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7:00:34 頁碼:7
2023年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大全13篇)
2023-11-12 17:00:34    小編:ZTFB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力,為未來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打下基礎。在寫總結時,應該注重客觀、全面地反映事實和情況??偨Y范文中的案例和實踐經驗展示了成功的路徑和失敗的教訓,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一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

誤譯: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兒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著池塘呼喚魚兒。

正譯: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兒的衣服,袖子里藏著鋒利的刀子走到池塘邊呼喚魚。

分析與對策:句中的第一個“衣”,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穿”;“袖”,名詞活用為動詞,應譯為“袖子里藏著”。一般情況下,“名詞+名詞”的結構,第一個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復習資料熟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類別,并能通過對活用特征的識記、比較,結合語境進行正確翻譯。如,形容詞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可譯為“認為……”“以……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

2、翻譯語句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大意,而我們檢驗自己翻譯正誤的方法,就是將譯文放到文段中去檢驗,使自己的翻譯符合語境,合情合理。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二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書憤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鵲橋仙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揚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三

古義: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今義:指子女。

2.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文章的義理。

今義:文章的意思。

3.去后乃至。

古義:離開今義:到、往。

4.相委而去。

古義:舍棄今義:委屈、委托。

5.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今義:照顧。

6.與人期行。

古義:約定今義:日期

7.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今義:引用。

8.不亦君子乎。

古義:有才德的人。

今義: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10.飯疏食,飲水。

古義:粗劣今義:疏通、疏散。

11.飯疏食,飲水。

古義:冷水。

今義: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12.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義: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今義: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多次今義:數(shù)詞,三。

14.非寧靜無以致遠。

古義:精力集中今義:安靜、不嘈雜。

15.險躁則不能治性。

古義:輕薄今義:危險、不安全。

16.淫慢則不能勵精。

古義:懈怠今義:速度緩慢。

17.少時。

古義:稍微今義:數(shù)量小。

1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今義:幾何學的簡稱。

19.止增笑耳。

古義:古文言文出現(xiàn)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

今義:耳朵。

20.屠自后斷其股。

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21.身亡所寄。

古義:依附,依托今義:寄托。

22.因往曉之。

古義:告知,開導今義:知道。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四

1居居十日過了居住。

2走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氣,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護城河水池。

5次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停駐質量差;次數(shù)。

6戾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尋未果,尋病終不久尋找。

9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案件監(jiān)獄。

10坐停車坐愛楓林晚因為坐下。

11渠問渠哪得清如許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微小。

13遷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官吏調職遷移。

14形無案牘之勞形身體形狀。

15鄙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目光短淺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質低下。

17犧牲犧牲玉帛,弗敢專也祭祀用的物品為正義事業(yè)而奉獻。

18親戚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緣親屬。

19交通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錯相通交通運輸。

20妻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兒女男性的配偶。

21絕境同上與世隔絕的地方山窮水盡的地步。

22無論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更不必說條件關系連詞。

23幾何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多少數(shù)學學科之一。

24開張誠宜開張圣聽擴大開業(yè)。

25會計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聚集商議財務人員。

倒裝句。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3)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4)介賓結構后置。

(1)主謂倒裝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后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a介賓倒裝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么”微斯人,吾誰與歸?“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b謂賓倒裝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勺g為“有哪一樣”??鬃釉疲骸昂温?”“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臥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白浴?,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鬃釉疲骸昂温小薄昂温小奔础坝泻温钡牡寡b??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爸保~,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笆恰笔侵甘敬~,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勺g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3)定語后置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一、“中心詞+后置定語+者”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巴ひ砣慌R于泉上”是“翼然臨于泉上亭”的倒裝,定語后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p>

二、“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盎ㄖ[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勺g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三、數(shù)量詞做定語后置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后置。

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譯作補語外,大都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于我哉?全句為“于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帝”后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全句為“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凹酪晕臼住笔恰耙晕臼准馈钡牡寡b,介賓結構“以尉首”后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后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后置。

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4、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5、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边@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迸袛嗑渲校袝r“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庇械呐袛嗑洌辉谥髡Z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夫戰(zhàn),勇氣也。(《曹判論戰(zhàn)》)。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qū)別。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劉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現(xiàn)象。

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都有很多省略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洰叄?)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左傳?曹判論戰(zhàn)》)。

2.省略謂語。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文言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例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省略賓語。有動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司馬遷《陳涉世家》)。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沈括《活板》)。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有介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豎子不足與()謀。(同上)。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陶淵明《桃花源記》)。

4.省略介詞。文言中介詞“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蘇軾《石鐘山記》)。

激昂()大義,蹈死不顧(張博《五人墓碑記》)。

1、多讀:不僅要讀課本,而且要讀讀本,可能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些文言作品,擴大自己的視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誦下來。倘若你可以堅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語習慣和遣詞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來。

3、多練: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捷徑之一,不僅要認真完成課后訓練,而且要多做相關的字詞句的分類訓練,以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1、課前預習,除了結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yǎng)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五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知識點歸納:

1、假設東吳美女的命運表現(xiàn)東吳失敗后的屈辱;寫出了周瑜獲勝純屬于偶然的機遇的'句子;含機遇造人的哲理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詩中評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赤壁之戰(zhàn))周郎指(周瑜),二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大喬小喬)。

3、本詩構思別出心裁,請結合詩句內容作具體分析。(最后后兩句詩的妙處?)。

答:a、此詩借一件古物“折戟”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以小見大,巧妙自然。b、3、4句,詩人未從正面去評論這次戰(zhàn)爭勝敗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從而抒發(fā)了對歷史的感慨,角度新穎,思路奇特。

4、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

5、有人認為這首詩的第四句可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沒錯,但一點詩味也沒有了。杜牧運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即小見大,正是此詩藝術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六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雪驟(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

3.公欣然曰(高興的樣子)。

4.白雪紛紛何所似(何,疑問代詞,什么;似,像)。

5.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大體;擬,相比)。

6.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

7.太丘舍去(丟下(他)而離開)。

8.門外戲(玩耍)。

9.相委而去(委,舍棄;去,離開)。

10.下車引之(拉,牽拉)。

11.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12.學而時習之(按時)。

13.不亦說乎(同“悅”,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慍(生氣,惱怒)。

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檢查、反省)。

1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誠信)。

17.傳不習乎(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18.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

19.學而不思則罔(罔然無所得,即沒有收獲)。

20.思而不學則殆(疑惑)。

21.靜以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22.儉以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

23.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24.非學無以廣才(增長才干)。

25.非志無以成學(達成,成就)。

26.淫慢則不能勵精(放縱懈怠)。

27.意與日去(消失,逝去)。

28.險躁則不能治性(輕薄浮躁)。

29.多不接世(接觸社會)。

30.將復何及(來得及)。

31.一狼徑去(徑直)。

32.屠暴起(突然)。

33.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34.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35.苫蔽成丘(覆蓋、遮蓋)。

36.目似瞑(閉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猾)。

38.眈眈相向(注視的樣子)。

39.一狼仍從(跟從)。

40.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

41.顧野有麥場(看,視)。

42.積薪其中(柴草)。

43.又數(shù)刀斃之(殺死)。

44.一狼洞其中(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裝睡覺)。

47.止有剩骨(僅,只)。

48.兩狼之并驅如故(并,一起;故,原來的)。

49.恐前后受其敵(這里指攻擊)。

50.弛擔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憂天地崩墜(倒塌墜落)。

52.天果積氣(果然、果真)。

53.只使墜(縱使,即使)。

54.充塞四虛(四方)。

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56.國人道之(講述)。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七

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給人以多么大的鼓舞啊!

陳勝幼年給人傭耕,后來被征發(fā)派去駐守漁陽,遇到了大雨,幾百人被困大澤鄉(xiāng),延誤了時期,在當時,誤期要被殺頭。于是,陳勝、吳廣決定起義,陳勝帶兵攻下大澤鄉(xiāng),繼而又占領了許多地方,最后被推舉為王。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多么樸素的覺醒!陳勝、吳廣正是懷著這種“鴻鵠之志”帶領農民揭竿起義,并取得戰(zhàn)爭勝利。

現(xiàn)在,許多同學初中沒有上完就出去打工,他們不知道,沒有知識到外面是多么無助。我們現(xiàn)在應該好好學習,從小就有遠大的抱負,有崇高的理想,而不是糊涂地過完一生。只要有目標,有追求,就一定會走向成功。陳涉?zhèn)蚋麜r,也時時想著進取,盼著美好的明天。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從平凡中創(chuàng)出非凡的人生,用自己的膽量與智慧追求成功與幸福,只要我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就一定會有贏來彩虹的那一天。

中心思想:

陳涉出身雇農,胸懷大志,有政治遠見,他要求人民從“苦秦”中解放出來;他聰明果斷,具有組織群眾、制定策略、指揮戰(zhàn)爭的卓越才干,是農民階級的杰出領袖。吳廣雖然刻畫簡略,但從他與謀起義、誘殺將尉等事跡中,也表現(xiàn)了非凡的機智勇敢和反抗精神。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八

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3)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4)介賓結構后置。

(1)主謂倒裝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后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a介賓倒裝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么”微斯人,吾誰與歸?“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b謂賓倒裝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勺g為“有哪一樣”??鬃釉疲骸昂温?”“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臥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爸?,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鬃釉疲骸昂温小薄昂温小奔础坝泻温钡牡寡b??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笆且浴笔恰耙允恰钡牡寡b,可譯為“因此”?!笆恰笔侵甘敬~,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勺g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3)定語后置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九

語法現(xiàn)象:

1.積累性的。

實詞:重要實詞、通假字、偏義復詞。

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

虛詞:重要虛詞、固定結構。

2.規(guī)律性的:

詞類活用、各類句式。

翻譯文言文的標準是:信、達、雅。

“信”要求忠實于原文,用現(xiàn)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不可以隨意增減內容。

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戰(zhàn)術不好,弊病。

在于賄賂秦國。

“雅”要求用簡明、優(yōu)美、富有文采的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的表達出來。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樣(兇狠殘暴)的人。

憑著勇氣在諸侯中間聞名。

憑勇氣聞名在諸侯國。

例:以勇氣聞于諸侯。

“達”要求譯文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一致。

翻譯的程序。

1、先讀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翻譯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點。

3、進行初步的字字落實的翻譯,特別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錯的字和關鍵的字的翻譯。

4、對文句中一些特殊情況(如各種修辭、文化常識、專有名詞、習慣用語)的處理。

5、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文言句子準確表達出來。

6、查對字詞的落實,謄寫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為主:對原文逐字逐句對應翻譯,字字落實。

例: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的北門的鑰匙。

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等到太子丹用荊軻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計謀,才招致禍患。

意譯為輔: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靈活地增減內容,改變句式,使文意連貫。

例1: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

張衡到職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請求告老還鄉(xiāng)。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樊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

擊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十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二)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解釋的著作)。

(三)窮。

1、窮回溪。(走到盡頭)。

2、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盡頭)。

(四)絕。

1、而絕江河。(橫渡)。

2、不絕如縷。(斷)。

(五)夢。

1、臥而夢。(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經)。

2、始指異之。(才)。

3、游于是乎始。(開始)。

(七)則。

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卻)。

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就)。

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復。

1、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恢復)。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再)。

(十一)如。

1、縱一葦之所如。(往)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

(十二)東。

1、東望武昌。(向東)2、順流而東也。(東下,東進)。

(十三)然。

1、凌萬頃之茫然。(……的樣子)2、何為其然也?(這樣)。

(十四)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2、圣人之所以為圣。(……的原因)。

(十五)異。

1、始指異之。(以……為異)。

2、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tài)者。(獨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別)。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為。

1、余自為僇人。(成為)。

2、故為之文以志。(介詞,表目的)。

3、輮以為輪。(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語氣助詞)2、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那)。

(十九)道。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傳統(tǒng))。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十一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十二

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系統(tǒng),閱讀教學有其獨特的任務,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具備優(yōu)良的閱讀品質,提高綜合閱讀能力。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科技說明文閱讀教學而言,同樣要十分注重學生“圈點勾畫”、“摘錄”、“寫提要”、“做筆記”、“課前主動預習”、“邊閱讀邊思考”等等的習慣。古人說不動筆墨不看書,一旦有了良好的自能閱讀習慣,將終身受用。

高效率的閱讀有兩個標志,一是速度快中考,二是理解率高,而高效率閱讀取決于良好的閱讀方法。這里僅談談速讀問題。美國有一份著名的雜志《化學文摘》,一年內能報道來自136個國家的45萬余篇文獻,一個化學家如果每天讀6小時,每小時讀4篇,也要56年才能讀完,這一數(shù)字還是幾年前統(tǒng)計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愈來愈快,對閱讀速度和質量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到生活和工作能力;就高考來說,閱讀速度慢也必然影響成績的取得?!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某種意義已不宜提倡,而“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倒是我們所追求的。據(jù)科學研究,人進行快速閱讀是完全可能的,速讀作為獲取信息的快速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尤其在科技說明文閱讀中,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閱讀方法。

這里所講的閱讀品質,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制約閱讀活動質量和效率的心理機制,如閱讀的自覺性品質、閱讀的專注性品質、閱讀的主動性品質、閱讀的堅持性品質、閱讀的記憶品質,等等。例如,有的學生剛一拿到陌生的科技說明文材料,往往就會產生恐懼心理而無法答題。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對學生進行訓練,使之面對材料便形成閱讀的強烈需要感。學生一旦具備了這種專注性品質,那么展卷閱讀,就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鶩。良好的閱讀品質對于閱讀質量具有巨大的意義,因此人們?yōu)榱俗非蟾呒夐喿x質量,通常都極為重視閱讀品質的培養(yǎng)。

根據(jù)《考試說明》和高考題目的分析,在科技說明文閱讀教學中,目前應當著重提高學生的速讀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篩選能力。

總結:其中,速讀能力是基礎性能力,分析能力是中介性能力,概括能力是高一級能力,而篩選能力則為科技說明文閱讀的終端性能力。這幾種能力一旦具備,那么對一般科技說明文的閱讀將不成問題。

初三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篇十三

首先就是把課本知識學好。語文課堂上講的很多東西,雖然在考試中不會考到原題,但是上課要學的是一種語文思維方式,老師會教你如何分析一篇課文,怎么解讀這篇文章的脈絡及細節(jié),如何去了解作者的情感與好惡。只有對一篇陌生的文章能夠自如的去解讀,在考試中遇到新題目才能隨機應變。

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盡管和考試內容不相關,但是學習方法一定要掌握,上課要認真聽講。而文言文和古詩詞則要更重點去聽,不僅考試會涉及到,而且由于平時接觸的少,所以更需要快點學會它。

此外,學語文還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因為光聽課是學不好語文的,學語文重在積累。我在讀高中時,不僅會把必修課文通讀一遍,就連老師不講的選修課文自己也會去讀,而且老師發(fā)的所有卷子和資料都會認真去看,背一些作文素材,學校訂的語文資料也會多看一些,所以語文成績才好。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