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中秋節(jié)的資料(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7 12:36:06 頁碼:10
2023年中秋節(jié)的資料(模板14篇)
2023-10-17 12:36:06    小編:琴心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一

那么廣州人中秋節(jié)吃什么呢?提起中秋的應節(jié)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餅。其實,除了月餅之外,老廣州們家中還會必備幾樣東西:炒田螺、芋頭、柚子、菱角等,而在中秋吃的每樣東西,各自有段古,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芋頭

廣東有個傳統(tǒng)習俗:中秋吃芋頭。老人家認為,吃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不僅是因為芋頭長至中秋時節(jié)最為肥美,更重要的是芋頭是多子的生物,而且母芋頭總是和一窩小芋頭同生在一處,象征母子團圓?;浾Z“芋頭”又與“護頭”諧音,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合家團圓平安的意思。

柚子

柚子外形渾圓象征團圓之意,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愿,再加上中秋節(jié)前后又適逢盛產(chǎn)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jié)的應節(jié)食物。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長壽、團圓和吉祥。除此之外,由于石榴多子,于是被象征人丁興旺,民族繁榮。

菱角

兒時那月餅的甜、荷藕的嫩、菱角的香,還有那過去的歲月總讓人十分回味。還記得老人曾說過,中秋節(jié)吃菱角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所以母親總在中秋節(jié)用菱角煲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也可以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后剝殼當零食吃。

蓮藕

全國各地各自有過中秋節(jié)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藕便符合這一要求。中秋食藕,寄團圓之意。做法多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入口,寓意讓團圓家宴從這次的甜蜜開始。

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正是田螺空懷的時候,田螺腹內沒有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在廣州地區(qū),不少家庭在中秋節(jié)都有炒田螺的習慣。熟悉習俗的老人家說,中秋當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著田螺,對月一舉,再送到嘴邊一啜,就是“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二

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根據(jù)我國的歷法,農(nóng)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jié)有許多別稱:因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jié)”、“八月半”;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中秋節(jié)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風俗習慣

中秋節(jié)時,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三

在后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chǎn)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四

中秋節(jié)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jié)的圓餅為月餅。在后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幾年所產(chǎn)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jié)“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賞月勝地

廬山?沐月――浪漫勝地

揚州?二十四橋明月――詩意勝地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秋之夜,皓月升空,駐足二十四橋橋頭,仰望天上月,俯看水中月,耳畔仿佛傳來若有若無的簫聲。

桂林?三月――觀景勝地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駕小舟駛入水月洞,呈現(xiàn)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景觀。

青島?太清水月――意境勝地

中秋之夜,明月東升,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東邊的`山頂,竹林熒光浮動,舉目遠望煙波浩渺的大海,盡情抒懷,回首眺望太清宮,心靜如水。

大理?訪月――風情勝地

大理賞月最好在洱海邊,洱海月色波光粼粼,神秘在優(yōu)美,與蒼山雪景相映,人稱“銀蒼玉洱”。

宜賓?三江映雙月――異像勝地

“三江口”位于四川省宜賓市,每到晴朗的中秋之夜,圓月冉冉升空,三江吻合處平靜無波,流沙雪白,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竟可看到二輪皓月,一明一暗,美不勝收。

蘭州?冷月――幽思勝地

“天蒼蒼、野茫?!钡那榻Y凝聚在西南的月色里。蘭州的月色蒼涼,在這樣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里,更有一種天涯孤旅的愁緒在心。

杭州?水月――玩月勝地

杭州人中秋佳節(jié)賞月有三大去處:一是湖中三島之一的三潭印月;二是位于鳳凰山坡的月巖景點;至于岸邊賞月,首推這月白風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

三亞?天涯明月――傳說勝地

三亞市的鹿回頭山頂公園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時值良辰,登高望遠,極目天涯,聆聽“鹿回頭”的動人故事,傳說、美景如詩,入畫。

黃山?仙月――靜心勝地

除了月色以外,身處怪石、云海之中,讓人頓忘俗世喧囂,仿佛置身仙境,不知今夕何年。

中秋節(jié)來源的故事

(一)嫦娥奔月

據(jù)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藥,準備擇日吞藥,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于后羿長期殘暴統(tǒng)治,乃先將此藥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后羿發(fā)現(xiàn),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tǒng)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并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于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tǒng)治。后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就紛紛奮起把韃子殺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詩詞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五

每一年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僅次于春節(jié)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恰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人們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常常被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通常要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慢慢發(fā)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jié),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六

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jù)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了固定的節(jié)日[1]。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

據(jù)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期為農(nóng)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又因為這個節(jié)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中秋節(jié)”;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jié)”“女兒節(jié)”。

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在唐朝,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關于中秋節(jié)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的“舉杯邀明月”,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節(jié)日別稱

中秋根據(jù)中國的歷法,農(nóng)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jié)有許多別稱:因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jié)”、“八月半”;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中秋節(jié)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jié)”。

在唐朝,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于“團圓節(jié)”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段骱斡[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兜劬┚拔锫浴分幸舱f:“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jié)也”。

【3】中秋月餅

1.起源

中秋節(jié)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月餅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jié)的圓餅為月餅。

在后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

只可惜,近年所產(chǎn)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

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jié)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jié)“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日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進獻士兵床戰(zhàn)用的天元益健和大批美女以餅祝捷。

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也越來越精細。

2.發(fā)展

民國年間,南京的月餅市場為廣(幫)式、蘇(幫)式和本地(幫)產(chǎn)“三分天下”,廣式的餡料以火腿、棗泥、椰蓉等為主,廠商以冠生園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樂園等。它們以聲勢浩大的廣告戰(zhàn)為手段,在報上刊登巨幅廣告,于櫥窗布置霓虹燈。

著名的蘇幫廠商有小蘇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廣告制作上頗具海派特色,愛搞噱頭;蘇式月餅質量不遜于廣幫,價格則較之便宜,故而節(jié)后盤點,財源滾滾勝于廣幫。

廣幫的顧客是達官貴人、豪商巨賈;蘇幫的顧客多為小康人家;而廣大普通市民則樂趨本幫,雖然其餡料不過是葷五仁、素椒鹽兩種,全市100多家本幫點心鋪的店容店貌亦老氣橫秋,既不布置櫥窗,更不打廣告,但都靠質量和誠信及價廉贏得顧客盈門,市場份額相對廣幫、蘇幫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月餅發(fā)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3.意義

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jié)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碧锶瓿伞段骱斡[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p>

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shù)百錢者。”

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p>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chǎn)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

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shù)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4】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

據(jù)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xiàn)。“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詩句,而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已經(jīng)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nóng)業(yè)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

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只是現(xiàn)在兔兒爺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月餅

月餅

餅,是楊貴妃中秋吃胡餅看到月亮時,心血來潮說就把胡餅叫做月餅吧,于是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楊貴妃了。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我國最早出現(xiàn)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于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p>

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并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征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p>

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jīng)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從來都是和吃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春節(jié)要吃餃子,端午要吃粽子,這是和我們國家?guī)浊晔寝r(nóng)業(yè)社會有關。節(jié)日與農(nóng)業(yè)的節(jié)氣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所有節(jié)日里吃食,都是對大地的親近。

春節(jié)、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三大節(jié)。吃月餅自然就變得如此重要起來。月餅的餡可以百花齊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在原始的農(nóng)業(yè)社會,蔗糖和蜂蜜的出現(xiàn)之前,甜曾經(jīng)是人們一種向往和欲望,是被古代哲人認為是和光明連在一起的兩件最高貴的事情,是和美連在一起的最好的一個詞匯。

所以,到現(xiàn)在我們還在說“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來表達,是最高貴的一種體現(xiàn)。

因此,月餅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體現(xiàn)了一個飽嘗辛酸苦辣的民族長期以來對生活特別是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向往和禮贊。

清《燕京歲時記》中曾有些絕對地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我小時候家就住在前門樓子附近,自然中秋節(jié)是要吃致美齋的月餅,但那時致美齋也好,其他店鋪也好,賣的月餅大多是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提漿四樣傳統(tǒng)月餅,餡中的青絲紅絲蜜餞果脯芝麻桃仁豐富許多,但糖必須是冰糖的甜味是不能夠少不能夠變的。

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癥聯(lián)系在一起,甜變成了一種可怕的事情了。

如今的月餅自然要迎合人們的新口味,不敢甜,卻敢又是海鮮餡又是鮑魚魚翅燕窩餡,甚至還有人參餡,花臉般百變時尚起來,把本來象征合家團圓與生活甜蜜的那一點質樸的意義,非要練就老君爐里那保命養(yǎng)身的八卦金丹不可。

但是,月餅成了一個筐,什么餡都敢往里面裝。自然便敢于把大眾化的月餅做成貴族式的頂尖產(chǎn)品,幾千元乃至上萬元一個碩大無朋或價值連城的月餅,都不是新聞,去年居然曾經(jīng)花樣翻新做成純鈦金的.月餅,和時裝秀一起“秀”一把。

時代變遷了,民族傳統(tǒng)中民俗的東西就一定也要變沒有了嗎?或者非要變得商業(yè)色彩那樣濃重不可和奢侈豪華不可嗎?今年政府出臺強制性指令,不許豪華包裝月餅,致使月餅的價格不得不屈尊下來。

這當然是好事,只是要將月餅真正回歸本來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時之事。為了賺錢,月餅仍然在花樣翻新,我們自己和自己逗著玩。每當想起在我們的月餅歷史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樣的大月餅和金月餅時,總忍不住想起溥儀當年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長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經(jīng)被當時的人們嘆為觀止,如今看來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5】民間傳說

1】嫦娥奔月

無論有多少版本,一點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謝后羿射日之功,贈之不死仙藥。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藥,無法逗留地面,飛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藥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兩粒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人服一粒長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給嫦娥保管,準備夫妻分食,然而卻被意外打破了這個計劃。

無論如何,這個意外,造就了千古傳說中一位最美麗浪漫、也最縹緲不定的月宮佳人。

服下仙藥的嫦娥身子漸漸飄離地面,而廣邈清冷的天空中,該去哪里呢?抬頭望見皎潔的月光,嫦娥終于決定向那輪圓月冉冉飛去。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后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賜給他兩顆仙丹,吃一顆可以長生不老,吃兩顆可以上天為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輕而易舉的騙過了后羿。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觀望著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和月餅,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tài)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xiàn)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于有黃。

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p>

2】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只可愛的玉兔,這是民間公認的。據(jù)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壓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養(yǎng)的白兔。白兔兒當然無法留住嫦娥,隨她一起上了月亮,成為神話中一抹可愛溫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段饔斡洝分幸灿羞@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間,還揮舞起搗藥杵與孫悟空對戰(zhàn)的情節(jié)。我們在月夜中抬起頭來,也許能從月亮上找到那只可愛的兔子。

3】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這便是傳說的吳剛在伐桂。

吳剛砍桂的神話據(jù)說是在唐代演繹而成,在民間流傳中也有不同版本。

傳說吳剛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魯?shù)奶鞂?,被嫦娥的美麗深深吸引?/p>

也不顧對方的拒絕,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宮糾纏。嫦娥不堪其擾,于是指向月中桂樹說,它枝條太長了,今夜你若能將它砍斷,便答應你的追求。

吳剛心花怒放,心想這算什么難題,掄起斧頭就砍。

可每次拔出斧頭,桂樹的樹身便恢復如初。

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樹總是不斷。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傳說中吳剛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后成仙。因吳剛常常打破天規(guī),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株五百丈的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p>

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chuàng)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

4】月餅傳說

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tǒng)治,卻苦于無從傳遞消息。

后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jié)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

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fā)覺里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于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tǒng)治者,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jù)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后,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

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征“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xiàn)在中秋節(jié)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tǒng)治者規(guī)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yǎng),監(jiān)視漢人的行動,并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

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里。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jié)吃芋頭的習俗,據(jù)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jié)殺韃子后,便以其頭祭月,后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5】玄宗漫游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宮的傳說了。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

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

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

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七

中秋節(jié)來了,家家都吃月餅、賞月、賞燈,還有小朋友們提著燈籠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呢!

晚上來到了,月亮圓圓的好像一個玉盤子,你看月亮仿佛在向我們微笑,月亮上還有嫦娥的身影呢!

古代的老百姓跟我們可不一樣,他們是在月一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便慢慢在民間形成。

這就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的習俗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抖Y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p>

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檔為doc格式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八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仲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祭月賞月是節(jié)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guī)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現(xiàn)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guī)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根據(jù)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秋節(jié)還可以叫什么】

中秋節(jié)有很多別稱,中秋節(jié)又稱: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中秋節(jié)”、“團圓節(jié)”、“女兒節(jié)”、“月節(jié)”、“月夕”、“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和“端正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

據(jù)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期為農(nóng)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又因為這個節(jié)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中秋節(jié)”;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jié)”、“女兒節(jié)”。

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在唐朝,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jié)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

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

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jié)的飲食】

吃月餅

吃月餅是節(jié)日的主要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xiàn)。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于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又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jié)日美點。

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磥懋敃r的月餅和現(xiàn)在已頗為相近了。

吃鴨子

吃鴨子我國云南的仫佬族鄉(xiāng)親都要在八月十五這天買餅子,殺鴨子,歡度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傳說從前仫佬人居住的地方,山好水好,四季如春。村村六畜興旺,年年五谷豐登??墒怯幸荒辏蝗粊砹恕胺砝小?,到處殺人放火,搶劫奸淫,害得仫佬日夜不寧。

村中有個賣糖佬夫婦和兒子三人,決心帶頭反抗。他們想了一個計謀:以游村賣糖來串聯(lián)村民,在八月十五晚上一齊動手殺番鬼佬。果然大部分“番鬼佬”被打死,一部分跳到河里,都變成了鴨子。

仫佬人就把鴨子捉回村,殺掉當作慶祝勝利的美餐。從此,仫佬人為了紀念賣糖佬一家三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買餅子、殺鴨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斗爭。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jù)分析,螺肉營養(yǎng)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特別熱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jié)。

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芋頭

吃芋頭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飲桂花酒

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一種美的享受。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梢娢覈嫻鸹ㄡ劸频哪甏?,已是相當久遠了。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九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李白《靜夜思》

床《白話文·》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蘇軾《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十

中秋節(jié)介紹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

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

已與元旦齊名而成為中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jié)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shù)氐娜A人華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自2015年起中秋節(jié)被列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2015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中秋節(jié)習俗

兩大主要習俗

1、賞月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

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

中秋節(jié)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起源于中

國,為每年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國的農(nóng)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

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jié)、八月半、月夕、月節(jié),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jié)。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jié)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

上說:“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行糜粥飲食?!钡]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傳說唐玄

有關國慶節(jié)手抄報畫

國慶節(jié)對聯(lián)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jié)即將來臨,撫今思昔,過去的現(xiàn)在的一些吟詠國慶的佳聯(lián),其中有頌揚國運昌盛的,也有針砭時弊的,讀來頗具韻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是歷史的在飛躍。這時年僅19歲的郭沫若,為慶賀勝利,揮毫作了兩副對聯(lián),其中一聯(lián)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難。

上聯(lián)用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之典,下聯(lián)則借唐代李白《蜀道難》之詩,歌頌時代變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無限廣闊。讀之令人歡欣鼓舞,催人奮進。

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政治腐敗,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四川人劉師亮于民-國10年“雙-十-節(jié)”時,撰聯(lián)直刺反動軍閥: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華版圖竟此弄成兩塊;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國幸福硬算飽受十年。

劉師亮還作了一幅四字聯(lián):“民-國萬稅(歲);天下太貧(平)?!彼捎秒p關諧音,無情地揭露了反動政府橫征暴斂的罪惡行徑,看似歌頌,實則是辛辣諷刺和挖苦,可謂入木三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載歌載舞歡慶解放,并用對聯(lián)形式歌頌新中國的誕生:

物換星移,萬里山河盡歸人民所有;

眉開眼笑,五億人民共祝祖國新生。

此聯(lián)吟出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及人民群眾歡慶勝利的喜悅情懷,對仗工穩(wěn),詞情并茂。

自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成績斐然,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這些年每逢國慶,人們都愛用對聯(lián)形式,歌頌黨和祖國。如:

題目:迎中秋 慶國慶(喜迎中秋 歡度國慶)

金秋十月,喜看菊金楓火,陽春三疊,聆聽樂柔鼓急,浩月嫦娥,驚羨聯(lián)誼喜色,國慶

一日,笑夸強國盛世,紅塵六合,樂見旗紅幟揚。

三、國慶節(jié)詩歌:《國慶頌》

祖國,

你走過了不平凡的64年,

像一個嬰兒長成了壯年,

今日您正充滿活力,散發(fā)著蓬勃的朝氣,

您有過磨難,也有過歡笑.

歷經(jīng)了崎嶇坎坷,明天將更加美好.

55年來,

你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強.

您的國力日益強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黃子孫的心啊!

您贏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現(xiàn)在您正意氣奮發(fā),

走進了新的世紀,

今天,在這歡慶的節(jié)日里,

我從心底里向您說一聲, 祖國,您好!

中國政府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wèi)二戰(zhàn)勝利果實,開創(chuàng)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舉行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首都閱兵,隆重紀念那場偉大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yè),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體同胞團結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人民并肩戰(zhàn)斗的結果。中國人民為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感到驕傲,也為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感到自豪。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獨特魅力,在中秋節(jié)期間即將來臨之即,xx-x小學開展了“中秋節(jié)”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一、加強宣傳,營造節(jié)日的氛圍。

學校德育處、大隊部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以“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為主題進行宣傳。各班利用板報、晨會、主題班隊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和講述與中秋有關的民間故事。

二、主題活動豐富多彩

1、開展“小小歌謠傳情意”活動。(一年級)

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為我打月餅》,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知道老人曾為我們祖國,為我們大家,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2、開展“ 佳節(jié)感恩送祝福”活動。(二年級)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福之情。

3、開展“情滿中秋詩詞吟誦”比賽(三、四年級)

賽詩會以班為單位,采取背誦、吟誦、吟唱的形式,讓學生們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4、開展“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綠色家園活動”(五、六年級)、

為了減少環(huán)境污染,善用資源,倡議隊員們巧用月餅盒,開展變廢為寶小制作,并可用來布置教室。

5、舉辦“迎中秋,慶國慶”黑板報、手抄報、書畫比賽(三至六年級)

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培基小學的校園里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全校師生感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命感和與偉大祖國母親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熱情。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十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十二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也是慢慢發(fā)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jié),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tǒng)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個節(jié)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

中秋節(jié)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jīng)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jù)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jù)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傳說之四――玉兔搗藥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人們稱為“玉兔”.據(jù)說玉兔跪地搗藥,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長生不老。

關于玉兔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有3位神仙,化身為3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及兔子乞食。狐貍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濟他們,但兔子沒有食物,它卻告訴老人說:“你們餓了,就來吃我吧?!闭f完,縱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為感動,于是把兔子的魂靈送到了廣寒宮,便成了玉兔。后來,玉兔就在廣寒宮里和嫦娥相伴,并為百姓搗制長生不老藥。

還有一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們有4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它踏著祥云飛到天宮。當它進入南天門時,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兵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嫦娥無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一定非常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訴雌兔,并說想送一個女兒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寶貝女兒,女兒也舍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被孤獨地關起來,你們愿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獨嗎?孩子們,我們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兒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讓最小的女兒送去到月宮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節(jié)詩句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6、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8、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9、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10、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1、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1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1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14、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15、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16、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17、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18、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十三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求食,狐貍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后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搗制長生不老藥。

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舍地離開妻兒,踏著云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么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 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并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于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舍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愿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中秋節(jié)的資料篇十四

1、團團圓圓慶中秋,一輪明月照九州,家家歡樂無憂愁,戶戶祥和開笑口。美夢成真陪著你,花好月圓跟著你,吉祥如意追著你,幸福安康守著你。

2、時間過得真快,秋風悄然已來,因為你的可愛,所以給你關懷,晚上被子多蓋,留個豬頭在外,睡覺啃根骨頭,聽說那樣補鈣,不要罵我太壞,祝你中秋愉快!

3、中秋節(jié)駕到,還不快快笑納我的祝福:祝你事業(yè)一帆風順順風順水水到渠成,祝你愛情一見鐘情情深義長長長久久,祝你家庭一派祥和和和美美美滿幸福,祝你生活一路精彩彩霞滿天天天開心。

4、明月有圓缺,時至中秋,明月圓圓,在這中秋之日,真摯的祝愿你:工作圓時多一些、獎金圓時多一些。能力不斷提高,業(yè)績圓圓滿滿。中秋快樂!

5、月到中秋分外明,問候祝福伴你行,祝愿你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團家圓事業(yè)成,幸福安康身體硬,心想事成你總贏,預祝中秋節(jié)快樂!

6、圓圓的月亮,圓圓的餅,中秋佳節(jié)等著你!美麗的星空,美麗的景,愉快心情陪伴你!美好的祝福,美好的心,美好情意滋潤你!提前預祝你中秋節(jié)快樂!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