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 梯形的聽課筆記(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2 06:35:30 頁碼:9
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 梯形的聽課筆記(五篇)
2023-01-12 06:35:30    小編:ZTFB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一

1、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jīng)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認知結構重組。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利用長方體、(正方體)中的一個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來導入本課,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使學生在親切中自然進入本課;另外,就找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而言,學生能很快說出長方形與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因此我在設計時,就以這種經(jīng)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折、量、比等過程中感知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征,這樣,讓學生自主的建構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的學習方式。

2、創(chuàng)設學習活動情景,把課堂變成數(shù)學活動探索的場所。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動。這節(jié)課,我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把知識點的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學習數(shù)學。如通過折一折量一量說一說這些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異同;通過變魔術的活動,讓學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通過猜一猜,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3、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不應該僅僅獲得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所以我將研究圖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長方形的邊和角?在學生得出長方形的特征后,緊接著小結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總結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其次,在引導學生練習數(shù)長方形與正方形比賽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先由學生自己數(shù)第一幅圖,再指導學生數(shù)出第二幅圖后師生共同找出數(shù)這類圖形的規(guī)律,從而由學生依照規(guī)律完成后面習題的教學思路。再次,本課結束前,我又一次引導學生回顧了這一節(jié)課研究圖形進所采用的方法,并且加以延伸、拓展,讓學生學會總結學習方法,并且能利用所學的方法自主學習。

4、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合理運用電教手段。 從開始的課題引入到練習活動的各頂比賽,我都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新知,而生動的課件演示恰到好處,更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體驗新知。

1、研究、理解教材的的編寫意圖不夠深入透徹,如在驗證正方形的特征時,只簡單的說明先用研究長方形的方法就可以了,只把四條邊都折兩次,再用對角折一次。而沒有說清楚對邊折是驗證對邊相等的、對角折是驗證臨邊相等的方法。

2、在變魔術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環(huán)節(jié)的演示過程中,操作欠細致,學生沒有很好的`領略在這個演示過程中的奧秘。

對于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二

活動要求: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學習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

2剪刀人手一把。

3幾何圖形拼畫的物體圖形六幅。

活動過程:

一、復習已學過的幾何圖形

利用視屏圖象分別出示圖形,啟發(fā)幼兒觀察回答。

二、認識梯形

1出示等腰梯形和長方形,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這兩個圖形一樣嗎?它們是什么圖形?教師告訴幼兒梯形的名稱。

2比較梯形和長方形的外形特征

通過看、比、量,使幼兒感知兩個圖形的異同。

3出示直角梯形和四邊形,讓幼兒觀察比較,說出兩個圖形的異同。

4出示有梯形拼畫的物體視屏圖象請幼兒回答問題。

三、游戲活動——小動物找家

活動室畫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七名幼兒戴頭飾分別扮小兔、小鳥、小貓、小魚、小馬、烏龜、小雞,仔細聽老師說,如“小兔跳、跳、跳,跳到有三條邊三個角的房間里”戴該動物頭飾的幼兒就做相應的動作到指定的圖形站好。

四、幼兒操作活動——變梯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名稱后,教師示范:折一折、剪一剪,讓它們變成梯形。

2幼兒用折、剪等方法將手中的圖形變成梯形。

3請個別幼兒演、介紹。說:“我用什么圖形變成了梯形,是怎么變的?!?/p>

五、評價活動:表揚用多種方法變梯形的幼兒。

對于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圖形”

在教學中,為了使數(shù)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我從農(nóng)村遠程絡上下載了一些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進行動態(tài)演示模擬,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下面我和大家匯報一下我對這節(jié)課的設想,我從教材、教學流程、教法、學法、板書設計、學習評價這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認識圖形,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的,體現(xiàn)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種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它們的特征以及周長,還有它們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課件出示):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并會辯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安全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根據(jù)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課件出示):會辯認這四種圖形,另外,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很容易將體和面混淆,所以我覺得本課的難點是體會面在體上,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成現(xiàn)上我選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這樣更直觀、易懂,在教學前,我為學生準備了多種立體模型以及多種平面圖形的學具,還有彩筆、白紙等等。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我從農(nóng)村遠程絡上下載一些學生以前學過的圖片(課件出示),我想通過這個問題來幫助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知識,這里的長方體、正方體和球,學生應該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學生不認識三棱柱,這里我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為后面認識三角形做準備,接著我說:“今天,我們來這里還要認識幾個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說,我想知道他的名字,還想知道它長的什么樣?住在哪里等等。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對于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四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參與認識圖形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說出梯形的基本特征。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內(nèi)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長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種圖形。

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ɡ蠋煄ьI幼兒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1)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2、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 (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

3)教師小結

3、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2)(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3)教師小結

4、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2)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3)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4)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對于正方形和梯形聽課心得體會實用五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索、驗證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

(指課題并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

2.觀察:尋找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

3. 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點?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然后再互相討論。

二、自學例1。(15分鐘左右)

1.出示合作要求:

①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直尺、三角板,想一想打算用什么方法驗證?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提示:用直尺量,看看出它的每條邊長度怎樣。

②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驗證;

通過對折,并重點理解對折的方法:引導學生說“把長方形的上下邊對折,他們重合在一起,說明上下邊相等;同樣證明左右邊相等。

③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形成小組的意見。

2.集體交流

①學生依照研究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特征。②全班交流并總結出正方形的特征。

③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劃出四個角都是直角。

歸納總結

三、練習。(15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互相合作,也可以小組間4人一起合作,拼成即可。

(二)對比練習。

1.想想做做第3、4題。

如何在一個長方形里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強調(diào):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三)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5、6題。

針對學生錯例,提醒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圖形的注意點。

長方形長是8厘米,寬是2厘米,幾個這樣的長方形才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借助畫圖解決,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2課時 認識周長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能測量、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2.經(jīng)歷觀察測量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

3.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與同學合作克服困難后獲得的成功,樹立駕馭數(shù)學知識的自信。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周長。

教學難點:

對周長含義的理解。計算出周長。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找一找,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課桌面、直尺邊線。

強調(diào)從哪里開始就要從哪里結束。

2.觀察:籃球場、游泳池、樹葉的邊線。

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

3. 揭示課題:周長

用自己話說說,什么是周長?

二、自學例2。(15分鐘左右)

1.同桌合作要求:

①打開書本39頁,如何知道兩個圖形周長?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然后再互相討論。

②先自己測量,計算,再交流

③哪個圖形周長長?

提示:應先量出每個圖形的各條邊的長度,然后將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相加算出周長。

2.小組合作要求:

①拿出準備好的樹葉,(每個小組只要測量一片大小適中的樹葉)

你能指出樹葉的周長在哪里嗎?怎樣才能知道樹葉的周長?

②準備什么工具?如何測量?

③一人固定樹葉,一人用線纏繞,一人準備直尺,一人記錄。

細線在這里有什么用處?盡可能將細線與樹葉外圍的邊重合在一起。

3.集體交流:

每個小組測得樹葉的具體長度;

在測量樹葉周長時有什么注意點。

如何測量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感受“化曲為直”。

三、練習。(15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想想做做第2、3題。

讓學生說一說在描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獨立描出每個圖形的邊線。如何計算各個圖形周長?說說自己列式時思考過程。

(二)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4題。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三)創(chuàng)編練習。

用10厘米長的鐵絲分別圍成一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的周長( )a長方形長 b正方形長 c三角形長 d一樣長

這句話中的重點字詞是“分別”

不管怎么圍,圍成什么圖形?什么不變?體會“變與不變”。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3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會解決與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以及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jīng)驗,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擇優(yōu)選擇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時間:3分鐘)

1、出示一張籃球場的平面圖,并標出它的長和寬,提問:根據(jù)這張圖以及相關的條件,你能想到什么?

相機出示問題: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2、啟發(fā):要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什么圖形的周長?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求幾條邊的長度之和?

3、指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板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自主建構。(時間:15分鐘)

1、自主學習導學單:

(1)獨立計算籃球場的周長。

(2)把你的計算方法小組內(nèi)說一說。

小組交流:

(1) 核對答案,訂正錯題。

(2)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

2、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

(1)題目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只有兩個,但連加算式中卻出現(xiàn)了4個數(shù)據(jù),這是為什么?

(2)28+15算出的是什么?把算出的結果再與2相乘算出的是什么?

(3)上面的四周方法算的都是長方形幾條邊的長度之和?你認為哪些算法是比較簡便的?

預設:

(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28+15=43(米)

432=86(米)

3、說說喜歡哪種方法。

4、完成“試一試”

全班交流

(1)25+25+25+25=100(米)

(2)254=100(米)

比較:算出的都是正方形的幾條邊的和?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些?

小結:我們又學習了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將課題補充完整: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三、內(nèi)化練習。(時間:15分鐘)

【基本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引導:列加法連加算式的學生進一步優(yōu)化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你打算量出哪幾邊的長度?為什么?

【拓展練習】

3、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小華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操場的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題。

為什么要用“大約”這個詞表達計算結果?

【創(chuàng)編題】

學校將原來邊長為50米的正方形操場,擴建成一個長80米,寬50米的長方形運動場。你知道擴建后操場的周長增加了多少米嗎?

引導學生畫圖。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4課時 練習六(1)

教學目標:

1. 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確判斷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估算并計算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策略。

3.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估算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靈活應用相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3分鐘)

54-13 54-18 34+49 49+14

69+26 25+63 48+27 36+35

二、梳理知識。(預設6分鐘)

師生回憶復習所學知識。出示課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學習目標:

1.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樣的

2.能正確、熟練的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3.會估算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周長。

三、練習(21分鐘)

【基本練習】

練習六第2-3題 自主練習單:

完成書本第2-3題 先完成的同學思考:

(1)在第2題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數(shù)或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2)在第3題中,計算各圖形周長時,怎樣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對比練習】

完成練習六第4、5題。

比較,說說求柵欄或者線的總長度就是求什么。

追問: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什么不一樣?

指出:雖然計算方法不一樣,但這兩題其實都是求圖形的周長。

【操作練習】

完成練習六第6題。

先獨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提問:這題要先知道什么?

【估算練習】

完成練習六第7題

給出規(guī)格相同的練習本組織學生進行相關估計和測量、計算活動。

提醒學生先估計封面的長和寬,再估算出它的周長。

【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長方形分成a、b兩部分,這兩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長大?

四、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5課時 練習六(2)

教學目標:

1.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含義的理解,使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2. 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在生活中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口算熱身。(3分鐘)

練習六第8題

二、練習(27分鐘)

【基礎練習】

練習六第9題

指出:要求長方形的周長,一般需要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

【活用練習】

練習六第10題 自主練習單:

1.完成第10題

2.菜地一面靠墻,有哪幾種情況?

3.“至少”兩字是什么意思?應該選擇哪一種情況?

引導學生理解:菜地一面靠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長靠墻,一種是寬靠墻。在此基礎上討論哪種情況是籬笆用的最少的。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題意畫簡易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操作練習】

練習六第1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的回答可能有:

1.先求出圍成這個圖形6條邊的長度,最后相加。

2.通過平移可知,這個圖形的周長就相當于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創(chuàng)編練習】

如下圖所示,喜羊羊和美羊羊同時從學校到村長家,喜羊羊沿a路線行走,美羊羊沿b路線行走,如果兩人速度一樣,誰先到村長家,為什么?

現(xiàn)學現(xiàn)用,學生通過上面拓展練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平移法的經(jīng)驗,通過平移幫助學生理解,兩人走的路是一樣長的,所以兩人會同時到達。

三、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6課時 周長是多少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我處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討論和解決總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周長和周長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認定目標(預設5分鐘)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課前你們每個小組都分得一個學具簍,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學具簍里都有些什么物體,能告訴老師嗎?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運用這些學具進一步探索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出示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作實踐,主動探究(預設33分鐘)

小組合作學習導學單:

1.拼一拼

(1)請同學們?nèi)〕?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動手拼一拼,看看可以拼哪些形狀的圖形?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學生互動交流。

想一想你拼成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操作,匯報交流。

通過交流,學生發(fā)現(xiàn)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2.比一比

(1)談話:同學們都自己動手求出了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這里有兩個圖形(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后兩個圖形)

同學們見過這樣的圖形嗎?先估計下:哪一個圖形的周長長一些?請同學們驗證下自己的猜測。

(2)學生嘗試測量計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算法。

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師:這兩個圖形的周長為什么會相等?另一個多邊形的周長也和長方形的周長相等嗎?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轉(zhuǎn)化的方法,把多邊形的周長轉(zhuǎn)化成正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來解決,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3.畫一畫

談話: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你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嗎?在小組交流下,看看有幾種情況?你能畫出這些長方形嗎?

如果正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你畫出這個正方形嗎?

師: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小結:通常先算出一組長和寬的和,再有條理的列舉出各種不同的長和寬。列舉的時候要有一定地條理。

4.量一量

出示課本上兩幅圖。這兩幅圖是什么?你能指出它們的周長嗎?和你的同桌交流下。(第二幅圖注意讓學生明確周長就是圓的周長,和里面的圖案無關。)

你能估計出這兩幅圖形的周長嗎?你能驗證下嗎?你打算如何驗證?同桌合作測量出兩幅圖形的周長。(第二幅圖讓學生通過軟線來測量,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方法。)

引導學生估計周長時,先估計其中某一段的長,再通過估算得出結果。也可以先畫出與相關圖案大小接近的簡單平面圖形,再由這些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推算出該圖案的周長。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圍一圍再量一量的策略達到化曲為直,化繁為簡的目的。

三、課堂總結

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教學反思: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