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5 18:32:46 頁碼:11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6篇)
2023-01-05 18:32:46    小編:ZTFB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xiàn)實基礎和制度保障

“中華民族”入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憲法保證。2018年憲法第一次將“中華民族”入憲,在“平等團結互助”基礎上將“和諧”作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特征首次寫入憲法,從根本法高度肯認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確立了56個民族的憲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fā)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體現(xiàn)了我國民族工作發(fā)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為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提供了憲法依據和基礎,為處理好新時代的民族關系、做好新時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憲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以憲法修改為契機,引導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憲法,弘揚憲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堅決依法打擊挑撥民族關系、破壞民族團結的犯罪分子,切實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堅實政治保障。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增進中華民族大團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60年的充分實踐證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適合中國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時代,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眾之間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聯(lián)系更加通暢、便捷。在民族事務治理過程中引入協(xié)商民主機制,通過平等的對話與協(xié)商,擴大共識,各族群眾之間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強,產生一些新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族際政治整合模式,堅持統(tǒng)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qū)域因素相結合,促進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程序、議程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了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面實現(xiàn)小康,少數(shù)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關心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為新時代民族地區(qū)發(fā)展提供了空前機遇,黨和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qū)和人口較少民族發(fā)展規(guī)劃》列出了財政、投資、金融、產業(yè)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綜合扶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振興、文化繁榮發(fā)展等37個工程項目。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xiàn)了民族地區(qū)全面快速發(fā)展,不斷滿足了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新時代仍需不斷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握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積極謀篇布局,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實踐。

在宏觀視野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時代的歷史條件需要主動把握時代的主題,從宏觀視野審視,才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要有政治視野。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要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系、看待民族問題,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面對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zhàn),更加需要通過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邁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發(fā)展視野。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然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要著眼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這個總要求,貫徹新發(fā)展理念,采取新發(fā)展措施,取得新發(fā)展實效,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精神、社會、文化、法治基礎,不斷壯大中華民族共同體實力。

再次,要有世界視野。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的發(fā)展與世界的發(fā)展密切相關,中國夢與世界夢緊密相連。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夠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和鑄牢,兩者相輔互相成,相互促進。要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融互鑒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惟其如此,才能在大變局時代繼續(xù)開拓發(fā)展新空間,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統(tǒng)籌兼顧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統(tǒng)籌兼顧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和科學方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統(tǒng)籌兼顧,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其中的重大關系。

首先要總攬全局,統(tǒng)籌規(guī)劃,自覺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置于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來審視和謀劃,注重發(fā)展目標長期性和階段性統(tǒng)一,讓各族群眾在共享小康社會建設成果、增強“五個認同”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提升中華民族一家親感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其次要統(tǒng)籌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關鍵是統(tǒng)籌好“一”和“多”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tǒng)一”。正是統(tǒng)籌解決好了“一”和“多”的關系,才使我國民族關系得以健康發(fā)展,為解決民族問題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再次要統(tǒng)籌兼顧各方,綜合平衡。民族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要統(tǒng)籌兼顧好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既把發(fā)展當成解決民族地區(qū)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發(fā)揮好中央、發(fā)達地區(qū)、民族地區(qū)三個積極性,確保民族地區(q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爭取人心、增進團結,建設和維護好各族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

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拔┻M取也,故日新?!敝腥A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在“強起來”的偉大復興路上更要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在理論、制度、實踐方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不僅要堅定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還要積極回應新時代民族工作、民族問題、民族事務等議題的理論需求,進一步豐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理論邏輯,更好地完善中國特色民族事務治理現(xiàn)代化的話語體系。堅持制度創(chuàng)新,在堅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時,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國家建設制度,完善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制度設計,使中國民族事務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堅持實踐創(chuàng)新,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五個并存”,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任務依然繁重,要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推動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新發(fā)展,實現(xiàn)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人文化、大眾化、實體化,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各民族混居,增強“五個認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確保中華民族在團結奮進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二

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

(一)把第一身份意識”強”起來

人在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對于共產黨員來說,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有著不同的職業(yè)身份或社會身份。但是,當舉起手、面對黨旗宣誓,志愿成為黨組織的一名成員,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不論身肩何責,身居何位,身在何方,不論處于在職還是退休狀態(tài),其第一身份都應是光榮的“共產黨員”這四個大字。一個個觸目驚心、讓人痛心的反面案例警示我們,一些黨員腐化墮落,無不是從思想“滑坡”、忘記了“我是共產黨員”開始的。近年來,有的被查處的黨員干部在懺悔中甚至說,自己基本上沒有黨的觀念,從來沒感覺到還有黨的組織監(jiān)督管理存在,甚至對自己某些表現(xiàn)不如普通群眾也無動于衷。他們喪失了一個黨員應有的品質,最終丟棄了自己的信仰,滑向罪惡的深淵。身為黨員干部,競然“沒有黨的觀念”,甚至“沒感覺到還有黨的組織監(jiān)督管理存在”,豈非咄咄怪事?這些倒下的“老虎”“蒼蠅”所暴露的問題,背后深藏著的則是黨員意識淡化甚至喪失這一深層次問題。

《湖北日報》曾經報道,湖北省某市一個鎮(zhèn)政府的王某某等 8名黨員干部為了出入境方便,隱瞞真實情況,將政治面貌填為“非黨員”,工作單位填的是“個體戶”或“無業(yè)”,并將旅游費用在鎮(zhèn)財政報銷。無獨有偶,最近一則關于大學生羞提黨員身份的話題廣受關注。他們儼然把黨員身份當成趨利“避害”的工具。大學生黨員畢業(yè)應聘時,為什么羞于提自己的黨員身份呢?無非是擔心黨員身份會成為步入外企的“絆腳石”。黨員身份不是工具,有利時則標榜,不利時則隱瞞,這顯然不符合黨員標準,應當予以處置。

共產黨員是具有特殊政治觀念的第一身份。每位共產黨員,都曾在鮮紅黨旗下宣讀入黨誓詞,以示對黨的忠誠。建黨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這個“第一身份”,用鮮血和生命實現(xiàn)了共和國的不朽基石,用智慧和汗水挺起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神圣脊梁。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員身份意識突出表現(xiàn)在大喊一聲“跟我上”,沖鋒在前,勇于犧牲。就像一位老將軍說的:“誰是黨員,誰不是黨員,一眼就能看出來。作戰(zhàn)勇敢不怕死、沖在最前面的,肯定是黨員;貪生怕死的準不是黨員?!鄙鐣髁x建設年代,黨員身份意識集中體現(xiàn)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浩然正氣,鍥而不舍、積極奮斗。

(二)把第一身份要求”嚴”起來

鄧小平在《共產黨要接受監(jiān)督》一文中曾指出: “共產黨的領導夠不夠格,決定于我們黨的思想和作風?!秉h員身份是一種紀律約束,更是一種境界追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決定了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從事什么職業(yè),為人、處事、做工作、想問題,時刻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忘記共產黨員的底線;決定了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面對怎樣嚴峻的考驗,都不能動搖自己的信仰、使命和責任,自覺維護黨的威信,堅定不移地為黨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一是思想規(guī)范重領先。共產黨員是第一身份,意味著共產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這必然要求黨員接受組織的約束,即便在處理私生活上也不可漠視“黨員身份”的影響,置身組織之外,成為所謂的“自由人”。每位共產黨員都要嚴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都要講廉潔,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堅持原則,以廉為榮。不搞自由主義,不能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對于歪風邪氣、錯誤言行不能聽之任之,要敢于“亮劍”、敢于批評,堅決抵制,真正把黨員身份的標準和規(guī)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忠誠于黨定位準。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就要自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黨的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按照黨的要求履行黨員的職責,維護黨的利益,時時處處與黨一條心,用一生的言行履行入黨誓言。這就需要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常補精神之“鈣”,常回思想之元,切實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永在在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是自我要求標桿高。黨員與群眾在思想政治修養(yǎng)上決不能畫等號。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使命、受到嚴格組織約束的公民,如果黨員退守到公民的底線上,就降低了黨員標準,從嚴治黨便無從談起,黨的先進性更無從體現(xiàn)。加入黨組織,就意味著思想上、作風上、行動上有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入了黨,就意味著主動放棄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有些言論,群眾可以說,但黨員不能說;有些事情,群眾可以做,但黨員不能做。正是在這些特殊的高標準中,體現(xiàn)出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和帶頭作用。

四是彰顯身份行之篤?!暗谝簧矸荨币笪覀兠课稽h員不論處于什么工作崗位,不論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中,都要吃苦耐勞爭第一,模范帶頭爭一流,而決不是與民爭利爭第一,私利追求爭第一,有了好處爭第一。一個人只要投入黨的懷抱,成為黨的一分子,就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真正做到“平時能看得出來,困難時能站得出來,危險時能豁得出來”。就黨內關系而論,要高度認同黨員身份,懂得不論職務高低、黨齡長短、貢獻大小、資歷深淺,每位黨員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承載同等的義務。避免口是心非,防止言行不一,真正把優(yōu)良作風體現(xiàn)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彰顯于久久為功的行動上。

總之,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每位共產黨員自覺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本來,牢記本色,履行黨員責任義務,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維護好黨的良好形象做一名新時代永不褪色的、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三)把第一身份牌子”亮”出來

一是夙夜在公明身份。1921 年列寧在論述新經濟政策時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也不要!”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表現(xiàn)在思想的高度自覺,作為先進分子,黨員的政治本色不是靠外在約束,而是靠內在的覺悟。放松思想教育,降低自律的要求,黨的先進性就失去了立足之基。只有每個黨員都能強化身份意識,永遠牢記、愛護、珍惜自己的“第一身份”,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們黨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的認可和信任。

二是不負重托知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黨領導人民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基本保證。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眾認識、看待和評價我們黨,通常是依據每名黨員的具體言行作出判斷的。只有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也才能影響和帶領廣大群眾信賴黨、擁護黨、跟黨走。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員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方面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黨員干部擔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其一言一行關乎黨的形象,都會給黨的事業(yè)帶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過去人們總是說:“這個人表現(xiàn)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產黨員!”可見群眾把共產黨員和最好的人畫了等號。事實上,共產黨員也只有成為人們稱道的先鋒和模范,才能時時引領群眾前進。反之,如果黨員不以實際行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群眾就看不到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力量和信心。

三是蓬勃熱忱亮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共產黨的力量源泉。黨員是先進分子,是黨的肌體上的一個細胞。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決定這個政黨質量的一個重要依據是看黨員是否認同自我黨員身份,是否有為黨組織服務的熱忱,是否有為黨組織的利益奮斗的精神,是否與黨組織同呼吸、共命運。如果一個人入黨后一心只知道享受身份帶來的益處,卻不熱愛自我黨員身份,不愿為自我所屬的黨組織擔責任、做奉獻,即使才華再好、能力再強,對于整個黨及黨的事業(yè)來說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對于一名黨員來說,具有明確而強烈的黨員角色意識,是發(fā)揮黨員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礎。有的黨組織把佩戴黨徽作為每天必須整理的政治儀容儀態(tài),作為工裝的“標配”,作為一流工作業(yè)績的清醒提示。有的設立黨員先鋒崗,劃出黨員責任區(qū),亮出承諾牌,鮮明表達了黨員群體身份。

四是凝心聚力強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共產黨執(zhí)政資格的內在保障。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其廣大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個人言論和舉止,而是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作為掌握公共權力的黨員干部,一言一行更是對黨和政府公信力的塑造。習近平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上,提起了著名的“塔西陀陷阱”——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fā)表什么言論、無論做什么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警示我們一個政黨如果失去公信力,無論做出何種執(zhí)政舉措,都會被群眾潛意識里打上“性本惡”的標簽。這充分說明了執(zhí)政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取信于民是為政之基。只有成千上萬的黨員個體自覺成為先鋒模范,才能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生命力、戰(zhàn)斗力,永葆黨的肌體健康。與之相反,如果黨員喪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將個人利益捆綁為“黨的利益”與人民相對立,就會大大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降低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損害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一個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進性,具有真理力量的黨,必然是一個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黨?,F(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愿景越光明,使命越艱巨,越需要黨堅強有力的領導。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三

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要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五個認同”是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思想基礎,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才能促進各民族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

厚植家國情懷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愛國表現(xiàn)為維護國家主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尊重民族歷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摯情感的流露。因為愛自己的祖國,56個民族始終并肩捍衛(wèi)著祖國統(tǒng)一,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我們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了古圣先賢的思想,體現(xiàn)了仁人志士的夙愿,體現(xiàn)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就要深刻認識我們偉大祖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祖國,共同捍衛(wèi)了祖國統(tǒng)一。要時刻胸懷祖國,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旗幟鮮明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祖國尊嚴,堅決同一切分裂祖國行為作斗爭。要愛崗敬業(yè)、自強不息、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實現(xiàn)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功立業(yè)。

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打牢思想基礎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fā)展的巨大優(yōu)勢。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華民族與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各民族的關系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思想基礎才能打得更牢。

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突出精神內核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就會鞏固。中華文化認同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化紐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長遠性和根本性作用。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要正確認識中華文化認同和本民族文化認同是并育而不相悖的關系,中華文化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源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鑄就了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要以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為著力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chuàng)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

堅持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中國共產黨這一堅強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系。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可以挑撥我們的民族關系,我們的民族團結統(tǒng)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fā)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

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就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加強民族團結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推進。

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堅持正確方向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而堅定地以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為理論和實踐的根本指導思想,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總結,歷經黨和人民長期實踐的反復檢驗,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鮮活而極具生命力的具體實踐形態(tài),具有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已然成為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標識和現(xiàn)今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識。

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就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國內外形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守正創(chuàng)新、接續(xù)奮斗,從世界歷史的高度,毫不動搖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續(xù)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輝煌的篇章。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復強調要切實“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1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問題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存發(fā)展與交往實踐中積淀而成的并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所廣泛認可并實踐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賴以生存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力量基礎,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在切實做好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工作中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充分認識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生長于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文明進步的歷程中,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性格特質和意志本色,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生存延續(xù)、凝聚整合和繁榮發(fā)展而言,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生活歸屬、心靈棲息和全面發(fā)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精神是百年變局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定力所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雖然我國發(fā)展仍然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zhàn)都有新的發(fā)展變化,機遇和挑戰(zhàn)之大都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我們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鍥而不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就要有足夠的民族精神氣節(jié),這股精氣神能夠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自律且自信的堅定意志、矢志不渝且無可撼動的堅韌氣質、不畏艱難且勇于挑戰(zhàn)的堅毅品質,從而在各種處境尤其是面臨挑戰(zhàn)或逆境時,能夠眾志成城,堅守住獨立自主的原則立場和道路方向,不屈不撓、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若。

中華民族精神是激勵中華民族共同體向前發(fā)展的動力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精神是行為的重要驅動,也是行為體持續(xù)前進的內在動力。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可以促進物質力量的發(fā)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質力量發(fā)揮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一種具有自覺性、召喚性和能動性的內在力量,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具有持久的激勵和鼓舞作用,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全體成員的積極性,進而產生奮發(fā)有為、自強拼搏的不竭動力。

中華民族精神是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目標方向的引力所在。中華民族共同體不僅要向前發(fā)展,還要朝著好的方向前進發(fā)展。這種好在最基礎的意義上,就是要明晰正確的目標方向和積極的價值導向。否則,沒有正確方向的指引,沒有主流價值的牽引,精神的定力難以明確、精神的動力難以長存,中華民族共同體會喪失進步的空間和能力。中華民族精神所蘊含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充沛的道德價值規(guī)范,有助于人民提升精神境界、增強相互信任和理解,在為整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社會風尚和發(fā)展方向提供規(guī)范性指導的基礎上,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健康發(fā)展和進步繁榮提供持續(xù)的信念支撐和有效的價值統(tǒng)領,推動中華民族成為充滿自覺性、堅定性、凝聚力的共同體。

中華民族精神是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永葆青春的活力所在。任何民族共同體要想在激烈的變局中立于不敗之地,都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生命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華文明數(shù)千年來歷經各種艱難險阻而持續(xù)發(fā)展,近現(xiàn)代歷經民族發(fā)展的諸多挫折而繁榮昌盛,是各族人民務實探索、自強不息、共同奮斗的結果,所彰顯出來的正是各族人民積極進取、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活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們要探索、挖掘、繼承并弘揚各族人民實踐總結的各種精神內容和由此匯聚而成的中華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持續(xù)注入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一心的合力所在。無論是定力、動力,還是引力、活力,最終都可以歸結為民族精神具有的合力或凝聚力價值上。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精神一方面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提供向心的情感歸屬,為各族人民的心靈棲息提供居所,形成引力,增強定力,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間關系提供緊密聯(lián)結的情感紐帶,將各族人民凝聚起來,激發(fā)活力,獲得動力,在此基礎上,以團結一心、同心同德的方式形成更為強大的合力和智慧。由此而強大起來的中華民族精神,既可以有效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又可以推進內部的繁榮發(fā)展,是新時代推進中華民族凝聚、發(fā)展與復興的重要力量源泉。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成為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知行合一中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切實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的關鍵工作。

以先進的思想理論引導民族復興,堅定民族精神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指導思想,為堅定民族精神方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指導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基礎性事業(yè)抓緊抓好,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為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行動指南。

以黨的堅強領導維系民族團結,凝聚民族精神共識。一個民族的思想需要凝聚共識,否則就容易渙散和瓦解。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的過程中,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不僅能夠依托廣泛的組織形態(tài)吸納各領域、各地域、各行業(yè)、各階層最優(yōu)秀的成員,更能夠匯聚中華民族共同體中最廣泛的利益需要和情感存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要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切實增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以厚重的歷史文化喚醒民族記憶,構筑民族精神家園。中華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這一精神的重要內容構成。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歷史實踐總結和思想文化創(chuàng)造與傳承的民族,各地域的代代先民為整個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精髓。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要深深地扎根于厚重的中華歷史文化,將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豐富歷史文化內容、共同團結奮斗的經歷,內化為整個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和集體記憶,最終形成可靠的精神寄托與心理歸宿。

以人民為中心廣泛匯集民族智慧,充實民族精神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的特質、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fā)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偉大的民族精神源自偉大實踐的人民,集中各族人民群眾在廣泛實踐中取得的豐富智慧,是充實并切實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徑。擁有更廣泛群眾精神基礎的民族精神內容,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自覺踐行,進而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更加堅定穩(wěn)固。

以扎實的工作作風推進民族教育,推動民族精神進步。要認真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旗幟鮮明反對各種錯誤思想觀點。要在家庭、學校、社區(qū)、新聞媒介等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借助教育的力量滋養(yǎng)并推動民族精神的進步,建設與時俱進、充滿動力和活力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中華民族精神正是這一精神財富的核心內容構成,也是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國家力量的關鍵內容所在。其在歷史文化、道德理想、情感尊嚴、思維習性和時代體驗中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體系和意義,持續(xù)不斷地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定力、動力、引力、活力以及合力。在此基礎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才能具備更加堅實的思想基礎,對歸屬的共同體懷有明確的認知、強烈的信心以及捍衛(wèi)的意愿,中華民族共同體也才能更充實、存希望、有力量,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xù)奮斗前行。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五

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自己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

(一)把第一身份意識”強”起來

人在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對于共產黨員來說,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有著不同的職業(yè)身份或社會身份。但是,當舉起手、面對黨旗宣誓,志愿成為黨組織的一名成員,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不論身肩何責,身居何位,身在何方,不論處于在職還是退休狀態(tài),其第一身份都應是光榮的“共產黨員”這四個大字。一個個觸目驚心、讓人痛心的反面案例警示我們,一些黨員腐化墮落,無不是從思想“滑坡”、忘記了“我是共產黨員”開始的。近年來,有的被查處的黨員干部在懺悔中甚至說,自己基本上沒有黨的觀念,從來沒感覺到還有黨的組織監(jiān)督管理存在,甚至對自己某些表現(xiàn)不如普通群眾也無動于衷。他們喪失了一個黨員應有的品質,最終丟棄了自己的信仰,滑向罪惡的深淵。身為黨員干部,競然“沒有黨的觀念”,甚至“沒感覺到還有黨的組織監(jiān)督管理存在”,豈非咄咄怪事?這些倒下的“老虎”“蒼蠅”所暴露的問題,背后深藏著的則是黨員意識淡化甚至喪失這一深層次問題。

《湖北日報》曾經報道,湖北省某市一個鎮(zhèn)政府的王某某等 8名黨員干部為了出入境方便,隱瞞真實情況,將政治面貌填為“非黨員”,工作單位填的是“個體戶”或“無業(yè)”,并將旅游費用在鎮(zhèn)財政報銷。無獨有偶,最近一則關于大學生羞提黨員身份的話題廣受關注。他們儼然把黨員身份當成趨利“避害”的工具。大學生黨員畢業(yè)應聘時,為什么羞于提自己的黨員身份呢?無非是擔心黨員身份會成為步入外企的“絆腳石”。黨員身份不是工具,有利時則標榜,不利時則隱瞞,這顯然不符合黨員標準,應當予以處置。

共產黨員是具有特殊政治觀念的第一身份。每位共產黨員,都曾在鮮紅黨旗下宣讀入黨誓詞,以示對黨的忠誠。建黨9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牢記這個“第一身份”,用鮮血和生命實現(xiàn)了共和國的不朽基石,用智慧和汗水挺起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神圣脊梁。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員身份意識突出表現(xiàn)在大喊一聲“跟我上”,沖鋒在前,勇于犧牲。就像一位老將軍說的:“誰是黨員,誰不是黨員,一眼就能看出來。作戰(zhàn)勇敢不怕死、沖在最前面的,肯定是黨員;貪生怕死的準不是黨員?!鄙鐣髁x建設年代,黨員身份意識集中體現(xiàn)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浩然正氣,鍥而不舍、積極奮斗。

(二)把第一身份要求”嚴”起來

鄧小平在《共產黨要接受監(jiān)督》一文中曾指出: “共產黨的領導夠不夠格,決定于我們黨的思想和作風。”黨員身份是一種紀律約束,更是一種境界追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決定了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從事什么職業(yè),為人、處事、做工作、想問題,時刻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忘記共產黨員的底線;決定了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面對怎樣嚴峻的考驗,都不能動搖自己的信仰、使命和責任,自覺維護黨的威信,堅定不移地為黨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一是思想規(guī)范重領先。共產黨員是第一身份,意味著共產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這必然要求黨員接受組織的約束,即便在處理私生活上也不可漠視“黨員身份”的影響,置身組織之外,成為所謂的“自由人”。每位共產黨員都要嚴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都要講廉潔,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堅持原則,以廉為榮。不搞自由主義,不能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對于歪風邪氣、錯誤言行不能聽之任之,要敢于“亮劍”、敢于批評,堅決抵制,真正把黨員身份的標準和規(guī)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忠誠于黨定位準。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就要自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黨的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按照黨的要求履行黨員的職責,維護黨的利益,時時處處與黨一條心,用一生的言行履行入黨誓言。這就需要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常補精神之“鈣”,?;厮枷胫袑嵔鉀Q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永在在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是自我要求標桿高。黨員與群眾在思想政治修養(yǎng)上決不能畫等號。黨員是有著特殊政治使命、受到嚴格組織約束的公民,如果黨員退守到公民的底線上,就降低了黨員標準,從嚴治黨便無從談起,黨的先進性更無從體現(xiàn)。加入黨組織,就意味著思想上、作風上、行動上有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入了黨,就意味著主動放棄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有些言論,群眾可以說,但黨員不能說;有些事情,群眾可以做,但黨員不能做。正是在這些特殊的高標準中,體現(xiàn)出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和帶頭作用。

四是彰顯身份行之篤。“第一身份”要求我們每位黨員不論處于什么工作崗位,不論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中,都要吃苦耐勞爭第一,模范帶頭爭一流,而決不是與民爭利爭第一,私利追求爭第一,有了好處爭第一。一個人只要投入黨的懷抱,成為黨的一分子,就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真正做到“平時能看得出來,困難時能站得出來,危險時能豁得出來”。就黨內關系而論,要高度認同黨員身份,懂得不論職務高低、黨齡長短、貢獻大小、資歷深淺,每位黨員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承載同等的義務。避免口是心非,防止言行不一,真正把優(yōu)良作風體現(xiàn)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彰顯于久久為功的行動上。

總之,共產黨員的身份,要求每位共產黨員自覺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本來,牢記本色,履行黨員責任義務,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維護好黨的良好形象做一名新時代永不褪色的、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三)把第一身份牌子”亮”出來

一是夙夜在公明身份。1921 年列寧在論述新經濟政策時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也不要!”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表現(xiàn)在思想的高度自覺,作為先進分子,黨員的政治本色不是靠外在約束,而是靠內在的覺悟。放松思想教育,降低自律的要求,黨的先進性就失去了立足之基。只有每個黨員都能強化身份意識,永遠牢記、愛護、珍惜自己的“第一身份”,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們黨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的認可和信任。

二是不負重托知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黨領導人民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基本保證。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眾認識、看待和評價我們黨,通常是依據每名黨員的具體言行作出判斷的。只有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也才能影響和帶領廣大群眾信賴黨、擁護黨、跟黨走。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員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方面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黨員干部擔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其一言一行關乎黨的形象,都會給黨的事業(yè)帶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過去人們總是說:“這個人表現(xiàn)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產黨員!”可見群眾把共產黨員和最好的人畫了等號。事實上,共產黨員也只有成為人們稱道的先鋒和模范,才能時時引領群眾前進。反之,如果黨員不以實際行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人民群眾就看不到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力量和信心。

三是蓬勃熱忱亮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共產黨的力量源泉。黨員是先進分子,是黨的肌體上的一個細胞。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決定這個政黨質量的一個重要依據是看黨員是否認同自我黨員身份,是否有為黨組織服務的熱忱,是否有為黨組織的利益奮斗的精神,是否與黨組織同呼吸、共命運。如果一個人入黨后一心只知道享受身份帶來的益處,卻不熱愛自我黨員身份,不愿為自我所屬的黨組織擔責任、做奉獻,即使才華再好、能力再強,對于整個黨及黨的事業(yè)來說不僅無益,而且有害。對于一名黨員來說,具有明確而強烈的黨員角色意識,是發(fā)揮黨員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礎。有的黨組織把佩戴黨徽作為每天必須整理的政治儀容儀態(tài),作為工裝的“標配”,作為一流工作業(yè)績的清醒提示。有的設立黨員先鋒崗,劃出黨員責任區(qū),亮出承諾牌,鮮明表達了黨員群體身份。

四是凝心聚力強身份。黨員身份意識,是共產黨執(zhí)政資格的內在保障。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其廣大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個人言論和舉止,而是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作為掌握公共權力的黨員干部,一言一行更是對黨和政府公信力的塑造。習近平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上,提起了著名的“塔西陀陷阱”——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fā)表什么言論、無論做什么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警示我們一個政黨如果失去公信力,無論做出何種執(zhí)政舉措,都會被群眾潛意識里打上“性本惡”的標簽。這充分說明了執(zhí)政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取信于民是為政之基。只有成千上萬的黨員個體自覺成為先鋒模范,才能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生命力、戰(zhàn)斗力,永葆黨的肌體健康。與之相反,如果黨員喪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將個人利益捆綁為“黨的利益”與人民相對立,就會大大損害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降低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損害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一個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進性,具有真理力量的黨,必然是一個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黨?,F(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愿景越光明,使命越艱巨,越需要黨堅強有力的領導。

最新認同身份心得體會實用六

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國家的生命線。認同是團結的前提,沒有認同就沒有團結;認同是團結的根基,沒有認同,團結就是無本之末。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用“五個認同”鞏固生命線,強基固本,書寫民族團結新華章。下面是我對五個認同的心得體會。

什么是五個認同

一、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都要強化自己的國民意識,要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旗幟鮮明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祖國尊嚴,同一切分裂祖國行為作堅決的斗爭。

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各民族都要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化中華民族一員的意識,牢固樹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齒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觀念和中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擺在首位。

三、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各民族包括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都要深化根植于心的中華文化意識,堅持以現(xiàn)代文化為引領,以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各民族文化,傳播現(xiàn)代文化理念和行為方式,倡導進步、開放、包容、文明、科學的理念,引導各族群眾在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現(xiàn)代化邁進。

四、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中國共產黨是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在認同的基礎上而作出的選擇。熱愛黨、擁護黨,服從黨的領導和基層黨組織的日常管理。反對一切違背和危害黨的領導、危害我國社會主義政權、危害國家制度和法治、損害廣大人民利益的行為,這是維護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眾的政治底線,不能動搖。

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選擇。盡管當今國際風云變幻,但社會主義在中國依然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不論是促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還是確保各項事業(yè)發(fā)展,都必須牢牢把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正確政治方向。

在今后,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

一、在新的學年里,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為學生所接受、所歡迎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工作中能夠準確地回答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問題,大力促進民族團結,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才對的起教師的稱號,對得起黨和政府的重托。

二、就新疆當前形勢來說,穩(wěn)定壓到一切,我做為一名新疆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因為學生在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人生觀和祖國觀、民族觀形成的關鍵期。教育是滲進血液、透入靈魂的,一定要從小就抓,要抓好愛國主義教育這一課,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祖國下一代的新天中生根發(fā)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五個認同”的思想,并將該思想也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教師的表率,做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