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復旦申請書 復旦進校申請(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20:20:12 頁碼:8
復旦申請書 復旦進校申請(三篇)
2023-01-11 20:20:12    小編:ZT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2023年復旦申請書(精)一

先談下報考問題,假如選擇復旦的社會學概論和統(tǒng)計學的考試科目,那么就有兩個專業(yè)可以考取,一個是社會學專業(yè),一個是人口學專業(yè),社會學招收人數(shù)明顯多于人口學,在社政學院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研究領域,幾乎只有公共課在一起上,具體出路筆者不是很了解,不過所謂“大文科”的觀念,都屬于文科,區(qū)別不是很大,主要還看個人修行,從今年的錄取分數(shù)來看基本差不多。

筆者在這里簡要說下自己的歷程:

20xx年7月 決定考研,給社政學院的導師群發(fā)email,幸運的和一個導師聯(lián)系上,去見了一面。筆者覺得運氣好的話聯(lián)系上導師,尤其聯(lián)系上將來面試老師的話會用處很大,當然這種幾率不高。

20xx年8月 當時還在上班,就拼命擠時間學習,期間的方法包括把參考書撕了用公司掃描儀掃到電腦里看;哪怕利用在麥當勞的時間背點材料。不過需要承認,這種記憶方式斷斷續(xù)續(xù),不是很系統(tǒng),只是粗略的看完了一本半的社會學參考書,一本半的統(tǒng)計學書。看完的感覺是自己應該可以搞定。

20xx年9月 辭職。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考研的目的更多的是證明自己,真要是和工作做個機會成本分析的話,務實的上海人可能會更多的選擇我這份工作吧。

既然正式復習了,首先我盡量減少和外界的聯(lián)系,影響越少越好。

接下來面對2門專業(yè)課考試,2門公共課考試:

政治:筆者幾乎買了市面上所以版本的輔導材料,不是炫耀,是想把自己豎成反面教材,我看的是任汝分的書,要是讓我再選擇一次的話,我可能就會改變想法了,紅寶書可能更詳細些。 外語:這個是我的強項,基本沒有怎么復習。

社會統(tǒng)計學:最難的一個科目,不是說參考書難,是考試題目難。搞到歷年真題還是很有必要的,除了20xx年以外,每年的都不簡單。參考書中盧淑華的是基礎,李沛良的是重點,李的后面有些高級統(tǒng)計的內(nèi)容,以前從來沒有出過計算題,今年就出了??紡偷┑脑?一道大題真的可以決定命運,所以安全起見,高級統(tǒng)計的內(nèi)容至少把公式背下來,而且也會運用為妙。還有幾本補充的教材也要看,筆者補充了3本,《統(tǒng)計學原理學習指南與習題集》(美)卡茨米爾 著 (重點看) 《統(tǒng)計學》(美)m.r.斯皮格爾 (很厚,taobao上當時可以買到影印版)《社會研究中的基礎統(tǒng)計學》(第九版)(內(nèi)容比較簡單,瀏覽了一遍),條件允許的話去復旦聽聽本科的社會統(tǒng)計學課,會有幫助。老師還算友好...把以上能準備的都準備掉,考試的時候還需要一點靈感吧。

社會學概論:不超綱。重點是那本高教出版社的,要會背。還有那本外國人編的書每年都有不少題目,還是需要認真翻看的??荚嚨臅r候盡量多答,有些合理的,出眾的觀點分數(shù)會更高。 20xx年12月 復習完畢,每天的任務只是不斷的把忘記的內(nèi)容再背下來,很枯燥,而且身體有些透支,千萬不要生病,注意休息。

20xx年1月 迎來考試。

20xx年4月 復試?;究砍踉嚦煽?..復試比較機械化。

筆者感覺考復旦普通的專業(yè),需要至少兩門考試出眾,另外兩門考試大眾水平就可以了。假如是很好專業(yè)的話,就需要3門考試成績超出大眾水平了。

亂??佳腥四軇谟兴冒?加油

2023年復旦申請書(精)二

前天擬錄取通知出來了,看到系統(tǒng)里的“您已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才恍然今年秋高氣爽的九月就要去復旦了。去年得到兩位學姐特別大的幫助,曾誓言,考上,一定要分享一下過程,今天過來兌現(xiàn)承諾了。今年復旦社會學第一名429,第四名411,跟這些大神相比我實在不算突出,最終能錄取也全仗上天恩賜。不敢說什么經(jīng)驗,只是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得到兩位學姐很多很多的幫助,自己備考也摸索出一些東西,希望也能幫助到后來人。我就以大家包括我在內(nèi),復習中最關心和最疑惑的問題為引來寫吧。我是跨專業(yè)考的,所以一些建議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喲。

1. 大家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選擇社會統(tǒng)計學還是數(shù)三?

各有優(yōu)缺點。數(shù)三:優(yōu)點是能考高分特別是對大學學過高數(shù)的理工科學生根本不怕數(shù)學,缺點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對于數(shù)學不好的同學或大學根本沒學過數(shù)學的文科生,想考高分的難度很大。關于社會統(tǒng)計學,江湖上關于復旦社會學的一個傳說就是其統(tǒng)計學考的如何如何難,因此也嚇走了一大批理科稍弱的同學,其實沒那么夸張。其優(yōu)點:有兩本參考書,花的時間不會有數(shù)三那么多。20xx年之前題目都挺難,近幾年簡單化,特別是去年和今年據(jù)說都特別簡單,沒有涉及多元統(tǒng)計的部分。缺點:想考高分不容易,150分里有大約70分的非計算題,易失分。不能確定老師在今年到底是難還是簡單,往年都出現(xiàn)過偏題和怪題,所以需要全面的復習。

2.社會學概論如何復習?

難度:復旦社會學偏重統(tǒng)計,南大北大人大基本都考的是社會學理論,復旦是考社會學概論,要簡單的多,而且非常重視古典社會學理論,韋伯和涂爾干的理論來來回回考了n遍了,幾乎沒有涉及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的理論,但是今年20xx年的考題中涉及一兩道,但是是可以選做,12道里面選10個的那種,因為我沒復習過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理論,沒選那道,以前從來沒有過,不知道接下來出題風格會不會變化。

參考書:波普諾的《社會學》;劉豪興的《社會學概論》;鄭杭生的《社會學概論新修》。因為我看了20xx年一個學長的帖子說,重點都在波普諾上面,所以我是重點復習了波普諾的書。事實證明也是,名詞解釋幾乎全部是來自波普諾的那本參考書,基本是考的最多的。劉豪興的書因為是復旦老師主編的,考的也很多,今年的一道論述題只有那本書上有,看真題就知道前幾年考的特別多,近兩年稍微少一點。鄭杭生的那本書,有人說不重要,因為又多又難背考的不多,我個人覺得那本書上的理論比較成體系,講的比較清楚,也要看。我今年復習的以波普諾、劉豪興的書為主,上面的理論概念基本要全掌握,鄭杭生老師的書做輔助,補充著看。

復習方法:僅做參考。第1步:第一遍通讀波普諾的書,因為很有趣能夠讓我這個跨專業(yè)的快速了解和理解社會學時干什么的。第二遍開始做筆記,波普諾的書很厚,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但是重點一目了然,那些概念性的,比如什么是社會分層;還有一些理論,在書本上都很明顯,直接把重點提出來做筆記,有利于最后階段的背誦。當然后來我在百度文庫里直接下載了波普諾的書的重點,非常省時間,自己再補充補充就行了,總之就是把厚書變成薄的筆記本。第2步,開始看劉豪興老師的《社會學概論》,因為是復旦老師主編的,真的會出很多題,書是自考的書,非常好背,好掌握,先通讀一遍再重點背誦就可以了。第3步,看鄭杭生老師的書,這里要提一下,關于社會學的定義并沒有統(tǒng)一的,鄭杭生老師的書認為社會學是關于社會良性運行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這基本是人大那邊的觀點,但是很明顯劉豪興老師的書里認為社會學就是研究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科,這應該是復旦這邊學校的看法,所以我個人認為要跟著報考的學校老師的思路和主流觀點走。所以建議復習鄭杭生老師的那本書,可以前兩本書為重點這本輔助著看,當然如果要考人大的話,你懂得。

上述三本參考書是基礎,應該再補充看一下《社會學理論》的書,雖是考概論不考理論,但是簡答題和論述題還是很多理論內(nèi)容的,特別是韋伯和涂爾干兩位大家的理論,應該全方位掌握,幾乎每年必考的論述題呢。我復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在圖書館找?guī)妆纠碚摰臅?,把主要的理論,沖突論、功能論、還有韋伯涂爾干帕森斯等人的理論都系統(tǒng)化地整理好,對考試特別特別有用。然后就可以做真題了,先分析真題,把每一題考的是哪本書上的都標出來,就能把握住重點,也建議在前期就標出來,復習更有方向。真題,非常非常重要,20xx年考的題幾乎全部來自于往年的真題,做真題的時候一定要認認真真下筆寫,名詞解釋注意準確性,簡答題和論述題注意邏輯性,多下筆寫,考場上才能寫得好。我是一個不會背書的人,很多時候都不能把概念和理論記得和書本完全一樣,但是我非常注重理解,理解非常重要,理解了,才能把握住社會學的思維和社會學分析問題的思路角度。

3.社會統(tǒng)計學如何復習?

必備資料:參考書兩本(盧淑華的《社會統(tǒng)計學》和李培良的《社會統(tǒng)計的研究運用》),一本習題集(卡茨米爾的《統(tǒng)計學原理學習指南與習題集》),一份真題(盡量搜集到每一年的)。

復習方法:社會統(tǒng)計學的150分,試卷上一般8道題左右。其中非計算題65分左右,一般3道;計算題85分左右,一般5道題。計算題如果只考初級統(tǒng)計的內(nèi)容就很簡單類似課后練習題,以前有幾年涉及到李培良書的最后多元統(tǒng)計部分,就會有點難。非計算題,多是和統(tǒng)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有關的,有時候考的兩本參考書上沒有,所以要多看一點統(tǒng)計學的基本概念的書。

我復習時,前期把重點放在了計算題的復習上,因為公式很多的,如果以前沒學過,純粹自學是要花時間和心思的,公式不能死記,要理解為什么,活用,有時候題目稍微靈活了,不能變通就會做不出,往年的真題有這種靈活的題。第1步先把盧淑華老師的書認真的看一遍,例子都自己認真做一遍,公式都理解了,每一章的邏輯關系也把握住。第一遍看書完成后,先自己按照畫一下整本書的體系圖,把公式默寫一遍。然后把課后習題,認真當做考試做一遍,做完后對答案改正。第2步開始看李培良的書,一樣的,注意理解公式理解統(tǒng)計學的原理,前面和盧淑華的書沒什么差別。到多元統(tǒng)計,非常難,但是硬著頭皮也要掌握了。多元統(tǒng)計部分應該是從詳細模式到因徑分析那一章的都要認真掌握,特別是多元回歸與相關那一章(ps我書找不到了,所以具體章節(jié)都忘了),后面的幾節(jié)理解概念就成。多元統(tǒng)計部分必然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比較難,而且還不一定考,比如20xx年就壓根沒考而我花了大量時間,但是多元統(tǒng)計一旦考了就是至少30分,如果沒掌握,就可惜了。所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書看完后,開始做課后習題。第3步,做卡茨米爾上的練習題,從頭到尾每一題認真做完,花不了多久時間的,做完后,基本上統(tǒng)計學計算題沒太大問題了。第4步,做真題,要求每一題都要做好,想盡各種辦法也要把每道題都弄明白,因為太容易考往年考過的了。非計算題的復習方法就是先掌握所有真題上出現(xiàn)的論述簡答題,然后你就能明白非計算題都是怎么出的重點在哪,再認真復習兩本參考書,看看哪些可能考得到。另外,可以再補充一本基礎的統(tǒng)計學的書,圖書館一般都有,能有助于把握統(tǒng)計學基本的東西。

最后作為參考,我兩本書的課后習題都做了兩遍,真題做了三遍,練習冊上習題一遍。這樣上了考場,會發(fā)現(xiàn),題目可能比課后練習題都要簡單,但是在沒上考場之前,必須做足一切的準備。

關于復試,寫復試經(jīng)驗的很少,復旦往年的復試據(jù)說比較隨意,老師會和你聊聊你喜歡的書,感興趣的社會學理論,還有統(tǒng)計的一些問題。但是今年20xx年,復試就變了,當然也是先筆試社會學研究方法,面試直接抽四道專業(yè)課的題,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兩道社會學理論兩道研究方法的題,很專業(yè),社會學理論的題很類似于初試的論述題,很不幸,今年我抽到的涂爾干的一個理論和韋伯的一個理論都不太會,回答的也不好。所以,初試后,準備復試也不能大意,多看些書,韋伯和涂爾干的理論等古典社會學理論是一定務必要掌握好啊,社會研究方法也要認真復習,有筆試有面試,對于跨專業(yè)的沒學過的更要好好復習啊。英語面試就是老師隨意問你個問題,很簡單。總之,復試還是很考察綜合能力的,初試結束后,放松之余還是要多看一些社會學的書。

我寫的都是自己備考的過程,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但是可以作為參考,這些都是基礎,想考出好成績,需要做的更好。本科學校不好的不要怕,感覺自己數(shù)學不好的也不要怕,你如果確定了報考復旦社會學,就用心靜心好好復習,多努力一分希望就會多一點。記得去年一個學長的一句話“考研就是閉著眼往前跑,你永遠不知道競爭對手有多快,你也不知道競爭對手在你前面、后面還是旁邊,你能做的只能拼盡全力往前跑,能超過一個是一個,終點之前別盲目自信更別盲目不自信,不到終點絕不自棄決不放棄”。在備考的過程中,因為暑假準備了另一場考試,后面又耽誤了一些時間,到了12月份復習時間很緊張很絕望,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考上了,但是每天都告訴自己,再堅持堅持再努力努力,萬一考上了呢?堅持到最后,真的僥幸進了復試,僥幸被錄取了。

我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寫上了,可能很多問題還沒涉及到,接下來到6月30號,如果有什么問題想問,都可以在后面留言,我會過來盡我所能的解答。但是很多回答,也只是個人經(jīng)驗哦,可作參考,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吸收。我這里有真題、課件等電子版資料,可以發(fā)給有需要的,或者我會上傳到云盤,有需要的自己去下載。如果,想考社會學,復旦大學社會學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它統(tǒng)招的人越來越少。加油,復旦大學值得努力,值得拼搏,值得堅持到最后。

2023年復旦申請書(精)三

黃仁宇先生在《萬歷十五年》中寫道,凡事可從技術上加以解決的事,不必先冠以道德的爭論。中國古時,人們重道德敘事,而不從技術上加以解決,是很多悲劇的根源。

今日上海踩踏事件,同學們指責媒體,通篇皆為泛道德化指責,忽略操作而直奔操守,實在令人遺憾。

對一篇新聞報道,我們首先應明白,媒體可以報道什么。

網(wǎng)絡時代人們對個人信息極為敏感,但往往忽略很多信息是由當事人主動公開的,并不具有隱私性質(zhì)。如人人網(wǎng)、微博、qq空間,推特,只要當事人主動發(fā)布,這些信息不僅是對媒體的公開,而且是對每一個能聯(lián)上網(wǎng)的人類的公開。在現(xiàn)今這個公開范圍約為60億,其非隱私性也不以當事人生死而變更,媒體引用無礙。

還有一部分個人信息并非當事人主動公開,但由于我們各自的社會活動必然產(chǎn)生信息交換,同樣不具有隱私屬性。比如我就讀一個班級,這一信息必然為學校、班級和同學所獲知,為信息交換的雙方所共享,只要我的同學們愿意,也即受訪者合意,媒體完全可以采用。而是否應該透露這些信息,選擇權在受訪者而非媒體。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看相關報道,媒體引用信息無不來自當事人的公開信息,以及受訪者的正式采訪。記者即沒有攻破死者的郵箱,也沒有偷聽死者親友的電話,何錯之有?

我們己討論了媒體可以報道什么,有邏輯的同學這時已經(jīng)想到了,媒體可以報道,并不代表應該報道,或者必須報道。誠然,操作之后,還是離不開操守。

然而誰來決定應不應該報道是個復雜的問題,這里不展開討論,只說一個粗淺的結論:媒體報道應追求公共價值最大化,在不涉及公共價值時,應尊重當事人的意愿。上海踩踏事件對死者的報道,公共價值何在,這個問題可以另在討論。重點是,對這篇報道擁有最大意見權重的,是死者的親人。

在事件發(fā)生后,網(wǎng)上有貼子勸告媒體不要采訪家人,以及親友不要接受采訪,名為“二次傷害”。這里要告訴大家,請不要妖魔化采訪,采訪并不造成“二次傷害”,不正確的采訪才造成“二次傷害”。如果你們愿意傾聽我們的故事,很多時候,是親人主動向我們傾訴,他們希望遇難者被記住,而不僅僅是一場事故中的數(shù)字。

如果親人愿意講述,媒體理應報道,如果親人拒絕,媒體理應不打擾。事實上,己有報道在與家人溝通后撤回了,并無技術和倫理上的暇疪。...

那么問題就來了,這個事件中關“復旦學生”什么事兒呢?“復旦學生”既沒有證明記者操守有問題,也無權替死者親人做決定,以此為主語發(fā)出的公開信,只能用一句話形容:你們可真是太矯情了。

xx年x月x日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