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形式政策人口問題心得體會 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5 06:44:56 頁碼:9
形式政策人口問題心得體會 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3篇)
2023-01-05 06:44:56    小編:ZTFB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形式政策人口問題心得體會一

老師的思維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豐富多彩,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大學教師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里,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淀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陶醉。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fā)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杰”,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杰”。社會歷史的大發(fā)展已決定了個人發(fā)展的最大環(huán)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fā)展。

最后,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有必要。因為,高等學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中國,了解了世界,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也為我們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提前上了一課,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形勢和國家政策,好讓我們更有準備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本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我對當今變幻多端的國際形勢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的成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通過了解世界的經濟政治形勢來了解整個時代的主題。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云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zhàn),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huán)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作為時代的代言人,當代大學生,面對跨世紀的宏圖和歷史賦予的重任,所以學習當今世界的形式與政策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使我正確認識了當前國內外經濟政治的形勢,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主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努力掌握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真才實學。

學習當今世界的形式與政策的目的在于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發(fā)現當今世界形勢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得出新思路。我們當前特別要處理好專業(yè)學習和理論學習的關系。

在校學生專業(yè)學習固然重要,這是學生目前的主要任務,但是理論學習更為重要,是方向和指針。專業(yè)學習越忙越艱巨,越需要多學理論,提高理論水平,加強理論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航向,達到成功的彼岸!

更感謝老師的授業(yè)解惑。偶爾茫然的自己似乎找回了信心與希望。面對未來,不再是那么懼怕。前進道路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標也更加明確了。思想再次得到了升華,就算不那么偉大的說成是為了為國家,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而是為了能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而努力學習吧。老師的講解讓我更加理解當前形式與政策的重要性,增強了我對社會的緊迫感,讓我更加全面正確地了解和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式和任務,把握時代命脈,增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時代在進步,我也不能落后,跟緊時代的步伐,不做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深刻的認識到不全面的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的學習,我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fā)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fā)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fā)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斗,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yǎng)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fā)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努力奮斗,這樣才能爭取早日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符合社會主義的人才。

有關形式政策人口問題心得體會二

公共政策作為“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其本質屬性是公共性。公共政策應該遵循如下公共性原則:第一,公有性原則,即公共決策權力應該歸社會公眾所有;第二,公治性原則,即公共政策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第三,公享性原則,即公共政策應該適用于其所要調整的所有對象;第四,公平性原則,即公共政策應該維護社會公平;第五,公益性原則,即公共政策應該以社會公共利益為根本目標;第六,公開性原則,即公共政策應該具有開放性和透明性。但是,當我們對公共政策進行深入考察時卻發(fā)現,公共政策時常表現出與公共性相違背的特性,這便使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研究陷入困境。對這些困境進行科學梳理,將有助于理順公共政策研究的思路,探明公共政策失效的癥結,進而加快我國公共政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具體而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公共政策主體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主體是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環(huán)境中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執(zhí)行、評估、監(jiān)控、調整的個體和團體。其中,廣義的政府(即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作為公共政策的法定產生者,在公共政策過程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是最主要的政策主體。傳統(tǒng)觀點認為,作為公共政策最主要的制定和執(zhí)行主體,政府是廣大社會公眾權利和意志的代表者,政府的公正與準確是一種固有的天賦,政府不具有自身利益。

然而,現實中政府的自利性卻是客觀存在的。政府的自身利益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政府工作人員的個人利益。作為一種正式的社會組織類型,政府是由若干名政府工作人員組成的,而政府工作人員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他們也具有各種各樣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而這些需要也都期望得到滿足。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正是其個體需要和組織需要的相互作用,才保證了整個組織的正常運轉。當他們的個人需要以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形式獲得了社會內容和社會特性時,這種需要就轉化為了個人利益。由于他們常常被置于“公仆”的地位而不能明確追求自身利益,他們的自利動機受到了限制,從而迫使他們采用其他方式實現自己的利益,比如通過貪污受賄、挪用或占用公款等行為來實現自己的私利。第二,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團體利益。任何政府都有職能部門和層級的劃分,這種劃分是組織規(guī)模擴大化和管理工作專業(yè)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各項職能正常運轉、組織目標順利實現的組織結構保障,但這種劃分在客觀上卻容易形成縱向上的層級斷裂、橫向上的部門交叉、整體上的條塊分割的行政格局,從而使得政府的不同層級、不同部門萌生不同的團體利益。例如,在經濟發(fā)展和投資格局中出現的地區(qū)產業(yè)趨同現象,地方政府對本地區(qū)資源、市場的行政保護現象,以及各部門為了維護本行業(yè)、本部門利益而人為設置市場障礙、防止外地區(qū)行業(yè)競爭進入等現象,都充分證實了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團體利益的存在。第三,政府整體的機構利益。政府組織常常被人們設定為社會的公共組織,履行公共管理職能,是社會最高利益的代表者,并不具有自利性。事實上,政府組織同樣擁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比如特殊的政治地位、經濟待遇和精神文化特權等。隨著社會分工的發(fā)展,政府管理工作從社會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特殊的專業(yè)化、專門化的工作,政府組織的自利性就越來越突出。因此,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也是多元利益主體之一,也要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目前,各國政府的規(guī)模擴大化、部門支出的增長等都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擴張行為。

從理論上講,公共政策是為處理社會公共事務、解決社會公共問題而產生的,公共性是其邏輯起點;公共政策又以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最高目標,公共性是其價值終點;公共政策運行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以公共性作為其基本的指導原則和標準。因此,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質屬性。作為公共政策主體構成要素的政府,其公共性既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也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重要體現。然而,為什么現實中的公共政策卻存在著與公共性相抵觸的自利性呢?現有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理論是無法對此問題作出科學解答的。于是,政策主體理論上的公共性和現實中的自利性之間的沖突便使得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陷入困境。

二、 公共政策目標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目標是指公共政策主體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基于自身需要和社會提供的可能而設想出的一種希望狀態(tài)。依據公共政策公共性原則的要求,公共政策目標應該具有公益性,即公共政策應該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根本目標。

關于公共利益,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目前,學術界對公共利益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把公共利益和抽象的或實體的或理想的自然法規(guī)、正義、正當理由這一類的價值標準和規(guī)范聯系在一起,即將公共利益理解為一種合法利益、正當利益;二是把公共利益和個別人物的特殊利益或集團、階級的特殊利益聯系在一起,或與多數派的特殊利益聯系在一起,即將公共利益視為與個別人物、個別集團、階級的特殊利益相對立的多數人的利益;三是把公共利益與個人之間的競爭過程或集團之間的競爭過程聯系在一起,認為個人之間以及集團之間利益競爭的結果便是公共利益。公共選擇理論學者認為,社會上實際并不存在作為政府公共政策所追求目標的所謂社會公共利益。公共選擇學派的代表人物肯尼思·阿羅在《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1951)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阿羅不可能性定理”。該定理闡釋了將個人偏好或利益加和為集體偏好或利益的內在困難。該定理指出:試圖找出一套規(guī)則或程序,從一定的社會情況下的個人選擇順序中推導出符合某些理性條件的社會選擇順序,一般是辦不到的。阿羅證明,簡單加法不足以在個人偏好中排出一個一致的共同次序,這些個人偏好本身也是根據不同的標準分類的。公共選擇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也指出:在公共決策或集體決策中,實際上并不存在根據公共利益進行選擇的過程,而只存在各種特殊利益之間的“締約過程”。因此,依據公共選擇理論的觀點,作為公共政策根本目標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那么公共政策所追求的公共性自然也只能是一種虛幻的公共性,這顯然是和現有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理論研究成果相矛盾的。即使我們不認同公共選擇理論對公共利益的論述,僅從學術界對公共利益這一概念的定義的爭論中也可以看出,公共利益是一個很難把握的概念,它對于公共政策的研究人員來說難于把握,它對于作為公共政策決策主體的政府來說更難于把握。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原則要求將公共利益視為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標,而公共利益本身卻是模糊不清、飄忽不定的。可以想見,在沒有回答到底是不是存在公共利益以及什么是公共利益這兩個基本問題的條件下,政府又怎能制定出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呢?現實中,政府官員制定和實施的公共政策所追求的也僅僅是他們自己觀念領域中的模糊的公共利益,這種公共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官員個人價值觀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帶有主觀性和狹隘性。同樣,在既沒有證明公共利益的真實性又不能科學界定其內涵的前提下,政策研究人員又如何能夠對公共政策的公共性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呢?于是,公共政策的虛無性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之間的關系問題便構成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個理論難題,使得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陷入困境。

三、 公共政策問題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問題是指那些引起政府的關注并納入政府議程的社會問題。社會問題是指社會的實際狀態(tài)與社會公眾所期望的狀態(tài)之間的差距,也就是需要解決的各種社會矛盾。就其本質而言,政策問題是“思想作用于環(huán)境的產物,它們是通過分析從問題情勢里抽取出的要素。因此,我們所遇到的,是問題情勢而非問題,問題就像原子核細胞一樣是觀念的產物”??梢哉f,“問題不能脫離對它們進行定義的個體和群體而存在,也就是說,并不存在其內部和自身就構成政策問題的‘自然的’社會狀態(tài)”。只有當人們對改變某些問題情勢的希望作出判斷時,才能產生政策問題??梢?政策問題是被人們感知、覺察到的狀況,是與價值、規(guī)范和利益沖突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當前,從政策制定的角度來看,公共政策問題的主觀性正在成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現實挑戰(zhàn)。任何時代和任何時期,都存在著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社會問題,而作為社會公共管理者的政府,有必要關注并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但社會上存在的問題為數眾多,紛繁復雜,而由于時間、能力和資源的限制,政府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而只能解決其中的一部分問題,政府應該解決哪些社會問題呢?這需要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選擇,也就是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確立公共政策問題。依據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原則,公共決策權力應該歸社會公眾所有,公共政策應該由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因此作為公共政策制定過程首要環(huán)節(jié)的公共政策問題確立過程,也應該在社會公眾的共同參與下來完成,于是公共政策問題的確立過程應該是社會公眾的選擇過程。然而在現實中,政策問題的確立過程,只是政府將必要的社會問題納入政府議程并將其轉化為政策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政府在諸多社會問題中進行選擇的過程,而不是社會公眾對社會問題進行選擇的過程。

政府對公共政策問題的選擇,歸根到底就是政府工作人員的選擇,這種選擇在本質上是一種主觀認定。由于政府工作人員的利益、信仰或價值觀不同,選擇的結果也就必然不同。對于同一問題,有些人看來非常重大,需要政府采取行動加以解決,而將其確認為公共政策問題,而另一些人則可能不以為然,認為沒有興師動眾的必要,而拒絕將其納入公共政策問題之列。于是,公共政策問題的主觀性可能會給政策制定帶來兩種直接后果,其一是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卻沒有被確立為公共政策問題,這無疑是對社會公眾民主權利的剝奪,是與公共政策的公有性、公治性原則格格不入的。其二是被確認為公共政策問題的社會問題并不是社會公眾最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這顯然是對政策資源的肆意浪費,既沒有真正代表社會公眾的意志,也不符合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質屬性,該屬性要求公共政策必須準確界定公共政策問題,而公共政策問題的主觀性卻使公共政策問題的界定具有了一定的隨意性。因此,公共政策問題的主觀性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二者之間的矛盾便構成了公共政策公共性研究的又一困境。

四、 公共政策價值的公共性困境

公共政策價值是指公共政策主體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所遵循的價值準則。公共政策具有各種不同層次的價值追求,效率和公平一直是政策研究人員最為關注的兩種價值。效率,是指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所獲取的收益與所投入的各種資源的比值,即收益與成本的比值。作為公共政策價值的效率,主要是指對政策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是人們對社會運行狀態(tài)的一種帶有主觀性的價值判斷,包括機會公平和結果公平。機會公平是注重規(guī)則的無差別性的公平,即在規(guī)則面前人人平等;結果公平是注重人的差異性的公平,即對不同的人實行不同的規(guī)則。作為公共政策價值的公平,可以理解為對政策資源配置合理性的判斷。

公共政策效率價值取向的存在,正在沖擊著公共政策的公平價值取向,進而使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研究陷入困境。關于效率和公平之間的關系,我們不否認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統(tǒng)一,但就公共政策而言,我們所看到的更多的卻是二者之間的相互對立。效率與結果公平在終極意義上是“兩全”的關系,而在日常操作中,特別在微觀層次中,是“難以兩全”的關系。效率價值取向強調以盡可能小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大的產出,提高政策資源配置的有效性,這就需要通過激勵性差別分配機制激活各種生產要素,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每個社會成員的潛能。但是,社會成員之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不同社會成員的先天稟賦和社會背景是不同的,因此這種激勵性差別分配機制必然會導致結果的差別,即強者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弱者會獲得較少的資源,甚至喪失掉已有的資源。可見,從某種程度上講,選擇公平必然會妨礙效率,追求效率必然會損害公平。效率和公平之間的對立,直接導致了學術界對二者在公共政策價值體系中的先后次序問題的爭論。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為代表的效率優(yōu)先論認為,公共政策應該強調效率的首要性,只有效率得到了提高,才能更多地體現公平,不能因為公平的原因而傷害效率;以羅爾斯和德沃金為代表的公平優(yōu)先論認為,公共政策應該以平等作為衡量分配是否公平的標準,在二者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強調平等的最終目的價值;以阿瑟·奧肯為代表的公平與效率并重論認為,公平與效率同等重要,兩種價值在不同領域中占據著不同的位置。在社會和政治權利領域中,“社會至少在原則上把平等的優(yōu)先權置于經濟效率之上。當我們轉入市場和其他經濟制度時,效率獲得了優(yōu)先權。

效率和公平兩種價值取向的對立常常使現實中的公共政策面臨著兩種選擇,或者以暫時犧牲一定的公平為代價實行“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或者以暫時犧牲一定的效率為代價實行“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的原則。換言之,效率和公平的對立使公共政策方案選擇出現了機會成本問題,即一項公共政策只能以其中一種價值選擇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選擇了一個就意味著放棄了另一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要求公共政策必須以公平原則為基本價值準則,而現代公共管理的效率性則要求公共政策必須以效率原則為首要價值依歸。效率與公平兩種價值取向之間的兩難選擇便成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又一公共性困境。

有關形式政策人口問題心得體會三

通過一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學習,使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雖然就那么幾節(jié)課,但卻使我收獲很多,感觸頗多。

當今社會,面對競爭、壓力和各種復雜環(huán)境,以及社會多元化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挑戰(zhàn),很多大學生都顯得無所適從甚至驚慌失措,因此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把形勢與政策課與專業(yè)知識有效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對專業(yè)知識了理解,把形勢與政策課與人才培養(yǎng)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結合起來,即增強了學生對國際國內形勢的關注,也通過對國內國際形勢的理論,正確、客觀地分析自身的優(yōu)缺點,增強自身的責任感、緊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能把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等在此過程中并得到鍛煉,提出自身的獨特見解,增強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發(fā)散思維,也側面地促進了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還提高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其實,“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包含形勢與政策兩大部分:形勢是國際和國內社會政治和經濟發(fā)展的狀況和態(tài)勢;政策是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的目標和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政策的制定要以國內外形勢為客觀依據。而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必然導致政策的相應調整。身處在不斷變革時代的大學生,從客觀方面看,沒有對形勢和政策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沒有心懷祖國、胸裝天下的視野,就有可能走彎路、錯路甚至于死路。同時要想成才立業(yè)是非常困難的。

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人才培養(yǎng)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中央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zhàn)。面對新形勢、新情況,要求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必須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必須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情系人民,這必然要求大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將形勢與政策課程真正融入人才培養(yǎng)過程,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的緊密結合。同時,形勢與政策課的設置,就是為了使大學生客觀、正確理解國家方針、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學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fā)展的思想。因此,我認為形勢與政策課應成為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包括我并不是很積極,要么干脆不來,要么懶散地在教室里睡覺,要么玩手機,要么看課外書籍等等。當我試著以一個學生的角度去分析這個現象:我發(fā)現,大部分同學在沒上這門課之前就預先地認為這門課沒意思、沒有用,所以上課沒勁。可以看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這門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和“有用之處”沒有一個清楚而正確的認識。因此,我認為老師要想上好這門重要課程,首先得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和積極性,講清楚這門課的“有用之處”,讓我們知道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們能收獲些什么。那么,《形勢與政策》這門課到底有什么用呢說到底,老師能教給我們什么呢?

按照相關文件的論述,《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大學生認清國內外的形勢,全面準確地了解、掌握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大學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自信心和責任感。這當然是高屋建瓴的概括。但如果老師照抄照搬、機械地講授《形勢與政策》這門課,肯定很少有同學想聽。而換一種思路,從提高大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視角探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目的,會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國家和社會的形勢與政策連著各行各業(yè),連著千家萬戶,與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大學生,更應該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科學分析,理性思考,準確判斷,這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涵之一。“兩耳不聞窗外事”,閉目塞聽,對世界和國家的形勢發(fā)展、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一無所知的人決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有發(fā)展前途的人才。對“形勢與政策”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既要有理論高度,又要輔之以恰當的論證,與大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緊密結合起來。由此出發(fā),我們可以得出,《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是能力素質教育與科學方法論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

《形勢與政策》這門課老師到底該怎么教,是一個爭論比較多的 ,采用講座的形式上課;有的主張問題。有的主張“講座式教學法” ,使課程更為生動,有的主張“互動教學法”引進“案例教學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的主張“實踐教學法”,更多地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研究。應該說,上述這些主張都是教學實踐中的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都值得我們根據自身實際學習借鑒。然而,作為課程化教學 “怎的“形勢與政策”課,僅僅用上述某一種教學法,顯然是不夠的,么教”必須與“教什么”結合起來。對此,我認為,教學有道、教法 “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鼓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常, ,同時也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缎蝿菖c政策》這門課所講授的內容,以具體的事件、政策、社會現象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很清晰的理論脈絡和講授線索。于是,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形勢與政策》課如果干巴巴地講事件、政策等實際問題,那就沒味道了,似乎也“沒有必要”了,因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傳媒了解到正在發(fā)生的一切。其實,單純地羅列時政,本身也不符合《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初衷,不符合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滿足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形勢觀、政策觀及科學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勢與政策》課決不能就事論事,一定要因勢論理、因事論理、事理結合,把理論闡釋與實際問題分析緊密結合起來,讓我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顯《形勢與政策》課的魅力。

其次,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原則。如前所述,《形勢與政策》課所講授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時政熱點問題,需要事理結合,進行理論分析。但光有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有歷史感,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分析結合起來。因為任何社會現實問題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有深刻的歷史背景,都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歷史過程,如果我們不了解現實問題的歷史背景及發(fā)展變化過程, 《形 就很難對其有全面和較為深入的理解,勢與政策》這門課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忽視問題的歷史與背景傳授,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半截子教學。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既要重視時政問題的橫向聯系,又要重視縱向聯系,不僅要告訴學生問題在當下是什么形態(tài),還要告訴學生在歷史上它是什么形態(tài),是如何發(fā)展演變而來的。

再者,講授與對話相結合的原則。在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fā)展,現代傳媒日益發(fā)達,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對信息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當代大學生思維敏銳,思想活躍,利用現代傳媒獲取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基于這一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的內容對于他們而言并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見和建議。這就要求“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不能搞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而必須充分調動并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討論和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同時對學生比較片面的觀點給予恰當的引導。這樣,課堂教學才會有聲有色,充滿活力,富有魅力。

最后,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如前所述,《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性特點,基本上都是當前的熱點問題。這些社會熱點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都能夠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進行調查研究。因此,《形勢與政策》這門課不能關起門來搞教學,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而要把課堂上講與走出去看結合起來,讓我們帶著問題到社會上去調查研究,然后把調研心得帶回到課堂,實現理論升華。這樣既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拓寬思路,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切身的體會,又可以豐富教學的載體和內容,增加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效果。

最終我想強調一點,那就是學校開設的這門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不斷地向前邁進,不斷提高。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