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8:45:52 頁碼:13
最新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模板14篇)
2023-11-12 18:45:52    小編:ZTFB

教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工具。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格,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同學科的教案范文,涵蓋了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2.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3.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注釋,聯系上下文進行嘗試學習,讓學生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理解詩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寥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意,感悟詩情(難點)。

一、導學: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詩你能背幾首?

(你來!流利!真有感情!你會的真多!)。

(圖片以及古詩)。

是啊,這是一個鄉(xiāng)愁滿懷的李白。(板書:鄉(xiāng)愁滿懷)。

2、《望廬山瀑布》?!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豪情萬丈啊,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正是,瀟灑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書:寄情山水)。

3、《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怎樣的李白?

(請你回答。你也想說,請,)——正如你們感受到的,這是有情有義的李白。(板書:有情有義)。

從上面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形象豐滿的李白,他是思鄉(xiāng)的游子,是豪邁的俠客,是重情重義的真漢子,今天我們還要再學一首李白的詩,你將會看到又一個不同的李白。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寥的情感。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一)、初讀古詩。

1、齊讀課題《獨坐敬亭山》。

有誰知道敬亭山?你來說說。(圖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稱為“江南詩山”。自李白《獨坐敬亭山》這首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等許多名人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這座“江南詩山”,也因而飲譽海內外。

2、再讀課題:敬亭山前面加了個“獨坐”,應該怎樣讀?你為什么這么讀?

(你讀得很慢,因為——哦,是因為傷感;你讀得很輕,因為——哦,很孤獨;你怎么讀這么重?——哦,是在感嘆!)。

3、讀課文: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按自己的節(jié)奏自由讀兩遍。開始——。

好!誰來試試!

(讀得多好啊!字正腔圓。)誰再來?同學們從他們的朗讀里聽出了什么感覺?(好孤獨!好無奈!好傷感!好寂寥!恩,很有體會!)我們一起來讀讀。

4、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二)、細品詩意。

2、這首詩里分明寫了好幾樣景物,為何李白要說“獨自坐在”敬亭山呢?請在詩中劃一劃,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詞語。

好,你找到了什么詞語?(“飛盡”是指——)是啊,所有的鳥都飛走了,敬亭山靜悄悄了。你呢?(“獨去閑”是指——),滿山不見一只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上空不見一朵白云……這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覺一樣)(是啊,好一座寂靜清幽的敬亭山!)。

3、讀讀這兩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p>

李白久久地坐著,久久地看著,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誰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

3、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p>

在李白的眼里,還有云么?還有鳥么?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句話是說——。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來看去,誰也看不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啊!再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人山脈脈相望,緊緊融合?!嗫磧刹粎挘挥芯赐ど?。

(三)、感悟孤獨。

好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歷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萬丈,你曾廣交朋友,為什么此刻這么深情地看著敬庭山呢?(孤獨)。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孤獨”呢?

1、我們一起讀前兩句?!氨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無情的鳥兒在棄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棄他而去。

再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其實在自然環(huán)境中,鳥飛云走,是很自然的。為什么這時候的李白卻是那么孤獨?你想過么?(你們很善于推測。)。

(介紹背景)的確,這時正是李白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時候。李白曾經七次來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10年以后再次來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滿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視為點綴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報效祖國的雄心,卻被一些權臣小人算計被迫離開長安,長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增添了孤獨與寂寞之感。

現在你明白了么?誰再來讀讀前2句。(聽得出,同學們感悟很深)齊讀。

2、老師也來試一試。閉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樣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著人,人陪伴著山,山陪伴著人。配樂,范讀。

同學們來!(齊讀)。

(1)練筆:

李白神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

敬亭山深情地看著李白,輕輕地對他說:“……”

(2)引讀:

啊!鳥兒和云朵也討厭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這里真有點死氣沉沉啊。(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問,一切都在不言中(齊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李白啊!”

五、測評。

1、課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讀,感受下這首詩里是怎樣的李白?

你來讀讀。請你讀讀。很深情。讓我們齊讀《秋浦歌》。

“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嗎?

李白,這么多人在關心你啊,你要樂觀、堅強、開朗起來。

你還記得《贈汪倫》嗎?同學們齊——。

還記得《靜夜思》嗎?

還記得《望廬山瀑布》嗎?

李白啊李白,我們都在懷念你,你并不孤獨!

2作業(yè):背誦并默寫古詩。

第二課時《望洞庭》。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會背誦古詩。

2、讀懂古詩,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色。

三、教學難點。

理解古詩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翻閱書籍,了解洞庭湖的相關知識。

2、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學;。

1、出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同學們,你知道這句諺語的意思嗎?今天,我們就去領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2、出示資料來簡介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qū),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楊么寨、鐵經幢、屈子祠、躍龍塔、...面積約3900平方公里。君山在洞庭湖中,山上有諸多名勝。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詩中詞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古詩。

2、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和朗讀了解詩意。

3、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作者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1、初讀全詩。

2、再讀“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p>

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

(1)“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xié)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3、細讀“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遙望:遠望。山就是指君山。

洞庭湖和君山,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并背誦。

5、知人論世,悟詩情。

五、測評:

(1)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2)作業(yè):

1、背熟《望洞庭》。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第三課時《憶江南》。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這首詞的意思。

3、通過對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一、導學: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詞。(板書:3詞兩首)。

2、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詞嗎?(學生可根據“預習”或搜集到的有關詞的資料自由談。)。

3、讀讀這兩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二、自學: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2、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這首詞的意思。

3、通過對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出示自學指導:

1、結合工具書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重點詞意,充分發(fā)揮想象來理解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互學:

1、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合作討論詩意,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2、教師發(fā)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2)教師補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

2、簡介時代背景:

白居易在50歲至55歲期間,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蘇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長官),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陽閑居后,還時?;匚哆@段令人愉悅的回憶。這首《憶江南》同就是他在67歲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3、解題:

“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么聯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吧。

(3)全班匯報交流。

(各小組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補充,有不同看法可以爭議。)。

首句“江南好”,直寫“江南”之所以值得回憶,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惟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

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并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那么,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里為我們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詩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仔細體會這兩句,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花朵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如此強烈的色彩渲染,給人留下了濃得抹不開的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可欣賞插圖。)。

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即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這首詞,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江南之憶,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讀者的遐想,讓人玩味不盡,不失為大手筆。

(5)有感情地朗讀并練習背誦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五、測評。

三、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憶江南》。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二

教學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一、吟詩頌春,導入新課。

1.教師深情誦讀《春曉》。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萬紫千紅,鳥語花香,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今天,咱們將繼續(xù)學習三首描寫春天的詩篇。首先學習第一首《江畔獨步尋花》。

二、依提綱交流匯報。

1、讀題釋題,理解“畔”“獨步”“尋”的意思。

2、介紹詩人和相關的背景。

3、指名讀詩,注意糾正字音。

三、再讀知意交流。

1.踴躍發(fā)言,小議學法。學習古詩,除了會讀,還要用什么方法來學?

2.觀察插圖,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可以在小組內討論,再進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交流。

5.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寫了什么意思。

四、細讀悟情交流。

1.指名朗讀,讀準節(jié)奏,感受節(jié)奏美。

2.配樂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

3.默讀,畫出描寫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寫繁花似錦,哪些描寫蝶舞鶯啼。

4.投影花景,說說觀后的感覺5.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指名讀,對比讀,齊讀。)。

6.剛才是路邊看花,現在讓我們走進花叢中。你看到了什么?又聽了什么?引導讀書。

7.這是一個怎樣的“留連”?這是一個怎樣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讀后兩句。(指名讀,評讀,比賽讀,齊讀。)。

9.配樂朗讀全詩。

五、檢測反饋。

1.練習背誦。

2.展示背誦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搜集杜甫的詩歌,背誦其中的幾首。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三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古詩詞三首,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古詩詞描述的景物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詞的習慣。

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寫的畫面。

2、背誦古詩詞,默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1、師生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指導學生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了解詩人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鄉(xiāng)村四月。

2、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師:仔細觀察插圖,圖上描繪一幅怎樣的生動畫面?

(學生仔細觀察后談感受,教師從“初夏美景”和“農民繁忙”進行指導。)

3、師生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相互評價。

4、小組合作,結合文中的插圖和注釋,利用工具書弄清句意。

5、小組交流,講講詩意。

三、全班交流,品評朗誦,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結合畫面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誦讀升華。

師:前兩句詩描寫了那些景物?

(綠原、白川、子規(guī)、煙雨)

(3~5位同學描述)(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師: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鄉(xiāng)村風光,假如你是詩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愛、高興、贊美、欣賞)

師: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

師:誰來讀后兩句詩,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1:我從“閑人少”體會到農民都忙農活去了。

生2:從“才……又”知道了農民剛干完蠶桑又去忙插秧,說明勞動緊張而繁忙,也看得出農民很辛苦。

生3:讀完了這兩句詩,我覺得勞動人民很偉大,我要贊美他們。

……

3、師小結全詩:

前兩句著重寫景,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

后兩句著重寫人,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贊美。

4、學生邊想象畫面,邊有感情地朗讀。

四、熟讀背誦,積累語言

五、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古詩,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古詩。

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前兩首詩中出現的生字)

蠶桑晝耘績

1、“蠶、桑、晝”的讀音,書寫時上下結構要勻稱。

2、“耘、績”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又寬。

七、作業(yè)

1、抄寫《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2、收集描寫田園風光古詩詞,選擇一兩首背下來。

附: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四

1、理解詩歌意象,梳理作品脈絡,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學會聯系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詩人的代表作品。

2、通過對古詩詞分析鑒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優(yōu)美的詩歌作品進行賞析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中國古代優(yōu)秀詩歌,感受其思想和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領悟中華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把握關鍵詞語及詩句的內涵,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聯系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詩歌。

1、全面領會并用恰當的語言準確概括詩詞意境及所用的藝術手法。

2、通過對古詩詞分析鑒賞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讓學生在閱讀中將詩詞的情感體驗內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豐富、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建構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蘊。

涵詠、賞讀、點撥、講析相結合。

導入語設計:

走進古典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詩歌的清芬中,我們的前人會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中立起,踏著秦磚漢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飄飄地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對古典作品的解讀和鑒賞總是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在我們眼中,古詩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堅果,雖然我們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兒是有營養(yǎng)的,但我們卻無法突破那堅硬的語言外殼。詩歌鑒賞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難么? 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們以《山居秋暝》為例一起作個探討。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五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四課時。

l.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

3.練習。

(1)根據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六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品讀體驗。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鞏固延伸。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板書設計:

8*將心比心。

阿姨奶奶將心比心。

母親護士將心比心。

人人將心比心。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七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2.通過誦讀課文,感受作者對青島的喜愛、贊美之情。

3.了解文章巧妙的結構安排和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欣賞文章寫景的藝術特色。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青島的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學生:搜集有關青島的資料。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體會“春深似?!钡暮x。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人入勝,導入新課課件出示五月青島的美景圖(遠處是蔚藍色的天空和海水,近處一片翠綠掩映,沙灘上游人盡情玩?!U垖W生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內容,教師相應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瀏覽課文,遇到生字查字典學習,獨立感受:五月的青島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次感受青島的美。分組分段讀,在讀中正音。

三、細讀課文,感受五月青島的特色。

1、學習第一、二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這段介紹了五月青島怎樣的特色?

(2)理解“嬌艷”,學會運用。

(3)再讀,邊讀邊想象五月青島的花海,說說它最打動你的地方在哪里。

(4)有感情地朗讀,同學相互評議。

(5)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說說五月的青島山上有什么特點。

第二課時。

一、、學習三、四段。

(1)讀三、四段,思考“春深似?!钡暮x。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展現“春深似?!钡??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2)勾畫表示顏色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文中的作用。

(3)賽讀,引導積累好詞佳句。

(4)第四段描寫了人,從這些語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請學生再讀課文。

二、學習融寫景、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手法。

2、我們以后寫景的文章應該注意什么呢?

3、教師小結:我們以后寫這類文章也要注意緊扣景物特點,注意用詞的準確,可適當地使用一些修辭方法。

三、朗誦,強化感悟。

1、朗誦全文。

2、暢談此時對五月青島的感受。

3、試著用不同層次的顏色描繪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花五彩繽紛。

海春深似海春深似海。

人充滿朝氣。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八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稚、側”,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理解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小男孩釣魚是的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看多媒體錄像,作者簡介。)。

四、學習前兩句。

出示投影圖,指圖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蓬頭:形容頭發(fā)亂。稚子:兒童,幼小的孩子。垂綸:垂。東西的一頭向下;綸:絲。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坐在哪?

投影出示插圖幫助理解側坐:身體象一邊歪斜著坐。莓苔:河邊的蒿草。映:遮掩、遮蔽。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出示投影邊聽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播放媒體課文朗讀)。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隨堂練習。

自讀下面一首古詩,試著解釋,并講給同學們聽。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

散作乾坤萬里春。

十、作業(yè)。

1.形近字組詞。

釣()稚()遙()。

鉤()準()搖()。

2.多音字組詞。

3.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背誦《小兒垂釣》。

附錄1:篇章閱讀感悟。

這兩首古詩都生動地描繪了鄉(xiāng)村兒童天真淳樸的形象,表現了童心的可愛、鄉(xiāng)村生活的情趣。

一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池上》。“池上”是指池塘里,即荷花塘里。這首詩描繪小娃采白蓮的情景,細膩傳神,頗有趣味。詩的前兩句敘事,寫一個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后兩句寫景,寫小娃娃不懂得藏匿行蹤,悠然自得地沖開浮萍撐船回來,只見身后浮萍分開,一時合不攏。這詩一種多美的景色呀!詩人用這一景色襯托“偷采”白蓮的小娃的天真無邪和淳樸可愛,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孩子的喜愛之情。這首詩由事到景,景中抒情。凝練的詩句中飽含著詩人對田野生活的深厚感情。

另一首詩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作的《小兒垂釣》。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鄉(xiāng)村兒童在河邊學釣魚的情景,流露出濃郁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前兩句寫小孩學釣魚的自是: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子,在池塘邊學釣魚,他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掩映著他小小的身體。蓬頭:頭發(fā)亂蓬蓬的。稚子:小孩子。綸:釣魚用的線。垂綸:釣魚。莓苔:這里泛指野草。詩的`前兩句寫小孩學釣魚的姿勢:一個頭發(fā)亂蓬蓬的小孩子,在池塘邊學釣魚,他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掩映著他小小的身體;后兩句寫路人借問,小孩子遠遠就招招手不應的動作神態(tài):過路的行人要向他打聽道路怎么走,小孩遠遠就招招手,意思是讓路人靠近一些,因為怕嚇跑魚兒,他不敢馬上回答。這首詩不失為一首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拿鑼憙和畹募炎?,全詩平易自然、準確生動地刻畫出小孩那種天真專注的神態(tài)。

合作探究:

(1)詩人為什么要寫小娃的“偷采白蓮”?教師可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也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體會。重要的是,這里的“偷采”與“偷盜”行為要區(qū)別開來,詩人寫這個小娃是表現他的天真可愛,突出其童心童趣童真。

(2)《小兒垂釣》中,詩人為什么寫“遙招手”而不是“遙搖手”?從“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體會到小兒當時的心理?這個探究性問題也可以放在精讀時讓學生討論,教師注意加以引導。

附錄2: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他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zhàn)亂,對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tǒng)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還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代寫詩最多的詩人。他的詩不但國內廣為流傳,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已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胡令能(785—820)唐代詩人,他家境貧困,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被人稱為“胡釘鉸”。他為人聰明,勤奮好學。他善于吟詩,但不愿涉足官場,后在家鄉(xiāng)隱居。其詩生活氣息濃郁,自然真切,但流傳至今的僅有四首。

附錄3:延伸拓展。

我們今天學了兩首表現兒童情趣的詩,老師搜集了一些描寫兒童的古詩詞,對原句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背一背。對原詩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到原詩讀一讀,背一背。

大兒鋤豆河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高鼎。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喜韓少府見訪》胡令能。

附錄4:化物為我,巧學古詩。

——《小兒垂釣》教學案例。

[教育背景]俗話說:欲望是最好的教師。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說。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先將學生引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悟詩情畫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體味古詩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遷移創(chuàng)新,延伸提高:

師:通過剛才的合作學習,大家理解了詩意,在你們的腦海中,都浮現一個初學釣魚的小男孩那可愛的樣子。平時我們學古詩都是用讀的方法,今天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達詩意,詩情。

(生自由組合,準備表演)。

組1:我們用唱歌的方式學習,用《劉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詩演唱。(臺上唱得繪聲繪色,臺下的躍躍欲試。)。

唱完后,生鼓掌。

組2:我們用朗讀配合動作的方式表演,(兩人讀詩,一人演小兒,兩人扮魚,游來游去,一人扮過路人。)。

演完后,生紛紛發(fā)言。

生:我給這個小組提個意見,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詩里說他連路人的問話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卻東張西望不專心。

生:我認為謝偉杰演的過路人很好,他彎腰做揖,態(tài)度很誠懇,很謙虛。

師:這兩位同學看得可認真了,還結合自己對古詩的理解,提出意見,真好。還有哪個小組表演呀!

組3:我們用講故事配上動作表演。(一個講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葦草、路人、魚兒。)。

演出時,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評:

生: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蔣楚依同學不但動作做得好,神態(tài)也很逼真,把垂釣小孩那緊張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動地表達出來了。

生:我認為涂航輝同學的故事講得好,他不但把詩歌的內容表述出來,還加上了時間、地點、天氣等內容,就像我們親身參與了小孩釣魚的故事一樣。

生:我認為這兩條小魚也演得好,把魚兒想吃餌又小心試探的動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動。

……。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表演,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學釣魚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仿佛也置身于詩中,與詩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場面。特別是第3小組的表演,不僅把小孩緊張的心理與天真可愛的形象演得活靈活現,而且還能根據古詩展開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極了。

分析:整合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唯有將他們所有的感覺、情緒、智慧投入學習的過程之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我讓學生采用各種喜歡形式來重現古詩的方法比較新奇,學生的興趣一下就上來了,有了興趣,學生動腦的積極性就高了,思維就活躍起來,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參與,學生化物為我,入情入境,不僅將古詩的內容轉化為有聲有色的情景,讓人如身臨其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反思:這首古詩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詩意比較通俗易懂,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因而我在備課時就把領會感情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做為教學的重點。詩歌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了自由開掘的空間,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選擇自喜歡的方式重現詩歌。在輕松活潑的表演氛圍之中,學生入情入境,不僅掌握了知識,體會了作者對小孩的喜愛之情,還培養(yǎng)了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附錄5:重現《池上》。

張小雨。

夏天,池塘里的蓮花盛開了,有一些還變成了又大又香的蓮篷,小魚、小蝦在水里歡快地游來游去。

一天,幾個小孩兒撐著小船,偷偷地來到一大戶人家的池塘里玩耍。這些孩子的撐船本領很高,船行得又輕又穩(wěn)。幾個水性特好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潛入水中捉魚、抓蝦、挖蓮藕。他們的行動和說話的聲音都很輕很輕,生伯驚動了池塘的主人。眼看小船快裝滿了,這才小聲地哼著曲兒,撐著小船回家去了。

孩子畢竟是孩子呀,盡管他們很聰明,卻還是不知道掩蓋自己小船劃過的痕跡: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蕩開了,順著小船走的方向,流下了一條長長的水路。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九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重點難點:

1、給畫配文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步驟:

一、原型啟發(fā),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畫的。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qū)),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的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哪時候寫的?!扒迤綐贰笔窃~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通過剛才的看圖,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嗎?(那么,這首詞又是講述的什么呢?)。

4.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5.學生練讀。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老師要鄭重糾正剛才的錯誤:我們班中男同學和女同學一樣棒。)。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剛才讀詩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們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說說小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師把學生說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現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這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同學們真是會學習。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詞義,老師根據這首詞畫了幾幅連環(huán)畫。請同學認真看,可能會對大家理解詞有所幫助。(出示圖并范讀)。

5.看了這幾幅圖,同學們可能理解了這兒其中的幾個詞語,可能有幾個還不夠理解,

6、下面就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師請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詞語都理解了,請同學們連起來說說整首詞是什么意思。(說得非常通順連貫,老師相信你能讀得和說的一樣好。)(太美了,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學生說,并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3.老師也感覺到“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么呢?先展開想象,然后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4.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并隨機板書。(鄉(xiāng)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向往,我們就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把它再現出來吧?。?。

四、再現詩境,啟發(fā)吟唱。

1、請同學們把連環(huán)畫拿出來,根據你對詞的理解、對詞中田園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圖后的想象,給連環(huán)畫配上文字說明。每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連環(huán)畫,看看那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寫好了到老師這兒來加上封面。

2.請最快的一組同學上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其它同學可以補充。

3.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段段生動的語言,老師忍不住想放聲高歌。因為在古代每首詞都有固定的曲調,都可以用來吟唱,可惜許多曲子都失傳了,老師把這首詞填進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4.還想不想聽,老師再換一個曲子來唱。這首曲子同學們可能比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師一起唱。

5.這么多同學想唱,那就把這首詞填進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誰來來唱給大家聽一聽。

家作: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十

課前: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積累了許多古詩詞,誰愿意背給大家聽聽的。

短短的3分鐘不能讓所有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讓我們在課堂中充分的展示自我吧。

一、導入,揭題。

1、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來學習一首詞,大家看課題,誰來讀?

2、今天學的這個題目與以前讀的古詩題目有什么不同/。

這篇課文是一首詞,“清平樂”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在古時候,詞是用來演唱,就像今天的歌詞一樣,“清平樂”這個詞牌名就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曲調?!按寰印辈攀沁@首詞的題目。也有好多詞只有詞牌名并沒有題目。

3、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課題,注意把它讀準,注意中間的停頓。

4、這首詞的作者是誰?他是南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詞人辛棄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看詞的內容,他又與詞有什么不同/。

2、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預習了這首詞,詞會讀了嗎?指名讀,評價,在指名讀,評價,齊讀。

三、理解詞義,體悟情感。

2、分組交流。

3、全班交流,師相機指導。

4、作者也醉了,看到農村這樣秀麗的景色,作者深深地陶醉了,看到這一家人和睦、恬靜、幸福的生活,辛棄疾深深地陶醉了。同學們,讓我們像老夫婦一樣,像辛棄疾一樣,陶醉的讀一讀這首詞,也來醉一回吧。

四、拓展。

1、美麗的田園風光,恬靜的田園生活,一直是歷代文人墨客的最愛,你積累的古詩詞中,有描寫田園風光的嗎?誰來背誦。

2、田園詩真是豐富多彩,同學們,辛棄疾的詩詞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既有寧靜恬適的茅檐低小,也有金戈鐵馬的壯懷激烈。今天老師帶來了辛棄疾的另外一首詞,讓我們來體會辛棄疾的另外一種醉吧。師朗誦《破陣子》。

3、這首詞也有一個醉字,它表現了作者渴望上戰(zhàn)場,奮勇殺敵,為國效力的強烈愿望。

4、辛棄疾的一生既經歷了主張抗擊外敵侵略的金戈鐵馬的歲月,也經歷了被貶鄉(xiāng)村,陶情物外的閑情雅致。

五、作業(yè)。

課后清同學們搜集一些辛棄疾的生平資料及他的作品讀一讀,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預習:

1.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課時:2-3節(jié)。

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qū)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讀熟三首詩。

2.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讀、背三首詩。

第二、三節(jié)。

教學目標: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3.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勝:超過)。

3.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比較、比喻)。

4.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yè):

2.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的畫面。

教后記:通過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增長學生的知識積累。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體會春景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朗誦伴奏和相關圖片)。

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教學方法朗讀法觀察想象講解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

春天是一個鮮花爛漫、充滿生機活力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資料)。

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不安之后,杜甫終于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到處鳥語花香。這天,江水的歌聲,孩子的笑聲,鳥兒的叫聲,吸引著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著江邊一路走來,尋找春的'氣息。不知不覺間,一幅美妙的畫卷展現在眼前,花兒是那樣美,草兒是那樣翠,宛如仙境。原來他來到了鄰居黃四娘的家門口。望著這一美景,詩人靈感突現,才思泉涌,他飛奔回家,揮筆成就了這一千古絕句。(配樂范讀古詩)。

好,下面的時間交給同學們,請你們借助課件的注釋和老師布置的預習,自學這首詩。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我們一起朗讀古詩。(齊讀)。

現在我請同學們當小老師,把你自學中讀懂的講一講。我們都知道要學會一首詩,首先要理解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誰來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同學們學習詞語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也初步理解了詩句。誰來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有感情地朗讀。

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寫景的詩。

那么,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播放繁花的圖片)。

讓我們齊讀這兩句,來贊嘆這欣欣向榮的春天。

前兩句寫花,后兩句寫什么?(蝴蝶,黃鶯)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黃鶯呢?(放聲歌唱)如果你是美麗的蝴蝶,可愛的黃鶯,游戲在這美景中,會有什么感覺?怎么讀?(讀,評)讓我們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齊讀)。

詩中寫了這三種景物,抒發(fā)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贊美春天)讓我們懷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朗讀這首詩。

4、理解意境。

三、總結學法:(課件出示)。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情。

下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游園不值》。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十三

一、本次“語文樂園”包括“我來試試”“探究與發(fā)現”“口語交際”“習作”四部分。

二、二、“我來試試”的內容是讀一讀、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背一背。讀一讀中,訓練學生的發(fā)音又快又準。

三、習作。

課時量:4課時。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來試試。

1、讀一讀,想一想。

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有一些用詞,是非常精妙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巖)。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向襄陽向洛陽。(峽)。

名詞,往往成為作者筆下生動的借代,想一想,這幾個名詞,除了說明事物,還能代表什么。

2、讀一讀。

說一說繞口令,聯系快速正確的吐詞。

3、寫一寫,背一背。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認識自己就是進步。

成功時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敗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這幾個句子,你從中看出有什么含義么?那么,你能從中找到原因么?

對,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要謙虛,也不能一味的貶低自己。

4、讀一讀錦囊妙計。

這是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改變的。主要將諸葛亮識破周瑜的詭計,相反,用三個錦囊,分別讓劉備在三種情況下照辦,最后大獲全勝的事情。

讀完短文,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鼓勵學生讀原著,說出那三個錦囊。

第二課時。

二、探索與發(fā)現提示語。

1、在對話中,我們常常說xx說,xx說道。。。。。。

也就是說,說話是有提示語的。

2、介紹提示語的作用。

3、介紹提示語的不同位置。

4、練習寫提示語。

三、口語交際好朋友。

1、說一說你的好朋友。

2、好朋友都在一塊兒干什么。

3、好朋友之間有矛盾么?讀一讀這篇文章,看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4、同學之間演一演,可后,他們會說些什么。

第三課時。

四、習作。

一次特別的活動。

1、先回顧一下,這學期都開展了那些活動。把他們制成表格。

2、表格注意幾個不能缺少的內容。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加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寫下來。

4、協(xié)作的時候,注意寫好場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語文古詩三首教案簡短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2.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3.抓住關鍵詞句品味賞析,體悟作品內涵

教學重難點:

學會通過描寫——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

教學過程:

詩人會觸景生情,更喜歡借景抒情,讓詩詞情景交融。李白孤獨時看山,山亦孤獨;杜甫國破時賞花,花亦落淚;蘇軾思親時望月,月亦有恨。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駐守西北邊關時,看見塞外奇景,會引發(fā)怎樣的感情呢?我們走近范仲淹的《漁家傲》。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歷三年(1043年)間,詞人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抵御西夏發(fā)動的戰(zhàn)爭。在他鎮(zhèn)守西北邊疆四年期間,對邊地的生活和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深為西夏所憚服,當地民謠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狈Q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上片側重于寫

下片側重于寫

1.上片寫了何時何地的景物?哪個字統(tǒng)領全部景物特點?

2.上片里我們都看到了哪些景?“異”在何處?

3.上片通過對這些景物的描寫,渲染出怎樣的氣氛?此景會讓人產生什么樣的感覺?

在下片中尋覓深藏詞人內心的那份情愫。用“我從xxx句中,感受到xxx”來談一談

發(fā)揮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此詞所展現的畫面。

《漁家傲·秋思》這首詞通過描寫邊塞的戰(zhàn)地風光,寫出了邊塞將士的艱苦生活,抒發(fā)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xiāng)憂國的情懷。

整首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讀來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chuàng)邊塞詞,為蘇、辛豪放詞開辟先路。

積累有關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1.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