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 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800(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2 02:01:53 頁碼:14
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 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800(九篇)
2023-01-02 02:01:53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一

關鍵詞:公共政策;議程設置;政治變遷

參與選舉決策者固然重要,但這種參與幾年才有一次機會。在一些所謂“民主”國家,大多數民眾對政治的參與僅局限于這一種方式。每過幾年,他們在選舉熱潮的裹挾下過一把“當家作主”的癮,此前此后,他們只是一板一眼地當順民,對政治不聞不問,要問也不知從何入手。然而,決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為對民眾的生計、國家的前途影響甚大。因此,決策決不應該是決策者們的禁臠,哪怕他們是老百姓選舉出來的。真正的民主體制必須給民眾參與政策制定全過程的機會。

談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決策過程本身,而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議事日程,而另一些卻沒有?任何一個社會都面臨各種挑戰(zhàn),但政府應付挑戰(zhàn)的資源是有限的,這些資源既包括財政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時間資源,也包括注意力資源。換句話說,在具體決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擇,對處理哪些挑戰(zhàn)有所取舍。

1962年,美國政治學家巴查赫(peter bachrach)和巴熱茲(morton baratz)

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權力的兩方面”。[1]這篇短短六頁的論文之所以很快變成政治學的經典之作,是因為它指出了一個顯而易見、但人們往往視而不見的簡單事實:能否影響決策過程固然是權力的一面,能否影響議事日程的設置則是權力更重要的另一面。有學者曾比較過美國兩個城市,甲污染嚴重,但當地政府與民眾很少討論污染問題;乙情況好得多,不過當地政府與民眾卻十分重視如何減少污染。究其原因,才發(fā)現甲城有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操控著議程設置,千方百計避免污染問題引起當地老百姓和政府官員的注意。[2]試想,一個被嚴重不平等困擾的社會,政府卻從來不處理公正問題;無論在這個社會里其他問題的決策過程有多么民主,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只若隱若現的黑手在幕后操控著議程設置。因此,在討論政策制定時,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議程是如何設置的?誰參與了議程的設置?為什么有些問題拿到臺面上討論、另一些問題卻被排斥在外?

議程設置是指對各種議題依重要性進行排序。為了便于分析公共政策的議程設置,我們可以將議程分為三大類:傳媒議程、公眾議程和政策議程。傳媒議程是指大眾傳媒頻頻報道和討論的問題;公眾議程是引起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政策議程是指決策者認為至關重要的問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政策議程設置,但這三種議程的設置可能是互相關聯(lián)的。例如,西方國家的實證研究發(fā)現新聞媒體可以引導民眾把關注點集中在某些議題上。在那里,傳媒要影響公眾議程的設置,往往不是通過直截了當地告訴民眾哪些議題重要、哪些議題不重要,因為這樣做常常適得其反。更有效的方法是對某項議題進行反復報道,并把這些報道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或時段。研究傳媒議程設置的鼻祖之一科恩(bernard cohen )

有句話說得很到位:傳媒如果對受眾“怎么想問題”指手畫腳,恐怕很難成功,但它對受眾“想什么問題”的控制卻易如反掌。[3]正因為傳媒議程對公眾議程設置具有毋庸置疑的影響,近幾十年來,在傳媒學中,探討傳媒議程與公眾議程的關系已變?yōu)橐婚T顯學。[4]近年來,有些西方傳媒學者更進一步,開始討論傳媒議程與政策議程的關系。[5]

不過,傳媒并不是影響大眾輿論的唯一原因,政治動員、社會運動、突發(fā)事件,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民眾轉變對公共事務的看法和情緒。無論公眾議程是如何形成的,它與政策議程的設置關系更為密切。既然本文的側重點是政策議程設置,我們將不會詳細考察傳媒如何影響公眾議程,而是徑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公眾議程與政策議程的關系上。

如上所述,公眾議程是社會大眾認為政府應該關注的問題。盡管人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假如定期進行民意調查的話,從對“什么是最緊迫的社會問題”的回答中就能描繪出公眾議程變化的軌跡。哪怕沒有民意調查,公眾議程也會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疾烀癖婈P心的問題與政策制定者關注的問題呈現什么樣的關系,可以為我們確定政治制度的性質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不少人把官員的產生方式作為劃分政治制度的唯一標準,這是把形式凌駕于實質之上。更關鍵的是,什么人在政策議程設置的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民眾關心的問題是否被提上決策者的議事日程。如果政策議程的設置被統(tǒng)治者或少數精英分子把持、民眾關心的問題與政策制定者關注的問題南轅北轍,哪怕官員是民選的,這種制度也不配被稱為“民主”的。反之,如果公眾議程能夠對政策議程產生直接的影響、后者能切實反映前者的內容與排序,即使官員并非由直選產生,把這種制度斥之為“不民主”也顯得過于簡單化。換句話說,通過考察公共政策議程設置,我們可以透過表象、更深入地認識政治制度運作的邏輯。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們依據政策議程提出者的身份與民眾參與的程度區(qū)分出六種議程設置的模式(見表1)。[6]這篇文章將分別討論這六種模式在中國的實現形式和發(fā)展趨勢,其目的是通過觀察議程設置模式的轉換來揭示中國政治制度的深刻變遷。

關門模式

這是最傳統(tǒng)的議程設置模式。在這種模式里,沒有公眾議程的位置;議程的提出者是決策者自身,他們在決定議事日程時沒有、或者認為沒必要爭取大眾的支持。在傳統(tǒng)社會里,當一般老百姓沒有什么政治參與意識時,這是議程設置的主要模式。在當代中國,這種議程設置模式也沒有完全消失。1988年的“物價闖關”也許可以算得上一個例子。

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價格改革當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價格從由政府管制過渡到由市場供需決定的難度可想而知。1980年代初,鄧小平曾警告,價格改革必須如履薄冰。[7]直到1985年,他還認為“理順生活資料價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產資料價格的改革,需要的時間更長”。[8]從1985年到1987年,隨著物價改革緩步推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開始上揚,出現1950年代初以來從未見過的通貨膨脹率。[9]到1988年2月初開會分析經濟形勢時,中央政治局清醒地認識到,當時物價上漲幅度過大,超過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為了穩(wěn)定物價,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壓縮固定資產投資的措施。在做了這些鋪墊后,國務院4月初決定調高部分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并對城市職工的補貼由暗轉明。盡管如此,全國隨即掀起了一波搶購狂潮。在這種情況下,價格改革理應放緩一點。但當時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認為,價格改革刻不容緩。在5—8月會見外國訪客時,他反復強調,“物價改革非搞不可,要迎著風險、迎著困難上”,希望闖過物價改革這個難關。[10]

在此背景下,6月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評論員文章《改革有險阻苦戰(zhàn)能過關》。雖然文章作者很清楚,物價改革會暫時損害不少人的利益,但他相信,人民對這種沖擊可以承受。

基于這種樂觀的估計,中央政治局于8月中旬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確定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是,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國家管理,絕大多數商品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jié)。8月19日,該方案一經披露,立即在全國范圍內引起新一波搶購狂潮,甚至出現擠兌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來搶購商品的情況。

在物價闖關這個事件中,議程設置完全沒有民眾參與。決策者下決心快速推動價格改革后,甚至沒有做出爭取民眾理解和支持的努力,只是一廂情愿地假設民眾會明白決策者的苦衷。結果1988年全年,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飆升1818%,造成民眾普遍不滿。事后,鄧小平從這個事件中汲取了一個深刻教訓:“制定一切政策,要從實際出發(fā)。只要注意這一點,就不會犯大錯誤。

如果發(fā)現錯誤,要趕快糾正,不要掩飾,不要回避“。[11]

動員模式

與關門模式一樣,動員模式里的議程也是由決策者提出的;與關門模式不同的是,在動員模式里,確定一項議程后,決策者會千方百計引起民眾對該議程的興趣、爭取他們對該議程的支持。也就是先有政策議程、后有公眾議程。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決策者會放棄關門模式而采取動員模式呢?首先,廣大民眾具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關門模式的正當性遭到普遍的質疑。其次,所涉及的議程執(zhí)行起來需要得到民眾普遍、自覺的合作。再次,決策者缺乏實施該議程所必需的資源。

在這三種情況下,決策者會希望用某種方式動員民眾參與議程設置,以減少執(zhí)行階段的障礙;但他們同時又不希望、或不放心民眾主動參與議程設置。

中國人民非常熟悉動員模式。在毛澤東時代,從土改、三反五反,到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再到四清、“”,幾乎每一次重大的、戰(zhàn)略性的議程設置都采取了這種模式。動員模式一般包括五個階段:首先是“運動開始,發(fā)出文件”。

文件既可采取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的形式,也可采取人民日報社論、評論員文章的形式,甚至還可采取“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形式。

第二階段是“層層傳達、普遍宣傳”。傳達往往是先黨內、后黨外,先干部、后群眾,要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需要強調速度時,則要求傳達不過夜。

第三階段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學習是指學習文件、社論、輔導材料之類,其目的是讓大眾吃透中央精神,包括為什么要提出新議程,什么是新議程的“精神實質”,以及落實新議程的步驟、方法等。第四階段是“抓住典型、以點帶面”。

典型既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典型的意義在于用實例向廣大群眾展示新議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優(yōu)越性。最后,通過以上幾個階段的工作,動員模式希望能統(tǒng)一思想、形成共識,從而達到貫徹落實新議程的目的。

美國政治學者林德布洛姆曾將政府獲取民眾服從的手法歸納為三大類。第一是壓服,即在暴力威脅下,民眾不得不服從;第二是收買,以恩惠來換取民眾的服從;第三是說服,通過教育動員,讓民眾內化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將政府意圖轉化為自覺行動。毛澤東時代常見的動員模式便屬于第三類,其優(yōu)點是比壓服和收買成本低,但缺點是難以持續(xù)、長久地奏效。[12]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在議程設置方面采取動員模式的頻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未放棄。例如,在以下政策的議程設置中,這個模式依然在起作用: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1980年),在個體經濟中開辟就業(yè)渠道(1981年),在農村全面建立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開展“五講四美”活動、清除精神污染(1983年),加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推行國營企業(yè)工資改革,破除大鍋飯(1985年),改革勞動制度、打破鐵飯碗(1986年),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1987年),深化企業(yè)勞動人事、工資分配、社會保險制度改革(1992年),深化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1995年),對公有制企業(yè)實行大規(guī)模減員增效、下崗分流(1997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城鎮(zhèn)職工醫(yī)療保險制度改革(1998年)。

[13]

內參模式

在內參模式里,議程不是由決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權力核心的政府智囊們提出的。形形色色的智囊通過各種渠道向決策者提出建議,希望自己的建議能被列入決策議程。他們往往不會努力爭取民眾的支持,而更看重決策者的賞識;他們有時甚至不希望所討論的問題變成公眾議程,因為擔心自己的議案可能招致民眾的反對,最終導致決策者的否決。在這個模式里沒有民眾與決策者的互動,只有智囊們與決策者的互動。

在毛澤東時代,大部分重要決策都是由毛澤東、周恩來等最高領袖親自決定的。[14]那是一個偉人的時代,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內參模式的地位。以下三個例子從時間上跨越了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初,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內參模式的特點。

案例一:1950年6月下旬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到8月初,朝鮮人民軍已經解放了朝鮮90%以上的領土。當時社會主義陣營普遍以為朝鮮統(tǒng)一指日可待。中國領導人卻沒有盲目樂觀。8月23日,在總參作戰(zhàn)室工作的雷英夫等人經過反復研究最新情報后做出判斷:美軍可能很快在仁川登陸,切斷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形成南北包圍和夾擊人民軍主力的態(tài)勢,使朝鮮戰(zhàn)局發(fā)生逆轉。他們進一步預測,9月15日是大潮,美軍這一天登陸的可能性最大。毛澤東得知后說:“這些判斷有道理,很重要”,“很快結束戰(zhàn)爭是不可能了,戰(zhàn)爭肯定是持久的、復雜的、艱苦的”,并隨即作出應對部署。[15]雷英夫的報告直接影響了最高領導人的戰(zhàn)略決策。

案例二:1956年6月,波蘭波茲南的工人為增加工資、改善生活狀況而舉行示威,保安部隊進行鎮(zhèn)壓造成很大傷亡,在全國引起很大的震動和憤慨。8月,曾因“右傾民族主義錯誤”而被解除統(tǒng)一工人黨職務的哥穆爾卡再度出山,并要求當時擔任波蘭國防部長的蘇聯(lián)元帥羅科索夫斯基返回蘇聯(lián)。10月17日駐波蘇軍出動坦克部隊包圍華沙,企圖進行鎮(zhèn)壓。波蘭人民群情激昂,波蘇軍隊互相對峙,形勢非常緊張。在整個事件中,中國駐波蘭大使館一直強調問題的核心是波蘭的反蘇情緒,把波蘭事件定性為“”。但通過深入采訪,新華社駐波蘭記者謝文清的判斷截然相反。他在10月12日的電文中說,問題的癥結是蘇聯(lián)的大國沙文主義。

蘇軍出兵后,謝文清又在10月22日發(fā)回的密電中寫到,“華沙的調集軍隊之舉是不夠明智的,引起人民強烈的不滿”。[16]當時,中央有關波蘭的信息主要只有大使館和新華社兩個來源,中央后來接受了謝文清的意見,批評了大使館的看法。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高度贊賞的謝文清調研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來中共中央對蘇聯(lián)的立場。[17]

案例三:1969年3月,中蘇之間發(fā)生武裝沖突,從而引發(fā)了對蘇聯(lián)戰(zhàn)略的討論。有人認為,蘇聯(lián)的戰(zhàn)略將會東移,進攻中國;有人認為,蘇聯(lián)仍是向西,同美國爭奪歐洲。國內最擔心的則是美蘇是否會聯(lián)合反華。1969年底,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新華社駐西德記者王殊以翔實的材料和數據證實,歐洲是美蘇爭奪的重點,蘇聯(lián)的根本利益在歐洲。對于發(fā)展中德關系,王殊認為,首先要破除西德是“軍國主義”、“復仇主義國家”的老框框。通過廣泛采訪,他得出結論,在西德占主導地位的是和平主義。同時,西德經濟發(fā)展很快,有擴大國際市場的需要。

如果加強兩國的貿易關系,對雙方都會有好處。王殊因而建議中央考慮先邀請西德反對黨領導人訪華,以推動執(zhí)政黨更積極地發(fā)展兩國關系??戳送跏獾膱蟾婧螅珴蓶|、周恩來大加贊賞,并于1972年7月下旬單獨召見了他;外交部也破例數次對他發(fā)出內部通報表揚。王殊的報告對最高領導人確立中國的全球戰(zhàn)略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后來中德關系果然發(fā)展神速,于1972年9月29日草簽兩國建交聯(lián)合公報,其中王殊功不可沒。[18]

由上面三個例子可以看出,毛澤東時代的內參模式有三個特點。第一,內參發(fā)揮作用的領域主要與國家安全有關;第二,內參主要不是來自研究機構,而是來自參謀和情報收集機構。

第三,內參往往是個別“智囊”的作品,而不是“智庫”的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面臨著險惡的國際環(huán)境,如何讓新生的共和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不得不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很顯然,這三個特點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痕跡。

改革開放以后,內參模式更為常見,究其原因,最關鍵的是,中國面臨的歷史任務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如果說毛澤東時代首先要解決的是自立問題的話,那么改革開放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中國自強。發(fā)展現代經濟涉及廣泛的領域,其復雜性超越了任何個人的能力。這就要求對決策輔助機制加以改造。過去那種依靠個別智囊的體制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決策需要,必須代之以決策咨詢群體。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便提出了決策科學化的口號,并著手逐步建立健全思想庫體系。

最早出現的思想庫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國農村發(fā)展問題研究組”,其成員是一批具備“通天”關系的高干子弟及知識分子子弟。在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支持下,該組成員四處調研,并把報告直接送到中央領導人辦公桌上,為198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準備了系統(tǒng)全面的第一手調查數據。后來,他們又參與了中央關于農村的幾個“一號文件”的制定,形成一支有實力的決策研究力量。后來,發(fā)展組成員分別進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簡稱體改所)

等研究機構。[19]隨著改革向城市和工業(yè)方向推進,體改所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1980年代中國最有影響的思想庫。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1989年。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機構也應運而生,包括國務院內設立的若干個研究中心(后來整合成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信國際研究所等。[20]199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活動越來越復雜,研究領域的專業(yè)分工也越來越精細。因此,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部委辦、各重點高校屬下的研究機構開始越來越積極地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詢工作。[21]即使在以前被視為非常敏感的外交領域、兩岸關系領域,近年來也出現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思想庫。[22]除此之外,高級知識分子聚集的各民主黨派也不甘寂寞,紛紛利用其“直通車”的便利向政府高層建言、反映社情民意。[23]與此同時,中央領導人還從各領域特選了一小批所謂“中央直管專家”,作為最高決策的咨詢對象。這些與中央保持直接聯(lián)系的智囊對中央決策的影響當然更大。[24]

上述思想庫一般都會出版諸如“簡報”、“參閱”之類的內部報告。這些發(fā)行量很小的內參,往往可以直達天庭。最高領導人則幾乎每天都會圈閱、批示、轉發(fā)一些報告。[25]在正規(guī)渠道之外,部分研究人員還憑借自己的學術聲望和人脈關系通過非正常程序向最高當局遞交密札或進諫。[26]2002年末,新一屆中央領導人上任以后對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更加重視,并作出了表率。

從2002年12月26日到2006年5月26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已經舉辦了31次集體學習活動,請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專家講課,平均40天舉辦1次學習活動。[27]同時,新一屆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思想庫、智囊團的建設。[28]為此中國科學院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國家科學思想庫作用??增強對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的咨詢能力”;[29]中國社會科學院也要求各研究所“努力擔當思想庫和智囊團的重任,更好地為黨和國家決策服務”。[30]可以預見,未來在議程設置上,內參模式還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借力模式

在內參模式中,政府智囊們只關心自己的建議是否會得到決策者的青睞。借力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政府智囊們決定將自己的建議公之于眾,希望借助輿論的壓力,掃除決策者接受自己建議的障礙。無論中外,一般而言,政府智囊們都希望直接影響決策者,而不是采取迂回的方式;不到萬不得已,政府智囊們不希望因訴諸輿論而得罪當權者。那么,他們?yōu)槭裁磿紶柍龃恕跋虏摺蹦兀靠峙伦钪饕脑蚴?,智囊們深信自己的建議有強大的民意支撐,而政府內部卻存在反對的聲音。

在中國,借力模式并不常見,但最近卻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從1990年代起,中國開始市場導向的醫(yī)療體制改革。根據1993、1998、2003年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改革后城鄉(xiāng)居民的醫(yī)療費用支出越來越高,而享有社會性醫(yī)療保險的人比例越來越小。[31]2003年的非典危機暴露了公共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缺陷,也順帶引發(fā)了人們對醫(yī)療體制改革的反思。[32]但此后仍有政府官員公開聲稱,必須進一步推行市場化的醫(yī)療體制改革,讓“國有資產逐步退出公立醫(yī)院”。不過,在2005年春,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發(fā)展部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合作課題組卻發(fā)表了6份專題報告和1份總報告,證明醫(yī)改是“不成功”

的,甚至是徹底“失敗”的。由于這些報告刊登在內部刊物上,它們最初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2005年6月底,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發(fā)展部副部長葛延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了總報告的內容。

他指出,未來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的改革應該堅持兩條原則:一是追求公平,要確保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得到基本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二是要強調衛(wèi)生投入的績效,即在有限的全社會衛(wèi)生投入水平下,使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獲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而市場化改革不可能達到這兩個目的。[33]幾乎同時,衛(wèi)生部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劉新明也在《醫(yī)院報》上說出了“市場化非醫(yī)改方向”的話。[34]這兩則報導一面世便在媒體上和民眾中引起軒然大波:媒體上一時間出現大量有關醫(yī)改的報導和討論;而民眾則幾乎一邊倒地同意“醫(yī)改不成功”的判斷。[35]雖然有些市場派的學者堅稱,醫(yī)改不能走回頭路;[36]雖然衛(wèi)生部希望回避關于醫(yī)改是否“不成功”的話題,[37]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如果政府醫(yī)改的思路不作重大調整,民眾是難以接受的。[38]看來,智囊們借力之舉相當有效。

上書模式

這里的“上書”是指給決策者寫信,提出政策建議,不包括為個人或小群體作利益申述之類的行為。上書模式與內參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決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處在于建言人的身份。在內參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機構;在上書模式里,建言人不是專職的政府智囊。不過,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們往往是具有知識優(yōu)勢、社會地位的人。只有這種人才擁有某種“話語權”,才了解上書的管道,提出的建議才可能被重視。其實,即便是精英們的上書,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毫無反響。清朝不斷“上書各中堂、各大人、各先生”

的龔自珍在《送南歸者》中不是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嗎:“布衣三十上書回,揮手東華事可哀”。一般民眾,人微言輕,他們的上書往往在秘書那里就被擋住,很難送到決策者跟前。無論古今中外,由平頭百姓一紙上書影響議程設置的案例簡直是鳳毛麟角。

上書模式固然很少出現,但并不意味著當代中國完全沒有這樣的例子。2003年7月3日,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的“三江并流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為世界自然遺產。幾乎同時,2003年8月中旬,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通過了怒江流域水電開發(fā)方案。怒江興建水電站的決定馬上引起一批環(huán)保組織的反對。

一方面,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動員媒體發(fā)出反壩的聲音,爭取輿論支持;另一方面,他們上書國務院領導,要求停止怒江水電梯級開發(fā)。2004年2月中旬,在發(fā)改委上報國務院的報告上,國務院溫家寶親筆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huán)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暫時擱置了一度箭在弦上的怒江水電工程。[39]2005年7月,溫家寶赴云南考察工作期間,地方官員向他反映怒江水電建設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進退,希望中央能盡快定奪。溫回京后,即指示發(fā)改委、環(huán)??偩?、水利部等有關部門“加緊論證研究,盡快拿出自己的意見”。由于擔心怒江工程重新啟動,61個環(huán)保組織和99位個人又于2005年9月起草一份公開信,并將它呈送國務院、發(fā)改委、環(huán)??偩值扔嘘P部委。[40]與此同時,支持開發(fā)怒江水電的人也上書中央領導,希望該工程早日上馬。[41]正反兩方面的上書形成拉鋸戰(zhàn),使中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怒江工程定案。民間組織的活動與上書如此影響中央政府的決策,這在中國恐怕還是第一次,成為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隨著社會自由度的加大,社會地位不同、立場各異的人將會更積極地運用自己的發(fā)言權。

因此,上書今后有可能變成影響中國議程設置的主要模式之一。

外壓模式

與上書模式一樣,在外壓模式里,議程變化的動力來自政府架構之外。它與上書模式不同之處不在于“外”,而在于“壓”。在上書模式里,議程的提出者希望通過給決策者擺事實、講道理來影響議程設置;在外壓模式里,議程的提出者雖然不排除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但他們更注重訴諸輿論、爭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對決策者形成足夠的壓力,迫使他們改變舊議程、接受新議程。在上面提到的怒江水電一案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外壓模式的影子。在一般情況下,外壓模式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只有在初始階段,外壓模式里的議案倡導者是可以確定的。隨著議案影響力的擴大、議案支持者的增加,會越來越難分辨誰是倡導者。這時的關鍵是議案的民意基礎到底有多廣,是否對決策者構成足夠的壓力。說到民意,我們應該區(qū)分兩部分民眾。一部分是所謂“關切的民眾”(at tentive p ublic),一部分是一般大眾(general p ublic )。前者在數量上永遠是總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他們對公眾議題不僅十分關心,而且相當了解。他們對議案的支持有助于防止議案滑出輿論的焦點圈。后者是大多數人,他們對多數公眾議題的注意力往往是短暫的,很少長期、執(zhí)著地卷入某項爭議。正因為如此,一旦一般民眾支持改變舊議程、接受新議程,對決策者的壓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情況下,公眾議程最可能變?yōu)檎咦h程。[42]

第二,外壓模式產生作用的前提是少數人關心的議題變?yōu)橄喈敹嗳岁P切的公眾議程,否則壓力便無從產生,而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即使某個議題已經提上了公眾議程,要最終進入政策議程的話,同樣也需要時間。因此,外壓模式的一個特點是所需時間一般比其他模式長。

第三,由于頭兩個特點的存在,研究者很難準確斷定外力通過什么方式最終影響了議程的設置。他們能做的無非是在時間的先后順序上將外部壓力的演化與政府議程的變動聯(lián)系起來。

上述三點是一般情況下外壓模式的特點。但也有特殊情況,即突然出現所謂“焦點事件”

(focusing event s),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進而迫使決策者迅速調整議程。焦點事件一般都是壞事,如災難、事故等,它們會對某一群人的利益造成現實的傷害、對其他人的利益產生潛在的傷害。這類事件的發(fā)生使得利益群體、政府官員、大眾傳媒以及廣大公眾對現存問題有更深切的認識,希望糾正明顯的政策失誤。[43]注意焦點的集中有助于打破已往的力量平衡,使爭取議程轉換的意見在公眾輿論里占據上風,形成強大的民意壓力,迫使決策者在短期內調整政策取向。

因此,有學者把焦點事件引發(fā)的反應階段稱之為“政策窗口”(policy window)。[44]由于焦點事件的影響是直接、快速、容易確定的,不少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45]

過去,在中國議程設置一般采取的是上面提到的五個模式,外壓模式比較少見。盡管早在1980年代中期,中央領導人就在提出決策科學化的同時,提出了決策民主化的主張,[46]直到1990年代后期以來,帶民主色彩的外壓模式才越來越常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可以從兩方面考慮:壓力從何而來?壓力為什么會產生影響議程設置的效果?

先看壓力的根源。雖然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里高速增長,但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高增長率也帶來一系列嚴重問題。到1990年代末,有些問題已變得觸目驚心,包括環(huán)境危機、貧富懸殊、缺乏經濟與社會安全等。與此同時,社會分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改革初期,由于社會分化程度低,哪怕某些人必須為改革付出代價,他們也往往愿意犧牲短期的個人利益,因為他們相信,改革最終會使所有人受益。隨著社會日益分化,改革的金字招牌脫落了。[47]那些在前期改革中利益受損的階層對新推出的改革不再毫無保留地支持,而是對帶有“改革”標簽的舉措疑慮重重,生怕再次受到傷害。這些人仇視濫用權力、中飽私囊的官員,敵視一夜暴富、揮金如土的新貴,蔑視巧舌如簧、發(fā)“改革”財的學者。更重要的是,他們普遍感覺到中國的改革到了強調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時候了!這就是政府面臨的社會壓力所在。

那么潛在的壓力是如何轉化為現實壓力呢?四個領域的變化發(fā)揮了關鍵性作用:利益相關者的施壓、非政府組織的卷入、大眾傳媒的轉型和互聯(lián)網的興起。

先看利益相關者的施壓。當社會分化不太嚴重時,各利益相關群體往往處于“自在”階段,缺乏“自為”意識,也不大會為自身的利益向決策者施壓。隨著社會分化程度提高,各利益群體對自身利益變得更加敏感,會產生向決策者施壓的沖動。當然,沖動是一回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施壓是另一回事。這里的關鍵是利益相關群體的動員能力。在所有利益相關群體中,擁有政治和組織資源的地區(qū)無疑最強。

區(qū)域政策是利益相關群體施壓的一個例子。198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存在地區(qū)差距,但問題并不突出。其后,由于國家政策明顯向東部傾斜,導致東西部差距迅速擴大。[48]1990年代初,學者與政策研究者就地區(qū)差距展開了一場爭論,當時的主流要么認為中國地區(qū)差距沒有擴大,要么認為地區(qū)差距不算太大。[49]鄧小平也主張應等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再“突出地提出和解決”

地區(qū)差距問題。[50]不過,落后地區(qū)不愿再等了。這時,在每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都有來自內陸的代表公開表示對中央傾斜政策的不滿。面對內陸省份越來越大的壓力,1996年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九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堅持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逐步縮小地區(qū)差距??上В唧w政策措施力度不夠。因此,1990年代后半期,對政府區(qū)域政策的批評不絕于耳。在這個背景下,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國務院并于次年成立了西部地區(qū)開發(fā)領導小組,正式進入西部大開發(fā)的實施階段。[51]其后,在全國人大上,面臨巨大轉型困難的東北三省人大代表紛紛投書,強烈要求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zhàn)略。2003年9月,“振興東北地區(qū)等老工業(yè)基地”終于正式也成為中國政府的“戰(zhàn)略決策”。[52]

再看非政府組織的卷入。在過去20年里,中國目睹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社團發(fā)展。截至2006年3月底,全國共有各類在民政系統(tǒng)注冊的社團近17萬個。[53]事實上,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組織僅占社團版圖的一個角落。大量組織選擇注冊為商業(yè)機構,或者干脆不注冊。[54]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按照中國法律,縣以下的草根組織根本無需注冊,如那些在企業(yè)、機關、學校、街道、鄉(xiāng)鎮(zhèn)和村落內開展活動的社團。加上未注冊的組織,全國至少有50萬以上的社團。[55]

大多數社團對公共政策沒有興趣,但有一類社團最大的關注點便是公共政策,即倡導性社團。人們習慣于把這類社團稱為“非政府組織”或“n go”。在中國各類n go中,環(huán)保n go最為積極。1990年代以前,中國也有環(huán)保社團,但絕大多數是自上而下組建的、半官方的環(huán)境科學研究團體。那時環(huán)境污染問題還不太突出,民眾對此不太關心。因此,那時的環(huán)保社團要么研究多于行動,要么干脆沒有什么行動。1990年代以后,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日漸顯著,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也逐步高漲。在這個背景下,涌現出一批民間環(huán)保n go.[56]進入新世紀,民間環(huán)保n go(尤其是高校學生團體)開始在各地大量出現,并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現有2000多家環(huán)保n go.[57]它們的經費主要靠自籌(相當大的比重來自境外)。除了開展環(huán)保教育、配合政府編制環(huán)保計劃、擔任有關機構環(huán)保顧問外,這些環(huán)保n go還竭力呼吁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動員各種力量干預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工程和計劃,對政府形成巨大的壓力。[58]上面提到的怒江水電工程便是一例。

環(huán)保n go數量不多,但能量巨大,原因之一是很多組織與大眾傳媒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傳媒把環(huán)保n go的聲音以放大的方式傳播出去,無形中加大了它們的影響力。

中國的大眾傳媒不僅充當了環(huán)保n go的“擴音器”,而且近年來在公眾議程設置方面扮演著越來越積極主動的角色,進而影響到政策議程的設置與調整。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有三個層次:報導或不報導哪些“議題”,是否突出強調某些“議題”,如何對它強調的“議題”進行排序。[59]這里說的不是指某幾家傳媒機構的某幾次報導,而是指傳媒整體在較長時期里的報導活動。很顯然,不進入第一個層次,民眾對一些議題就不會感知。例如,1980年代的煤礦事故比現在更普遍、更嚴重,但當時并沒有成為公共議題。1990年代中后期以來,礦難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之一,主要是因為傳媒對它進行的廣泛報導引起了公眾的重視,不僅進入了第一個層次,還進入了第二個層次。[60]在一個較長時期里,進入第二個層次的議題當然不止一個,這時,如果傳媒對一系列“議題”的報導呈現一定排序的話,也會影響公眾對這些議題重要性的判斷。

近幾年來,中國民眾對三農、農民工、生態(tài)環(huán)境、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保障、貧富差距等問題的關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傳媒強調的結果。在中國,媒體的角色一直被定位在“宣傳機器”

上。[61]為什么黨的喉舌近年來會變得越來越具有公共性,成為連接政府與民眾的雙向橋梁呢?這是因為媒體的量和質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量方面,與改革初期比,電臺的數量增加了三倍,電視臺、報紙、雜志的數量都增加了十倍以上。[62]質的變化更為深刻。從1980年代開始,傳媒便開始市場化,這個進程在1990年代以后加快?,F在,國家仍掌握電臺、電視臺、報紙和一些刊物的所有權,但失去了國家財政撥款的傳媒機構必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一旦追求利潤成為傳媒機構的主要驅動力,其日常運作的邏輯便改變了,它們必須考慮:如何吸引讀者或觀眾?如何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當然黨和政府的機關報、機關刊物的自由度比較小,但這些傳媒機構在轉向傳媒產業(yè)的過程中,都增設了自由度相對大得多的附屬報刊,例如《人民日報》屬下的《環(huán)球時報》,新華社屬下的《瞭望東方周刊》,上海文匯新民聯(lián)合報業(yè)集團屬下的《新民周刊》和《外灘畫報》,廣東省新聞出版集團屬下的《新周刊》,以及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屬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本來就不屬于黨報系統(tǒng)的《中國新聞周刊》、《財經》、《商務周刊》、《中華工商時報》等報刊相對獨立性也不小。在這些著名報刊的帶動下,全國幾百家報刊(例如《江南時報》、《大河報》等)紛紛開辟或增加新聞評論和公共事務討論的版面,不斷拓寬言論邊界。影響所至,已經波及廣播和電視媒體。

在競爭的壓力下,媒體往往會主動“三貼近”,不時報導敏感的新聞事件,評論敏感的時政話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大眾傳媒開始更積極主動地為各種利益訴求開辟表達的空間,促使某些民眾關心的議題變?yōu)楣沧h題,進而推動國家政策、法律、體制的變革。

大眾傳媒面臨的競爭不僅來自傳統(tǒng)媒體內部,還來自新興網絡媒體,如互聯(lián)網、手機短信等,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興起迫使傳統(tǒng)媒體不得不改變以往新聞和信息的傳播格局,并且為公眾討論公共事務提供更開放的空間。

如果從1994年4月20日中國正式進入互聯(lián)網之日算起,中國進入網絡時代不過10余年。

然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可以用“爆炸性”來形容。1997年初,全國的互聯(lián)網使用者不過區(qū)區(qū)62萬人;到2006年1月,這個數字已經暴增至1111億,而且增長的勢頭仍沒有放緩的跡象。2000年前,由于網民數量低于1000萬,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媒體還沒有形成。隨著網民在2001年突破2500萬,情況開始發(fā)生變化。2002年,當網民超過4500萬時,網絡輿論急遽升溫。2003年,當網民達到7000萬時,網絡輿論風起云涌,“黃碟”案、劉涌案、黃靜案、寶馬案、日本人珠海買春案、京滬高鐵案、孫志剛案在虛擬空間掀起一波波巨大的輿論浪潮。無怪乎這一年后來被人稱作“網絡輿論年”。[63]此后,互聯(lián)網成為公眾傳遞信息、表達意見、評論時政、釋放情緒的一個主要渠道,網絡輿論對公眾議程設置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與傳統(tǒng)媒體比較,互聯(lián)網最大的特點是人人都是潛在的信息發(fā)布者,信息多向(而不是單向)傳播,傳播范圍可以瞬時傳遍地球每個角落。這些特點使控制信息難上加難,使普通網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話語權,也使公共權力不再可能完全在暗箱中操作。[64]

出現具有公共性、開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瞬時性的網絡媒體后,公眾議程的設置邏輯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議程說到底是由屈指可數的傳媒機構設置的,政府通過控制傳媒機構來影響議程設置相對比較容易。進入大眾網絡時代,情況就不同了,網民可以通過互動,將他們認為重要的問題(而不是傳媒機構認為重要的問題)變?yōu)楣娮h程的一部分。例如,在寶馬車撞人、孫志剛被打致死、農民工討取欠薪、醫(yī)療體制改革失敗、郎咸平批評國企改革等一系列網上討論活動中,網絡輿論都顯示出設置公眾議程的力量,因為所有這些問題都觸犯了民眾十分關心的公平正義原則。

由于網絡已成為反映民意的渠道,中國的最高決策層對它也越來越重視。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間,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溫家寶都透露,他們也曾親自上網,了解輿情。

2004年9月舉行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要高度重視互聯(lián)網等新型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影響”。為此,在傳統(tǒng)內參報告以外,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一局信息處最近開始定期編輯《互聯(lián)網信息摘要》,報送國務院領導。[65]近年來,不少大案如安徽阜陽假奶粉案、廣州農民工討薪遭打、湖南嘉陽違法拆遷案等都是通過這條渠道迅速上達國務院的。[66]從高層對網絡輿情的高度關注,可以看出網絡媒體的影響力之大。

當然,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并不是相互對立的,它們的作用完全可以互補。

當某個議題引起網民廣泛關注時,傳統(tǒng)媒體往往會馬上介入,進行采訪和深度報導,黃靜案、日本人珠海買春案、京滬高鐵事件都是這樣的例子。反過來,某家傳統(tǒng)媒體機構對個別事件的報導可能在網絡論壇上引起軒然大波,使它迅速變?yōu)楣娮h程的一部分。在更多情況下,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交互作用,很難辨別是誰引導誰?!皩O志剛事件”就是兩者互動的一個典型。在網絡普及以前,廣州地區(qū)的報紙就曾對“收容遣送事件”作過一些調查性或揭露性的報導,僅在2000年至2001年兩年間,這樣的報導就有6則之多,但都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67]2003年3月20日,湖北青年孫志剛因未帶證件,在廣州收容所被打致死。3月底,一位在北京學傳媒的研究生在著名bbs 提供網站“西祠胡同”的“桃花塢”討論區(qū)公布了這個消息?!疤一▔]”是全國各地媒體從業(yè)者聚集的地方。這則消息于是引起了《南方都市報》深度報道記者陳峰的注意。陳峰與他的同事在采訪孫志剛的親屬和有關部門以后,于4月25日率先在報紙上對此案進行了揭露。[68]其后,別的媒體紛紛轉載。但更重要的是,這時中國的互聯(lián)網已擁有近7000萬網民,孫志剛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如果沒有網民的推波助瀾,這個事件也許會像以前一樣很快風平浪靜。然而,借助網絡的威力,這個事件導致輿論嘩然,形成強大而持續(xù)的民意壓力,并最終推動政府于6月20日廢止了實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網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交叉作用竟能這么快導致一項制度的變革,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空前的。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二

一、引言

我們向往著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為著心中的那個夢而奮斗。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就業(yè)形勢分析開始成為人才爭奪戰(zhàn)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為當代大學生,若是帶著一臉茫然,踏入這個擁擠的社會怎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就業(yè)形勢分析,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對我們心中的那個藍圖的描繪,就是給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遠大的理想總是建立在堅實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暫,從現在起,就力爭主動,好好規(guī)劃一下未來的路,去描繪這張生命的白紙?!氨M人事,聽天命”,對于我們可以控制的,理當全力以赴;對于不可控制的,我們應當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懷和氣度。要抱著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這樣,才能贏得收獲。

二、國內大學生就業(yè)現狀

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yè)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xx年是高校擴招后畢業(yè)生的人數達212萬,20xx年畢業(yè)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 32.1%,20xx年畢業(yè)達到了338萬人, 20xx年畢業(yè)的大學生人數在700萬左右,比20xx年的680萬人數增加20萬左右。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已經成為近年來需要解決就業(yè)崗位的首要考慮因素。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yè)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yè)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yè)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三、國內大學生就業(yè)特點

1.就業(yè)崗位與畢業(yè)生人數差距太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yè)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 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yè)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yè),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yè)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yè),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yè)。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yè),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yè)生,剛剛畢業(yè),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yè)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么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里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

通過理論來看戰(zhàn)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zhàn)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并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yè)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F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yè)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敝械摹暗筒痪汀薄?/p>

4.各企業(yè)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yè)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yè)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四、造成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的原因

1.社會競爭激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這個數字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崗位。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會對高校畢業(yè)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yè)生的數量卻是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于減小之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yè)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私有企業(yè)不斷增加,但就業(yè)崗位少,不能從更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年年在擴招,畢業(yè)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會對畢業(yè)生的整體社會需求量與實際畢業(yè)人數之間的矛盾突出,畢業(yè)生求職擇業(yè)的競爭加劇。再過兩、三年,我們的畢業(yè)生人數將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業(yè)的待業(yè)畢業(yè)生,這個將會是一個盤大的數據,給就業(yè)帶來嚴峻的考驗。

2.扎堆現象

專業(yè)扎堆現象在上面已經跟大家講過了,下面就來說說就業(yè)單位扎堆和地區(qū)扎堆的問題。大多數畢業(yè)生都把高薪的外企當作就業(yè)的首選,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看出,20xx年的畢業(yè)生把外企當作就業(yè)首選的百分比高達29.85%,將近三分之一。其實,外企并不是容納大學畢業(yè)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還有 15.2%的高校畢業(yè)生把政府機關當作就業(yè)單位的首選,這就使得報考公務員的人們越來越多,"公務員熱"不斷升溫。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區(qū)相對較為發(fā)達,人們通常會認為,那里的就業(yè)機會會很多。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畢業(yè)生就業(yè)地區(qū)就首先選擇此類地區(qū),從而形成了地區(qū)扎堆的現象。而相對不發(fā)達的地區(qū),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區(qū)卻沒有那么搶手,其實這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設,去發(fā)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還有許多各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就業(yè)問題,如性別問題,相關資料表明,女性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比男性畢業(yè)生低6.4%。還有,城鄉(xiāng)區(qū)別問題。據報道,來自農村的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比來自城市的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低10.09%。

五、自動化專業(yè)介紹

自從升入重慶大學之后,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什么是自動化”,相信所有與我一樣的學生都會有這種想法。實際上,自動化專業(yè)主要研究的是自動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動化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及其在各類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它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yè)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yè)、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并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yè)。 二、自動化專業(yè)所學本專業(yè)課程設置的覆蓋面廣,所學的東西與其他學科交叉甚多。這也與本專業(yè)的來歷有關,自動化專業(yè)大部分源于計算機或者電子工程系的自動控制專業(yè)。 那么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萬金油”的專業(yè)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吧。自動控制理論、 運籌學、 信號與系統(tǒng)分析、 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 算法語言及程序設計、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電路原理等等,甚至連流體力學也要修??梢哉f自動化專業(yè)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識,其課程 與電子工程、計算機、電機工程甚至化學工程都有交叉。

六、自動化就業(yè)及其前景

自動化專業(yè)是教育部確定的七個電氣信息類專業(yè)之一。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堅實的電氣信息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過程裝置、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等領域從事自動化信息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設計、運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自動化”一是屬于信息產業(yè)。信息產業(yè)被人們譽為“朝陽產業(yè)”,發(fā)展快、需要人才多、待 遇高,是當今科技發(fā)展的趨勢所在。因此,作為信息產業(yè)中的重要一員,自動化專業(yè)同樣有 著光輝的前途。二是自動化應用范圍廣。目前,幾乎所有的工業(yè)部門都可以同自動控制掛上 鉤,現代化的農業(yè)、國防也都與自動化息息相關。三是本專業(yè)對于個人發(fā)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業(yè)都可以同自動化掛鉤,轉行非常容易,“硬”可轉電子工程, “軟”可轉計算細分招聘專家, 精準求職首選: 細分招聘專家, 自動化英才也可轉通信,當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錯。本專業(yè)畢業(yè)生有著廣闊的就業(yè)渠道,因為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廣泛,其就業(yè)領域也五花八門。與本專業(yè)就業(yè)領域相關聯(lián)的行業(yè)在近年來借助市場經濟的搞活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也獲得了飛速發(fā)展。民航、鐵路、金融、通信系統(tǒng)、稅務、海關等部門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強大的人才優(yōu)勢,發(fā)展迅猛。未來隨著自動化技術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展,對這一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自動化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也將借助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找到發(fā)揮自己專長的理想位置。自動化專業(yè)一直以來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包括電氣自動化、鐵路、化工等諸多領域。

如果當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話不妨嘗試做以下幾項:自動化工程師——從事自動化系統(tǒng)的維護、優(yōu)化等工作; 自動化設計師——從事自動化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

軟件工程師——處理自動化系統(tǒng)中相關的軟件的設計和開發(fā)。 還可以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培養(yǎng)目標當然我們更多的人專業(yè)知識如果并沒有達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經過網上查找資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體可以確定一下諸項就業(yè)方向:

1、電廠(包括各個公司,工廠的配電室)

2、軟件開發(fā)(特別是單片機或eda等)

3、plc(大體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臺等)

4、各個礦山,或金屬冶煉場所(進行自動化設備的維護,操作等)

5、去學校當老師

6、做銷售工作(專門賣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東西)

7、公務員,每個專業(yè)都可以的

8、各種什么研究所

10、產品設計,就是硬件電路設計了

11、自動化就業(yè)方向很廣的,仔細觀察生活就知道很多自動化設備的。不過做設計有前途,

做銷售有“錢”途,做維護就是工薪階層,屬于服務行業(yè)

12、自動化選擇面廣,學好單片機和plc哪都吃得開,英語好的話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動化本科學出來基本上和沒學差不多,什么都懂,但是什么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后那就不得了了,硬件方面的發(fā)展不可限量。

七、結束語

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斗。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動化大多數人說就是一個萬金油專業(yè),所以我感覺,說實話就是強者將來在哪方面都強,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強。或許一但將來我們學不好就會落得個“樣樣精樣樣松”的下場。所以雖然現在已經大二了,但是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這樣將來我們自動化學子一定會有個美好的未來。然我們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動化學子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屬于我們的天下。成為一個適應并能夠駕馭未來的人。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三

同志們:

剛才,我們組織學習了xxx違紀問題的通報,后果很嚴重,影響很惡劣,對我們全體黨員干部的震撼也很大。今天,我圍繞“正確看待權力、善修為官之德,做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這個主題進行黨課輔導,希望大家能夠深刻吸取教訓,謹慎公正用權,加強官德修養(yǎng),做一名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主要講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正確看待手中權力,堅持依法按章辦事,讓權力在制度的籠子里正規(guī)運行

xx嚴重違紀問題的發(fā)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權力觀發(fā)生了偏移,特權思想作祟,沒有把權力用在建設和員工的成長進步上,而是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既害人又害己。我們每名同志都應當正確處理好權力和責任的關系,不擅權、不越權、不弄權、不謀私,規(guī)范用權、秉公用權、謹慎用權、廉潔用權。

(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防止攬權濫用。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直到權力終止,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在座的各位無論是機關干部還是基層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權力,而且我們有些管錢管物管人的業(yè)務股在基層員工眼中可能權力更大一些。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要加強自我監(jiān)督、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常懷律權之心,常思弄權之害,防止權力失控、行為失范。一要防權力獨攬。權力獨攬突出表現為家長制作風嚴重,將個人意志凌駕于集體之上,搞“用人一言堂”、“花錢自己定”、“決策一句話”,凡事都是個人說了算,“一把手”變成了“一霸手”。這種做派最影響單位團結,也最容易引發(fā)各種問題。作為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必須把自己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來對待,主動和其他同志團結配合,不演“獨角戲”、多搞“大合唱”,切實做到不攬權、不奪勢,各施所能,各盡其力。二要防權力失控?!懊棵伯a黨員都應該是永不斷線的風箏,無論在空中如何飄蕩,都不能斷線?!秉h員干部如果放松了自我管控,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迷失方向。我們只有自覺做到權力上自重、思想上自省、紀律上自警,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手中的權力失去控制。三要防權力越線。制度法規(guī)對每個崗位的職權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按級負責、各司其職,是對權力行使的一項基本要求。只有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謀其政、盡其責,才能保證單位正規(guī)的工作生活秩序,反之,就可能導致秩序混亂、權責不明。作為黨員干部,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權力欲望,坦然接受黨和人民的選擇,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個位置上盡心盡力,履法定之職、盡份內之責。

(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防止授權誤用。權力是組織賦予我們的,是廣大人民對我們的信任,每次行使權力前都要看一看符不符合黨性原則,符不符合政策法律,符不符合單位建設需要,始終做到秉公用權。具體來講:一是不能脫離客觀實際。組織和人民賦予我們權力,是期望我們帶領大家干好工作,實現單位建設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我們在行使權力的時候,必須緊緊圍繞單位建設的實際需要,切實防止那些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經驗主義、脫離實際的本本主義、機械照搬的教條主義。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任阜陽市委書記時,提出了將阜陽建成淮北大都市的設想,與之配套的是“大機場”計劃。他向安徽省民航局承諾,保證上座率在60%以上,如果客源不足由阜陽地方財政補貼。從動工到建成,阜陽機場的建設耗資,從預計的6000萬一直追加到3.2億。但是建成后,客流量卻少得可憐,第一年的旅客流量僅為920人次,“大機場”成了“大包袱”。據統(tǒng)計,王懷忠的一系列“政績工程”,使阜陽財政負債高達20多億元,透支了阜陽10年的財力。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單位也時有發(fā)生,某油料倉庫為了突出農副業(yè)生產特色,辦起了鴕鳥養(yǎng)殖場,由于養(yǎng)殖水平不專業(yè),結果幾十只駝鳥3年才下了27個蛋,浪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所以說,從單位建設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履職用權,是防止發(fā)生權力犯罪的重要一環(huán),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警覺。二是不能違背法規(guī)制度。把工作做好,把各方面的矛盾處理好,嚴格依法辦事是最管用的,也是最簡便的辦法。堅持按法規(guī)制度辦事,許多看起來難辦的事,也許就不那么難辦了;相反,不按法規(guī)制度辦事,即使很簡單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會變得很復雜、很難辦。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要始終繃緊法規(guī)制度這根弦,既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合規(guī),法規(guī)制度是怎么規(guī)定的,就應該怎么辦,絕不搞變通、打折扣,絕不在法規(guī)制度上開缺口、留隱患。三是不能無視員工需求。廣大員工是單位建設的主體,為員工服務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使命所需、職責所系、價值所在,如果偏離了基層至上、員工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用權導向,就會無視員工需求,侵犯員工利益,甚至違法犯罪。某管理處處長,為了撈取個人好處,無視員工的身體健康,指使所屬修理所用低價收購的棉短絨冒充優(yōu)質棉,做成棉褥配發(fā)下屬單位。棉短絨本無保暖作用,他卻用來做褥子。員工白天冒著嚴寒工作,晚上還要睡在這種“黑心”棉上,可見其貪心貪婪到了何種地步。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領導就是服務的觀念,正確使用手中權力,真正做到上不愧黨,下不愧兵。

(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防止擁權怠用。我們常講,為官一任,振興一方。作為黨員干部,無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應當為單位建設盡到應盡的責任,把心思凝聚到干事業(yè)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實上,善謀事、能干事、干成事,不能不思進取,在其位不謀其政、懈怠用權。一要銳意進取,不做庸官。如果給庸官畫個像,那就是散漫拖沓、暮氣沉沉,碌碌無為,不論壓力挑戰(zhàn)多么大、機遇變化多么快、矛盾問題多么急、上級要求多么緊,他們總是節(jié)奏快不起來、效率高不起來、實績做不出來,缺乏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我們現在的干部,年齡大都在30歲左右,是年富力強、精力旺盛、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應該具備的是困難嚇不倒、問題難不倒、工作壓不倒的狀態(tài),要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樂于挑戰(zhàn),對單位的建設和員工的成長負責。二要勤奮務實,不做懶官。古人云:“勤于行則事治,勤于思則理得,勤于政事方能政通人和,取信于民。”勤政是執(zhí)政者的立身之本,也是黨員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們有些黨員干部,每天也都工作在崗位上,但不喜歡思考問題,怕動腦子、怕?lián)鷵?,該講的道理沒講到、該部署的任務沒有部署到、該到的地方沒走到,對單位建設底數掌握不清、對員工思想動態(tài)把握不準、對傾向性問題關注不夠,工作停滯不前。三要清醒振奮,不做昏官?;韫偻怀霰憩F在沒有獨立的思考,缺乏主見,盲目跟風;履職用權草率從事、敷衍塞責,任意蠻干、瞎指揮,等等?;韫俨怀?,往大處講,會貽誤集體和單位的事業(yè),往小處說,會影響個人的發(fā)展進步,甚至葬送自己的人生。我們各級干部要振奮精神狀態(tài),清明用權,嚴肅用權,絕不能做迷迷糊糊用權、馬馬虎虎辦事的“糊涂官”。

(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防止公權私用。一是不能把權力作為謀利的工具。黨和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交的是擔子、是責任、是重托。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真正把“官”看成為基層服務的崗位,把“權”當成為員工服務的工具,而不能把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特殊“商品”。在為基層辦實事和維護員工利益上,把權力用到百分之一百零一都不為過,但用在謀取私利上,百分之零點一不算少。二是不能把權力作為攀爬的工具。作為黨員干部,應該有強烈的上進心,積極進取,追求進步。但如果一味追求職位的提升,“官本位”意識作怪,就可能被不斷膨脹的權欲吞噬。在如何正確對待官位名利上,許光達將軍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當得知自己將被授予大將軍銜時,他一連幾次請求降銜,在《降銜申請》中寫道:“高興之余,惶惶難安。我捫心自問,論德、才、資、功,我佩帶四星,心安神靜嗎?”毛主席稱贊許光達是共產黨人的一面明鏡。我們每名黨員干部都應該時常用革命前輩這面明鏡照照自己,自覺做到以平常心對待職務升遷,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yè)重如山,靠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三是不能把權力作為徇情的工具。濃濃的親情、美好的愛情、真摯的友情,神圣純潔,彌足珍貴,是生活幸福和事業(yè)進步的潤滑劑,需要我們精心呵護。有理性、有覺悟的黨員領導干部,不僅善于呵護親情、友情、愛情,還會以責任之心對其加以約束和引導,自覺防止徇情違紀、徇情枉法。然而,為“親情”所累、為“愛情”所迷、為“友情”所絆的黨員干部不在少數。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坐針氈的掌權用權態(tài)度,切實做到親不越法、情不越規(guī)、愛不越德,真正使權力干干凈凈,光明磊落地為基層服務、為員工服務。

第二個問題:持續(xù)加強官德建設,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塑造黨員干部在員工中的良好形象

(一)對黨忠心誠心是黨員干部最寶貴的“政治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是加強官德建設的核心。馬克思說過:“不可收買的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睂h忠誠、永不叛黨,是每名共產黨員面對黨旗立下的誓言。這種忠義氣節(jié)不僅需要黨員干部把正確的道德意識轉化為積極的道德實踐,更需要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確保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wěn)腳跟。一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的政治信念是靠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鑄牢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靠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確立,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靠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來養(yǎng)成。雖然我們現在的干部大都具有大專、本科以上學歷,但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教育,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得不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和要點的背記上,沒有理直氣壯地講真理、講大道理的勇氣。許多反面事例啟示我們,黨員干部放松了理論學習,就會失去精神支柱,就會導致道德底線的崩潰。二要用極致標準激發(fā)使命感。我們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xx提出的xxx目標,著力強化員工的忠誠、榮譽、勇敢、氣節(jié)、紀律意識,引導員工正確認識為什么要努力工作、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對單位建設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多抓一些不一定揚名但有益于提高單位效益的事,多抓一些上級不一定看得到但員工真誠擁護的事,多抓一些一時難以見效但對干好工作有好處的事。三要用一身正氣抵御各種歪風。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如果思想防線不牢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一個人能不能遵紀守法既要靠組織教育、制度約束,更重要的是要靠個人堅強的黨性抵制腐敗。黨員干部要時刻想著“一生兩袖清風、事事一塵不染”,把不良誘惑看成是毒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以“不是我一個”來原諒自己,不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不以“一點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

(二)有一顆善心愛心是黨員干部立身做人的“內核”,守住做人底線是加強官德建設的基礎。1.善良不僅是一種愿望,更是一種能力素質。人往往因為善良而顯得可親可敬,善良的人可能不是強者,但強者應當是一個善者。有人無善心可能贏得一時強勢,但終如強弩之末,缺乏后勁。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你,我們必須把善良的一面展示給別人,這既是素質的展示,也是員工的期望。關愛部屬、扶助弱者,是我們每名黨員干部的魅力體現。2.感恩不僅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理性思考。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離不開組織的培養(yǎng),離不開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也離不開親朋好友的支持。無論是官德人品的修煉,還是能力素質的提高,無論是工作崗位的調整,還是職務級別的晉升,我們成功的背后,一定站著許多支持關愛我們的人。然而,很多黨員干部缺少感恩之心,有的輕易原諒一個陌生人的過失,卻對自己的同級、上級耿耿于懷;有的可以為一個陌路人的點滴幫助感激不盡,卻視我們朝夕相處同事的種種恩惠為理所當然。我們常講“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同志之間互相關愛雖然為的不是回報,但作為個人應當心存感激,感謝組織,報答社會,孝敬父母,幫助鄰居。3.信任不僅是一種互動,更是一種政治覺悟。紐約一個流浪漢在路上向一女企業(yè)高管乞討,女高管拿出自己的信用卡讓他去買點東西,并等他回來還卡。流浪漢并沒有逃之夭夭,而是買完東西把卡還給了她?!八嘈帕宋?,我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流浪漢的話讓人深思。如果我們把領導講的、同志說的、自己看到的都不信,說明已經出現了信任危機,是信仰缺失的前兆,必須迅速加以糾治。

(三)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是黨員干部能夠自省自警的“安神劑”,正確對待名利得失是加強官德建設的重點。一位長期從事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領導講,單位許多黨員干部如果出現以下三種心理,離違法犯罪就不遠了。一種是盲目攀比失衡心理,與社會上一些消極腐敗現象進行消極攀比,錯誤認為別人都在利用手中權力“撈好處”;另一種是補償不滿心理,看到自己仕途無望,產生“官路不通走財路”的想法;還有一種是“權力消費”心理,奉行“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認為“錢花出去才叫錢,權用出去才叫權”。黨員干部如果把握不好,就會越比越惆悵,越比越氣餒,越比越喪失理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要不斷調整心態(tài),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一要努力獲得陽光心態(tài)。黨員干部要敢于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亮出來“曬太陽”,有功勞的時候不伸手,有苦勞的時候不計較、有挫折的時候不抱怨,不與別人比職務、比待遇,而要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特別是在干部調整、評功評獎、福利分配的時候,要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絕不能心理失衡亂告狀、詆毀別人踩著上。二要不斷修養(yǎng)和諧心態(tài)。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和諧?!睋{查,全國每年因心理疾病致死的人數在10萬以上。作為黨員干部,既要看到少數人走到了自己前面,更要看到還有很多人落在自己后面。職務和崗位是暫時的,為事業(yè)奮斗是永恒的,個人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視。要相信,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事事盡心,不能改變容貌但可改變笑容,任何時候跟人和諧相處都沒有錯,心態(tài)和諧最重要。三要積極追求包容心態(tài)。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有人有錢但不一定有威望,有人有權但不一定有威信,這是因為高于權力和金錢之上的是人格品德,是豁達胸懷?!霸紫喽抢锬軗未保覀冸m然不能容天下可容之事,但至少應學會包容他人的缺點和過失。一個老是給別人穿小鞋、老是打擊報復的干部,怎么能在員工面前樹起威望?追求包容心態(tài)就是要時刻堅持用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要求校正人生坐標,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心無旁騖,榮辱不驚。

第三個問題:積極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標準質量,不斷提升為基層服務的層次水平。具體來講就是要堅持做好“三個向上”、“三個向下”。

(一)思想向上,思考向下。黨員干部要有向理論進軍的高度自覺性主動性,積極響應、做好表率。一是理論灌輸。列寧早就說過:“思想意識不是自發(fā)產生的,而是從外部灌輸進去的?!币叨茸杂X、持之以恒、點滴入土、一個原理一個原理、一個觀念一個觀念地灌輸,既要利用黨委中心組學習、每周干部大會學習等時機全面系統(tǒng)學,又要零敲碎打、集腋成裘學,真正做到基本教材通讀深讀,基本觀點熟記會背。二是理性思考?!墩撜Z》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的過程就是理性思考的過程,學習不思索就會迷茫,思索不學習就會迷惑。即使工作頭緒再多、任務再忙,也要坐得下身來、沉得下心去思考,腦子里經常裝幾個問題,空暇時經常搞一搞研究,在經常性的思考中查找差距、激發(fā)動力、確定目標。三是理清思路。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當前單位發(fā)展建設中的現實問題深入思考,理清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要圍繞高原使命課題訓練開展深入細致的研究,把我們要干什么、怎么干,需要準備什么、準備到什么程度等問題理清楚,真正做到帶著問題上山,帶著成果下山。

(二)精神向上,精力向下。精神狀態(tài)關乎事業(yè)成敗,精力投向關系工作導向。自覺踐行“xxx”的使命要求,根本是在本職崗位上“能作為,有作為”,前提是要“想作為,肯作為”。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員工看得見,實踐能檢驗。好的精神狀態(tài)像“強心劑”,不好的精神狀態(tài)像“腐蝕劑”。保持奮發(fā)有為、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在“上”,落實在“下”,關鍵是要樹立三種思維。一是跟進思維。人的思想是動態(tài)變化的,條件也在隨形勢變化,觀念稍有陳舊、思路稍一滯后,就有可能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要看上級在抓什么、首長在想什么、單位需要什么,積極主動落實指示、謀劃工作、解決問題。對首長的意圖要同步思考提出建議,對手頭上正在處理的事情要跟蹤問效調整對策。比如,在開展使命課題研究方面,每名同志都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有所思考、有所行動、有所突破。二是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是發(fā)展進步的力量源泉,古往今來大國崛起之路各有千秋,但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即在崛起過程中無不伴隨著重大的創(chuàng)新性思考。當前,新事物層出不窮,新情況如雨后春筍,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探索、創(chuàng)新作為的廣闊空間。各級必須下大力革舊迎新,破除制約單位發(fā)展進步的桎梏,以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投入到各項工作中。三是服務思維。精神向上者,必定精力向下,這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根本立場的生動體現,也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根本路線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眼光關注基層,腳步邁向基層,精力傾注基層,物力財力傾斜基層。要沉到一線,查找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要深入兵中,知兵情、解兵憂、暖兵心。腳上多沾點泥土,心中多沉淀些真情,走近基層、走進員工。

(三)心靈向上,心思向下。要多做點凈心之事,少打點自己的“小九九”。心凈則欲淡,心污則欲強。保持清正廉潔這一共產黨人的基本操守,不僅要手腳干凈,更要靈魂干凈、心靈純凈。當好員工的精神向導和道德模范,根本也是要凈化心靈、洗滌靈魂,真正做一個心靈陽光、組織放心、員工信賴的機關干部。要想心凈,我總結起來要做好另外“三心”。一是鏡心。就是要常懷感恩心態(tài)、常思鏡鑒省身?;叵胛覀儚囊幻胤角嗄瓿砷L為一名干部,這里面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但也少不了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提攜、同事的幫助和親人的支持,不能不夙夜在公、辛勤工作,切實用珍惜和感恩之心去對待工作敬畏權力。要把這種對黨對組織對領導的樸素情感轉化為堅定信念和無限忠誠,轉化為嚴格自律、立身為公的自覺動力。多想想自己落實指示要求、遵守規(guī)章制度怎么樣,有沒有避開虛名、戒除貪念、摒棄私心,在常思常省中凈德修身。二是靜心。古人講:寧靜以致遠。人只有錘煉內功,做到心靜如止水,才能做得了正事。要在面對誘惑、得失時保持坦然、淡然,自覺做到拒腐防變、本色不變,防止恣意枉為,抵制縱欲腐朽,真正做到無愧于心、無愧于人。三是盡心。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黨性要在實踐中、服務中檢驗完善,在踏實干事、履職盡責中展示體現。要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實、做細、做精、做強,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成為獨擋一面的能手,成為員工擁護的楷模。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四

3月26日上午,局黨組召開2018年第一季度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會,市紀委、監(jiān)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組組長和局全體班子成員參加會議。

會上,蔣國勇副局長報告了2018年第一季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一季度,我局在抓黨風廉政建設方面,重點采取以下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一是抓籌劃明責任,推動工作落實;二是重教育常引導,提升隊伍素質;三是嚴紀律守規(guī)矩,確保風清氣正;四是改作風轉行風,樹好質監(jiān)形象;五是強監(jiān)督重糾改,促進勤政廉政。第一季度我局黨風廉政建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wěn)可控的態(tài)勢,但第一季度的黨風廉政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從有效性看,黨風廉政教育的方法、手段依然比較單一,需在理論學習教育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改進;二是從嚴格性看,對黨員干部的嚴查嚴管存在薄弱之處,日常警示提醒、督查糾改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三是從示范性看,局領導班子成員需在責任落實、制度執(zhí)行和檢查把關上要有更高更嚴的標準。下一步,要重點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強化教育引導;二是強化制度執(zhí)行;三是強化督查整改。

工作情況報告后,局各位班子成員分別匯報了2018年第一季度履行“一崗雙責”情況,提出了建議意見。

局黨組書記、局長在講話中首先充分肯定了今年第一季度的黨風廉政建設,認為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一是部署早;

二是落實快;

三是效果好。

對下一階段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他提出了三個方面的總體要求:

一是要進一步落實責任;

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制度;

三是要進一步做好示范。

最后,市紀委、監(jiān)委派駐第十一紀檢組組長對我局的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三個方面的總要求:

一是要把握形勢要求;

二是要落實好主體責任;

三是要強化監(jiān)督檢查。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五

今年以來,x黨組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抓住“全面從嚴”主線,堅決落實“管黨治黨”主責,緊密結合x中心工作,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現將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報告如下:

(一)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涵養(yǎng)拒腐防變的政治生態(tài)。始終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常學常講,篤信篤行。一是積極踐行“兩個維護”、爭當“三個表率”。第一時間組織學習《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黨的建設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建設重要論述。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圍繞“18個是否”深入開展檢視剖析。組織開展“我是黨員我光榮,我為黨旗添光彩”主題演講活動。黨組書記x親自為黨員干部作黨課輔導,要求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帶頭做到“兩個維護”、爭當“三個表率”。全體黨員干部對標對表,認真學習,躬身踐行,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思想和行動更加自覺。二是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強化重大決策監(jiān)督。黨組會嚴格落實“三重一大”議事規(guī)則,注重會前充分醞釀征求意見,會上班子成員各抒己見,派駐紀檢監(jiān)察組、紀委列席會議,堅持民主決策、集體領導,x項列入黨組會議題被“叫?!?,x項經費事宜作調整。研究調整干部x人(次),順利完成x、x等工作任務,上下普遍認可,暢通言路、民主議事、接受監(jiān)督的政治生態(tài)更加清明。三是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堅持“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請示報告、談心談話等制度機制。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過雙重組織生活,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積極維護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更加堅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免疫力不斷增強。

(二)以主題教育為載體,加強學習教育引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始終把學習教育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緊抓不放、常抓不懈。一是強化理論武裝。以“四學”為統(tǒng)攬,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學習“三本教材”、聆聽“五堂黨課”,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5次,專題研討x次,黨員干部撰寫學習筆記均在x篇以上,廣大黨員干部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推進工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注重先進模范引領和反面典型警示相結合,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建功立業(yè)”先進模范事跡報告會,組織參觀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增強黨風廉政教育實效。廣泛開展“清風潤萬家”家庭助廉活動,簽定承諾書、張貼倡議書、印發(fā)公開信,積極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三是深入檢視剖析問題。圍繞“四個對照”“五條標準”,深學細照,查找學習教育、思想政治、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等5個方面的問題x條,建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逐條整改落實,把教育成效固化到夯實思想基礎、改進工作作風、推動工作落實上來。

(三)以落實責任制為根本,層層壓實責任,履行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始終扭住落實責任制這個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做到明責知責,負責盡責。一是嚴肅“講責”,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意識進一步強化。年初專題召開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作,提出目標要求。黨組書記與班子成員集體廉政談話,找問題、講責任、提要求。開展“黨風廉政面對面”活動,先后x余次與重點敏感崗位工作人員面對面講廉潔從政責任,全體黨員干部嚴守黨規(guī)黨紀,廉潔自律、克已奉公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二是嚴格“定責”,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內容進一步明確。嚴格按照省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要求,層層分解責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領導班子和處室負責人各自肩負的黨風廉政建設職責進一步明晰。結合各黨支部重新調整,明確紀檢委員及工作職責,紀檢工作責任更加明確。三是嚴以“履責”,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進一步強化。委領導班子落實主體責任“不松手”、落實監(jiān)督責任“不縮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堅持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huán)節(jié)親自協(xié)調。一級抓一級、層層履責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更加健全。

(四)以專項整治工作為牽引,真抓實糾立改,著力糾治問題。始終把專項整治工作作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載體,堅持邊查邊改,立糾立改。一是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把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兩個維護”的務實舉措,及時印發(fā)通知,細化整治內容,查擺梳理領導班子x個方面x條突出問題,班子成員共x條問題。每名黨員干部對標“五個方面19類問題”,人人建立問題清單,并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二是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年”各項任務。嚴格落實中央《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精簡文件會議、規(guī)范督查事項。上半年文件壓減x%,會議壓減x%,各類督導檢查壓減x%,取消各類責任書、承諾書、計劃書以及手機app10余項。三是深入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圍繞公車(物)使用、辦公用房、公務接待、項目審核、資金使用x個方面內容,采取各處室自查、財務室核查、紀委督查的方式,共梳理核查公務接待x次、經費報銷業(yè)務x筆、評審驗收項目x個,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問題x個。開展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問題排查整治,開展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自查,持續(xù)鞏固深化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精度成效。。

(五)以日常監(jiān)督檢查為抓手,抓早抓小抓常,嚴格維護紀律。始終把日常監(jiān)督檢查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一是紀委履行專責,積極開展督查檢查。緊盯元旦、春節(jié)、清明、五一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及時印發(fā)廉潔過節(jié)的通知,重申紀律規(guī)矩。堅持每月明查暗訪,每季督導檢查,重點查究黨員干部違反工作紀律以及“慵懶散漫”等行為,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現場反饋、督促整改。組織x余名新任職干部開展任前廉政談話,對x名處以上干部婚喪喜慶報告事項進行報備核查。持續(xù)動態(tài)更新黨員干部廉政檔案。二是黨支部發(fā)揮監(jiān)管職能,履行直接教育管理監(jiān)督服務黨員職責。各黨支部堅持運用“三會一課”等制度,加強對黨員進行經常性監(jiān)督教育管理。積極組織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和“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嚴肅組織召開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開展廉政專題黨課x余堂,提醒談話x余次,常態(tài)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紅臉出汗咬耳扯袖,黨員教育管理監(jiān)督的時效性進一步增強。

一是思想認識還存在偏差。有的黨員干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對糾“四風”正作風的長期性、復雜性缺乏清醒認識,還存在會上重視、會后輕視,考核重視、平時忽視的傾向。有的認為自己不管錢不管物,不管項目不管經費,反腐敗斗爭離自己很遠,把自己當成了黨風廉政建設的“局外人”。有的依賴班子把向、領導把關,缺乏嚴格執(zhí)紀、堅持原則、按章辦事的勇氣和擔當。

二是落實責任還存在不足。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還有不完善的問題,存在用責任書代替責任、用承諾書替代踐諾的現象。履行“一崗雙責”方面,有時還存在業(yè)務工作操心指導多,從嚴治黨管黨用心用力少,黨風廉政建設靠支部自建的問題。履行監(jiān)督執(zhí)紀專責方面,在制度的修訂細化上還不能及時跟進,在監(jiān)督檢查上還缺乏有效抓手,在執(zhí)紀問責上還不夠嚴格嚴肅。黨支部加強日常監(jiān)管方面,還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問題。

三是監(jiān)督執(zhí)紀還不夠嚴格。狠抓政治紀律監(jiān)督方面,加強政治督察,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還缺乏大膽嘗試和行之有效的辦法舉措。執(zhí)行黨章黨規(guī)方面,還存在概略式執(zhí)行、粗放式執(zhí)行、選擇性執(zhí)行的問題,該報告報備的沒有及時報告,少報漏報誤報的問題沒有完全杜絕。開展專項整治方面,還存在自滿情緒和排斥心理,把安排了當作完成了,把開展了當作糾正了,把沒有發(fā)現問題當作沒有問題,缺乏細實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

四是黨紀教育還不夠經常。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廉潔從政教育還缺乏創(chuàng)新,組織學習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和法規(guī)制度內容方式還比較單調單一。廉政黨課有的不能緊密結合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警示教育的平臺和素材還比較有限。黨內談心談話還不能做到經常有效、主動開展、敞開胸懷、坦誠相見。紀檢干部、紀檢委員參加學習培訓機會不多,監(jiān)督執(zhí)紀的政策水平、能力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加強領導,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切實抓好抓實,把責任制的全面落實貫穿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之中。在講責、定責、履責基礎上,探索述責、評責、考責辦法。積極探索責任制清單化管理,把各級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拉單列表,提醒銷號,規(guī)范管理,促進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地落實。

(二)注重教育,提高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不斷增強“四個意識”、樹牢“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guī)則》為契機,深入開展黨紀法規(guī)學習教育。深入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持續(xù)強化自律意識,打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

(三)完善制度,扎實構建黨內監(jiān)督的保障機制。始終把制度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制度,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有章有據有序開展。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監(jiān)督執(zhí)紀工作規(guī)則》,細化完善《紀委工作規(guī)則》,探索創(chuàng)新政治督察、黨紀教育、報備建檔、提醒談話、日常監(jiān)督、信訪受理等工作制度,固化紀委工作的具體抓手和運行規(guī)范。

(四)狠抓整改,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取得實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疫情防控中顯露的問題,緊盯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查糾的突出問題,緊盯主題教育檢視查擺的突出問題,緊盯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查找的問題,主動認領、完善措施、明確時限、落實責任,一項一項抓整改、一個一個改到位,在堅持上見常態(tài)、在治本上求長效,一以貫之整改問題,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以實實在在的整改落實,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取得實效。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六

保密工作擔負著保安全,保發(fā)展的重任,歷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而在和平建設年代,保密就是保發(fā)展。目前,我國計算機泄密事件令人觸目驚心,按照國家保密委原話說: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了。因此,做好新形勢下保密工作,必須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牢固樹立新的理念。

近年來頻頻發(fā)生計算機泄密案無一不是少數人員違反計算機網絡保密管理規(guī)定,使用存儲、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連接互聯(lián)網,或移動存儲介質在涉密和非涉密計算機之間交叉所致。從發(fā)案情況來看,只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其一,貪圖方便。一些涉密人員和部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明知不能使用涉密計算機連接互聯(lián)網的情況下,為了工作方面,擅自使用存儲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連接互聯(lián)網導致泄密。其二,心存僥幸。少數涉密人員保密意識淡薄,保密觀念淡化,對保密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估計不足,心存僥幸使他們放松警惕,最終導致泄密。其三,觀點錯誤。一是無密可保的錯誤認識,有些涉密人員和部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錯誤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涉密不深,自己也沒有主動泄密行為,錯誤認為自己不會產生泄密事件。二是密不可保的錯誤認識,個別涉密人員錯誤認為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情報獲取能力日益增強,錯誤認為保密工作作用不大,從而放松了對自己的保密要求,最終導致泄密。其四,不良習慣,在近期發(fā)生的泄事件中,相當一部份責任人都是各單位的業(yè)務骨干,其泄密幾乎都是善意的過失,起因是個人在工作中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主要表象:一是盲目搜集資料,卻忽視了有關材料是否涉及國家秘密問題。二是不及時清理涉密電子文檔。一些涉密人員長年累月處理涉密信息,卻沒有及時歸檔保存,計算機內存儲的涉密信息數日數量十分驚人,成為嚴重的泄密隱患。三是公私不分。一些涉密人員長時間在計算機及移存儲介質使用上公私不分,有的利用工作用計算機處理私人事務,有的對移動存儲介質不加區(qū)分,內外網混用,造成泄密。其五,不及時清查和交接。離崗及調任時,不及時地對自己持有的涉密載體進行清理和進行交接,留下隱患,造成泄密。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做好保密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加強保密宣傳教育,增強保密意識。保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任何時候均不容忽視。然而,在平時的工作中,部份涉密人員、甚至極少數領導干部保密意識有所淡化,保密麻痹思想滋長,認為周邊無戰(zhàn)事,可以刀槍入室,馬放南山了,孰不知當今世界并不安寧,緩和中蘊藏著動蕩和危機,特別在科技、經濟領域,沒有銷煙的斗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要加大保密宣傳教育力度,全體人員必須認清:保守國家機密不僅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更是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的大事,要繃緊有密必保這根弦。

二、加強保密技能學習。涉密人員要不斷學習保密知識,嚴格按章辦事,熟知和掌握各種文件的收發(fā)、登記、清退、銷毀、歸檔等操作規(guī)程,熟悉并認真執(zhí)行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通信、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保密規(guī)定。

三、養(yǎng)成良好工作習慣。在實際工作中,要明確區(qū)分工作用和個人用的優(yōu)盤和計算機,杜絕混用,在工作中接觸的涉密電子文件,要及時清理,該歸檔的要及時歸檔,不能私自留存,離崗及調任時要對自己持有的涉密載體進行清理。

總之,保密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黨和國家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尤其在新形勢下,加強對計算機及存儲介質的管理,防范其泄密,是當今保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單位必須要做到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七

20xx年,阿壩哈薩娜鎮(zhèn)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深入開展“平安阿壩哈薩娜”創(chuàng)建活動,不斷加大“嚴打”整治力度,深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社會治安形勢的根本好轉,為維護全鎮(zhèn)社會穩(wěn)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今年1-3月份,全鎮(zhèn)共立刑事案件7起,破獲4起,治安案件10起,全部查處;八類主要案件,今年以來,爆炸、綁架、劫持、搶劫、殺人、縱火、傷害等八類案件未發(fā)生;“兩搶一盜”案件,全鎮(zhèn)共立“兩搶一盜”案件1起,其中盜竊1起;調解糾紛12起,引導訴訟4起。

1、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破獲難度增大,一些犯罪分子

作案經常選擇在夜間和偏僻地段,同時發(fā)現流竄性作案居多。

2、治安防控力度不夠,干警人員有限,不可能放到一

線進行全天候監(jiān)控,需要社會各界戮力同心,齊抓共管,加強聯(lián)系,建立嚴密的群防群控體系網絡。

3、犯罪低齡化,治安案件大多都是一些閑散無業(yè)的社

會青年所犯,并且這些人時常勾引一些校內學生,嚴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一定困難。

總體來說,我鎮(zhèn)社會治安的情況是令人滿意的,但也看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治安工作將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形勢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將會給我鎮(zhèn)維護社會穩(wěn)定帶來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因此,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狠抓落實,防范于未然,努力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1、進一步提高對維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重要性的認識。維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關系到黨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堅定不移地一手抓經濟發(fā)展,一手抓社會穩(wěn)定。明確職責和工作目標,切實增強維護社會穩(wěn)定工作的政治意識,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牢固樹立“發(fā)展經濟是政績,維護穩(wěn)定也是政績”的觀念。

2、堅持“嚴打”方針,采取強有力措施,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大對各類刑事犯罪和多發(fā)財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主動進攻的高壓態(tài)勢,下大力氣把嚴重刑事案件壓下去。加強對重點目標和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衛(wèi),防止發(fā)生暴力恐怖事件。大力整治治安突出問題,維護良好的治安秩序。

3、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有關部署,切實落實化解人民內部矛盾“五個機制”,深入開展人民內

部矛盾的排查調處工作,切實把防范化解的任務和責任落實到部門、單位和個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努力把各種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解決在基層,穩(wěn)控在當地。

4、加大治安防控力度。加強鎮(zhèn)綜治辦建設,充實干部力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充分發(fā)揮其職能作用;加強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層政法組織和村治保會、調委會等基層群眾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它們在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的作用,確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基層有人抓有人管。做好內部防范工作,加大學校、企業(yè)、內部單位防范工作力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條件成熟的單位,今年必須在搞好物防、人防的同時,配合派出所抓好技防??傊扇娪辛Φ姆婪洞胧?,不給違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5、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推進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計劃,抓好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和法制教育陣地建設,落實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措施。開展中小學生自護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加強學校內部及周邊地區(qū)治安環(huán)境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維護學校治安秩序。

6、加大安全生產監(jiān)管工作力度,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和杜絕各類事故的發(fā)生。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一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加強管理,不留管理的漏洞、死角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三是加強督促檢查工作,把安全生產、道路交通、河道防汛等方面存在的隱患整治好。

7、加強情報信息工作,把握工作主動權。采取措施,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各村(居)充分發(fā)揮治安信息員的作用,及時發(fā)現掌握當前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各種問題和隱患,為鎮(zhèn)黨委、政府提供預警性信息,防止形成危害。嚴格執(zhí)行情況信息報告制度,重要情況信息及時上報,嚴禁遲報、漏報和隱瞞不報。同時,加強對情報信息的綜合分析研究和判斷,及時提出決策建議。

8、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認真貫徹“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預防和處置突發(fā)事件的措施。對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工作疏忽大意或失職、瀆職而導致發(fā)生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一票否決”制,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堅決做到領導責任未查清不放過,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干部未處理不放過,整頓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隱患不消除不放過。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八

摘要:世界一體化是國際經濟的主要發(fā)展趨勢,但在近些年的國際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世界經濟發(fā)展略顯失衡,國際能源價格的多次變動,世界貿易隱患的增加以及貨幣變化的緊張化,都給我國經濟的發(fā)展造成了影響,在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狀態(tài)與形勢方面產生了影響,更影響了國家經濟決策的制定。世界經濟的變動與調整,讓經濟發(fā)展的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在國際經濟形式不盡明確的環(huán)境中,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面臨著很大的壓與挑戰(zhàn)。本文以試論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的中國經濟發(fā)展現狀為題,對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形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經濟現狀;前景

中圖分類號:f1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5-0000-01

前言:

近幾年,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形勢越來越讓人摸不透。不確定與不平衡增長,就是國際形勢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fā),讓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美車、歐洲與新興市場之間的競爭與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讓世界經濟出現不平衡的發(fā)展態(tài)勢。2008年的一場經濟危機,讓更多的經濟人士開始關注國際經濟趨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必然會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帶來影響。在國際經濟形勢角度下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有利于明晰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

國際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發(fā)展形勢有著密切的關系,要了解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現狀,需要先對國際經濟發(fā)展形勢進行了解與分析,掌握國際信息,反思國內經濟。就目前情況來看,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形態(tài)仍然不太樂觀,經濟增長的速度較低。但是,與世界經濟危機后的經濟發(fā)展情況相比,經濟復蘇狀態(tài)相對穩(wěn)定。在這樣的國際經濟發(fā)展情況下,美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有小幅度的提高。無論是美國的房地產還是人力資源市場,其緊張情況都得到了一定好轉,這給國際經濟的復蘇帶來了機會。然而,歐洲經濟的發(fā)展情況還較為危險,低迷的經濟發(fā)展速度,讓歐元市場的緩和情況不佳,歐洲的失業(yè)率還在不斷上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下降已經成為必然的經濟發(fā)展趨勢。日本的經濟發(fā)展形勢與國際經濟發(fā)展情況很像,處于緩慢增長的狀態(tài)。日本的經濟發(fā)展之所以進入氛圍狀態(tài),是因為日本在貨幣方面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這就使得日元的貶值不會對日本經濟的發(fā)展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與前幾年相比,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已經趨于穩(wěn)定,但仍然不能確定國際經濟形式不會出現大的。國際經濟形勢顯示,國際經濟仍然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據相關部門的預測,世界經濟今年的增長率為3.5個百分點,與去年相比,提出了0.3個百分點。這樣國際經濟發(fā)展現狀,仍然讓許多經濟學人士擔心。

從我國去年的經濟發(fā)展趨勢來看,中國經濟一直在國際經濟變動中穩(wěn)定前進。國家所實施的穩(wěn)步發(fā)展經濟戰(zhàn)略,讓我國的市場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有效抵制了許多城市房產價格上升的問題。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并不意味著經濟發(fā)展中沒有問題。在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仍然出現了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

1.經濟宏觀調控方面問題。宏觀調控工作質量,對于經濟問題的解決以及經濟的順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近兩年,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出現過高問題,且cpi的增長速度過快,這對于我國宏觀調控工作產生了消極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從中國國情出發(fā),制定與出臺了有效的信貸政策,從而讓國民經濟指數得到有效調整。但國民經濟指數的下降速度過快,給企業(yè)內部運營資金產生了問題,運營資金的讓企業(yè)之間進行業(yè)務相互擔保,這對于經濟發(fā)展來講是不利的。

2.出口經濟問題。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發(fā)展以來,進口與出口成為了國際經濟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以來,美國、日本與歐洲等各方的出口態(tài)度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島事件的糾紛,讓中國國民抵制日貨的情緒高漲,這給日本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較大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國際市場擴展也受到限制。中國的出口受到國際市場需求量的影響,國際需求量的減少,使得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政策越來越多,我國出口經濟一度出現困難,這對于我國進出額目標的實現較為不利。

3.房價問題。房價問題,是中國經濟中的持續(xù)性問題。房價過高,是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房價的快速得不到合理控制。特別是在最近十年,房價的快速上升讓社會中房地產行業(yè)需求大大增多。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力資源與資金流向房地產行業(yè),我國的其它行業(yè)發(fā)展受到了影響。工業(yè)、制造業(yè)以及生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人力、物力與財力不足問題產生。除此之外,金融體系的發(fā)展也逐漸受到房地產行業(yè)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我國金融體系的危險指數。

4.企業(yè)資本問題。在國際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跨境企業(yè)的數量直線上升??缇称髽I(yè)在中國的出現,讓中國同行企業(yè)的競爭激烈程度上升。國際經濟的發(fā)展形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海外市場的擴展戰(zhàn)備制定方向。目前,國際經濟的復蘇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企業(yè)跨境發(fā)展過程中,資金的流向無法得到有效明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反復動蕩,這些資金就很難收回。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給我國許多跨境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挑戰(zhàn),也給國有資本管理工作提出了難題。

5.貨幣問題。針對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許多發(fā)展中國家仍然利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對國內經濟進行調節(jié)。對于中國來講,貨幣政策的輕松化,使我國的進口經濟、技術與資金的引入增多,在全球匯率不斷變化的今天,我國面臨著較大的通過膨脹壓力。國際經濟流動性增大,讓中國經濟出現了穩(wěn)步回升的趨勢,這就促使許多國際市場中的短期資本融入到我國市場內部,而這再一次提高了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與研究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筆者對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進行了一定的推測與分析。對于世界人民來講,經濟發(fā)展的方向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對于國際環(huán)境下的多個國家來講,經濟的發(fā)展方向的掌握者很難確定。面對國際經濟發(fā)展與中國經濟發(fā)展關系不斷密切的現狀,經濟學家需要對世界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與把握,從而讓國際經濟形勢服務于本國經濟的發(fā)展,利用國際經濟發(fā)展背景促進本國經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建堂.關于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幾個問題[j].統(tǒng)計研究,2013(01).

[2]胡振虎.世界經濟形勢、政策走勢與中國對策[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3(05).

[3]余斌.中國經濟前景與2013年展望[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3(01).

[4]章玉貴.今日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j].國土資源導刊,2013(03).

[5]郭大川.國際貿易發(fā)展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探討[j].現代商業(yè),2012(21).

對于形勢政策教育心得體會手寫實用九

同志們:

2020年是建黨99周年,從1921年以來黨已經走過了99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黨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和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這97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99年,是我們黨經受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fā)展壯大,不斷開創(chuàng)各項事業(yè)新局面的99年。在此“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局、省局、市委市政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牢固樹立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結合分管工作實際,我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工作作了一些思考,今天給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黨課,黨課的主題是:“堅守底線,敢于擔當,爭做勤政廉政好干部”,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chuàng)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我們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堅決扭轉一些領域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管黨治黨不力狀況,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堅持以科學理論引領全黨理想信念,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持之以恒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工作,推進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不斷堅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理想信念。我們堅持以“兩個維護”引領全黨團結統(tǒng)一,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以統(tǒng)一的意志和行動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我們堅持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堅決懲治腐敗、糾治不正之風,堅決清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健全為人民執(zhí)政、靠人民執(zhí)政的各項制度,讓人民始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強調,要繼續(xù)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我們要清醒認識腐蝕和反腐蝕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切實增強防范風險意識,提高治理腐敗效能。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zhí)行、嚴重損害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嚴加懲治。要堅決查處各種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yè)反腐力度,加強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查處地方債務風險中隱藏的腐敗問題。要堅決查處醫(y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行為,建立和強化長效監(jiān)管機制。要完善境外國有資產監(jiān)管制度。要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fā)、小問題坐大。要加強對各級“一把手”的監(jiān)督檢查,完善任職回避、定期輪崗、離任審計等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

“底線”是對黨員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行為操守,是衡量黨員干部是否合格、稱職的下線指標。黨員干部要嚴于修身,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升道德境界,始終堅守做人底線、黨員底線和從政底線,不越紀律紅線,不碰法律高壓線。

(一)培養(yǎng)高尚人格,守住做人底線。要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時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和諧的心理狀態(tài)。常懷感恩之心,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他人、正確認識自己;

常懷平常之心,正確對待進退留轉;

常懷自勵之心,始終以樂觀的態(tài)度、豁達的心態(tài)開展工作、投入生活。要以大量的反面事例警示自己,警鐘長鳴,始終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防線,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魯煒以權謀色、毫無廉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其品行之卑劣,便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我們要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恪守做人的良知,在家做一名好兒女、好父母和好丈夫、好妻子,在單位做一名好干部,在社會做一名好公民,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

(二)堅定理想信念,守住黨員“底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黨員干部要自覺增強黨性修養(yǎng),政治上清醒堅定、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關鍵時刻和重大事件中經得起考驗,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大量被查出的違紀違法干部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們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說到底是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我們要從鄭培民、孔繁森、楊善洲等先進事跡中汲取力量,時刻對照檢查自己,不斷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更新、自我提高。

(三)踐行為民宗旨,守住從政“底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發(fā)展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前,整個社會在轉型,階層在分化,市場在開放,觀念在更新,民主意識在增強,利益訴求呈現多樣化,我們黨員干部要及時轉換思維方式、改進工作方法,不能在感情上疏遠群眾、在思想上害怕群眾、在工作上脫離群眾,逐漸偏離了群眾路線,背離黨的宗旨。而是要贏得群眾的信任,及時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把黨的宗旨貫徹到制定和實施的決策部署中,體現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上,真正使黨的各項政策措施貼近民情、合乎民意、順應民心,努力為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

(四)嚴以用權,不越紀律紅線。不越“決策”紅線,注重發(fā)揮集體智慧和作用,做到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尤其在“三重一大”事項等方面,堅持民主討論、集體決定,決不能搞“一言談”。不越“用人”紅線,嚴格遵守組織紀律,帶頭嚴格執(zhí)行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努力營造正確的用人導向。不越“財務”紅線,要過好金錢關和利益關,對有礙公平、公正和廉潔的事,要做到不打招呼、不批條子、不插手干預、不徇私情,管好自己,管好親屬。要遵循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

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

(五)嚴于律己,不碰“高壓線”?!案邏壕€”就是國法,是不可觸犯的。要敬畏權力,心中要有“高壓線”。權力是一柄“雙刃劍”,每一個干部都只是權力的行使者,權力只能用來為老百姓服務,而不能用來為自己服務。要敬畏法紀,堅決不碰“高壓線”。敬畏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尊重,是一種知行合一的表現。法紀既是對個人的約束,也是對個人的保護,如果缺乏對法紀的敬畏感,就會輕視法紀,心存僥幸,放縱自我,最終會受到法紀的懲處。

當前,我國正處于奮力小康的關鍵時期,轉方式、調結構、促發(fā)展的任務還很重,領導干部有無擔當精神至關重要。什么是擔當?字典解釋為:承擔并負起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一種擔當;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是一種擔當;

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子女,還是一種擔當。這種擔當,或從情感出發(fā),或從責任出發(fā);

或因政治所需,或因民生所望,但都是一副“重擔子”,要靠認真、嚴謹、積極的態(tài)度去落實。緣于這個原因,擔當對領導干部來說,就是一種責任、一種境界、一種能力。領導干部只有真正具備擔當的素質,才能肩負起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重擔。

(一)加強學習“能擔當”。擔當不僅是一種官德,更是一種能力。一個干部政績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能力和素質。能不能擔當,不是想做就能夠做到的,更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它需要領導干部處理問題、應對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常言道: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如果一名干部在關鍵時刻手忙腳亂、心虛膽戰(zhàn),他就不可能擔當什么事情,群眾也不可能對這樣的干部放心。所以,領導干部要不斷提升自己科學發(fā)展的執(zhí)政水平,鍛煉駕馭各種復雜局面的能力,關鍵時刻才能善于決斷、明斷是非,果斷處置各種復雜問題。加強學習是敢于擔當的基本前提。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也是無止境的。不加強學習,領導干部的自身素質和能力就不能強硬起來,“勇于擔當”就無從談起。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把學習看成是一堂政治必修課,自覺地學習、認真地學習、深入地學習。當然,學習也要有方向、有目標,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作為領導干部,最主要的學習方向應該是新時期的黨政方針、管理理念和部門業(yè)務知識,練就服務科學發(fā)展、服務基層群眾的本領。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了能力做后盾,就有了敢于喊出“讓我來”、“我能行”的資本。這個資本,就是擔當的能力和根基。

(二)堅持原則“敢擔當”。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不講原則的人,說話是沒有底氣的。自然,遇事也就是“等、靠、拖”,甚至是“躲、逃、避”。所以,黨員領導干部要講擔當,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堅持原則。堅持原則,是領導干部敢于擔當的底氣。所謂原則,即人類行為的準則,就是觀察分析、處理問題時所要遵守的規(guī)則。原則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的,只有正確反映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的原則才是正確的。能嚴格遵守公認的正確規(guī)則,做到是非分明,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必須要具備的修養(yǎng)??梢哉f,堅持原則是為人處世的根本,是黨員德才兼?zhèn)涞幕A。做事沒原則、生活沒準則的人,是不會講擔當的。在新形勢下,黨員干部講原則,關鍵是要把握政治方向、堅決服從大局、切實維護團結、自覺遵守紀律、認真服務群眾,也就是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始終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堅決“反對四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積極營造敢于擔當的浩然正氣。

(三)率先垂范“勇?lián)敗?。這里所說的“勇”,是一種勇敢的氣度、超前的謀劃,是率先垂范的具體行動。為官避事平生恥,所謂領導干部,講擔當必須要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古人云:“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領導干部的一舉一動無不具有示范、暗示的作用。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領導帶好頭,下屬有勁頭,只有上行下效,擔當就會成為一種共識,就會形成一種氛圍。因此,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堅持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改革的辦法、率先的速度去適應新變化、解決新問題、求得新發(fā)展,絕不做無所事事的“太平官”、逃避責任的“滑頭官”、因循守舊的“平庸官”、好大喜功的“浮躁官”。

(四)履行職責“真擔當”。肩扛千斤,謂之責;

背負萬石,稱之任。職務與職責相輔相成,有多大的職務,就有多大的職責。曾讀過這樣一句詩:花有果的責任,云有雨的責任,太陽有光明的責任。那么,黨員干部的責任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在其位謀其職、在其崗盡其責。擔當要想有真效果,履行職責、做好本職工作是最根本的基礎。整天稀里糊涂、平平庸庸,不知道職責所在,不做好本職工作,再夸夸其談地講擔當,也是“鏡中花、水中月”。履行職責,就是要做到守土有責,確保本職工作的圓滿完成。為此,每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樹立“接受任務不找借口、執(zhí)行任務不講困難、完成任務追求圓滿”的觀念,真正來一次捫心自問:問問自己的職責是什么、目標責任是什么、完成任務的措施是什么、質量和速度如何去保證;

認真做實職責范圍以內的事、干好自身肩頭上的事、抓好主管的事,確保完成組織和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以行動來落實和踐行自己的職責與使命。

同志們,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永葆政治本色,不斷提高廉潔自律拒腐防變能力,是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終生課題。希望同志們能倍加珍惜為黨和人民工作、為事業(yè)發(fā)展添磚加瓦的良好機遇,倍加珍惜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盼,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重實干、強執(zhí)行、抓落實”為主題的專題研討,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扎實的群眾觀念、服務意識、嶄新的精神面貌,為全面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業(yè)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