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 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大全(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08:08:26 頁碼:11
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 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大全(六篇)
2023-01-11 08:08:26    小編:ZT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一

1、美化、綠化校園營造良好環(huán)境是整合教育資源、合力育人的重要舉措。

2、綠化校園營造自然美景是陶冶師生情操的重要載體。

3、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美化的重要內容。

4、校園美化包含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師生的思想境界、言行舉止,也是校園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校美化綠化工作的指導思想:

通過校園美化綠化,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展示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為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供精神支持。

三、美化綠化工作目標: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精神環(huán)境;通過加強學校綠化建設形成學校的物質環(huán)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

四、美化綠化工作亮點:

1、以綠化為主要內容的校園美化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2、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校園美化的重要內容,深入人心,并付諸行動。

五、具體工作及措施:

校園外部環(huán)境,是學校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好衛(wèi)生工作,凈化校園環(huán)境,落實并強化衛(wèi)生掃除、檢查制度,衛(wèi)生區(qū)每日定時清掃并隨時保潔,做到室內外地面整潔,無痰跡、廢紙、煙蒂、果皮等雜物;校內垃圾日產日清,垃圾和果皮箱外表清潔,無垃圾暴露,無衛(wèi)生死角。

2、校園綠化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根據中心校統(tǒng)一規(guī)劃,設置具備育人功能的景點,做到點面結合,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

3、不放過邊邊角角,對校門口、樓后等待綠化的地方進行了整翻、移栽。為提高綠化率,對已有草坪進行了雜草清理和整理補苗,清除影響校園環(huán)境綠化的枯枝敗葉,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4、在校園里增放一些盆花,各個班級、辦公室也放置一定數量的盆花,使校園內外的綠化面積不斷增加,校園處處有綠意盎然,鮮花盛開,成為師生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5、在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工作的同時,養(yǎng)護好花木,為了進一步管理好學校已有的這些樹木,學校安排定期澆水施肥,認真做好校園花草樹木的修剪整理工作,及時噴灑了藥物,防止了病蟲害。

校園美化綠化工作,我們本著“追求高品味,著眼實用性,科學規(guī)范,合理高效”的原則,堅持全員參與,立足實際,突出特色,使校園形象更美、校園環(huán)境更優(yōu)、校園品位更高。師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學習和工作。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二

摘要:長期以來,學校管理一直青睞制度化管理,對非制度化管理缺少理性思考,班級管理也是如此。隨著"人本管理"思想在學校管理科學中地位的不斷凸現,人際關系也越來越被認同為學校管理科學中的新視點。本文通過班級人際關系的解讀、體認與建構,試圖尋求一條班級管理最優(yōu)化的新路,從而為教育教學改革服務。

關鍵詞:人際關系;管理效益;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應該追求的理想目標。

怎樣才能實現我們所企求的理想化的班級管理模式呢?筆者認為,其切入點在于改善班級人際關系,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廣大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廣大師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互惠共生,最終實現班級管理最優(yōu)化。

1.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級的和諧首先是學生之間的和諧,同學之間既是學習中的合作者、競爭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與伙伴。同學關系處理好壞對于和諧班級、和諧校園的建設具有重要影響,不僅影響到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還會影響到班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今天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自私狹隘、驕縱任性、自以為是、以我為中心等毛病普遍存在,因此班級內部矛盾出現在所難免。如不妥善處理必將影響班風,影響班級和諧。我把"珍惜緣分、重視友情、與人為善、淡化矛盾、為人寬容"的觀念灌輸給每一個學生。對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傳,正面引導。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通過談心班會討論學生、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形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團結、學會寬容與友愛、學會換位思考,并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營造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2.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活動中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關系,是創(chuàng)建和諧班級的核心內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對整個教育教學過程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要做到師生和諧,就要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中國過去有句古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大概概括了傳統(tǒng)和諧的師生關系。而新型的師生關系則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是學生的朋友。如何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如何實現師生和諧呢?我認為班主任應始終堅持這樣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空間;賞識學生、鼓勵學生,營造一個個性發(fā)展、天天向上的空間;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營造一個互愛互助的空間。并應隨時注意調節(jié)師生的心理距離,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走進學生中間,關心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切實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力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3.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

和諧的班級,離不開任課教師的和諧。營造和諧的班級離不開任課教師的團結協作,僅靠班主任的單打獨拼遠遠不夠。班主任應營造自身與任課教師、任課教師與任課教師之間相互尊重、互諒友愛、團結協作的和諧關系。加強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尊重。聽取任課教師的建議,幫助其樹立威信,協助改善師生關系,化解任課教師之間的矛盾,做好協調,絕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發(fā)揮最大效應。

4.體認"以生為本"的班級人際關系管理新思維

人本主義管理思想給予班級管理的啟示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只有牢固地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每一類兒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達成班級管理最優(yōu)化的目標。

對待人緣型兒童,我們既要實事求是地肯定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點,讓他們充滿信心,不斷進取,爭取更優(yōu)異的成績;同時又要一分為二地分析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他們在成績面前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使他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有效地克服驕傲自滿情緒。另外,還必須教給他們人際交往的一般技能和技巧,引導他們主動地接觸其他同學,不游離于班集體,與其他同學互惠共生、共同發(fā)展。對中間型兒童,我們的方法是:首先,利用中間兒童的優(yōu)勢,合理地安排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在工作中體現自身的價值,從而促使他們向好的方向轉化;其次,吸收中間型兒童參與班級管理,使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增強信心、體認人際協調的作用,從而自覺自愿地與別人搞好關系;再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余活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團結的魅力。對待嫌棄型兒童,我們要講究方法,因為這部分兒童與班集體心理距離大,對老師和其他同學懷有拒絕和抵觸情緒,且常常處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場之中,自尊心十分脆弱。因此,要幫助這類兒童建構好人際關系,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必須尊重他們,保護他們脆弱的自尊心;第二,要時時用"放大鏡"去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設法使嫌棄型兒童能看到自己的"光明和希望";第三,要求其他同學首先是班主任老師要率先垂范,帶頭接納嫌棄兒童,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嫌棄型兒童與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心理距離逐漸縮小,進一步達到心理上的"磨合"。

5.建構班級人際關系最優(yōu)化的具體方法

建構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的方法很多,這里主要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5.1 情境熏陶法。所謂情境熏陶法,就是創(chuàng)設一種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感受到集體的魅力,從而在內心中自覺自愿地對班級產生一種向心力。這種方法對班級人際關系的改善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運用這種方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成一種和諧的文化氛圍。具體措施有制定班級公約、張?zhí)从嘲嗉壷髁魑幕臉苏Z、定期更換班刊、設立好人好事記錄簿并定期總結評比。(2)加強班風建設。班風是一個班級精神面貌的反映。實踐證明:班風正,則人際關系和諧,群體的凝聚力強,集體在這種狀態(tài)中能發(fā)揮自身的最大潛能??梢?,加強班風建設對改善班級人際關系對改善班級人際關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在班級中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輿論是一種群眾性意見,它對班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的言行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輿論對協調班級人際關系、鼓舞正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2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各種競爭非常激烈,精神壓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難免會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沖擊,并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糾葛和沖突,由此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著心理疾病的煎熬。

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有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者約占人口總數的20%。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一定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動之中,有效調節(jié)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郁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5.3 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高尚情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道德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禮儀的總和,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核心。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定要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高尚情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誠實守信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華文化中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以誠信立人,以誠信立國,以誠信求發(fā)展。和諧的人際關系應該是誠信友愛的關系,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要求,是友愛的前提。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信任和理解;沒有友好關愛,更無從談社會和諧。

5.4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堅持真理,糾正錯誤,增強團結。恩格斯指出"團結并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4]423。在人民內部,要從團結、和諧的愿望出發(fā),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糾正錯誤,解決矛盾,從而達到新的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5.5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2]全國黨代會的報告里第一次出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字眼,這一亮點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原則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避免不良心態(tài)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tài)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要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3]153,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減少群眾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增強本單位、本部門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王建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中央文獻出版社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三

一、音樂教師應注重加強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

(一)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

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是每一位音樂教師必需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有:聲樂、器樂、舞蹈、創(chuàng)編和改編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等等。術業(yè)有專攻,音樂教師的特殊性就體現在他(她)的專業(yè)特長中,如果一位音樂教師對所教的歌曲不能完整的有表情的范唱,不能撥弄一兩樣樂器,不能組織課外藝術活動的話,很難想象,他(她)能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立足,學生也很難信服這樣的音樂教師?,F代多媒體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如果盲目的依賴課件、音響等一些硬件設施,這就成了本末倒置的做法。音樂教學屬于人文課程的學科性質,教師生動的范唱、演奏、表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創(chuàng)設師生間和諧的人性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才會在心中播下真正熱愛音樂的種子。

(二)優(yōu)良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藝術持久和穩(wěn)定的興趣和愛好。筆者在課堂上曾設置過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五分鐘的才藝表演;讓舞蹈、情景劇進入課堂;開設“流行風———流行音樂賞析”;搞班級音樂會;鼓勵學生寫音樂隨筆,并將他們當中的優(yōu)秀作品發(fā)布在音樂網站專欄上,歌曲創(chuàng)編等等。實踐證明,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二、音樂教師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化修養(yǎng)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在音樂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當你把所講的內容巧妙的與時代背景、民族性格、風土人情等知識聯系起來,再加上教師準確流暢的表述來分析音樂作品時,學生總是樂于關注的,同時,給他們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例如,在欣賞《華夏音樂之光》這一課時,可以中華民族發(fā)展史為脈搏,襯托出民族音樂的時代特征。又例如,在學習《音樂和民族》單元時,從民族性格、地理環(huán)境、文化習俗的角度來區(qū)分各地民歌。這樣一來,通過比較的方法,學生不僅了解本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還透過音樂開闊了思維,理解了世界多元音樂文化?!盎我捉◤B,沙地筑塔難”。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的深度和廣度。有了良好的文化水平的積累和鋪墊,音樂教師的藝術水準才能水漲船高。

三、音樂教師需要具備開放的學習意識

有句話說的好:學生永遠是新的,如果教師停步不前,必會遭到歷史的淘汰。音樂教師需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廣泛的學習興趣,及時研究音樂教育的最新成果,參加各級各類的參賽課、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向同行和專家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善于將新知識運用到教學中。不僅要向同專業(yè)的老師學習,也要向不同專業(yè)的老師學習,例如在執(zhí)教欣賞《音樂和詩歌》單元時,可以向語文老師了解中國古代詩詞方面的知識。執(zhí)教欣賞《音樂和時代》單元時,可以向歷史教師討教相關知識,如此給予學生寬廣的視角和思維空間,方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善于向學生學習,這是一個能使自己“事半功倍”的教學資源。學生是一個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體,他們的思維可以講是一種永不衰竭的“活性資源”。教師不妨將時間、空間適當的留給學生,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從“一個等待填滿的容器”變成“一枝被點燃的火把”,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學生身上吸收到大量時尚新鮮的元素,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音樂教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

俄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烏辛斯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學生心靈是一縷非常有益的陽光,而這種陽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是重要人物,是參照、是榜樣。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形成無不受教師的言行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教師常表現的煩躁、易怒,使學生常處于緊張和焦慮之中,課堂就很難營造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相反,如教師常表現出友善、愉快等情緒,并積極關注、理解幫助學生,學生則會自尊、自信、快樂,并進而接納自己??傊?,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影響非常大。這就需要我們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客觀的看待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正確的疏導和緩解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開創(chuàng)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工作氛圍?!皬V博其知識、完善其專業(yè)、高尚其志趣、澄清其品格”。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需要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的使命。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四

《商務禮儀指南 》

作者

(美國)佩吉·波斯特(post.p.)

(美國)彼得·波斯特(post.p.)

內容簡介

正確的商務禮儀并不是死板的“規(guī)矩”,它是以考慮周到、尊重他人和誠實的方式在商業(yè)活動中對待他人。人們對穿著牛仔褲上班已經習以為常,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對禮儀已漠不關心。無論你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絕對是你獲得事業(yè)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各種商務場合中得體和正確的禮儀,不但令同事愉快,合作伙伴信任,還會幫助你與商業(yè)伙伴建立起廣泛、牢固的合作關系,推動大家奔向共同的目標。

誰都免不了出錯,不是沒有及時回郵件,就是不小心飆出一句臟話。但這些錯誤可能無傷大雅,對嗎?在言行舉止上,我們真的需要做到盡善盡美嗎?不客氣地說,我們確實需要如此。

佩姬·波斯特(peggy post)和彼得·波斯特(peter post)重新編寫了其祖輩埃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的經典著作——《商務禮儀指南》(the etiquette advantage in business)。他們認為:“在許多工作場合中,舉止得體不僅能令你表現得更友善和自信,使人們更樂于與你共事,還能提供給你許多重要工具,幫你和你的公司達成目標”。

社會習俗在飛速改變,家庭與辦公室的界線愈發(fā)模糊,即使最精通禮數的人也時常感到困惑。因此,禮儀指南這類題材經久不衰,比如中世紀,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1530年曾為男孩寫過一本禮節(jié)指南的書,其中包括不亂動、不撓癢等細節(jié)?!岸Y儀小姐”和波斯特家族等禮儀專家持續(xù)受到信任和追捧?!妒濉?slate)雜志“親愛的普魯登斯(dear prudence)”以及《金融時報》“親愛的露西(dearlucy)”等專欄也層出不窮。

在當今辦公環(huán)境中,惱人瑣事依舊屢見不鮮。比如,你的鄰座打開一份怪味四溢的便當,你的同事對著手機怒吼……你該如何應對這些情況?職場規(guī)則不斷改變,難道這意味著基本的禮儀標準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其實不然。波斯特家族在書中這樣總結:“良好的商務禮儀并非是一套亙古不變的‘規(guī)矩’。事實上,多數人所說的商務禮儀只不過是一些常識,比如要考慮周到、尊重他人,并在商務場合中以誠待人。”馬丁母子的書則幫我們區(qū)分了禮貌和禮節(jié):“禮貌是舉止得體的原則,禮節(jié)則是在特定場合中需要恪守的規(guī)則”。因此,禮貌待人這項原則并不會改變,但是禮節(jié)會不斷演變。懂得這一點,你就不難區(qū)分二者。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各系代表。大家下午好我是數計系*班,我叫。很榮幸能有機會來參加今天的報告會。

對于大學,我覺得大學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使大學生學到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大學生們學會如何適應新的環(huán)境并具備在新環(huán)境中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這就需要現在的大學生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素質、較強的專業(yè)素質、健康的心理和強健的體魄。

大學生的素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文化素質。主要指大學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道德品質,包括真誠、勤奮、有責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識,包括歷史知識、社會知識、文學底蘊、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2、專業(yè)素質。主要是指大學生的本學科、本專業(yè)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3、心理素質。主要指大學生應有的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如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健全的人格等等。

4、身體素質。主要指大學生應該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

要想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我覺得首先,大學生應當樹立均衡發(fā)展的觀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目前真正做到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學生在某一方面比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對落后。特別是一些理工院校,同學們的學術研究氛圍比較濃厚,但是同學們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卻并不豐富,所以給人的感覺理工科院校的學生不活潑,缺乏青春的朝氣。而文科院校的學生雖然知識面比較的寬廣,可是他們相對缺乏科研的鉆研精神。專業(yè)素質和人文素質兩方面是必須兼顧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注重文理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是要傳授文學、歷史、哲學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一種歷史感,它不僅有助于在專業(yè)領域內更有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善于深思熟慮,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在心理素質方面,我們所做的工作還很不足,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能夠面對挫折失敗的打擊,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對事情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能夠不斷的發(fā)現自己心理上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為在這個方面自我這個主體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學校應當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大學生素質提高。高等教育要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必然要求我們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大學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面向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進入21世紀,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更加需要大量能夠在祖國建設中擔當重任的高級人才,以加快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加速與世界接軌的步伐。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對大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大學生要想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就必須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推薦人文素養(yǎng)申論句子范文匯總六

[論文摘要]在當今這樣一個與時俱進、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人才的質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與前途。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主要的還是轉變素質教育的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呼吁社會共同參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素質教育 教育實效

在當今這樣一個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人才的質量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與前途。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的方法有多種,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轉變素質教育的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的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呼吁社會共同參與。

一、轉變素質教育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

教育理念往往是教育者在生活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教育者“相信”的而未必是清楚地“意識到”的東西,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特點?!爸馈钡纳踔痢岸谩钡臇|西未必是“相信”的、“堅持”的東西,所以轉變教育理念絕非易事。有些人把教育理念理解為教育理論、教育知識,以為只要組織教師學習一些教育理論、教育思想,就能轉變其教育理念,這種想法過于簡單。目前的大學生素質現狀要求高校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從滿足未來社會發(fā)展以及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加快創(chuàng)新富于時代特色的、科學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一)從狹窄的專業(yè)教育理念轉向綜合素質教育理念

在傳統(tǒng)狹隘的專業(yè)教育理念影響下,教育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雖有一技之長,但綜合素質不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等往往顯得比較缺乏。從目前就業(yè)市場特別是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看,用人單位最看中的是畢業(yè)生的綜合素質。就業(yè)市場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較量,因為素質是底蘊、是內涵,只有高素質,才能轉化為高成就。因此,高等教育者應該積極更新觀念,從狹隘的專業(yè)教育理念向素質教育理念轉變,把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社會發(fā)展結合起來,在課程安排上把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

(二)從終結型教育理念轉向終身型教育理念

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迫切需要知識不斷更新、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與習慣的人才。過去那種“學習一陣子夠用一輩子”的思想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終身型教育治學理念是古代圣賢提出的“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等勸學良言在當今社會的再現。因此,高校必須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激發(fā)大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其樂于學習,把學習作為生活的必要構成部分。

(三)從封閉的教學理念轉向開放的教學理念

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封閉為特征,它忽視對學生人格的尊重,造成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也得不到承認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受到極大限制。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我們從封閉的教學理念轉向開放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課堂教學適應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需求。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力量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學校的教育目標和一切教學活動都要通過教師才能得以實現和完成。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的建設。

(一)教師應充分認識自己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就是一句空話。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個人修養(yǎng)、業(yè)務知識和育人能力的綜合反映。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雖然障礙重重,但教師素質是突破口,是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保證。高校教師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承擔著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重要責任,同時也是提高素質的對象。他們自身的素質如何、能否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教育,關系到能否真正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應具備的素養(yǎng)和能力

1.要具備一定的素質教育理論。高校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體作用表現在用什么樣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目標去塑造大學生,去引導他們自我完善。馬克思主義認為,主體所抱的目的,規(guī)定了主體對客體信息有選擇的接受,主體的目的性愈明確,對信息接受的質量也就愈高。教師只有真正確立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才可能按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去認真思考和探索教育改革,把素質教育融匯貫穿于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理念,就要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理論,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盡快從“傳道型”轉為“引導型”、從“授業(yè)型”轉為“參與型”、從“解惑型”轉為“啟發(fā)型”。

2.要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以及較高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直接參與者,自身知識結構的多元化和廣泛化,對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至關重要。高校教師應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教學水平,總結經驗,擴大交流,在對比與滲透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諸多能力,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推行。

3.要具備自我發(fā)展和提高的意識。陶行知說過:“惟有好學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好學不厭的學生?!苯處煹穆殬I(yè)特性決定了教師一定要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教師的自我發(fā)展和提高的意識來自于對自我價值最大程度地增加和實現的強烈愿望,來自于熱愛教育對象的職業(yè)情感。高校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知識,增強素質教育的責任感,不斷學習先進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多方收集本學科的最新成果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把書本知識與科研最新成果緊密結合起來。

(三)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力量

1.重視對教師有效引進與優(yōu)化教育,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努力延聘一流教師,千方百計延攬大批名師。這種唯才是舉的作風,必定能招攬一批優(yōu)秀的教師,保證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針對近年來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應重新強調高水平教師為高校本科生上課的精神和要求,努力推進高水平教師走上講臺,明確規(guī)定教授必須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每學年至少完成本科課程一定課時量的主講任務或者一定學分的教學工作,這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2.不斷完善激勵競爭機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激勵競爭在組織內是一種客觀存在,對增強組織成員的凝聚力,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公平、公正的競爭對教師將會產生巨大的激勵和鞭策,高校要為教師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在重要崗位設置、加薪、職稱評定等方面,對于獲獎的優(yōu)秀教師以及本科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給予優(yōu)先考慮,要定期評選一批在教學工作第一線辛勤耕耘的優(yōu)秀教師,并進行大力的宣傳與獎勵。

3.實行大學生導師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導師制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思想指導,每位導師指導數名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行為等負有全部責任。新生入學后,可根據學生班的人數,為各班配備1~2名任課老師做導師,可以要求每名導師每月與指導的學生面談或集體指導。這樣學生與教師溝通聯系的渠道就會增多,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正確的專業(yè)思想,指導學生安排學習計劃,參加科研訓練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學生指點人生、啟迪智慧,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才。(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來促進教師修德敬業(yè)

1.教師在人才培養(yǎng)中占主體地位,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是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部分老師不注重個人修養(yǎng)的提高,言行舉止出現失范的現象,在學生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職工之家”或工會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文化娛樂活動,把教師的思想修養(yǎng)重新凝聚到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上來。

2.對在修德敬業(yè)方面表現非常優(yōu)秀的典型教師和典型事跡要予以大力表彰。給予優(yōu)秀教師較高規(guī)格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以真正激起其他老師“比差距、趕上來”的決心和動力。通過組織廣大教師參與“學典型、做典型”活動,促進整個教師隊伍修德敬業(yè)水平的不斷提高。

3.定期組織教師中短期輪訓。培訓中間可以穿插一些討論、看錄像、參觀革命圣地等活動,以增加培訓的實效性和吸引力。但要避免出現為了搞活動而組織培訓或為參加活動前來學習的錯誤思想傾向,活動僅是培訓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培訓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修德敬業(yè)的意識。

4.對教師中出現失范的現象以及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包庇縱容,要及時發(fā)現,及時解決。對出現過錯的教師要根據情節(jié)依據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理,但處理前要找該教師進行誡勉談話,指出其所犯錯誤的性質以及處理方案,并讓其本人對處理意見以及今后該如何做進行表態(tài);對其他教師要以此事為例,查明問題的根源,提出警示。

三、強化責任意識,呼吁社會共同參與

大學生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高校教師的責任,學生家長也應轉變觀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高校要突出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完善實踐教學;利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一)學生家長要轉變觀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

1.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根據社會上的典型事例,呼吁家長和社會,關注和重視家庭教育以及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作為教育對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定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大學教育不是培養(yǎng)人才的唯一途徑,家庭教育、基礎教育與大學教育一樣對塑造大學生諸素質、諸能力的同等重要,它們?yōu)楦咝D芘囵B(yǎng)更多的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鋪平道路。

2.利用大學新生家長送子女上學的機會,組織召開新生家長會;或在新生報到手冊中公開“致大學新生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講學校學生管理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對家長提一些具體的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自我管理和獨立生活能力。協調好學校與家長共同育人的職責,使雙方相互配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在日常的管理中,進一步建立和加強同學生家長溝通聯系的機制,大學生管理工作者要經常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陀^匯報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以便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與此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多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其生活和學業(yè)上遇到的困難和困惑,這樣就會讓他們真正感覺到自己被關心和被重視,從而提高其成長的速度和質量。

(二)高校要突出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完善實踐教學

1.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應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以獨立設課的實驗教學體系為主體,以課外社會實踐為補充,強化專業(yè)課教學實習。通過發(fā)揮學科競賽作用、支持大學生實踐訓練項目等多種途徑,帶動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發(fā)展,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

2.搭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實踐平臺。融入國家或區(qū)域性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和產業(yè)技術合作,實現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調整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形成從知識創(chuàng)新到技術創(chuàng)新,再到科技成果產業(yè)化的創(chuàng)新鏈,實現產學研緊密結合。

3.把服務和貢獻社會當作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主要責任。通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向社會輸送適應社會需求的棟梁之才;通過科學研究,為企業(yè)界的創(chuàng)新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通過科技成果產業(yè)化,實現對企業(yè)界的知識轉移。

(三)利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1.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大學生素質教育理論宣傳隊伍。充分利用現代傳媒的作用,凡是與素質教育有關的重大活動,邀請社會重要媒體前來進行采訪,及時進行宣傳報道,把大學生素質教育推向更廣闊的社會空間,這是高校素質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證。

2.學校要充分利用技術優(yōu)勢,建立自己的素質教育網站。在充分調研、了解學生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的基礎上,可以在大學生中征集網站名字。學校除了在內容上要嚴格把關外,整個網站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管理與設計,盡量把富有政治性、教育性的內容融于可讀性、新穎性、娛樂性和富有時代性之中??梢栽O立論壇版塊,通過點擊量加強和改進網站的內容與形式,真正把大學生對網絡的注意力由校外吸引到校內、由素質教育領域外吸引到素質教育領域內。

3.利用大眾傳媒,宣傳高校的辦學特色、成就以及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實力,提高學校聲譽。高??梢栽谛侣劽襟w上開辟專欄,介紹學校的辦學特色、科研成就、學術交流、名師風采、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也可以組織召開畢業(yè)生供需見面會,邀請用人單位代表參觀學校的特色實驗室、大學生的科研成果展和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用人單位充分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自身實力。真正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學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