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 校長寄語反饋(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1 03:53:25 頁碼:7
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 校長寄語反饋(九篇)
2022-12-21 03:53:25    小編:ZTFB

學(xué)習(xí)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xué)習(xí)內(nèi)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xué)習(xí)的,只是學(xué)習(xí)的方法和內(nèi)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學(xué)習(xí)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一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這里就是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筑,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親筆所書。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guī)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并根據(jù)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shè)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dāng)于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guī)模越盛唐?!敝傅木褪沁@新建的核心部分。現(xiàn)在大家隨我進入門內(nèi),首先印入我們眼簾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誰?哦,對了,她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準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華清池標(biāo)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們可以在此留影紀念。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qū),這里屬華清池西區(qū)。大家看到的這個湖叫做九龍湖。為什么叫它九龍湖呢?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長堤下有八條小龍,再往上看,還有一條老龍共九只,因而以九龍命名。

據(jù)說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在華清宮里整整呆了13個冬天,他們居住的地方就是圍繞九龍湖而建的這座非常雄偉的仿唐建筑飛霜殿。為什么叫飛霜殿呢?因為每年冬天的時候,雪花漫天飛舞,銀裝素裹,唯有飛霜殿前落的是白霜,這是因為殿前的九龍湖整日熱氣騰騰,氣溫較高;又因為天子的寢室里有御寒設(shè)施,使室內(nèi)的溫度較高,不積雪,只化為白霜。現(xiàn)在飛霜殿已經(jīng)作為接待外國元首和重要領(lǐng)導(dǎo)的接待室了。

看完飛霜殿后,請大家轉(zhuǎn)過身來看我們對面這座蒼翠的山。這座山的名字叫“驪山”。 從遠處看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駿馬,古代的黑馬稱“驪”,因此它取名叫“驪山”。 驪山主要由三個峰組成,第一峰就是驪山西繡嶺,嶺上綠樹成蔭,是國家森林公園,嶺西有索道可直達山頂,山頂有烽火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便發(fā)生在這里,歷史上把這一段概括為“千金買一笑,一笑失天下”。

驪山嶺上還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別是崇奉女媧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廟宇。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傳為西域藝術(shù)家元伽兒所刻,現(xiàn)存西安碑林博物館。

由九龍湖東南角前行,可到唐華清宮御湯博物館,這一組唐代湯池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82年,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史料記載,基本可以認定是歷史上的“星辰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和“尚食湯”?!靶浅綔睘樘铺趯S玫脑〕?,因無頂蓋,晚間沐浴時能看見星辰而得名?!疤訙鳖櫭剂x為太子沐浴場所,“尚食湯”為御廚的官員們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為自己所建的“蓮花湯”和為貴妃楊玉環(huán)所建的“海棠湯”則包含了兩人傳誦千年的愛情故事。蓮花湯”用墨玉石砌成,為圓角長方形,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池底有兩個噴水口。我們可以想象當(dāng)時的皇帝是非常會享受的,他就相當(dāng)于是在一條流動的小河里面沐浴。他送給他的愛妃的是“海棠湯”,池的形狀仿佛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據(jù)說楊貴妃每次在沐浴的時候會將湯池內(nèi)灑滿花瓣,貴妃沐浴一次,整個華清宮彌漫著迷人的香氣。

說到這里給就要給大家講講楊玉環(huán)了。 楊玉環(huán)祖籍弘農(nóng)(今華陰),原為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huán)不光姿色出眾,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開朗,深受李隆基喜愛。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慫恿下,詔其在驪山溫泉宮見駕,賜為女道士,號太真,將其納入后宮,一時間,“三千寵愛在一身”,后封為貴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攜貴妃前來華清宮避寒,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便是他們當(dāng)時的生活寫照。楊玉環(huán)的親屬們也紛紛取得朝中要職,她的堂兄楊國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以討伐權(quán)相楊國忠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長安,李隆基率眾西逃,逃至今興平縣馬嵬坡,六軍不發(fā),護衛(wèi)部隊殺死楊國忠,并逼迫李隆基將楊玉環(huán)縊死于馬嵬驛中?!堕L恨歌》結(jié)尾兩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為他們愛情故事的悲劇結(jié)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華清池內(nèi)與李隆基、楊玉環(huán)有關(guān)的重要遺址還有梨園遺址,位于華清池東大.門內(nèi)右側(cè),是他們教習(xí)梨園弟子演練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戲劇演員們稱梨園弟子,起源于此。

從御湯博物館向東有一組封閉的園林,稱環(huán)園。環(huán)園南部高臺之上有一字排開坐南朝北的五間房屋,人稱“五間廳”。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fā)生在這里。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后,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閑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陜西來,都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引起了愛國將領(lǐng)張學(xué)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dǎo)致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dāng)我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臥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wèi)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fù)制擺放。游客們?nèi)匀荒芸吹疆?dāng)年激戰(zhàn)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事變解決后,國民黨政府為紀念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個草木結(jié)構(gòu)的亭子,稱“民族復(fù)興亭”。1946年,胡宗南將亭子改建為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更名為“正氣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將這個亭子改名為“捉蔣亭”,1986年,西安事變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親愛的游客朋友們,由于時間到關(guān)系,華清池的講解就介紹到這里了,中國有句古語說的好兩山不能相逢,兩人總能相見,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能和大家再次相聚在古城西安,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大家!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二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紅石峽.

紅石峽是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勝景,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邊塞風(fēng)光,更因它是一處大型摩崖石刻群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塞上碑林”。它同時又是中共陜北黨的重要革命活動地點之一。1992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3月27日,饒有興趣地游覽了紅石峽。

紅石峽東西兩壁對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勢湍急,穿峽直達榆林城西。因為此地山皆紅石,故而得名紅石峽。又因山勢雄偉,峽峰高聳,亦被稱為雄石峽。大家面前的這個俊秀的門樓,其門洞上額鐫刻著 “紅石峽”三個字,它是我國著名美術(shù)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歲時的墨寶。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學(xué)執(zhí)教,是劉志丹烈士的導(dǎo)師。此門樓是紅荷峽的入口處,請大家隨我進去。

站在這里,方圓不是很大的峽谷內(nèi),亭臺樓謝,疊石懸崖,石室古橋,洞壑清泉,盡收眼底,我們也已置身于絕妙的藝術(shù)畫廊了。這邊東崖高12米,長250米;對面西崖高18米,長248米。兩壁雙峰對峙,依壁鑿石成窟,史載有明代所創(chuàng)石窟叫窟,窟內(nèi)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題記等,“文革”中遭受嚴重破壞?,F(xiàn)存大小石窟33處,大多分布在東崖,西崖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連通。

[chaad]紅石峽東西兩壁除石窟外,還在石窟間、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題匾相連,布滿東西兩壁,琳瑯滿目,幾無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風(fēng)蝕及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大小題刻120余幅,其中東崖85幅,多為明清以來官吏儒士文人所題。題刻筆力雄健遒勁,諸家書法并存,真、草、隸、篆俱全,還有難得的滿文題刻,筆法各異,鑲刻有別。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橫幅為主,兼有楹聯(lián)、條屏。石刻有題詩、紀功、紀游、題詠等,內(nèi)容多抒發(fā)愛國豪情,贊譽秀美山川。紅石峽實為一大書法藝術(shù)寶庫,歷來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嘆為觀止。

我們沿東壁坡路下行。東壁原建有紅山寺,寺內(nèi)有隧道可通“天門”、 “地門”。從“天門”登峽頂,中有翠然閣,“地門”即臨榆溪河谷。據(jù)石窟內(nèi)1487年碑刻 《創(chuàng)建石佛殿記》記載,紅石峽最早開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明成化年間維修后,改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間又重修,更名鎮(zhèn)遠寺?,F(xiàn)在寺廟石窟大多為明成化年間至嘉靖間開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沖毀翠然閣而重建,復(fù)稱“雄山寺”。后經(jīng)多次維修。解放后,紅石峽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視和關(guān)心,曾多次加固修復(fù)。

經(jīng)過我的介紹,想必大家對紅石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識,下面,我們就一同來欣賞紅石峽的書法藝術(shù)和石窟風(fēng)我會將其中的重點向大家作詳細的講解。

“河山千古”為田玉廣、王守基在游覽雄山寺時所題。玉廠為貴州人,清光緒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綏鎮(zhèn)總兵。王守基為山東人,任延綏鎮(zhèn)守營郡司,后成為田玉廣的副將該題刻贊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聯(lián)防守邊、精誠團結(jié)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為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書。李棠,14歲時在榆林考中秀才,18歲赴長安中了舉人。民國年,出任陜西靖邊縣縣長,在執(zhí)事三年期間,深受百姓愛戴,百姓稱頌其 “兩袖清風(fēng),廉潔奉公”。1899年,書寫 “功在名山”,贊譽劉宗周、高折五兩位老先生德高望重、業(yè)績昭著。

“大漠金湯”為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延綏總兵龍得勝所題。題詞寓意紅石峽關(guān)雄地險,堅不可摧。

“力挽狂瀾”,這塊石刻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學(xué)丁級班學(xué)生畢業(yè)題刻紀念。當(dāng)時正處于大革命時期,李子洲同志擔(dān)負著在陜北點燃革命火種的重任來到榆林中學(xué)執(zhí)教,他提議題刻“力攬狂瀾”于紅石峽,全班同學(xué)通過后,校長杜斌丞推薦教務(wù)主任崔煥九書寫。題詞顯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凌云壯志。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東壁上的第一個石窟——圣母殿,它的門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頂刻八卦圖。傳說故事中,把天比做父親,把地比做母親,殿內(nèi)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稱做三霄圣母,她們是由中國上古傳說中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女姆媧娘娘演變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傳明成化年間,延綏總兵陳輝年過四十仍膝下無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攜妻來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資金裝圣母,粉飾廟殿,大興土木,擴建雄山寺。次年,陳總兵果然喜得貴子。從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為雄山寺的廟會期,其間香火不斷。

第二個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釋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會納悶,這三人怎公會和平共處呢?因為誰都知道,儒、道兩教歷來水火不容。但在繁榮昌盛的唐代,道教的“無為而治”思想很適合于歷代的撥亂反正,儒教的“仁”、“禮”之風(fēng)及 “君子”之態(tài)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發(fā)展,佛教的輪回說、因果說則又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心態(tài)。唐太宗時期,為了扼制外來宗教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把道教定為國教。尊奉李聘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學(xué),尊的雖然是道教,實際上卻心向佛教,于是獻出現(xiàn)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時期,由于連年戰(zhàn)亂,國家四分五裂,理學(xué)家認為各民族應(yīng)該和諧統(tǒng)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張將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從此以后,中華大地上才出現(xiàn)了三教殿。

這是一座石牌樓,其上書 “榆陽勝景”四個字,為20xx年依照原樣修復(fù)而成。1872年,榆林總兵劉厚基出邊征伐途經(jīng)雄山寺,見其破敗不堪,人難行走,為使勝境重現(xiàn)昔日光輝,便捐資修葺,拓寬道路,筑堤植柳。豈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濫,石巖崩塌,道路墜毀。劉公又捐資開山鑿道,直達洞門,游人探幽尋勝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灘栽種楊柳,在此處建造牌樓一座,并刻書以壯觀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為洪水所淹,樹木無存。劉公再消巖筑堤,并請陜甘總督左宗棠郵寄“榆溪勝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黃唐在獨與古為新”楹聯(lián),嵌刻于崖壁。經(jīng)劉公三次修筑,雄石峽這一名冠塞上的風(fēng)景名勝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邊”為一品頂戴撫陜使者葉伯英巡視榆林時所題。1888年,英軍沖破清廷邊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員巡視各邊,葉伯英奉命巡視的就是九邊 (遼東、宣化、大同、寧夏、甘肅、薊鎮(zhèn)、太原、固原、延綏)重鎮(zhèn)之一的延綏 (即榆林)。當(dāng)看到榆林軍事力量雄厚,戒備森嚴時,揮筆書寫 “威震九邊”贊譽紅石峽關(guān)隘險要,軍事威嚴,聲名震撼北域邊疆全線。

“漢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陜西觀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紅石峽時所題。蒙漢民族在歷史上長期紛爭不休,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災(zāi)難。民國初年,民族統(tǒng)一,題詞意指蒙漢人民和睦共處,情同一家。

“還我河山”,這兩幅百刻均出自抗日愛國將領(lǐng)馬占山之手。馬占山,吉林懷德縣人,原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和黑河警備司令。1937年,在他駐防府谷時,曾在榆林設(shè)東北挺進軍駐榆辦事處,其間常來榆小住。1941年冬,馬占山將軍陪同晉陜綏邊區(qū)總司令鄧寶珊將軍來紅石峽赴朱綏光宴請,看到祖國山河破碎,不禁感慨萬千,遂題寫 “還我河山”,表達了他驅(qū)逐日寇、統(tǒng)一祖國的宏偉大志。

在我們抬眼看到的那個凌空修建的閣樓便是翠然閣,晚清時又稱 “凌云閣”。歷代文人雅士在這里把酒臨風(fēng),品茗賞酒,即席賦詩,別有情趣。經(jīng)翠然閣出天門達崖頂,崖頂原建有羅漢殿,清末時坍毀。翠然閣曾是中共陜北黨的重要革命活動地點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縣委在此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會議。次年8月,中共陜北特委第二次擴大會議又在此召 開,白明善、劉瀾濤、賈拓夫、劉志丹等同志參加了會議。會上批判了“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在陜北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個石窟叫慈仁殿,窟頂浮雕八卦及龍、風(fēng)、牛、馬、羊、鹿、狗、雞、花草等藻井,圖案清晰,充分顯示了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們將要經(jīng)過的這幾個石窟有通道相連,其下有一條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廣澤渠”,出 “地門”就會看到。1473 年,延綏鎮(zhèn)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巡撫余子俊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駐邊軍心,親率將士在紅石峽半山腰開鑿渠水以利灌溉。明萬歷年間重修,清時擴修。清光緒六年 (1880年),開鑿普渡橋涵洞石壕建成東西二渠,新中國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長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鑿而過,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艱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實屬罕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到現(xiàn)在,它依然灌溉著城郊16個行政村的一萬畝出地。20xx年,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來此拍攝 《大漠紅峽》,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紹了廣澤渠。

過普渡橋,來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毀壞嚴重,摩崖題刻幅面較大,剝蝕較重。

“中外一統(tǒng)”是康熙年間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題。題詞慨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同為華夏民族,理當(dāng)和平共處、一統(tǒng)河山。

“天成雄秀”,是紅石峽唯一的一塊滿文題刻,清乾隆年間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題寫。題詞贊美紅石峽兩岸風(fēng)光綺麗,景色宜人。

通過以上參觀,我們看到,紅石峽確為一處集摩崖題刻、石窟古剎、水利樞紐、軍事要塞為一體的游覽勝地。隨著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設(shè)、榆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紅石峽將以更美的面貌、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三

各位游客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有“關(guān)中塔廟之祖”之美譽的法門寺,我們現(xiàn)

在站的這個地方呢就是法門寺文化景區(qū)的山門廣場,這里地處扶風(fēng)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zhèn),東距西安市有120公里,西距寶雞市有96公里。

近幾年啊,陜西政府致力于把法門寺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佛都,使法門寺成為繼兵馬俑之后的:“陜西第二個文化符號”。法門寺文化景區(qū)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shù)佛像、園林雕塑等及部分組成,全面的展示佛文化在哲學(xué)、政治、藝術(shù)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F(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法門寺的山門,山門也被稱為“三門”,大家可以看到這

三個門中間大兩邊小,中間的是空門,兩邊分別是無作門和無相門, 我們一般把出家稱作步入空門,大概由此而來。

法門寺自古就因安置有釋迦摩尼的佛指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法

門寺也是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公元前485年,釋迦摩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為了弘揚佛法,他命人將佛骨分為八萬四千分,分藏于世界各個地方,并建有八萬四千坐塔,中國有19做佛指舍利塔,法門寺使其中的第五座,距今已經(jīng)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在北魏建塔使被稱為阿育王寺,隋朝改名為成寶寺,唐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在唐朝200多年間,先后有8位皇帝7次掘開地宮6迎2送佛指舍利,每次迎送都聲勢浩大,轟動朝野,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在唐代宗時法門寺塔被成為護國“真身寶塔”,由此可見法門寺在唐朝時期是多么的繁榮。但是在明清之后,法門寺逐漸衰落。

明龍慶年間,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后來地方紳士捐資修塔,歷經(jīng)30年修建了一座8棱13級磚塔,但是在清朝時因地震而傾斜裂縫,1939年,在愛國人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明朝晚期時候的最大規(guī)模的修繕。但是1981年塔又崩塌了一半,85年當(dāng)?shù)卣疁蕚渲亟ǎ?7年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地宮。在沉寂了1120xx年之后,2999件大量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nèi)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shù)史等各個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下面就讓我們?nèi)サ貙m瞻仰一下佛指舍利。 法門寺地宮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久遠、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摩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佛指舍利有4枚,其中第三枚是靈骨,其余三枚為影骨,靈骨即釋迦摩尼的真身佛指,其余三枚是唐皇帝為了保護靈骨而命人仿制的。 地宮出土的27000多枚錢幣中,13枚玳瑁開元通寶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絕無僅有的玳瑁幣。地宮出土的13件宮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并有碑文證實的秘色瓷器,秘色瓷專為皇室燒制,為青瓷的一種,由于工藝復(fù)雜 配方秘而不宣,被稱為秘色瓷。 地宮出土的雙輪12環(huán)

大錫杖,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等級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那么我剛才所說的這些稀世珍寶,有的剛才大家已經(jīng)瞻仰,還有的被珍藏在旁邊的法門寺博物館中,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從地宮出來,前面就是法門寺的合十舍利塔了,此塔歷時3年建成,塔高148米,大家可以看到此塔造型如合十的雙手,中間鏤空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一個唐朝傳統(tǒng)形式的塔呢?那我們剛才走過的這條寬闊的道路就是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長1230米,寬108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一條成佛之道,也是景區(qū)的景觀主軸。佛光大道的兩頭連接著可以容納10萬人山門廣場和朝圣廣場。我們將山門比喻為此岸,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世界,佛光大道接引眾生到達彼岸、也就是指合十舍利塔,(佛國)。

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法門寺博物館,博物館有4個陳列室組成: 法門寺歷史陳列、法門寺佛教文化陳列、法門寺唐曼陀羅文化陳列和法門寺大唐珍寶陳列。

法門寺歷史陳列管中主要向人們展示了了法門寺建寺歷史由因,以及各個歷史朝代對法門寺進行修建的歷史實物

在法門寺大唐珍寶陳列館中,有國寶級文物44件,一級文物99件,它是陜西88個博物館中國寶級文物比例最大的一個博物館,大家在這里就可以看到我剛才提到的秘色瓷,還可以看到唐代絲織品中的珍品:簇金繡,簇金繡就是指用金絲盤結(jié)成花朵的問紋飾在固定到絲綢的上面。絲綢一般不易保存,很多都風(fēng)化了,那么簇金繡的珍貴之處第一就在于它保存的完好如新,第二就是它的制作工藝了,現(xiàn)在世界上這種金絲在日本有20絲,中國只有70絲,但是在古老的唐朝這種拉絲技術(shù)已經(jīng)達到了6絲。

接下來我們?nèi)フ鋵氶w參觀一下。其中有我剛才提到的4鼓12環(huán)的錫杖之王。所謂錫杖,其實他并不是用錫制成的,而是搖這個錫杖的時候會發(fā)出淅淅的響聲,這枚錫杖用2兩金子和58兩銀子制成,在佛教中代表最高法力。

好了 出了珍寶閣,我們此次的法門寺之旅也接近尾聲了,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四

西安碑林座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xué)街(因清代的長安學(xué)、府學(xué)、咸寧學(xué)均設(shè)在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jīng)》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jīng)歷代征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xiàn)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經(jīng);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fēng);魏晉北朝墓志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fēng)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shù)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shù)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從歷史價值來說,許多碑文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有的可藉以補充和訂正史書記載的遺誤,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寶貴資料。如從陜西周至縣出土,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通高353厘米,寬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國和敘利亞兩國文字記載了唐時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亞傳入我國的情況。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羅尼經(jīng)幢》是我國唐代和尼泊爾人民友好交往的實證;《唐廣智三藏碑》記載了一個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國的經(jīng)歷和密宗傳入日本的師承關(guān)系。等等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貴資料。

《明德受紀碑》上刻有“大順”、“永昌”字樣。這是明未李自成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的遺物,記載著當(dāng)時陜西大旱,糧價昂貴,“小麥每斗二兩四錢,米每斗二兩六錢”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慘景象;清刻《張化龍碑》,頌揚了當(dāng)時領(lǐng)導(dǎo)陜西扶風(fēng)、歧山一帶農(nóng)民反抗官府的張化龍;清刻《荒負歌》等,也記錄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壓迫剝削的廣大農(nóng)民的苦難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廟碑》、《劉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教案碑》等,均從不同方面記錄了元末紅巾軍起義和清末廣大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和帝國主義外來侵略的事實。

碑林中還記載了諸多歷代愛國主義人物,如被譽萬世師表的孔子,統(tǒng)一中國文字的李斯,對蜀漢忠貞不渝的關(guān)羽,兩袖清風(fēng)的鄭板橋,慷慨就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虎門銷煙震驚中外的林則徐,歷代書法大師王羲之、顏真卿、于右任,以及勵精圖治的鄧廷楨,推行新法的康有為等。他們那憂國憂民,為事業(yè)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大量的石經(jīng),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獻資料?!妒_孝經(jīng)》刻于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注解并親自以隸書書寫的(孝經(jīng)是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記述他也孔子的問答辭,主要內(nèi)容講孝、悌二字),此碑由四塊色如黑玉,光可鑒人,高590厘米的細石合成,碑上加方額,額上刻浮雕瑞獸、涌云;額上蓋石,蓋石邊緣刻優(yōu)美的卷云,頂上作山岳狀;碑下有三層石臺階,故稱“石臺孝經(jīng)”;三層石臺四面都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渾的獅形怪獸,兩種不相協(xié)調(diào)的動植物被刻畫得融洽無間,整個構(gòu)圖給人以威武、活潑的感覺,為盛唐的藝術(shù)精華。《開成石經(jīng)》,是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接受國子監(jiān)鄭覃的建議,由艾居晦、陳珍等用楷書分寫,花費了大約七年時間到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一部石經(jīng)。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書》13卷,《詩經(jīng)》20卷,《周禮》11卷,《禮儀》17卷,《禮記》20卷,《春秋左氏傳》30卷,《春秋公羊傳》12卷,《爾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經(jīng)》、《論語》等十二種經(jīng)書和五經(jīng)文字及九經(jīng)字樣。

計114石,文刻兩面,228面,字列八層,共六十五萬零二百五十二字??坛珊罅⒂谔崎L安城的國子監(jiān)內(nèi),成為當(dāng)時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同時也是讀經(jīng)者抄錄校對的標(biāo)準。此經(jīng)是我國古代七次刻經(jīng)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它儼然是一座大型的石質(zhì)書庫,這在我國印刷術(shù)發(fā)明以前,對文化的保存和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妒_孝經(jīng)》、《開成臺經(jīng)》等名碑,原來豎立在唐長安城務(wù)本坊(今西安市南門外)的國子監(jiān)內(nèi),唐末韓建(大尉許國韓公)縮小長安城后,這些碑連同其它一些名碑都散落到了城外。唐昭宗以及后粱時期,陸續(xù)將這些石碑移到原唐代尚書省西隅。到宋哲宗元佑年間(公元1086-1093年),又將全部碑石搬到學(xué)府之北,就是今天的碑林所在地。此外,明清兩代的《興學(xué)碑》、《修渠記》、《修棧道記》、《修城記》、《修廟記》等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西安碑林不僅是東方石質(zhì)歷史文化的寶庫,更重要的是書法藝術(shù)的寶庫,享有“書法藝術(shù)故鄉(xiāng)”的美譽,令海外人士向往。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峰山刻石,原碑為秦國丞相李斯所書。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隸書寫的,這是全國漢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碑刻,為漢碑中的精品?!皾h熹平石經(jīng)《周易》殘石”,它保存了我國最早的《周易》文句,相傳是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大書法家蔡邕以隸書書寫,方挺嚴整,為漢隸之典范。

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繁榮時期。在唐代書法藝苑中,名家輩出,時有杰作,真、草、隸、篆,百花爭妍,猶如璀燦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滅的光輝。歐陽洵、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quán)的楷書各創(chuàng)一體,歐陽通、徐浩、史維則、懷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與其父歐陽詢的《皇甫誕碑》很相近,結(jié)構(gòu)嚴謹,書法險勁,是值得珍視的書法名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多寶塔感應(yīng)碑》等,氣勢雄渾,蒼勁有力,是標(biāo)準的“顏體”;柳公權(quán)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筆力遒美瘦挺,勁如削竹,結(jié)構(gòu)峻整,神足韻勝,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和尚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則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流利灑脫,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的《大觀圣作之碑》(瘦金體)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閣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除了書法,在北魏、唐、宋等碑志上,還保存了大量具有藝術(shù)價值的精美圖案花紋。如唐刻《大智禪師碑》的兩側(cè),以線刻和減地兩種手法并用的圖案作為裝飾,將蔓草、鳳凰和人物穿插布置,使人感到繁麗、活潑、美妙而有生氣;《石臺孝經(jīng)》碑頭上的浮雕卷云和獅子,碑座上線刻的精致蔓草、瑞獸等,也都表現(xiàn)了唐代雕刻所特有的富麗作風(fēng);唐刻《道因法師碑》座垢兩側(cè),用流利的線條,刻出兩組人物,共有十多個卷發(fā)深目的異國裝束的人,牽馬攜犬,作準備出行狀,是不可多得的線刻佳作;北魏的《元暈?zāi)怪尽匪膫?cè),分別刻著有表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空隙中滿填流動的云彩,呈現(xiàn)出飄逸而和諧的奇特意境。它們象綠林一樣陪襯著繁花似錦的書法藝術(shù),使碑林這座書法藝術(shù)寶庫,更加瑰麗異常。

碑林能較完整地保存到現(xiàn)在,是與清代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的貢獻分不開的。宋代時,由于無人管理,珍貴的漢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磚甓,有的用于修橋,遭到人為的破壞。元代時,碑林的碑石曾兩次全部跌倒。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陜西發(fā)生8級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斷裂。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畢沅率同僚到碑林視察,只見房屋倒塌,碑石橫臥于荊榛瓦礫之間,環(huán)顧四周,滿目荒涼,這使他十分震驚和痛心。他與同僚合義,采取修整房屋,整理石,編目著錄,組織石刻陳列,建立管理機構(gòu)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護碑林。在他所著《關(guān)中金石記》中說:“前后堂廡,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舊刻數(shù)十片,遂取《石經(jīng)》及宋元以前都,編排甲乙,周以欄盾。明代及近人所,則汰存其佳者,別建三楹以存置。其鎖鑰則有司掌之,設(shè)法保護,以冀垂永久。”畢沅對金石文字有濃厚興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觀覽也”。(《畢沅在保護關(guān)中古跡上的貢獻》,文物天地,1983年第二期)他為保護珍貴文物作出了重要貢獻,很值得贊賞。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五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wù)。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chǔ)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shè)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shù)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shè)施。好了,現(xiàn)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xué)、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城墻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墻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huán)繞西安城墻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zhàn)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zhàn)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biāo)。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御設(shè)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shù)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御的保險系數(shù),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nèi),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cè)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墻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筑,是主將鎮(zhèn)守指揮所在。城墻外側(cè),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于城墻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墻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筑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于從側(cè)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wèi)人,臺又所以衛(wèi)城也?!薄3菈ι贤鈧?cè)有矮雉,又稱“垛墻”,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nèi)側(cè)的矮墻稱為“女兒墻”,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墻下。在西安城墻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于戰(zhàn)馬上下。戰(zhàn)爭期間,這里是調(diào)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wèi)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墻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墻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墻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xù)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筑。鐘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打擊樂器,有3020xx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于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zhì),除城市四周構(gòu)筑城墻,挖掘城壕,設(shè)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tài)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御系統(tǒng)在明代發(fā)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zhèn),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筑規(guī)模、歷史價值或藝術(shù)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建筑就是鐘樓,位于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歷20xx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筑藝術(shù)風(fēng)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钦叫危坑们啻u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外面以回廊環(huán)繞,里面為二層樓,樓內(nèi)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nèi)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家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fēng)格厚樸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jié)構(gòu),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小得多。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鐘是唐代景云年間鑄造的“景云鐘”?,F(xiàn)在這口鐘收藏于西安碑林。據(jù)說,鐘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后,雖然樓的式樣大小并沒有改變,但景云鐘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云鐘移到新建的鐘樓上,當(dāng)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云鐘運到了鐘樓上。據(jù)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鐘樓內(nèi)西墻上嵌刻有《鐘樓歌》和《鐘樓記》碑刻?!剁姌歉琛肥钱?dāng)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鐘樓做了熱情的贊頌?!剁姌怯洝肥嵌叫捱^鐘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鐘樓的身世。在鐘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筑又煥發(fā)了昔日的風(fēng)采。

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筑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于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云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鐘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鐘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六

各位游客:

您可知“天下溫泉二千六,惟有華清為第一”嗎?舉世聞名的華清池,位于陜西省臨潼區(qū)(縣)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并以其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陜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視這塊風(fēng)水寶地為他們游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筑羅城,大興溫泉宮……華清池,現(xiàn)浴池面積約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時沐浴。溫泉水每小時流量110余噸,水溫達43度。它既是一座國內(nèi)罕見的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覽的文物保護場所。下面就請大家前去游覽一番吧!

【楊貴妃雕塑與生平—華清宮】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進入門內(nèi),只見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準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1991年9月,華清池向西安臨控首屆石榴節(jié)獻禮的項目,可以說她和《楊玉環(huán)奉詔溫泉宮》壁畫一樣,在突出華清宮文化內(nèi)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為大家觀賞留影的熱點。

說起楊貴妃,還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楊貴妃名叫楊玉環(huán),出生在陜西華陰,后隨父入川。父親死后,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學(xué)會了優(yōu)雅的言語舉止,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后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huán),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于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于不顧。冊封第二年,擴建溫泉宮時,唐玄宗專為楊貴妃建筑了海棠宮。楊貴妃36歲生日時,唐玄宗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進行祝壽,僅樂工就有120名,滿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歲萬福。大家還記得白居易的《長恨歌》,真可謂“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其時楊貴妃才38歲。據(jù)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20xx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我們現(xiàn)在游覽的正是馳名中外的華清宮。這里是它的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筑,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寫。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guī)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并根據(jù)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shè)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dāng)于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guī)模越盛唐?!敝傅木褪沁@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么游客們會問:唐華清宮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gòu)筑,規(guī)模宏大,建筑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彼姆秶现馏P山西鄉(xiāng)嶺第一峰,北到老縣城的北十字,東至石甕谷,西到鐵路療養(yǎng)院西側(cè)的牡丹溝。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gòu)筑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gòu)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山下展開,布設(shè)了各類不同的樓閣亭謝,栽植青松翠柏,嬌燒萬分,似人間天堂。可惜的是唐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筑已蕩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九龍宮—飛霜殿】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qū),這里屬華清池西區(qū)。走進后大家便看到面積為530平方米的九龍湖。許多游客一定想問:此處湖、宮為何都以九龍為名?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此湖分成上下兩個湖,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堤上東為晨旭亭,西為晚霞亭,相互對應(yīng),與上湖南岸的一亭謝相映成趣。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所以取名龍吟樹。堤壁間已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dāng)?shù),因而以九龍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那么他們一定在這里建有演繹人間最浪漫的愛情的宮殿。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飛檐翹角、紅墻綠瓦的唐式建筑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飛霜殿中。

這里紅柱挺立,回廊環(huán)繞,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風(fēng)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皇家氣派。

【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場—太子湯】

華清官分為西區(qū)和南區(qū)。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進入的是南區(qū),即文物區(qū)。大家請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仿唐建筑便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御湯遺址博物館。里面保存著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給楊貴妃的一件珍貴禮物。浴池被設(shè)計成一朵正在慢慢盛開的海棠,那6片綻放的花瓣輕輕地擁美人于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溫泉水,這是何等高雅、何等藝術(shù)的愛情點子,且來自六十幾歲的唐玄宗!無論稱海棠池也好,或叫貴妃池也好,我們都可以想象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可見,唐玄宗用心之誠、愛情之真,在當(dāng)時來講可不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浴池的用料。浴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這種青石磨時稱墨石,其最大優(yōu)點是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兩層,是臺式結(jié)構(gòu)。上層可扶可坐,共由18組券石組成。整個浴池既體現(xiàn)了對稱、協(xié)調(diào)、平衡的傳統(tǒng)美學(xué)思想,又符合人體生理特點。

浴池的整個結(jié)構(gòu)可謂用。心良苦,設(shè)計精到。你們看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xí)r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水從蓮花噴頭噴出,飛珠走玉,水霧漫起??梢韵胂螽?dāng)唐玄宗和楊貴妃共洗鴛鴦浴時,不就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哪番動人情景嗎?但真正證明這是唐玄宗贈送的愛情禮物的是池中間的一塊條石。這條石是貴妃沐浴時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著一個“楊”字。

各位游客,你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另一個充滿神秘的古浴池。從形狀上看,想必大家已經(jīng)猜出它叫什么了。如果說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話,那么眼前這座池被稱作“蓮花”便也合情合理了。仔細觀察,這湯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蓮花?此池古來又被稱作御湯和九龍殿,無論前者或后者都與這個湯池供皇帝沐浴有關(guān):御就是皇帝,九龍也是指皇帝。

如果說蓮花池和海棠池有什么區(qū)別的話,那就是后者比前者大兩倍以上。蓮花池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除此之外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蓮花池有兩個進水孔,并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池岸周圍有雙排石礎(chǔ),這些雙孔、雙座、雙排應(yīng)該是有并蒂蓮的寓意,正應(yīng)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zhì)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皇帝近臣及為嬪妃服務(wù)的尚食局官員沐浴用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有對稱的兩個臺階。這個池子在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還曾維修過,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時間最久的一個池子。在南北兩排殿宇的空曠處,夾有一個石欄圍成的浴池遺址,是用青石鋪砌的長方形噴池,規(guī)格雖小,但結(jié)構(gòu)精雅,是專供太子沐浴的場所。

【晾發(fā)臺】

各位游客,參觀完5座珍貴的古湯池后,請大家跟我走出御湯遺址博物館。先得介紹一下,我們所處的是華清池的東區(qū)一南北部,叫作環(huán)園,為解放前的華清池,包括御湯遺址博物館。我們站在小樓上可以瞧見九龍湖,無論是龍吟榭,還是八龍吐水,都盡攬眼底。

在穿過門洞還未到五門廳之前,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庭院式建筑,依山勢而建,林木茂盛,亭臺樓閣高低錯落,給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覺。此時,你們大概注意到了西邊有座主建筑,被滿塘荷花簇擁著,像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能沒有誰。于是有人給花中之樓取了個雅名,叫作荷花閣。

一座荷花閣自然顯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qū)ΨQ美,于是設(shè)計者又在它的西邊建起一座方形的飛霞閣。顧名思義,只要你來得正當(dāng)時,譬如說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際,便能看到閣周圍一派飛霞流彩的景色。其實它還有個真名稱晾發(fā)臺,因為建閣的實際目的是給一代美人貴妃娘娘沐浴后晾發(fā)。

大家或許要問,為什么楊貴妃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晾發(fā)呢?其實不遠,因為在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成之前,晾發(fā)臺的下邊就是原先設(shè)置的貴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樣。

【驪山溫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溫泉】

各位游客,你們進景區(qū)后,一定急著想提一個問題:這驪山溫泉既然如此出名,那么其果水從何而來呢?

大家跟我來。這里已是華清池著名五湯之一星辰湯的南面。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塊碑石,上面寫著“驪山溫泉”4個字,其旁用木欄擋著一個洞,這里就是驪山溫泉的源頭了。也就是說無論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沐浴,還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享用的溫泉就來源于此。大家走近看,這洞像個潛井,里面洞洞冒著水花,井面騰著熱氣。如果在9.10月間,溫泉水便會從潛井里溢流出來。

找到了源頭,大家也想知道驪山溫泉的成因吧?地質(zhì)學(xué)家是這樣向人們解釋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構(gòu)造破碎帶滲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巖層中儲存起來,由地?zé)嵩鰷匦?yīng),形成熱水,再向上運動,由斷裂通道涌出地面,于是形成了溫泉。

中國有許多溫泉,尤其近年隨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溫泉景區(qū)開發(f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人歡迎。如浙江寧海、武義,吉林的長白山,云南的騰沖等等,但華清溫泉至今被稱為天下第一溫泉。其水質(zhì)優(yōu)良,頗具醫(yī)療功效。華清溫泉水溫為42.5度至43度,總流量每小時113.65立方米,極適宜沐浴,一旦完浴后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到陳列室內(nèi)去看《第一溫泉》的詩碑。上面寫道:“洗心千古快重游,月白水香誰與傳。洗盡人間無垢體,不得清冷混常流。”詩人無非是在向大家證明一個論斷,那就是華清溫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當(dāng)之無愧,完全可以列為全國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間廳】

好了,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步上了荷花池南邊的高臺。大家已經(jīng)看到了一字排開的8問清代建筑的廳房。再分一下,東邊有3間,叫桐蔭軒,也叫三門廳。而西邊那5間就是蔣介石當(dāng)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fā)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后,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想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陜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xué)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dǎo)致了門月12日凌晨6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dāng)游客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臥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wèi)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fù)制擺放。游客們?nèi)匀荒芸吹疆?dāng)年激戰(zhàn)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看完了五門廳,華清池景區(qū)的游覽就將結(jié)束了。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半小時后集中,我們?nèi)ハ聜€景點。謝謝!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華清池參觀,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這里的山、這里的水,以及曾經(jīng)發(fā)生在這里并流傳了千年的愛情故事。

(第一部分:驪山得名,峰火戲諸侯,關(guān)中八景之一)

華清池,位于陜西省臨潼區(qū)(縣)驪山北麓華清宮的故址,西距西安 30 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這就是著名的驪山。由于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绑P”在下漢語里是黑色駿馬的意思。每當(dāng)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艷麗的紅裝?!叭肽呵缦技t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令人誤以為當(dāng)年烽火還在燃燒,故有“驪山晚照”之稱,也成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

大家請看驪山山峰最這一處,這就是坐落在驪山西秀嶺上的峰火臺。大家都知道,峰火臺是古代發(fā)信號調(diào)兵遣將的一種報警設(shè)置,就在公元前 779 年,也就是周朝末期,褒國為取悅周幽王,進獻美女褒姒,褒姒進宮后幽王便不理朝政,集眾愛于褒姒一身,不但廢了皇后,而且立了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墒前s終日悶悶不樂,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說“誰能使王妃一笑,賞金千兩。”于是奸臣出計,點燃驪山的峰火,各路諸侯見到狼煙四起,趕來救駕,此時褒姒見驚恐萬分的各路諸侯,卻嫣然一笑,幽王驚喜若狂。公元前 771 年,當(dāng)真正的戰(zhàn)事來臨時,幽王再次點驪山燃峰火時,各諸侯卻以為仍是在為取悅,無人救駕,西周就此滅亡。這也就是我們曾聽說過的“周幽王峰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

(第二部分:九龍湖,飛霜殿)

好了,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一邊一向前走一欣賞。我們面前的這片碧波蕩漾的水面叫做九龍湖,它屬于華清池的西區(qū)。大家一定會問這里為什么以“九龍”為名呢?其實這個湖分成上下兩個區(qū)域,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堤壁間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dāng)?shù),因而以九龍命名。

我們再來看這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正是在這里演繹了一段人間最浪漫的愛情故事?,F(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當(dāng)年在華清池建造了怎樣的宮殿。這個飛檐翹角、紅墻綠瓦的唐式建筑就是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宮殿中。這里紅柱挺立,回廊環(huán)繞,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鳳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示了皇家建筑的氣派。

(第三部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湯,溫泉水源。)

說起楊貴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她名叫楊玉環(huán),出生在陜西華陰, 17 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 735 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 5 年后,由于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后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huán),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 745 年,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于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于不顧。白居易在他的《長恨歌》里就這樣寫道:“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那時楊貴妃才 38 歲。據(jù)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 742 年至 756 年的 14 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 43 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剛才我們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秋冬來到華清池,是為了享受溫泉沐浴的。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gòu)筑,規(guī)模宏大,建筑壯麗,樓臺宮殿,遍布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碧迫A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gòu)筑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這里保存著 5 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海棠湯”又名“芙蓉湯”,俗稱“貴妃池”,因池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艷麗襯托貴妃的嬌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楊貴妃豐腴的形體。整個湯池呈現(xiàn)了唐代的協(xié)調(diào)的美學(xué)觀念。不僅如此,湯池的供水系統(tǒng)也設(shè)計得非常科學(xué)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徑為 10cm 的進水口,進水口上裝蓮花噴頭,寓意為海棠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與溫泉總源相通。溫泉因自然壓力從花蕊中自動噴灑出。

蓮花湯,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中最有氣勢,最具代表性的湯池,也稱“御湯九龍殿”。宮殿面積達 400 多平方米,有內(nèi)殿外殿之分,御湯可儲水 100 近立方米。儼然一座龐大的室內(nèi)游泳池,充分顯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氣的社會風(fēng)尚及皇權(quán)神授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蓮花湯造型獨特,呈寫實的蓮花狀,這自然與宗教觀念相融合,將沐浴看作是與自然的溝通,最終實現(xiàn)“天人合一”,這也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對人間現(xiàn)實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zhí)著。

星辰湯,是唐太宗李世民“湯泉宮”的文化遺存,專供唐太宗所用。原名“御湯”,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御用湯池,信奉“天人合一”說的唐玄宗便將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湯”更名為“星辰”湯。很顯然,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蒼天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

尚食湯,形制小,工藝簡單,并無奇特造型,相對于前面的御用湯池,顯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據(jù)推斷,尚食湯在華清宮可解釋為皇帝賞賜給等級較高的隨行內(nèi)待宮員的沐浴場所。

還有一個湯池是太子湯,顧名思義,是東宮的皇太子沐浴的地方。

其實,在華清池沐浴溫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并以其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陜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都視這塊風(fēng)水寶地為他們游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筑羅城,大興溫泉宮……華清池,現(xiàn)浴池面積約有 3000 平方米,可供 400 余人同時沐浴。溫泉水每小時流量 110 余噸,水溫達 43 度。其水質(zhì)優(yōu)良,頗具醫(yī)療功效,極適宜沐浴。它既是一座國內(nèi)罕見的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覽的文物保護場所。一旦完浴后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

(第四部分:環(huán)園——西安事變,五間亭,兵諫亭)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fā)生在這里。我們現(xiàn)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huán)園。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張學(xué)良、楊虎城發(fā)動了“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zhàn)議和、聯(lián)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張學(xué)良、楊虎城兩將軍發(fā)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jié)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大家看到的這一字排開的 5 間房屋,就是蔣介石當(dāng)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fā)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我們可不能小看這五間房子,當(dāng)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 1934 年修葺后,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想的場所; 1936 年 10 月、 12 月蔣介石兩次到陜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xué)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dǎo)致了門月 12 日凌晨 6 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酣睡中的蔣介石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wèi)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東側(cè)石峽洞內(nèi),后來被搜山部隊發(fā)現(xiàn),扶掖下山,送往西安。今天,在五間廳內(nèi),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fù)制擺放,我們?nèi)匀荒芸吹疆?dāng)年激戰(zhàn)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痕跡。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這座高 4 米,寬 2.5 米的石亭,建于 1946 年 3 月,由胡宗南發(fā)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當(dāng)時名曰“民族復(fù)興亭”、“正氣亭”;解放后,該亭更名為“捉蔣亭”; 1986 年 12 月在紀念“西安事變” 50 周年前夕,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今天我們?nèi)A清池景區(qū)的講解就到這里了,謝謝大家!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八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華山觀光旅游!今天由我給大家做導(dǎo)游服務(wù),讓我們一同愉快的度過華山之旅。

華山地處陜西省華陰市境內(nèi),北臨渭水、黃河、東出潼關(guān)就是河南盛山西盛是一個雞鳴三省之地,西有古都西安、東有古都洛陽,物華天寶。

自古以來就是出帝王,出文人的“人杰地靈”之都。

華山是秦嶺山脈東部的一個支脈,早在七億年前就已經(jīng)形成,自古稱“西岳”,它橫空出世,挺拔峻峭,雄偉壯觀。

五座主峰高聳云表,好象一朵盛開的蓮花,神采飛揚,燦爛奇目。

五座主峰分別稱為東峰(朝陽峰)、西峰(蓮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臺峰)、中峰(玉女峰)其中,南峰最高,海拔2160.5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

北魏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說華山“遠而望之,又若花狀”。

在古漢語中,“花”“華”通用,故而稱作華山。

據(jù)清代學(xué)者顧炎武先生考證,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曾活動在華山和山西夏縣一帶黃河流域,所以中華民族以稱華夏子孫。

固而“中華”之“華”是因華山而得名,華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寫照。

可以這么說,黃河是母親河,華山是父親山。

華山是如何形成的?先來一段神話傳說:相傳大禹治水時,處處有人神相助,當(dāng)黃河之水引出龍門,來到潼關(guān)時,又被兩座高山擋住去路,大禹不禁嘆息起來,巨靈大神在天庭聽到大禹的嘆氣,立即騰云駕霧來到大禹身邊,表示愿助他一臂之力。

只見巨靈大神緊抓住南面一座山的山頂,山瞬間被掰裂成兩半,然后順勢用腳又蹬開了北面那座山,黃河水趁勢從這裂口中流了過去。

這南面分成兩半的山,高的一半就是華山,低的一半就是太華山。

李白有詩云“巨靈咆哮掰兩山,洪波奔流射東?!?。

現(xiàn)代科學(xué)家這樣認為:華山是由于幾千萬年前秦嶺和渭河平原交界地帶斷裂,引起南北兩側(cè)層帶的錯動,內(nèi)部巖層受到巨大的橫壓力而形成的陡峭的山勢。

華山的奇和險聞名于世。

華山有“五大奇觀”,這就是“奇石”、“奇樹”、“奇水”、“奇洞”、“奇路”。

華山石奇,因為這座山就是有一塊完整的花崗巖石經(jīng)過地殼運動和風(fēng)雨剝蝕而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景致;華山樹奇,因為許多古老而粗壯的松樹或生長在石縫里,或生長在懸崖上,不屈不撓,茁壯頑強。

而且許多樹或象兄第,或象姐妹,或象夫妻,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人文精神。

還有“奇洞”、“奇水”、“奇路”,到山上我會給大家一一介紹。

我們的第一個考驗便是有華山一線天之稱的千尺幢,該處于石槽中開道直上,兩旁鐵索垂掛,猶若天梯,游人至此仰望藍天一線,俯視巨壑深淵。

而第二個考驗就是百尺峽,峽長百余尺,峽谷僅容一人通過。

這里勢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狹窄,且有懸石,搖搖欲墜,令人心驚膽顫。

接下來過仙人橋?,可以喘口氣了。

而下一個挑戰(zhàn)是險路“老君犁溝”,傳說是太上老君牽來自己的青牛,在這個陡壁處犁出的一條小路。

走完“老君犁溝”,就登上了海拔1500多米的北峰。

這里四面懸崖絕壁,恰如一座平臺,因而又叫云臺峰。

瀏覽完北峰后,大家吃點東西補充體力,然后繼續(xù)向前進,勝利就在前面了!經(jīng)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來到了金鎖關(guān),是經(jīng)五云峰通往東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金鎖關(guān)后則無路可通。

杜甫《望岳》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就是指的這里。

過了金鎖關(guān),我們就向西峰前進。

西峰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

又因峰巔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芙蓉峰。

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

西北絕崖千丈,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

西峰南崖有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300余米,石色蒼黛,形態(tài)好像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為屈嶺,順著屈嶺而過,我們就來到了南峰,也稱落雁峰,傳說是因為回歸大雁常在這里落下歇息。

落雁峰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

看,勝利就已經(jīng)在我們手里了。

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

會當(dāng)臨絕頂之感便向我們襲來,試想還有什么煩惱呢?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現(xiàn)在我們來體驗體驗華山之最險的長空棧道,在垂直的崖壁上鑿洞、插楔,鋪板搭制而成的。

當(dāng)?shù)赜芯涿裰V,“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尋尸首洛南商州”。

不過,游客可以系著保險繩去體驗華山這最險的地方。

當(dāng)你走在凌空鋪設(shè)的木板上,谷中的山風(fēng)吹著衣角來回扇動,使你有一種像飛起來的感覺,或許還有一種成仙的感覺,不過小陸已經(jīng)體驗多次還尚未成仙。

體驗完那驚險的長空棧道后,我們就可以省省體力了,因為我們準備走下坡向東峰走去。

來到朝陽臺后,我們就差不多瀏覽完華山了,返回到北峰后,我們可以選擇走智取華山路下山,也可以選擇坐纜車下山,下山后我們就會乘坐大巴出山。

好了,我的講解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各位游客一定注意腳下安全!祝大家參觀愉快!

2022陜西校長寄語心得體會如何寫九

香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銅川市耀州區(qū)西北45公里處的柳林鄉(xiāng)姚峪村附近,主要由三座依次排列、東西相連的石峰組成,形狀猶如一座筆架,故又名“三石山”。山上古柏蔥綠,基本上保持著原始次生自然狀態(tài)。香山景區(qū)不但風(fēng)景秀麗,而且其佛教文化內(nèi)涵也十分豐富。據(jù)史料記載..

香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銅川市耀州區(qū)西北45公里處的柳林鄉(xiāng)姚峪村附近,主要由三座依次排列、東西相連的石峰組成,形狀猶如一座筆架,故又名“三石山”。山上古柏蔥綠,基本上保持著原始次生自然狀態(tài)。

香山景區(qū)不但風(fēng)景秀麗,而且其佛教文化內(nèi)涵也十分豐富。據(jù)史料記載,景區(qū)內(nèi)的大香山寺是陜西省三大寺院之一,亦是我國著名的八大佛教圣地之一,始建于前秦,至南北朝與隋唐成為佛教圣地。香山是禪、教、律、密、凈五宗同修的觀音真身道場。素有“北香山,南普陀”的盛名。清末,慈禧太后病愈后特賜“宣慈昭佑”匾額于香山寺。后經(jīng)幾代高僧大德弘法修茸,大香山寺香火隆盛,歷百代興衰沉浮。

公元984--987年,耀州曾敕修香山奇峰洞,建圣果院。至明萬歷年間,有信徒又購得山場捐與院中。到清朝威豐和光緒年間,寺院又經(jīng)歷了兩次大的修葺,并正式命名為“香山寺”,三百山也因此改名為香山。當(dāng)時院內(nèi)和尚已達百多余名,有田數(shù)萬畝,形成了“磐聲蕩山峪,香煙繞山林”的鼎盛場面。1920xx年,香山寺院遭火焚毀。新中國成立后曾有幾次修整,現(xiàn)仍為全國各地,特別是南方的信徒朝圣之地。甚至就連東亞及東南亞一帶的香客也慕名前來,絡(luò)繹不絕?,F(xiàn)景區(qū)內(nèi)分布著白雀寺、唐王洞、永善堂、龍泉寺和梳妝臺等眾多遺跡。

香山之所以久負盛名,就是因為這里是妙善公主歸隱修行,并最終在此應(yīng)化為千手千眼菩薩,弘法度生的第一個道場,與浙江普陀山齊名。因此,盡管全國有多處山巒(峰)都冠名為香山,但這里仍被佛院眾生視為香山之首。

相傳在今銅川11市耀縣的稠桑墓助村,住著一位前燕宗室封王妙莊王,他有三個女兒,長女妙音、次女妙慈、幼女妙善,妙善品貌俱佳,聰慧過人,心地善良,生有佛性。三個女兒成年后,妙莊壬要她們郡招婿,長、次二女皆順其旨,唯妙善拂逆其意,父王甚怒,竭盡手段,豈知她拒不從命,并執(zhí)意出家修行。妙莊王指著村前積雪覆蓋的山嶺說:“要我允許你出家不難,除非日月倒流,隆冬如春!”說來也怪,翌日,嶺上冰雪融化,山花遍野。妙莊王無話可說,口是心非地勉強應(yīng)允妙善出家。妙善匆勿啟程,路經(jīng)南嶺,見山花盛開,喜不目勝,便來了一朵小花插在鬃間,后人叫此嶺為插花嶺。妙善經(jīng)十余日奔波來到四川遂寧白雀寺,削發(fā)為尼。妙莊王探知妙善已出家,立即遣人到白雀寺,威逼妙善回家速速完婚。妙善對來人說:“請你回去票告父王,我既出家,塵緣己了,也絕不踏進王府一步!”妙莊王聽罷,氣得七竅生煙,豈肯善罷甘休,又派家丁奔往四川,火燒白雀寺,千余僧眾葬身火海,整個寺院變成一片瓦礫。妙善雖然安然無恙,但見寺毀僧亡無處立足,就拿定主意,返回大香山。經(jīng)長途跋涉,終于迸人大香山境內(nèi)。這一日,行至今柳林黑虎溝,忽然竄出一只黑虎,蹲在路中間,其時身后又傳來追兵的吶喊聲,妙善心想寧可喂虎,也不讓追兵抓回去。她一狠心,奮不顧身地向前闖去,誰知那老虎卻乖乖讓道,放她過去,仍舊蹲在那里,虎視眈眈,追兵見狀,急忙后退轉(zhuǎn)劈逃跑。妙善腳不停步,匆匆趕路,很快就到了田家咀與尖溝村交界的三只窯,忽覺身體輕飄,懸空離地,茫然四顧,不由一驚,只見路邊一裸歪腳古柳樹上,盤垂著一條花斑巨蟒,閃動著火苗一樣的信舌,準備把她一口吞掉。正當(dāng)生命攸關(guān)之際,又是那只黑虎猛撲過來,伏在她身邊,她一下子跨上虎背,以裙掩面,沖了過去。妙善被黑虎馱到了九營寨,站在山頂縱目眺望,見對面三峰聳翠,景色秀麗,正是修行悟道的好地方。此時,她聯(lián)想到自己兒次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深感冥冥之中有佛祖佑護和接化她,便起身下山,繼續(xù)趕路。走了一陣,想到自已一路奔波,定是蓬頭垢面,就稍事梳妝打扮一番,而后涉水渡過三水河,住進大香山中峰崎峰洞,苦修九載,坐化成佛。現(xiàn)在的梳妝臺即由此得名。

有一年,妙莊王頑疾瀕死,妙善就幻形為老僧上門化緣,告訴妙莊王,他的病非至親之手眼,否則無藥可治。妙莊王治病心切,要取長女、次女的手眼,都被拒絕。他又去求老僧,老僧說:“香山菩薩度化眾生,只要求她,便可得到?!泵钋f王即派人去崎峰洞求菩薩,妙善便斷剃其手眼,交給來人,回府后制成藥丸。妙莊王服用后大病痊愈。他親臨大香山崎峰洞還愿,發(fā)現(xiàn)菩薩果無手眼,深感愧疚,下令能工巧匠為妙善塑一尊“全手全眼觀音菩薩”,可工匠聽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也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形象了。

我們面前的村莊是姚峪村。在這里,香山美景可以盡收眼底。白雀寺位于姚峪村的西面。寺中供有香山菩薩妙善泥塑像一尊,寺內(nèi)墻上則繪有妙善應(yīng)化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動人故事。寺院始建年代不詳,唯一有所記載的只有一通鑲嵌于檐前土墻中的功德碑。

我們現(xiàn)在已來到了香山前山腳下。抬頭仰望,前面三峰突起,峰間殿宇矗立,此處即為蒼龍嶺。蒼龍嶺上原有一永善堂。據(jù)說也為信徒捐款修繕。它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上浣ㄖ惨巡淮?,只剩下遺跡來讓我們游人揣測其過去的香火鼎盛。

請跟我繼續(xù)前行。沿石級而上,過靈官廟上行不久,我們即可抵達中峰崖間正洞----奇峰洞,亦名“真身洞”,傳為妙善公主坐化處。洞內(nèi)原供奉有千手千眼菩薩木刻像,舊像現(xiàn)已不存。請再往西看,在洞壁之處供奉有一泥塑菩薩“肉身”坐像。像后有一小洞,深不可測。我們出得洞來,面對我們的是三間佛殿----圣果院。如不仔細觀看,就會感覺此處佛殿并無異樣。但若細心端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三間佛殿殿頂全部以鐵瓦覆蓋。原來奇峰洞上懸崖為沙礫巖石,由鵝卵石組成。時常有卵石落下,將殿上瓦片擊碎。公元1851-1861年,當(dāng)?shù)?名居士倡議募化資金百萬,在此建立了這3間鐵瓦佛殿,被世人稱做三千鐵瓦殿。鐵瓦殿上曾懸掛“宣慈昭佑”巨匝。此匝為1862年慈禧太后在病后“以答菩薩宏恩”而親筆題賜。

我們現(xiàn)在進入圣果院參觀。鐵佛院內(nèi)供奉的佛像就是1994年才開光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菩薩端坐殿中,高達丈余,11面48臂千手千眼觀音佛光普照。塑像面容華貴脫俗,表情仁和安詳,充滿愛憐地注視著我們蕓蕓眾生及這個大千世界。鐵瓦佛殿西側(cè)則為供年高資深僧人居住的準提院。昔時,院中曾有一玉脂圓潤的玉箋,傳曾為妙善菩薩之父妙莊王所用。后來,僧人將玉箋改刻為焚文準提咒,此院也因此得名??上?,20世紀30年代,玉箋被院內(nèi)一惡僧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在此我們還可遙望西峰。西峰在三峰之中最高,也最為險峻。峰上有廟宇一座。因香火不旺,廟宇現(xiàn)已破敗。再看東峰,原有廟宇,也因年久失修,只剩下了遺址。

現(xiàn)在我們下山去參觀龍泉寺。龍泉寺位于香山東峰以北的樊家溝,為明時左龍麓創(chuàng)建,對面有小路可直通西峰。龍泉寺四周翠峰環(huán)衛(wèi)。寺后峭壁如削。距地約16米處,有石洞天成。前秦時,洞頂因風(fēng)化原因,石崩瀑瀉,晝夜不停,宛如數(shù)條飛龍自天而降,其下集水成潭,不斷流涌。該寺以此而得名“龍泉寺”。進人洞中,此處可見一方水池,水清見底。旁邊尚有一通殘碑,碑文大半已缺失,故內(nèi)容不詳。水池正北為一佛堂。佛堂正中供奉佛像,東西山墻則分別彩繪煉丹羅漢、光頭便裝唐僧和牽馬悟空的壁畫,內(nèi)容多為“唐僧取經(jīng)”故事。

龍泉寺向西不遠便是“三清閣”。所謂三清就是道教尊奉的三位神仙,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既為他們的總稱,也是他們居住的天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三清閣”壇上安坐的就是道教的這三位尊神。香山為佛教名山,上佛剎遍布。而此處道觀也有立錐之地。異域佛學(xué)與本土道教同地并存,共安相生,實乃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見證。

我們再往前走不遠,就來到了唐王洞。洞內(nèi)寬闊出奇,可容千人,內(nèi)有數(shù)間房屋。據(jù)推測,中間三間可能為佛堂,供奉五方佛及兩位脅侍菩薩。佛堂東西山墻上繪有壁畫及對聯(lián),分別為彌勒佛及達摩東渡圖,對聯(lián)則殘缺不全難以辨認。西邊一間,內(nèi)有壇基和光圈,似曾供養(yǎng)三世佛。據(jù)說,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避暑,故名“唐王洞”。洞上兩邊可見清晰斑痕,勢若蚊龍戲珠。根據(jù)其色,當(dāng)?shù)匕傩辗謩e將它們喚做“青龍”和“白龍”。二龍相交之處,口吐細泉,其音輕靈,其味甘甜。泉水滴落,匯聚成潭,水潭因此取名為“天漿圣漱”。冬季,泉水結(jié)冰成柱,玲嚨晶瑩,如鐘乳垂懸。九龍寨位于龍王洞上不遠處。因上有九泉而得名。唐太宗避暑之時,曾有9個兵營駐扎于此。晉時,姚襄也曾屯兵此處。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