到各種山寨,被細如鞭子的山路牽引著,走過了無數(shù)的山脈,體會了無數(shù)山民的`勞苦,總也無法停止山脈對靈魂的拷問。高原上綿延的山系一座連一座,除了山還是山,蒼莽得無法呼吸,讓人對平原毫無奢望。山民時不時在山路邊摘片葉子吹吹口哨,扯個話題唱唱山歌,就能把凝滯的山脈興奮得抖落身上的露水,和星月一起徹夜不眠。

山民們大多沒有離開過山脈,也沒有試圖離開山脈。無論山脈森林茂密溪水潺湲,還是植被光禿水土流失,山民們都會留守山脈永不放棄,因為山脈是我們的家園。山民們也向往山外的世界,也會重新打扮媳婦和山村,但絕不會夢想把山脈變?yōu)槠降?,只會踏踏實實走寬山路,讓子孫后代更好地守望山脈,守望我們滄桑的家園。

【狼出人沒】。

我沒有見過狼,也不想見到狼,因為狼實在讓我懼怖。所有的天災(zāi)人禍中,唯一對我的鄉(xiāng)親造成致命傷害的動物就是狼,它給我們留下了丑陋的記憶和疤痕。

在我的家鄉(xiāng)鳳尾村的歷史上,狼是伴著饑荒而來的。1959年,當(dāng)鄉(xiāng)村遭受著罕見的饑餓與死亡時,狼莫名地從山林涌向瘦弱的村莊,與饑餓一道襲擊那些皮包骨頭的村民。于是,災(zāi)難羈絆的村民除了紛紛餓死外,還有不少被狼兇殘地咬死,甚至連尸首都不留。這樣的悲慘經(jīng)歷透徹得讓我顫栗不止,甚至能感受到那滾燙的鮮血從被撕裂的皮肉中滑落而出。

那時狼出奇的多,膽子也出奇的大,我們村里三天兩頭常發(fā)生狼吃人的事。天還沒黑,狼就從四周進入村子,到處亂串,咬傷咬死過不少人。狼吃人的真實故事多得比比皆是,至今村里的老人們都記憶猶新。劉家一個五、六歲的女孩改弟出屋門撒尿,爹媽聽到一聲尖叫后跨出屋門就見女兒被狼拖走,怎么追也追不上,第二天家人才在村后山上找到孩子穿的紅衣裳,可人已被狼吃得尸骨不剩。倪家的小兒子山?jīng)_頭兩天還抱著貢桌上的香爐玩,大人不在家時被狼乘虛而入串進大門再進堂屋門拖走了,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王家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去蹲茅廁,被狼從后面躥來咬掉兩塊肉,頭發(fā)撕掉一大簇,大聲喊人后才把狼嚇走。徐家的姑娘小三,晚上參加生產(chǎn)隊開會,坐在齊人高的墻頭上競被狼拖下地來咬傷,開會的幾十人喊叫后才把狼攆走。廖家的小伙子三忠在家里被狼拖走,到路上遇到村民友德抬著扁擔(dān)大喊打狼后,狼才放口逃走,救得一命,至今三忠脖子上都還留著一大塊褐紅的疤痕。從狼口逃生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每個村寨都會有幾個。我們村里名叫老四的人多,其中有一人曾被狼咬過,為便于區(qū)別大家就叫他“狼咬老四”,直到現(xiàn)在兒孫滿堂了也還這樣叫。

長輩們大都見過狼,總有一些親身經(jīng)歷的事,家里人常常談起。母親有一次看見一匹狼竟然站在公路上,汽車過來都不跑還抬頭望望,干活的人一齊喊叫后它才朝旁邊一個村子跑去,一會工夫就聽說狼咬著人了。又一次,母親和另一小孩跟樹生阿爺?shù)狡咛柹降沟卣液}卜,見一匹雄壯的大灰狼張著大嘴巴拖著長尾巴站在對面,嚇得兩個小孩拉住大人的衣角直發(fā)抖,樹生揮舞著鋤頭大喊大叫才把狼趕走。三舅家住四合院,狼偷偷溜進房間里,看見人多才嚇跑出去。有一家人煮得半筲箕馬豆坐在天井里圍著吃,狼悄悄地伸嘴到筲箕里,全家人驚得大叫,把狼也嚇跑了。

囂張的野狼就這樣肆無忌憚,頻繁出入村頭巷尾房前屋后,并不怕人尤其不怕婦女,弄得全村老少都人心惶惶的。村里的豬雞貓狗放著養(yǎng),狼轉(zhuǎn)出轉(zhuǎn)進卻從來不吃,光想吃人。饑餓的人們被饑餓的狼群威嚇得避退三尺,怕到不等太陽落山就關(guān)門閉戶,不敢出門,整個村莊都見不到人影,只聽得到狼在凄厲地嚎叫。白天大人出工干活,就把孩子鎖在家里,或放到土庫屋頂,以防狼來偷襲。單個人見著狼,就只有撒腿逃跑,跑不快就會被狼吃掉。起碼得有兩三個人,才能壯膽趕走野狼。也有一些會打獵的民族,時不時能打死匹狼抬來縣城交公,而大多數(shù)人就只有任狼欺負了。誰也不明白,這么多的狼是從何而來?據(jù)說有的村子發(fā)動群眾攆狼,攆著趕著的前邊的狼就變成一個老奶奶,還說你們把老娘裹腳帶都攆散了,嚇得攆的人目瞪口呆。

1960年后,我們村里的狼群自然消失了。狼就這樣神秘地瘋狂而來,又神秘地迅速消失,令人納悶。小時候我一直以為這只是我的鄉(xiāng)村周圍發(fā)生的事,后來才知道那段時間全國很多地方都是野狼成群,就如饑餓一樣普遍。如今狼是越來越少了,少得只有探險家才得見到,真是應(yīng)了那句“狼眾食人,人眾食狼”的諺語。于是很多人又開始懷念起狼來,品牌稱狼,唱歌唱狼,網(wǎng)站名叫狼,電影電視書籍都講狼,張口閉口都會提到狼,把平靜的生活弄得到處是“狼”。我卻以為這不過是“葉公好狼”而已,因為這些人大都沒見過狼更沒受過狼的傷害,只不過是尋求刺激罷了。

有時候冷靜下來想想,無論我和我的鄉(xiāng)親們怎樣懼怕狼,但狼畢竟是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物種之一。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空間里,人與狼到底能否共同相處呢?我真是不得而知。狼多了,人們害怕;狼少了,人們又懷念。其實生活中很多事物就是這樣,多的時候叫人厭恨,少的時候又叫人懷戀,好了傷疤忘了痛,人對世間事的心態(tài)大多如此。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一

青春的風(fēng)鈴已經(jīng)在歲月的拍打下,開始嘖嘖發(fā)響。所謂的年華卻是彈指間稍縱即逝,如此的不堪一擊。而今,當(dāng)我繼續(xù)匍匐著身軀行走在這青春的末梢時,滿目的年華盡歷歷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似乎在告知著我那不諳世俗的心與那向往自然的淺淺愛憐。

對于邊城,我是有一股深深的愛的,早年在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書中,大概了解到了故事的梗概,對于邊城里所描繪的場景自是別有憐愛,后來,轉(zhuǎn)輾至湘求學(xué),雖無求圣之心,隨著歲月的蹉跎也開始漸漸淡忘。然而,人至一定歲數(shù),心中思念便開始不絕,尋求邊城的決心就開始漸漸地變得濃厚起來。

我是在清明節(jié)日,踏上西行的火車的,那時也算的上是個好日子。在瞻仰先人的同時,也聊表晚輩的一股崇拜之意。然而,事實卻并未如此,一路的舟車勞頓,我們在疲憊與細雨中來到了鳳凰,來到了傳說中的邊城,在踏入這片土地的時候,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眼睛,畢竟所有的新鮮事物讓我瞬時間晃了眼,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地,很多時候,當(dāng)我游蕩在城里的一角時,我的心總會莫名的感受到一種力量,那種力量是我在那座賴以生存了兩年多的城市里所未能感覺到的一種愛,而這種愛所帶來的人文氣息卻讓人有種本質(zhì)的感受。

鳳凰的美,在沈從文的《邊城》中早已可以看到清晰的輪廓。這座“與世隔絕”的古城,無不透入著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

我們在清晨坐上了前晚鳳凰的大巴,沿途的風(fēng)景除了連綿的高山就是錯落的幾座的古民房。當(dāng)我們邁著歡快的步伐走進這座城的時候,映入眼簾的莫過于依山傍水的景色,這種景色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我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偶有幾個當(dāng)?shù)嘏?,坐在船上,吆著歌喉,吸引了兩岸眾多的圍觀者。

此時,我們早已是迫不及待,早早趁著人群涌入城中,由于正值清明,此時的邊城早已是人滿為患,窄窄的小巷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我踱著步伐,沿著沱江漫步而行,兩岸的商鋪合著一股現(xiàn)代化氣息,與這湘西特色完美的結(jié)合了起來,在行走間突然感到了一種文化的沖擊與享受。

古城的商鋪是許多游人的駐足點,不過我似乎從來對這都不是很感興趣,有時偶爾停下腳步,卻多半是因為古城里的書籍。因為在我的.記憶深處,最初的印象也是漸漸由先生的《邊城》而漸漸彌散開來。所以此行的目的,除了領(lǐng)略這“邊城”風(fēng)光的同時,也試著去拜訪一下先生之冢,以表敬意。然而事與愿違,古城的游客早已是將路堵得嚴(yán)嚴(yán)實實,考慮到行程問題,卻只好作罷。

游蕩在古城的一角,我們靜靜地聆聽的小城的各種吆喝,在先生的故居,我們看到了先生的真跡,復(fù)古的房屋構(gòu)造讓人頃刻間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美,也許正如先生在談及《邊城》時說:“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如翠翠與儺送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而他的一生,正是用他的筆,完美的呈現(xiàn)出了一個真實自然的社會形態(tài),美麗與野性同在的世外桃源——邊城。

也許,當(dāng)我們在思考時,在欣賞時,更應(yīng)該深刻的體會到這種愛??v使陰陽兩隔,也不忘保持著一份純真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無不透入出那獨有的民族特色與文化習(xí)俗,正如如那吆著歌的沱江女的唱得那樣,在山、水、路之間流露出人性最美的一面。

行走在邊城的一角,聽到的是山的歌、水的歌、還有那對唱的情歌......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二

邊城,我向往的地方。它猶如一幅古樸的中國畫,青山,綠水,古樓,還有那純樸的人民都躍然于畫面之中。

山是那樣的綠,綠得像一枚碧玉;水是那樣的清,清得像一塊明鏡。這里沒有座座高樓的聳立,也沒有條條寬闊馬路的交橫。有的只是一幢幢飽經(jīng)風(fēng)雨的古樓,那一條條長滿青苔的石板小路,豈不古樸得更地道些!這里沒有嘈雜的.馬達聲,但這里傳出的是純樸的聲音。你聽,端午劃龍舟的聲音,抓鴨子的聲音;中秋男女歌唱的聲音,傾訴心靈的聲音,還有春節(jié)鑼鼓鞭炮的喧鬧聲,舞龍耍獅的聲音。就連夜下少女罵人的聲音也是那樣的純樸幽默詼諧。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給這幅古畫增添上了它特有的動人音符。

熱鬧是屬于城市的,而浪漫與善良卻是這里特有的。這里是少女翠翠愛河的源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羞澀不語是她感悟愛情的純真;“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般的執(zhí)著是她對愛情如電光石般的熾烈;“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是她這早逝愛情的凄美。

她純真,她執(zhí)著,她也悲凄。這古樸的鳳凰古城孕育出了眷鳥飛歸的翠翠,而翠翠小亭酌醇酒的愛情為這幅古老的畫卷添上了無限浪漫的氣息。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三

我總是能傾聽到她的呼喚聲,如催人入眠的夜風(fēng)般,低低的,溫溫的,細到無法察覺。大樹聽不到,鳥兒聽不到,蝴蝶聽不到。甚至連她身邊的小草也聽不到,但我卻能清楚地從醉人的夜風(fēng)中,從動人的《邊城》中,從有關(guān)她一點一滴的事物中撲捉到她攝人心魂的呼喚聲。

漸漸地我明白了,我愛她,因為我們心中都蘊含著一種深深的真誠的愛。于是,我翻山越嶺去尋找她,只為那一次次的呼喚和一睹她的芳容。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實在無法將那時時在我耳邊縈繞的攝人心魂的聲音與這破舊的小山村聯(lián)系起來。是我把她想象得太美好了?是沈從文先生把她美化了?還是歲月把她美麗的容顏銷蝕了?------所有的問題都潛出腦海。然而,當(dāng)我走進她的內(nèi)心時,那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我和全班同學(xué)在邊城的第一站是翠翠島。翠翠島是一個小小的人工島,島上只有幾塊石頭和一座翠翠的雕像。翠翠單薄的背影從遠處眺望,顯得有點孤寂有點凄涼,可是朦朧的水汽為她平添了幾分魅力。我們搭著“邊城號“小船來到翠翠島,放眼望去,島上都是一些奇怪的石頭和一種長滿紅色小果子的灌木錯落有致的立在那里,要數(shù)最醒目的還是高高屹立再到中央翠翠的雕像。長長的麻花大辮從右耳邊垂下,雙手捧著一把虎耳草貼在右臉頰,腦袋向右微偏,眼睛直直的盯著遠處的河面。她靜靜地站在島上等待,日子一天一天的溜走,同時也悄悄地把她那雙有神的水眸消解了。一條大黃狗緊緊地依偎在她的腳邊不曾離開,仰著頭將主人的一切表情盡收眼底。無需言語、無需動作,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真摯、那么和,難分難舍的依靠、難分難舍的愛戀。對于他們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的感情,唯有把我對他們的愛深藏在心底默念,把真誠寫在對他們注視的眼神里,我想這就是我和他們之間最好的交流方式。

來這里的第二天,我們?nèi)チ死?。我不知道這里是不是沈老先生筆下的那個渡口,但至少會有那么一點痕跡。來到渡口,我們看到渡口旁的吊腳樓上坐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澀黃而干涸的眼睛不緊不慢地追隨著渡口那條破舊的渡船來來回回,松樹皮似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我們站在渡口看著那條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渡船,搖搖晃晃的從對岸從對岸朝我們飄過來,激動地在那唱起了山歌。歌聲驚動了小樓上的老人,他揮著手對我們笑了笑。從渡口洗衣阿姨的口中得知,這位老爺爺姓張,已經(jīng)一百零三歲,在這渡口和那條破舊的渡船相依相偎了大半輩子。在那個熱情阿姨的介紹下,張爺爺來到我們的人群中給我們講解拉渡的方法技巧,并且還親自上船示范,又給我們來回拉了好幾次。在我們扶張爺爺上岸的時候,被張爺爺阻止了。他用湘西話說:“你們?nèi)ネ姘?!我還想在這渡船多呆一會,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了。”我站在渡口看著渡船拉著幾個過渡人漸漸地向?qū)Π兑迫?,在夕陽的映射下,一船、一人、一水鴨,極為和諧的畫面雀躍著平靜的河面上,讓人看了不忍離去。我走在河岸上對著那慢慢挪動的渡船不停地回望,一次次的徘徊回眸只為把它更深刻在記憶里。我不知道這些記憶會在我腦海中停留多久,但我知道經(jīng)過歲月的洗滌的記憶會是最美好的,因為那里面蘊藏著深深的愛,就像張爺爺對那歷經(jīng)無數(shù)風(fēng)雨的渡船的愛一樣。于是我默然的看著老爺爺那投射在渡船上的愛,和那干涸的眼睛里迸射的光亮和真摯的眼神。

晚上我們在當(dāng)?shù)厝说膸椭罗k了個篝火晚會。我們與那些淳樸厚實的鄉(xiāng)民一起唱湘西民歌和花鼓戲,一起玩當(dāng)?shù)厝嗣糠旯?jié)日必玩的游戲,我們還一起吃糍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我不知道名字的游戲。我們手牽著手,在指令員的指揮下去踩自己中意人的鞋,無論男老少我們都盡情的采用這種方式去表達我們的情感。當(dāng)?shù)氐娜诉€說,被踩得越多說明你越受歡迎,所以那天晚上我們的鞋子都變得特別的臟,但是我們特別開心,因為這是愛的見證,這是淳樸的鄉(xiāng)民對我們熱情歡迎和愛。

歲月給世間的事物打上了烙印刻上了痕跡,可惟獨那深藏在內(nèi)部的本質(zhì)難以改變。桃源般的邊城因為歲月變得有些破舊滄桑,但她的魅力不減當(dāng)年更有勝于當(dāng)年,在時間的洗禮中變得更有內(nèi)蘊。滾滾紅塵中,人們的感情逐漸被物化,變得愈來愈冷漠,感情也成了一張貼在商品包裝外面的時髦標(biāo)簽。而她卻一如當(dāng)年沈從文筆下的倩人,純樸善良、熱情好客還是她的代名詞。

她,一個為愛而生的使者。因為她一次次的呼喚,我感應(yīng)到了她的心跳,所以我也感應(yīng)到了她的愛與美麗,因此我的愛活了,徹徹底底的活了,活在了我的世界,活在了我與她之間。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四

——題記。

薄霧如衣,輕靄似裙,灑在了這一個幽靜而古老的苗寨里,不著痕跡地為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傍晚時分,幾處炊煙,徐徐而升與中空的晚霞相融合,化作了湘西的云朵,夕陽如畫。

笑語盈盈,言鬧晏晏,采藥下山的苗家少女相攜而歸,鶯鶯燕燕不絕于耳。滿簍的草藥,懷中的春筍,還有螓首上的小花,無不點綴著這個古寨少女的風(fēng)情。

情懷如春,笑靨如花。

青石板街,蓮步徐移,無息的步伐承載著不斷的輕唱。及笄少女,面若玉琢,鼻如粉雕,青黛娥眉,眼波迷離,卻絲毫不掩飾其靈動稚氣。雙眸一轉(zhuǎn),對著那染著青苔的石桌興致盎然,青蔥般纖細的手指輕叩,傳來了清脆的撞擊音。如此清音就像是古城獨有的自然之聲,絲毫不減地向四周散去。

向暮的.古城仿佛聽到了呼喚,家家戶戶相繼掌起了燈火,錯落于讓人癡醉的風(fēng)景里。古樸的城墻無聲地迎接著那靈動少女無意間叩出的清音,一波波清音相聚于此,匯成了天然而成的音律,寂寂的夜曲。余音仍舊繞梁,紅瓦不負青磚。剩下的一絲絲希音默默地注入了這厚重的建筑墻,注入了鳳凰古城的靈魂里。

清音方罷,山歌嘹亮。

沱江渡邊,有女浣紗。

那一簇相擁而來少女正要洗滌竹筍上的新泥,靈動女孩瞥見船上的姐姐撐船放歌,嬌小的身影踱來踱去,躍躍欲試。身邊挽籃少女哼然拍打,面帶嗔意,為妹妹的調(diào)皮而無奈。如脫兔般的身影乍然靜止,粉舌輕吐,伸手往同伴背簍中拽一把草藥,飛速跳到渡邊。草未臨水,砂礫卻早已入水激起了雪白的浪花。

靈動少女纖手拈著草枝,再一次劃破逐漸平靜的水面。波紋散開,與遠處小舟傳來的波紋重合,合二為一。余波微微散開,像少女緋紅的臉頰一般暈開。朦朧的夜色中,岸邊的燈光讓江水的羞澀顯得更加含蓄。

哦,夜色如此溫柔,如此婉約。

舟中少女儼然靠岸,夜鶯般的歌聲唱徹了整個夜空。迢迢銀漢,幾許星辰,閃動著感動的淚光,深邃的天河愈加璀璨。一明一暗,隨著那逐漸轉(zhuǎn)柔的音調(diào)跳動,契合了少女內(nèi)心世界的節(jié)奏,詩意了整個波光蕩漾的沱江。

舟泊楓橋波聲遠,人行渡邊江水淺。

浣紗少女抱衣歸,笑看漁娃影翩躚。

滿載一船星輝,共提一網(wǎng)魚蝦。踩著已染著春水的鞋子,拍著已沾滿水珠的衣袖。誰也沒有絲毫不適,她們妙目含笑,對著她們在歌聲里的收獲。靈動少女在同伴不經(jīng)意間竄到漁娃身邊,手捧嫩筍問換魚。未待伊人動手,少女已放下洗好的春筍,笑嘻嘻地提走了一條魚。

漁娃不曾滯留,相攜向巷中。藥女依稀贄然,獨對西流水。

洗好藥草,剝卻竹筍。悄然起身,正是歸去時。靈動少女在眾人訝然的目光中輕輕地把手中的魚放進水里,放進了星輝斑斕的沱江里。

游魚得水,這一方水似乎多了一絲生氣,一絲靈動。這一方水土更添一番靈氣。

不知何時,江邊蕩起了一陣清風(fēng),夾雜著淡淡的花香。說不出的意味,道不明的情懷。正如靈動少女的身影隱沒在夜色里,而皎潔的月色正在為這座城市宿醉。

邊城瑞麗散文篇十五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當(dāng)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邊城》這本書算是終結(jié)了。

一本書以一個女孩和一對兄弟之間的朦朧的感情線為基礎(chǔ),從而延伸出一連串的故事。這個故事不算長,卻把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了出來。

第一次接觸到《邊城》這本書是在初中課本上,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有沈從文這樣的一個人。以自己的家鄉(xiāng)為背景,以那個淳樸厚實的百姓為人物代表,一些些不封建卻能讓人看哭的場景讓人心疼。

初中語文老師帶著我們?nèi)ルA梯教室看《邊城》這部電影,一個半小時下來,直直感覺意猶未盡。最后翠翠一人獨守渡船,且天空飄著雪的畫面久久不能忘懷。到底要怎樣勇敢和努力才能忍受爺爺?shù)碾x去,愛人的遠去,以及對大老滿滿的愧疚之情。一個人的以后,一個人承受忘不盡盡頭的未來,一個人一輩子等著一個人的歸來,很多的事,她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都一一開始浮現(xiàn)。

如果二老能想通回來,他們之間的未來又會怎樣發(fā)展,或許二老因為對哥哥存在愧疚感就不會娶翠翠,也或許因為對于翠翠的愛而娶了她……這樣的事只能存在于想象里,也只能存在于想象里。因為沈從文的書里再沒了后續(xù)。

換成現(xiàn)在的電影分析,這種結(jié)局就被劃為了開放式結(jié)局。沒有一個確切的結(jié)果,所有的結(jié)果都存在讀者的想象里,隨意想,隨意念。好的,壞的,悲劇的,歡喜的,一切都靠讀者去想象。

翠翠,一個由偷情而來的孩子。父親本來是一個軍人,卻因為和翠翠母親之間尷尬事而選擇自殺。母親,生下翠翠之后,選擇喝冷水殉情而死。一個從小就沒有父母親,跟著爺爺生活長大的姑娘因為生得清秀好看,被大老注意到。而在翠翠心里卻始終記得一年過節(jié),偶然遇見的二老。在那個遠離都市的世外桃源里,這里所發(fā)生的一切事物似乎都很美好,何況來一場這樣的“愛情”。

對于翠翠來說,雖然她心里充滿對二老的好奇心,卻始終拿不出一套真正對待感情之事的態(tài)度。她不解,疑惑,不懂,大老二老兩人一起對著她的屋子唱歌,她卻沒有任何回應(yīng)。沈老這樣寫大概是想表達以前女子,特別是翠翠這種有著特殊身份遭遇女子所經(jīng)歷的一個怎樣的社會。雖淳樸,卻還是因為一些人情世故而失去了本真的意義。這或許也是中國人的天性所為。中國人想來看重情義,這是從有文明時代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百姓的腦海中,一代代地流傳,一代代地堅守。

作為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級,翠翠知道自己對二老動了心,卻不知道怎樣去表達。心思縝密,卻被爺爺都看在眼里。爺爺對她朦朧的心事不甚了解,也不過多地去勘探,只一心認(rèn)為大老是一個乘龍快婿。直到后來大老選擇出海,他才總算知道翠翠的心上人是二老。

可是一切都從那個歌唱的夜晚開始變了。大老出海,一不小心掉進水里,死了。久久找不到尸體。一腔熱情被那個夜晚所消耗掉,一腔遺憾就這樣葬送在了海水里,無解無后續(xù)。

這一刻,爺爺才總算知道翠翠對二老情有獨鐘了。于是四處去打探,探順順的口氣,探二老的口氣。而這父子倆因為大老的死去間接地和翠翠有關(guān),他們對爺爺開始冷淡起來。對之前說過的親事選擇漠視,對爺爺?shù)囊磺粺崆檫x擇疏遠,一切都變了,一切都變得琢磨不定,而翠翠卻還在自己小女孩的心事里選擇默默遠視,默默開心。

在那個大雨肆意的夜晚,爺爺走了,心里懷著無盡的遺憾和牽掛,他對翠翠說的最后一句話也只有“翠翠,莫怕?!?/p>

莫怕暴風(fēng)驟雨,莫怕前世今生,莫怕他的離去,莫怕今后一個人獨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時間可以有盡頭,那一切事物都會有個有期的`結(jié)果。只是,時間一直往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爺爺終究是去了,再也沒有任何的身影可循,任何蒼老的歌聲可聽,唯一留下的就是那只孤獨的渡船。刮風(fēng)下雨,都用那只渡船來渡人,時間不斷,流年不走,可翠翠卻成了那唯一的擺渡人。

二老因為得不到翠翠的回應(yīng),且因為哥哥的原因,他心里一直懷著憤恨和愧疚之情。又因為有人拿著碾坊來誘惑家里人叫他去成親,一腔憤懣得不到安放,他只能遠走他鄉(xiāng)。以至于翠翠見到他的最后一面竟然是背影,還是因為害羞而導(dǎo)致的,只能看背影。

大老出海死去,爺爺也歸去了天堂,就連她最后唯一的牽掛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才會回到她身邊。翠翠最后只剩下爺爺?shù)暮糜押忘S狗陪著她了。

可爺爺?shù)暮糜延帜芘闼嗑茫S狗年級大了又終究要離去,最后的結(jié)局她就只能一個人在下雪天默默坐在渡船上,無言。

也是在最后聽著爺爺好友說的許多爺爺生前不曾告訴她的事,她才總算明白了一切事,可是一切都晚了,她抱著無言而語的心情哭到天亮。

她明白自己夢里聽見有人在唱歌的場景原來是真的,她明白順順父子為什么對爺爺冷淡了,她明白為什么爺爺不對她說這些事。她明白了很多,卻再也沒有機會去了結(jié)。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再沒有了年少時候的悸動,再沒有了年少時候的肆無忌憚,如今的她只剩下一個字,等。

無論刮風(fēng),無論下雨,無論孤獨,無論老去,她的一生就只剩下了等待。

電影的最后一個畫面是翠翠一人坐在渡船上,默默無言。天空飄著雪,肩上被雪花布滿,那低頭無言的模樣讓人難以忘懷。屏幕上還有一道低沉且悠遠的聲音:“這個人也許再也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p>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