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實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8:43:14 頁碼:8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實用10篇)
2023-11-12 08:43:14    小編:ZTFB

總結是一種能力,它幫我們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提煉經驗教訓,不斷進步。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話題。以下總結范文包含了一些典型問題和思考,我們可以從中尋找自己的共鳴和切入點。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一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地學校在科學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地探索更多適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模式,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僅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還要視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而定,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物理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fā)揮著獨特的教育作用,初中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科,對其學習的內容和方法不甚了解,需要老師當好“引路人”角色。為了提高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我們應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策略有: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雖然物理是初中生剛學習的學科,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物理現(xiàn)象,如,摩擦、沸騰、凝結、聲音的傳播等,都是物理探究的學習內容,所以,物理對學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來驅動學生去自主探究現(xiàn)象所蘊藏的科學理論,以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由于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改革教學課堂開始,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物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如,冬天時衣服上產生的靜電、彩虹的形成、近視眼鏡的原理等,針對這些物理現(xiàn)象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說出自己的理解,再由教師進行評價,糾正錯誤觀點,有助于學生有效加強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二、注重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物理是一門與實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很多科學理論都要通過實驗得到驗證。在我們新課標初中物理的教材中,更加注重對實驗的探究,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加深對科學理論的理解。然而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并沒有讓學生動手做實驗,而是通過課件演示或者根據教材內容講解一下,忽視了動手做實驗的重要性,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物理。一方面實驗能把學生帶到一個學習的氛圍里,因為進到實驗室后各種實驗物品會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和觀察實驗更能牢固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初中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測試沸水的溫度時要使用溫度計,由學生親自動手測試可以有助于學生了解溫度計的構造與讀法,正確使用溫度計。

三、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生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也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應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過去學生學習比較被動,效果不理想,因此,倡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地由學生自覺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學習,主要是調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合作競爭的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探究學習,主要是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得出結論。這三種學習方式都建立在學生自愿學習的基礎上,同時又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讓學生共同分享學習的樂趣。

四、以導學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導學案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教學策略,是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表現(xiàn)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逐步深入引導。導學案也就是要把學生導入學習過程,可作為學生預習的指導材料,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實驗步驟可通過導學案的形式來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教師要在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難度、學情的基礎上設計導學案,為學生提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偶爾在學案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內容或者寄語,讓學生學起來更有動力。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學習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物理教師應在了解初中生學習特點和需要的基礎上,運用多種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二

目前,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多媒體的運用,主要是物理教師將現(xiàn)代媒體技術運用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將其作為演示工具。這是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最低層次,目前大多數課堂教學都采用這種方式。教師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說明、講解其結構,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難以理解的內容,或用圖表、動畫等展示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和理論模型等。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線性呈現(xiàn)的板書設計。

這是信息媒體在課堂教學應用的最普遍的形式,相對來說也是信息媒體應用的最低層次。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電子板書,或者說是傳統(tǒng)板書的電子化和多媒體化。但是與傳統(tǒng)的小黑板相比,其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

1.可以在短時間內呈現(xiàn)大量信息。

呈現(xiàn)的信息量是傳統(tǒng)手段無法比擬的。由于事先在電腦中存儲了大量的有關信息,課堂上調用速度很快,其信息的呈現(xiàn)量主要受學生的接受能力制約。

2.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生動活潑。

與傳統(tǒng)的板書和掛圖相比,多媒體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極其豐富多彩,色彩、字體、動畫方式、音響等都是傳統(tǒng)的板書、掛圖望塵莫及的。

3.可以呈現(xiàn)大量圖文、視頻信息。

多媒體可以將大量的圖文信息和視頻信息進行整合,大大地改善了信息的傳遞條件,更為有利的是,多媒體出現(xiàn)的圖片和視頻信息資源的豐富性更是傳統(tǒng)媒體無法實現(xiàn)的。

4.教師制作電子板書簡單易。

行由于powerpoint等軟件的簡單易學,功能完全能滿足電子板書的要求,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夠利用它輕松地制作電子板書。然而,在大量應用電子板書的過程中,其缺陷也越來越突出地顯現(xiàn)出來,主要缺點有:

(1)信息呈現(xiàn)的單向性。

由于其板書設計已經相對固化,課堂教學的思路受到很大的限制,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各種反應缺乏調控的能力,教師幾乎無法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對教學作出相應的調整,使課堂中師生互動幾乎無法進行。

(2)受到學生接受能力的瓶頸。

制約由于多媒體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xiàn)大量信息,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會無限制地提高,如果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是一味地加大課堂的容量,反而會影響到學生的接受效果。

(二)實驗現(xiàn)象的重現(xiàn)和模擬設計。

現(xiàn)代多媒體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能夠應用現(xiàn)代媒體技術,超越課堂的時空限制,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的虛擬現(xiàn)實。在中學物理課程中,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較好地解決實驗條件不足,無法演示,實現(xiàn)現(xiàn)象不明顯,可見度不高,或者實驗演示有危險性等問題。如果再加上一些形象的過程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實驗的本質,這也是給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最大幫助。

1.導向性。

與演示實驗相比,多媒體模擬有著強烈的教師主導意向,多媒體課件通過畫面造型、畫面自身運動和鏡頭組接只向學生展示那些要求他們看到的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接收那些我們要求他們接收的教學信息。

2.分析性。

多媒體課件可以借助于畫面顯示的歷時性把一個現(xiàn)象的全過程從開始到終了一步一步展示出來,也可以把一個研究對象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細節(jié)逐次展開,實現(xiàn)了對過程和現(xiàn)象在順序上與結構上的分析。

3.綜合性。

多媒體課件可把若干有關現(xiàn)象一個一個在屏幕上進行羅列顯示,并實現(xiàn)對照,還將若干個畫面同時顯現(xiàn)在屏幕上,達到同時對比目的,學習者借助于觀察畫面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對比,找出異同之處,完成了對現(xiàn)象的綜合概括,獲取了總體認識。

二、在多媒體課件中,學生擴大了觀察的視野。

由于多媒體課件的簡單和有效性,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索性就省略了演示實驗而直接采用課件的形式進行教學,這在當前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這一做法也引起了物理教師的爭論。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脫離物理教學本質的做法。我們必須明確,物理學研究的是生動活潑的現(xiàn)實世界,學生必須學會從現(xiàn)實世界中觀察、歸納、演繹的本領和意愿,而不是在電腦模擬的虛擬世界中進行所謂的研究和探索,學生的動手實驗是電腦模擬永遠無法替代的。

從學生的接受性來說,多媒體課件對實驗的模擬演示,改善了信息傳播條件,減少了因媒體使用不當而造成的信息損失,從而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必要條件??墒窃诮虒W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媒體的這一優(yōu)點恰恰也是其局限之處,多媒體的課件演示所展現(xiàn)的實驗和現(xiàn)實的實驗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最純粹的,已經過濾了幾乎所有的次要因素,是一種高度提純的、模型化的實驗演示。

通俗地說,這些實驗永遠也不會出現(xiàn)故障和問題,也不會有誤差,即使有的話也認為是虛擬的。用建構主義的觀點來說,這是一些“結構優(yōu)良”的問題,而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一些“結構不良”問題。所以,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物理過程,物理現(xiàn)象都是經過教師加工和提純的,是一些“細糧”,而學生的成長既需要這樣的“細糧”,更需要一些原始的,原汁原味的“粗糧”。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guī)淼?0篇《物理教學論文物理教學論文》,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三

初二學生大多處于十四歲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由于生理上變化,也開始導致了學生心理上也產生著巨大變化。這一時期,學生對任何求知事物都具有旺盛求知欲,對各種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好學好問并富有幻想,但是他們高昂學習熱情往往是短暫,對任何事情都只是“三分鐘熱情”,缺乏毅力。而且現(xiàn)在學生許多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過分溺愛,致使學生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冷落時,極易“崩潰”。耐挫性較差,當然他們也有許多優(yōu)點,比如個性張揚,有自己個人見解,創(chuàng)新和拼博精神較強,充滿活力。這些正是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所必需精神元素。

二、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特點。

“物理乃萬物之理”,這些道理有深有淺,而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歷經數次教育改革,特別是現(xiàn)在如火如荼開展新課程改革,使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難度一降再降,現(xiàn)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是一門以觀察與探究實驗為基礎、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主旨,培養(yǎng)學生能力素質為目標學科。物理研究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二物理經過教育專家認真編排后,從科學之旅講起,從人們生活中最簡單聲現(xiàn)象、光現(xiàn)象、熱現(xiàn)象導入,再進一步講解近現(xiàn)代功勛卓著電和磁,九年級再講解力學和現(xiàn)代物理常識,這樣精心編排使初二學生對物理認知,從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事物開始學習,完全符合學生由易到難認知規(guī)律。在聲現(xiàn)象、光現(xiàn)象、熱現(xiàn)象中有許多智趣實驗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使學生建立學習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創(chuàng)新科學宏偉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發(fā)展與和諧發(fā)展。

三、物理教師切實做好觀念轉變,認真履行主導作用。

農村物理教師要認真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精神,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不要加重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難度,認真全面做好學生減負工作,但是我們農村物理教師應當把初二學生減小包袱,要自覺自愿背到自己肩上,通過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博覽最新物理科技動態(tài),增長豐富自己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做到“學生減負,老師增富”。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新課程標準,農村物理教師充分發(fā)揮物理科實驗豐富和貼進生活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我們廣大農村物理教師積極轉變教師職能,做好主導工作,做好服務工作,切實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不降反升。“有趣學就是玩,有益玩就是學”。針對初二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特點。我就多年來物理教學中體會及做法簡單講解一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一)認真做好演示實驗,開發(fā)智趣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玩中學,學中樂”一直是我們教育改革追求目標。開學伊始初二第一節(jié)課物理教師通過演示幾個有趣實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求知欲,引起學生濃厚興趣,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極其重要地位,丁肇中曾說:“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在實驗中產生。”一個好物理演示實驗可使學生終身不忘。

(二)把握課堂提問方法。

“中小學教師若不諳熟發(fā)問技術,他教學是不易成功?!背醵W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新課程,自身年齡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是三分鐘熱度。提問過程中應該怎樣把握是我們初二物理老師應該注意一個重要方面。

1.從生活中點滴進行提問。

在講解聲音產生時,可以讓全班同學用一只手輕輕摸在自己聲帶附近,然后讓學生朗誦一首小詩。學生朗誦完后,進行提問:“同學們朗誦得真好,那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嗎?”(學生回答什么都有)然后先不要給出正確答案接著提問:“我想知道你們放在脖子上手有什么感覺?”通過學生平時發(fā)生在身邊但又沒注意波浪層層深入提出問題,讓初二學生深切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同時,還讓學生逐步掌握探究基本方法,使學生自己去探索物理知識,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

2.從有趣事物中進行提問。

例如在學習壓強時候,老師可以提問:表演氣功大師,為什么在胸前放一塊石板后,再用鐵錘敲打?或躺在布滿鐵釘木板上睡覺,這時可讓學生想,若是一根鐵釘,這位大師他還敢睡在上面嗎?……。這些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把學生思維及進帶入活躍狀態(tài),使學生迅速地進入角色。

(三)對學生學習科學評價。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探究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睂Τ醵W生科學評價尤為重要,初二學生剛接觸物理這一新學科,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影響,他們對物理有著強烈求知欲和興趣。他們會有許許多多老師認為奇怪荒誕想法,甚至是錯誤觀點。我們物理教師對初二學生評價時應多用賞識眼光看待他們,誠懇話語引導他們,在批改作業(yè)時常加入激勵字詞,不要挫傷他們學習物理積極性,使學生逐步樹立學好物理信心。對于他們錯誤觀點我們也要加以循循善誘,切不可一斃了之,更不可不了了之,對于一些較復雜問題可以用簡練語言進行講解。物理是一門嚴謹科學,不可任意胡為,從開始就要讓學生求知真理,避免以后學生死鉆牛角尖,延誤了學生科學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

物理是一門智趣橫生科學,它充滿了智慧和樂趣,讓我們充分感覺物理和生活中樂趣吧;物理是一門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不可或缺科學,沒有物理學發(fā)展,今天世界就不會如此豐富多彩;物理是一門極富人生哲理科學,學好物理有利于學生建立唯物論觀點,破除封建迷信活動,樹立科學世界觀。讓學生成為農村學科學、除迷信、用科學、促生產生力軍,這對農村孩子來說尤為重要,這對提高我國農村文化素質有重要意義。我們廣大農村物理教師通過各種途徑一定要緊緊抓住初二學生心,使他們愛物理、學物理、用物理,為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增磚添瓦。他們是未來、是希望,抓住他們就是抓住未來,抓住希望。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四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如果掌握了這種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情緒。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要求辯證地處理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教育,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使學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下面僅就課堂教學談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教育者的藝術表現(xiàn)在使學生能夠透徹地、迅速地、愉快地學習知識技能?!苯虒W的技巧和藝術就要使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并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去探索、認識客觀世界,所以教學過程必須遵循這一真理,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啟迪學生的心靈,點燃其思維的火花,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意志,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成為一種樂趣,成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首先在于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1.設計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起。

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總有些“前科學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景: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那么準確界定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fā)現(xiàn)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樣的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來,可操作性,創(chuàng)設的簡易實驗把學生帶人一個漁民叉魚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的特點,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生出藝術的效果。

2.指導學生“實驗探索”,體會學習的樂趣。

教科書中呈現(xiàn)的知識,通常是科學家們早已發(fā)現(xiàn),已形成定論的知識,固然學生在學習時并不是去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或聯(lián)系,但它不會消極被動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輸的一切,把自己充當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會以自己的認識基礎、心理狀態(tài)為依據,有選擇地吸收外部輸入的各種信息,教學藝術的“基調”就在于找準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固有頻率”,使教學信息收發(fā)達到同步,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同時,物理知識的傳授,它應是一個學生自己思考,親自獲得知識的探索過程,從這一意義上看,學習活動不僅是由認知和情感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再發(fā)現(xiàn)”或“重新發(fā)現(xiàn)”的過程。“實驗探索”可以深化學習興趣,這一過程,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精心備課,設計好合理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學生應處在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上,教師應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要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的'過多,統(tǒng)的過死的弊端,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環(huán)境中學習物理。如“密度”教學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實驗探索”,教師對教材可作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據教材展開和進行。密度是初中力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個教學難點。本節(jié)課可以用實驗——探索貫穿全課。首先教師提出問題,教師拿出兩塊大小不同涂上顏色的金屬塊,問學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們是否屬于同種物質?當學生感到困難時,教師指出:鑒別物質可以根據物質的特性來鑒別,只憑氣味、顏色、軟硬等這些物質的明顯特性來鑒別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探索物質的一種更隱蔽的特性,這種特性可以從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要求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出研究幾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方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誘導啟發(fā):每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能夠改變(如分別取幾塊大小不同的鐵、鋁等固體,幾杯體積不同的水、酒精等液體),分別測出每一種物質幾組對應的質量和體積,再來研究質量和體積之間的關系。接著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開展全班討論,確定出最佳實驗方案,讓學生自選器材,分組實驗,得出數據,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對于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讓學生猜想,它們之間可能存在什么關系,估計學生會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教師指出:質量與體積究竟是不是成正比關系,必須通過數據處理才能下結論。當學生發(fā)現(xiàn)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比值是一個恒量(成正比),不同種物質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質隱蔽著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質種類所決定的,反映了物質種類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上把物質具有這種特性叫做密度,這樣緊緊圍繞密度這個概念,創(chuàng)設情景置疑,讓學生大膽猜想,并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善于啟發(fā)誘導,絲絲人扣,讓學生動手實驗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當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伴隨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學習將會充滿樂趣,將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羅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xiàn)。問物理教學同樣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學,要想使物理教程從枯燥的鉛字變成閃爍美的光彩的科學詩篇,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平常教學中是否認真發(fā)掘物理科學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學特征,是否去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學美的陶冶,這就是教學的藝術。

1.展示物理學美學特征。

物理學的研究對象大到天體,小到共振粒子,從實體到另一形態(tài)的場、光等都是物質的。物質又是運動的,如機械運動、分子熱運動、光波傳播,實際上是不同形態(tài)的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它們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簡單的、有序的,因此,科學家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往往以科學美作為追求的目標,通過他們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論,在內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簡單、和諧,都放射出美的光輝。教師平時教學中應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的美的一面,激發(fā)學生愛美天性。例如:物理內容的簡單美,表現(xiàn)在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表達上,科學、準確、簡潔。熱是眾多物理學家爭論了一個多世紀的問題,卻以“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十個字做了結論;物理學的對稱美,給人一種圓滿。勻稱的美感,運動與靜止,勻速與變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電”和“電生磁”,平面鏡成化電荷的正負。磁場的兩極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質存在、構成、運動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對稱性而產生的美感。物理學理論內部相互間的自洽而展現(xiàn)和諧美,自由落體、豎直上拋、下拋以及各種直線的勻加速與勻減速運動都可以統(tǒng)一于運動學的速度和位移兩個公式中,牛頓力學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體與天上的星體統(tǒng)一起來。由此可見,教學中只要我們善于發(fā)掘,物理學的“簡潔美”、“對稱美”、“和諧美”等美學特征在中學物理中便有許多例證。我們要讓物理學美的素材震撼學生的心田。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藝術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能否產生藝術效果,有賴于教材、教師的精心備課和表演水平,還要看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藝術情趣,而影響學生藝術情趣其中一條因素就是審美能力,所以教師在展示科學美的同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美的審美能力。物理科學美的體驗不關是視覺或聽覺的,更多的是靠學生的心智去體驗,由學生的體驗產生的美的感受而產生的愉悅程度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關。所以,教師平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使他們在探索中領會許多事物的本質與聯(lián)系,感受到知難而進,解疑釋惑,獲得新知識的愉快,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當前,世界面臨著激烈的經濟競爭和人才競爭,我們的教育目標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未來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學必須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為完成教育培養(yǎng)目標作出貢獻,應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體現(xiàn)著教師的藝術水平。

1.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失之偏頗,引向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應試機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學要依賴于學生發(fā)展的一個方面,忽視了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采取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學方法,使教學處于教師“給”與學生“收”的單調局面,學生在學習物理中處于被動隨從的地位,這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毫無神益,要想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其智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的大腦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問題,讓學生思維,可以通過設計實驗情景,故事借景,習題情景,漫畫情景等激發(fā)學生思維。如在教“壓強”應用時,可出示一張漫畫,題目是“三毛應該怎么辦”,畫的是三毛陷入沼澤地里,正在下沉,情況萬分危急、周圍又無人幫助,請你為三毛出主意,設計這樣緊扣學生心弦的情景問題,把學生帶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學生善良的天性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大家都主動地為三毛出主意,達到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獨立的學習。

所謂獨立的學習,是指學生離開教師,甚至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也能學習,在物理教學中,是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還是“抱著”學生學習,既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學藝術的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漁,學到捕魚的本領。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使他們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識。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時我們教學思想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學過程實際上是體現(xiàn)著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性活動,學習是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作為教師關鍵是要立足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地去學習、去探索。有時,還要經過一段過程,使學生在設疑——質疑——釋疑的幾個反復中,逐步建立起正確的認識,要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獨立思維,要求自己想通,在學生感到自己無法解決矛盾時,教師再適時予以引導點撥,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設計題目時。題樣的設計應該有一定的難度,以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刺激智力發(fā)展的作用,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時,學生就能夠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如:教影響蒸發(fā)快慢的三個因素時,教師提出,要想使?jié)竦囊路M快變干怎么辦,讓學生結合平時生活經驗想出自己的辦法,辦法越多越好,于是學生會想出許多辦法,諸如用電熨斗燙、放在爐火旁邊烘、用電風扇吹、盡量把衣服攤開等,再引導學生面對許多辦法,總結歸納出影響蒸發(fā)快慢的三個因素來,這樣在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的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也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還不止以上這些,實際上以上介紹的藝術表現(xiàn)也包括了其他藝術形成和手段,如語言的藝術、板書的藝術等。一節(jié)課成功的教學,是各種藝術因素綜合作用的體現(xiàn),真正的課堂教學藝術,應該是師生雙方配合協(xié)調共同努力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教學境界,它必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五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內容。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效的借助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初中物理知識,并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然后科學地組織學生參與物理實驗,進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效果。以下是本人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明白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學生要想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應當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采用物理實驗進行教學,讓學生愛上物理實驗,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實驗結果并不是讓學生憑空想象出來,而是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領悟出來,進而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過去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發(fā)展。它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降低。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白學生的想法,然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由原來被動學習物理知識轉變?yōu)橹鲃訉W習物理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九年級《電動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自主研究小小的電動機,進而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實驗。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驗的機會,開放實驗室,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然后進行分析,發(fā)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只有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才能真正明白物理知識,真正地學會物理知識,并將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例如,人教版九年級《現(xiàn)代順風耳——電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兩個一次性杯子,然后讓學生用繩子將兩個杯子連接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實驗中,探究電話的奧秘。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電話線替換繩子,從而引導學生探究聲音是如何傳遞的。有的學生可能經過前面的鋪墊就能知道,話筒可以將聲音轉化成變化的電流,然后電流就會沿著導線傳遞給另一方,另一方的話筒就可以把電流轉化成聲音,這樣聲音就傳遞成功了。教師通過這樣的實驗,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三、

組織學生進行科學的合作研究。

初中物理實驗并不是依靠學生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有時候需要發(fā)揮小組的力量,取長補短,進而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學目標。因此,初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結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電生磁》的過程中,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探究之前,可以先提出實驗過程中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讓每個小組演示電生磁的實驗過程。學生們沿著靜止的小磁針方向,把一導線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銅導線),因為它能夠不受磁場的影響。當導線中通有電流后,我們發(fā)現(xiàn)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探究物理實驗結果。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還能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實驗過程。

學生在進行大部分初中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探索物理知識,但是有的物理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為了有效的保證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物理實驗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物理實驗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受傷,同時還能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物理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增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人教版九年級《分子熱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分子的熱運動,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在講臺上的講解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的想象能力也不夠。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分子熱運動的過程,使得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原理認識得更加清晰,以利于學生理解。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物理實驗的重要性,積極發(fā)揮物理實驗教學方式的作用,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實驗,讓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蘇曉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xx(31).[2]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xx(02).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六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同時符合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式改革的要求,就需要物理實踐教學進行拓展。為了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物理老師應當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逐漸創(chuàng)造出物理實踐教學的新方式,從而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并且實現(xiàn)專業(yè)課朝向高技能方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人才。

與一般的學校相比,中職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因為其是培養(yǎng)社會人才較為直接的場所。因此,在中職院校中,在對學生培養(yǎng)時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系統(tǒng)性,同時應當清楚認識到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方向。在中職學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應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是對于物理課程來說,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這就需要提高中職院校物理實踐教學的拓展水平。物理教學不僅屬于基礎學科的內容,同時還屬于專業(yè)學科的范圍。在培養(yǎng)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1.過于強調專業(yè)化。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聯(lián)系到的系統(tǒng)知識比較多,也是引導學生掌握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要基礎,同時在中職院校教學中許多學科知識和物理都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在中職院校物理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學過于專業(yè)化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應當重視中職院校物理實踐教學的內容。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是將學生的專業(yè)科目作為主要內容的,對物理公共基礎教學內容重視較少,很多時候只是進行簡單的介紹,造成物理教學的片面性較強,不利于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2.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在很多中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受到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家長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其他能力重視較少,而很多學校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就會多設置理論知識的課程,對實踐課程設置較少,因此,在物理實踐教學中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此外,物理知識多是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的`,應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中職院校的硬件設備較少,實驗室的數量與規(guī)模相對較少,就會使得學生實踐機會較少。3.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在很多中職院校中,由于教學方式比較傳統(tǒng),教師居于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在物理課堂中,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很多中職院校缺乏相應的設備與實驗室,在課堂上,老師更多的是按照課本來講解知識,使得教學方式枯燥性較強。在這種情況下,有的物理專業(yè)知識比較難理解,學生不能全面地了解,更難以在實踐中進行應用。此外,中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相對較差,使得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困難較多。

1.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為了實現(xiàn)中職院校物理實踐教育的拓展,就需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在物理教學中,實踐是一項較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在中職院校,尤其是對于物理學科來說,這是一門專業(yè)性要求較強的學科,更應當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忽視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有效培養(yǎng),就會使學生難以形成正確觀點。因此,在進行抽象物理知識教學時,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就需要采用實踐教學的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向學生證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可以使用實踐教學的方式,突破學生原有思維的束縛,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

2.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為了實現(xiàn)中職院校物理實踐教學的拓展,需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物理是一門較為基礎的課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減少理論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的課程設置。在設置物理課程內容時,應當按照學生的具體需求,同時結合學校的具體要求來進行制定。為了使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能夠更好地為專業(yè)課服務,可以對和學生專業(yè)關聯(lián)性較少的內容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能夠減少一定的時間,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知識,同時有利于加強物理實踐教學。另外,中職院校應當加大相關方面的投入,成立一些實驗室,同時購買一些設備。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進行操作,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實現(xiàn)中職院校物理實踐教學的拓展,應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物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多注意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特點,之后進行分組討論,將同一層次不同特質的學生組合為一個小組,從而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此外,還應當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同時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老師主要發(fā)揮輔導作用。在此前提下,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物理的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實踐,在滿足自身學習興趣的同時,逐漸提高物理實踐的能力。

綜合來說,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應該符合時代的要求,這就不僅僅要求學生具有較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同時還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與作用。在中職院校的學科組成中,物理學科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學科,為了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要在教學中重視實踐教學,從而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2]王東梅.談職業(yè)教育語境下的實踐教學內涵與外延[j].遼寧高職學報,20xx。

[3]趙宗彪.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科學中國人,20xx。

[4]趙琲琲.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的設計研究[j].時代教育,20xx。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七

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成熟,自主性還不強,因此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及時的指導。在探究學習中完全放手、束縛太多都不現(xiàn)實,不僅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也有負面影響。因此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既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師的必要指導,在互動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例如,我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一節(jié)公開課中,最初是想完全開放,自主探究。即創(chuàng)設情景后,由學生觀察、討論、猜想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然后自行設計方案、小組實驗,檢驗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終得出成像特點。但是,試教過程中,明顯感到實在太難駕馭,有的學生甚至對我的意圖也不完全明白,結果只好臨時調整教學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過思考,認識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慮學生的現(xiàn)狀,自然不會獲得理想的效果。

上公開課時,根據初二學生的認知能力重新設計了方案,適當增加了教師的指導,針對同學們的猜想,分步實驗,逐個檢驗,及時交流,教師也成為研究主體中的一員,效果就理想多了。由于把學習過程還給了學生,沒有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天性、智力水準,自然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認知過程,他們的熱情自然高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討論,設計不同的方案,選取不同的實驗用具,積極動手實驗,再思考、討論、交流,儼然一幅科學研究的情景。除了通常一些方法(如人舉左手,鏡中的像則舉右手等)外,學生在活動中又找到了幾種很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例如檢驗平面鏡成像和物體相對于鏡面是否對稱時,一學生在拿起點燃的蠟燭在鏡前移動,發(fā)現(xiàn)蠟燭傾斜(開始并不是有意的)時,鏡中像也發(fā)生了傾斜,但傾斜的方向與蠟燭正好相反,運用數學中軸對稱的知識,便得出物像相對于平面鏡對稱的結論;另一學生在實驗時,手中沒放下的火柴盒“幫了大忙”,他發(fā)現(xiàn)手中的火柴盒在蠟燭的左側時,火柴盒的像在蠟燭像的右側,調換一下位置,像也跟著變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對稱的結論……。顯然,同學們在課堂活動中已經成為了教學主體,他們?yōu)樽约旱陌l(fā)現(xiàn)(或稱為創(chuàng)新)而歡欣,我想這樣的親歷的探究過程他們會終生難忘。

探究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知和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也必須成為主體,他們各自通過自己的能動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諧互動,只有這樣,探究教學活動才能順利展開。如果教師、學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積極、能動、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體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

二、探究活動應允許學生出錯,不追求活動的完整性。

由于器材、環(huán)境、知識水準、操作技能等原因,學生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有時誤差較大。教師若以此為契機提出問題,通過分析、討論,找出原因,改進實驗方法,這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綜合能力會大有益處。切不可輕率指責、否定。同時,課前分組也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狀況,活動過程中及時組織交流,以使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攜手合作以實現(xiàn)活動目標。當然,課后的補救也是必要的。對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小組或個人,教師應提供再探究的機會,幫助他們在分析失敗原因的基礎上,改進實驗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敗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共性的問題,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措施補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課題。這很正常,正是問題或錯誤,才有了改進和創(chuàng)新。

例如,我在組織《研究串聯(lián)電路特點》的一節(jié)課中,由于分組自主探究,學生的活動熱情很高,八個小組中的五個都由實驗數據歸納出了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特點。但是,有一個小組,實驗數據幾乎無規(guī)律可循,另兩個小組的實驗數據近似與電路特點相吻合。在交流時,由于受到有正確結論的小組的影響,后兩個小組的代表說:“我們的實驗數據顯示:串聯(lián)電路中各導體中的電流基本相等;串聯(lián)電路中各導體兩端電壓之和基本等于電路兩端的總電壓。”而實驗數據出現(xiàn)問題的那個小組的代表交流時講道:“我們小組的實驗不能驗證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猜想是否成立?!边@種情況的出現(xiàn)非常正常,由于連接電路時導線接頭處接觸電阻的影響或操作不當,導致實驗失敗??紤]到本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我只做了對三個小組探究活動的肯定和對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認可,先請同學們(包括實驗結論正常的同學)就此實驗現(xiàn)象自己分析原因,留待下一節(jié)課再交流、討論。雖然教學進度被打亂,我還要花費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善后”,但能讓同學們動起來,積極地探究新的、更深一步的課題,這不正符合了我們教育的目的嗎?利弊互化,關鍵在怎樣看待、怎樣引導。

三、探究活動中應加強多學科知識的滲透。

隨著初中學生知識的不斷積累,對現(xiàn)象的解釋和判斷會有不同的方法和結論。課堂上我曾經提出過“劇烈晃動過的香檳酒瓶,瓶塞為什么會猛地竄出很高?”的問題,本意是希望學生用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的知識來回答,而一位同學卻說:“晃動香檳瓶,瓶內發(fā)生了更快的化學變化,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物理引來了化學,我們可以用先肯定、再告之課后探討、或作為新課題再研究來搪塞,但下次呢?還好,課前我請教了資深化學教師,知道了香檳酒、碳酸飲料在封裝前要加入一些酸類物質(如檸檬酸等)和堿(如小蘇打)。但是化學變化是加入以后就已開始,等我們開瓶時,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已經產生,只不過在密封的瓶(或罐)內,壓強較大時,它們部分溶解在飲料中,達到了動態(tài)的溶解平衡。劇烈晃動后,隨著我們對它們做功,內能增大,很多二氧化碳氣體從液體里逃逸出來,瓶內氣體壓強增大,氣體對瓶塞做功,將瓶塞頂出,而氣體的內能則減少。

在進行《平面鏡成像》教學時,當引導同學們分析、歸納實驗結論后,一位同學(數學課代表)突然提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屬于軸對稱的關系。當時我一愣,隨后意識到初二數學中已學過軸對稱的知識,如果用數學語言,平面鏡成像中的四個特點(虛像、等大、等距、垂直)只需“平面鏡所成虛像和物體相對鏡面軸對稱”一句話就夠了。我在感到后生可畏的同時,也意識到物理老師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各學科的發(fā)展進程,保持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在學習物理時盡可能把其他學科知識作為基礎和工具,同時也因其應用而深化對其他學科知識的認識,更通過相互滲透的過程開拓學生綜合思考、分析的視角。

跨學科研究在學術界已司空見慣,但在中學課堂上卻鮮有。除了說明我們的教育觀念滯后外,作為教師,我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科學素養(yǎng)也必須盡快提高。否則,沒有“t”型知識結構,我們真的會在講臺上站不住腳的。新的課程標準已經把傳統(tǒng)自然科學中各學科劃歸到科學技術課程之中,這其實已經昭示了未來課堂的走向。

四、探究活動應成為點亮學生智慧火花的過程。

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是人的一種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發(fā)展這種天性。作為教師,就是將學科知識的內容與人類文化的長鏈聯(lián)結起來,使學科知識具有整體性和發(fā)展性,使文化富有歷史感,成為學生探索真理、創(chuàng)造世界的動力。

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一課中,有一位學生做出了“入射角與反射角之和等于90°”的猜想,有的已經做過預習的同學掩口而笑,我馬上意識到這有損該同學的自尊心。于是表揚他熱情高,敢于猜想,并鼓勵他用實驗檢驗自己的猜想,很多科學家都經歷了像你這樣的過程。這位同學一掃臉上的陰云,特別投入地思考、實驗。當我希望他第一個交流時,他略顯歉意、但又興奮地告訴大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和只有在入射角為45°時才等于90°,在實驗時我發(fā)現(xiàn)反射角與入射角總相等?!辈孪氡静谎詫﹀e(雖要依據),可貴的是怎樣在實踐中檢驗,在實驗中體驗過程、感知方法。更何況這位學生在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之一般規(guī)律后,又能發(fā)現(xiàn)反射規(guī)律中的一種特殊情況,這是對規(guī)律的再認識,難能可貴。

一位同學在猜想浮力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提出“浮力和物體的溫度有關”,預習過的同學或許會嗤之以鼻,但敢于猜想、勇于回答本身就應該肯定,更何況,當物體的溫度變化時,質量一定,其體積必然變化,所受浮力能不變化嗎?當這位同學把浮力知識同熱、密度等已有知識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后。不就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視角嗎?這也許會使課堂背離教師原本的設計,也許這節(jié)課的預設任務因此而不能完成,但探究中的創(chuàng)新、活動中的亮點也正在此,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和對科學的興趣也許就在此時被激發(fā),你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從此對物理有了極大的‘偏愛’。

實驗時,也許有的學生會有一些看似錯誤的步驟,但我們切不可輕易阻止(當然特殊情況除外)或下定論,說不定智慧的火花就會在此閃亮。比如在《內能的改變》這節(jié)課中,多數同學利用氣球快速的放氣來感受物體對外做功時內能減少—表現(xiàn)為氣球的溫度降低,但是有的學生卻把氣球用力吹破。氣球雖然沒有了,但是他此時摸一摸氣球的殘片,發(fā)現(xiàn)溫度降低的更多。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這節(jié)課中,那位用斜放蠟燭的方法證明物像對稱的同學也許當初是為了讓燭油流下一點兒固定蠟燭,甚至本意就為了好玩兒。玩中學,本就是青少年的特點,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其效果反而更好,學生的智慧會在玩和錯中碰撞出火花,會在玩與錯中逐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設探究性課程是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物理教學中實現(xiàn)態(tài)度、價值、過程、能力與方法目標的最好載體。上好探究課的標準在于:能否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否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能否使學生體驗到科學研究的真實過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八

物理模型是指在進行物理科研或教學的過程,采用適當的方法對抽象的物理理論做簡化處理,用一種能反應物質(現(xiàn)象)本質的理想化結構去描述實際的物質(現(xiàn)象),這種理想化結構我們稱之為“理想模型”[1]。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物理模型”的建立,來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不僅非常有利于更好學習物理這一門學科,還更有利于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物理教師來講,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不可多的的方法。

二、高中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建立物理模型最終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而不是用來供學生觀賞的一般藝術品。所以高中物理模型務必做到精煉,盡管一些旁枝末節(jié)的部分可能在客觀上也是研究和學習對象本身的一部分,但之于本教學目標,并不能夠起到促使學生認識物理現(xiàn)象本質的作用,物理教師應該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時候刪去這些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以更簡單明了的形式,集中突出教學目標要求的知識范圍即可。這樣做的理由就在于,過于花俏的物理模型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偏移教學的主要目標,物理模型也就失去了本來意義。

(二)圍繞本質理論,發(fā)掘模型作用。

物理是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所以從物理模型的定義來說,高中物理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要幫助學生通過各種物理的現(xiàn)象去認識其本質,充分發(fā)掘物理模型的作用,讓學生透徹理解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的關聯(lián)因素和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加深對物理本質理論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模型教學的表面現(xiàn)象。從這個意義層面來看,物理的模型教育如果不圍繞本質理論,就可能會僅僅落個課堂上的三分鐘熱鬧,而對學生的物理學習幾乎幫助很小。

(三)圍繞物理規(guī)律,避免失敗模型。

根據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時候,應當做到有所側重。比如某些物理模型,正如方法一所介紹的那樣,應當突出體現(xiàn)事物或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又比如某些物理模型,主要是針對某些常見且相對容易理解的物理現(xiàn)象,所以建立的物理模型也只需適當的模擬描述即可。但歸根結底,無論建立什么樣的物理模型,其依據必須是科學的,如果脫離了科學真理,就會成為一個失敗的物理模型,不能用之于高中的物理教學。

三、高中物理模型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概念模型強化概念理解。

人們通過對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的觀察,進一步產生主觀的認知,反映到大腦里面,便形成了一般性的概念意識。和人所親眼見到的事物或現(xiàn)象不一樣的是,概念通常是對其本質屬性進行理性化和抽象化加工處理后的存在,概念的正確和深刻與否,取決于和人腦中已有儲存信息的關聯(lián)程度[2]。而在高中的物理教學中,物理模型的建立一般也都是以概念為出發(fā)點,對教學中的物理理論建立理想化模型,撇開對研究對象不大或可忽略不計的影響,抓住主因,如此就更能夠強化對其概念的理解。比如在氣體和電荷相關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很難理解其實質的情況下,一旦建立了理想氣體和點電荷這樣的概念模型,就可以提供給學生一種很非常有效的思維方式,理解也變的容易了許多。

(二)抓主要因素建立整體模型。

整體模型就是把發(fā)生作用的關聯(lián)物體當成一個整體的研究對象,抓住作用于整體的主要因素,而忽略單個對象某些局部次要的個因,從而把表面看似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比如在動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我們在探討兩個物體發(fā)生碰撞的時候,就可以把兩物體看成統(tǒng)一的整體,而把存在于個體的次要作用力如摩擦力忽略掉。建立整體模型,可大大簡化多系統(tǒng)關聯(lián)的物理現(xiàn)象。

(三)多角度考察建立分解模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針對不同的物理知識教學,分解模型與上面介紹的整體模型絕對不存在矛盾,而是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種方法的運用應該是各得其所,相輔相成的關系。具體來說,分解模型就是把復雜的物理過程,進行多角度考察,將其整體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從各個方向來逐一解讀,從而化整為零,再以零求整,實現(xiàn)對整體現(xiàn)象的理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由于慣性的`作用,物體保持繼續(xù)向前運動,在豎直方向,由于重力,物體表現(xiàn)為自由落體狀態(tài),綜合起來,物體呈現(xiàn)的運動軌跡為曲線。通過建立分解模型,不僅使學生把難以理解的過程細化,而且更能培養(yǎng)其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用關聯(lián)過程建立等效模型。

等效模型往往是以概念模型為基礎的,是通過對現(xiàn)象本質的認知,從而把兩個看似不同的物理過程相互關聯(lián),其實他們在本質是都是基于同一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所以,可以把表面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或過程轉化為已知相對簡單的模型去理解。例如,在圓弧形光滑的軌道內做周期滾動的球體,通過關聯(lián)后,我們就完全可以把它建立成與之等效的單擺模型。

(五)將學科交叉建立數學模型。

其實這點是毋庸置疑的,長期以來,數學方法都是進行物理研究的常用工具之一,甚至可以說,數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著物理研究的發(fā)展[3]。所以在高中的物理教學中,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分析物理現(xiàn)象,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善于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特別是以后有可能從事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話,這樣的方法尤為重要,所以有必要從高中的物理教學工作中就逐漸滲透此方面的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物理,通過建立一定的物理模型來輔助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并加以靈活的應用;另外補充說明一下就是,物理模型的構建必須以高中教學大綱為前提條件,以科學實驗為事實基礎,再通過教師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發(fā)揮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學當中的實效性。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九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許多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要通過高一的學習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階段掌了學習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2、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個較大的臺階,只有跨過了這一臺階,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變化是知識要求的變化。初中物理是通過現(xiàn)象認識規(guī)律,有些同學在初中學習物理時,以記憶為主,而且效果也不錯,但高中物理則通過對規(guī)律的認識理解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如果現(xiàn)在學生還以記憶的方法學習高一物理就會導致在物理學習中不求甚解,必將成為高中物理學習的一大障礙。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對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引導學生去理解物理規(guī)律、研究高一教學重點和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及時了解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備好課、上好課外,還要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且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解決這些困難。在前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困難,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1、學生在描述物理現(xiàn)象、表達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解答物理問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不能較準確地使用物理語言。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避免教師一言堂。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多給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去描述物理現(xiàn)象并通過自己的抽象、歸納出物理概念。

2、高一物理一開始就遇到矢量的學習,讓一些學生不知所措。從標量到矢量是學生對自然界量的認識在質上的一次大飛躍。對于已接觸了十幾年標量的學生,這個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經地義”,現(xiàn)在突然變了,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和可能等于0,而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學生難以接受。

3、在解題的時候審題不清,解題不規(guī)范、不嚴謹,缺乏條理和邏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規(guī)范,課堂上進行例題分析時,應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是一門科學,只有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才能學好物理。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習慣非常差,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yǎng)成。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guī)范作圖,然后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yǎng)成一個規(guī)范作圖的習慣,并且善于把一個物理問題準確地用圖表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三是規(guī)范解題過程。四是做作業(yè)時獨立完成任務。

四、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程在高一階段學生要面對八大領域,14個科目,每個科目的時間都比較少,學生課后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較少。物理科目每周只有四節(jié)課,如何在較少的時間內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讓學生接受所學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講解人走路所受摩擦力時,應用flash動畫講解起來非常容易,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把問題講清楚,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是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為了避免物理課堂的枯燥乏味,課本上有的實驗我們必須做,課本沒有我們要創(chuàng)造出一些演示實驗。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設置實驗情景,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得出結論。那么,實驗的思想意識就會形成,實驗的方法就會掌握,實驗的設計和操作等綜合能力就會真正得到提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

六、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

主動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動力,是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的源泉。只有對物理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學習,發(fā)掘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點很重要。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和濃厚的興趣去學習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如在講“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號發(fā)射過程的視頻和費俊龍?zhí)辗^圖片,這樣的引入,能迅速激發(fā)學生興趣。總之,教師應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在新課程理念下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整個中學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發(fā)和促進作用。

文檔為doc格式。

物理教學論文通用篇十

初中物理教學中,單純的以演示實驗來引導學生觀察,雖然通過師生互動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形成知識構建,但畢竟學生沒有親自參與,體驗不夠深刻。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不僅教師要優(yōu)化演示實驗讓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知,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動”起來,邊學邊實驗。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就其中的一個片段、一個例子、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小實驗。提倡多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多參與互動。多實驗,讓學生在經歷實驗中掌握物理知識,培養(yǎng)其探究能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倡邊學邊實驗,雖然小實驗不會像演示實驗那么順利進行,但對學生的應變能力、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都具有積極意義。以“磁場”的教學為例,對于磁場的磁性和指向性、磁體有兩個磁極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等知識點,要是講授的話很快就完成了,然后再讓學生背誦,學生也能很快記住,但卻不能讓學生較好理解。故而在教學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準備一些小物品,如硬幣、大頭針、木塊之類,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用磁鐵去嘗試能吸起那些物品,引出磁鐵具有磁性的知識點,然后再引導學生玩磁鐵對對碰游戲,增強學生對“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的感知,讓物理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同時,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邊學邊做,可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小實驗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二、改革實驗教學模式,提倡分組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分組實驗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展開實驗探究。一般初中物理教學中分組實驗以測量性、實驗性和實用性的實驗為主,更多的讓學生在分組實驗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通過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從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分組實驗來看,學生實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教師在實驗前沒有組織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學生在實驗中對實驗目的不夠明確,另一方面是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沒有較好的發(fā)揮,從而導致學生對實驗步驟、結論不夠清楚。因此,組織學生展開分組實驗,一要做好課前預習指導,二要注重在實驗中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和探究。以“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教學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復習小燈泡的電阻測量方法引出電功率的測量,引導學生根據測量要求和之前討論的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引導學生實驗,實驗中教師巡視并根據學生實驗情況進行指導。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因實際電壓超過了額定電壓導致小燈泡燒壞,而學生對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并不明確,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步驟進行引導,實驗中可先根據學生的實驗方案作出指導,教師幫助學生修改方案后再實驗。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額定電壓值的1。2倍,然后觀察燈泡發(fā)光情況,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學生設計方案時就可能忽略額定電壓值,教師檢查學生實驗方案時就應做出指導。學生實驗后教師要先引導小組學生對實驗結論進行總結,然后再根據實驗現(xiàn)象進行點撥。

三、緊密聯(lián)系生活,注重拓展課外實驗。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外實驗很少,因為教師更注重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實驗以應付考試,而這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沒有太大意義。其實,生活和物理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就初中物理而言和生活的聯(lián)系很密切,很多物理知識都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物理實驗教學中提倡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了解物理,在生活探究中學習物理,這不僅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都有積極意義。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切實把握好實驗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在課后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探究,以此來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光的折射”的教學后,讓學生在生活中用不同的實驗去驗證,如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制望遠鏡、顯微鏡等,如“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教學后,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吸熱情況進行實驗探究。組織學生展開課外實驗,一要考慮安全性,要保證學生能安全地進行實驗,最好能在家長或教師的監(jiān)督下進行,二要注重實驗后引導學生總結,讓學生能從實驗中獲得感悟。

四、總結。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定要明確實驗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綜合應用好演示實驗、課堂小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以此促進學生更好地構建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