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0-27 18:19:58 頁碼:10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
2022-10-27 18:19:58    小編: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一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地原名墳頭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那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那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愿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應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持續(xù)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筑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透過這天的游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必須有了更深了解,期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那里就要結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二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大家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地原名墳頭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那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那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吹叫埴椪钩?,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愿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應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持續(xù)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筑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透過這天的游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必須有了更深了解,期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那里就要結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三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fā)建設的風景名勝區(qū),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青年洞”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原是亂石堆壩,其壩高雄踞亞洲第三位。設計總庫容77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530萬立方米。后經過瀝青處理大壩印水面和高壓混凝土巖縫灌漿,現大壩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在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現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zhèn)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yōu)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有詩贊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總干渠分水閘,是紅旗渠分水樞紐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總干渠分水閘樓頂高懸郭沫若親筆書寫的“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閘門內奔瀉出兩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東巒至合澗鎮(zhèn)與英雄渠匯流,澆灌著姚村、城關、合澗等35.2萬畝土地;二干渠沿山坡東南方向到橫水鎮(zhèn)馬店村,澆灌著姚村、河順、橫水等11.6萬畝。三干渠在分水嶺雙孔隧入口處,距分水閘500米,向東到東崗鄉(xiāng)東蘆寨村,澆灌著任村、東崗、河順等4.6萬畝土地。

1997年,分水閘實現了計算機遙控觀察調節(jié)水位,使紅旗渠灌區(qū)達到了國內自動化管理先進水平。

在分水閘的后面,有一座“紅旗渠”紀念亭。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紀念亭匠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亭內懸掛著黨和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反映林縣干旱歷史和“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圖片;紅旗渠通水和紅旗渠效益圖片圖表;還有當年民工修渠時用過的工具及充饑吃的野菜標本。這些都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

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四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_,大家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地原名墳頭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那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那里就要結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五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大家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地原名墳頭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那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那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吹叫埴椪钩幔筒粫浝^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愿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應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持續(xù)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筑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透過這天的游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必須有了更深了解,期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那里就要結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六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大家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地原名墳頭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那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那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吹叫埴椪钩幔筒粫浝^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此刻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愿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應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持續(xù)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筑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透過這天的游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必須有了更深了解,期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那里就要結束了,在那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此刻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但是期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七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fā)建設的風景名勝區(qū),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扒嗄甓础憋L景名勝區(qū),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原是亂石堆壩,其壩高雄踞亞洲第三位。設計總庫容77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530萬立方米。后經過瀝青處理大壩印水面和高壓混凝土巖縫灌漿,現大壩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在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F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zhèn)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yōu)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有詩贊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總干渠分水閘,是紅旗渠分水樞紐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偢汕炙l樓頂高懸郭沫若親筆書寫的“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閘門內奔瀉出兩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東巒至合澗鎮(zhèn)與英雄渠匯流,澆灌著姚村、城關、合澗等35.2萬畝土地;二干渠沿山坡東南方向到橫水鎮(zhèn)馬店村,澆灌著姚村、河順、橫水等11.6萬畝。三干渠在分水嶺雙孔隧入口處,距分水閘500米,向東到東崗鄉(xiāng)東蘆寨村,澆灌著任村、東崗、河順等4.6萬畝土地。

1997年,分水閘實現了計算機遙控觀察調節(jié)水位,使紅旗渠灌區(qū)達到了國內自動化管理先進水平。

在分水閘的后面,有一座“紅旗渠”紀念亭。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紀念亭匠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亭內懸掛著黨和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反映林縣干旱歷史和“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圖片;紅旗渠通水和紅旗渠效益圖片圖表;還有當年民工修渠時用過的工具及充饑吃的野菜標本。這些都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

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

“紅旗渠”紅色教育之旅有感八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于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那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吹叫埴椪钩?,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