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 古詩文閱讀心得(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5 02:41:12 頁碼:8
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 古詩文閱讀心得(6篇)
2023-01-05 02:41:12    小編:ZTFB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一

本課有兩首古詩,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五言絕句《池上》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敘事,后者寫景?!冻厣稀繁邪拙右自娮魍ㄋ滓锥臄⑹嘛L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而又不知道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缎〕亍穼⒊?、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這兩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又配以插圖,極易被學生理解,適合學生去吟誦積累。

這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兩首詩有些孩子早已熟讀成誦,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美,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蘊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將詩歌的意境美與詮釋圖片等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詞語的意思,初步知道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本課是對古詩的賞析和學習,我采取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結合啟發(fā)式教學討論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池上》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匯報交流。

2.熟讀古詩。

(1)劃節(jié)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請用“/”畫出來。(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根據練習時的節(jié)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匯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教師講解誦讀要領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樣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1.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a.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b.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向往之情。)

(4)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a.師引導:這么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么呢?

b.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c.是的,偷采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d.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2.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a.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b.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8)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a.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b.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c.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d.指導朗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小池》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了,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師: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讀起來很優(yōu)美,你會讀嗎?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1.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2.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①教師相機引導質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②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③指導想象: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④“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⑤引言:多么細微的畫面,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3.總結。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jié)的美麗姿態(tài)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fā)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二

《史記》讀后感:讀史使人明智

讀史使人明智―《史記》讀后感

韓師2311班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先談《史記》。讀它,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談話。司馬遷,好人。好人經常倒霉,我對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覺得他這一輩子沒有白活。《史記》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書,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羅多德之于希臘,我們也是把司馬遷當“史學之父”。但此書之意義,我理解,卻并不在于它是開了紀傳體的頭。相反,它的意義在哪兒?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為斷限,干巴巴羅列帝王將相,孳孳于一姓興亡的狹義史書,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現在稱為“正史”的書。我欣賞它,是因為它視野開闊,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總結;晚于它的事,它開了頭。它是一部上起軒轅,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的“大歷史”。當時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它都講到了。特別是他敘事生動,筆端熔鑄感情,讓人讀著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司馬遷作《史記》,利用材料很多。它們不僅有“石室金匱”(漢代的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收藏的圖書檔案,也有他調查采訪的故老傳聞,包含社會調查和口頭史學的成分。學者對《史記》引書做詳細查證,僅就明確可考者而言,已相當可觀。我們現在還能看得到的早期古書,它幾乎都看過。我們現在看不到的古書,即大家講的佚書,更是多了去。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類,主要屬于經、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經書,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官書舊檔,年代最古老。它們經戰(zhàn)國思想過濾,同諸子傳記一起,積淀為漢代的“六藝之書”和“六家之學”。司馬遷“厥協(xié)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是我們從漢代思想進窺先秦歷史的重要門徑。不僅如此,它還涉及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屬于專門之學的許多重要內容,同時又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總匯。它于四部僅居其一,但對研究其他三部實有承上啟下(承經、子,啟史、集)的關鍵作用。借用一句老話,就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據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舉時代的老先生,而是風氣轉移后的老先生,他們就是拿《史記》當閱讀古書的`門徑,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從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國維和楊樹達,他們的古書底子就是《史》、《漢》。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讀古書的一把鑰匙,特別是對研究早期的學者,更是如此。讀《史記》,除史料依據,編纂體例也很重要。這本書的體例,按一般講法,是叫“紀傳體”,而有別于“編年體”(如魯《春秋》、《左傳》、《紀年》及后世的《通鑒》)和“紀事本末體”(如《國語》、《國策》和后人編的各種紀事本末)。但更準確地說,它卻是以“世系為經”,“編年”、“紀事”為緯,帶有綜合性,并不簡單是由傳記而構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貴族的譜牒。司馬遷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譜”。它是照《世本》和漢代保存的大量譜牒,按世系分衍,來講“空間”(國別、地域、郡望)和“時間”(朝代史、國別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間”、“時間”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是講“本”,即族譜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講“世”,即族譜的“分枝”;“列傳”是講“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譜的“葉”。這是全書的主體。它的本紀、世家都是分國敘事、編年敘事,用以統(tǒng)攝后面的列傳。本紀、世家之外,還有“十表”互見,作全書的時空框架。其“紀傳五體”,其中只有“八書”是講典章制度,時空觀念較差,屬于結構性描述。原始人類有“尋根癖”,古代貴族有“血統(tǒng)論”,春秋戰(zhàn)國“禮壞樂崩”,但“擺譜”的風氣更盛(“世”在當時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很多銅器銘文,都是一上來就“自報家門”,說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孫”。司馬遷雖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漢代,但他是作“大歷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聯(lián)貫,還是以這樣的體裁最方便。這是我們應該理解他的地方。司馬遷作《史記》,其特點不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以“互文相足之法”,節(jié)省筆墨,存真闕疑,盡量保存史料的“鮮活”。比如初讀《史記》的人,誰都不難發(fā)現,它的記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與篇之間會有這種問題,就是一篇之內也能擺好幾種說法,讓人覺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記》體例的人,他們都知道,這是作者“兼存異說”,故意如此。它講秦就以秦的史料為主,講楚就以楚的史料為主,盡量讓“角色”按“本色”講話。這非但不是《史記》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謹慎。如果吹毛求疵,給《史記》挑錯,當然會有大豐收,但找錯誤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記》這部書偉大,它的作者更偉大。我們“讀其書而想見其為人”,一定要讀他的《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短饭孕颉樊斎缓苤匾驗橹挥凶x這篇東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學術背景和創(chuàng)作過程,知道他有家學淵源、名師傳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筆也老道。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他還有一封《報任安書》。如果我們說《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學術史”,那么《報任安書》就是他的“心靈史”。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將就死”之人的心靈對話,每句話都掏心窩子,里面浸透著生之熱戀和死之痛苦。其輾轉于生死之際的羞辱、恐懼和悲憤,五內俱焚、汗發(fā)沾背的心理創(chuàng)傷,非身臨其境者,絕難體會。小時候讀《古文觀止》,我總以為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一篇。司馬遷為“墻倒眾人推”的李將軍(李陵)打抱不平,慘遭宮刑,在我看來,正是屬于魯迅所說敢于“撫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將軍,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趣舍異路,素無杯酒交歡,竟能舍飯碗、性命不顧,仗義執(zhí)言,已是諸、劌之勇不能當。而更難的是,他還能在這場“飛來橫禍”之后,從命運的泥潭中撐拄自拔,發(fā)憤著書,成就其名山事業(yè)。讀《報任安書》,我有一點感想:歷史并不僅僅是一種由死人積累的知識,也是一種由活人塑造的體驗。這種人生體驗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貫穿于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歷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類“超越”中尤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虛有數”的眾多生命匯為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馬遷之為司馬遷,《史記》之為《史記》,人有俠氣,書有俠氣,實與這種人生經歷有關。一帆風順,缺乏人生體驗,要當歷史學家,可以;但要當大歷史學家,難(我以為,“大歷史”的意義就在通古今,齊生死)。以個人榮辱看歷史,固然易生偏見,但司馬遷講歷史,卻能保持清醒客觀,即使是寫當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膚之痛,也能控制情緒,頂多在贊語中發(fā)點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歷史,寫史和評史,絕不亂摻乎。對司馬遷的贊語和文學性描寫,我很欣賞。因為恰好是在這樣的話語之中,我們才能窺見其個性,進而理解他的傳神之筆。例如,在他筆下,即使是“成者為王”的漢高祖也大有流氓氣,即使是“敗者為賊”的項羽也不失英雄相。就連當時的恐怖分子,他也會說“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連李斯這樣的“大壞蛋”,他也會描寫其臨死之際,父子相哭,遙想當年,牽黃犬,逐狡兔的天倫之樂。很多“大人物”寫得就像“小人物”一樣。同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有關,《李將軍傳》也值得一讀(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傳》和《衛(wèi)將軍傳》的前邊)。他講李陵之禍,()著墨不多,對比《漢書》,好像一筆帶過。這種省略是出于“不敢言”還是“不忍言”,我們很難猜測。但他在贊語中說: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優(yōu)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jié)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為之而改變。喜著主人公的喜,憂著主人公的憂,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仿佛把我?guī)У搅四莻€遙遠的時代。各個時代的背景特色;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史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繪聲繪色。

看《史記》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看《史記》就仿佛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看《史記》就仿佛在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三

簡述牛郎織女的故事。

1.介紹作品、寫作背景。

《迢迢牽牛星》選自《古詩十九首》,它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集,最早見于南朝梁代蕭統(tǒng)《文選》。這十九首詩沒有題目,一般把每首第一句作題目。詩作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藝術風格含蓄動人,樸素凝練。

2.學習古詩。

(1)聽讀古詩,掃清字詞障礙。

強調詩中平翹舌字的正確讀音。“擢、札、杼、章”均為翹舌音,“素”為平舌音?!伴g”在本課中讀“jiàn”,隔開的意思。

(2)借助注釋、工具書,體會特殊結構詞語的運用。

迢迢:寫星空的距離,遠。

皎皎:寫星的光輝,亮。

纖纖:寫手的形狀,秀美。

札札:寫織機的聲音。

盈盈:寫水的形態(tài),清且淺。

脈脈:寫人的神情,含情。

(3)再讀古詩,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在清淺的銀河兩岸,織女隔河望向牛郎,表達深深的思念。

(4)默讀古詩,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

在銀河之東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地響個不停。

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

(慨嘆)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

雖然只相隔了一條銀河,但也只能含情脈脈相視無言。

(5)品讀古詩,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牛郎織女的深切思念

(6)欣賞詩歌的藝術效果。

全詩沒有一字直接寫織女對牛郎的思念,卻處處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這種藝術效果是如何達到的?

詩作是讓織女的深情通過她的活動、情態(tài)和這些活動引起的讀者的想象表現出來的。比如,織女整日忙碌在織布機上卻織不出布匹,說明她被思念折磨而無心織布。

(7)背誦古詩,體會詩歌的情感。

(本詩抒寫了游子失志無成和思婦離別之苦,突出表現了中下層士子的不滿不平,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東漢時期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面貌。)

板書設計

迢迢牽牛星。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四

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文化知識和道德品質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中華古詩詞歷史源遠流長,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勝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詩詞教育活動,吟誦經典詩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力,挖掘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yǎng)。為了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弘揚民族文化精髓,加強學生民族文化底蘊的要求,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因此,經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本學期在全校師生中間開展“小學生古詩詞誦讀”活。

1、面向全體的原則?;顒右嫦蛉w學生,堅持一個也不能少,堅持全過程參與,堅持在誦讀詩文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質。

2、數量與質量統(tǒng)一原則。正確處理誦讀與理解的關系,不能只單純追求背誦數量,也不能把古詩文誦讀轉變成學生新的負擔,要讓學生輕松的背,愉快的記,提高學習古詩文的質量。

3、速度與效率統(tǒng)一的原則。詩文誦讀,要化整為零,要做到周清月結。

1、利用早讀課的部分時間和課前兩分鐘等時間,采用教師范讀、優(yōu)生領讀、學生齊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

2、、結合語文閱讀課,對本班古詩詞背誦進行輔導,并讓學生將當周所吟誦的古詩詞全面復習,或在班級內舉行古詩詞吟誦比賽。

3、、輪流抽各班x名優(yōu)秀學生在校園廣播中吟誦古詩詞。

4、提倡學生在家學習時適當吟誦,并且每周末家長檢查,并在周一將情況及時反映給班主任教師。

1、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

組員:各年級語文教師。

2、學校為各年級推薦經典古詩詞書籍,供各班參考選用。每學期,語文教師根據本學期教育教學需要。

3、吟誦數量:語文。

老師應組織全體學生本著“每周一首詩”和兩句“名人名言”的原則自主抄寫、誦讀古詩文,要求參與面xx,達標率xx。

4、提倡做好古詩詞學習鑒賞筆記。

5、從學校領導到全體任課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全面對學生進行“熱愛、繼承和發(fā)揚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宣傳和教育,激發(fā)學生對誦讀古詩詞的強烈興趣和愿望。

6、建立學生誦讀考核檔案和星級誦讀評價制度。學校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對各班級及語文教師的詩文素養(yǎng)活動情況予以督促,評估,并列入年終考核。根據學生誦讀考核檔案確定學生的星級。每周完成兩首詩詞誦讀任務得xx學分,每學期誦讀xx首得xx學分,每xx學分為一個星級。

7、學校學期末至少舉行一次背誦古詩詞競賽和評先表優(yōu)活動,對各班在背誦古詩詞活動中表現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獎勵,鼓勵學生不斷提高背誦古詩詞的數量和質量;對班級、教師,也要進行大張旗鼓的獎勵。

8、各位教師要把學生在背誦、活學活用中出現的閃光點及時記錄,要善于發(fā)現和總結,把一些好的、快樂的學習方法推廣應用并上報領導小組,以供學校進行宣傳和完善檔案。

9、配合學校的“書香校園”和“書香班級”建設,讓學生先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fā)。語文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和作文指導上靈活恰當地運用古詩文,引導學生使用古詩文,學以致用。

五、獎懲措施

古詩詞誦讀將作為學校特色之一進行開展,我們要求全體教師大張旗鼓地組織宣傳和參與。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行兩次吟誦古詩詞評先表優(yōu)活動,對在吟誦古詩詞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獎勵,對工作突出的教師,也要進行適當的獎勵。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五

1、本周進行了第二單元描寫童年的兒童詩的語文教學,第一課便是《古詩三首》的教學。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已經不再感到陌生,對于古詩的學習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澀,于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采取了,以復習古詩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學、匯報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童年時光的幸福和美好,激發(fā)學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兒童是怎樣度過自己童年的興趣。進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初讀古詩,互讀古詩,提示容易出現錯誤的字的讀音,并且落實重點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導學生復習古詩一般的學習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滲透古詩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很自然就回憶起了: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這幾個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于是我放手讓學生按照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很快就兒童詩兩首教學后記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由讀到悟,在整個的自學過程中,學生不斷抓住相應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詩所傳達的意境。有的同學從"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關聯(lián)感悟到了,古詩的對仗關系。有的從"臥"字中體會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體會到了古時候生活的靜謐,兒童與自然的親近。還有的,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小腦瓜里就涌現出了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匯報的過程中,更是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后的個性化理解。他們往往從古詩的一個字入手就能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松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兒童生活體會的淋漓盡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對于朗讀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讀得入情入靜。并且在當堂就完成了古詩默寫,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教兒童詩童年學過后,我仔細反思了整個的教學過程,之所以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成功之處在于,教學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信任學生,學生也會充分地信任自己,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朵朵美麗的火花。但是反思之于也發(fā)現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我的課堂似乎反映的不夠。教學目標達成后,教師的深入挖掘仍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2、《舟過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寫漁童行舟過江,以傘作帆,張傘使風時天真、活潑的情景。對正在經歷童年的孩子來說,童年故事應該是不陌生的。但是,詩中展現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時空的。所以,教學中我利用他們的閱讀期待,調動起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讀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讀,然后讓學兒童詩怎么寫生談談自己在讀中感悟到的,然后創(chuàng)設情境: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想象一下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可以適當的加入自己的想象,把短小的詩文變成一個優(yōu)美的小短文,這是我課前的設計,可是真正實施到課堂中,卻不盡人意。

課下我在反思自己,為什么想到了,可是到了實施的時候卻有很多不足呢也許在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轉變,可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沒能真正的邁出那一步,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勇敢的嘗試,邁開自己的步子,新課程不能只是想在腦子里、記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課堂中

3、本次的三首古詩詞都是寫兒童的,富有兒童的情趣。而且詩句都淺白如畫,都展示了兒童無憂無慮。教學我想兒童詩仿寫的時候,由于詩歌比較簡單,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對于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得也比較到位。

推薦讀古詩文的心得體會報告六

泱泱中華五千年,風雨中沉淀下來的精華,如玉液瓊漿。聞之,清香撲鼻;品之,甘冽欲醉。而那膾炙人口的佳作從歷史的長河中款款走來,文人的憂思,君臣的惆悵,依稀浮現。讀之,有懷才不遇的憤恨,有國破家亡的感慨;思之,有古香古色的神韻,有青春現代的朝氣。

古詩詞,是中國文學殿堂里最為璀璨的明珠,是中國文學發(fā)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品讀古詩詞,就是對中華氣象的口味,就是對遠去的盛世的追憶。

一切景語比情語。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闭b讀著《滁州西澗》,韋應物的坦然令我折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時的恢宏氣概令我嘆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逼肺吨R致遠濃濃的哀傷之情,我不禁感慨萬分。

是你,古詩詞,讓我通過觀景感受到了作者濃濃的情思!

讀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掛,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蔽也唤袊@:好一首《飲酒》,好一個視功利為糞土的陶淵明,好一派平淡的生活。

是你,古詩詞,帶我走近陶淵明讓我明白:平淡,也是一種享受。

品味著“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使人不禁心靈一震,好一個豪情萬丈的偉人。捧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蔽也朋w會到,原來友情是如此依依不舍……

是你,古詩詞,讓我的情感更加細膩,人生觀更加挺立。

欣賞著詩仙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弊屛覞u漸學會了相信自己?!霸赋孙L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弊屛抑懒顺晒鸵冻霾恍傅呐?。

是你,古詩詞,讓我學會了理智地面對自己。

朋友,你已給了我太多太多,請讓我真誠地牽著你的手,永遠的走下去。

>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說,語文教材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載體,更是美的礦藏。其中,語言凝練,對仗工整的古詩更是這礦藏中的瑰寶。讀詩能使人靈秀。古詩教學中,應充沛挖掘詩中美的因素,發(fā)明一切條件,引導同學“讀”中“悟”,“悟”中“讀”,主動學習,品味古詩,深入其中,吸取營養(yǎng),探索真諦。讓同學的心靈真正空虛、靈秀起來,真正體現“以同學的發(fā)展為主體,以同學為本”的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1、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并能用自身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2課時。

廬山瀑布風景課件。草堂春景圖片、課件。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談話激趣,導入釋題

1、同學們,在開展今天的學習活動前,俺們先去廬山游覽一番,欣賞一下廬山風光吧!

2、同學觀看廬山風光片,飽覽廬山秀美的風光。

3、請同學談談自身對廬山的印象,暢所欲言。

4、導入新課:

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游覽過廬山。結合介紹李白(你了解李白嗎?你會背誦他的詩嗎?)

李白游覽廬山后題寫了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5、讀題,解題:

讀題,理解“望”的意思(遠看)。再一次帶感情地讀題。

二、初讀全詩,解字詞,明詩意

1、同學自能讀詩,自同學字,并結合課前預習自主釋疑,就有疑惑的字詞質疑問難。

2、正音:(紫、嶺),字形:(瀑、廬、爐)

說說自身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曾見過這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的。

3、交流理解局部詞句的意思,初步理解詩意:

遙:遠,與題目中的“望”相呼應。銀河:天河。

九天:天的最高層。

三、品字詞,談感受,誦詩句

1、引導同學分組品味詩中寫得好、寫得美的重點字詞,并指導朗讀。

⑴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⑵“掛前川”的“川”指的是什么?“三千尺”是不是準確的數字“三千尺”?

⑶“疑”字俺們在李白的哪一首詩中也學到過?(疑是地上霜)背背《靜夜思》結合舊知理解“疑”。

2、同學吟讀古詩,用自身的話贊美廬山瀑布:

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象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

3、扣住重點字詞再小聲讀讀,仔細體會一下,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展開想象,談談感受,體會詩歌意蘊及詩人傾注的情感。

四、返讀全詩,熟讀成誦

1、再次播放課件,協(xié)助背誦全詩。

2、指名背誦全詩,直至全體熟讀成誦。

五、書寫生字

爐、銀、煙、窗、絕。

“爐、煙”的“火”在字左邊,捺變點。

“銀”字有兩個豎提,金字旁的豎提高,右邊的豎提略向下。

“窗”字字形復雜,注意小撇不能丟。

第二課時

絕句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俺國古詩中的一種,他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3、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你知道本詩的作者嗎?同學介紹,教師再根據同學所講作補充。

這首詩是唐代又一位偉大詩人杜甫寫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這個時候,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著草堂附近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小詩。

4、課件展示草堂外的春景。

二、自讀自悟初步感受美

1、感受節(jié)奏美:

⑴引導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好節(jié)奏。

⑵指名讀:

對有關字進行正音,識記字形后通過范讀掌握好詩句節(jié)奏。

2、感悟意境美:

⑴引導同學借助注釋和圖,邊讀古詩邊想,看看自身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問題要和小組同學研究?

⑵引導交流,讀懂了什么?

⑶引導生質疑,梳理出重點問題。例如:詩人為什么用“含”?

三、自主探究 深入體驗美

1、明確方法:

⑴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⑵引導同學小結歸納:查資料、討論,合作畫簡筆畫,也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詞句練習寫話。

(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xxxxxx。柳樹xxxxxx。黃鸝xxxxxx,白鷺xxxxxx。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xxxxxx。)

2、引導探究,初步體驗美:

同學們用自身喜歡的方法繼續(xù)深入學習這首詩,把合作作畫的一個小組請到黑板旁,提示小組畫前商量該怎樣畫?為什么這樣畫?

3、突破難點:

⑴你認為他們畫得怎么樣?

⑵引導理解“西嶺”。

⑶理解“含”:

課件出示“雪山”圖,后在此圖上出現“窗框”?!按翱颉敝饾u變化到恰好成為“雪山圖”的畫框??磮D,感悟雪山的壯麗。

⑷理解“萬里船”實際上說明什么?

生看圖,感悟作者的心情。

4、自主開放,深入體驗美:

補充資料:借助注釋自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進一步感悟杜甫回草堂時的興奮。

引導同學為畫起名,加深體驗。

讓同學面對圖,回味古詩,用自身的語言說說這首古詩。

四、誦讀古詩,活化表示美

美讀古詩:

1、再現古詩,要求想象生動活潑畫面,感情朗讀,讀出節(jié)奏美、韻律美。

2、引導背誦。

3、扮演誦讀:

模仿古人吟誦之勢,根據自俺感受看圖,扮演誦讀。

4、補充誦讀:

早發(fā)白帝城絕句(遲日江山麗)

五、書寫生字

鳴、吳、含、泊、流、柳、嶺

仔細觀察“鳴、吳、含”的一起部件“口”,區(qū)別它們的不同點。(“口”在左邊高又小,“口”在上下小而扁。)

泊、流:三點水中三點的形態(tài)不同,但延長后相交于一點。

嶺:形聲字,右邊表音是“令”。

柳:看字形,想象柳條下垂的樣子,記住一撇別忘記。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