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于古代太子作息時間心得體會實用一
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結合注釋疏通詩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以靈活多變的誦讀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
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品味詩詞的意境。
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朗讀法;聯(lián)想、想象法;討論、點撥法。
自讀詩歌,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2課時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我們中學生學一點優(yōu)秀的古代詩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努力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古代詩詞。今天,我們學習四首古代詩詞,主要是領會古人融情于景表達襟懷和講究煉字煉句亦即煉意的手法。
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國譙縣(現(xiàn)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歌受樂府民歌的影響很深,但富有創(chuàng)造性,往往以舊調、舊題來表現(xiàn)新的內容,有的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有的抒寫個人遠大的抱負,氣勢雄偉,慷慨悲壯。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1。 朗讀。請同學們認真讀兩遍,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理解詩句大意。
(1)對照注釋朗讀或默讀,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2)集體解疑。
(3)同桌互相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4)指名學生用現(xiàn)代漢語將這首詩的意思說一遍,語言要優(yōu)美。
《觀滄海》
1.簡介背景。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竭石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入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2.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tǒng)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五句都是觀海所見。
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贝司渲饕淮裁?? 句中有直接寫到人嗎?
主要交代了觀海地點、方位,句中雖沒有寫人,但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觀海時的勃勃英姿。
4.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 主要寫了哪些景色? 顯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笔菍憣嵕?,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蕩漾的動態(tài)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tài)景象。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fā)。
5.詩中哪幾句是寫虛景? 能說出這一景象嗎? 這種景象是一種什么樣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笔菍懱摼埃醋髡叩闹饔^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壯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6.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7.小結:
這首詩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xiàn)博大的胸懷,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的宏偉抱負。感情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解題。
這首詩是李白在聽到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的消息時,寫的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聞,聽說。王昌齡(約698—757),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遷,貶謫。龍標,在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遙,遙遠。此寄,這首詩篇。
2.細讀品味: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p>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悉?!斑^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寫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已現(xiàn),流露出作者對被貶友人的深切懷念。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兩地,心意難達,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兩句抒情。作者用擬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給明月。讓“愁心”與明月一起伴隨王昌齡赴遠方。明月寄愁,飽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關切。
3.明月本來是沒有情感的,作者為什么還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在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過把明月人格化,讓明月成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到偏遠荒涼的所在。同時,這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和朋友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還在,兩人的友誼就會像皓月一樣長存之意。把客觀事物人格化,能表達更強烈、更深厚的情感。
4.歸納主旨。
詩人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特定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
5.小結: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1.《觀滄?!愤@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在這首詩中,景和情緊密結合。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詩人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既寫了景,又以“子規(guī)啼”暗點自己對王昌齡被貶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觀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強烈,更深沉。
觀滄海
曹操
時間:秋 遠眺地點: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近觀山島 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想象日月星漢 仿佛在海中運行出沒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寫景敘事:點時令——飄零之感過五溪——遷謫之遠抒發(fā)感情:表達牽掛,情深意長
請齊背前兩首詩,鞏固以上內容。
前面我們學習了“建安風骨”的代表作《觀滄?!?,還品味了李白詩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古詩,一起去體味游子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王灣,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初任滎陽主簿,又參與編纂《群書四部錄》,后任洛陽尉?,F(xiàn)存詩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終南山》《奉和賀監(jiān)林月清酌》等。
馬致遠(約 1250-1321以后),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所做雜劇今知有15 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 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1.初讀《次北固山下》
(1)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多媒體展示flash朗讀,要求學生跟讀。
2.聽讀詩歌,給《天凈沙秋思》劃分節(jié)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學生配樂朗讀。
《次北固山下》
1.同學們先自己將這首詩朗讀幾遍,體會一下詩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說一說你的感覺。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七言律詩,詩人王灣因長江的風景引起旅途的鄉(xiāng)愁,它既寫了作者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愁,又寫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說這首詩寫了羈旅之愁,在首聯(lián)中有沒有體現(xiàn)?
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詩人乘舟正朝著眼前的“綠水”前進,駛進“青山”,駛向“青山”之外的遙遠的客路。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3.頷聯(lián)寫的是什么? 古來很多人稱贊這兩句詩氣勢逼人,意境豪闊,你的感覺怎樣?
此聯(lián)寫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齊了,船上之人的視野也隨之開闊。“潮平兩岸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可見這時風順且和,這樣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平穩(wěn)航行,也是因為此地的長江正是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時候。
4.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lián),這一聯(lián)詩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
此時詩人想起正值歲暮臘殘之時,而連夜行舟,天邊太陽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無限感慨。當殘夜將盡未盡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ⅰ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 這兩句還妙在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5.尾聯(lián)是否與思鄉(xiāng)有關?
這兩句緊承第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使全篇都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愁緒中。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歸雁來傳遞家書了。
《天凈沙秋思》
1.四人為一組,討論以下問題,教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 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
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并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小令的最后兩句各自寫的是什么?
“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的時間,也照應了前文的“昏”字,屬于寫景鋪墊。“斷腸人在天涯”點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屬于卒章顯志。此句為全篇的主旨。
(3)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著西風,騎著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皵嗄c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于游子為什么漂泊到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這些言外之意,盡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4)說說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于表達的,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2.探究:我們說“枯藤老樹昏鴉”和“古道西風瘦馬”能使人感受到一種蒼涼和傷感,那么“小橋流水人家”插在其間是否協(xié)調呢?
協(xié)調。第一句寫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的哀鳴,“枯藤”、“老樹”、“昏鴉”,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畫面是一片灰黑色,給人的感覺是毫無生氣、暮氣沉沉,就如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無家可歸之意。第三句寫古道荒涼,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現(xiàn)了無家可歸的哀怨與迷惘;從側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個“古”字,把游子的個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讀者的豐富聯(lián)想和共鳴。第二句描繪出一幅溫情脈脈、幽雅恬靜的畫面。“小橋”是溝通障礙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著溝通;“流水”是清澈純凈的,蘊含著豐富的活力;“人家”是溫馨的場所,是產生歡歌笑語的地方。這里寫他人有家而我獨無,更添一份思鄉(xiāng)之情;與一、三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發(fā)游子的戀家思親之情。倘若詩的其他幾句是正面寫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則是從反面來寫,更添悲愁,可算是“以樂景寫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1.《次北固山下》
(1)內容前后照應。
首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尾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呼應。
(2)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如“風正一帆懸”,“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經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
2。 《天凈沙秋思》
(1)靜景與動景相映。
《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得力于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涂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2)景色與情思相融。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于表達。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萏?、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次北固山下
王灣
淡淡鄉(xiāng)思愁緒首聯(lián) 點題頷聯(lián) 船上所見:“平”“闊”“正”“懸”頸聯(lián) 寫景 時令(殘夜)尾聯(lián) 歸雁傳書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 (老)樹 (昏)鴉(?。?(流)水 (人)家(古)道 (西)風 (瘦)馬夕陽(西下)繪景(斷腸)人(在天涯) ——寫人言簡意豐 多方映襯 情景交融秋原黃昏行旅圖
對于古代太子作息時間心得體會實用二
1.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并背誦四首詩歌。
(2)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這四首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提升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yǎng)。
(4)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2.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的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審美情操。
重點: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批注
觀滄海
曹操
1.請學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1.簡介作者曹操及背景。
2.(1)播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2)教師聲情并茂地配樂范讀,通過富有魅力的節(jié)奏、韻律,直觀地再現(xiàn)詩歌的音韻美。學生輕聲跟讀。
(3)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播放課件和錄音
1.全詩是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3.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杯?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人將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融會到詩里,表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本詩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詩歌文體知識:四句是絕句,八句是律詩。詩句以寫景、敘事、抒情為主。
1.作者李白及背景見書中注釋。
2.聽范讀,注意誦讀詩歌時的語速、語調、節(jié)奏。(聽一遍,跟讀兩遍,自讀兩遍)播放錄音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寫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楊花和子規(guī)的啼鳴。
作用:(1)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
(2)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
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規(guī)啼鳴:離愁別恨,與友人分離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這句話中,含有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對友人離別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2.“我寄愁心與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為什么要把“愁心”寄與明月?
寄:寄托、托付。與:給。
“愁心”即作者對朋友遠行偏遠蠻荒之地的牽掛之心,對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無端被貶而愁,為友人的前途命運而愁。
把“愁心”寄給明月是因為:(1)明月是圓的,讓人想起“團圓”這個概念,如果月圓人不圓,就會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時,天地之間是寧靜的,明月的光輝是柔和的,人們在夜的寧靜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無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遠隔兩地的親友都能同時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們望月時容易想起遠方的親朋和故鄉(xiāng)。
(4)明月給人的感覺是如冰似玉、晶瑩潤澤,它象征了親情友情的純潔。
《觀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批注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地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xiāng)愁的。
1.播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且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教師領讀兩遍,學生自由誦讀。
播放錄音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1.詩的四聯(lián)各寫了什么內容?四聯(lián)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首聯(lián):詩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頷聯(lián):船上所見景色?!俺逼健?,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俺逼健庇譃椤敖骸弊麂亯|。頸聯(lián):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尾聯(lián):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歸雁來傳遞家書了。
這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2.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尾聯(lián)直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3.學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huán)境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天凈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疤靸羯场笔乔泼?。(多媒體顯示)播放音樂
1.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并補充解釋。
2.學生默讀,根據課文展開想象,寫一篇描述性文字,內容不要增刪,順序可調整,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小組間交流,教師可選一兩篇當堂進行集體評議。也可展示參考例文讓學生評議。
例文: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他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探究: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層次作簡要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并歸納: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氛圍,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第二層(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了時間?!皵嗄c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是為此作鋪墊。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對于古代太子作息時間心得體會實用三
唐詩精煉主導抒情,宋詞篇幅略長趨于事理描述。通過對唐宋代詩體的異同進行比較,可以闡明唐宋詩形式形成的原因,從而對詩體形態(tài)進行深入研究。
古代文學 唐詩宋詩 異同比較
唐宋階段古代詩文學,是古代文學課程中的重頭戲。教師帶領學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詩歌”兩種迥然不同的審美體裁,是對唐宋詩歌進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在進行唐宋元階段古代文學課程講解時,可以從“唐宋詩歌存在異同”話題入手,帶領學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唐詩,從總體的謀篇、布局上來看,給人的感覺是氣韻流暢,富有醇美情調。唐詩以極其鮮明的藝術特色,改變以往詩體的寡淡和繁縟,換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煉、語淺情濃、形神兼?zhèn)洹⑸鷻C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作就以“清新、活潑、生動”見長,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讓人深感到濃濃的依依惜別的人情味。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痹娭谐錆M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極。由此可見,唐詩作者通常都是將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結合,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描繪出唯美景象,倡導氣勢蓬勃大氣。所以唐人所著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普遍偏于雄渾開闊、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調。唐代詩人對抒情詩作風格的偏愛,促使他們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更加側重于抒情。無論是花、葉、樹、蟲、鳥,還是風、雨、雷、電、霧,都能讓詩人瞬間捕捉到此時此地與心靈相通的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借以抒情達意。因此,唐代詩人所著詩作都極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機盎然的激情。
而宋代詩作就和唐代詩作的深厚濃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詩在情調和審美上普遍側重于“思辨”,宋詩擅長“析理”。宋代詩人普遍都以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投身創(chuàng)作,力圖通過詩意來周密地表達出哲理。宋代著名詩人朱熹在其詩作《觀書有感》中借景喻理:“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痹谶@首詩作中,朱熹通過“水清澈,是因為源頭活水”,來啟示人們要持續(xù)接受新事務、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本領,充實自己。鼓勵人們用不斷求知來開拓人生新領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詩作《梅花》中寫到:“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彼麑⒊橄蟮娜松芾?,借冬天寒冷、梅花盛開等景物來進行暗喻,用詩化了的景物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寓意極其深邃。還有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首詩作是在蘇軾游覽了廬山風光之后所進行的總結,其在詩中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景致,并且借景喻理,從中啟示出深刻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這首詩作的特點不在于抒情,而著重于借物來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見,宋詩和唐詩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較而言,宋代的詩作更加顯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詩之所以具有如此獨特的詩風,其實是源于宋詩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莊哲學”的沉穩(wěn)靈秀和通達敞亮作為詩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詩作借物、借景象進行感情抒發(fā),從議論中透析出人生哲學道理。濃郁、多變、邏輯嚴密的哲理思辨度,遠遠超越了詩作中的形象思維。當然,在宋代詩作中也有飽含抒情風格的詩作,但是宋代詩人通常都會在詩作創(chuàng)作的深情之內,十分靈活地將哲理摻入其內,這樣詩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飛躍和提升。宋代詩作在客觀冷靜地觀景、觀物的同時,也理智客觀冷靜地對人生境界、對哲學深度進行了很到位的審視。
綜觀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詩作側重于抒發(fā)情韻,在詩作中更多的是活潑而生動的景物形象描寫,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詩作側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詩作中更多的是詰問和追問道理,十分富有哲學研究價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學家繆鉞在《論宋詩》一書中所言:“唐詩如芍藥海棠,裱華繁采;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如啖荔枝,一顆入口,則甘芳盈頰;宋詩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p>
唐宋詩作風格迥異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詩作各自所繼承的研究詩作對象的歷史基礎條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擺在唐代詩人、宋代詩人面前的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時期,而唐詩、宋詩所進行研究和可進行參考的詩歌遺產著作的。歷史條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詩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參考了六朝詩歌歷史遺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礎上,才將詩歌創(chuàng)作的體裁予以進一步擴展和充實。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顯著標志時期就是盛唐時期。這個時期是唐代詩人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歷史階段??梢钥闯觯拼姼璧膭?chuàng)作都是以六朝詩歌的體裁、詩體形式、辭藻、音律為基礎的。毫無疑問,六朝詩歌為唐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進步奠定了強大基石。但是,六朝詩歌在詩體上明顯存在著詩體不成熟、辭藻膚淺、文風形式僵化的弊端。于是唐代詩作者有廣闊的對詩作進行開發(fā)、改良的空間。再加上盛唐時期歌舞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帶有“唯美浪漫情調、歡樂開懷抒情達意”的詩歌體裁。廣闊的詩作發(fā)展空間,也促使當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精彩紛呈的詩作門類派別。比如詩仙李白的“浪漫詩”, 詩佛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等,他們共同將唐詩推向了詩作創(chuàng)作多產、氣勢輝煌的一個頂峰。在盛唐之后,中唐還出現(xiàn)了著名詩作者韋柳、元白、韓盂;晚唐也出現(xiàn)了著名詩作者李商隱、杜牧、溫庭筠。他們雖處在不同的時期,但都共同將唐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水平推舉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詩在詩作過程中所取得的巨大“體裁”成就,使得宋代詩人清醒地意識到,任何在詩歌體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和唐代詩人在詩歌發(fā)展中的優(yōu)渥條件相比較,宋代詩人只能在繼承唐代詩人詩作的原有框架內迂回曲折、獨辟蹊徑。所以,宋代詩人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了必須要從唐代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尚未完善之處去進行開掘、創(chuàng)新、疏通。于是,宋代詩人果斷地放棄了對六朝詩作體裁的繼續(xù)研究和探討。他們巧妙地選擇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時期的詩作者作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的對象。而且,宋代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技巧和格式、詩作表達等諸多方面,都兼顧了詩仙李白詩作的奔放豪邁氣魄、詩魔白居易詩作的氣勢暢達、通透,以及韓愈詩作的遒勁合為一體。這樣就使得宋代詩作呈現(xiàn)出了“以景物抒情達意為詩,以哲理析理為詩,以才學精妙為詩”的辯理、析理、逐理的詩作特點。在“變”還是“不變”之間,宋代詩人非常明智地在詩作創(chuàng)作上選擇了“大膽求新、勇于求變”的做法。而且,宋代詩人還別出心裁地對舊體詩作進行整合創(chuàng)新,融合其所處時代的歷史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宋代詩歌體裁和風格意境。
(二)特殊歷史條件下學風政風的差異
唐宋兩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學術氛圍息息相關。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社會安定,文化氛圍舒緩。因此而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天賦極高的詩作者,他們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彰顯出了氣勢雄渾而又氣韻靈動的盛唐詩作高產氣象。同時,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者還在貴族政治統(tǒng)治中,以詩歌作品來游走于權貴門第之間,所以唐代詩人勢必要考慮到貴族的審美需求和興趣偏好。而對比來看,宋代政治態(tài)度保守,軍事上也比較軟弱。宋代王朝在整體機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業(yè)、渴望振興國家的氣魄。而且,宋代很多詩歌作者都出身于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貧寒的著名詩作者歐陽修。他出身平民,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能更深刻體會到民眾的疾苦。同時,很多宋代的詩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們不但是詩歌創(chuàng)作者,同時還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門客,更是頗有藝術造詣的學者。所以,宋代詩歌作者不但在知識結構上比唐代詩人要深邃淵博,而且還是當時重要政治階層的精英力量,他們在進行詩作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發(fā)展,從而能極大地推動詩風的改進,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議論更充分地滲透宋詩內。
總之,唐詩重抒情,宋詩側重于思辨。唐宋詩作之所以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風格,根本原因就在于唐宋詩作所繼承的歷史詩作研究基礎存在差異,以及詩歌文學創(chuàng)作所處歷史時期的差異和規(guī)律使然。詩分唐與宋,情理各具異曲同工之妙。
[1] 錢鐘書。談藝錄[m]。三聯(lián)書店,2008.
[2] 繆鉞。詩詞散論論宋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對于古代太子作息時間心得體會實用四
引導學生通過詩歌閱讀訓練:
1、理解詞語在詩歌中的含義。
2、概括詩歌的中心思想。
3、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
4、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1、閱讀方法指導。
2、繼續(xù)閱讀心理培養(yǎng)。
教師所指導的閱讀方法、答題技巧如何為學生所掌握。
要將最佳閱讀心理的培養(yǎng)與具體閱讀方法的指導相結合,在教學中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中一定要配合以最佳閱讀心理培養(yǎng),使學生的閱讀在最佳的閱讀心態(tài)下進行,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上課前先進行閱讀心境、閱讀心緒、閱讀心情、閱讀心力、閱讀心志、閱讀心欲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最佳閱讀心理。
閱讀方法指導要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詩歌中的字詞句而體會詩歌的意境,在理解詩歌中的形象、意境的基礎上判斷詩歌所表達的主旨,作者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進而評價詩歌思想內容。
要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三為主”方針。
要盡可能地體現(xiàn)現(xiàn)代課堂“平等、合作、發(fā)現(xiàn)、交流、共享”的精神。
本知識點用8課時進行完畢。第1課時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閱讀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第2—4課時進行客觀題的閱讀訓練;第5—8課時進行主觀題的訓練。
繼續(xù)培養(yǎng)最佳的閱讀心理:純潔的心境、安靜的心緒、樂觀的心情、專一的心力、堅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
指導學生進行古代詩歌閱讀訓練,引導學生掌握以下方法:
讀詩題、出處、作者、注釋了解詩歌的有關背景。
認真品讀詩句,體會詩歌所表現(xiàn)的意境。
根據詩歌所表現(xiàn)的意境分析把握詩歌的中心思想和表達技巧。
本節(jié)課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詩歌閱讀訓練。
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很難忘的經歷,如得到了很珍貴的禮物,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等,我也有自己很難忘的經歷,那就是我第一次讀到了幾首古詩,其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凄冷曠達之美、“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蒼涼孤寂之美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感到如得至寶。我們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這偉大的歷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這無與倫比的偉大的文化又為我們留下了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要珍惜這些彌足珍貴的至寶,珍惜她,發(fā)展她。
怎樣才能讀懂古代詩歌作品?
想一想以前有沒有學過這一類的知識,翻一翻看有沒有這一類的資料可以給我們提供幫助。
學生們閱讀相關內容,并歸納交流總結讀詩技巧。
教師引導總結:
1、品味詩題,看清作者、出處,利用好注釋。
2、帶著激情品讀詩句,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境。
3、培養(yǎng)最佳閱讀心理。
1、導要求學生注意:
(1)采用品讀的方法。
(2)應用我們學到的閱讀方法。
(3)盡可能地翻譯出來。
(4)完成詩后的習題。
2、讀學生品讀詩歌,相互交流。
3、論談論詩中的有關內容,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1)“宦游人”是什么人?
(2)大好春光,“宦游人”為何“偏驚”
(3)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了什么?
(4)詩中的點睛之筆你認為是哪一句?
(5)如此看來,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是否屬于敗筆,因為它似乎與主題不一致?
4、結論
(1)表現(xiàn)了什么主題?
(2)應用了什么手法?
(3)讀詩要注意些什么?
(4)翻譯詩句。
(5)對正詩后習題。
1、導注意閱讀心理的調適和所學方法的應用。
2、讀學生品讀詩歌,相互交流。
3、論談論詩中的有關內容,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1)“征”為何意,是否為征伐之意?
(2)荒煙為何斷了,古木緣何而平?
(3)尾聯(lián)與前二聯(lián)從視覺抒寫的角度是否一致?
4、結論
(1)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詩中沒有一句話里有“思鄉(xiāng)”之語,卻讓人感觸至深,為什么?
(2)句末為何寫夜猿鳴叫?
(3)對正詩后習題。
1、導注意閱讀心理與方法。
2、讀學生品讀詩歌,完成詩后習題。提醒學生相互討論交流。
3、論談論詩中的有關內容,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1)1、2句的關系如何?
(2)“昨夜一枝開”據說原來是“昨夜數(shù)枝開”,你認為“一枝開”好還是“數(shù)枝開”好?為什么?
(3)頸聯(lián)寫“風”寫“禽”,是否偏題?為什么?
4、結論
(1)你認為本詩有什么特點?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2)朗讀《早梅》,品味詩中的意蘊。
(3)詩中的梅具有什么特點?詩人為什么要寫她?
1、最佳的閱讀心理:純潔的心境、安靜的心緒、祥和的心情、專一的心力、堅定的心志、渴求的心欲、敞開的心門。
2、正確的閱讀方法:
(1)品味詩題,看清作者、出處,利用好注釋,注意理解。
(2)不理解的詩句根據上下句悟讀或猜讀。
(3)帶著激情品讀詩句,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境。
(4)要有閱讀激情,不能麻木冷漠。
“精良素質鑄煉”之4—12題。
對于古代太子作息時間心得體會實用五
看到這樣的兩個圖形,一個沉穩(wěn)而平滑,線條柔和;一個棱角鮮明,光芒四溢,不禁讓我想起了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兩種人,通子與執(zhí)子。
線條柔和者為通子。他們是通達之人,面對明主或昏君,他們或入仕為官,或隱逸林。他們順應時局地選擇,該退時則退。于是面對亂世,他們或垂釣于濮水,或放歇于鄴下,或采菊于東籬,或幽居于竹林。他們行吟高歌,他們倚風長嘯。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莊子,他持竿不顧,寧“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閑適者如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通子們胸中釋然,他們圓如卵石。他們明白,面對亂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認真。于是他們游閑山樂水,以淥水清猿、曲徑通幽為伴,騎馬揮毫,信可樂也。
然而,受命于危難,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執(zhí)子們。他們胸中自有乾坤。
披發(fā)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于詩人之上?!叭苏l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zhí)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圣人不凝滯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卻可以踐志。當死降臨到司馬遷頭上時,他選擇了生,他隱忍茍活因“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文采不表于后世”。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執(zhí)著呢!他終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無所畏懼者如執(zhí)子。他們執(zhí)著著他們的追求,無悔無怨。那個“投戎從筆”的辛棄疾,一生被棄用多達38次,僅剩一把軟羊毫,他也要書寫御敵之心,縱把欄桿拍遍,也無人會。諸葛亮,執(zhí)著于白帝托孤,積勞成疾,逝于五丈原……
執(zhí)子們執(zhí)著著他們的執(zhí)著,通子們通達著他們的通達。不論圓滑避世,明哲保身,還是棱角分明,堅守信仰,他們都成為了中華萬代的不朽財富。
我們在通子們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中學會從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中學會包容。通子們教我們學會適應,沉穩(wěn)柔和如圓;我們在執(zhí)子們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中學會堅持;從嵇康繞梁的琴聲與阮籍的慟哭而返中體會信念與力量。執(zhí)子們教會我們閃亮自我,堅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歷覽前賢,如果我們擁有了執(zhí)子的執(zhí)著與通子的包容,該會有另一種更美的圓形吧!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嫉妒心測試的心得體會(匯總15篇)
- 2023年班組交流個人心得體會范本(精選8篇)
- 如何落實五個確保心得體會總結 落實五個扎實心得體會(六篇)
- 醫(yī)學類講座的心得體會實用(優(yōu)質8篇)
- 暑假培訓班的心得體會范本(大全16篇)
- 最新水滸傳吳用的心得體會范文(實用17篇)
- 2023年醉駕新規(guī)定解讀心得體會和方法(模板9篇)
- 做一次手工心得體會實用 做手工實踐心得(六篇)
- 最新模塊化黨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優(yōu)秀17篇)
- 退伍士兵工作心得體會實用 退伍士兵工作心得體會實用文章(4篇)
- 探索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重要性(匯總14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體會與收獲大全(20篇)
- 平面設計師工作總結的實用指南(熱門18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模板(優(yōu)秀12篇)
- 個人簡歷電子版免費模板推薦(通用20篇)
- 免費個人簡歷電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通用23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核心要點(專業(yè)16篇)
- 學校貧困補助申請書的申請流程(熱門18篇)
- 法制教育講座心得體會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模板18篇)
- 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案例(專業(yè)13篇)
- 教師的超市工作總結與計劃(精選18篇)
- 單位趣味運動會總結(模板21篇)
- 禮品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的重要性(實用16篇)
- 消防隊月度工作總結報告(熱門18篇)
- 工藝技術員工作總結(專業(yè)18篇)
- 大學學生會秘書處工作總結(模板22篇)
- 醫(yī)院科秘書工作總結(專業(y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