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12:44:33 頁碼:9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大全18篇)
2023-11-13 12:44:33    小編:ZTFB

總結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找出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偨Y中可以結合具體的案例或事例,使總結更加生動有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養(yǎng)生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一

5、大家的熱情、主動性不夠。既然我們加入了校報記者團,就應該對記者團負責。不要坐等別人給你任務安排,要主動去想我可以為記者團做什么事情,我覺得記者團還有那些地方不完善,怎樣做才會更好,大家可以隨時對記者團的發(fā)展給出自己的建議。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著眼校報學生記者團未來的成長之路,我這里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就是要做到“務實、高效、團結、創(chuàng)新”。

一、務實。

1、時刻樹立求真務實的思想,是務實的源動力。思想指導行動。從思想上重視務實作風,方能真正用務實的心態(tài)服務于集體,記者團才能走得更遠,發(fā)展得更好。

2、強調組織紀律性,規(guī)范組織制度,是務實的前提準備。完善例會制度和考核制度,進而完善獎懲制度。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制度的完善,才能使記者團運作得更好。

3、加強校報學生記者團內部培訓,是務實的必然選擇。只有每個成員都掌握好業(yè)務技能,才不會讓大家覺得無所適從,無所事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盡可能抽出時間對大家進行寫作技能、采訪技能、攝影技能、團隊意識、組織策劃、禮儀素質的培訓,從而提高記者團的整體素質。

二、高效。

1、要提高校報記者團的整體運轉效率,就必須做好各部門間的協調工作,充分調動團員的積極性。校報記者團是個大團隊,我們要在各項活動中協調合作,讓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2、要做到高效還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加強記者團與校、院、各級學生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整合資源,優(yōu)勢互補。我們可以從中認識不足我們可以從中認識不足,努力學習改進。此外,和各學生機構處理好關系,也將有利于采訪工作的開展。

3、要做到高效更必須堅持校報編輯部老師的指導。老師是我們巨大的財富,與老師交流是我們進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虛心向老師請教;“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fā)生錯誤時,敢于面對,主動更正。在批評中成長,這樣我們的效率將會提高上去。

三、團結。

1、只有一個團結的.集體,才會具有強大的力量。校報學生記者團必將也一定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因此必須做好校報學生記者團內部建設,要讓每一個成員都有歸屬感,形成互相關心的溫馨氛圍。比如,會議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凝聚人心;團員生日時,及時送上祝福;不定期組織大家集體出游等。

2、老師跟團長之間,團長和各部門干部之間,部長跟干事之間,都要多溝通,多交流,力求達成共識。

四、創(chuàng)新。

1、記者團的體制建設方面。

記者團以前的體制構建不是很合理,部門分工不明確,有的部門很忙,有的部門很清閑。造成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配置。綜合之前老師的意見,我覺得應該實行團長和副團長分工負責制,團長跟副團長,分別管理稿件方面和活動方面。采編部跟策宣部聯系緊密,歸屬于稿件方面,由團長、副團長中的一位來負責,剩下的組織部、攝影部以及督查部歸屬于活動方面,由另外一位負責。團長、副團長、部長、副部長一定要緊密合作,將記者團的各項事務按質按量認真完成。

2、活動項目方面。

活動貴在精和新,而不在多。爭取每學期舉辦一次活動,務必辦得新穎別致。同時,大膽與各組織社團進行創(chuàng)新性合作,參與其他社團的活動。

3、稿件方面。

稿件是我們的工作重心,是我們社團存在的意義,協助老師辦好每一期報紙,就是向外界展示我們的核心品牌。此外,務必要加強與老師、同學們的交流,進一步提高校報在校內的知名度。我們可以采取全團評選優(yōu)秀文章,校園范圍征文征圖,征詢版面主題等方式,拓寬來稿渠道,切換關注焦點,創(chuàng)新稿件文體。比如說,之前我們九月份的主題基本都是關于新生的報道,以后我們可以通過舉辦新生杯征文大賽來充分調動起新生對記者團的興趣。在11月12月份的時候,可以舉辦新聞時事知識競賽,不僅可以為考研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同時可以吸引大家的關注,改變以往記者團留給大家的印象,從而提高記者團的影響力。

以上,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務實、高效、團結、創(chuàng)新”的記者團,更好的協助老師辦好報紙和服務全校師生的一些初步構想。我相信,假如能夠有機會去實踐它,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記者團一定會蒸蒸日上,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現在站在了這里,也許大家想問我:如果你當選了團長,你打算拿什么來承擔我們對你的信任與期望?我的回答是七個字:自信、毅力、責任感!我相信我有能力勝任校報記者團團長這個職位。也希望大家給我這個機會,帶領大家一起走向更輝煌的明天。

再次感謝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在此呈上我最衷心的祝愿。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二

記者節(jié)是在中國是除了“護士節(jié)”、“教師節(jié)”之外的第三個行業(yè)性節(jié)日。大凡政府或社會為一個行業(yè)設個節(jié)日,與其說這個行業(yè)十分重要,不如說這個行業(yè)十分辛苦。醫(yī)生與護士相比不重要嗎為什么不設個醫(yī)生節(jié)為什么不設個“公仆節(jié)”、“老板節(jié)”

目前正值報刊征訂之時,報刊辦得怎樣樣,讀者和市場的選取才是實實在在的檢驗標準。媒體的尷尬之處在于,說是機關吧,財政卻不撥款,需要自己在市場上覓食;說企業(yè)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場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風。所以有人說,媒體是還沒有倒閉的國有企業(yè)。國有企業(yè)在市場大潮的沖擊下已經潰不成軍、所剩不多,媒體卻無法像國有企業(yè)那樣改制,又不得不應對市場,所以舉步維艱。

我向一個同學推銷某個定位一向不準的報紙,同學說:“這個報紙白送我也不要!”報紙辦到這個份上,我不明白擺成績唱高調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當然,過節(jié)了,為了“鼓勁”,大家說說場面上的話,也未嘗不可。但是,我認為,如果大家都能講講實話,更為可貴。我相信“驕兵必敗”、“哀兵必勝”!認識不到不足,即使認識到了卻不敢承認、不敢正視,尤為可悲。

從這一方面來看,設個“記者節(jié)”,也算是社會對這個高風險行業(yè)的一種撫慰。在第8個記者節(jié)來臨之際,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就“保障新聞采編人員合法采訪權利”發(fā)出通知指出:“新聞采編人員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新聞采編人員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彼坪踅o了記者們一柄“尚方寶劍”。但我認為,就這么空泛的一句話,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應,也不會真正能夠保障記者的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憲法第三十五條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呢!

這天是記者節(jié),匆匆在博客上拉雜瞎扯幾句,算是個人感言,只與二三博友交流,實不足與外人道也。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三

林書喜(南國都市報記者):

心中常有“四心”

當了10多年的記者,總結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虛心、細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還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環(huán)境里,沒有人脈關系,工作難以展開,這時要懂得調整心態(tài),要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斷提高采訪技巧和寫作能力,新聞就在身邊,做個有心人,從各方面中尋找新聞線索;不要因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懷,要嚴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聞,寫出精品。時刻提醒自己,好的新聞永遠不缺版面。

鄭邦京(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

工作即生活

作為長年在基層的新聞工作者,累了病了說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職一天,就要做好本職工作.至于說最難忘的,這么多年經歷了很多事,采訪了許多人與事物和現象,已經分不清了,眼光總是看前面,因事物總是在變化,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多年新聞生涯,只牢牢記住一句話:遵循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少說多做,與時俱進,弘揚社會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報編輯部副主任):

從事新聞事業(yè)要有熱情

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我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已經有20個年頭了,足跡踏遍了州的山山水水,現回想20年的工作經歷,感觸頗深,曾有過面對采訪對象時的手足無措,經歷熬夜加班寫(編)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過新聞稿件首次發(fā)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績受到肯定以及作品獲獎后的興奮,但更多的則是自己對所從事新聞行業(yè)的熱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從事新聞這一職業(yè)責任重大的強烈憂患意識,還有自己對新聞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執(zhí)著追求。

鄭云炯(本報記者部副主任):

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

回想起當年最難忘的一次經歷,仿佛還在眼前,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飯,突然接到工作電話,急忙放下筷子,趕到事故現場了解情況,并且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常常想,這是為什么?但還是加班加點做好,在完成一個個報道任務,看到自己采寫的臺風新聞、人物故事變成鉛字奉獻給讀者之后,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那是自己堅持的責任和擔當。

黎有科(本報記者):

工作永遠在路上

記者的工作就是永遠在路上。我經常用鏡頭記錄每一瞬間,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張圖片都充滿了故事,記得那一年“達維”臺風席卷我市,我到影響最大的白馬井鎮(zhèn)去采訪,那是我第一次在臺風天工作,想要好的圖片,表達深刻的新聞內容,冒著狂風暴雨,拿著相機在雨中前行,因為做記者,是光榮的,是有社會責任的,我們要永遠保持奔跑的姿勢。

符丹丹(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記者的責任和擔當

成為一名記者后,我認為自己應該有擔當和責任。在采訪中遇到阻礙的時候,依然能夠堅強面對;在雙腿發(fā)抖的時候,依然能夠向前邁進。記者之路還在延伸,內涵還在豐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履行新聞工作者神圣的職責,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多報道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接受新媒體的挑戰(zhàn),發(fā)揮廣電人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記者”這個神圣職業(yè)的新業(yè)績,為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冼賀(本報記者):

忙碌卻也充實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這是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記者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記者的我都在忙碌著。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3年多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一提到記者,就會想到鏡頭、文字、聲音,他們用這些工具觀察、記錄時代的變遷和歷史足跡,反映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用筆墨、鍵盤譜寫出精彩紛呈的新聞篇章。

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yè)。與其他所有職業(yè)一樣,當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責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yè)考驗著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是職業(yè)的`要求,更是人民群眾對新聞工作者寄予的厚望。也難怪記者這般感慨:記者是青春無悔,是樂此不疲,是激蕩的生命,是沸騰的熱血,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yè)!

許多人小時候,就很羨慕屏幕上那些手持話筒的人。尤其是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都會視當一名記者為最初的夢想與憧憬,喜歡他們的從容不迫,喜歡他們的瀟灑大方。到后來,才懂得了,“記者的生活是鐵腳馬眼神仙肚”。在美麗光環(huán)的背后,記者也有鮮為人知的艱辛和苦衷。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動人的場景是他們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譜就的詩篇。實際上,記者并不是那么自由自在、風光無限。作為“靠頭腦吃飯的群體”,他們也有辛酸、無奈。

作為記者,注定了要餐風沐雨、飽受煎熬。他們將最真實的場景傳至千里之外,又將最溫暖的祝福帶到需要安慰的人身邊。他們是一群忠實于生活、貼近生活的人,一群為了使命不知疲倦,為了工作不畏艱險的人。

時代歷來對記者寄予厚望。李大釗指出:“現在的新聞,就是將來的歷史?!庇浾呤紫纫褚幻嬲挠浾吣菢尤コ缟姓鎸?、信仰真理、熱戀真誠,忠于新聞事實。記者見證歷史,但并不單單記錄歷史。記者的稱號蘊含一種動力,向生活學,向實際學,向群眾學。在生活中發(fā)現新聞作品思想上的震撼力,在實際中挖掘新聞作品藝術上的感染力,在群眾中探究新聞作品審美觀賞的愉悅性。記者要以自己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心,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對上負責,對下負責,不因盲從和麻木而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記者的道德。

記者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范長江、穆青等老一輩杰出新聞工作者是當代記者的楷模。作為一名記者,必須在提高政治素質的同時,更多地注重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有敬業(yè)精神,有修養(yǎng),還要有骨氣。古人說得好,無欲則剛。我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你還能把我怎么樣?有這么一首詩,記不清楚是誰寫的了:“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時光如淘蕩泥土,砥柱觸天立中流。”一旦進入此般境界,記者就會心胸磊落,坦坦蕩蕩。

記者憑敏銳洞察社會,將激情融入筆端。每一名記者都是紀實作家,每一名記者都是歌頌生活的詩人。我們贊美記者,我們歡慶記者節(jié)。記者節(jié)是加油站,是記者們最美麗的回憶,最溫馨的家。

就在此刻,依然有很多記者執(zhí)著于自己的新聞理想,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謹向所有的記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記者節(jié)快樂!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四

這天是第11個記者節(jié),汴梁晚報全體修改記者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感謝您,親愛的讀者。

《汴梁晚報》在探索中成長,如今已走過了的風雨歷程。16年來,我們和您水乳交融,休戚與共。是您給了我們智慧與才思,是您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是您讓我們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們無懼無畏;有您的認可,我們才會成為“無冕之王”。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記錄者,記者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職責。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與社會共前進,與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貼身小棉襖”。這是記者的義務。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激情是記者的職業(yè)生命。dd劉陽。

做一名熱線記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態(tài)。兩年時間里,我跑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初步了解了開封,也正逐步融入到這個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好,能夠在跑新聞的同時學會思考,“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后其緩”,采寫出更多鮮活的、有價值的作品來。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五

5、大家的熱情、主動性不夠。既然我們加入了校報記者團,就應該對記者團負責。不要坐等別人給你任務安排,要主動去想我可以為記者團做什么事情,我覺得記者團還有那些地方不完善,怎樣做才會更好,大家可以隨時對記者團的發(fā)展給出自己的建議。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著眼校報學生記者團未來的成長之路,我這里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就是要做到“務實、高效、團結、創(chuàng)新”。

一、務實。

1、時刻樹立求真務實的思想,是務實的源動力。思想指導行動。從思想上重視務實作風,方能真正用務實的心態(tài)服務于集體,記者團才能走得更遠,發(fā)展得更好。

2、強調組織紀律性,規(guī)范組織制度,是務實的前提準備。完善例會制度和考核制度,進而完善獎懲制度。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制度的完善,才能使記者團運作得更好。

3、加強校報學生記者團內部培訓,是務實的必然選擇。只有每個成員都掌握好業(yè)務技能,才不會讓大家覺得無所適從,無所事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盡可能抽出時間對大家進行寫作技能、采訪技能、攝影技能、團隊意識、組織策劃、禮儀素質的培訓,從而提高記者團的整體素質。

二、高效。

1、要提高校報記者團的整體運轉效率,就必須做好各部門間的協調工作,充分調動團員的積極性。校報記者團是個大團隊,我們要在各項活動中協調合作,讓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2、要做到高效還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加強記者團與校、院、各級學生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整合資源,優(yōu)勢互補。我們可以從中認識不足我們可以從中認識不足,努力學習改進。此外,和各學生機構處理好關系,也將有利于采訪工作的開展。

3、要做到高效更必須堅持校報編輯部老師的指導。老師是我們巨大的財富,與老師交流是我們進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虛心向老師請教;“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fā)生錯誤時,敢于面對,主動更正。在批評中成長,這樣我們的效率將會提高上去。

三、團結。

1、只有一個團結的.集體,才會具有強大的力量。校報學生記者團必將也一定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因此必須做好校報學生記者團內部建設,要讓每一個成員都有歸屬感,形成互相關心的溫馨氛圍。比如,會議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凝聚人心;團員生日時,及時送上祝福;不定期組織大家集體出游等。

2、老師跟團長之間,團長和各部門干部之間,部長跟干事之間,都要多溝通,多交流,力求達成共識。

四、創(chuàng)新。

1、記者團的體制建設方面。

記者團以前的體制構建不是很合理,部門分工不明確,有的部門很忙,有的部門很清閑。造成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配置。綜合之前老師的意見,我覺得應該實行團長和副團長分工負責制,團長跟副團長,分別管理稿件方面和活動方面。采編部跟策宣部聯系緊密,歸屬于稿件方面,由團長、副團長中的一位來負責,剩下的組織部、攝影部以及督查部歸屬于活動方面,由另外一位負責。團長、副團長、部長、副部長一定要緊密合作,將記者團的各項事務按質按量認真完成。

2、活動項目方面。

活動貴在精和新,而不在多。爭取每學期舉辦一次活動,務必辦得新穎別致。同時,大膽與各組織社團進行創(chuàng)新性合作,參與其他社團的活動。

3、稿件方面。

稿件是我們的工作重心,是我們社團存在的意義,協助老師辦好每一期報紙,就是向外界展示我們的核心品牌。此外,務必要加強與老師、同學們的交流,進一步提高校報在校內的知名度。我們可以采取全團評選優(yōu)秀文章,校園范圍征文征圖,征詢版面主題等方式,拓寬來稿渠道,切換關注焦點,創(chuàng)新稿件文體。比如說,之前我們九月份的主題基本都是關于新生的報道,以后我們可以通過舉辦新生杯征文大賽來充分調動起新生對記者團的興趣。在11月12月份的時候,可以舉辦新聞時事知識競賽,不僅可以為考研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同時可以吸引大家的關注,改變以往記者團留給大家的印象,從而提高記者團的影響力。

以上,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務實、高效、團結、創(chuàng)新”的記者團,更好的協助老師辦好報紙和服務全校師生的一些初步構想。我相信,假如能夠有機會去實踐它,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記者團一定會蒸蒸日上,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現在站在了這里,也許大家想問我:如果你當選了團長,你打算拿什么來承擔我們對你的信任與期望?我的回答是七個字:自信、毅力、責任感!我相信我有能力勝任校報記者團團長這個職位。也希望大家給我這個機會,帶領大家一起走向更輝煌的明天。

再次感謝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在此呈上我最衷心的祝愿。謝謝大家!

文檔為doc格式。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六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被厥鬃约毫甓嗟男侣劰ぷ鳎紫葟哪X海里蹦出來的就是陸游這副對聯。

二零零五年三月,我結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聞事業(yè)。當上記者,伴隨強烈新鮮感的是知識面狹窄的窘迫。想要干好一項工作,務必有必須的知識儲備。沒有準備的行動必然導致手忙腳亂。我的第一次采訪雖然事后在領導幫忙下完成了這篇通訊報道,但寫作過程磕磕絆絆,苦不堪言??偨Y教訓,是自己采訪前案頭準備不足。那位企業(yè)家的背景、企業(yè)產品及其在全市產業(yè)中的位置、企業(yè)文化等等一概沒搞清楚,貿然采訪,只能一頭霧水。

稿件寫好了,發(fā)表了,看著報紙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頭涌上一絲甜、一絲苦、一絲酸。真是“事非經過不知難”啊。有時候,做足了采訪前的案頭準備,可真正采訪時卻發(fā)現準備的東西派不上用場,甚至采訪對象與資料都得臨時調整。這時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開動腦筋,找準新聞點,設計問題,完成采訪。采訪完成不代表稿件構成,往往是采訪后覺得自己已經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來寫作時才發(fā)現還是有些問題沒搞清。即使找準了新聞點,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決了“寫什么”,構思成文的時候還會遇到“怎樣寫”的問題。

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兩個小時,為求得一個適宜的句子、恰當的詞語推敲十多分鐘,那都是常事?!耙靼惨粋€字,捻斷數莖須?!蹦菚r候,感覺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秲x征信息》的記者跟其他平面媒體的記者不一樣,我們既是文字記者又是攝影記者。這對liuxue86.記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報道重要領導領導活動時,記者同時操作照相機、錄音筆、筆記本,兼顧文字與圖片而能不顧此失彼,確非易事。做記者的時候,我多負責重要領導活動的報道,其中的甘苦比別人體會得更深。此刻,我做修改,輕易不槍斃記者的稿件,稿件質量但是關,哪怕讓記者一改再改。新聞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干過,真的不能深切體會其中的艱辛。

從一線記者退居幕后做修改,工作節(jié)奏放緩了,大腦神經卻繃得更緊。修改工作最可怕的敵人是“熟視無睹”。周日到周五,每一天看稿、改稿、校對,視線里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職務、企業(yè)、項目熟悉的東西看多了,大腦便會抑制神經興奮,把似是而非的東西誤讀成正確的東西,一些錯誤就“莫名其妙”地產生了。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前些時候把溫家寶總理的名字弄成了“溫家室”,我想,做過修改的人恐怕都能“理解”這樣的錯誤。修改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處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問題,我就一向強迫自己始終以陌生的眼光審視稿件的每一個詞句、標點,留意翼翼地繞過一個個“熟視無睹”的陷阱。記者節(jié)到了,作為一名新聞從業(yè)人員多少有些感觸,對自己這份工作取得的成績多少有些自豪。

但是,想一想范長江、鄒韜奮這些前輩,比較當今為和平、發(fā)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灑戰(zhàn)場的杰出同仁,我們才算什么用“忝列其中”描述我與新聞記者行業(yè)的關系是恰當的,這絕不是謙虛。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七

1.作為宣傳系統(tǒng)的一名工作人員,我認為有擔當關鍵要做到“四講”,即:講態(tài)度、講責任、講時效、講質量,做最好自己,為企業(yè)擔當。講態(tài)度,做到認認真真、實事求是。講責任,就是要做到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挑戰(zhàn)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退縮,在任何時候不拋棄不放棄,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講時效,即新聞要有時效性。講質量,做到嚴謹細致、精益求精。在人員少工作量大的狀況下,公司電視臺記者一人兼數職,面對突發(fā)新聞往往一人承擔了撰稿、寫作、攝像、攝影等多樣工作,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形成稿件,選擇圖片、采集畫面、編輯制作,對外報道新聞、播出新聞,經常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在當前困難的經營狀況下,宣傳人員尤其要耐住清貧寂寞堅持這種工作作風,以高效的工作為企業(yè)分憂、做貢獻。

2.面對當前企業(yè)遇到的發(fā)展的困境,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我必須與企業(yè)同呼吸共命運,必須有所擔當。企業(yè)是我們實現理人生目標的平臺,沒有了企業(yè),我們什么也不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企業(y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我是企業(yè)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和企業(yè)同甘共苦,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作為一名分管宣傳工作的管理干部,我個人要堅持學習理論知識,吃透集團公司和礦業(yè)公司有關文件精神,及時組織做好形勢任務教育宣傳工作,讓我們的職工了解局情、理解企業(yè)的難處,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3.企業(yè)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企業(yè)的興衰關系著我們每一名職工,作為企業(yè)大家庭里的一員,一名普通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更要有擔當意識。從我自身來講,要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撰寫出不同體裁的稿件,才能游刃有余地勝任這份工作,才不愧堪稱為企業(yè)吶喊的助威者。其次,端正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時刻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項工作,真正做一名正能量的傳播者,以此帶動礦區(qū)更多的同仁傳遞正能量,來堅定和企業(yè)共度難關的決心。

4.作為年輕的新聞宣傳工作者,無論是從工作經驗還是人生經歷,都沒有資格發(fā)表多有深度的言論。我只想鼓勵和我處境及心態(tài)近似的通訊員,守住清貧,耐住寂寞,當想放棄的時候,想想我們當初選擇這一行的熱情和激情。近來借形勢任務宣講的機會到各礦井上,正常收入受到一定影響的一線礦工都沒有放棄我們的企業(yè),我們呢?有何理由放棄!人,總該活的不失信仰與希望。

5.在煤炭市場的寒冬期,企業(yè)要發(fā)展做為一名宣傳干事該怎么辦?我回想起下基層為職工們進行形勢任務宣講的情景,每一次宣講,自己同樣受一次精神洗禮感受頗深。我們的礦工在煤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仍然堅守千盡井下,戴月披星、默默奉獻,比起他們,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呢?如何擔當,我覺得就是要有信念和自信,有勤奮和務實,只有這樣才能在奮斗中游刃有余、保持強勢勁頭。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八

記者節(jié)是在中國是除了“護士節(jié)”、“教師節(jié)”之外的第三個行業(yè)性節(jié)日。大凡政府或社會為一個行業(yè)設個節(jié)日,與其說這個行業(yè)十分重要,不如說這個行業(yè)十分辛苦。醫(yī)生與護士相比不重要嗎為什么不設個醫(yī)生節(jié)為什么不設個“公仆節(jié)”、“老板節(jié)”

目前正值報刊征訂之時,報刊辦得怎樣樣,讀者和市場的選取才是實實在在的檢驗標準。媒體的尷尬之處在于,說是機關吧,財政卻不撥款,需要自己在市場上覓食;說企業(yè)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場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風。所以有人說,媒體是還沒有倒閉的國有企業(yè)。國有企業(yè)在市場大潮的沖擊下已經潰不成軍、所剩不多,媒體卻無法像國有企業(yè)那樣改制,又不得不應對市場,所以舉步維艱。

我向一個同學推銷某個定位一向不準的報紙,同學說:“這個報紙白送我也不要!”報紙辦到這個份上,我不明白擺成績唱高調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當然,過節(jié)了,為了“鼓勁”,大家說說場面上的話,也未嘗不可。但是,我認為,如果大家都能講講實話,更為可貴。我相信“驕兵必敗”、“哀兵必勝”!認識不到不足,即使認識到了卻不敢承認、不敢正視,尤為可悲。

從這一方面來看,設個“記者節(jié)”,也算是社會對這個高風險行業(yè)的一種撫慰。在第8個記者節(jié)來臨之際,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就“保障新聞采編人員合法采訪權利”發(fā)出通知指出:“新聞采編人員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新聞采編人員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彼坪踅o了記者們一柄“尚方寶劍”。但我認為,就這么空泛的一句話,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應,也不會真正能夠保障記者的合法的新聞采訪活動。憲法第三十五條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呢!

這天是記者節(jié),匆匆在博客上拉雜瞎扯幾句,算是個人感言,只與二三博友交流,實不足與外人道也。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九

林書喜(南國都市報記者):

心中常有“四心”

當了10多年的記者,總結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虛心、細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還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環(huán)境里,沒有人脈關系,工作難以展開,這時要懂得調整心態(tài),要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斷提高采訪技巧和寫作能力,新聞就在身邊,做個有心人,從各方面中尋找新聞線索;不要因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懷,要嚴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聞,寫出精品。時刻提醒自己,好的新聞永遠不缺版面。

鄭邦京(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

工作即生活。

作為長年在基層的新聞工作者,累了病了說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職一天,就要做好本職工作.至于說最難忘的,這么多年經歷了很多事,采訪了許多人與事物和現象,已經分不清了,眼光總是看前面,因事物總是在變化,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多年新聞生涯,只牢牢記住一句話:遵循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少說多做,與時俱進,弘揚社會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報編輯部副主任):

從事新聞事業(yè)要有熱情。

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我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已經有20個年頭了,足跡踏遍了儋州的山山水水,現回想20年的工作經歷,感觸頗深,曾有過面對采訪對象時的手足無措,經歷熬夜加班寫(編)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過新聞稿件首次發(fā)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績受到肯定以及作品獲獎后的興奮,但更多的則是自己對所從事新聞行業(yè)的熱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從事新聞這一職業(yè)責任重大的強烈憂患意識,還有自己對新聞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執(zhí)著追求。

鄭云炯(本報記者部副主任):

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

回想起當年最難忘的一次經歷,仿佛還在眼前,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飯,突然接到工作電話,急忙放下筷子,趕到事故現場了解情況,并且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常常想,這是為什么?但還是加班加點做好,在完成一個個報道任務,看到自己采寫的臺風新聞、人物故事變成鉛字奉獻給讀者之后,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那是自己堅持的責任和擔當。

黎有科(本報記者):

工作永遠在路上。

記者的工作就是永遠在路上。我經常用鏡頭記錄每一瞬間,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張圖片都充滿了故事,記得那一年“達維”臺風席卷我市,我到影響最大的白馬井鎮(zhèn)去采訪,那是我第一次在臺風天工作,想要好的圖片,表達深刻的新聞內容,冒著狂風暴雨,拿著相機在雨中前行,因為做記者,是光榮的,是有社會責任的,我們要永遠保持奔跑的姿勢。

符丹丹(儋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成為一名記者后,我認為自己應該有擔當和責任。在采訪中遇到阻礙的時候,依然能夠堅強面對;在雙腿發(fā)抖的時候,依然能夠向前邁進。記者之路還在延伸,內涵還在豐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履行新聞工作者神圣的職責,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多報道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接受新媒體的挑戰(zhàn),發(fā)揮廣電人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記者”這個神圣職業(yè)的新業(yè)績,為儋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冼賀(本報記者):

忙碌卻也充實。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這是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記者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記者的我都在忙碌著。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3年多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

記者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記者的我都在忙碌著。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其實,不僅這個日子,一年到頭,我都在忙碌,忙找新聞線索,忙采訪,忙寫稿。因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為忙碌,我常常掃了好友的興致。十年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我們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奧運,神七升空,冰雪、地震之災,三聚氰胺事件……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的記者都戰(zhàn)斗在一線。雖然這些事件現場離我們云浮很遙遠,但是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依然“忙碌”。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采訪歸來連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為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chuàng)意,我們采編人員反復琢磨、反復討論。永遠無法忘記“5?12”這個沉痛的日子。災情發(fā)生后,全國各地都有記者奔赴現場,戰(zhàn)斗在第一線。雖然我沒有去現場采訪,但我們也在本地忙碌地采訪報道有關這個事件的新聞。難忘5月20日晚上8點我市舉行的賑災義演募捐晚會,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可我們記者仍然堅守在現場采訪,把最感人的故事與場景記錄下來。晚會結束后已經10點多了,我們來不及回家換淋濕的衣服就加班加點趕稿。忙完已經是凌晨了。這種“忙碌”是辛苦的??僧斘覀儼炎罡腥说氖论E寫出來刊登在報紙上,當讀者深受感動而主動到紅十字會捐款捐物時,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中國經濟時報》名記王克勤曾說過“扎扎實實的調查采訪永遠是記者之第一要務,好作品是跑出來的?!薄芭堋辈粌H意味著付出體力,擔當風險,還要犧牲許多休息與玩樂的時間去思考、去寫作。別人在家吃飯的時候,我常常還在單位的電腦前敲打著鍵盤;當我回到家吃飯時,常常是別人優(yōu)哉游哉散步或在燈紅酒綠前輕歌曼舞了。當人們進入夢鄉(xiāng)時,我常常還在挑燈夜戰(zhàn),有時為了趕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達旦。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路上;當你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紙上。”路上奔波的疲憊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擔當的風險又算得了什么?選擇記者工作,就是選擇奔波;選擇了記者,就選擇了忙碌。

我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無論前方的路有多少荊棘,我都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一

這天是第xx個記者節(jié),汴梁晚報全體修改記者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感謝您,親愛的讀者。

《汴梁晚報》在探索中成長,如今已走過了16年的風雨歷程。16年來,我們和您水乳交融,休戚與共。是您給了我們智慧與才思,是您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是您讓我們一路向前。有您的支持,我們無懼無畏;有您的認可,我們才會成為“無冕”。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記錄者,記者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職責。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與社會共前進,與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貼身小棉襖”。這是記者的義務。

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記者要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激情是記者的職業(yè)生命。――劉陽。

做一名熱線記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態(tài)。兩年時間里,我跑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初步了解了開封,也正逐步融入到這個城市之中。下一步,我期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好,能夠在跑新聞的同時學會思考,“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后其緩”,采寫出更多鮮活的、有價值的作品來。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二

入行,面容已不再年輕,頭發(fā)已不再濃密,青春已漸漸遠去。在還不到回憶的年紀回首這20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動力依然,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歇!新聞是個充滿挑戰(zhàn)、需要激情、不怕艱辛、固守責任的行業(yè),選擇了它,就意味著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年里,有成功、有遺憾、有歡笑、有淚水,但在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如一、力求上進、感動常在的集體里工作,心里是一種別樣的溫暖。節(jié)日來臨,面對暖陽,大聲說出———我無悔!!!

———黎。

11月8日,是新中國的第十個記者節(jié),一個不放假的節(jié)日。我們向你們———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聞記者,致敬!和很多個日子一樣,這是平凡的一天。

一切都在緩緩改變,一切也都在緩緩地被改變。不變的,是我們的致敬。

這是幾名普通新聞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名字。他們發(fā)自肺腑的話,是我們所有新聞工作者的堅持。讓我們并肩前行!

黃葉飄飛的季節(jié),我們迎來了第十個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

飛天周刊一個年輕的實習記者曾寫過讓我肅然起敬的一句話:喜歡這分艱辛,尊重這分使命,所以固守這分責任。

而事實證明,她的確沒有把這句話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都市新聞人就應該這樣,篤信成功的喜悅來自艱辛的采寫編,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無聊的文字游戲。黨給了我們使命,不是讓我們接到一個熱線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帶著發(fā)稿任務滿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讓我們居高臨下地大喊一通,亂批一頓。為了固守責任,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冷靜、平和與辯證,走進都市生活,體察社會現象,傾聽市民聲音,繼而概括又生動地聚焦我們生活著的都市,讓相關部門、相關人甚至感興趣的相關群體,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改進。

———李。

在新聞這個行業(yè)中干了這么多年,我始終認為我干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圣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覺得我始終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生怕有什么遺漏或疏忽造成大錯,以至于晚上做夢都被嚇醒。做什么事情一定得做足功課,不然我會特別不自信,怕別人小看我,更怕讀者覺得看我編輯的版面、采寫的稿件是浪費時間。

———蘭。

匆忙中,一天又結束了。放下手中的筆,細細回味,十多年的編輯記者生涯,賦予了我吃苦耐勞、堅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盡職守、是非分明的品德,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這會兒,我想說,將榮光與豪情稍稍收起,讓我們肩負責任,從容前行!

———裴。

記者是現實忠實的記錄者和守望者。記者的價值,就在于把這種忠實的記錄刻錄成一段真實的印記。記者應該是現實主義者,以記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為己任;記者也應該是理想主義者,總要想像著讓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社會更文明、更進步。記者這個職業(yè)永遠是一種人生狀態(tài),你必須在一種狀態(tài)下,在一種學習的狀態(tài)下,在跑步的狀態(tài)下做這樣一份工作。

———關x。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三

我是xx電視臺的記者xx,這天十分榮幸在第十一個記者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代表十佳優(yōu)秀記者在此發(fā)言。首先請允許我在那里向所有記者同仁們表示祝福,同時向關心和支持我們廣電事業(yè)的所有領導、各界朋友送上最誠摯的謝意,因為你們的鼓舞與鞭策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從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寫時的羞愧到此刻得心應手的寫稿……這一路,布滿了太多的坎坷和荊刺,凝結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是精彩的。因為你在讀懂別人的時候,也在檢閱和豐富自己,很多時候,你采訪的。

還是為自己前途苦苦糾結的辛酸,這些讓我震撼。這期間我采訪了一位從小喪父,家庭貧困的的優(yōu)秀學子張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條信息,信息資料是這樣的:xx,來武漢一個月了,大學生活很精彩,這些都就應感謝你。短短幾句話,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其實我就應感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無限的勇氣和力量,是他們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記者肩負的職責和使命。

除了這些,還有不向死神低頭白血病少女李怡曉,還有為弱勢群體用心奔走的xx義工……他們讓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為xx廣電大家庭中的一員,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讓我倍感榮耀,廣電前輩給我們新人做出了榜樣,他們對電視的執(zhí)著,對新聞工作的一絲不茍,為我們樹立起了標桿,能夠說在xx每寸土地,每個角落都留下了xx廣電人的汗水。

經濟工作會議期間,精彩鮮明的新聞報道,深刻有力系列專題,吹響了xx快速。

發(fā)展的集結號。

特大洪災中,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我們一線記者的身影,他們用形象的畫面生動的文字奏響了xx眾志成城,抗洪搶險的最強音。

建立省級衛(wèi)生城市,我們記者穿梭在每個街頭巷尾,每個基層單位,一個又一個的催人奮進創(chuàng)衛(wèi)報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監(jiān)督檄文,他們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熱的激情澆注這個城市最美的一抹綠色。

這天是記者節(jié),是個承載著記者職業(yè)光榮與夢想的節(jié)日,作為電視臺記者,我和我的同仁無比自豪和驕傲,同時也感到的職責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用心堅持正確導向,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創(chuàng)新思維,用我們的筆去描繪xx發(fā)展的美景,用我們的鏡頭記錄xx發(fā)展變化的每一刻;用我們的心去感受xx前進的脈搏。用行動向黨和人民,向各級領導,向xx萬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文檔為doc格式。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四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被厥鬃约毫甓嗟男侣劰ぷ?,首先從腦海里蹦出來的就是陸游這副對聯。

20xx年三月,我結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聞事業(yè)。當上記者,伴隨強烈新鮮感的是知識面狹窄的窘迫。想要干好一項工作,務必有必須的知識儲備。沒有準備的行動必然導致手忙腳亂。我的第一次采訪雖然事后在領導幫忙下完成了這篇通訊報道,但寫作過程磕磕絆絆,苦不堪言??偨Y教訓,是自己采訪前案頭準備不足。那位企業(yè)家的背景、企業(yè)產品及其在全市產業(yè)中的位置、企業(yè)文化等等一概沒搞清楚,貿然采訪,只能一頭霧水。

稿件寫好了,發(fā)表了,看著報紙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頭涌上一絲甜、一絲苦、一絲酸。真是“事非經過不知難”啊。有時候,做足了采訪前的案頭準備,可真正采訪時卻發(fā)現準備的東西派不上用場,甚至采訪對象與資料都得臨時調整。這時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開動腦筋,找準新聞點,設計問題,完成采訪。采訪完成不代表稿件構成,往往是采訪后覺得自己已經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來寫作時才發(fā)現還是有些問題沒搞清。即使找準了新聞點,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決了“寫什么”,構思成文的時候還會遇到“怎樣寫”的問題。

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兩個小時,為求得一個適宜的句子、恰當的詞語推敲十多分鐘,那都是常事?!耙靼惨粋€字,捻斷數莖須?!蹦菚r候,感覺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秲x征信息》的記者跟其他平面媒體的記者不一樣,我們既是文字記者又是攝影記者。這對.記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報道重要領導領導活動時,記者同時操作照相機、錄音筆、筆記本,兼顧文字與圖片而能不顧此失彼,確非易事。做記者的時候,我多負責重要領導活動的報道,其中的甘苦比別人體會得更深。此刻,我做修改,輕易不槍斃記者的稿件,稿件質量但是關,哪怕讓記者一改再改。新聞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干過,真的不能深切體會其中的艱辛。

從一線記者退居幕后做修改,工作節(jié)奏放緩了,大腦神經卻繃得更緊。修改工作最可怕的敵人是“熟視無睹”。周日到周五,每一天看稿、改稿、校對,視線里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職務、企業(yè)、項目熟悉的東西看多了,大腦便會抑制神經興奮,把似是而非的東西誤讀成正確的東西,一些錯誤就“莫名其妙”地產生了。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前些時候把溫*總理的名字弄成了“溫家室”,我想,做過修改的人恐怕都能“理解”這樣的錯誤。修改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處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問題,我就一向*自己始終以陌生的眼光審視稿件的每一個詞句、標點,留意翼翼地繞過一個個“熟視無睹”的陷阱。記者節(jié)到了,作為一名新聞從業(yè)人員多少有些感觸,對自己這份工作取得的成績多少有些自豪。

但是,想一想范長江、鄒韜奮這些前輩,比較當今為和平、發(fā)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灑戰(zhàn)場的杰出同仁,我們才算什么用“忝列其中”描述我與新聞記者行業(yè)的關系是恰當的,這絕不是謙虛。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五

今天是第七個記者節(jié),和護士節(jié)、教師節(jié)一樣,在中國作為行業(yè)性的節(jié)日好象只有這么三個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有幸過節(jié),我在很忙然中度過了今天---記者節(jié)。

從業(yè)這些年,經歷了風風雨雨,苦辣酸甜……心里一直想要說些什么?

100多年前,馬克·吐溫曾這樣評價新聞業(yè):“這是由一群無知、自以為是、頭腦簡單的人制造的輿論,這些連挖溝、修鞋都不夠資格的人,為了生存走上了記者之路?!?/p>

這有點像當下中國新聞記者的寫照。

曾被譽為“無冕”的這個群體,正在尷尬地飽受聲譽危機。更可怕的是,即使是記者自身,也常常陷入自我懷疑與否定之中。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為民鼓,為民呼,為社會進步助推一把,忠于職守,我無愧地說,我做到了。

記者節(jié)只是一個尊重記者的形式和符號,記者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更好地融入社會,褒揚正義,鞭笞*,為社會進步和文明貢獻力量。

記者節(jié),一個雖然沒有假期但是令人心動的節(jié)日!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六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作為新聞記者,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于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一向在路上。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發(fā)展的每一個腳印,書寫著聊城的光榮與夢想,勾畫出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記者節(jié),以職業(yè)為節(jié),為了記者的光榮,也為了光榮之后,腳步更從容。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成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fā)生。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在建設“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建設生態(tài)禮貌市、加快打造山東“東引”、“西拓”橋頭堡的宏偉實踐中,我們滿懷熱忱、用心記錄,共同參與了這座城市的改革發(fā)展,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

辛苦中感受職責,筆觸下守望道義。在我們的節(jié)日里,驀然回首,多少風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難與危險,都化為點點思緒出此刻腦海里。

時政報道不僅僅是地市黨報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提升報紙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中央、省領導相繼前來視察,市里的重大活動也比較多,時政報道任務十分繁重。應對人員少、任務重、壓力大的實際,我們與市委市政府持續(xù)高度一致,及時、準確、圓滿地完成了報道任務,將黨的聲音傳到達千家萬戶,得到市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聞記者,不光要有敏銳的目光,還要有過硬的文筆,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眾脈搏,捕捉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新聞。我們行走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用心記錄歷史,傳遞感動。于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云、王峰、陳春龍、牧琳愛等陸續(xù)推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于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聞佳作獲得國家、省、市新聞獎。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為中國人2008年的群眾記憶。而我們,用筆、用鏡頭永遠定格了這記憶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后,本報3名記者先后奔赴北川災區(qū)采訪。

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全運會,聊城賽區(qū)承擔承辦男子籃球小組賽的重要任務,這也是我市有史以來承辦的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級正式比賽。我們的采訪進行了精心策劃。在每一天一個綜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寫一篇評論,比較賽狀況進行較為專業(yè)的分析。

關注民生民情,解決百姓疑難,搭建普通百姓與黨委政府相互溝通的平臺,是開辦黨報民生熱線專欄的宗旨。我們把握欄目宗旨,關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接聽熱線,耐心解答群眾的各種疑難。

這一天,我們?yōu)樽约菏且幻浾吒械津湴梁妥院?,又為我們身負的重任而時時自省自警,告誡自己:勿忘神圣職責,勿忘鐵肩道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七

記者節(jié)雖然過去,但是記者節(jié)的余熱還在,而且記者節(jié)不單只是一個日子,它還是我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我們的每一個記者,每一天都奮戰(zhàn)在前線,為我們記錄下來最精彩最及時的片段,難道我們不該在每一天都記住他們,為他們贊頌嗎?三百六十五天記者節(jié)快樂!祝你快樂!我們親愛的記者。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jié)。記者節(jié)像護士節(jié)、教師節(jié)一樣,是我國僅有的三個行業(yè)性節(jié)日之一。按照國務院的規(guī)定,記者節(jié)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jié)日。新中國確立“記者節(jié)”的意義,表明黨和國家對新聞界和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關懷和重視,既在確認新聞從業(yè)者的社會地位,更在鼓舞和激勵新聞工作者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為正義事業(yè)呼吁,做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記者節(jié)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就有。從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聞從業(yè)人員都舉行各種儀式紀念這一節(jié)日。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頒布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記者節(jié)”。因當時沒有確定記者節(jié)的具體日期,因此長期以來我國新聞從業(yè)人員一直未過記者節(jié)。

中國記協于1月25日正式向國務院提出《關于確定“記者節(jié)”具體日期的請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專家經過科學論證,報經總理、各位副總理圈閱并征得其他中央領導同志意見后,國務院于208月1日正式批復中國記協,同意11月8日確定為中國“記者節(jié)”。從此,新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節(jié)日。

11月8日是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七十多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記協為團結廣大新聞工作者,推動中國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在開展國際新聞界友好往來等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將“記者節(jié)”定為中國記協成立日的另一個理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是由中央級新聞單位、全國各省、區(qū)、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各專業(yè)記協及其它新聞機構、新聞從業(yè)人員聯合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代表著全國70萬新聞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為“記者節(jié)”的日期,有著廣泛的代表性。記者感言:“做記者,真的很好!”

敬一丹:那一刻,其實我沒有準備好。

在這里回顧經歷的一切,感受最深的還是地震報道。原來我們很多記者都會覺得,從事了這一行我是做好了準備的。但是在20頻頻發(fā)生的大事面前,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我們沒有做好準備。

白巖松:中國媒體為什么開放了?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也逼迫我們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你不開放行嗎?當手機短信和網絡并存帶來一種強大的對傳統(tǒng)媒體沖擊的時候,我們難道不是進入到一個全民皆記者的時代嗎?一個博客,一個貼子都有可能使被掩蓋的形象迅速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所以應該積極的引導順應。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有應對挑戰(zhàn)的能力。

記者感言:“做記者,真的很好!”

11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九個記者節(jié)。每年的這一天,我們幾乎都是在忙碌中度過,也許我們正奔波在采訪的第一線,用紙和筆記錄著新聞的點點滴滴,又或許,我們正在電腦前,為一篇稿件字斟句酌。這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jié)日,我們在忙碌中踐行著記者這個職業(yè)的責任與擔當,在忙碌中體味著工作帶給我們的酸甜苦辣。

因這份責任,我們永在趕路。

在這大悲大喜、風云激變的10個月里,和全國人民一樣,我們時而哽咽失聲,時而感動萬分,時而淚水漣漣,時而歡笑開懷,時而心急如焚,時而激情歡騰。每次拿起筆和相機,我們深知:自己不僅僅是在記錄和傳播,更是在用自己的心和情傳遞一種信念、解讀一個時代。

我們用心報道新聞,不僅忠實履行著新聞人的職責,更無數次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洗禮、讓自己的職業(yè)操守得以凈化、讓自己的新聞良知得到升華。

第九個記者節(jié):我們努力我們擔當。

記者節(jié),是我國僅有的幾個行業(yè)性節(jié)日之一,這是新聞工作者的光榮,也是對新聞工作者的鼓勵和鞭策。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一年來,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恪守職業(yè)道德,敬業(yè)奉獻,傳播信息和知識,開展輿論監(jiān)督,為推進全省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記者節(jié)是權益日,更是職業(yè)信仰日。

畢竟,只有信仰,才能讓記者找回屬于自己的位置,喚起一種堅不可摧的希望;只有信仰,才會讓記者具備強大的抗打擊力,不斷地勇往直前。誠如有論者所言,記者節(jié)于民眾的意義,就是提醒他們,永遠不要喪失對新聞人的信心,永遠不要放棄對新聞人的支持,因為這種放棄意味著扔掉洞察事實和真相的機會及權利。

記者節(jié)感言簡短篇十八

去年記者節(jié),是因為一個報道沒有出來而有感慨,今年的記者節(jié)是因為一條祝賀信息而記得,當然,今年記者節(jié)也是碰巧,剛剛也有自己一個專題報道出來了,但因為是關于政協副主席之死的,所以一上午領導來電話,還是搞得人有點擔心,生怕觸及政治,可說,記者節(jié),不是記得是媒體同業(yè)者的一個節(jié)日,更多是讓我們記得,我們對于社會的職責,同時也感慨在當下的這個環(huán)境里,媒體的生存,媒體從業(yè)者的發(fā)展。

記者,是一個讓人榮耀的稱謂嗎但在體制內,很多人都自謂是記者民工,在社會上又出現封口費一事,真真又是讓人感覺有點自甘墮落。記得研究生畢業(yè)那會,雖然有很多機會,但作為導師五個弟子的唯一一個去了媒體的我來說,是對自己一個信念的堅持,還是對老師的一個安慰呢!至今,或許我不是最好的,但在于學新聞的,難道理想不是做一個優(yōu)秀的記者嗎理想與現實,思考眼前利益,其實也著眼于發(fā)展前途。

在對記者有太多寄托、太多期望的同時,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對社會的職責,我們對于民眾的人心呢每一個人,除了職業(yè)的這個身份之外,每個人也都是社會民眾的一員,對家庭,對親朋戚友,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我們是否又都持續(xù)了一份人心呢這人心,是人的善意、是人的愛心、是人的憐憫之心,是人的上進求尊重之心。每個人,都期望活得有保障,每個人也都期望活得有尊嚴,所以,對于記者之期望,是一份要求,也是一份自身的擔當,記者與民眾有區(qū)別,但同樣,民眾也當有自身的要求。民眾媒介素養(yǎng),或許說的是一個專業(yè)問題,是公民素養(yǎng)問題,但如果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點,都想在保障自己權益方面有公正對待之時,那就不僅僅需要對記者有要求、有期望,同時也在于每個人都期望記者那樣一樣期望自己,這樣,記者不僅僅能夠做得更有期望和更專業(yè),同時我們大家也都能生活得更好。

期望與失望同在,榮耀與失落同行,記者工作是一份光榮,也是一份辛苦,在記者節(jié)說記者,不僅僅在于媒體從業(yè)者的要求,同時也在于民眾的期望和努力。環(huán)境,不單獨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